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第1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清洁生产;概念沿革;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8-02

1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清洁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但可以认定的是,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图2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1)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分别是生态指标(Eco-indicator)、气候变化指标(Climate Change Indicator)、环境绩效指标(EPI)、环境负荷因子(ELF)、废弃物产生率(WR)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PPIC)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包括将CO2,CH4,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CFCS)、哈龙(Halon)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European Green Table)设计开发,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不参与反应的氮气(N2)也不算在内,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为基准,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不成熟,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建设清洁低碳城市,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5,(2):28-30.

[3]周鹏,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816.

[5]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10):31-35.

[6]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12):109-110.

第2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空间规划是校园环境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可根据情感功能或者各个建筑物的人文功能划分校园环境“。人文”中“,人”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文”则是指文明与文化。空间布局规划的目的在于营造温暖祥和的校园环境与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办公楼房、学生宿舍、教学建筑、体育场,而且包括校外活动空间。校园空间规划主要是指校园建筑风格、内部分区形式与周围景观间的协调关系,是整体的校园机构框架。然而随着近代校园的基本特征逐渐发生改变,要求在空间布局与规划理念方面随之做出变化,具体体现为现代互动式区域组合开始取代传统的校园功能分区。例如,武大的古老建筑整体按照对称形式布局设计,而校园整体规划模式又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正与其教学精神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校外的交往空间是指教室外的空间中师生休闲娱乐、生活学习的平台,主要结合风雨操场、休息座椅以及遮阴廊架等景区各要素塑造校园文化景观。

2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规划

2.1校园文化景观内容。

校园文化是集学校精神、地方精神与民族精神于一身的综合体现,文化景观可以通过直观视觉要素体现。例如,文化铺地、文化墙与雕塑等符号,此类文化设计应注意满足时代、公众与社会要求,而且必须是地方的、本土的与民族的。校园的文化景观是学校标志的组成部分与重要内容,是体现一个学校品格、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有形实体,具有一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景观设施、公共艺术与建筑物。例如,北大的纪念讲堂,在展现北大文脉的同时,对广大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约束与导向功能。因此,校园景观设计过程总,需合理运用学校丰富的历史元素与精神文化,在尊重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的同时,通过保护历史古迹,建设设施小品与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措施,利用多样化的植物景观,塑造具有文化精神与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学校精神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让游览学校的人感受到学校的教学氛围与历史积累,有利于学校名誉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具体的文化景观设计。

2.2.1校园建筑。

建筑物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应该具有技术品质与美学品质。学校建筑主要通过布局形态与外形特征传达美学特征与情感特征。例如,教学楼或者图书馆等建筑一般建在醒目位置,富有意义且高大的造型让人由衷生出崇敬感,加上本身存在的学术氛围,促使人们于无形中感受到浓厚的学术力量,激发学生投身于学习状态。近年来,由于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我国各大校园的建筑风格出现巨大变化,开始注重功用与简约,最大程度的把自然条件引入建筑。如,加大改造建筑内部的玻璃窗,便于光线透入。

2.2.2公共艺术。

许多校园中都存在公共艺术。例如,公共设施、雕塑、校园涂鸦、POP艺术等。西方国家通常邀请知名度高的艺术家创作校园公共艺术。例如,部分纽约公立大学强调关于公共艺术的教育经费须切实运用到学校软件与硬件的艺术教育中,这种公共艺术可有效增添学校艺术氛围。雕塑是校园中具象的表现形式,是艺术与文化的主要载体。校园雕塑在设计时应引导或者反映学校文化,并且凝聚周围环境文化,所以创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学校特色文化与现代教育发展形势,将此类抽象文化逐渐转化为具象要素。例如,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的池边伫立着朱自清的雕像,让人不禁联想到他的著名作品《荷塘月色》。

2.2.3公共设施。

学校的公共设施主要为师生休闲、休憩或者相关活动设置,是体现校园环境的主要元素之一。公共设施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思想交流、休息设施与情绪放松等方面的设计,包括固定式与可动式的座椅、健身设施、游戏设施等。景观设施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需求,选择适当造型、材质、色彩、尺度与比例,表现出现代设计的独特品位,保证使用可靠安全,易于维护,促进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与一系列的休闲活动。

2.2.4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是指容易被人们感知也易于忽略的景观空间,加强景观空间中的细部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空间感受,有利于学生对周围环境多样体认、直接体察与深入体悟。微空间的景观设计中,可采用空间渗透与视觉透视等构图与空间处理方法产生幻觉与错觉,达到扩大周围环境空间感的目的。巧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镜面、光电、迷彩、水、舞等元素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例如,上海一所视觉园采用珊瑚绿墙与高大水杉构筑一条狭窄视觉通道,然后将一面镜墙设置于通道终点,使人们产生错觉感、纵深感与幻觉感。

3结束语

第3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引言

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性需求的设计。设计本身大部分是针对于人的行业,其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因此,城市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针对人的各种需求展开的,这种需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景观设计离不开人,其是最终的设计的本源的回归。

1 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概念

1.1 景观

景观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涉及各个学科,常被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美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等诸多领域。各类书籍对“景观”的定义描述也不尽相同。地理学上对景观的定义为“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 [1]。而生态学上景观被定义为“景观是一个关系系统(多个生态系统)的复合体,这些关系系统共同形成地球表面可识别的一部分,由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相关作用来构成和维持。” [2]

1.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聚落的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的总和。它是由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的建(构)筑物、道路等构成的空间景象,是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表象。[3]

2 “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前提——城市景观设计的环境意向

2.1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景观的基础,因此“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需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在城市建设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建设行为在考虑人的因素时,需要了解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城市景观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地域生态结构;在功能上维护生态平衡,注意景观生态链的协调有序;注重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的良好关系。

2.2 城市环境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需对环境研究提出具体的目标,更好的协调人与景观的关系,达到最后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景观结构。

(1)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

景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景观环境缺一不可的条件,三者是唇齿相依的相互服务的关系,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未来,没有未来何谈为人类服务。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景观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任务。

(2)建立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

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以及地域特征结合起来,形成适时适地的景观结构。不破坏其原有的地域特色,考虑地形地貌的生态性,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景观设计师运用科学的设计方式将功能性、实用性运用到服务于人的城市景观设计中。

(3)建立城市景观的新概念

城市景观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城市空间范围内,联系生态的环境因素来作为新的概念。它不再是只满足于、服务于当代人的需要,而是对后代人也具有一定满足需要的能力,它必须本着整体优先、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利用的支撑能力。

3 “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

3.1 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渴望寻找与自然同呼吸的生活节奏。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或与之相适应,或创造自然形态,均可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当然,作为景观设计师,需汲取前人经验,注重文化资源与地域差异,寻求一种景观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满足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

3.2 “以人为本”的实用性景观

景观的实用性紧随以人为本的原则之后。实用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景观设计;二是功能需要适合于服务对象,满足于场地使用者的需求。

3.3 城市景观设计中需体现人文的关怀

城市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繁华的外表,而更是一种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体现在城市的尺度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景观设施方面。[5]而城市景观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使用者,城市景观设施的方便使用性;二是注重景观的细节问题,做到处处考虑人、方便人的使用因素;三则是关心一些特殊群体,主要是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这三类人群对景观设施的要求与其他人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例如景观的乐趣性与方便性。真正做到这三个方面,才能体现出在景观设计中人文关怀的部分。

4 结语

成功的城市景观空间的基本特征就是对人的吸引,也就是城市景观的人情味。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能看到与接触到的,才具有其真正的价值;城市空间要为人所设,使人感受到亲切宜人。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所以设计过程中必须从人的感受与情感出发,将人类的行走、休憩、娱乐等与景观相结合,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妙趣横生、亲切宜人。

参考文献:

[1]Zube,E.H.Themes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theory [J].Landscape Journal, 1984, 3 (2): 104-110

[2]Williams. How the Familiarity of a Landscape Affects Appreciation of It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5, 121: 63-67

[3]吴晓松,吴虑。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老年社会形态及生活模式研究

老年社会形态和老年生活模式作为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决定了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一)老年社会形态

老年社会形态主要包括老年经济形态、老年政治形态、老年文化形态,经济形态是基础,文化形态是影响,政治形态是保障。

1.老年经济形态

老年经济形态是对老年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抽象表述,主要包括老年需求、老年消费、老年收入以及老年积蓄。

老年需求主要是指老年社会消费和投资总量对社会供给的购买力,老年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才能促进老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老年消费主要是指通过老年用品购买满足老年消费欲望的一种经济,老年消费包括老年消费要素、方式以及成效等;老年收入主要由离退休金、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大部分城市离退休人员有固定经济收入,具有较高的购买消费能力;老年积蓄主要以放入银行“保险柜”吃利息为主,老年群体资金总额占比率很高,但由于传统节俭意识强、缺乏理财信心、医疗养老保障储备等因素,大多数还是银行储蓄为主。

国家老龄委信息,2010年中国老年人消费需求超过1万亿元,2013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但与此同时,老年社会的总供给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老年经济形态的失衡。

2. 老年政治形态

老年政治形态主要由老年意识形态、老年相关法律法规等构成。老年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比如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涌现,近五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对老年社会及养老服务相关产业予以改进和完善。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措施。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2013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比旧法,新法法条从50条增加为85条。新增单列“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为三章以突出对老年人优待与帮助,完善敬老与养老,以充分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获得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2011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1〕28号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 1—2015年 ) 》;2008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2008〕4号)。

3. 老年文化形态

(1)“家”文化。家是社会的个体单位,具有浓厚的社会学意义,同时,家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具有道德伦理层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老年群体更加注重“家”,

有家就有了安全,有家就有了归宿,有家就有了幸福。

(2)“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具有实实在在内涵,蕴含无坚不摧的能量,“孝行天下”,社会得以进步,国家得以复兴,人民得以幸福安康。孝文化的发扬促进了老年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

(3)“根”文化。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沉淀的一项,“根”是什么,根是本源,根是灵魂,根是归属,根是深入骨髓的那份渴望认同的情愫。“落叶归根”,是多少中国人内心最神圣的追随。老年社会的寻根、守根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找到自我,找到内心最深处的归属。

(二)老年生活模式

老年生活模式是老年社会的根本,是养老模式的作用点和落脚点。对老年生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生活模式的构成、以及社会养老模式的体现。

1.老年生活模式构成

老年社会形态决定了老年生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老年生活模式是基于老年社会形态制约的老年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具体由老年“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等构成。

“衣”主要是指老年衣服的设计、制作、搭配、购买、运送以及护理等;“食”主要是指老年饮食习惯、饮食器具、饮食场所、饮食方式等;“住”主要是指老年居住环境、居住方式等;“行”主要是指老年移动方式、移动辅助器具系统、移动辅助系统、移动辅助视觉系统,从出行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自如行走、依靠行走(拐杖、扶墙等)、坐立行走(轮椅、推车、自行车、汽车等)、平躺行走(推床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工具要求,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医”主要是指老年医疗,包括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环境等;“护”主要是指老年护理方式、护理设施、护理环境、护理技术等,老年护理目标是“健康、保障、尊严”;“娱”主要是指老年娱乐和体育锻炼,包括娱体方式、娱体设施、娱体环境等;“教”主要是指老年再教育再学习,“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进一步丰富老年业余生活,培养各项技能,使其得以继续社会化,可以更加有意义的度过晚年生活,更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游”主要是指老年旅游,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环境、视觉传达等。当然,老年生活模式还以其他形式存在,在此不一一列举。

2.社会养老模式体现

社会养老模式是老年服务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年社会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不同的养老模式有不同的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从而也催生了不同的创新设计要求。我国的社会养老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政策意向的支持为向导,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对应有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在基本国情和社会形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拟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依靠家庭养老力量以及社会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上门。居家养老是一种经济的养老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同时,也是“家文化”、“孝文化”、“根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影响,居家养老的功能出现了明显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下坡化走势。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居住在家的老年群体接受由社会、政府或其他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主要依托社区建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具有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一方面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另一方面使老年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是在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十分完善的机构养老模式的中间模式,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既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年人家庭原有的各种资源,因此无论在身心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种良好的养老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将老年人集中安排在专门的养老机构,由专业护理人员予以照料。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相比,机构养老通过集中管理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顾以及完善的医疗服务,但容易造成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缺失,亲朋好友的疏远,并且成本较高。机构养老服务着重实现五大功能——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疾病救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福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42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客观现状,养老机构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

二、老年服务体系构建

从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以满足老年服务需求、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为目标,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具体实施的微观层面,对于老年服务体系,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服务、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信息辅助,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更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与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促进老年群体心理上的幸福感提升。

(一)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设计学角度,老年服务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基于生理层次的横向要素;基于心理层次的纵向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服务体现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最终由具象的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呈现出来,这三者也是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核心对象(如图1所示)。通过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创新设计,来实现横向要素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指标,纵向要素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指标。从而从整体上促进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

1.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生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主要包括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基于现实社会形态的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创新构架能够引导老年生活模式的人性化走向,能够使老年群体生活模式更加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的创新设计能够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关怀。

2. 老年服务体系纵向要素(心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的纵向要素主要指老年服务模式,以及基于相应服务模式的老年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物是为老年人所用的物,环境是老年人和物的有机构成,老年人与人是社会学范畴,老年人与物是设计学范畴,老年人与环境是统筹学范畴。所以,老年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维护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创新设计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社会的服务模式,从而有效协调老年人与人、老年人与物、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老年群体所构成的老年社会融入整体社会形态,从而形成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促进老年人心理上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心理关怀。[2]

(二)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主要包括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等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这四个属性也综合构成老年服务体系的衡量标准。

1.安全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属性主要是指老年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老年产品使用的安全、老年视觉导向的安全等,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老年服务体现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生理安全方面,老年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等生理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身体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度下降,对于用品的操控以及事务的反应明显迟钝,极大地增加了在不确定性状况下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年龄阶段和不同体质老年人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机关系,注重老年生理安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提供相应的安全辅助设施和无障碍设计,更是要创造出一种使老年人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健康属性

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健康属性主要是指老年身体安好、心理幸福、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

从生理方面讲,健康主要是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的状态,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在老年生理器官机能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维护老年生理健康。

从心理方面讲,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社会角色逐渐转变,情感更加丰富,人际交往逐渐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所以,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创造老年人的自信、自尊、幸福的心理空间。

3.舒适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建立在安全、健康基础上,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尊重。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要求综合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弱点、差异性以及所特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匹配相应的老年产品、环境、视觉要素。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舒适性特征不仅仅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要,更能使老人获得亲切、舒坦、轻松、愉悦、平静、自由、有活力,有意义的感受。

4.高效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高效性特征就是要求在老年用品、环境、视觉设计过程中,以老年生理特征为依据,采用整合设计的思想,从效率的角度提高老年产品的可用性,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带来的功能性使用障碍,从而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同时,老年服务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如何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

老年服务体系主要由横向和纵向两大要素构成,为了从设计角度支持和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目标,就需要从老年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入手,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予以创新设计,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促进老年心理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和心理关怀,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同时,通过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解决照护人员繁重的体力活动,降低照护强度,提高照护效率等。

(一)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可用性设计研究—产品体系支持与实现

1.老年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产品最终为老人所用、为照护人员所用,产品对老人其作用的使用过程就是老年行为方式作用于产品产生效应的过程,老年行为方式由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决定。

(1)老年生理机能变化

老年人生理老化不仅表现为外观形态上出现头发花白、皮肤松弛、牙齿脱落、身体尺寸缩短等,更反映在身体内部细胞和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上。具体表现为: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平衡能力下降;在视觉方面表现为眼球晶体屈光度降低,视觉感官功能衰退导致的老花眼发生率极高,还会出现视线距离缩短、对光感色彩的识别力下降甚至老年青光眼、白内障等,以致动作迟缓;在听觉方面表现为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形成各类感知系统功能障碍;在运动系统方面表现为关节、骨骼和肌肉功能的变化,骨骼钙化现象增多,较易发生骨折。同时,由于老年人活动不频繁,肌肉运动频率少、弹性降低,动作协调性较差。

(2)老年心理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情绪体验的反馈波动,情感更加丰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心理承受力变弱,面对亲友生死,特别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焦虑情绪。常规意义上的“老来怪”,人至老年,性格完全与年轻时不同。 老年容易出现消极孤僻、压抑的情绪,担心为子女增添负担,内心孤单。具体表现:恋旧感;寂寞感;无安全感;价值实现等需要。

(3)老年行为特征

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变化决定了老年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行为方式是产品功能的实现手段,是使用方式的外在形式,所以,对老年行为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是老年产品创新设计的根本要求。老年行为方式主要由老年特征、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目的、行为过程(行为动作/行为序列)以及行为结果构成,老年行为方式具有时间性、空间性、经常性、反复性、同一性特征,老年行为方式能够决定老年产品的结构模式,实现老年产品的功能意愿,强化老年产品的形态结果,定义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人机关系,匹配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需求的映射结构,体现老年产品可用和易用的价值诉求,确保老年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

2.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

老年产品的可用性主要是指老年群体在特定使用场景,使用特定的老年产品达到预定目标时具备的有效性、效率和老年主观满意度程度,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是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构建,分析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针对产品功能规划产品使用方式,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以及情感等要素,实现老年产品承载五个维度的属性目标: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从而使老年产品“易用、乐用、享用”。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主要包括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老年产品原型构建、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步骤(如图3所示)。[3]

(1)老年用户需求拟定

老年用户需求拟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老年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并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老年产品设计的总体目标以及功能需求范围,明确要向老年目标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难易程度。此环节的目标在于寻求老年产品的设计机会以及老年功能需求,而不是寻求某一具体产品。

(2)老年用户角色设定

按照老年群体不同特征、层次和类型,可以设定各个类别的老年用户角色。比如可将老年人群分别划分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无独立行动能力的老人等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可用性设计过程中,如果旨在满足所有老年用户角色的需求来进行设计,那么这样得到的老年产品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并不能满足特定类型的老年人在特定场所遇到的特定问题。分析以上几种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若产品设计的目标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其他正常人也能方便使用该产品,因此最终将该产品的设计角色确定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然后针对这一特定的角色展开设计工作。例如设计对象的角色特征:老王,年龄70岁,大学教授,退休在家,生活能够自理,膝盖常年劳损,积水严重,腿脚行动不便。基于诸如此类的角色特征,在本环节可以进一步分析老年用户角色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方式和特定需求。

(3)老年行为方式分析

老年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对产品需求细分的诉求更加强烈,对产品的可用性更加依赖,针对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对老年使用产品的行为方式予以分析,明确老年目标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明确其使用产品时的诉求和预期,进而探索设计产品的具体形态和使用方式,以满足老年目标用户的角色诉求。老年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就是行为认知、行为交互、行为体验的过程。对老年用户角色予以解构,根据老年用户的认知机制,老年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构成特定的老年行为语义,形成老年行为认知;根据老年用户的行为机制,形成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老年人与产品的完整、有效的行为交互;通过整合老年行为认知和行为交互的结果,形成感官上的行为共鸣,达到愉悦、享受的老年行为体验(如图4所示)。

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用户可以将自己在人与人的习惯互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的行为特点、领域特质等融入到人与产品的交互系统中,以其最熟悉的方式、最自然的行为与产品进行交互,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环。

(4)老年产品原型构建

通过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明确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以目标老年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依据,以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指标为标准,构建基于特定需求和特定功能的老年产品原型。

(5)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

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老年产品易用性的程度,通过测量老年用户的交互效率以及出错频率检验老年产品的易学性和易记性,进而评估老年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大致有经验评估法、观察法、焦点访谈法、效绩度量法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阶段的产品原型接近真实产品, 可以仿真模拟各类场景任务,进行多样化测试。可用性测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要针对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反复测试修正,直至产品设计的核心任务达成,问题得到解决。

(二)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视觉体系支持与实现

如果说老年产品体系解决的是老年“用”的问题,那么,老年视觉体系解决的就是老年“看”的问题。老年视觉体系是老人通过视觉元素利用“看”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情感的无障碍沟通、文化的层次交流,老年视觉体系的核心是老年视觉认知机制,这也是视觉信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1.老年认知机制

老年用户认知主要是指老年用户从视觉角度对视觉信息符号范式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老年用户的前注意机制、形态知觉、时间知觉、深度知觉,以及老年用户在多通道感知输入和效用输出中对感知信息的分类、表示、处理、整合,此外,还包括注意转移和分配、信息加工、多模式关联以及心理表征、记忆与学习、问题求解与推理等。

老年视觉认知机制是老年人通过视觉系统从具象的信息上进行视觉发现、神经跟踪及视皮层处理分类的过程,是视觉通路的一种客观呈现模式,其过程表现为:眼睛对信息发出的光信号产生感应,经过处理在视网膜上留下图像;视网膜将图像上的光信号转成神经信号,再经由视束神经纤维传递至丘脑外膝状体核上,与大脑视觉皮层直接相连,从而引起大脑对光信号的处理追踪(如图5所示)。[4]

2.老年认知要素

老年用户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以信息的基本特征为主要对象,视觉信息作为功能、形态、方式的综合呈现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符号范式,主要表现为:色彩、图形、布局、形状、以及交互方式等。

3.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

根据老年群体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老年视觉信息主要有两大类:导向信息和提醒信息。以老年认知机制为依据、以老年认知要素为对象,结合老年视觉需求,设计老年视觉信息,能够将老年服务体系各子项要素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功能模块发挥最大效应。

(1)老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导向系统是指在空间与信息环境中,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输入、识别、传递、输出等任务以帮助老年人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老年导向系统要素主要包括图形、色彩、字体、布局、标识与符号、形式、媒体等。

“图形”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所承载的图像、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等;“色彩”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色彩配置、色彩指向、色彩语义等;“字体”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字体大小、形状、布置等;“布局”主要是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各要素的排布和协调;“标识和符号”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标识和符号对老年人的识别率和认知程度,思考标识表现形式对老龄群体信息认知产生何种障碍等;“形式”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展现方式,从亲和力和人性化的角度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外在形式,以及如何使老年导向系统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产生共鸣;“媒体”主要研究不同的老年导向信息采用不同的媒体介质予以传达,思考导向媒体如何对老年人更具有易读通识性,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线索提供更有益于老年人识别信息的解决方案。

(2)老年提醒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提醒系统是指通过视觉信息提醒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时间提醒、安全提醒、事件提醒、以及特殊服务提醒。时间提醒主要研究老年提醒系统中的时间日期,通过时间日期给予老年人一个准确的时间方位,而时间日期系统在整体的提醒系统中通过什么方式融入进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对老年人予以提醒;安全提醒主要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中对老年人的安全提醒,思考老年人如何通过必要的提醒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物品的伤害;事件提醒主要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出现问题,如果忘记必要的日程事件必然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设置老年公寓的事件备忘提醒能及时帮助老年人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生活;特殊服务提醒主要是指在特殊状况下的特定提醒。

(3)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

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旨在规划和描述老年信息传达的行为方式。从老年群体角度来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是一种让视觉反馈信息有效、易用且让用户愉悦的技术,能够将“老年导向”和“老年提醒”两个方面予以系统地规划和整合,从而形成多功能的信息媒体(如图6所示)。

(三)基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老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环境体系支持与实现

根据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养老模式推动了不同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设计。[5]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居家养老是一种传统型普遍的养老居住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家庭、邻里以及社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鼓励老人居家养老并尽可能延长居家养老的时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策,将有助于我国缓解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社会照料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肌能退化、健康状态的改变,老人在住宅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住宅空间环境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高,住宅内各项设施的设计和配置水平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空间环境时应参照老年人设计规范,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遵循无障碍、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等设计原则,结合老年家庭状况,对老年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通用型设计”、以及“多代居”设计。

(1)家庭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扰,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结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设计出适宜老人起居生活的空间环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会出现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等生理现象并伴随着视力衰退、色弱等症状,同时行动迟缓、准确度下降这些生理各部分机能的下降导致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此时,普通的住宅设计己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需要的并不是前卫、美观、华丽的设计,而是基于功用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住宅再改造。

(2)通用型老年住宅设计

通用型老年住宅最初由日本开发出来,也称为长寿住宅。所谓通用住宅,就是在设计和建造最初时,树立贯彻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技术措施,把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使老年人在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时能增加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使住宅能够随着老年人身体肌能的变化而弹性的改变。这种住宅对青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由年轻进入老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老化,人年老时身体机能仅为20岁时的50%,通用住宅能够通过增减设施来满足人们人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使人年老时不需要重新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只是做稍稍改动亦可满足需要。

(3)多代居老年住宅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的居住方式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以利于老人照看孙辈,儿女孝顺老人,通过家庭代际关系完成养儿、养老的过程,多代居住宅形式就是基于此背景而产生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当下有条件的年轻人,一般会在结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成立独立的小家庭。而在小孩出世需要老人帮忙照看时,或者父母年迈需要照顾时,又考虑与父母同宅居住或相邻居住。多代居的居住形式既能使老少两代人互相照顾,随时进行感情交流,又不至于使两代人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是较为适合中国人心理的一种居住方式。老少两代人可以根据希望居住的亲密关系选择同居型和邻居型多代居形式。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社区养老主是指在现代住宅小区内提供生活起居、医疗服务、文化娱乐、交通等综合服务,是对居家养老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和住宅开发的新理念。

(1)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要求

社区养老要求设计者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配套服务实施等方面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做出一些特殊的改动:第一、符合安全、健康的社区住宅设计规范。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户型设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安全、健康社区。第二、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切从老人行为特征出发, 分析老年人有什么样的身体肌能、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确定适宜老年人的设计方案。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

社区养老既是一个承载着养老功能的社区,也是一个从孩童、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全龄化居住社区。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要满足以下方面:第一、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单独老年公寓,能够满足老年人不愿意打扰子女生活的的需求;第二、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可拆分的组合形式的户型。即满足老年人相对独立的生活,又可享受子女的亲情关怀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需求;第三、在社区规划中设置部分大户型。大户型可以满足父母与子女融洽亲密共同生活的需求。

(3)社区养老体系规划实施策略

社区养老居住环境规划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建筑技术规范体系。遵循国家健康社区及老年社区建筑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第二、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的服务管理意识,建立系统化社会医疗服务模式。包括在社区内宣传和开展系列讲座、定期免费开展健康咨询、体检与诊断;第三、加强增进健身体系。鼓励老年人健身运动。老年人的健身体系的构成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主要包括居室空间、社区公园和健身会所等,并与社区内外交通、休闲、局部健身相结合;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交流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塑造社区的文化氛围。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等社区文化体系,营造老年文化交流系统;第五、加强立体多维的景观设计体系;第六、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原则为指导,根据层次细分的不同经济状态和需求,建立健康物业管理与服务配套。

3.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主要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为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紧急救援。[6]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机构养老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应该以功能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

老年人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会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种机能的衰退需要有更多的辅助设施来增强他们的行为能力。由于年老而产生的寂寞和孤独感等心理特征则需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和室内环境的配色来缓解。养老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设计,都要依据老年人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尊老、养老、爱老、疼老、护老”,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机构养老设计中,所有设施必须是有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建立一种有持续性生活辅助的居住环境。因此,机构养老的空间设计就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文体娱乐等生活的各方面。

(2)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设计

第一,针对身体机能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两方面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对环境的安全需求增强,因此,安全性就成为了机构养老模式下空间设计的基本保障。在机构养老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生理状况,而且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合理组织空间关系,给予室内安全感的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危机感。

第二,针对视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视觉上的衰退导致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间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键开关,加大字体,提高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帮助老人识别与判断,从而提高安全度。

第三,针对听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听觉退化引发的听不清或听不到,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针对老年人的听力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其他感官来弥补听觉障碍,如:增加灯光提示、采用有视觉信号的报警装置等,确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保障其安全。

第四,针对触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触觉的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对冷热变得不敏感,对物体表面灵敏反应度降低,不能真实识别物体特征等。在室内空间界面布局上,宜根据老年人触觉衰退特点,对室内界面进行表面处理,其界面的材质选用及造型设计应做特殊处理。室内生活空间的界面应手感温润,无冷硬感,例如可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天然材质为主的壁纸;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软包,既温馨又能增加触觉感,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3)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室内空间的可达性设计

空间的可达性设计是老年室内空间环境的先决条件之一,室内空间之间应尽量保持顺畅,在室内各个空间之间形成“回游动线”,避免过于曲折复杂的交通路线,同时室内走道两侧的家具和墙体上要避免出现形体锐利的凸出物和挂件,地面上低矮物品如脚凳、箱子等不要放在交通路线上,同时增加各个室内之间的开口数量并对其位置进行巧妙调整,以增进视线及声音的联系,从而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几率。

四、结语

面向老龄化社会,创新设计是责任,更是关怀。面向老年产品、视觉信息、居住环境的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老年生活模式人性化走向,解决了老年群体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问题,满足了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需求,有效促进了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但是,老年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制约,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预想通过设计来构建理想的老年社会新秩序,还需要综合考虑老年社会的体制机制,老年群体本身的多样化诉求,基于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文化、根文化的社会价值观,面向老年生活模式的社会固有的老年照护基础,等等。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是综合性的社会学课题和复杂性的设计学课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并进,宏观政策和微观模式相统筹,创新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以责任和关怀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丰富、拓展老年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真正实现“幸福老年、安康老年”。

参考文献

[1] 王俊, 龚强, 王威.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J]. 经济研究, 2012, 1: 013.

[2] 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美]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宁. 基于视觉认知的人体行为特征提取模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第5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土地沙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导致沙区贫困,而且吞噬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预防土地沙化,加快沙化土地的治理步伐,尽快遏制沙化土地不断扩展,已成为沙区改善生态、确保民生的重中之重。

2016年9月24―26日,2016中国・海西防沙治沙与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联席会)暨柴达木枸杞国际展销会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召开。通过参观考察和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对海西州近年来防沙治沙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实践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海西州结合实际创新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枸杞产业,探索出的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成功模式,成为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的典范,为中国的荒漠化治理带了个好头,也让人们重新认识沙漠、利用沙漠,把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区域面积的44.4%,全州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6%,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9.6%。近年来,海西州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作为立州之根本的第一要务来抓,在科学制定防沙治沙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致力于“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造结合、工程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生态建设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的同时,把柴达木枸杞种植业作为防沙固沙、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以特色产业引领治沙新模式,全面推进绿色海西建设。

柴达木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如此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枸杞的生长及有机物质、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再加上柴达木地区的耕地土质为灰棕漠土,属多砂壤,其所含的PH值及氨、磷、钾、有机质,均是枸杞种植的最优生产区之一。而此处的气候寒冷、干燥,也确保了枸杞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国内其他产区。加上枸杞产地远离工厂,大气、水源和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有机枸杞的生产。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柴达木的枸杞自然而然便具备了优良的品质,粒大、肉厚、籽少、色鲜,其商用品质、有效成分、营养价值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逐步推进扩大高寒地区枸杞连片的种植基地和以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推广为主的沙产业。

目前,海西州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其中已建成有机枸杞标准化基地2个,种植生态枸杞林7万亩,通过欧美认证有机枸杞出口基地规模达3万亩,制定地方标准2个,建成生产线30余条,系列产品达到50余种,已形成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第二大产区和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年产枸杞6万吨,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人民币;年均出口量稳定在800―900吨之间,创汇1079.4万美元。从事枸杞种植及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承包户达14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8361户,户均可增加收入6000元。全州枸杞种植园区采摘务工人员达7万人,实现枸杞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全州肉苁蓉种植面积已达近1万亩,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海西州还积极引导各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枸杞林下产业,2015年全州养殖枸杞羊2.03万只、枸杞鸡7.2万羽,生产枸杞蜜140余吨,实现林上林下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发展枸杞及中藏药材等生态产业,提高了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产业体系。

小小枸杞让如今的海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昔日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村民们还靠种植枸杞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也让海西州找到了一条实现防沙治沙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第6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可持续性问题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土地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经营者的支持,生态学研究从以往注重短期产出和经济效益转而开始强调长期定位、大空间尺度研究。Agee和Johnson(1988)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当边界、明确的目标、管理机构间的合作、管理效果的监测和政府的参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构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

随后,在美国兴起了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热潮,并得到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积极响应,1991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C)年会上,美国生态学会提出了“可持续生物圈建议”(SBI),美国农业部森林局提出了“关于自然森林系统管理的新设想”。

随后,美国林务局官方首次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管理国家森林。美国机构间生态系统管理课题组(1993)直接将生态系统方法定义为:“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其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系统方法以一种综合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来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生态系统管理承认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提倡保护后代人的需求,保留他们对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到的生态系统产品、服务和状态的选择权(Bormanneta.l1993);这与管理单个物种的战略或方案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关联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体来管理生态系统的一种策略或计划”。

Grumbine等(1994)进一步指出生态系统管理是以“长期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标,将复杂的社会、政治以及价值观念与生态科学融合的一种生态管理方式。”Wood(1994)联系可持续发展目标,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旨在“通过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学原理,经营管理生物和物理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自然界多样性和景观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操纵将生物同其非生物环境联系起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和管制人类行动,以产生理想的生态系统状态”。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学者赵士洞、汪业勖(1997)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问题;任海等(2000)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合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于贵瑞(2001)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框架,阐述了在维持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总体目标下,各类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目标。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顾传辉2001)。2000年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中,一些国际组织,如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EF)为了强调对自然资源实行系统管理,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在相关利益方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推进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明确强调是生态系统各生态功能和服务之间的关联(比如碳的吸收和储存,气候稳定和流域保护,有益产品)、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生产系统之间关联的一种综合管理的方法。

中国-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于2002年启动,其目的是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管理体制,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政策、法律、规划与行动等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对西部土地退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减少贫困、维持生态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将全球环境基金传统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做法,转变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及多部门、多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统一的政策法规框架、统一的规划、信息共享机制,并分层实施,促进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针对资源利用的冲突,重点是资源与环境规划和管理,并协调各类相关机构为共同的目标而合作。笔者认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较之生态系统管理在其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基本方法上是一致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管理;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局限,更好地适应了生态系统演变的现实,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以及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的抉择的指导性原则,突出了多学科交叉途径和采用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手段的特点。

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是在生态科学研究不断进入和实践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不同的是,生态系统管理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是具有明确且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提出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框架,即基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和社会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综合控制以达到管理整个系统的目的。总起来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还是基于自然属性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生态系统管理除了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综合的途径,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呼之欲出。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

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是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根据他多年研究生态学的实践,以及关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生态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将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到一起的构思。80年代初,马世骏、王如松进一步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并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生态工程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马世骏,王如松,1984)。

袁旭梅、韩文秀(1998年)认为“复合生态系统由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各系统按一定方式存在着,相互作用,复合系统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迭加,而是子系统的复合,“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复合系统”;郝欣、秦书生(2003)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空间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即所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并探讨了复合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演化发展,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由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性本质决定的。

石建平(2003)进一步将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阐述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融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包括生物)相互作用的循环式复杂系统”。叶文虎(2004年)认为:建立在自然生态基础上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级的复杂系统,由生物、环境和人口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依赖能量的转换和供需而共存的。秦书生(2008)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自反馈特征、循环再生特征、协同共生等自组织特征。

(二)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与实践

蔡庆华(2003)等多位学者将流域作为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河流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刘青、胡振鹏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吴钢等(2002)在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评价。

王如松(2003)最早明确提出复合生态管理概念,并论述了其要义。王如松认为:“复合生态管理旨在倡导一种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生产方式从链式产业转向生态产业,生活方式从物质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思维方式从个体人转向生态人的方法论转型。通过复合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的体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石建平博士(2005)认为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地耦合在一起,以物质、能量、信息流的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系统输出端和输入端有机联接,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使物质和能量以最低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同时信息在系统中传递通畅,功能最大。并着力于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了建立包含决策机制、实施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他设计建立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直接放大为省域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源于自然资源管理。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系统管理再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不断演进的历史必然。自然资源管理着重于对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短期调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起到的仅是调控作用;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的是保护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状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注重的是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结果的影响,其本质特征是系统性。目前,学术界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系统分析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而且真正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出发对其进行管理、调控的深入研究更加匮乏,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为:

1.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制约了对其实践的指导作用;

2.研究的尺度主要限于问题区域及单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森林、草地、流域、海洋、湿地、沙漠农田和城市等单一的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尺度,没有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3.存在简单化倾向。现有研究主要是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学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开展了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实现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有效管理,需要在复杂系统科学的指导下,构建复杂性科学管理范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4.现有研究偏重于现状的静态评价、分析,没有体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面向未来的特征。因此,不断扩展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实现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7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城市要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过度使用的自然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和生态环境决定中国不能继续走以高速度、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贵阳、昆明两市的经验和启示

贵阳市是我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市,目前贵阳市已完成我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规划和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法规,并开始启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通过对贵阳、昆明两市的学习考察,得到的启示有:

1.可持续发展意识,是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导

首先,领导层面的科学发展意识是保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贵阳市委、市政府目标清晰地制定了“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环境立市”的建设大贵阳的战略,提出了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经过努力,贵阳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为我国第一个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城市。

其次,全民的科学发展意识是保持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保障。昆明市环保局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全民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一是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同时,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二是在企业大力宣传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关知识,促使企业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三是通过生态示范村建设、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等手段,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四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和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2.践行循环经济模式,是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推进循环体系建设”。

———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持续加速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保持生态环境美好。

———转变两种模式。转变生产环节模式和转变消费环节模式。

———构建三个核心系统。即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和生态保障系统的建设。

———推进循环体系建设。即磷、铝、镁、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和生态农业、城市基础、旅游服务、消费循环体系。

贵阳市在践行循环经济模式中坚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的工作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建立了以政府为中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组织体系。其次,规划先行。相继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贵阳市循环经济首批试点项目方案”等五个系统性规划。第三,提供法制保障。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已通过《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城市条例》,并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将总体规划中的建设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各行业,实施目标责任制。第四,拓展联络。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开展了可持续生产与消费试点项目,并被德国政府确定为中德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内的两个重点支持城市之一。

目前,贵阳市已有大小20多个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思的生态工业项目有了合作投资伙伴,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试点,通过产业链的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伸发展,使煤化工业产业为磷化业提供相关原料,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下,形成了典型的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即“三低一高”的模式。因此,该项目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是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的典范。

建生态型大都市的对策建议

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城市,在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瓶颈”的制约。为此,有必要进行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制度创新,实现把建成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现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首 先,在保持经济发展适度增长速度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过程中,没有适度的增长速度,就难以满足现代都市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缺乏改善环境资金的支持。在制订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时应考虑既要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又要考虑有利于吸引外资投入循环经济项目。

第二,在发展高新科技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比较优势,的经济实力已经排在全国大城市前列,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城市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中,要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资源最缺乏的产业、资源消耗较多的产业、污染排放较大的产业和循环技术较成熟的产业等行业推进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第三,以制度的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度涉及物质循环资源保持者、开发者、加工和制造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循环经济中各利益实体的权利与责任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效率与公平问题,这些都要在制度创新中得到体现。一方面,要使城市居民在循环经济制度下形成绿色消费观念。要意识到城市的水质通过截污得到改善,农村的水质却恶化了;城市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城郊部污染却加重;城市垃圾的简单填埋加重了城郊垃圾的二次污染。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高,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的直接受害者,但无力应对因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政府应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通过不同的消费价格调控让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生态补偿。使城市市民在不同消费层次中尽到义务享受权益,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另一方面,要使城市管理者在循环经济制度框架下,增加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修正城市管理者的考核标准,使每个地区的GDP增长能科学反映单位GDP所耗资源与污染物的量,增强城市管理者推进循环经济意识。

第8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农村住宅;设计;特点;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350-03

1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比例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1年的51.27%,年均增长1.0%左右,预计2030年将超过7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底的8.10 m2提高到了2010年底的31.6 m2。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城镇规模和布局有所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逐渐提高。未来5~10年,村镇住房建设数量和需求仍将不断增加,新建住宅的竣工面积约为6亿~7亿m2/年,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量的一半以上。村镇住宅建设每年仍将保持6 000亿~9 000亿元的投资额,村镇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建设整体较为落后,发展不平衡,相关技术与政策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住宅功能欠缺,基础设施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住宅建设主要采用居民自建自住、分散建设的模式,住宅商品化率极低,住宅和住宅区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与环境质量差。我国大多数农民由于受落后经济水平、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形态的影响,居住水平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住宅也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要求。2010年底,全国56.35万个行政村中,仅52.3%实现了集中供水,6%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37.6%的行政村有生活垃圾收集点,20.8%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缺口。

1.2 规划重视不足与科技含量低

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材与部件生产、建筑施工等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一是缺少统一规划。据统计,我国行政村中编制建设规划的仅占47.88%,自然村中编制建设规划的仅占19.24%,实行整治的村庄占总数的4.62%;二是不重视前期的设计,在开建之前基本没有进行实际地质勘测。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基本只是依据经验和需求对住房进行设计,没有设计图纸,抗震设施基本没有。不经过勘测和设计修建的房屋给以后住房的建设和使用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三是严重浪费资源能源。在农村住房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缺乏节约用地的意识,浪费耕地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房屋建设缺少节能设计,基本不采用节能材料。四是施工人员和单位缺乏资质,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农村住房多由工程队城建,建房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机制[1-3]。

1.3 政策引导有待加强

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法规建设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已出台的标准、条例、要点和办法有的深度不够,有的内容不全,有的由于客观形势的发展而不再适用,需要修编;二是农村建设法规缺口大,导致规划指导建设实践上的时空错位,负面影响很大,急需增补。此外,还要在农村住宅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我国农村住宅特点

农村住宅量大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具有其自身特点,应当从实际出发,深入生活,才能设计出适用的农村住宅。在农村住宅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农村住宅简单,用不着设计就可施工;有人认为农村住宅设计可以套用城市住宅设计的方法。实践证明,这2种做法都影响了农村住宅的设计和建设,导致生产不利和生活不便。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住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 生产与生活功能的兼容性

农村住宅同城市住宅不一样,除了满足居住功能外,还要满足农户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需要。一般农户的家庭副业,大体上有饲养猪、羊、家禽、家兔、养蚕、编席、编筐、织布、刺绣等。其中,北方地区的一些家庭手工业夏季可在庭院中进行,冬季则移到居室;南方地区由于天热多雨,人们往往在住宅的堂屋中从事草编、竹编、养蚕和织布等活动,因此,南方的农村居民往往要求有宽敞明亮的堂屋,卧室则可相对小一些。农村的厨房,除了用来做饭外,还要为家畜加工饲料。此外,农村住房设计中还需要设计杂用房,用来储存工具、杂物和堆放柴草等。近年来,农村从事个体经营的家庭日益增多,个体经营收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筑师在农村住宅设计中应想方设法为农村居民创造从事生产经营的平台。

2.2 明显的地方性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农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风俗习惯都不相同。因此,在住宅的平面布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各地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传统做法,不同的建筑风格。仅从使用角度来看,南方的堂屋,除上述生产功能外,还是一家生活的中心,家务活动,接待亲友,都在堂屋进行,有时还兼作卧室,设计面积较小,使用不便。在北方,活动中心有的设在堂屋,而多数是和厨房结合在一起的,冬季要求做饭和采暖兼顾。又如,北方气候寒冷,为了便于取暖保温,住宅建筑面积可以小一点,南方气候炎热,要求房屋通风敞亮,面积相对要大一些。不仅如此,农民家庭院落的组织,也反映地区的特点。北方住宅面积较小,需要组织院落,来安排家庭生活的一些活动,比如:夏季休憩、吃饭、种些蔬菜;冬季存放柴草,贮存过冬蔬菜等,而且饲养家禽、家畜也需要有个院落。因此,院落是不可缺少的。总之,南方的房屋面积要比北方大一些,而院落面积,则比北方小一些。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好农村的住宅设计。

2.3 住宅的多样性

农村住宅的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农民个人。由于经济条件、每户人口组成均不同,对住宅设计也有多种多样的要求。即使在一个村庄,对于住宅的标准,包括面积标准、质量标准和设备标准都有不同的要求[4-6]。

3 农村住宅需求

3.1 需要完善住宅功能

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迫切需要针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创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技术,完善住宅功能和提升质量,同时,推进农村住房建设的工业化、标准化,推动农村住房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3.2 提高建造水平

为改变农村住宅建造效率低下的状况,亟待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工业化和装配化农村住宅技术,改变农宅的建造方式,提升住宅建造的效率。

3.3 加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基础是规划,农宅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完善各级规划并加强落实,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整合资源,完善路、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住宅建设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良好的农村住宅设计必须符合2个“有利于”的标准:一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有利于当地农户生产生活。

4.1 坚持适用、经济、安全、美观原则

适用是指符合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包括满足生产、生活和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全部功能要求;经济是指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节约投资;安全是指住宅要合理选址,其建筑结构要具有较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美观是指在适用、经济的条件下,尽量使建筑形象得体大方,借景自然,体现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

4.2 坚持农民参与原则

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包括住宅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发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不要忽视农民参与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住宅设计满足农民意愿,得到农民的肯定,使农村住宅工程建设得民心、顺民意,真正使农民受益。

4.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环境多样、资源环境各不相同,在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要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的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质量过硬、风格多样、符合农民需求的住宅。

5 农村住宅建设建议

(1)逐步完善居民点体系布局。要结合产业布局,编制好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扩大产业规模经营,使居民点从分散逐步走向合理的集中,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点的宜居性。

(2)采取节约用地措施。农村住宅建设对耕地需求逐渐增大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要通过采取节约用地的措施,保证耕地资源。在农村用地规划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决杜绝超前规划;二是在建设用地审批中,要采取节约土地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原则,严禁超标占地;三是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潜力,按照规划使用耕地。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建筑之间的距离,增加建筑密度。

(3)重视住宅建设用地选址。住宅建设用地选址应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具有适宜的安全卫生条件和建设条件,避开洪水淹没、风口、滑坡、泥石流、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地段;避开自然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以及文物埋藏区。同时,住宅建设用地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向以及水污染源的上游;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又不相互干扰;位于丘陵和山区时,应优先选用向阳坡和通风良好的地段。

(4)住宅组团应避免单一、呆板的布局方式,应结合地形,灵活布局,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住宅区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和建筑形式应注意体现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和地方风貌。住宅区内原有的山丘、水体、人文景观以及有保留价值的绿地及树木,应尽可能将其保留利用,并有机地纳入绿地及环境规划。

(5)把握有别于城市的住宅特点,避免照搬城市住宅设计理念。除满足节能节地要求外,设计要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农村气息,避免“千村一面”。

(6)农村住宅建筑风貌,要根据当地乡镇、村庄原有风格特色、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地形与外部环境条件、传统文化等要素,确定新建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传承地方文化、历史文脉;并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使农村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统一,形成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村气息。

(7)农村住宅设计要把增强人际交往,实现社会和谐,做到人畜分离,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作为重要的设计理念。要重视农民户内外交往空间布局;宜在住宅单元团组,形成“饲养区”(团组单元饲养区)与“居住地”及公共空间(如儿童游戏或农村老年居民健身场所)增强人际交往,实现人畜分离,改善卫生条件。

(8)农村住宅设计要保证必要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效果。应依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和日照时间,选择有利的建筑朝向,以保证必要的日照和自然通风。采用合理的建筑型式及窗墙类型,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和节能产品,将建筑节能与改善室内环境结合起来。确定合理的间距、选择建筑形态和总体空间的组合形式,以实现必要的日照、通风同时满足节约用地的要求。执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按窗地比确定门、窗洞面积,合理布置墙面或屋顶采光口,以保证良好的自然采光。

(9)依据农户活动特点,因地制宜建设省地型农村住宅。依照地区特点,农民活动所需空间,可进行垂直分户(2~3层)和水平分户(4~5层)住宅设计。北方农村多为平房,逐步发展垂直分户(2~3层)住宅。提倡建设多层并联式住宅,各地均应适当控制独院独户式住宅和单层建筑。科学合理加大住宅进深,减小面宽,节省用地。

(10)科学布置庭院与辅助用房。庭院布置应符合当地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生活习惯,布置要紧凑,分区要合理,充分利用空间。依据生产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辅助用房,如农机具房、农作物储藏间等,应与主房适当分离,可结合庭院灵活布置,在满足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要有利于生产。

(11)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节能设计。如加强屋面、墙体保温等节能措施;推进应用节水型设备、节能型灯具;积极利用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 参考文献

[1] 冯华.关于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情况和意见[M]//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学技术丛书,北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

[2] 杜百操,薛玉峰.中国农村住宅的特点及其设计[J].城市住宅,2008(1):62-65.

[3] 邓磊磊,钱江林,赵洪文.地域性农村住宅设计初探——以重庆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C]//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225-2230.

[4] 裘鞠,姜永浩,杨丹丹.东北新型农村住宅设计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5):61-64.

第9篇: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3O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7%;农村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006年的2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0%以上,2007年达到了4140元。农村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农村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

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进行创新。

1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1.1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城乡环境二元结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年来正逐步成为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指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新的特征:大中城市的环境逐步改善,而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可见,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即不断改善的城市环境质量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环境.-,这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在城市环境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普遍呈现恢复转好的态势,一些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在水污染控制方面,有些城市近十年来COD降低了近一半。截止2006年已经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51个、国家生态示范区116个,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等日益增多,可见,城市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崭新面貌。而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由局部向更广阔的区域扩展,概括起来主要是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不仅类型多样,而且来源广泛,表现为日趋严重的复合型污染特征。从污染类型来看,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同时存在。水污染方面,2005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Ⅲ类、Ⅳ~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1%、32%和27%;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V类和劣V类水质的湖(库)分别占l8%和43%,其中太湖、滇池和巢湖等我国重要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土壤污染方面,酸雨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1600万公顷,据第二次全国1403个县土壤普查来看,84.7%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方面,伴随着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气污染也更加普遍和严重。从污染来源来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农村工业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烟尘、废水中COD和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和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农村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世界银行已经将我国农村工业污染列为三大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之一。②农业面源污染。据调查,我国集约化农区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现象非常严重,而利用率低下,仅在30%~35%之间,同时每年近20亿吨的畜禽粪便和100多亿吨的养殖污水有9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人河流、湖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和中部的重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工业点源污染。③农村生活污染。近年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均在逐年增加,污染加剧,仅2000年的垃圾产量就达1.4亿吨,并继续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10年垃圾产量约达2亿吨。另外,据陈敏鹏、陈吉宁等(2006)测算,农村生活产生COD、TiN、TP等污染的年排放量分别达到了5.29、1.36和1.02万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生态资源尤其是关键资源存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并逐步由局部向更大的范围扩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大量减少,1996~2003年间共减少耕地826.7万公顷,年均减少1l8万公顷,其中86.7万公顷是灌溉条件良好的优质耕地;森林资源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草原生态目前仍呈“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全国已有退化草原面积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分布在陡坡山区和黄土高原。据统计,西部12个省(市、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93.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比例达到82.5%?。

2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2.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1.1农业生产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农药、化肥等物质投入的依赖性还很大?,农业产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靠化肥等化学物品取得的。我国农业增长伴随着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以化肥为例,200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了4766.2万吨,占全世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化肥施用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安全上限。过量的农药、化肥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对致污性农药、化肥等过度依赖增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不同种植业结构表现为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通过“源”、“汇”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作用,控制或导致养分流失。我国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1961~2005年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降了1717万公顷,而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果树和花卉等种植面积增长显著,最近l0年中中国菜果花种植面积增长了近3倍,常年播种面积已超过3×10公顷。种植结构变动导致了施肥总量和施肥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很多新兴的经济作物(如菜果花等新型产业)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可见,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潜在危险。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养殖在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处理,造成大量养分流失,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③盲目的调整行为造成外部不经济。受比较利益的驱动,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但这些土地并不完全适合耕作,可能引起土地退化,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附在其中的营养元素也可能随之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另外,林地、草地大量减少也会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其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扩散形成面源污染。

可见,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2.1.2农村工业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经进入生态环境与经济的敏感时期。农村工业增长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水平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业,例如,单位产值的废水排放量为城市的2.55倍。

因此,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农村工业经济总量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环境污染排放越多,施加于环境的压力越大。另外,农村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也增强了整体污染水平。在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量污染产业和新增污染工业大都在广大农村地区“安家落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严重。从农村工业结构来看,即使在农村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呈现出明显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重工业增长相对于轻工业呈现加速趋势。重工业是大耗能、耗材、耗水、大污染型产业,同样的工业规模中,重工业比轻工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工业大都是以浪费资源、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特点的企业。农村工业重型化与低端化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2生态环境管理和政策设计的二元化

与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相对应,生态环境管理政策设计也呈现二元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设计和政策工具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污染防治投资绝大部分投放在城市,农村环保设施非常少且利用率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长期处于“没法(律)管”、“没人管”、“没人能管”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明确、权威的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农户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模糊不清,并最终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不佳。另外,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染、工业污染的特点,而我国的环境管理中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建立的,主要是“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治”的污染控制模式,不适应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无法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中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目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却很少涉及,基本上被排除在立法之外。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比较滞后,执法主体不明确,环境执法部门没有执行权,执行力度远远不够,影响了法律效力。

环境法律的有关规定操作性差,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强,禁则多,罚则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进行,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John和Pecchenino的计量结果表明只有当需要用于环境改善的投资充足时,环境质量恶化才会停止。环境保护投资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真正用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却是非常有限,每年占GNP的比例还不足0.1%,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环保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另外由于疏于管理、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非常有限的污染防治设施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大部处于闲置、停运、报废等状态,共同造成环境污染防治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可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不适应性、法律体系不完善、资金不到位、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等导致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效率低下,并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3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同时存在

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如果相应的经济体制有利于调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等经济主体高效利用资源,这样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市场机制将在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农村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必须看到,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上出现无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和市场机制不健全。

农村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性,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水体污染构成的面源污染,农村工业生产中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等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使用农家肥或者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保护了环境,但可能减少产量;另外农村工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典型的正外部性。在外部性存在的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价值没有通过市场得到体现,并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当一个经济主体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完全忽略外部性对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效益影响时,这可能使生态资源配置不当,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生产者并没有将其视为生产成本,造成生产者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之间的差异,而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这就使得负外部性的生产过剩,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的过度产生,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较为负面影响。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者行为,可能带来收入和产量的减少,造成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差异以及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等,如果生产者按照自己对成本的预算和对收益的预期来安排生产,可能导致良性产品的供给不足,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环境资源使用成本扭曲,不能真正反映其成本。当生态资源低价或免费进入生产领域,根据生产资料相互替论,就会用低价的生态资源替代其他生产资料,造成对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综上,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可能会使环境资源处于一种无效或低效运作状态,导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负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污染物过度排放。正外部性很强的农村生态保护环境行为,使生态环境保护这种有利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出现零供给的局面。当市场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的价值不能得到应有反应时,可能出现生态资源对其他生产资料替代,造成生态资源的过量消耗。

生态环境因素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具有外部性,为了维护和扩大它的正外部性,减少和消除它的负外部性,需要实行适当的政府干预,这也是传统的、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的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但如果干预不当,也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现行的农村生态环境干预体系难以应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激励错位等方面的缺陷,存在较为严重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态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且不具有可执行性、农村环保机构数量有限,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4社会机制不健全

社会机制作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机制补充,主要是通过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等方面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还处于萌芽阶段,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社会机制有效运行的生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其次,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不能自觉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第三,公众参与程度有限、形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大部分限于宣传教育层面,难以影响政府决策,再加上公众的力量有限、层次不高,没有形成整合的集团力量,参与效果不明显;第四,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营造的氛围不够,公众参与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些限制了社会机制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作用的发挥,不能遏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体系。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以期通过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政策、规制的调整和改革缓解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改变城乡环境二元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提供有益参考和理论依据。

3.1适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战略定位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和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将环境检测结果作为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可执行和有效性。

3.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因此,关键问题是通过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和农村工业生产过程的差异性决定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差异。

目前我国农业正面I临着农业资源紧缺与农产品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同时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日趋明显。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和大量研究表明,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Blackburn认为,种养结合和种养平衡可以通过土壤原始的循环,更好地利用各种畜禽废物和作物残留,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可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正好与之相吻合,能够形成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系统,为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三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新的组织安排和政策、适当的产业链、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创新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对于农村工业来说,应将减少农村工业污染做为农村工业增长方式转变考虑的重要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优化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及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在农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应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走新型的农村工业经济增长道路。未来农村工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并实现农村工业的适度集中,实现集聚经济和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治理成本。

3.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以减少相对小的、不能观察到的污染量。这就需要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

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结合我国实际,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公共政策体系重点包括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产权制度、价格政策、税费政策、财政政策,对政府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环境准入门槛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管理的政策工具是多样的,包括市场交易机制、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经验研究表明,不能简单地判断哪种政策工具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最有效,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的选择取决于环境质量问题的性质、管理机构获得有关农村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之间关联关系的信息可得性以及关于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的社会决策。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不能仅仅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需因地制宜地综合利用税收一补贴政策工具、命令一控制政策工具(主要是法规/标准)、教育与技术推广工具等,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