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学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材 金融法规 金融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89-01
一 经济学教材概述
经济学专业教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国外的经典教材,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原理以及最为经典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些教材都是国外主流的经济学教材,沿用至今数十年,即使再版也仅仅是更新了数据和案例,核心内容没有做过大的修改。另一类就是国内的教材,所有的专业教材按照教授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材。但是,国内的教材不论教授对象如何,编写的主轴都是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主,然后按照具体的专业需要把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拆分和细化,如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教材和金融法规教材。
二 国内经济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教材的主题和内容脱节。以金融法规的教材为例,金融法规是一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需要、从金融业务中需要的法律知识角度出发,以学生未来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和编排的课程。如果只看主题,学生们会认为这是一门关于金融法规的课程,实际上课的时候却发现这门课根本没有任何关于金融法规的内容,有的只是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这门课的教材只是一本大杂烩,我国根本没有制定专门的金融法。这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重点,因为每个章节都是一部庞大的法律,老师可以做的就是简单介绍一下每条法律大致涉及的内容,导致和金融法规的主旨背道而驰。
第二个问题是教材的难度不一。以金融风险管理的教材为例,金融风险管理是一门非常切合现实需求的课程,因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了金融风险的杀伤力。这么一门实用的课程,教材却有着各章节难度不一的问题。教材前面的章节集中介绍金融风险的概述和基本理论,然而在风险识别、度量与预测的章节,难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因为涉及到不少微积分理论及方差的计算公式。而后面关于金融风险战略和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又完全不涉及计算,难度一下子下降了许多。这样的编排使得教师不容易安排好合适的课程计划,前面花了太多时间讲数学和计算,后面又完全脱离计算,学生好不容易理解了计算,却又很快在后期的学习中忘掉。
第三个问题是个别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太慢,老师不得不采纳太老旧的教材。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例,这门课概述了信用、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介绍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和国家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于金融业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这门课非常实用。但是当老师挑选新教材时,会发现这门课可选的教材寥寥无几,而国外相关的教材难度又偏大,唯一比较合适的教材也已是2008年的版本了。可能是由于这门课在国内比较冷门,因此国内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老师来说,总是选旧书的好处就是能减少备课的压力;然而对于学生,他们只能被动接受过时的信息和内容。
三 国外经济学教材的概况
国内已有翻译的很多非常优秀的国外经济学教材,比如初级入门常用的曼昆经济学原理,此书为大学低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文中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为贴近,复杂的数学用得很少,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十大原理”,适合零基础的学生阅读。
中级水平则有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该书是标准的中级微观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高级教材的经典是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它是目前通用的研究生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被国内许多院校指定为考博参考书。此书是做经济理论研究的较好参考书,特色是大幅增加了对内生增长理论、真实经济波动理论、后凯恩斯学派的市场微观调节理论的介绍。全书深入浅出、清楚明了,尤其是技术方法运用恰当,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宏观经济学。
由此可见,国外经济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编者非常了解自己所要撰写的内容是适用于哪个程度的学生,且难度由浅入深,逐级推进。
四 对我国经济学教材的建议
第一,在教材最初的立项时就应当严格地确定教材的适用范围,哪些内容适合大专院校,哪些内容适合本科院校,哪些适合研究生和博士。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授课对象,书本的内容就很容易发生偏差,导致老师不好教,学生也不好学。
【关键词】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比较分析
一、财政学的发展历史
(一)古典学派与财政学
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五章专门论述了财政收支、税收、公债等,他把财政学融于政治经济学之中,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了财政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财政理论体系,是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里程碑式标志。
(二)德国社会学派与财政学
1872年,瓦格纳出版了财政学,建立了独立的财政学体系,核心内容:财政是以国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共同经济。国家财政分配也应该随着国家职能范围的扩大而增加,通过对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1882年,他提出著名的瓦格纳法则: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
(三)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财政学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它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陷阱引起的,凯恩斯主义对财政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体现在:1.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2.批判古典学派看不见的手原理,提出看得见的手原理。3.倡导逆经济风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1959年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一书标志着公共经济学的形成。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这部经典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公共经济学”这一词语。随后,在1964年和1965年,他又以法文和英文分别出版了《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理论概述》和《公共经济学》,直接把“公共经济学”用作书名,他也因此被称为“公共经济学之父”。1966年开始,又有了在公共经济学名义下召开的定期会议和阿特金森主持的公共经济学会及会刊,1972年,美国《公共经济学杂志》出刊。在此之后,公共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水平的公共经济学著作也不断涌现出来。
三、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联系
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是一脉相承的。首先,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大致趋同。其次,不论是章节的安排还是对问题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对“国家(或政府和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研究”,尽管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侧重,但是,相比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财政学”仅仅研究“国家和君主的收入”来说,“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都把研究重点转向了“政府(公共部门)收入、政府(公共部门)支出、政府(公共部门)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公共部门)收支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上来”。当代“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都是兼容并蓄的,融合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此外,在宏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有关政府融资问题的讨论也逐渐从“公共经济学”中脱离出去,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畴。但是,就此否认“公共经济学”和当代“财政学”的一致性结论,可能有失偏H,毕竟这只是学科发展的演变过程,而没有涉及到理论上质的区别。
四、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异分析
(一)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财政学所处的几百年里,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成熟,只需要研究有关财政收支问题就足以应付时代的要求: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复杂,有关对市场经济研究的各学派也是层出不穷,当代市场经济更多的是体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特征,这就要求财政学研究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政府经济活动,很显然,传统的财政学对此已显得力不从心,公共经济学则是应运新时代、新环境而生。
(二)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研究的范围大不相同
传统的财政学主要研究财政收支问题,特别是财政收入问题,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财政收支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公共经济学主要分析政府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后果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曾经指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搞清公共部门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活动的全部结果:评价各种政策。此外,财政学的研究只与政治学、社会学等几个学科有所交叉,但是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与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而且还广泛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宪法理论、官僚政治理论等等,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财政学,它研究了许多财政学所不能包含的内容,例如:公共品的最优提供、外部性矫正、公共定价、宏观经济稳定等等。
中图分类号: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24-02
0 前言
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他研究了英国1861-1957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是负相关的。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会上升;反之,则下降。低失业率总是与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联系在一起的。菲利普斯曲线一经发现就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都进行修正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述。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备受争议,但它对于解释经济波动以及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对二十世纪以来各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下面将列出各经济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结果。
1 新古典综合学派传统菲利普斯曲线
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不同侧面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改。其中最著名的修改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做出的。他们利用美国的数据分析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果: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就越低。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二者是负相关的,在图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理论假设前提为市场非出清,货币工资刚性。该学派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解释了当时的经济现实,为当时的西方国家的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货币主义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世界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即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颠覆了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与否,成为当时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其中之一是以埃德蒙・费尔普斯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从自然失业率的角度进行解释。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的直线,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的替代关系。在短期内,由于人们获得信息不充分,做出的适用性预期,故菲利普斯曲线存在向右下方倾斜的关系。该理论假设前提相对实际工资和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该学派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存在,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线。
3 理性预期学派菲利普斯曲线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学派,从理性预期的角度进行解释,理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是不会长时间受骗的,他们会充分利用一切信息来修正对事物的错误认识,通过理性预期很快会形成对未来平均通货膨胀率的正确预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该理论假设前提是市场出清和理性预期。并提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失业没有影响,以及政策无用论和经济须实行自由化。
4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
新凯恩斯主义者地认为,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交替关系。他们指出,由于经济系统的极端复杂,经济主体很难准确地预期到经济变量的真实值,即使能预期到,由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的存在,经济系统要将名义工资和价格调整到实际水平则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政府扩张性经济政策的正面效应是明显的,它能带来失业率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尽管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但是,这个代价是值得付出的,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的成本是由全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而失业的负担则由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来集中承担。两害相权取其轻,为降低失业,应容忍适当的通货膨胀水平。因此,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来降低失业率、提高产量水平。该理论假设前提是市场非出清、工资价格黏性和理性预期。
5 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线和信息黏性模型菲利普斯曲线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通货膨胀预期是后向预期,即预期通货膨胀等于前一期通货膨胀或前几期通货膨胀的平均。而在使用理性预期的模型等兴起后,后向模型逐渐被忽视。在对前向模型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后向模型的回归也成为必然,将后向模型与理性预期前向模型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线。该理论假设前提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并提出工人关注实际工资而厂商根据以以往信息和对将来的预期制定工资和价格的主要观点。
而信息黏性模型假设中每个厂商在每个时期都制定自己的价格。但是,厂商收集信息和重新计算最优价格的行动较为缓慢。在每个时期有一部分厂商得到关于经济状况的新信息,并计算出最优价格的新路径,而其他厂商继续基于原来的计划和过去的信息来制定价格。该模型仍假设每个厂商都有相同的可能来更新价格计划,而不管它上次调整发生在何时。
因此,信息黏性的菲利普斯曲线和混合的菲利普斯曲线给出了相同的含义,即短期内产出与价格水平变动正相关,从而价格与失业变动负相关。这与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致的。因此,政府仍可以在通货膨胀、产出、就业之间找到政策平衡点。
6 名义工资向下刚性模型
名义工资向下刚性的提法很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效率工资模型中。厂商不愿削减名义工资是担心失去优秀员工和引起道德与生产率滑坡。勒博和阿吉尔等人利用统计资料和大规模随机调查数据,验证了名义工资刚性的现实存在。阿克洛夫等人利用战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估计和比较有刚性和没有刚性的两种菲利普斯曲线,发现存在工资向下刚性的模型的预测效果要好于没有工资向下刚性的模型。该模型于确立了劳动生产率与通货膨胀及失业率组合之间的关系。福廷等人指出,更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可以促进永久性的通货膨胀一失业均衡,它允许既定通货膨胀率下有更低的失业率,或者既定失业率下更低的通货膨胀率。经验研究也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上述观点。
7 近似理性模型
模型中一些厂商的工资和价格制定者可能忽视低通货膨胀,或意识到通货膨胀但只把它作为几种因素之一加以使用,从而低估了它的影响。工人在考虑工作满意度(会影响其劳动生产率)时,可能忽视或低估通货膨胀。工人这种行为的单位劳动成本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充分反映在厂商工资决策中。该理论假设前提为部分有意识地忽略预期。并提出近似理性的经济成本非常小,自然失业率假说有误导性,通货膨胀在一定阈值内上升可减少失业。近似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当通货膨胀率处于零到温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时,这个范围内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带来更低的失业率,但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这个范围,在失业上的有效结果将不再增加,转而下降并最终消失。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专业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1。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管理学
物流学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经济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见表2。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应链管理
物流系统分析
等等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物流经济
等等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4]徐天亮,本科物流类专业设置体系与培养分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C
关键词:物流学学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
1引言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聚合型产业,它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级阶段。许多专家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实践的发展,需要对物流学理论更深入、更规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断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要求、适应物流学理论研究和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关于对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两种设计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们的争鸣和共同探讨。
2.构建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性
从二十世纪初,美国人提出物流这一概念开始,就有许多争论,并逐步深化与发展,到目前为止,各国对物流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异。物流业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重要产业,已是既成的事实,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无可质疑。物流作为一门科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物流尚未作为一个学科屹立于众多成熟的学科之林,这个学科就是“物流学”。直至目前,物流学还是一个没有进行充分研究的新学科,建立和不断完善这样一个学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这个学科下面又应该包含哪些子学科、其学科体系究竟如何?这是长期致力于物流实践、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训的专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2.1物流实践的发展急需明确物流学学科体系
目前,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和物流学理论研究上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实践的发展。物流实践活动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物流学学科体系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物流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学学科的本质还没有被全面揭示出来,进而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
2.2新兴的物流学呼唤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物流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术和物流模式,产生了许多传统学科无法解释的问题,带来了传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学学科。通过理论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物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理学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物流学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学科,物流学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从物流学理论研究出发产生的建立物流学学科体系的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
为适应物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和经济发展各对层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教育正在快速发展(见下表),从2001年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专业,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办物流专业。但是,我们的同仁中仍在对有关物流的学科专业的内涵进行着讨论。例如,对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从系统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称为物流系统工程,简称为物流工程”,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的定义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组织管理活动过程。”这样,就从方法论、工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对同一概念产生了三种定义。物流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体系的支撑,试想,在这种内涵混乱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是由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不明确产生的。
近三年我国招生物流专业的高等学校数
2.4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今后学科的调整和完善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物流学学科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分业管理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呈现一个分散的状况,再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也未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各学科专业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的重点不明确。新设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来某一物流相关学科的转型,使物流学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进行构建,以期对今后物流学学科体系的调整和不断完善起到指导作用。
3.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设计方法
学科是指学术的分类,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发展历史表明,一个学科的成熟将要引发这个学科与相关学科的集成。对于在一定层次和高度已经认识清楚的事物,人们将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物流学学科的发展也是这样的。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重点是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这些学科。目前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科必需进行集成才能达到更大规模的优化,而这个更大规模的范围就是物流学学科的研究范围。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过程,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总费用最小,因此,经济指标是衡量物流系统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学必然涉及经济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近代兴起的技术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关系。在对作为物流要素的对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对对象物产生时间维和空间维物理性变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术科学的许多领域。在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和包装技术中融合了机械、电器自动化等学科的成果。对物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须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运筹学等为基础,也要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段来实现分析和控制的目的,这些都是物流学的研究范畴。综上所述,物流学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或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鉴于此,我们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下两种设计方法,供大家讨论和完善。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一种设计方法:
将物流学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物流学下面进一步分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二级学科。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
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第二种设计方法:
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设立一个二级学科——物流管理工程,该二级学科下可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个研究方向。将物流经济作为经济学学科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下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设计方法可鼓励多学科共同研究物流问题。物流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这种意见。
在上面两种设计方法中,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三个子学科,有必要对这三个子学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高效、低成本地将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由始发地向消费地进行储存和流动,并对与之相关的信息流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论强调物流学科研究的重点就是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在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应该作为国内物流学的重点子学科进行研究。
物流活动是由物流组织来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物流与许多的管理学专业有关,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围。
(1)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学科的内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对象是物流系统,它是由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物质资料(物品)的运动构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包括物品运动的时间及时性、路径合理性、速度的经济性以及物品运动过程中的停滞和相关形质变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学科是研究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处理物流活动,设计建立物流系统,以及对物流问题进行决策的科学。因此,物流管理学科必须以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为基础,以网络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
(3)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
物流管理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与科技成就,阐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动的规律,发展物流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过程的运作效率。该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方法、管理数学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理论;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流计划、预测、决策、经营、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4)物流管理学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学科具有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特点,将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领域,通过分析宏观和微观物流发展的规律,研究发展适合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特点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5)物流管理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管理实际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通过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运动,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统”作为概念所反映的物质实体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业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动不仅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而且还由于它的运动,使社会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供应链。科学地进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可消除或缓解经济主体之间联结点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物流设施,建设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工程设计,建成后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物流的载体——运输车辆、自动立体仓库、装卸搬运设施的建设等,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学的许多学科方向,如机械、建筑、电子、信息、材料、交通运输等等。
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种含义(见本文第一部分)。我们认为,“从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工程,国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划在了工学学科门类下。
(1)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物流工程学科的内涵
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研究。设施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优劣的先决条件。物流工程为物流系统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平台。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不能仅留在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工程建设来实现,物流工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同时也需要规划软件的功能。在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经济性指标,又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科学性。因此,物流工程学科主要是以工学学科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它既是技术学科,也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渗透。
(3)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
物流工程学科的目标概述为:运用工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根据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以提高物流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4)物流工程学科的特点
物流工程学科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科学逻辑推理和逻辑计算,同时,也常采用对系统进行模型化、仿真与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学科的意义
物流工程学科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时掌握管理方面坚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工程理论、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独立从事大型物流工程项目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3.3物流经济
物流学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日本的物流定义中强调了物流是一种经济活动,物流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经济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
物流经济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物流产业的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问题。
(2)物流经济学科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科应以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中国宏观物流问题的关注为基础,以深度分析宏观物流发展趋势及宏观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物流理论体系;同时应关注微观物流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与企业问题有关的物流企业制度、物流项目评估、物流市场需求预测等政策和理论问题上。
(3)物流经济学科的目标
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目标为:研究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对物流业发展提出决策建议,成为有关决策部门和企业的思想库和参谋部;加强物流经济理论体系建设并与国际物流经济学科接轨。
(4)物流经济学科的特点
物流经济学科同样具备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特征。相关学科有运输经济、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经济和会计学等。该学科的特点就是要紧密结合物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宏观和微观的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5)物流经济学科研究的意义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物流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同时对实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还以本身的宏观效益支持国民经济的运行,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结构,促使其优化。特定条件下,物流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因此物流经济学科的研究必将促使国民经济向更加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
4.对物流学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物流学学科的设置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按照这一思路,对物流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几点相关建议:
(1)保留现有某些按物流环节设置的物流类专业。这类专业有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包装工程等,它们既是按物流环节设置的专业,也分属不同的行业。这些专业都有他的特定的领域适用性,不一定要全盘改造成为物流工程专业。
(2)尽快构建和完善物流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经济等学科专业的内涵。
(3)加强高校、学术团体、企业之间的交流,对物流学学科体系问题进行不断的探讨,逐渐深化,,在适当的时候向国家提出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丁俊发,现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统论,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M
[3]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其应用,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M
关键词:市场经济 经济周期 朱格拉周期 实证研究
问题的提出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人类取得了之前任何一个阶段或时期根本无法比拟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增长的幅度和速度方面。但早在古典主义经济学占据统治地位时期人们就发现,一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并不存在直线式的增长,而是普遍存在着经济扩张和收缩交替运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宏观总量总是围绕着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出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后来人们一般将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运行所表现出的重复出现、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上下起伏变化谓之为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
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研究短期经济波动的经济周期理论获得了更大发展,它与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增长理论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两个核心,近一二十年来,两个研究领域又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我国很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也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我国现有的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成果中,存在诸如“对我国经济周期长度研究和类型的研究虽已开始,但众说不一”之类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端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具体国情、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周期的波动既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的难题”。而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历程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需要敢于实践的勇气,更需要指导实践的理论。分析我国市场经济波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无疑将有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更有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其测度也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对宏观经济将来运行的可能性趋势作出准确估计和判断,而这必须建立在对相应周期性波动进行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我国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测度
由于一国的经济波动总是通过宏观总量及其相对率的上下起伏来表现,所以人们一般借助GDP总量及GDP增长率来划分其经济波动的周期。本文采用NBER的Bry和Boschan开发的测定经济时间序列转折点的程序(简称B-B程序)来界定我国GDP增长率变化(见图1)周期,并借此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波动的周期性。
不过,美国商务部在确定经济周期运行转折点时明确规定:第一,只有经济从一个高峰到相邻的另一个高峰,或从一个谷底到相邻的另一个谷底,波动时间在15个月以上,才称为一个经济周期;第二,一个经济周期的收缩和扩张阶段也都要分别持续5个月以上。这两条规定主要是排除一定时期内经济波动所产生的“暂时的和无关紧要的脱轨现象”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干扰。考虑到“周期的长度及类型是经济运行当中内在的自身规律使然,应当是排除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以后所研究的结果”,所以具体应用B-B程序的“谷一谷”法划分经济周期时,依据美国商务部相应规定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变通。
按照上述美国商务部对经济周期转折点划分的标准和规定,本文借助图1的分析可知,自1978年市场经济建立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周期(每个经济周期的具体波动长度特征见表1):
第一个周期:1978~1981年(周期长度未知);第二个周期:1981~1990年(周期长度为9年);第三个周期:1990~1999年(周期长度为9年);第四个周期:1999~2009年(周期长度为10年);2009年后步入第五个经济周期的波动中。
这五个经济周期中,第一个周期属于计划经济时期最后一次波动的部分收缩阶段,而李瑛(2007)在详细深入分析经济周期内涵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将改革前的经济波动纳入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范围是矛盾做法”,我国市场经济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价格体制改革,所以本文关于我国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测度主要针对后面四个经济周期。
表1中,T为实际长度,T为平均长度;σ为标准差,,其中,n为实际值的样本数,y为样本值,标准差σ表示实际值y偏离平均值的波动幅度;v为波动系数,,是衡量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的标准化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主要指标。
借助表1我国市场经济波动周期长度特征的反映,结合图1中我国市场经济自1978年建立以来GDP增长率波动情况,可以总结出我国市场经济波动周期状态的具体特征(见表2)。
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分析
(一)周期类型
图1表明,我国市场经济自建立以来三个经济周期谷底的GDP增长率分别为4.4%、3.9%、7.1%,均远高于0%,表明每一个周期均为增长型周期。何况虽然全周期的GDP平均增长率高达9.44%,但三个已完成的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中,最低周期的GDP平均增长率都已为9%,且周期最高GDP平均增长率与最低GDP平均增长率之间仅相差0.4%,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具备良好持久性。
(二)周期长度
按照B-B程序的“谷-谷”法对经济周期波动长度的界定,经济波动周期的长度指一个波谷年份到下一个波谷年份的时间长度,是衡量经济波动平稳性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图1可知,按“谷-谷”法计算,自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间,我国经济共经历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3年。
“按波谷年计算,即从1961年到1981年的20年间也是经历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6.7年”,意味着相较改革开放之前的波动,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同等时期内经济波动的次数在减少、长度在增加,说明每个经济周期波动持续的时间在延长,经济运行更趋平稳。另外,全周期的扩张收缩比率为0.9,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波动中的扩张和收缩并不具备绝对化的对称性。
具体到一个周期的波动而言,其长度由扩张期长度和收缩期长度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表示每次周期波动的经济扩张和收缩的持续性。一般来说,若扩张期的持续时间较长,收缩期的持续时间较短,那么经济增长比较稳定。显然,具有长扩张型周期波动的经济运行更加稳定。
由表1可知,市场经济波动过程中的三个经济周期的扩张收缩比率分别为:0.5、0.3、4.0,意味着相比第一、二个周期而言,第三个周期为显著的长扩张型周期,表明该周期经济波动具备扩张的强持续性、收缩的弱持续性,让我们在看到第三个周期中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第一、二个周期中,政府存在对市场较多直接干预的去市场化做法导致市场经济波动较大、扩张持续性弱所带给我们的教训。更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以来,市场经济建立以来已完成的三个周期的长度分别为9年、9年、10年,这种周期长度正好吻合朱格拉周期的特征,“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典型的朱格拉周期(中周期)现象”。
而朱格拉周期是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于1862年在其出版的《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的著作中最早提出,用来说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波动的时间规律性的。所以,既然我国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波动也呈现出朱格拉周期的长度特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经历类似于西方国家早期增长过程中的波动,进一步证明市场经济机制仅是生产力的一种发展方式,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好服务。当然,也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注意避免西方国家早期发展中所出现的一般性问题,如、贫富不均、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等。
(三)波动幅度
波动的幅度即振幅,是指每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离差,表明经济增长高低起伏的剧烈程度,它的大小是反映经济运行是否平稳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上表2可知,我国市场经济第一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为10.6%,第二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至6.5%,第三个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则仅为2.2%;周期波动幅度在逐渐减弱,说明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更趋平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是非绝对化对称的,故对振幅的衡量还应分为扩张幅度和收缩幅度两部分,与此相联系的还有扩张高度与收缩深度,以分别反映扩张与收缩的涨、落程度。扩张高度是指周期的峰顶位置,表明的是每个周期经济扩张的强度,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济增长的平稳性。收缩深度是指回落的谷底水平,表明每个周期的收缩力度,谷底越低,说明经济增长越乏力、越不稳定。
由表2可知,三个已完成波动过程的市场经济周期中,扩张高度和收缩深度最大的均是第一个周期,分别达14.5%、3.9%;第二个周期的扩张高度与收缩深度就已明显降低,分别为13.6%、7.1%;第三个经济周期则分别为11.4%和9.2%。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波动的扩张高度正在逐渐回落、收缩深度正在逐渐上升,三个经济周期中扩张高度最大的是第一个周期,达14.5%;收缩深度最大的是第二个周期,为3.9%,而第三个经济周期整个周期的波动幅度仅为2.2%,横向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更趋平稳。这说明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值得今后工作中学习和借鉴,以达到更好的宏观调控过程和结果。
结论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非对称性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可以概述为:长度规则、峰位下降、谷位上升、振幅减小。针对已完成波动的三个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周期类型(按波动性质分)均为增长型周期,表现为经济水平高速增长与低速增长交替出现,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波动具备良好持久性。
周期长度(由一个波谷到下一个波谷的时间长度)分别为9年、9年、10年,吻合朱格拉周期特征,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步入了类似西方国家早期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波动幅度(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由10.6%、6.5%到2.2%在逐渐减弱,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波动高度(每个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由14.5%、13.6%到11.4%在逐渐降低,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减少了盲目性扩张。
波动深度(每个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由3.9%、7.1%到9.2%在逐渐提高,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有了较强抗衰能力。
波动的平均位势(每个周期内各年度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0%、9.5%、9.1%,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扩张收缩比率(每个周期内扩张期的时间长度与收缩期的时间长度之比)分别为0.5、0.3、4,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增长在扩张阶段有了更强持续性。
波动系数(标准差与样本平均值之比)由0.4、0.3到0.2在逐渐降低,说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在降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正向着更趋平稳、更具持久性的良好态势发展。
可见,波动幅度、波动高度、波动深度、波动的平均位势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在降低、稳定性在增强;周期类型、扩张收缩比率、波动系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则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具备良好持久性。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波动已由过去“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局面转向“高位平缓”的较稳定局面。更值得关注的是,三个已完成波动过程的经济周期中,虽然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都非常吻合朱格拉周期(中周期)特征,但第一个周期的扩张期为3年、收缩期为6年,第二个周期的扩张期为2年、收缩期为7年,第三个周期的扩张期为8年收缩期为2年,三个周期的扩张收缩比率分别为0.5、0.3、4.0,这既表明每一个周期都各具特点,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过去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情景。
上述结果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性增强、波动性降低、波动更持久”的特征。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已由过去“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局面转向“高位平缓”的较稳定局面,证明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因为,“一般来说,扩张期短而收缩期长,是计划经济制度下经济周期的特征,而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是与此相反的,即扩张期较长、收缩期较短”。就上述分析而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这种转变又主要是在第三个经济周期得以完成的。
启示
(一) 必须尊重经济波动周期性的规律
结合上面的图表及分析过程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2009年后就步入了第四个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这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市场经济波动中朱格拉周期(中周期)现象及规律的存在。尊重经济波动周期性的规律是指政府必须尊重市场、承认经济波动的存在、尊重经济波动的周期性规律,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相反,还应该增强。总结来说,今后的宏观调控时应该注意:
宏观经济政策的使用方向: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使用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注意政策方向。一般而言,当经济运行处于扩张期时,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加以调节;当经济运行处于收缩期时,政府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加以调节。而当经济运行到转折点附近时,则应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使用力度:针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也应该区别对待。一般而言,当经济运行处于扩张初期时,政府应采用较弱力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加以调节;当经济运行处于中、后期时,政府应采用较强力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加以调节。而当经济运行到转折点附近时,则应该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二)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改革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运行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过程可以证明,它大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好服务。第三个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得到逐步初步完善。下一步工作就是研究如何使之进一步深化,使之帮助我国经济走向更高层面。
(三)向第三个经济周期学习和借鉴宏观调控经验
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大潮中,我国经济最终也未能幸免并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但第三个经济周期的波动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经济最终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该周期波动中的宏观调控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次危机不是第一次、也决不是最后一次,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宏观调控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存在现成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唯一办法就是立足现实,立足国情,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经历中去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姚庆彬.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吕光明.经济周期波动:测度方法与中国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
3.中国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邓春玲.建国60年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5.李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7
6.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7.邓春玲.建国60年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8.马家喜.论我国市场经济波动时的典型朱格拉周期现象[J].理论导刊,2011(11)
关键词:经济信息学;问题:医疗保险
Abstract: The developed economies are generally highly information-oriented economy, which have effici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As we all know, a country's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country's rapi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visible to improve our economy, careful study and develop economic informatics is essential. Meanwhile, health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nom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informatics, nature, architec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institutional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insur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improving market mechanisms play a decisive role.
Keywords: Economic Informatics; issues: Medical Insurance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已经融入各个学科、行业、生活等方方面面,信息学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研究信息的新兴学科,主要是用计算机等工具获取、处理、传递以及利用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主要研究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活动以及其发展和运行的学科。经济信息学是信息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渗透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与经济和信息都密不可分,从信息学的角度研究经济学,对经济方面的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助,当然也有助于完善医疗保险市场的体制。
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
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从名称上就特别容易让人混淆,无外乎不少人以为是同一个学科,其实它们是情报学的两个分支学科,虽然都是有着的相似地方----都是由经济学与情报学两门学科互相交叉所形成的学科,但是它们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居多,相对而言,对经济信息学的研究明显很少。
经济信息学兼具经济学和信息学的一些特征,是从信息化的角度,用信息学的方法、理论等去研究经济活动与信息等的各种问题,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的相关问题。经济信息学的主要研究范式有信息运动范式、领域范式、行为范式、解释学范式。信息经济学诞生于经济信息学之前,从信息经济的统计测算、统计决策、不完全及非对称信息假设、信息产业等角度研究分析信息经济的现象。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一般是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转化经济学、信息的经济研究和不完全信息经济学四大领域。
经济信息学工作与经济统计工作
我国的经济信息学起步较晚,一直处于严重滞后的位置,发展很长时间,我国对经济信息学才由不够的重视逐渐转变为非常重视。在经济信息学发展最初,我国投资了数百亿去构建的一些大型信息系统,同时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也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使得经济信息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很多人却不能正确区分经济信息学工作与经济统计工作,将它们混为一团,众多学校特设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都是从事软件开发、统计工作等一些非特定经济信息学方面的工作,致使那些大型信息系统搁置浪费在一旁,设备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虽然统计工作也是属于经济信息学,但是前者属于数量关系的研究,而后者还包含很多非数量关系的经济信息研究,两者不能处于等同的位置。截止到目前,我国对经济信息学的相关研究不多,甚至可以说严重匮乏,国家与知名大学应当作为引导者,指引学者们正确区分经济信息学工作与经济统计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加强对经济信息学的理论研究,扭转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局面,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经济信息学的学科性质
经济信息学是经济学融入信息学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其既不属于社会科学,也不属于自然科学,它介于二者之间。由于经济信息学是交叉性学科,故其兼具经济学与信息学的特征,它运用信息学的技术、工具、方法等去探讨、研究经济信息及其相关活动的问题。再者经济信息学也属于信息科学的二级学科,其广泛吸收了信息学的众多知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跨学科兼具多种属性的综合体,与信息密不可分,其涉及范围广,渗透到经济和信息等相关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二是其研究内容具有广泛性,对经济信息流、源、过程、系统、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
经济信息学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的应用
医疗保险市场本身就信息匮乏,而且还具有不确定性,其是一个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概率市场,其中经常存在经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从有限的数据中作出合理的决策是医疗保险市场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若想提高医疗保险市场的效率,需要善于应用医疗保险业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疗保险市场方面的经济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分析、传递及输出等,已获得合理的决策依据,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进行逆向选择时带来的风险。
经济信息学的体系结构
对于经济信息学的体系结构尚没有统一的定论,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上对其都有分析,在这里,列出一些大家较认同的经济信息学的体系结构:
邱均平和黄学忠教授的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一是参照自然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和纵向把狭义的经济信息学的体系结构分为理论、技术、应用三种经济信息学;从多层次、多方位把广义经济信息学分为广义经济信息学概论、经济信息系统和流、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信息论、经济信息流通形成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经济信息与经济系统、环境、社会发展等。黄教授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经济信息的理论、管理、处理的思路将经济信息学划分为基本概念、特征、经济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经济信息与管理部分、经济信息决策等部分。
罗式胜和谭卫东教授的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以理论到方法再到应用的路线,从微观角度出发,将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分为经济信息服务业研究、检索研究、收集研究、用户研究、分析与预测研究、开发与利用研究、传递规律研究、整理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源的分类与分布研究这十项研究。谭教授的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坚持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经济信息学,构造了一个立体的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将其分为人与计算机、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流循环流转、经济活动及经济信息流转形成的产业、经济信息流及概述经济信息系统及其中的核心要素这些部分。
谢阳群、臧国全和华勋基教授的经济信息学体系结构:将经济信息学划分为概念体系的理论研究、与经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在微宏经济中的应用研究、经济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这四个层次。谢教授又依据上述四个层次把经济信息学划分为理论、技术、应用经济信息学三大分支。同时臧国全教授与谢教授观点一致,同样把经济信息学划分为以上三大分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但是华勋基教授持不同的观点,其将经济信息学分为经济信息学理论、管理、专门研究三个层次。
经济信息学的意义
对经济信息学的研究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宏观上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微观上有助于国家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1)研究经济信息学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率;从实质上分看,经济系统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系统,经济信息学通过对经济类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传递、输出等操作,对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有利于做出较准确的决策,进而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率。(2)研究经济信息学有助于升级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引导人们消费、社会生产等方面活动,还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经济,升级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大大有助于提高对以上活动做出引导的正确概率。(3)研究经济信息学有助于升级企业经济信息系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决定一般都是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方式做出的,对经济信息的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正确的决策可能使一个企业跃上行业的顶端,当然一个失误的决定也极可能使一个企业跌倒行业的谷底,甚至破产退出所在的行业,而升级企业经济信息系统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比如,有助于引导医疗保险市场的发展,降低其风险。
总结
一是区分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经济信息学工作与经济统计工作;研究经济信息学一定要能够正确区分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以免走向误区,偏离主题。虽然它们同属于信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可以从它们的特征、研究范式、主要内容以及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区分。同时,还需要正确认识经济信息学工作与经济统计工作,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清孰轻孰重,加强培育经济信息学方面的专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是明确经济信息学的学科性质和重要性,认清其本质;了解经济信息学的学科性质,有助于区分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更有助于解决经济信息相关的实际问题,能自然而然渗透到人们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来我国的经济信息学起步就晚,最初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其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明确经济信息学的重要性,宏观上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微观上有助于升级国家和企业经济信息系统升级,辅助它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谢阳群.关于经济信息学的几个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1995.
[2]李国秋,吕斌.从学科交叉路径看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区别[J].情报资杂志.2004.
[3]臧国全.经济信息学若干问题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3,17(1).
高等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体制则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三十年前,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重新启动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三十年后,继续改革、完善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既是一项突出而紧迫的时代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大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效,但与物联网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他山之石是可以攻玉的。无论国际、国内,高等教学都面临着信息技术快速变革的挑战,国外尝试成功的高等教育理念与体制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们不断创新的历史。后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是世界化社会、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领域著名的“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的,他预言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定律带来的间接结果是每隔18个月,世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体制的最薄弱环节在于对不断飞速变化的世界的反应能力上。美国著名高校的课程大纲平均更新速度为18个月,几乎与“摩尔定律”的更新周期同步。即使是专业基础课,美国的高校教师也十分注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创新源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可以让学生以极低的成本从课堂外获取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可能是专业课教师也未曾听说过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偶然提出这类问题时,专业课教师尤其是经验不甚丰富,基础不甚扎实的青年教师,必然会略感诧异与抵触,而这经常会错失引导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机会。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偏重对学生传授人类已形成的文化科学知识,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和了解现成的理论和方法,而轻视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圣贤的代言人,是不会犯错误的,师命不可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提出了难倒老师的问题是大不敬。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弊端越发显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西方教育观念,是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教师是人,人是会犯错误的,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提出了难倒老师的问题是正常的。学生提的问题教师答不上来,则坦承老师今天不会,但是老师有更深厚的专业功底,可以课后查阅资料,改天再讲给学生做详细释疑。两种观念的PK在物联网时代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的一切制度都是好制度,但是别人先进的方面,我们一定要拿来,要借鉴,要在传统的教育方法基础上进行改变,不能满足于课堂的“照本宣科”,而要积极指导学生去鉴别和运用网络上所学的知识,鼓励提问与创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已知去获取未知。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应立足于接近研究活动,即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研究因素。这些建议的初衷是良好的,然而在当前国内急功近利的氛围下,难免变相地让学生成为翻译或文献检索工具。没有基础何以建大厦。对比中美高等教育,另一让人深思的现象是两国教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态度。在美国,学术地位越高的教授所教课程越是基础。阿兰―麦克狄阿尔米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已故)生前主讲大学化学,罗伯特―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讲宏观经济学,罗杰―迈尔森(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讲经济学、博弈论概述,即使是一般的高校,专业基础课也基本上是由正教授级的教学名师来主讲。反观国内,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主力往往是青年教师。国内大多数的高级专家学者不屑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认为介绍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推导不能体现学术水平。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专业基础课,往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有着无比重要的启蒙作用。第一印象如果造成偏见,其深刻程度是之后数年、数十年,乃至一生都无法改变的。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无法深刻领悟专业基础的精髓,往往只是照本宣科,甚至于有些青年教师上课就是念教科书或是幻灯片。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的印象与诺贝尔奖得主主讲的印象完全是天上地下,会极大的打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没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谈创新就是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物联网时代的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必须在体制上支持对传统教育观的改变,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有机地建立专业基础知识与最新科技成果的联系,切实做到不打击学生爱提问,爱创新的积极性,抓好综合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同时抓好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后物联网时代是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时代,也是创新人才大显身手的时代。继续深入加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神圣而崇高、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