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环境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遵循办园理念,凸显环境创设主题
幼儿园的环境是一所幼儿园的名片,是这所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外在体现。立足本园的办园理念进行环境创设,让环境具有自身特色,是我们进行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统一的价值观引领下的学前教育中,学习和模仿并非不可。因此,我们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一方面像蜜蜂采蜜一样,多方学习名优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集众家之所长以为己用;一方面针对本园的实际,围绕“福园福源”的办园理念,以“福”文化为环境创设主题,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身现有资源,为孩子营造舒适、安全、互动、自然的幼儿园环境, 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并能与环境互动,使环境成为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载体和资源。
二、因地制宜,打造人文大环境
我园的环境更注重“环境即课程”的教育功能,将人文环境与“福”文化的打造合二为一,营造处处有文化的校园氛围,使环境成为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丰富着环境的内涵。
1.合理划分户外运动场地
我园面积比较大,户外场地很宽,因此,我们请设计师对我园户外场地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和改建。如今,软硬结合的塑胶场地、防腐木地板和水洗石、鹅卵石、透水砖地面及崭新的塑料草坪,给幼儿以不同的体验;玩沙池、嬉水池、攀爬架、投掷架、运动休闲长廊、多功能大型玩具、户外区角活动小屋、果园、菜园等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幼儿们的活动空间。
2.精心营造文化育人氛围
围绕办园理念,在园所总体环境规划上力求体现文化内涵,布局做到错落有致、疏密合理。我园对旧教学楼的外观及内部功能室、活动室都进行了改建,重建了幼儿的农耕实践基地――幸福农场,优化了幼儿园的绿化树木,幼儿园园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经过改建和维修后,我园以福文化为主题的福宝科学屋、福星音乐屋、福娃农家屋、幸福超市、惜福饼屋、大型建构区、创意美工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都已向幼儿开放。
3.因地制宜投入游戏活动材料
为丰富幼儿户外活动,我园花大力气加强设施设备的添置及更新,在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发动教师和家长自制教玩具,添置了大量户外游戏材料,如木梯、活动爬网、防腐积木、滚珠车、轮胎、铁环、陀螺、跳绳、橡皮筋等等,并配套定制了不锈钢玩具架、轮胎架等,满足幼儿们活动的需要。
三、注重实效,创设温馨小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合理利用楼梯、廊道、门窗、活动室等进行创设,做到每个楼梯、每个楼层、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创设主题,凸现我园的园所文化。
1.楼梯
我园的三个楼梯间,分别被布置成“福娃农家屋”“福宝科学屋”和“福星音乐屋”。农家小屋里陈设着各种农具、种子、农产品、编织半成品及农家劳作图,让幼儿充分感受田园文化;科学小屋里有适合大、中、小班进行科学探索的各类用品,可进行声、光、电、力学等实验;音乐小屋里陈设的是关于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图片及饰物,各类打击、吹奏、弹奏乐器以及音响设备。楼梯的墙壁则分别被布置成以百字福为衬托的民俗节日画廊、民间工艺一条街、《弟子规》八德故事帘、长卷轴呈现的图文成语故事等。
2.廊道
走进双幼,随处可见中国红:大红剪纸、中国结、百字福。每层楼的廊道吊饰突出本土文化,各有不同的主题。
底楼突出的是美食主题。取材于本地繁荣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的江湖菜、风味菜图片及佐料原型被巧妙呈现。幼儿们在廊道里玩区角游戏的时候,美味的家乡菜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着幼儿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楼体现的是农味主题,用本土的农家用具,如面筛、蒲团、草帽、棕扇、鱼网等为道具,在上面或画或贴各种体现民风民情的图画、幼儿作品等等。
三楼体现的是文学主题,将本土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图片配上大班幼儿所熟悉的古诗词或儿歌,用废旧塑料加上传统图案的边框,成为一道可赏可读的风景。
3.功能室
有特色的功能室是幼儿园里一道绚丽的风景。蒙台梭利主张培养幼儿“专心、独立、秩序、协调”,这八个字的箴言也是我园功能室活动室所要呈现出的一种幼儿发展的状态。我们为幼儿打造了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化。我园富余房舍极为有限,但我们充分利用每个可利用的空间,开设了美工创意室、图书阅览室、大型建构场、科学探索屋、农家小屋、艺术体验屋、多功能活动厅、教师学习室、会议室、舞蹈室等,既满足了幼儿和教师开展活动的需要,又洋溢着家的温馨,使幼儿园成为教师、幼儿和家长都喜欢的乐园。
4.活动室
活动室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主要场所,各班为幼儿创设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教师们精心的规划布置,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各班都开辟了四个以上的室内活动区,加上室外走廊上的区角,可以满足全班幼儿同时参加区域活动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彰显特色,环境价值最大化
1.立足本土,目标明确,特色鲜明
首先,环创的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围绕我园的园本文化理念和创设主题,广泛征求教师和孩子们的意见,并多次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制定并修改环创方案。园所大环境的创设利用长长的暑假进行,各班老师根据《活动区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及《教师操作手册》,写出班级环创方案,经行政审核以后方可进入实施阶段,避免了盲目性。
其次,环创的过程充满创造和想像。如楼梯间有几根消防水管,老师们巧妙地用绿色皱纹纸把管子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地环绕上去,别有一番情趣。大班开展了主题活动“飞向太空”后,孩子们每人画了一幅图,老师把幼儿的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上一些相关元素,火箭“飞向太空”的场面就生动地展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环创的过程师幼共同参与。“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我园在环创中,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只有真正参与了环境创设,幼儿才能对秋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因地制宜,改善条件,发挥价值
一、环境创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及需要。《纲要》也明确提出:“教师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理应如此: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个别教师为图自己教育教学的方便,往往“自编、自创、自导、自演”,没有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也很少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而只是让幼儿被动地充当教师布置的环境的观赏者。这样创设的幼儿园环境,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性,自然是存在问题的。
(二)环境布置片面追求美观,而忽视教育价值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具有吸收性的心智,能够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我发展。这个环境的“准备”离不开教师的教育艺术。但是,笔者调研发现,很多幼儿园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过多地注重环境美观而忽略了环境的教育性。例如,某幼儿园小A班教室天花板上挂满了串串精致的串珠,它们五颜六色,设计得非常美观,反映出教师精湛的手工水平。不足之处在于这样的环境并没有契合当月的主题“美丽的秋天”,挂在天花板上的串珠高离幼儿的视线范围,并没有吸引幼儿的目光,也没有体现这些串珠的教育意义。放眼望去,班内堆积着满满的物品,但没有一样是幼儿的作品。笔者随机访问了该班的教师,得知该班为了迎接评比,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环境创设的任务。当被问起在天花板上挂串珠的用意时,教师回答:“因为好看。”诚然,该班教师把布置环境当作急需完成的任务,以为把教室布置完整、好看,就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却忽略了这些环境创设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从另一个层面也可以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教师平日由于工作琐碎繁忙,没有余力做好环境创设工作,一到“评比”就将环境创设的目的变成了“向专家展示”。依据此目的而创设的幼儿园环境,成为成人观赏、评价的对象,丧失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三)区域材料投放统一,忽略幼儿个体差异皮亚杰曾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工具和桥梁,教师需要合理调配,结合幼儿园的条件、幼儿的需要等合理地投放材料。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注意到了小、中、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根据年龄特点投放活动材料。如,根据小班幼儿“好模仿、创造性发展能力尚低”的特点,有根据地投放类型少、数量多的材料,减少了小班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发生;再根据大班幼儿“思维敏捷,爱学好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在区域中适当投放半成品、废旧的物品及原材料,为大班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创设条件。但是,笔者观察到,同是大班、中班或小班,其区域投放的材料基本一致。可见,幼儿园在区域投放的时候注重了同一年龄段幼儿的共性,却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四)区域分布不合理,忽视环境规划教室环境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活动。活动区的安排与环境的整体性,是幼儿教师在布置环境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两大因素。但是,一些幼儿教师考虑欠周全,没有注意到区域的动静差异,导致区域分布不合理。幼儿园活动区按类型区分大致可以分为阅读区、美工区、表演区、建构区、益智区等,这些区域由于活动性质的差异,有明显的动静之分。例如,建构区需要幼儿动手操作,避免不了对材料的组合和幼儿的讨论,会相对吵闹,表演区亦是如此。而阅读区和美工区要考虑到为幼儿提供一种舒适、安静的环境,方便幼儿阅读、思考。因此,在进行这些区域的布置时,需要考虑区域的动静区分,恰当利用教室的格局,将阅读区、美工区等安静区域和建构区、益智区、表演区等非安静区域隔离。但是,部分教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仅仅考虑区域的美观和整体的布局,将安静区域和非安静区域安排在一起。忽略区域的动静因素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影响教师组织活动,还影响了幼儿的活动投入度。
(五)忽略教育目标,环境创设与目标脱节《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共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育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是评价教育活动价值的依据之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课程教育目标应存在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也即,环境创设应当为教育目标服务。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除主题活动中主题墙的设计外,一些情况下把环境创设当作独立的、片面的工作,忽略环境的整体性、环境与教育目标之间的一致性。这样创设的环境,较易产生“白费力做无用功”“与教育目标脱节甚至违背”等弊端。
二、建议
瑞吉欧特别重视幼儿园环境的作用,认为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校园内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形成完整人格。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应当统筹班级内外的环境条件,做到“让每个角落都说话”,所有环境都“可记录”,让幼儿能够以自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幼儿主体性,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瑞吉欧认为,儿童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主角,他们能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象征语言和其他媒介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2〕。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支持者、引导者,而非主导者。首先,物质层面,教室内须有幼儿可自由表现的区域。考虑到幼儿身高的限制,在设置主题墙时,应将1.2米以下的墙面区域作为幼儿操作区域,或由教师收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其次,精神层面,教师应当学会与幼儿的作品“对话”。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较低阶段,特别是小班幼儿,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动作发展常常是不同步的,因此,也较常见到幼儿“因喜爱同伴但不懂表达而打对方”的行为。教育的前提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理解幼儿的行为,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引导。而幼儿的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心理需要、思维方式等,是诸多心理学家观察幼儿心理行为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学会从幼儿的作品中把握幼儿的心理,通过幼儿的作品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适时引导幼儿,促进其达到“最近发展区”等。
(二)兼顾教育性与美观,协调统一良好的园区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情感、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应先考虑环境的教育性,而不是纯粹地注重美观,以成人的角度高估精心设置的环境对幼儿的吸引力。幼儿通过感受美、表现美,丰富审美经验。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了让幼儿感受,而忽略了引导幼儿表现。对幼儿而言,某些半成品是很有趣的,比起教师精心设置的完整的环境,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够自由表现的材料。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所布置环境的外在美,走出成人的视角,以幼儿的角度去理解环境、布置环境;更要适当地“留白”,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机会,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性,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三)合理投放材料,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蒙台梭利认为,对儿童的教育不是成人按照一定的教材自下而上传递的过程,而是通过成人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协助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3〕。一种环境之所以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是因为现代生活环境经过不断地改造和发展,结构极其复杂,并不完全适合儿童。幼儿要获得身心发展,适应现代生活,必须借助成人的帮助。特别对3岁以后的儿童,更需要一种能够刺激他们活动动机的环境,这样一种能够激发幼儿内在生命力的环境,要有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有能为幼儿提供各方面训练的教材或教具,能够让幼儿自由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因此,教师要兼顾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按难度、分层次投放活动材料。
(四)科学分布区域,做到动静区分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是幼儿教育课程的一个部分,是幼儿园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4〕。幼儿的注意力极为短暂,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幼儿在自己“个人空间”(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里的表现是富于独创性的,喜欢独立玩耍与活动的幼儿是有“头脑”的。因此,在设计区角时给幼儿塑造丰富的空间形式的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私密性要求,合理规划活动区的位置、空间等,使他们平静情绪、集中思想,减少外部环境对幼儿的干扰。这时候就要考虑不同活动区之间的动静之别、区域之间的格局、空间大小等,将安静区域与非安静区域隔开,并尽可能地争取幼儿独立活动的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独立、平静、专注地活动的区域。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幼儿的健康是全方位、可持续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幼儿心理安全需求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安全是人追求的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此外,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幼儿的心理安全需求出现在婴儿期,这一阶段属于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如果父母和婴儿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既满足婴儿的身体需求,也满足婴儿的心理安全需求,那么,这将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意义
好奇心强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探索欲望。这种环境既包括客观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主观的精神环境,如幼儿园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幼儿探索客观环境为例,国外研究者沃克和吉布森曾进行了一项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后来被认为是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召唤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另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呼唤也无济于事。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说明了,幼儿在婴儿阶段时已经具有心理安全需求的动机,如果没有抓住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时机,导致幼儿缺乏心理安全感,这将不利于幼儿内在探索兴趣的发展。
(二)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人格结构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并依次渐进发展。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快乐是建立在心理安全满足基础之上的,弗洛伊德从人格的最低级阶段就谈论到了心理安全教育的意义。安娜•弗罗伊德在其父亲的人格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为了获得快乐、避免痛苦会采取一定的防卫机制,如压抑、否认等具体手段,这些都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深刻的影响。安娜•弗罗伊德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提供了蓝本。2.蒙台梭利倡导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在其教育著作中这样指出: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二是指经过教师组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符合幼儿发展兴趣的、数量适当的材料和教具。在蒙氏教育中,特别注重营造一种充满爱心和亲情氛围的、家庭式的心理环境。众所周知,家是爱的港湾,是一个人情感的归属地。幼儿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生活,更利于其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发展真实的自我。
二、目前幼儿园隐性课程中存在的幼儿心理安全教育隐患
(一)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品质不高
幼儿教师职业品质包括思想品德品质、基本文化素质、教育技能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但有些幼儿教师认为自己面对的是幼儿,因此降低了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表现出把幼儿教育事业作为谋生的职业追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追求教育专业化的意志。由于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心,致使幼儿园虐童事件层出不穷,这将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环境创设存在基础性的方向错位
目前,幼儿园无论是在班级环境创设上,还是对幼儿园的公共区域环境规划方面,都存在着基础性方向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环境创设过分地以美为价值取向。环境是会说话的教育要素。教师根据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偏向,通过精心布置班级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强化其色彩刺激。但是,如果教师不顾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在班级内装饰过于花哨,那么环境将失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成人的观念为价值取向。环境是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交互创设的,但在一些幼儿园中,仍存在着一切教育活动以幼儿教师为主导,完全忽视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完全丧失了环境创设的主人公身份,因此,这样的环境只会让幼儿感到疏远,产生焦虑,不利于其心理安全感的满足。
(三)一日活动安排和衔接不合理
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的。有些幼儿园盲目地追求小学化,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一些小学内容课程,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幼儿园在制定一日活动安排时,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这样往往会使幼儿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
(四)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存在不和谐因素
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职业素质不高,容易对某些幼儿形成刻板印象。由于幼儿身心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较好地理解“规则”和“秩序”,这给幼儿教师的管理与教学带来了难度。此外,部分幼儿园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出现“小学化”趋势,“成绩”“幼升小指标”成为考核幼儿教师的重点,使得那些影响教师教学进度的幼儿就成了教师冷落的对象。这种不和谐的师幼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之间形成的同伴关系,能减少不利因素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它在幼儿人格的形成和情绪情感的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也表明,对于中途转入到其他班集体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融入新的集体,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处于被接受的阶段,不容易从同伴那里获得心理满足感,往往会表现出攻击他人、保持沉默等情绪特征。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作用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推动其无私地为幼儿服务,并能有所作为的内在精神动力。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生理成长需要,而且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需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首先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善于运用幼儿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二)提供真实的准生活环境和有准备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外部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蒙氏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是真实的和可操作的活动材料。这样既能使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可以使幼儿通过基本的生活活动与练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成为环境的主人。在瑞吉欧教育的基点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元素,被称为“第三位老师”。他们把包含着丰富教育信息和资源的环境作为教育的“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无论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属于幼儿园的隐形课程,都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合理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规章制度
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要尽量减短各环节的转换时间。如,大班幼儿喝牛奶的时间完全可以在自由活动中进行,没有必要统一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个别幼儿拖延而导致过渡环节时间长,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纪律和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如果安排过于混乱,容易使幼儿成为时间的“随从”,迷失自我,容易焦虑,不利于其心理安全的满足。但是,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四)建立良性的师幼关系
方城县本着“以农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制定基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构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19项管理制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农合制度体系,将新农合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7年,该县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并参与全省联网。2011年,该县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即时结报,并制定“信息共享、即时传输、远程监管、网络审核”流程,简化了报销手续,方便了老百姓。
(王 伟 任礼飞 张军起)
流动医院车开进包头市乡村
日前,包头市中心医院内、外、中医资深专家及超声、检验、心电图等15名医务人员利用“流动医院”车在土右旗毛岱村开展了义诊活动。这次活动由包头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田永生带队,参加义诊活动的医务工作人员都是各自专业的精英,对临床医学有着丰富的经验。活动中,医务人员为村民免费体检,包括心电图、B超及生化检验项目,共免费体检60余人、义诊160余人、发放医疗保健宣传册300余份。
在活动现场,土右旗毛岱村村民赵大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开’到田间的流动医院给我全身做了个大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一点儿毛病也没有,这下我种地更能下大力气了。” (张 璐)
医用含汞产品将退出市场
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防治医用汞污染,普及环保型合格血压计绿色健康行动”于2013年6月7日在北京市启动。
汞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水银柱血压计和温度计。汞很容易被人体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长时间暴露在高汞环境中可以导致肝、脑、肾的严重损伤。因此,汞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继温室气体之后,另一种能够影响全球性污染物。面对我国2.6亿高血压患者和数百万医护人员,逐步淘汰涉汞医疗产品,创建绿色健康的医疗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据悉,2013年包括我国在内,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的人为排放。《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要求2020年后禁止生产和进出口传统的汞柱血压计和温度计等含汞产品。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行《全球医用汞消除计划》,目标是在2017年全球减少汞柱血压计和温度计的70%,保护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不再直接暴露于汞污染的环境中,同时也将减少汞对环境的破坏。 (刘 冬)
转基因生物品种须严格审批
日前,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修订的《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农业转基因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产品被明确列入了出入境人员携带物的检疫范畴。
《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携带农业转基因生物入境的,携带人应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输出国家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不能提供的将限期退回或销毁处理。
而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进境转基因生物,按照规定进行标识,还应提供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 (廖爱玲)
中德合作打造“邓州护士”金子招牌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邓州市卫生局获悉,邓州卫校中国德国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中德班”紧急救护专业项目招生启动,“邓州护士”走出国门已为时不远。近年来,邓州卫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良机,坚持开放办学,提升“邓州护士”的品牌水平。学校年培养护士近2000人,实现了“连接南北、辐射全国”的就业格局。目前,该校今年的毕业生已提前与北京、深圳等地的医疗机构签订用工合同。
2011年,邓州卫校被省教育部门正式确定为“中国德国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德班)紧急救护专业项目”实施学校。为适应开办“中德班”,2012年,邓州卫校派出五名专业教师赴德国,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颁发世界通用的专职教师职业资格证。邓州市委、市政府引导邓州卫校把品牌建设作为打造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邓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邓州护士”有万余人在全国30多个省市就业、创业,其优势就是职业技术合格。在各项技能中,尤其是突出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吸氧等护士“五项技术”,打造了“邓州护士”的金字招牌。 (王 伟 丁自立 张 彬)
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
“解放幼儿”是我们的核心理念:解放幼儿,就是要顺应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还幼儿自主发展的权利,既不约束禁锢幼儿,也不一味地放任幼儿,给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支持和帮助幼儿找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方法与途径,在与开放、自主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互动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的目的。
“运动区域”是指根据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不同的场地划分成具有不同运动功能的区域,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供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我们创设的“开放式运动区域”,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动区域中所有相关元素如空间、时间、场地、材料、玩伴的开放;二是指幼儿在多元、开放的运动环境中,能够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三是指开放式运动区域不仅指向开放的园内运动区域,同时还有园外运动区域的拓展。
一、开放的运动区域环境规划
现阶段我们在园内规划了9个开放式运动区域,有以运动功能划分的投掷区、平衡区、攀爬区、走跑区、跨跳区,有以运动器材类别划分的球类区、车类区,还有以主题背景开展的主题游戏区以及民间游戏区。为了区分运动区域,我们制作了风车置物箱,并设计了区域吉祥娃安装在风车箱上,让孩子们一目了然,便于孩子自主选区。
二、开放的运动区域活动组织形式
1、打破常规的园内活动。园内的9大运动区域,我们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在晨间体锻和下午户外活动等固定的时间段,实行混班自选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序自选区域、自选游戏材料、自选游戏内容、自选玩伴开展游戏活动。区域负责人(教师或助教)则不定期地根据孩子游戏兴趣及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游戏内容、丰富游戏材料并在游戏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
2、优势互补的助教活动。家长助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的一项新的举措。期初,为了让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我们首先通过开放日、家长沙龙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开放式区域活动;同时,在家长理解我们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自愿申请和幼儿园邀请等形式,聘用家长助教。如邀请具有运动特长的家长来园开展球类运动、邀请爸爸助教协助做好游戏安保、邀请奶奶助教制作体育玩具等等。家长助教形式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我们运动游戏活动内容,更增强了幼儿参与运动的乐趣,同时也弥补了女教师组织运动活动的不足、弥补了幼儿园人力的不足,同时更是搭建起了良好的家园共育的桥梁。
3、拥抱自然的野趣活动。我园地处农村,园外的小树林和田野都是开放式区域运动可利用的资源。我们结合季节和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园门、拥抱自然:我们来到田埂上,走走“独木桥”;来到油菜地,玩玩捉迷藏;来到蚕豆地,比比谁过的“障碍”多……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之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在我镇有市国防教育基地、新兵预备役高炮团、以及雷达基地。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军营,观看叔叔操练,利用基地的场地,开展形式多样野战游戏,拓展了幼儿运动活动的内容。也帮助幼儿在学习军人不怕困难、严守军纪的同时,获得了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放的运动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策略一:游戏册――内容体现开放。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材料设计一物多玩,也要求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时刻观察孩子与材料互动中的表现,根据幼儿的需求,不断丰富、调整区域内材料。因此,在各运动区域中的游戏内容,有老师预设的,也有孩子们生成的,那么这些游戏方法,如何保存下来,让更多的孩子来了解这些自主生成而有价值的游戏呢?我们制作了游戏册,将孩子们的玩法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且,还根据玩法的难易程度,为游戏设定了1-3个不同等级的星级标注。游戏中,教师及助教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选择难度合适又有挑战的游戏。
策略二:标记提示――细节体现开放。开放的教育理念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区域设计上,更应体现在运动过程涉及的每个细节上。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运动时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挤,存在安全隐患,游戏结束时,玩具材料扔得到处都是,不会整理。为此,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活动在哪里更合适,如何整理材料更快速,并和孩子一起在场地上、墙上,筐上做上相关的标记,看着标记孩子在活动中不用老师提醒和教育,孩子们就能自主找到适宜的地方活动,快速地整理好材料。用到标记提示的还有规则窗,孩子们把各区域中要遵守的规则以及注意点它画下来,张贴在风车的窗口上,形成规则窗,在游戏时,他们看到自己画的规则,就会向同伴介绍。在这样开放式的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主动学习、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则意识。
策略三:组合游戏――方法体现开放。虽然,我们把区域分成了9个,但并不是要把运动割裂开来,只是希望通过专人深入持续的指导,让这一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区域中对孩子运动能力发展目标也不是单一的。为此,我们进行了组合游戏的尝试:1.区域组合:首先在安排场地时,我们就考虑了运动区域之间的互动,把能够开展组合游戏的区域相应放在一起,如,走、跑、跳的运动可以开展组合游戏,相邻的区域很方便合作,两区之间离得远的可以根据需要向其他区借用材料进行组合游戏,或设计游戏情节进行互动的游戏,例如,车类区游戏,我们设计了长途运输游戏,孩子们推着车从车类区出发,根据游戏要求,路经各区,完成各区任务,将货物送到指定地点;又如,平衡区和攀爬区,孩子们通过平衡的障碍后到达攀爬障碍,形成一个游戏链,孩子们也很感兴趣。2.同伴组合:实践中我们更是提倡幼儿能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游戏,如通过规则提示,要求孩子合作,在袋子传球游戏中,规则要求两人共同用袋子抬着球传给下一组;又如通过控制材料,促进孩子合作,在主题游戏“勇敢小特工”中孩子每次通过障碍获得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只有大家的信息合起来才能找到钥匙;再如通过加深难度,推动孩子合作,在车类区游戏中,各种车辆要过独木桥,独轮车好过,滑板车就过不去,他们就在一起商量出,把滑板车放在独轮车中一起运过去。开放、灵活的游戏方法帮助和支持着孩子更愉快地投入到运动游戏中,同时也为提升个体健康成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策略四:星级区域贴――评价体现开放。开放式运动区域的每次活动,均打破了原有的班级框架,到各运动区活动的每个孩子均来自同年级的各个班级。这给教师的观察、指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让班中的老师了解孩子的运动情况、并适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呢?我们尝试设计了运动区域的贴纸,为每个孩子建立了“我爱运动”的记录册,每个孩子在每天的运动区活动结束后,区域中的老师会给孩子一张本区的贴纸,孩子拿了贴纸后,回班级就贴在册子上,这样班中的老师通过浏览记录情况,就能了解孩子每天的动向,也能给予相应的引导。例如,发现有孩子一直在同一个区域中活动时,可以多鼓励孩子到其他区域去活动。但是,在使用了一学期之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方式只能了解孩子的动向,他们的运动情况,班级老师还是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对区域贴进行了改进,变成了星级区域贴,以奖励的形式发放给孩子,能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运动,运动量足奖励三颗星,基本能完成的奖励两颗星,参与活动,运动量不够的为一颗星,自从使用了星级贴纸后,孩子们运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也就更加科学了。
很多幼儿园都会创设一个供家长接送孩子时休息、交流的公共区域,我们集团的各个分园也都有这样的“家长驿站”,有的设在大厅一隅,有的设在走廊的转角,有的设在楼道的一端。如何让它在家园共育中发挥一些作用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一个温馨舒适的地方
要想让“家长驿站”在家园共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关键是要吸引家长的关注,让家长愿意在那里坐下来,愿意参与一些活动,愿意表达、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家长呢?我和教师便到“家长驿站”现场坐一坐,实际体验此情境中家长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同时用“家长会喜欢这里吗”“这里会让家长产生坐下来交流的愿望吗”“家长在这里有安全、舒适的体验吗”“在这里家长需要什么”等问题,来进一步思考“家长驿站”的场地设置和环境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我带领教师翻阅了有关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书籍,发现舒适且相对私密的环境能让人身心放松,缓解内在压力,而且愿意表达和交流。于是,我们对原来的“家长驿站”的空间安排和环境布置作了调整。
更具私密性。相对独立、私密的空间符合成人保护隐私的心理,利于放松、休憩、沟通。我们有的园区用一款镂空的木雕门将楼道尽头的区域和楼道作了巧妙的分割,使“家长驿站”既通透又相对隐秘;有的园区在大厅一角隔出一处圆弧状的空间,靠窗处配上风格清新的香格里拉帘,面向大厅的玻璃上搭配风格一致的帷幔纱帘,既体现了私密性,又与外界连通;有的园区则借助绿色植物的摆放使“家长驿站”呈半包围状,创造出一处既私密又美观的空间。
更具亲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会影响人际交往,其中家具的不同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他们把家具安排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家具成行排列,使人产生距离感;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家具组合排列,使人心情愉快,产生亲密交往的愿望。我们的“家长驿站”整体上体现了亲社会空间的设计理念,比如我们大多布置矩形橱柜,因为矩形是在视觉上最能让人感到平衡舒适的一种形状。我们还选用了配套的美式小沙发、碎花布艺桌椅,配上简欧风格的抽屉小隔柜,在沙发中间的小茶几上摆放插花作品等,让“家长驿站”的内部空间安排和布置有利于激发家长产生分享和交流的愿望。
更温馨舒适。清新、柔软、暖色系的软饰搭配能使整个空间的色调既统一又有变化,能将“温馨”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有的园区在“家长驿站”摆放了暖色系软包沙发,配上纱帘、珠帘的朦胧质感,为家长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交流场所。有的园区提供了橘黄色、米色系列的布艺靠垫、工艺品等饰物,家长仿佛置身于家中温暖的客厅或书房,有益于放松心灵、敞开心扉。
赏心悦目的环境渐渐地吸引了家长,有更多的家长愿意在“家长驿站”坐下来,互相分享、交流育儿经验。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个温馨、舒适的港湾。”
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思考在“家长驿站”可以做些什么,以便让家长获得更多的育儿信息和经验。通过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家长对育儿方面书籍的阅读量比较少。于是,我们想到在“家长驿站”创设一个阅读分享的平台,让家长由读书开始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一开始,我们把大量的书籍放在“家长驿站”一角,供家长翻阅,结果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大多数家长只是偶尔翻翻,有些书籍更是无人问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展开了反思,最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即我们提供的书籍大多比较专业、理性,读起来并不轻松,难以引起家长的兴趣。
找准了原因,我们就改变了由幼儿园统一提供书籍的做法,改为由家长自己来推荐书目。我们明显感受到,家长推荐的书籍基本上是当前的育儿畅销书或蕴含教育哲理的经典著作,比如,玛兹丽施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帕蒂·惠芙乐的《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等等。在家长推荐书目的基础上,我们以传递正确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整理好书单,以每月更新一次的频率投放到“家长驿站”。为方便家长了解和阅读,我们还附上导读卡,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以及推荐理由。
对我们投放的书籍感兴趣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很多家长觉得受益匪浅。然而由于家长大多是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段里到“家长驿站”阅读的,所以往往无法静心阅读,完整领悟。有位妈妈就跟我提议:“这里提供的图书都很精彩,你们是否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家长们进行分享阅读呢?”这位家长的提议点拨了我。我们立马行动,在“家长驿站”增设了“漂流图书角”。家长只要在“漂流图书借阅登记表”登记,就可以借走自己需要的书籍。如果家长有好书想提供给其他家长阅读,也只要把书放入“漂流图书角”,然后在“漂流图书书目表”中做好记录就可以了。这样的循环交换方式更便于家长间的分享阅读。于是,“家长驿站”的小小图书角成了一处活跃的图书流动点,新书不断上架,激发了很多家长的阅读兴趣,家长翻阅、借阅书籍的频率明显提高了。
一个分享交流的地方
家长每次在“家长驿站”小憩时,互相之间会聊聊家常,也会交流一些育儿心得,但这种交流是个别的,零散的,没有主题的。我想,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家长的交流面更广泛,话题更集中,是否能更好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育儿过程中的困惑?经商讨,我们在“家长驿站”开设了“互动话题”的板块,实行班级轮流制,每周由轮到的班级负责收集家长关心的话题,然后公布在“家长驿站”的展板上,同时提供笔、纸和便签条等,鼓励家长用留言等方式表达观点,试图发动全园家长来互动分享。但是,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家长驿站”的互动话题的回应并不积极。于是,我把教师们召集起来一起寻找原因。A老师提出,可能是话题没有找准,不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所以互动不起来。B老师认为,可能是话题比较散,不够聚焦,所以家长没有兴趣讨论。细心的C老师发现,有些家长不愿意发表观点,是因为有顾虑,担心自己的观点有误,所以不敢写。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改变了做法。首先,我们把征集到的话题进行梳理,如果是家长共同感到困惑的话题,就作为“家长驿站”的“互动话题”。如果是个别家长的问题,就由教师在班级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比如“怎么看待鹰爸虎妈的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沉迷ipad等电子产品怎么办”等话题就是现实中许多家长的共同困惑,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逐一放入“家长驿站”的“互动话题”中供家长们讨论。同时,家长的交流方式不必局限于文字交流,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是简短的评论,可以是文字配简图的形式,可以是照片展示,也可以是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如果家长有顾虑,可以不署名。这样一来,家长们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了,互动平台上家长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了。
除了给家长提供话题讨论的平台,我们还会抓住契机对家长进行一些育儿理念方面的引领。例如,当发起“祖辈教育怎样扬长避短”的话题讨论时,我们适时地提出“送给家长们的10条教养建议”,从了解孩子、赏识孩子、培养习惯、言传身教等角度梳理出简单、可操作的建议,并展示在“家长驿站”的墙面上,让家长从中得到启发。我们还组织了“家长眼中的孩子”摄影展,展现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有草坪嬉戏的动态照,有专业拍摄的全家福,也有孩子游戏时的特写……除了让家长写上简明的图注外,我们还有意识地配上一些传递正确教育理念的点评,比如,“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一定是个美妙的旅程”“远离ipad,走入游戏更精彩”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一个体验了解儿童的地方
我们常常会在离园前听到家长指着孩子刚完成的作品品头论足:“你这画的是什么啊?一点都不像!”使正兴致盎然的孩子很受挫折。为了让爸爸妈妈亲身体验孩子的创作过程,了解孩子艺术表现表达的方式,我们在“家长驿站”中增设了小桌子,提供了彩纸、橡皮泥、图画纸、水彩笔等材料,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渐渐地,家长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巨大的,孩子的艺术表现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成人,成人不能以“像不像”来衡量孩子的作品。后来,我们还把孩子的作品保留下来,每周五进行一次作品展,让更多的家长体验到孩子的潜能和创造性。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体会与实践;高安市瑞阳大道
从1980年我国规划界最初尝试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至今,借鉴国外经验和20多年来的本土化、地方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及控制方式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是在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指导下,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府公共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导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的控制、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规定性指导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容积率、绿化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及配置的公共设施;指导性指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体、体量、风格、色彩要求及其他环境要求。
2 实例运用
2.1 实例简介
高安市城区位于江西省稍偏西北,地跨锦江中下游两岸,东界新建县和丰城市,南接樟树、新余二市,西连上高、宜丰县,北倚奉亲、安义县,地处东经115°00′12″至115°34′56″,北纬28°02′44″至28°38′29″。全市地势地貌属鄱阳湖平原地域。市内地势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锦江贯中,夹水而城,山川秀丽,水陆交通方便。
2.2 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北起莲花北路,南至高安大道,西起东环北路,东至象山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300.71万平方米。
2.3 现状概况
规划区用地以耕地和居住用地为主,高安大道与瑞阳大道之间有部分行政办公和商业用地。
2.4 规划原则与思路
2.4.1 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对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定界控制。
2.4.2 注重景观与环境规划设计,创造一流的环境质量,体现新城区的时代特征。
2.4. 3 充分利用自然地物地貌,减少建设工程总量。节约投资,优化规划区的总体环境,实行可持续开发。
2.4.4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现状及用地特点进行深化。
2.5 注重城市设计引导
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上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行空间景观分析,特别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扩展,是为充分反映规划意图的补充和具体,虽然这些空间景观规划是控制编制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引导,能使业主及设计人员既能掌握一定依据和意向,又不失去更多的选择和创造性。
2.6 强调公共设置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规划
对规划区内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突出满足城市发展的非盈利性项目(如社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社区医疗卫生、小学、幼儿园等)和各级市政公用设施(停车场、供水、供电、电信、邮政、环卫)的用地控制要求作为规模落实到用地上,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调控和引导,保证基础性、公益性用地不被侵占,切实保证公众利益。
2.7 对每一个地块做了法定和管理图则
为加强开发方、建设方对用地选择的可靠性和目的性,增加了透明度,分图则图文并茂,其中既有地块的位置图,又有地块详细控制图则,同时对地块的综合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作了较明确规定,减少了控制的难度和随意性。
2.8 增加管理文本和图形
规划成果除传统控规要求(说明书、文本、技术图纸)提交成果外,增加了管理文本和图则。加强了规划的法制性内容,体现了规划的法律性规范性,规划初步成果经市规划局审核后,在社会上进行公示,增加规划成果透明度。
2.9 实例规划地块控制一览表
规划地块控制一览表
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地块编号项目
分类
地块编号
项目 A-1 A-2 A-3 A-4 A-5 A-6
控
制
性
指
标 一、用地 1、用地性质 R2 G11 C/R C6 C/R R2
2、地块面积(万m2) 8.6409 0.9952 2.1469 3.8777 1.1417 4.8317
二、指标 1、建筑密度(%) ≤30 ≤10 ≤32 ≤20 ≤35 ≤24
2、建筑限高(层) 15 3 9 9 9 6
3、容积率 ≤1.5 ≤0.1 ≤2.0 ≤1.0 ≤2.2 ≤1.4
4、建筑总面积(万m2) 12.9614 0.0995 4.2938 3.8777 2.5117 6.7644
5、绿地率(%) ≥40 ≥70 ≥38 ≥45 ≥35 ≥45
6、配建车位(个) 258 6 1075 50 62 135
7、建筑后退红线 cde bde bd be e
8、出入口方位 东、西、北 开放式空间 南 北 北 东
指
导
性
指
标 三、建筑特色 1、建筑形式 L F L S L S
2、建筑体量 0 X 0 0 0 0
3、建筑风格 M C M M M M
4、建筑色彩 Q Q Q Q Q Q
配
套
设
施 四、市政管线 1、给水接口 C3 D4 E5 C3 B2 B2D4 B2 E5
2、雨水接口 C3 D4 E5 C3E5 B2 B2D4 B2 E5
3、污水接口 C3 D4 E5 C3E5 B2 B2D4 B2E5 E5
4、电力接口 D4 C3 D4 D4 E5 E5
5、电信接口 E5 E5 D4 E5 E5
五、高程控制 室外地坪标高(m) 建筑室内标高比相邻道路中心标高高30cm以上。
六、其他配建设施 详见公建控制表。
备
注 1、配建车位:居住用地按0.2个/100m2建筑面积、商住用地按0.25个/100m2建筑面积、商业用地按0.3个/100m2建筑面积、
工业用地按0.1个/100m2建筑面积配建。(停车位以小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如需要按集装箱车计,换算系数取3.5)
2、建筑形式:指物质形体,L-线形状,S-曲折状,F-自由状
3、建筑体量:指建筑在所处环境的比例与尺度,D-大,X-小,0-由指标控制,不作要求
4、建筑风格:指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E-欧陆风格,M-时代潮流,C-地方特色
5、建筑色彩:指建筑外墙的用色处理,Q-清爽明快,Z-简练沉稳,T-重彩凸显
6、后退红线:a高安大道后退10米、b瑞阳路后退6米、c莲花北路后退6米、d东环北路后退6米、e周家路后退3米。
7、市政设施接口:A1高安大道、B2瑞阳路、C3莲花北路、D4东环北路、E5周家路
8、①幼托、②小学、③中学、④卫生站、⑤邮政代办、⑥邮电所、⑦消防队、⑧停车场、⑨垃圾站、⑩公厕、11配电房、
12变电站、13煤气站、14医院、15菜市场。
地块配套公建设施控制表
序号 位于地块号 项目名称 用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设置要求
① A-1 幼托 2000 1000 独设
④ A-5 卫生站 20-80 40-190 独设
⑤ A-5 邮政代办 25-50 20-30 配合公建设置
⑩ A-1 A-4 A-6 公厕 60-100 30-50 独设
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办学优势,构建以语言类、经济类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专业+英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下设外语学院、商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共2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余人。师资由硕士学历以上专职专任教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构成。学校的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等教育教学设施完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已与美、英、法、德、西、日、韩等13个国家及地区的高等院校多类别、多层次合作,选派数百名学生、教师赴海外学习深造。
学校坚持“一切以服务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积极向上、善于学习、和谐高效、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
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一、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
注:1.招生计划数以《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
2.收费标准:以相关文件为准。
二、报考条件
1.符合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
2.必须参加2016年考生所在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招生统一考试;
3.必须参加2016年考生所在省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4.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身体健康,无生理缺陷;
5.文理兼收,各专业限招英语考生。
三、录取原则
以2016年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四、报名和考试
凡报考本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按生源地省市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参加高考报名及生源地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
五、联系方法
学院地址:上海市东体育会路390号 邮政编码:200083
咨询电话:021-51278024 51278025
学院网站:xdsisu.edu.cn
【艺术类专业介绍】
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具有扎实的音乐教育理论和音乐教学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能够在普通或双语中小学、音乐团体、音乐培训机构中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并能在音乐教育的对外交流活动中发挥沟通与桥梁作用的音乐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艺术团体演职人员、音乐专修学校教师、艺术特色幼儿园教师等工作。
办学特色:依托学校出色的外语教学条件与环境,将音乐专业学习与外语学习相结合,开设专业外语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支持。根据课程设置要求采用小班化授课,钢琴、声乐基础课一对一教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专业音乐会、视听会以及举办国内外专业大师班、公开课、讲座沙龙,拓宽学生视野。
数字媒体艺术(影视编导与制片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数字内容产业研发能力的创意型、研发型人才,培育具备数码影视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并能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从事数码影视的策划、编导、特效监制、影视包装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数字内容创意产业领域内创意类、研发类、设计类工作;影视制片人(策划人)、导演、编剧等。
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创意空间,提供校
企合作的实习平台。重点课程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本专业方向有短期和一年以上的海外交流项目,包括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高校的国际交流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等。
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制作与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系统掌握现代影视创作理念和设计制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的各类应用软件,具有3D影视、动画原创能力、国际创意研发能力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国际化影视制作公司和创意团队提供的剪辑师、摄影师、影视特效工程师等职位;涉外3D影视动画公司的设计与开发、创意研发类工作。
办学特色:上海首家开设3D影视动画设计与开发培养方向,本方向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签订了双学士学位本硕连读合作培养协议,在上外贤达学习期间,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小班化全英或双语教学模式,教学团队由英国诺桑比亚大学选派的师资团队、沪上知名高校教授、我校资深海归教师共同担纲,后两年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学习。经考核通过,可同时获得本校颁发的本科学历证书、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诺桑比亚大学颁发的艺术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艺术学硕士学位证书。
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环境规划设计专业知识、具备环境艺术审美和创意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能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以及教学与研发工作。
就业方向:民用建筑设计部门、市政规划设计企事业单位、家具研究设计部门从事室内外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
办学特色:依托学校外语教学的优势、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资源与办学条件,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训练,提供国际交流平台。重点课程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数字媒体艺术(广告设计与策划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广告行业实际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设计软件,有扎实的广告艺术专业理论基础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从事创意、策划、媒介组合经营管理及实践工作,同时具有较高的英语运用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城市小区;小区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城市秩序的有效运行,必须对城市小区的建设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特别是当人们对城市家居生活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小区的格局和设施极为重视的背景下,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人文的角度来看,对城市居民小区的规划管理都显得十分重要。
1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1城市小区规划的目标
在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背景下,城市居住小区规划的目标必须要围绕21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为依据,强调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主,尊重现有地理环境和城市环境,建立一个人文型、生态型和现代化的公共居住小区。这是时展的趋势,是人类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之后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所谓“安居乐业”唯有先“安居”才可“乐业”,因此在城市小区规划的目标制定上,首先要考虑的是所规划的小区是否具备有“安居”的条件,规划的目标必须以实现人文关怀的“安居”为本,同时要创造出现代城市急需的绿化生态的理念,这也是人们判断家居小区是否舒适的标准,在现代社会,没有很好的生态园林规划,城市居住小区就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不能吸引市民的注意力。
1.2城市小区规划的原则
城市小区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布局和环境都有重大的影响,对小区本身更是意义重大,所以在进行规划时就必须注意遵守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小区建设的科学合理有效,即能满足现代人对城市小区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又不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相冲突。
(1)要遵守交通顺畅,快捷方便,人车分流的原则。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进行小区规划时,就必须考虑到交通的问题,要把交通顺畅方便,放在规划的首位,实现人车分流,车通人过,避免交通混乱和拥挤的现象。
(2)注重经济适用,尽量降低工程成本。目前我国的住房压力很大,在许多城市都出现老百姓没有房住的局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房价过高,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足以支付住房款项。因此,在小区规划时,可以对造价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一般居民的购房情况,对小区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规划,降低因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房价过高的现象。这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政策的需要。
(3)注重景观规划,建设生态居住环境。面对城市日益增加的钢筋水泥建筑,人们越来越怀念那些鸟语花香的场景,对自然的渴望日益增加。因此,在现代城市小区建设规划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建设一个生态环境极佳的小区,在整个小区的规划中把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来对待,努力建造一个贴近大自然的生态居民小区,创建一个生态型的智能小区,采用先进的生态和智能及太阳能技术,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实现文明居住,生态居住。
(4)还必须在规划时,考虑到未来对居民对自己所居住小区的贡献、参与和分享。
2用地规划
在城市小区用地的规划上,要按照规划原则和目标进行规划。首先可以将住宅中心区布置在用地的几何中心。同时用地规划可以主要分为几个小区,在每个小区又各设一个小的中心区,在每个中心区内建设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每个小区的服务半径可以设置为400m左右,当然这要根据整个小区规模的大小而决定。总之,就是要在规划中形成用地的合理有效,并且保证各小区的有效连接,在整体的构架中,实现用地布局的均匀和高效。
同时,要根据现代人们对家居生活的生态环境需求,必须在用地规划严格控制植被覆盖区,即绿化区。一般的生态型的花园小区公共绿化面积可以控制在30%以上,加上居住小区及组团内的绿化用地,可以把整体绿化面积率上升到50%左右,这样就可以真正实现生态居住小区。
同时在交通用地的规划上,可以根据小区规模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来决定交通的占地面积。这要考虑一个节约和交通顺畅便利的问题,主要考虑居住区的道路和居住内环步行道的组成。一般来说,占地可以控制在10%左右。
而且还必须考虑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占地规划,保证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完整。
3道路交通的规划
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为了实现人车分流,路网的规划可以采用周边视环状道路,有效的保证机动交通和步行的分离,而且可以实现居民以最快速度到达居住地。
道路系统主要由内环和外环组成。外环主要是分担机动车交通,内环为人行道和自行车及电动车道和区内电车道,将步行人流带至居住区中心的巴士或地铁中转站,在规划上实现人车分流。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校区的地势情况,采用人行天桥或者地下通道的方法。如深圳鸿瑞花园的道路系统规划,就建立了明确的分级道路系统。
3.1入口便捷
鸿瑞花园小区主入口选在一、二期之间,次入口南北各一,主入口位于人车流不太集中的南关路上,方便一、二、三期人流出入,也便于物业管理,交通间接明确,骨架清晰。
3.2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
二期路网及人行流线自成体系又与一期相互联系,在满通及消防要求的同时尽量节省道路面积。路网设计充分体现“通而不透”、“畅而不穿”的设计原则,同时利用道路租车个最富变化的视觉走廊和丰富变化的街道景观,小区主干道宽3m,宅前小路宽25m。
3.3合理组织停车
小区停车采取上、下结合,即地下、地面、架空层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边角地带和部分道路沿线布置,本着就近停车原则,区分住户停车和外来探亲访友的临时停车。
此外,环路内部步行道结合中央绿地和建筑布局,构成纯步行环境,实现小区交通道路的环保和安全,保证居民交通的舒适和便捷。但同时必须考虑消防车和急救车的紧急通道的建设。同时,必须把小区内的所有道路有效的链接起来,保证小区设施的整体性。在各小区之间,可以通过环路内部和外部的廊桥连接,加强区内各公共设施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强化人车分流的概念。
同时,必须设置无障碍道路。在小区道路系统和主要的公共建筑入口处,设置方便残疾人出行的残疾人无障碍绿色通道。在老年公寓或活动中心,加强无障碍通道的建设力度,在数量上要有保证。
4绿地规划
可以把绿地总体布局分为三级,即中心公园、组团中心绿化、沿道路绿化带。
中心公园的规划。可以根据小区开发地的自然山谷、山区、森林植被和湖泊,建立一个自热中央花园。如在中央花园低谷处或自然湖泊形成处,开设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其中包括大面积的人工湖泊和游泳池,水上世界等,在沿岸可以设露营区、烧烤点、表演小舞台等,增加主题公园的娱乐性和人文性。在中央公园内,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有系统的植物花卉种植,还可以在湖泊中饲养观赏鱼,并注意把水流、湖泊、草地、树木等有效的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链条。
例如,深圳留仙村居住区的规划,在主题公园的设计上,利用中央山丘,规划为天然公园,在中央山谷江水区规划为人工公园,留仙大道将其分为东西两区,东区规划为康乐公园,西区为文化公园,其中康乐公园可规划为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包括蓄水池和天然游泳池、儿童戏水池、水上小世界等,沿水边与山丘旁的水边可设置露天营区、烧烤点及表演小舞台等,以活跃气氛。而西侧文化公园则靠近文化中心,与文化中心相辅相成。
组团中心绿化。这一部分的规划,可以根据不同区内的局面需要进行规划处理。既要体现生态绿化的特点,又可以让各组团发挥自身想象力,在植被的覆盖上,选择有特色的植物花草,与中央花园形成有效的映衬。一方面方便附近居民的休息娱乐,一方面也要把各部分的绿化与整体结合起来。
沿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规划。沿道路的绿化要尽量的与建筑的结构相配比,根据建筑的分布结构,种植不同的植被花草,同时要尽量的扩大绿化带的面积。各地块的中央绿地要与周围的绿化带建立起绿化通道,相互渗透。同时,还要把山体绿化及景观道路通过绿化带连接起来。使沿道路的绿化带具有绿化美化效果的同时,又有小区绿化纽带的功能。
5公共设施的规划
首先,在居住中心区建设大型的商业购物中心、街道办事处、体育馆、文化中心和公共交通转化中心及部分居住建筑等,形成小区的居民活动的中心点。可以利用竖向设计,即充分利用居住中心区的地面高差,创造交往空间和其他用地的链接点。在中心区的上方可以设置具有标志意义的屋顶或雕塑。居住中心区的广场可以设置成放射状,指向主题公园和文化中心,建成具有强烈景观感的轴线中心。
其次,在各小区内可以设立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小型自由市场和零售商店及其他服务,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可以在小区居住中心开设食品店、邮政所、银行、美容院、医院和菜市场等民用设施。
再次,教育设施的规划。在小区的中心区或者文化中心地带,设立幼儿园、小学及各种培训机构,有条件的可以开办中心教育。教育机构的组成由教学楼、运动场地、绿化地及停车场等设施组成,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需要。
6环境保护规划控制
首先,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保护天然植被,并通过绿化景观设计,使水资源汇集、流动,使小区到达较高的环境标志。首先是控制噪声污染。可以利用隔离板及绿化道路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噪音的污染,对临街的楼房,可以采用双层隔音玻璃窗的方法等,通过楼房的结构和设计减少噪声污染。
其次,是减少空气污染的规划。小区内及外部交通产生的废气是小区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此外加上附近可能出现的如水泥搅拌站及一些工业设施的影响,也是造成小区空气污染的根源。因此,在规划时必须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建立自然的环境保护屏障,通过小区的绿化带降低空气污染。同时,可以适当的减少外来车辆的进入,控制交通带来的外来污染。
再次,控制废弃物污染的规划。小区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由此可能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包括白色污染和废水污染等。因此,在进行小区的建设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建立垃圾回收站,定时清理垃圾,同时对废水的排放,必须严格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合理的排放通道,加强小区下水道的网络建设,保证废水的排放科学合理。
7结束语
总之,城市小区的规划涉及到各个方面,每一个部分都是紧密连接的。要真正的做好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就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小区建设的需要,把涉及小区建设的各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的处理,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正确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