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建设;应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前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解决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中的规划问题,通过对过去项目的总结、统计与分析,制定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方案。从而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达到最大化。我国的城市环评工作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近年来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能够合理调整城市的布局,还可以减少开发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当前生态化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构建
生态城市的含义比较广泛,在生态城市的建筑过程中,就应当构建生态的城市规划环境影响指标。指标的框架应当包含以下两点:一是能够让管理机构的决策人员与大众能够了解到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的实践情况;二是能够随时获取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不利环境因素,找出应对措施。为城市建设的继续进行提供相关的保障,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构建时,要考虑指标数据的有效性,对比不同生态城市的工程建设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评价体系。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政府做为城市规划的主导者,承担着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与城市不断向前的发展进程不同的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有间断的,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说明规划环保部门也应当参与到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当中去,对具体工作中进行监督指导[1]。规划环评编制体系具有临时性,是无法给出具体工作时间的,并会影响到规划工作进行修改完善的程序。所以,城市规划之后的规划环评工作程序,应当是建立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进而形成体系构建部门。
2.2提高规划环评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十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利益、政府政绩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环评就变成了相关部门“自编自评”的工作,不能客观反映出规划环境方面的问题,评价的结果也不依据客观发生的事实,起不到对城市规划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当前城市规划环评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这要求规划环评工作能够客观公正,并有一个合格的评价体系,以方便其接受社会监督。另外,城市规划是具有宏观意义的,在工作中牵涉到多个部门工作,因此受到多方面的干扰,使得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所以,要进行动态的规划环评工作,与城市规划的发展保持一致。
2.3落实规划环评工作制度
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是在城市规划进行后进行的检查、分析与评测方法。简单的说,是对城市规划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有效的结果进行测验。它的意义并不只是一份规划环评的文件,而是在之后的工作中,环保部门根据这一份工作报告进跟踪监督,针对规划环评中的相关问题安排人员进行协调调查,解决在城市固话中的环境问题,缓解给城市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对争议性大的事件采纳多方意见进行解决。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研究
我国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以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现阶段的战略性任务。“生态城市”的建设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之一,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进行协调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对规划环境评价的工作功能进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的完整能够确保规划环评公平更加顺利进行,虽然目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列入“环评法”中,但并没有具体的明确条例。自2005年国家环保部《规划环评条例》进行立法以来,至今尚没有出台[2]。且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文件是交由审批部门审理进行的,环保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通过权,这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因此,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法规责任制度,对相关的责任内容给予明确规定,能够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制度保证。
3.2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上的工作技术和方法,还属于一个初级的摸索阶段,在实践工作中还是对传统经验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制度进行借鉴,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这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指导意义大打折扣。因此,当前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大建设力度,培养高技术的人才并进行科技开发。依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对规划环评工作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工作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专门的工作体系。
3.3建立起完善的人才体系
要确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操作,可见人才的培养,是规划环评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规划环评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4.结语
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间的联系密切,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确保生态建设顺利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不仅是对单一项目进行评价,而是立足于整个城市规划的过程,综合进行环境因素的考虑。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管理手段,能够顺利确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早日实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基于有效的城市指标,给生态城市建设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和环境影响状况,给出一个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开展,从法律层面上给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作者:李亮 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规合一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我国城镇发展相关规划众多,不同规划之间内容冲突、协调度不够、难以高效支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号)》和《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通知(发改规划[2014]1917号)》等多个国家相关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以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的协调与统一。
当前多规合一中以“三规合一”工作开展较多,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的合一。从部分已经开展工作的案例来看,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合一往往成为三规合一、多规合一实施的核心,旨在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与空间布局的不一致,如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总量差异[1],统一规划管理边界构建“一张蓝图”[2,3]。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当前多规合一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多通过林地、水域等现状生态空间辨识,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禁建区予以辨识[2]。虽然这些城乡范围内的留存生态空间对于生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生态空间斑块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过程,而这些生态过程对于生态保护往往发挥关键性作用。如城市发展造成生境斑块隔离所形成的破碎化景观格局,会限制生物在不同生境斑块间扩散的生态过程,进而威胁生物生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前工作中,由于所确定保护成果缺乏对生态过程的辨识与评价,将使这些生态过程直接面临城市发展的干扰与威胁,并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研究中,虽已有同时开展生态空间与生态过程保护的工作,但这些规划结果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不足,致使各类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依然较弱。因此,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需要对生态环境规划如何与其他规划相衔接进行探讨,以提供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意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设定具体目标以引导市场发展,并成为其他各类规划的纲要与依据。从“一五”规划至“十二五”规划的演变情况来看,生态环境不断受到重视,并从“十五”规划开始,对于资源环境的内容单独成章予以表述。评价指标体系变化则更直观地表现出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越发受到重视,而二者之间的衔接主要在两个方面:规划指标之间衔接和项目选择之间的衔接。
规划指标之间的衔接是将环境规划中的污染物控制量等作为国民经济规划的控制指标。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确定主要指标中,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增长等指标。以针对“十一五”期间火电SO2排放绩效的测算结果为例,这种基于具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体系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断变化,反映主要环境问题的指标全面性将成为二者之间衔接的主要挑战。如雾霾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爆发,使得PM2.5成为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环境指标,而如何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则成为难题。
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则是依据项目所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指导建设项目的选择。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当前已能在部分领域对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核算,如在碳排放控制方面,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核算能辅助各产业发展的总量规划、能源消费的碳足迹计算能指导社会发展的能源结构调整。总体而言,当前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融合于发改委定目标、选项目的进程中,能最大程度减轻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
二、衔接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土地利用总量与空间格局进行安排,相对于主要关注城镇空间的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覆盖整个城市与乡村的所有空间,对于中大尺度的国土空间格局构建具有突出优势。基于空间格局安排进行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已较为成熟,如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网络规划、基于生态群与最小费用模型的生态网络规划、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因此,生态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重点应放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规划上。
在划定保护的空间格局时,当前土地利用或城镇规划多是根据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风险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有明确管理边界线的结果区,将其空间叠加结果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或者在规划中列为禁建区。这种方式容易忽略掉一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键性意义的空间,如高自然价值农田对于鸟类多样性的保护、河滩湿地对于水鸟的保护。因此,在划定保护核心区或者禁建区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划分标准,注重对关键性生态空间的辨识与保护。
生态保护空间规划中,除针对斑块结构的核心区保护以外,带状景观为另一主要的空间结构类型。当前研究与实践最为广泛的为两类带状景观――生物廊道与水系缓冲带。生物廊道是维系生物在不同隔离生境斑块间自由扩散的带状景观结构,而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模拟的功能性廊道越发得到重视及使用。最小费用模型考虑了生物在包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基质中扩散时的选择偏好与空间距离两个因子,对其扩散时所选择路径进行模拟,进而作为生物廊道予以规划;水系缓冲带是分布于河滨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植被空间,发挥着富营养物质控制、过滤径流、改善水质、保护河岸等多种功能,而根据其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宽度与植被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部分情形下,此两种带状景观在功能上可以重叠,即水系缓冲带可发挥生物廊道的功能。
结合核心区与生物廊道可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规划,而在考虑水污染控制、土地沙化控制等生态需求以后,可以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在中大尺度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规划中,虽然会考虑多功能的需求,但在空间上依然 以网络化的结构为主。这种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在国外规划中广泛采用,在国内科研与规划实践中也有探讨,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则考虑不多。此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空间格局规划上进行衔接时,可借鉴反规划的理念辨识需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进而与禁建区相对应并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
除划分禁建区这一广泛采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以外,土地多功能需求对非禁建区的开发建设也有着一定的生态保护需求。如土地利用格局与覆盖的调整,对于面源污染控制、洪涝灾害应对等均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对多功能的考虑,能对广大非禁建区建设开发中所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需求予以辨识。这些所辨识出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则应作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用地选址的依据。
三、衔接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以城镇建设范围为主要对象空间,其从总体规划到控规、详规的组织体系,涉及区域到地块的多个尺度,同时,受限于大量的建筑空间,城镇范围内的生态空间以城市绿地为主,且总量较小。因此,生态环境规划在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时,需要涵盖与之对应的所有尺度,并关注于少量的城市绿地利用。
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衔接的关键是空间格局的统一。在规划衔接中,生态空间网络格局对于提高整个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较大作用,并在当前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中逐步推广,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指导。
当前生态环境规划所涵盖的规划成果、标准、研究理论与方法,均能在不同尺度上与其他各类规划相衔接,表明在多规合一中融入生态环境规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便利性。制度研究应是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融合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强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建立,形成一个获得广泛共识的标准,以提供相对一致的规划成果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规划制度创新,加大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成果的衔接,借助当前已经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加快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本文依据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结合成熟的“三规”体系与特点,对较易衔接的成果与方法进行梳理,有助于生态环境规划融入“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应对城市发展中快速增加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4,08:30-36.
关键词: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住区环境规划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要着力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满足新时期居民的新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7 种基本需要:即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在前一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后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住区的环境规划要把多元的住区要素结合起来考虑,从整体的环境意识和观念去展开。
一、城市住区环境的特点
1、环境容量的超负荷性
环境容量的概念现在被当作一支驱挡生态危机的魔杖来使用,它有助于突显自然限制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基金组织认为,环境容量是容纳人类活动的脆弱生态组织系统的容量。它包含的环境存量要素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整体生态(交通中的能源、建筑能耗和固炭、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和土壤、矿产和能源)、地方环境(建成环境、公共空间、美学和文化遗产)。在城市有限的环境资源前提下,城市复杂的社会活动给城市住区环境带来过度的负载,导致隐性、显性的事件发生和存在,而某些隐性事件持续反应,导致灾害的放大,加重对城市住区环境的危害。
2、高度开放性的城市生态子系统
城市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整体性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人是城市生态系统最能动的调节控制者,由于这种重要地位,人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城市住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独立,但要维持其系统物质、能量的恒定,仍需要与城市外部环境进行广泛的交换。城市住区环境不是主要物质生产系统,社会物质产品要以输入的方式进入。但是,住区给人提供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精神生活和自身价值发展的需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居民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也会驱使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一种隐性的价值。
二、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方法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 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 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 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 运用市场规则, 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 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 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 科学安排绿化布局,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 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 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宜树则树, 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 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 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 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 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 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 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 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变暗补为明补, 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 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 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 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 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 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 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 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旧城有机更新, 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 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 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 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 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 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 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 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 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 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互相促进, 协调发展。
5、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 加强科技创新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 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 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 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 加强科研攻关, 加强技术集成, 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城镇, 要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 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 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 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褚福君.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J]. 科技资讯. 2008(06)
[2] 陈虎.城市生态的环境规划与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7)
[3] 徐一淳.浅析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7)
[4] 高春风.生态环境规划技术规范与分析[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4(0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互相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和农村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但是,这些可喜的成绩背后,我们要正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整个社会和舆论的关注。当前,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同时缺乏科学管理和规划,因此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数量较多而且规模较小,相对发展水平较低等等。此外,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等问题都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和谐、稳定向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不健康的发展态势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能盲目的进行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有张有弛,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
一、小城镇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小城镇盲目建设,缺乏特色
许多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不遵循实际情况,闭门造车,随意参照其他城镇的规模和发展方式,不能有效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使得自身发展受到拘束。另外,不少小城镇在建筑设计上,盲目仿效其他小城镇建设,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不能显现当地的人文和地理特色。另外,不少城镇的规划相对滞后,邯郸学步,没有与时代接轨;规划设计方案缺乏系统性,不重视各个分区功能区间的相互协调;缺乏科学发展的思想,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当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盲目迎合的问题。例如,有部分乡镇领导为了尽快实现财政增收,不顾全局发展的考虑,大量修建水泥厂、砖瓦厂等盈利较丰厚但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工厂。这些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数量较多、涉及行业广并且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任意排放废水、废渣等,对周边生态环境及农作物和绿色植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注重资源科学开发利用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会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还会破坏土壤,污染生态环境。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反应当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发展现代农业与化肥息息相关,科学施用化肥农药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发展农业生产须防治植物病虫害,科学施用化肥农药依然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途径。现代小城镇环境不断恶化与化肥和农药的滥用以及畜禽养殖业急剧膨胀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于小城镇从事农业劳作的人员受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并且当地的宣传指导工作开展受各方面阻力,造成了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并且化肥农药施用过程中配置不合理,直接导致土壤结构改变以及土壤板结。我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导致耕地面积的流失高达两亿多亩,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粮食减产也超过了一千万吨。
(四)领导环保意识淡薄
如今,许多领导只关注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小城镇建设及其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合理规划、安排各项工作。另外,有许多领导片面强调“工业强镇”、“商业兴镇”等工业途径,而忽视了小城镇自身的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
(五)环境规划滞后,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小城镇的建设和科学的规划密不可分。但是,当前城镇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坏境规划的进程。在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中没有将环境保护列入重要的规划项目中。另外,许多生态环境的规划不能与环境建设的硬指标结合起来,投入与实际的环保工作不适宜或者投入没有完全运用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
1、做好小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首先要从宣传工作着手,要在全国的各个小城镇中营造一种关注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让公民意识到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小城镇建设在当前的发展形势是小城镇居民绝大多数是农业人口,由于受教育、环境等影响,小城镇居民的行为方式导致了小城镇较为脏、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靠一己之力,要让居民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一个造福子孙、泽被后世的伟大举措。乡镇企业也应该改变传统发展的模式,不能仅从经济增长的方面去追求数字上的GDP,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使城镇的综合实力上到一个新的台阶。进行安全教育是做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将小城镇建设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使广大的居民和领导意识到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2、要做好小城镇环境规划工作。做好环境规划对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是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中要时刻谨记。小城镇规划过程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另外,要以提高生态文明为核心,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共同治理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污染。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的各个功能区域,应科学合理规划居民区和其他对居民有一定影响的区域的布局;要调整规划小城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功能区域布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来评估乡镇企业的建设项目是否合理;另外,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引导小城镇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3、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指的是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在资源投入的全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城镇的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是由于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造成了大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所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遏制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另一个方面,在农业方面,要加大推广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科学使用化肥、农业,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合理耕作,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要把握好现代化建设中,循环经济的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经济观、新消费观和新生产观五个主要方面。从新技术着手,从资源的高效率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处理等几个方面来发展小城镇经济。
4、增加环保投入力度,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城镇生态环境防治与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密切相关,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小城镇承载污染物以及治理污染的能力。限于我国国情限制,我国在小城镇建设的重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因此配套的环境设施也不够完善。所以,政府应该合理的加大小城镇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为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些企业的关于治污、节能等项目应该重点扶持。
5、切实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体系。在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一定要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要贯彻实施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有关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建立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评价体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企业和责任人一定要严究其责任。政府要站在一定高度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执法力度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基层环保的薄弱处着手。最后,还要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在群众中建立自治的环境保护监督小组。
小结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承载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站在一定的历史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工业化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实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城镇的综合实力。同时,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科学发展观,巩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统筹城乡规划,全面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新宇,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生态规划;生态区划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5-0047-03
1 引言
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加快,我国社会生态与环境整体质量在下降,并出现许多“城市病”、区域生态失衡等现象。生态与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城市规划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时空布局上的一种手段,生态与环境是其首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科研与规划实践中,却普遍认为城镇体系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是:从区域角度分析城镇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及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布局结构、城镇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城镇发展的政策调控等,对生态与环境保护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不相适应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如何贯彻生态规划已成为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2 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内容评述
笔者对现状城镇体系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进行研究,发现目前的生态规划因为没有其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所以规划模式五花八门,十分混乱。故对目前的生态规划模式进行分析与评述,得出统一与合理的规划做法。目前的生态环境规划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环境保护规划,核心内容是环境污染的防治。通过污染源调查和环境质量的评价,分析提出主要的环境问题和应控制的主要污染因素,强调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物理环境质量的评价、规划调控与管理。通常情况下划分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大气质量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三个大区,然后在各个大区类分级保护。其优势在于关注环境质量的改变,寻求了社会发展的环境支撑,但其实质就是污染治理规划,并未将经济发展纳入其中进行关联研究。第二类:强调生态分区,把全县划分“自然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工园区、生态林业建设区、水资源保护区与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镇”。确定了各生态区保护、控制、治理的范围,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孤立确定了几个需要保护的生态重点镇,因生态规划主要是从区域范围内考究的,并且各生态系统是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关系,故明显有点不合理。第三类:强调对生态敏感性区进行保护与重点生态城镇的建设。生态敏感区是指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并指出其保护好坏决定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高低,其主要特征是对较大的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恢复,也可是规划用来阻隔城市无序蔓延、防止居住环境恶化的非城市化地区。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山体、大型水库、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生态城镇通常指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县城和中心镇。其优势在于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演化下的可持续发展,但忽视了规划区域内其他区域的生态保护,城镇体系建设不够完整,其他城镇仍然被置于城镇体系建设规划的视野之外,镇域入居环境的生态空间整合无法实现。因此,以这三类模式做出来的城镇体系规划的环境保护规划,都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笔者认为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一种新趋势改环境保护规划为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本文探讨研究的是体系规划中的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传统环境规划的发展,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它研究问题的着眼点不是环境污染本身,而是在整体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拟定规划方案。且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体系规划中的生态规划要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出发,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的范围,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网架,形成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在生态规划中应做好生态区划。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虽然在于确定城镇的性质和规模。但应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要充分结合县域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地方文化特色等生态环境条件统筹规划。
3 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
3.1 生态规划的编制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中第14条第4款“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制定县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根据需要,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 。”在国家规划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城镇体系规划中应包括生态与环境问题,明确要求应制定大原则和实施措施。
城镇体系的生态规划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其重点就是做好生态区划。通过生态区划,来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网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3.2 生态区划
生态区划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区域生态环境现状,根据区域综合生态要素的显著差异性与对生态敏感性的评价划分为生态功能区,重点说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针对各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制定其发展方向与保护措施。生态区划分。
4 生态规划实证研究――以华容县为例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隶属岳阳市,至2005年底,全县总面积1610.23km2,71万人口,行政区包括12个镇,8个乡。
4.1 城镇体系生态规划目标
城镇体系生态规划的基本目标:形成生态脉络清晰、秩序井然,生态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县域城镇生态网络体系。根据华容县城镇体系的生态特征确定其基本规划目标:力争1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适应于华容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系统,使华容差成为全省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4.2生态区划
根据生态功能及生态空间的不同,划定不同的生态用地保护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生态用地建设与保护。
按照生态环境特点和规划要求,生态用地可分成生态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生态林业建设区,城镇建设区,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
4.3建设城镇生态廊道系统
城镇廊道系统是城镇间相互联系的重要依托。当前,城镇的主要联系是公路、水道,而通讯线路也主要沿公路布展。在全县范围内的主要公路及河流两侧实施“生态廊道”。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植防护林,把适宜绿化的公路、河流两侧全面绿化形成“生态廊道”,构成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体系。在华容县北部靠长江处种植生态防护林,抵御洪水。高标准营造农田林网,使实现耕地林网化,保护耕地,抵御自然灾害。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及措施
2.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2.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2.2.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
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2.2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
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 绿线" 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2.2.3 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
推进。
2.2.4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
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2.2.5 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领域,加强科技创新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科技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率先实现污水回用与污
水处理能力的同步增长;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要直接瞄准回用目标,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完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由局部试点转向大规模推广应用。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将经试点和示范工程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和部品,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诚.浅谈新时期城市规划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0,(01)
[2]曹润兰.城市规划的现实要求[J].甘肃农业,2004,(11)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6-04
我校发展正在经历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自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始直到现在仍未结束,即由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第二次则刚刚开始,即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调整,其调整重点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两次转型已经并正在影响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与学校发展定位同步前提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原有专业基础、地理学强应用性和教育部地理类专业调整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重点发展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前三者已经招生,地理信息科学计划2015年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正在调整之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则是其中之一。
一、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区域分析是指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1]。简单讲,《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课程。一方面,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其制定的区域规划是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用很大。
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久以来得到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们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经济地理专业、同济大学等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继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将地理科学类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改为了城乡规划。其为各个专业提供参考的三种核心课程示例方案中(见下页表1),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全部三种方案,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示例二和三中,都涉及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虽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随着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开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列入了培养方案,其包括理论38个学时,课内实践12个学时。紧接着,在2009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安排了42个学时。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开始招生,该课程也被列入了培养方案。至此,我院的3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但由于本科总体学时的减少,以及试图打通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目前该课程统一开设32个学时,且都属于专业模块课程。
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1989年和1991年西北大学陈宗兴教授等先后编写和翻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区域分析研究与教学的空白。之后,中山大学魏清泉、同济大学彭震伟等也先后出版了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1999年以后,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影响最大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其是199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内容之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等也相继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
近年来国内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崔功豪等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吴殿廷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同济大学彭震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最近又增加了杨培峰等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见表2)。其中,前两者由地理学家编写且首要专业对象面向的是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后两者主要由城乡规划学者编写且首要对象面向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但在地理类专业中,大家普遍选择的还是前两者,特别是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为主导。我院也一直选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作为教材。
三、优化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因此我们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讨论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本着以下原则:①在32学时前提下优化原则,即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精简;②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原则;③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错位教学原则;④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很多教学内容只讲结果,不讲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⑤过于细化或者说与地理相距较远的规划不讲原则;⑥充分借鉴其他教材精华原则。
具体优化措施如下(见表3):①“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属于第五条原则涉及内容,其规划很多是由专门的经济、电力、交通等方面专家来参与完成,因此仅提供案例供学生课下参考与学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②《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了很多经济理论,因此与之重复的内容“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和“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不讲。③《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类课程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因此“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不讲。④地理科学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土地规划》,因此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不强调对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需要了解规划并具备解读能力即可。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规划与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相关内容不用讲;另一方面其主要培养规划设计类应用人才,因此至少应该安排1次模拟区域规划训练。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方面课程中设有《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更强调对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人才的培养,对其他类型的规划强调认知而非实际操作。⑦对各章中内容进行提炼、精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先修课程中已涉及内容少讲甚至是不讲,同时注意将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规划文本引入课堂。
经过上面的优化措施以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仅剩下了8章内容,即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在这8章内容中,实际缺少了区域规划案例部分,即没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规划样貌,需要补充完整。优化以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9章内容构成,各章的名称、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调整(见表4)。最终形成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区域分析部分,包括第一~四章,共14个学时;区域评价、分工和战略部分,包括第五、六和七章,共10个学时;区域规划部分,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共8个学时。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保障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教师加强交流。我院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孙中伟和王佳两位教师主讲,其中前者负责地理科学专业,后者负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该课程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半学期即第六学期开设,而我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生,因此目前还只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两位主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交流和研讨,以便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与其他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容非常系统与完整,这既是其优点,也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之处。由于各院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先期开设课程门类及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具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和整体地理素养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和其他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课程重复的,因此就需要和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错开,同时又需要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3.认真听取学习过该课程学生的意见。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教学又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的意见,并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正。
4.适当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也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缺点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中适当增加学生讨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考虑到学时减少的情况,相关环节需要增加学生课外准备与工作的时间,课堂之上以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
5.有效保证教学内容调整的动态性。《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一直保持其动态性。因为其会受到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学时变化,教材的改动,最新研究和规划成果出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素养的目标下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总体规划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发展与环境是人类的两大主题。特别是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索取和胁迫强度、规模过大的现实,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矛盾日趋复杂和尖锐,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维持系统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通过生态环境规划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资源之间关系的方式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迅速发展。
生态规划理论
1、生态规划理论的形成
生态规划理论缘起自19世纪末Patri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直到I.MeHarg提出将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自然设计”模式,此后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景观规划界。由此衍生出景观生态学,其主要将景观生态学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并成为生态规划的理论依据。“生态规划”本质上是通过对非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空间规划的方法,即通过分析研究确定非建设用地控制线,后再控制线外对城市空间进行布局。[[] 高娟,吕斌.“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2):1-5]
2、我国国内生态规划理论的发展
焦胜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将城市生态规划分为两种:一是利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去指导其他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划,使其成为贯穿生态原理的规划;二是依据生态系统水平对城市生态系统所做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规划应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编制城市生态系统信息数据库、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辨识、决策规划系统(包括城市生态功能分区规划、城市生态系统模拟规划、城市人口适宜容量规划)。沈清基认为“城市生态规划应包含适宜容量规划(包括资源容量、环境容量、人口容量)、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资源利用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等”。刘贵利在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发展形式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分区规划、城市扩展用地适用性分析、城市脆弱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和城市社会区分析等”。[[] 汪淳,张晓明. 城市群生态规划框架研究[A].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01-07]
生态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其实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存在互为借鉴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吴良镛指出“规划的要义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只有保护这些非建设用地,才能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得以延续和发展,城市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笔者希望在未来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将“生态规划”理论运用到前期的成果编制中,而不是仅仅在后期作为一个口号喊喊。
生态规划理论在扬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在编制中充分注重生态规划理论的运用。生态足迹、土地生态适宜性等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编制的众多方面。
1、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最初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Rees于1992年提出,并在waokernagel.M的协助下量化了生态足迹模型。在总体规划编制中,主要是通过测算维持规划区域未来人口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态足迹,在不改变城市现有的人均生态盈亏的基础上,估算出规划年末的生态承载力,在此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估算人口容量和各类型土地的面积。[[]寇刘秀,包存宽,蒋大和.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1):119-122]
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考虑:扬州市域极限人口容量从土地、水、生态和能源四个方面予以考虑:能源主要依靠市域外能源调入,不构成扬州未来发展的瓶颈;扬州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取水段,水资源丰富,水质是影响扬州未来发展主要因素,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环境改善,水资源将难以构成扬州未来发展的瓶颈;生态缺少实际的测算指标,因此扬州市极限人口容量主要从土地供给方面进行估算。
扬州市市域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扣除水域面积2066平方公里、山体及园林地等260平方公里,以及国土部门所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693平方公里,扬州市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1615平方公里,考虑到土地破碎程度、以及其他禁建情况等因素,确定适宜建设地区所占比例约在80%左右。因此,扬州适宜建设用地极限容量约为1300平方公里。而当所有城镇建成区面积超过区域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80%(或可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0%)时,即会发生过量转变,城镇空间将会迅速连绵形成一体而难以再实施区域生态修复。因此城镇建设用地的极限规模不应超过1000平方公里, 以人均建设用地100~120平方米推算,扬州市极限人口容量为850-1000万人左右。
为保证扬州城市的生态环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按照这样的生态底限,设定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的规模。因此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中设定市域总人口(2020年)为560万,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2020年控制在129934公顷(1949010亩)以内。
2、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
生态适宜性分析,可帮助确定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的镶嵌关系。通过生态因子的加权叠加得出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在此基础上优化自然生态空间和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布局结构,加强生态联系,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而目前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与城镇发展空间的衔接,主要通过楔形斑块、城市复合生态廊道和河湖水系生态廊道形成。以扬州城市为例,通过生态因子的叠加分析,由此可以发现两条生态廊道―廖家沟和芒稻河围合区域、扬子津生态区是扬州城市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所必需的自然栖息环境,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同时成为城市各组团之间的绿化隔离带。而瘦西湖则作为契入城市的自然斑块,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3、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区域分异规律,从而进行地理空间分区。
扬州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的设计是在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区划基本原则进行的。
扬州市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面积约134.34平方公里,其中禁止开发区约41.25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约98.09平方公里。共包含6类14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其中:风景区(生态绿地)3个,森林公园2个,饮用水源保护区3个,重要渔业水域1个,重要湿地2个,清水通道维护区3个,并对各生态保护区提出具体保护措施,同时还划分了五类环境功能分区,分别为水环境功能区、地表水功能区、主要饮用水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以及噪声环境功能区,并对各功能区的保护提出了严格的控制要求。
结论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经逐步将生态规划的各种理论运用到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必须在城市建设中抓住有利时机,扩大生态理论在规划建设中的运用范畴,以生态和生态环境的观点来处理大量的规划问题,如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间题,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政策问题,城市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以至历史文脉的保护与永续问题等都会产生新的视角和新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高娟,吕斌.“生态规划”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2):1-5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指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发展农村生产力。曲格平说,新农村建设首先谈的是经济发展,而新农村发展关键还是靠农业,只有发展高科技农业,农村经济才会有较大地发展。新农村还可以发展一些无污染、低污染的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重管理,这样才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
当然,旅游业也并非绝对的“无烟”工业,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系统规划,有的规划缺乏科学理念、不遵循自然规律,大建人造景点,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原有之意。有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不规范,大批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短时间内集中涌入,超过了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5年,为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各地、各单位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必须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想结合的原则。在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就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和规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赵晖说,必须在具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各地农村应该在现有格局上进行合理规划,而不是一味的搞大拆、大建,规划的重点则应该是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因为有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农民才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王夏晖明确指出,没有规划的村庄,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地区盲目城镇化带来的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加剧,多是由于当地政府意识不足、宣传教育和引导不够以及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缺位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制定国家和地方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简单地说,应该突出政府的指导作用,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具体告诉农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
那么,地方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应充当什么角色?
对此,北京市密云旅游局局长郭立新认为,旅游本身是一个投资回收期长、投资风险大的行业。如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快收回投资是旅游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经济的理念显然是矛盾的。要想调解这一矛盾,地方政府首先要加大宣传发展生态经济理念的力度,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同。其次通过市场准入,对进入旅游行业的企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并利用行政手段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对生态经济发展有导向性的项目给予扶持。郭立新强调,地方政府首先应当作为生态经济的倡导者。
地方政府要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认真地调查和评估,对资源开发的时序、方式、规摸进行严格规定,例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就要尽量远离生态脆弱区和资源储备区。因此,地方政府同时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乡村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方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可见,地方政府还应当是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李明德说,乡村旅游利用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异,用乡村文化吸引城市人,也只有利用乡村民俗、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才能造就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传承和保留地域间的差别。乡村旅游有特定的市场,它最大的市场是对城市精神生活的弥补,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上,一直很反对搞过度城市化、园林化,特别反对搞过度城市型园林化,我们提倡要尽量做到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同步、雷同发展和特色发展同步、个体经营与整体提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