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宏观经济学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教学方式简单
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大多数高校在学生考核方面做出了调整,即除了考试成绩,还着重开创了部分实验课程,但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没什么显著的改变,仍是以教师灌输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被动记笔记,由于授课篇幅较大,学生往往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所以学生根本没有独立的思索。
2、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教学是由教和学组成,有着两次含义,所以教学不仅局限于较,更为重要的是学。但传统教学方式与灌输式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生的积极性,盲目听从教师的安排,即上课听教师讲,没有独立思索,课后等教师安排作业等。在学习中,学生仅注重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没有真正做到学,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降低了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的创建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连,一定程度上说,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纵观国外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他们在教材中有效融合了学生身边的案例,而我国却无法选取较为适宜的安排模仿经济形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社会体制存在差异性,教师缺乏丰富的经济社会经验。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
1、创新教学方式
宏观经济学的学了需要认真听讲与记笔记,更为重要的是主动思索,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其理论精髓。所以,教学方式需要创新,也就是说在传统课堂灌输的前提下,增添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在课前先整理一下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标记出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带着问题听讲,课后再加以复习。基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阶段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内容的融会贯通。从课堂灌输阶段来看,可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增加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小组讨论、主体讲座等;可以增加热门话题讨论,如对人民币升值的看法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积极性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点,针对同一个问题,每个学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导致答案不同甚至相反。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个学派提出的观点,以及观点的限制与背景等加以分析,从而解除心中的疑惑,即学生会发现各学派对于同一个问题之所以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在于它们假设的前提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存在哪个学派推导不正确的说法。基于问题的思考及思维的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白每一个宏观理论都具备假设的前提,不是绝对精确的真理。这样,在日后理论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便会对理论模型的前提条件与假设条件加以重视。其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交流,以批判性眼光分析各种经济理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基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主动创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批判地吸收与掌握不同学派的观点,既可以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又可以帮助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最后,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特征,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学发展较短,不够健全,不是一门较为精确的科学,在处理相关经济问题与解释相关经济现象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难与选择,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经济学习素养。
3、加强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了保障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与时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如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热点与重难点,如从加息至减息等。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若一直延续图形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自然会感到厌倦,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即融合我国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实例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具备实例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如货币政策具备什么性质,这些性质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会形成曲线移动,且以什么方式进行移动;财政政策具备什么性质,这些背景下的财政政策会形成曲线移动,且以什么方式进行移动。基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自然对这样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布置相关宏观经济政策让学生进行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知识点的方式方法,从而帮助帮助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由此可见,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国内主流的经济学研究沿袭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从范式到假设、数学模型都基本没有变化。而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可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针对他们所遇到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而建立和起来的,已经相当成熟,侧重于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强调实证研究;对比起来,学者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更倾向于引出政策性对策,更重视规范性研究。而且,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的特殊性,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建立模型时的很多假设与中国现实不相符,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直接使用造成的“水土不服”。不加区别地将这类研究结论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调节力度低的情况下,可能带来的不仅是混乱而更可能是对经济的严重扭曲,这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政府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存在“一刀切”的简单化作法。比如去年第三季度对于中国经济中局部存在的由投资拉动的“热”的趋势,就采取了提高准备金率的措施。作为一剂猛药,立即导致贷款额下降,而实际上,很多行业仍然迫切需要贷款资金启动。如果仔细去看,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经济学界对于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结论似乎有简单化之嫌。要么言之凿凿地认为已经过热或有过热的明显趋势,要么铁板钉钉地咬定不过热。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复杂程度,是很难一以概之地以是否过热来做结论的。而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似乎也只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的途径。作为一种理论范式是无可厚非的,但用来指导中国经济管理的实践就失于简单了。
国内理论界曾经讨论过中观经济学,如何界定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本文不打算探讨的问题。然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过于宏观,对于中观问题的研究不够,可能是我们无法有效地利用宏观经济学论解决实际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我们站在很高的高度,研究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时,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形成和传导机制,而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似乎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工具和帮助。
如果局限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方法论,就很难让我们把视角转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现象的构架过程中去。其实,即使是西方经济学,也是在某种经济构架之上进行讨论的,也就是开放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所有假设都源于此。而中国的情况却很不同,忽略这样的本质区别,不讲宏观经济学理论适用的条件,就套用其研究范式甚至结论,是无益于事的。尽管关于是否存在中国经济学还有很多争议,无庸讳言,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时,不可不顾其是建立在与中国目前不尽相同的社会制度基础上这样一个前提。至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以及现有的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还需要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的特点是以投资驱动为主,主导型,而且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以美国为例,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进行。另外,中国的制度演进的步伐较快,而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定型了。相比之下,在投资,,法制,人力资源,技术,制度变迁等对宏观经济有重大的各方面,中国的情况都与西方差异很大,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西方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环境,而在中国存在着南北、东西、城乡等地理区域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经济环境有较大的动态性和发生畸变的不确定性。而我们在进行宏观经济时,往往存在着不比较模型的使用条件,较多采用静态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的缺陷,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方法论方面的尴尬,使我们既不能直接引用宏观经济数据,套用现成的静态模型,又不能只是依赖以前几次经济过热的经验,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各家各派的观点也就无法统一,甚至无法建立共同的研究出发点。
但是有些专家还是通过数据和直觉预感到了事情的本质。比如在去年部分行业表现出投资过快,价格上涨幅度和速度较高,汽车,钢铁,建材,房地产,原油,粮棉等都很热,甚至出现了水和电力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仍然在下降,总的价格指数上升幅度不大。一些先行指标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在上升,引起学者担心消费价格指数会在一段时间后上升加快,引起通货膨胀。这些看法都来自现有宏观学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模型。信奉者认为现在的特征数据已足够,用现有模型分析,通货膨胀必将到来,只是有滞后性,所以不会马上显现,但要防微杜渐。反对者也使用同样的分析工具,但要乐观很多。正是由于他们观点虽然不同,但却大同小异,因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成为了数字的估计,不同处只是在程度上,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不同。这样很容易使宏观经济研究变成数字游戏,结果只能是看谁估计的更接近实际数字一些,而每年都有很多预测家为此大跌眼镜。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国民收入核算和国民收入决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此处有混淆,那么在很多收入决定的理论方面恐怕讲不通,因为收入核算是静态的、本身就是平衡的,而收入决定是动态的,而且由若干主导因素所决定,所以投资和储蓄往往不相等。本文拟与陆善民先生讨论此类问题,请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投资
陆先生曾于2004.8.26在经济学家网站刊出“《宏观经济学》脱离生产实际”一文,观后引起一些思考,现根据自己的体会谈点看法,以与陆先生商讨,特别是对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的问题提出一点想法,请陆先生提出宝贵意见。(此前已就消费的乘数效应问题进行过讨论,不妥之处请见谅)
一、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决定”原理的一点体会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条主线,但一般有两个主要的讨论区域,一个是“核算”问题,一个是“决定”问题。“核算”问题,是指国民收入的来历,通过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可知;从总需求的角度(由支出法得到)考虑,收入来源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从总供给的角度(由收入法得到)考虑,收入又分配于消费、储蓄、税收和转移支付。在两部门经济中(或者我们把其他两部门也汇入其中),自然也就成了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问题。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即i=s,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而“决定”的问题,则是指收入是依据什么因素变动的,其中的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的条件,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也就是说,通常,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所以,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呢?还是国民收入的“决定”?
如果是收入的核算,那就是在会计账目中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生成的各种既定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因为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消费和投资(卖不掉的为存货投资)安排出去,体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时期,当实际投资和消费增加的时候,如果还有闭置资源,国民收入必然也在乘数作用下不断地增长。陆先生讲的“经济生产现实是通过投资,国民收入在不断增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但如果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前者,而是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的话,就需要考虑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的各种意愿。这就是说,要使国民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的数值,只要变动其中之消费或投资、或储蓄量就可以了,因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消费或投资、或储蓄,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即意愿)的消费、投资和储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投资和储蓄。它们的值是可以变动的。收入的这个理想的值往往就是人们期望的均衡值——意愿中的均衡。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乃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因此,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应该正好相等,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应该等于零。
经济中有一种现象,泰极则否至,否极则泰来。如果没有人干预,它会朝着一个方向迅猛发展,到达极端以后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此往返不已,于是乎会给人类造成啼笑皆非的局面。为了避免大起大落,人们不得不进行控制,以调整各变量值,使其为总目标服务,从而就产生了收入的决定理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值,经济社会在投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投资,储蓄不足的时候就增加储蓄,其目标就是实现均衡。如前所述,在这个经济过程中,社会上那种自发的趋势会帮助其结果的形成,即是说,当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在企业投资意愿的驱动下会导致均衡趋势的出现,在初始值超过其均衡值时,也能在人们储蓄意愿的作用下反向地向均衡趋势发展。为什么呢?这是经济周期理论的内涵。由萨缪尔森提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该理论认为:收入的初始值低于均衡值时,社会上总需求旺盛,企业存货出现意外地减少,即非意愿的存货投资为负值,企业必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大利润,结果使总供给增加以实现均衡。当初始值高于均衡值时,社会上需求不足,企业必然减少投资以降低亏损,结果使收入返回到均衡位置。这其中,在初始值较低时,乘数放大了投资的效果;在初始值较高时,加速数则对缩减投资起了推动作用。
不难理解,在宏观经济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主要理论是指国民经济的“决定”,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一方面说清了核算的原理,另一方面只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必须动态地看待各种变量,经济社会之所以对这些变量采取一些对策和方法来改变其量值,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如对收入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不同经济政策的讨论、对就业和物价问题的分析、对经济波动和增长的探索以及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研究等等。在该理论中,总需求和总供给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i未必必然等于s,因而不能拿着从会计账目上得到的储蓄去硬性安排投资,否则,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必然很多。
二、与陆善民老师商讨几点问题
陆先生所引用过的张国忠老师的数字例子可以简述如下:
假设Y0=100,a=10,b=0.8,I=20,Ci= a+b×Yi-1 =10+0.8×Yi-1,且各期的b与I相同,于是从递增的角度算得: Y1= 110、Y2= 118、Y3= 124.4等等。 从递减的角度算得:Y1=190、Y2= 182、Y3=175.6等等,最后在 的作用下都收敛于E点(150)。
于是陆先生提出质疑:①、投资20来历不明。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据此推得收入增加量与张国忠所算之量不同。③、均衡时消费不增加,投资失去了价值。为什么每年有投资,但国民收入却不增加。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⑤、宏观经济学只有用收入中消费后的余额进行投资才能自圆其说。⑥、政府购买乘数不切实际等等。
笔者不想对其都做详细解释,但有几点需要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①、投资20万是否来历不明呢?这涉及到财政政策问题。凯恩斯主义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赤字财政,此也是西方各国普遍使用的政策。在总需求不足以引起经济增长的时倏,采用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扩大投资不失为一项有效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借钱发展是必要的。这并不是说这个经济系统老是要借债,而是在没有实现均衡前所能采取的最为简洁的方式,以补充储蓄的不足,等到盈余时再给予偿还。有人可能要说,如果永远都实现不了均衡呢?是不是老是要借债?对此经济周期理论可以做出较圆满的回答。
②、在投资20时,产出增加了10,因而资本—产出比为2:1,这种算法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资本—产出比中的资本存量是净投资,并非总投资,这在张国忠《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经济学家网站)一文中已有说明。
③、陆先生指出:“年年产出150,年年消费130,年年投资20。年年投资20,产出又年年不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年年不增加,投资变得毫无意义。”这个结论笔者认为不对。从数字上看好像正确,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因为消费的商品中,既有劳务和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耐用消费品。其中的耐用品要用好多年,即便是非耐用消费品也有许多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被消耗完的。假设均能持续几年时间,那么那些较为耐用的消费品也就成为即期消费,此后再增加消费就是对新商品的购买,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增加了消费,由此而沉积的财富自然也就不断增大。另外还要看投资是重置投资呢?还是净投资。由加速数理论可知,当收入不变的时候,投资主要用于折旧,因而年年投入的资本可能是用于维持简单生产了。
实际上,均衡是短暂的、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张国忠老师或宏观经济学所论的就是前属的短期均衡。就长期情况来说,因为人类的经济事实是增长的,所以理论所述往往也是增长的。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因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使短期消费函数成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但长期消费函数则为出自零点的直线,短期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在长期消费曲线上产生了一个个的截距。由于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收入在长期内是增长的。当然其他关于收入增长的理论很多,不再一一述及。
④、在初始值大于均衡值且投资恒定时,收入何以减少?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投资一直就是20而不变呢?我想不外乎是出于最简单的分析方法的考虑罢了,因为用变量恐怕要麻烦得多。即便是常量,也可用乘数—加速数模型来解释。我们知道,投资大小主要是对储蓄而言的,当收入初始值小于均衡值(如陆先生所用图中的y0点)时,总需求(即投资)较大。相对于较小的总供给(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化,每年不变的投资相当于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速率在增加,即以逐渐减少的方式而大于储蓄,因而收入必然在乘数的作用下趋向某均衡值;反之,当收入初始值大于均衡值(如图中的yx)时,总供给(即储蓄)较大,相对于较大的储蓄,不变的投资表现出的是以逐步减少某一比数的方式在下降,在收入下降(不增加或增加量较少)时,加速数就起了相反的作用,加之投资乘数的双向性,必然也使收入趋向于某均衡值。这便是收入减少的理由。
⑤、⑥两点在文中也已有所涉及。关于财政政策,不外乎又是对乘数理论的不同见解,请见拙文《偏论消费的乘数效应》(经济学家网站)
三、结束语
当1994年博弈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不妨宣称,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达到了它的顶峰。在“完备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家用博弈论语言重写了当代经济学。所谓“完备”理性的假设,概言之,就是假设每个人都是上帝。举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我走进茶馆,看看茶经,点一壶茶,坐两个小时,付款,走出茶馆。按照“完备理性”假设,我必须知道附近各个茶馆同类茶叶及水质、茶艺和服务的种类及格调,甚至室外氛围和街道上的交通状况――因为我必须知道由等价交通费所界定的“可选择集”内每家茶馆的情况,以便选择一家“最优”的茶馆,从而我刚刚坐了两个小时的那家茶馆,就应当具有“最优选择”的各种可验证和不可验证的性质。在理论上,经济学家甚至不愿考虑交通费、信息费或任何其他种类的交易费用的限制,他们只是简单地假设人们永远有能力在任何两件事情当中作出抉择――所谓“偏好的完备性”。
只要能够对未来事件作出准确预测,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必符合现实情况。这是芝加哥学派经济学的方法论立场,它在半个世纪里,受到主要来自“卡内基-梅隆”学派的管理科学家们,例如西蒙教授的抨击。后者因提出“有限理性”而闻名经济学界,并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奖。所谓“有限理性”的假设,概言之,就是假设每个人都是动物。根据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某一行为,只要它给行为主体带来的回报超过了行为主体记忆所及其他行为所带来的回报,该行为主体就会选择该项行为。或者,某一行为,只要它能够给行为主体带来与“预期”效果相比更“满意”的效果,它就可以成为理性选择的行为。显然,随着我品尝过的茶馆的数目逐渐增加,我对每一价格上的茶的“预期的效果”便越精致,从而我的选择也越具有“最优”的性质。但我的选择似乎永远也无法达到全局最优,因为我始终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我的选择不断地精致化。由于“有限理性”可以通过学习过程而不断获得完善,它也被西蒙教授称为“过程理性”。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主流经济学不愿意接受西蒙教授的“动物人”的看法,他们宁愿推行“上帝人”的看法,后者具有强烈的数学诱惑力,从而经济学家可以“先验”地推导出现实生活里的人类行为,并且可以“六经注我”般地从经验数据中发现支持他们的先验假设的“事实”。
这一情形在2001年有了突然的转变,分享那一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首要的一位是阿克劳夫,他对诺贝尔委员会发表的演讲,题目叫做《行为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行为》。用这么一个反常的题目,阿克劳夫立意要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引进经济学里来,旨在解释以往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六类宏观经济现象。
如果大多数经济学家忽略了2001年诺贝尔奖传递的上述信号,那么我相信,他们绝不会继续忽略由2002年诺贝尔奖传递出来的同样的但却清晰得多的信号――当代经济学正在发生一次“行为学转向”。
卡尼曼长期以来的学术研究,用他和他的前辈茨沃斯基(已经去世)1994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总结性论文的题目来表示,就叫做“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这里,决策者没有完备的理性能力,每次决策的时候,他只是从记忆所及的案例当中检索出与当前场合最相似的那些案例以及相应的决策所带来的后果。根据“相似系数”,决策者可以大致判断类似的决策在各种相似场合可能带来的类似的回报,然后由概率加权求得预期的回报。显然,这一思路正是西蒙教授所倡导的“过程理性”或“有限理性”假设的思路。
不同于卡尼曼的行为心理学思路,史密斯是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时从张伯伦的一次课堂实验,领悟了实验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以研究垄断竞争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伯伦,在1930年代后期的一次研究班上,把学生们分为两组――买方与卖方。每位同学,或以现金,或以实物,参与模拟的“市场”竞争过程。后来,史密斯在亚利桑那大学坚持进行实验经济学研究,终于把“亚利桑那学派”变成了实验经济学的同义语。他取得的研究成果如此显著,以致分享了1994年博弈论诺贝尔奖的德国经济学家希尔腾,最初正是从史密斯那里借鉴实验方法的。
因此,我倾向于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看做一种双重的承认:首先是对心理学家卡尼曼和茨沃斯基长期倡导的“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的承认,其次是诺贝尔委员会1994年承认博弈理论之后,顺理成章,对实验经济学的承认。诺贝尔委员会的双重承认指向同样的方向:经济学正在从“上帝人”立场的先验理论转变为“动物人”立场的经验理论。
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人类行为的另一种,同样地重要,通常叫做“宗教行为”。马歇尔曾经说过,决定了人类行为的两种最根本的力量,一种是经济的,一种是宗教的。马歇尔进一步认为,单纯地把人当做“经济动物”来研究,那是已经被证明了失败的思路。
【关键词】凯恩斯;《通论》;滞涨
一、引言
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家由于使用不同的经济术语和解释体系,会得出相异的结论,并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政治诉求和政策主张。事实上,经济学家们在微观和实证方面的分歧要少得多。即使是大家认为争论最激烈的宏观经济学领域,对长期问题的看法也基本一致。弗里德曼曾说,“经济学家对实现‘稳定’这一目标并没有分歧,争论在于对各种问题的解释,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上。”经济学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主线一直围绕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行讨论。
二、经济自由主义
在《通论》出版之前,经济学中占主流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其经济自由的哲学观,它提倡自由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是自由价格的作用调节着受利益驱动的经济活动者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行为,在无意中促成整个社会福利和经济的增长。方法上,新古典运用了边际分析,构建了一般均衡的市场模型,其集大成者就是马歇尔,即20世纪微观经济学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否认了市场经济会发生以生产剩余和失业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只要市场机制正常发生作用,供求就会自发平衡,充分就业也就得以实现。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市场经济是一部自发运行的机器,无需大量政府干预,否则扰乱内在的作用机制会引发无法预见或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干预主义
20世纪30年代,那一场经济危机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神话,引起人们对自由放任经济和自由主义哲学观的重新审视。退回一战前的生产水平、25%的劳动力失业使传统的古典经济学束手无策,既无法解释现实问题,亦无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这时凯恩斯发表了《通论》,不但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体系,同时提出了国家干预主义学说以及相适应的财政、货币政策。当然,《通论》并不完全是大萧条的产物。早在20世纪初,大英帝国就陷入了长期停滞,凯恩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早已反映在了他其他一些著作中,而大萧条只是《通论》的催生剂而已。可以说,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分水岭。
凯恩斯的《通论》是一种思想创新,它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同时回答了当时最迫切的问题,解开了人们久久无法摆脱的困惑。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无为而治的结果是失业的存在;因此必须用政府的支出来弥补私人的有效需求不足,即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尤其是用赤字财政支出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这种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自由放任时代的结束。
长期以来,凯恩斯提出的国家干预主义学说和相匹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成为了欧美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照,并使得欧美国家实质性的走出了经济衰退的阴影,并引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在于,它对古典学派以来奉为神明的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和自由放任等思想提出了挑战。20世纪30年代以前,整个西方经济学界几乎都一直信奉着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自由市场”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思潮,任何超出“保护性国家”职能范围的政府干预措施都被认为是多余的,以至于任何偏离国家干预主义的自由言论和观点都会遭到攻击和排挤。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而后的大萧条,使得那些长期恪守“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家开始怀疑市场调节的有效性,凯恩斯的理论使人们开始放弃了“市场万能”的信条而接受了国家干预的思想,即市场经济中,国家应作为宏观经济积极干预者和管理者,在财政、货币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发挥矫正市场失灵的作用。
四、新自由主义
大萧条之后,人们将凯恩斯的理论奉为神明。但此时,这样的信条又要经受现实的考验。一旦某种理论完全变成了宗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20世纪70年代以后,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开始无法解释英美发达国家的“滞涨(Stagflation)”现象,即通货膨胀、失业和生产停滞并存,因此遭受到了越来越激烈的攻击。而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几乎同时上台执政,他们的经济政策都体现出这样一些理念:限制工资增长,减轻税负,令商人赚的更多的利润,再将这些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就业,从而刺激经济发展,也让低收入人群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代表新自由主义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它们都力图恢复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学理论中的正统和主流地位,打破凯恩斯理论的垄断。从学术思想渊源看,它们都来自于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及其哲学观。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在1970年以后几乎恢复了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哲学的地位,并提出了使资本主义回到自由竞争体系的政策主张。弗里德曼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与凯恩斯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大萧条不是一个必然事件,联邦储备体系对此负主要责任,货币量前所未有的急剧下降是货币当局未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使那些濒临破产的银行及时偿还债务的结果。他批判了凯恩斯的“货币无用论”,认为货币至关重要,货币政策在萧条时期是根本没有运用;并且发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联邦储备体系曾经从事公开市场操作或者以任何卓有成效的方式向银行提供流动性。
五、结语
今天,无论我们怎样评价凯恩斯,都无法否定他在现代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美国《时代》杂志曾提到,不了解凯恩斯就无法了解当代。经济学中的各种流派,无论是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还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其出发点都是凯恩斯。可以说在现代经济学中,没有一个人的影响超过凯恩斯,没有一本书像《通论》一样广为人知。
参考文献:
[1]刘灿.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2]梁小民.读经济学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教学创新
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大类中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其课程内容与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涉及到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列为必修课程[1-2]。产业经济学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的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分析、产业发展规律、企业战略规划、产业政策规制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与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息息相关,产业经济学教学要求结合中国经济实践,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与内容上的创新[3-4]。
一产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现状
(一)产业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应用经济性质,本科教学过程中易强化理论忽略应用产业经济学是相对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其起源于美国,是介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作为桥梁作用的中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起源并建立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梅森与贝恩的理论框架,该理论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为主要理论体系,并由此构成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核心[5]。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并且成熟于上世纪70年代后的芝加哥学派,区别于结构主义者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以自由经济为理论核心,崇尚市场效率的作用。随后还有新奥地利学派等学派的形成,产业经济学在争议中不断更新完善其理论体系。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是以前苏联为基础,1998年,原国家教委调整学科设置,整合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等专业,设立产业经济学专业。我国产业经济学教材内容大多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和我国产业发展进程,分析我国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律。但是,我国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呈现了一些独特规律,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其一定的普适性,却无法有效解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律。总体而言,我国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无法跟上我国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分析产业经济理论的同时,更多考虑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性,有利于拓展产业经济学理论,解决分析实际经济问题[6,7]。
(二)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本科生社会阅历不多,知识面较窄,难以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本科产业经济学教学面向的是本科生,虽然在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前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基础,但社会经验不足,知识面相对比较窄,如果在课堂上简单直接地讲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随着互联网的兴趣与普及,“互联网+”概念与各个行业深入结合,引起一些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变革,原有的课本上单一产业理论教材和固有授课方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学生无法结合实际理解理论,也提不起对产业经济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经济发展现实,结合产业发展案例,同时将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学,才能拓宽学生视野,在实践问题中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并逐步学会从现实生活发现经济问题,找到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8]。
二产业经济学教学创新探索与教学效果
(一)案例法教学
为帮助学生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提高学习产业经济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分析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上分析产业政策时,可以引入2016年下半年我国学术界关于产业政策的大讨论,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学家中干预性产业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基础,同时以日本产业政策为例,介绍日本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产业的资源配置政策的变化,以支持或者限制不同产业的发展,分析日本“防止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干预政策。帮助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尝试理解并分析我们政府层面的产业政策规制,产业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企业层面的市场经营战略[9]。
(二)互动式教学
在产业经济学课堂上,摒弃单纯的依赖教材,传授理论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采用Teamwork的形式,给学生四周的准备时间,大约4人一组让学生分组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产业分析,并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分工,各司其职分别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制作PPT,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上讲台进行宣讲,让学生切实感受分析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产业,通过对该产业发展历史、发展进程、统计数据、产业政策以及过往发展经验的分析,把产业经济学理论从书本中提炼出来,发现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掌握相关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提高产业经济学的学习热情,全面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语与启示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产业经济学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取得一定的教学心得。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的内容结合产经新闻、产业发展规划、行业研究报告,吸引学生思考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来源,强化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经济问题并进行探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结合经济实现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对某个产业的思考形成文字,制作成PPT,并上台宣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表达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实践表明,加入互动式课堂教学方式以后,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与老师交流自己对经济学问题的相关看法的意愿也显著增强,表明互动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产业经济学自身发展过程中,就有显著的问题导向特征,因此产业经济学教学不仅要注重传统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与解释,还需要将现实经济问题引入课堂,加强产业经济学知识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包容性,提高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应用性特征,也强化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月友.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15(14):174-175.
[2]李志献.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243.
[3]杜传忠.我国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探讨[J].山东警官学院学报,2006,(11):124-126.
[4]柯颖.我国高校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8-169.
[5]喻言.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8-89.
[6]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12):101-102.
[7]谭建.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32):71-71.
[8]侯茂章,朱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80-181.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Kirzner描述了创业在市场中的两种影响形式:竞争和创新。第一个影响形式是竞争,竞争是通过建立并运营企业来提供市场平衡力并从中获得适当的盈利。也有学者认为,创业者是指在发现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机会基础上开始进行商业活动的人。相对于现有的竞争对手,他必须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来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研究表明,这种形式的创业主要体现在短期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谁会在市场中获利或击败对方来使得市场重新趋于稳定。相比之下,创新的经济作用是能够创造满足新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来逐渐取代旧的市场,这会使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垄断地位。创业者通过引入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并打破现有的市场。在市场中,创新表现出一种均衡市场的力量。它可以通过提供更新的产品或服务来供应市场,以取代消费者对旧商品的需求,或将新的从未见过的商品引入市场。Pittway对创业效用的解释与Schumpeter略有不同,他认为,创业是一种创造平衡力量的创新。因此,市场行为是周期性的,处在静态与动态的震荡之间。假设创业是发生于市场之外的,但它还是直接与经济发展(一个失衡的力量)相关联。Schum-peter[7]指出,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就是一个创业发生在外生性市场的例子。此时,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发展而言,商品化进程是发生在市场经济之外的,而且这种进程可能会在市场体系中对原有的交易者产生冲击。基于市场内部动态考虑,创业涉及提高市场效率的生产力。在这种创业概念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市场参与者,假设现有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正在构想或重新设计之中,通过发现现有动态竞争市场中的空白点或存在的机会,然后提供更加廉价的或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与现存的经营者进行竞争。除了两种相对立的创业观(即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产出)之外的另外一种观点:张青认为,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经过产业、区域等中间层次的转化才能实现,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首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是发生在生产领域的经济活动中,创业的发展会对经济扩张产生影响。石书德、高建明确指出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因此,可以知道,创业活动作为市场外生性影响因素会对现存市场的生产力及经济活动发生作用。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在宏观经济层次上对创业活动的界定和对其特征的描述。图1显示了这三个观点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与外生性创业或现有市场活动以外的Schumpeter观点有关;经济产出是与内生性创业或现有企业在市场动态中的创业有关。与经济发展、经济产出之间相互联系的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则表现为新企业或现有企业的创业活动带来诸如地区就业和财富的增长。
二、组织层次的创业观点
Schumpeter认为,创业者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创造想法、产品和构建市场新组合的人。并将想法、产品和市场组合加以实现的过程称为创业活动。此时的企业并没有正式组织所具有的框架形式。其次,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就是一个创业的典型例子。企业在形成正式商业实体之前就可以选择进入交易环节。Schumpeter观点中的企业即是发展资金,并为新产品或技术供应市场而做准备的实体,这时的企业就成为一个正式的商业实体。Schumpeter认为,创业活动中的正式商业活动和非正式创业活动观点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学者有时难免会将两者混淆。几十年以来,这种混乱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Knight认为,创业者的职责在于预测公司未来和技术发展方向。伴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市场也将得到扩张和成长,这却被视为是“破坏性的创业活动”。同样,Kilby则忽略上述的差异,他指出,基本的管理功能在任何生产型企业都是与不同个体和组织的工作相同步的。他还进一步指出:在现代化经济后期,在创新或市场营销活动的争论中,有一点是可以达到共识的,那就是企业投入与产出都与生产的高效率密切相关。Casson指出,“在现实中,虽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创业尤其与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假定创业者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经营他们的业务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单从商业活动角度去研究创业则很难对其经济效用进行区分,因为企业的一系列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多种经济效用。公司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增长的产品销量和服务质量来扩大市场份额;再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提高效率;也可以通过市场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就业率。在宏观经济方面,公司在不同程度上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区分这些活动时,最重要的是分析它们对经济贡献的具体形式。通过补充Schumpeter关于创业和商业的观点来对这一具体形式做了区分,描述了每一种形式可能的活动范围。
三、个体行为层次的创业观点
由于创业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定义在个体层面上的,因此,对经济类型的分析也随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反映在创业的各种经济理论是否恰当之间的纠纷中。这也形成了新古典主义下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之间的界限。本文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相矛盾的,在这个意义上则不能孤立地对其进行解释。因此,有必要保持逻辑上的联系且宏观经济水平分析和个人在微观层面的行为目标相一致。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以个体行为为中心的创业将会受到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创业者的责任在于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并抵制扰乱市场的创新者的入侵。然而,这些强调人为因素的观点奠定了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家经济模型的基础。演化经济学家试图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上对其进行解释。McKelvey[13]将这一领域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定位为个体行为或公司行为。然而,演化经济学家将此定位为市场的内生,并假定经济行为受现有市场力量的支配。例如,Buen-storf在避免预先存在的外在因素干扰下,将市场过程进行经济演化分析。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了经济分析中的一个不同功能,那就是他们试图解释影响人类决策与判断的心理因素。值得注意的是,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回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型,却与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理论中的创业者不是内生性或包含在市场过程中,而是作为一种能够引入新的市场动态并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外来力量。Sarasvathy[15]提出从绩效角度来解释创业过程,他指出,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绩效推理,而后者是基于因果推理。Sarasvathy还将战略思维作为第三个维度,并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因果推理是战略思维的基础。他的这个命题与个人和团队对不同经济绩效和提供连接个体创业活动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基础极为符合。创业团队在因果推理引导下,不单单是寻找套利机会,而是更倾向于整合现有人们熟知的方法,以协调未知的市场(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无法完全预测,但有些手段和目标是确定已知的),但并不确定是否能够对经济生产力起到提高的作用。主张因果推理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并积极寻求超越,运用自己的商业战略来超越既定的市场玩家,再重新定位市场,接着寻求套利机会和提高市场效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是一种在国内动态的环境下扮演着领导一个团队进行创业的角色。而扮演生存主义者的人是一个主动识别和集中利用可行的战略手段和方法以满足市场特定目标的人。由于工作环境是半不确定的,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过程将变得非常模糊,但客观的市场准入和市场地位是固定明确的。
四、未来研究与展望
关键词货币理论行为经济学有效性
1货币理论的演进与行为经济学
在货币理论的发展中,对微观主体的主观假设在不断地演化。以马歇尔与庇古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创立的现金余额理论中,开始关注微观主体的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凯恩斯发展了人们持有的货币动机,他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主要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投机动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创立者弗里得曼则提出了适应性预期,他认为在适应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内将是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提出了理性预期的观点,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
行为经济学,把心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相结合,为微观主体建立起更为合乎现实的主观基础,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出了更加有力的解释。其主观基础的特点在于:
(1)风险态度。它认为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往往会低估了一些只是具有可能性的结果而相对高估了确定性的结果,即人们将极不可能的事件视为不能,将极可能的事件视为确定,但将对很不可能的事件被赋予的权重变大,可能的事件被赋予的权重变小,其一般会导致人们在赢利前景中具有风险规避的偏好,而在面对可能亏损的前景时,人们具有风险喜好的偏好。
(2)心理账户。指人们在现实中趋于将其行为分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基于他们所在的账户分别给出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人们的锚定现象(anchoring)与其有关,它是指人类基于表面特征将特定的事物置于心理账户的倾向,从而人们在判断时常常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而量化估计时往往受建议的影响。
(3)过于自信的心理。在现实中,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一般过于自信,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人们的代表性经验判断与其有关,代表性经验判断是指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掌握一些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在进行概率估计的时候过分地强调这一代表性特征,而不考虑其适当性。同时过于自信的心理往往导致人们的过度反应、反应不足与历史不相关的行为特征。
(4)人们的后悔心理与奇幻思维以及准奇幻思维。后悔心理是指人们哪怕犯很小的错误都会严厉自责,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奇幻思维是指对表面看来具有因果关系的心理反映与强化,而准奇幻思维是指人们的行动好象是他们错误地相信其行动能够影响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相信。分离效应与其有关,它是指人们等到消息显示后再进行决策的倾向,即使这些信息是不重要的。
(5)效用的非对称性。人们认为损失比收益更加令人关注,较小的损失能够带来更大的痛苦。同时人们对损失与收益的敏感性是递减的,敏感性递减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的感官功能都体现出心理反应是物理变化程度的凹函数,从而收入和损失的边际效用一般是其规模与频率的减函数。
(6)应用失误与框架效应。应用失误是指人们的经验与教训并不能为人们更加准确地处理问题,它与人们一般的看法,即认为经验有助于消除偏差相背的。而框架效应是指人的有限理性,对同一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可能会引导我们关注问题的不同方面。
2行为经济学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理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不管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对产出和就业等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这与货币政策的经验数据以及现实中人们对中央银行对经济作用的信息是相违背的。根据美国联储的最新研究,货币政策对GDP的影响是巨大的:货币供应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实际GDP的数量在一年后大约增加百分之零点五,而在以后的两年内,GDP将持续增加,直到其增加到相同的百分之一。而货币学派的经济学家St•Louis所构建的模型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货币供应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GDP在一年后也将增长大约百分之一,其说明货币政策至少在一年内将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基于行为经济学不仅能够清楚地解释在合理的行为假设下,货币政策不仅是有效的,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力的一些特征。
(1)货币政策有效性解释。基于行为经济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锚定心理,“粘性价格”与“货币幻觉”将是合理的经济现象,锚定下将过去的价格作为新价格的建议,而新价格就会趋于过去的价格,从而被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非理性的“粘性价格”,有其存在的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由于锚定存在的“货币幻觉”也将是人们合理的行为。货币幻觉是指人们的经济决策中未考虑通货膨胀率,混淆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倾向,而锚定的存在使人们在对经济的决策中以虚变量给出,还是以实际变量给出,将给出不同的回答。另一方面依据拇指定律,忽略那些对利润或效用影响很小的因素,将发现不管是“粘性的价格”还是“货币幻觉”,其不仅是广泛存在的合理现象,而且人们按其行事所带来的成本还是很小的。Akerylof和Yellen证明了在定价者遵循“拇指法则”(ruleofthumb),即货币供应量变化后仍然保持价格不变条件下,其建立的效率工资与垄断竞争模型能够遵循“拇指法则”,没有根据货币供应量变化调整价格的厂商的损失是比较小的,而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中相对冲击水平而言是比较大的。行为经济学中以近似理性的“拇指法则”解决了新古典经济学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更加合理地解释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解释。现实中货币紧缩的时候,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加明显,基于行为经济学对其的解释,主要为货币政策传导中的财富效应与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财富效应是指由货币政策的改变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而对人们收入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支出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现象。基于行为经济学,在货币扩张与收缩同等数量的条件下,对人们财富的影响将是不同的。由于人们对损失比收益更为关注,较小的损失能带来更大的痛苦,从而在货币收缩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大,因为其产生的损失对人们的效用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信用供应可能性效应,是指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在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还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和赢利性。当货币紧缩的时候,其效应也更为明显,因为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将导致更大的痛苦,从而银行及资金贷出者常采用信用分配措施,对即使愿意支付更高利率的客户也不愿贷款。
(3)货币政策敏感性的解释。货币政策的效力与其敏感性呈正比关系,而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与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频率呈反比关系。随着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频繁,人们对其的敏感性将是降低的,从而对经济的效力也是递减的。例如,当中央银行第一次降息的时候,人们对其反映比较敏感,随着降息次数的增多人们对其的敏感性将越来越低,而其效力将越来越差。同时,人们对货币政策敏感性还存在着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其可能与人们的过度自信有关。在过度自信的环境下,人们根据自己的“代表性经验”进行判断,当人们凭借经验掌握货币政策的一些“代表性特征”,如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其对货币政策的判断就只需看这些代表性的特征,而不是了解关于货币政策的全部信息,当这些代表性特征相当明显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反应过度,而不明显的时候就会有可能存在反应不足。
(4)货市政策中介目标效力的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政策实施中更多以利率、汇率等价格性变量为主,一方面由于金融创新使货币形态多样化和货币概念发生质的变化,从而降低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上,同时,由于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其中央银行容易控制,并且信号功能比较强,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成为一个潮流;另一方面基于行为经济学,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选择也有合理的心理基础,它与人们的锚定与过度自信的心理相吻合,由于利率相对于货币供应量,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其更加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而人们的锚定与过度自信的心理下对货币政策的判断一般更加注重代表性的特征,以利率为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效力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