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科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

第1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信息交换 经济学课堂教学 提高质量

一、课堂教学的含义

课堂教学是目前国内各高校本科生普遍采取的课程教学方式,是一个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其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师生之间信息量的掌握情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掌握情况,可分为信息完全对称、完全不对称和信息部分不对称三种状况。信息完全对称和完全不对称均会造成教学质量不佳,因此信息部分不对称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一般来说,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教师居于信息优势,学生处于信息劣势,这种状况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和课堂教学得以存在的前提。师生之间的信息又不能完全不对称,必须有信息交集,这是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选择与特定课程有关的信息,将其作为与学生知识的交集部分,并以其为桥梁,将不对称信息传递给学生,最终达到师生之间的信息对称。

二、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

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还具有分析工具意义上的经济研究方法。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一些理论和模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并能利用这些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利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是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知识是容易忘记的,而掌握了经济学家的思考方法,即使忘记了一些概念和公式,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创造新的知识,提高经济学教学的持久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完成该课程的学习。非经济类专业的课程开设时间一般为1—2个学期,且多为大学低年级。受教学时数的限制和教学风险最小化的引导,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则围绕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展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虽有部分案例分析的环节,但是因学生缺乏主观体验和深入的理解,大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不少学生在学完经济学理论以后,只留下了经济学就是图表和公式的印象,感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其实质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集太小,缺乏知识交流的平台,对这门运用了数学概念,但又不具严密逻辑性的课程越学越迷糊,兴趣越学越弱,更不用说通过课程来提高思维能力了。扩大信息交集,有目的地构建课堂教学平台,保证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性是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提高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信息交集平台的搭建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以其为信息交集的起点。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主动学习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教学目标,获得学生的认可,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动力。经济学原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设定为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资源的问题,培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选用合适的案例,并将其作为师生信息交集的主体。

“案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本意为“好的例子”。案例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注重学生的务实性和创造性。经济学在解释经济问题的时候,有其学科独特的概念和范畴,比如供求、边际、均衡等,并包含抽象的数学推导和数理模型,对于从来没有学过经济学的大学低年级学生,确实有几分高深,又有几分枯燥,而案例教学以现实发生的事件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抽丝剥茧,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理论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较为直观,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1)以平常生活事件为案例

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少,对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平常生活事件就是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或观察得到的事件。以这类事件作为案例,通过通俗的语言来解读其中的经济学思想,一方面将高深的经济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另一方面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增加学习经济学的乐趣。比如在讲述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这个规律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学生自己作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体验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回答,通过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产品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经济学理性认识,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主观感受,通过日积月累,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2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管理;课程设置;研究性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82

[中图分类号]F2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不仅有法律、策划等理论知识,还有各种土木建设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内容,这方面知识需要拥有良好的地理信息掌握技术、测量、招标管理等技能,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是该专业技能学习的必修内容。但目前该课程的学习与网络环境应用紧密程度低,缺乏系统化的学习方式,需要进行研究性教学改进教学内容。笔者通过研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现今该课程学习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该课程的改进建议。

1 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特点

1.1 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共享,可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该课程在学习时需要进行文献的借鉴、大量调查和假设,在缺乏验证的基础上进行评估,这些方面的经验都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查找分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探析活动,大部分都是学生自身的探究,主动性强,教学模式较开放。

1.2 创新性强

由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对项目作出评估并进行策划,原有的项目规划通过大量的语言描述,使计划书看起来杂乱无章,缺乏总结归纳。但是现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划书,可通过作图,将各部分内容以系统化的简短语言描述出来,并对图形加以绘制,使各部分实现列联分析,加强各部分相关程度。通过网络计划图的勾画,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的掌握如果只落实到书面上,只是对理论的复制粘贴,通过网络计划书的勾画,才能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1.3 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内容涉及多专业知识,理论学习过多,长时间积累却缺乏实践应用会导致学生实际分析能力下降,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可有效将学习理论以网络信息共享的形式适时应用于策划管理,对于地理信息知识可利用网络更好地进行区域分析。同时,对于营销、估算等内容利用网络计算工具可实现数据的精准化,确保不会出现人为失误。

1.4 贴合时展

现今作为网络沟通交流的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离不开网络环境,针对此现状,现今教育教学也逐步将网络应用于学习当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本身就有大量的网络策划图、计算机应用等知识,将课程向网络化环境发展,贴合时展的理念,有效促进了该课程的革新,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对于网络应用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网络设计、网络搜集、网络借鉴等手段,更加深入了解该门课程的专业性质,增强专业能力。

2 基于网络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难点

2.1 开发建议书的述写

该课程内容重点就是对开发与管理阶段的策划述写,一项工程的完善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前期准备工作,而开发建议书就是对投资项目做一个整体构想,以规划性的建议探讨该项目的开发价值。而建议书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建设规模等方面,这些内容都需要有详细数据调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学习,可了解某项工程的调查内容,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基于实际数据,学生可获得详尽信息,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2.2 计算机应用

通过对拟建项目开发建议书的了解,之后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经过进行网络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里可增加数据支撑,以确定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通过网络获得的大数据,成为房地产研究设计中的重点,使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将计算机应用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2.3 开发设计环节

一般开发设计环节需要有明确的项目策划书,但是书面性的项目策划书体系过于庞大,内容比较杂乱,不便于翻阅与查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开发设计,可形成规范化的流程图,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做出直观清晰的网络规划图,建立大体框架的雏形,便于翻看与整理。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房地产设计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房地产的建设施工起到了引导作用,缺乏这一环节,房地产工作便无法开展,以致这一内容成为该课程的难点。

3 基于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影响因素

3.1 网络信息共享程度

研究性教学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比如法律、项目策划、营销等方面。目前我国与该课程资源相关的网站大约有4 000多个,其中涉及了房地产的综合网站、各企业信息、中介服务、法律规范改革等不同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有一些私密性的信息并不对外公布。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基础上,学生可利用学校内部的知网、外文数据库、超星、维普等与企业联合的网站,学习到相关课程的信息,可见,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信息共享的便利。

3.2 网络应用程度

基于网络环境对于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需要掌握教学过程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的掌握程度,因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需要用多方面信息与数据的结合才能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单靠经验理论不能得到,需要经过网络的数据库查找验收,因此,网络的应用程度对该课程的深入具有重要影响。

3.3 网络教学方式设置

由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理论知识内容丰富,因此,目前教育方式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对于网络课程的应用并未普及。学生在进行法律知识、人员管理、土地所有权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时,这种理论授课的方式可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但是对于项目策划、课设方面的实践学习,如果依然采用这种形式,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今房地产的形势并不乐观,如果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课程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会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缺乏实践性,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网络环境下开展该课程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与改进,找到更多实践数据分析项目策划的优缺点,提升学生的课设能力。因此,固有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时宜,需要改进。

4 网络环境下该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构建

4.1 先进行教学方式设置

首先,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应主动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找到相关数据和信息内容;其次,分组讨论(也可自主探究),组内探究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主动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内容;此后,小组内进行课题设置(自行研究课题),研究问题相关内容,各组员进行分块管理,然后大家讨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最后,分析课题的结论,反思探究过程的问题,并对课题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新问题。

4.2 网络应用更明显

一是对课程内容的网络深化,即房地产的内容知识通过网络分析,比如某地产公司的项目策划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只做了关于开发环境、施工规模、技术三方面内容的评估,它缺失的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以往文献,通过借鉴文献,并根据当地建筑环境进行实际分析,作出符合当前发展的风险评估,并作出网络计划图,以直观的网络规划形式将课程内容应用。二是对网络信息数据的应用,现今属于大数据时代,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数据信息利用也不能基于某一年或是某一项,必须要经过多项数据的分析处理才能做出全面分析。比如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融资,融资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依靠经验和简单的经验进行规划,因此,在网络大数据的影响下,学生可分析多年来某项目的融资情况,网络分析大大减轻了人力分析的困难。

4.3 研究性教学基于实际

房地产行业现在处于低迷时期,那么对于其开发与管理的教学需要基于现今实际,分析各地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通过网络,可学习得到一些实际的教学内容分析,比如依据2015年房地产行业的增幅统计发现,虽然现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但是依然有接近四成的富豪加入房地产建设行业,可是依据2014年对于房地产行业经济效益的评估发现,在2013~2014年间,整个房地产行业持续亏损,即使效益高的企业也仅有2.6%的利益获得。以往人们热衷于房地产投资是因为其经济效益获得高,那么在低迷的时候依然有多人愿意投资房地产行业,基于这个现状,教师可结合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规划,让学生基于实际分析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房地产的开发存在多大的风险以及提升房地产竞争优势的项目有哪些。学生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网络的多方面数据,网络调查等方式,自主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发展态势及房地产行业的行业规范。基于实际的研究性教学,可通过网络环境的运用,很好地得到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通过对实际的分析,学生也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经验应用出来。

4.4 网络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知识点冗杂,主次不清,并理论教学占据过多课堂时间,使得网络教学内容因缺少课时,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应将知识内容区分成主要和次要两方面,合理进行课时分配。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内容比如管理学的概念、城市概念等,只在理论课堂讲解,网络教学不应浪费时间再讲解一遍,对于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等重点内容优先讲解,增加课时。并利用计算机设备,对于知识点进行作图分析,对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数据教学要严谨,最好使用基于调查的数据,防止出现分析纰漏。

5 结 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进,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传播、策划、估算、处理项目的内容与数据,使该课程专业内容的学习更加完善。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结合网络的优势,通过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等特点让学生更加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课程设计的更加完善,不断提升课程专业性。

主要参考文献

[1]何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2]李悦,韩璐,陈双.房地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

[3]张研,包恩和,周月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4(11).

[4]贾晶.《房地产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6).

[5]王洪海,范海荣,高秀青.工程管理专业房地产方向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6]谢婷,刘樱.“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第3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第4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1.1数据来源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资源科学的研究内容,选择对国内文献收录数量比较全且能全面揭示文献间引证关系的CNKI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论文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资助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统计,并对高频关键词排列出名次,研究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近年来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1.2数据年限

对一个学科的研究进展评述需要一定的时间维度来展示,根据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将数据的年限范围设置在2010—2014年的近5a时间内。

1.3数据筛选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获得了专家推荐的资源科学典型期刊26种(表1),同时结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4年)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4年)中的影响因子情况,对这26种典型期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资源科学的学科进展等信息。在CNKI引文数据库中对选择的资源科学类26种典型期刊按指定年限2010—2014年进行检索,检出了具有引用文献的数据16294条。这些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07057次,总他引次数为99275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57次,篇均他引频次为6.09次。因此,选择被引频次≥6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到数据5751条,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

1.4分析方法和工具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计量法、对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实地反映资源科学研究的进展状况。本文利用TDA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可视化展现。

2结果与分析

2.1论文机构分布

通过对不同机构发表文献的引文排序和分析,得到目前在国内资源科学类论文中排名前10位的高影响力机构(表2)。可以看出,机构排名在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文献的被引频次是排名第二位的陕西师范大学的1.98倍。说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资源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较多。

2.2期刊分析

期刊是科研人员展示其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并进行交流的最佳平台。高质量的期刊可以反映一个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文献量、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反复的比较排序,得到资源科学领域的TOP10期刊,并按照期刊影响因子对这10种高品质期刊进行排序(表3)。显然,影响因子排在前三的有《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篇均被引频次排在前三的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本文还从高被引论文的角度对资源科学领域的高品质期刊进行分析(表4)。结果发现,被引频次排在前三位的论文分别发表在《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3个期刊上;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分布最多的期刊分别是《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报》。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个期刊在国内资源科学领域起着展示学科前沿动态、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

2.3资助基金来源分布

根据对CNKI数据库来源期刊文献基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本文获得了目前资助资源科学研究排名前10位的资助基金,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基金占基金总数的23.63%,为资源科学领域主要的资助力量。这3个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情况见表5。这一研究成果对科研人员申请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4学科领域分布

根据CNKI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对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文献进行学科分类,共涉及学科71个,其中文献量排在前10位的学科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科学、工业经济、地质学、旅游、矿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基础科学。并根据学科文献所占比例绘制出各学科的比重图(图1)。

2.5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方便而从学术论文中或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关键词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是指附有该关键词的学术论文的数量,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相关的研究成果数越多,研究内容的集中性就越强。本文利用TDA分析工具对2010—2014年26种资源科学领域典型期刊引用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分析,以此来反映资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到了使用频次较高的100个关键词。图2显示了使用频次排在前1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对策、评价、矿产资源、水资源、经济增长、主成分分析。关于国土资源的研究内容引用频次最高,达到400次以上,集中性最强。引用频次在200~300次之间的关键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中国。我们知道,影响因素、评价、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指标测度。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策是资源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国土资源、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建设用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是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是资源科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资源科学内容体系中的主要部分,理应为资源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

第5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一、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是指各种会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最一般规律的应用和具体的一般科学方法的概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所需采用的方法中,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特殊科学研究方法,构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会计研究方法体系也应包括这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构成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但是,西方科学哲学中的合理成分也应当为我

所用,它可以看作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对哲学作出了合理的拓展,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新视角。自#$世纪%$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会计学者把科学哲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引入到会计研究之中,尝试从哲学方法论的层次来解答会计研究的某些理论问题。其中,尤以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会计学界影响最大。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包含潜在的错误,并且总有一天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他提出了知识发展理论的段式:首先提出问题,接着提出试探性理论(即假设),然后通过批判讨论或实验检验,清除错误,最后又重新提出问题。后来,波普尔的学生拉卡多斯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修正为“精致证伪主义”,即对于两个相互竞争的理论而言,尽管它们都可以被证伪,但是只要其中一个理论获得更多的经验事实的支持,就比另一个理论好。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来源就是批判理性主义。实证会计研究的动机就在于对某一理论、尚未形成理论的猜测以及常识表示怀疑,进而希望通过实际资料来对它们加以检验。整个实证会计研究过程,呈现出与“问题—假设—批判—问题”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段式大致相同的轨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有一定的结构或模式的,但他认为波普尔的“猜测与反驳”模式过于简单,而且“他的科学概念甚至掩盖了常态科学的存在。”库恩认为,科学总是通过常规科学时期的量的积累而进入科学革命时期非连续的质的飞跃。科学的发展是按照“常规科学阶段—不满现有范式—革命科学时期—新范式”的顺序往复进行的。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可以阐述会计理论的演变过程。会计理论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由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个阶段交替进行。会计理论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用于指导会计实务。但是,任何会计理论总有其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一旦会计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会计学者就会开始寻求一种新的理论,此时,会计理论就处于显著变动状态,即处于科学革命时期。哲学方法是哲学思维潜移默化地在会计研究者意识或维方式中的体现,并构成研究者观察、分析、思考会计现实会计理论的出发点,会计研究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接受哲学方法的指导。

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为各个学科领

域提供了普遍应用的一般方法,主要有:

1.经济学方法。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会计研究中必须用到经济学方法,否则会计研究的视野就不能开阔,就会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以经济学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应当反映经济现实;"会计方法的选择还应当考虑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研究就是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委托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关会计管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失真等方面的研究必须利用经济学方法。

2.历史的方法。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进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会计在其产生、发展中体现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用历史的方法再现会计的发展进程,才能够正确认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预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3.逻辑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就是思维的方法。会计研究是一种艰巨和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一开始就需要研究者积极思维。逻辑的方法一般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系统论方法。“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可以利用系统论的方法来构建会计理论。例如,每个系统都有一定的目标,它决定了该系统应包括哪些要素,它们应如何相互作用以推动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实现预期目标,所以,在会计系统内也要确定其目标,而且应当把目标作为首要概念来考虑;会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环境保持着密切的

联系,因此各国会计有其本国特色,但它是动态的,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会计的本国特色问题。

4.特殊科学研究方法。特殊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各个学科领域所专门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由于数学、电子计算机应用、行为科学等方面的方法大量导入会计学,使会计学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具体内容迅速扩大,会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也将是复合性的,即广泛吸收各种适用于会计科学研究的方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其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二、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6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在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应发挥好自身所具有的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对接、成果展示示范、农林科技普及以及农林信息监测功能等方面的功能[1]。而这些功能的发挥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是本文由收集整理

否有着适合市场经济环境的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是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有效方式之一。正因为如此,本文对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基本情况

洛阳农林科学院,即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河南省较大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其主要承担的是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各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试验、示范以及推广方面的工作。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1941年建立的,原来是河南省洛阳农林场,1987年国家行政区划调整把洛阳市农科所和洛阳地区农科所合并,进而成立了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6年7月经洛阳市市政府批准,将名字确定为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作为市政府直属正县级事业单位,院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计划财务科、科研管理科、科技开发科、档案资料室6个行政科室;下设小麦研究室、玉米研究室、植保研究室、中心实验室、旱地农业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畜禽研究中心、花卉研究中心、良种繁育中心9个科研中心(室);院党委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103名。拥有土地800余亩,固定资产总值2000余万元。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洛阳农业以及河南省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该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来看,2011年,洛阳市农科院、洛阳市林科所、洛阳市园林所,在农工委领导的管理下,三所合并为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了进一步增加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现又将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转为企业化管理。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的企业化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企业化运作,不但能最大限度的为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节约成本增加收入,同时还能有效的弥补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有效的降低国家财政方面的支出。同时,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企业化运作,还能不断的进行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的外部扩展,进而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等管理方法的应用,不断的增加农林科学研究院本身的竞争能力以及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2]。进而通过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的运作,来进一步促进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地市级科研院所具有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问题分析

机构改革本身作为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目前所面临的新生事物,必然在运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现有的情况对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1.现有观念与改革存在冲突

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中,存在着员工固守计划经济体制的理念与现有市场经济理念冲突的问题。导致这种冲突的原因是,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院所,一直享受着包括工作人员行政级别、薪酬待遇、医疗政策以及退休制度等方面的国家财政支持。但市场经济要求实施企业化运作,即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改革就会涉及到这些国家财政支持的改变[3]。以对工作人员行政级别的影响为例,原有的对薪酬的影响就会出现变化,工作人员行政级别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自身的档案内,与员工的收入以及职称没有必然的联系。换句话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改革意味着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必须摆脱对政府的依赖,通过自收自支的方式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改革中,一些工作人员采取了不理解以及观望的态度,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个别员工抵触机构变革的情况,这就使得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变更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2.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岗位设置、薪酬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农林科学研究院虽然实施的是企业化管理的方式,但是工作人员的自身的编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这就使得工作人员行政级别所具有的影响仍旧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4]。换句话说,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在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基本工作人员管理与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着矛盾冲突,即基层实施的是岗位制度化,而管理者则采用的是行政级别的方式,这就使得工作人员无法真正的实现竞争上岗。除此以外,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工资结构来看,工作人员的工资一直由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基础工资以及级别工资四个部分共同组成。这就使得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机构改革后,工资制度也要出现相应的变化[5]。也就是说,工资制度变成以岗位工资为主的方式,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由农林科学研究院所设置的岗位为基础进行确定的,本身作为固定金额,伴随着岗位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变化;同时,还存在效益工资,效益工资则是有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的实际经济效益来确定的,执行的是多劳多得的原则;除此以外还存在奖励工资,主要是对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优秀的工作人员所进行奖励,包括月度奖励、季度奖励以及年终奖励等等。但是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实际改革过程中,就会在效益工资与奖励工资方面的问题,如在有的项目管理中效益工资与奖励工资如何分配等[6]。简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容易导致农林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下降,进而无法挖掘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人才对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发展的基础。换句话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水平的高低与科研人员队伍整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高水平的队伍才能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是,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变革过程中,存在着科研人员收入低、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人才流失等方面的问题[7]。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变革为企业后,科研人员由原有的按职务以及职称确定工资的方式演变为岗位工资、效益工资与奖励工资结合的方式,这就使得一些科研人员的实际收入出现下降的情况,进而导致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下降,甚至存在人才外流的情况。同时,企业化运作方式的应用,使得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本身对经济效益的关注优于对科研本身的关注,导致考核制度、薪酬制度与科研工作本身存在冲突,进而限制了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无法发挥科研人员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私利驱动,使得一些科研人员转攻经营创收活动,进而忽略了科研工作本身,这对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的根本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8]。

(三)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来看,导致这些问题存在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改革操作本身的必然性

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本身来说,不可能在改革开始就给予科研单位以及全部工作人员一定的好处,其自身必然要对农林科学研究院的一些个人利益产生负面影响,这与改革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过程性有着密切的联系[9]。只有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人员才能认识到机构改革给组织以及个人所带来的好处,进而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赞同改革,并支持改革,进而自身也跟上改革的进程。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过程中,一些探索性的行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出现,机构改革自身也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如上文提到的现有观念与改革存在冲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以及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都是由改革本身的原因决定的。这就需要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机构变革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

2.内外环境作用的必然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追求个人发展空间以及经济利益的思想会日趋严重,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背景下,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无论是作为组织自身,还是作为这个组织的组成人员都会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对某些利益进行的改革,导致农林科学研究院的一些经济利益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因而一些工作人员反对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机构变革[10]。同时,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改革使得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选择个人发展空间与增加经济收益的机会。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则,促使工作人员的观念能有所改变,改变农林科学研究院原有的安于现状的思想,进而在寻求工作人员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本身作为科研单位的发展。这就使得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改革的开始,一些有能力的科研人员选择了新的岗位甚至新的行业,这就会对机构改革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如人才流失等等。

除此以外,导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变革存在问题,还有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的原因。受原有的管理方式的影响,在企业化的运作下,经济效益成了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首要任务,这就使得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会存在一些工作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找市场与找项目上,进而忽视了科研工作,因而对机构改革的观念以及实际情况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11]。总之,导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变革存在问题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三、关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于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来说,应在明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环境的前提下,结合已有的相关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的基本思想

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应坚持的基本思想是,不应把自身看作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更不是简单的套用企业管理模式。其要求在机构改革中,应关注到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所具有的根本目的,灵活的应用企业管理原则与方法[12]。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应用来有效的促进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用企业管理模式来优化农林科学研究院的管理,通过将企业中所应用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应用,在不改变农林科学研究院自身宗旨的前提下,来调整经济关系。其实质是提高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作为科研单位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确定合理的过渡策略

在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改革中,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过渡策略。制定合理的过渡计划并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平稳过渡。如在离退休待遇方面,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医疗保障等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13]。同时,给予机构变革一定的过渡期。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应以中央的明确要求为基础,对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核销事业编制、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及工商登记等工作。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后,以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作为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

(三)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机构体制的优化

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改革内部组织构架,建立合理的岗位制度与激励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各主管机构应履行协调职能,形成“产权明晰,责权分明,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根据工作人员能力与绩效的不同,合理适当拉开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工资报酬的差距,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单位的主要管理者或者关键岗位人员,可以根据其承担的责任风险及业绩贡献,参照企业年薪制的形式,实行收入年薪制。                           

(四)动态调整洛阳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机构改革运作

第7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1904年,丁文江在欧洲国家留学期间,接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习,在这些文化的浪潮中,它自身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他后来的地学工作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留学期间他主要获得了生物学和地质学双学位。他的学识非同一般。在他留学英国期间,主要深受当时英国文化之中的两种思想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和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的科学思想中,还受到了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这都将促进他在地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些思想观念在丁文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进化论思想主要是在影响着他的优生学领域,而未对地学领域有所影响。因此文章没有过多描述。

一、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实证主义(positivism)又称为实证哲学。它是在19世纪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等提出,主要代表作有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实证哲学概论》。其主张为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主要特征:主张一切从现象出发,用个人经验来对现象进行解释,拒绝用理性来把握感觉材料。用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来观察事物,探究事物的本原。在实证主义的问题之中,实证主义观念主要是从经验论出发,试图把科学建立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之上,从观察之中在渗透理论,再从认识的建构理论之中得到启发,在去发现和总结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哲学在历史上首先是以实证主义的哲学而著称的,实证主义也主要是属于经验论的传统理论。作为一名经验论的科学哲学家,经验式的科学或者实证科学是知识的理想形式,那么感性观察就是知识的来源之一或者说评判者。在丁文江的科学研究之中,正是这一经验性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他的地学研究,丁文江作为一名地学研究者甚至说是地学研究的领头人,他更多强调的是从我们的观察出发,多在野外收集资料,从经验性的感官接触出发。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科学式的理论。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竭力主张在科学中摒弃那些缺乏实际的观念,认为那是没有科学价值的。丁文江便是将这种经验观察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逻辑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成果。

西方实证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丁文江的科学观之中以及科学的研究之中。丁文江强调科学的作用,力主推荐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中的事物,甚至提出了科学万能论的思想观点,但是,以丁文江的好朋友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则力主反对科学观,认为社会的一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科学而引起的,甚至认为科学并不能支配人生观,对此展开了长时间的思想论战。丁文江来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认为是物质的,而不是心理上的主观内容,他这一种想法是针对张君劢的心理上的内容并且非科学所能为而言的。他后来也曾指出,“凡是事实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都可以变做科学,“1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把科学研究的对象考虑在现象世界之内,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我们所说的科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包括人类社会的整个客观自然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经验现象。从这一点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科学研究中,注重经验事实是丁文江科学研究最鲜明的特点,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科学成果。

丁文江指出“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分类,科学的基本目标就是描述,科学的任务是“把真事实取出来加以分类,然后求他们的次序关系。“2在丁文江看来科学最大的目的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观察现象事实,并且要抛弃个人的主观的思想意识,能够求得更多数人所能公认的科学真理。丁文江的科学观反对主观意识上的判断,而要求以经验观察出发,是一种以经验归纳为基础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在他所持的观点中,还认为科学就是对经验材料的一种整理,重视经验范围之内的问题,并且认为科学知识来源于经验事实。这种科学观坚持实证经验,并且还坚持了主观理性的原则,注重实事求是,还要求尊重科学上的理性,尊重科学中的规律。丁文江主张“严格的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无论遇见甚么论断,甚么主义。第一句话是:‘拿证据来!’“3尽管丁文江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没有把握住科学方法的本质,但他提倡独立思考,主张说话要有证据,反对信仰主义、蒙昧主义和独断论,主张一切观念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证原则和科学理性的检验,这种批判精神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愚昧和封建的批判,更对发扬科学精神,追求客观实际的继承和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的影响还表现在科玄论战之中。丁文江在‘科学’与‘玄学’的相互论战中来体现科学的重要,以及对科学的重新界定,否定科学是‘公例’,否定是‘一成不变’的。4基于此,丁文江认为科学并有绝对性的权威,学术科研上本来就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存在,一切知识性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因为我们对现有知识的把握也会随着环境、知识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的所有规律出发认为“公例“都是可变的,并不是僵化的。丁文江还强调这种公例只是从人类认识的一个阶段来看的,随着时间和发展阶段的推移将进一步深入,这种理解就比较为合理了。在科学中的公例,是说明我们所观察的事实的方法,假如不适用于新的事实,那就是可以变更的。在哲学中认为,任何绝对性的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转化过来的,人们在获得每一个真理之前,都对相对性的科学真理做出了许多验证或者说修正后得来。并且这一改变也可以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会改变的。实证主义有一个内涵就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这一点对丁文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上所述,均可体现丁文江的科学思想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追求科学结论。

丁文江尽管并非一名出色哲学家,但他的相关思想能够将实证主义哲学充分的应用在他的一些科学思想之中,并且在科学研究之中明显的强调与把握了这种实证性的观点,他的这种思想观点对科学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丁文江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还是极为重要的,也铸就了他在科学的认识上和科学方法上的进步思想,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提出了不少的建设性的贡献,并且为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研究表明丁文江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他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科学价值万能论,他认为科学可以解决社会中的普遍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科学对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等所有领域有着强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对丁文江的思想认识加以选择性的学习和利用。

二、西方实用主义思想对丁文江的影响

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主要代表作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之中。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用主义主要强调的是知识是一种应用工具,现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调实际经验是客观重要的,而想象推理是次要的;强调行动优于教条,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主张概念的意义来自结果。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最终的效果、价值功用为衡量的标准,是否能给社会和人生带来实质性的作用。实用主义并不是就理论的本身而讲理论,而是讲究它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从经验主义出发,作为一种需要描述的科学――地质学,它本身需要从业者具备野外调查的能力和描述记录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将野外实践调查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丁文江能够将西方的科学思想的内涵和精神渗入到我国的地质学研究中。他强调要充分认识自然界就需要从实际中出发从事客观的研究。注重野外实地的考察和能力素质的培训,到实地中用我们的器官去感受和把握,总结各种事物的联系,寻求各个事物的本质,追求客观实效,加以总结归纳和分析,得出结论,追求真理。丁文江认为搞地质学研究中绝对不能关着门搞研究,不能胡编乱造,不能自作理论,一定要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把切切实实的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实效当作最高目的。

丁文江对科学万能论的认识也可以说明与实用主义的观念类似,在丁文江的科学万能论中,丁文江将科学的作用定义于科学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追求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富强。还有就是从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来看,丁文江处于一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国家贫困积弱,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西方列强,也正是导致我国经受了长期备受屈辱的历史。在这种环境中,丁文江从我国的国内需求出发,从事我国的科学和事业的发展之中,为国家寻求地质矿产,这一点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至此西方实用主义思想也将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丁文江为追求一定的认知价值,经济价值,促进国家和人类社会需要的发展而从事科学研究。这推动了他在地质科学事业中不畏艰难,勤于地质调查,从实用主义思想出发,从很大程度上激励着他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地质科学事业中。比如:能够步行走遍我国的大山脉,亲自进行地质调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地质培训班的开办,培养下一代科学人才,整理和发表科学文献等等,这都是为更好地实现科学研究中成果,促进科学事业登上更高的台阶。这说明丁文江在追求科学成就中能够把科学成果与当时的国内发展需要相结合,为了国家的需要而从事科学研究,追求实际效用。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在此深有体现。

第8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科学主义 双刃剑 科学实践哲学 负面效应 ,科学发展观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sciences are not only theoretic tools with which one can transform the nature , but also practices that bring physical effects on researched objects. So even scientific practices in researching can produce real physical negative effects on researched objects, environment,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ven researchers themselves, and can also consume very much social resourc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tific practices cannot be erased only though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tself, rather require various human cultural kinds to balance.

Key words: Scientism, double edged sword, Negative Effects of Scientific Practic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一、科学本身也有负面效应吗?

提到科学技术有负面作用,中国流行的用语是“双刃剑”。据说,最早使用的是控制论之父维纳。他在《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警告:“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但是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这个为人类造福的时期。”[1]显然这是指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利弊两种可能性。目前媒体中流行的“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通常都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立言的。

技术是双刃剑,技术的实际发展和使用带给人们的并非一定是正面的价值,这一点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主义盛行的国度里,也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了。但是,与技术有别的科学本身也具有利弊双重性的观点,今天在中国学术界迄今仍然没有被普遍接受。流行的观点是讲科学与技术分开,坚持科学无禁区,技术应慎重。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多,不胜枚举。[2][3][4]。

有的学者虽然认为科学和技术都有“双刃剑”效应,但是强调两者的区别,“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或者可以说是‘胎里带’,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因为,“科学的双刃剑是通过技术成果得到显示的。”[5]刘益东先生强调科技知识带来的风险与科技知识不可逆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致毁知识”这一很有启发性的概念[6],但同样也是认为科学只有在应用之后才会产生负面作用。

科学与技术是否真的可分?在今天科学与技术一体化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在科学与技术之间要想划分清楚是越来越难了。例如引发无穷伦理争论的克隆技术,难道本身不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吗?对于这种质疑,人们通常这样来辩护:即使某个具体成果,我们在实践上难以划分清楚明确的界限,但在理论上我们总是可以坚持具有这种区别。拿重组DNA技术来说,就其反映了我们对生命活动奥秘的认识而言,属于科学范畴,没有什么负面作用,即我们不会因为认识的发展与提高而损失任何东西;而就其作为对生命活动改造的技术,就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这种对科学理解的理论优位的态度,恰恰是科学实践哲学着力批判的传统[7],对此辩护策略,笔者将另文评论,在此不作讨论。

学术界大多认为作为与技术有别的科学没有负面作用,这是因为人们仅仅从结果的角度来理解科学,只把科学当作知识,当作观念形态的存在。这种将科学看成是世界表征的理论优位的科学观是偏颇的,它忘记了科学研究活动首先是科学家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只有从实践优位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活动[8]。海德格尔说:“今日的科学属于近代技术的本质之域,而且只是在这一本质之中。”[9]科学是从对自然对象进行操纵控制的角度来开展认识的,“作为活动性地可操纵地研究一切存在者,科学确定一切存在者,并通过它的确定而制约着权利意志的持久保证。”[10]

要想获得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知识,首先就要从事复杂的科学实践活动,而这科学实践活动中,人们不得不要对研究对象、环境、乃至从事科学活动的研究者产生各种有意识的和意料不到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是根本无法彻底排除的。如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知识不能直接产生实际作用的话,那么作为至少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和干预以获取知识的科学实验活动本身,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一种技术活动,就在产生着实际的作用。而且,正是这种现实的物质作用才是科学试验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科学试验的现实的、物质性作用是本质性的,不可消除的。因此对技术活动适用的,在原则上也适用于科学活动。

甘绍平先生强调,今天科学对社会的“威胁则主要来自于经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为其研究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实验,即科学成果的发现方式与途径对社会以及科研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人群有某种危害。”[11]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在改变人类的信念方面,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是同时不可否认的也相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对此笔者将另文专门讨论。

二 作为实践活动的科学

科学不仅是对世界的表征,而且更是介入和干预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科学作为活动,决非仅仅是观念的反映,而首先是物质性的作用。实际上,近代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受控实验来研究对象的规律,因此对物质对象施加物质性的作用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形态的科学的前提条件。从某种角度上说,物质性改造成了理论认识的前提。实验并非是科学中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科学研究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所谓科学知识本质上就是对世界的实践性的操作性知识。科学并非是绝对普遍化的理论表征。理论不过是提供了一些帮助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模型而已,缺少了构成理论理解背景的科学实践活动,理论不过是一些空洞的概念而已,难以正确理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开头一句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而在第十一条中,马克思强调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后来还做了马克思的墓志铭)。[12]这样的理解与科学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

玻尔在解释量子力学中出现的新奇现象时,指出“任何观察都需要和现象的进程发生一种干扰;这种干扰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它会使我们失去因果描述方式所依据的基础。……物理学中的新形势,曾经如此有力地提醒我们想到一条古老的真理:在伟大的存在戏剧中,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13]海森堡指出:“自然科学不单是描述和解释自然;它也是自然和我们自身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它描述那个为我们的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14]

近代实验科学家的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室是建构现象之微观世界的场所。对象系统在已知的情境中得以建构,并从其他影响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操纵、追踪。科学家通过构建人工的简单化‘世界’来规避那种极度地限制了现象之自然显现的无序的复杂性。”([7],p106)在这个高度人工化的场景中,科学家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隔离、介入与追踪三种。

通过将研究对象从其天然的环境中分离并隔离开,就切断了其与环境的许多千丝万缕的复杂的天然联系,从而可以使得对象的联系简单化,便于研究。如在抽真空的管子中测量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就能够排除掉非常复杂的空气阻力、风力的干扰因素。从此开始,科学研究的真正对象就已经不再是天然的自然了,不再是不受改变的自在之物了。例如,生物学家所研究的小白鼠,可能就是为特定的实验研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培养了许多代的种群,具有了野生的种群完全不同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再对已经隔离了的对象进行操纵。只有通过对已经从自然环境中隔离出来的对象进行强力的干预和控制,才能将所谓隐藏的因果关系揭示出来。例如,在实验室里我们对材料施加高温、高压、强电磁场等物质影响来检测材料在这种影响之下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来建构相关的因果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科学研究与其说是作为观察者对辨别因果效力的关注,毋宁说是通过行动所预设的因果效力来进行的。” ([7],p107)这样一来,休谟原先理解的基于经验归纳无法确定的因果关系,就改变成预设而通过实验高度确定的因果作用了。而这种作用只有通过对事物的强力操纵才能确定。

通过隔离和操纵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必须要受到严格地追踪。更进一步,“追踪实验涉及到从建构之初对整个实验进程的控制。追踪不仅仅是监视实验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监视事情的正常运作。” ([7],p107)通过对实验室中所建构的微观世界的所有成分进行全面地监控,即对每一部分进行分类、编码、归档、记录身份、定位和处理,就可以确保研究对象完全处于研究者的掌控之中,并且使之高度接近于理想模型所描述的状态或性质。

这种隔离、操纵、控制虽然是从实验室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却并不会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之中,实验室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常常会把实验室中对自然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扩展到实验室外的天然自然之中,从而实现对整个世界的操纵和改造。因为“实验室不是由四壁构成的物理空间,而是实验设备共同发挥作用的情境,它甚至把自然界都纳入到实验设备之中”。([7],p111) 例如,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留下的废物、污水, 最后肯定都要排放到环境中去。而另一方面,实验室所需要的各种原料也必须取自环境。这样,作为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科学活动,必然要对实验室内外的自然事物产生或大或小性质各异的影响。

科学研究活动除了对研究对象产生直接的影响之外,还反过来对用于研究的设备产生了反作用。仪器设备的耗损,反过来又刺激了仪器设备的建构,这种建构绝不会仅限于实验室,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实验室外的工业活动、商业活动等等。实验动物饲养、科学仪器制造等早已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设施,如庞大复杂的研究仪器设备体系,实际上已经成为今天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社会建构的先导和模板。例如,今天信息社会的基础计算机,本来就是科学共同体少数人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后来才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用品。又如万维网(WWW)的发明并不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的,而是由欧洲核子中心的几位科学家所创立的。

科学研究作为实践活动,不仅会对研究对象、对象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研究活动的工具(设备)等产生影响,还必然甚至首先对研究者自身产生影响。研究者作为实验室环境中的存在者,也必然会被动地受到试验的影响。

总结起来,科学活动作为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可能会对研究对象以及实验室外的自然环境、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外的社会工商业活动、研究者自身健康等方面产生物质性影响。而所谓正面或负面效应,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科学研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然对社会以及自然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就是关涉价值的,按照具体影响的性质,自然就会产生正面和负面效应。

三 科学活动的负面效应

在科学发展的初期,由于科学研究的规模比较小,研究对象是人们所熟知的常见的普通对象,科学研究活动很难对实验室之外的自然和社会产生值得关注的影响,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科学研究活动本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如今科学发展已经彻底使得这种忽视变成不能原谅的错误了。我们认为,科学活动对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1,研究对象,2,环境,3,研究者自身的身体健康,4,社会以及生态资源。

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最常见的负面影响,就是有关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对实验动物和人体所产生的危害。严格地说,纳粹医生和日本军国主义731部队的医生所进行的也是科学研究活动,其结果也是有科学价值的,甚至是很重要的。例如,731部队主持活人冷冻实验致人死亡的吉村寿人后来竟然当上了京都医学院的院长,被授予了日本最高的奖项质疑(三级新星勋章),后来还当上了神户女子大学的校长。[15]但是,他们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违背人类伦理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为在这里,求知的欲望、甚至科学研究的热诚也是不能超越不伤害人类这一基本伦理规定的。

如果说,以上这样突破人类伦理底线的行为在科学研究中毕竟是罕见的罪恶的话,那么对动物构成伤害的科学试验就是司空见惯的普遍事实了。尽管许多动物实验对于人类医疗保健非常重要,但这些实验毕竟直接导致了大量动物的丧生和痛苦,何况其中有相当多的实验本来是不必要的,是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的。随着人们对于动物权利和福利观念的不断认同,动物实验的这些负面效应暴露得也越来越明显了。即使就最为保守的估计,仅美国一年用于实验的动物就超过1000万只。而其中大量的残酷实验其实并没有多少科学价值。[16]

更加危险的是科学实验对环境所构成的危险。如剑桥大学教授马丁芮斯(Martin J. Rees)在《我们最后的时刻》(Our Final Hour)中认为,现代科技使得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力量得到了高度放大,以至于实验室里的一次错误就可以产生一场大浩劫,带来只有上个世纪的核战争狂人才能想象得到的严重破坏。事实上他就曾以一千美元打赌,在2020年之前就会有一场生物恐怖攻击或者生物意外,会导致一百万人丧生。芮斯的估计未必很准确,但是科学实验以及相关的设施、材料可能是危险的来源,这应该是无疑的。

芮斯认为某些物理学实验的风险甚至更大,这些实验原则上可以扰动时空本身,引起物理学法则骤然转变成新的形式,就像水突然变成冰一样,摧毁我们的原子和此外的所有东西。因为在非常非常冷的温度下物质如何变化,我们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他说,当我们把一个检测引力波的仪器上的一个金属棒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使它成为斯坦福大学的彼得米切尔森所说的“宇宙里最冷的大型物体”时,感到担忧是有道理的。[17]

2004年春季SARS病例在北京再次出现,原因居然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的病毒外泄,新加坡和台湾实验室2003年也都曾发生过SARS病毒泄漏事故,类似的事情过去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也曾一再出现过[18]。又如,为了研究发射探测卫星,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对人的伤害,但是卫星是靠钚电池驱动的,如果发射失败,卫星所携带的剧毒的钚有可能从空中散落在广阔的地面上,这将产生灾难性后果。([11],p107)

科学考察作为科学实践的一种形态,同样也可能对所考查的环境产生破坏影响。更何况科学考察活动很少是孤立进行的,它常常是进一步开发的前奏和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常常伴随着电视等媒体的报道、资源的开发、旅游工业的宣传等等。对此,吴国盛教授提出了质疑、警告和建议,“今天的科考工作者应当如何规定自己的角色?今天的科考目标是否要无限地指向新的荒野地和人迹罕至的原始地带?我不认为人们应该抑制自己的求知热情,但是,科学家应当更多的清楚自己的科学工作的社会后果和社会责任,以及为无告的大自然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科考实际上导致或加速了某一个物种的灭绝,如果科考实际上帮助破坏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那么,我们应该质疑我们的科考动机,应该考虑改变我们的科考方式。”[19]

科学实验可能对作为试验者的科学家的健康产生危害。例如长期在实验室工作,就有可能被迫呼吸实验室中受到污染的空气、接受辐射、感染病菌、病毒等等。而作为实践的物质性作用因果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甚至要被迫“主动”地受到试验规范的影响。如有些实验持续时间很长,试验者要检测,就必须长时间泡在实验室中,可能要熬夜乃至许多天不可以离开实验室。像居里夫人在炼制镭元素时,作为炼废矿渣的动力提供者,就首先充当了重体力劳动的角色。长期低头观察显微镜的试验者,则易患颈椎病、视力疲劳等等。例如,居里夫人就是在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实验中饱受辐射,最后罹患癌症不治身亡的。[20]

在现代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是一个天文数字。例如,超级超导对撞机项目预计要耗费100到150亿美元,由于费用过于巨大,所以虽然已经耗用了20亿美元,1993年最后还是被美国国会断然下马。卡尔萨根认为这一计划失败的关键因素是,资金管理不善,财政有限和政治上不称职。科学家们没有能向公众和政治家们说清楚,耗费如此多的金钱建造这一设施的意义。[21]

科学研究活动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投入,如果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不顾轻重缓急,一味加大对科学研究投入的力度,就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方面的资源投入,可能会有失社会公平,从而影响到社会长期、全面、均衡发展。

四、科学活动应该受到控制

科学研究活动的风险和负面影响不是偶然的,而是普遍存在和内在的。以冠状病毒的研究为例,它意味着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必须要长期保存、繁殖冠状病毒,研究人员要经常接触冠状病毒,要拿它来做实验,所有这些过程都有出错的可能,都可能带来我们不想要的消极后果。而这种风险本质上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除非我们放弃相关研究。

否认科学活动存在的负面影响的学者,担心承认科学研究存在负面影响就会得出禁止科学发展的结论。这是不必要的担心,科学活动存在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就必须禁止科学的发展,但是的确要对科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控制,甚至在必要时对某些科学研究活动要划定禁区。

韩跃红以日本731部队和纳粹德国法西斯医生的残暴科学研究为例,指出科学研究也应该有禁区。“当科学实验所选取的对象、材料、方法、过程、规则等方面有违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等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时,这一项科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就要受到质疑;当这种不正当性、不合法性大于其研究意义时,就应当禁止该项科学研究。”

她明确指出,科学研究的禁区与技术的禁区不同,前者可能是目的违规,也可能是手段违规,而科学禁区主要是手段违规。科学禁区不能被理解成禁止对某些自然奥秘的揭示,以防止这种知识被用于邪恶目的,而应被理解为科学研究行为同样要遵循人类基本的道德法律规范。她主张,科技伦理应当鲜明地主张:人的生命健康价值高于学术价值,科学研究中的人本精神应当高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科学研究中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利益应始终优先于发展科学的利益及其它利益(如政治、军事利益)。[22]

针对学者以思想自由,对科学活动设限的说法。卢风坚持科学研究有禁区,并非是对科学家思想自由的限制。“思想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任何力量都无权剥夺人的此项权利,但现代科研不是纯粹思想,纯粹思想可以是纯粹个人性的,但现代科研一来需要大量经费,二来与技术密不可分。”所以科学研究活动应该向社会负责,受到社会的监督管理。

卢风认为,“如果社会各界认为这项技术的应用后果不仅会严重破坏社会的伦理规范、侵犯人的尊严,而且会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那便应该通过行政或立法程序加以禁止,这与尊重科学家的思想自由没有矛盾。科学家可以有关于克隆人的科学思想,可以就此著书立说,但如果国家已明令禁止克隆人,那么若有科学家团体暗中筹集经费进行试验研究,那便是违法的。”[23]

我们认为,对于科学研究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应该正视,充分认识,以科学的精神,并按照尊重人的尊严和福利,保护环境、敬畏生命、珍惜资源等现代伦理原则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尤其是涉及到微生物学实验、涉及到有毒化学物质的实验、乃至现在争议很大的野外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实验等等。科学共同体早就从经验中认识到了这种可能的危险,往往也会制定严格的规定以防范危险。例如,在著名的阿西洛马国际会议上,一些有良知的科学家们对刚开始兴起的基因工程实验可能的带来的危险事先发出了预警信号,对相关研究进行自律[24]。

在进行人体实验时,应尽可能避免对人体的伤害,尽量选用替代方法,在无法替代,且实验对于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提下,受试者应该是知情自愿的。动物实验应遵循3R原则,即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数量(reduce),优化实验和生存条件(refine)减少痛苦,使用替代手段(replace)[25]。在野外科考时,要严格保护环境。放射性、有毒物质、恶性传染细菌和病毒等研究,应该高度注意防止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的影响。耗用大量社会以及生态资源的科学研究活动,则应该量力而行,设法与公众做到充分的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对于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活动,要制定严格的条例、规定甚至制定法律,违背规定者视情节严重程度,据相关规定予以惩处。在相关风险评估、条例制定、以及违规者进行处罚等一系列活动中,除了有科学家与科研机构、相关基金代表之外,还应该有相关伦理学家、利益相关人士等公众代表参加,依据事先制订的相关程序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合理,不会成为走过场的黑箱操作。

总之,基本的原则和精神应该是:科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造福人类,促进生态和谐发展的,决不能借口科学探索无禁区,而放任科学的负面影响不管,那样最终会损害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也违背了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又必须是尊重科学共同体的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或者其他外在力量对于科学内部事务的粗涉。)正是在这层意义上,劳斯认为,“我们不能把科学事业与我们赖以把自己定义为人类存在者的其他实践割裂开来”,所以我们“应该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7],p264)

参考文献

[1]N.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2.

[2] 李醒民,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光明日报,2003年4 月29日,B4版。

[3]金吾伦,科学研究与科技伦理[J],哲学动态,2000 年(10),4。

[4]林德宏,“双刃剑”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0),34-36

[5] 刘怡翔,科学和技术何以会是双刃剑,科学时报,2003-03-20

[6]刘益东,试论科学技术知识增长的失控(上)、(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4),39-42,48、2002(5),32-36

[7] 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 邱慧 孟强译,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4-77

[8] 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J],哲学研究,2005(5),86-93

[9]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216

[10]岗特绍伊博尔德.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宋祖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74

[11]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10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第16,19页。

[13]N. 玻尔著,戈革译,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2-95页。

[14]W海森堡著,范岱年译,物理学和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1-42

[15] 聂精保 土屋贵志 李伦,侵华日军的人体实验及其对当代医学伦理的挑战[J],医学与哲学,2005(6),36。

[16] 彼德辛格著,祖述宪译,动物解放[M],青岛出版社,2004年,34。

[17] 丹尼斯奥弗比,全球警告:《我们最后的时刻》, 岁月如诗译,zhidaoguan.com/whxxk/detail.asp?ContentsCode=735&NewsClassID=0403000000 (2006年3月10日)

[18] 赵小剑 朱晓超,SARS病毒泄漏调查[J],财经, 2004-5-20, 第10期 (总108期)。

[19] 吴国盛,科考的疑虑[J],中国国家地理,2003(10)。

[20] 纪荷著,尹萍译,居里夫人: 寂寞而骄傲的一生[M],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4,250。

[21] 卡尔萨根,李大光译,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447-448

[22] 韩跃红,科学真的无禁区?[J]北京: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5(2),59-62

[23] 卢风,应用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87。

第9篇: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53-02

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是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主要选修课程。该课程是根据研究生院重新修订培养计划的要求而重新设立的一门主干选修课。近几年,在环境样品检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从我校环境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我校环境验室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教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目的及教学内容

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是立足在研究生掌握了本科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学等课程基本原理与过程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其目的是使研究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技术及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掌握常见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分析内容,准确选择、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并得出正确判断;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常见的环境样品检测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并运用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科研过程中;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现代分析测试和研究工作,为其进一步从事学位论文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样品检测技术课程主要学习用于成分分析、结构分析、表面形态分析及物化性质分析等常见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讲授: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热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分析(NMR)等仪器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分析原理,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及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大纲的修订

课程主讲教师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文献阅读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同行在环境样品检测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撰写了大纲的初稿。然后在学院召开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修订会上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从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确定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根据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新版教学大纲,密切结合国内外环境学、化学、仪器分析、材料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确定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讲义编写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上述过程中,注重与环境样品有关的检测分析新技术,结合国内外在环境样品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相关研究的典型实例,阐述环境样品检测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研究的思路与规律。并时常给学生介绍与环境样品检测技术前沿研究相关的国内、国际知名的大学院系、著名教授、权威期刊、优秀文章、先进检测分析仪器等,尤其是有关的英文内容,逐步将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思想、先进仪器设备给同学进行讲授,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对图表的分析能力以及实际仪器操作技能。本课程已经开设3年,环境专业的研究生全部选修此课程,并对本门课程的评价很好。

三、教学方法研究

环境样品检测技术的讲授内容涉及化学、材料学、仪器分析、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最新进展,在课堂讲授中需要授课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如何进行课堂讲授内容的选择、如何培养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仪器操作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领悟环境样品检测技术在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思路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热点领域的认识和思考水平。课程内容较难,很多问题是需要研究生进行独立地思考、分析及动手操作。因此在课堂讲授中需要授课教师着重讲述难点内容,并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注重讨论、文献阅读与分析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讲义内容之外的一些可以对学生思维具有启发性的内容,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挖掘和分析,在互动式教学中对学生达到进一步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是现代教学手段中重要的一环,环境样品检测技术授课教师根据课程讲授内容和授课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理论较深、难度较大的内容建设成可视化程度高、丰富活泼的幻灯片或网络课件,定期更新和丰富课件内容,形成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辅助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教学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像其他任何学科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并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于北京林业大学的LearningFieldV3电子教学平台,结合环境样品检测技术课程特点,我们进行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http://:8080/learning/teacher/index2.jsp)建设。在网络平台上上载该课程的难点、疑点解析、最新研究进展内容、经典高水平研究成果进展、先进仪器设备以及图表和图片库、期刊杂志、专著文章等,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扩大了他们的科研视野。教学组又另外建立了BBS、QQ、MSN、公共邮箱等平台及时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已经学习这门课的、正在学习这门课的及准备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有些问题是学习过这门课的学生曾经遇到过就可以进行解答,这样老师就可以省下时间进行其它的科研工作。

五、结语

环境样品检测技术的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经验的积累及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睿,郭明.我校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新思路[J].科教导刊,2010,(7).

[2]彭永臻,崔有为.改革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9(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