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

第1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金融业遭遇了极大的挑战与机遇.以电子支付、网络交易为特征的网络金融运行模式迅速发展被市场所接受。一方面,网络金融所具有的虚拟化、一体性与高效性的特性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进步:但另一方面.网络金融的这些特性中也隐藏着新的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是我们在发展网络金融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

网络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介绍了网络金融的概念以及它的发展历史,对网络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风险防范以促进我国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建议。

1网络金融的概念

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的金融业务, 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

2网络金融的发展

20世纪,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辅助传统业务阶段、金融机构电子化阶段和网络金融初级阶段。

2.1辅助传统业务阶段

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推广是从计算机的单机应用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联机应用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诞生,使得金融机构得以在机构内部以及外部开展活动。在进入80年代之后,出现了水平式金融信息传输网络、电子资金转账等系统信息技术,这应该是网络金融早期发展的主要贡献。

2.2金融机构电子化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行业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的业务操作阶段,并不断研发除了与电子业务相适应的终端服务体系。银行陆续推出了以自助方式为主的在线银行服务、自动柜员机等电子网络金融服务的多种方式,大大简化了传统人工业务的繁琐性,也给客户带来了便捷的体验。

2.3网络金融初级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传统金融业开始向网络金融业转变。到目前为止,不仅在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在亚洲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国家也相继兴起了网络金融服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日益成熟、网络金融服务商的日益增多和强大,传统金融服务向网络金融转移必将是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

3网络金融存在的安全风险

网络金融安全伴随着网上交易的整个过程。网络金融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

3.1网络安全问题突出

由于中国计算机网络建设时间比较短,安全经验不足,暴露出的网络安全问题相对较多。一方面,网络传输载体本身安全性能不稳定。另一方面,是很少应用网络安全技术,这在地方性金融局域网表现更为明显。

3.2金融装备落后

我国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人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产化率低、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少,在金融电子化过程中,整个金融系统内的操作平台,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人,以及电子支付系统等核心技术,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由于平台软件源代码未公开,导致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相当薄弱。

3.3交易监管滞后

由于网络金融交易的不透明、虚拟性、开放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身份确认、交易真实性验证、信用评价方而的信息不刘称,决定了网上支付和结算系统全球化,提高了信用风险程度。目前,我国网络金融运作队存在管理经验不足、手段不全等问题。

4网络金融的风险防范措施

4.1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

我国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大多是引进国外相对落后的产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进行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以加强网络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木上防范和减少网络金融安全风险及技术选择与支持风险。

4.2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立法进程

一般来说,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和网络金融立法的滞后与模糊是造成法律风险的原因之一。针对目前网络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出台有关网上交易和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降低银行的法律风险,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电子商务立法首先要解决电子交易的合法性、如怎样取用交易的电子证据。其次,对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以逐步形成有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的电子商务环境。再次,充分运用政策手段,鼓励网上银行按健康的发展方向开展业务。

4.3建立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

要保障网络银行的资产安全,必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透明度的问题。依靠数据库技术储存、管理和分析处理数据,这是现代化管理必须要完成的基础性工作。网络银行数据库的设计应该采用社会化大协作的思路,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科学管理,不同银行可实行借款人信用信息共享制度。对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控制关系、业务控制关系、人事关联关系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数据库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统计,统一授信的监控。

4.4建立网络金融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存在规划不统一、商业银行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应制定金融业统一的技术标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成立为此奠定了基础。确立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才有利于统一监管,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的协调性,减少支付结算风险,并有利于其它风险的监测。

网络金融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但也带来了前所未见的网络金融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大大影响了交易和资金的安全性,影响了金融业的健康向上发展。因而,防范网络金融风险,以保障网络金融业务对经济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季玉山, 王倩.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 2002(6).

[2]黄宗捷. 网络金融[M]. 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 2001.

[3]王元月等.网络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2(6).

第2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6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去年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人独资企业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以工业领域为例,截至2015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6.5万家,占总体比例97.4%;总共实现税金2.5万亿元,占总体比例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总体比例64.5%。而且,中小企业成为职工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年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业务规模扩张迅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予以支持。然而,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得不到银行等实体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已经成为众多中小企业主要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金融机构融资成本过高。(2)自身信用缺失。(3)融资渠道过少。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优势,研究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以及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优势

2.1 信息流通性更强

互联网金融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先进互联网手段,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壁垒,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取贷款融资信息方面更为容易,极大程度上消除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

2.2 贷款门槛更低

当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所限仍无法通过传统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而互联网贷款模式成本低、门槛低,不仅用厂房、写字楼、设备可以抵押,而且还可以用汽车、商品房等进行抵押,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捷。

2.3 监管相对宽松

银行等金融机构垄断金融领域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借机开展更多的金融业务,为中小企业及老百姓日常的金融需求提供更多服务,使得金融业务更加市场化。

3 互联网金融现有融资模式剖析

3.1 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是一种BP网贷模式,是指企业对个人的网络小额贷款,典型代表是阿里巴巴公司的阿里小贷。近几年,阿里公司针对其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网络信贷模式,具有“短期、小额、纯信用”的特点。它根据积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大数据,特别是客户的信用数据,对企业个人进行信用评级,并以此批量发放小额贷款。

3.2 P2P网络贷款模式

P2P网络贷款模式是个人对个人的网贷模式,是由P2P公司创建一个供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进行信息的网络平台,使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投、融资服务。

3.3 众筹模式

众筹模式是指发起人通过众筹网站筹资项目,向公众募集资金,同时用股权、产品等形式作为回报。这种模式使有创造力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展示自己项目和创意,从而筹集资金,使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

4 互联网金融融资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 网络安全方面

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融资双方进行交易时没有实体场所,这就为金融行为增添了网络安全隐患。对此,应加大互联网金融企业网络安全建设,完善业务交易流程,对于交易程序中出现的漏洞,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4.2 法律法规方面

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还很少,导致了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比较大,所以建议在现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本身特点,制订出针对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的法律法规。

4.3 对传统金融领域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容易引起银行的反感。其实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只是在销售途径和经营策略上改变了传统的方式,但在产品设计和产品结构上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所经营的产品没有区别。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

4.4 金融监管的空缺

互联网金融融资虽然具有极大的潜力,但是它创新的金融形式面临着金融监管上的空白问题。国务院、中央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持有积极的支持态度,并且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的方案。所以,解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空缺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

第3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P2P;网上银行;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前进,互联网金融事业不断与金融领域结合,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发展阶段,并且出现了各种形式多种规模.在当前这个时期,互联网金融代替了传统金融领域的旧形式,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筹集不同资金,支付的网络化等,通过互联网进行支付活动,并且进行一些相关项目,在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总结分析,就是我们在本文之中要进行探讨的主要内容.

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模式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了解到,关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出现了很多方面的形式,当前的社会肿么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现阶段互联网今日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到目前为止一共出现了各种各不相同的六种模式[1].1.1.1传统金融业务所谓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业就是指我国国内的很多银行机构,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各种不同模式的改编,开设网上银行系统,建立网上支付和交易平台,实行网上信贷业务,网上交易、保险业务以及一些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都包括在内.1.1.2第三方支付模式通过第三方交易,我们能够很好的看到在我国的互联网领域内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不同的支付,买家和卖家都有其基本的信息作为保障,由第三方提供支付平台[2].1.1.3大数据金融模式我们所说的大数据金融模式,就是在我们平常的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种非数据化的准们画的整合和归纳,从而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交易模式.1.1.4P2P网络借贷模式p2p是我国当前的一种网络的借贷模式,就是能够使得我国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能够比较直接的通过现代互联网这个途径进行合理合法的借贷.1.1.5众筹模式我们所说的众筹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1.1.6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模式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能够为我国的金融领域的各种产品发展提供合理的模式.

1.2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丰富

1.2.1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现状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面,他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模式和方面,最近几年,我国金融领域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活动,不进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一些事情,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啊降低我们的交易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发展[3].主要表现在一些几个方面:首先,在我国的银行服务领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方式越来越普遍,不进方便快捷,而且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第三方支付,进行网上购物或者转账活动.还可以再这个方便的平台上进行银行的一些借贷业务,当面社会,互联网借贷项目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进行第三支付时有一定的保障,它不仅与一些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还能够保证我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通过这些工作,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性不断推陈出新,日益更新的互联网金融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线上和线下共同合作,保障安全,降低风险,提高效率.1.2.2交易规模快速发展壮大自从21世纪初的发展,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交易规模和范围不断的扩大,我国的银行网上第三方交易、各种网络借贷活动和互联网金融交易形式的设计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是我国经济活动领域的重要力量.并且,我国的网上银行交易由2008年时的285.4万元迅速增长,在2014年时达到了1549万元的业绩,在这期间的发展中,我国的网上第三方交易活动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互联网的交易量迅速增长.网络信贷业务也不断发展,在前几年的增长速度非常迅速,有时竟然能够达到200%,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的手段不断得到发展,因此交易的规模不断发展[4].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弊端[5].在这些新兴的信息产业风起云涌的时候,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进行一定的约束,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因此我国当前的互联网进入产业的发展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规范,因而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1)关于大数据金融的发展,他最先是由互联网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银行共同合作而产生的主要的媒介,并且,我们的电子信息领域再后来又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化,建立了各种电子信息支付平台、各种形式的数据库资源等.(2)在另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不断发展,在最近的几年里发展尤为迅速,因此,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和传统的商品形式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其他方面的发展.(3)最后,通过网络信贷业务的发展,我国的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网络借贷的不断发展致使我国一些企业的经济发展不断受到冲击.

2.2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但是在互联网的信用发展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制度和体系保障,使得这些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方面不断出现信用问题,一些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比较差[6].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并且在网络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网络通讯也具有很多的特点,比如便捷、高效等,但是其中网络通讯的全面对外开放性更加增大了网络通讯的风险,使病毒、黑客等有了更便捷的途径对其进行攻击,导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系统面临更大的发展危险.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研究也不成熟.所以我国的金融系统大多沿用外国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但是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我国并不能很好的利用国外的金融管理体系,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且还出现了外国的系统与我国客户的终端系统不兼容的情况,更加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危险.

2.3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是借鉴了金融监管体系的各种特点以后,结合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优势,慢慢发展形成的.这一体系的出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并对互联网金融体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主要是针对传统的金融互联网机构的相关监管管理,并且在对市场中新出现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促进作用.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体系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发展不完善,随着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也渐渐出现了一些漏洞[7].比如说我国的监管力度主要在银行为首的大多数的网络金融体系,而忽略了非银行主导的网络融资机构的监管,并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我国银行业的贷款系统得不到升级、非银行主导的网络融资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得到飞速的发展且风险也随之增加.上述出现的这些漏洞只是一部分,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发展.

3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效率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结合了金融体系的特点和互联网体系的优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体系,但是由于出现的较晚,我国在进行监管方面缺乏专业的经验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比互联网金融管理体系更好.结合现阶段的网络金融模式可以得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向新型的模式转变,这一点也更一步地说明了我国的传统金融系统和网络金融体系的管理方法并不相同,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设定专门部门进行监管,而对于互联网金融体系也更应该结合网络的特点进行相关改进和预防.

3.2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和信用体系,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

只有做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用度的提高才能保证网络金融体系快速、稳定地发展,一方面我们应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相关改良措施,另一方面提高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身的完整性.具体地实现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完善,第一点,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顺利发展,应该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网络技术,形成一套专业的互联网技术适应技术;第二点,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等资源,完善我国的网络金融数据;第三点,鼓励对于网络金融体系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更进一步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严密性.

3.3进一步整合、发展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其内容

3.3.1做好相关模式间的整合工作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中的交易状况与传统金融系统的交易不同,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存在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做好两种模式之间的相互促进工作[8].相关措施如下;(1)现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对于我国传统金融中银行的存取款业务、贷款业务等业务的影响问题,我国金融行业应实行提高利率和加速利率市场化,以此来增强我国银行的业务能力以及经济推进.3.3.2加强商业银行征信系统建设和开放的力度为了我国的网络金融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与促进其长远健康的发展,传统金融系统应在增大商业银行系统的开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建设商业银行的证信系统.对于我国现存的网络金融体系中的漏洞问题,为了促进其在现存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应努力构建出完善的保险体系和强大的信用体系[9].

3.4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督和安全防范制度体系

健全的网络金融体系是网络金融系统长远发展的主要前提和保障.为了解决我国现存的网络金融体系的监管不力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1)明确网络金融的明确定义,为了彻底清除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的隐患,应确定好对互联网进行监督的主要监管部门;(2)针对互联网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政府部门制定出规范互联网金融体系的行为;(3)社会中自发地组织管理组织,对于现存的网络金融系统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10];(4)尽力做到对于网络金融的完善,即完美的运行互联网金融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应该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允许适当的错误存在,理性地看待“完美”问题[11];(5)不仅政府和社会方面要做出相应的努力,金融体系本身的一些参与成分如银行监管委员会等,也要制定出合理的措施,促进各银行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第4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不仅面临着互联网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还面临着金融业务新技术与新形势的挑战,后者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发展障碍。1、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速度滞后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金融业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与端口,众多理财、保险类互联网金融业务乘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态势不断涌出,在相关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与完善之际,这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如履薄冰的繁荣。网络病毒的侵袭使得这种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运行成为了一种偶然,如果不能及时构建严密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那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则会变成无稽之谈。2、层出不穷的互联技术应用是当前金融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以及大数据等新兴分析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务的运行机制,也为消费者的金融信息安全增添了更多威胁。互联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为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策略,来保证其安全运行。3、网络安全防控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范的难点。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另一重要安全隐患便是互联网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特点,为许多网上金融犯罪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范的重难点。要想依附互联网这一平台展开相关金融业务,必须在网络安全防控方面有所作为。

二、相关对策建议

1、完善顶层设计,尽快构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平稳运行离不开相关保障体系的保驾护航,我国当前已经存在的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是根据传统金融信息安全问题而建立的,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得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需要。所以,国家必须做好相关顶层设计,在安全保障技术方面提供最严密、最尖端的技术支持,加快金融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建设,在对当前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的前提下,时刻关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实现金融信息安全问题的有效预测与防范。2、加快安全网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提升金融网络防御攻击的水平。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依附的主要平台,互联网有必要进一步减少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为金融网络的自身防御提供高安全系数的保障。互联网可基于大数据分析,对于不同的金融业务平台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所的平台进行信用评估,从而为消费者进行选择时提供相关参考性意见。3、加强对新生金融实体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新生金融实体开通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存在信息安全保障不到位的现象,因此,国家需要对这些新生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相关审批,制定出相关的考核检验标准,考核检验新生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整体发展实力以及相关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投入,严格遵守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保驾护航。4、积极探索适合监管互联网金融的金融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处在发展初期,因此缺乏相关管理经验,所以,我国可以借助国外先进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还可以展开国际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合作,因为互联网金融是面向世界各国的业务,单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无法对涉及国际金融信息安全的问题实现有效处理。

三、结语

第5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金融服务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金融服务不足、金融供给不足、服务水平低、制度不完善以及民间金融无序发展,这个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因此,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探寻相应的对策,促进符合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发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资金供给,是当前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供给农村金融体系民间金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国计民生,也是诸多现代化工业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央的一号文频频都是关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政府工作角度都已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但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而且也导致城乡金融服务发展严重不平衡。

金融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已形成良好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吸引了大量金融资源向城市地区进行集中,促进了城市地区的高速发展;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缺乏资本吸引力,导致缺乏基本的金融服务,更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成为金融服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使得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梳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足

目前我国在农村地区服务机构配置明显不足,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达到近21万个,其中在乡镇地区的服务网点仅约为6万个,约占网点总数的29%。且多数金融机构服务网点都设置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部地区服务网点覆盖愈加不足,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约1500个乡镇无金融服务机构,仍处于金融机构服务空白区[1]。

(二)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

以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短期贷款发放情况为例:尽管短期农业贷款自2007年以来在逐年增长,但在2006年以前,该项贷款占短期贷款总额的比重却一直低于10%,只是在2006年来才突破10%,达到13.40%。到2012年底,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余额仍不足1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仅21.6%。可见,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信贷资源供给有限,并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呈现出了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1]。

(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机构不足,使得对农金融服务功能逐渐弱化,农民无法享受的与城市相同的优质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难以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机构不足,金融机构为了提升盈利水平,对长期处于非盈利或是亏损的农村网点进行撤并,将大部分网点资源集中设置在县级乡镇区域,造成了金融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网点不断减少;二是服务方式较为落后,设置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均采用传统人工处理的方式,目的是减少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化基础设备的投入,从而达到缩减成本目的,最终导致其各项金融服务较为落后;三是服务效率较低,由于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处理,在开展各项服务时效率明显远远落后于基于信息化的城市服务网点,尤其是涉农贷款方面,一般在农村地区办理的涉农贷款平均要比城市慢3-5个工作日[2]。

(四)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在农村地区设置网点的金融机构,尤其在相对偏远或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一般金融均开展最为传统的存、贷款服务,诸如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等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业务均不在农村地区的网点进行开展。此外,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为了收益的考虑,都对小额短期贷款较为钟情,并未真正研究如何根据农民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造成服务产品缺乏,导致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五)对农金融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内任何金融机构信贷基本都是基于担保和可变现抵押,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规避风险。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时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几乎空白,但目前农村地区在大多数农民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式和可变现的抵押物的现实情况下,金融机构又不得不采用农民在当地“信用”作为贷款依据,从而大大的增大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风险,最终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不断萎缩[3]。

(六)民间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地区长期存在金融服务不足的局面,使得民间互相借贷较为活跃,造成了非法的高利贷行为迅速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跃在农村地区的高利贷已达到万亿之巨,我国东部地区是高利贷盛行的聚集地,据相关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来源,高达70%,数额已超过7000亿。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的无序发展,不但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而且因高利贷频发的欺诈、违约、暴力事件还将严重影响到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时常进行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恶待规范。

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农村经济产业化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产业化经济的发展必须具有与之配套的金融供给作为基础。显然通过以上对农村地区金融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的现象较为严重。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是政府和金融机构迫切而又长期需要完善的工作,对于农村金融供给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完善农村金融相关优惠政策制度

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投入产出率较低,因此金融机构不愿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因此为了促进新兴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网点的设立,人力的投入和利率的补贴等多方面对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进行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发展,从而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不足的问题。

(二)完善农村信用保险体系

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农民收入的稳定性较差,缺乏有效的担保方式和可变现的抵押物,使得农村金融供给的风险较大。因此,建立农业信用保险体系势在必行:首先逐渐建立健全以“政府扶持、商业运作”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然后以现有信用体系为基础,并根据农业的特殊性建立农民信用体系,为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提供保障,降低供给风险[4]。

(三)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的金融机构,是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供给支柱,因此通过出台政策推动两家机构加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经济投入,形成两家政策金融机构稳定农村金融供给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

(四)促进民间金融组织的规范发展

扩大民间金融的试点范围,使得民间资本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补充。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加快制定相关法律体系,为民间金融合法、公开地存在提供政策法规基础;其次,要培育各种的民间金融组织,如互助合作银行或合作基金等[5];再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担保补偿制度及市场退出机制,为民间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五)推进涉农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首先加紧推行涉农的林权、土地承包权、住房和宅基地等的确权登记,并出台相关的评估、抵押和转让的配套机制;其次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推进“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改变农村地区贷款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僵局,从而降低农村金融供给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供给。

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2.中国人民银行.2013(1).

[2]王秀兰.包头市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1):16-18.

[3]周泽炯.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纵横.2010(4):90-93.

第6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地方金融机构业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制定了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对地方金融行业进行控制,使得各个地区的金融行业发展更加有序。但是当前地方金融管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来自政府方面的,也有来自于金融机构本身的问题。

(一)政府的引导作用缺失

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要制定和实施地方金融发展总体规划,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各种激励措施进行调整,从而不断激励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金融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另外,政府还应该要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咨询服务,根据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行业趋势,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指导,帮助金融机构规避风险。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在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指导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激励措施不够明显,金融环境没有得到优化等,这些都会对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还有很多地方政府在对金融行业进行管理的时候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地方金融机构业务管理效率不高,甚至还会导致地方金融机构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现象。

(二)地方金融机构本身的问题

1、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地方金融机构业务管理人员是业务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力量,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部门开始对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进行改革,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业务管理人员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的时候方法还比较落后,绩效管理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因此使得地方金融机构业务管理水平不高。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在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对于地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业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银行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要不断完善,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内部控制就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行控制,因此内部控制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很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重视银行的经济利益,对内部控制反而有所忽略,因此导致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够健全。

二、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管理

地方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比如各种理财项目越来越丰富,理财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规范化管理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地方金融发展方向的规划,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指导,比如可以给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业务发展的指导,使得地方金融机构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在新形势下对地方金融机构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规避。

(二)有助于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体系

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不仅包括各种咨询和指导,同时也包括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无论是外界监督还是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监督尤其重要,应该要对规范化管理的体系进行完善,使得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够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地结合,让地方金融机构接受更加全面的监督管理。

三、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地方金融机构管理观念

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很深,因此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制度落后,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管理模式创新,则首选需要地方政府对传统的金融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地方政府应该要对金融管理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完善地方金融机构治理的结构,使地方金融结构实现对所管辖的部门的治理作用,并且对每一个辖区的管理结构进行组织,确保政府的辖区管理都不会出现漏洞,促进地方金融行业整体实现良好的发展。其次要增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地方政府应该要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改善,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相应的风险,则应该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案进行处理,及早清除风险,政府金融管理部门要对易出现金融风险的阶段进行定期监控和监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二)建立多元化区域金融体系,加强激励措施的完善

随着我国金融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地方政府应该要不断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使得社会资金能够更合理地投放到金融领域中,从而促进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使得社会资金能够用在最需要的社会领域中,促进资金的二次利用。另外,对于金融领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需要,政府要积极引导其他的领域不断进行资金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发挥金融调节作用,对社会不同领域中的资金流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发挥出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得各个领域的资金能够融合在一起,为地方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此外,地方政府还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对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激励措施进行完善,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对激励措施进行调整,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比如对金融管理的建设部门、管理部门、策划部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得区域金融规划能够得到落实,促进各地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联合管理制度的建立

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就是监督管理,在加强地方金融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应该要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力度的不断提升,实现外部监督与内部审计的有效结合。第一,不断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政府监督的联合机制,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改革,从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到地方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要加强对内部控制融合发展的认识,从而能够在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过程中营造一种健康、公正地工作环境,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和审计,对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有效规避。第二,要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联合,定期组织风险排查。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则主要是通过纪检监督部门来完成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在地方金融机构内部完成的,这两个工作是分开的,为了要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可以重新进行规划,从全局角度出发,积极排查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早认识到各部门所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同的部门成员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和联系,就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金融机构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账务问题要进行核查,从而确保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更加规范、透明、健康。比如在政府监督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标准,内部控制部门以及政府监督部门对各种审计信息进行共享,从而使得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

第7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系统论;互联网金融;生态建设

金融生态系统是金融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同生存环境以及内部的金融组织建立的长期的紧密联系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合作、分工进而形成的特定结构,可以执行部分功能性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传统的金融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衍变成一种全新模式的金融生态系统。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互联网金融商业发展模式产生了颠覆式的改革。进而诞生了互联网金融生态这一全新概念,文章在系统论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建设作出重点分析。

1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1.1互联网金融产业政策的现状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金融情况,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政策措施,以刺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其中北京政府于2013年10月提出将海淀区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业的试点,结合户口等方面的政策对互联网金融人才进行评级和认定。

1.2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当前金融大环境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分为三类,即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和跨界经营的普通企业。其中在产业链的模式下延伸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其中以第三方支付方式和互联网基金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网是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龙头企业,百度的移动支付与互联网基金也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核心产业,其他产业如招商银行主要以理财模式进行融资发展,宜信财富主要以P2P和个人征信的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3互联网金融用户的发展现状

当前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包括理财、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网络服务平台,主要的用户集中在网民方面。有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网民间的使用率高达61.3%,使用规模达到3.7亿人以上,其中以第三方支付的认知度最高,认知度高达76.3%,认知规模超过2.8亿人。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用户在日趋庞大,互联网金融生态呈现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2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模式较多,但由于受互联网技术的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不能产生实质性的冲击和影响。在金融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和P2P网贷模式,2013年度互联网支付的规模占整个支付系统的0.31%,占电子支付的0.83%。P2P网贷模式下,市场占有率在整个社会的融资体系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由此可见,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还不够成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2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亟待解决

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风险因素,互联网金融本质特点是风险经营和定价管理。互联网金融安全性问题不仅关系到金融企业的供求双方的安全,同样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金融发展战略。典型案例如2012年6月新研发的金融产品“淘金贷”,于3日正式上线运营,以秒标的营销方式筹集百万资金,于8日开始网站无法打开停止运营,于12日犯罪嫌疑人落网归案。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服务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亟需解决互联网金融信息保障机制,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交易安全和网站安全等应急服务。

2.3互联网金融服务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法律相对匮乏,现有的法律规定也只是一些部门的政策规章,法律效力极为缺乏。主要原因包括:原有金融法律法规和具体监管体系,不能够适用于互联网的金融发展的需要,现有金融法律对互联网金融法律的定位不够明确,定义模糊不清,对于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的行为,法律上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约。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使互联网金融服务系统出现问题时,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严重影响供求双方的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建立互联网金融服务法律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互联网金融生态建设的对策

3.1理性对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产业的不断冲击,要求我们要以理性的视角看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互联网即溶生态建设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种综合化、市场化的全新尝试,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积极的补充。因此,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与监管者,要以一种理性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结合现有的自身金融体制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进行择优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完善自身的传统的金融模式,改革金融体制,优化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各项内容,分析互联网的优势为传统的金融模式提供改革模型和行为。

3.2积极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

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发展需要强大、安全的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的强大支撑,有效的互联网金融信用系统能够确保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避免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因素。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石。目前,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着信用问题,需要完善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范标准和法律依据,通过对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运用,建立以互联网信用数据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具体包括征信系统、注册登记系统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等的信用体系,进而加快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安全、和谐发展。

3.3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

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金融法律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存在的欺诈现象,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迫在眉睫。首先要对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权益进行合法保护,在增强消费者互联网风险教育的同时,加快尽力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设立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目前所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立法建设,提高立法的等级和效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为有法可依,规范互联网的经营主体的金融行为,加强法律和道德上的约束,使互联网金融系统在法律的保障下,平稳快速的发展。

3.4建立科学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观

建立科学合理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终极目标,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要将系统内的资源、能量有效的与系统外保持平衡的输入与输出关系,降低金融产品的区域限制和准入门槛。形成系统内外的良性发展格局。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商业模式,在不改变金融配置资源本质的前提下,给予金融配置方式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使原本稀缺的金融资源,达到最高层次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整个实体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8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控工作

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而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改革也持续了四十余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行业也逐渐倾向于互联网金融。随着高技术性的互联网金融走入人们的视野,人们不断增加的金融服务要求也已经得以满足。虽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线下银行的借贷过程非常相似,看似都是投资人、借款人以及金融中介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在传统接待中的关系与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在传统银行借贷过程中,投资人与借贷人是没有直接债务关系的,但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网络平台只是借贷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信息纽带,投资人与借贷人之间是存在债务关系的。而互联网技能平台是不用承担任何的投资风险的,这点也是与银行有所差别的。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延伸,他们主要是服务于那些传统金融模式无法服务的企业与个人。另外,互联网金融还存在很多各种类型的信用风险,比如:违约风险和欺诈风险。所以,对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对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对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风险作出了具体的阐释,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简述

信用风险,顾名思义,就是在整个借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履行合约导致借贷过程中的任何一方受到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在不履行合约的过程中,违约方就会对另一方构成信用风险。即使是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的银行也会在日常经营中面临各种不同的风险,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就是在信贷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而对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很多互联网借贷平台都是通过网络为投资者和借贷人搭建了一个借贷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造成信用风险的出现。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就是很多贷款人在借款之后无法偿还所借贷的资金,这种行为就会为网络借贷平台和投资人带来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针对的接待对象通常是收入不稳定且自身贫困的偿还能力不强的人群,再加上很多时候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收费过高,这就很容易造成借款人无法偿还资金的状况。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并不存在完善的信用登记机制,所以很多时候互联网金融平台并不能对借贷人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估。对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其信用风险往往是潜在的,当这种信用风险一旦爆发就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对于很多经营能力较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有很多信用能力较差的个人或企业会故意骗取资金,然后再将所骗取的资金进行房地产或者股市等高风险的投资,然后再恶意逾期,这时就会对投资者和借贷平台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状况,由于目前我国的信用等级机制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很多人在出现恶意逾期之后并不会被记录下来,这就使得很多信用较好的企业和个人在进行借贷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劣质借贷人驱逐优质借贷人”这种状况的出现,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提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关知识的普及。在目前的新形势影响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的改进,分别是:资金的保留、交易方式、相关权力的管理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在降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时,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的责任。提升对有关服务提供者的标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保障消费者对于风险评估、风险通知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知情权。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得以提升,从而使得消费者的违约意愿得以降低,最终使得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投资者的信用风险都得以降低。(二)建立完善的征信制度。要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与体系。在建立出完善的征信制度之后,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央行所提供的相关信贷资料对借贷人进行个人信用的评估。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而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种新兴的金融行业,想要保证其稳步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模式进行融合,通过传统金融中的基础信贷信息,创建出一种完善的征信体系,以此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另外,在完善征信系统时,可以原先掌握的信息对征信进行补充,实现征信系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保证对消费者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好测评,且严格保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一旦出现泄漏,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要保障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能够持续发展,另一个必要的因素就是完善的法律条文。如果国家能够针对目前的互联网平台确立出完善的监管体系,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一定能降低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信用风险。如果国家能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设立出明确的监督管理部门,并将其责任明确划分,如果其不履行相关的监督责任或者出现责任推移的问题就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这样,就会有效地降低互联网金融中信任风险的出现。(四)建设大数据平台。在进行消费者数据收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传统金融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统计,其次再结合央行征信系统,海关税务系统以及公检法身份系统进行有效信息的统一。在此之余,还需要将电信服务商信息,互联网消费信息、基础生活缴费信息和日常支付信息进行相结合。最后在进行非结构化数据收集时,一定要注重该数据收集的方法已经不能再局限于文本信息,更应该倾向于语音、视频或者指纹信息的手机。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对消费者的信息进行及时归档,不能让不法分子获取消费者信息对其进行盗刷盗用,一定要保证必须是消费者本人的实际操作。(五)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还对这种新兴的金融模式采用那种原有的监管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互联网金融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的影响下,一定要对原先的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进行重新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这一类的有关部门一般都是积极发挥着金融行业外部的监督作用,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中企业与个人的特点来进行监管部分的细节划分,针对不同的特性进行专业化的信息化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使得互联网金融评判的日常营运能够保证正常且规范。从而降低真空管理的可能性。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掩藏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浮现出来了。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交易双方以及互联网平台之间都存在着较为微妙的局限,同时还由于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手段不够高效,相关法律的制定也不够完备,使得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的管控手段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不成正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都具备了大数据时代的共性,丰富、实时、高效,互联网金融行业也不例外,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防控时,一定要注意做好对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方位信用风险防控,增加对大数据的加以利用,建立完善的数据平台,实现消费者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构建多方面的筛选来降低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创建出一种监管制度完善,法制系统健全的金融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希茹.关于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控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132-133.

[2]林奕皓,王宇森,李旭东,等.基于贷款人视角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分级研究[J].软件导刊,2020,19(06):29-34.

[3]刘敏悦,孙英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14):141-143+146.

第9篇:传统金融存在的问题范文

1 三足定理以及贡献

三足定理主要是在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消费者保护”之间正好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中消费者保护、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等就是三个“足”。同时,在金融法中,“三足定理”表示不管是消费者保护,还是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它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改革金融体制、金融立法以及设定金融管理目标的重要原则,所以需要在“三足”之间寻找一种平衡[1]。

“三足定理”思路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金融法制的局限,通过对消费者保护、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等的平衡,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金融法制,推动金融法制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满足当前金融市场的各项发展需求。一方面,“三足定理”将消费者保护纳入了金融范围,并且将其看做是法制改革的参照指标,为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提供了可行路径,改变了以往想要平衡二者却找不到具体平衡指标和理想方案的局限[2]。另一方面,“三足定理”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借鉴和参考等边三角形所具有的稳定性特点,成功建立起了消费者保护、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等三足制衡的博弈模型,针对金融法制存在的价值目标,探索了一种良好、高效的互动机制,从而推动金融系统的健康平衡发展。

2 我国金融法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路径

2.1 金融法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发展较为完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金融法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来说,金融市场缺乏良好的创新,运行效率不高,而且也缺乏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国际竞争能力相对较低。同时,在后危机时期,金融市场发展中还面临着金融安全维护和安全方面的难题。另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均衡,各个地区、各个行业之间的金融资源分配存在失衡现象,不仅扩大了区域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再加上社会财富存在的分配不均现象,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从而无法将金融市场所具有的合理分配效应充分体现出来[3]。因此,需要不断改革和优化金融法制,引导金融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金融法制改革的具体路径

(1)优化配置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市场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一个要素。通过优化配置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调整金融市场的整体构成,同时能够改善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和运行情况。首先,制定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将金融特许制范围放宽,允许其他机构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将非金融机构纳入到金融监管工作中去。其次,提升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将传统金融市场中国有企业的垄断局面打破,构建完善的竞争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活力,维持良好的竞争秩序,不断增强金融发展水平和效率[4]。最后,推动金融机构朝着政策性发展,拓展金融机构的服务广度和深度,注重金融立法,通过政策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的各种经营发展行为,在找准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的同时,将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优化和改革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的优化和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局考虑市场发展情况,探索改革路径,确保金融公平、金融效率以及金融安全能够均衡发展。首先,提升资本市场的层次性,加快国际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步伐,使得创业板、主板以及中小板能够得到完善,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渠道,针对券商以及上市公司等完善退出机制,不断加强期货和债权市场的发展建设,根据市场的不同层次构建相对应的监管机制,确保金融市场活动有序进行[5]。其次,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层面的倾向,不断消除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升市场发展运行的有效性,同时专门设立消费者保护机构,做好相关的立法工作,积极寻找一种有效模式帮助金融消费者更好的获得司法救济权益。最后,提升金融体系的普惠性,将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结构打破,均衡配置城?l的金融资源,加快建设乡镇的基础金融设施,对一些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提供服务,将资本市场引入乡镇地区,让全国各区人民都能够有机会享受到金融服务,推动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