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学校卫生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卫生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卫生建议

第1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学校;公共卫生;问题;建议

公共卫生是指与大众健康有关的公共事业。主要指对重大疾病的预防、监控以及医治,特别是对传染性疾病;对食品、药品与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管,还有一些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之类。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大众群体机构,它的公共卫生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因此,查找现阶段各类学校所涉及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改善,加强卫生方面的监察,为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刻不容缓。本次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淮安市某社区各类学校总共21所,包括托幼机构7所、小学7所、中学4所以及普通高等院校3所。

1.2方法 通过开座谈会、做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调查,最后统计数据,研究2012年~2013年各类学校在对学生的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管理情况。

2结果

2.1健康教育 通过比较两年之间淮安市某社区学校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这方面工作的进行情况,发现2013年开有关公共卫生健康的讲座次数明显增加,与2012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卫生监督 为了调查比较2年之间淮安市某社区学校在卫生监督这方面工作的进行情况,本次调查对2012年~2013年2年学校在机构与人员的投入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数据表明2013年设立有关机构的学校明显增加,与2012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疾病控制

2.3.1疾病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通过调查不同类别的学校之间在疾病控制方面所做工作的情况,发现2012年托幼机构、中小学在这方面明显做的比普通高校全面、负责。在晨检制度、学生请病假追查制度、病愈返校登记制度等方面两者数据有显著差异(P

2.3.2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 通过比较2012年与2013年淮安市某社区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及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率,发现2013年比2012年加强很多,2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 学生宿舍面积 《中小学生活设施基本标准》中有规定,学生宿舍每个人的使用面积不可以少于 3m2,宿舍内部应当保证通风良好。通过调查发现,2013年调查地区3所普通高校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00%;而11所中小学合格率只有90.00%。但是,各类学校的学生宿舍人均使用面积基本都达到了标准,数据差异不显著。

3讨论

3.1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实验数据表明,在学校的通力配合下,各类学校以宣传单、座谈会、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从2012年~2013年,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强,有关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的讲座次数在逐渐增加,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也都正式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中。由此可见,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学校在力求为祖国的未来营造更加健康的生活氛围。自然辩证法中说意识决定物质,公共卫生的健康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然后让学生自觉去遵守公共卫生各方面的要求,这作为公共卫生方面工作的第一步,大大决定了后期工作的进展。建议各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公共卫生方面的问卷调查,让学生更加对此更加重视。

3.2卫生监督工作明显加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关注公共卫生健康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通过实践展现出来。学校在积极宣传公共卫生健康的同时,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督,对于一些在这方面意识还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外界强有力的监督是强制性培养良好习惯的一个有效手段。实验数据中,2013年各类学校在卫生监督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明显增加,设立的机构,聘请的专业人员也在逐渐增加,为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除了加强监督,学校也应该人性化管理,对那些不注意公共卫生的学生应当进行循循善诱,耐心教导他们。学生们,尤其是小学生、幼儿,他们还是一块尚未雕琢好的璞玉,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光彩。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建议学校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违反的行为做出一定的惩处,而对践行良好的同学进行奖励。

3.3疾病控制工作有效落实 传染病是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学校这个群体中,如果出现传染病,就很容易蔓延起来,影响师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如果这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那么就会影响巨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提出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的追查和登记报告制度。学校各班级班主任或班级考勤负责人当天记录班级因病缺课人数、姓名、缺课天数、主要症状等内容;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每天对班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登记。并负责因病缺课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可见国家对学校这方面的管理非常看重,尤其是对幼儿园的孩子。

实验数据表明,淮安市某社区接受调查的学校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方面落实比较到位,并且在不断进步,2013年明显比2012年有所加强,各项制度都在付诸实施,相关的制度建立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普通高校在晨检制度、病假追查方面实施力度明显不如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这点普通高校应该加强实施力度。此外,在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及疫情报告制度中,2013年的数据与2012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推广。为了让普通高校在这个方面更加重视起来,建议增加一定的约束,让学生遵守日常的准则。

3.4学生宿舍面积 在学生宿舍的人均使用面积方面,各个学校基本达标,普通高校甚至有100%的达标率,只有少部分的寄宿类的中小学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未达到标准,应该加紧改进。宿舍是学生的1/3时间的住处,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加舒适健康的环境,建议学校加大绿化,在宿舍也安置一定的绿色植物。

参考文献:

[1]王文艳,王程伟,梅宇峰.西安市学校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2012,28(4):476-478.

第2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学校卫生;互联网;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14-01

处在互联网新技术的浪潮下,中小学卫生事业也乘风前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为自身事业添色彩,建设健全的卫生管理机制和应对机构,完善医疗医务的师资队伍,提升在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校卫生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学校卫生工作的定性

学校卫生工作是一项保证校园卫生环境和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监测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任务。首先,学校卫生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也是一把督促学生学习、成长与自觉遵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利剑。其次,学校卫生工作机制是校园行政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校教职工凝聚力的体现之一。最后,学校卫生工作不仅对学校,更是对整个社会有着制约、规范、预防和促进的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下,校园卫生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卫生工作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监督

任何规章制度都要有一定监督机制才能够得以实施,校园卫生工作也不例外。相关领导和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制定并监督实施强制性的工作条例,保障和提高校园公众的健康水平。具体体现在保障校园卫生环境,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并同时促进卫生监督的自我完善。

(二)全市各中小学卫生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尚处于不完全平衡的状态,互联网络还没有达到全市全点覆盖的水平,由此导致各校卫生工作开展状况参差不齐。大到该校拥有专业配备的校医院医疗卫生系统,以及专业的病房甚至住院部,可为在校学生提供基本的整套就医系统;小到整个学校就只有一间简陋的医务室,甚至是只有一个简易的医药箱。

(三)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普遍重视不够

学生在校,本质为学。由此,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直接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康卫生好习惯的最佳途径。如今,学生的物质生活跟上了,但精神生活却匮乏了,家长和教师们普遍忽视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由此,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也让学生们对此门课程失去了该有的兴趣,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了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

三、互联网时代对校园卫生工作的几点建议

认真贯彻和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高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从业人员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在校中小学生卫生学科认知理解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加固学校卫生管理设备和疫病防疫硬件,齐心协力共创校园卫生管理事业美好明天。

(一)通过网络工具增加各校卫生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互联网为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沟通工具,促使卫生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有经验的卫生医务工作者不断接受新的工作方法,同时以旧带新,让新的医务工作者更加便捷地学习到各校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使其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医务工作能力。合理使用互联网沟通工具,全面促进各个学校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均衡各校医务工作水平,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第一时间获取有关流行病的防范信息

利用互联网时刻获取最新流行病有关信息,是加强校园医务工作实力,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重要表现。校医务工作者要随时关注新闻,获取我国乃至全世界随时报道的任何与流行病相关的动态以及其预防措施,并迅速在整个校园积极传播相关信息并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互联网的迅速传播功能为积极上报学生疫情带来了便利,让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所需放在第一位。

(三)让互联网内容为学生健康课程添色彩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以后,把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学校、家中以及社会上自发运用在健康教育课程上学到的知识。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内容如同浩瀚的海洋,无尽不有,这有利于我们去发现并导入各种各样吸引中小学生兴趣,激发他们求知欲,并帮助他们记忆的健康教育知识。例如夸张的漫画,郎口的儿歌,搞笑的视频等。

(四)使“随手拍”、“我报道”成为监督学校卫生工作的标杆

“随手拍”、“我报道”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种可适用于普通群众的自媒体传播软件。每个人均可通过此媒体随时拍摄和上传身边的各种小视频,包括与校园卫生健康事业相关的事件,并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和监督。 “随手拍”、“我报道”等自媒体可作为一种辅助监督工具,主体可以是学生或教师,客体也均可是学生或者教师,人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自媒体工具,随时随地监督各种不健康、不卫生行为。

第3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学生 经期 烦恼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02-01

小学五年级的一些女生,月经初潮给她们带来了成长的烦恼,有些女生在首次面对时很兴奋,但会羞于启齿,不愿意向其他人提起。我所带的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孩子,由于家长疏于引导,觉得生理保健的知识还没到教的时候,女孩们都未能幸运地、及时地与妈妈谈论这些事。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间教给孩子处理月经的方法和经期的保健知识,推荐一些有关女性生理保健的书籍。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烦恼,明白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材分别呈现了几个孩子的不同烦恼,用以启发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有什么烦恼,帮助学生分析形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育学生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写出生活中自己无法排解的烦恼。布置作业后我就到课桌间观察,这时一个女同学拽拽我的衣袖,悄悄对我说:“老师,能不能不要读我纸条上的内容。”我虽有点疑惑,但还是同意了。作业收齐分类后,发现有两位女孩的纸条上写了青春期发育时的尴尬事。一张写着:又“倒霉”了,不敢穿裙子,不能游泳,不能用凉水冲澡,不能吃冰淇淋。另一张上写着: 害怕“来号”时上体育课,更痛苦的是上体育课请假,真是难为情!看过后,我把这两张纸条悄悄夹进了我的教案本,把其他能公开的烦恼,进行了诊断、排解。

课后我想:这一代孩子胆子真大。想起以前带过的女孩,来月经时宁可向同学借卫生巾,也不敢求助于老师。有时裤子上红红一片,因害羞而哭泣,才有其他学生告诉老师处理。也许是我上课导入时的话,启开了她们的戒备心理,才敢于敞开心扉坦言烦恼。我联想到有关的报道:中华儿科学会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学组,“2009金赛儿童成长发育学术论坛”在桂林举行。学术组,全国副组长、中山一院儿科教研室主任,杜敏联教授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平均为9.2岁,比30年前的12.5岁提前3.3岁。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现在的孩子营养丰富、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疾病减少等,因此,出现了生长发育加速的趋势,导致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年龄的提前。而洗涤剂、农药及工业的污染物,也会引起青少年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

孩子们的发育虽然提前了,但是大人在她们成长的道路上又为她们做了些什么准备呢?青春期的问题到初中才讲述,五年级所开设的科目中,还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学力求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取学习材料、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说真话,讲真情,帮助他们积极正确的对待烦恼。

鉴于此,首先,我利用家长会,告诉家长本年级学生中已出现的这些情况,希望女孩子的家长提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其次,选择合适的时间,召集年级所有女生进行进行经期卫生保健讲座。

青春期少女使用的卫生用品,要避免使用“三无”产品;估计月经要来之前的一两天,可随身带好卫生用品,以免手足无措。经期应当注意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减少情绪波动,少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另外,经期要特别注意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不要盆浴。其实,虽然行经期给少女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如果能正确对待,了解有关的知识,少女应该为初潮感到骄傲,因为这预示着她像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将吐蕊展容。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少女月经的初潮,犹如红梅报春,传递着一个喜讯:我长成大人了。

真实有效的品德课堂,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指导生活。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烦恼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人都有。我们要选择乐观的面对人生,那么,生活中就会有阳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随着我们。

参考文献

第4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和谐校园;职业院校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如果能在一种文明向上、宽松愉悦、竞争创新、协调有序的校园中学习、生活,那么他们的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必将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校园的和谐[1]。尤其是职业院校,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相对弱于本科院校的情况下,要把学生培养成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决定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更应该走以学生为本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要求职业院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时,除了做好正常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之外,还必须要找准办学定位、营造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和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因为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办学定位必须明确

高职教育是近几年通过“三改一补”转型而成,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改革了原有的办学模式,调整了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新的办学定位急需明确。因为,高职院校只有明确了办学定位,才能围绕学生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配置办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而统领引导和谐校园的建设。在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进行办学定位时,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以下三方面。

1、面向社会,结合办学环境进行定位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的人才需求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除了地区以外,每个市都根据区域经济特色至少建有一所高职院校,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定位要和周边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了解服务对象的范围和特征,进行定位,为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岗位创造条件。

2、实事求是,根据办学实力进行定位

大学作为一个事业法人实体,本身的资金和能力有限,在学校办学定位时要正确处理奋斗目标与现实条件的关系,根据学校办学实力,量力而行,制定具有科学的、引导性的办学定位。因此就需要做到学校培养目标明确,全面衡量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办学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合理地规划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成才提供保障。

3、突出特色,结合办学优势进行定位

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特殊资源。其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志。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办学的经验优势,通过自我评价和对比评价,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科对象和服务对象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得到社会的公认,为学生的就业和将来发展提供基础。

二、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有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高职人才的应用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进入职业以后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条件,包括有胜任职业的业务知识、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2]。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对培养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起着极大的作用,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里,构成职业素质培养氛围的因素很多,对于职业院校,其最主要的是优秀的实训教师队伍、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它们和学生直接接触的最多,联系的最紧密,更能营造职业素质培养氛围,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因此高职院校要尽快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

1、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在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注意加大和企业合作力度,要求专业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到企业车间进行现场锻炼,使他们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相对应岗位的全部工作流程,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聘请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利用他们的实践工作经验,满足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要求。通过以上两种途径,逐步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训教师队伍,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提高学生职业知识。

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上,大力实施基于工作全过程开发课程,建设优质课,做到一切课程围绕岗位能力服务,提高和学生实践课程的融合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3、加强实验实训设施建设,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

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中,要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就要保证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特别是先进、真实现场化实训环境的营造,并和企业发展保持同步,这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太不切合实际。但我们可以变通思维,把企业请进来,校方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如此以来,学校得到了“现场”实验实训场地,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或是学校走出去,在企业建立实验实训基地,直接把课堂搬进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现场实验实训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相对低廉的高技能人才。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问题,也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训平台。

第5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学生主体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 “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学去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挥化学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结合笔者多年化学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一、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打造亲切化学课

语言作为课堂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工具,只有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加上活泼幽默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技巧,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听讲。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语言交流,首要是亲切、清晰,其次要通俗、简明。因为化学教学面对的是对教授内容生疏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如果教师吐字不清或者语气不柔,将直接拉长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不良的隔阂,长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在化学课堂上适当增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和幽默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化学课上,我们要按照化学知识的发展,创设合适的意境,突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持久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自然不在话下。

二、积极创设情境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情境课堂的创设,在于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自主接受化学知识,积极思考化学问题。脱离具体的化学情境,学是成为机械的记忆和被动的接受。因此,教师呈现的课堂情境,要让学生在其中产生认知矛盾,发现问题并尝试着去解决,积累化学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探究的欲望。

在情境创设设计环节,可以将问题情境大胆加入进去。问题往往能够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释疑,进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构建化学知识体系。问题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培养。问题要源于学生,通过课前课后收集整理学生的的问题,然后整理归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将学生集中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有效评估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有意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去质疑、发散,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角度。问题模式的课堂教学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是真正的引导者。久而久之,学生在问题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嗅觉就像闻到氨气一样极大增强,通过对化学问题的解决得到学习的快乐与满足,高效的化学课堂指日可待。

三、提高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的新奇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其理论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通过一些演示实验来开启课堂之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看、教师做,然后教师讲、学生听,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这样的实验结论只是教师口中的“果然”,却成为学生一头雾水的“茫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到动手操作的环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实验。这样,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式教学便成为过去的历史,而带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实验教学终将成为学生活跃性思维散发的拐点。

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更进一步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更新也是更高的要求,因为只有当他们能够先掌握教材内容甚至自学相关的课外知识之后,才有可能自己设计出实验并亲自操作。所以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展示出他们的设计作品,比如可以通过全班分成若干组的形式,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设计完善的实验步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才华和创造能力,并通过后面的实验报告来总结归纳实验经验及其中要注意的问题,为下一次设计做准备。让学生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活跃学生发散的思维,逐步养成独立创新的精神和自主实践的品格。当学生完成这些品质的养成时,高效课堂的目标早已实现。

作为一名新课程指导下的化学教师,在高效化学课堂的建设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尝试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化学课中来,在培养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同时,打造真正属于学生的高效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健康管理; 认知; 需求

[中图分类号] R1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9-02

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研究所教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掌握与了解本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情况,探索研究生健康管理的途径,规范在校研究生的健康管理,对于有效预防相关疾病、慢性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工作之一[1]。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目的 首先,期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在校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思考,有意识且主动地去提高自己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身心健康水平。其次,探索健康管理服务在研究生人群中的市场潜力及最佳提供对象,最终为我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可行性政策建议与意见。

1.2 调查对象 杭州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

1.3 调查方法 专家咨询及问卷调查。

1.4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五部分:调查背景与目的、个人基本情况、对健康管理的认知情况、自我的健康管理情况、对健康管理的需求情况。共22道题,数据输入时有多项选择,变量一共30个。

1.5 统计分析 首先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知晓各个变量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简单的相关分析,最后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多个自变量和主动接受健康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筛选混杂变量,挑选有效变量。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分发问卷120份,实收回119份。学院分布情况表1。

2.2 健康管理认知情况

2.2.1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 94.1%的研究生对健康管理的概念理解是正确的,即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人对健康的概念都符合WHO对健康的定义,仅有小部分人认为健康只是不生病而已。

2.2.2 学生对“健康是否可以管理”的看法 98.5%的研究生认为健康是可以管理的,但其中仅61.7%的人赞同健康管理并注重日常的身心健康管理与维护。这说明:大家对健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思想上的认同并未完全化为现实中的行动。逆向思维表明:健康管理产业和相关服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健康管理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积极发挥作用。

2.2.3 学生对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知晓情况 超过一半的人仅是听过健康管理或健康管理师这个名词,但并不了解,更不熟悉,说明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的社会知晓度还比较低,同时可以预测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2.3 自我健康管理情况

2.3.1 自我主动体检情况 仅41.4%的研究生是主动接受体检,剩余的皆为被动的听取学校的体检安排。在定期体检周期的认同上,认为周期应为6各月的(44.7%)与周期为1年(45.7%)的基本相当。仅有个别的人认为要超过两年再体检。

2.3.2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72.9%的人认为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是神经症,主要包括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其次就是精神分裂症。这为高校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指明了方向和工作的侧重点[2]。

2.3.3 运动锻炼情况 仅45.4%的在校研究生经常参加锻炼(每周≥3次),绝大多数的学生偶尔锻炼或者几乎从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活动。不良的生活方式势必对我校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有效干预。

2.4 健康管理需求状况

2.4.1 接纳健康管理的出发点 接受或愿意购买健康服务的人群中,影响其接纳的主要因素是降低疾病风险(54.3%)、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56.3%)、降低医疗支出(39.2%)。而不愿意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原因分析显示:62.3%的人不购买健康管理多是缘于经济问题,同时作为年轻人,身体状况良好也是他们不选择健康管理的主要原因。

2.4.2 时间的选择 40.7%的人认为二三十时最适合购买健康管理服务,54.8%人认为四五十岁比较合适。仅有很小部分的人认为六七十岁以后比较合适。

2.4.3 服务机构的选择 61.3%的人会选择去大中型医院,34.7%的人会选择去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4.4 费用的选择 42.7%的人在健康管理的投资小于500元,44.7%的在500至1000元,而500之1000之间大约占三分之一。大于1000元的仅占一小部分。

3 健康管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应用原理 二元logistic回归。

3.2 研究目的 分析影响大学生购买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因素。

3.3 研究结果 以是否接受与购买健康管理服务为因变量,以性别、对健康管理的看法、主动接受体检的情况等为自变量,以P

Model:检验除常数项外所有的总体回归系数是否为0,P=0.000,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Cox或Snell R Square和Negekerke R Square分别是0.386和0.750,其含义表示回归模型对因变量变异贡献的百分比。

表2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

3.4 结果分析 专业背景不同,对健康的认知与需求有差异,医学、卫生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健康的知晓率偏高。听过健康管理、认为健康可以管理,且日常注重自我健康管理的人更容易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经济条件越好或者消费能力越强,越容易接受此类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现实消费能力不足的现实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体。针对这部分群体,学校或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应提供恰当的、适宜的健康服务。

4 讨论 研究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需积极落实。第一,加大健康管理宣传力度,提升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认识。通过各种方式提升研究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提升自我管理意识。第二,实施在校研究生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例如,可以开展学生对健康讲座的需求,建议校方邀请国内相关流行病及健康教育专家团队来校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第三,建立在校大学生健康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是现代化的健康服务,具有个体化、信息化的特点。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进行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前提。学生健康管理软件系统及配套工具开发与构建适合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及评价机制可以有效的促进健康管理工作效率[3]。各个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为大规模的学生健康管理服务积累经验,探索建立与高校大学生卫生相适应的健康管理的运行方式和体系,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人享有健康”的世界卫生目标的实现[4]。

参考文献

[1] 彭爱东.提高高校医务服务意识改进医务工作[J].医学信息,2010,9.

[2] 彭玲,张继红,朱于芳.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的体会[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

第7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努力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使其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校课堂,为实现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一、优化教学观念,强化对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高效课堂,首先教师应该对于“以学生为主体”有明确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探究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其实,这样使对于“以学生为主体”内涵的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理解。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扮演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得到发挥,才是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理念最好的诠释。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有效的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得到激发,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四合院》的时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见过四合院,在学习文章内容的时候学生的感知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创设四合院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把四合院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于四合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导入一些视频,让学生在多媒体屏幕上观看四合院的具体景色。通过这样形象化的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文章的思想理解更加深刻,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三、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属于有情感的个体,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投入情感,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提升。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情感体验活动。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晏子使楚》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编写剧本,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有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对于文章角色的体验,学生对于文中的感情变化会更加了解,学习的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拓展学生思维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会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语文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中对于父亲了不起的叙述有哪些?文中叙述儿子了不起的地方有哪些?通过设置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对于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有更好的掌握。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研究中各抒己见。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拓,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五、完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还体现在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上。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优化评价观念,采取有效的评价,从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引导和鼓励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学生表现优异的方面,教师应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对于学生存在不足的方面,教师应该委婉指出,让学生能够勇于接受,从而积极地改善。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对于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断完善教学实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环境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4(03)

第8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一、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必然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这和我们努力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看接受掌握了多少。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努力改进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克服硬性灌输、包办代替等现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渴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寻求知识目标,用自己潜藏的内在动力去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创设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化学实验入手,自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窗口,生动形象、奇幻变化的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不但要做好演示实验,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条件,在课堂演示实验中注重师生、生生互动。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参与和教师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从联系生活入手,学以致用,诱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把学生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三、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深化,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愈来愈明显,这样,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预设(即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精心备课,才能设计好的教案,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1. 要精心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的“纲”。“纲”举才能“目”张,因此,我们必须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上下功夫,深入钻研化学新课标和新化学教材,准确把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落实到各项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去。另外,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各类学生各有所得,共同进步。

2. 要弄清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突破它们的策略。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既重视知识传授,又加强能力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之,一堂课教师该讲的重点没有讲清或遗漏,该进行的“双基”训练没有到位,课堂教学内容单薄粗浅,这势必影响课堂效率。一堂课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疑点,教师讲解时简明扼要,提问时富于启发性,使学生思想有所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1. 善于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有需求感、好奇心,激发思维。

2. 在课堂上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五、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突出落实,确保教学效果

第9篇:学校卫生建议范文

【关键词】英语 高效 课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和教师重新认识到教学的有效性。面对时展,针对不同教育,如何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都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教学有效性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热词,那么教学的有效性是怎样的呢?处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构建高效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获得高质量教学,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普遍重视。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所以,高中英语课堂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实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一、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方式之一,也是课堂目标改革重要的手段。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应充满活力。传统的“填鸭式”授课中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的传授,是一种滞后的教学模式。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一声号角,英语教学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到关注学生自身发展,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使学生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学生在解决新知识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新课堂改革随着教师身份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朝向和谐教学发展。教师在授课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英语课堂教学要有效探究、合作、交流,需要教师关注每一节英语课,制定特色教学方案,构建充满活力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是知识的传授和引导者。教师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指引学生从学习中解放出来,转变学习被动者的角色。英语是语言的一种,熟练的把握,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经过反复练习,方能掌握。良好的兴趣如同一位老师,当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才能集中精力踊跃参与,投入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为此,教学设计前,教师先要考虑学生实际,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全面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事实上,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培养了语言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形成了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增强英语课堂的互动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协调,是师生情感的沟通,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学互动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自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为高中动态课堂的开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沟通,实现了知识信息的共享。教学过程中的互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根本是师生之间内在交流和情感沟通,一同学习,互帮互助,于评价中不断提高。教学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能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最终促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在课堂演练中,教师可选取生活中的对话,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结合剧本,对话,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调动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师生间情感和智慧得到交流,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四、强化课后巩固和反思

巩固学生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课后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成绩将能获得较大提升。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匪浅,课后巩固需要把教师讲授的内容做记录和整理,这是学习消化环节;紧接着是疑难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求索欲望;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后适当练习,是检查、获得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完成上述三个环节后,学生便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产生良性循环。教师反思,英语教师在授课中对出现的瞬间思考,课后要及时反思,以便更好地应用到课堂。上述内容便是反思的良好习惯,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反思形式不单单局限在这些层面,此外,教学结束后,及时做好各节课的记录,是教学成功可取之处,记录本节课尚待完善的地方,如巧妙的导入、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的解决等。

五、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学应时刻将提升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依照这个教学原则,教师才能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文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根本在于提升学生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和学生原有的角色,指导学生形成新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授课中。总之,高中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需求教学方法的突破,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获得高效成就,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一定要求,不仅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知识,还要尊重学生丰富的想象,掌握最新的教学动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刘存铸.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