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农产品物流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物流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物流报告

第1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1系统结构

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远程定位监测系统和监控中心共同工作,其框图如图1所示。监测系统包括单片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模块、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GSM)模块和触摸液晶屏等。单片机作为监控系统的主控MCU(MicroControlUnit),对其他功能模块进行控制;GPS模块负责运输车辆的实时定位;GSM模块负责监控系统和监控中心的双向通信;驾驶员接收和向监控中心发送信息都通过触摸液晶屏实现。

2系统硬件设计

2.1单片机

系统所用主控制器为AVR单片机ATmega162。该单片机是Atmel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基于增强的AVRRISC结构的高性能、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AVR单片机在软/硬件开销、速度、性能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优化平衡,使得AVR单片机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速度快、功耗低、价位低的特点[3]。

2.2GSM模块

系统采用Q2403A作为GSM通信模块。它是由法国WAVECOM公司生产的双频GSM/GPRS模块,属于GSM第二代标准的嵌入式的模块,支持AT指令集,符合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标准GSM07.07和GSM07.05,具有传递语音、数据、传真和短信息的功能[4]。它支持Text和PDU格式的短信息服务(SMS),可通过AT命令实现短信息的发送和接收[5]。Q2403A上有标准的SIM读卡器,可直接使用移动通信公司发行的SIM卡,SIM卡号可以作为发送端地址或目的端地址。在本系统中,GSM模块Q2403A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连接通信,如图2所示。

2.3GPS接收模块

系统的GPS接收模块选用HOLUX公司生产的GR-87GPS接收模块,如图3所示。它采用SiRF第三代高效能芯片,具有信道处理能力强、定位速度快、高灵敏度、功耗低、工作稳定等优点[6]。ATmega162单片机与GR-87的连接如图4所示,GPS模块的发送端与ATmega162单片机串口的接收端连接。

2.4触摸液晶屏

在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当遇到特殊车况或路况时,驾驶员要向监控中心报告。同时,系统要显示从监控中心传来的指令。为了方便驾驶员操作,系统采用了触摸液晶屏。液晶屏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的2.8''TFT240400-51-E模块。该模块使用奇美公司的PD028MC6L-0602驱动,IC为ILI9320,自带电阻式触摸屏。

3系统软件设计

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远程定位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包括监测系统程序设计和GSM无线通信协议设计。

3.1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监测系统在上电后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包括单片机I/O口初始化、GSM模块初始化和GPS模块初始化等。初始化完成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读取运输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GSM模块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当车辆发生故障、意外或堵车及道路不能通行等特殊情况时,驾驶员通过触摸液晶屏将相应信息输入并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车况、路况或所运输的农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做出及时处理,并将对运输车辆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系统。系统将监控中心发送的指令,如故障处理、车辆路径调整或目的地调整等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以指导驾驶员进行下一步操作,如修车、改变行驶路径或改变运输目的地等。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3.2GSM无线数据通信协议

无线数据通信协议是指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远程定位监测系统和监控中心之间通信的数据格式,共包括三部分:监测系统发送给监控中心的运输车位置信息格式,驾驶员通过监测系统向监控中心发送的车况/路况信息格式和监控中心发送给监测系统的指令格式。监测系统发送给监控中心的运输车位置信息格式如表1所示,数据共占用14个字节,经、纬度类型各占1个字节,经度、纬度的每一位各占用1个字节,每个字节用ASCII码表示。驾驶员通过监测系统向监控中心发送的车况/路况信息格式数据最大占用20个汉字,说明特殊车况/路况。监控中心发送给监测系统的指令格式数据最大占用40个汉字,说明对特殊车况/路况或所运输农产品市场变化情况的处理指令,如修车、调整后车辆将要行驶的路径名称或新的运输目的地及路径等。

4系统试验

为了验证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远程定位监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系统试验。系统界面显示在触摸液晶屏上。系统主界面如图6所示,显示运输车的位置信息、车辆编号、驾驶员编号以及日期和时间等。系统实时刷新运输车的位置信息。在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当遇到特殊车况或特殊路况时,驾驶员要向监控中心报告。为了方便驾驶员的操作,预设了不同的特殊车况和特殊路况,如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等,以及道路发生堵塞或损坏等,并采用触摸液晶屏输入。图7为驾驶员报告特殊车况或特殊路况的界面,只要轻触相应的按钮,监测系统就将相应的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在图7中,驾驶员在报告运输车发生故障。农产品物流运输车驾驶员报告特殊车况或特殊路况后,或所运输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时,监控中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向驾驶员发出相应的指令。图8是驾驶员接收到的监控中心要求对故障车辆进行修理的指令界面。

第2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商;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2007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这一数据高出世界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两倍之多,甚至比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要高出5-7个百分点,物流业成本,尤其是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过高已成为阻碍我国各地农产品相互流通的症结之一。而物流业内部成本也过高,致使物流业利润十分低下,且近几年来还有持续走低之势。

电子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农产品电商企业。本文从物流成本角度对农产品电商进行分析,阐述了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及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对影响农产品电商物流成本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地改善物流周期长、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效益,进而推动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内涵

1.农产品物流的概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产品物流也可称之为农产品销售物流,由农产品销售所引发的农产品在销售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实体流动。还有学者认为农产品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体现农产品的价值进行的农产品实体以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一种物理性的经济活动。此外根据物流国家标准定义,同时结合农产品的特点,可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为了达到顾客的需求,及实现增值价值的重要目标,农产品的供应方向需求方进行定向移动的经济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农产品的,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的体系。进一步分析农产品物流成本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农产品物流成本是由原材料的采购到农产品送达顾客手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费用的总和。其中涵盖了采购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损耗物流成本等等。狭义上农产品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指农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主要包括了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装卸、加工等等环节所消耗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又被称之为农产品销售物流成本。

2.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的内涵

由于农产品的种类较多,因此农产品的物流模式以及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物流成本再构成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的分析。

(1)农产品物流成本功能结构

按照农产品物流各种活动的功能结构以及作用的差异将农产品物流成本结构划分为:运输成本,是指在农产品在移动过程中借助运输工具所产生的费用;装卸搬运成本,指农产品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装卸及搬运的费用;存储成本,指在农产品存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装成本,指在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存以及更有效地促进销售产生的包装费用;配送成本,指农产品在最终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所产生的费用。

(2)农产品物流成本的过程结构

按照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途经的不同环节,将其成本结构划分为:农产品供应采购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进行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成本;农产品生产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物流相关的费用;农产品销售物流成本,指农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了销售而产生的物流费用;农产品废弃物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费用。

(3)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形态结构

按照农产品物流成本在会计账目上体现出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农产品显性物流成本,即为农产品的会计成本,主要指在会计账目上被记为成本账目栏的农产品物流支出费用,例如运输费用、存储费用等等;另一种是隐性农产品物流成本,是指农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企业自身提供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费用,这在会计账目上无法体现出来,例如企业自有车辆进行运输产生的费用等等。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特点

1.配送对象分布广泛

我国地域辽阔,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其农产品的产量之大分布较广泛。农产品的产地在交通不是非常发达的农村,其道路设施比较落后,物流配送存在一定困难。

2.对配送服务水平有较高要求

由于一部分农产品要考虑到新鲜程度的问题,因此对物流配送的时间,以及保险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3.对设备设施要求高

由于部分农产品对环境、温度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对配送技术以及配送设施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4.农产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农产品在环境及季节性因素的影下其产量及质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农产品的产品资源进行物流配送资源的合理调配。

5.农产品物流具有单向特点

农产品的原产地是农村,有农村生产,然后在城市中进行消费,因此农产品的物流便形成了由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通特点。电商企业在开展农产品配送业务时,对配送的服务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达到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是保证企业效益的关键之所在。

三、影响电商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因素

1.企业欠缺物流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没有充分意识到物流降本的作用。其次,物流仍停留在服务于生产、仓储以及配送的简单环节方面。再次,物流降本力度不足。上述原因导致了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控制作用不明显,强化了物流的服务作用,这样不仅无法体现物流系统“第三利润源泉”的降本作用,同时还会给企业员工甚至是企业领导造成思想上的误区,以至于企业内部的物流工作由服务转向降本方向时,受到较大的阻力。

2.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主体难确定

由于农产品的物流环节比较多,同时相较于其他行业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导致核算主体难以确定,以至于核算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农产品从生产、收购、加工、流通、运输存储、搬运装卸、包装以及销售和配送需要众多的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的个体进行参与,因此要想对各个环节进行准确地把控其难度之大显而易见。这些都是造成了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主体难以确定的关键。

四、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1.提升物流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树立起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及从流通的源头进行全过程的跟进来降低物流成本。将个项物流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对于电商企业来讲,不能单纯地追求企业物流的效率,而是应综合考虑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物流部门同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可以通过物流功能要素的协同效应来进行物流总成本的有效控制,即将运输、包装、装卸、存储配送、流通以及信息处理等各个功能的目标协同起来。此外,要强化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员工对物流成本控制的意识及有效理解,是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物流降本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全体员工的共识,只有相关制度及条文,很难将降低物流成本工作落到实处。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开展物流成本控制的相关宣传工作,是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够在思想深处深植物流成本控制的观念,使企业员工时刻具备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2.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首先,根据运送车辆的载重量合理控制货物的采购数量,在实际的原材料及货物采购过程中合理进行安排,根据当前的采购方式,如果货物的采购数量超出车辆的载重应立即停止采购。如果当下的采购数量已经超出车辆的载重量,则应立即停止采摘,联系其他运送目的地相同的采购商,与其协商将多出部分有对方进行运输,并支付运输费用,如联系不到恰当的运输车辆可以将货物进行库存下次在运输。其次,选择恰当的运输路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输路线,当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农村道路交通的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已经初具成效,但由于运输车辆超载问题,导致一部分乡村公路损毁严重,在这样路线的选择时,可以根据货物的特点适当地进行运输路线的调整。

3.有效控制流通加工成本

第一,严格进行包装材料的管理,包装材料购入过程中要准确进行记录,工作人员进行包装材料领取要进行签字。包装完成后剩余的材料要如数返回,若有包装过程中有损耗应报告损耗的数量,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浪费。第二,合理进行加工人员的安排,根据货物收购的数量及加工的工作量合理地进行临时工的雇佣。当货物量较大时,为了保证货物的发车时间可以合理地增加临时工,反之则要减少。第三,选择优质供货商,节省货物筛选时间,在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筛选的环节属于不增值作业,应予以摒除。然而在实际的企业加工过程中,这一环节并不可能完全摒除,因此若想在这一环节最大限度地进行控制,就要求采购人员在进行供货商的选择上下功夫,尽量选择货物质量优良的供货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货物进行预估,看其符合收购质量的占比,尽量选择占比高,货物品质高的供货商。

4.有效控制装卸成本

在装卸过程中尽量控制搬运过程中的损耗,降低搬运的次数及时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恰当地选择搬运及装卸的设备,提升机械使用的效率,从而缩减人工的成本;合理进行装卸过程及装卸方式的规划,尽量避免无效搬运及重复性的作业,提升工作质量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此外还应慎重考虑搬运设施的投资,尽量避免搬运设施投资的低效率,这样不仅无法提升搬运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装卸的成本。

5.有效控制存储成本

降低库存成本是控制成本增加利润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库存方式上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首先,与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供应商进行库存从而缩减库存的支出。这就要求考察供应商的库存方式以及库存特点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能否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调整。在库存的成本以及资金流方面实现双赢。另一方面是根据精益管理理论的零库存模式,及买家进行提前的需求信息,而卖方根据买家提供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购,及时衔接。这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农产品电商降低库存成本。

结语

农产品电商的物流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因素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对常见的几点影响物流成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农产品电商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彦波.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的额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4(12)

第3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农产品冷链物流 信息共享

引言: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联网技术如能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广泛应用,将使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一、物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二)物联网的本质和特征

物联网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与发展现代农业、居民消费和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全程冷链的比率过低。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我国设施整体规模不足,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国有冷库中近一半已使用30年以上。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一)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传统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依照生产厂商的规定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透明度不高。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准确地确定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更不能确定相应的当事人。物联网的运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就对其进行电子标记编码,建立数据库,通过电子标签,能够对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控,包括当前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应的操作人员,全部录入数据库的数据,很容易清楚知道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问题,能立刻进行改善,确定出事故的责任归属。

(二)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农产品的仓储管理水平。如在生鲜农产品托盘上和包装上贴上REID标签,在冷库出入口处安装阅读器,无需人工操作,且可以满足叉车将货物进行出入库移动操作时的信息扫描要求,而且可以远距离动态的一次性识别多个标签,大大节省出入库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对在储生鲜品的数量实现动态的感知,在冷库地面设置感应秤,可以感知到冷库内生鲜品数量的变化,为合理地控制库存创造条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提高生鲜品仓储安全系数,通过物联网红外感应等技术手段,感知人员的进出及其他异物等的入侵,从而实现冷库的安全管理。总之,物联网的应用将使整个仓库实现可视化,最大程度上提高保管质量,实现仓储安全,并能实现仓储条件的自动调节,提高仓储作业管理效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农产品运输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运输工具之间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首先,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做到农产品运输车辆的及时、准确调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尽量避免无效运输。其次,把农产品运输车辆纳入物联网,利用rfid温度标签可以提供温度的监控,实现车载农产品的动态感知,动态监控在途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再次,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冷库库存情况、在途运输量情况的动态掌握,以便科学做出运输决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运输的合理性,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有效流通。

(四)物联网技术能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共享程度

信息共享是冷链物流管理的目标。一旦信息在整个冷链中同步,冷链上的参与者都能跟上顾客需求的变动,进而形成同步运作。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冷链中流动的物品跟踪,同时向所有参与者实时传送数据,减少了信息失真的现象。快速的信息传输速度,使参与企业能更及时、准确预测需求变化,亦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水平。

总之,物联网作为一项新的应用技术,将会为众多的传统行业带来变革。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应尽快策划这一新技术在本领域中的应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水平,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巨晓敏.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及问题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2).

第4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摘要: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从我国农业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入手,认为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对于提高农产品物流经营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物流物流组织网络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物流业在农业生产中,尤其在农产品经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快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将是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水平低。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求。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功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农产品物流交易的效率,难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经营的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现有农产品物流市场已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要求统一的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加工等标准。而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其分类、分级以及包装难以有统一规范的标准,给物流过程中的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和加工效率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缺乏。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等基础条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部分地区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大省,其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运输、仓储条件差,农产品不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运输配送及仓储保管等,物流效率差,造成运输仓储等成本较高,影响其市场销售。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信息网络建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产品信息平台缺乏,农产品供求、运输、配送等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影响物流质量和物流效率。

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物流技术。农产品有其鲜明的特点,例如,种类多,运输、仓储难度大,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都对现代物流的运输、仓储、加工、保鲜等技术产生较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处于一般条件的运输、仓储等状态,缺乏较好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往往造成农产品在途物流损耗大,影响经济效益。

二、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是走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但非农业强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经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农产品已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建设,提高产品物流效率将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对于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农村新型流通合作经济组织的壮大,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农业强国建设必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价值损失,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方式。农业产业化需要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的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获得组织竞争优势。而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推动力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效率,解决农产品深加工、快捷流通等瓶颈制约问题,提升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家重点振兴的产业,其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0%左右,而我国达到17%左右,物流成本节约空间大。而农产品生产成本低,运输、仓储等成本高是其重要特点,物流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既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农业经营发展、满足市场农产品及时供应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措施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模式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农产品物流组织成员资源有效整合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的运用需要成分整合、共享、利用组织网络成员间的硬件、软件资源,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需要紧跟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应用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例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GIS、GPS、EDI、POS等,加强农产品物流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组织群体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对于农产品物流组织个体而言,其硬件、软件资源往往有限,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求。这样就需要构建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实现不同农产品物流组织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满足农产品物流市场的需要。

(二)重视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的培育

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组织体系,以组织资源优势带动物流效率的提升。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的培育需要构建资源整合、共享型的物流组织网络模式。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的构建,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特色,发挥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作用,形成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产供销一体化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通过建立农产品现代化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体系,形成不同区域农产品物流批发市场的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农产品的产供销效率和效益。强化农产品物流组织市场中运输配送、仓储、加工、装卸、包装等物流功能建设,通过强化农产品市场的培育,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运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制定农产品物流标准体系

农产品物流现代化运营亟需标准化体系的支持。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化运营有助于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范农产品的质量、规格、包装等。而农产品的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等标准化措施,有利于组织成员之间硬件、软件资源共享、利用,避免农产品标准差异给不同组织成员运输、仓储、加工等造成的麻烦,减少资源浪费和经营成本。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运营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采用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设备,严格执行绿色、环保等相关标准,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检验,避免和减少国际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

农产品物流组织网络模式运营目的就是强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可以整合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组织,尤其是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资源,加强市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产品信息的共享,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及时监控,避免农产品物流经营个体资源的局限性。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建设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并反馈给农户及农产品经营企业,把握市场需求及发展方向,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既能避免因市场信息不灵导致的农产品经营损失,又能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袁永康.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前沿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第5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随着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变化,农产品已经成为超市和大卖场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消费者在大卖场和超市两个主要的渠道中,选购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大约70%的生鲜食品。同时,消费者一直都认为超市是最安全的购买场所,2009年通过对5,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消费者对超市的放心度、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但是,仍然有20.2%的城市消费者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太多,令人失望”。超市农产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一、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根据对北京市超市的走访调查,一般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分为供应链的选择、采购环节的控制、加工、配送环节的控制、内部控制几个环节。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以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为开端的。为提高进入超市的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超市目前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借助一套考核标准体系和程序来对不同农产品供应商的质量保障水平进行评价。

以家乐福超市为例,在选择供应商时,家乐福设有三道关卡:“证照检查”、“现场审核”和“产品检测”。在双方谈判之前,供应商必须提供其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所有的供应商都必须提供合格证件后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谈判环节。家乐福在中国始终坚持供应商审核制度,在正式合作前都需要接受家乐福的第二方审核,由家乐福区域食品安全经理和相关产品的采购负责人共同完成审核。通过第二方审核的供应商还将面临家乐福邀请的专业第三方审核公司的审核。进入家乐福之前,供应商的产品还将接受抽样验货,家乐福分布于全国的10个专业实验室将对产品做出科学的检测,检验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二)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环节决定着超市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收、验货环节的严格把关更是成为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各超市在收货环节都有一整套的流程,一般包括收验货程序、收货标准,包括卫生质量要求、分类分级要求、修剪要求、包装要求、保存要求,另外还包括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具体验货要求。

家乐福向中国区的供货商采购农产品时,也严格遵守了其全球统一的农产品采购标准和程序要求:一是定期调研,研究竞争对手所售农产品的价格与质量,以作为采购谈判的依据;二是收货检验。根据家乐福严格的验收货制度,农产品在进入超市前就要接受全面的质量检验,并必须符合其统一的农产品收货标准。

(三)加工配送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农产品物流中,配送环节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关键一环,连锁超市销售的食品中,生鲜农产品是最复杂和最容易在物流过程中引起质量问题的产品。

家乐福超市要求对于采购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必须遵照相关规章和流程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送到超市的各个门店中,生鲜农产品还应迅速送入冷冻、冷藏库内保存。由于家乐福没有自己的物流系统,对于冷冻冷藏农产品等高危食品,只能走供应商渠道。为保障供货不出问题,家乐福除了做好冷冻农产品的门店快速接收外,还会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其中心温度,对达不到温度要求的产品,家乐福将拒收,并作为不良信息进行记录,反馈给供应商。对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的供应商,家乐福也有相关的严格要求和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从而为供应商选择第三方物流机构提供参考。此外,每隔两个月,家乐福中国区总部会派出专门的质检人员,对全国各分店包括采购环节在内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并评分。

(四)内部控制。农产品配送到门店,在出售前有一定的储存时间,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包括内部质量检测和库存控制。

1、内部质量控制。这一过程由6个环节组成:收货区质量控制(温度、新鲜度、产品证件)、冷链(温度控制)、清洁和消毒(专业清洁和消毒设备产品)、个人卫生(清洁的制服、干净的手、口罩和手套、健康证),标识(供应商信息、保存条件、保质期)、产品保质期(定期检查、及时将过期产品下架)。家乐福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做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家乐福还通过外部的第三方公司加强农产品安全的监控和抽查。外部第三方公司会以“神秘顾客”等身份到各家店铺监测农产品安全,定期反馈给家乐福进行修正。

2、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库存控制和缺货管理均是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两个环节的目标是保证超市的一次订货量、订货频率适当,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并减少在超市的损耗。为实现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的目标,家乐福的做法是要求配送中心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销售量,确定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库存量。其中,肉类食品的库存量控制在能保证l~2天的销售量之内;水果为保证2天;蔬菜保证l天;鱼科则要求做到无库存,即当天卖不出去的就必须扔掉。对于各个门店,则要求依据电脑反映的销量来定货,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对门店当天没有销售完的生鲜农产品,只有达到家乐福存货标准的才可以在第二天继续销售,否则必须当天扔掉。

二、目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监控薄弱。2009年的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显示,可能给超市食品带来危害的各项因素中,供应商和产品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据调查,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过期食品销售(包括赠品过期)、添加剂超标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供应链控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如上提到的农药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农副产品和生鲜食品,之所以会流入超市,实质上是对供应商的监控不力。有的超市为了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从而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对于农超对接,大规模企业能够从源头进行监控,但是很多中小超市企业没有足够资金,也没有相应的人员配备,根本无法实现对小规模农户生产过程的监控,也很难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二)超市联营和租赁经营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加盟店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按照惯例,加盟店30%的货物由超市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另外70%可以自行采购。对于自购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下失控状态。联营和租赁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也有待加强管理。其中,超市对承租者的货物销售一般会进行统一结算,但对其进货渠道却不可能进行有效控制。失去了对进货渠道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权,从而难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冷链体系不完整。目前在我国,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调查显示,29.67%的超市拥有自己的冷藏车,36.26%的超市是由供货商自己的冷藏车为超市配送生鲜食品,而13.19%的超市由生鲜供货商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而5.395%的超市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农产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完善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

(一)强化供应链管理。在现阶段,超市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符合现代物流思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农户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体,个体商贩又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以点多面广、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小农户生产、小商贩经营,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制度和激励机制,就难以满足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因而要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来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近几年江苏苏果、福建永辉等超市农产品经营的成功经验证明,“超市+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超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超市+行业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等供应链模式,可以实现生产、流通、零售环节的有效连接,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可以使生产者、经营者等供应链主体的行为符合超市要求,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利用契约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

(二)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根据农产品种类不同,可将其分为储存型、中转型、直送型和加工型四种商品类型。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保存要求,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流程不同。(图1)

(三)构建生鲜农产品流通冷冻、冷藏保鲜链。超市要提高生鲜农产品经营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建设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供应链,使易腐、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受损害,减少损耗,防止流通过程中变质和被污染。(图2)

生鲜农产品冷藏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和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在相关设备的支持下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冷链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超市企业很难完成,需要物流企业支持和政府的补贴。

总之,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力。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关联整个供应链的系统问题,涉及众多行业、主体和区域,并受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态环境等,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消费观念等条件制约,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R].2009.

[2]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8.

第6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现代流通体系 农产品物流 发展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进行,加上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产品物流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对我国社会的整体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可以更加深入的开拓与挖掘农村市场,不断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农产品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当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国在农产品运输与储藏等物流环节与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农业生产资料数量庞大,有着非常巨大的农产品物流量,不仅供应十分分散,而且物流成本非常高,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农产品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就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现代流通体系,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实现农产品物流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是关于如何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来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分析。

一、加强现代化储运设施的建设,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完善的设施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十分多样,产量也十分庞大。农产品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产品,其与工业产品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具有生命的植物性与动物性产品,包装难度大、装卸难度大、储存难度大等都是影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农产品具有的特殊属性,其对物流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首先,季节性农产品的生产必须要保证物流的及时性。其次,为了保证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安全还要实现农产品物流绿色发展。最后,必须要满足一些比较特殊的农产品特种物流方式,比如水果的冷藏运输、水产品的鲜活或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冻运输以及牛奶制品的恒温运输等。此外,部分农产品的进出口物流还必须要满足国际相关标准。当前,影响到农产品物流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运输保鲜技术。农产品的价值以及生命是由其新鲜度来决定的,由于大部分鲜活农产品都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加上保鲜期非常短,在短期内很容易就会发生腐烂变质的问题,使得农产品运输的交易时间与运输半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对此也就要保证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以及保鲜条件必须要过硬。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与储存等环节上的消耗率在三成左右,严重降低了这些农产品本该具有的价值。而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为例,其果蔬运输在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不到2%。两者相比较,我国落后的程度十分惊人,必须要对此引起重视。因此,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科研机构要加大对与农产品物流设施相关课题的研究力度,对一些实用价值比较高的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进行重点扶持。

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稳定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平台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方式,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是以新兴流通渠道进入到社会消费市场的,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而且在空间上常常将零售功能与批发功能混为一谈,引起物流与人流的杂乱五章,也造成了不小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农产品流通方式中,农产品物流的电子化是其中一个不可获取的重要方式。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电子化发展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晚,信息化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不稳定,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农产品物流不论是管理方式还是运作方式都具有一种非常传统的特点,引起运行效率低下、管理效率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这种情况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先进科学并且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成为了整合农产品物流行业现有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农产品物流行业运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对此,也就要求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特点,为农产品的运输设计并搭建一个电子式的交易平台,让农民以合作组织或者协会组织为单位积极参加到农产品交易中。这样做主要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政府在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有利于让农产品电子式交易平台以非常快的速度搭建起来,在搭建起来之后便可以投入使用。其次,鼓励农民以合作组织或者协会组织为单位有效组织起来能够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规模,并且还能够有效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从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与农产品物流市场持续发展的情况来看,未来五年内电子式交易平台将会成为我国大宗农产品主要的网上聚集地,届时会有更多的国内外农产品交易客户被吸引到这个平台中来,并在此平台上进行各种交易。到了那时,农产品电子式的交易平台可以开始向市场化经营发展,通过广告收益或者收取会员费来维持平台的稳定持续运营。政府还可以将次平台转交给相关组织来负责经营与管理,比如农业协会就是可以负责该平台经营管理的单位。对于农产品物流经营单位来说,也要根据国际惯例通过拍卖方式来进行农产品交易,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三、加强对农产品流量的监督与管理,为农产品物流的高速运转奠定保障

当前,我国主要有三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但是这三家生产基地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与管理环节呈现的还是传统农业生产管理的运作特点,使得农产品物流的精确化跟踪与管理实现有着很大的难度。每年我国很多出口农产品都会因为质量检测超标被退货甚至是被索赔。针对这些时有发生的问题,必须要制定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有效防止或者追查在农产品物流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遇到与农产品物流投诉相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唯一编号来确定其产地以及经过的流通渠道,从而以倒叙的方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查,辨别究竟是在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引起客户的投诉。这也就要求要加快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农产品物流全程监控体系以及可追溯系统,为农产品的生产方、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与手段,让农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等都成为这个系统的用户。而且,通过积累系统数据,还可以为农业灾害的预警以及监控提供有效支持,可以为农业的优质、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从而也就可以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新时期环境下,要想让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与进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保证农产品物流的效率与质量,加大对农产品物流中关键环节的科技与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出政府法制部门与监督部门的职能,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明确相关规范与要求,实现农产品物流的安全与绿色发展,让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成为一个农业强国。

参考文献:

[1]"农村现代物流研究中心"课题组,贺登才,查迎新,李锦莹,洪涛,朱守银,程庆新,刘改芝.中国农村物流发展报告(2013)[J].中国合作经济,2013.

[2]徐良培,李淑华.农产品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汪旭晖,张其林.电子商务破解生鲜农产品流通困局的内在机理――基于天猫生鲜与沱沱工社的双案例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

[4]丁宁.流通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研究――以合肥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和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

[5]刘慧媛,赵黎明.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李思寰,黄健柏,欧阳晓年,胡力丹,吴艳超.影响发展中地区农产品流通的因素分析――以湘西南地区为例[J].上海农业学报,2011.

第7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网店;零售;经营特点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82-03

近几年,随着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新的销售模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金额达到1.85万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02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晚,近两年发展势头较猛,据统计,2013年在全国3.1万家涉农网站中,电子商务网站达3 000多家;农产品网络零售异军突起,仅淘宝网注册地在农村的网店就达到203.9万个,交易额超过50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这与农产品自身特征和农产品网店经营的特殊性有关。本文对主要的农产品零售网站进行了调查,总结农产品网店的经营特点,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农产品网店经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一、农产品销售平台介绍

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包括B2B、B2C、C2C等。B2B模式的农产品交易网站大多为专门的农业网站,专业性较强,主要进行大宗型农产品销售。如中国农业网、中国农产品批发网等。除提供交易信息外,网站还会向用户提供农业政策、科学技术等相关农业信息,帮助企业和生产者获取生产、市场信息。B2C与C2C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属于网络零售,一般以依附购物平台,建立网店的方式进行销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12月,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上天猫商城(市场占有率为50.1%)排名第一,京东第二(22.4%),其次为苏宁易购(4.9%)、腾讯电商(3.1%)等;在C2C网络零售市场中,淘宝集市地位稳固,市场占有率为96.5%,拍拍网占3.4%,易趣网占0.1%。

以上三种模式的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建立网店进行农产品零售的形式更为大众化,网店经营者可以充分利用平台已有的客户资源、商业资源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第三方购物平台对商户进行统一管理,使交易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因此,受到中小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

二、农产品网店经营流程

农产品网店经营流程包括货源选取、网站开店、宣传推广、网上交易、包装物流、售后服务六个方面。

农产品货源需要依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整合各类农业资源。一般要求农产品网店经营者要具备一定的农业专业技术知识,有长期稳定的货源渠道。目前的网站平台都能免费注册开店,网店没有装修费、店铺租金、水电和人工费,只需少部分的管理和销售费用,并且不用缴税,只需要进行身份证、银行账户认证就可以开店,可以省去很多成本;在店铺装修和布局上也有各种模板供卖家参考,卖家仅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就能进行操作,对于计算机不熟练的农户,也有专业的服务商提供服务。

利用网络进行产品交易优势突出,但也存在弊端,网络带来大量商机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如何在众多网店中脱颖而出,被广大消费者发现,离不开宣传推广。现行的推广方式有很多,如论坛推广,商家可利用论坛交流心得,让更多的人关注收藏店铺;如微信订阅号,微淘等,商家利用移动设备向客户提供实用的购物指南,与客户互动的同时,也宣传了网店的购物优惠信息。大部分网站采用“拍前联系”的方式,在买家选好产品后,通过聊天软件或在线咨询,对商品价格、特征进行沟通,达成交易意愿后,对产品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包括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支付、货到付款、银行柜台转账等。对于网上支付交易,买卖双方需要应用如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等第三方保证机构作为中介,增加交易安全信度。据统计,目前用户网上支付使用支付宝的比例最大,占93.9%。

三、农产品网店经营特点分析

(一)经营主体

农产品网商主体呈多样化发展,数量增长迅速。经营主体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农户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经营主体由个体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商、渠道商共同参与。据阿里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其中淘宝网卖家为37.79万个。经营主体的个体化,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产品多样化,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个体农户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能力都有欠缺,也会对网店经营管理带来负面效果。

(二)经营的农产品特点

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网络销售产品。由表1知,当前,网售农产品趋于多元化,网络销售量最多的是零食、特产干货、饮品等加工农产品,这类农产品经营周期长、附加值相对较高,受到卖家的欢迎。进口产品及保健产品成为网络销售新热点,主要原因归咎于其产品网络销售价格相比实体店较低,卖家对进口产品高利润的追求及消费者对养生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优质和多样化产品的需求等。水果蔬菜等生鲜农副产品保鲜时间短、品质信用低,产品销售种类数少,这两年成快速发展态势,在淘宝平台上,2012年生鲜相关类目同比增长是99%,2013年增速更是高达194.58%,人们的消费重心逐步向生活化产品转移。

从农产品自身来看,农产品销售具有地域性,不同省区开设的网店多结合本地农产品特色,以淘宝网为例,江南区的绿茶、水产,华北的枣类,黄渤海的海鲜,上海、广东的进口食品等,都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受季节和生存环境的限制,部分农特产品产量较少,无法实现大规模销售,这也成为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制约因素。其次,农产品的品牌众多,品质存在差异,中国农业是以小规模,分散种植的小农经济为主,企业和农户资源很难有效整合,导致国内同种农产品品牌分散,各自为营,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参差不齐,农产品竞争力低,食品安全监管受限。在价格上,网售农产品的价格区间大。从淘宝网1元钱的东北农家毛葱,到京东上价格上万的纯手工绿茶精品礼盒,有机、绿色食品成为新潮,多数网店以此为噱头,价格相对高于其他普通农产品价格。

(三)农产品特征描述

经营农产品网店,对于产品的描述至关重要。消费者无法对农产品的色、香、味有直观感受,只能通过产品描述进行了解,所以农产品网店的经营者在产品时,对产品的描述相较其他产品更为详细,图片要求更为精细、美观。网站为保证产品的品质,一般要求网店经营者对农产品的重要信息,如农产品的生产厂商及产地、生产日期及批号、保质期等进行认证,对于有机、绿色农产品要求建立农户、农场档案,公开产地、生产过程、有机认证等信息,确保商品信息的透明、公开,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初步鉴定,以此达到食品安全管理的目的。

(四)营销方式

就农产品营销方式来说,购物平台农产品营销方式更为丰富,网站除为卖家提供传统的节日促销、店铺推荐等多种营销方式外,也相继推出不同的营销方式,兴起了不同的营销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1.F2O(focus to Online)模式,即“焦点事件+电子商务”,焦点事件在电视等媒体形成扩散效应,电商平台迅速推出相应产品(如美食、服饰等),满足瞬间激增的新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热点事件的升温,形成媒体和电子商务的良性互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时,地方美食快速成为焦点,消费者在电视媒体的刺激下,引发购美食热。此前冷门的地方特产销售量迅速增长,阿里平台上,云南诺邓火腿在纪录片播出后5天内,成交量增加了4.5倍。不仅提高了网店收入,还提升了网店的知名度和口碑,为网店进一步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条件。

2.预售模式,此类销售模式适用于生鲜农产品,很多网站平台已经通过与农业合作社,农场建立合作关系,采用预售模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销售渠道。其交易流程是在生鲜农产品尚未收获的时候,就提前在网上进行售卖,收集完订单后,生产地的农民才开始根据订单需求采摘并安排发货,将农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① 预售模式将原产地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到了一起,产地实现按需供应,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的库存风险、生产成本。

(五)物流环节特点

农产品物流包括产品包装和配送,包装直接影响产品综合品质。对于食品类农产品来说,内包装一般采用热收缩膜,可以抽空空气,保证食品的新鲜;干货类农产品多选用自封袋,可以防潮防水,重复使用;生鲜农产品对于包装的要求极为严格,例如冷鲜肉,需要采用真空包装和冰袋保温箱包装,也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

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物流多以快递为主。配送分为常温和冷链两种,生鲜农产品需要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的新鲜程度,所以对冷链运输需求大。据统计,目前国内90%的农产品物流仍属常温配送,冷链物流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等,费用高昂,客观上造成冷链物流发展相对缓慢,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条件。为缩短快递时间,保证产品质量,节约物流成本,多数网店都会限定快递范围,同城快递成为新的物流配送方式,经营者将销售对象固定为同城用户,可以及时将生鲜农产品送达客户手中。

四、小结

通过以上经营主体、经营产品种类、产品特征等五个方面的分析,总结现阶段农产品网店发展经营特点。

在经营主体上,农产品网店经营主体多样,经营主体成个体化发展趋势。增加产品的多样性的同时对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个体农户在农业资源整合、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欠缺。

在农产品特色上,零食、坚果、特产类农产品由于保质期较长,物流成本相对较小,经营数量最多;进口食品和保健品和生鲜农产品成为经营热点。农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具有地域性等特点;销售的品牌众多,品质存在差异,生鲜农产品品质安全无法确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难题;农产品价格区间大,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产品品质和安全的信息需求,要求经营者对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特征有必要的说明。

在营销方式上,网店与平台合作创新营销模式,降低网店的经营风险及生产者的生产风险,解决了生鲜农产品库存风险,经营主体可以提前获知市场信息,稳定市场价格,引导市场导向,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在物流配送上,农产品的包装和物流成本费用相对较高,农产品物流的模式主要是常温配送,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高昂的建设和经营成本使得冷链物流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在冷链物流尚未完善时期,同城配送成为经营者新的选择。

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农产品成为网购热门产品,在促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农产品自身特殊性及经营特点,在人才培养、冷链物流、产品品牌建立上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专业人才培训的方式,让农产品经营者学习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向网店经营者提供专业的推广、运营等综合服务,规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物流建设上,应进一步发展冷链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物流模式,各大物流公司需要建立冷链物流业务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建设覆盖全国范围的冷链物流体系。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应尽快建立农产品品质标准,加强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朔体系,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利用平台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 阿里研究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Z].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2013.

[3]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3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2013.

[4] 杨木,张润彤,杨海楼.C2C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优缺点分析及改进[J].商业时代,2009,(4):76-78.

[5] 杨硕.构建鲜活农产品全程电子商务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0,(11):97-101.

[6] 陈莉.购物网站中农产品经营的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6):27-28.

[7] 杨雪.中国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

[8] 梁文卓,侯云先,葛冉.中国网购农产品特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4):40-43.

Analysis of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line Store

LI Shu,ZHAO Yuan-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8,China)

第8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阶段分析

总体上,国外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历史从物流的概念产生时就已经开始,它起源于美国、发展在日本、成熟在欧洲。物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至今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可将其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物流理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1901年~1949年)

概念上,1901年J.F.Growll在美国政府报告“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配送的报告” 中揭开了人们认识物流的序幕。1916年,L.H.H.Weld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经济活动。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主要停留在对物流概念的认识上,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物流仅仅被看成是作为市场营销的附属功能。实践上,二战期间,美国将物流理论运用于军事后勤活动中,推动了战后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企业界对物流的引入。组织上,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merican SocietyofTraf ficLogistics),通过该组织,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资格认定,为美国物流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美国是第一阶段从事物流研究的主要国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物流概念的初步认识上,认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将其作为附属功能定位,并未对物流概念进行系统化的延伸。

2.物流理论形成与实践初步推广阶段(1950年~1978年)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纷纷开展对物流的系统研究,对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1961年,E.Smykny和D.Bowersox等合著了《物流的管理》一书,第一次从系统的角度论述了物流总成本分析的概念。1962年,Peter・Druke在“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中也强调了应当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196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National Coun 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是世界上第一个物流专业组织。1956年,物流首次被引入日本,称为“物的流通”。组织方面,日本于1970年成立了两个最大的物流学术团体“日本物流管理协会” 和“日本物的流通协会”,日本企业重视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逐步开展了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配送活动,大大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水平。欧共体的物流研究与日本同时起步,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英、德、法等国家。建立在美国物流理念基础上,欧共体物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很快,这一阶段被理论界称为工厂物流(1950年~1960年)和综合物流(1960年~1978年)阶段。

总之,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实践的初步发展阶段,并未提升到标准化的系统物流管理范围内,主要在物流的各种职能和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如:运输、包装、搬运、装卸等。

3.物流管理理论的成熟阶段(1978年~1985年)

这几年是物流飞速发展的阶段,产生了物流管理的系统化思想。一体化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1984年G.Sharman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物流的再认识” 一文,指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物流在企业规划和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1985年,W.D.Harries和J.R.Stock也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历史与未来的展望》,从历史经验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相关性,首次提出了营销与物流的一体化概念,该文的发表推动了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的开展。

1983年,日本开始了以大型量贩式为中心的网上订、发货系统,物流企业发展到5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05万人,货运量达到34亿吨,开始在全国乃至国外开展物流业务,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工商齐办的现代化物流一体化网络系统。欧共体的物流在这一阶段为了追求物流系统的集成化和一体化,开始应用了物流供应链的概念,发展联盟型和合作型的物流新体系,通过改变原来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提高物流效率。

总之,这一阶段是物流管理理论的成熟阶段,通过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各个部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物流管理理论体系。

4.物流实践的信息化、国际化阶段(1985年至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距离交易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物流开始了全球化运行的新阶段,供应链条延伸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即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完成了从资产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的转变。

总之,国际上的物流研究是循序渐进的,研究的重点从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开始,到研究运筹学及其他优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技术,使物流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再到研究物流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价值链及相关技术等。目前更多的研究则是物流联盟、精益物流、第四方物流等问题,可以说对物流的研究是在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二、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国外农产品物流是随着物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物流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历史,但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储存期短、易腐烂变质等)决定了农产品物流同一般的物流相比有一些特殊性,在物流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物流概念起源于农业领域,发展却在工业领域

在物流理念的启蒙阶段,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传统农业向工业化经济过渡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工业经济刚刚起步,卖方市场占主导,流通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物流理念刚刚启蒙的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因此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品成本降低上,农业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提高产量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一些发达国家虽然也形成了一些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规模相对较小,且各种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因此,虽然物流的概念起源于农业领域,但发展却在工业领域。

2.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展开奠定了农产品物流技术发展的基础

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大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运输效率,同时投资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降低农户分散经营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各种仓储保管和装卸搬运设施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另外,各国农业生产者通过建立各种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改善农民的福利水平,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各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着眼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强,为物流技术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保鲜等技术研究的标准化提供了物质和资金保障。

3.供应链条的完善是物流系统一体化的保障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发达国家逐步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农产品从大规模的农场直接运达到超市、零售店、酒店和港口等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农产品物流开始专注于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上。整个链条形成一体化的系统,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以经济利益为诱导,产学研结合。通过加强包装、加工、保鲜、冷冻等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来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所得,进而改善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整个链条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4.信息为物流技术标准化和交易虚拟化提供了载体

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产品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贸易量随之增加。各国为保护本国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确立和监测手段的改进受到重视,于是标准化概念开始被各国广泛采用。为适应国际化发展,信息作为传播的媒介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信息化成为各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产品物流也开始从单一的实物形态进入虚拟交易的时代,物流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延伸,合同物流、虚拟交易开始被引入物流领域。

总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农业发展水平不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也有差别。因此不能单纯从时间上对农产品物流的国外状况进行划分,应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

总体上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产品物流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盟)政府对物流发展重视程度高,不同物流环节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开始降低。不发达国家,包括肯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一些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主要是以小农户为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低,物流发展刚刚起步。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下面介绍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情况。

1.美国的农产品物流

从运行的实际效果看,美国拥有一个庞大、通畅、高效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但美国并未对农产品物流的概念从大物流的概念框架下划分出来,农产品物流系统包含于整个的大物流体系之中。据统计,美国90%的农场主平均拥有土地在1万亩以上,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明显,不同农产品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别在不同的州进行生产,目前已经形成了固定且高效的流通网络。每个大型的农场都有专门的储存、包装、分拣的设备和工厂。美国约有60%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的;另外40%是通过批发市场或者贸易的方式直接销售到零售商和贸易商。美国10%左右小规模的农场主中(种植面积一般在50亩左右),一部分是种植有机产品(目前主要以有机蔬菜和水果为主),这需要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另一部分是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户由于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所以借助协会(Assosiation)和合作组织(Corporation)的帮助进入流通领域。

另外,美国农产品物流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将其发达的农业信息流作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为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2.日本的农产品物流

日本的农产品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都相当完善和发达。物流从业主体主要是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单个企业为主导的形式。一方面,农产品行业协会在物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农协将农民生产的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对农产品物流管理体系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行政体系设置,使每一环节都有专门的机构和部门负责具体的事务。

3.欧盟的农产品物流

欧盟的农业生产规模没有美国大,农场主倾向于市场化经营,建立了垂直合作一体化的市场运行体系,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超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超市购买生鲜食品,这一比例在法国为68%、荷兰为72%、英国为80%。批发市场的作用明显下降,只是向小型的零售商和公司及部分餐饮机构提供生鲜食品。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关注的不断提高,食品供应链的一体化整合进程进一步加快。欧盟的食品行业在向着超市化和品牌连锁经营发展的同时,对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在信息化方面,荷兰已经建立电子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和农产品集成保鲜中心,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4.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农产品物流

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省,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物流设施先进程度不高,但对物流技术改进非常重视,批发市场在整个流通中的作用比较重要。其中,台湾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物流技术(蔬菜、水果等的保鲜、储存等)处于国际先进行列,20%左右的农产品运用先进的运输设备, 由农民协会或产销班直接供应连锁超市和量贩店系统。

韩国处于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阶段,可乐洞市场作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成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市场的开办主体是政府,其中中央政府占40%,地方政府占60%,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的优势在于,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管理先进,法制健全,为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目前政府加大对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市场的经营环境和状况。

四、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的启示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因此在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的时候应该考虑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现状,既不可盲目乐观好高骛远,也不能过于悲观错失良机,这是总体原则。为此,谈谈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1.按照我国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发挥产品比较优势提高流通效率

我国地域辽阔,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可以供应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春夏季节,北方是主要产区,北方肥沃的土地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秋季进行收获。到了冬季,北方气温下降,土地进入修整和养护期,南方成为主要农作物产地。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园艺产品具有优势。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农产品物流的特色,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比较优势,利用季节和气候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产品在适当地区种植,既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又能够提高效率,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避免重复种植引起的产品恶性竞争、价格下降,从而有效保障农民利益。

2.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借鉴不同国家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地区,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物流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对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建议目前在加强农产品流通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的同时,以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为宗旨,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扶持。

3.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巩固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重要地位

批发市场目前仍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应在批发市场规范化之后再考虑逐步加强超市化和连锁经营化。在借鉴韩国批发市场发展经验的同时,应注意在建立各种专业型和综合性物流中心过程中,根据各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建设规划,明确投资主体,切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既浪费了资源,又不符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4.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基础研究

先进国家目前已经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定性和定量地运用运筹学和线性规划等理论统筹管理。而我国目前还处于政策和理论的定性分析阶段,供应链各环节的技术数量控制和管理还以经验为主。这一方面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同时也需要社会的更广泛关注。

5.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日本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将分散的小农尽可能的集中起来,是解决小农户大市场问题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农民仍主要以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因此,提高组织化程度一直是政策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但考虑现实存在的难度,我们在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进程中,切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经验,而应结合我国实际,先在一定地区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广经验。

6.物流人才的缺乏始终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农产品物流人才尤其稀缺,现阶段应该在职业教育方面下功夫,结合国外的各种资格认证制度进行物流人才资格的确定。

第9篇:农产品物流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络营销;互联网技术;农产品;创新发展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2015年地中国政府报告中将“互联网+”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报告显示,互联网+开展实际中,会推动着互联网本身、数据计算能力与制造活动多方面的全新发展。所以,借助于对互联网+的利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农产品产业完成新一轮的产业建设促使农产品的销售活动得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完成对发展建设战略的报告。

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活动的开展成效将会直接决定我国的社会稳定程度与国际竞争力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产品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应做到不断变化与发展,即,加强过往传统模式单一性、阻碍性的认识,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提高销售业绩,进而更好地适应这样的销售需求。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中,农产品首先应当建立其品牌形象,其次,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客户的需求作为销售活动、生产活动的开展前提,促使企业与农民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充分地认识到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是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销售业绩的。虽然,目前,其在我国的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只要能够做到研究结合实践,也就能够更快地实现农产品供销一体化,突出产业链条的建设优越性来。并且,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本身也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而逐步提高着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其主要表现在网购销售额的逐年增长,与网购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其增长速度快且销售利润十分可观。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网购这一新型生活方式的认识正在以一种较快地速度转变着,而农产品通过这样的网络销售活动是能够帮助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其市场领域势必会受此影响而得以有效拓展。

二、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必然性

农产品在以往的销售活动中,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传统销售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活动本身的开展也就面临着来自于市场竞争体制所带来的活力削弱。所以,加强对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视,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来让其为销售活动提供帮助,促使网络营销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这一销售方式的使用,让农产品销售的范围得以有效拓展,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地降低产品销售成本,促使企业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能够做到与客户的广泛交流,使得这样的销售活动能够成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积极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影响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

1.农产品供需矛盾的日益激烈

就目前我国的农产品销售活动来说,其受销售渠道的阻碍因素影响,使得供需矛盾显得较为突出,这也就为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总值的逐年稳步提升,这样的供需矛盾有了更好地产品资源得以弥补。无论是单纯地粮食需求还是对各类食物原材料的需求,都有着较大的缺口,这样的矛盾存在,使得农产品网络销售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可是在实际情况中,虽然,这一缺口切实存在着,但是,农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还是有着大量的滞销,影响到了农民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造成这样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是信息流通的不畅,使得农产品信息难以做到及时地传播。因此,网络营销活动本身的信息传播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这一供需矛盾的有效举措。

2.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良好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地不仅仅是社会大众的生活习惯,更多地也是在对社会大众的生活思维进行转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超过了8亿的网民,其中,以和农村地区的人数增长最为迅猛,同时,在对网民结构进行探究的时候,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年龄层面来说,还是网民分布数量来看,我国已然进入了网上购物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移动电子客户端与网上销售平台自身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网上销售活动能够更加方便地被运用起来,农民本身也能使用这样有利因素来推动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在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经营利润。再者,物流行业的内部改革,为农产品的运输与配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即冷冻链条的有效建立,使得农产品可以在较短时间地配送到客户身边,且其新鲜程度也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当然,我国的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着一定差距,对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水平也还需进一步地提高,但是,就销售前景来说,我国处于高速上升时期,只要能够采取有效地方式方法,想要拉近这样的差距还是极有可能的。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分析

因为信息技术与物流链的影响存在,在我国网络营销这一购物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大众认识,其中,以京东、天猫等为代表的电商为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这也就为农产品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提高机会。但是,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说,想要让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得以多样化、全面化,其需要地是就农产品自身的不足因素来具体思考、具体分析。

1.农产品销售主体的定位存在偏差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到了网络销售平台,但是,就其所占整体的比例来说还是较低的。这是因为,农产品销售者自身认识与知识水平的不足进而影响到了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比如,网络营销活动开展需要销售者能够基本掌握对计算机的操场技术,这也就使得销售平台的与使用需要注重于对互联网技术、销售技巧的有效掌握,而这些技术需求对大多数的农产品销售者来说是一个具有难度的挑战,这样的困境存在,也就给网络销售本身带来了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与发展风险。

2.电商销售配套环境有待提升

农产品销售活动的开展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产品运输的配套设施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根据产品的特征存在,来做好保鲜工作,即,注重于对冷冻技术的使。可是,在市场的实际运营中,因为物流技术与市场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得这样的销售环境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销售人才无法到位,销售针对性有待加强、销售产品又显的单一而缺乏竞争力,进而阻碍了农产品的网上营销活动。虽然,以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型购物平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但是,总的来说,农产品网上销售活动的开展依旧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

在2015年的两会之后,互联网一时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词汇,想要让网络销售成为农产品提高销量的重要举措,需要让农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销售的特征存在与销售需求,做到与传统销售渠道的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对绿色农产品供应链条的建设。

1.绿色农产品营销

绿色农产品营销实质上就是农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长期过程。这一方面,指的是农业生产活动的无污染生产,降低农产品的在生产互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生产污染影响,提高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指的是销售活动中受绿色农产品的特征存在,而得以开展的一系列销售活动,其内容能够满足新型的销售模式,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增强绿色认知,加大绿色营销推广力度

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有效宣传,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更好地认识绿色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作为引导政策,进而扶持企业的宣传工作得以落实到位,同时,也能让农产品的销售者更好地去认识绿色农产品、投入到这个生产活动中,在帮助消费者提高消费信心的同时,让这样的产品能够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销售业绩的有效提高。当然,借助于网络销售平台可以让传统销售活动与网上销售活动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3.增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树立产品品牌

在对生产基地进行选址建设的时候,应当选择在污染较低,适合于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地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对现代农业的高效利用,严格地按照绿色产品的生产需求来做到对生产活动的严格把控。同时,也要将这些生产数据运用到销售渠道中去,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其的了解与认可,实现品牌效应的突出作用,让产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更加优异地表现。

4.建立新型的价格策略和供应链模式

在销售活动中,针对于价格制定来说,可以使用高价策略以及对差异化定价。因为,绿色农产品自身的生产过程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其生产成本较高,通过对这些策略的使用可以让消费者提高对产品的信任,伴以不同产品的包装与质量可以让差价策略得以落实到位,进而让不同的消费者选择适合其的农产品,促使产品销量得以提高。

5.对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地是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比如,对农村道路与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对运输设备的配置以及对存储设备的升级用户完善,促使市场需求可以得到更好地满足。其次,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让农产品信息得以较快传递,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能做到针对性发展,特别是,当有假冒产品出现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打击。再者,设立直营的店面,在提高产品销售业绩的基础上,降低中间物流费,提高配送效率。当然,伴以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下单模式供其选择,与配送方强强结合,形成自身的销售渠道,形成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

五、总结

针对于农产品自身的营销特征与销售表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需要结合互联网基础、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来实现网络营销效率的提高、做到在拓宽网销渠道的同时,降低营销活动的开展成本,真正意义上地让农产品成为网络营销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赵h,孙腾飞.烟台大樱桃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