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

第1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关键词 封闭 脱节 开放

一、从多种角度来看新闻学教育问题:在封闭中脱节

1.从新闻的内在属性来看

在笔者看来,新闻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出色的新闻敏感。

什么是新闻敏感?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新闻敏感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专业能力,那就是,面对一个事件或者一条信息,能够迅速地判断和掂量出这一事件是否具备足够成为新闻的价值。

那么,新闻敏感来自哪里?按老报人艾丰的说法,来自于对“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这一对对子的把握。①换言之,对社会现实理解与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把握新闻事实的能力。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理解得越透、越深、越多,就越容易在面对一件事实时,掂量得出该事实的分量,以及是否足以成为新闻的价值含金量。

以此推演下去,既然新闻敏感是新闻学核心,那么,提高和加强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锻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就应该成为新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笔者有限目力之所见,这恰恰是我国新闻学教育中的一块重要短板。

2.从课程设置来看

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学课程设置为例来说明我国目前新闻学课程的不足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是这样对其新闻学课程进行介绍的:

“新闻专业本科的学科基础课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新闻出版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各专业方向核心专业课程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摄影概论、摄影技术、图片编辑、摄影造型技巧、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传播实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经营管理等。此外还可以选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告、出版专业的有关课程。” 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介绍则是以详细的表格形式见表一③

从这两所著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它们都主要还是沿袭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含外国新闻史)这样一种三分法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架构。

这种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课程架构的好处在于,使得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它的不足是,严重忽视对学生认识社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大比重的新闻专业科的学习必然耗去学生有限的本科教育时间,使得学生无法腾挪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认识社会现实方面的素养与能力的自我积累。④

3.从新闻实务单位的内在要求来看

新闻业内的人一般都知道,新闻单位对新闻系毕业生多年一贯的评价就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这种评价其实是必然的,主要因为上述课程架构事实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同时,如果学生在课余又没有足够的自觉性,主动挤出一定时间来从事新闻学科以外知识的阅读与积累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结构的残缺,必然是认识社会现实的素养和能力的不高,必然是上手快,后劲不足。

然而,新闻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是什么?

这固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南方周末执行总编辑向熹在一次报告中的一席话,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

他说:

“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时代认识。《南方周末》招记者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他‘对中国有感觉’。所谓‘对中国有感觉’,其实质就是他要对时代有认识。第二个前提是价值认识。大家都知道,南方集团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媒体,理想主义在整栋大楼里非常充盈。在这样的氛围里,价值认识成了潜意识里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在做报纸的过程中,这两点是最基础的。……就是要回答,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做新闻工作,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价值体系”。⑤

向熹所谓的时代认识,跟笔者在前面述及的认识社会现实本质上是一致的。而恰恰在这种认识社会现实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方面,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做得很不够。

4.从新闻单位用人情况来看

在新闻单位,新闻系毕业生尽管往往在数量上处于优势,但在质量上则往往不尽然如此。笔者试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例来说明,新闻系毕业生在新闻单位的总体被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

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本身是个过于不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为此,笔者将它具体化为一组数据,即广州某报团近四年的招新专业及人数比较(只限于采编岗位)。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广州某报团采编招新的各专业比较分散;其次,在招新中,新闻专业毕业生尽管“一股独大”,但除2007年以外,其余三年均没有超过总人数的50%。笔者以为,这显示了包括该报团在内的新闻业界在招新上对员工的知识背景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合理期望。

此外,据笔者了解,作为中国传媒市场上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报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有主要子报子刊的主要领导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仅有两位。其余均为其他专业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后劲的确比较有限。

当然,我们不能绝对地以是否晋升作为衡量一个专业毕业生发展后劲的唯一指标,甚至也可以说这两者之间未必就有着绝对正相关的关系,但以笔者在新闻单位的观察来看,晋升的确可以作为衡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新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与他学科有一定的脱节,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脱节,与新闻一线的要求与愿望有一定的脱节。

二、从问题角度来看新闻学发展路径:在开放中对接

问题既彰显,路径往往是对应和不言自明的。对应于上一部分的分析,笔者以为,新闻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就是,走出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孤立状态,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只有在这种多元开放中才能实现新闻学教育与社会现实、他学科和新闻单位的对接。

1.向社会开放

培养一名称职的编辑、记者,是不可能单纯靠书本知识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正是书本以外的社会实践知识。社会实践越充分,才越有可能把握住国情、省情乃至地情,认识到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能对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真实的感觉。其实,许多新分配到新闻单位的大学生,之所以往往容易产生现实落差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长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偏居于象牙塔内,对社会现实十分懵懂。

2.向他学科开放

如前所述,新闻学的核心是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来自于学生认识与把握现实的能力。新闻学课程在新闻敏感这个最为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上,实际上只是点到为止,而无力再挖掘下去。为什么?因为社会现实本身的复杂性。

社会现实纷繁复杂而多变,且不论要认识它,单就认识它的某个侧面,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厚积累。所以,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新闻敏感,就必须仰赖于新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背景知识。

像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新闻专业,甚至明确要求其他学科的总学分必须占到至少50%以上的比例。

比如,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在对新闻学本科生的培养上,只有1/4的课程属于新闻学方面的,侧重于提供工具方面的知识与概念。而其余3/4课程都必须在新闻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内完成,比如: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他们认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都是学生们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会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专业背景知识的建构,将会增强他们的学生在某一特定新闻报道领域的竞争力。⑧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和叶铁桥介绍:

“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⑨

对此,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也大可借鉴美国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路,大力压缩新闻学课程比例,适当增加其他学科在新闻学教育中的比重,乃至将新闻系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归于其他科系,到三、四年级才回到新闻系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3.向新闻单位开放

这里说的“向新闻单位开放”包括三层意思:到新闻单位实习;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

到新闻单位实习,目前来说,业已为各新闻学院普遍采用,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与新闻单位的互动,就笔者所知,尚没有引起新闻院校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谓的“互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即,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新闻院校老师宜定期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新闻单位,熟悉采编流程,了解新闻业发展动向;另一方面,新闻院校宜定期邀请名记名编到新闻院校开讲座,传授来自一线的新鲜、热辣的新闻背后的采编心得体会。

在这方面,笔者以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准记者训练营值得借鉴。该训练营从2007年3月开营后,每周四下午聘请一名来自南方报团(以南方周末为主)的编辑记者进行一场讲座,并进行现场交流,既弥补了教学中来自一线实践案例的匮乏状况,又反过来丰富和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该训练营还定期安排学生分赴南方报团各子报,以准记者准编辑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旁观姿态的实习生身份,全面介入新闻策划、版面编辑等活动。其实,这与实习生的边缘人、旁观者角色和散兵游勇性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延聘资深新闻人到新闻学院专职任教,开始成为我国新闻院校发展趋势之一。不过,在美国的新闻院系,这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共33位全职新闻学老师,除新闻史学家Michael Schudson外,其余都有着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或新闻专栏写作经历。他们在自己的简介中都会突出强调自己在新闻单位的服务年限,如:“Ann是一位有着25年多广播、报纸报道经历的驻外记者”、“Sheila1982年供职于一家被广泛阅读的杂志《菲律宾纵览》(Philippine Panorama),从此开始了她的新闻报道生涯”、“(Ari)在执教新闻学院前,于纽约时报担任宗教记者长达20年”。⑩

在我国,新闻学教育还是以学院派为主。从新闻学长远发展计,这种状况应该改变,新闻学院应该不断地从新闻单位发掘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不是如课程设置那样,自我封闭、自我运作,进入一种死循环。

注释

参见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页:省略/bkjy.htm。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网页,xwxy.fudan.省略/html/level2_kcjs.htm。

本文是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教育问题的。如果从新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目前这种课程架构当然是契合需要的。所以,笔者以为,对于新闻学教育,我们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究竟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实务者,还是着力于培养新闻学研究者?本文无疑是从第一个角度,也就是新闻实务的角度,来反思我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的。

引自向熹2007年3月29日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做的题为《时代认识与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两个前提》的演讲。

“新闻”类涵盖了广播电视、编辑出版专业;“经济”类涵盖了金融、政治经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政治”类涵盖了国际关系专业;“生态学”涵盖了环境科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历史”涵盖了人类学、历史教育学专业。

中山大学校友总会(逸仙网 )http://省略/main/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87

参见马里兰大学Philip Merrill新闻学院网页:journalism.umd.edu/courses/baclass.htm。

第2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行知模式”的理念与实践环节设计

新闻学概论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入门课,在大多数学校都被安排在一年级新生的课表当中。其作用有三:一是引领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了解新闻业基本规律、概况和业务的导航作用;二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三是激发学生热爱新闻传媒业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也是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这三个作用如何通过教学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中得以体现呢?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入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通常,新闻学概论课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是从认知到实践的“知行模式”。但是对于初涉者而言,诸如“新闻价值”、“新闻的客观性”、“新闻自由”等一些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如果缺乏亲身实践,缺乏对新闻行业的接触和了解,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就难以脱离浅显的层面。

另外,由于不同地域的媒介发展水平极度不均衡,因此,初入大学,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接触和使用上的差异很大。如果还是停留在课堂讲授,新闻学就将成为“象牙塔新闻学”,这直接表现为相当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触新闻学不久,就开始对专业丧失兴趣。

行知模式的理念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认识论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荀子主张世界是可知的,知行统一,“行”是基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意为行重于知,行是知的目的和完成。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意思是说知而不行,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王夫之则强调知行统一:“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行可兼知,行高于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就其现代意义而言探讨的其实就是认知和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王夫之明确提出的“知行相资”的命题,对知行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阐述对于新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由行而行则知”的“行知观”和“由知而知所行”的“知行观”,正是今天我们新闻学教育中应该提倡并坚持的教学理念。我将王夫之的先“行知”后“知行”的行知观借鉴到新闻学的教学中,并总结为“行知模式”。

“行知模式”的关键是先实践,后认知。即通过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

“行知模式”的实践环节设计

“行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作为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领会并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理论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知行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进行课堂讨论)、媒体参观(如参加节目录制)、专业讲座和实践作业。将全班同学分为固定的小组,课堂讨论和一些集体作业都按照小组进行,小组发言人由小组内成员轮流进行。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实践作业是“行知模式”的重要路径。主要训练学生发现与概论说明问题的能力。

2.实践作业内容

实践作业灵活而富有挑战性,意在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新闻专业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问题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布置。个人作业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意于独特视角、观点的发展;集体作业侧重培训学生团队分工与协作的能力,并着意于作业整体综合的高水准。集体作业要求小组成员以PPT形式进行课堂发表,个人作业提交书面作业。下面是一些个人作业和集体作业的内容与设计:

讲授新闻行业时,布置个人作业,请每位同学采访五个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他们对新闻行业的看法,要求提交采访记录、提供采访人的联系方式。通过采访增加大家对新闻业的感性认识。考核重点不在采访技能上,而在于增强学生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是否能够找到需要的采访、调查对象。

讲授新闻价值和新闻选择时,布置集体作业,请学生选择同一天的不同媒体进行新闻内容的分析,比较不同媒体对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讲授媒介改革时,布置集体作业“南方周末历史梳理与评价”。出发点在于既让学生从个案入手了解一个媒体的发展史,同时又通过个案透视整个报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同学的研究结果,再进行评价和补充,使学生对业界的情况有了感性的认识。

“行知模式”的教学案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

给学生提供1999―2000级已经毕业的学生联系方式,要求这些一年级学生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独立设计问卷,并提交采访和调查报告。目的在于通过采访已成为“媒体人”的学长增加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消除恐惧、不适和陌生的感觉。从提交的调查报告来看:第一次成功的采访经历不仅让大家很兴奋,而且通过与学长的接触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窗户,比如“其实每天看教科书上,反复强调新闻真实,总是感觉很遥远,这次采访才让我真正明白原来主观主义总是在不经意中使我们的报道失去真实”;“由于堵车,我迟到了……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一句话‘永远要比采访对象早到’”。下面是学生的一份采访流程,这个流程再次证明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提醒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准备工作:

从班委处得到师姐的联系方式后马上开始联系,得到许可

与师姐商定具体采访时间和地点

上网查询师姐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并购买该报社报纸作研究

摸清乘车路线和所需时间

采访提纲准备:

熟悉广告班设计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自己准备问题单,包括大学期间生活、学习的具体方法和能力培养,以及就业后对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及工作中对新闻人职业操守与道德的理解

采访过程:

2005年11月23日下午5:00来到中国××报社,在师姐的办公室开始采访工作

请师姐填写了调查问卷

按照问题单进行了提问,并记录关键词句

随师姐参观了报社的一些部门,并听她介绍报纸的采编至出版的流程,下午6:00结束采访

采访收获:

此次采访收获很大,第一次以一个采访者的身份接触一个有经验有资历的新闻工作者,也是第一次真正接触现实中的新闻工作。在采访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写作能力,获得了新闻学入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得到了关于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诸多启发。

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

这是一项集体作业,训练目的有两个,第一请同学了解什么是公信力,如何进行公信力研究;第二,请学生在CCTV和凤凰卫视媒介公信力比较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媒介环境和影响媒介发展的媒介政策,从而客观地评价媒体。选择这个项目的每一小组均经过了资料搜集整理,问卷调查、采访,数据分析的过程。其中一个小组还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完成了香港地区的调查。

从作业结果来看,学生对公信力的概念有了比较明朗的认识,对国家电视台CCTV和境外台凤凰卫视的体制和运作方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而且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调查的数据得出了比较信服的结论。他们甚至在作业的最后写下了这样的结尾段落:

虽然我们作业最后把两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平均分算了出来,虽说有根有据,但是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原因如下:

……

第二,接受调查者的学历和职业集中;

第三,网上的资料可靠性不强,比如观点一边倒;

第四,数据统计不科学,统计时没有考虑年龄、职业和性别等因素;

可以看到,结题报告中已经开始对作业本身及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展开了思考。而这些如果不是在行知模式的前提下,恐怕是既抽象又难以在课堂空间内实现的,尤其是对于一年级新生。

“行知模式”的教学效果

“行知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得新闻学的课堂活跃而充满乐趣。对于学生而言,新闻学不再枯燥,而是充满挑战和活力的应用型学科,激发了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激情与投入。学生的反馈也表明“行知模式”较好地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新闻学概论的教学任务:

在“新闻学概论”这门课上,我们学的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早早地触及新闻人那神圣的领域,感受与学习着专业知识与职业精神。

学生对集体作业方式非常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很多同学学会了制作PPT 和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已经能够初步利用媒介技术提交不同形态的研究成果。集体作业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和表达沟通的能力。课堂作业发表、作业点评也增强了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刚开始“跟着感觉走”到能够用专业眼光进行分析,这就是一个由行到知,再从知到行的知行相资的过程,一个通过实践来认知新闻规律、新闻业务的过程,一个对已学知识进行吸收与应用的强化过程。正如学生所言:“在采访、调查、节目录制、媒体参观等实践环节,实践了老师关于先行后知,实践结合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现在一有问题,首先会想搜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虽然没有用新闻传播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行知模式”的效果研究,但一个教学事例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行知模式”在新闻学教学中的作用。我给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新闻报道专题,带领学生对郊区的“黑出租车”进行采访。他们之前上的新闻理论课、新闻采写课也有课堂讨论和采写实践,但是“纸上谈兵”多,实地采写少。实地采访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学因为惧怕、胆怯而放弃采访。“其实,我对黑出租背后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但初来乍到,完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该如何打破僵局去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交流,更没有胆量和勇气上前去采访。”相比之下,刚入门的学生反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通过实践作业,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资料搜集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不同学校开设的此类课程稍有不同,如新闻理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导论、新闻传播学基础等,但教学大纲大体相同。通常开设在低年级的,是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课程的先修课。

第3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整体而言,中国的大学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其主要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在传统媒体,特别是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起来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及新闻采集、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技能的培养,是其核心。现今中国大学新闻系的师资,基本上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中文系、新闻系的毕业生构成,其中一部分是高校毕业后就直接承担教学任务的。因此,无论在理念的层面、方式方法的层面,还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层面,都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新的媒体条件、新的传播环境、新的新闻运作方式的需要,亟待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在新闻学教育中融入更多现代媒体技术的内容

在学科属性上,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一直被界定为文科教育,其生源是高考中的文科学生,其师资也主要是文科的背景。媒体技术,则一直属于工科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少被列入新闻学教育之中。在传统的新闻学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采、编、写等技能培养课程,基本上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经验的传授为主,其教学内容与媒体技术很少有相关性;在传统的新闻媒体里,新闻采编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职业分工上也十分明确,互不相干。

然而,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新闻专业的定位、新闻教育的模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杂志,其新闻制作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要说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就是纯文字稿件的写作与编发,都日渐成为一个人机对话的过程。一个普通的记者或编辑,除掌握传统的新闻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技术设备的能力,尤其是要不断适应设备功能与技术的更新。传统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对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而言,其工作中媒体技术的含量更大,媒体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更快,不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根本无法进入这些行业。

实际上,无论对传统媒体而言,还是对新媒体而言,媒体技术都已经不再仅仅影响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方式,而且深深地影响到信息的内容、新闻的文体与语言方式。一个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掌握现代媒体技术,不具备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将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举步维艰。

因此,当今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从纯文科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中走出来,直面现代科技发展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将媒体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纳入教学内容之中,给予充分的重视。而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内容,一方面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来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洞悉现代媒体技术发展方向与趋势的师资。这就要求现代大学的新闻专业,融入很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因素,具备文理兼容的色彩。而当判断一个大学新闻专业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时,其以实验室建设为核心的“硬件”条件,以及教学内容中现代媒体技术课程开设的数量与质量,就成为一些十分重要的指标。

新闻学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

在新闻学教育中融入更多媒体技术的内容,本身就是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对新闻从业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出发的。而技术性因素的增加,只是新闻从业者所面对的新挑战之一。当今社会实际上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从事大学新闻学教育的人,必须对这种要求有清醒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根据社会需要调整大学新闻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首先必须建立在中国自身的新闻理念、新闻制度、新闻从业环境的基础之上,具有自身的特色,不应当抽象地、不加选择与分析地向学生灌输西方的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与此同时,聘请一些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进入高校的课堂。增加一些学生与教师进入媒体的机会,进行一些高校与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大学的新闻专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利于将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深深地扎根于自身的社会土壤之中,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新闻人才。

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中国的新闻媒体内在结构与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生存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其受众在减少,影响力在降低;另一方面,商业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成为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接受新闻信息的十分重要的渠道。与此同时,不同媒体之间、相同媒体之间在受众数量、市场份额与社会影响力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十分激烈的程度。这就要求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一方面不应该仅仅针对传统的媒体,而要充分意识到将来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在新媒体当中就业;另一方面,无论在何种媒体就业,新闻从业者都必将会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而且应当具有很强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市场运作能力。这一切,都对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大学的新闻学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的新闻学教育,必须根据这种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在新闻学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当我们提出大学新闻学教育要增加媒体技术的内容,针对社会的需要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时候,并不是说要弱化新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反,当代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育,人文教育也是应当着重强调、努力加强的一部分内容。

中国最早的大学新闻学教育中,是包含了人文教育、尤其是文学艺术教育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课程、艺术理论课程,都被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纳入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之中。然而,随着新闻学学科的发展,新闻学科独立意识的增强,这些内容被一些新闻院系逐渐压缩,甚至全部剔除了出去。这种对大学新闻学学科教育专业化的理解是狭隘的,对新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

人文教育的目的,实际上不在于知识的获得,而在于人格的培养、趣味的熏陶、思想境界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开拓。单纯的新闻业务训练,如果没有人文教育做支撑,很难把一个大学生造就成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现代科学技术如果不与人文内容、人文精神相结合,也很难产生有内涵、有魅力的新闻作品。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创意水平、把握时展潮流的能力、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洞悉,更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素养之上。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媒体,很难成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媒体;缺乏人文素养的媒体从业者,也很难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媒体人。

第4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闻“三态” 新闻本源

在新闻传播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新闻学研究者大多出于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考虑,热衷于如何解决问题的“制度设计”、“政策应付”、“行动指南”等研究[1]。在新闻学研究实践化的背景之下再谈论“新闻是什么?”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个作为新闻学的核心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而且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从徐宝璜先生1919年出版的第一部“破天荒”之作《新闻学》对新闻下的定义,“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2],到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3],以及1987年复旦大学宁树藩先生在其《新闻定义新探》一文中认为“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4]来看,他们分别是将新闻当作事实、报道和信息来进行界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先生2004年提出的“新闻形态论”[5]将新闻划分为“三态”即本源态、传播态、收受态。其随后出版的《新闻理论教程》一书沿用了这一提法,且该书在学界反响很好。“本书中关于新闻的过程形态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是什么。”[6]似乎“新闻形态论”一说已经为“新闻是什么?”的问题画上了一个比较完满的句号。

按照杨先生的看法,“我们只有弄清楚新闻存在的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弄清楚新闻从产生到传播,从传播到收受的来龙去脉或演变过程,也才能够针对不同形态的新闻进行清晰的相关讨论。”[7]从记者捕捉事实,到编辑加工形成文本面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从新闻演变的逻辑流程上去把握新闻的本质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新闻理论教程》中以“传播态新闻”的名义给新闻下定义:新闻本质上是一种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真实、新鲜是其内容的本质特点;及时、公开是其具有的传播特征。”[8]至于为什么要把“传播态新闻”的本质作为“新闻”的本质,书中给出的理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是指处于传播形态的新闻,即处于传播中的、本质上以意识形式存在的新闻。”[9]为能厘清新闻“三态”演变的过程,我们先试着以一个具体的生活实例来说明。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一般来说需要经过三种状态的转换才能够送达每一个家庭(见下图)

湖泊里的水(撇开人为改造的因素),从生态学意义上讲是水的天然存在形态,湖泊中的水经过自来水公司之后送达用户,湖泊、自来水公司、用户三者既独立又统一。为叙述方便,我们分别称之为“库”。无论哪一库的水都是同一种物质即H2O。下面我们再来看杨先生的新闻形态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用下图来加以呈现。(见下图)

我们暂且还是借助“库”这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新闻形态的演变。本源库中的新闻经过记者的采访、写作和编辑的加工后,成为面世的传播库里的新闻,这种新闻被收受者接受理解后又内化为收受者意识中的一部分。按照杨先生的新闻三态划分即本源态的新闻、传播态的新闻和收受态的新闻。这里的核心词是“新闻”,它是作为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就如同湖泊里的水、自来水公司的水、用户使用的水,无论哪一库的水都是水。同样地,新闻无论是本源库里的新闻、传播库里的新闻、还是收受库里的新闻都是一种东西即“新闻”。事物的质没有变,变的只是同一种东西所处的不同时空。“传播态新闻”是文本化新闻,是附在媒介载体上的存在,比方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亭里能够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应该说用传播态新闻来给新闻本身下定义出发点是追求与生活的贴近性,但传播态的新闻是指什么呢?“传播态新闻”一词是一个偏正短语,前面的定语“传播态”修饰后面的中心词“新闻”,但是不能解决中心词是什么。不过,可能也会有人质疑,自来水公司里的水经过了加工沉淀已经不同于湖泊里的水。确实,自来水公司的水经过了漂白、沉淀,然而水的“质”并没有变,还是由那个H2O来表示。而新闻由本源库到达传播库已经被加入了主观化的思考,发生了质化的改变,H2O在三库中并没有发生质变,如果一味地强调水的“变”,那么可以说世上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承认绝对运动却看不到相对静止,终究会陷入相对主义的窠臼。

三态的划分是为了认识究竟什么是“新闻”,但它的逻辑起点却是新闻已经被认识到。既然都已经认识到了什么是新闻,何必再去划分三态?我认为解决新闻是什么的关键在于:第一,不必主观的将新闻做个限定;第二,需要构建一种模式去认识新闻究竟是什么,这涉及到下面两组概念。

新闻与新闻报道

诚如杨先生所说,传播态的新闻实际上是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亭里能够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新闻报道。这里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闻=新闻报道”。新闻等于新闻报道吗?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新闻文本就是指的新闻报道,新闻文本等于新闻吗?比如某原始森林发生一起千年古树倒塌的事实,恰好被某人看到,其他人不知道,但这件事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知道了又感觉很新鲜,这件事实对他来说就是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新闻发生了,但仅有一人知道,并没有文本化存在,可见新闻≠新闻报道=新闻文本。

我们可以看到本源库里的才是新闻,是被看到的能成为新闻的事实,传播库里的是新闻报道,收受库里面则是收受者对新闻报道理解后在大脑存在的无形的报道记忆。对于本源库里的新闻,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仅仅只是某一个人经验到的新闻或者是某几个人经验到的新闻,那么这个流程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新闻报道和报道记忆还存在吗?这又需要厘清新闻报道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新闻报道与新闻传播

我们通常是在两个层面上使用新闻报道这个概念,一是将它作为一个名词,即新闻文本,比方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二是将它作为动词即“报道新闻”,譬如,“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赶快对它进行新闻报道”。但原则上,我倾向于在第一个层面上使用这个概念,首先从那里开始,报道就是被作为一个名词,而且现在这个定义被沿用最广泛,我们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的这个定义来理解新闻和新闻报道的概念,如果“新闻报道”中的报道再被当作动词用,那新闻报道又成了一种行为,新闻又是一个名词,那么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又是什么。其次,已经有新闻传播一词来表示传播新闻这个行为了,新闻报道这个词就不用越俎代庖了。所以新闻报道应该就是指新闻文本。

但是在人际传播中,没有大众媒介的介入,这时候的传播行为叫做新闻传播,当然这不是否认经过正规大众媒介渠道的传播不是新闻传播,但是没有大众媒介介入时,这时候并没有形成文本化的东西,所以不存在新闻报道,这时候传播的仍然是经验到的新鲜事实,可见本源库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新闻,它实际上是一种事实。因此我比较赞同将新闻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9],而传播库里的东西是新闻报道(新闻文本),收受库里的东西是对新闻报道的领悟即报道记忆,至于记忆了多少,理解了多深,不属于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媒体崛起的年代,参与式新闻已经开始,网民自发在新闻现场参与传播的行为是新闻传播,而这种新闻传播虽然并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的过滤,但仍然可以形成文本化的报道(以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帖留言形式存在),但这属于比较特殊的现象,需要专门加以研究,我们所说的新闻报道依然是立足于传统的媒体播报的文本。■

参考文献

[1]芮必峰:《当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程》总序,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徐宝璜:《新闻学》1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参照《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

[4]宁树藩:《新闻定义新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5]杨保军:《新闻形态论》,《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6]《中国根基世界眼光―读杨保军新作〈新闻理论教程〉》刘冰,孙琦,《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7]杨保军:《新闻形态论》,《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8]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10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关键词 系统 整合 实践主体 互为平台

新闻学专业是一门非常强调实践性的学科,因而实践就成为新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运用与反馈过程,也是架构学生学习和就业两个阶段的桥梁。在这一实践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将课堂学习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闻采写的操作能力,不断积淀新闻采写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实践活动查漏补缺,不断检验已有的新闻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并进一步弥补或纠正课堂学习的不足和失误,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实践环节完成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效果。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业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唯有根据这一要求进行科学调整和谋划,才能培养出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完成新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正确认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科学理解和把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合理设置这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理论建设和媒体实践脱节、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层次上的衔接、实践教学目标模糊等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理念层面应该把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深入把握这个系统内部各个构成要素、各个环节以及之间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厘清不同环节的实践目的,建构良好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生态,才能最终有效地服务于新闻学整体的教学目标。

一、不同教学实践环节的系统联结

目前,我国新闻专业教学实践存在着方式单一、环节少、环节之间缺少系统联系的明显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了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专业教学实践应该是不同实践环节的系统联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教学环节相互衔接,形成时间层面的连续性

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系统性、完整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根据年级、学期的不同,遵循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新闻专业课堂教学设计同样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但是遍观大多新闻院系的教学现状,新闻专业实践环节的设计却一直较为粗疏,往往只在大三或者大四安排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其他实践活动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往往取决于单个学生的主动性与否,这样,不仅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不足,而且还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明确的目标指向,因而往往无法保证专业实践环节的完整和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实际上,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活动从一年级入学伊始就应该纳入到整体教学过程当中,针对不同学期和学年的教学安排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从而才能保证教学实践环节的始终连续不断。

2.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循序渐进,体现内容层面的阶段性

新闻学专业实践活动形式上的过渡、衔接,根本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一样,实践教学也应按照由简入繁、由易而难的顺序,根据不同学期的学生培养目标,配合不同的课程结构设计不同的实践内容。如从对媒介环境的宏观感性了解到对媒介机构构成以及新闻信息生产过程和环节的清晰把握,从对新闻基础理论的深入认识和梳理到采写编环节的认真实践,从基本的新闻生产能力的培养到不同类型新闻文本的微观操作等,都需要通过新闻实践循序渐进的过渡与衔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说,新闻专业实践的环节和内容都要按照学生学习的接受规律和专业基本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才能保证每一实践环节明确的目标和扎实有效的教学结果。

3.不同的实践方式有机统一,构成全方位的整合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设有大量的新闻业务课程,各业务课程都要求不同的实践活动方式与之配合。同时,新闻学专业又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要求不同实践方式共同指向一个大的总体培养目标。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新闻专业实践活动方式往往较为单一,且缺少彼此间必要的系统联系,缺乏培养目标的有机整合,因此很难满足学生提高新闻综合能力的需要。笔者认为,新闻专业的实践方式应该建立在几个环节统一的基础之上。

其一,课堂教学和媒介实践的统一。课堂教学和媒体实践互为补充,互为助推力量,共同指向同一个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建立在对媒介发展实践认真考察和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整体教学要随媒体实践的发展而进行适当适时的调整,不关门办学;而媒体实践要建立在对课堂教学效果检验和运用的基础上,不能漫无目的、信马由缰,要和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谐一致。

其二,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的统一。短期实践是指伴随新闻业务课程而有针对性安排设计的实践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长期实践是指在第七或第八学期安排的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实践活动。目前,各新闻专业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基本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目标一致、前后勾连的整体,不同实践方式的成果得不到有机的延续,实践的最终效果难免大打折扣。新闻专业实践应该是短期实践和长期实践的有机统一,将二者同时纳入新闻专业教学计划之中,做出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规划,对学生的长期实践和短期实践分别给予不同的业务指导,因课而异地制定评价指标,既保证实践环节的连续不间断,又在实现不同实践目标的基础上完成实践内容的渐进和整合。

其三,课堂讲授和实际操作的统一。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表现在其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课程内容自然应该始终与媒介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新闻专业的教学不能单纯地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而要通过边讲边练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即便是一些基础理论课程,也可以通过强化案例分析的方式,紧密结合媒介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判断和思考。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要相互统一:通过操作练习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而通过课堂讲授则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练习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主体实践能力的系统建构

作为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新闻学专业的“教”与“学”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系统关系,因此新闻学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新闻实践能力更是制约自身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闻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强调教学主体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的基础上,着力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唯其如此,学生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笔者以为,新闻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建构和提高至少应在以下两个层面得到体现:

1.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新闻理论

新闻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理论深度的积淀是其新闻教学能力和新闻实践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有学然后能教”、“离学不足以言教”是基本的教学规律,在几十年前就有过这样的警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为基本,术为枝干”,“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⑴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主任Betty Medsger也曾经说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研究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建议新闻学院应该要求所有在职的教员和助教从事持续的与新闻学有关的研究、写作并发表论著。在教学之外,研究帮助大学来完成其更新知识的使命。”⑵可以说,大学专业教师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理论研究能力,不管从事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新闻学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积淀,而后才能真正有效地体验新闻实践,从而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感悟能力。但是纵观我国的新闻教育队伍,专业性的理论研究显得极其薄弱,尤其是和那些历史悠久而发展成熟的学科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距离。

当然,理论探讨绝不是闭门造车。同新闻学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新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症结还在于空洞理论的研究。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走向了两极:一极是漠视甚至对抗理论研究的“新闻无学”观念,而另一极则是脱离媒体实践的空洞理论研究。不管偏向哪一极,对新闻学教育与新闻业的发展都是贻害无穷的。因此,新闻理论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新闻传播大环境宏观考察的基础之上,建立对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思考、总结、概括的基础之上,始终将研究的视野聚焦于新闻传播实践,从而才能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

2.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加强操作层面的系统训练

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它更加强调业务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经验的传授,因此授课教师如果没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很多国家都把是否具备新闻职业背景作为新闻专业教师的重要遴选标准。在美国的新闻院系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教师没有作过记者,比起博士学历,绝大多数院校更看重教师的新闻从业经验。而反观我国,新闻师资结构在这方面则不尽如人意。近几年,伴随着新闻院校数量的急剧增长,原本就已存在的新闻学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从事新闻专业教学的教师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对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实际体验,从理论到理论,很难有效帮助学生将新闻学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新闻生产能力,从而极大制约了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由于工作条件、物质待遇等各种原因,媒体高级专业人员很难真正进入高校教育系统从事具体教学工作,因而在现有条件下,新闻院校应该把培养现有专业教师的新闻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建立与媒体的更为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高校和媒体的业务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输送青年教师到新闻媒体参加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新闻专业教师参与新闻传播实践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业务素养水平,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教学。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直和媒体保持着良好的教学往来关系,经常组织暂时无课的教师到《人民日报》等媒体挂职锻炼;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很多专业教师也和新闻媒体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媒体实践工作。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收到了

较好的效果。

三、新闻媒体和新闻教学机构互为平台

作为一项特殊的生产活动,教育生产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产品的生产工序始终是一个立体的活动过程,受教育主体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除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外,教育产品的最终成型还要依靠家庭与社会的长期教育才能完成。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除了学校、家庭及受教育者本身的自塑性教育活动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包含着产品的接受与使用部门的再教育活动。这个再教育活动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行业的特殊需求,补充和修正学校教育由于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而对社会实践变化关注的缺乏或理论抽象的偏颇。因此,新闻专业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新闻教学机构的努力,还要得益于新闻媒体的支持,需要二者的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配合,这种配合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互为教学平台。

1.新闻媒体为专业教学提供实习再教育平台

媒体不仅是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实践系统,也是为新闻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再教育活动的教育系统,是学校新闻专业教育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首先,作为新闻专业大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和用人单位,新闻媒体不仅仅是提供给刚刚走出校门的新闻专业学生一个学有所用的工作场所和职业,更重要的是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舞台,进而承担起新闻学专业再教育的责任,和学校共同构成一条完整的教学链,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新闻学教育的最终完成。其次,新闻媒体也要走进校园,走进新闻专业教学的过程当中,及时将新闻媒体的最新发展信息传授给新闻专业的学生,实现新闻教学和新闻实际发展状况的有效适时的对接。最后,新闻媒体还应该是新闻专业教师的再教育机构。新闻专业教师新闻从业经验的缺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专业教学的质量,因此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而这种培养离开媒体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为新闻专业提供实践的舞台的同时,媒体也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为新闻专业教师的新闻业务实践搭建平台,让教师们通过感受媒体的实际氛围,了解媒体工作的具体环节,参与新闻信息的制作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闻教育。

2.教学机构为新闻媒体提供职业培训和回归教育平台

人力资源培训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场化条件下的新闻传播业而言,对从业人员再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媒体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目前,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数量很大,但是其中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小,不少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职业转行而来,往往缺少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和理论,因而面对迅速发展的新闻传播业,尤其是面对多媒体环境之下涌现出的大量的新问题、新现象,都需要从专业化的角度对全新的新闻传播环境做出更深刻更宏观的省察,从而做出更明确更科学的应对之策。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结构,从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水平。而这一切也都离不开持续的新闻学专业的学习活动。在这个从业过程的学习活动中,一方面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个体的回归性教育,即通过不同类型的学习形式和渠道获取专业性的业务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媒体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本单位本部门的从业人员进行方式各异的专业培训,以保证员工新闻从业能力的持续提高,最终保证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教学机构的优势就在于从更高更宏观的理论层面把握理解新闻实践,能够深入分析纠正新闻实践过程中由于媒体过于关注个体微观操作而可能产生的不足和偏差,帮助新闻从业人员在更深刻的层面阐释和透析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并自觉按照其内在规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从而完成新闻教育对新闻实践的宏观理论指导。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新闻媒体的持续发展提供高品质的职业培训和回归教育平台,从而建构起新闻专业实践体系的立体性结构。

四、结语

新闻业务实践是新闻专业整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的完成质量直接制约着新闻学教育的整体效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取决于不同构成要素,不同构成环节的有机统一。新闻院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实践环节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建立积极合理的实践机制,从而最终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为新闻媒体输送人材的高质量。

注释

第6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一、社会变迁与融合之道

对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所处时代和媒介化社会的解读是与会院长发言的普遍起点。外部世界的变迁,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危”与“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者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在演讲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他提出了四个“融合”加以应对: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长期分管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经过多年讨论,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打好基础平台。在新技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教育应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则强调了“特色化”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在题为《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检视了美国的情况,认为从今天美国的一些报道来看,现在既是新闻学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也是新闻界最糟糕的时刻,其表现是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大幅削减岗位,新一代的受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互联网的怀抱。“就业”成为很多人对新闻学的担忧。他驳斥了“新闻业已死”的论断,认为教育者要开发创新性的课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生,也让市民成为更好的新闻业消费者。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我们处于新闻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首先有必要把新闻的生产和它的传播分开来看。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连接性”(connectivity)。网状的新型媒体结构改变媒体的消费和制作,而且影响深远。就欧美的情况而言,目前媒体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改变,也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一种改变。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组织,他们很多公众职能都变成了媒体公司。我们新一轮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回应了新闻和传播研究的四个课题。第一,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第二,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第三,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他认为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教育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主题发言《寻找未来的传播教育》中认为,我们可能正面临着古登堡革命之后400年来的最大挑战,进入了后Google时代。对台湾新闻教育而言,不仅有来自全球化、媒体汇流的挑战,还有来自商业化的挑战。他认为我们今天传播教育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资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从“面向”而非“矛盾”的视角去理解这三对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当前新闻教育的困境。他还构筑了一个由三对概念构成雷达图,并给出了横向(院校间)和纵向(历时)比照的标准和建议。他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规模、需要、历史传统等建立平衡和协调的标准。

二、技术争议与专业本质

“技术”是众多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集中了较多的讨论。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vgeny Zaytsev认为要把新技术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识才是新闻教育的两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费功夫,技能要贯穿于理念之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等认为,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电台训练及发展总监张圭阳等。张圭阳认为,这种迎合市场即时需求的教育实践被证明存在极大问题,毕业生们越来越擅长于播报即时短信息,而在分析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颇为欠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对媒介融合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他认为面临数字科技的这场革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思考这场产业变革的本质,分析行业的关键技能何在,不能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的报告,他认为不能泛泛而谈新媒体与新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可能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在他看来,技术是一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热点。对专业性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又有来自新媒介生态下诸如“公民记者”的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以重新审视新闻学教育的合法性为起点,对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何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新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新闻实践所处理的是变化无常的复杂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专业体系能提供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及支持这种视角的理论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学的专业程度又严重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专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独有的精神气质。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讨论了数字化时代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个悖论: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公共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新闻学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新闻学是属于21世纪的学问。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Ernest J.Wilson III在他的主题发言中也强调了向本学科外推广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新闻学常识。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同样面对公民记者的挑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第一,要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第三,要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培养层次与教育创新

正如本次论坛中多位院长指出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自从被定为一级学科,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体系日趋健全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各层次到底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疑问。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其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研究》中谈到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则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她的观点。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介绍了日本在2008年才设立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背景。地处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创建于1882年,它以培养记者而声名卓著,但一直没有设置新闻学的系统课程。此前的日本新闻界一直坚持在岗培训(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进人员像白纸一样直接被各个媒体涂上自己的“颜色”,已经带有“颜色”的记者并不受媒体的欢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开始设立新闻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日本第一个新闻学研究生院。这一转变与大众媒体自身不断变化有关:24小时新闻播报使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新来者凭借对新闻业使命的认知、对法律知识的熟识,及实践经验为新闻界带了一股新风。

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对博士层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专业博士学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专业实践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传统的博士学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讨论进行了介绍,并集中介绍了国外对前两者的争议。与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的博士学位(PhD)不同,专业博士学位(PD)的诞生较晚,在英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市场为驱动满足于特定领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学博士等。PD与PhD的区分较为明显。而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则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针对与艺术、创意等相关专业,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类专业实践型博士的讨论集中了五种类型的话语:隔离主义的(Segregationist);PhD学位的堕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义的(Inclusive);(后)殖民主义的(Post-colonial);矫正或重整学术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认同第五种话语,认为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是一个反思学术何为的契机,也是反思大学传统的契机。

本次论坛中多位来自英美的院长都强调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Judy Turk认为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将带来大量的外包业务,催生出个人工作者的职业模式,诞生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但也要更加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毕业生们不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求职者,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策划人,为一个企业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跨媒介和产业平台的独立工作者。

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新闻教育的新领域。新加坡传媒学院副院长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硕士计划》。Jackson Yip认为如今的媒体和创意产业正发生着结构调整,为就业准备的传统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满足传媒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灵活性的全新的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解决方案来满足不断演变的技术发展。而整合多种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则帮助媒体与创意人士的实践工作更专业化。

第7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关键词:广告设计 思维过程 影响因素

一、引言

1895年心理学开始涉及广告领域,H.盖尔研究了消费者对广告和商品的态度,自此,大量的心理学家开始对广告心理因素进行研究,部分学者开始陆续发表相关的研究著作,这就是广告心理学的诞生。在研究之初,广告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机械因素和广告的信息内容对广告信息传播的影响。自70年代之后,其研究逐渐侧重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策略上,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广告设计,媳妇国家经过研究指出,在广告设计中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我国的专家对认知策略在广告设计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我们能发现极少有对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对10名不同背景进行广告设计并要求其口述广告设计过程的实验,来对思维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二、广告设计思维过程

专业的广告设计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市场调查、整体策划、方案构思和制作。我们对这1O人进行研究,分析其是否也是经过这几个阶段来完成广告设计。通过实验发现,广告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较为完整的阶段:(1)问题解决;(2)整体策划;(3)构思方案。具体分工如下:

(1)在问题理解阶段:设计者对实验提供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析,最终产生自己的认知进行理解;

(2)总体策划阶段:设计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积累,初步形成本次广告的策划案,包括宣传口号、宣传方式、广告的主题等;

(3)构思方案阶段:设计者根据总体方案进行细化,明确每个环节应完成的工作,并且对每项工作在脑海中进行模拟,到最终确立,形成一个细化的、较为完整的方案。

为了对广告思维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对被测试者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背景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作经验对广告设计思维过程的影响

针对工作经验对广告思维的影响,我们从三种不同设计者在思维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分析:

(1)问题理解阶段。专家的口语报告十分出色,能够在数量方面、质量方面超过新手和生手,能快速的提取关键信息,新手和生手往往对问题理解较慢,并且不能明确划分广告设计思维的三个阶段。

(2)在整体策划阶段。专家和新手对广告设计有定的理解,能够在看到题目时就套路使用固有策划模式。例如:产品的优势、针对的客户群等等,能够准确把握产品的关键点,突出其优势。但是,专家因其在广告设计上的经验积累,能够快速形成完整的方案且思路清晰、简单。新手则被套路束缚,难以有更深入的理解。生手则是仅凭印象进行策划,不能准确产品定位。

(3)在构思方案阶段。专家往往能从整体策划出发,有条不紊的完成整条广告;新手则是从自己熟悉的思路出发来进行方案架构;生手则仅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稍显浅显和盲目。

(二)知识背景对广告设计思维过程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对象具有的知识背景主要是:广告学、新闻学、美工、心理学等。专家是指具有两个专业以上学历背景,6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共2名;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在1-5年的人,共4名;其余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通过实验证明,统一水平的被测试者,因其知识背景的不同,他们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1)专家组被试中知识背景的影响

2名专家具有的专业知识分别是:装饰艺术+广告学;新闻学+广告学。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有b饰艺术背景的专家侧重对方案进行构思,强调具象的使用,熟练进行排版和构图;另一位专家则重点强调整体策划,着重进行文案工作。

(2)新手组被试中知识背景的影响

新手组的思维测试者的专业背景主要是:新闻学、心理学、美工以及广告学。他们的差异主要是:专业为广告学的测试者能快速调动出脑中的知识和方案末班;新闻学的被测试者重视文案工作;心理学背景的侧重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进行构思;工艺美术则对图画的设计较为侧重。

(3)生手组被试中知识背景的影响

第8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关键词:厚基础 精专业 辅修制 问题探究式教学

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大学生的社会职业逐渐变得不稳定,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力的标准也不再是单一的“基础扎实”和“专业对口”,而是对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甚至要再创造,适应社会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教育,研究实施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人唯有在观念、意识形态上不断创新,在报道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新闻语言上不断创新,新闻作品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所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与急迫。

如何培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注重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

2005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与耐特基金会合作发起了“新闻学院课程改造”项目,该项目明确提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新闻消费世界,新闻学院应该从科技、知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来最大限度地发展新闻学,并且应该极力扩充并发展媒体全面、深入并以有趣的方式将信息告知公众的能力,无论实践是多么复杂或重要。”也就是说,第一,作为社会信息的储存者,新闻从业者要有公道心,筛选好内容守好门;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以吸引人的方式来讲故事的能力。

有创意地选择一个新闻故事,并有创意地讲好这个新闻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新闻从业者既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度捕捉到有意义的新闻故事,又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采访好这个故事,并能迅速收集到这个新闻故事深层次的背景材料,挖掘出该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

1.厚基础,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呢?曾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当代著名新闻人范敬宜先生认为,除了深入采访、认真思考及人生阅历之外,新闻敏感度还来自于“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累”。范先生少年时代阅读过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及杂书,积淀了一份厚重的文化素养,在他以后的新闻生涯中,“它们像储存在大脑细胞中的某种信号, 又像融化在血液中的某种基因, 平时它们沉睡着, 无所感觉, 一旦与眼前的场景接火,立刻苏醒过来, 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所以,要培育学生具有新闻从业者的讲故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坚持厚基础的原则,在学科基础课的开设上,既应强化传播类的基础课程,开设传播与社会、公共关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等传播类基础课程,又应坚持利用文、史、哲学科性质的相关性及培养方向上的相通性,开设大学写作、哲学通论、世界文明史、中国语文等课程。

2.精专业、重实践,提高学生新闻采访能力

学生有了新闻敏感,还是不够,新闻故事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想象臆测,新闻故事的所有细节必须来自于实地采访,所以,要讲一个有创意的新闻故事,还需要新闻从业者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能将采访工作做好。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若是现场没有拍摄、录音好素材,后续制作根本无法跟进,这就要求从业者的摄录技能也要过关。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要开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体现在实践体系上,就是要构建好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堂、课外、单独实习相互贯通的三层次实践体系:课堂内精讲多练,尤其多进行实验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堂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多举办DV比赛,以赛代练促实践;校外专业见习、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以项目模拟为突破口,强化实践应用,如,对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增设实验学时与课程设计,组织兴趣小组,进行项目模拟。

3.推行辅修专业制,培养双专业学生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个人微博都可成为新闻的平台,碎片化的新闻随处可见,它的即时性远胜于传统媒体,这就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来应对挑战?最关键的战术就在于,将新闻往精、深、厚方向做。所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比任何时候都注重挖掘深层次背景材料。只有掌握了深层次背景材料,才能站在这个基础上以全局高度,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恰当地估量每个材料在整个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本质中去,揭示新闻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力度、厚度与深度。要做好这一步,就需要新闻从业者除基本的新闻基础知识与技能外,还具有行业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实行辅修专业制度,即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以外,还自愿选择一个辅修专业,毕业以后,不但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识与技能,还拥有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背景,在从事某一学科的新闻报道时,自然就能将新闻故事讲深讲透,讲得吸引观众。

二、改革教学方法,以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先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将这个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番探究,最后通过问题的完成去实现对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仅是需学知识,更是学习方式,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科学探索精神。而独立自主的个性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人格也称创作性人格,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

如何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的做法堪称榜样。李先生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工作,他非常有创意地将对话式练习、作坊式课业、大篷车课堂及案例学习法融会贯通,使学生受益良多。这里,笔者借鉴李先生的经验,引申出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

例如:在讲授电视作品分析课“长消息”时,可以先就几个主题各收集几段视频,作为实例,放给学生观看。在每一段短暂的消息类视频之后,教师都让学生迅速回答提问:“发生了什么?新闻是什么?故事是什么?读者想要了解什么?” 以实例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个人探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增强探究意识

在提出问题,并作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转向主动探究。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比较同一主题的几段新闻各有什么不同。教师先不要提示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可让学生分组先讨论几分钟,然后让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教师则要在学生答问时巧妙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增强探究意识;第二,有小组互动,在小组互动中,学生既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也倾听他人意见,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情境模拟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学习案例以后,学生已基本掌握长消息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从哪些角度对一则长消息进行分析、评论。这样,课堂教学任务其实已经完成。但仅仅就停留在这一步,还是有所欠缺,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融会贯通地灵活使用而非仅仅记住所学知识。接下来,可布置采写一则主要内容确定的长消息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采访场景,并写出新闻概要。这样训练可以为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提供机会和保障,使学生体验到创新活动带来的喜悦,进而在专业实习阶段,学生能很快独立进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选题、拍摄、编辑、制作,真正具有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能力。

第9篇:对新闻学的理解认识范文

2010年出现了香瓜致人生病的新闻。食品药品管理局在暂停果蔬生产及分销商德尔蒙特公司(del monte)进口危地马拉生产的香瓜后被该公司告到法院,这是媒体第一次广泛报道政府调查食品致病引起的法律纠纷。

首次发表在2010年9月的《华盛顿邮报》及其网站上的深度报道是由两位在危地马拉旅游的通讯员所写,但这两位作者布兰登·库埃斯特(brandon quester)和塔林·门托(tarryn mento)并非《华盛顿邮报》记者而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新闻学院的研究生。2009年夏天,两人参加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闻21全国食品安全调查性报道工程(news 21),这个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等5所大学的25名学生记者参与的活动得到基金会的资助,也得到凤凰城克朗凯特新闻学院的数字新闻编辑室和位于大学城的马里兰大学菲利普玛瑞新闻学院(philip merrill)的专业编辑和记者队伍的指导。

20多名学生记者总共写出了几十篇的报道,制作了互动性的图表、照片集、视频、可搜索的数据库。这些都显示美国食品安全体系漏洞百出、资金不足、应对失当,不能防止食品携带病菌每年侵害千百万美国人,造成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人住院治疗的恶果。

参与新闻21工程的学生除了有机会从事专业水平的调查性新闻报道,还获得了发表文章的机会,并在面向全国观众的新闻媒体上赢得名声。除了《华盛顿邮报》和微软新闻网之外,他们的新闻报道还出现在公民正义中心网站、我观察新闻(iwatch news)和若干其他新闻网站以及该工程自己的多媒体网站foodsafety.news21.com。这些报道还被其他媒体的食品安全报道转载,门托和库埃斯特还接受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公司(npr)的采访。

发表这篇报道和新闻21工程其他成员文章的媒体,在自身资源萎缩的情况下能为自己的受众提供影响每个人的重大问题的可靠的深度报道。没有人能像这些学生记者和六七个指导编辑那样,对单一调查课题进行如此深入的采访报道。

在《华盛顿邮报》工作的多年里,我负责编辑稿件并领导了美国许多最优秀、最有经验的记者,其中包括很多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撰写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和编辑,我根本无法想象在如此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上会与学生记者一起工作,也从来没有预料到他们的作品竟然可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那上面的大部分报道都是该报庞大的采编队伍写出来的。

但是,这些学生记者都非常聪明、能干,是各自学校的佼佼者,像我和其他上年纪的同事一样接受过多媒体、印刷品、摄影、视频、网络等训练。大部分学生曾经在大学里参加过其他雄心勃勃的报道课题,在大学新闻网站或当地报纸、电台、网站上做过极具专业水平的新闻报道。在我看来,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他们胸中有火一般的激情。他们渴望做问责性报道,看到了成长中见证的数字革命和为新闻业提供的无限机会和影响,在写作或报道时,无论使用照片还是视频,都没有任何困难。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们能精力充沛地连续工作很长时间。

作为穿梭于两个新闻编辑室的顾问编辑,我认识到做这种人命关天的话题的问责性新闻报道和我在《华盛顿邮报》工作时同样重要,而且做得同样好。我也意识到陷入困境的传统新闻机构现在愿意更乐意、更迫切地使用包括大学在内的非赢利机构生产的可靠新闻,这对它们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用更少的员工为其受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新闻。

《华盛顿邮报》及其网站发表了新闻21工程的6篇报道,该报负责健康、科学和环境的编辑克劳迪娅·汤森德(claudia townsend)说新闻21工程的报道“非常好、很全面”,学生记者对话题非常了解,编辑过程中也表现得很专业。微软新闻网卫生版编辑林达·达尔斯托姆(linda dahlstrom)说:“新闻21的学生深入调查了影响每个人的餐桌安全议题,他们认真和勇敢的深度报道将对微软新闻网的读者产生直接影响。”

食品安全报道工程是十多个参与的大学进行的有6年历史的新闻21夏季创新性问责性新闻工程课程的一部分。总部在克朗凯特新闻学院,而且得到卡耐基基金会和耐特基金会的资助。

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21工程,是由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新闻编辑室2010年夏天组织11所大学的学生进行的对美国交通安全的调查。23篇报道中的许多被《华盛顿邮报》、《亚利桑那共和报》、微软新闻网、雅虎新闻和公民正义中心网等媒体发表。

实际上,新闻21工程是一群立足职业的大学新闻学院发起的弥补报纸和电视等新闻人员缩减留下的报道空缺而生产地方性、区域性甚至全国性新闻运动的一部分。大学加入到这些媒体和其他非营利性新闻提供者中间,能讲授和生产有助于学生和所在社区的新闻报道,正如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既能培训未来的医生也能提供医疗服务一样。

在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学生参加到除了美联社和报业出版商麦克拉齐公司(mcclatchy)等媒体外的州首府(凤凰城)和华盛顿特区的克朗凯特新闻服务机构,为亚利桑那州30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服务。

与此类似,马里兰菲利普玛瑞新闻学院通过学生为主的大学城、华盛顿和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的新闻机构为本州报纸和电视台及其网站提供新闻和视频。有些报道也出现在面向全国的麦克拉齐新闻公司的报纸网站上。

西北大学的麦迪尔新闻学院(medill school)在华盛顿和芝加哥有新闻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纽约大学和纽约城市大学都在纽约市各区有学生为主的新闻部和博客群。南加州大学安南堡新闻学院进行新闻报道实验,从数字洛杉矶新闻网站到报道加州卫生议题。在有些学校,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学生也在当地专业新闻媒体工作。

佛罗里达州国际大学和《迈阿密论坛报》、《棕榈滩邮报》、《南佛罗里达太阳哨兵报》新闻部合作。在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波士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和美利坚大学等,都存在一些涉及学生记者的调查性报道工程与地方性、全国性印刷媒体及广播媒体合作。

很多此类项目都得到新闻学院的经验丰富的专业记者和老师的指导。它们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基础设施,还得到基金会和其他捐款者的资助。学生常常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学分,虽然有时候是课外活动、研究生助教或实习项目,可能有报酬也可能没有报酬。

就新闻21工程而言,我的参与是在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开设了当年调查性报道话题的春季学期远程讨论课。该工程挑选的学生利用这个远程研讨课的机会做调查,去采访专家,确定工程主题和报道思路。到了夏季,就在新闻编辑室开始报道、摄影、视频、数字图画、网站等各项工作。

在与学生记者和学院编辑一起进行食品安全项目的近8个月时间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生在进行调查和报道时的团队合作精神,像专家一样对所调查话题的了解,以及制作照片、视频和其他在报道中增加的多媒体内容的熟练程度。他们从相互之间学到的东西或许和从编辑和多媒体专家等学校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同样多。此外,他们的热情和干劲、决心和成熟、使命感和正义感、以及熟练的数字技术也令我印象深刻。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新闻报道写作方式,与我在《华盛顿邮报》新闻编辑室时期待的最好记者和编辑没有两样。

塔林·门托在博客中解释了感染沙门氏菌的报道面临的挑战,“除了调查食品安全外,该工程实际上使我们充分理解记者进行调查的整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未来十年,耐特基金会、卡耐基基金会和亚利桑那州,都将资助新闻21工程。从全美各大新闻学院选拔的学生将有资格参与克朗凯特新闻学院春季和夏季新闻编辑室的工作。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和《巴尔的摩太阳报》、《费城问询者报》前任编辑比尔·马里莫(bill marimow)也加入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并将担任新闻21新闻编辑室的执行

马里莫说,他想帮助新闻21工程的记者“在数字时代学习使用新闻业的经典工具”,“告诉读者全民性议题以及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