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环境规划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规划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规划的定义

第1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关键字] 城市 环境规划 特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6-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们正面临着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的发展,给城市的环境系统造成了强烈的胁迫效应。在这样自然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通过对城市进行环境规划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城市环境规划的定义

城市环境规划是指一个城市地区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区划、预测因人类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所引起的变化,然后根据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理论等提出调整工业部门结构,以及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改善环境的战略性布局[1]。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城市中人类自身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

2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点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点综合来说有如下几点:

2.1 综合性

城市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部门协调复杂。城市环境规划是自然、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相结合的综合体,也是多部门的集成产物。环境规划的综合性也明显反映在它的方法学和支撑软件环境的需求方面。环境规划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订,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均涉及到大量的定性、定量因素,而且这些定性、定量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界线并不分明;同时它的环境、经济、社会以及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相结合要求也相当突出[2]。因此,未来的环境规划的支撑软件将向着能提供综合和集成信息、便于各类人员参与又便于更新、调整的方向发展。

2.2 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尤其是含县、区的城市,各个县、区的经济、社会特性不一样甚至是相差甚远,决不能一而概之。所谓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类模型中参数、系数的时地修正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3]。总结精炼出的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入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

2.3 动态性

城市的环境规划具有较强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而城市管辖下的县、区,变动更多更快,基于一定条件(现状或预测水平)制订的环境规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政策、发展速度以及实际环境状况的变化,势必要求环境规划工作具有快速响应和更新的能力[4]。因此,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支撑手段、工具等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滚动环境规划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需求是发展的方向。

3 城市环境规划的方法

3.1 技术路线

城市的环境规划技术路线总体上分析,可分为三个层面[5]。第一个层面为背景调查研究阶段,第二个层面为环境质量预测、环境功能区划及规划目标,第三个层面工作主要是环境规划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环境规划方案以规划目标为依据,具体将规划目标落实,而且要与环境功能区划相符,环境规划的工程项目是环境规划方案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因此内容要求具体、可靠。

3.2 目标拆分

对城市尤其是含县、区的城市的环境规划不能一步到位,直接编写整个城市管辖范围的宏观的环境规划。因为城市内的各县、各个区的状况各不相同,导致了其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现状、环境因素不相同,如果直接从整个城市层面入手,把情况概化,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环境质量的现状调查与评价,以及环境质量的预测等每个环节都要从乡镇入手,制定对应的环境规划方案,然后将细区域的情况汇总,最后编写城市的整体环境规划。

3.3 集成化

城市环境规划具体涉及到资源保护与持续有效利用、污染治理与预防、自然与人文景观规划、生产力合理布局、生产关系有效配置等等。它面对的是开放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对这一系统进行研究,仅靠常规方法(如模型方法、空间环境规划方法)是难以见效的,更有效的方法应是综合集成方法[6]。

3.3.1 各相关学科的集成化

区域内任何环境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是多学科的联合攻关,都必须有环境学、管理学、区科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学、生态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手段的集成。这种集成绝不是简单地拼凑,或盲目地引鉴,而是一个兼收并蓄、消化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过程。

3.3.2 专家经验的集成化

各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专家们的经验往往是零散地存在他们的头脑中,这些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缺的。因此需要通过集成的方法,组织、加工和改造,使它们由分散的、反映局部真理的、直感式的判断转化并上升为系统的、符合研究对象整体运行规律的、能指导客观实践的理性知识[7]。

3.3.3 定性与定量方法的集成化

定性与定量方法在集成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推理、思考方式和自身的局限性,但二者各有所长,不可替代,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集成化方法,才能使二者互相渗透,相互引证,以定性指导定量,以定量充实和完善定性,以构成集成的整体优势来寻求集成化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

3.3.4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集成化

目前的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EDSS)技术和专家系统(EES)技术,它们既有共同的功能,也各具特色。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应是发展趋势的最终定位[8]。它应体现为系统的整体性,即统一的用户界面、多种数据库的无缝集成、嵌入式分析等。

3.3.5 人与现代技术手段的集成化

由于人地系统的复杂性,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也不能全部排除人的作用去自动辨识、处理和解决一些突发的、偶然的、非线性的、非结合化的问题,所以必须强调人的参与,注重人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人机的结合应该表现为人与整个集成技术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的全面的协调配合。

3.3.6 所有参与人员的集成化

城市环境规划的研究、制定与实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的参与,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样我们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过去城市环境规划集成化中所遇到的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例如,资料调研存在的虚报、隐瞒;决策中存在的失误、遗漏;执行中存在的、腐败等现象。

3.4 公众参与

我国目前多数环境规划,只局限与机构规划,缺少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对于环境规划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规划者和专家不可能穷尽所有替代方案,公众参与可以提供给规划部门更充分的资料作为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与环境规划最有厉害关系的是当地居民,从公民环境权角度出发,居民有权对规划提出反对或修正意见[9]。另外,政府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往往是基于公众对环境状况的强烈不满和改善的强烈愿望,因此鼓励公众参与非常重要。

第2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开发区;规划设计;开发区规划设计;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环境规划与开发区规划的关系

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协调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是为保护开发区的环境质量,根据一定目标所拟定的规划。其原则有:与开发区规划协调,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开发区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开发区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组合体,具有稳定的生态圈和环境容量,一旦开发区形成的污染物破坏了它的稳定结构并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开发区规划和环境规划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绿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实现经济与环境、政策法规与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三个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将软件规划与硬件的生态工程设计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从而产生较完善的开发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方案。从整体上谋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在最大限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畅的生活环境。

1.1性质确定

开发区性质是指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主要作用。性质的确定就基本明确了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确定了工业可能产生的污染量并使其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经济体制上主要是引进外地资金并受市场经济调节,产业结构上一般以发展现代工业和先进技术为主,并根据开发区所在城市的经济、技术、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条件来确定开发区类型。

1.2论证选址

开发区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区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能否迅速而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而且对所在区域环境及自身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开发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从区域环境来看,开发区建设使原有的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环境,改变了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环境。如果选址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受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发区投资环境差,就会污染城市环境,开发区本身就成为城市的污染源。

因此,开发区的选址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资金使用、交通条件、生产发展、城市结构、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综合平衡,以防仅考虑开发区起步时用地、交通等投资大小、经济效益多少,而草率划定开发区的地理位置。

1.3布局规划

开发区布局规划是按功能要求将开发区中各项内容进行用地布局,组成一个相互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发区内容很广泛,大致分为:为生产、科研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生产服务;为生产服务以获取和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各类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符合开发引进条件的工业项目及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设施配套的职工住宅、专家住宅等生活居住;商场、宾馆、购物中心等办公事业、银行等金融贸易、开发区管委会等行政管理;公园、文化宫等文化娱乐设施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如何规划设计不同内容的用地,是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为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4道路规划

开发区道路规划是依据其布局规划设计和交通量的要求,规划设计开发区道路网在此基础上制订道路断面和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在规划中对道路网的布局、走向、密度、宽度和路口设置合理,可减少交通对生活住宅区、商业服务区、行政管理区等人群活动稠密区的环境影响,开发区繁华地带要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同时要加强绿化的管理。

1.5供热供气规划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将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开发区供热供气规划应结合地区能源平衡的特点和热负荷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并注意环境保护要求,采用集中联片供热、供气,合理布置和安排热源和气源,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

1.6给排水规划

给排水规划涉及到开发区的环境容量,开发区的给水规划着重于估测开发区的用水量、确定水源和水处理方式,选定水厂,进行输水量和配水量的配置。排水规划主要估测开发区的排水量,选择排水体制,设计排水管口,并确定开发区污水处理的方式。因此,开发区应对水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确定开发区给排水容量,同时进行给排水规划,使开发区合理节约用水,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1.7绿化规划

净化空气,削弱噪声,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是绿化在开发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中的基本作用。开发区绿化规划就是充分使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转化成除了提供居民生活、景观等功能外,还承担环保的绿化作用,提高和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

2环境保护对开发区规划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区的种类、数目越来越多。但目前开发区的规划设计仍无统一标准,规划中环境保护原则的制定并不是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规划成果中没有制定规划区内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因此,开发区的环保(是不是要加“环保”二字)规划必须引入开发区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成果,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1规划原则

(l)具有可变的规划原则结构。有一个外向性的、开敞的、可变的规划结构和形态,适应当前引进项目的内容、数量、发展速度与规模难把握准确状况,使开发区环境容量逐步扩大;

(2)要突出整体效益;

(3)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生活居住等条件和环境质量条件。

2.2规划内容

划定开发区的规划范围;确定开发区的位置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征用地规划,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划各类用地内建造和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规定使用的强度指标和污染物的排放指标,确定各项交通、市政设施的规模、用地界线,综合协调并确定供排水、供热、供电、防洪、通讯等发展目标,确定开发区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和环境规定。

2.3规划成果

规划结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设计图纸,前者有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指标、目标及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附件是对文本的具体解释及有关基础资料。规划设计图纸包括:开发区位置图、规划图、结构控制图、道路园林绿地绿化规划图及各类专业规划图本。

参考文献

1)刘天齐等,区域环境规划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朱发庆,环境规划,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3)段仲远,经济开发区的环境规划,环境科学与技术,1994,3:56-59;

第3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园林;环境保护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Rural Cit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1、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2、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提出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①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②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③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④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⑤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⑥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⑦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⑧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⑨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⑩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3、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着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 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4.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第4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原则

在现代繁华都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筑成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追求理想的生活家园,给心灵可以带来休憩的绿色家园成为城市人的一种渴求。这使得人们在购房时不仅关心建筑质量,也越来越关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规划是否合理,人与自然是否协调和谐,环境是否优美,健康,舒适等等。新时代的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是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家园,这是绿色人居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小区”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定义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组织住宅建筑室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居住环境。所谓的“生态小区”,主要有三个要素,即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

生态小区的特点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要协调发展。生态小区内营造自然与人共生的人居环境,将自然融于小区,小区环境融于自然,使人们回归到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理想居住环境。生态小区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还要达到环境,人,建筑,自然的和谐,使社会,经济,环境三者整体和谐。应用绿色消费科技和绿色生产科技,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应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在小区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导入雨水利用或净水系统的设计,在小区内实行资源的低消耗,环境的轻污染。

生态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现代生态小区景观的营造,应当符合舒适,高效,健康和美观的设计要求。小区的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有限空间,力求营造“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花木扶疏,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怏然”的人间仙境。营造一个富有特色的,环保的,又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景观设计自然多层次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貌,这样不仅节约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能营造自然的景观,使空间有变化,有层次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其次,选择地域性植物树种,在园林绿化上尽量选择适宜生存的乡土植物为主。

3.2小区内外环境立体化原则

运用“景观生态网络”的设计理念来规划设计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景观,赋予住宅小区景观空间的立体化,多样化和网络化。小区内部绿化与外部环境景观连接成绿色网络,内外景观交融,和谐过渡和延续,使得小区外部也成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小区围墙绿化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小区环境。

3.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在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合理梳理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始终要以人为本,协调好认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居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社会学,美学等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要使景观设计更加符合整体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小区景观。

3.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性化空间是指能满足人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需求的生存空间。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石缝和浅沟里寻找小动物;买菜回来的老人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小区绿化要依据人们的需求来设计。

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四大要素设计

生态小区景观设计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植物,建筑,水体。

4.1地形――“因地制宜”打造缓坡景观地形

地形是小区景观设计的基础,是构成小区景观的骨架。在建筑过程中的平整土地,使得小区原地形通常遭到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是生态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英国队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世界各国设计师的广泛认可。这就要求小区景观设计时满通流线的基础上,尽量在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来的地形地貌,依坡而建,在景观设计中选用起伏的缓坡设计。

4.2植物――“适地适树”丰富植物景观层次

在进行小区植物配置时考虑到植物的适地适树,功能要求,景观需求,经济需求,注重选用多样化的植物来营造舒适,美观的生态环境。首先,通过乔灌与地被草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采用各种形态,各种花色的树种,宿根地被植物,芳香植物配置成多样性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其次特别讨注意“适地适树”原则,小区景观设计植物应用的尽量乡土化,作为骨干树种的乔木,以及丰富景观的花灌木,都要注意选用乡土树种。再次,要注重植物配置上网功能性,推广保健植物,提倡利用植物来隔声减噪,吸收废气,净化空气等等。

4.3水体――“生态循环”梳理绿色景观水体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水是景观设计中最活跃的要素,极富表现力,水是小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景观设计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生命之源,水是动植物的栖息地,丰富的营养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他野生物。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具有动得喧嚣,静得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产生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与建筑,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在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景观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污水处理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有利于促进小区良性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生态住宅小区污水处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4.4建筑――“节能艺术”创造景观和谐整体

生态小区的建筑要符合环保,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的原则。在基址选择上,因地制宜,融于自然。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融成和谐的整体,建筑的双重性是居住功能与艺术性,建筑的艺术性强调建筑造型的美观,色彩与周围环境和谐,还要极力追求美观。生态建筑还要探索,创新现代建筑中空间与环境的新意。

第5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在全球达成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之间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本文阐述了绿色经济的内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阐述了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成果及展望。

关键词:

绿色经济;林业;机遇;挑战

1绿色经济背景

1989年,“绿色经济”的概念由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的《绿色经济报告》中,对绿色经济给出的定义是,“从长期上来看,能够改善人类的福利水平,降低不平等程度,同时不会使后代面临生态稀缺性和环境风险的经济形式”。在国内的研究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绿色经济指的是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了环保产业之外,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进入,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一些绿色制度和行为[1]。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绿色经济行动。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实现绿色经济不仅会实现财富增长,尤其是生态共有资源或自然资本的增益,而且还会在今后一段时期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应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和出台规划开展行动。英国在倡导低碳、低排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美国以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题,制定了“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欧盟制定了“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印度制定“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韩国通过了“绿色工程”计划,日本在逐步扩大“环境产业”市场规模[2]。

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年联合国森林论坛的第九次大会在探讨“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时提出,林业对构建绿色经济的潜力巨大,要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将林业置于优先发展的领域。

2.1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对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地位给出定义: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林业发展为全球近10亿人口提供了生计,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促进人类福利的增加。

2.2林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在“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被提出伊始,林业发展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地使用自然资源对绿色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就已经被认识。同时,林业在减少贫困、增加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对绿色经济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从事林业基础产业的人口往往与贫困人口相重合,因而发展高效可持续的林业就能够有效地帮助依靠其生存的人们摆脱贫困。随着应对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行动,林业在固碳方面的贡献被广泛认识。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林业对绿色经济的贡献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经济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都依赖于健康的森林。森林提供碳汇、稳定全球气候、调节水的循环,并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同时保存了遗传资源。经济估值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从森林的重要利益,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服务和存在价值”。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贡献已经获得了更全面的认识。

3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林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益,逐步实现平衡发展,初步开始绿色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推动林业发展战略的绿色转型,促进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三次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二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1998年至今,中国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累计投入2886亿元。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林业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造林、抚育管理、林木良种等提供公共财政支持,逐步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效资金支持机制。三是增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将森林经营作为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注重森林面积的增加到重视森林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强,中央财政对森林抚育提供财政补贴,积极推动森林认证。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进绿色就业。制定激励政策,实现林业从利用林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同时,逐步增加绿色就业。五是积极推动绿色改革。大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权益,不断提升林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贡献。

3.1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林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林业在减轻贫困、改善生计方而的特殊作用。

3.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但发展绿色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土地竞争引起的毁林和森林退化的压力并不会消除。同时,由于林业生态效益的价值化、内部化还不能完全实现,林业被边缘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增长压力面前,必然会面临是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两难选择。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林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冲突;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对保护森林资源和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带来的压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就业统计不完善,不能全而地反映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林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要求等,也都会对绿色经济中的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挑战。

4中国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展望

4.1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强大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林业所具有的减污、减排、消纳废弃物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绿色融资机制将更多、更好地挖掘林业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潜力;林业产业提供的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绿色就业在促进地区发展、改善民生、减轻贫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2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森林产品和服务价值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到全面反映,森林对非正式部门的贡献也会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以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管理、绿色融资机制建立和绿色产业发展,将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释放和“倍数”放大;林业的三大效益将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4.3林业发展资金将更加充裕,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为降低生态稀缺性,在发展绿色经济中公共财政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森林将成为一种新的有较高收益的经济资产,社会融资能力将明显提高。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中国坚持将林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兴林富民的发展宗旨,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增加、生态状况改善和林业生产者受益的目标,完成初步绿色转型。中国的经验表明,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在减少环境风险和资源消耗的同时,增加就业和改善贫困,促进社会进步。未来,中国林业将继续积极推进林业绿色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刘波.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对策选择[J].开放导报,2011(5):73-76.

[2]刘珉.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2013(2):22-27.

[3]刘东升.中国林业与绿色经济[J].林业经济,2012(1):12-15.

[4]李平,张继梅,王作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5(5):23-27.

[5]杨亚军,李伟.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能源与环境科学,2013(9):184.

[6]张升,戴广翠.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2014(5):20-25.

[7]郎晓娟,沈若萌,刘珉.林业与绿色经济研究[J].林业经济,2013(1):36-41.

第6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一、环境审计的主客体要素研究综述

环境审计的实践活动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出现在美国。最早的环境审计是企业处于内部风险管理的需要,自发地制定了内部环境影响标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环境影响自我评价。所以,大部分审计学者认为环境审计最初产生于内部审计领域。而随后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共资金投入环境保护领域,环境审计在促进政府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环境审计很快在政府审计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环境审计在民间审计组织的开展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接受授权或委托,对特定组织的环境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的审核、检查业务,到目前还不是很普遍。由于环境审计开展时间不长,而且环境审计涉及内容复杂、范围广泛。因此,中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环境审计主体和客体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而由于对环境审计主体和客体的认识不同,使得对环境审计的界定也有不同看法。按照英国学者Lightbody的观点,环境审计是指广泛的环境评估和检查,即对实地污染情况的评估、计划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管理职责审计、公司环境绩效报告的检查、环境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检查。国际商会(ICC)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地、客观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该定义是从内部审计角度把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开罗宣言》中对环境审计提出一个框架,认为环境审计应该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我国有关专家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对环境审计表示关注。就环境审计的主体而言,有学者认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都是环境审计的主体(陈淑芳、李青,1998;包强,1998);也有人认为构成环境审计主体的应当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至少现阶段不应包括民间审计组织(陈东,1999)。还有人认为环境审计主体是专门从事环境审计的中介机构(王炜、雷东风,2000)。就环境审计的客体即对象而言,观点也颇多。有被审计单位论,认为环境审计的客体按被审计单位分为三大类即企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国家和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承担环境保护任务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有环境责任论,认为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而经济活动论则认为环境审计客体是指被审计的事项,即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认为环境审计的客体是环境政策、项目和活动等其他观点。

二、环境审计的主体

由于环境审计的技术性强,涉及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污染法律责任的追究等诸多方面,所以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包括国家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还有环境和法律方面的专家。但是从审计主体的概念出发,环境审计的主体应该是实施环境审计监督的执行者,即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目前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根据审计组织的地位和对象的不同,环境审计的主体也应该包括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机构及相应的审计人员。由于各审计组织在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审计规范、审计内容等方面都担负着不同的审计任务,在环境审计领域三个主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环境审计机构依法对各级政府部门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财政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环保建设项目的效益还有企业的环境管理等进行监督评价。内部环境审计对企业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为企业高层管理决策机构制定实施环境管理标准和环境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民间环境审计属于受托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并传达给有关信息使用者。

三、环境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即审计对象,是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审计的范围是审计监督客体的外延,具体说就是被审计单位。环境审计的客体,从范围来说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环境管理机构都能够成为环境审计的被审单位。审计的内容可以看作审计客体的内涵。环境审计的客体,从内容来说既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的财务审计,又包括对有关组织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合规性审计,还包括对有关组织的环境管理责任及其工作成果进行的绩效审计。所以,环境审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资金的财务审计

环境资金财务审计主要是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环境保护资金是指国家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为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生态恶化、制止环境污染而支出的资金。它包括了环境保护事业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贷款的财政贴息、收缴的排污费、接受国际组织援助项目和国外环境贷款等。环境资金财务审计属于以环境保护资金的征收、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过程以及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为审计对象的常规审计。

(二)环境行为的合规性审计

环境行为的合规性审计是指对与环境有关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所进行的审计。为监督有关组织的业务活动在执行中贯彻环境法规的情况,有必要对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查证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促进环境法规的遵守和执行,同时也要查证企业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各项措施是否贯彻执行,是否收到预期效果。

(三)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

环境项目可以狭义理解为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广义上还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环境管理系统、环境规划和有关组织的环境管理责任及其工作成果等方面。审查评价环保政策和制度主要指国家宏观环境规划的合理性,预测和评定国家非环境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各个区域的污染总量控制和生产布局是否合理等。审查评价环境管理系统,主要应审查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及其运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审查评价环境规划包括对环境规划的总体评价和对环境规划的编制、指标体系的制定、环境规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审计。所以,环境绩效审计既包括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环保责任和企业承担的环境治理责任的执行及其效果所进行的审计,也包括对国家环保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效率效果所进行的审计,还包括对环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审计。

四、我国环境审计的主客体现实状况与对策

(一)我国环境审计的主客体现实状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环境审计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在批准审计署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强化了环境审计的职能,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审计署的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审计机关也分别设立了从事环境审计的机构(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虽然我国的环境审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的说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出主体单一、客体狭隘的状况。就主体而言,如果说目前我国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格局,那么在环境审计这个新领域从现在开始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环境审计将是我国环境审计的绝对主体。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事业,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共资金投入环境保护领域,这些资金的审计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承担。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和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自主性不够、技术力量不足,目前在我国为数不多。而在我国民间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自身能力有限,同时出于规避环境审计风险的考虑,环境审计业务尚未开展。所以,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中政府审计在“唱独角戏”。但是政府审计机关只能对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这必然要影响对其它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日趋成熟,内部环境审计与民间环境审计将发展壮大。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可以避免环境法律法规的处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改进环境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美化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社会声誉还可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以绿色产品占领市场。随着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企业自身对环境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内部环境审计成本高、技术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就需要民间审计机构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拓展环境审计业务范围。所以,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环境审计主体的多元化将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不仅主体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导,而且从审计的客体来看也局限于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的财务审计和有关环境法律法规遵循的合规性审计。对于范围狭窄、内容单一的现状,要积极推进环境审计内容和范围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环境绩效审计。

(二)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主客体的对策

针对我国环境审计主客体的发展现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宏观环境方面: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让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是企业尽的社会责任,要将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环境审计,推动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三个主体共同发挥作用。

2.国家在税收、产品市场准入、售后检验检疫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使重视环境的企业既能赢得公众的支持与信赖,也能在经济效益上获得实惠,从而为内部环境审计创造发展条件和机遇。

第7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近年来,环境信息科学(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iences,或EnvironmentalInformaties,或Enviro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早期单一的工程方向“环境信息化”正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理论交叉、多技术手段集成的新兴学科领域〔。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eienees,ISEIS)作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组织,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以促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3S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第8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1  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 乡村有园林吗? 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 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 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 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 , 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 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 (Rural Landscape and Garden)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景观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 乡村” 而没用“农村” 一词, 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 如今在农村, 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 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 因此, 用“农村” 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 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 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 建成区以外的地区, 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 景观园林” 的定义可以分解为“ 景观” 和“园林” 两个方面。对于“景观”, 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 笔者曾有阐述: 扼要地讲, 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 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 , 1996 , 1999) 。对于“园林”, 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 园林” 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 , 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 下了定义: “ 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 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 在有限的空间里, 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因此, 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 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 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 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 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 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 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 年底, 全国有建制镇17015 个(不含县城关镇), 集镇29118 个, 村庄3557700 个, 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 个, 集镇减少1206 个, 村庄减少101635 个(1998 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 。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转贴于 4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 、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 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 , 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肖国清1988 , 殷永达1993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 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 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 , 1997) ,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 毛巧丽1998) 。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刘滨谊1999) ,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 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 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 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 刘滨谊,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② 刘滨谊等译, 图解人类景观—— 环境塑造史论1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6

③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地理学报, 1998 , [ 6 ] : 365~ 370

⑤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⑥ 刘天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画镜文心. 生活1 读书1 新知三联书店, 1994

⑦ 农村与景观. 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8

⑧ 舒楠, 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 建筑师, 1997 [ 78 ]

⑨ 程极悦, 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 建筑学报1 1987 [ 10 ]

⑩ 肖国清, 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 中国园林, 1988 [ 2 ] .  张浪等,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 中国园林, 1996 [ 6 ]

ω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 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 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第9篇:环境规划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观光农业;景观设计;城市;生态

一?定义重释

1.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对生态、技术和文化影响因素的时点反应。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1)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2)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3)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4)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解,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1.2?景观设计的定义

景观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融合了人类文化学、建筑学、地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众多学科的庞大综合学科。D·W·梅尼格讲到:环境使我们作为生物延续下来;景观作为文化展示给我们。任何文化都可以从景观来发现自身。现在,景观设计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景观环境设计拥有广泛的对象领域,其宗旨就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上为人类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1.3?观光农业的定义

对于观光农业,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但内容大同小异,即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媒介,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吸引城市人回归农村,体验农村生活与文化并同时满足游览者观光、休闲、求知、购物等各种功能的旅游业。观光农业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模式,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

二?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2.1?功能分区与布局

在规划中,公园的食品从生产,交易以及物流都为当地消费者量身打造,并可持续性发展。观光农业园在“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的主题下,形成了典型的空间模式是“三区结构模式核心”:(1)保护区,处于园区的中心地带,主要提供农作物栽培及农业生产,禁止游客进入或者限定游览时间。(2)中心区,是游览观光娱乐区,供游客参与农业相关的游憩娱乐活动和农业实践活动以及参加娱乐项目,同时在此区域有配套的服务设施。(3)区,是观光农业园的服务管理区也是农产品展示,交易的场所,同时配套餐饮及娱乐设施。这样不仅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能节省观光农业园农产品销售运输的成本,使游客和观光农业园都得到实惠。

2.2?自然景观要素规划

(1)土地与地貌

自然界的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她滋养了大地万物,并让他们生生不息。经过地质变化,形成了如平原、低地、丘林等不同的地貌,也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景观感受。在人的视觉感官上,通常把地貌分为角形地貌和曲线地貌。正如角线给人尖锐,刚正,果断的心理感受;曲线便犹如女人的身体,给人柔美,从容,安静的感觉。最大限度利用和保护这些自然特色,对其做一些有益的微小改变,保留原始的地貌特色。对大规模的改变地形、地貌应谨慎处理,以免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2)农业植物

地区开发设计时,要考虑到农业植物外部形态与色彩随着季节和生长周期呈现在根、干、枝、叶、花和果实的变化,给人提供多种感官享受。从农业植物尺寸来说,一般分为大中型树木,小型和花型树木、高灌木丛、中灌木丛、灌木丛和地表覆盖植物。利用灌层树木和地表覆盖层的简化方案,可有效地结合分隔的各设计要素。相反,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植物规划可为单调或枯燥的建筑组合增添多样性和趣味性。

3?都市观光农业在城市景观中的契机与问题

3.1?都市观光农业对城市景观的推动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位于大都市内、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集农业生产、可以示范、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都市观光农业园呈现出了城市景观中难能可贵的田园风光景观。同时,都市观光农业园生产农产品和优美的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苏伯阳提出我国城市观光农业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从需求角度上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景观已经充斥着“柏油沙漠”,“水泥丛林”的存在,城市居民普遍具有回归自然的身心需要。都市观光农业景观把具有代表性田园景观引入到城市景观中,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种植,不同的种植方式,可以构成不同的色彩图案,产生丰富的景观效果,从而增添了城市景观的情趣

3.2?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城市发展中,观光农业以新型景观的形式丰富了我们的城市景观。目前,观光农业园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成功经营的例子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规划,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品牌意识薄弱,没有鲜明特色,没有通过突出观光农业园的主题与特色来树立品牌园区。(3)季节性强,造成旺季人满为患,而淡季门前冷清,经营萧条。(4)规划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观光农业园文化内涵不高,活动单调,旅游资源浪费。

4?结论

都市观光农业生态景观环境规划是系统的复杂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但它对都市景观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目前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萌芽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 Bowen , A . Historical Response to Cooling Needs in Shelter and Settlement . International Solar Energy Passive Cooling Conference ,1981. Capra , F .The Turning Point : Science , Society , and the Rising Culture .New York , Harper Business , 1993 .

[2] 俞孔坚 景观的含义 《时代建筑》 2002 (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