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医疗科普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科普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科普方案

第1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医患纠纷特点及原因

医学是缺陷性科学,不是所有疾病都有完美治疗方案,不是所有治疗方案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而这一特性必然导致医疗行为的局限性,甚至成为医疗纠纷最主要的产生原因。医患纠纷是医学产生发展的伴生现象,并不是一个新兴产物。但是,今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影响恶劣,甚至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现阶段医患纠纷具有以下几点特点并具有其产生的必然原因

1、个案事件社会影响力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面越来越广,使个案事件的社会影响力急速扩大。这种变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监控力量,这件事厉害性质本身就难以评估,而传媒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使社会议论的导向时有偏颇。在对个案性的医疗成功案例的报道上,一方面及时传递了医学研究的突破,一方面又有夸大性的以偏概全的暗示,使受众以为个案的成功意味着某种医疗行为的可推广性。而在医疗纠纷的报道方面,部分媒体罔顾职业道德的约束,采用扭曲事实、哗众取宠的报道方式博取高关注度,更加重了医疗纠纷个案的社会影响。个案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扩大也加重了医患双方的冲突。

2、医患纠纷中经济问题突出。近年来,经济问题成为医疗纠纷最重要的起因和中心的问题。由于在医疗纠纷的责任鉴定方面采用医疗执业单位和个人实行举例反证原则,使得执业方在发生医疗纠纷时更倾向于采取庭外和解的方式,在不确定责任方的情况下以经济补偿的方式安抚患者和患者家属,已达到“减少麻烦”的效果。而在医疗纠纷起因的方面,经济问题也逐渐成为重要原因之一 。“就医贵”这一现象已引发了多次社会的发讨论,屡屡引得社会的关注,这一点也是“新医改”工作重点之一。但是这并不是单一的医疗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寻求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3、暴力事件频发。虽然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情况下甚至难以简单的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归因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原因。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已经上升为暴力事件,甚至有将社会压力转嫁的趋势。当然,这一现象并不是仅仅见诸于医患关系中,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现象的背景。

医学生培养对应要求。

虽然医患纠纷是一个多元原因的事件,但作为主体之一,医疗执业者能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为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改善从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在医学生培养方面又有哪些是需要加强和注重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执业能力。尽管医患纠纷的起因有很多,但是让患者利益受到最大伤害的莫过于因为医疗从业者因为执业能力不足也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危害生命的医疗事故。虽然,医学是一个缺陷性科学,但是任何一个医疗从业者都应该在客观条件允许下,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用现有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1]。因此,在医学生培养方面提高执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根本。

2、加强沟通能力。医学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科学,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医患双方的沟通在某些时候对医疗行为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医患双发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情况,有利于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有效的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但是,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患者的医学知识甚至常识的匮乏,使医患沟通中,医生需要具备极强的沟通能力。

3、增加人文素养。纵观中外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医学一直以来都带着极强的宗教色彩。在社会认知方面,医生的执业行为更多的定义为“济世”。虽然,目前的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使医疗行为具有了很强的商业行为的色彩。但是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作为职业者,医生必须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能够体会患者之痛,在执业过程中,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3]。

4、培养科普意识。在医患关系中,信息的不对等也是医疗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导致社会普及度相对较低,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医学知识的社会需求度相对较高,医学常识的科普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在这一点上,医学从业人员都有不能推卸的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应对策略。

在医学教育改革全面开展的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的保障。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的医学生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中,教师是最重要的知识传递者。为应对医患纠纷的新发展趋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该有哪些侧重点呢?

1、加强国际学科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医学教育和医疗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想欧美国家学习的必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交流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愿意也有机会到国外知名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和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也有利于欧美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2、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实践能力。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大多采用的是基础阶段学习和临床阶段学习的两段式教育。一般按年制的不同,基础阶段的学习时间为2-4年不等,除了理论课的学习,还有实验课的学习,但是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一般没有安排于临床相关的课程,也就是说医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很难接触到临床相关的知识,这对医学生专业认知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外有些学校先行进行了一些医学教育改革上的尝试,在基础学习阶段,通过不同形式,如增加临床见习机会等,增加医学生的临床知识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改革成果,对医学生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种医学教育的改革还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青年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到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生。

第2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功能一:120指挥调度中心

120指挥调度中心位于中心主楼七层,占地面积500,分为值班调度坐席、分流坐席、突发应急指挥室3部分。其中突发应急指挥室可以在事故发生时,通过事故现场的单兵通讯设备和通讯指挥车,在第一时间将现场图像经过卫星数据传输到突发应急指挥室平台,对突发事故现场进行人员的调度指挥及设计应急方案。

目前,北京市存在着“120”和“999” 两个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2011年7月,两个网络正式依托120调度指挥系统建立了北京紧急医疗救援联合指挥调度平台,平台能够共享双方的基础数据,可以实现多项功能。例如:一方繁忙,电脑语音系统将自动提示可以转接到对方呼救电话;同一事件中,当一个报警电话在“120”或在“999”已经报警并得到响应后,呼叫者再向另一家报警时,系统将自动提示本电话已经在120或999报警成功和响应的信息等,避免了重复派车浪费急救资源的现象。

平台拥有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矢量地图信息丰富、影像图真实直观、两者叠加的矢量影像图兼具优点,地形图轮廓清晰,2.5维图美观形象,5种类型的地图可以任意切换,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日常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的不同需求。

北京紧急医疗救援联合指挥调度平台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北京市医改方案中的整合优化“120”和“999”急救资源,探索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目标,而且为统筹资源利用,合理缩短院前急救到达现场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救呼叫满足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能二:市急救医疗物资的储备库

北京急救中心医疗物资储备库建立于2007年,经改造后于2009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为北京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医疗物资的保障。储备库位于中心主楼首层,占地约200,储备库设计了3个安全出口,两条安全通道,最大安全门尺径达到2m×2m,使应急物品可以方便快捷的进出。

储备库是以国际惯例标准,储备了城市人口万分之一的医疗救援物资。其中包括外伤用品、防护用品、急救设备以及供野外营救的部分抢险物资等。自急救中心建立医疗储备库以来,为各项重大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物资保障,使急救中心在各项重大活动中得到了考验,也为外省的医疗救援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北京派遣73辆救护车赴汶川救援,共计转运救治患者2000余人;在2010年玉树地震中,北京急救中心医疗救援队一行96人、24辆救护车奔赴海拔3700余米的玉树震区,携带价值400多万的药品、器械等物资,在灾区救治转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功能三:急救培训的基地

急救培训是北京急救中心的4大职能之一。培训中心以建立现代化的急救学院为目标,实行管理模式学院化,课程设置国际化、教学配备标准化,教师形象企业化的发展战略。急救中心年均培训量在1~3万人次,迄今已为社会各界逾30万人士培训普及了急救知识与技能。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培训中心设置在中心主楼三层,占地面积900。作为中国院前急救行业专业人才与公众急救科普宣传的核心基地,北京急救科技馆根据国际先进的急救理念进行了功能区域划分,建成8个主题明确、紧密衔接的急救互动模拟体验区,以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富有创意地开发和运用超媒体技术,将先进的科普知识传播给广大受众,利用模拟数字化控制的声光电手段营造模拟场景,应用互动体验站的参观模式,充分调动了参观者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结合生动新颖的互动内容,增强了急救科普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

设计完整的参观流程向民众传播公共事件应急避险、突发急症与意外伤害对策等急救知识,以达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的目标,使急救文化深入人心,从而促进北京120急救事业的发展。

第3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治疗情况:口服1种药物101例(36.1%),≥2种179例(63.9%);血糖检测:控制不佳123例(43.9%),反复多变74例(26.5%),基本稳定28例(10%),正常55例(19.6%)。治疗依从性与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女性比男性更低,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多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明显缺乏。见表1和表2。

本次调查发现,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低,特别是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其优良率29.6%,女性更低。58.2%的患者对血糖的正常值不清楚,30.7%的患者回答模糊不清,仅11.1%的患者回答正确;63.2%的患者不了解低血糖的症状,67.9%的患者不知道低血糖的自我急救方法。统计发现,本组调查对象的糖尿病并发症的比例较高。

导致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①缺少卫生科普宣传力度:当地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卫生科普宣传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减少,居民缺乏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途径。调查显示,不同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具有明显差异,特别是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有密切关系。文化程度越低,经济收入越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差。本资料统计,50%的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了解甚少。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差的患者,经常出现擅自减药或减少服药次数,甚至停药,导致血糖反复波动,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②医疗保障薄弱:大多数农村患者的社会保障力度较低,特别是医疗保障的力度明显低于城镇职工,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较高。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和血糖的监测,医疗费用的支出较高,对收入较低的农村患者来说难以承受,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患者治疗依从性更差。③患者的自身因素:有些老年人身患多种疾病,除了糖尿病外,还有其他各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白内障、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脑卒中等,治疗费用大,疗效不明显,失去继续治疗的信心。另外,老年人的记忆力较差,对药物剂量、使用方法和服药时间记忆不清,导致误服、漏服、多服,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会停药,甚至放弃治疗。④医务人员告知不全:就诊时医生对患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交代不清,一旦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时,患者就会对医生的诊治产生疑虑,对药物产生畏惧心理,就会擅自停药或改药。另外,医生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服药频次、数量、时间等相关信息告知不全时,常常会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

有人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取决于自我管理的好坏[3],为此,笔者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科普的投入,卫生部门应借助村委会、居委会平台,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和保健意识。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农村居民的理解、记忆、参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是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4]。本调查对象中,男性患者中79例有长期吸烟史,其中86例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开展社区卫生科普宣传时,加强宣传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性,强调控烟行为的重要性,帮助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②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代清楚用药的细节和病情的演变,使患者对治疗产生安全感。并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健忘等特点,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尽量简化,尽可能减少服药次数和种类。根据病情和经济状况,筛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相对廉价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要反复强调坚持服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的重要性,要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必须持之以恒。③加强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农村地区的糖尿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常在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因此在给居民进行健康检查时,将血糖检测作为常规项目,减少漏诊的可能。本调查中有不少患者伴有多种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预后较差,这些患者应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反复不断进行的工作,应加强随访与反馈[5]。因此,在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应把糖尿病列入社区重点管理的对象,通过全科团队下乡、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热线电话、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等形式,加强与患者的联系,并通过电子信息化管理,加强病情监测,减少远期大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④加大农村医疗保障的力度:调查显示,由并发症产生的医疗费用要占糖尿病患者终身医疗费用的70%~80%[6]。政府应加大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觉进行血糖的监测,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十分重要。

作者:朱祖红陆明霞徐芳单位: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4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关键词 广东 中医药 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11月29日,广东省正式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省中医药局成立了“广东省中医药局治未病办公室”,负责全省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目前,广东省中医院的KY3H中心,深圳市中医院、南海妇婴保健院、中山市中医院、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越秀区已成为治未病试点工作的标杆。为我省其他地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 广东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构建现状分析

1.1 医疗机构

在我省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工作中,从全省的层面上统筹规划,设立试点示范区,探索构建以大中城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县(区)级中医院为骨干、以社区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的区域性“治未病”服务网络,并着力加强各试点单位的“治未病”服务平台建设,对服务流程和内容、方式等进行规范。由于治未病并没有现成的工作平台和服务模式,各试点医院结合本地实际,整合利用现有人才、技术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将原有的中医健康咨询门诊、亚健康门诊、传统疗法中心与体检中心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各具特色的“中医治未病中心”,探索不同的服务模式,提供中医特色、个性化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的创新型健康服务。广东省中医院率先运用“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KY3H模式)”的部分服务内容,目前已开展体质辨识2万多例,健康调养月门诊量达3000余人次,形成了9种体质的调养方案和专科调养方案。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建立了针对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治未病中心,开展孕前体质保健、孕期调护和产后调理及儿童保健,至今开展孕前体质辨识近万例,给予体质保健指导2000余例,受到群众的欢迎。许多中医医院在中医保健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如提供冬病夏治、膏方等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可喜的是,通过“治未病”服务的开展,还促进了传统疗法的挖掘应用并在降低医疗费用上起了积极作用。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站所提供的中医药服务,从过去注重中医医疗,正逐步转向同时注重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技术引导居民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甚至成为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原因。根据卫生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中“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在“健康体检表”已明列“中医体质辨识”内容(采用量表的方法,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测评),并提出“根据不同的体质辨识,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广东省也要求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中100%填写此项内容,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远未完成,且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缺乏具备相应中医训练的人员,这一工作尚有难度。

总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我省医疗机构在试点过程也遇到一些困难,普遍反映推广过程受到缺钱、缺人、缺场地的制约。实际上是现阶段接受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人数偏少,且集中于城市自费中高端人群,总体业务收入欠理想。

1.2 社会机构

目前已有大批社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并且有大量投资正在涌入。据报道,我国保健服务行业企业已达60多万家,相关链条产业300多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人,年产值2000亿元人民币,民营资本投资比例高达90%以上。经过工商部门批准开展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以提供按摩、足疗、药浴、美容服务者为多,也有的以康复医院、中医经络养生研究所、老年公寓、古方养生会所、养颜养生馆、药膳会馆等不同形式出现,这些类型在本省主要城市均有,如扶元堂康复医院还是我省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单位。另据残联统计,现有盲人保健按摩机构39000家,遍布各城乡,从业人员8万余人。据《广州日报》报道,“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有7602名盲人从事按摩工作,其中有550名从事医疗按摩工作。此外,以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为指导的保健品产业已成为我国健康产业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当前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和产品现状看,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产业远未成熟,一方面是市场现实需求庞大,吸引大批进入者,另一方面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骗子打着“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等幌子招摇撞骗,造成恶劣影响。我们认为:由于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产业行政管理主体缺位,产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缺乏,真正体现中医“治未病”内涵的优质服务和产品难以形成市场主体地位,严重制约本产业的投资和发展规模,与此同时,中医“治未病”理念有过度泛化之势,对产业未来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留下重大隐患。

1.3 文化传播

第5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期,总理为《经济学人》杂志撰文,将“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列为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之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的新常态下,大数据为解决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不平衡和供给效率不高的难题,实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科协与百度公司开展“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摸索出大数据时代科普公共服务的智慧化供给模式,实现了公共部门、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供给,在公共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向公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科普公共服务。

政策引导: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

顶层设计

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逻辑起点是政府政策对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和项目规划发挥导向性作用。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要求,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014年12月,中国科协的《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需求导向,借助大数据建立公众科普需求报告制度。通过科普信息化服务创新实现从单向度、灌输式、同质化的科普服务向平等互动、公众参与、受众细分、精准推送的科普服务新模式转变。2015年6月中国科协又了《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管理办法(暂行)》,明确科普信息化主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政社合作、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科普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重点建设网络科普大超市、网络科普互动空间、科普精准推送服务等项目。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国科协的具体政策,为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改进公共服务确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需求感知:在公共服务供给侧与

需求侧之间架起桥梁

科技变革的日新月异、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使依赖官员直觉判断与主观经验的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面临供给与需求错位的潜在风险。“科普中国+百度”开创的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公众需求多维度多层次细化和分析,从而能够精确感知公众需求,精准提供科普服务。

当前,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是越来越多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及时准确了解网民真实的科普需求,提升科普产品设计的科学性,中国科协与百度公司从2015 年起每季度《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着重分析中国网民的科普搜索行为特点、科普主题搜索份额、科普搜索人群的年龄及地域性别等结构特征。报告显示,近年来公众科普搜索指数大幅增长,并且在移动端与PC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移动端为代表的即时型搜索以应急避险、健康医疗主题为主,PC端为代表的学习型搜索以前沿技术、气候与环境主题为主,健康与医疗成为最受关注的科普主题。

平台构建: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在大数据时代,尽管传统科普场馆、科普书籍等实体供给方式仍将发挥其作用,但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的虚拟化供给平台将大大提升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大数据平台将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众多的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存储、加工与整合,并通过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进行创新性开发与利用,最终借助虚拟现实等可视化技术呈现出极具创新性的科普产品。

“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依托百度公司技术平台优势,广泛收集与科普相关的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构建智慧化科普服务项目集群,综合图文、视频、虚拟现实等形式,在PC端和移动客户端向公众呈现多元化的创新服务。从连接到升级,再到重塑,一步步实现从单向到互动、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的科普服务变革。

合作生产:众包生产开创大众智慧

集聚共享新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指出,众包就是“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最大限度利用大众力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生产及生活服务需求”。智慧化公共服务的合作生产过程,就是众包的典型实践。

“科普中国+百度”提供的智慧化科普服务,包括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专家与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公众不再仅仅是科普服务的消费者,同时也在智慧化科普的产品设计、评估与优化中承担重要角色,例如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已有500多万公众参与编写了超过1300万词条。总之,公共服务的智慧化供给,用众包的方式实现了知识内容的创造、更新和汇集,形成了大众智慧集聚共享新模式。

服务供给:个性化、精准化与均等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公共服务“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可谓一语切中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要害。传统公共服务是一种同质化服务,主要体现决策者偏好,缺乏市场化服务具备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特征。智慧化公共服务通过支持语义的公众需求匹配技术、智能优化技术,确定最优的服务组合和资源组合方式,将服务与资源进行关联绑定,为公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均等化的服务。

“科普中国+百度”战略合作通过多元主体的合作生产向公众提供“科普指南针”、“科学大观园”、“百度科学百科”等个性化、精准化与均等化的智慧科普产品与服务。“科普指南针”是基于百度搜索平台的科普网站统一入口,在该入口输入科普关键词将呈现科普资源整合后的窗口模块,为用户提供符合个性需求的科普信息资源。“科学大观园”是在百度地图平台上标注科普基地,通过引入顶尖拍摄团队构建真实场景,结合精准的位置和导航信息,真实模拟场景内外行走浏览,实现全景虚拟漫游。“百度科学百科”是基于百度百科平台的科普专业化词条,在保证词条专业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可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线下参观时扫描展品附近的二维码可即时连接权威词条内容,无需人工讲解便可了解展品详情。

创新方式:数字治理和协同治理

在个人日益成为主角的“全球化3.0”时代,以数字治理和协同治理为代表的新一波公共管理变革浪潮正席卷全球,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也是方兴未艾。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要“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并要求推进一系列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加快民生服务的普惠化。然而,与西方国家具有精确的数目字管理传统不同的是,中国人数据意识相对薄弱,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大数据、智慧政府及公共数据开放的认识和创新应用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对“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分享与跨界合作还不适应。

第6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为切实做好本次法制宣传周的各项工作,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次宣传活动的相关事宜,并下发《“加强预防文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宣传主题月活动》,要求各市、区地震主管部门结合防灾减灾日、市2012年度科技活动周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等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宣传方案,并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市、区防震减灾工作年终绩效考核中宣传方面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此次宣传主题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学校地震科普宣传,实现学校宣传全覆盖

在“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和“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期间,我局开展了系列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一是深入学校开展地震科普讲座。5月7―11日,市地震局先后为统一路小学、小学、经区实验小学和区幼儿园的师生们进行了科普讲座,、、三市地震部门也深入学校进行了科普讲座。二是组织开展地震科普辅导员培训班活动。5月11日,市地震局和教育局在小学举办地震科普辅导员培训班活动,市56所学校的地震科普辅导员和小学140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活动。三是指导学校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5月11日上午,我局在市区第九中学、高区实验小学、经区实验小学、区机关幼儿园统一开展了校园应急避险疏散演练,、、三市也各选择了一所学校开展了疏散演练,并邀请其他学校负责人到场观摩。

三、依托地震科普宣教基地,开展“开放日”宣传活动

充分发挥市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的基地宣传作用,在我局台网中心组织“开放日”宣传活动。5月9日上午,古寨小学师生分批来到我局台网中心,我局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代化监测系统,向广大师生介绍地震基础知识、监测预测现状和应急避险常识。

四、加强部门联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开展进企事业单位宣传活动。5月11日,走进中国银行分行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地震知识讲座活动。通过介绍地震科普知识、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和机关干部的防震减灾意识。二是组织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收看电视电话会议。5月24日上午,我局组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收看和中国地震局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要求各与会各单位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各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全市学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5.24”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日,市人防办和我局联合消防、卫生、教育、等部门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防空防灾疏散演练活动,在市九中主会场,摆放了8块展板,发放地震科普知识读本近800本,市地震局和地震台走进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防震避震常识讲座,开展了“知识护航,防灾减灾”为主题教育活动,各市、区地震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广泛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和防震避震疏散演练,全市参加疏散演练的师生人数达到32.8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师生的防震避震意识。四是联合妇联等组织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5月24日下午,高区妇联与高区地震局联合在田村社区组织“火炬巾帼流动讲堂”活动,高区地震局工作人员为田村社区150多名妇女同志讲解了防震避震知识,活动期间还发放了大量防震避震宣传材料。

五、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社区宣传活动

5月11日上午,“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乐天社区的授牌仪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举行。经区管委会高度重视此次活动,要求全区其它社区要以乐天社区为榜样,对照标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突出社区特色,扎实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此次授牌仪式将会为我市的社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组织下乡宣传和科技活动周,开展农村宣传活动

5月8日上午,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地震、科技、公安、消防、医疗、社会事业、环保、农经等部门在镇大集举行“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经区地震局工作人员一共发放“防震避震知识”、“省防震减灾条例”等近千册,接受防震减灾科普咨询达百余人次。

5月24日上午,高区地震局、宣传部、经发局、农经处等部门,在初村镇集市开展了一场大型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高区地震局开展防震避震常识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公共安全知识手册、地震科普知识读本、《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等材料,开展农村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七、创新科普宣传形式,开展特色宣传活动

第7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按照省减灾委员会及市政府办公厅文件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灾害形势愈加严峻,防灾减灾任务日趋艰巨。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不断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广泛动员,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确保各项活动扎实有序,取得实效。

二、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今年的“防灾减灾日”的主题为“减灾从社区做起”。各镇、街道办、县直有关部门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

年5月7日至13日,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各镇、街道办、县直有关部门要通过开设专栏专题、公益广告、专题展览、街头咨询、张贴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效率,扩大舆论影响。新闻部门要拟定宣传方案和提纲,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工作理念,重点普及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教育、卫生、地震、国土资源、科技、水务、农业、林业、气象、公安消防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做好《防灾避险应急知识系列动漫宣传片》光盘的播发工作,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要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教育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普遍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专家讲座、观看专题片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中小学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培训。根据本县多发灾害风险,因地制宜,广泛组织开展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方面预案演练活动,重点进行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的救灾演练,切实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平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营造“防灾减灾日”氛围

我县“防灾减灾日”活动,由县民政局牵头,会同各镇、街道办、教育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加强协调配合,落实专人,保证经费,逐项抓好落实。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各项活动的安全工作,严格执行消防和大型活动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确保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各镇、街道办、县直有关单位,要结合“防灾减灾日”活动,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完善强化各项防灾减灾措施,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第8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展开主题运动,集中宣传造势。一是举办“全国平安用药月”科普宣传主题运动启动典礼。在启动典礼上,食物药品出产运营代表宣誓承诺,广阔市民群众积极签名,设立司法律例宣传效劳台、假劣食物药品医疗器械展现台、受理投诉征询台,展开了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录像灌音、现场解疑释惑等食物药品平安常识运动。二是举行“食物药品监管开放日”和“局长招待日”运动,约请“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老指导、大众代表、媒体记者等观赏食物药品运营、运用单元、机关阵地建立,实地调查调查药品运营运用单元药质量量监控系统、标准化治理及确保药质量量平安详细办法,让更多的人零间隔调查食药监部分本能机能职责、市场监管及任务动态,寻求社会各界的建议和定见,以增强和改良食物药品监督工作。三是展开电视宣传运动,集中3个月工夫,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滚动播放《平安用药情形短剧》、《公益告白片》、《食物药品常识大课堂》等,使饮食用药科普常识深化千家万户、平常庶民。

应用收集平台,平面宣传蓄势。一是开通食物药品监管微博,完成与网民面临面交流,实时调查群众诉求,寻求网民定见,发起社会各界关怀、支撑、参加食物药品监督工作,构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新格式。二是树立短信平台,准时发送平安饮食、科学用药知识、消费预警和任务动态、受理食物药品投诉征询,三是充沛应用现代乡村长途教育平台,延长宣传触角,以播放专题片、常识讲座等情势,直接面向底层干部、乡村群众、社区居民进行饮食用药平安常识教育,解说简略辨认假劣药品知识、回绝游医药贩、消弭不安康的饮食用药习气。

做好“五进”运动,日常宣传固势。一是展开“小手牵大手”运动,向在校学生赠予《饮食用药平安知识手册》和《安康小卫士》,播放食物药品科教片和展开食物药品常识讲座,解说有关真假药品辨认、滥用药品风险、服药的饮食忌讳和食物卫生平安、食物选购、经常见食物中毒的缘由及防备等常识,发起学生编写以食物药品平安为主题的手抄报,指导学生科学合理饮食用药,鼓舞学生争做食物药品平安小卫士,树立安康优越的饮食用药习气,并要肄业生把“食物药品平安常识带回家”,讲给本人的老一辈和亲属,发扬学生在其家庭中的二次宣传效果。二是展开“真情为民,相约安康”为主题的清算家庭小药箱运动,进社区、进工地、进机关送医、送药、送安康。三是展开“科学监管保平安,优质效劳促开展”为主题的食物药品平安常识竞赛运动,发起食物药品出产运营企业、法律监管人员等积极参与。

第9篇:医疗科普方案范文

为切实提高视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全面实施白内障无障碍创建活动和“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计划,进一步推动我区防盲治盲工作,建立健全保健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充分整合社会医疗救助资源,杜绝因白内障而致盲致残的情况发生,经区政府研究,决定自20__年起,启动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逐步对全区白内障患者实现复明手术全覆盖。根据《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和《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工作标准》的规定,结合__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区内外医疗技术资源,本着及时、方便的原则,建立白内障复明无障碍自然运行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白内障无障碍区的创建,力争做到白内障眼病发生一例手术一例,使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手术,达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二、工作目标

全区共有各类残疾人10086人,其中视力残疾1703人,在视力残疾人中患白内障眼病的占相当比例。我区自1999年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以来,共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96例。我区每年新发生白内障患者在50人以上,其中贫困患者占30%左右,由于交通、经济等条件制约,很大一部分患者得不到救治和手术。通过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组织领导无障碍。在全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卫生系统为依托、由残联组织实施的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病员筛查无障碍。白内障筛查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7月份,由区残联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医疗人员对各乡(镇)开展一次系统性的白内障筛查活动。

(三)白内障防治认识无障碍。卫生部门每年要汇同残联组织开展和普及白内障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

(四)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医疗保险和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政策,整合本区康复资源为患者提供就近、便捷、长久可靠的医疗服务,力争95%以上的患者能够得到就近治疗,并实施手术。

(五)患者承受手术费用无障碍。手术实行最高限价,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残联项目补助等办法,使每名白内障患者都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手术。 (六)白内障服务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区残联要在全面掌握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象底子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计划,邀请省、市眼科专家到我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力争做到发现一例送治一例。

三、组织机构

成立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一协调和衔接有关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区残联理事长

杨发钫 区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区财政局副局长

区民政局副局长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区教育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残联,由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四、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门职责:负责定点

医院的组织管理、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每年组织有关技术和业务人员汇同残联等部门深入基层对白内障患者开展筛查、宣传普及白内障相关知识、对定点医院进行评估监督;制定并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参合白内障患者的优惠政策;督促定点手术医院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好并发症等问题,如出现医疗纠纷,按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二)民政部门职责:落实好城乡低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困难对象的白内障患者的大病医疗救助政策。

(三)财政部门职责:负责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科普宣传、医技培训、病员筛查以及工作运转所需经费的筹措,确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宣传部门职责:组织好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的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媒体有计划地对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手术效果、手术患者、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采访,并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及各类刊物上宣传报道。

(五)区残联职责: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员的筛查和手术对象的组织工作,并配合定点医院,重点做好贫困患者和重点优抚对象复明手术补助资金的预算及管理等日常工作。

五、复明活动形式

采取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复明活动。一是区残联每年邀请省医疗队来我区实施复明手术;二是依托市定点医院开展长期性的复明活动。

六、手术费用补助办法

(一)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白内障手术对象,区新农合办按单一病种标准予以报销。

(二)对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白内障患者,属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特困户的,手术费用部分由民政局从医疗救助款中予以解决。 (三)区残联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贫困患者给予一定的营养、生活补助。

(四)国家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手术费用按照干部职工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执行,不再享受手术费用补助。

七、实施步骤

(一)每年6月—7月中旬为宣传摸底阶段。由各乡(镇)残联、卫生院认真摸清白内障对象底子,登记造册报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每年9月至10月为集中复明手术阶段。依托定点医院开展复明手术。

__区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视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全面实施白内障无障碍创建活动和“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计划,进一步推动我区防盲治盲工作,建立健全保健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充分整合社会医疗救助资源,杜绝因白内障而致盲致残的情况发生,经区政府研究,决定自20__年起,启动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逐步对全区白内障患者实现复明手术全覆盖。根据《__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和《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工作标准》的规定,结合__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区内外医疗技术资源,本着及时、方便的原则,建立白内障复明无障碍自然运行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白内障无障碍区的创建,力争做到白内障眼病发生一例手术一例,使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手术,达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二、工作目标

全区共有各类残疾人10086人,其中视力残疾1703人,在视力残疾人中患白内障眼病的占相当比例。我区自1999年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以来,共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96例。我区每年新发生白内障患者在50人以上,其中贫困患者占30%左右,由于交通、经济等条件制约,很大一部分患者得不到救治和手术。通过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组织领导无障碍。在全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卫生系统为依托、由残联组织实施的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病员筛查无障碍。白内障筛查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每年7月份,由区残联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医疗人员对各乡(镇)开展一次系统性的白内障筛查活动。

(三)白内障防治认识无障碍。卫生部门每年要汇同残联组织开展和普及白内障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

(四)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医疗保险和民政部门医疗救助政策,整合本区康复资源为患者提供就近、便捷、长久可靠的医疗服务,力争95%以上的患者能够得到就近治疗,并实施手术。

(五)患者承受手术费用无障碍。手术实行最高限价,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医疗保险、民政救助、残联项目补助等办法,使每名白内障患者都能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手术。 (六)白内障服务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区残联要在全面掌握白内障复明手术对象底子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计划,邀请省、市眼科专家到我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力争做到发现一例送治一例。

三、组织机构

成立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一协调和衔接有关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区残联理事长

杨发钫 区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区财政局副局长

区民政局副局长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区教育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残联,由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四、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门职责:负责定点医院的组织管理、设备配备、专业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每年组织有关技术和业务人员汇同残联等部门深入基层对白内障患者开展筛查、宣传普及白内障相关知识、对定点医院进行评估监督;制定并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参合白内障患者的优惠政策;督促定点手术医院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好并发症等问题,如出现医疗纠纷,按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二)民政部门职责:落实好城乡低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困难对象的白内障患者的大病医疗救助政策。

(三)财政部门职责:负责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科普宣传、医技培训、病员筛查以及工作运转所需经费的筹措,确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宣传部门职责:组织好白内障无障碍创建工作的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媒体有计划地对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手术效果、手术患者、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采访,并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及各类刊物上宣传报道。

(五)区残联职责: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病员的筛查和手术对象的组织工作,并配合定点医院,重点做好贫困患者和重点优抚对象复明手术补助资金的预算及管理等日常工作。

五、复明活动形式

采取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复明活动。一是区残联每年邀请省医疗队来我区实施复明手术;二是依托市定点医院开展长期性的复明活动。

六、手术费用补助办法

(一)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白内障手术对象,区新农合办按单一病种标准予以报销。

(二)对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白内障患者,属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特困户的,手术费用部分由民政局从医疗救助款中予以解决。 (三)区残联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贫困患者给予一定的营养、生活补助。

(四)国家干部职工和离退休干部手术费用按照干部职工医疗保险相关政策执行,不再享受手术费用补助。

七、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