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在国家积极提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时代,安徽新建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积极融入徽文化特色实践教育,以适应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和学校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徽文化;特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31-03
基金项目: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特色课程》(13Zlgc0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结构要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要求各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面对如此全国性改革趋势,安徽的民办高校何以安身立命.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完美转型,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适应和满足安徽地方性人才需求.那就要切实分析安徽民办高校与国办高校的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找出各专业的亮点,以安徽三联学院艺术设计教育为例,进行说明.
1 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不断追求艺术设计地方文化特色化,都给我国传统艺术设计理念和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安徽民办高校同样如此.纵观我国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弊端:
1.1 办学定位趋同化导致备受排挤
专业设置时,没有正确评估安徽民办民办高校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要服务的对象,导致专业设置与国办高校没有区别,没有特色.学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必然会面临较多的强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国办高校不仅有国家雄厚资金的支持,还有质量较高生源,更有很多人是带着有色眼睛挑剔的审视民办高校,注定只能扮演一个饱受排挤的“小跟班”.
1.2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课程结构
国办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把学生死死的困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了自助发挥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削弱,就像人一样,总细食物,胃就失去了研磨的能力.单一的程结构,基础课、专业课和理论课等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很难整体性融合所学.
1.3 “软硬件”设施增长的比例不协调
民办高校现阶段还停留在规模扩张的阶段,大家都是以国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为目标,努力打造看起来“像”国办高校的民办高校,在意识形态里只是在外观的形式上寻求竞争,对于内涵的建设、质量的提升方面还没涉及.由于资金的不足,不仅硬件设施不够,软件方面教师的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教科学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调整等多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对创造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课程来说,无法满足当前有效传承安徽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需要.基于如此短板,民办本科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创新.
2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模式融合当地人文特色的必要性
2.1 社会市场需要
据了解,受教育环境、就业环境、思想理念等影响,我省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高校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差,用人单位缺口大却又招不到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这一供需矛盾导致许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技术类人员缺口在25%-40%之间;就业难,大部分学生属于专业不对口就业.安徽的地方产业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由于对其本土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很难将其浓厚抽象特色内涵具象化,产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延误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作用发挥.
2.2 学校发展的需要
今年10月26日,“新建本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鹿林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增强开发融合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和探索.安徽三联作为安徽省第一所被国家批准的民办高校,1997年投资兴办,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安徽三联学院.升本后,秉承“特色办学、错位发展;产教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以及“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将服务与地方经济、文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必然深入了解并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应用性人才是地方应用性高校的核心任务!民办高校更是要抓紧时机,明确定位,每个专业找准特色、亮点,那么学校的特色必然就会脱颖而出.
2.3 安徽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不同地方的人文艺术和地方特色都是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人文艺术氛围都充分融合了当地传统艺术文化特征,而在艺术设计市场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主义也成为艺术设计领域新的经济品牌和市场竞争点,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艺术设计市场,艺术设计师们不仅要充分开阔其视野,掌握良好的艺术设计基本技能,更要有传承发扬其本地文化特色的魄力和雄心,使得其艺术设计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创新力,从而更能迎合当前不断追求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艺术设计领域,这不仅提高艺术设计领域市场竞争力,为地方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效益,还能够不断促进艺术设计行业的进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因此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就必须要以此为导向和目标,充分走在时代前沿,要在传承理解本地文化特性和艺术审美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安徽当地文化传承、宣传和发扬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3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徽文化特色的实践途径
3.1 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徽文化的措施
针对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弊端,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教学经验,对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创新措施:
3.1.1 建立徽文化特色教学课程体系
介于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笔者成立专业学术委员会的研究和对专家拜访以及在校生和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迷茫,即学习目标不明确,基本上都是不知道为什么学.徽文化课程一体化的设计会让学生明白四年毕业后,我要具备那些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通过哪些课程最终累计达到既定目标.这些看起来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差无几,关键是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大纲,要精心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学生在四年内要完成的综合性项目,相关课程的每个教学大纲都是为这个项目服务,就相当于每个机械的配件,承担一个任务.徽文化的融入,不是简单的开设一门关于徽文化的课程.如风景写生课都是到徽州地区,针对各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每天单纯的写生,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各专业的学生可以先收集徽元素,如徽州的建筑、砖雕、木雕、人文风俗等,对此材料的收集、挖掘会为下一阶段的徽派元素的提炼和徽文化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徽文化的学习贯穿每一个学习阶段,这样培养出来的设计师才是真正的了解徽文化并能熟练运用徽文化创造产品附加值的适应地方人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3.1.2 加强认知学习,提高其教学实践创新性
介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沿用老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捆”在教室,只能是纸上谈兵.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合理开设艺术讲座,邀请安徽知名艺术设计教授、设计师等来校进行案例课题的实例教学,加强对市场调研课程、产品设计各个流程调研和实践.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的需要,把课堂设在工厂和相关工作室,合作教学,使得学生熟悉掌握设计流程、工艺、材料、制作方法等等,如徽州的砖雕、木刻厂,阜阳的剪纸文化传播公司,安庆的黄梅戏剧团、徽州刺绣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挖掘学生的艺术设计潜力,使得徽文化能与新时代艺术作品完美承接和融合.
3.1.3 完善艺术设计教学配备,加强艺术教师团队建设
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有限,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合理优化其资源配备,融合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例如可以将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与工作室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艺术设计创意转化为作品,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其高校设计产业的发展.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构建校外实践学习培训基地.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市场,还能够有效节约本校资源.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娴熟的提炼、运用能力.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明确确立教师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以及个人的教师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
3.2 安徽民办艺术教育融入徽文化的实践效果
安徽三联学院为了保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艺术设计专业“徽文化特色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将国家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不仅增加对徽文化内涵的了解,还提高了抽象内涵归纳、具象化语言的掌握.为以后综合性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安徽土特产品包装设计,作者根据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关系,让徽元素成为设计创新点.装饰画作品,学生徽州建筑特征提炼,利用现代设计打散重构的手法,采用剪纸的表现形式,展示个人意向的多视点徽州梦中景象.服装设计则是利用“凤阳花鼓”和“徽州刺绣”的手法,将安徽地域特征和特色文化不着痕迹的自然流露.这只是部分案例,仅仅是为了说明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徽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4 结语
作为传承和发展当地艺术文化、培养优秀社会艺术设计人才的安徽民办高校来说,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本地艺术特色与现代文化良好承接、创新和实践的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传统艺术设计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定位师生教学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艺术交流教学环境,理解和发扬安徽当地艺术设计特色,实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型教学,并充分结合教学的自我反馈和评估,逐步刺激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并完成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广大师生必须要共同配合,努力摸索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璞.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民办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4):43.
(2)马欢,夏平.浅谈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J].东方教育,2013(10):25.
(3)宗彦.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77-78.
(4)魏军.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1):224.
(5)吴华娓.浅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与改革[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4):52-53.
[关键词] 艺术 教育 管理 体制 对策
本论文获陕西省首届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全国各高等院校比较特殊的一种教育群体,目前也是高校需要急需解决与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面对越来越多的艺术类考生和急剧增加的艺术类毕业生队伍,我们需要认真的总结教学经验与完善教学模式,使得这样一个日益膨胀的群体得到更好的文化教育与社会责任义务教育。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将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的方法应用于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与管理中,不仅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面对的难题,是一个各高等艺术类教学单位不容忽视的普遍性问题。
艺术类课堂教学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德育的考核成绩放在教学的首位
德育是一个学生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去接受的一种特殊大学教育,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一门功课。可是许多艺术类院校在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忽视了其教育的力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学生走进社会后所缺乏的重要课程之一,应引起社会各界教育人士的关注。德育是一个人到社会上必须学会与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作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高校学生,由于专业教育的注重,对于德育的忽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举措。
艺术类专业教学应提倡“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美育创作理念
“生活与艺术”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与重视。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除了教师的指导与参考美术书籍,没有生活体验与写生等重要教学环节的贯穿。这样的教学有几点不可取的地方:一就是教师无法将课程的要点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生硬地去接受教师的理论教学和狭窄的知识界面;二是学生在参考美术书籍时,由于时间与实践经验的约束使得许多学生的学习变成临摹、抄袭学习,缺乏生活感受与原创作品意识;三是阶段性的教学缺陷使得很多教学环节脱节,连贯的教学体系被各个单元教学环节逐步瓦解,学生得不到系统的美术专业知识教育;四是美术教育逐渐变成书本的、闭门造车式的枯燥理论教育。缺乏生活实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缺陷性的美术教学,它使得美术教育变成无源之水,对于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与树立正确的美术观、人生观是很不利的。
艺术类专业教学应注重对新学科、新专业的讲解与融会贯通
专业教学不是对教材的解读,也不是对于教案的详细讲授,而是一种结合教材、教案、结合当前社会该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做有针对性的讲解与传授。只有多关注该专业的发展面貌与存在的问题,才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变得生动而有意义。目前许多教学单位为了个人的职称评比,各种专业教学丛书不断出现与翻新,这些教材往往在写作时间与实践教学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出版单位可能没有完全的去注重书籍的出版结果,但作为接受该书籍的学生,他们往往没有鉴别能力完全地判断出哪些知识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社会发展的经验来不断验证现有教学教材知识的新与旧,是比较科学而有效率的教学方法。常常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学科,他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几个月的发展可能许多知识都是不过完整的概念,所以作为教育者,要关注所教授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在实践教学中将新的发展情况作为知识点不断扩充教学的内容,才是艺术类教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
艺术类专业教学注重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与社会思潮的讲解
艺术类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知识的欠缺是各高校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焦点,原因很简单,就是专业教学的重视使得许多相关学科的教学都得不到解决。在注重艺术类学生专业教学的同时,应将各种讲座办的生动而有时效性,也就是经常举办一些关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相关的讲座,这样既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可以将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的连贯起来。而不是简单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学,而是结合社会发展,时事发展而切合时代脉搏发展的教育方针。教育的面对方向与发展特点在每一个社会时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作为教育基地――学校就有责任在不同的时期,灵活地运用社会各方面提供的资源,结合各专业教学发展,提出实践并有时效的教学改革实验。这样的一种理念使得学生自己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主动地去接触新专业与新学科,相反的,这种理念又会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完善。
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应建立适合其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当前艺术类院校的教育与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很失败的教育。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艺术类专业院校由于管理者多是美术出家的管理者,由于其个人专业及精力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没有专门的管理经验与能力,使得专业美术院校的发展与培养人才方案上存在很多弊病;二是包含艺术类院校的综合类院校,其管理上由于领导的基层认识往往也有很多漏洞,要不就按照理工类的管理与要求执行制订各种教学计划与管理章程,要不就是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角落,没有权利、经济来支撑艺术学科的发展与改革;三是艺术院校教育的许多做法由于各种历史及现今教育的不规律行为,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对于美术教育的一种误读。这样的一种结果使得许多上层管理部门产生了对于当前艺术教育的态度忽视。综合上面的三点主要原因,在艺术教育培养人才方案与管理上研讨制订一个比较科学规范的文件,是迫切而务实的一件重要举措。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她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我们应当看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其中所谓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再体现。因此,教师除备教案外,还应“备学生”,即备学案。所谓学案,即是教师在教案基础上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而设计的学习方案,它包括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用等问题。
一、学案教学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学案教学便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能把学生地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学案教学符合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也符合作为促进发展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利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通过学案教学还能实行因材施教。
教师的职则不仅在 “教”,更在指导学生“学”和教会他们“会学”。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把“维持型”学习变为“创新型学习”,把“一次求学”变成“终身求学”,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
二、高中历史学案的设计和运用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教师导学释题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力。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方法指津娥、知识纲要及问题、优化练习和作业推荐。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尽力做到学习内容纲要化、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以及作业梯级化。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3、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4、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是课下作业。
学案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学案的运用
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常规但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为上课做好知识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果要做到提问,那更要预习思考。学案再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有其指导作用。
用于课堂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剖析,知识的纲要化,框架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练习的及时处理都为课堂学习提供方便。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方向,在四十分重要效益。
用于复习。历史阶段的总结,知识的归纳,线索的抽拉是历史复习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专题复习,学案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习题式学案的设计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三、学案教学的体会
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
四、学案教学实例
“社会交往”学案指导书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方案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今中外主要见面礼,知道名片的发展及其作用
2)了解姓名的构成,知道职事称谓、敬称与谦称的主要表现方式
3)了解聚会的社会功能,知道人们在沙龙和茶馆的主要活动方式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各国见面礼的知识,认识各有特色的理解是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
2)分析各种称谓,理解称谓的变迁体现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认识正确的称谓对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作用。
3)观察生活,总结当前人们惯用的聚会方式,谈谈各种聚会方式的优劣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际交往各项礼节的了解,认识到交往方式是受政治变迁、时代风尚所制约,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二、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寻找相关史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见面礼
a.握手b.拥抱c.鞠躬礼d.合十礼e.其他见面礼节
2)称谓
称呼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 “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如无法判断女方婚否,用“小姐”比贸然称之为“太太”更安全。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a.德国人b.同美国人c.日本人d.阿拉伯人
3)姓名
姓前名后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及中国通行
名前姓后英美法:前总统戴高乐的全名是夏尔 .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教名+本名+姓)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名+父名+姓)
阿拉伯:穆罕默德 .阿贝德.阿鲁夫.阿拉法特(本名+父名+祖父名+姓)
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人最有代表性。
2、学习笔记
1)概念:社会交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的反映,又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为了使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公众间能有序交往,指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社会交往的礼节:
A.见面礼
关键词:教学;性质;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99-02
走进今日之课堂,教师用上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了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但热闹背后却是师生表情冷漠,举手投足如同操练,连笑容也变得职业化了。这样的课堂可谓波澜不惊,少有,学生中规中矩,如同样板。一言以蔽之,课堂里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失了活力。何以至此?从根源上讲,乃是我们在教学的基本认识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长期以来,人们把课堂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把教学活动的性质又锁定在“特殊的认识活动”范围。人们常常认为,课堂不过是一个教学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不是动态生成的,而是事先预设的、静态的文化知识,课堂也就变成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特殊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教师命令支配的管理模式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课堂文化,从而使人们对课堂生活失去了完整的认识与理解,课堂也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终极价值的依托,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与关照。课堂也因此失去了其核心的生长性质,课堂变得单调,缺乏应有的活力。这意味着,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必须突破单纯的哲学认识论视野,在多重视角下重新审视教学的多重性质和完整内涵,以释放教学的多种过程和多重意义。
一、教学的实践性质
马克思在综合、批判前人实践学说之后建立了辩证科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在他看来,实践是人类根本的社会存在方式;实践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它首先是一种“感性活动”,“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它不仅包括人的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还包括人的精神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创造了和创造着自然界的外部世界和人的内部世界。如果说教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那么,实践则是这种认识活动的基本存在方式。根据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归宿。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运动过程,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不断循环;实践是检验认识成果的最终标准。如此看来,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然而,实践中的教学往往单纯强调学生内部的认识活动,遵循一个从认识到认识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失去了“实践”这一可靠的基础,而且使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无从培养。针对这种状况,新课程将“实践”、“活动”范畴重新引入教学,重新恢复教学的实践性质,其目的是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克服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分裂状况。
二、教学的认识特性
必须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作为文化传承过程主要是一个(一种)认识过程,即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尽管教学还涉及实践、交往和情意等方面的活动,还承担着发展学生能力和品德等多方面的任务,但这些活动和任务都是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和过程中来实现的。诚然,教学活动既包括感性的实践活动和理性的认识活动,又包括内部的情意活动和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其中,认识活动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教学认识活动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无疑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选择加工过了的人类文明精华成果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活动。它既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独特个性和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它是在教师领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认识,是具有发展价值和以发展为宗旨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含认知过程,同时又远远超出认知过程,它有系统全面的心理机制,更有具体复杂的社会机制。
三、教学的交往特质
教学活动绝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知识的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在这种特殊的知识建构活动中,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这就是教学的交往特质。教学活动的交往特质,集中表现在学生所具有的群体意识、规则意识、归属感、义务感、责任感;具有人际交往的需要、意识和能力;能积极参与群体的学习活动,与群体成员相互协作,根据集体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实际上,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教学活动中大量地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多种多样的交往形式。没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教学活动就无法发生。因此,交往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学生发展的必须条件。如果说认识活动直接地发展了学生的认识,那么,交往活动就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动力。而且,教学中的交往活动还直接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或者说,交往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突破了狭隘的认识论视野,将“交往”范畴引入教学领域,强调教学不仅是一种实践基础上的特殊认识活动,而且也是师生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的一种多向交往、交流、合作过程。即是说,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认知和智力方面的帮助,而且要为学生的认识提供人际关系的支持。
四、教学的文化属性
从文化学的角度,教学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延续和传递,即学习者内化社会文化的过程,因而具有文化性。我们过去很注重从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学科角度认识和研究教学,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教学的社会属性与交往特质进行了一些探讨,而对教学的文化属性理解不够。自然地,我们更多地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和“工具性”,轻视或者忽视了教学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由此产生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的尴尬局面。新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就是强调教学的文化属性,主张挖掘课程教材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学的文化属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1)任何教学都摆脱不了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也必定承担着保存、传承、创新社会文化的任务,因而我们可以从教学与外部社会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文化基础及文化功能。(2)由于课程教材本身与文化的特殊关联,以及教学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我们又可以从教学本身的文化属性的角度,理解教学所蕴涵的文化意蕴;(3)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长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积淀,会形成一种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群体观念和行为模式,因而我们还可以从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群体文化样态,探讨教与学的不同文化模式。
关键字小学语文;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16-02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而分层教学方式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在还有不少学校采用“大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就容易出现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后进的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导致班级成绩分化严重,总体教学质量偏低。针对这些情况,如何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以人为本 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因材施教 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3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方法
建构主义表明,知识不是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下,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和学习同伴的帮助,通过一些必要的学习资源,采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活动展开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也表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将意义建构、协作、会话、情境作为学习的重要属性。建构主义倡导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角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老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能只是在外界的带领下被动地去接受,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主要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传递者。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实际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就是教学的中心,拥有对课堂的绝对支配权,单方面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干扰,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等等。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为学生创建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各种证书,而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指导、制约和标准。高校中文理科专业兼有,我们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要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2.教学模式立体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相互协作和相互沟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了解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然后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练习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运用者和主动建构者,而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传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老师创建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意义建构有帮助,协作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要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会话和协商来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呈现教学信息,促进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解决各种困难的工具。开设校园网还能够提供全面的互动、沟通环境和工具,如内部留言,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沟通、资源共享。为了创建有效的使用过程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教材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动起来。比如可以使用蓝鸽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功能。通过这个系统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授课,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体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
3.教学评估立体化
【关键词】学生发展;语文;学案设计
一、关于学案的理论研究
(一)关于学案的理解
要说学案先来理解教案。教案是教师在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学案是相对教案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由教师主导,由师生共同设计而产生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而使用的学习方案。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
(二)基于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经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途径或方式,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而教师精心设计的适合于学生的学案即为——“必要的学习资料”之主要依托材料。
2.生本理论。生本教育理念体系提出: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能,把学习活动尽早地交付给学生,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思维,提升生命。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具体化,是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师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这是新课改的精髓。而我们指导学生写学案,正是把教学的重心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变至研究学生的“学”,即“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生本课堂注入源头活水。
二、学案设计理论研究的编写原则
1.学习目标的优化原则。学案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制订,明确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阶段性,在学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训练能够反馈检查到达标情况的务实,甚至可以培养学生逐条检测达标情况,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并应注重具有能力迁移价值和情感作用的目标。
2.省时高效的原则。教师应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讲解点拨尽量少而精,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以达到学生学习目标全面落实,学业结果全体性提升。
3.学生自主能动原则。让学生拥有学案编撰权,学案是融合师生共同心智的学习方略,在学案设计中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4.层级指导原则。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梯度把握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由易到难,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学案设计的构成要素
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自学检测、导学思路、思维训练、实践拓展、巩固反思六大部分:
1.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拟定的学习目标,一股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
2.自学检测:让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前,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检测”中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完成“自学检测”问题后,在内心中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并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表示认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3.导学思路:设置有足够思维量的问题情境,把一个个新的知识点化解成由浅入深的问题台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沿着思维台阶,逐级而上,解决学习道路上的一个个难关,最终突破所有新知识点。
4.思维训练: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精心设计或精选具有一定思考容量、短小精悍的题目设定讨论题,进行思维训练,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充分调动积极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多角度、发散性地组织已掌握的知识,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佳的时机。
5.实践拓展:根据学习内容,精心编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题目,提供学生创新活动与实践机会,力求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6.巩固反思: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并让学生在总结基础上反思自己所学,形成文字,帮助理清思路、归纳重点、突破难点及呈现问题。
四、学案教学模式探究
第一步:导学探究
在学案的开头部分,设立各知识点的“导学探究”,主要是自学完成。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先行一步”,钻研教材。随后学案又导出知识重难点问题。
第二步:目标描述
为让学生自学时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开始由学生主讲几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描述学案中学习目标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由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养成上课前一定要预习教材的习惯,且能充分利用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变革;变革智慧;本土文化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或者以什么方式推进,目前确实已深入到学校内部,学校变革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节点上,需要我们的变革智慧,因为智慧地认识和把握关键性的发展问题,对于深化改革至关重要。
一、在教育变革中增长变革者的智慧
我们经常听到来自理论层和各级管理层的各种抱怨,“一线教师的素质”往往成为问题的焦点,好像学校改革推行不力、进展不利,主要根源或决定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这种抱怨反映出对教育改革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我们决不能把问题责任转嫁、推卸给一线教师。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身份或者以什么心态参与改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任何时代的变革都不是首先有了“合格”的变革者才开始的。在变革过程中,研究者和管理者可能是变革的始作俑者、推动者,可能对变革表现出更多的主动、关注、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或者多拥有些可在教师面前炫耀的“先见”或“先进理论”,但这些却不见得是什么变革智慧,因此也不能构成对教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或指责抱怨的资本。
为什么要变革,从哪些方面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学校在变革过程中可承担和应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进行教育变革必须解决的前提性和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想变革和正在变革当中的群体和个人未必都能清楚,因为没有相当广阔的思想视野和深刻的思维品质,很难把握和体会在时代的背景、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和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中,何为教育发展的应然与可能,即使是很“专业的”研究者或管理者也很难把握。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却可以随着变革的深入,逐步渗透到理论者和实践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之中,也就是说,只要置身于变革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因变革的推动和进展而产生个体的适应性心理、观念和行为变化,并可能促进个体变革智慧的内在生长。这种智慧获得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定是产生于变革之中或与变革紧密相关的。以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例,“主体的人”、“个性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创新的人”、“主动发展的人”以及“独立而合作的人”,是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中的主体词汇,也是很多其他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同处国际化、信息化、高度消费化以及生活方式多样化背景之中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出现类似的教育追求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相同大背景下具体民族差异决定的不同教育发展需求,大家却未必能一下子认识到。在日本,由于城市化和家庭孤立化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对人与人之间有联系的、具有生活情趣的社区生活产生渴望,并借此重新审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和政策,寄希望借助“个性原则”来实现新的生活理想。在我国,社会的转型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急剧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突显了人的自我选择意识与能力,“主动发展的新人”、“个性健全的人”、“独立创新的人”等成为对教育新的期待。这些新理想和新期待,都首先出现在少数研究者的理论话语中,而后成为理论话语系统的主体词汇,进而渗透到实践话语之中,并或多或少地通过实践者的观念和行为实现着它的“实践形态”。一种观念从个别意识到普遍认同再转化成实践要几经反复和曲折,这个过程足以见证个人认识和能力的肤浅和单薄,也足以摧毁任何个人对自己变革智慧的夸张想象。
任何一个人,都是在变革中认识变革并在变革中增长相应的智慧;任何和变革有关联的人,无论是从事研究的、管理的还是实践的,都是变革的成果或产物而不单纯是前提性条件。所以,对那种想当然的自我陶醉和责任转嫁,都需加以冷处理。在以往的变革思维中,教师一般被作为最后的责任承担者,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充当了最后的执行者,是理论者和管理者描绘出蓝图指令他们来操作而已,在变革设计和谋划过程中,他们被“分离”出来。变革谋划和实施的“分段”,造成任何一方都不能透析变革的全局和复杂过程,而只能得到些局部的零星的见识。认识到这一点,参与变革的任何一方,就可以认真检讨自己认识中的过度自负,或者不恰当的过度自卑,努力给予自己和他者以恰如其分的理性认识。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说,目前所要做的是真正抛开偏见重新认识我们的教师。其实,只要真正贴近和走进实践,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程开发、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潜在的或者迸发的创造性的变革智慧,而这些智慧大多既不是先进理论者可给予的,也不是高明管理者能传授的。已变得普遍的班干部竞选制度以及后来的演进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把“竞选”作为民主参与的一个手段和途径,通过“竞选”打破教师单方面指定班干部和班干部终身制的局面,在改革初期,在促进师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方面发挥了有力作用,但随着认识的深入,“班干部岗位”从狭隘意义上的班主任帮手性质,逐步被看作是一个锻炼学生管理班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公共资源,一种不为某些学生所专有的、人人都有机会和权利分享的资源,“竞选”作为实现“民主”的一个常规性程序,其局限性就暴露出来并被意识到:“岗位”是有限的,“民主”并不能扩大参与面。此时,师生表现出非凡的制度创造才能,如建设两个或三个班委会;对班级事务分类实行“工作组”制;从功能和形式上扩展岗位类型等,通过广泛参与来营造竞争对比,学习合作的氛围,同时还保证了学校中各种民主制度和形式独有的“教育性”,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实践创造。有这种智慧性创造投入的教育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变大。
二、借鉴过程中警惕制度、方法和本土文化之间的漏洞
把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汇聚在教育之中,并思考和定位置身于时代和社会之中的教育的应为与可为,可以避免就教育而论教育的狭隘思路,为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和坐标所向提供基本条件;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变革教育的措施一样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成效与意义的体现。日本近几十年来教育变革的得失可供我们借鉴。
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理想,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向产生“欺侮现象”、“校内暴力”等教育病理的中央集权制的“划一的平等主义式教育和竞争性”宣战,着手放宽各种规章制度,“宽松”和“个性”成为教育变革的指导思想和变革目标。学校变革中体现“宽松自由”原则的直接措施是增加课余时间和减少课程内容,如实行双休日制,课程内容与50年代比,削减近50%等。在班级组织、纪律和教育方法上也有相应的宽松改变,如上课不讲纪律,教师管教不管学;几乎没有家庭作业;班级里没有“班长”或其他“班干部”,只有一些纯粹服务性的“委员会”;还实施一种“平行教育法”,即在教课时不论有没有能力,学生成绩都要一样;在运动会上或其他的比赛中不设一等奖,只设参与奖,只要参加了这项活动,就都可得奖,以避免落后的学生被别人看不起。学校为学生提供各项咨询活动,对因为被欺侮而惧怕上学、拒绝上学的孩子,允许转校、转班或让他们到学校的保健室自习,以脱离欺侮者等。
应该说,日本学校的各种改革措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确实有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回避问题实质和转嫁问题责任的倾向。作为医治“欺侮”等教育问题的处方,实行周五日制和削减教学内容的目的是想把孩子还给家庭和社区,让孩子生活得轻松和自由,以减轻心理压力进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从理论上可这样推测,降低学校在青少年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那么与学校有关的各种病理现象就会减少。但显而易见,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赶出学校之外,把责任推向社会和家庭。周五日制推行者所设想的学校以外是“健康的家庭和社区”,但事实上,学校以外的地方更可能是“私塾”和“闹市”。“‘工作狂’的工作中心主义、公司中心主义和‘学校教育依存症’、‘学校教育肥大症’以及激烈的考试竞争,使得学校生活变得没有放松的余地。”学校病理不是升学压力、管理主义、学校生活与时代生活不一致等单方面造成的,而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所以单纯靠压缩学校时间、教育选择自由化等,解决不了教育问题,同时还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导致新的社会问题。学校采取的一些如咨询、指导和加强监护的措施,也多是在防、堵上做文章,不能触及产生问题的根本。
“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日本靠移植、“拿来”成功地解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促进了社会政治生活的转型,也希望通过“拿来”的方式变革教育。日本的三次教育改革,都以欧美国家教育为范型,尤其是从第二次改革开始,在变革的制度和方法上全部仿照美国模式。但制度和方法很难孤立地评价出好坏,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并在运行过程中才能准确认识和判断其价值。制度与文化处于相互构成的关系状态,美国的民主制度诞生于它的文化并依赖这种文化,并与之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在具体制度和方法的借鉴过程中,日本所缺少的可能正是对自己社会文化特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性的深度反思。
日本和美国在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日本社会以均质性、划一性著称,差异被当作异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日元不断升值,许多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而随父母到国外生活和学习的孩子一旦回国后,就首先成为被压制的对象。因为他们将国外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带回,“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秩序。所以,日本从表面看是一个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善于学习的国家,但它的成功大体上集中在技术和制度层面,至于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有排斥倾向。虽然,第三次教育改革以自由、民主、平等和个人等思想为内容,但事实上,日本人所信奉的个人、平等和自由等观念,却都是很“日本特色”的。日本的“个性观”,与其说是“个人主义”的,不如说是“关系主义”的,因为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是集团或关系中的“个人”,个人的地位、价值是以所属集团的社会地位来衡量的。“与众不同”就应被排挤、受侮辱,而且是“耻有应得”。这与欧美对个人主义的看法有不同的性质;即使美国人现在也强调在“关系”中认识个人,但其对特殊性的态度向来是欣赏和包容的。
此外在日本的文化传统中,“身份制”和“等级制”是相互关联并沉淀为潜意识的文化基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各尽其责”是他们理解的和谐秩序。给了你名分,也就意味着给了你这个名分下的社会地位,或者受尊重,或者受排斥,也都是“各得其所”。所以,理解日本人的平等、自由、个人等观念,必须放在他们的“身份”和“秩序”的文化背景中,否则,就容易和西方的平等、自由和个人观念等同。日本人用日本文化改造了西方的企业制度,但在民主自由的制度里面流动的却是自己的划一、等级色彩很重的文化血液,这种被改造的或“日本化”的企业制度在成人世界里可以顺利运转(但也可能表现出另一种类型的问题),但在儿童世界里,在学校生活中,却会出现儿童化的问题,即一方面是划一、等级和排斥异己的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是民主的制度和学生现实生活的无组织和无政府状态,也即在制度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漏洞,在这个漏洞中,会自行产生一种依靠自然法则(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处理群体关系的方式,欺侮现象就是一种表现。
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制度给个性、自由留出余地,但个性和自由却没有自然而然地“结果”。日本人倾向于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归于旧制度的“疲劳”,但事实上“打不起精神”来的不光是划一的集权制度,还包括美国式的新的“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正是民主制度诱发和加剧了欺侮现象、班级崩溃等问题的程度。在日本,也有人认识到自由、平等、个性等观念是班级崩溃的真正土壤,认为那种把各种教育病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看作是学校内部的东西,尤其是制度的东西,并把制度的变革与学校自由化、教育个性化直接从表面上联系在一起,是不恰当、不明智的。对日本来说,缺少的或许并不是单纯的制度性变革,而是缩小文化与制度之间漏洞的人为努力;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在新的社会结构上,重建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的价值观念,才是文化建设的真义。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增强,文化交流深入,“制度热”在中国也暗暗升温。在教育中,引进制度的热情也一度异常高涨,但我们同样需要思考我们是否具备产生这些制度和保证这些制度运行的文化土壤。从文化特性和变革思维方式上看,此时的我们和日本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匹配,单纯的制度挺进不是没有可能,但却不会行得太远,类似日本的新的制度性问题也会在所难免;其实当前已有很多的制度疲惫现象和文化漏洞需要我们进行大量亡羊补牢的工作。“本来民主”和“为了民主”说明了文化根底的不同,民主制度运行于民主文化中可能是一种如鱼得水的自然状态,但脱离开它的文化母体,则可能导致无政府主义。
三、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
教育变革赖以自足和骄傲的文化目标,还不在于致力于填补“借鉴”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漏洞。这涉及如何认识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学校变革的文化使命以及如何寻找完成文化使命的途径方式等问题;而且,也不仅仅是认识层面的问题,其中还涵盖对民族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文化变革的思想方法等。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全面转型,就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变革的同步性及相互作用性,就意味着社会各个领域都要为实现社会全面转型而变革自身同时也为整体变革做出“分内之贡献”。教育变革,一方面要依据社会文化的推动实现自身的转变,另一方面,又不能等到社会文化转型成功之后,再考虑自身的变革;教育同样承担着社会文化传承、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的多重使命。对于社会文化和学校变革的相互生成性,“新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相对全面的理解:教育提升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意识的态度和作用,以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培养新的一代和改造成年一代的双重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过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双重改造,包括观念、内容、组织、活动及教育的行为方式的全面改造;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新文化的创造,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精神建构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新学校文化;学校新文化的建设并非要求对历史和现实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应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按培养新人的要求,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使文化活化、动态化和面向未来。
教育的文化使命并不是理论的奢望和虚幻,因为文化作为生存方式,不是静止的、凝固的“遗产”,而是活动、策略和变迁着的,它就渗透于人们日常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所以,文化的改造就意味着是对现实中人的观念行为的改造,改造教育中人的观念行为,也就触及和走到了实现教育文化使命的基本途径上。
教师和学生习惯于“执行”已经被安排好的什么,教师完全依赖于教科书教学、课堂上演出的是一幕幕事先编排好的“教案剧”,即使在教育变革中,教师也要求给“操作模式”,不仅被别人而且被自己降为按照固定流程和程序进行操作的“操作工”;班级中,学生“干部”和“群众”层级分化,班干部天经地义地成为教师管理的帮手,行使“小警察”、“情报员”和教师“代言人”的角色和职权,作为“精英”包办所有的班级事情,一般来说是“终身制”,不发生严重错误不会“下岗”,而其他学生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即使是班干部,也会认为“锻炼的机会”是教师给的;等等。学校中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依赖顺从和整个的社会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而学校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也有很强的同构和同质性。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更容易理解学校变革和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依赖关系,也更容易理解学校通过变革来实现自身的文化使命,是可以在日常性工作中、通过改变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切实进行的。
在师生心目中,对于班干部标准有以下几种认识类型:
(1)成绩和能力型:学习好,有能力。
(2)特长型:某些方面领先一步(如智多星、火车头、水中鱼)。
(3)态度和品质型:肯为同学服务,工作认真;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
(4)资源型:把各种岗位看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力和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锻炼自己的资源。
对这些认识进行过程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在改革初期,前两项认识占绝对多数,后来中心逐渐后移,目前,第三类型成为普遍认识,第四类型开始增多。在一些学校中,班干部的推举标准已经发生变化,即不再从能力,而是从“工作认真;热心助人;说到做到;对自己要求高”等方面对班干部提出要求。当然,虽然推举班干部时我们不再“唯能力”论,但在班干部上任之后,不仅要从能力和态度方面要求,而且还要有意识地从态度和能力方面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干部岗位的教育价值和作为一个公共教育资源的意义。与此相关的是对干部轮换制的认识变化,在实施干部轮换制的初期,各种阻力比较大,“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给撤下了”?思想上很难想通,心理上也很难接受。现在,班干部被轮换下来感到“很光荣,因为可以带新干部”,还有人认为“可以到新的岗位上或挑战新的有难度的工作,更多地锻炼自己”。有的班干部会主动提出让少数能力差、或没有当过班干部、或担任过的岗位难度较小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以培养能力、锻炼胆量。而且,这种认识还辐射到家庭、社会。干部轮换制实行初期,最大的阻力其实来自家长,当家长也接受了“资源意识”后,“干部轮换制”的阻力自然消失。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变革和人的变革、教育中文化的变革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变革,其相通性和一致性是内在的,而不是人为强扭的。
当然,追求和实现教育变革的本土文化意义,不仅是指对本土文化的改造或者对传统文化的宏扬,它体现的其实是对待民族文化的一种基本态度、立场或者是在教育变革中必须秉承的文化信念,即“中国教育与中国本土文化是相互缠绕相互锁定又彼此构成和彼此催育的,只有在民族文化土壤中扎稳根基,才有可能摆脱外来教育和文化对我们的强力牵引和拔根式的撼动,实现民族性意义上的自主发展”。
注释:
[1][日]藤田英典著,张琼华、许敏译:《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页、89页、88页。
[2][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41页。
[3]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参考》, 1996年第5期。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