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移动支付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支付概念

第1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技术保障

总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手机、PAD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普及,移动支付迅速发展,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具有灵活便捷、交易时间短等特点;然而,移动支付虽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类似密码破解、信息复制、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对移动支付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2.移动支付的概念和优势

    2.1 移动支付的概念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技术将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2.2 移动支付的方式

    移动支付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支付距离远近分为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现场支付是利用内置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或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短距离通讯)芯片的手机,支持各种零售、电子票务、消费等非接触式支付;远程支付是指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或借助支付工具(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如掌中付推出的掌中充值,掌中视频就属于远程支付。

    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移动支付又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小额支付业务指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建立预存费用的账户,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的平台发出划账指令代缴费用;大额支付指把用户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进行绑定,用户通过与手机捆绑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操作。

    2.3 移动支付的特点和优势

    移动支付业务借助于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与其他在线支付业务相比,移动支付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支付灵活方便。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通过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或者发送短消息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

    (2)支付成本低。可以减少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而且用户只需要支付很低的电话费或短消息费用。

    (3)有利于调整价值链,优化产业资源布局。移动支付不仅可以为移动运营商带来增值收益,也可以为金融系统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3.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分析

    3.1 移动支付安全特性

    移动支付的整个交易过程是完全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进行,移动支付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安全特性:

    (1)保密性。由于无线网络的开放性,终端设备与WEB服务器之间传输的交易信息,很可能在传输过程中遭到非法攻击,被非法用户获取、修改,如何保证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移动支付的基础。

    (2)数据完整性。移动支付交易必须保证交易不被破坏或干扰,交易内容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确认数据信息没有被改变,也就是信息在交易的处理过程中不能被任意加入、删除或修改。

    (3)不可否认性。移动支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发送方或接收方抵赖传输消息的服务,当接收方接收到消息后,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向第三方证明这条消息来自某个发送方,使发送方不能抵赖发送过这条消息。同时,当发送一条消息时,发送方也有足够证据证明某个接收方的确已经收到这条消息。

    3.2 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现状

    安全问题是影响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认证安全等。从目前来看,移动支付可能隐藏的安全问题表现如下:

    (1)手机本身的安全存在隐患。利用手机进行现场支付很容易造成密码的泄漏,再者,随着智能机应用的普及,手机病毒也越来越多,黑客使用病毒盗取用户的手机PIN码、网银密码,导致用户账户被盗刷的现象屡见不鲜。

    (2)缺乏身份识别。手机作为支付工具,必须对参与交易的合法身份进行识别,由于移动支付涉及到银行、商家、用户等多个实体,如何解决合法身份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3)信用体系不健全。一些小额支付业务通常是捆绑在手机话费中,而有不少手机号并没有采取实名制,因此造成手机话费透支、恶意拖欠并不少见。信用意识以及体系的不完善,也制约着移动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

    4.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针对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WPKI等相关技术手段来解决。

    4.1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在交易过程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技术,以保证操作者拥有合法身份,通常采用静态密码、短信密码、动态口令等认证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安全需求决定不同的认证方式:小额支付通常采用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密码认证的方式;大额支付可采用固定密码和动态密码的方式来提高安全性;以WIM为基础的移动PKI认证可以同时满足以上两种要求。

    4.2 数字签名技术

    数字签名又称电子加密,可以区分真实数据与伪造、被篡改过的数据,公开密钥加密技术是实现数字签名的主要技术,它有两个密钥:一个是签名密钥,它必须保持秘密,称为私钥;另外一个是验证密钥,它是公开的,称为公钥。用户在提交单据和帐号信息后,同时生成一个私钥和证书,然后将该帐号连同证书和签名文件作为一个包传输给接收方;接收方在收到签名帐号信息后,首先去CA中心验证此证书的合法性,来确定发送方的身份是否可信。如果可信,则用证书中的公钥来验证传输来的文件是否是发送方所签署的。

    4.3 WPKI技术

    WPKI即“无线公开密钥体系”,它通过采用公钥基础设施以及证书管理策略,有效地建立了安全有效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WPKI中使用两个不同的公开密钥:一个用于密钥交换(其证书可用于身份认证),另一个可用于数字签名,这样有效地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分开。无线PKI的架构包括无线终端、注册中心(RA)、证书认证中心(CA)、目录服务器和无线网关等。注册中心负责接受用户对证书颁发、撤销等请求,认证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和管理,证书内容包括使用者的姓名和公开密钥、证书有效期等信息,和CA对这些信息的数字签名。目录服务器用来存放证书、CRL等供用户查询、下载,无线网关完成无线和有线环境协议的相互转化。在安全协议WTLS中,服务器和客户(如果服务器要求的话)分别利用其公钥证 书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身份。

    为了适应无线应用环境,WPKI对传统的PKI作了相应的优化工作,如采用压缩证书格式,减少了存储容量;采用椭圆曲线算法,提高了运算效率,并在相同的安全强度下减少了密钥的长度。

    5.总结

    日益增多的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给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未来手机支付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安全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在研究移动支付安全技术的同时,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完善交易流程、加强信用管理,加大安全芯片、智能读卡设备等的研发力度,共同推动移动支付的产业化应用。

第2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关键词:传统互联网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信任转移;TAM

中图分类号:F724,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5-0019-06

一、引言

电子商务在中国市场的突飞猛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自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国内第一张移动支付双币信用卡以来,移动支付市场逐步由萌芽期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消费者新的购物支付渠道由此产生。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2.05亿。在拥有大量3G用户的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购物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市场渗透力和强劲的发展潜力将推动全民移动支付的稳步实现。

移动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提供的允许消费者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进行商品或服务等账务支付的一种移动增值服务。与传统的PC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及时性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由于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保存着大量的消费者个人隐私信息,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和PC支付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并且受原有PC支付信任的影响。为了提升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帮助企业更好地获取潜在消费者,本文借鉴TAM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等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建立消费者支付渠道信任转移的概念模型,尝试性探究消费者原有的PC支付信任如何从传统互联网渠道转至移动互联网渠道的本质问题,以期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贡献。

二、文献综述

(一)信任

信任是对行为的预期[1],是信任一方在感知上愿意相信另一方将要采取的行为是善良并诚信的[2]。学者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研究信任。在动态方面,学者认为信任是一个过程,可以分为初始信任和持续信任两种[3]。初始信任是指交易双方尚未接触,交易一方通过评价商家声誉、网站安全、网站有用性、结构性保障等来判断商家的可信度;持续信任是指消费者同商家接触之后,通过评价商家的交易行为而形成的信任[3]。在静态方面,学者主要将信任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Mcallister将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4];Bhattacherjee、Mayer et al将信任划分为能力信任、友善信任和正直信任三个维度[1,5];Gffen et al、Tan et al基于社会呈现理论将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友善信任、忠诚信任和可靠性四个维度[2,6]。

(二)信任转移

关于信任转移,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相似,他们指出:持续信任可能在可信实体和未知实体之间、熟悉环境和陌生环境之间转移,该转移过程表明了信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种通过潜在的个人认知实现信任的建立过程称为信任转移[7-8]。信任转移又可进一步分为渠道内信任转移和渠道间信任转移两种。其中,渠道内信任转移是指处在相同渠道中(如网下、网上或移动)的主体对不同客体之间的信任发生转移[8]。学者Stewart、林家宝、金玉芳 等均对此有相关探讨和研究[7-9]。渠道间信任转移是指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信任在网下至网上渠道、网上至移动渠道等不同渠道之间的转移。国外学者Lee et al、Verhagen et al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网下转至网上的信任转移[10-11],国内学者林家宝以证券行业为例,验证了信任转移是建立消费者移动证券服务初始信任的有效途径[8]。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有关消费者传统互联网支付渠道信任向移动支付渠道信任转移的问题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信任转移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消费者传统互联网支付渠道信任到移动支付渠道使用意愿的形成机理。

三、研究假设

信任信号传递理论认为,消费者建立的已有信任会转移到移动环境下,促使初始信任的构建。Lee et al在研究网络银行信任时发现,消费者对传统实体银行的信任能够通过感知结构保障、感知有用性等因素影响其对网上银行的信任[10]。杨水清 等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初始信任会受到其传统支付信任水平的影响[12]。在我国,许多商家把业务扩建到了移动互联网平台。传统互联网支付和移动互联网支付在操作流程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消费者在熟知前者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很可能认为移动支付较易使用;此外,移动终端设备使网络交易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空间限制较低,消费者很可能认为移动支付有能力满足其支付需求。这体现了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服务能力的信任态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传统互联网支付信任正向影响移动支付感知有用性。

H2:传统互联网支付信任正向影响移动支付感知易用性。

H3:传统互联网支付信任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TAM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信息技术的接受态度会受到其对信息技术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的影响,使用行为又直接受到接受态度的影响[13]。也有学者发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初始信任形成的前因,且二者均与消费者使用意愿正相关[14-16]。魏守波 等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都会影响移动支付信任和移动支付使用意愿[17]。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4: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H5:移动支付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H6: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H7:移动支付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Zucker指出,结构性保障是基于制度信任的结构性变量[18],是影响消费者初始信任的重要指标[3]。McKnight、李召敏 等通过实证检验证明结构性保障是消费者初始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9-20]。如果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支付的信任是稳定且持续的,其认知就可能发生转移,并认为移动支付的安全仍有保障,而消费者这种感知良好的结构性保障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建立。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8:传统互联网支付信任正向影响移动支付的结构性保障。

H9:结构性保障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与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无所不在性。消费者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地完成支付。而且,移动支付同一些移动APP提供商的合作正在逐步扩大移动支付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消费者对移动支付服务能力的信任。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0:便捷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都具有冒险精神,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初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移动支付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产物,兴起的时间还不够长,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加之涉及到财务风险、隐私风险,因此移动支付的使用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项创新。雷晶 等的研究表明,个人创新性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来影响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态度[21],对消费者是否选择移动支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2]。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1:个人创新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初始信任。

H12:个人创新性正向影响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

以TAM理论为基础,学者们对影响消费者网上银行及手机网上银行使用意愿的因素做了相关研究,发现信任对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16,23-24]。在移动支付使用中,如果消费者建立了对移动支付良好的初始信任,那么他就会产生移动支付的使用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3:移动支付初始信任正向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借鉴学者们的量表形成本研究的初始量表;其次,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得到了预问卷的测试题项,预问卷共包含25个测试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选项,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选取68名大学生进行预问卷的填写,根据预问卷的调查结果,修改完善问卷,形成本研究的正式问卷。问卷题项来源如表1所示。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正式问卷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测试消费者有无移动支付使用经验,有使用经验的被测者直接跳过第二部分的题项,填写第三部分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本文相关变量的测试题项;第三部分是被测试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本研究共在网上和网下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153份,有效问卷为447份。之后,为了保证采集到的样本均为熟悉传统互联网支付的消费者,再次剔除使用传统支付一年以下的问卷,最终问卷数量为385份。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

本研究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表明,样本集中在16到35岁,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专以上,本科生居多,传统支付使用一般比较熟练且无移动支付使用经历。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SPSS20.0对样本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如表3所示,各个指标的Cronbach’s ?琢值均大于0.8,复合信度CR(Composite Reliability)值均大于0.7,说明量表通过信度检验。关于量表的效度,主要从三方面来测试:首先,本量表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成熟量表改编而来,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本问卷整体量表的KMO值为0.812,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Sig=0.000,说明样本的构建效度良好;最后,各个潜变量的相关系数和AVE值平方根都达到标准,说明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具体见表3、表4,说明本研究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利用Lisrel8.70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拟合度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大部分的拟合指标在标准范围之内,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适合做结构方程分析。之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三)假设验证

模型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可见本研究提出的13个假设当中,除了假设H5和假设H10没有通过实证检验以外,其他假设均得到实证支持。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支付的信任会转移至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初始信任和结构性保障,假设H1、H2、H3和H8得到支持。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结构性保障和个人创新性是影响消费者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重要因素,假设H4、H9、H11得到支持。消费者的个人创新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正效应,假设H12得到支持。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初始信任同消费者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假设H6、H7和H13得到实证的支持,其中初始信任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效果最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38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具体结果:

1. 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支付的信任能够转移到移动互联网支付初始信任上(0.15),这种转移也是消费者建立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消费者未使用过移动支付时,他们通常会根据已经熟悉的传统互联网支付来判断移动支付的可靠性。

2. 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支付的信任会显著影响其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0.26)和感知易用性(0.19)。这表明消费者对传统互联网支付已经熟悉并且信任时,移动支付同传统互联网支付功能的相似性使消费者感受到了移动支付的易用性和有用性。但是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易用性感知对其移动支付初始信任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调研对象偏年轻化,移动支付的操作流程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

3. 传统互联网支付信任显著影响移动支付的结构性保障。这进一步验证了前人关于初始信任前因变量的研究成果[3]。移动终端携带了消费者大量的隐私信息,支付环境的安全性对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至关重要。如果移动支付的安全性较低,消费者就不会产生对移动支付的信心。因此,移动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以及金融服务商应该加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4.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对消费者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假设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原因可能是,虽然移动设备便于携带,为随时随地使用移动支付提供了设备支持。但是,我国无线网络建设不能充分满足移动终端设备高网速、宽覆盖的使用条件。而且,国内三大运营商在提供移动数据流量增值服务方面的费用比较高,限制了移动支付的使用。

5. 个人创新性对消费者移动支付初始信任的影响十分显著。具有创新性的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充满好奇心,愿意接受新事物。目前移动支付在大型城市应用广泛,但是在小型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应用尚浅,移动支付提供商可以通过迎合创新人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打开市场。

(二)管理启示

在拥有大量智能手机的国内市场上,移动支付必将成为未来支付的关键渠道之一。第一,提供移动支付的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同传统支付相类似的支付页面、链接环境,最小化支付系统的操作难度。第二,扩大移动支付的可支付商品范围,让消费者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移动设备转账汇款、网络购物等;开拓小额支付市场,为消费者提供随时随地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例如LBS订餐、打车服务等,激励这些消费者成为移动支付的忠实者,为移动支付做口碑宣传者。第三,提高移动互联网的服务质量和网络的安全稳定性,消除消费者隐私、财产丢失的隐患。第四,探索潜在创新消费者,同移动服务和商品提供商合作,为这些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第五,为提升移动支付的使用量,移动运营商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无线网络接入环境,使移动支付真正实现便捷性。

六、研究局限和未来方向

首先,本研究的样本主要是传统互联网支付使用经验满一年的消费者,样本的代表性不够高,未来可以在丰富样本数量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的模型主要涉及了几个影响初始信任的变量,未来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变量来扩展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

参考文献:

[1]BHATTACHERJEE. Individual trust in online firms:scal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test[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9(1):211-241.

[2]GEFEN D, STRAUB D W. Consumer trust in B2C e-commer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presence:experiments e-products and e-service[J]. Omeg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4,8(1):1-18.

[3]陈明亮,汪贵浦,邓生宇,等.初始网络信任和持续网络信任形成与作用机制比较[J]. 科研管理,2008,29(5):187-195.

[4]MCALLISTER D J. Affcct-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1(38),24-59.

[5]MAYER R C,DAVIS J H,SEHOORMAN F D. An integratio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6]TAN,FELIX B,SUTHERLAND P. Online consumer trust:a multi-dimensional model[J].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04,2(3):40-58.

[7]STEWART K J. Trust-transfer on the world wide web[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4(1):5-17.

[8]林家宝,卢耀斌,章淑婷.网上至移动环境下的信任转移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3):80-89.

[9]金玉芳,董大海,刘瑞明.消费者品牌信任机制建立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9(5):28-35.

[10]LEE K C,KANG L,MCKNIGHT D H. Transfer from offline trust to key online perception:an empirical study[J]. 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7,54(4):729-741.

[11]VERHAGEN T,DOLEN W V.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a multi-channel store image perspective[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9,46(2),77-82.

[12]杨水清,鲁耀斌,曹玉枝. 基于跨渠道的消费者移动支付采纳研究[J]. 科研管理,2011(10):79-88.

[13]DAVIS F. 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14]邵兵家,史毅飞.对企业使用网上银行的意愿调查[J].统计与决策,2006,2(9):87-90.

[15]KOUFARIS M,WILLIAM HAMPTON-SOSA.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l trust in an online company by new customer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4,3(41):377-397.

[16]SUH B. Effect of trust on customer acceptance of internet banking[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2,1(3):247-263 .

[17]魏守波,程岩. 移动支付中用户信任的影响要素[J]. 系统工程,2010(11):9-15.

[18]ZUCKER L G. 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J]. Research in Organazitional Behavior,1986(8):53-111.

[19]MCKNIGHT D H,CHERVANY N L. 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an inter 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2):35-59

[20]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63-66.

[21]雷晶,李霞. 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信度及效度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4(18):98-100.

[22]李凯,孙旭丽,严建援. 移动支付系统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交换理论的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13(3):91-100.

第3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关键词】移动支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指用户通过无线客户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当前我国的移动支付大致分成两大类,移动远程支付和手机现场支付。所谓移动远程支付,是指用户利用网上银行、短信支付、手机银行等方式进行支付或者转账,这种方式因为可以由用户自行操作,因此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而现场支付是指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手机刷卡等通讯手段进行现场结算的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其应用相对少一些,尤其在偏远的乡村地区更为少见。

一、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增长

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利好,国家对于广大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也大幅提升。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来看,扣除价格因素增长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2014年人均纯收入9892元,增幅达到9.2%,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仅有6.8%的增幅,农村收入增长态势发展迅猛。同时,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普及,广大农民群众可用于自己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对资金支付方式的种类、便利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无形中使得广大农村对于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农民强烈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移动支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网络和手机的日益普及激发移动支付市场潜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7.5%,规模达1.78亿,相比2013年增长188万人,已有47.9%的农村网民认为自己比较或者非常依赖互联网。农村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86亿户,2014年净增5698万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农村地区成为移动支付巨大的潜在市场,为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奠定了很好的客户群基础。

(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移动支付市场的长远发展

从数量来看,运营商不断加大农村地区3G业务的投资,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基本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其中,中国电信3G网络已覆盖全国90%的乡镇。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3年的81.05%提高到85.8%,农村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从质量来看,目前的3G网络传输速度达到2M/秒,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进行了加密保护,手机已成为集通信、娱乐、销售终端、售票厅、住宅钥匙、交通卡、银行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操作简便的电子设备,为打开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市场提供了硬件支持。

(四)持续出台的惠农政策为提升移动支付业务提供保障

近几年,人民银行非常重视农村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2012年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有关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通过积极探索农村移动支付模式,先后在全国20个省份展开了试点,力求拓宽农村支付的渠道,给广大农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支付方式,以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的实践及现状

人民银行随州中支近几年来一直秉承着“服务民生,普惠金融”的工作理念,对开拓农村支付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行鼓励和扶持。以手机支付业务作为突破口,面向偏远乡村,通过推行移动支付加快支付结算城乡一体化进程,降低广大农民群众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一)随州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的实践

1.长效宣传,培育非现金理念。连续三年,随州中支共举办随州市支付结算知识讲坛乡镇行活动12次,先后走进唐镇、随县、三里岗镇、校园、社区等不同受众群体的聚集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支付结算知识宣传活动。2014年在吉祥寺村针对农民朋友及香菇商户集中开展了“普惠金融支农惠农”支付服务宣传活动,详细介绍银行卡支付、自助转账、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方式的优点及用法。发放支付工具宣传海报100余份、宣传折页3000余份,现场有9位客户有意愿签约手机支付业务。

2.统筹规划,金融设施不断完善。随州中支一直致力于加大村级金融硬件设施投入,在不断推动协调下,市农行于2013年在吉祥寺村设立了香菇交易自助结算中心,布设了6台自助服务终端,提供自助还款、转账、查询、缴费等多种自助服务。截止2014年10月,村组农民通过香菇交易自助终端完成交易16500笔,交易额达2.1亿元。2014年11月27日市农商行吉祥寺村自助服务网点正式开门营业,布设了可提供现金收付的存取款一体机和可跨行转账的银行自助终端,并根据香菇交易周期,增设相应人力资源投入,负责自助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为香菇商户现场提供理财、信贷、电子银行、业务咨询等金融服务,切实打造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大平台”。

3.进村入户,打造“农村支付服务示范村”。随州中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吉祥寺村香菇交易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大力推广转账电话、网上银行等新兴电子支付工具,探索出“惠农卡+网上银行+加工户”的新型模式。积极推广手机移动支付进村入户活动,联合银联商务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随州业务部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吉祥寺村对潜在商户进行业务宣传和现场培训,讲解手机支付方式的优越性、操作流程、安全管理注意事项,使商户进一步感受手机支付方式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并对个人信用可靠、香菇交易量大的商户进行上门营销,扩大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延伸面。

(二)随州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随州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尚处初级阶段,发展缓慢。截止2014年底,随州地区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商行和银联商务所辖162个农村网点共发展移动支付用户53.55万户,同比2013年增长5.23%,累计交易181.31万笔,交易金额达286780.09万元。主要应用于公共购物、缴费、等小额支付领域。

三、推动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难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发展现状而言,向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业务依然存在一些困难。

(一)农村居民传统的金融意识和现金交易习惯成为移动支付工具推广的阻力

多年以来,很多农村居民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交易方式,少部分居民在交易时会采取刷卡方式,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于移动支付概念显得很陌生,更甚者带有一种明显的排斥心理。而且由于目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外流,留守的多半是老人或者小孩,受到教育程度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这部分群体对于新生事物普遍接受能力较低,对于科学技术的掌握也比较少。即使有人勉强能够了解移动支付业务,也会对安全性等问题存在质疑。这些都将成为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因素。

(二)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延伸

一是农村金融网点较少与农村人口众多存在矛盾。因为考虑到“三农”业务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部分银行不愿在农村地区设立网点,工作人员配置和设备配置只能满足提供基本的存取款服务,难以分出力量推广移动支付。二是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与“三农”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之间存在矛盾。从生活方面来看,目前很多农村都已经实现了宽带光纤、自来水、天然气等到户,农民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缴纳水、电、气、网络、通讯等各种费用,传统金融业务已无法便利农民基本生活缴费需求。而从产业化发展来看,农业产业链中的农户、加工企业等多方参与者也需要一整套金融服务产品来满足资金回笼、货物订购、企业对账等经营需求,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尚无法与时俱进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金融产品。

(三)支付风险抑制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深入发展

一是密码控制风险。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口令卡、密码器、UKEY等认证措施是目前移动支付的主要密码认证方式,在农民的意识形态里安全程度上远不如银行现场办理安全,加之农村地区用户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担忧移动支付安全性不够,为了资金的安全性考虑,对移动支付不容易接受。二是系统运行风险。用户使用山寨智能手机或在电脑上随意下载软件,加上盗版软件、钓鱼网站等不利因素影响,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会受到威胁,可能造成资金损失,账户信息和身份信息的泄露。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移动支付推广宣传力度,普及广大农村居民金融知识

一是形式多样,营造氛围。利用目前最为常见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进行概念渗透,同时,印制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挂历、年画、对联,将其发放到农民家中,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点进行详细介绍,明确告知移动支付的好处及老百姓多担心的诸如安全性等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农村群众从心里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并意识到这种新业务模式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二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所谓“点”就是将当地养种殖大户或者乡镇企业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大力普及移动支付便利性。同时,针对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新生实物接受程度较高的返乡青年群体展开宣传攻势,并通过他们来带动周围农民广泛参与。所谓“面”,指依托农村金融网点的营业场所及柜台进行宣传,通过电子显示屏、电视、横幅、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多方位、全方面宣传移动支付业务,为移动支付新业务的推广扫清思想障碍。

(二)继续引导和鼓励银行以及非金融机构探索移动支付商业模式

一是建议人总行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进行财政补贴,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放力度,提高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实现农村地区电子网络信息化。二是持续引导和鼓励承担“三农”任务的银行机构探索移动支付业务模式,详细分析中国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农村生活消费行为,对现有金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鼓励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农村地区,形成移动支付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于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鼓励银行和支付机构根据农村消费者心理、行业特点,推出更贴心、更安全、更方便的移动支付产品。四是将现行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超市、农资批发部等发展为移动支付特约商户,进一步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三)加强对移动支付安全性的监管,保障资金安全

第4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第一部分:范例(可以模仿)

【摘要】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一方面,电子商务与移动电子商务的日趋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的发展创建,另一方面,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也保证了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形式。目前我国移动支付还处于发展与成熟时期,所以在内容上也是不断丰富。本文首先从电子支付概况、移动支付定义与基本流程、移动支付的主要优势和国内外移动支付的现状等方面对移动支付进行比较全面地概述;其次重点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及其商务模式之间的比较;最后通过我国移动支付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当前移动支付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支付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

第二部分:什么是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位于论文第一页;字数要求为200-3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课题设计意义、完成的主要工作、重要结论及其理论和技术水平,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

关键词: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一般选取3至5个关键词。

那么到底如何写呢?请关注下页:

简单来说,摘要就是论文的梗概,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全部重要的信息。简洁具体的摘要还须明确论文的创新性,读者通过阅读摘要便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也方便读者检索,提高论文被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概率。

摘要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目的:用一句话概述即可,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必须详细具体,作者在摘要中要给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结果及对其进行剖析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结论。

摘要应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研究目的。摘要不应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出现过的信息,不要把引言和结论中叙述性的内容写人摘要,在学科领域内专家和学者共知的内容不要写人摘要。不必介绍研究背景,也不要有自我评价的语句,如“本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研究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摘要的内容应在正文中出现,不能有作者未来的研究计划,不能出现图、表、参考文献序号和缩写词,尽量不要出现数学公式。为保证摘要的客观真实性,摘要应采取第三人称写法,不宜出现“本文”、“作者”、“我们”等字样,应写成“对??进行了研究”,“基于??”。句子要尽量简短,只叙述新信息和发展,减少原来的研究细节。

第三部分:从不好的摘要到好的摘要

范例:(写的很差的摘要)

不好的摘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物流市场组织问题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物流组织层的概念,并通过研究指出物流组织层是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同时对物流组织的内容、物流组织层的运作机理及其运作主体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希望能有效解决物流市场组织问题提供一种全心的思路”。该文为研究观点类,其摘要缺乏具体结果。

修改稿为

好的摘要,重点推荐模仿!!!!

第5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在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电商概念出现一些新的迹象,也大有一番新的发展趋势,其实,早在201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表示,13个部门将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从可信交易、移动支付、网络电子发票、商贸流通和物流配送共5个方面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在可信交易方面,正在推进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客体和交易过程中基础信息的规范管理和服务等。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针对当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需求,研究制定移动支付发展的具体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各类支付机构实施移动支付的金融行业标准。在网络电子发票方面,国家税务总局正在进一步研究推进网络电子发票试点,完善电子发票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商贸流通领域,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交易、物流配送、网络拍卖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的政策、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在物流配送方面,国家邮政局正在重点研究建立重点地区快递准时通报机制,健全电子商务配送系列保障措施,同时创新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机制。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从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个人对消费者(C2C),到门店在线(O2P)等几种模式,发展到现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嫁接借款人和投资者的平台。

在我们A股当中,我们看看未来电商概念股还有哪些机会呢?

海虹控股(000503):公司在2014年3月,与支付宝就医疗福利管理领域结成战略合作协议,以杭州和广州为试点,形成快速复制的合作模式。与支付宝一起开创互联网金融在医疗领域的全新服务模式。建议积极关注该股,止损价19.90元。

第6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国企改革和新经济是主线。在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上,军工改革爆发主升浪,教育、海运改革浪潮风生水起。在新经济投资主线上,移动支付、在线教育概念股执牛耳,智能机器、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概念股全面开花,京津冀一体化再起风云,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状态。

军工改革开启暴龙大升浪。从催化剂的因素分析,主力机构基于对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和试点细则、国防工业改革具体措施、军品定价体制调整有望加快提出等政策性利好将于四中全会前推出的预期,以及对天和防务上市后的美好期待效应,以航空发动机、军工信息化、军工证券化为三大核心的军工改革概念股连续飙升,成为大盘突破2248点的主力军团。本轮军工改革的市场新龙头是洪都航空(飞机发动机)和国睿科技(军工信息化),走势和上波大龙头成飞集成有异曲同工之处,呈现大级别的牛市主升浪走势,带领以宗申动力、成发科技、中航飞机为代表的航天发动机概念股,以高德红外、中国卫星、北方导航、杰赛科技为代表的军工信息化概念股,以航天通信、北方国际、航天长峰、航天科技为代表的军工证券化概念股的涨停潮。此外,受国家发改委预计2016年北斗终端实现20倍增长目标预期,在北斗星通连续一字涨停板的带动下,烽火电子等北斗导航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体育、海运成为国企改革新军。第一,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得若干意见》,海运、港口、物流等领域股票全线上涨,港口股涨幅最大,其领先代表为:以渤海轮渡、天津海运为代表的航运股,以怡亚通为代表的物流概念股,以营口港、唐山港、珠海港、大连港、天津港为代表的港口概念股。第二,受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等新举措驱动,以雷曼光电、江苏舜天、信隆实业、中体产业为代表的体育改革概念股为国企改革投资主线增添新亮点。

新经济产业链全面爆发,小盘高成长享受牛市盛宴。本周市场,受苹果6将推出手机钱包刺激,移动支付概念股成为新经济投资主线最靓丽的风景,南天信息连续4连扳无疑成为移动支付最大的受益者。以新开普、天喻信息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概念股,以拓维信息、珠江钢琴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概念股,以文峰股份、大杨创世、大连友谊为代表的超级电商概念股,以大华股份、中大股份、东方网力为代表的安防概念股,以智云股份、蓝英装备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概念股,以千山药机为代表的基因测序概念股等新经济领域龙头股表现也十分出色。

展望后市热点,笔者重点推荐十大科技规划中的人脑工程概念股,以及新兴的移动医疗概念股。据媒体报道,百度打造世界最大的用于语音盒图像查询的计算机大脑,未来的人脑工程产业链将走向互联网模式;腾讯7000万美元投资丁香园,标着着腾讯正式布局医疗健康领域,相信将带来医疗健康新革命。综述,笔者建议投资者中线布局相关概念股。

第7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中国金融 IT 创新高峰论坛”是由《证券时报》主办的年度金融盛会,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以及金融业从通道、管理、服务方式、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等要迎接的变革。

凭借持续的金融创新、优质的客户服务、稳健的经营风格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招行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境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商业银行之一。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中,招行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同时荣膺《欧洲货币》、美国《环球金融》、英国《银行家》等权威媒体和机构授予的“中国最佳银行”、“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等多项殊荣。在英国《金融时报》的全球银行市净率排行榜中,招行在全球市值最大的50家银行中,市净率排名第一。并首次跻身美国《财富》杂志的2012年度全球500强公司排行榜榜单。

招商银行一贯秉承“科技立行”的战略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了IT科技带来的历史机遇,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如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所说,银行业本身具有IT属性,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讯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13年前,招行抓住了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出了中国境内第一个系统型网上银行——一网通,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这场科技革命的最终受益者。

近年来,招行积极探索移动金融发展,在“水泥+鼠标”的业务模式基础上,又进一步创新推出了“水泥+鼠标+拇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发展模式,进一步打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长处。

依托这一模式,招商银行在国内首创移动金融生活门户概念,提出了“移动金融生活一站式开放平台”的手机银行设计理念;先后推出了iPhone版和安卓版手机银行;安全方面,招行突破移动支付安全难题,为客户提供“三层安全等级+六大安全保障”,创下了国内手机银行的最高安全等级记录。在网易财经“2012手机银行客户端”排名榜中,以下载量、用户评价、安全性三个指标综合评价,招商银行手机客户端荣获第一。

2011年,招行又吹响向移动支付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并提出在未来几年内“消灭信用卡”的战略目标,力求将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动终端设备中,以便更好地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社会公众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需求。

第8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早在数年前,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就尝试过手机钱包、网络银行等线上交付方式。不过,由于消费习惯、网络支付环境方面均不成熟,这些尝试并未形成足够的变革力量——2013年10月,硝烟四起之际,情况已全然不同。

10月16日,盛大社交产品 Youni(有你)正式版。表面上,它灵活的沟通功能剑指网易的即时通信产品易信,但真正的意图是提出一个全新的支付概念——以手机号为账号,以短信模式实现转账和账目管理。总之,活像一款社交版的支付宝。其实,盛大已算这场战争的后来者。在Youni推出之前,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和腾讯旗下微信在移动支付厮杀正酣。

支付宝开放日也是在10月。当天,阿里在第一个环节上就宣布支付宝7.0版本马上上线。据阿里巴巴小微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介绍,新版的移动端支付宝增添了几项新的功能,其中之一是在支付宝钱包内增设与商家联合开发的“公共服务号”。类型与微信的公众帐号非常相似,但区别也非常明显——微信的账号更偏向于对客户的信息服务,使用解答、对话的的服务方式。而移动端支付宝则更多提供增值性的、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以及服务信息等。目前已经上线的有中国联通、麦咖啡等帐号。

阿里高层表示,支付宝不再仅仅是一个输出和输入资金的工具,而将会成为一个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支付并开放的平台,以此继续扩张自己的盘子。据樊治铭介绍,目前,支付宝已经与10多家银行及主流通信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支付宝在支付手段上的不断升级,可被视为与微信5.0版本新功能的针锋相对。

对于微信5.0版本,移动支付是最引人瞩目的功能。新增的“我的银行卡”功能中中包含腾讯公益、手机充话费、扫描二维码购物三个环节。只需关联一张银行卡,完成身份认证,即可把手机变成一个钱包,购物时输入六位数字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腾讯从未明确表示要跨界做支付的野心——但类似举措却令支付宝尤为敏感。

根据艾瑞咨询的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报,支付宝以60.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第一位,在移动互联网支付细分市场中,市场份额更达到75%。支付宝虽稳坐头把交椅,但也不免担心,微信近6亿的用户群若习惯了“扫一扫”完成支付环节,岂不是在吞噬支付宝的阵地?

没那么容易决出胜负。现在,互联网巨头们都在深入挖掘自己的优势,以期培养符合自己利益的用户习惯。

阿里巴巴在支付领域积累近十年经验,如今,它要变得更为灵活。

支付宝在6月的声波支付功能被着重提及,版本升级步伐也在加快,据悉,支付宝7.6版本会在今年11月。届时,支持手机无信号交易的功能会被推出。

而此前,百台友宝等与支付宝合作的带有声波支付功能的自动售货机已经亮相北京、杭州的地铁等公共场所。用户消费时打开支付宝APP,在付款时将手机贴近售货机,两边的终端会读取发出来的声波,就可以完成信息交换,达成交易。新推出的“脱机”声波支付功能原理,则是用户使用手机与终端完成一个交易后,系统会记录用户的识别信息。当再次消费的时候,只要设备在联网状态下就可以交易,同时,个人之间的交易也可以使用该功能。

事实上,“声波支付”功能曾历经多次失败。据支付宝的产品负责人介绍,最早支付宝希望通过条码支付、刷卡器 、二维码支付等方法吸引用户,制定消费场景。但最终发现快捷的支付方式并非刚性需求。而现在,阿里却在重新寻求移动支付的便捷化——这无疑说明,双方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角逐在升级。微信支付的优势一方面在于用户群庞大,另一方面则在于便捷——扫码是非常便捷的支付手段,那些乐于尝试、想简化自己操作成本的用户开始在中国国航、如家等微信公众帐号上预定、消费,也在友宝这样的售货机上购买产品。

火药味渐浓。尽管微信支付启用了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的拍照和后台,以确保交易安全,但由于QQ、微信盗号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仍会遭到支付宝公开质疑。后者称,母公司阿里巴巴积累了多年经验,并研发出“飞天”阿里云金融系统,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性。相比之下,支付宝的弊端也有显露——此前积累的流量集中在PC端,而非移动端。最近,阿里巴巴力推即时通讯产品“来往”的意图也很明确:增大移动流量入口。

第9篇:移动支付概念范文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优势;移动电子商务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的完善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作模式。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融合移动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将来具有更大的潜力,在4月28日成都举办的移动电子商务年会上,业内专家认为,快速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产业链各方也在暗自较量,在竞争中造就一个更大的市场蛋糕,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概念及现状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二)移动电子商务现状。截至2011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超过了9亿,手机上网网名规模超过了3亿。移动电话与电脑的普及程度相比,移动电话用户远远超过了电脑用户,这意味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移动商务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2013年移动电子商务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三、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服务。移动电子商务不受时间、距离和地域的限制,通过无限技术在任何地方,直接为用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用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地获取所需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他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使用移动电话或PDA查找、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本身固有的特点,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大众化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移动电子商务不仅能提供在因特网上直接购物,还是一种全新的销售与促销渠道。它完全支持移动因特网业务,可实现电信、信息、媒体和娱乐服务的电子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不同于目前的销售方式,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订制,用户随时随地使用这些服务。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三)更多的商机。因特网与移动技术的结合为服务提供商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使其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项目,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位置和个性提供服务,从而建立与客户的关系,使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大增加。

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一)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移动商务在我国既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又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相关技术也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是基于企业应用的成熟。企业应用的稳定性强、消费力大,这些特点个人用户无法与之比拟。而移动电子商务的业务范畴中,有许多业务类型可以让企业用户在收入和提高工作效率上得到很大帮助。企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会成为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二)移动信息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在移动电子商务中,虽然主要目的是交易,但是实际上在业务使用过程当中,信息的获取对于带动交易的发生或是间接引起交易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比如,用户可以利用手机,通过信息、邮件、标签读取等方式,获取股票行情、天气、旅行路线、电影、航班、音乐、游戏等等各种内容业务的信息,而在这些信息的引导下,有助于诱导客户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交易活动。因此,获取信息将成为各大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商初期考虑的重点。

(三)安全性问题仍将是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巨大机会。由于移动电子商务依赖于安全性较差的无线通信网络,因此安全性是移动电子商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与基于PC终端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终端运算能力和存储容量更加不足,如何保证电子交易过程的安全,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四)移动终端的机会。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而且考虑人性化设计的方面也越来越全面,比如显示屏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一些网上交易涉及到商品图片信息显示的,可以实现更加接近传统PC互联网上的界面显示。又如,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或成为主流终端,如此一来,手机更升级成为小型PC,虽然两者不会完全一致,也不会被替代,但是手机可以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对于一些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进行,也更加便利而又不失随身携带的特点。以后终端产品融合趋势会愈加明显,你很难清楚界定手上这个机器是手机还是电子书还是MP4,在你手上它就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终端,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方向。

(五)移动支付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支付手段。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可以简单定义为借助手机、掌上电脑、手提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信息、IVR、WAP等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使用手机小额支付方式时,费用一般会直接加到用户的话费中。大额支付时,手机和信用卡一般是绑定的,由于数据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的,而且还有用户确认的过程,因而安全性能较高。在电子商务中,支付手段一直是令消费者和在线销售商十分关注的事情,移动支付实现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五、结束语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利用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它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当然,并不意味着以PC作为WEB客户机的传统电子商务将停步不前,未来电子商务将同时支持这两种电子商务运作方式。通过移动电子商务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开展各种商务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预见,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领域的主战场。

(作者单位: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洪明.移动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4.

[2]徐茹,李静.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参考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