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对新闻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新闻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新闻学的认识

第1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试论课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具民主和谐和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问难

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称象》一文,教师启发:你们能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变一变?因为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一石激起层层浪,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水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认为可用泥土代替石头;有的学生还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因为人听从指挥,既省时又省力,这位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是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

三、以实践提高创新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辩论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文学社、广播台。创新能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发挥他们自己是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他们体会成就感,为不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四、创设质疑情境,鼓励争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有位教师在为《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创新精神。

五、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并尽力与有创新性的人接触

第2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要打好创新基础,必须从搞好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抓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以语文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力求创新。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各种客观条件,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激发学生情感智慧

过去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性质。教学过程不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还应该是老师与学生焕发生命光彩,作为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在语文课堂上,除了掌握和培养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力外,还应有对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情感的体验,师生、生生间思想的沟通和交流,涉猎语文之外的知识以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语文课堂,在关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开拓学生观察视野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学生体验社会角色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历练交往本领的课堂。

二、及时发现问题

1、问题发现应从教材、文字上捕捉,即,应在学文之前对学习文章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如教学《跑到我家的松鼠》一课,就要求同学抓住“松鼠在我家都做了些什么”让同学深入学习,这样同学在学习时就能为发现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大胆怀疑策略。为了达到有意注意策略的巩固与有效迁移的目的设计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分配注意,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到善于提问的方法。

三、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的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要教师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就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有利于民主教学思想的思想充分发挥,有利于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的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课堂上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语文教师只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要坚决予以杜绝,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四、搞好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阵地,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外活动的范围很广泛,方法也多种多样,既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举行演讲和辩论、创办文学社,有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实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

开展读书报告会、举行演讲和辩论、创办文学社等,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创新理念的培养。大量书籍的阅读,通过比较鉴别,独辟蹊径,拓宽思维的领域,进行大胆的想象,可以让学生冲破精神的枷锁,突破思维的定势,垒筑思维的支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以及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他们各种“特殊能力”是发展学生智慧的创造性所必需的。

第3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一、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认识

吕叔湘先生所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欣赏。如果阅读教学,已经成了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自觉行动诉求,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对文学艺术就会有吸引力,我们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

1.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章再好,文学形象再美,如果学生本身不愿读,懒得读,视读书是苦事,没有兴趣,就无法使学生和作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学生也就无法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145万字的阅读量,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了。

2.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语文学科既是语文知识的传递,听说读写能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更是人格的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学生在赏析课文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会欣赏课文,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也就是课程标准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

3.研究阅读欣赏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教师就要以一个和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欣赏同一作品的欣赏者角色来对待学生。同为欣赏者,同为一件作品,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所拥有生活经历不同,所拥有知识水平不一致,那么理解感悟的结果也是不一致的,这样就避免了语文答案的标准化,一致性,教师就会以更广阔的心胸来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应答和理解。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思考

1.通过教学研究,初步构建起“阅读欣赏”的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旨,进一步转变观念,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观;树立“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理念,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入境、入情、入迷。

通过探索语文阅读欣赏教学的新模式,改变教师肢解课文、破坏整体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把握语文的整体情感脉络,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更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把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审美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文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通过研究、实践,提炼出阅读欣赏的新途径、新模式和新方法

文章是文学家生活和情感体验感悟后的精神产品,是多姿多彩的,是博大精深的。破解领悟作品,与作家对话的方式也应当是各种多样的。阅读教学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让阅读变成欣赏,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朗读、再现、联想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文学的美,艺术的美,生活的美,情感的美。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相对压缩教师课堂讲解、分析的时间,拓宽学生阅读欣赏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兴趣,诱发动因,把破碎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整体形象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更好地感悟、欣赏文学作品和其他艺术提供基本的知识保证和必要的方法。

3.通过研究、调查,对课内外阅读欣赏的材料和时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

(1)精选阅读欣赏的材料。开发与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的阅读资源,因地制宜创编校本教材,感受错落有致,平仄有韵的文句之美;浓厚深沉,婉转动人的情感之美;可敬可亲,栩栩如生的形象之美;高远旷达,回味无穷的意境之美;巧妙深邃,富有逻辑的思辨之美等等。

(2)合理安排阅读欣赏的时间。通过初步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而一学期课外阅读时间一般集中在节假日和寒暑假。为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细水长流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边角时间”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必读时间、半自由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

4.通过研究、总结,初步建构起多元阅读欣赏的指导评价机制

在阅读欣赏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确立以下几种机制,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阅读。

(1)阅读指导机制:教师的指导,重点在课内,延伸到课外,使阅读欣赏逐步形成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外补充到课内的良性循环流。

第4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88-02

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战略已经明确,将生命科学作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专业领域。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实践,医学和生命科学都面临着范围与结构的调整,其包含的范围更加扩大,医学向其他学科渗透及其他学科向医学渗透的趋向愈发明显,边界更加模糊。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医学科学知识与医学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定位和范围、结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课题。

1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人文学科的教学;突出知识的积累,轻视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属于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范畴的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 医学高等院校人文学科课程相对来讲,真正属于医学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很少。抽样调查在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不足,掌握情况也不佳,特别是高年级医学生,他们往往只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训练,而缺乏人文知识、伦理道德修养,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平时不愿意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之类的活动,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强,很难掌握时展主潮流。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则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缺乏爱的观念,对待病人冷漠和不负责任;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和社会利益,缺乏吃苦奉献的精神等。

传统的学科分类导致医学生轻视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具体体现在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认为医学院是理工类学校,学习中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人文知识的储备;重医学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医学技术的学习,轻医学人文观、价值观、伦理观等人文精神的修养。部分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凭借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的医学理论、技术认识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忽视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心理、社会原因;不能自觉地应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心理、社会手段;只见疾病,忽视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医学人才观的形成。

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服务对象,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学,医学教育不仅要有医学科学知识、医学专业技术的传播,同时更要有科学素质、人文精神、人类文化的修养。医学科学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素质教育的陶冶。而我们现行的医学教育中,专业教师偏重名词概念的解释,基本原理的灌输,而忽略了展现逻辑的力量、缺少对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的教育,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结果。

事实上,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冲突时有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医学教育中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医学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须让每个医学生懂得,要做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与目前在现实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的倾向有相当的关系。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这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前期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技术层教育的同时,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环节薄弱或欠缺有重要关系。

2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生不但要懂得生物医学知识,更要懂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要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使他们走上社会后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方面尽快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能正确运用现代医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为人类社会服务,尽快完成角色的选择,始终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高度发达的社会更要求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精湛的医疗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人类、了解社会,了解医学与政治、经济、法律及生态环境的关系,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负载了更为广博的内容,新时期、新形势下,亟待更新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

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调整医学生生源结构,逐步实现文理兼收。适当增加文科学生的比例,这样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变人们对医学教育的偏见,有利于医学上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这样既可形成医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并存的全方位教育结构,还能在课程、教师-资源设施、活动基地、校园氛围、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共享。文理科知识互补,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教师的专业途径和知识视野。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体作用外,更要强调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内容。要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等。这样既可造就高品质、博素养、高品性的教育家,更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通过对中国当代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⑴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医学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和病人的必修课程;是全面掌握现代医学克服生物医学模式缺陷与不足的迫切需要。⑵ 明确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地位,构建医学院校人文精神的落脚点,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⑶ 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佐证,确定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为我国医学院校调整教育目标,改革教学计划和调整专业结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提供佐证。⑷ 切实营造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制定以各级各类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网络,提高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把培养中国现代医学生人文素质融入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注重全程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入学开始即对学生进行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始终。要增加见习和临床期间的医德教育。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注意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开展高层次的政治教育活动和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体察国情民情,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精神融入于医学教育之中。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塑造医学生医学科学技术的同时,以“德高医粹”为座右铭,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社会、历史和未来赋予我们的责任。这也是时代对医学生的要求。所以,当前要在认真总结各地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进一步明确高等医学院校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和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惠清.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2.

[2]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24(3):5.

[3]郝希山.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中[J].医学与哲学, 2003,24(3):16.

[4]张丽霞,吴永盛.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4.

[5]孙英梅,朱红.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药学教育,2006,22(2):1.

[6]林建苗,汪建梅.医学实习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130-132.

第5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质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通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性,保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洋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同学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课外阅读《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理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蛋 。”(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 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 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特同座之问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问互动的基础之上的。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具体做到:①参与的时间要充分。要切切实实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去,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要上去。②参与的形式要多样,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应当优化组合。③要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参与教学的全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的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

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 以“问--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能尽显其美! 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

第6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学籍管理 问题 对策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实施培养过程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越来越呈现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一、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学校轻视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对学籍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轻视成人教育学籍管理;重视校本部直属函授站的学籍管理,轻视其它函授站(点)学籍管理等现象。[1]二是重视面授管理,轻视常态化的教学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有工作经历的成人,学习形式主要是函授、业余等。面授时间虽然较集中,但是相对较短,短时间内学生要吸收大量的知识,学生是“吸收”不了的。学校教学的重心在面授上,对学生自学的效果难以把握,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效率。

(二)学籍管理制度不全面、不规范。虽然各个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是遵照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的,但是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趋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没有因校制宜地制定出符合实际、体现校本特色的成人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也没有对学籍管理的具体程序加以细化。有的学校虽然规章制度比较全面,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严格,甚至有点随意化。

(三)学籍档案管理不系统、不完善、不规范。因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规范、全面,执行的过程不够严格,导致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学籍档案的各种表格、表单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有些档案不统一、不规范,整理时并未严格地按类整理,还有些档案材料因客观原因和主管原因有缺漏、丢失的现象。[3]再加上学生对档案材料不加重视,往往给学校提交的个人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是错误的。即使信息有变更也不及时向学校反馈,使得学生的学籍档案不尽准确,管理难度加大。

(四)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渊博的知识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求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信息化管理学籍的能力。[4]当前,由于学籍管理人员整体短缺,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籍管理人员直接上岗,管理工作主要靠自己摸索,偶尔才会有一到俩天的培训时间,使得相应的管理素质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只是忙于应付具体事务。

(五)学籍管理操作手段过时、落后。很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模式依旧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除新生电子注册、学年注册、毕业生电子注册采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操作以外,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主要是手工操作。如办理学籍事务的记录、录入成绩、统计数据等。这样既增加了工作量,也加大了出错率。

二、改进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做好“俩手抓”。作为学校领导层,既要重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也要重视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成人教育学院,既要抓直属函授站的学籍管理工作,也要抓其它函授站(点)的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人员不仅要重视面授管理,也要注重日常的教学管理;同时要加强学籍过程管理,并且将学籍管理留有“痕迹”,也就是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二)因校制宜地建立适合校本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成人教育学院应该注重成人教育的质量工程,根据本校成人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并修订符合校情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使得学籍管理制度好操作、好实施。如为了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相关的管理规定要灵活,可以采用延长学制等措施解决学生工作压力大、面授时间段、知识不能吃透并领悟的问题。 [5]

(三)建立健全全面、细致、到位的学籍档案。新生在入校时就建立个人档案,档案里要将学生登记的信息、班级登记信息(包括变更信息)、学籍卡、毕业生登记表整理好,保管好。尤其是要将学生的联系方式加以保存,以便通知学生如毕业生图像采集、信息核对等重要事宜。学籍档案的整理一定要分层次、分类别,统一归档。同时要对纸质的学籍档案加以信息化的管理。

(四)培养高素质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学校要将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一视同仁。其次,要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重视定期培训。严格把关,要优先任用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心理素质强的管理人员,使得管理人员相对稳定。只有这样,学籍管理工作才能不断上新台阶。

(五)注重学籍的信息化管理。要利用好成人学籍学历信息管理系统,对新生注册、毕业生注册、学籍异动等工作实现网络平台化的管理,这样会提高学籍管理的准确性,做到有序地进行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为了方便新生掌握学校的通知及动态,可以及时地将新闻、通知、公告到网站上进行动态管理。可以建立QQ群,方便与函授站及学生的沟通联系,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诉,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全面、细致、到位的学籍档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并加强学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水平,才能有助于提高高校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好芹.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学籍管理[J].成人教育,2006,(6).

[2]詹海文.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李淑芳.对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21).

[4]范小南.对成教学籍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3,(3).

第7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封闭 脱节 开放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 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 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 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省略/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xwxy.fudan.省略/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 )http://省略/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第8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行知模式”的理念与实践环节设计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入门课,在大多数学校都被安排在一年级新生的课表当中。其作用有三:一是引领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业基本规律、概况和业务的导航作用;二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三是激发学生热爱新闻传媒业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也是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三个作用如何通过教学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得以体现呢?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入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通常,新闻学概论课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是从认知到实践的“知行模式”。但是对于初涉者而言,诸如“新闻价值”、“新闻的客观性”、“新闻自由”等一些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如果缺乏亲身实践,缺乏对新闻行业的接触和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就难以脱离浅显的层面。

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媒介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因此,初入大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上的差异很大。如果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新闻学就将成为“象牙塔新闻学”,这直接表现为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新闻学不久,就开始对专业丧失兴趣。

行知模式的理念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认识论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荀子主张世界是可知的,知行统一,“行”是基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为行重于知,行是知的目的和完成。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意思是说知而不行,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王夫之则强调知行统一:“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行可兼知,行高于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王夫之明确提出的“知行相资”的命题,对知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阐述对于新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由行而行则知”的“行知观”和“由知而知所行”的“知行观”,正是今天我们新闻学教育中应该提倡并坚持的教学理念。我将王夫之的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新闻学的教学中,并总结为“行知模式”。

“行知模式”的关键是先实践,后认知。即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

“行知模式”的实践环节设计

“行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领会并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知行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媒体参观(如参加节目录制)、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将全班同学分为固定的小组,课堂讨论和一些集体作业都按照小组进行,小组发言人由小组内成员轮流进行。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实践作业是“行知模式”的重要路径。主要训练学生发现与概论说明问题的能力。

2.实践作业内容

实践作业灵活而富有挑战性,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个人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意于独特视角、观点的发展;集体作业侧重培训学生团队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并着意于作业整体综合的高水准。集体作业要求小组成员以PPT形式进行课堂发表,个人作业提交书面作业。下面是一些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的内容与设计:

讲授新闻行业时,布置个人作业,请每位同学采访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对新闻行业的看法,要求提交采访记录、提供采访人的联系方式。通过采访增加大家对新闻业的感性认识。考核重点不在采访技能上,而在于增强学生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否能够找到需要的采访、调查对象。

讲授新闻价值和新闻选择时,布置集体作业,请学生选择同一天的不同媒体进行新闻内容的分析,比较不同媒体对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讲授媒介改革时,布置集体作业“南方周末历史梳理与评价”。出发点在于既让学生从个案入手了解一个媒体的发展史,同时又通过个案透视整个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同学的研究结果,再进行评价和补充,使学生对业界的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

“行知模式”的教学案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

给学生提供1999―2000级已经毕业的学生联系方式,要求这些一年级学生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独立设计问卷,并提交采访和调查报告。目的在于通过采访已成为“媒体人”的学长增加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消除恐惧、不适和陌生的感觉。从提交的调查报告来看:第一次成功的采访经历不仅让大家很兴奋,而且通过与学长的接触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比如“其实每天看教科书上,反复强调新闻真实,总是感觉很遥远,这次采访才让我真正明白原来主观主义总是在不经意中使我们的报道失去真实”;“由于堵车,我迟到了……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一句话‘永远要比采访对象早到’”。下面是学生的一份采访流程,这个流程再次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提醒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准备工作:

从班委处得到师姐的联系方式后马上开始联系,得到许可

与师姐商定具体采访时间和地点

上网查询师姐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并购买该报社报纸作研究

摸清乘车路线和所需时间

采访提纲准备:

熟悉广告班设计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自己准备问题单,包括大学期间生活、学习的具体方法和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后对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及工作中对新闻人职业操守与道德的理解

采访过程:

2005年11月23日下午5:00来到中国××报社,在师姐的办公室开始采访工作

请师姐填写了调查问卷

按照问题单进行了提问,并记录关键词句

随师姐参观了报社的一些部门,并听她介绍报纸的采编至出版的流程,下午6:00结束采访

采访收获:

此次采访收获很大,第一次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接触一个有经验有资历的新闻工作者,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现实中的新闻工作。在采访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获得了新闻学入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得到了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诸多启发。

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

这是一项集体作业,训练目的有两个,第一请同学了解什么是公信力,如何进行公信力研究;第二,请学生在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媒介环境和影响媒介发展的媒介政策,从而客观地评价媒体。选择这个项目的每一小组均经过了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采访,数据分析的过程。其中一个小组还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完成了香港地区的调查。

从作业结果来看,学生对公信力的概念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对国家电视台CCTV和境外台凤凰卫视的体制和运作方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而且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调查的数据得出了比较信服的结论。他们甚至在作业的最后写下了这样的结尾段落:

虽然我们作业最后把两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平均分算了出来,虽说有根有据,但是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原因如下:

……

第二,接受调查者的学历和职业集中;

第三,网上的资料可靠性不强,比如观点一边倒;

第四,数据统计不科学,统计时没有考虑年龄、职业和性别等因素;

可以看到,结题报告中已经开始对作业本身及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展开了思考。而这些如果不是在行知模式的前提下,恐怕是既抽象又难以在课堂空间内实现的,尤其是对于一年级新生。

“行知模式”的教学效果

“行知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得新闻学的课堂活跃而充满乐趣。对于学生而言,新闻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应用型学科,激发了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激情与投入。学生的反馈也表明“行知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任务:

在“新闻学概论”这门课上,我们学的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早早地触及新闻人那神圣的领域,感受与学习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

学生对集体作业方式非常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很多同学学会了制作PPT 和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已经能够初步利用媒介技术提交不同形态的研究成果。集体作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表达沟通的能力。课堂作业发表、作业点评也增强了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刚开始“跟着感觉走”到能够用专业眼光进行分析,这就是一个由行到知,再从知到行的知行相资的过程,一个通过实践来认知新闻规律、新闻业务的过程,一个对已学知识进行吸收与应用的强化过程。正如学生所言:“在采访、调查、节目录制、媒体参观等实践环节,实践了老师关于先行后知,实践结合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现在一有问题,首先会想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虽然没有用新闻传播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行知模式”的效果研究,但一个教学事例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行知模式”在新闻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给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报道专题,带领学生对郊区的“黑出租车”进行采访。他们之前上的新闻理论课、新闻采写课也有课堂讨论和采写实践,但是“纸上谈兵”多,实地采写少。实地采访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学因为惧怕、胆怯而放弃采访。“其实,我对黑出租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但初来乍到,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该如何打破僵局去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交流,更没有胆量和勇气上前去采访。”相比之下,刚入门的学生反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通过实践作业,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资料搜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不同学校开设的此类课程稍有不同,如新闻理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导论、新闻传播学基础等,但教学大纲大体相同。通常开设在低年级的,是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课程的先修课。

第9篇: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媒介的变化发展,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前沿,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关注传播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探求能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传播学规律。网络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以及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网络媒体的许多打破传统媒体的新的传播特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同样改变着传播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播学教学应该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地树立新观念、赋予新内涵、整合新架构,不能永远停留在吸收与借鉴的层次上。譬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媒介是否依然适用?为什么?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关系是互补还是排斥?新媒介的普及将使媒介的使用形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产生影响吗?为什么?如何产生?网络等新媒介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诸多问题需要传播学教学过程中提出或者质疑。传播学教学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而提出相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批判的意识,客观的判断,并学会系统的分析。

总之。传播学是专门探讨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的学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并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思考媒介信息传播现象,指导各种媒介信息传播实践。传播学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多费心思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及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