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新闻学研究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学研究方向

第1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5-0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完成过程为基点的教学理念。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便在课堂中实际经历了分版跑线、报题会和排版会等新闻行业工作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也转变成了“总编”和“编辑”、“记者”,学生不但通过“做”领悟了“学”,还培养了极大的职业兴趣。

项目教学法中的评价体系是检验项目教学法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实践和论证,笔者对评价体系做了革新,即在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基础上,注入行业模式,确保整个项目教学法运用的贯通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评价理念要紧扣学生实际和行业标准

(一)评价理念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素质能力。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怕“写”,因此新闻采写通常是他们最头痛的课程之一。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在一年级起就安排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但指望学生能很快进入“记者”、“编辑”的角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同时,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和潜力的挖掘。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不仅重视采访与写作能力,还认可并鼓励学生发展各种新闻职业能力,如摄影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等,使体育专业学生能通过他们点子多、眼光独特、喜欢动手操作等特长,事半功倍地完成新闻采写。

(二)评价理念体现新闻行业评价标准。项目教学法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感受和锻炼,进而提高职业能力。因此,将新闻行业原本就已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结合进课程项目的评价中,可以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成效,更好地创造仿真教学环境。经过研讨,笔者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引用了业内最常见的量化打分的方式,并分为基本分和奖罚分。其中,基本分是指稿件和报纸按规定应得分数;奖罚分是指某一稿件或报纸因质量状况而被奖罚的分数。奖罚分剥离于整个评价标准中,主要由行业一线采编人员提出建议,由主讲教师综合意见进行打分。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评价方式是课程的重点

(一)项目评价形式。项目教学法的采用,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又使课堂成为了媒体的实际战场。因此,在评价中,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也将媒体的评稿会、版面评审会搬入课堂中。以项目之一“制作完成一份校园体育月报”为例,见表1。

从表1可知,通过项目教学法和引入行业模式,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写作,以新闻作品完成质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偏见”,重视学生各方面岗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二)项目评价方式。在执行项目教学法的评价体系中,笔者不但引入行业评价的量化标准,还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改革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各占总评价的50%。下面以制作完成一份校园体育月报的项目为例。

1.过程性评价标准。笔者将总项目中的各采写子项目的成果分别进行过程性评价,5个子项目总分的相加将是过程性评价的总得分。其中,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详见表2、表3。

三、引入行业标准的评价体系实践体会

项目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根据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来进行全方面的大胆改革,打破传统“一考定音”的模式,把学习过程包括评价过程转变为创造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评价体系具有多元化和前沿性。评价标准的执行采取教师评、小组互评和组内互评的形式进行。教师评主要针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小组互评主要针对各组作品完成的质量,组内互评主要针对组员团队能力和个人贡献。通过在评稿会上稿件的展示和总编、编辑的点评,营造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体现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同时,由于评价体系中的评分标准很大一部分是采取植入行业评价标准的模式执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教师主动深入行业一线学习锻炼,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保证课程的前沿性。

(二)评价体系体现公平又富有激励。传统考核方式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教师的主观臆断。项目教学法重在引入行业模式,就把行业严肃、公平的考评量化指标也一并引入了进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引入项目教学法评价体系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小组组长,甚至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俨然在真正的职场中。组长作为编辑更是认真做好作品完成和评价过程的情况书面报告,确保整个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让所有组员心服口服。同时,笔者创新性地加入惩罚分,由聘请的行业一线能工巧匠打分和评价,能刺激学生表现欲望,并以激励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

总之,项目教学法评价体系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实施,使课堂更好地与行业相融,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程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掌握岗位技能的程度都有大幅度提升。当然,本课程之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如在项目实施过程监控体系建立等方面。我们将继续探索思考、深化改革,以切实提高体育专业新闻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行业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项目制改革[J].重庆高教研究,2013(2)

[2]金静梅.高职项目教学法考核方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

[3]廖克顺.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何瑜.加强过程控制,采纳形成性评价――建立项目教学法的学生评价体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5]陈惠英,傅德清.项目教学法中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的探讨[C].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0

第2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顾理平教授的新作《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点抓好新闻法学方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又一部代表作。顾教授这些年来锲而不舍,对新闻法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他先是围绕新闻法学的总体框架进行全面的宏观研究,这一研究的成果以专著《新闻法学》出版为标志。接着他既着力于新闻法理的系统研究,又兼顾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重大法律问题的实际需要,同时进行新闻侵权和隐性采访两个专题的研究,先后出版《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隐性采访论》两部专著。随后,顾理平着手进行新闻法学中最具核心价值的问题即新闻法律关系的研究,经过几年持续攻关,其成果就是刚刚杀青的这部书稿,他将这部书稿命名为《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

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称为法律关系。法学原理和社会现实都告诉我们,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规范以及实施这些法律规范而实现的。法律规范为人们设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这种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以实现对人们行为的调整作用。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以与这一法律关系相适应的现行法律规范为前提。如果某种社会关系没有法律上的规定,那么就不是法律关系,不具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另一方面,法律规范只有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才能得到尊重和遵循,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真正有效的调整作用。①

顾理平教授从新闻传播视域,通过对新闻传播工作者同政府、商界等种种社会角色的关系解析,对这种新闻法律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新闻传媒和新闻记者应在法治的框架下开展新闻活动。而这个法治框架的核心内容是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问题。他把新闻传播业置于依法治国的社会大背景下,“法眼看新闻”,从当代社会新闻活动中的失范行为入手,探讨了诸如“包公记者”、媒介审判、记者被打、新闻侵权等热点问题中的法治涵义,进而分析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对公平和正义追求的价值。顾理平以新闻法律关系为全书的核心内容,重点探讨新闻法律关系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着重探讨了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又拓展研究主题,深入研究了舆论监督权问题、新闻权利与知情权、新闻权利与隐私权的关系,使本书的主体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顾理平教授的书稿给人一个突出深刻的印象,是他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有不少学者对新闻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但一些研究囿于研究者的新闻学者或法学学者身份而各持己见,就事论事的较多。顾理平站在新闻法学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层面上,力求用客观公允和求是务实的立场,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既强调新闻权利的合理性,又突出新闻义务的必要性,为对这些学理问题更加深入的探讨树立了一种好的风范。

在南京师范大学,顾理平是一位“双肩挑”教授,他既是一位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相当繁重的教授,又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党委书记。但他善于“弹钢琴”,两方面都不耽误,这是难能可贵的。现在全国办有新闻类专业的教学点超过700个,也有一批专业课老师兼任党政领导工作,我想,顾理平教授可以成为这些同志学习的榜样。

注释:

第3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 哥伦比亚大学;影视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业界竞争的加剧,影视业对影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形中对影视院校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影视院校数量激增的情形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是摆在影视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阐述美国影视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对国内的影视教育有所启示。

一、哥伦比亚大学影视教育的现状及课程特点

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影与广播电视专业并不在同一学院,电影专业在艺术学院,而电视专业在新闻学院。

(一)电影专业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s)有电影、戏剧、视觉艺术和写作四个专业。电影专业侧重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超强写作能力的学生。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从技术到文化内涵上了解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而且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通常,本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年学期末的时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决定自己未来2年的方向;并且选择与专业相关的12门主修课以及3门专业以外的选修课。①

可以说,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电影专业坚持精英教育为主。本科阶段学生可获得文科学士学位(BA),研究生阶段分文学硕士(MA)和艺术硕士(MFA)两个方向,文学硕士(MA)多为一年到两年的Film studies(电影学)方向,主要学习和研究电影理论知识。而艺术硕士(MFA)专业为 MFA film production(电影制作),此学位主要从事电影制作、写作、导演和后期工作。

由于坚持精英化的办学指导思想,因此,学院设置了严格的入学条件。在课程安排上,学院力求将职业训练与综合性大学的文学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作为首要目标。这对专业教师是一个挑战,一方面,他们需要有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另一方面,他们还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院与业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到电影公司实习,还可以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大学生电影公司(CUFP)――一个学生自己运营的供学生实践的公司。通过这些措施,学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电视专业

哥伦比亚大学电视专业隶属于新闻学院,由普利策捐赠200万美元,创办于1912年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被公认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由其评选的普利策奖,是与“诺贝尔奖”“奥斯卡奖”齐名的奖项,在全球新闻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电视专业课程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理学硕士(M.S.)为主,也就是说学院只有研究生教育而没有本科教育,而且硕士学位教育仅用10个月时间完成。学院“每年录取大约200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刚从大学毕业,很年轻,21到22岁;还有三分之一作为专业记者工作了大约5年,他们年纪大些;剩下三分之一的学生打算改变自己原有的职业,他们过去当过商务律师、医生、教师、士兵、职业厨师等。”[1]电视专业的全日制学生必须修完秋季学期的8个学分的广电方向的《报道与写作I》《广电新闻写作》和春季学期的《广电业务》。②

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把课程分为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综观其课程,我们发现,“除了核心的专业精神方面的课程以外,绝大部分时间就是实际能力的培养。”[2]在秋季学期中,有《商业和金融新闻》《国际报道》《环境报道》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对该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春季学期的媒体工作室(Media Workshop),则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实践平台。广播电视工作室为《电视晚间新闻》《电视叙述与广播》。③此工作室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电视台,学生通过在工作室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对于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提高了就业时的竞争力。

可以说,哥大新闻学院电视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业务性课程在课程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学院拥有全职教师35人,此外还从各大媒体聘请了100多名兼职教授,有人曾对学院的教师构成做了统计,对其中25名教师分析发现,拥有博士学位的5人,占20%;有硕士学位的13人,占52%;其余是拥有学士学位。同时这些教师都有媒体从业经历,有1~3次媒体工作经验的5人,占20%;有4~6次媒体从业经验的13人,占52%,有7到10次媒体从业经验的7人,占28%。[3]有些教师甚至获得过普利策奖,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深厚的电视业从业背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使他们在以后的电视业界工作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更有一些人成为美国电视业骨干。

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电视专业的课程改革

实际上,哥大新闻学院电视专业的教育模式在前几年就引起了争议:短短十个月能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吗?电视业的发展对电视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培养模式能否适应这样需要?哥伦比亚大学首先对这样教育模式进行了反思,并在2002年末到2003年初掀起了一场针对电视教育的大讨论,最终新闻学院又推出了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项目(M.A.)。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博林格(Lee C.Bollinger)解释了设置此项目的初衷:“这个新的学位是为了符合新闻学院创建者普利策的设想,因为普利策认为,新闻业必须适应其在社会中的变化角色,科技飞速发展,必须用专业知识武装记者,这样他们才能准确、清晰、深刻地进行报道。”④

文学硕士项目是在理学硕士项目基础上推出的,申请人必须获得了新闻学硕士学位或者在电视业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说在理学硕士项目阶段,学生只是以一个普通电视记者的身份了解所要报道的领域,而在文学硕士阶段,学校则将向学生提供更有专业深度的知识,比如,经济、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院将邀请其他院系的教师参加到这个项目中来,这些教师负责讲授专业知识。学生做硕士论文时,将有两名导师,一位是来自于新闻学院,另一位则是学生所选修专业方面的教师。看来,文学硕士项目把电视报道技巧与所报道领域专业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使电视教育达到了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以及工作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哥伦比亚大学影视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哥大培养的学生在进入影视界后,获得了各种奖项,更有一些人成长为影视界的领军人物。结合我们的基本国情,借鉴哥大的教育模式,对于我国影视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影视教育必须进行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美国高校影视教育有着明确的定位,培养目标清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以培养专家型记者为目标,他们在学生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上,都按照这一定位有条不紊地进行。这给我国高校影视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模糊,可以说是我国高校影视教育的一大弊端。那么,高校影视教育如何进行定位,实际上,就是要有独特的培养措施和培养目标。各高校可结合市场需求,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4]

(二)改革课程设置,突出影视专业特色

高速发展的我国影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坚持通才教育的观念,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课程占据很大比重,使影视专业丧失了专业特色。我们在哥大新闻学院理学硕士项目的课程设置中发现,大部分是新闻学专业课程,还有一部分是有关新闻专业职业精神的课程。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通过学习影视专业职业精神的相关课程,不仅仅能把影视工作当做一种谋生手段,更能深刻地了解影视从业人员所肩负的巨大社会责任,指引他们为影视业奋斗终生。

除了影视专业课程外,其他课程也需要开设。因此,我们应像哥大新闻学院推出的文学硕士项目一样,让学生选修一两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比如经济、法律等,以使学生在进入影视业后不但上手快,而且后劲足,当然这需要与其他院系合作才能完成这一工作。

(三)加强教师影视实践技能培训,努力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哥大新闻学院所有教师都有在媒体工作的经历,可以说,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我国影视教育式的扩张,使许多不具备设置此专业的高校纷纷上马,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师资不足。有些教师没有影视专业知识,更谈不上影视从业背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根据所教课程,院校应安排教师到相应影视单位挂职锻炼,这样可以了解影视制作流程,更能洞悉此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于教学和科研将大有裨益;第二,可以把教师送到重点院校进行进修。

(四)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打造就业竞争力,影视院校必须为学生寻找实践机会。当然,学校可联系当地影视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这不可避免地拥有诸多弊端:比如实习时间过短、实习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等。因此,学校应挖掘自身资源,在学校内部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像哥大新闻学院、艺术学院一样,我国影视院校也应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使学生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融合起来。

总之,我国影视业飞速发展,高校影视教育只有适应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发达国家影视院校的教育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让社会和影视界满意的影视人才。

注释:

① From the web: arts.columbia.edu。

②③ From the web: journalism.columbia.edu。

④ Scott Jaschik:Columbia Rethinks Journalism Education,from the web:。

[参考文献]

[1] 蔡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调查及思考[J].中国记者,2005(07).

[2] 吴信训.美国新闻教育扫描及启示[J].新闻记者,2006(07).

[3] 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46.

第4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传播学;建构主义理论;多重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传播学》课程是新闻学和广告学本科生的高年级必修课,是面向具有初步新闻史和新闻学理论基础或广告学,广告策划知识基础的,对新闻,广告,尤其是媒介有初步了解的高年级学生的后续学科,因此各高校新闻和传播专业普遍开设。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要

建构的思想最早由认识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基于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他把认识看成是连续不断的建构,即结构的发生与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题。另外两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杜威和维果斯基。杜威强调教育要植根于真实的经验之中,教育要基于行动。维果斯基作为心理学家,深入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强调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还十分重视学生原来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1]。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各流派都十分强调学习者的认知,学习行为的主动参与性。

二、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播学本身是一门新兴的多理论融合的边缘学科,理论性强,既有传统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分析框架,也有着利用自然科学的数学工具分析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维,使这一课程的学习需要多学科的知识铺垫,令学生感到深奥晦涩,不易理解。教师主导的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下,面对缺乏自然科学训练的文科学生,教师又容易产生对牛弹琴,泥牛入海的畏难情绪,最后对教学难点一带而过,不了了之。传统传播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缺乏多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经济学理论的课时铺垫,教学效果差。

(二)教材理论性强,观点凝练,语言晦涩,缺乏鲜活的解释和例证,学生接受度低。

(三)教师一对多的传统教学,缺乏互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四)闭卷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功能单一。

三、以学生为中心,多重参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

Ceary的理论认为,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需要、意向、态度、信念和情感对其进行认知加工[2]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经验的建构不是一个被动形成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新的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制灌输的授课方式。同时学生学习也是意义传递、消化、内化,并且建立新的知识框架结构的过程,因此,课本理论所要传达的知识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传递成功与否,不仅仅是教师表达出来就够了,关键是学生如何接受、解释。因为传播学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沿用数学、统计等实证测量方法对社会科学进行分析而得出来的结论,因此教学时还要特别注意对自然科学相关理论的介绍,所以如何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学科内容的传授,这也是传播学教学上难点中的难点。美国技术史学者平奇(Pinch, T.)和比克(Bijker, W.)提出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的意义可以给予不同的解释,人们可以使用相同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以广泛不同的目的,对这种特定的人造物(概念、技术、理论等)的最终解释,终止于相关社会群体对它的“修辞学争论终止”,即通过相关社会群体的争论导致“问题”最终解决[3]。我们将技术建构论应用到教学中,即特定的新的知识和理论不存在稳定的、预设的发展目的,而且其自身的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参与解释理论是必要的,有益于学生批判思维的训练。根据平奇的理论,我们把一个课堂上的不同学生组作为接受知识的相关群体,强调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课程教学里来,教师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课下主动阅读增加理解,课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意义互动,在人际互动中碰撞,交锋,最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这种互相协作分工之中,培养了学生对传播学知识的意义理解,在辩论交锋里,多种意义的解读,多种路径的问题解决方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学生变的爱学、想学、会学,变被动为主动,课后推动课上,由传统的教师和学生互动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三方互动,共同建构,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

(一)情景教学,引发兴趣,弥补缺少自然科学课时的问题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传媒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传播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剖析,以加深学生对传播学理论的理解。针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自然科学理论基础薄弱的现实,按照课时进度,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作为当次课堂教学内容的铺垫,在授课之前由学生朗读分享。根据建构理论的指导,要求读书笔记抛弃长篇大论的叙述,着重从相关学科发展史上有趣的人物轶事、科学趣闻等入手,把学生带入学科情景中以了解其主要论点。比如,符号论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修辞学入手,还原古希腊人辩论的场景,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代入感,弥补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的不足。

(二)以传播学史的介绍为传播学理论的晦涩解读做铺垫

比如通过介绍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之所以关注传播效果,部分原因是基于治愈童年口吃,表达困难的努力。介绍拉扎斯菲尔德24岁即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就是因为对一战各国宣传手段的详细研究和总结,这些总结至今依然适用于各国战争动员等,使书本理论通俗化。

(三)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知识的感性体验

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特别是结合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和广告传播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动态地表现出来,将师生置身于同一传播情境之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地剖析问题,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更加形象化、简单化,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讲课的内容[4]。

(四)分组参与,共同讨论,分组考核

建构主义理论观点对于教学和课程设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Phillips,1995)。最直接的建议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之中,并提供能挑战他们的思维、迫使他们重组观念的经验。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角度发展建构主义,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亦即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的。其实现的具体机制是通过物质工具,如刀斧、计算机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种符号、词和语言等实现的[5]。维果斯基特别强调人的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人的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别强调学生的多重参与,强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变过去单向呆板的试卷考核为引导学生参与的分组学习,竞争讨论。将班级分成五组学生,按照传播学中最重要的五大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每一组学生承担一个研究方向,课下进行信息搜集,背景分析,主流观点汇聚等工作。因为不同的研究方向看待同一传播现象的角度不同,这客观上刺激学生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探讨,甚至是竞争辩论,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可为每一组学生的集体表现进行打分。教师提前两周公布主讲课题,课题一般为某一传媒的新闻,或者当红娱乐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了”等,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传播学理论或新闻学知识,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手段,采用辩论赛、电视演播室、课堂讲解等多样化方式,来分析教师规定的课题,时长为40-45分钟。到了讲课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角色互换,教师坐到了学生席位上,讲课小组的学生则走上了讲台为其他同学演绎和解释某传媒现象或电视节目。这时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娓娓道来或激烈争论,学生讲课结束后,老师花5-10分钟时间对讲课内容进行补充,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学习中来,迫使他们为竞争吸收知识,通过竞争遇到阻力进行思考,最后重组自己的观念,有效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五、结语

传播学是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主干课。在结合新闻学专业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我校没有设立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主要招收文科考生)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本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闻学专业中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方法。着重从知识意义的建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全球教育展望,1999(04):10-14

[2]戴尔 H.申克(著),何一希等(译). Learning Theories: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Wiebe E. Bijker,Thomas P. Hughes, Trevor Pinc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Anniversary ed.)[M]. The MIT Press,2012

第5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犬儒主义:传媒文化的大忌

摘要:犬儒主义奉行一种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生活方式,对当今传媒文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简介了犬儒主义的由来,分别分析了它在当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危害,并提出了传媒文化中防止犬儒主义的方法。

关键词:犬儒主义 传媒文化 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宋兰,女,1985年11月16日出生,汉族,四川省青神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广告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第6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吴廷俊,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记协和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新闻学、新闻教育学和网络新闻传播,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8部,其中《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新闻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媒人

记者:作为新闻研究学者,您怎样理解“新闻”?

吴廷俊:新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关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但无论是作为内容的新闻,还是作为行为的新闻,还是作为产品的新闻,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强调不同的侧重面,并且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新闻与传播有联系,也有区别。新闻不等同于传播,新闻学不等同传播学。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传播学注重效果研究,强调受众本位,运用需要满足理论,因此传播业强调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传播业的市场化运作。虽然说新闻也是商品,但新闻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含量很高的商品,所以我不赞成新闻完全商品化,也不赞成新闻业完全市场化运作。

新闻从业者称新闻人,传播从业者称传媒人。新闻讲思想,讲精神,重导向;传播讲信息、讲经营、重满足。我们不能把新闻人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传媒人。一个新闻人,首先应该有思想、有道义、有深沉的责任感。

要经常接受“灵魂的拷问”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新闻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吴廷俊:新闻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它肩负的职责大致上有这样几项:捍卫社会、记录历史和表达人民。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传达党的意志、路线和政府方针、政策。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的作用,党的历代领导都亲自抓新闻宣传,同志1989年在《关于党的新闻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职责,“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新闻职业是非常神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掂量掂量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现在,社会都在谈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些东西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欺骗历史,罪莫大焉!因此,我以为,作为新闻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灵魂的拷问”:“我写虚假新闻没有?写了低俗新闻没有?”“我搞了有偿新闻没有?”“我刊登过不良广告没有?”“我的作品能否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我的工作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应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培养

记者:作为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您怎样理解新闻教育?

吴廷俊:我以为,新闻教育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新闻产品制作技能训练、新闻专业理论学习、新闻职业精神培养;传播教育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传播素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媒介经济与信息产业经营教育、专业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健康传播等)教育。

记者:您认为我国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最应加强的是什么?

吴廷俊: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好记者、大记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有道义、有节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路见不平,拔笔相助,爱憎分明,敢于同危害社会、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现象作不屈不饶的斗争,成为时代的布道者和卫道士,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

做真人、做真新闻、做真学问

记者:听说您现在在博士生中,提倡“真做学问,做真学问”。怎样理解?

吴廷俊:现在,社会上的浮躁之风也侵蚀到学术界,一些人为了评职称,似乎也在做学问,但不肯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针对于此,我曾经对我的博士生说过,既然你们选择了做学问为职业,就要准备吃苦,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一要宁静,二要专注,三要求实。只有宁静致远才能把学问做深,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学问做精,只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才能把学问做实。

做真学问,首先要学,就是要读书,要苦读元典,取得真经,努力继承先人的学问;其次要问,就是要考问,要勤于思考,推陈出新,争取创新。

总之一句话,惟真是命,惟真至尊。

“入主流,创特色”发展学院

记者:在您看来,一个学院院长的最重要职责是什么?它对学院的发展有何作用?

吴廷俊:一个学院的发展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实现的,但院长对推动学院的发展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因此,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做院长的工作。院长的工作很多,很杂,但我以为,最主要的是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学科发展计划,并努力一步一步实施。

记者:您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学科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吴廷俊:几年前,我曾说过“华中科技大学要办特色文科,新闻传播学科更是一定要走特色发展道路,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能强大。”现在学院要寻求突破性发展,特色仍然是关键。从学科发展来讲,主要做了两点――入主流,创特色。首先,我们进入到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其次,我们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科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交叉上做文章,走人文、社科与工科、医科大跨度交叉之路,创造出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科来,比如,我们在全国首创网络传播专业,最早提出创办新闻事业管理学科等,现在正致力于健康传播学的研究等。学科发展特色带动人才培养特色,这包括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应用型新闻人才等。

记者:在新闻教育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不断寻求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学院与学校党委联合成立了全国高校的首个评论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您怎么看待评论教育呢?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2001年11月成立,到现在已经三岁多了。新闻评论团已经培养了不少能够直接参与评论媒体评论写作的评论员,比如现在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工作的曹林,在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工作的周虎城等。新闻评论团的成功就源于新闻评论教育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新闻评论不只是写作课,还是培养新闻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员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只有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并把思想付诸于笔端,才能写出有见解的文章。学院将把新闻评论教育打造成继网络传播之后的第二个新闻特色教育品牌。

记者: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从老师到学生都十分重视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这能算作是对学院发展定位的一种落实吗?

吴廷俊:可以这么说吧。

记者:那现在学院在这方面该做哪些努力呢?

吴廷俊:根据现在的形势要求,新闻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学术水平,还必须具备实践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现在,学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大力引进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让实务经验相对缺乏的老师轮流派到媒体挂职锻炼。学院已经出台规定,中青年教师“每三年之内,必须在媒体挂职三个月”,否则就没有资格教授新闻专业的课程。

记者:在这样的发展定位下,学院2005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吴廷俊:“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应该是学院2005年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与教育的竞争环境中,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谢谢吴老师!

资料链接

第7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 实践教学“三对接”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三对接”模式研究 从“三对接”角度浅析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邓晓旭 大庄科探索“三对接”城乡环境建设新模式 “三对接”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行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对接”研究 师资培养“三对接” 社会服务添活力 “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证 论高职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三对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如何实现“三对接” 论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困境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转型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对接课程改革初探 构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三对接”核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关于对我国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农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对当前高校国际贸易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4]游文明,张翔,周军,姚海滨.高职教育“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5]360百科

[6]游文明,张翔,周军,姚海滨.高职教育“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7]李希光.新闻学核心[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77.

第8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 发掘校史资源,建设校园文化 发掘红色文化资源 拓展我校德育空间 利用红色资源 构筑校园文化 乡土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掘与运用实践 发掘本土资源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浅谈独立学院校园品牌文化的发掘和培育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红色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及成效 地域红色资源与校园文化教育 值得发掘和发扬的随州文化 乐当传承红色文化的宣传员 不断发掘本土资源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 红色资源开发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探研 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发掘与渗透 探究羌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挖掘的必要性和思路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电视法制节目资源的发掘和整合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策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韦纯束.党在桂林师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3]庞铁坚.推开桂林的门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立项(15BDJ005)

第9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策略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与其他媒体大国相比,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仍显薄弱,这对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国内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几种类型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新闻的创建至今,我国国际传媒教育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目前,我国的新闻传媒教育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向发展。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类型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外语重于专业”的模式。该模式侧重于外语教学,以英语课程为主线,辅之以传媒类专业课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的新闻学(国际新闻)专业,该专业的特点是英语主干课程贯穿一、二、三年级,一年级与英语本科专业同要求、同教材、同试卷。另外,一些地方外语类院校也开始了“外语+专业”的尝试,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2010年创办了英语专业(媒体主持方向)。

第二类为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外语和专业并重”的模式。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创办了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与第一种模式不同,这类教学模式强调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同步培养。

第三类为“专业重于外语”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代表是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以及浙江传媒学院等。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新闻知识较为扎实,外语水平良好,能够完成国内媒体的外宣工作。

二、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外语类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地方外语类高校招生门槛较低,多采取普通招考方式。

其次,师资严重匮乏。我国的国际传播相关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建设还不是很成熟,缺少兼备良好英语水平与出色专业能力的师资力量。从事国际传播教育的教师往往可分成三类: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前两类老师并不稀缺,而能蛴糜⑽慕彩诖媒类专业课程的教师少之又少。

最后,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媒体主持方向)的29名毕业生中,仅有个别学生进入广播电视媒体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少数学生在影视、广告传媒公司工作,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任职于外语培训机构或企事业单位。

三、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1.重基础,宽口径。语言能力是构成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充分利用我校的外语资源优势,重视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另外,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课程覆盖领域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拓宽学生就业口径。地方高校国际传播专业的学生的社会需求不仅局限于传媒领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也有着大量的国际传播人才需求。

2.重视实践教学。不论是国际新闻专业还是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实践教学。

3.多渠道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严重缺乏有一线实践经验和系统国际传播理论水平的教师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问题,短时间内这一问题很难得以解决。因此,高校应通过专家培训、出国深造等多种渠道进行培养,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

4.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传统的本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难与国际接轨,这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育的短板。选择海外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互补长短,联合培养更具创新思维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尽管我国新闻传媒人才丰富,但是能够独当一面并产生国际影响的传媒人才仍然稀缺。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较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能力,能够适应外宣传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仍然是传媒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