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新闻学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学的定义

第1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祖国医学中没有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病名,但从历代医书记载来看,很早就有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描述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虽然冠心病心绞痛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有部分交叉重合关系[1],但现代中、西医学界普遍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之于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厥脱证、惊悸、怔忡等病症范畴内。

1 常见中医证候描述

《灵枢·厥病篇》有云:“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云:“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素问·举痛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颇相符合。《千金要方》谓“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痹幅幅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痛……,”此描述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相类似。东汉·张仲景则列“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专篇论述了本病,其对冠心病症状的描述比《内经》更具体,“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历代医家多以此为胸痹心痛的主症。隋·巢元方论及“久心痛,”谓之“乍间乍甚,发作有时,经久不瘥”,这与UA病情复杂重笃、变化多端的临床特征基本符合。而对于心痛病位的认识,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类证活人书》说“包络之通,痛于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即膻中也”。《圣济总录·胸痹门》:“胸痛者……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肩胛,或彻背膂。”引文中言及的心痛部位与现代心绞痛的部位是基本相符的。但古代文献中亦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这里所言的心痛都是指胃脘痛。《外台秘要·心痛方》云:“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古方的“九种心痛”之说,亦多指胃痛而言,元代朱丹溪亦在《丹溪心法》中说:“心痛即胃脘痛……”。后世医家,根据各自实践经验,对胃痛和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云:“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亦云:“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2 病因病机及其证治

引起胸痹心痛的病因,古人在实践中认为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有关。《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晋《脉经》云:“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医门法律·中寒门》有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张仲景则指出“阳微阴弦”当“责其虚极,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更详尽了,认为该病是胸阳虚极,阴寒之邪痹阻产生的正虚邪实证。《类证治裁·胸痹》也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医学正传》谓是证是因“大寒触心君,导致气血凝滞、邪气上逆胸中发病”。《太平圣惠方》有云:“夫心痛者,由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邪正相击,上冲于心,心如寒状,痛不得息”。沈金鳌谓“夫心主诸阳,又主阴血,故因邪而阳气郁则痛,阳虚而邪盛者亦痛,因邪而阴血凝注者痛,阴虚而邪盛者亦痛”。由此可见,寒邪在UA发病中的始动作用,阳微失运则贯穿UA发病的病理过程。宋·严用和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识到,此证“皆因外感六,内汩七情,或啖生冷果食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闭塞郁于中焦”所致。金元名医张子和认为胸痹心痛与饮食肥甘厚腻有密切关系,他说:“膏梁之人……酒食所伤,胀闷痞膈,酢心”,这与现代医学的高脂肪食物可以诱发本病的认识相同。

由上述可知,胸痹、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外邪侵表,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年迈体虚而致上焦阳气虚损,阳微不运,阴寒之邪客于心脉,导致脉道不利,血气虚损淤滞而产生的本虚标实证。

转贴于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主要责之于心阳先虚,这一观点早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已有详尽的描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指出上焦阳气极虚,造成阴寒之邪侵袭脉络之实,反过来脉络之实又能影响阳微之虚。张仲景用“阳微阴弦”简要地概述了冠心病的病机,以脉测证,“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是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揭示阴邪内盛,水饮内停。可见“阳微阴弦”是张仲景对冠心病本虚标实这一病机的高度概括。在治疗方面,篇中列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桂枝汤、人参汤等,从宽胸、散结、通阳、祛痰着手,以温通阳气为其目的。正如喻嘉言所云:“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阴气上逆之候也。仲景微则以薤白白酒益其阳,甚则以附子干姜消其阴”。唐代孙思邈将胸痹分为13种方证,观其所列,仍以阴寒邪阻、阳虚阳郁为宗旨。而在治疗上增加了养阴通经活络的“细辛散”。可见孙氏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开始注意分析该病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不但注意了阳虚,同时亦在治疗上体现了阴虚、血虚、气阴两虚及兼有郁热的治疗,并开始使用化淤之品。更可贵的是,首创外用药“熨背散”热敷贴背以缓解心绞痛。该方温通辛散,对研究心绞痛的外用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元·危亦林对“卒暴心痛”则用芳香开窍的苏合香丸以急救。而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其《医林改错》中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淤”。制“血府逐淤汤”,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淤”之证的突然胸痛的“心绞痛”,更提出补气活血之法,在化淤方药中重伍黄芪以补益胸中大气。徐灵胎用“失笑散”治胸痛心痛,亦取法于活血化淤通脉。这一认识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此外,古人的化痰开结与温阳、益气并用治疗胸痹的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现代名医邓铁涛认为气虚乃冠心病的病机共性之一,胸痹之发生以气虚为本,血淤痰浊为标。“心阳,阳中之阳也”。邓氏在病机上十分重视心阳,心气又是心阳的具体表现。心阳亏虚,鼓动血脉无力而致心脉淤阻,脾失健运而致痰浊内生,因而气虚、痰浊、血淤构成了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的主要环节。在治疗上提出“通法”与“补法”两大原则,以益气化痰通淤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代医家多从UA主要病机阳(气)虚血淤出发,或用经方,或用自拟方,以达到温阳益气、活血通脉的治疗目的,取得较好疗效。程丑夫教授在古方清·陈士铎《石室秘录》之“逐寒返魂汤”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研制的有效中药复方制剂“舒冠滴丸”,具有芳香通脉,益气温阳、豁痰化淤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89.3%,并具有较好的抗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2];张氏[3]用补阳还五汤治疗UA 70例,缓解心绞痛的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1.4%,84.37%,优于对照组。汪氏[4]以温阳通脉法为主组成温心汤(桂枝、党参、丹参、葛根、川芎等)治疗自发性心绞痛82例,6周后,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5.12%,心电图有效率74.39%。孔氏[5]以温阳益气、祛寒通痹化淤法,用心痛舒宁口服液治疗UA 47例,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91.49%,心电图有效率44.68%,与对照组硫氮唑酮疗效相当,并认为其可在多个环节上影响UA的病理进程。龚氏[6]以温阳理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2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6%,心绞痛疗效87.9%,心电图有效率72.8%。史氏[7]以具有温阳益气、行淤通络作用的心安宁滴鼻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现其可以有效的抑制内皮素(ET)分泌,促进NO释放,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参考文献

[1]黄修涛,程如海.冠心病中西医病名立体网络关系探讨[J].新中医,1999,31(1):3.

[2]谭元生,谭圣娥,程丑夫,等.舒冠滴丸抗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0,9(1):29.

[3]张 华.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7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5,27(9):19.

[4]汪晓芳,史大卓,涂秀华,等.温心汤治疗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8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4):201.

[5]孔繁立,尤松鑫,成启予,等.心痛舒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06.

第2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心健脾丸

近年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是冠脉病变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促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因素。为此采用益心健脾丸治疗UA早期时对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影响作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参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定诊断[1]UA患者发病时间1周内均可入选。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6543±159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6216±1291个月。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6~78岁,平均6211±1678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6076±1366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钙、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行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加服益心健脾丸(水丸剂,由我院制剂室生产),药用:党参、川芎、茯苓、、葛根、降香、制半夏、枳实、延胡索。6g/次,3次/日。两组均以30天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⑴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较重度心绞痛症状减轻到轻度,重度心绞痛症状减轻到中度;②好转: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中度症状减轻到轻度,较重度减轻到中度,重度减轻到较重度;③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或有所加重。⑵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正常;②好转:S-T段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重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③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有所加重。

结果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Hcy均较治疗前降低(P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痰瘀交阻。益心健脾丸中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制半夏、枳实化痰消积,川芎、降香、延胡索、葛根活血通脉,清利头目。全方补气行气,豁痰通络,升降相因,正切中该病病机,故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从本研究中观察到,在UA发生早期患者血浆Hcy是明显增高的,提示可增强血小板聚集性,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冠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并可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改变。用益心健脾丸治疗UA,无论从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善及降低血浆Hcy水平,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第3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而这两个学科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论争的对象。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掀起的一场大辩论。大辩论的主题主要涉及:传播学、传播教育会不会、要不要完全取代新闻学、新闻教育?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新闻学、新闻教育向何处去?这场大辩论的集中表现在1995 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年会上。在这次大会的“课程改革”分会场上,多次响起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要为传播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新闻学、公共关系学和广告学,培养所有的人才;如果继续为特定的行业特别是新闻业办教育,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应当承认,要科学且准确地把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是很难的。但是总结他们的异质性与关联性对于解决关于这两个学科关系的迷思很有意义。而新闻学与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的异同。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媒介范围的异同,一方面是媒介内容的异同。在媒介范围方面,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也涉及新闻期刊,现今还有互联网;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加上电影、书籍,新闻期刊也扩展为所有不同种类的期刊。在媒介内容方面,如果把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概括为新闻、言论、知识、文艺/文娱和广告等五种主要的信息类型,那么,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与言论两块内容,而且主要是围绕着新闻与言论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制、出版等“新闻工作”来进行研究。

(2)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的异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层面是基于新闻、广电、公关、广告之上的一般性传播规律的整体性层面,因而其学理层面也就比新闻学的学理层面更加抽象,更加一般,也更富有理论的概括性和指导性。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传播学的应用学科,比如公关、广告的研究层面或学理层面,又处于大众传播学之下与新闻、广电相类似的层面上。

(3)学术立场或学术取向的异同。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一方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注重专业理念或专业伦理的培养,也就是注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灌输与养成。归根结底,新闻学具有鲜明人文取向,是人文学科。美国主流传播学则是为了满足政治、军事、企业等不同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放弃价值理性,承认现行的传播制度是合理的,只求工具理性,致力于寻找达成更佳传播效果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成为直接服务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经营管理工具。因此, 美国主流传播学具有鲜明的行为科学取向,是社会科学。

(4)研究方法的异同。传统新闻学从来没有单独将研究方法作为问题提出来,这表明新闻学缺乏研究方法的自觉。这自然是一种基于科学主义立场所作的判断。事实上,新闻学主要是运用归纳与演绎这些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来开展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业务操作,即新闻的采、写、编、评,以及新闻节目的摄影摄像与制作。美国主流传播学一直强调运用社会调查、心理实验、内容分析等“科学性”方法来研究传播效果,通过量化与统计的过程来求得实证性的结论,对传播实践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作为改进传播活动的依据。

如前面所言,关于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的关系曾一度众说纷纭,现在比较被接受的观点是:新闻和传播这两个学科定位大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亟须互补。就我国的情形而言,新闻学与传播学当下总体看来, 还是合的态势大于分的趋向。

如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大趋势是合,那么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能合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作为三大学科之中的两个,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第一,学科研究目标不同。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目的都是要揭示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获取关于对象的尽可能普遍的知识,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是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等问题。与此不同,人文学科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及其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由此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从而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其所要回答的主要是对象“应如何”的问题。当然,人文学科也要研究物、研究各种事实性存在的性质和规律;但它决不满足于、决不止于发现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而总是要进一步追问如此这般的对象、对象如此这般的性质和规律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有何意义。

第二,致思方向不同。对于科学与人文学科在致思方向上的区别,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凯尔特曾作过说明。李凯尔特曾分析过文化科学(大体上相当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他认为,因为要发现一般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时总是致力于“抽象化”或“普遍化”,也就是说,它总是致力于把个别事实归结为某种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并把特殊规律提升为一般规律,从而抽象出越来越普遍的规律。因此,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人,人必然被抽象为无差等的“类”。与此不同,文化学科在研究对象时则总是致力于“具体化”或“个别化”,它强调和珍视各种个别的东西、富有个性特色的东西、独特的东西的价值,并借此来开掘人的生存的丰富意义。文学、史学、哲学的研究都莫不如此,它们都是只有在表达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时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4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踝关节不稳定;重建手术;疗效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treatment analysis

Chen JingchaoChen HuifengGuan Donghu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effect.Method Selection in Zengcheng City, Xintang Dongguan city hospital and the Shijie hospital in 50chronic lateral instability of the ankle in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for oper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Baird ankle score, measuring the anterior drawer test of reach distance and tilt angle, follow-up of curative effect.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ankle score 84.92+8.7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alus reach 5.75+0.44 mm, talus relatively uninvolved tilt of 7.23+/-0.82DEG,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rate reached 96%,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Operation reconstruc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rate of good, improved ankle anatomy and kinematics function.

【Key words】 Ankle instability; reconstruction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中图分类号】G2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42-02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进而引起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手术重建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有效手段,在此为了进一步分析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增城市新塘医院和东莞市石碣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1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4.98±8.38)岁。所有患者均为反复的踝关节扭伤后出现关节局部疼痛、控制力减弱和本体感觉变差等相关症状,结合前抽屉试验(+)和距骨倾斜试验(+)诊断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纳入标准:踝关节外侧反复扭伤后发生肿胀、疼痛,其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6 mm、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较健侧>9°。

1.2分组方法: 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重建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情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重建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患侧臀部垫高、大腿根部绑扎气压止血带。首先在距离外踝远端2-3cm处做一长约8cm的弧形切口,清理并修剪断裂或挫伤的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及跟腓韧带。然后再距外踝近端10cm处沿腓骨后缘做一长约3 cm的纵形切口,游离腓骨短肌肌腱并沿正中线切开,靠近端切断前侧半用自制肌腱分离器经皮下隧道分离牵拉到第一切口内,腓骨短肌腱远端止点保留。在外踝远端2.5cm处由前向后钻一腓骨骨道,距腓前韧带距骨附着点处及跟腓韧带跟骨附着点处各钻一孔距约1.8cm、隧道直径约4.5 mm的V形骨髓道,将肌腱依次从跟骨隧道外踝隧道、距骨隧道穿过,将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足轻度内旋,最后缝合修补关节囊及伤口。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Baird踝关节评分,并行应力位X线检查、测量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试验的倾斜角相对健侧的角度。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并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所有检查结果均按P<0.05作为判断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踝关节评分及测量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距骨前移5.75±0.44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通过t检验可知,观察组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距骨前移距离和倾斜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患者随访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1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对照组患者优11例、良5例、差9例,优良率64%。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稳定性对于运动功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非常高,当急性扭伤后处理不当、休息时间不够、损伤反复发生就会引起慢性踝关节不稳定[1]。相关研究表明80%以上的踝关节扭伤会伴有外侧韧带的损伤,进而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发生[2]。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以分为功能性不稳定和机械性不稳定,且在发病时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两者通常会合并发生[3]。

及时的手术重建治疗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我们的研究可知,接受重建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评分84.92±8.74、明显高于对照组,距骨前移5.75±0.44 mm、距骨相对健侧倾斜7.23±0.8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距骨前移和倾斜角度变小、说明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得到恢复,关节评分越高、说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4]。由此可以看出,手术重建治疗对于恢复踝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维持关节正常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6.0%,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得出结论,手术重建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优良率,改善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和运动学功能。参考文献

[1]Tang Yu. Advance of Treatment forChronicAnkleInstability. Chin J Rehabil TheoryPract, 2008, 14, (5):449-451.

[2]曹飞,徐顺利,王世海. 早期手术重建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69-170.

第5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第6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传播;国际传播

一、国际传播研究的现实状况

国际传播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充满活力而又具有迫切现实性的新兴学科。

从国际方面看:国际传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国际传播作为一个学科在美国开始得到了承认。1971年,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率先开设了国际传播的硕士学位课程。70年代,国际传播研究走向国际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成立于1957年的联合国下属的教科文组织国际大众传播协会,于1978年设立了国际传播分会,作为其12个分会之一。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先后组织出版3本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1981)、《世界交流报告》(1989)和《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1997)。1994年,国际传播分会开始出版自己的会刊《国际传播》,每半年出版一期。在每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大众传播协会的近几次会议上,国际传播成为最热门的论题之一。

与此同时,民间的研究自8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在我们不完全的资料收集中,80年代涉及国际传播的书目就有十数种。如:《组织中的国际传播》、《国外新闻和世界信息新秩序》、《全球信息与世界传播:国际关系的新领域》、《二十世纪的国际新闻播报》、《传播的国际百科全书》等。90年代以后的研究著作更多。例如:《国际传播中的现实议题》、《全球新闻业:国际传播的历程》、《资本主义与传播:全球文化和信息经济》、《超越国家主权:90年代的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化:批判导论》等(以上见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书目)。①笔者发现,国际传播的研究以美国领先,大部分的著作也多出自美国。这一点显然与美国是一个国际传播大国,掌握了世界传播信息量中相当大的比重有关。在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媒体集团中,美国就占了5家。②

从国内方面看:在我国,国际传播的研究可以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1982年传播学才通过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介绍到中国。同年年底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1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1985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高校第1个传播学研究机构“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1986年,在黄山召开了第2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1988年,在北京,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社会舆论调查。经过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低潮,1993年在厦门召开的第3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确定了传播学本土化的方针,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4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拓开了传播学更广阔的研究领域,1997年中国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调整,传播学开始被并入原来的一级学科新闻学,称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传播学20年的引进、介绍、研究和本土化、实用化过程中,国际传播是发展最晚的一个分支领域,直到90年代末,才在各个高校和研究所成立专门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目前在北京初步形成了以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研究所等几家为主的格局。在国内传播学一百多本著作上千篇文章中,有关国际传播方面的论著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目前,我们查到的国内以国际传播为题的中文书只有3本,一是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教授主编的《国际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二是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院长蔡帼芬教授主编的《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三是译著,即美国罗伯特·福特纳的《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有关的文章也不是很多。经初步分析,我们发现,这其中,从大的方面讲,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的研究集中在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对外宣传与国际关系及对传播学的译介方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则集中在对策论、国外舆情分析、焦点问题报道等实用化内容方面。该研究中心出版了60期舆情分析报告并成立了阳光论坛,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笔者认为,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际传播学研究还存在许多弱点,大致说来就是研究的玄化、泛化、空化和术化。所谓玄化是指在传播学的介绍、引进过程中偏重引经据典、直译许多国外名词而缺乏对文本的中介转换,造成概念混乱,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这门学科的清晰化和本土化。泛化则表现在研究的平面化,不界定学科边界,不限定学科内容;而是把一切现象都往传播学里面装,似乎一切人类文化现象都是传播现象,一切跨越了国界的信息交流都是国际传播,结果使研究目标无法锁定和深入。空化是我们过去政治化研究传统的延续,在缺乏实证研究、量化研究、具体研究、微观研究的基础上空发议论,有的只是生拉硬套某种哲学理论,结果背离了研究的科学精神。术化则集中于对策研究,一切以实用化为目的。当然,如果的的确确搞“术化”,那应该是先基础(术)、再理论(学)再运用(学术),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从乐观一面看,尽管存在许多弱点并且刚刚起步,但国际传播学仍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前途的新兴学科。恩格斯告诫我们,“历史过程中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③一旦社会上产生了某种需要,那将会比10所大学都更能推进研究的深入。国际传播发展的两大背景是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化、以及大众传播的兴起和传播分化。这决定了国际传播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国际传播学进行深入研究是时代的任务和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传播学的学科来源

国际传播并非无本之木。其学科来源,大约有3个方面。

国际传播来源之一是传播学。传播学是一门起源于40、50年代,成熟于60、70年代,并在80年代以后得到了巨大发展的新兴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有关传播学的英文著作就达4000多种。从体系上看,传播学研究包括传播定义,人类传播史,传播符号、过程、结构,传播方式和媒介,传播受众和效果,传播制度与控制,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传播学流派等内容。传播学本身就是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新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加入了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新元素。从理论上看,现在形成了注重研究过程、以实证为特点的美国学派和注重研究后果、以理论批判为重点的欧洲学派。传播学与国际传播的契合点主要在政治方面。日本学者鹤木真曾把国际传播定义为“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④另一个日本学者生田正辉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传播的首要特征,是它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⑤由此而来,国际传播研究的重点在于国际传播内容的价值问题、信息与主权问题、文化霸权问题、信息全球化及国际信息秩序问题等方面。这些课题对国际传播中的宏观问题和理论问题赋予了较大的注意。

新闻学是国际传播的来源之二。它发韧于报刊出现后的18世纪,在19世纪末新式新闻的崛起中初步形成。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种种有巨大影响的新闻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开始融入了大众传播学,形成了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包括新闻学理论、业务和新闻传播史三部分。作为应用学科,新闻学的业务部分是一个更庞大的学科分支,大大多于、强于其理论部分。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在于新闻的业务实践从一开始就包括国际新闻部分。

然而,笔者所见,国内学者包括新闻界对国际新闻的认识存在模糊不清、界限不明的现象。国际新闻似乎是指与国内新闻相对的那部分内容,即属于“国际方面的消息”那一类。同时,面向国外的新闻报道及其他传播活动则被看作是对外宣传。其实,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国际新闻应该指跨越了国界的新闻,并不仅仅是来自国外的新闻,也不仅仅是对外宣传,而是双向互动的新闻。

从历史上看,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国际新闻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大众报刊兴起后,国内新闻、地方新闻逐渐夺走了国际新闻的地盘。但是即使在新式新闻到达顶峰的19世纪末的美国,国际新闻仍然稳定地占据着相当大的新闻比重。随着20世纪初世界体系的形成,国际新闻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有时稍有增减。⑥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国际新闻,实际上属于国际传播范畴;而且可以说,国际新闻是国际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际新闻的认识,是国际传播学出现的基础。在新闻史中曾出现过政党报刊、言论纸向大众报刊、新闻纸转变的过程,在国际新闻传播的历程中也同样遵循这样一条轨迹。在新闻史早期,国外新闻报道主要发生在民间(即传播者主要为民营办报人)。进入20世纪后,随着国际社会的形成与竞争的激化,国家开始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传播者,国际新闻开始明显地表露出其政治性和实用性。这时国际新闻的首要特征就是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国主动认识并开始运用国际新闻进行宣传的重要时期。一战以后特别是二战之中,这种认识和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冷战时期,这一传统得到了延续。到了20世纪末,国际新闻的宣传特征才在表面上有所减弱。

总之,国际新闻是新闻学与国际传播的结合点,其重要特征表现为政治性和实用性。英国新闻界泰斗北岩勋爵曾任英国一战时期对德宣传总监。传播学的创始人拉斯韦尔早在1927年就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早在1931年出版的关于国际传播的两本书《国际传播:美国的态度(Calrk, Ke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American Attitude, NY1931)、《国际传播:语言问题论文集》(Herbert NShelt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 Symposiumon the Language Problem, London 1931),也都涉及对外宣传问题。于1984年出版了第一部中文《国际传播》专著的台湾学者李瞻本人也是一个新闻史学家。由于国际新闻只是新闻中的一个现象,对外宣传是一个实际操作问题,加之新闻学本身又是一个实用性的学科,所以在新闻学的论著中,鲜有详论国际传播者,有的也只是强调其宣传功能。所以从新闻学演化而来的国际传播研究,其侧重点主要在“术”的研究,即宣传技巧、效果以及对策研究。但是按现在我国的学科分类,国际传播要在新闻学和大众文化事业中去查找,这虽能表明国际传播与新闻学的渊源关系,但严格说来这种学科界定并不科学,也不太符合现实需要。

国际传播的来源之三是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最早就是国际政治学。一战以后政治学由传统的历史比较分析转向现实主义政治,于是国际政治学逐步转化为国际关系学。20年代后,现实主义政治学占据了主流。二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滥觞,国际关系学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了。国际关系学包括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现状及控制、国际关系理论等几个方面。国际关系学是一门“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预见、评价乃至控制国家间关系和国际现状”的学科。⑦它包含两个研究层面,一是双边和多边层面的国际关系,二是宏观国际关系体系。国际关系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作为国际基本行为体的利益、力量、外交战略,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国际关系的体系与结构、动力与控制及演变和预测等。国际传播在国际关系的微观和宏观层面都是重要因素。西方国际关系学者是在60、70年代开始从国际关系角度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在国际关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行为主义试图从可观测、可控制的国家行为出发,建立一种“精确”和“科学”的国际关系学。创造了国际关系学分析模型的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在60年代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国家外交决策系统和国际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其中大众传媒和民间舆论传播的通讯交换和控制在这一模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罗伯特·诺斯则在国家间信息传递的媒介模型之上建立了内容分析和决策心理分析理论(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1967)。所谓内容分析是总体分析,就是通过对大量的国际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和分析,直观地把握国际体系;所谓决策心理分析则是个体分析。理查德·梅里特着重在国际传播的过程和内容方面做文章,建立了包括政府行为体、非政府行为体和文化交流在内的国际传播三元交叉模型(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1972)。⑧后来,一些学者进行了不少媒体与外交、舆论与对外关系的专题研究,创立了“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研究领域。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这两个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搭建相互关系(如台湾学者周莉音《国际关系中国际传播之角色》,黎明文化公司1985),但总有些缺乏深度、缺乏理论贯通性的感觉。在近年来从国际关系学角度进行的国际传播的研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国家行为个体、国家力量及力量显示方面,有人认为传统的国家力量研究,其定量分析仅仅集中在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实力和贯彻目标的意志力几个方面是不够的;应该而且必须加上国家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扩散及控制,因为信息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二是在国际关系整体及全球化问题方面,有人认为必须加入国际传播因素。在当代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如果缺乏国际传播体系,那是非常不完整的,因为国际传播体系也是国际关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际关系角度出发研究国际传播,能为我们从理论和实际、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理解国际传播提供不少有益的帮助。

从以上国际传播的3个学科来源看,国际传播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它与上述3个学科都有渊源关系,又不完全直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其多学科性、交叉性恰恰符合当代社会科学综合化与学科分化的一般趋势。

三、深化国际传播研究的思考

对于深入推进国际传播学的研究,我们认为至少有4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国际传播的本体论研究、国际传播史的研究、国际传播“术”(技巧)的研究及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的理论研究。

国际传播本体论要解决国际传播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国际传播的定义问题。我们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研究“国际间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系统运行”?我们可以说新闻学研究“对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是“对新近变动的国际事实的传播”,或者说是“对新近变动的事实的跨国传播”?我们可以说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国际传播是研究“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和演变规律”?应该说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未必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现实。

在传播学的体系建立过程中,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个W的体系模式很有创建性,为传播学界所广泛接受。但实际上国际传播在每个W的具体定位上都存在分歧。如在传播者方面,有人认为应该主要是指国家或国家的组织,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有影响力的个人,还有像梅里特,则提出了三元模式。在传播内容方面,有人认为主要是指国际新闻的传播,有人提出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三分法,还有人则认为应该包括一切信息。在传播工具或渠道方面,有人认为主要是指大众媒介,而且重点是电子媒介;有人则认为应包括人际交流的一切方式。在传播受众方面与在传播者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样,有人认为应该有特定的传播对象;有人则认为凡是面向国际社会的传播都是国际传播;而所谓国际社会,就是没有国界的社会。与上述诸方面相比,可以说国际传播在效果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多,而且效果研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但是,同样在这一方面,“公共领域”理论、制码解码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文化霸权”理论都在大行其道。很明显,只有对上述的分歧和争论进行梳理和明确化,才能建立对国际传播的本体论认识。

国际传播史是对国际传播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综合性。恩格斯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科学,这就是历史学。一切现代社会科学都是从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切现代学科的建立都离不开对该学科所探讨的社会现象的历史考察。对国际传播的历史考察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关于国际传播的起源,有人从国际关系学角度出发,认为国际传播始于16、17世纪近代国家的出现和国际关系的起源,这种说法忽略了传播业的内在发展。有人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认为国际传播源于1835年哈瓦斯通讯社的成立和电报的出现(李瞻《国际传播》1984,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2000),这种说法又忽略了在此之前报刊的作用。还有人则从国际政治角度考察,认为国际传播发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战时宣传,这种看法显然比较狭窄。在众多新闻史著作中,有关国际新闻史和国际传播史的研究不受重视,往往被挤在对外宣传的角落。实际上,考查国际传播史的起源与发展应考虑其本身内在的规律,并应综合社会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研究。

国际传播技巧主要研究国际传播现状和对策论方面的问题,也是国际传播学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应该包括世界传播体系的框架及运行机制、国外重要媒体介绍、媒体信息的分类及量化、舆情分析模式、媒介事件与报道技巧、传播者形象与传播效果、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方面更需要重视的是观念的变化,应从政治宣传的角度转换到报道和经营的角度,注重对象研究,收听率、收视率的研究。再好的宣传没有听众和观众只能是空谈。目前世界信息秩序不均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除了经济技术原因外,经营方式和观念的落后恐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最后,建立国际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是一项不断带有总结性意味的工作,也是国际传播能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分支学科或问题研究而生存发展的关键。它所包括的内容至少有对国际传播的本体认识、研究对象和目的、带有理论抽象性的国际传播史和现状分析、国际传播各种理论介绍、国际传播体系的运行及控制、国际传播技巧概述以及国际传播的未来发展等等。只有搭建起科学的理论框架,国际传播学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研究平台,从而在众多的分支学科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注释:

① 80年代涉及国际传播的书目原文:

1)Baskin, Otis W,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n Organizations, Calif1980

2)Stevenson, Robert, Foreign News and 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 lowa State Univ Pr1984

3)(Mowlana, Hamid,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New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1986)

4)Fenby, Tonathan, The Intermational News Services: a Twentieth Century, NY1986

5)Bamouw, Erik,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s NY1989

90年代以后研究著作原文:

1)Matin, Lesie John, Current Lssu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Y1990

2)Merrill, John Calhoun, Global Joumalism: Journe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Y1991

3)Garnham Nicholas,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

4)Herbert I Schiller,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NJ1993

5)Ali Mohammadi,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1997

② 洛特非·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第9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卷,第477页。

④⑤ 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7页,第238页。

⑥ 国际新闻在新闻中的比重问题,是一个需要进行实证性研究的问题。在早期的报刊中,其比例无疑是很高的,例如英国第一份日报《每日新闻》,其创刊号的声明就明确指出该报是以翻译荷文、法文消息为主,“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见郑超然等《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3页)。中国最早的报刊也是以国际新闻为主,有的就以《各国消息》为报名(见白润生《中国新闻通史纲要》,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6-30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重要报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中用于国外新闻报道的页数,占其总数的22-24%。(见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77-78页)。

第7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学界:教学与科研不可脱离新闻实践。

徐宝璜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价值、新闻的采集、新闻的编辑,以及广告、发行等。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及广告经营等内容,都与新闻实践有很大关系。新闻学作为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理论架构尚稚嫩,许多部类的架构大而不详。有些部分仅仅是经验积累,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这种情况正好表明,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而要积极吸收优秀的新闻研究成果。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学界的教学与业界的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和教材比较陈旧,业界前沿的改革创新已经在轰轰烈烈进行,却还没有走进课堂。实际做起来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传媒业的变化日新月异,不仅新媒体不断涌现,即便是传统媒体,其形态、内容、运营模式,也在改革创新中往纵深发展。可以说年年月月都有新东西,令你眼花缭乱。教材是相对固定的,很难经常变。当然,应对能力强的老师会抛开教材,从实际情况出发,讲一些新鲜的、前沿的东西。既要传播已定型的古今中外新闻理论成果,又要总结最新的实践经验,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形成能指导新闻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

业界:经验还需上升为理沦。

“新闻有学还是无学?”这一直是学界和业界争论的话题,如果这个问题弄不清楚,业界不重视新闻理论研究的现状还会延续下去。

“新闻无学”论者认为,新闻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性、逻辑性知识体系,无需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新闻理论研究上。这种观念很容易导致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因此,树立新闻有学的观念,重视新闻学术研究的价值,提升学界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使业界更好地与学界合作,实现共赢。

第8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今年9月,应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随上海财经记者代表团前往德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行程虽然短暂,效率却非常高,代表团一行6人穿梭在法兰克福、波恩、柏林、汉堡和慕尼黑5大城市之间,顺利完成了对30个机构的登门拜访,这其中有一半是媒体单位。陪同代表团的是阿登纳基金会上海项目办事室主任ThomasAwe先生,中文名叫魏特茂,说快了和“为什么”有点音近,一位十分热情、友好和幽默的德国人。他在路上说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搞笑段子”:有个中国小女孩问他为什么叫“为什么”,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为什么”;反正叫魏特茂,不要问为什么。玩笑归玩笑,魏特茂先生还是常常令我们感受到德意志民族严谨的一面,所谓“走在钟表上的民族”:他时时处处扮演掐秒表的角色,一看我们问个不休、无意刹车的时候,就会当机立断插话进来,“还可以问最后两个问题”。若问“密集访问”为什么能够做到环环相扣?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其实,此次德国之行确实带着许多有关德国媒体的“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不少传统的德国报纸并不重视对年轻读者群的吸附?与生俱来不在头版放新闻图片的《法兰克福汇报》,年近花甲不改传统本色,头版至今仍然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字母。随着德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这份报纸的存量读者也在自然减少,他们现在所想的办法是,如何使存量读者稳定下来,不至于发生太大的突变,对吸引年轻读者并不抱有希望。理由很简单,也很现实:在新技术条件下,年轻人不喜欢看报就是不喜欢,任何努力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徒劳的,与其花钱争取增量,还不如去巩固存量。至于报纸自己去创办网站,采取报网互动等形式扩大读者群和影响力,那已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报纸了。再比如,为什么知名企业CEO拒绝采访,杂志还可以将其图片安排在封面上?《经理人》杂志资深记者Wolfgan gHirn先生认为,公众企业不属于哪一位,公众人物也不属于谁自己,其经营策略会对许多人,包括投资者、合作者和消费者产生影响,媒体就有权利对其经营策略给予评判,当然不能去涉及其个人隐私。这种评判是以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为基础的,企业不合作不要紧,CEO拒绝采访也没问题,杂志可以采取间接调查,向证券分析师、消费者、供货商等企业关联单位了解新闻事实。还比如,为什么没有发稿指标,记者仍能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我们走访的媒体几乎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在德国媒体中,如果哪位记者的稿件总要进行大幅度的删改,或者时常出现一些后遗症,或者老是找不到报道线索,那么他不可能长时间在编辑部呆下去,基本上他会叫自己卷铺盖走路。

马不停蹄的走访、打破沙锅的提问、真诚坦率的回答,使我对德国媒体的了解和认识,随着行程的延展而不断增进。特色鲜明和成效卓著的记者培训,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良多的启迪。

以下是我从采访实录中整理出来的部分相关内容,德国怎样培训记者?谁来培训记者?培训效果如何?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时间:2007年9月10日

地点:阿登纳基金会新闻学校

人物:Marcus Nicolini博士

在德国,为媒体写稿件的人都可以称为记者,记者是一个自称的职业。全德国有7.3万人吃新闻饭,其中一半是被媒体聘用的职员,一半是向媒体供稿的自由撰稿人。

这些人中间,有不少来自非新闻专业,也没有经过新闻的专业训练。这种状况过去几年出现了比较大的转变,因为媒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人力成本,所以自由撰稿人的比例不断上升,这就需要培训。一个自由撰稿人可以同时向多家媒体投稿。媒体对记者的需求也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一是能向多种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发稿,需要掌握各种技能;二是要了解读者需求,知道具体稿件能给读者带来何种利益。从

读者角度看,信息已经饱和,记者要帮助他们分析,提供附加值;三是要有两年的媒体实习经历。这两年有60%以上的记者达到了这一要求。

阿登纳基金会从七八年前开始从事记者培训活动。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报名参加学习培训,还有意识吸纳一些非新闻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只有通过培训,他们写出的稿件才能有质量。每一期学制两年,断断续续,修满为止。学习费用全部由基金会提供。两年中有4次实习机会。

想进入阿登纳基金会新闻培训班需要一些条件,主要有三条:一是有记者工作的经历,二是大学新闻专业成绩良好,三是个人的政治倾向同基金会一致。经过培训的实习生很受媒体欢迎,原因是比较快能进入工作状态,不需要熟悉适应期,马上就好派上用场;媒体原有的职员本身需要休假,正好实习生上阵顶班。新闻学校一般没有固定的师资,授课老师都是兼职新闻工作者。

在德国有200多个全日制新闻学校,阿登纳基金会新闻学校只是其中一所。

时间:2007年9月11日

地点:新教传媒学校

人物:Pfarrer Klaus Mollering校长

新教传媒学院是新教教会组织成立的学校。二战之后,新教认为信教的人应该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创办之初,只有报纸杂志一个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在已扩展到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四个板块。原先分业余和专业两个层次的课程,从1995年开始改为18个月的全时学习。现在读学生共有15名,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博士生,平均年龄大约为28岁。目前正在学的模块是经济学。

在德国,如果没有实习经历,直接去媒体应聘,基本上会遭到白眼,因为只有理论而无实践的人,让媒体感到受不了,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你玩。而在新教传媒学院的18个月学习培训,相当于两年的媒体实习经历,可以有资格去媒体去当记者编辑。

这里没有老师,只有工作班子,设计安排好18个月的课程结构,由外聘老师前来授课。以案例教学为主,给学生一个题目,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比如,在柏林有个政府机构叫教育所,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派学员去教育所采访,把柏林为什么要设教育所、派什么用场、怎么发挥作用等问题了解清楚,并写出采访报道,由老师进行评点讲授,为何这样写是好的,而那样写就不行了。这就是这里的理论教学,而到媒体实习则是实践教学。大学新闻专业的学习很重要,但普遍存在一个不足,就是新闻实践是不系统的,或者说是跟新闻实务相脱节的。

时间:2007年9月13日

地点:汉堡新闻工作者学校

人物:Andreas Wolfers校长兼经理

在德国要想进入媒体编辑部,大致有三条途径: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在媒体实习两年或在新闻学校学习培训过。汉堡新闻工作者学校是当地四所比较大的新闻学校中的一所。每批招收培训20人左右,学制为18个月,大致分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约为4个月,其中两个月在校培训,另有两个月在外实习。学习培训分报纸、杂志和多媒体三个业务板块,重点放在技能或者说是手艺培训上。比如,学习标题怎么制、特写抓什么、评论如何写等业务技能。当然,还要学新闻理论、编辑管理、排版技术、新业务开发,以及新闻业务与公关区分等等,内容五花八门,但非常实用。

学校对报考的学生学历没有要求,年龄则控制在20至28岁之间。近年来每年约有2500名报名,采取三次筛选法录取其中20人。

第一轮是信函征答。共出两类考题,一类是写报道,5题选1题;另一类是写评论,也是5选1。每年大约有1500人回信,杳无音信的1000人则自然淘汰。

第二轮是好中选优。由资深媒体工作者组成10个阅卷组,给应征的1500份答卷评分,从中选出得分最高的80人。

第三轮是择强录用。这一轮要考三天:第一天给最后剩下的80人看新闻图片,包括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比如球星齐达内用头撞人图片,让考生说出什么事件、哪位人物和怎么回事,主要考学生的兴趣是否广泛、是否关心社会、是否关心新闻时事。第二天是命题采写,让学生出去采访3小时,回来写稿两小时。第三天是面试,3人一组,面对10位资深媒体工作者回答各种问题。最后,将三轮考试的分数加起来,适当考虑学生的背景和学历,给出一个总评分。根据总评分高低,录取最强的20人。

这种选拔是别的学校没有的,虽很复杂,但一直得以坚持,因为它很到位,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培训的重点放在技能上。比如,如何将德语写得标准、精练和准确?选一些应用德语很糟糕的文章,让学生练习修改。还比如,假设核电站发生故障,应该如何采访报道?先要给故障下定义,这是一次什么样的故障,过去曾经发生过多少次,地方官员采取了什么措施,等等。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三部曲”:一是采访要全,不能遗漏小的信息;二是写作要快;三是国语要准,语言文字的运用必须规范。如果对国语没有敬畏之心,运用随意、粗糙、失范,对一个人而言是缺乏责任心,对一份报纸而言是放弃权威性。

我们的筛选法和培训法效果不错,这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来:到目前为止已办了25期,共有560名年轻人从这里走进编辑部,其中有40人当上了总编辑,副总编或编辑部主任约有90名。

时间:2007年9月18日

地点:路透新闻社

人物:Martin Zwiebelberg新闻主管

我毕业于美因茨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这里聘用人员中也有来自新闻学校的,也有两者都不沾边的,既没有上过大学的新闻专业,也没有去过新闻学校,他们在大学学的是其他专业,但想早点赚钱生活,就在媒体打工,其中一些后来就被编辑部聘用了。这是一个有意识的制度安排,记者在德国是没有被注册的职业,因为德国宪法规定,任何人都享有言论自由。只要你发表意见,就享有了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如果让记者作为一个行业确定下来,等于间接剥夺了其他人的言论自由。路透新闻社没有死板的录用条件和标准,我们只录用我们所熟悉的,一般在这里实习过的机会比较多。

大学本科四年,陆续前来实习过,毕业后进入路透,合适的则被聘用。很难评价大学生和新闻学校学生的能力孰高孰低,要看学生及其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如果硬要我说的话,我倾向选择新闻学校的学生,因为大学学的,与媒体的实际需求相差太远,媒体需要适应能力强的员工。大学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再经过新闻学校培训的,在编辑部的表现,一般也很不错。

德国的新闻学校的功用,显然得到媒体的认可。有新闻学校的经历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比其他经历更容易进入媒体编辑部。我在走访中隐隐感觉到,德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媒体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脱节。虽然他们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没有直截了当的回答,但事实似乎就是这样,所有的媒体都倾向于录用来自新闻学校的学生。大学新闻专业存在的偏差和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数量有限,二是学科背景单一,三是重理论轻实践。而这正好为新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间,把大学新闻专业的“短板”给补齐了。

从学习借鉴的角度看,德国的新闻学校的一些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公益性。新闻学校一般是由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基金组织等创办,实行非商业化运作,具有公益性质。我们走访的阿登纳基金会新闻学校、新教传媒学校和汉堡新闻工作者学校,分别由基金协会、教会组织和出版社出资创办。这些新闻学校不向学生收取费用,有的还有不错的生活补贴。在与新闻学校学生的交流中,能感觉到他们神情中透露出来的气定神闲,而少有急功近利之心。学生的学科背景呈现多元化特征,学历也很高,不少是多学位的,有的还是博士生。学校在传授新闻专业技能的同时,还不忘灌输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系统性。在新闻学校的18个月中,学生将接受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闻技能培训,从大的层面来说,有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四大块;从中的层面来说,有采访技巧、写作技巧、编排技巧;从小的层面来说,那可是五花八门,比如标题制作,如何准确、简洁、有吸引力,又能表现德语规范和特色。

三、实用性。如果说大学新闻专业偏重新闻理论,那么新闻学校则注重采写实务,常用案例教学传授新闻技能。我们走访的德国同行中,有的甚至将这种新闻技能称作新闻手艺。因此,资深编辑记者就成了学校里的“座上宾”,被请来就一项具体的新闻业务传授“手艺活”。他们告诉学生为什么是这样,但更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这样。当然,这种案例教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既有老师的经验谈,也有学生的新想法,目的是把新闻规律、处理手段、判断原则等弄懂搞通。

第9篇:新闻学的定义范文

吴廷俊,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记协和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新闻学、新闻教育学和网络新闻传播,曾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8部,其中《新记大公报史稿》获第三届吴玉章新闻奖。

2005年2月28日,是大学开学第一天,吴廷俊院长却在几天前就开始了他的工作。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他刚刚参加完学校的一个会议。一回到办公室,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年整60岁的他,以他那特有的求真风格纵谈新闻与新闻教育,做真人与做真新闻、做真学问……我们一一记录下来,希望它能引发更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人的思考!

新闻人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传媒人

记者:作为新闻研究学者,您怎样理解“新闻”?

吴廷俊:新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关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但无论是作为内容的新闻,还是作为行为的新闻,还是作为产品的新闻,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强调不同的侧重面,并且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新闻与传播有联系,也有区别。新闻不等同于传播,新闻学不等同传播学。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传播学注重效果研究,强调受众本位,运用需要满足理论,因此传播业强调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信息传播业的市场化运作。虽然说新闻也是商品,但新闻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思想性和意识形态性含量很高的商品,所以我不赞成新闻完全商品化,也不赞成新闻业完全市场化运作。

新闻从业者称新闻人,传播从业者称传媒人。新闻讲思想,讲精神,重导向;传播讲信息、讲经营、重满足。我们不能把新闻人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传媒人。一个新闻人,首先应该有思想、有道义、有深沉的责任感。

要经常接受“灵魂的拷问”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新闻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吴廷俊:新闻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它肩负的职责大致上有这样几项:捍卫社会、记录历史和表达人民。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传达党的意志、路线和政府方针、政策。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的作用,党的历代领导都亲自抓新闻宣传,同志1989年在《关于党的新闻出版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职责,“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新闻职业是非常神圣的。新闻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掂量掂量自己肩上的责任,必须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现在,社会都在谈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这些东西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欺骗历史,罪莫大焉!因此,我以为,作为新闻人,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灵魂的拷问”:“我写虚假新闻没有?写了低俗新闻没有?”“我搞了有偿新闻没有?”“我刊登过不良广告没有?”“我的作品能否经受得起历史的检验?”“我的工作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应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培养

记者:作为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您怎样理解新闻教育?

吴廷俊:我以为,新闻教育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新闻产品制作技能训练、新闻专业理论学习、新闻职业精神培养;传播教育主要侧重于四个方面:传播素质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媒介经济与信息产业经营教育、专业传播(广告传播、公关传播、健康传播等)教育。

记者:您认为我国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最应加强的是什么?

吴廷俊:我个人认为,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好记者、大记者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有道义、有节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路见不平,拔笔相助,爱憎分明,敢于同危害社会、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不良现象作不屈不饶的斗争,成为时代的布道者和卫道士,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

做真人、做真新闻、做真学问

记者:听说您现在在博士生中,提倡“真做学问,做真学问”。怎样理解?

吴廷俊:现在,社会上的浮躁之风也侵蚀到学术界,一些人为了评职称,似乎也在做学问,但不肯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针对于此,我曾经对我的博士生说过,既然你们选择了做学问为职业,就要准备吃苦,下真功夫,真做学问,做真学问。

真做学问,一要宁静,二要专注,三要求实。只有宁静致远才能把学问做深,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把学问做精,只有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才能把学问做实。

做真学问,首先要学,就是要读书,要苦读元典,取得真经,努力继承先人的学问;其次要问,就是要考问,要勤于思考,推陈出新,争取创新。

总之一句话,惟真是命,惟真至尊。

“入主流,创特色”发展学院

记者:在您看来,一个学院院长的最重要职责是什么?它对学院的发展有何作用?

吴廷俊:一个学院的发展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实现的,但院长对推动学院的发展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因此,我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做院长的工作。院长的工作很多,很杂,但我以为,最主要的是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学科发展计划,并努力一步一步实施。

记者:您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学科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吴廷俊:几年前,我曾说过“华中科技大学要办特色文科,新闻传播学科更是一定要走特色发展道路,跟在别人后面走,永远不能强大。”现在学院要寻求突破性发展,特色仍然是关键。从学科发展来讲,主要做了两点――入主流,创特色。首先,我们进入到了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其次,我们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科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交叉上做文章,走人文、社科与工科、医科大跨度交叉之路,创造出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科来,比如,我们在全国首创网络传播专业,最早提出创办新闻事业管理学科等,现在正致力于健康传播学的研究等。学科发展特色带动人才培养特色,这包括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应用型新闻人才等。

记者:在新闻教育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不断寻求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学院与学校党委联合成立了全国高校的首个评论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您怎么看待评论教育呢?

吴廷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2001年11月成立,到现在已经三岁多了。新闻评论团已经培养了不少能够直接参与评论媒体评论写作的评论员,比如现在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工作的曹林,在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工作的周虎城等。新闻评论团的成功就源于新闻评论教育模式的创新。

我认为,新闻评论不只是写作课,还是培养新闻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员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只有敢于思想,善于思想并把思想付诸于笔端,才能写出有见解的文章。学院将把新闻评论教育打造成继网络传播之后的第二个新闻特色教育品牌。

记者: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从老师到学生都十分重视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这能算作是对学院发展定位的一种落实吗?

吴廷俊:可以这么说吧。

记者:那现在学院在这方面该做哪些努力呢?

吴廷俊:根据现在的形势要求,新闻学院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学术水平,还必须具备实践能力。二者同等重要。现在,学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大力引进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另一方面让实务经验相对缺乏的老师轮流派到媒体挂职锻炼。学院已经出台规定,中青年教师“每三年之内,必须在媒体挂职三个月”,否则就没有资格教授新闻专业的课程。

记者:在这样的发展定位下,学院2005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吴廷俊:“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应该是学院2005年及以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与教育的竞争环境中,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比什么都重要。

记者:谢谢吴老师!

资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