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新闻学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激发;培养;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61-01

现代教育教学是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进行的,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新教改理念下,要实施自主学习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且能够研究、总结、概括、归纳,创造课堂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要想达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真正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有的放矢,通过改革教学方法,重组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

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要有快乐、喜爱的情绪,学生才愿学、乐学。正如心理学家研究的那样: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巧设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实践使学生体验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怎样完成这一转变呢?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浅显问题,就要放手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学生遇到在理解上有困难的问题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延伸、挖掘,就解决了学习的问题,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能够深刻。在教给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希望、信任和鼓励,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才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在课堂上能够激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想弄明白而不得,想要表达却不能的愤悱阶段,此时的我们一定不要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就鸣锣收兵,不再注意那些还在懵懂中的学生,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鼓励他们大胆探求,满足学生探究的愿望,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大胆猜测,大胆设想,使教学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初学生是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的。这时,教师就要做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上面,并且在阅读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或毫无意义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传授方法,给出示范性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具备了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动手操作能力,只有学生动手才能发现问题,往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多,只是一味地灌输,很怕漏掉知识点,学生机械地获得接受,学生亲身体验的时间几乎为零,课堂效果还不理想,知识的获得应该是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加深巩固,只有不断地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学生才能在“交流、设疑、研讨、总结、延伸”的教学环节中真正获得知识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四、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说过,学生只有在活跃的自主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效益才会非常高。可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师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亲切,温婉,语言要有感染力,不断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大胆解决问题,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解决困难时要冷静思考,不要烦躁、厌倦和放弃,这样让学生既感到紧张又感到愉快,最终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学生能够自己摸索着独立地过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也会空前活跃。其实,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这样,一定会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裔春.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J].语文学刊,2010(20).

[2]陈伟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02).

第2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作文 农村初中 教学方法 创新对策

新课程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清晰而明确的任务要求,为将其贯彻落实到实务教学中取得更大成效,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日常作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促进中学生写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实现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积极培养学生主体学习地位,调动参与语文作文的写作兴趣

作文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水平的核心与基础。在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整个课堂从命名作文题,到讲解、评阅等环节都是主角。学生则在课堂上听之安排或跟随其思路简单思考,收到的成效往往也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仍旧感觉是件苦的差事。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重视中学生的作文学习主体地位,时间一久,不但忽视了学生独立写作内在潜能和师生间互动交流,也严重扼杀了学习语文作文的主体意识,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固化教学理念,以充分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积极扮演好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让中学生能够放飞他们的心灵去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下唤醒写作热情,产生想迫不及待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主动写作欲望,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大大提高作文写作质量和效率。

二、积极拓展语文作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的素材搜集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平常缺乏对生活的主动观察,因此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就较少,显然在写作时常感到无事可写或有话不知怎么说,更少人能写出高质量文章。想突破这一现象,语文教师须努力拓展中学生的写作空间,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深入思考,积累丰富生活经验素材,从而在写作时能达到思如泉涌,写出有血有肉的高质量文章。同时,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多读课外阅读物,丰富中学生的日常素材收集,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吸收和利用文本的精华知识,从而使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脑海中得以汇集各种生活境遇素材,在作文写作时才会描写得淋漓尽致,语言用语贴切,表达准确优美,写作水平也就在不自觉中提高了。

三、精心设计语文作文题目命名,激发学生写作文章的灵感创新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作品,好的文章不但文笔优美和语言流畅,而且写作构思独特新颖,手法灵活巧妙。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改变中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写作灵感创新,从而突破原有写作文时的教条僵化思路。这其中跟作文的命题的关联最为密切。倘若一个作文题目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新颖的,就能激发起中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才写出更加生动表现力强的文字。比如我曾在作文教学布置中让同学们去描写一个人,就把题目定为谁是可爱的人,结果这样的题目,不但激活了中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而且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去阐述自己心中最可爱的人,使他们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感觉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结果全班同学在充分的写作兴趣下,都表达出了自己心理的真实情感,也让文章充满真情实感,深化了内涵,从而提升语文写作水平。此外,教师也可鼓励中学生多写作一些如:小话剧、小小说和课文短剧等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大胆引导学生模防范文写作,点评差距,提升作文写作的技巧

写作作文技巧是打好文章基石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实践证明,模仿范文的训练恰好是提高中学生写作技巧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以模仿名家名篇的写作作文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到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写作技巧时刻与学生写作感受相结合,避免出现同学们有那种为了写作技巧而写文章的怪现象发生。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开展的文章评论、写写作感受的讨论活动,畅所欲言自身的写作思路,抒发对写作的感想,然后通过同学间相互或教师的点评基础上,找到自己文章与名家文章的差距表现,一方面重新理清出自己的写作线索和写作思路,选择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激发出重新创作的欲望,从而收获到更加有质量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作文水平。另一方面是针对同学或者教师的评价,从中要主动去总结出自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继续发扬自身的优势下努力提升不足之处,从而带动整体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在平常的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加强中学生对范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对范文写技巧上有基础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起模仿能力与水平,达到写作能力有效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就须在实务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式的教学方式,让作文教学更加的吸引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思路和风格,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实现新课标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文化性

引言

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意识作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此次,“新课标”不仅明确地指出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而且制订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文化渗透、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课程标准中英语教学文化性的体现

首先,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意识”作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

“文化知识”是对中外文化知识的掌握,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理

解”是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和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根据交际语境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根据所处文化环境和和交际各方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各方文化身份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新课标》对“文化”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

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第三,《新课标》首次明确了高中阶段对“文化意识”的分级教学目标。《新课标》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过渡级别的设置既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修订后的《新课标》既紧扣当今外语教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也从侧面指出了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知识渗透的现状。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当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现状和高中英语教师文化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调研,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并不表明培养文化意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有效地实施。高中生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以前相比有所提高和增强,但仍很薄弱。

(一)教育导向是造成师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通过对部分教师及高中学生的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中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中教育依旧是围绕着高考在进行,评价英语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此外,虽然文化意识被列入了英语课程总目标,但在考查中并没有得到较多的体现。相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是教学考查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现状导致教师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和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全力以赴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忽视对相关文化的介绍和引入。在另一方面,调查也表明,课堂正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学生接触文化的机会少,怎能谈得上让他们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呢?

(二)教师文化意识薄弱是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客观原因

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当今,在县级以下的学校或是在一些山区学校,受过正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的比例并不高,同时受到各地经济的制约,大批在职英语教师无法及时接受到与相应培训和进修。试想,一个文化意识不高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文化意识的学生呢?

(三)教材内容的编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实行新课改后,英语教材有了较大变

化。

内容上补充了很多形式各样的文化材料,同时也对文化意识设定了分级目标。但是教材在呈现英语国家、生活场景、著名人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片面性,仍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反应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异。那么,依据这样的材料进行文化教学,是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

(四)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人谦虚、稳重和内敛的民族性格。那么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国人会习惯的按照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来进行思维和判断。

总之,笔者认为:第一,中西文化差异始终存在,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

二,要改善目前高中学生的薄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更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如何丰富学生的相应知识?如何跨越障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堂上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地文化教学时刻不容缓也是必要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之探析

文化教学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课堂上的文化教学更具有效性,根据《新课标》中英语文化教学七八级的目标划分,结合教材自身的内容和优缺点,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教材内容,融合语言技能训练渗透英语文化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材扮演着主要角色。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75%的课堂时间是花在教科书上。此外,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新课程实施技能的训练过程亦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培养且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应利用好现有教材,借助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在各项技能训练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比如在词汇教学上教师不能忽视向学生传授学生在字典中不能查到的词汇隐性的文化信息。以单词drugstore为例,它和汉语中的“药店”并不完全相同。在美语中,drugstore除了卖药之外,还可以兼售化妆品、胶卷、报纸、简易食品饮料等。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和英语词汇在承载文化信息范围的不同。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听前围绕材料进行一定的文化铺垫,降低听力难度;或者对听力材料进行自己的挑选、补充、或替换。如果教师一成不变的按照教材训练,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通过视频、原声对白、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体会异国的社会风貌。在口语教学上教师要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把对话放在具体的语用背景下,并有针对性的介绍相关的文化因素。问候、电话、赞美、讨论等这些不同的交际话题无不渗透着中西文化的异同。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训练学生口语的机会传递文化信息。

同样,在语法教学环节,很多老师认为这块是没办法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其实不尽如此。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语言语法体系的独特性。汉语讲求意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主;英语讲求形合,注重形式联系。

英语阅读训练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英语材料的过程就是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英语文化和语言习惯的过程。阅读技巧的提高也是建立在对文章文化背景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英语教师不仅应训练高中生的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猜词等,同样也必须将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技巧训练相结合。只有这样,二者才能相得益彰,学生也能更准确的把握文章内容。为此,阅读课上,教师应充分让学生享受阅读,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如,配以图文的背景介绍,一小段电影视频等,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都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中的乐趣。

(二)创设课堂情景,还原真实西方文化氛围

环境总在隐性的影响语言学习。一个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能对学习者产生良好

效果。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人们有着大量在课外学习和运用母语的实践机会.不同于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课外很少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所以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实践英语的主要场合。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教材内容,进行各技能训练,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西方情景,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熏陶。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小游戏、赏析歌曲、笑话等;也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开展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高中课文中涉及了数目不少的课本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性的课堂交际。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的技能训练,也在真实氛围中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三)结合各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进行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让师生利用好课本,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使课堂上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更有系统性,使学生更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氛围。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积累,收集相关文化信息,并结合学情进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各学科高一高二年级均开设不同专题。比如2009届学生在高一时选修了如下课程:美国乡村音乐、广告英语、走进欧洲、英文经典电影赏析等。由于题目大,涉猎到各领域,包含的国家多。每次备课教师都应该细致深入,这样所用时间往往是课堂教学的3倍多,但这种利用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教学的效果颇佳,会增强学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四)利用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也是他们文化知识获得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学校都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课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共同构建课程内容。因此,这种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合适。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英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始,班级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有关文化的话题,比如,希腊神话与习语、欧美“吉祥数”初探、欧美禁忌习俗、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等。各组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对比等,直到最后写出小论文或以课件方式进行展示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举办多种英语活动,创设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课堂氛围一样,亦是学习英语文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和英语教师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让校园洋溢着英语文化的氛围。以笔者的学校为例,外教会主讲一些文化讲座;每年举办英语游园活动、英语竞赛等;各班级会举办一些庆祝西方节日的晚会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能让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文化知识,是课堂教学极好的延伸和补充。

结语

伴随着文化教学在高中进一步的深入和落实,教学中必将出现更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广大师生都能转变对文化教与学的态度,都以宽容、热情之心不断实践,集思广益,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之路定会呈现越走越宽阔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Sapir, Edward: Language An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1921.

[2]Scarcella, R. C. and Oxford, R.L.: The Tapestry of Language Learning.Boston: Heinle&Heinle Publishers.1992.

[3]Seelye, H.N.: Teaching Culture.Lincolnwood, II: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5.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创新;方法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教学仪器设备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各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仪器设备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配备状况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而近几年,中小学校在引进这些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中,存在着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不当等问题。

一、中小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专用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不齐

现在,走进一些学校的实验课堂,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大型的专用实验台和小型实验仪器设备满满皆是,而实际上课的学生所使用到的实验仪器设备远远少于现有的这些仪器设备。因此,目前中小学校中存在仪器设备购置不全现象。这样一来,造成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学校过多的资金又耗费在了不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上。

2.验收程序不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在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后,验收检查不及时、不细致,导致出现仪器设备的堆积以及出现上述的购置不全等问题,并且还可能忽略了对存在质量不过关的仪器设备的检查,为日后学生使用这样的教学仪器设备留下安全隐患。

3.日常管理工作不当

(1)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仪器设备在实验后没有及时的整理、维护和维修,这种现象的存在正反映了中小学校对部分实验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因使用不当而损坏。

(2)监督工作不完善。目前,中小学校对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监督工作不够完善。据调查显示,某校由于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的疏忽,在一堂使用到煤气灯的化学实验课上,发生了煤气灯漏气事故,险些造成师生中毒;而且有些中小学校的学生在上实验课时,由于好奇心强,喜欢随意拆改,调换实验仪器设备;有些中小学校存在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职权私用或外借教学仪器设备的现象。

(3)忽略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部分中小学校忽略了日常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忽略对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导致学校经常会出现缺失仪器设备以及仪器设备损坏的情况。

(4)缺乏使用指导管理。有些中小学校的学生在使用教学仪器设备时,没有按照规格说明书使用,使用时没有做好使用情况的记录,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这些都是由于学校专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使用指导。

(5)仪器设备使用后的清洁保养工作不当。某些大型金属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必须经过高压清洗的,而学校如果没有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后的清洗保养以及定期校检工作,会导致部分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不长,学校花费在仪器设备的修理、维护及更新仪器设备上的资金也会增多。

(6)忽略了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部分学校里已报废的仪器设备没有进行相应的报废处理,仍将这些仪器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4.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或是已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是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并没有有效实施,导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5.仪器设备管理的责任不明确

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发生教学仪器设备缺失或损害后,找不到主要负责人及承担人,原因在于学校对这些仪器设备的职责的分配不到位,缺少合理有序的责任制管理。

6.忽略了校际间管理经验的交流

很多学校在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时忽略了借鉴其他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学校的经验成果,虽从本校实际出发,却缺少创新管理,使得管理方法没有那么灵活。

7.没有均衡各学科的仪器、设备、物资、器材的投入

目前,很多学校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理工类学科实验器材的购置上,传统的教学要用到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会使用到投影机、液晶显示屏、演示台等设备,而学校常会忽略这些仪器在文科中的调配。

二、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的四点创新管理方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因此,中小学校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并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管理方法,制定出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的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2.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

学校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首先教学所用的仪器设备属于一种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这就要用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利用优化配置原则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就是要在各类学科教学中合理安排这些仪器设备,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效益,也可以将课堂上要用到的多种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更灵活、更富有生气。

3.实现资源共享,充分挖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潜力

目前,中小学校应该加强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以实现教学仪器设备的有效配置。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全面实现学校外部与内部全部仪器的资源共享,从而节省了学校花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上的经费。同时,加强学校师生对于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的观念,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充分开发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挖掘其利用潜力。

4.全面推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

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因此,把网络技术与仪器设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管理质量,产生更多连带效益。

(1)教学仪器设备管理部的网络负责人员应创设一个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网站,方便校内外师生进行交流学习。

(2)学校可以将新引进的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让专门人员演示,并制作成为视频,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广大师生在使用这些仪器前自行上机进行培训学习。还可将一些外借的仪器设备的名目共享到网上,让需要用到它们的师生进行网上预约使用,并留下了网上记录,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权责不明等问题的发生。

(3)通过联网,学校可对每台仪器设备设置状态,如:开机、工作、维修、关机等工作状态,清楚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仪器的人和时间段等。

(4)学校应安排仪器管理人员定期对仪器的利用率和机时进行汇总,并将所得数据上传至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网站上,做好记录分析,为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第5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现场导游考试 问题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现场导游考试凸显问题分析

1.1心理素质差,紧张怯场问题突出

心理素质不过硬,怯场、紧张是现场导游考试中的通病。因为现场导游考试是模拟了一个导游场景,而场景中仅有作为导游的考生和作为游客的考官,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学生往往会出现声音小,语速快,词不达意,表达不清楚,语言思维混乱等问题,更有学生因为过度紧张无法进行正常的考试。

1.2角色转化模糊,自信心缺失

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导游人员,现场导游考试是考核导游人员基础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考试中,角色的扮演尤为重要。但大部分考生会在考试过程中,忘记考核目的和标准,角色转化模糊,没有信心能够顺利讲解考试景区(点)。

1.3脱离场景讲解,机械性背诵

机械性背诵导游词是现场导游考试中又一凸现的大问题。很多考生不清楚讲解和背诵的区别。而现场导游考试在各地都有改革,已经从单一讲解变成录像跟进讲解或场景讲解,那么机械性的背诵在考核过程中将更容易出现诸如无法跟上场景、场景讲解错误等更多的问题。

1.4导游词编写难度大,雷同情况严重

因考生对考试景区(点)不尽熟悉,所以导游词的编写难度大,是现场考试的一大难点。大部分考生都是通过网络、教材搜集改写导游词,甚至更多的是直接拿原稿拷贝。雷同内容严重,有的导游词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照搬照抄的导游词在讲解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而重复和雷同的导游词,会让考官认为考生对考试的态度不认真,对景区讲解一知半解,不适应导游员的工作,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1.5缺乏沟通的表情和语言

通过多年来的现场导游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也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讲解很机械,形体很僵硬,面部很呆板,即使顺利完成讲解,成绩也不尽理想。

1.6应变能力明显较弱,不能应对突发状况

应变能力是现场考试考核的一个内容,考官除了通过问题进行考核以外,还通过考生在讲解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有很多考生应变能力不强,不能应对突发状况,也说明不具备作为导游人员的资格。

2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任务实施过程。从现有考试资料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熟悉景区,脱离导游讲解服务程序,不明确讲解的主体脉络而失利于现场考试。很明显现场考试的景点(区)讲解就是一项由学生亲自实施的项目任务。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景点(景区)相关资料,亲身实践景点(区)情况;制定计划,根据收集的材料,编写出适合自己的导游词,并设计讲解的重点难点,制定出讲解练习方案;实施讲解,通过分组模拟讲解,现场讲解,不断提升学生讲解水平;分组评价,各小组间通过提问等方式相互评价,相互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和讲解知识的建构;评估反馈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优势,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以上几个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从收集资料到评价提升,不断提高学生对景点(区)的熟悉程度,降低导游词的雷同性,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现场导游讲解水平。

2.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改变技术,是通过置换社会赋予的角色,而行使置换后的角色的义务,以提升扮演者对该角色的理解和认知度。据可靠数据统计,现场考试中旅游专业学生的失利情况远远大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根本原因就是旅游从业人员常年从事导游角色,而学生从来没有涉足导游职业或者仅从课本上了解这个行业的相关知识。在考试中,学生无法适应环境,应急转化角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方法,激发学生的角色转化,使学生了解导游员,了解现场导游考试的考试目的,并通过熟悉身份,而行使好身份的职责。角色扮演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适应考试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导游人员身份认知而掌控整个讲解过程,并顺利通过考试。

第6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早期中国新闻学广告学

Abstract: advertising in the industry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news media industry "lifeline",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subjec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journalism scholar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many scholars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subject of advertising in news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media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advertising has alway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Keywords: early journalism and advertising i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新闻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新闻生产商品化的讨论,从中国商业性报纸对经营的重视中可以看出端倪。新闻学早期的研究者如徐宝璜、任白涛、邵飘萍等都在其著述中对广告研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对报业组织及广告发行等问题做了相应论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告学能作为一门学科进入课堂并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早期中国新闻学的学者们功不可没。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早期中国新闻学中的广告学发展历程来思考当今广告学在整个新闻传播学术格局中的定位及其意义。

一、中国广告学发轫之初

中国广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到神农氏时代,早在商代时商业广告就已产生。而“广告”一词在中国则最早见于梁启超于1899年创办的《清议报》上,是地地道道的外来语言。广告的实践与理论从来都是相互发展的,以报纸广告为先导的西方广告理念大举东进,中国广告学研究由此发轫。在中国新闻人和广告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编译、著述等手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广告学体系。1913年,史青编译自美国新闻记者所著的《实用新闻学》在上海出版,其别设立了“告白之文”和“登载告白”两篇文字,就广告的种类、美学、心理、道德、述求、发行及编排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这两篇告白文字时至今日仍不失教育意义。

二、徐宝璜及戈公振的广告思想及研究

在我国新闻与广告学的研究进程中,徐宝璜于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和戈公振于1927年出版的《中国报学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徐宝璜的此本著作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这在中国广告史上是毫无疑问的。这本书受到了《实用新闻学》等著作的影响,它以文人的良知指出了广告与道德、广告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闻部门应注意审查广告的内容,有无影响风纪有无缺失道德之处,由于广告这一行业在当时已经趋于专业化,所以徐宝璜又强调:“非泛泛之辈不能从事,必须精于此道方能发达。”作为著名新闻学家和报史专家的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的观点较具前瞻性,他认为广告是随着商业发展而产生的,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广告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由此可知,此时的广告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价值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它肩负着宣传文化与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国报学史》对我国当时的广告业状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涉及范围较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邵飘萍及其广告史研究

邵飘萍是《京报》创始人和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虽然其重要研究方向在新闻学方面,但是作为资深的报馆经营者,邵飘萍先生对广告有很多精深而独到的见解,虽然此时的广告只是作为新闻学的一部分以较零碎的形式出现,但是却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先导作用。在对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进行增补时,邵飘萍重点论述了广告的兴起及其发展,介绍了广告方法和手段,其称之为“广告技术”。这两方面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同样做到了开风气之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他的《中国新闻学不发达之原因及其事业之要点》一文中,也用了很多篇幅谈到了“报纸之广告”,其中不乏精彩观点。

此外,邵飘萍利用追本溯源的方法对广告的起源及其本质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广告史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对中国广告学史的梳理和论述很显然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在广告史研究领域等方面,毫无疑问,中国新闻学界作出了特殊贡献。

四、新闻学教育格局中的广告学

在1918年的北京大学,连新闻学研究都只是以讲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作为大学课程来设置,广告学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成果及徐宝璜、邵飘萍等人的著作可以作为中国广告学的一个学术源头来看待,这就可以看出早期广告学与新闻学之间的特殊关系。

“”之后,中国的新闻教育才正式开始了以院系划分为教学方式的尝试,并得到快速发展。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学术声望的燕京大学新闻系虽然没有设置广告专业,但开设了广告课程,在造就报业人才的同时许多独立的广告课程如“广告招揽”、“广告设计”等纷纷设立。虽然在当时广告课程相对于新闻系只是附庸,但是由于美式教学的影响,广告学在燕大获得了相当大的重视,之后甚至出现了以广告为选题的硕士及学士论文,由此可见,广告学的发展研究已经方兴未艾。

五、新闻界学者关于广告的著述

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一些新闻从业者撰写了许多广告学专著,如当时的《申报》,作为中国大型的商业报其非常重视广告业务,专门设立了广告推广科以推进广告学科的职业化。蒋裕泉编写的《使用广告学》、赵君豪编著的《广告学》纷纷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些书的出版对广告学科的发展及其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意义深远。虽然当时有新闻背景的广告学研究人员可能在学科领域内涉猎的并不深入,但是在广告心理、绘画、制作等方面依然得心应手,与其它方面相比毫不逊色。

6、总结

不可否认,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领域具有复杂程度高、趋于边缘化和交叉性强的特点,不仅仅是新闻学,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及艺术学等等都构成了中国广告学的学术源头。探讨这些学科间的关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科理念,加深认识,为更好的探讨和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帅.早期中国新闻学中的广告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09(23)

第7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摘 要】“新闻真实”是新闻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传统的“新闻真实观”研究具有形而上学的色彩。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形而上学不足以揭示“真实”的本质含义,主张“回到事实本身”。本文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新闻真实”进行了现象学的还原,让“新闻真实”回归到“真实”本身,这种新阐释的核心就是让“新闻事实”自己言说。现象学“新闻真实观”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新闻学理论研究方式,同时也彰显了新闻学人文科学的价值本性。

关键词 新闻真实;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

一、“新闻真实”的现象学涵义

任何一门学问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之上。在我国新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建国之前,我国的新闻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总体上处于一种比较朴素的发展状态,还没有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闻学才真正走上学科自律的发展道路。新闻学之所以能够在当代中国获得迅猛发展,与整个社会对新闻的普遍需求有关,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各种信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面对着这种情况,国家制定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相关新闻法律法规,以此来大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今天,新闻事业不管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较20世纪80年代之前有了大的发展,但是相关的新闻理论却始终徘徊不前,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势头。陈力丹在谈到当代的新闻理论发展时说: “深化新闻理论的研究,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和新现象外,对基本范畴的研究应该重新赋予较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一个地做全面的考察,能够提出许多深入的思考。例如,已有研究人员分别就新闻事实、新闻价值写出了专题研究著作。可惜这种深入的研究尚限于学界的个别人。”笔者认为陈力丹对当代新闻理论整体状况的把握和认识是十分深刻而且全面的,当代的新闻理论不能只局限于对单纯的新闻现象的描述,更要对新时代所出现的新的新闻现象做出合理的理论阐释,这种阐释工作并不能仅仅以传统的理论做假大空式的臆测分析,真正的理论创新必须要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借助于新的理论武器对新时代、新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定位这种新问题所出现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这样的工作才是以新瓶装新酒,才会有真正的研究价值。

笔者认为新闻理论的创新必须要对传统的新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新形势下的全新反思,因为在一种理论体系当中,核心概念阐释不清,所谓的理论创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什么是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呢?鲍勃·富兰克林等人主编的《新闻学关键概念》中收入了236个新闻学关键概念,当然他也没有穷尽所有新闻学核心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闻学核心命题形成,这也是新闻学不断发展的表现。虽然新闻学的相关核心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必须形成本门知识所特有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不能随意转化成为其他知识的核心,否则该种知识的可靠性与独特性就无法保证。笔者认为在新闻学理论中,像“新闻真实”“新闻价值”“媒介”等等都是新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从知识的体系上看,一定有一些概念在某种程度形构和规定着新闻学的基本思想,其中“新闻真实”就是这样的一个核心概念。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在建国以来的多次关于“新闻真实”的讨论中,主要形成了“本质真实观”与“现象真实观”,“宏观真实观”与“微观真实观”以及调和这两组互相对立观点的“新闻真实三层观”。笔者认为对“新闻真实”的正确理解不能将眼光只局限于“本质”“真实”“微观”“宏观”这些传统形而上学的概念之上,而要突破旧有观念的限制,对“新闻真实”概念中的“真实”合理理解才能形成正确的“新闻真实观”。

“真实”按照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解就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实存状态,“新闻真实”就是要求在新闻报道中,按照客观的实际情况,不参与任何主体的判断,将事情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近代以来不管是西方还是中国的“新闻真实观”都是以此思想为基础。但是笔者发现这种貌似纯粹客观的“新闻真实观”实际上仅仅只是人的一种观念构造的结果,这样的一种观念有着十分强烈的主观因素作为基础,因为新闻活动总是一种人的活动,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总会形成他认识事物的一个角度,对事物的观照实际上并不是现实的。按照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的看法,任何事物对人的显现都只仅仅是一种“侧显”,因为人受生理条件的限制,知觉总有一定的阈限,所以那种超越于客观事物之上的纯粹的观看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纯粹的观看”只是人的主观的精神构造的结果。这样人们看到所谓纯粹客观的“新闻真实”,从现实性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

既然纯粹客观的真实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到真实,现象学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著名的现象学口号“回到实事本身”,“回到实事本身”不是完全排除任何人与历史的因素,而是要让事实本身自己显现,在这个显现的过程中“悬置”一切自然主义态度,即将任何未经反思的观念与判断都以加括号的形式置之不论,而让人能够在和现象照面的过程中直观到事物的本质。

对于新闻活动而言,新闻报道者并不是在报道之先,从主观上将新闻对象对象化,从而确立自己的一种先人为主的观念,而是要“悬置”新闻活动中的主观判断,让新闻事实自己表达。以2014年11月10日《新京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该报道题目为《河南××学院一男生表白被学校开除》,在今天这样一个爱情自由甚至爱情泛滥的时代,这样的报道的确是具有强烈吸引眼球的效果的,但是能说这是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吗?很明显,根据报道,这个刚上大一的学生的的确确被开除了,但是因为“爱情表白”吗?不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一所高等教育学校的管理者绝对不会因为学生的爱情表白而开除学生,人们看到导致该生被开除的原因是该学生在学校管理者劝阻该生的过程中以及该生父母到达之后,该生的一些过激行为才直接导致学校开除该生。但是《新京报》在报道的过程中,并非让事实说话,而是将自己的一些意念例如引起新闻受众的惊异、提升该则报道影响力的观念已先行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进而影响了真正的“新闻真实”。这无疑就是失实的报道。究其原因,就是对“新闻真实”的“真实”理解出现了偏差。

总之,根据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观念,所谓“新闻真实”就是要“悬置”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任何先人为主的观念,让新闻事实自己说话,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新闻真实”。但是必须要区分清楚现象学的“新闻真实观”不同于“零度写作”中的主体消亡观念主导下的客观报道,在现象学“新闻真实观”中,十分强烈地存在着一种主体间性,即让新闻事实自己表达,这里新闻事实不再是冷冰冰的抽掉了人的存在处境的简单的社会事实,而是让新闻事实通过现象学意义上的具有无限生机的和表达可能性的“现象”自己对人言说,此时新闻活动中的受众也不再是置身于新闻事件之外的单纯的聆听者,而是和通过切身的体验,同新闻事实一道进入对新闻存在的感悟活动中,这样的真实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

二、现象学“新闻真实观”的理论价值

首先,现象学“新闻真实观”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为当代的新闻学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视野。

新闻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将研究的客体对象化,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必须将自身的一切主观因素排除在研究活动之外,从而揭示对象的客观规律,达到对真理的揭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认为形而上学(包括自然科学)是对存在者的研究,存在者可以大到天体宇宙,小到人的情感心理,关键是这些“存在者”都是可以以实体的形式而存在的“存在者”,在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中,这些“存在者”是异于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人的存在者,它们的关系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在认识活动中,“真实”就是主体的认识与认识对象完全符合,这种认识活动的结果就是真理。

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的是,在人文科学研究活动中,活生生的人的要素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始终。活生生的人是指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世界不再是外在于人的认识对象,而是随时随地都将人的历史、人的现在与人的未来串联起来的境遇式的存在环境。但是在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活动中,由于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原本是活生生的人的体验都转化成了认识对象,例如情感、想象力、道德伦理、审美体验也都转化成了实体性的存在者,都成了与人相异的一种东西,这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的敞现。

在新闻学研究中,任何新闻实际上都是关于活生生的人的新闻,所以“新闻的真实”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客观真实,而是一种渗透融合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的真实,以上文所举的新闻报道为例,如果报道者能够以境遇化的方式去理解“表白事件”的话,则从性质上它就转化成为一个“开除事件”,所谓境遇化的理解就是“悬置”任何现成的观念,设身处地地了解该事件。这样“事件”对于报道者而言就转化成一个内在于自己的“事件”,该事件的真理也就在事件自身的显现中完成了“揭蔽”。

胡塞尔说现象学首先是一种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新闻学研究时,人们也不再将新闻事件看作是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通过理解与诠释,使新闻事件的本质得以自身显现的过程。这种方法对新闻学理论研究来说无异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其次,现象学“新闻真实观”揭示了新闻学的价值本性。

传统的“新闻真实观”不管是“本质的真实”还是“现象的真实”,或者是“微观的真实”和“宏观的真实”以及它们的统一,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闻学研究基础即新闻的价值本性。价值就是对人的有用性、对人的意义。如果在新闻活动中,只追求客观的真实,而忽略它对人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纯粹客观就如康德所说的在“真空中飞翔的鸽子”一般。现象学的“真实观”总是有关于人的“真实”,海德格尔通过一把锤子说明了真正的真实总是不离人的一种真实状况。他说,一把锤子,在没有使用它时,它就已经在那儿了,但是此时锤子与其他的物件,例如没有生命的石头一样自然的存在,它们本性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当人们使用锤子的时候,锤子就明显与没有生命的石头区别开来了,锤子的本性正是在这种人的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对于“新闻真实”而言,所谓的“真实”也就是在对人的有用性的基础之上,它的意义才显示出来。任何与人的存在无关的“新闻真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8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传播学理论 教学思考 优化与整合 学习激情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05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第9篇:新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国 新闻传播学 教育 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 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 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 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 936 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 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 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 ]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

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 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 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 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 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 门课,撰写1 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hi138/Com]

参考文献

[1]Garnham Nicholas,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of Information London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