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教育现象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现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现象分析

第1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社会艺术教育;功利化

社会艺术教育不仅与每个人关系密切,而且还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紧密联系。每个国家社会形态可以不同,但民族文化传统不能割裂,各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形式和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此,社会艺术教育事业能体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国家和政府发展文化、繁荣艺术、提高全民审美文化水平的基本思想。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设置了大量公益性、服务性的文化艺术部门和设施,以适应社会艺术发展的需要,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树立国家整体形象。[1]艺术音乐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文艺单位、团体或者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关艺术方面的教育。通俗来讲,就是各级各类社会力量办学的艺校、兴趣班,培训中心所进行的艺术教育活动。社会教育因其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业余性以及开放性等方面的优势,为国家的精神建设和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显露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认真对待。社会艺术教育中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教育者进行艺术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受教育者从开始便有极强的功利性目的进行社会艺术教育,而并非真正的兴趣爱好。很多人之所以去学习,主要是为以后升学加分做准备。为了考级而考级的现象随处可见,他们不会考虑艺术教育审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价值功能,更不会去体会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在的情感,而仅仅是像拿到某类考级证书或者水平等级证书一样,当作一种职业的技能。从开始他们把社会艺术教育当成了一种工具,为了赚取更高的收入或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改变了艺术教育最根本的性质。

二、社会艺术教育教育者的功利化致使社会艺术教育内容的技艺化

音乐、舞蹈、美术等自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和文化,在表现上不仅需要具有技术性的操作手法,而且还需要针对艺术自身独有的思想情感、文化感知以及审美能力相融合。但是,在功利化背景下所表现的艺术教育,一些教育机构以及家长仅仅只是关注艺术表现技法层面的内容,这些往往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又“不切实际”的情感与思想。而这也就进一步导致社会的艺术教育仅仅只是对一些较为枯燥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对某一支经典的音乐作品曲目进行重复联系,进而提升自身的技巧。艺术所表现的技巧与内容大多是完美的融合体,而在功利性动机之下则被划分为两个不同部分,进而导致我国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一种畸形。许多人虽然在技术与技巧上非常娴熟,但是却很难展现出艺术的特点,更难以表达艺术独有的审美特点。

第2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教育出版业存在广种薄收、甚至不收的现象

目前教育出版社广种薄收、甚至不收的主要表现是:

1.投入大,产出小。课程改革以后,教育出版社的投入比改革前明显增多,一方面版本多了,教辅的品种要跟上,另一方面,教材选择的区域化、个性化增强,一个地区往往要发行三四个种类的教辅,而每一种的数量都不乐观,悬殊的投入产出比让很多出版社选择了放弃中小地区,但从长远来看,退出市场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可能从此就让位于个体书商,从该地区销声匿迹。

2.初版多,重版少。以往的旧版本教材被新课程教材淘汰,旧教辅重版的可能性也变小了。比如原来的暑假作业由于中小学都采用了新教材,本来在全省发行,现在只能局限在个别还没有实行课改的地区,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出版社必须重新编写几套暑假作业以供不同地区使用,初版书的增多无形中增加了编辑的劳动量和出书成本。表面上发行码洋上去了,经济效益却不见增长,事倍功半。

3.平庸作品多,拳头产品少,赔钱书多,赢利书少。教辅漫天飞,可真正的精品不多,为了抢市场,多数的出版社出书时间仓促,很多教辅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老师编写的,编辑和作者都非常辛苦,但很难有质量上乘的精品诞生。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进入市场后,这些图书由于选题与市场的结合点找得不准,库存严重积压,形成不良资产,导致资金周转失灵,长久下去,势必会削弱各个出版社的综合实力。

教育社广种薄收甚至不收的现象,是出版总量失控、出版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要实现从扩大数量规模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必须彻底根治过散、过滥的顽症,加快实现出版业的阶段性转移。

首先,加强出版管理,对出版总量进行控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那些优质的图书中去,使出版社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轨道。

其次,善谋划、出精品,社店共同营造图书市场。所谓善谋划,就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获取的大量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策划选题,平衡结构,形成特色和整体效应,满足社会对各门类、各层次的需求。

第三,建立监控制度。选题论证制度是监控制度的重要方面,由于出版资源的社会化和竞争化,稿源极其丰富,更需大浪淘沙。选题论证时应吸纳编辑、发行人员和书店资深业务员的意见,有条件的出版社应针对选题内容聘请相应层次的读者征求意见。统筹规划,层层把关,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注意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提高决策者的智慧和能力。优化选题,科学论证,有利于把握市场的脉搏。

最后,要注意加强印数管理。出版物印数的下达,不能凭长官意志,应该是按程序运作,避免盲目性和经济损失。根除出版物广种薄收、不收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教育出版业存在管理粗放、成本失控的现象

教育出版社的粗放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出版社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必须承认效益是由两方面构成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益。而我们往往忽视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繁荣的道理。

目前出版社内部的管理运行机制,现有的组织机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都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粗放型的管理使得员工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审读等业务环节之间衔接不紧密,运行程序不够顺畅,运行节奏缓慢,有些环节还互相掣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较慢,分配制度不能真正体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人事管理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竞争机制。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出版社的高速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

2.成本失控,间接费用高。出版社不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导致了直接成本失控,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医疗等间接费用明显失控,另外,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这样即使图书结构合理,产销对路,本应形成的出版效益,也会被不合理的开支所消耗,导致出版社整体实力的削弱。

粗放管理是出版社面临的重要课题,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出版社的兴衰存亡。首先是建立以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确立责任是核心、是主体;权力是落实责任的条件和保证;利益是落实责任的动力和回报,三者紧密结合,逐步建立出版社经营管理锁链。科学的经营管理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是实现出版工作良性运作的纽带。

其次,实行单品种运作核算,是搞好各个环节核算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坚持“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制度,把干与算、干与管、管与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宏观调控,降低各项费用,使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始终处于下限。

第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源必须节流,堵塞漏洞,杜绝浪费,标本兼治。尤其是控制非生产费用和非生产用人,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实现两个效益。

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出版队伍的责任感,加深对经营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为降低费用献计献策,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作自己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注意调动财务部门的积极性,真正发挥财务部门的理财作用、参谋作用和监督作用。

教育出版业存在市场不规范的现象

第3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字:教育;城乡不公平;现象;原因;对策

关于教育在个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理论界早有深入探讨,教育既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手段又是社会再生产的工具。然而,北京大学有一个是关于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汇报讲座,研究者在北京的三所重点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这三所全国顶尖的学校有96%的学生来自城市,只有不足4%的学生来自农村。现在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很低,而且有越来越低的趋势。

一、城乡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1)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不同

以基础教育为例,我国教育支出持续增长,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和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大多数,这无疑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公平。

(2)城乡办学条件的不同

办学条件包括:校舍、图书、办公用品和计算机等。以2010 年的计算机为例,我国城市普通小学平均14 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普通小学平均45人才拥有一台电脑;城市初中平均14人拥有一台电脑,农村初中平均24人拥有一台电脑。从上面例子可以反映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的差距。

(3)城乡师资力量的不同

最近几年,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均有一定的提高,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城乡中小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所占比例仍有很大差距。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广大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制度差异

在我国,城乡教育差异表现为城乡教育的地域性差异和城乡教育的制度性差异。我国的二元结构表现为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工业部门和农业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教育原本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乡教育的差距同样在进一步加大,直接导致我国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收入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距。

(2)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阻碍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差异带来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当地政府有充分的财力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则严重不足。

(3)城乡教育政策的差异带来教育的不平等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根本就在于城乡义务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而公共资源的分配是由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来执行的,因此,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

城乡教育政策的不合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资政策的不合理,农村所获得的教育投入远远低于城市所获得的教育投入;其次,教育政策和规则的不合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中国城乡教育差距形成的制度根源。

三、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方法和策略

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是一个现实性的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人员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打破传统的二元教育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承担经费的责任;建立义务教育的标准化制度;保证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于贫困学校等。

二、注重城乡均衡发展、侧重补偿。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教育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我国义务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前提,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重点。就我国的教育实际而言,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应当侧重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弱势群体等,以缩小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三、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教育公平制度。政府应该对健全教育公平制度承担主要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要求教育公平机制要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协调,需要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教育经费向重点难点倾斜。合理有效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是一个多层面的制度综合体系。

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国家不仅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向"三农"倾斜,还要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建设入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的举措来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5-2011[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劳凯声.如何认识中国的教育机会平等问题[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文摘》,2011,(3):10.

[3]孙继红,杨晓江.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9):56-61.

[4]叶建海.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社会研究,2012,(9):98-100.

[5]周志文.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及成因分析 [J] .社会科学论坛,2009,(1):140-145.

[6] 王余娟,彭曦.高考弃考背后的城乡教育差距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95- 97.

第4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现象;批判性;建构

“科学”化的教育管理现象使该现象的研究往往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规律与本质的研究,这种研究却使教育管理现象带来片面性,不能还原教育管理现象的本来面目。因为教育管理现象是集合教育管理现象除实性、批判性、理解性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管理现象。

1 “科学”性教育管理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我国教育管理学中通常将教育管理现象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当然,基于一些文本认为教育管理现象的意义十分模糊,往往会在说法上变换一种形式,但是从实际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此外,教育管理现象以及对其研究方面更多的是被冠以“科学”之名。这种设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常意义这种教育管理研究都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往往将研究的目标锁定在探求普遍规律与揭示本质关系上,以寻求或者变换方式的追求教育管理现象的一般性、普遍性规律的特征为目的。

(2)该类型的教育管理现象通常以现象与本质二元的视野对具体的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研究,大力提倡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揭示教育管理现象中的普遍规律性为目的。将对教育管理现象的“共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教育管理实践中的个体差异、独特环境也作为研究共性中的现象,使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个体特征被淡化甚至埋没。

(3)教育管理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被简化,使得在进行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方面不能是人们对因为科学化而引起的负面作用给予足够多的重视,使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陷入片面。

2 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特征

在教育管理学研究工作中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研究与理解本质上说是正确的,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认识更为准确,提高教育管理本身的逻辑性与规律性研究,为推动教育现代管理有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科学的对待教育管理学并不是现在教育管理研究方面问题的症结。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科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我们知道,教育管理现象并不等同于自然科学,完全按照其科学范式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就会避免不了的产生偏颇。因此,在研究教育管理现象的问题上首先要找出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特征是什么。从教育管理现象的最原始意义上对其进行研究,即从教育管理现象中的“三性”角度出发,研究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理解性、批判性。

实在性是指教育管理现象中可见的、表象的状态与性质。这种实质性从属性上分为物质实在性与精神实在性。这两种性质都是教育管理现象中实实在在表现出来并且能人们感知到的。认识到了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在进行教育管理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实在性的共性与特性的有机统一,相应的也要从实在性的整体出发,将其一般性特征与特殊性的实在性研究相结合。

3 教育管理现象的理解性特征

教育管理现象的理解性是指由于研究主体的个人整体性的经历有独特性,使其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看待中无可回避的带有个体主观意识。尽管许多人将教育管理现象作为一种科学的客观规律看待,但是在具体的教育管理现象研究工作中完全将个体影响抛离却不能充分做到。

可以说,教育管理现象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更需要通过与个体发生关联才具有意义。脱离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管理现象了。因此,这种教育管理现象中的理解性使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中去除僵化的落后观念,重视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4 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特征

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特征使推动教育管理走到今天的动力性因素。从性质划分上来说,批判性特征也具有两个侧面,即是正面性与否定性。教育管理现象的批判性是由教育管理现象的否定性特征决定的。这种否定在通常情况下会被正面性所掩盖,因为正面性在表现形式上会被夸张放大,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被其所吸引。使得否定性所反映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掩盖在正面性的光环之下。但是实际上,作为教育管理现象中十分重要的否定性存在,它具有其他特征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否定性存在,才促使教育管理现象在发展中前进。

作为教育管理现象中的重要特征,批判性需要教育管理现象研究人员对于自身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建构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再认识。本质上来讲,人们受内隐性思想的影响,管理行为的主动性往往倾向于此。行内隐性观念入手,深层次自我反思是更好的增进我认识与推动教育管理现象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通过对于教育管理现象中的三种属性的讨论,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三种属性之间不是毫无关系的,而是处于一种内在关联的。他们共同统一与教育管理现象之中,并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教育管理现象的发展,是教育管理现象整体性的一种重要表现。教育管理现象也只有在整体性关照中才能被更为精准的认识。当然,我们国家在教育管理现象研究的“三性”方面都还有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学军.教育管理学研究什么,观点论争与问题转换[J].现代教育管理,2009(11).

[2] 杨天平.教育管理学学科概念论[J].宁波大学学报,2008(1).

[3] 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9(1).

第5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表现一:先商量后抢。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知道借东西之前要商量,但当遇到拒绝时,由于极想得到而不甘心,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与行为而出现行为问题。

表现二:选择目标抢。一般发生在寻问数人后还得不到满意答复时,于是选择一个比较容易对付的目标动手抢。

表现三:边商量边抢。由于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水平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开始增加。例如一个幼儿想要另一个幼儿汽车上的丝带,于是,就先拽住丝带的一头,然后再与之商量,如果不给就这样相持下去,直到成人干涉或“强者为胜”。

以上表现都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关。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加强,道德观念逐渐形成,能够按照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行为更具有目的性,但由于自控能力差,还没有完全将规则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要求而形成一种习惯。当需要与道德规范相矛盾时,往往注重需要而忽视道德规范,选择不当的方法。此时,单纯的制止和批评是无效的,教师应交给幼儿交往技巧和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才有益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杜绝“抢东西”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幼儿学会实现诺言,以增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大班幼儿非常清楚玩具轮流玩的规则,但心中又存在着一点顾虑:给出去的玩具往往回不来了。因此影响幼儿遵守行为规范,进而引起行为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幼儿学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增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例如游戏中,文文想玩浩浩的跳绳,原本商量好玩一会儿就换过来,可高兴之余文文想赖账。于是,一个是兴致正高死活不给,一个是严守约定一定要夺回。一场“拉锯战”就这样开始了。因此,我及时问明原因,与他们一起核实约定。其实大班幼儿对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是心知肚明的,教师只需强调“对自己说过的话要守信用,别人才爱借玩具给你玩”,然后让他们重新玩,感受“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使他们了解只要自己对别人言而有信,就会有更多玩的机会。

二、培养幼儿正视挫折,承受失望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挫折是无处不在的,或大或小,都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现象。因此教师要把这种教育渗透到幼儿身边的每一件事,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引导幼儿正视挫折,承受失望。

例如在教学中我问孩子们:文文想借兵兵的玩具,可兵兵也是刚玩,他不肯借给文文,文文该怎么办,我们一起帮帮他。孩子们会想出许多办法,“等会儿再玩”、“去玩别的玩具”、“再跟他好好商量商量”等,孩子当然不会说抢,但会有一些较接近,例如:“乘他不注意时拿过来”。这是教师应肯定好的方法“等会儿再玩”,并教育幼儿要耐心等待。如果等得不耐烦了,“不借没关系,去玩别的”,“老师也可跟你玩”。教师要用眼神、手势等动作配合语言,转移幼儿兴趣,帮助他承受挫折。这样也就容易杜绝抢东西的行为。

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让每个幼儿都成为调解员、评论员,真正发挥集体教育功能

第6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 大学 培训机构 教育

近年来,考证培训、专业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训的发展迅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加入。本文就这一现象对成都五所高校的500余名学生发放关于“大学教育与培训机构教育”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对四所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访问。

一.对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1.95%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教育趋于大众化;89%的大学生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6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2.9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需谨慎选择;47%的大学生参加过培训机构的教育,并认为对自身的帮助很大;94%的大学生认为培训机构的商业性较强,对经济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调查的五所高校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培训机构教育将成为大学与用人单位的桥梁,推进大学教育的改革。但是大学生更希望大学教育能够与社会实际结合,让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就能获得相应的职业素质。

二、对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学生的访问分析

1.培训机构的老师认为,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素质的综合能力,培训机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教育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缺口。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在当今形势下,培训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培训机构的学生表示,培训机构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必要的,能够学习到在大学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和能力,更加注重实践。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需要,不能盲目听从宣传。另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是一个入口,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是关键。

三、大学教育与培训机构教育并存的原因探讨

1.大学方面的因素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现象普遍,职业素质教育几乎空白,这种与实际社会的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国家将过多的资源分配给了重点大学,造成少数大学过度发展甚至资源滥用,而更多的大学却面临严重的资源不足的现状,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无论是大学的教科书还是教授掌握的知识,实际上都与社会和企业实际应用和需求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目前我国大学重视知识教育,在能力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欠缺比较严重。

2.培训机构方面的因素

培训机构具有商业性质,在大学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之处抓住商业机遇应运而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运营模式能抓住学生的需要,进行更好的宣传,推进了自身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就业难的背景下,发展越来越好。

3.社会方面的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社会和企业的实际应用对应聘者的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一定时间内,大学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大学生需要额外的教育来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以更好地步入社会。

四、对大学教育及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招生,在数量上实现了飞跃,但是在质上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因此,更应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分配。

大学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际运用,职业素质教育几乎是空白。因此,大学应当结合培训机构的成功范例,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教育辅导,做到与社会的紧密链接;

大学应抓好教育质量的监管。教育工作者必须为人师表,不能急功近利而影响教育质量以及学风。对于违背教育本质的工作者应当予以惩戒。另外,大学应建立淘汰制,营造好的学习氛围,严把质量关。

2.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地学习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知识能力,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积极寻找其他有效途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综合提高;

对于就业难问题不能一味归咎于学校教育,应当看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地了解社会需要市场需求,主动弥补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求职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中国大学教育这些年快速发展,至少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不容置疑的成功之处。在实现量的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若想培育出优秀人才为中国的未来科技经济做贡献,我们一定要有一流的大学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的出现及其快速发展表明了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中国大学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教育和学生都应主动地寻找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应对。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笔者分析了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的现象,认为它的外在原因是教育和社会需要脱节以及教育声望和其实际待遇的反差,内在原因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形象的理想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消除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现象也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强化对教师行为的良性监督机制;重塑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当前社会处在体制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观念、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变化尤其令人关注。教师行为与其所扮演角色相符合是社会所期望的,也是教师应该达到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相符合甚至冲突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及怎样尽可能消除这一现象,正是人们所关心也是笔者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原因分析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根据教育社会学原理,笔者认为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原因。

(一)外在原因——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首先源于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

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被认为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且经常达到严重的程度;其影响之大,波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次[1](P156)。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传授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不能使学生养成对人生、对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这种教育无疑是脱离社会需要的。此时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之间出现差距,当差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直接冲突。由于教育在产出上的滞后性,使教育与社会需要经常脱节,因此,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一致乃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教师职业声望与其实际待遇的反差也造成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同其他从事复杂劳动和专业劳动的职业一样,教师职业声望的名次排列在前面,可以说,教师的职业声望较高[1](P235)。教师的经济收入是影响其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增长是较快的,但若扣除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可以认为教师工资增长的幅度并不大。农村城乡教师的工资常常被挪作他用,拖欠现象经常发生。以安徽省为例,截止到2000年12月,累计欠发教师工资16.7亿元(《人民教育》2001,(5))这些事实使教师感到其待遇并不像职业声望那么高,于是不自觉地产生与教师角色不符的行为。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制订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客观实际的规章制度,使教师无法按制度办事或无法完成任务,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显不符合教师角色要求的事情发生。例如,天津市某中学曾规定,高中生必须经过10—14天的社会实践才允许考大学。而实际上教师没法完全使学生达到要求,只好弄虚作假了事。又如有些中学高中体育课经常被自习课代替,这样做学生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要求是很困难的,于是只能在成绩单上做文章了。

另外,教育的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矛盾也是导致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的一个原因。教育的功利价值指有选择地对少数人给予优质教育,为的是使他们能更快地为社会做出贡献;而教育的人文价值指让绝大多数达到一定年龄的人接受最基础的教育,即教育的全民化。教师对少数人的英才教育和对大多数人的全民教育是一对矛盾,若处理不当,常常会引起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之间的不符甚至冲突。

(二)内在原因——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还和教师职业特点有关

第一,教师角色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林格伦(Lindgren,H.C)就把教师角色分为“教学与行政角色”、“心理定向角色”和“自我实现角色”三大类,而它们是相互交叉出现的,不是绝对的。按教育社会学的提法,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家庭成员的教师和学校成员的教师角色之间其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在不同场合要进行角色及时转换和调整,一旦角色转换提前、延迟,将使教师行为与角色之间产生不符,甚至冲突。尤其是教师在学校里每天轮番扮演着教育者和同事的双重角色。例如,教师在受到校长批评后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其角色从被管理者转换为管理者,如果他仍带着怒气与学生接触,势必产生冲突。相反,当教师训完学生后与同事交往时仍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出现,那也会产生冲突。

第二,教师形象理想化[1](P218)。教师作为传道者,被视为“道”的化身,“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作为授业者,被期望在学识上渊博。平常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作为示范者,教师被期望在行为规范上最完美:“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管理者,教师被期望不论待人还是办事公平合理。作为父母人,教师被期望能像父母那样善良、和蔼、耐心、同情、热心。作为朋友,教师被期望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合作精神和民主精神。所有这些都是社会期望中的教师角色形象。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全部达到这些要求的人很少,大多数人与这些目标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于是出现教师实际行为并不符合其角色的现象。

第三,教师训练专业化程度。一般来说,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教师,其行为相应地符合角色行为。例如,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比起其他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其行为相对而言更符合教师角色。因为师范院校是按专门的培养目标、特定的专业设置、专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来培养教师的。毕业生拥有相当明确的专业意识、正确的专业态度、雄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以及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个性品质。而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则缺乏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项专业训练,所以,他的行为有可能常出现更与教师角色不符的现象。对于师范院校毕业生来说,也存在一个教师训练专业化程度的问题。与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相比,专业化程度低的教师,其行为与角色不符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对专业意识不强、专业态度不正确的教师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二、如何消除教师行为与角色不符现象

教师行为与角色不符现象既然有其深刻的内、外部根源,要消除它就应先消除这些根源。

(一)从外部根源讲,就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给教育提供充分的服务和充足的条件

比起发达国家来,我国在教育投入上仍然不足。要使教育成为21世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不能仅仅在口头上,而且要在行动上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不仅要提高工资,还应在职称评定、评功选模等方面向优秀教师倾斜。彻底解决农村城乡教师工资拖欠现象,避免“拖了清,清了又拖”的事情发生。

要强化对教师行为的良性监督机制。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和《教师法》。教师作为个体是有自由权的,但作为教师角色,其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教师遵守的法律不仅仅是《宪法》,而且还有《教育法》、《教师法》,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还应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其次,要执行为教师制定的规章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调动教师积极性,也为限制老师的某些不适宜的行为而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不严格执行,势必使制度流于形式,起不到激励先进,约束后进的作用。在执行制度时,还应加强领导的人格影响力,把冷漠的制度与热情的支持、关心结合起来,使监督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在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时,应时刻关注所制订的制度是否违背教育规律,是否符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乎实际的地方,就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的现象发生。

(二)从内部根源上说,教师应“外树形象,内练素质”

首先,应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作为道德修养的基础知识,他的精神修养将会是不完备的。”[2]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体会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明确它对教育活动的特殊意义。教师对行为规范的掌握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和认识规范上,而且还应依据这些规范对人们的道德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美丑等方面的判断和分析。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还应注重培养顽强的意志。为准备好一节课,需查找资料,编写教案,考虑教法,往往需要牺牲大量休息时间,没有毅力、不付出艰辛是做不到的。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实践,就会变为不需要意志力和监督的自觉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习惯。教师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以减少教师行为与其角色的不符和冲突。

其次,应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如果说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教的准则的话,专业精神就是教师从教的动力。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基于自我期许而表现出的充分信念、高度热情和不懈追求的风范和活力。教师专业精神可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完善,确保教师价值和功能发挥,它还是影响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3]。它是树立教师形象,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据研究,教师应当从以下方面树立专业精神。一是敬业、乐业,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从内心深处认可和崇敬,并且不为物欲所动,不为名利左右,乐在其中;二是勤学进取。教师把学习当作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满足于自身的知识、技能现状;三是开拓创新。教师敢于借鉴,勇于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四是负责参与。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学生生活,还要参加社会实践,这也是教育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此外,当代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拥有了从教的专业精神和教育理念,就为教师从事职业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动力,使教师行为朝着与教师角色一致的方向发展。

另外,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教师职业个性的理解,并按照教师职业个性要求不断地改变自己个性中不适应成分。例如,教师职业个性要求教师坚毅、乐观、向上,而不能懦弱、悲观、消沉,要善于与学生交流,而不奉行“沉默是金”的处世原则。教师还要适应职业角色的频繁变换,改变有可能导致“双重人格”的行为倾向。教师还应善于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经常表现出行为和其角色不符的教师,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教师应学会积极评价自己,并从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职业。教师应学会寻求支持,如果心里感到苦闷、压抑,就应向家庭、同事、朋友、单位领导等寻求心理支持。心理支持的系统越完备,教师心理健康就越易得到维护。另外,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自信心训练。在知识受冷遇、待遇不合理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更应增强从教的自信心。教师的自信心源于教师的职业信念及教师对自身价值的承认。教师对自己的学识、人格、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权衡并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金一鸣.教育社会[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 蒋朝文,李齐念.教师的职业道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第8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三语文;教育计划;反思;学生

很多的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都只是片面的背诵记忆,没有真正的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的记忆都是短暂的记忆,在初三进行语文的复习的时候,这种记忆的缺点就会暴露出来,很多的同学都忘记过去所学过的内容。因此对初三老师来说做好复习计划,将同学们忘记的内容捡回来是十分的重要。

笔者与其他的多年担任初中语文老师的教育人员交流,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经历,特别制定出初中语文的教学计划。

一、分析概括现状

1.学生的复习时间方面

初三的时间对于每一名将要面对中考的学生来说都是极为的宝贵。初三的学生学习的时候是分秒必争,很多的同学都是恨不得每一分都能用来学习。因此初三的学习时间是极为的宝贵。而初三语文的教学任务同样是十分的繁重。因为教师要在上学期将初三两册书的内容全部结束,所以说初三语文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十分的紧迫的。而且很多的同学都是重理轻文型的。平时都很偏重理科的学习,做题的时候都是只主动理科的卷子或是试题,一点都不在乎语文,因此总是忽视了文科,认为文科只要考试之前看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语文这一科目。语文一直都是被忽视的科目,这也就成了初三语文教学的压力。

2.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础方面

初三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只要是要考试的科目都要认真的对待。但是认真的程度显然是有些差别的。很多的同学都过于偏重理科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而且有些同学的思想狭隘,语文基础差,阅读题总是表述不清,作文的思想表达也不够清晰,见解也不是很独特,还经常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总之语文的水平是非常之差,耳濡目染的东西更是少之极少。可以想象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素材是何等贫乏。另外他们还对语文缺乏主动性。很多的同学都是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语文的这一科目上根本没有什么进步可言。这同样是语文教学中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实太多,学习语文是一点都不主动,所以语文成绩是一点的提高都没有。

教学内容分析:初中语文的教材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下两册。初中语文上册主要分为六个单元,五个现代单元,附带一个文言文单元。而文言文单元相比于现代单元学习起来要困难一些,但是其中包含了考试中的重点章节。初中语文的教材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养成学习语文,研究语文的习惯。使得同学们“学会读书”。

而教材中的阅读中有现代文阅读和古代文言文阅读,这些阅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文言文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感受到时代的改变,而现代文阅读则是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增长同学们的见识,使得同学们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了解到世界的变化。阅读还要求同学们能够明白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同样会使用。另外新课程标准中还要求同学们能够定期的做一些阅读,无论是在网上搜集一些信息,还是通过看书,看杂志,总而言之就是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同学们的课后阅读不少于260万字,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不仅要增大同学们的阅读量,初三语文还要进行知识的汇总,因为同学们面临着中考,所以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初三语文教学的给了老师巨大的无形的压力。几乎每一个教初三语文的老师对于教学都是极为的焦急。害怕不能够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会怎样的取得好成绩拿到高分。而同学们对待语文同样也是忧心不已了,因为一直都是不重视,考试的时候也是临阵磨枪,到了关键的时刻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好了。不过好在教材还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同学们好好的复习。

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语文的教学与所有科目的教学一样,都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的引导学生去走进初中语文的这片天地。同时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技巧和方法。同时还要通过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思想。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爱校爱班爱集体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对古代的历史或是时事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指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中国的汉字,积累语言知识。达到活学活用,能够将自己在语文中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之中。另外还要使得同学们在学习语文之后能够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健康的思想。这就是初三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第9篇:教育现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蒙台梭利;裴斯泰洛齐;洛克

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皆来源于独生子女的教育与成长。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已远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对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学界到家长开始了幼儿教育思想新的探寻,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一是西方的教育思想,以蒙台梭利、裴斯泰洛齐、洛克为代表,二是中国传统的蒙学,三是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想。本文集中评析西方的幼儿教育思想。

一、爱与自由:在中国的蒙台梭利

与旧式的教育方式相比,学者与家长一致发现解除幼儿的束缚最为重要,于是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便成了首要之选。蒙台梭利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想法与要求、发展儿童的天赋,这样就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蒙氏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部分:首先应该重视儿童的天赋,关心儿童自主个性的自由延伸。儿童用未经世的心灵感受世界和关系,从而确定爱憎亲疏,这是儿童先天自发能动力的基本体现,称之为“精神胚胎”;其次,儿童的天赋主要由行为举止来表现,所以应该重视儿童的活动。蒙氏认为作为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活动具有了生命自我运动的意义;第三,儿童的成长在于发展,成人不得限制、环境不得限制、思想不得限制、活动不得限制。只有得到充分的自由,儿童才会发展出健康的性格。自蒙氏教育进入中国,其两大思想元素受到了关注:有准备的环境和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在蒙氏的教育设计中,幼儿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至关重要。儿童需要在顺应天性发展的环境中生活,必须摒弃带有成人意味的设计。关于幼儿与教师,更宽泛的定义——幼儿与教育者。蒙氏教育要求教师与家长完全脱离,教育属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与发展水平,且不再以讲授和管教为手段,要对幼儿施之以爱,保护幼儿的天性。蒙氏教育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思索如何教育独生子女的过程,也是向传统教育模式挑战的过程。

二、完善的人: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指归

瑞士的裴斯泰洛齐也是中国人较为钟情的教育家之一。裴氏教育的核心思想“一切为了孩子出发”,以幼儿为中心来构建教育思想,发展教育模式。教育适应自然,此为裴氏教育思想的一大关键。教育应顺其自然,顺应大自然、顺应小自然。人性只有在顺应自然中才能完成塑造。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依人之本性而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天性,促进天赋能力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完全不同,后者提倡教育改变人之本性,人性可以通过教育由恶向善,也可以通过不成功的教育由善进恶。与蒙教育类似,裴氏也极力倡导爱的教育。裴氏之爱,涵盖多层含义。作为一种动力与工具,爱可以激发天赋,爱同时又可以是信任。只有教育者与幼儿之间相互信任,才可以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而一旦这种关系建立幼儿就会体验到幸福。在实施爱的教育中,裴氏与传统中国教育有一点契合之处——母亲的重要性。爱源于母亲之爱,母亲本能的照顾与保护是幼儿幸福快乐的根本。裴氏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完善的人,人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健的体魄、智慧的大脑、高尚的品行等。如何培养完善的人?裴氏认为有两大途径,一是三育并行,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父母通过家庭环境直接导致幼儿身心的最初塑造与道德启蒙。但单独的家庭教育无法完成教育的所有内容,学校教育就承担了这一角色,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三、尊重儿童:洛克绅士教育

在西方的教育思想界中,英国人洛克较多的涉及了尊重儿童的问题。尊重儿童就应当关注儿童的精神存在,关注儿童理性的发展,鼓励儿童对自尊、正直和诚实等品质的追求。洛克倡导“绅士教育”,认为英国社会需要能够活跃于上流社会的贵族,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绅士为目的,尊重是培养绅士的基本保证。洛克的绅士培养计划大致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他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对幼儿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细节都有严格要求;其次,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洛克认为对幼儿必须加以管束。否则,幼儿就会流于溺爱,本性随之发生变化,更甚者在成人后不会运用理智。洛克思想之所以被中国人所引进直至接受,主要是他所倡导的“尊重儿童”的思想。在传统的中国教育观中,幼儿/孩子/子女是不被尊重的对象,而是被加以管制约束的。但一味的放纵与约束都是片面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种都有可能造成幼儿教育的严重后果。所以,洛克的“尊重儿童”也仅为一种浪漫的构想,在实际教育实践中无法落实和完成。但其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绅士教育”中的健康计划。洛克认为身体健康的标准并不是没有疾病,而是适应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这样个体才可以幸福,国家富强。所以洛克要求对儿童实施近似于残酷的体质训练。而这一点我们可以以此来弥补独生子女身体素质教育中的一些不足。

作者:郑玲 单位:宁夏大学后勤集团幼儿教育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罗兰英.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