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章认为,在上一轮的改革中,医药卫生供应系统迅速为商业化所俘虏,加上医疗保障体系的缺失,导致了严重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几乎每年在全国两会上,此问题都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
文章说,从2005年起,新医改的讨论就在进行中。在广征意见的基础上,新医改方案在去年落地并迅速实施。陈竺说,地不分南北,人无论城乡,2009年都受益于新医改的全面启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正在趋于缓解。
2009年,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突破性的人均100元。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补助资金627亿元,4.9亿人次获得补偿,1560万人得到健康体检。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也进一步提高,从一半提高到55%。农民以热情参加新农合以示欢迎,参合率随之创下新高,为94%。在城市,基本医疗保险也走向了全覆盖。
文章强调,除了增量以外,难度更大的存量调整也在进行。备受诟病的药物制度另起炉灶重新开张。《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于去年印发。按照规定,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全国30%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新制度。
文章说,2009年,中央下达专项资金200亿元,支持986个县级医院、3549所中心卫生院、115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国已有25个省份对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助,部分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安徽省按每1200名农村人口补助8000元的标准,为乡村医生提供补助。
摘 要:医疗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医疗的改革同样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医改问题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弦。但是,我国医改七年之久,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人们仍然摆脱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为了让群众更好的了解国家做出相应政策,了解医院据此做出的改革,团队成员从2016年7月份开始在当地的医院进行志愿实习。经过4个月的实习和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医疗的发展体制,总结了国家政策无法完全落实的原因。通过运用实地调研采访、数据统计处理等等方法,团队成员创新出了一套的运营机制,提出“公私医院联合发展”的新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就医率、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医改;社会办医;新模式;生命安全
国家新医改政策鼓励社会办医,主张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建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想改变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上不乏这种现象:北京上海许多公立医院小小的挂号费被黄牛炒到上千元;专家号要通过微信抢号,最后发现只能抢到28天以后的号……种种怪象的发生引起人们的深思。另外,虽然我国现在全面放宽私立医院的建立,我国的医疗现状却依然没有明确的改善。人们对私立医院有着固有偏见仍然根深蒂固,对其医疗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对私立医院高收费甚至漫天要价等问题的担忧广泛存在于民众的心中,成为了制约私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重点问题,我们正是以这个关键问题为出发点而设想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机制。
我们经过实习和调研,发现目前医疗机制运行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家在加大对公立医院固定的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发展私立医疗机构,但是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没有得到后续政策的引导、支持和帮助,大多数处于无序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特别是以下几点问题严重制约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一是私立医院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管理缺乏相关专家的指导,有时盲目投入大的资金却没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二是大众还是对私立医院有着抵触,担心其没有医保政策支持不能报销;三是私立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群众对其医疗技术不信任,担心医生诊疗水平不够,甚至称其为“野医”“游医”。与此同时病人全部挤在公立医院特别是省级以上知名三甲医院就诊产生出许多问题,例如:排队人数太多导致黄牛票贩层出不穷,挂号费与日俱增,抢号竟然成了赚钱的职业,使得急诊病人无法及时医治;像儿科这样的紧张科室,没有充足的床位供病人治疗;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和大型检查项目降价更加重了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这些与私立医院医疗资源的闲置成为了鲜明的对比。就目前情况来看,如何推动公私医疗机构协同发展,引导病人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是改善当前医疗问题的治本之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新模式――“公私医院联合发展”。我国公立医院特别是县级医院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而一般情况下有限的政府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公立医院的发展需要。而私立医院往往都是资金充足却不知如何发展,大量资金闲置或错误投资造成很大的浪费,我们想到在保证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固定投入与对私立医院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让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必将能开拓医疗领域的新局面。公立医院利用私立医院的雄厚实力解决资金难题,私立医院借助公立t院技术力量和品牌效应实现自身发展。以儿科为例,公立医院儿科资源紧张、床位不够导致病人无法及时就医,这时可以派遣儿科专家到与其对接的私立医院儿科进行技术指导,以公立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其儿科发展,以公立医院儿科专家的名人品牌效应,让患者对私立医院建立充分的信任,不仅在技术层面满足了公众的需要,而且还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久而久之,公众们便可以慢慢的选择在私立医院就诊,渐渐信任私立医院。同时,在我们的大量调研中发现,患者由于担心私立医院没有医保而不敢去就医。我们想到国家出台的鼓励政策应当在医保政策中充分考虑私立医院的医保报销问题,可以在与公立医院联合发展的私立医院及其科室同等享受医保报销政策,这样便达到了与在公立医院就医一样的效果,让民众解除了后顾之忧。公私医院联合发展以后的盈利应当通过一定比例进行分红,给公私医院都将带来更多的医疗业务收入,而这部分又可以用于公私医院的建设和花费,可以买更好的仪器,引进更优秀的医生,从而医院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定价就可以再低一些,人们就医时也就更没有顾虑。由此看来,实行联合发展机制,私立医院会在公立医院的带领下,从无人问津到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真正改善我国的就医情况。同时,私立医院的兴起也会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可以扩大规模吸引人才,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些不够规范的私立医院为了争取联合发展的机会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步一步迈入正轨,真正实现我国公私医疗机构联合发展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彻底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促进规范私立医院发展从而让患者能够及时方便就医是解决如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方法之一,鼓励社会办医是国家医疗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即便是问题层出不穷但是还是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深信社会办医合理而蓬勃的发展一定会使医疗状况得到完美解决,通过我们的思考而提出的“公私医院联合发展”能有效的促进社会办医的发展,让人们所信任的公立医院带领起还不被人们完全接受的私立医院,让“有病无人医”的忧虑转变为“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的满足与欣慰。这时,社会上便少了许多忿忿之词,多了许多赞美之声。
参考文献
[1]李银才. 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4.
[2]尹冬梅. 我国中医院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D].复旦大学,2013.
[3]何谦然.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何建军.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
[5]吴蓉蓉. 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分析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6]陈鑫.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7.
[7]单双.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
[8]赵红燕. 新医改形势下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陈龙. 当代中国医疗服务公私合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3.
[10]周东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1]宋元超. 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公私合作研究[D].长安大学,2015.
[12]张远妮. 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模式、风险与路径选择[D].南方医科大学,2015.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 问题; 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2.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和卫生费用的增长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据统计,从1989年到2001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9.3%,而在同一时期,平均每一门诊诊疗费和日均住院费则分别增长了96.5%和99.8%(葛延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反思》,载《中国卫生产业》2005年第9期)。
3.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投入的绩效低下。有关卫生统计表明,虽然中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却在下降。2003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0.96亿人次,比1993年减少了1.09亿人次。但同期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却从140.1%提高到143.0%。(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另据统计,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5.4%(葛延风:《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但尽管如此,居民综合健康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
4.卫生资源的布局与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我国的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过剩。而医疗机构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和追求高收益,随意对患者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乱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与此同时,市县以下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却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将市场经济的原则移植到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责任缺失: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对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地监管等。
二
要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问题,既不能继续沿着完全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也不能走回头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总结以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
一是要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目标定位,坚持这一目标定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并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引发了一场网络热议。这份事关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文件传达了哪些医改新精神,在改革措施上有哪些新亮点,大家密切关注。
全民均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加快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真正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征求意见稿》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依靠政府财政倾斜,加快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建设。
当前我国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统计显示,如今医疗条件最好的北京,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为6.31,条件最差的贵州只有1.25,两者相差4.2倍。目前,占全国人口15%的城市居民享受着2/3的医疗卫生资源,而占85%的农村人口却仅获得不足1/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本来就很短缺的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和发达地区,使得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难以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
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则面临社区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技术薄弱、设备陈旧等问题,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初级诊疗服务上,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一些社区医院门可罗雀,而大型医院却人满为患,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极不完善。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缩小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条件的差距,达到医疗资源的分配平衡。《征求意见稿》提出,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里,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有了合理完善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还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药。过去由于缺乏医疗保障,许多居民尤其是城乡贫困居民“有病不敢医”,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近期力争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并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再加上城乡医疗救助和慈善援助,就能够逐步实现“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告别求医问药靠自费的历史,真正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政府主导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主导和监管责任,是“新医改”确立的核心精神。
回顾过去20多年间的医改历程,由于“民进国退”导致的政府监管不善和财政投入减少、医疗机构市场化以及改革措施执行不力等种种因素影响,使得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等问题凸显出来。其间,“政府主导派”和“市场派”的医改模式选择之争也使医改进程反反复复,迷失了方向。随着卫生总费用的扩张,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的沉重负担落在了消费者的肩上,由此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尖锐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民众反响强烈。社会发展以民生为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关乎国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总结过去医改的经验和教训,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医改,成立了由国家11个相关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负责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和讨论,2008年10月14日,发改委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
以人为本,突出医疗机构的公益特性,强化政府主导和监管责任,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信号,即中国政府正力图扭转过去屡遭诟病的市场化改革导向,而以公益性和公平性为原则,更加关注9亿农民及城市中低收入者和非就业人员的利益,通过政府主导,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努力弥合医疗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平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公益事业,政府主导,成为这份《征求意见稿》传达的核心精神。
深化医药制度改革
破除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体制改革的重点。
在《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近期工作重点中,医药行业的制度改革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以药养医”是过去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备受争议之处,其最大的顽症在于“过度医疗”,医院、医生使用的贵重药品越多,获利就越多,而患者只能成为花冤枉钱的“冤大头”。
破除“以药养医”的关键,是解决公立医院合理补偿问题,减少其对“市场”的依赖。《征求意见稿》要求,要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改进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努力让百姓更加方便快捷地看病就医。这实际上是力图通过财政投入,让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质,并通过制度改革,发挥其应有的高效规范的服务功能,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与医院改革紧密联系的是药品供应问题。我国的药品经营企业呈现“多、小、散、低、乱”的特征,医药市场流通秩序混乱,药品流通环节太多,医药市场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过度的竞争也导致药品供应中普遍存在虚高定价、高回扣等不正常现象;一些地方假劣药品充斥市场。
针对这一状况,《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和数量;建立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等方式,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完善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有了政府的主导和监管,医、药分离并各自规范,切断了医药购销之间的利益链,药品市场将得到有效整顿,药价将回归合理,群众才能够享受到真正透明有效的治疗。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发〔〕3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效率、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以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为基础,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为核心,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动力,以加强医学科技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的改革重点,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到2011年末,初步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医药科技创新和卫生人才队伍水平明显提升,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享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免费提供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管等。
制定实施并适时充实调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水平。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成县乡两级、乡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立1所由政府举办的全民事业性质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村卫生室,推行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
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村卫生室具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诊治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等功能。
(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效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努力降低个人医药费用负担比例。
(四)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全部执行市级统一网上采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其他公立医院按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龙头医疗机构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改革公立医院以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运行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建立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一般诊疗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一般诊疗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积极推动非公立医院发展,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六)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机构。加强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西医师学习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开展面向基层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
(七)逐步建立全县实用共享的信息系统。创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医疗保障、药品监督四大信息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八)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根据人员编制、补助标准、服务任务和服务绩效考核情况全额预算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取得的服务收入按照规定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
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县财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给予足额补助,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成本确定。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采取签订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等方式,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等渠道给予补偿。县政府按绩效考核兑现的方式,对取得乡村医生从业资格且被聘任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补助。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
会议指出,根据**的部署,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用两年多的时间,形成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领导同志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直接听取各行各业代表的意见,对文件又作了修改完善。《意见》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总体目标是,到**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努力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会议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经过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需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近期要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较大幅度提高参保率,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医保问题,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控制基本药物价格,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改进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各试点城市根据当地实际医疗工作实际,根据指导意见,采用了不同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大体可归纳为以下6类[2]:①管理委员会型式。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医院日常行政事务;②医院集团化运营型式;③医院管理局型式。由政府成立医院管理机构,承担办医职能;④医院管理/发展中心型式。中心受政府委托,承担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对医院实施监督管理;⑤卫生主管部门主管型式。由卫生局承担具体职责,在内部实行管办分开;⑥医疗机构自主管理型式。卫生部门的管理职责完全交给公立医疗机构,由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法人自。总体说来,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实事求是的讲,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框架,产成了很多矛盾和问题。例如:政府主管部门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公立医疗机构缺乏独立的法人自;公立医疗机构自身管理水平较低;融资渠道单一,造成医疗费用飞涨等。
1.1权责不清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本身不具备法人自,缺乏医院营运自和灵活性。而政府主管部门的“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导致医院管理混乱、缺乏监督机制、医疗服务效率低下、公益性质不突出等矛盾。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各试点城市对“管”和“办”的理解完全不同,有的试点城市过分强调公立医院资产的升值,这容易造成公立医院公益削弱,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医疗的要求。此外,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一些改革政策得不到落实和执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不明显。
1.2融资渠道单一
到目前为止,我国公立医疗机构一直实行内部融资体制,其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差价收入组成。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补偿的份额越来越少,所占比例已从1983年的24%,降到了2012年的5.7%[3]。同期员工工资奖金、管理成本、医疗仪器设备和耗材等价格不断上涨,多数公立医院出现了亏损。主管行政部门试图通过放开医疗服务项目,同意医院对药品加价15%销售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措施严重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使得公立医院过度依赖药品差价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取得补偿,助长了诱导消费、过度医疗等不正之风,造成广大人民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1.3行政委托———关系不清,问责机制丧失
目前,我国国家和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国家作为委托人(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所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具有所有权,通过委托人即医院行政管理者的形式来实际营运公立医疗机构,并监督管理人来完成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但我国现行的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违反了委托理论中激励约束相容的基本原则,造成人在公立医院内部没有充分的人事权和收益分配权,也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易造成限制过度而奖励不足,降低医院行政管理者的主观积极性[4]。从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看,多数城市已开始采取管办分离的方法,减少对医院本身营运的管理,加强对人的问责机制,使人的管理经营绩效具有可测量评估性,不仅对人所承担任务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和监管,同时也加大了人的剩余索取权,增强了监督责任心和管理效率。同时,这种委托关系也存在于医生和患者之间,这种关系也导致许多现实矛盾:第一、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治疗与被治疗关系是一次性的;第二医患关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医生可以滥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市场垄断力来谋取自身利益;第三、患者对医生没有很好的问责约束机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4]。
1.4医院内部管理人员层次较低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人员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①业务骨干。这些临床专家没有受过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缺乏管理人员的职业意识,主要凭主观意愿和个人经验进行行政管理。②各种途径转变成为管理人员。这些同志思想素质过硬,但由于原有的管理模式、工作对象和方式方法不同,需要一段适应和转变过程。③新入职的管理人员。这些同志多为刚毕业的年轻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现代医院管理能力,但缺乏实践经验。由上可知,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医院管理工作水平较低[5]。此外,现有的管理体制导致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体制缺乏。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没有和管理业绩、质量、效率真正挂钩,导致其收入明显低于同级的临床医务人员,其职称评定和晋升更是难于临床医务人员,严重挫伤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他们工作热情不高,不愿意主动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影响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公立医疗机构在管理人员培养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5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缺乏市场经济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是一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管理理念,这导致公立医院无法处于高效有序的经营状态。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现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种类较少,运营层次较低,无法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②人事制度僵化,人才流动受到限制。使得部分大医院人才闲置浪费,而小医院则缺乏高级医学人才。③竞争激励措施欠缺。大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忽略了医护人员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末位淘汰制度名存实亡,造成工作效率偏低。职称评聘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大量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在财务管理中仍然实行平均主义,未能体现多劳多得;而在奖金分配过程中不能兼顾长期经营收益情况,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影响了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6]。④内部管理缺乏法律体系。公立医疗机构在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在医院的产权性质、设立、经营管理、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等方面无章可循。内部也没有建立其一套完善的监管与绩效考核制度。这些都阻碍了公立医院的发展。
1.6主管部门宏观调控政策不配套,医疗服务市场发育不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医疗机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导致绝大部分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在大中城市中,而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稀缺,导致了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益偏低和不正常的医疗竞争。虽然我国已经放开社会办医限制,但民营医院和合资医院在数量、规模和医疗资源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医疗服务市场发育不全的现状无法改变[7]。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调节机制,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促使公立医疗机构来调整现行的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
2国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2.1英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属于“政府主导型”。公立医院比例高达95%,通过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为英国公民提供医疗体系保障服务。为了改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内部市场,强调在计划管理下的卫生服务体系中引入市场化的运做方式,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第一,将卫生部和地区卫生转变成监督者与被监督关系,加强了行政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监督执法力度。第二,选择医院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医院日常事务,并通过竞争获得对公民的医疗服务权利。这种医院管理公司化模式不仅使公立医院仍然维持公有制形式,还能使其加速转型为具有商业特性的经营实体[8]。第三,医院董事会中至少有两名非执行董事来自社区,并由地区卫生局任命,这保证了医院管理公司能尽量考虑大众利益,实现了政府部门在医院服务理念中的导向作用。
2.2新加坡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实行由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新加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政府出资创办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私营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慈善福利机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国立保健服务集团和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其收费按住院或门诊治疗分别给与补贴,并通过首诊进入社区医院优惠10%~20%等措施,鼓励患者首先进入社区医院治疗,从而严格控制医疗需求的导向。1985年,新加坡政府实行重组计划,将将公立医院转变为私人有限公司管理体制,股权由国家卫生保健局管理,卫生部驻员公司董事会,但管理方式按私有制公司进行。这种集团化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并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服务费用开支[9]。1993年,新加坡开始大力建设两级医疗服务网,基层包括社区医院和一般私人诊所,上层则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大医院。前者负责基础性保健服务,后者负责综合医疗服务。为切实发挥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患者原则上先进社区医院或私人诊所治疗,并给予优惠,而对于直接到大医院首诊者则额外加价,通过上述双层双向转诊制度,使医疗资源的配置得到全面整合和优化,从而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
2.3香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香港居民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香港社会对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效率不高反映强烈。1990年,香港政府正式成立医院管理局,主管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和科研机构,以期统一和强化整个公立医院体系的管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在卫生福利及食物局下设卫生署,负责管理公共及港口卫生和基层医疗。这一管理模式已成为大陆很多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范本”[10]。医院管理局的日常性支出由香港政府全额拨款,再根据各公立医院的预算下拨,该款项占公立医院的95%的资金来源。而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公立医疗机构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总的说来,这一医疗服务模式为香港居民提供了一个高效、受众多、效益高和重视患者权益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这种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医疗融资模式,强调以患者为本的医疗服务态度,可为大陆提供极佳的借鉴模板。
2.4德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德国公立医院只占全国医院的37%,病床总数低于55%。历史上,德国公立医院实行过度分权的管理体制,导致公立医院经营不善。德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改革措施,实行医院管理自治乃至医院公司化管理制度。政府虽然不再直接管理医院的具体事务,但其在医院董事会中仍然具有决策优势,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医院更好的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11]。此外,随着原有医疗保险体系导致医疗开支迅速增长,德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对法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其做法主要包括:①将免费医疗改为收取部分费用;②取消一些不应由医疗保险支付的项目;③成立联邦药品质量与经济性检验中心,从疗效和价格的角度对药品进行检验;④改革医疗保险体制结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透明度,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香港、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经过长期摸索,逐渐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最后通过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模式,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从而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医疗服务上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这也为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大量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而作为完全的市场主导型国家,美国医院的管理体制与我国现有的医院管理体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由于我国正准备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大市场机制,所以美国这种医院管理形式多元化,进行市场竞争的体制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法律制度和人们对医疗服务体系理解的不同,我国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完全市场经济私有制改革的时机尚不成熟。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不能够脱离实际,我们认为公立医院需要进行转制,逐步缩小和调整其在现行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比重,可能是一种相对较为符合实际的发展趋势。
3建议及对策
国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与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本文通过对上述国家和地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得失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它们成功的经验和措施,结合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现状,提出了下列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及对策。
3.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
积极转变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并不是让主管单位完全退出医疗卫生服务领域,而是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办合一、政事合一的状态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让政府主管部门政府将自身角色定位于出资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专注于宏观调控、政策规划和执行监督,利用市场手段和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建立契约式管理模式,参与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而公立医院则定位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执行者,逐步实现与非国有医疗机构等多元社会主体一起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产品[12]。
3.2权责统一,对内部管理体系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管辖权由卫生厅、财政厅、社保局等多个行政部门共同监管,在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下,容易出现无人承担责任,无人追究责任的情况。我们认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其管理机构层次的高低,而在于权责是否统一。在管办分离的前提下,应将设计公立医院管理职责的人事、财政等权力交予医院一个机构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而公立医院在获得自主经营的决策权后,可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自发的改善经营并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而此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医院内部管理体系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引进最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在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将一些市场经济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弹性认识制度等)引入医院,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和效率,还可以对一些内部的腐败和浪费现象进行抑制。此外,作为决定医院管理质量水平的医院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有意识的对医院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现代管理理念重视创新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具有高学历、年龄搭配合理,具有职业管理人员素质的管理体系。
3.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作为公立医疗机构,一定要坚持其公益性质,为此,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则极为重要。医院管理者也应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建立约束机制,促进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性质是要实现社会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公立医疗机构不能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先,而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指导原则不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其次,我们在提倡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医院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仍应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在坚持公益性质的基础上,平衡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分配。我们认为,公立医疗机构应该从医院整体效益出发,积极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建立一个系统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医院内部考评和激励机制,还应进行外部绩效考评,根据公立医院完成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社会满意度来对医院管理者进行考评,而医院管理者再通过下一级的考评和激励合同进行医院内部管理。这样,个人的收入不仅与科室相关,也与医院的整体效益紧密相关,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医院实现社会效益[13]。
3.4引进社会力量办医,推动公立医院深入改革
第一,提高认识,落实措施,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改是国家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决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医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坚定不移的实施下去,全面提高我市医药卫生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二,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积极争取省、市乃至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不断改进医疗卫生硬件条件。要加快卫生资源配置进程,逐年增加投入,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平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第三,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加强医德医风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个别医疗机构违规行为。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缓解卫生系统特别是乡镇卫生人员总量不足的问题。要重视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培训,练好内功,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提高我市医疗技术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公平性;卫生资源配置
一、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进程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98年):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开始试点改革。初步建立了医疗制度的“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模式,以及以“统账结合”为原则的其他模式。
第二阶段(1998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
第三阶段(1999-2006年):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
第四阶段(2007-2008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
第五阶段(2009年至今):《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新医改”由试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
(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1978-2003年):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改革进程。
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
二、医改成效及消极效果
(一)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体制变革带来的成效
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此外,所有制结构上的变动、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地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有了普遍提高。
(二)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消极后果
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但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在卫生投入的宏观绩效方面,尽管全社会的卫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综合健康指标却没有明显的改善。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42%,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结果令人深思。
三、对公平性及卫生投入宏观效率低下问题的认识及解决
(一)医疗保障的不公平性在短期内很难得到缓解
人们一直将公平性与普遍性视为医疗保障追求的目标,但即使那些有最先进生产力的国家,也很难要求每个人都有完整的或充分的保护。因此,大多数国家在最初实行医疗保障计划时,保护范围是很有限的,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才逐步扩大化。可见,医疗保障公平性与普遍性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二)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需要做出慎重选择
1、卫生资源配置的成本效益比较。卫生资源需要在预防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和医疗服务三者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许多研究表明,预防服务和初级卫生服务是更有成本效益的服务,然而消费者对前两者并无强烈的支付意愿,而对医疗的支付意愿较强。在国民健康服务模式中,由于资金来源的政府性,通常比较重视卫生资源在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中的投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而在自筹资金的医疗制度下,容易形成对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忽视。因此,只有将政府筹资提供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与消费者集资解决医疗服务的消费结合起来,并将这些服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有利于服务效率的提高。
2、卫生资源配置的主体特点比较。在国民健康服务模式下,政府卫生部门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计划、管理、分配与提供,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日常运行经费往往通过财政预算下拨给政府主办的医疗机构,或政府通过合同的方式购买民办医疗机构、私人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由于失去了市场调节的灵敏性,导致卫生资源的微观配置效率较低。商业性医疗机构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医学科学的进步,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在此医疗保险体系下,医疗消费者的自由选择迫使保险组织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展开竞争,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也迫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高效率地提供高质量的
医疗服务。
四、结束语
医疗体制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医疗保险制度本身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没有医疗服务体系、药品管理方式等一些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很难提高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满意度。而中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制和服务方式,一定程度上还会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风险和经营难度。欲促进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医疗保险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与现代医疗保障相适应的医疗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迟福林.政府转型与医疗体制改革[DB/OL].医师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