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区域环境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环境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环境规划

第1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 罗源湾 产业规划 环境承载力 适宜性

1 区域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罗源湾为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42”~119。50’12”,北纬26。19’05”~26。28’50”之间,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北邻三都澳,南隔黄岐半岛与闽江口连接,湾北侧、西北侧为罗源县,西侧、南侧为连江县接壤。罗源湾形似倒葫芦状,由鉴江半岛和黄岐半岛环抱而成(图1), 湾口小、腹大,东西长20km,南北宽16km,总面积151.11km2,海岸线曲折,岬湾众多,呈锯齿状,海岸线长155.66km,仅在东北角有一窄口~可门口与东海相通。

图1 环罗源湾区域地理位置图

2 规划产业结构与特征

2.1 深水港口与物流业

2.1.1港口布局规划

罗源湾北岸岸线西起白水围垦东闸口,经狮岐、碧里、牛坑湾、将军帽,东至濂澳,岸线总长约18km,主要分布5个港口作业区(狮岐、碧里、牛坑湾、将军帽和濂澳作业区)。罗源湾南岸为可门作业区。西部为港口预留岸线。规划产业布局见图2。

图2 环罗源湾区域产业布局示意图

2.1.2港口物流产业

2.1.2.1可门港煤炭转运基地。规划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煤炭转运基地,也是我国沿海北仑港以南唯一的深水中转港,预计年中转煤能力达2000万吨。

2.1.2.2原油储备基地。在罗源湾北岸选择古鼎屿东岸线(深水岸线1800m、可布局30万吨级泊位4个),建设大型原油储备基地,发展成为大宗原油货物储备中转港。

2.1.2.3集装箱泊位。以鸡笼屿~将军帽之间的深水岸线为主,规划建设若干个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牛坑作业区后方约2.5万亩围垦区作为未来港口后方的物流基地。

2.1.2.4散杂货泊位。分布在南北岸港口岸线,运输货物主要有:碎石、煤炭、高岭土、粮食、水泥、石板材、水产品及临港加工业产品等。

2.2 临港产业布局

罗源湾规划临港产业以港口物流、临海工业、能源电力、船舶修造、钢铁建材、海洋渔业为主体,具体包括:

2.2.1北岸临港工业集聚区。北岸罗源县的五个工业集聚区包括:泥田工业区、金港工业区、牛坑湾工业区、福州台商投资区、管柄工业区;依托深水港口,以亿鑫钢铁、德盛镍业、三金钢铁、华东船厂等项目为龙头,规划发展钢铁、电力能源、船舶修造、建筑材料为主导的临港产业群。

2.2.2南岸大官坂工业区。南岸连江县规划的开发区包括:可门港经济区、福州市台商投资区,规划以石化、钢铁、电力、修造船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导产业。

2.3 产业布局特征分析

福州港规划为沿海主枢纽港,重点开发外海深水港区。罗源湾港区以可门作业区、将军帽作业区大型能源、矿石深水泊位为主,积极参与全国大型干散货物流的港口中转储备布局,以福银和京台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福州港开拓纵深腹地,使罗源湾港区具备成为辐射江西等内陆和海西经济区的储运中转条件。罗源湾北岸已建成狮岐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南岸可门7万吨级深水码头及万吨级重件码头、10#、11#煤炭储运码头;北岸碧里2个5万吨级码头,南岸4个5万吨级多用途和干散货泊位正在建设。

在临港工业区开发建设方面,以白水、松山和大官板围垦为载体,华电、鲁能、亿鑫、三金、德盛镍业等一批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以能源、钢铁、机械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其重点规划布局特征:

2.3.1罗源湾能源工业。依托可门、将军帽港口作业区,以可门电厂和罗源火电厂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以燃煤为主的港口型电力工业,形成我省的重要能源基地。

2.3.2罗源湾钢铁、机械加工业。依托碧里、将军帽等深水岸线资源,在罗源经济开发区布局亿鑫钢铁、德盛镍合金等龙头项目的基础上,发展金港(白水垦区)工业集中区钢铁和金属加工业,大官坂钢铁和机械工业,延伸产业链。

2.3.3罗源湾船舶工业。布局罗源华东、冠海船厂等船舶修造项目,延伸船舶修造及配套件产业链。

3 区域发展定位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特征

3.1 区域发展定位

采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罗源湾区域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1-2],得出与罗源湾发展的战略四边形如图3所示,此四边形的重心落于第III区域内,罗源湾发展总体应定位为防御型战略。防御型战略的目的是降低被破坏的风险,减弱任何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虽然防御性战略通常不会提高竞争优势,但有利于加强竞争地位,捍卫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维护自身竞争优势。

图3 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四边形

罗源湾区域资源优势是深水港口资源和丰富渔业资源,以及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州中心城市北翼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承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台湾三个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和要素辐射,促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劣势方面,罗源湾港区后方陆域腹地有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紧缺;罗源湾地处闽东中部,与三都澳、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东山湾、厦门湾等面临同等的竞争发展机遇,并无明显的机遇优势,从而使其威胁的制约力度加大,因此只有维护现有优势,才能在发展中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从SWOT角度分析,罗源湾区域发展应注重减缓自身产业结构劣势、土地和水资源劣势,以及有限的港口发展空间、区域生态环境劣势、产业矛盾冲突等劣势;规避竞争威胁,选择周边区域难以发展、自身又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具体应发展需要港口运输大进大出的、用地少、用水少、环境污染小的现代港口加工和物流等临港工业为支柱产业,将区域产业定位为集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北翼生态港口工业城市,把罗源湾建成海峡西岸重要港口加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适当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机械加工及船舶修造业等临港工业,形成环罗源湾的港口物流基地。

3.2 环罗源湾生态承载力特征

罗源湾港口资源优势明显,规划铁路、公路和海运等交通系统齐全,环罗源湾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如下特征:(1)湾内口小、腹大,水环境容量有限;(2)海湾四面环山,风速较低,主导风向为NE,大气污染物沿湾口向湾内输送,扩散条件不佳,大气环境容量较小;(3)区域水资源匮乏,需要通过敖江调水工程解决临港工业发展供水问题;(4)土地资源稀缺,临港重工业属土地、资金、人口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供应。解决罗源湾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瓶颈的有效途径是利用滩涂围填海和沿海辟山造地。(5)渔业和滩涂浅海养殖资源丰富,临港工业开发与海水养殖经济产生尖锐的矛盾。

4 资源环境需求和排污特征分析

4.1 资源需求

规划的临港重化工业以高通量物流和高物耗、能耗为主要特征,需要大型深水港口岸线资源。需要全方位、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具备海运、铁路、公路运输能力。土地资源需求量大,为保证后方陆域土地供给,需要进行大面积围填海工程和土地整理开发。电力、钢铁、石化等行业水资源消耗大,需要充足的水源供给能力。

4.2 环境承载力需求

规划临港重化工业以高消耗高排放为主要特征,发展需要良好的水环境容量和海湾水动力条件;火电行业发展需要区域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和大气环境容量;大规模海湾工业发展、围填海工程对海域生态是一种严峻的考验,需要具备维持海湾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的生态承载力。

4.3 重点污染行业排污特征

4.3.1火电能源

水污染以海域温排水为主要污染源,将引起局部海域海水上升,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罗源湾为封闭型海湾,湾口南北两岸规划大容量的火电机组将导致湾口区域海水水温大幅度上升。大气污染物以SO2、NOx、烟尘为主,且排放总量大,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明显,并可能导致区域酸雨率大幅度上升。

4.3.2钢铁行业

水污染物以钢铁过程中排放的COD、悬浮物、酚类、石油类、重金属、氟化物等为主。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粉尘、烟尘、氟化物、CO等。点源排放高度在30~80m,存在较为严重的无组织排放,对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存在较大的影响。

4.3.3石化行业

水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D、BOD、石油类、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的特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主要产生于化学品储运、化工装备生产过程排放的SO2、烃类、氮氧化物、苯及其同系物以及其它有机废气。

5 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与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适宜性分析

5.1 区域SWOT综合分析

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约束条件,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罗源湾产业布局规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罗源湾产业规划未能充分考虑罗源湾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环境资源的劣势、以及将产生的社会矛盾等问题,也未考虑港口服务的腹地和需求较小、难以成为大型散杂货运输中转港的现实条件。罗源湾产业结构近期应以现代港口加工和物流等临港工业为支柱产业,以高优农业(水产养殖)为重点产业的产业结构;控制并限制高污染行业的引入,节约土地资源。远期在港口加工和物流产业高度发展时,水产养殖业逐步退出。

5.2 港口、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矛盾与协调

罗源湾的自然资源包括港口资源、浅海滩涂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滨海矿产资源、滨海林业资源等。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为港口资源(深水岸线61.73km,可建设7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和浅海滩涂资源(湾内水域总面积226.7 km2,其中滩涂面积104.71 km2,占湾内水域总面积的45%,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74.85 km2)。罗源湾区域港口资源优势明显,渔业资源丰富,但是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需要在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层面进行抉择。研究结果表明[3],罗源湾港口资源约为渔业资源的3倍。因此将罗源湾规划定位为福州港重要港区、临港重工业基地,从优势资源优先开发利用角度分析是合理的。

5.3 水资源承载力适宜性分析

虽然罗源湾区域内水系比较发达,但流程短促,蓄水功能差,时空分布不均,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缺水情况较为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罗源湾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规模、类型的重要因素。规划通过敖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可解决罗源湾南北两岸中远期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在敖江调水前提下,罗源湾区域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预测结果见表1。至远期2020年,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接近预测人口,区域发展需要以节水型产业为主导。

5.4 土地资源承载力适宜性分析

临港重化工业不仅需要天然良好的港口资源,而且需要大面积的后方陆域作为工业发展用地。罗源湾开发土地资源以围填海工程造地为主,目前可资利用的围垦地有松山围垦、白水围垦、马鼻围垦和大官坂四大垦区,拟开发利用的填海工程有牛坑湾围垦以及碧里、可门港区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罗源湾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瓶颈,但是发展的空间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的限制,对临港工业远期规模产生制约。

5.5 环境容量承载力分析

在罗源湾开发建设临港重型工业,需要解决海湾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承容量等瓶颈制约问题,并以此作为产业规模和布局的环境约束条件进行开发规划[4-5]。罗源湾区域产业发展可通过污水深海排放和引水湾外排放等工程措施,解决湾内水动力条件弱、环境容量小的制约问题。湾外排污口可分别设置在湾口北岸(黄沃)和湾口南岸(山碴)。对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制约,须通过优化、限制火电、冶金、石化产业布局和规模,实现区域环境容量的优化使用。如整个区域的火电行业总装机容量应控制在11000MW以下,远期根据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实际情况再考虑扩大火电机组容量[3];新建、在建火电机组必须采取烟气脱硫脱硝措施,近期烟气脱硫效率需大于90%,脱硝效率大于50%;远期烟气脱硫效率需大于98%,脱硝效率大于80%。

6 结论

环罗源湾区域湾内口小、腹大,水环境容量有限,海湾四面环山,扩散条件不佳,大气环境容量有限,区域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稀缺,渔业资源和港航资源利用矛盾突出。区域规划主导产业重点包括港口物流、冶金钢铁、能源电力、石油化工、船舶修造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要求高,需要通过敖江调水、湾外排水、填海造地、海域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和产业布局、规模限制等措施,实现区域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延星,魏清泉.珠海市金湾区功能定位与发展构想[J].热带地理,2003,23

(1):53-58.

[2] 王爽.佛山市南海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12-15.

[3] 张络平,刘用凯,石成春等.环罗源湾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研究[R].福州:厦门大学,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08.

第2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字】中心区规划,环境设计,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不再仅仅是构建的施工和进展,同样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施工的条件,这样也就对城市的规划施工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要求。我们就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建设和环境设计的同意做出了以下的分析探讨。

二、我国城市中心居住区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特点

目前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一个共同而普遍的特点:在“建筑主导论”和“功能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居住区规划设计依然以建筑专业为主导,以规划———建筑———景观三段式设计步骤为特点。这种设计步骤特点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很多。设计本身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展开分析、研究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的考虑问题并全面的解决问题。

2.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理念的角度。目前居住区环境进行“改革”过程中,在设计层面上进行的大量研究和实践也在某些个案取得了实际的改良效果,但对于种种问题的存在,从整体的设计来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人”的参与性。目前的居住区设计当中,实际最多的是人性中“个人”的环境需求,而较少考虑适宜人们之间展开活动的环境特点。说到底它还是种“人一物”关系,而真正能体现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还是需要强调的“人人”关系。

(二)设计方法角度。长期以来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一般先有规划设计师来完成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过程,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后再由景观设计师来完成室外环境设计。建筑和景观作为两个不同专业的知识体系,其研究方向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性和片面性,如果在两者不能紧密结合的情况下,缺乏统一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构架,在设计的研究和思考过程中会产生片面性,项目从策划到建设的过程会不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建筑规划结构单一,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建筑形式单调、乏味,使用功能不合理,交通规划不便捷,景观设计与建筑风格不协调等现象,造成环境空间的缺失和不连贯。

三、滇南中心城市群总体规划方案

滇南中心城市包含个开蒙城市规划区,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个旧城区、开远城区、蒙自城区、以及三城区中部连片的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控制的区域。规划土地总面积为12km2,城市群规划包括功能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开发规划、旅游规划、生态系统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9项内容。如图为滇南规划方案和零方案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

1.“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环形路网+尽端路”的规划结构

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开敞滨水景观,以其作为设计的要素,遵循基地原规划结构概念分析道路系统概念分析有肌理,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形成“五纵两横的景观轴线+环形路网+尽端路”的规划结构。南北向面对的5条纵轴线,引入景观,营造共享空间;东西向2条横轴线将3块用地贯联起来,使城市空间环境像流水一般自然地流向新建建筑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种高低搭配的规划布局,使塔楼上享受无边湖景,塔楼下形成院落空间。毫无保留的开放态势,将自然分隔成的庭园尽情展示出来,同时也引入了南向的景观,这种规划布局对于降低来自北侧武青四干道的噪音干扰,营造恬逸安静的小区环境以及对湖景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2.“鱼骨式”绿化景观设计

从湖岸角度看的空间形态,应加强滨水空间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到城市中心区景观的过渡。景观规划上强调住区的人文环境,体现将滨水社区引入现代生活、将闲适氛围融入日常起居的规划特征。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独特、优越的外部生态环境,有效组织小区内部绿化环境系统。采取五纵两横的鱼骨式绿化布局,以相互垂直的主要景观轴线统领整个住区,使“绿色网络”拓展形成内外大环境的“绿色通道”。同时沿主要环路也有10m宽的绿化带,绿化系统与南面沿湖20m的绿化带形成呼应,以达到“借景”、“透绿”的效果。

3.在炎热季节里良好的通风,往往同寒冷季节里的日照一样重要,然而居室的通风有赖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有利于空气流通,建筑布局要为整个居住区提供自然通风的条件,本设计通风采用过流法与导流法相结合,既为点式住宅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又利用居住区主路形成的主风道,沿通风廊道流向各个组团,再从组团内庭院空间流向住宅。城市噪声是影响居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量噪声来源于居住区周围的城市道路。城市花园位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一点一滴善加利用,而最现实的利用,就是开辟屋顶花园。

4.城市花园的屋顶绿化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绿地环境,等于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绿化屋面对留存雨水、净化空气、减少噪声也起到一定作用。绿化的屋面,因改善了隔热,有利于节能,并减少城市热岛现场。城市花园以一条贯穿于小区南北的绿化景观带为景观主轴,此景观带起点为城市休闲广场,也是整个居住区与城市中心区的过度空间场所,大片绿地置于小区中央,成为小区规划序列的。小区内按功能要求,妥善设置坐椅、庭院灯、垃圾箱、休息厅等小品,使整个小区绿化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功能性和亲和性。

5.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也是构成居住区的骨架,并由此规定居住行为的轨迹,编排空间形态的秩序,辅设社区活动的生动场景。此外,考虑到消防要求,小区内的主要步行路宽设为3.5m,部分人行道边设有种植乔木、灌木,预留出3.5m的消防车道位置。消防车道可作小区内住户搬家时临时用车道。

四、城市中心居住区规划环评的响应措施

1.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规划区是红河州人类活动最为密切的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规划区原生植被已基本被破坏。

如表为滇南环境状态指标评价结果

2.水土流失治理。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总体上说面积不大,占区域,多为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较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土壤流失潜在危险程度高,容易造成光山裸岩和石漠化,非常难以恢复。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3.加快生态村、生态乡镇的建设。规划区有大量的村庄,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治理难度较大,并且规划区及周边水源保护区和工农业用水水源保护地均被农村包围。农村面源是影响水源地水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通过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的推广示范作用,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削减农村面源。

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个开蒙城市群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个旧、开远、蒙自须进一步详细规划。

5.大力促进清洁生产,确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划区内重点抓好冶金、建材、化工、造纸等关键行业清洁生产,并逐步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措施推广到农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发及服务行业等社会各领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施工建设开始向着至真至善的方向努力前进着,科学家也在不断的探索更好地设计方案,以达到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周遭环境的保护维持。相信我国的科学家会在潜心的研究下,有更加惊人地发现,对城市的施工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吴, 田贵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上海环境科学,2012

第3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雷公山区;生态环境;花魔芋种植;适生布局;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Q949.7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20-0061-05

雷公山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中部,覆盖雷山县全境,跨及台江、剑河、榕江、丹寨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东经108°5'~108°24',北纬 26°15'~26°32',海拔高差最大1 698.8 m,森林覆盖率平均88.76%,土地面积244 050 hm2,现有农耕用地20 000 hm2、果茶园地10 000 hm2,是贵州花魔芋生长发育的最适气候区之一[1]。雷山花魔芋种质特色明显,较耐酸性土壤,是贵州雷公山区几度力推发展的特色蔬菜之一。地方政府对该区作出了“十三五”期间发展基地6 000 hm2的规划。雷公山区地形切割纵深,生态环境多样,黄肇玉等[2]、张珍明等[3]分别对不同区段气候、土质进行了研究,但尚无利用其构建魔芋生产基地的报道。为此,收集、整理了雷公山区气候资源和土壤条件的文献资料,旨在为雷公山区科学布局花魔芋基地提供借鉴。

1 魔芋对生长发育条件的基本要求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目前基本停留在栽培“种”的层次上,主要分为花魔芋、白魔芋、黄魔芋3种类型。花魔芋叶柄黄绿色,光滑,有绿褐疤斑块,相对较喜温凉气候;白魔芋叶柄淡绿色,光滑,有微小白色或草绿色斑块,基部有膜质白色鳞片,比花魔芋耐热;黄魔芋为丛生株,叶柄及花穗柄不具疣状突起,球茎切面为黄色,相对更耐湿热环境。魔芋普遍采用球茎作种,喜温暖、耐阴湿、怕积水、畏烈日、宜砂土、好土肥,日照强度需求仅为一般喜光作物的65%左右,在半阴性环境中长势一般良好,长时间处于高温烈日下表现生理不适、日灼伤害、叶片白绿直至变褐枯死。依据《魔芋学》[4],球茎休眠解除后,温度高于12℃开始长根,达15℃时萌芽,20~25℃膨大良好,休眠期可忍耐-5℃低温,低于-8℃受冻、霜冻,0℃下达10 d时细胞结构破坏;超过35℃植株生长受抑制,35℃达

7 d时叶柄皱缩,40℃达4 d则叶片黄化,低于12℃自然倒苗;花魔芋种植区,要求气温年均12~30℃、7~8月平均18~25℃、夏季最高30℃以下,≥10℃活动积温3 000~8 000℃,年无霜期240 d以上,年降水量1 000~1 800 mm,6~9月各月雨量100~250 mm,7~8月相对湿度76%~90%,土壤pH值可适5.5~8.0、最适6.5~7.0,较强酸壤发病重,黏重或积水土壤易致球茎表皮开裂和发生软腐病。魔芋植株干物质含氮3.23%、磷0.8%、钾5.11%,对氮∶磷∶钾的需肥规律整体为6∶1∶8,球茎膨大期达需肥高峰。

2 雷公山区魔芋种植的生态环境分析

雷公山系海拔高差1 000~1 500 m,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呈酸性。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分析,参考《雷公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考察研究》[2]、《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肥力及碳含量》[3]、雷山县2010-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雷公山区2014年花魔芋抽样测产及产品质检报告等文献资料或研究成果。

2.1 垂直气候带谱明显

①温暖湿润气候层 海拔600~900 m,年均气温15.1~16.5℃,月均最热7月24.7~25.6℃、最冷1月5.3~6.7℃,多年极端气温最高32.6~34.0℃、最低-5.2~-3.9℃;≥10℃活动积温4 300~5 000℃,初日3月中旬至4月初,终日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50~260 d;≥15℃活动积温达3 500~4 500℃,初日4月下旬5月上旬,终日10月中下旬,持续日数160~180 d;≥20℃活动积温2 000~2 800℃,持续日数100~120 d。年降水量900~1 100 mm,其中6~9月各月降水100~300 mm。年日照时数850~960 h,其中6~9月各月日照90~185 h。全年雾日20~70 d,其中6~9月各月发生雾日1~15 d。年霜冻日数50~100 d,始于11月下旬12月上旬,止于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历期80~100 d,其中凝冻5 d左右,属轻微凝冻层。地形多为峡谷、宽谷丘陵,相对具有春早、秋迟、夏热、冬暖、雨少、照弱、霜短、冻轻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当地作物长季节生长,足以满足魔芋生长发育需要。

②温凉湿润气候层 海拔900~1 500 m,年均气温10.3~14.7℃,月均最热7月22.1~23.7℃、最冷1月1.8~3.4℃,多年极端最高气温29.2~32.6℃、最低-8.2~-5.2℃;≥10℃活动积温3 700~4 300℃,初日4月,终日10月下旬11月上旬,持续日数180~220 d;≥15℃活动积温达2 380~3 130℃,初日5月,终日9月下旬10月上旬,持续日数120~150 d;≥20℃活动积温有760~2 000℃,持续日数35~85 d。年降水量1 000~1 350 mm,其中6~9月各月降水115~300 mm。年日照时数950~1 300 h,其中6~9月各月日照95~181 h。全年雾日80~150 d,其中6~9月各月发生雾日2~14 d。年有霜冻日数100~120 d,始于11月下旬,止于3月上旬至4月中旬,历期100~140 d,其中凝冻10 d左右,属中度凝冻层。地形为脊状中低、低山地段,相对具有雨热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寒常至、秋雨绵缠、照时增加、暴雨多发、湿度加大、霜冻延长的气候特点,可供当地大宗作物两熟种植,能够有效完成魔芋生长发育过程。

③冷凉潮湿气候层 海拔1 500~2 000 m及其以上,年均气温8.6~12.3℃,月均最热7月15.8~19.7℃、最冷1月0.8~1.8℃,多年极端最高气温23.2~28.6℃、最低-14.9~-8.5℃;≥10℃活动积温2 100~3 700℃,初日4月下旬5月上旬,终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持续日数145~180 d;≥15℃活动积温达380~2 400℃,初日5月下旬至6月下旬,终日7月中旬至9月中旬,持续日数24~120 d;≥20℃的日数很难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在7月上中旬,约10 d,其活动积温不到300℃。年降水量1 300~1 600 mm,其中6~9月各月降水127~310 mm。年日照时数950~1 100 h,其中6~9月各月日照64~

156 h。全年雾日130~290 d,其中6~9月各月发生雾日8~29 d。年有霜冻日数120~140 d,始于10月下旬,止于翌年4月中旬,历期130~170 d,其中凝冻日数超过20 d,强凝冻出现几率达50%以上,属重度凝冻层。地形呈波状、台状高中山地,相对具有春迟、秋早、夏短、冬长、雾多、湿大、风强、霜久、冻重的气候特点,以保护自然林地为主,基本无农作物种植,整体不适宜魔芋栽培。

2.2 梯度土壤质地不一

①土壤物理性状 雷公山区河谷深幽、地面崎岖、植被群系众多、梯度土质渐变。从最低海拔480 m处的榕江县平永,到最低地带650 m的雷公山东侧小丹江谷地,陡升至2 178.8 m的雷公山顶,依次为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和灌丛草甸土。即600 m以下的黄红壤地带,耕作土为黄泥土、黄红泥土、黄红砂泥田;600~1 500 m的黄壤地带,是雷公山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带性土壤和主要农耕地段,耕作土主要为黄泥土、黄砂泥土、黄泥田等;1 500~1 800 m过渡到黄棕壤地带,农耕地较少,耕作土多成冷砂土;海拔1 800 m以上,主要是灌丛草甸土。总体来看,海拔1 500 m以下,土质疏松、土体湿润、土温温和,土层深达60~80 mm,87.24%的可耕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5%~5.4%,可种植魔芋;1 500~1 800 m为黄棕壤地带的冷砂土,肥水保持弱、土温适期短(地表温度≥20℃的年日数一般不足20日)、凝冻霜害重,作物生长量小,不宜布局魔芋基地;1 800 m以上的灌丛草甸土,养分蓄积少,可耕土层薄,无适生土温(没有≥20℃的地表温度),不适魔芋栽种。

②土壤酸碱程度 雷山县农业局2010-2012年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抽测了区内487个农耕土样,统计分析其土壤pH值。结果显示,pH值

7.5的碱性土样1个,pH值7.80,占抽测土样0.21%。另据张珍明等[3]对雷公山区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草丛和农用地5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剖面测试,pH值在3.95~4.48,均呈较强酸性反应,暖性针叶林土壤pH值3.95,酸性最强,农用地pH值相对居高,达4.48。由此看出,雷公山区土壤绝大多数为酸性至强酸性,与前人研究花魔芋种植可适pH值5.5~8.0的要求有差距。

③土壤养分含量 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汇总雷山县农业局2010-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全县可耕农地土样的养分化

验数据(表1)。雷公山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呈现氮高、磷低、钾中的蓄储趋势,平均含有机质39.26 g/kg、全氮2.29 g/kg、有效磷13.62 mg/kg、速效钾136.31 mg/kg;土壤主要养分综合含量在1~3级的土样达77.86%,分项含量在此级别土样的有机质占97.12%、全氮占97.51%、有效磷占44.65%、速效钾占74.03%。照此权衡区内20 000 hm2的可栽魔芋农地,约4 428 hm2养分缺乏,其中缺氮498 hm2、缺磷11 070 hm2、缺钾 5 194 hm2,缺磷涉面达55.35%,缺钾比重为25.97%。由此可见,雷公山区土壤过半数缺磷、超两成少钾,增磷补钾是提高魔芋栽培产量和品质的一条重要措施。

2.3 区内魔芋产高质优

雷公山区土壤有机质、水分、氮素养分含量及空气湿度高,年阴天总日数达190~247 d,年日照百分率30%以下,年太阳辐射总量3 542.3~3 789.3 MJ/m2,处全国同纬度低值区,海拔1 500 m以下区域年均气温12℃以上,生态环境优越,冬暖夏凉,有利于花魔芋生长发育。2014年,经对雷公山区花魔芋基地抽样测产及其样品质检(表2),平均每667 m2球茎鲜产量在2 500 kg以上,高产过万斤,低产样本也较雷公山区的类似区域增产39.51%;所产魔芋主要利用成分――葡甘聚糖(KGM)含量处于10%~30%的中上水平[5],产品未检出二氧化硫,铅、砷等有害重金属的检出量远未超出国家规定标准。抽测样点均为酸性土壤,但都实现高产优质栽培。

3 雷公山区花魔芋种植区域布局建议

贵州省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区域[6],雷公山区为贵州省东南部的中心地段,气候带谱垂直变异,土壤类型梯度变迁,地方魔芋种质抗耐酸土。通过细分气候要素、剖析土壤质地和考测地方种质,指出了雷公山区发展花魔芋的适生区域。当地想作稳、做大雷公山区的魔芋生产基地,既要充分利用有利环境,更需着力改善不利因素。

3.1 区划基地布局

雷公山区大体可以海拔1 500 m为界,区划花魔芋栽植的适宜层与非适层。

①次适层 海拔600~900 m划为花魔芋次适宜种植层。此层气温较高,≥10℃活动积温达4 350℃以上,霜冻来得晚去得早,多年极端最低温低至-8.9℃,十年难遇,极端最高温也难有超过35℃的机会。魔芋生长期逾210 d,植株个体大,但病害群发重。建议选择背光阴湿区域种植,利用缓坡稀疏林地、幼龄果茶园地间作,加强套作轮作和防病治虫,以提高魔芋产量和品质。

②最适层 海拔900~1 300 m划为花魔芋最适宜种植层。此层森林茂密,气温相对温凉,≥10℃活动积温达3 500~4 300℃,霜冻相对较早到来和偏晚离去,多年极端最低温至-9℃少见,极端最高温到30℃极少,但雨量、雾日增加。魔芋生长期180 d左右,病虫为害发生轻,光合产物积累好。可充分利用旱作土、阴山冲、傍坡田、稀疏林地、幼龄果园、早期茶园做好技术组装,构建魔芋规模生产基地。

③可适层 海拔1 300~1 500 m划为花魔芋可适宜种植层。此层林多草茂,气温比较凉爽,霜冻持续时间加长,≥10℃活动积温达3 000~3 500℃,多年极端最低温至-9℃不多,基本不会出现超过30℃以上的高温天气,雨量、雾日显著增多。魔芋生长期稳定通过150 d,病害明显减轻,光合产物能够形成。选择背风避冻区域种植,安排好播期,覆盖足量山草,可促进魔芋形成合理产量和完成优质生产。

④不适层 海拔1 500 m以上视为魔芋不适宜种植层。此层温度过低,≥10℃活动积温在3 000℃以下,霜冻持续时间跨越4~6个月,多年极端最低温常低至-10℃及其以下,魔芋植株霜冻率几乎为100%,魔芋有效生长期不足3个月,土温适期极短甚至缺失,植株生长量过小,球茎发育期太短,难以积成经济产量,不适安排魔芋种植。

3.2 改进技术措施

①有利条件与利用取向 雷公山区海拔1 500 m以下的魔芋可种区域,土质良好、气候温凉、积温保证、光照柔和、生境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立地原生态环境好,具备魔芋产地条件的基本要求。其建议一是大力挖掘地方种质、选育耐酸、抗逆魔芋品种,二是整体推进秋风粮作耕地培肥轮作、低产冷烂锈田排渍改种以及人工幼龄果茶林地的间套来扩种魔芋,三是通过定区域、定年限和定茬口,分区分层布局建设总规模18 000 hm2以上的魔芋基地,确保3 a一轮作的年度基地建设目标达到6 000 hm2。

②不利因素与应对策略 雷公山山体庞大耸峙、谷深坡陡、气候差异大、土质悬殊。其主要不利因素,一是春秋低温、冬季霜冻、夏季暴雨、秋季绵雨,受山脊伏旱的局部性灾害气候侵袭,二是受土酸田冷、磷缺钾少的区域性缺陷土壤困扰。要应对不利因素影响,重点是落实增施生石灰、草木灰、磷钾肥及起厢排渍垄作、重施腐熟堆肥等改土措施;其次是深入开展抗耐酸土魔芋种质研究,并做到就近选择凉爽场地扩繁、轮繁种芋;再次是严格执行魔芋种植次适层、最适层、可适层分别限于3月下旬、4月上旬和4月中下旬播种。

参考文献

[1] 童碧庆,吴俊铭.贵州魔芋栽培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适用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3(6):51-53.

[2] 黄肇玉,杨恕良,周定生,等.雷公山区农业气候资源考察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 张珍明,贺红早,张玉武,等.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肥力及碳含量[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3):1 202-1 206.

[4] 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第4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第5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暴雨 水质 变化 规律

2012年7月,河北省连续遭遇了“7.21”、“7.25”、“7.27”大到暴雨的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月21日至22日发生了“96・8”以来最大一次暴雨过程,其中保定北部、廊坊北部、承德南部、唐山北部降特大暴雨,涞源、固安、兴隆三个暴雨中心区降雨量都在300mm以上,“7・21”暴雨历时38h,折合水量135亿m3。

受降雨影响,大清河、北三河、滦河等水系部分河道出现较大洪水,其中大清河水系拒马河紫荆关水文站21日22时出现洪峰流量2580m3/s。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是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暴雨前后影响区域的河流、洼淀水质变化情况说明此次暴雨对水环境的影响。

1 评价代表断面和评价时段的选取

依据此次暴雨影响范围,本文选择水量变化较大的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南拒马河、白沟河、唐河的7个代表断面;北三河水系的潮白河、北运河、洵河的4个代表断面;滦河水系的柳河、滦河、伊逊河、洒河、瀑河8个断面,唐山3个断面;蓟运河水系的沙河、河北沿海的陡河2个断面,共24个河道水质代表断面。

评价时段选取降水前后的6、7、8月。

2 主要影响区域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7.21”暴雨给各河道带来充沛水量的同时,给河道水环境也带来明显影响。

2.1河流水量变化情况分析

暴雨发生前,南拒马河、大清河常年干涸,潮白河、北运河流淌的均为北京市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均为劣V类。暴雨给这些河流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各河道相继过水。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222mm,比常年同期偏多37%,详细流量情况见表1。(图表见文尾)

2.2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主要影响区域河流暴雨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见表2。6、7月份水质资料代表暴雨前水质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6月监测的21个代表断面中(河干三个),评价为Ⅰ~Ⅲ类水质的14个,占67%,主要分布在拒马河、唐河与滦河水系唐山段与蓟运河水系等;评价为Ⅳ~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2个,主要分布在滦河水系的柳河;评价为劣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5个,占24%,主要分布在廊坊的北三河水系。

由于监测频率不同,7月共监测了9个代表断面,其中Ⅱ类水质的2个,Ⅳ~Ⅴ类水质的4个;劣Ⅴ类水质的3个。大清河水系的拒马河、南拒马河遭遇暴雨,河道由6月的河干转化为7月的Ⅴ~劣Ⅴ类水。

8月24个水质代表断面均过水,水质评价结果为Ⅱ~Ⅲ类代表断面15个,占63%,Ⅳ类代表断面4个,Ⅴ类代表断面1个;劣Ⅴ类代表断面4个,占17%,集中在廊坊北三河水系。

北三河水系6~8月监测的水质代表断面均评价为劣V类水,从水质评价类别上看没有变化,但是相比较6月而言,经过7月洪水的稀释、自净,水体超标项目减少并且部分超标倍数也降低,8月份的超标倍数更是显著降低。如潮白河赶水坝断面的超标倍数,6月份高锰酸盐指数从0.7下降至7月份的0.3,五日生化需氧量从1.1下降至8月份的0.4,氨氮从12.5下降至8月份的7.1。

总体来说,6月水质好些,7月洪水期间由于洪水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和污染物冲入河道,在点面源污染的共同作用下水质状况变差,8月河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与7月洪水期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

2.3重点区域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为更好反应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状况,对大清河水系的新盖房、落宝滩、北何店代表断面进行了加密监测,本文以3个代表断面为例重点分析一下暴雨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详细情况见表3。

从水质类别看,南拒马河北何店、落宝滩断面,“7・21”大暴雨后,7月23日分别评价为Ⅴ、劣Ⅴ类水质,8月6日评价为Ⅱ类水质,水质明显变好,而同时监测的新盖房断面水质也由Ⅴ类变为Ⅳ类,水质有所好转。

从各参数浓度变化情况看:7月到8月3个断面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汞、挥发酚、氟化物、悬浮物与重金属指标铜、锌、硒等都是随着流量减小其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悬浮物,三个站分别从453、429、88mg/L减少到了10、6、29mg/L。另外重金属指标铜、锌、硒及化学需氧量等都是7月监测有数据,8月就未检出了,溶解氧指标7月到8月变大(与其它指标相反变大时表明水质好),五日生化需氧量、砷在南拒马河的上游落宝滩断面时有所下降,但到下游北何店及汇入大清河处新盖房时有所增长。总之,监测资料显示大多数项目浓度都呈下降趋势,水质有所变好,详细情况见表3。

3 暴雨洪水对白洋淀的影响

白洋淀作为此次洪水的调蓄洼淀,8月1日8时,白洋淀水位7.46m,相应蓄水量1.49亿m3,淀水位比7月1日高0.83m,比去年同期高0.59m。受“7・21”洪水及主汛期强降雨影响,白洋淀上游河道洪沥水进淀,淀区蓄水量急剧上涨。

白洋淀有15个水质代表断面,6月份除2个断面淀干外,其余13个断面评价为Ⅴ~劣Ⅴ类水,全淀平均评价为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洪水前7月2日仅监测了安新桥、端村、圈头三个断面,平均评价为V类水,但是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超标倍数比6月明显增加可能会对养殖业造成伤害;8月白洋淀平均评价为Ⅳ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相比较于6月7日,平均评价类别由Ⅴ类变为Ⅳ类,超标项目、超标倍数比6月7日显著下降,总体看水质好转。

4 结论与建议

(1)“7・21”暴雨洪水虽然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同时水资源量大增,水质明显改善,整体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在洪水期由于面源的影响水质会变差,洪水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水质会明显好转。

第6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1.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所谓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以已开展及拟开展的各种活动为评价对象,评价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系复合系统的综合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直接影和累积影响[1]。特别强调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贯穿整体的、动态的、可持续的理念,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选择行动规划方案,决策区域开发规划与管理,以实现区域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1)整体性原则:区域是一个完整的体现,在评价中要综合考虑区域的整体效益,从全局出发,力求对整个区域的客观评价。

(2)功能最优原则:环境有多种因素构成,应该以实现功能的优化为原则,对其进行功能分区。

(3)有限性原则:任何区域都有环境容量,也就是环境可以承受的最大极限,任何环境影响都应在环境容量之内,以实现环境的自然净化。

(4)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区域环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求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统一与协调。

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方法

区域环境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因此环境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2.1 环境影响识别法

识别是指要找出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变化,从而总结出不利影响的因素,是环境评价的重点更加有针对性[2]。

2.2 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主要评价对象包括生态适宜度、环境承载能力,应用的方法主要有模型评价法、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

模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层次模糊决策法、模糊聚类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指综合考虑区域环境中的各要素,建立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评价[3]。

2.3 环境影响预测法

确定主要环境因子后,对其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主要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预测法等[4-5]。

3 我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存在问题

3.1 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

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目前的评价方法评价的环境的因素往往只涉及单一环境要素,孤立地分析环境系统所具有的承载力[6],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另外,一些评价方法指标及群众的确定,主要还是根据经验来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

3.2 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取得了一下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完整的涵义、主要内容、科学的评价方法、如何建立合理的与区域建设和环境规划的关系等还没有完全解决,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3.3 评价结果真正实现实践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理论体系尚未完善,评价方法有待商榷,因此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科学性、可靠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指导决策的作用还有限,与真正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4 区域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规则有待进一步规范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区域环境规划的相关指导[7]。而实际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很多其他内容,而这些领域的技术规范目前处于空白阶段,急需建立和完善。另外,在实际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的程序往往忽略区域的整体性,总是以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基础,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仅仅是将各个单项的评价结果简单罗列,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实际区域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性[8]。

3.5 缺乏公众参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对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要还是停留在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因此对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外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可操作性差,造成实际工作中,公众参与缺乏,即便有一定公众参与,广度和深度也远远不够,没有使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4 结语

目前,随着区域环境变化日趋复杂,传统单一的环境评价已经不能满足环境建设与开发的需要[9]。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成为了从区域尺度进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容量要求,更好的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之中,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对环境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更好地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10]。总之,虽然目前在我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起步时间段,主要还是在理论研究的完善阶段,仅为战略环评中较低的层次,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足,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后应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更好的为环境建设的重要决策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彭应登.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9,7(4):34-40.

[2] 张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3:43-46.

[3] 陈新庚.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4] 王云.中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50-552.

[5] 张志泉,等.综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及方法[J].经济管理论坛,2005,9:34-37.

[6] 刘艳娟,王爱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94-195.

[7] 程鸿德.汤顺林.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和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5):16-19.

[8] 潘岳.战略环评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10-13.

第7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它的基本功能,列举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进行阐述,并提出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建议。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 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的主要功能有:

1、基本功能包括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存储、编辑,以及制图和空间分析等功能。编辑功能允许用户添加、修改、删除点、线、面或修改其属性信息;制图功能可以灵活多样地制作和显示及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如污染分布图、水功能区划图、环境规划图等等,地理要素可放大缩小以显示不同的细节内容,并能够测量地图上线段的长度或指定区域的面积。

2、空间统计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库中的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各种属性数据的集征数、离散特征数及其分类分级统计等。

3、叠加分析功能允许两个或多个图层在空间上比较各空间要素和属性,分为合成叠加和统计叠加。合成叠加得到一个新图层,它将显示原图层的全部特征,交叉的特征区域仅显示共同特征;统计叠加可以统计一种空间要素在另一种空间要素中的分布特征。对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得各种感兴趣信息。

4、缓冲区分析是GIS 的基本空间操作功能之一。例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结合与居民地图层的叠加分析,可以获取需要疏散的人口数等等。

综上所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核心,空间统计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分析等功能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环境分析功能与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为环境各部门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成为各部门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手段。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可以应用在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区域环境规划、环境监督管理、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评价研究等;二是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层次的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1、电子地图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轻松直观

由于采用空间数据和数据库挂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地图由传统的静态纪录变为信息丰富多样的动态的电子地图,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它使环境主管部门对各种环境要素的管理变得直观、简单和轻松。如通过直接对地图要素进行查询,可以获得环境监测点位、污染源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系等信息。可以对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综合的统计并分析以及采用直观的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展示,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快捷的支持。

2、强大的环境规划手段

区域环境规划是EGIS 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基于EGIS 的环境规划模型还处于深化研究阶段,将环境应用模型与GIS 集成为一体,可以为环境规划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手段。由于应用EGIS 能够更好地考虑和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3、危险物运输管理

借助GIS 的运行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对危险物转移运输线路进行优化选择,能避开人口集中居住区、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制定运输计划。并可以通过GPS对危险物的运输线路进行实时监控。

4、环境模型模拟分析

环境模型在环境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可以通过模型模拟出污染事故发生后各个时间的扩散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大气扩散模型、1 维水污染扩散模型、2维水污染扩散模型等等,实现各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的生成、2维和3维的显示等功能。

转贴于

5、为数字环保提供技术平台

数字环保是最近提出来的终极环境管理系统,它是继数字地球概念提出以后,环保领域提出的新概念,它将是未来十年环保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终极方向,EGIS 作为数字环保的基础平台,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动态环境信息服务,也能够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逐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发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探讨和建议

随着国外EGIS 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开始逐渐成熟,而且将成为我国发展GIS的重点领域,从GIS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领域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

发展EGIS 应当采用“统一规划、注重基础、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的发展策略。

1、统一规划。

为了降低空间数据资源采集和管理的成本,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多方部门的参与下,统一规划和构建EGIS 的发展框架。

2、注重基础。

在统一规划的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框架下,不断加强基础空间数据库和基础环境数据库的积累与建设。

3、紧密跟进、高起点开发、协调发展。

在技术上紧密跟进国外先进的GIS 技术,高起点进行系统开发,与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相协调,共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EGIS。

当前我国各地许多部门虽然已经开展了EGIS的研究与开发,但这些开发均是出于本部门的需要,很少考虑到将来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共享,加上没有全国性的EGIS 发展框架和数据标准,数据的通用性将成为影响EGIS 开发的关键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开展EGIS 发展体系和框架标准的研究。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已经从早期的矿产资源管理拓展到与空间地理相关联的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原有的多种环境信息处理技术(环境模型、环境规划分析) 正在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强大功能并具有环境特征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即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EGIS) 。它将成为各个环境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处理不可缺少的新工具。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可以说它是环境管理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张清宇、田伟利、沈旭,环境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萌,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管理办法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第8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1.课程实训环节设计的必要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所设置的环保管理类课程,长期以纯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进行了诸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改革,但从实际结果看,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少实训环节的安排、形式单一。技能型人才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最高的人群,而纯理论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就业面窄,这就对课程实训环节的安排提出了新要求。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规划、环境法与环境执法、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百分之百的纯理论教学,形式单一。

1.2现行教学模式实训效果差。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提倡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但教学条件落后,大部分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流于形式,变成了案例讲解或举例教学,师生间互动不强。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在案例学习中经常是“消息滞后,不具有时代感”,对于案例所提供的信息不具备吸引力,没有深刻认识,所以案例教学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好。

1.3实训环节不计入考核范围。本专业的理论课程成绩评定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期末考试多为闭卷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平时表现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安排比例。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安排有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实训环节,但因为不计入成绩,调动不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就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了。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增加环保管理类课程教学的实训环节的教学和考核,以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

2.课程实训环节的内容及要求课程实训环节主要包括实训项目设计、操作和考核三个部分。实训前,教师要详细地介绍实训操作流程、具体要求及考核方式。将以实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详细地向学生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分组,每组3-4人为宜,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小组内进行责任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充分体验管理和协作的关系。同时,鉴于学生初次接触实训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对项目内容举例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参考;对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有个统一的认识;为了保证实训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应指定统一的时间、地点定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1实训项目的选题要有针对性。实训项目要和课程所授内容配套,更应该具有针对性,即实训项目要设计学生熟悉的领域,最好贴近大学生活。如在讲授区域环境问题时,设置污染源调查的实训项目,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们熟悉的校医院、美容美发店、餐饮(饭店)、学校)等,通过学生调查典型区域污染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实训项目的内容要有时代感、新鲜感。90后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体验新事物。因此,项目的设置一定要结合新事物、新观点、新议题。如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理论时,可以加入低碳经济理论,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新理论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身“如何做到低碳”。2.3实训项目设计要具有灵活性。实训项目设计的灵活性就是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如:在讲解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时,设置一次公开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循环经济的模式自学,后由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讲授,最后由教师点评。此项目灵活性很高,学生可选择的模式多样,有农业生产模式、工业生产模式及其他产业模式,且操作性强,可以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讲解知识的综合能力。

2.4实训项目设计要体现区域性。实训项目除了要难易适中外,更要结合区域特点,体现区域差异。如:在讲解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区域特色,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即区位商必须在1.5-2.0的产业。另外,污染源调查也要注意这一点,不同的区域(如:居民区和交通稠密区)其主要污染源调查的重点不同。

第9篇:区域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生态环境;活动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生态型园林

引言

现代城市活动区域经常引进颇具当地地域特色自然山水生态景观作为活动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将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活动环境进行高度统一和融合,既体现了当地风景园林地域特色,又符合人们渴望山水、亲近自然的本质需求,还有效地改善了人们活动的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并已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人们活动环境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且在设计布局和具体景观表现手法上一定要得体和适宜;一定要有利于实现人和山水以及自然的亲和,满足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一定要有利于人们活动环境由自然生态景观的引入而具有自然的生态美;一定要满足人的各种户外活动小气候环境的宜人和安全。要想将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类型和谐、得体地应用于现代人们活动环境,尚需要园林景观设计师从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上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活动环境设计的一般要求

随着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在活动休闲时,除了考虑活动区域的位置、休闲设施和安全管理的合理性因素外,更注重环境的综合质量。活动环境的质量,主要包括绿色景观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等,具体要求如下

(一)设计应尊重地域环境,营造地域特色

现代人们活动环境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尽可能避免大开大挖,这是当今开发商和设计师的公识。尊重环境不仅指用地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气候等自然环境,还应重视包括地域文化,遗址,历史名胜、民俗风情在内的人文环境。

(二)“人车分流”以满足活动区域交通环境设计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对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改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交通系统正在迅谏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也是在日趋超前,汽车消费和旅游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如何解决好小区机动车行驶与停放,已成为当今现代活动环境设计中的一个新课题。活动区域环境设计所要追求的是安全、宁静、清新、自然、充满人情昧和生活气息。其中安全是首位,因此笔者认为“人车分流”是解决交通环境问题最理想的办法之一。在水平上乘的方案中,几乎都采用“车在周边行,人在中间走”的分流方式,人们可不受机动车的干扰,真正留给人们一个安全宁静的“以人为本”的绿色共享空间。

二、园林绿化景观是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污染的增强,人们日益渴望回归自然,对绿色环境渴望之极,而园林化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也是将来绿色活动环境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这里所说的“园林”是指宏观的,大尺度的,正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生态景观等方向发展。任何活动区域的园林化设计,都要有一条明确的主景轴线或中心花园,并由此轴线或中心来组织整个小区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小区的始终。

近年来,设计的园林景观大多采用的是围绕这个主景轴线(从大门到中心旱地喷泉公园的轴线),将主要的活动空间环境和各个小空间连成一片,组合成完整的绿色景观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绿化景观的需要。

(一)活动环境设计应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

人们活动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域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应把活动区域作为一种生存生活载体来整体设计考虑,营造极具当地地域特色的现代活动区域。因此,在人们活动区域环境设计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1.首先要提升环境设计的理念。

对活动区域的环境设计要放大设计空间,走出居室,走出住宅的围墙去领会人和自然的关系。 活动区域的规划设计不但要考虑环境的优化,而且还有考虑绿色生态环境和周围城市大环境的对接、过渡和协调,否则这个活动环境就是不全面的活动环境,就是与城市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的“异类”。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环境效应,将是重中之重。

2.要认真搞好规划设计

对大、中、小地的人们活动环境应统一考虑,一开始就要有“全局在心、局部人手”的创新手法。大的活动环境规划应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交通、人文、历史、经济环境进行对接,使活动环境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去。整个活动区域内部的环境要力求构筑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氛围,实现城市大环境到小环境的自然、流畅、协调的过渡与对接。这就使得环境互相对接,彼此沟通,容为一体,又处处遵循正常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行为规律,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能享有一处轻松、安逸、环境优美的舒适场所。总之,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以活动者的行为活动规律为主线,以日常生活项目的停留时间为节点,划分各功能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人们活动环境最重要的部分,可以直接反映出环境的优劣,因此,应加强活动区域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以改善和提高人们活动休闲的环境水平。

三、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活动环境设计

(一)生态活动环境设计的范围和原则

生态活动环境规划设计的范围主要从两个方面界定;一是以整个在城市环境中的布局为主要考虑对象,针对活动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综合考虑方位、地址、周边环境情况、气象等因素,对活动区选址进行规划设计。二是以活动区内的生态规划布局,如广场、道路、院落、主题建筑物、小品等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1.自然协调原则

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保持和维护景观、各功能区之间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