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新闻学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学的前景

第1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兴趣 潜能 能力 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02-02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直接的传承。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它。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寻求新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 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文言文的时代,离我们本身就很远,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笔者觉得,以有情有趣的导入新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取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

教初一的《伤仲永》《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因势利导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联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

文言文中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学习《木兰诗》可从网上让学生欣赏《花木兰》的镜头,再学习《木兰诗》,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只有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个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起波澜。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设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引导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语文老师的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潜台词,如果我们能结合课文,选择能触动孩子的事,使他们活跃起来,就能很快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可介绍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的情况以及他从小就立下的“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那种自强不息、从小立志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如教《破阵子》一词,教师抓住诗中“壮”词作为突破口进行讲解。在讲清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可怜白发生”,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词中的悲壮美。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突破自己的理想吗?这一句是状语,但它雄壮变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其领会到辛弃疾那种壮志未酬的悲壮的爱国之情。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去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让学生去想象、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 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且明确规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学习文言文,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教学法,这就要求学生能大胆质疑,查阅资料,广泛探讨,归类总结。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同学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新课标教育的目标。

四 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教无定法”,在教学这座大观园里,教学者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搜索,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最美的那一朵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魅力,感觉到“文言文,要说爱你也容易”,从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上有大的收获,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构建文言文知识的殿堂,切实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技巧。新教材改革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更新教法,探索出一条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语文教改新路子,使语文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

第2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创新,有个面向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受到现代意识精神的制约,这是一种具有科学的、进步的促使社会不断前进的理性精神与启蒙精神,一种现代意识精神与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现代意识精神的现代性,应该成为指导我们现代化的主导意识。我们说的现代化,不是别的国家的现代化,而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必须是适合我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外国的现代化有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我们自然应该将自我与他者进行比较,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但不能拿西方的现代化或者后现代化来套我们的现代化的需求。面对一百多年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存处境的变迁,文化精神领域的种种危机,学术的严重滞后,信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本发展对人的挤压与异化,我们应当有所体悟。在当今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后现代现象、后现代意识,它们正是我们生活自身的部分表现,其正负影响都是客观存在:一方面可以激发我们思维的活力,促使我们与时俱进,思索新问题;另一方面则往往使我们以虚无主义的态度消解事物的价值与精神。因此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全盘给以肯定。

作为伴随、指导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其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应当赋予这个矛盾体认识自身内在矛盾并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文化批判的功能,这是极为重要的,这可以使我们的思想真正与时俱进,摆脱理论教条,从而永葆青春活力。在这种现代性意识观照之下的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建设,应当广泛地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传统是我们创新的过去,而创新则是传统的未来,继承传统,不仅是为了保存传统,其更高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以为传统和现代思想不可通约,不承认优秀文化传统中有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和今人相通的成分,将这些成分排除在新的文化、理论创造之外,这将使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变成一句空话。新文化的创造是融会了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发掘,是新的文化创造的积累与准备,但还不能替代整个新文化的创造。同时,现代性是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具有历史指向性的意识,受制于本土化,又是具有国际文化背景与世界进程同步的现代意识精神,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不断冲突而又有融合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独立自主的又富于积极进取精神、善于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主体性意识。

如果在上述问题上,我们十分盲目,对于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新理论没有自己的坚实的立足点,那么难免就要去照抄他国的所谓先进文化,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搬运什么,或是别人有过的我们也一定要有。一些人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思想影响下,对文化、艺术中的负面东西十分宽容。但是,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后面,还有半句话,即凡是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那些消极的生活现象就是如此,它们的出现,固然有其原因与理由,但是这些原因与理由并不就是合理的。我们有时见到,有的媒介就把那些别人的垃圾文化也当作宝贝,加上一些不做真正的引导的“导师”的指点,如所谓“性革命”之类,力图使之流行起来。只满意于性革命如何实现了弗洛伊德的人的性本能的快乐原则,却避而不谈有的国家如美国的性革命不知带来了多少社会问题,以致发展到今天,在这些国家里出现了可以集体交换各自的配偶回家寻欢作乐,定期归还,然后选择时机再来的伦理的彻底解体。

文学理论学科的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理论一样,存在着积极适应当前实践急速变化的迫切需求。今天的文学艺术已非昔比,文学艺术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面貌,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介文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或是说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格局,于是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创新问题就变得极为迫切了,不少同行已经注目于大众文化、媒介文化,他们的论著多有创见,解释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说明了它们如何满足群众的广泛需求,但是作为理论的阐释,还缺少对人的精神的真正需求与提升的关怀,所以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力作。

第3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 路径依赖 对策

路径依赖是制度的发展具有某种“惯性”,一旦确立方向,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制度本身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现在的方向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选择,而要改变原有的发展路径,则需要外部变量的介入才能够实现。

路径依赖的影响

进入大学后,客观环境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迅速完成对新环境的认知,从被动适应过渡到主动适应,包括心理以及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调整,而普遍现实是,许多学生缺少独立的判断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对环境做出判断,致使路径依赖现象凸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环境的认知,致使在学习和生活上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原有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依赖,固守高中形成的学习与生活习惯,造成思维、行为方式与现实要求的脱节,造成自身定位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一味努力,却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法,努力无法得到体现,因此逐渐地失去耐心和上进心,变得急功近利,不愿再努力学习;另一些学生则变得固执,逃避现实,不愿改变自己,单纯强调客观不利因素,忽视自身问题,无意中进入“无法适应环境,生活与心理出现问题――路径依赖,致使问题无法解决――路径依赖进一步强化――问题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中,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使学生出现自闭、忧郁等心理问题,造成人际交往困难,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打破路径依赖的对策

按照路径依赖理论,必须有外部的力量介入,才能打破对原有路径的依赖,形成新的发展路径。因此,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和引导,及时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创造客观环境,使学生形成对所处环境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平稳渡过转型期。

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方面,采取措施,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通过历年考研与就业情况介绍,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专业,认识到专业并没有冷门和热门之分,任何专业都有需求,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学的学习成绩并非无关紧要,而是与自己的前途密切相关。

在学习方面,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同时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保证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加强对学生实用技能的辅导,包括心理指导,就业观念和技巧礼仪指导等,尤其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要求人人写出总结和学习体会,以小组讨论或单个交流的方式巩固成果。

另一方面,通过对以往实例的讲解,反复强调,学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形成适合自身的学习习惯,改变高中形成的观念和学生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课堂所学知识有限,要有充实的收获,重要的在于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4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新情境问题 物理教学 方法和途径 主动探索

新情境问题主要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设置,使物理学科新情景的创设比较新颖,能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生活的实际场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高科技成果等情景。加强新情境问题的教学,使新情景与问题提出等有机结合,学生在新情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思考,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对中学物理学科的新情境问题的教学,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新情境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如何把物理问题生活化,让物理知识回到现实生活中,将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返璞归真,给学生创设物理现象情境,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观察、思考,发现归纳出蕴含于情境中的物理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构建物理现场情境,激发学习“内驱力”

“新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去体验情境,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索,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围绕一定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实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亲自成为“发现者”,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动量和冲量”一课教学中,我先精心设计一个小实验:取几颗橡胶弹丸,分发给学生看。将一颗弹丸装入玩具手枪,一手持枪,一手持纸靶,沿平行于黑板的方向击发,弹丸穿透纸靶。接着,佯装再次装弹(不让学生知道是空膛),声明数到“三”时,开枪。然后对某一区域的同学,缓缓地数出“一……二……三”,不等枪响(其实并不击发),手枪所指的区域的同学已作出或抵挡或防御的反应。

问题与讨论:

(1)你们躲避什么?为什么要躲避?——子弹,会被弹丸中伤。

(2)刚才传看子弹时,为什么不躲闪?——子弹没有速度,不会被弹丸中伤。

(3)空气中的气体的分子具有很大的速度(可达105m/s),它们无时不在的撞击着我们最珍贵也是最薄弱的部位——眼睛,为什么我们毫不在乎?——气体分子质量很小。

(4)手枪所指区域以外的同学,为什么没有做出防御反应?——子弹不是射向他们的。

讨论与小结(可由学生自主完成):运动的物体能够产生一定的机械效果(如弹丸穿透纸靶),这个效果的强弱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且这个效果只能发生在物体运动方向上。

本实验让学生先产生兴趣,造成悬念,继而思索,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兴奋之余,研究课题“动量”已自然形成。而且,对动量的大小的取决因素和方向性都有了正确的指引作用。

2、设置探索验证情境,激活科学思维

美国华盛顿大学内的一条幅上写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牢;只有动手做,才理解得深”。接受性学习是要学生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接受下来,然后内化成自身的素质,然而在内化过程由于缺少自身的经验体系,故在形成自身的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可能会造成联系障碍,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需要学生从情景中认识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实验验证,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这些都得内化成学生的自身经验体系,因此探索验证是探究性学习模式中的核心环节。

此外,探索验证过程创设类似科学家的研究情境,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假设为基本方法,以质疑验证为基本手段,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网络,直至问题的最后解决,其中既有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既有聚合式思维,又有发散式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学到物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受到科学作风的熏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

在“超重和失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或查阅资料,或收集信息,或实验验证,如在磅秤上测量体重时以直立姿势下蹲和以下蹲姿势直立磅秤示数的变化;用易拉罐自由落下来演示液体压强消失现象;提出了在太空轨道上研制“长距离的光导纤维”,“绝对球形”的滚珠和科学设想;进而还提出了宇航员在宇航飞行中应采取何种姿态……这些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对待客观事物的严谨科学态度。

3、创设设问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教育所传递的内容应该有这样三个层次:第一,应该让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的人;第二,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有理性的人;第三,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善于提问、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人。而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局限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与社会相联系实际问题和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联系的问题。

在创设新情境问题过程中,要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科技与社会,体现现代物理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思想、新观念,可涉及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在不削弱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破坏物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情况下,敢于突破物理学的框架体系,综合其他学科的内容,用联系的观点将学习内容综合化、实践化、社会化和现代化。

把最新科技问题转化为自然问题,在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一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二是不要贪大求全。三要有利于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如在某一物理知识的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与以后学习有关的悬念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取得“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兴趣。

在学完“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以后,创设设问情景,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大家都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因此高山顶上气温似乎比地面气温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何解释?

(2)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以下,舱内由于空调的作用仍温暖如春,但此时空调的作用不是使空气降温,而是使空气升温,如何解释?

(3)有人说,煤和石油的能量也是来自于太阳,那么太阳能通过什么途径变成了煤和石油中的化学能?

在讲电磁感应现象结束时,可提出这样问题,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中,磁铁相对线圈运动得快些与慢些,感应电流的大小如何?感应电流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对上述问题通过发散思维想象会做出种种设想和推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期达到“课虽终,而趣不尽,思未止”,来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物理模型新情境,提高建模能力

物理情境来源于实际问题;以生产、生活及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科学研究课题作为素材背景,在物理教学中就要注重模型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创造物理模型。抓住本质建立起合理的物理模型,很多新情景、新问题就会成为熟悉的物理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新情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题中涉及的因素较多且相互交织在一起,问题的本质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给解题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从学生在解决新情境问题时的表现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容易受表象因素干扰,不善于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这反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呢?这就需要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加工,采用恰当的方法,找到新问题与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保持畅通无阻,就可以使新问题顺利地实现模型化,构建起符合新情境的物理模型。如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为素材背景,把目前世界上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即磁流体发电机的最新原理构建现代科技新情景,使学生从现代科技新情景中及时有效进行信息获取和迁移,提高建构物理模型、学以致用的能力。磁流体发电机涉及知识点较多:二力平衡、电场力、洛仑磁力、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等。要求学生较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将通电气体在横向磁场中的流动等效为导体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对磁流体发电所涉及的物理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把导体切割磁感线,回路中的电流、电离气体受力平衡、能量转化与守恒等联系起来,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构建物理现象的场景,建立模型,应用理论规律,拓宽视野。

三、几点启示与思考

(1)让新教育理念支配教学行为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筛选,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新情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猜测和探索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2)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有层次,应有渐进性、灵活性、针对性

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对问题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问题情景设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问题系列,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但同时也应注意,所提供的问题情景应当不是给学生以明显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也要避免所提出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他们在进行一项毫无希望的活动。

(3)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开发非智力因素

第5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论文摘要:“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探讨和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实践意义。

“虚静”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理论范畴,最早是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虚静是认识主体以其独有的心理体验方式,对其自身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达到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状态,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指导文学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作家和欣赏者才能悬搁知识和偏见,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真正进入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心境,从而把握艺术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1 虚静是文学创作必备心理状态

真正的文学创作不是写作,而是作家的审美心理世界的生成。在这个审美世界中作家这个主体是自由的、超越的存在,而其所要生成的客体世界也与作家的主体存在,在主体间的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客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它们共在、同情,达到视域融合。这种审美心理过程的产生依赖的是什么呢?是虚静。虚静的审美心理状态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就有阐述: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关于艺术创造所需要的心理状态,刘勰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不仅直接运用了“虚静”的概念,而且明确地将它界定为作者心调气畅,淡泊宁静。重点要求作者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想象、艺术构思时主观精神状态的专一、超越功利和超越生存,达到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在刘勰看来,虚静的心理状态对实现审美想象、进行文学构思是必要的。

陆机在讲到艺术想象活动的时候说过:“情瞳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文赋》)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内部的情感越来越鲜明,而外部的各种物象也越来越清晰。这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一方面结合外部形象,一方面又包含着作家的情感。正是因为有这两个特点,艺术想象活动才能产生审美意象。在这个基础上,刘勰认为,要提高艺术想象力,保持文思的畅通,关键在于“秉心养术”。这便是:一是要有虚静的心态,二是要在平时知识的积累、才干培养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写作中体现“博而能一”的原则。

艺术想象一方面要保持“虚静”,另一方面又要依赖外物的感兴,也就是主体间的心理诱发。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明诗》)“物色之动,心也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消,阴沉之志达;辞以情发。”(《物色》)就是说,由于人心(主体心理)对外物(同样的主体)的感应(交流),才产生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冲动。这种主体间的感应的实质,是“气”的感应,是自然界的气和人体内的气的感应,这就是锺嵘在《诗品序》中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艺术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它的结果是产生审美意象。刘勰从主体间的感应,谈到艺术想象活动的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就是说,艺术构思的妙处在于作家的想象活动是和事物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一个特点是“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艺术想象活动是一种主体间饱含情感的心理活动,作家的想象和事物的形象贯通在一起,从而引起了情感的变化。

刘勰认为每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对外界的感应力是不同的,所以一个作家在平日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感应力。培养的方法是:“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就是要努力积累知识,认真研究事理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各种事物注意观察研究,并且锻炼自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勰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这些认识,并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陆机《文赋》对于艺术想象活动的论述也很出色。陆机在《文赋》中就说过作家创作构思的心理特点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就是说,艺术想象可以超越经验、理智的限制。刘勰在很多重要方面都吸取了陆机的思想,所以《神思》篇代表了一个时代共同的认识水平。从先秦的“观物取象”到魏晋南北朝的“迁想妙得”和“神思”,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这个跃进表明,中国古典美学已经开始对艺术创作的心理活动,对艺术思维的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为美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虚静”实际上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思想范畴。老庄以“虚静”解释支配万物的道,将其奉为养身、处世和治国的法宝。《老子》十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在这里老子强调了一点,为了实现对于“道”的观照的问题,观照者必须保持虚静。“复”就是回到老根,“观复”就是观照万物的根源、本源。也就是说,人心只要保持虚静的状态,就能和宇宙融合,从而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原。

道家“虚静说”要求主体心境的空明莹澈,摆脱功利欲望,排除知性干扰,专注于主体问(作者与对象)的共在、对话、理解、同情,以达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田子方》故事是个很好的印证。宋元君请画师为其画画,多数画师很紧张,他们各就各位,十分拘束,只有一位画师与众不同。他到得最晚,显得十分安闲的样子。见国君本来要快步走的,他却慢吞吞的,接受国君的揖谢之后也不急于就位。回到住所,光着身子盘腿而坐。这位画师很不拘礼节。但是国君却判断他是真画画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多数画师心中充满“庆赏爵禄”、“非誉巧拙”等各种考虑,缺乏一个审美的心胸(空明的心境)。他们的创造力也受到利害观念的束缚而得不到自由的发挥,独有后来的这位画师却超脱了利害关系,他的心境是空明的,他的创造力也不受拘束,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这个例子说明,能不能超脱主体性,达到虚静状态,是一个人的创造力(包括技巧)自由发挥何以可能、审美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如齐国的管子学派、庄子、苟子、韩非等,对于老子这种虚静的认识都有所继承和发挥,显然和老子的命题有着血缘关系。

韩非讲“思虑静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人”(《韩非子·解老》)、“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之正”(《韩非子·主道》)。

但是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庄子,庄子把老子的“虚静”命题发展成“心斋”、“坐忘”的命题。《苟子·解蔽》中也有:“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就是排除主观的成见和欲念,也就是“无己”。“静”就是保持心的安静、平静。“一”就是“一意专心”。

魏晋南北朝以后讲虚静的人就更多了,如唐代刘禹锡诗《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引》:“虚而万景人”。所谓“万景人”说的是文学构思过程中的审美观照,都是要以虚静空明的心胸为前提。

总的来说,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只有进入虚静的状态,才能把知识、理性和偏见悬置起来,才能真正进入审美的心境,主体间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超越。

2 虚静是文学欣赏必备的心理状态

审美“由于其存在的丰富性,心灵的能动性,超越的无限性,的确可以产生瞬间的生存、瞬间的超越、瞬间的永恒等作用,对人生的确能产生一种慰藉、寄托、享受与满足。这是审美活动之所以为人类生活所必须,是审美创作得以生存、存在的意义所在。”正是由于审美愉悦这个原因,人们喜欢文学作品,喜欢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呢?虚静也是必备的文学审美心理状态。人的主体心灵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先天赋有与后天教化,一般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掺杂着本能欲念的实用自我;二是运用思维理智为规范的理性自我,这二者都属于一种非我的范畴;三是能够透入主体把握人生的艺术精神的直觉自我,它是人真正的生命世界,是与运动不止的人共通无碍的心灵至境。因此,虚静就是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主体间同一境界,也即“物我合一”。

排除实用自我和理性自我要求欣赏者忘物忘我,其目的就是不要带着先验的、理智的自我进入审美,而是审美主体的全部精神“皆被吸人于一个对象之中,而感到此一个对象即是存在的一切”,“自失于对象之中”翻,完全达到审美主体间性。

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也是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无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静庵文集·红楼梦评论》),这样来“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真是在这种虚静中,主客体(主体间)才能完全的进入同一的状态。

庄周梦中化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欤,胡蝶之梦为周欤”(《庄子·齐物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金圣叹《鱼庭闻贯》);文与可画竹,“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曾无疑画草虫,“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这些都表明“虚静”状态是审美过程中主体间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

同时在审美过程中,欣赏者还必须悬置情感,否则也是不能达到主体问同一的状态。宋代道学家邵雍就曾说到:“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又说:“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皇极经世全书解·观物外篇十》)

第6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实践 途径

一、初中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的实践

心理学理论认为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撑。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多向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技巧主要表现为教师语言的艺术技巧,既包括运用话语策略的技巧,也包括语用的技巧。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诱导学生用逆向思维,独辟蹊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参与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语文教学是动态活动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学中的互动是一种复合交叉的互动,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对问题的设置,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将课文设计的问题放在课上完成,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3、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

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人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7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情境创设;教学

所谓的“问题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语言、实验、教具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且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探究欲,从而去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学习,达到令人期待的教学目的。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去创设问题情境呢?

1 采撷生活点滴,创设问题情境

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教学情景,例如场景、经历、现象及信息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情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去启发学生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讲解文字下载时,有好多同学把字直接保存在文件夹里。对此我没有直接批评他们听课的不认真,而是改变了话题-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仅在使用教科书这方面就要消费纸张55万吨之多,而这55万吨纸就要砍伐大树1100多万棵!大家对此表示不可思议,我说,可是大家更想不到的是我们班已有同学发明了一种新的技能:字不用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了!啊?“不可能吧?!”“是呀,那大家想想:我们平时的字都写在哪?字能直接放包里吗?”根据大家的回答我适时地引出在计算机中文字的存储也是这样的:文件夹就象我们的包,字是不能直接放进去的,要找张“纸”存放这些文字,那么大家考虑一下计算机中的“纸”在哪?有哪些?这些问题情境的提出,由浅入深,采用一些幽默的话语,生活中的小故事便于学生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兴趣话题,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如在介绍图象处理这一章时,和大家谈论神仙腾云驾雾的神气,和你喜欢的明星合影的愿望的实现等等话题引出图象处理的工具Photoshop能让大家实现这些愿望。问题一提出,全班学生马上来了精神,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骤然升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3 运用新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现在学习的新教材中有关问题情境方面的资料就很多,例如 “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问题与探讨”及“相关信息”等,我们应该积极用好每一份资料,尽力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每一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重点难点的理解,从而升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节的开始,引入了杨叔子院士打猪草的故事:不认识猪草,可以把猪赶出去,它吃什么,打什么就可以了。由此反应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用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星期六上午计划第二天去郊外踏青,怎么可以了解周日的天气情况?对此大家回答热烈:看电视、看报纸、打电话、上网查询等等接下来我们再对此分析:作为学校的学生可能一些条件不具备,那用什么方式最合适?经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拨打121查询。由此可见教材中问题情境的设置给了学生一条学习探究的途径,它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思考探究问题,去主动分析问题,寻求合理正确的答案,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教学理念。

4 利用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随机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讲解Flas制作中的图层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带有不同图案的透明胶片,课上将这些胶片有次序地叠放在一起展现给学生,学生看到的是一幅优美的场景。在大家的赞叹声中,我的手轻轻一动,把那些透明胶片分开了大家这才看到原来不是一幅图画,是几个图形的叠加。在大家惊叹的目光中我再向他们讲解这节课的内容在Flash中如何用图层去创建画面丰富的场景。这样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收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5 设置故错,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在介绍如何判断合法IP地址时,我就采用“故错”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列出几个IP地址,再分别设置在教师机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哪些IP地址是可以正常上网的哪些不能,由此让学生去说明哪些IP地址是不合法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真正对这一问题去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6 展示优美的画面,创设问题情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美感情境,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介绍《文本信息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大家展示了几张优美的贺卡:漂亮的背景,可爱的卡通、精美的图片、艺术字处理的祝福语、动人的音效……优美的贺卡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不及待地想抓起鼠标要马上动手制作贺卡。我立即导入课题,提出要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手制作贺卡。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总之,实施“问题情境”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陈至立

第8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一、树立崭新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

而要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先遣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先遣队”,课堂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的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公布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均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先遣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二、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外,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恰当地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都可以创设出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谐的乐曲,在教学开始营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荷塘月色》的学习中,创设氛围,让大家探讨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时,有的学生是分段概括,有的是列举小标题,有的是图文结合。接着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月色图进行欣赏揣摩,学生兴趣十分高涨。

再如昆曲《长亭送别》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欣赏昆曲表演《长亭送别》,去图书馆查找有关戏曲知识,学会写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又培养了创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

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沿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比如在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有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雪》。我将这个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让学生横向比较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比较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的体会和理解;而通过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亦能得到更清晰的展现,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如:分组讨论,讲述自己对几位作家作品的感受,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写作于1925-1928年间,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政治黑暗,社会恐怖,乱世在作家心中投下了相同的阴影,使他们的作品流露出类似的情绪。但是,由于作家的理想和人生不同,就决定了作品意境的高远不同。同样的时代大背景,投射在知识分子的心中,引发的是痛苦和迷茫,如朱自清、徐志摩、戴望舒;投射在清醒而深刻的思想家心中,激起的是愤怒和坚强,如鲁迅;而投射在革命者心中,却荡起了改造社会、主宰江山的勇气和豪情,如。

这样的讨论式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个单元都如此设计安排),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应该是有效学习。

四、师生角色的转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走入了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交流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第9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也不是知识的讲授者,更不是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今社会的多元开放,信息资源丰富,学习渠道多样,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比拟的。学生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刊物、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能从中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其中有些知识、信息有可能老师还不知道,而学生却早也知道了。所以,在拥有知识方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当然也就不具有知识的"垄断"优势。面对这些新情况,教师必须和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学习,这样与传授知识相比,学习方法的获得和寻求知识的态度显得更为重要。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再搞"知识本位",而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过去传统的"教教材"转变成现在的"用教材",用教材促进学生学习。把学生从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以语文教材为平台,潜心挖掘优质的课程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去讨论、去理解、去处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创设恰当情境,促使学生探究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新教材的课堂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寻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切入点,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认知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采用"活动式"、"游戏式"、"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平等交流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师生平等交流。新教材课堂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特别是教师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让他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应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发展其个性,培养创新意识。中学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逐渐学会学习。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应该主宰课堂,应与学生平等交流,以讨论为主要交流方式,以探究研讨为综合交流方式,使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智力。

3.精选教学内容,引导质疑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对新教材课本的使用不能一层不变,而是要与本地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对当地学生不适合的,就要与地方教学资源整合使用。新教材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要少而精,重在引导,让学生多实践,实践得多,学生才能发现问题、提得出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有独创性的见解,让其享受知识获得过程的喜悦,最终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达到课已毕,而学生仍意未尽的地步。

4.实施多种评价,反映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