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外国教育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国教育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国教育理论

第1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 软实力 硬实力 综合国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690(2009)000-0090-02

实践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的崛起和发展应该是指它的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既有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主要目标的“硬实力”的增长,更应有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基础、以生态为关键的“软实力”的全面提升。而前者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后者。环顾全球各国间、各区域间、各城市间的竞争,凡能吸引资源、技术、人才的,莫不是“软”、“硬”实力兼具的地方。

一、对软实力内涵的再认识

目前,学术界对于软实力的内涵的界定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软实力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上述资源基础上的同化力和规制力。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软实力的内涵日趋宽泛。最初,文化的吸引力和制度的同化力以及经济实力被认为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力”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收集、处理、执行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被认为是“使外交力量倍增”的软实力。此外,美国学者米德还提出了“粘性实力”的概念。“粘性实力”首先指的是一国的经济实力外化为与他国的经贸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从而提升了对他国及国际秩序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从此意义上来看,以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粘性实力”既可在军事领域延伸为“硬实力”,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外化为“软实力”。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学术界对于软实力的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形成了三点共识:软实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文化及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二是社会经济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的同化力;三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以及在多边外交中对国际规则和政治议题的塑造力。一个国家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建立和主导国际规范及国际制度,从而能够左右世界政治的议事日程,这是许多西方大国运用其软实力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二、国内外软实力理论研究综述

1、国外软实力理论研究

软实力的理论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其经济地位及未来发展的大辩论。一些学者运用这一理论分析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比较优势。指出,美国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它的硬实力,更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包括科技及制度上的创新力、消费文化的渗透力和诱导力,国际经济规范制定上的控制力,美元体系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力、跨国公司实力的巨大增长等。软实力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美国新型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它使国际贸易条件发生有利于美国的偏转,为美国嬴得了巨大的利益。日本学者认为,软实力就是借助自身的文化,艺术等吸引力和魅力,而不是利用强制手段或金钱增加自身在世界上的影响,持“软实力”研究的道义论观点。加拿大学学者认为,美国一直在依仗自己的软实力即流行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达到向全球推广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之目的。

2、国内软实力理论研究

自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我国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经过了一个由早期主要集中在对软实力的翻译及奈的软实力学说的评价上,转移到近年来对我国自身软实力及与软实力相关问题领域进行研究的过程,即从软实力的定义、构成要素、特征、意义、我国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软实力的思考几个方面。在我国最早使用“软实力”概念的是王沪宁教授。他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提出:“把文化看作一种软实力,是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崭新概念。人们已经把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看作是构成国家权利的属性,实际上这些因素的发散力量正使软实力具有国际关系中的权利属性。”这以后软实力问题在我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来自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将软实力的理论引入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2.1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竞争研究方面的软实力理论应用

学者认为,软实力表现为硬实力以外所有的非物质经济力量,是一种能将别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本国利益的能力,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一种新型比较优势;同产品和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规律有所区别,先进国家可以创造并运用这种实力,形成一种经营战略和国际贸易资源。

2.2综合国力研究方面的软实力理论应用

学者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包括内部软力量,如制度创新、文化辐射力、人力资源、高科技研发能力、凝聚力和外部软力量,如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国家形象、国际规则的创制力和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等。信息时代,软力量在综合国力结构中比硬力量更为重要。如果将硬力量当作常数,那么软力量就是变数或乘数,它倍增或递减综合国力。

2.3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方面的软实力理论应用

学者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的软实力至少应涵盖六个方面的要素:(1)政治公信力;(2)制度创新形成的体制活力;(3)区域形象影响力;(4)社会凝聚力;(5)区域文化的感召力和辐射力;(6)区域人口素质特征和区域信用的独特作用力。

2.4企业竞争研究方面的软实力理论应用

学者认为,企业软实力在企业组织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管理者决策力、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等。

三、国内外软实力理论研究的比较与借鉴

1、软实力理论研究的梳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进行了集中研究,推动了对这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广泛运用。从软实力的由来与发展、软实力的汉语翻译、软实力的内涵及软实力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四个方面进行学术成果梳理。通过梳理分析得知,人们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使用了“软实力”的概念,但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研究者都是从各自的研究对象出发来使用这一概念,对软实力的内涵、表现和特点尚未形成足够的共识。目前,我国对软实力的研究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因此软实力的内涵的科学规范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任务非常突出,尤其是对于区域软实力的建设非常重要。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软实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重点分析城市软实力建设在自主创新能力、综合人才实力、服务业、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基础、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战略思路、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以及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的研究,尚未见到。

2、软实力理论研究对提升天津综合竞争力的启示

当今时代,一个城市的竞争和发展,既有其资源、项目、资本、GDP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有着文化、生态、科技、服务乃至形象吸引力、凝聚力等“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不仅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软实力的推进。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深圳、温州之所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无不得益于较早进行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政策、思想观念等软实力。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天津市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18.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全市经济连续第5年在高增长平台上快速、稳定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86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891.33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2024.09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速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2.1:57.6:40.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8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6022美元,增长11.2%。这些成绩的取得同样也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横向城市之间进行比较,我们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不足,2008年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天津落后于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市。而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角度来观察天津经济发展的资源特点,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优势明显、劣势突出。优势主要表现为软实力资源雄厚,在文化、教育、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区位、服务业、宜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软实力资源优势明显。劣势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脆弱。硬实力严重不足是制约天津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我们认为软实力建设是提高天津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天津品牌的重要途径。加强软实力的建设和推进,可以为天津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更好地发挥天津在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力,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德,基于ANP的企业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

第2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一、国外教师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一)人事制度方面

1.建立严格的教师聘用标准。许多发达国家都规定高校教师必须有博士学位才有可能取得相应的职称。除此以外,多数大学还附加其他条件,包括应聘者要有一定的研究工作经历,不能是本校应届毕业生等。美国、法国、德国等的高等学校补充或增加教师,一般不能由本校从低一级职位的教师中补充,而是面向全世界公开招聘,教师在本单位得到晋升的可能性很小。这样的任用制度,保证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位层次和学术水平高、学科结构比较合理,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2.严格晋升制度。许多高校都有着严格的晋升制度,都注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美国高校教师从助理教授晋升为副教授,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大多要需5-7年,而要获得终身教授一般需要10年以上时间。教师如果教学科研水平不高,成果不多,则会被辞退,或者通过降低待遇和工作条件的办法迫使其自动辞职。在美国,高校还有所谓的“非升即走”制。在英国剑桥大学,大学和学院的讲师任命标准程序是考核其教学能力,所有的大学讲师的任命都有试用期。在试用期内,遇到困难的候选人可以得到学校的帮助去克服困难;在试用期内,如果证明该候选人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其讲师的任命就得不到批准。

3.强化教师评估制度。美国高校大多以制度化的评估机制来促进教师研究、教学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校都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并且与教师的去留、职称晋升、聘任和工资待遇相挂钩。曾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欧内斯特・波伊尔认为,“学术是运用职业发展所学东西形成新知识或以新方式运用现有的知识的能力。职业发展水平向熟练教学和服务水平的过渡需要同行的评价。”当然,评价工作不仅仅是人事部门的工作,还有专门的评估机构,因为其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人事决策之目的,还为了帮助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和发展。

(二)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方式

在高校教师进修内容与方式方面,许多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规定和要求,高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被认为是高校自治和教师“学术自由”的范畴。

1.重视教学技能的培训。国外许多高校普遍关注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且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吸引并鼓励教师自愿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纽约大学按照“认真、主动、训练”的原则,通过在教师中开展“教学咨询”活动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美国大学协会开展的博士生参加社区学院教学交流项目,其目的是使将来可能从事教师工作的博士生们超前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了解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技艺性。再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定期为青年教师开设讲演基础培训、举办教育教学万法讲座、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座谈、组织青年教师讨论会等,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剑桥大学建立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是为了研究基于网络和互联网的教学法问题,那些希望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教师,可以到中心学习3个月的时间,用以解决在各自学科和专业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方法问题。

2.关注教育技术的培训。随着以多媒体为主的王见代教育技术的推厂和应用,运用教育技术是高校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方法与思想上的一次革新。美国有一套完善的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体制,如建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有些学校还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规定副立教师每5年内必须接受180学时的培训等。据德国海德堡大学等大学负责人介绍,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德国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在招聘教师时也提出对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要求。这些政策、规章促使教师必须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3.开展教师进修合作项目。一些高校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合作项目进行的,如:美国大学协会开展的“博士生到学院参加教学观察和交流活动”项目,博士生通过学院教授的指导,学会如何教学,如何成为合格的教师。再如:联邦教育部设立的“社区学院教师进修计划”(CCFDP)项目,是促进社区学院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培训合作项目。许多国家实行的“导师制”也是一种项目合作,是本着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以开展科研活动为主要内容,教学技能的掌握也是其中之一,导师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外校的甚至是大学以外的。

4.强调实践性。美国高校比较注重教学中的实践与实用,把参加实践也作为教师业务提高的重要途径。纽约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更强调教师要加强与企业、政府合作,争取承接完成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法国高校鼓励大学教师与专职科研人员之间的流动,鼓励大学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把教师与企业合作的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和教师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德国,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被视为理工科院校的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理工科高校普遍注重加强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的联系,主动把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学习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科学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建立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

1.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大多政府、高校通过筹集充足的经费保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专题考察等。美国高校非常重视经费的筹措,有专门机构主管研究经费筹集,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国防项目、企业项目以及民间基金等。各大学也鼓励教师自主争取经费。因此,美国高校的教师一般都有较为充实的研究经费。这为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内外学术讨论会、专项考察进修等创造了基础条件。

2.设立培训机构。建立教师培训机构,接受教师参加培训。如德国大部分州有专门的大学教师培训机构,免费培训高校教师:在法国,政府规定“承担学习者、大学生和成人的普通和职业培训、学历培训和继续培训,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和定向服务,培训教师和培训者”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学设立的教师培训研究部具体承担指导、组织教师进修提高工作。许多国家的大学正在建立教学中心,这些中心已经作为提高教与学的一股中坚力量而存在。英国在许多大学和学院中竞选“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计划在5年内有3.15亿英镑用于70多个“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的建立。这些“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将与新成立的高等教育学会及学科中心一起开展工作,它将更加注重奖励现有的杰出教授,并且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自身的发展与经验的推广上。这些培训方式或培训机构实际上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和主要基地。

3.构建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岗位。美国高校教师队伍由全职(专任)与半职(兼职)两部分组成。在最近的十几年中,半职教师的数量急骤增长。如,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约50%的教师是从企业或科研单位招聘的。这种专、兼职结合的教师结构体系,是美国高校教师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形式。其次,兼职教师为全职教师从事研究、参加进修创造了条件。德国高校也有意识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到校任教,这些人员可能是全职的,也可能是兼职的,但是。即使是兼职教师也要既要向学生讲授最新技术,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等。

二、教师发展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1.教师管理的人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世界一流高校教师人事体制相比。我国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我们目前的高校教师人事体制尚属封闭体制。我国大部分高校面临“好的教师进不采,差的教师出不去”、教师流动困难、“近亲繁殖”严重等问题。而美国一流高校晋升副教授淘汰率在50%以上,即使以保守著称的英国也去掉了“讲师”的铁饭碗。二是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均压力和努力程度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高校教师的“门槛”最低,招聘程序过于简单,晋升速度也相对过快(指青年教师)。

2.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为了吸引高等学校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将教师培训与教师工资、晋级、晋职等联系起来,并为教师提供了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规程》也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各高校的教育事业费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教师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即使教师主动要求培训,更多的也是由于评估、晋升等外在压力使然,功利色彩浓厚,谈不上教师个人的实际需要。

3.培训模式应满足教师个性要求。虽然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的多种,但从方式到内容都是培训学校依据政府部门的要求设定的,模式趋同、结构单一,忽视了高校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在培训内容上未能体现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职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差异性,教师缺少自主性。培训模式单一造成有些教师为取得学位的方便,争取学习机会,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专业的连续性,有的学校也未有整体规划,教师的培训与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未统一,造成了一方面花经费引进人才,一方面培养的教师无用武之地,没有满足以岗位培训为主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3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一、字母词发展理论与发展

国内对于“字母词”是否是汉语词具有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种主流的话语。首先,字母词作为与国际语言发展相接轨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合理合法性。在汉语语言环境中自发衍生的语言产物,应该加以引导和保护。如,曹学林认为,字母词是一个语与义相互结合的语言外来词,字母词的读音隶属于汉语语言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字母词的语义又通常被主体人所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将其归为汉语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之上,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诺(Jerome Bruner)对该学说进行了深化,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介绍了字母词教学理论(scaffolding)。“字母词教学”是从建筑行业借用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建筑工人使用的脚手架。而用于教育学中,“脚手架”是指一种辅助物,学习者凭借这种辅助物可能完成其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

二、字母词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审视

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还是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听与说处于先导地位。听是理解,说是表达,而理解又是表达的前提,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外语技能,才能逐步完善其他各种语言技能。但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外语课所占的课时比例通常是最少的,并且英语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机械单调。很多教师忽视了外语教学的技能性特点,仍采用传统的“三部曲”式教学方法: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学生听录音做练习,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种传统的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更没有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另外,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雅思(IELTS)、托福(TOEFL)等考试中多外语的考核使得大学英语外语课演变成了测试课。无可厚非,测试是检验学生能否理解外语材料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信息的感知速度不尽相同,测试往往会造成许多学生的疲惫与紧张,挫伤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课堂上频繁的外语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以考试选答案取代了指导学生如何听,忽视了对学生外语技能的培养,陷入了英语外语教学的误区。

三、字母词的语言辅助与语言检验

第4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注意资源 特定任务资源 总体任务资源 口语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面对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人们需要同时注意的事项日益增多,如何将有限的注意分配到同时出现的众多事件中去,是人们努力探究的问题。资源理论近年来在注意研究领域内颇为流行,其优势在于能较好地解释注意的多种特性,特别注意的选择和分配。

二、注意资源理论

1.注意资源理论的两种不同观点

(1)特定任务资源

“特定任务资源理论”(Task—Specific Resources theory)主张,人的认知加工的资源或能量是具体的。这种理论预言:不同性质的任务可以同时并存,人们可以轻易地同时完成两种性质不同的任务,一旦任务之间的性质有相交或产生叠加,干扰就会产生。

(2)总体任务资源

“总体任务资源理论”(Task—General Resources theory)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或能量是一般的而非特殊的。这种理论预言:A.人同时做两件事会感到困难并非由任务干扰引起,而是任务需要的资源超过了人的资源。只要活动不超过人的资源,人就能够同时做两件事。B.当加工需要的资源超过人本身拥有的资源总和,而人又试图同时做第二项任务,那么第一项任务的成绩将会下降。C.人的注意资源分配很灵活,它可以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需要。因此,总体注意资源理论强调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各项任务所需的资源不超出人的资源的总和。任务本身的性质不是注意分配成功与否的关键。

2.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由John Sweller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要从认知资源分配角度来考察学习问题的解决,它以认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1]。这种理论认为,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知加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若所有活动需要的资源总量超过了个体拥有的资源总量,就会引起资源分配不足,从而影响学习或问题解决效率,这被称之为认知超载(cognitive overload)。这一理论与总体注意资源理论甚为相似。

图式和规则是认知负荷理论强调两个重要概念。研究者认为学习时消耗的心理努力,是认知负荷的本质属性。而图式和规则自动化则是减轻认知负荷、提高认知加工效率的关键。

三、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略》中对我们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做了如下描述: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基本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的确定教学内容,贯彻结构、情境和功能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在语言教学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说”是最复杂的一项,它是把另外三项技能综合应用以后直观地表现出来的结果。口语课的手段是交际,目的也是交际,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对其进行说话行为的培训。

2.传统的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使学生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组织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复习旧课,聊天、问答形式、观看其他视频资料,听音频资料或阅读文字资料后展开讨论都可行。

(2)复习旧课。检查、复习已学过的内容,用旧知识中的某一视点引出新知识的内容。

(3)进入新课学习。

①生词。

②课文的理解讲练。

从听入手展示课文:听老师读或者听录音;

从读入手展示课文:学生分段读或分角色读;

通过提问掌握并熟悉课文中重要和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通过讲练掌握并熟悉课文的话题、结构;

学生分组活动,练习对话或者叙述,能够比较流利地复述课文;

学生汇报表演,教师和其他学生评判、纠错。

③活用:结合学生实际,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问答、表演或演说等话语技能训练。扩充相关词汇量和口语俗语、成语或相关句式。

④总结:总结本课教学内容、重难点及教学目标等。

⑤布置作业

3.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国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

其实对外汉语课本上的语句并不深奥,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源于它的外语特性——汉语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汉语学习中受母语的干扰较大。与中国人交流的时间不多,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课堂时间,尤其是口语课在整个学习课时中安排得也不多,往往感觉口语学习非常困难。如中国人学习外语一样,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也同样存在着开始害怕开口说,中间不自信不说,最后完全放弃说这几个阶段。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自我监控程度很高。另外,母语的负迁移和对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在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得很突出,成人的抽象思维和类推能力和元语言知识在口语输出方面也是一把双刃剑。

(2)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良影响

汉语口语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能在交际方面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工具,既不神秘,又不复杂。最易理解的方法是循着它在自然状态下的发展轨迹“先听说,后读写”循序渐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教语言像教知识那样去进行阅读、背诵、默写、填词、翻译,真正的口语训练不被重视,本末倒置现象十分严重。

第5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教育学学硕 河北大学教育学学硕招收方向很多,专业课都是69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者203日语、③69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96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自主命题,学校有给出指定的参考书,备考同学可参考:《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外国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贺国庆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陈琦、刘儒德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袁振国。

教育学专硕 河北大学教育学专硕考察四科政治、外国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不同研究方向第四科目考察不同,所以同学在备考前要先决定好专业方向,如果还没有决定前可以先复习专业课一,河北大学教育学专硕对于专业课一的考察是一样的。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专业课二根据报考专业方向而定。河北大学有指定333教育综合参考书,老师整理了河北大学333教育综合参考书,具体内容如下:《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王道俊、郭文安;《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孙培青、杜成宪;《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张斌贤、王晨;《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2版),陈琦、刘儒德。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价值评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原著的翻译和出版,主要有《工作学校要义》(1935年)和《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1993年)等。

对凯兴斯泰纳较早的研究主要见于民国时期。凯兴斯泰纳的主要著作之一《工作学校要义》于1911年问世,很快,其著作中的教育理念就传到中国。20世纪初,国内著名教育学者樊炳清、钱歌川、姜琦、刘钧等就对他的教育理论做过介绍、研究和评说,有的还亲赴德国向他学习。其中,比较详细的相关研究见于民国时期姜琦所著的《现代西洋教育史》。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凯兴斯泰纳个人经历和著作介绍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两本主要著作《工作学校要义》和《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

2.凯兴斯泰纳总体思想内容介绍和价值评析

《外国教育管理史教程》中,作者在第五章近现代德国的教育管理中,从倡导公民教育、倡导劳作教育和创办补习学校三个方面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办学思想。《外国教育史教程》把凯兴斯泰纳视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介绍了其“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在《德国基础教育》中,作者将凯兴斯泰纳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在职业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3.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思想介绍

马立志在《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里阐述了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目的、任务和具体改革措施,挖掘出了其中渗透的“大职业教育观”。在《外国教育实验史》中,作者具体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并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与费斯泰洛齐教育实验、杜威芝加哥教育实验作了比较。

4.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介绍

徐小洲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里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概念和实施公民教育的场所特点,最后评析了公民教育思想。李静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目的》中着重论述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与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联系。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凯兴斯泰纳的众多研究主要有两大类:

1.介绍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并对其思想价值和改革影响进行评析

在由摩洛哥教育家Zaghloul Morsy主编的《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二卷)中,作者结合凯兴斯泰纳的个人经历,介绍了凯兴斯泰纳个人主张背后的实践来源。ThomasAlexander 和Beryl Parker 所著The New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Republic中主要论述了他的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

2.结合作者所在国家和所处时代所遇到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对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有选择地进行了介绍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在其主要著作之一《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中,谈到了凯兴斯泰纳用于国民教育的教学方法。Philipp Gonon在The quest for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 Georg Kersch-ensteiner between Dewey, Weber and Simmel中,把凯兴斯泰纳与杜威、韦伯、西美尔联系起来,给普遍的教育思想和改革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第7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国别教育;比较研究;发展;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20-01

国外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的认知也就是对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认知,因为他们把对别国教育的研究贯穿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始终。在朱利安和库森时代,基本上是以输入他国的教育制度为使命。到二十世纪,著名比较教育学者康德尔反对当时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单纯描述”的传统,开始了对比较教育研究理论的探索。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探索转向方法论研究阶段。

一、建立在不同价值取向之上的单纯描述

(一)国际主义取向上的描述借鉴

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中提出了四点建议:(1)组织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搜集工作;(2)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教育委员会提出适当的教育改革建议;(3)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4)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经验。在朱利安的《建议》中无不体现“国际”一词。朱利安将普遍的人类教育作为各国教育的共同基础的理想和设立国际教育机构的构思远远超越他的时代,但一个世纪后日内瓦国际教育局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立,证明了朱利安的远见卓识。

(二)民族主义取向上的描述借鉴

1831年法国教育家库森受法国教育部长之命考察普鲁士教育之后,撰写了一本《普鲁士教育报告》,书中描述了普鲁士的教育行政,家长和社区的教育责任,教师的培养、人任命和薪俸,课程的内容等。库森与朱利安不同,朱利安满怀国际合作的希望,库森主要是以外国的范例作为发展法国教育制度的借鉴。他曾经说:“我研究的是普鲁士,而我思考的始终是法兰西。”他认为借鉴的领域必须是法国国民认为有必要改革的领域,借鉴的经验必须是预示该领域改革能够成功的经验。

二、建立在历史主义基础上的比较教育理论研究

(一)强调意义理解的国别教育比较研究

20世纪后,国外的国别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朱利安时代是基于法则的分析,而以萨德勒为代表的时代则强调意义理解。萨德勒认为“比较研究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发现那些能从一国照搬到另一国的机制,而在于证明某种外国制度之所以崇高和伟大的精神实质”。康德尔和汉斯是继萨德勒之后的强调意义理解的学者。康德尔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讨论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阐述这些问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是如何被解决的,并发展教育哲学或教育原理。”

(二)以历史主义为支撑的意义理解

20世纪早期到中期,强调意义理解的比较教育专家大都是历史功能主义者。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可避免的与其他社会和政治因素有关,教育应该在历史、文化、政治诸背景中加以审视。离开社会和历史背景,是不能理解教育的。康德尔曾说:“如果不走到教育制度的背后去发现促进这种教育制度形成的因素,那么,就不可能了解任何教育制度以及各种教育制度之间的差异。”汉斯更是从历史的视角建立了比较教育理论。汉斯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历史之中的,深受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的。

三、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认知

(一)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方法论在相互交错中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国外比较教育学者方法论研究主要是从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视角构建各自的方法论体系。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可以用平行于自然科学的方式来表述,即通过对概念之间数量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表达为定律或规律性的一般化陈述,强调的是定量的研究。在实证主义辉煌发展的年代,以埃德蒙・金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学者继承并发展了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学家的思想,其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明显的文化相对主义色彩。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张力,使得当时的比较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方法论争鸣与论争。

(二)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比较教育研究也在挫折中发展。在全球化、学科交融、以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一直存在并将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国外学者对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认知逐渐多元化。

国外学者对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认知更加深入和透彻,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家各抒己见,涌现各式各样的方法论流派,虽然难以达成共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就是多元的争论才真正的促使了学科理论的发展,这是学科繁荣的表现。国外学者在国别教育比较研究中的认知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的多元化发展。

第8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苏州大学教育学专业的介绍如下:

1、主要课程设置: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统计,教育社会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

2专业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品德素质,较高教育理论素质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

3、就业前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文化机构和中外企业等部门从事教学,培训,科研,管理及其他与教育工作相关的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外国教育理论范文

(1)科技研究问题的全球化。随着跨国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探索自然界奥秘方面所关心的问题不断趋同。在当代,人口、资源、污染、生态、核扩散等所谓“全球问题”的提出,正是全球化的反映。

(2)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科技研究资源的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首先,在研究者的层次上,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发明、论文由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其次,在企业层次上,跨国公司已经在大力推进R&D全球化的进程,在许多高科技领域中,各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不同R&D的机构,争夺信息,争夺人才,多方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最后,在国家层次上,各国政府之间以双边或多边形式进行的科技合作也日益增强。

(3)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与科技活动全球化相关的是科技活动规范的全球化。这是科学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结果。这种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规则,其中既包含科技活动的学术规范和行为标准,也包括市场规律在科技活动范畴应用的基本准则。

(4)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科技活动影响的全球化,也就是科技活动及其产出的影响远远超出国界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应用周期的缩短及其在全球应用范围的扩大,科技产出对不同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此熟视无睹罢了。学者吴华认为,“教育全球化”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潮是其典型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比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形态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教育全球化”的第一、第三种形态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s,GATS)》中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的流动相契合,第二种“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本观念全球传播和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文化融合现象。

教育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两股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潮流。首先,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中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必然带动教育资源的全球流动,促进全球性教育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发展。其次,教育全球化又促进了科技全球化。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造成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性流动,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各种科技主体的相互依赖性,从而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活动,参与各种全球性科技制度安排与规则制定。

2科技全球化与教育理念的发展

教育一向被认为是需要保持本国特色也必须保持本国特色的国内活动,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这些所谓的特色正在逐渐减少,而在各国教育活动中相似和相同的方面却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便是教育理念。世界各国虽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念却越来越趋于一致。比如教育宗旨,正在形成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共识;在其他方面,由生理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正在构筑起关于教育活动的核心观念: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产业理论等等。而在理念层面的融合与趋同为制度层面的仿效和教育技术的扩散提供了基础。

科技全球化对教育理念的变革产生重大的辐射,能否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关键是教育主体与客体都必须转换“范式”,即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视野拓展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之后,必须自觉完成从“教书匠”到“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置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以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而作为客体的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追求目标,不仅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更应该让自己做一个完全的人、健康的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

究其原因,“范式”的转换与科技全球化是息息相关的。科技全球化提供的环境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激烈的争夺,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实施灵活机动的策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在情境,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反过来,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提升,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物化为现实,应做到:①转变教育思想,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②按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一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③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能力培养。3科技全球化与教育实践的发展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活动的全球化亦日趋明显,这与科技全球化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天然联系相关。结合学者郭扶庚、吴岩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科技全球化对我国的教育活动从宏观到微观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育全球观的树立。根据我们在教育服务方面的承诺,我国教育将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观,应特别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公民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树立世界公民意识。

(2)教育的重新界定。根据我国入世有关教育服务承诺的条款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教育并不产生根本性影响。学界一般认为,对外资开放教育市场不需要设置禁入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一切教育服务领域都可以允许外资进入,但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设置不同的市场准入规则,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3)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应培养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以及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这必将促使中国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新的变革。全球化背景下,市场必将逐步规范,竞争和人才流动也必将加剧,由于规则透明,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个人待遇有所上升,来华投资、就业的外国人及归国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带来的资金、信息、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4)课程教材逻辑体系的创新。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将要求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走上高速公路。教育国际化要求确立全球化课程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全面改革以应试、升学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5)教育发展空间的延伸。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升级。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发达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企业已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只要善用这种资源,我们就能面向世界办学,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补充。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国内学到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在国外教育资源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会积极地走出去。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所需的教育资源,可以来之于国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也完全可以是国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教育服务的实施地点,可以是中国境内,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当然,我们更愿意在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教育服务,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而且还可以增加国内就业,也更有利于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播目标。应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优势。如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外向型教育产业”取之不尽的特种教育资源,再如遍及中国各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既是旅游资源,也是教育资源,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教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实现教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等等。

结合科技全球化看中国教育发展是全球化时代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一种不设上限的教育发展新观念正在成为全球化时代确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新基点。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应延伸思维半径,以全球主义的精神进行教育观念和制度上的创新。过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必须加以重新审视,对不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辩证地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林慧岳,易显飞.科技全球化对R&D的影响及对策[R].课题研究报告,2003

2吴华.“教育全球化”与中国教育发展的全球战略[N].中国教育先锋在线,2004-01-30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4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1

5郭扶庚.加入WTO,教育事业需主动应对.光明日报[N],2002-01-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