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旅游环境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环境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环境规划

第1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游客体验;资源保护;环境容量;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2703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己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旅游需求的扩大和旅游产业的迅猛增长为我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即VERP(Visitor Experience Resource Protection)框架作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管理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2 VERP框架理论

2.1 VERP框架理论的概念

1978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法案条列(U.S.Public Law 95-625)要求所有国家公园都要进行总体管理规划(General Management Plan,GMP),并且要求在这样的规划中必须包含几项要素,其中一项就是对所有国家公园进行游憩容量的确定。在这个背景下,1992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学者组成的一个跨学科小组提出了VERP框架,其旨在解决环境容量与适当的游憩利用问题,以及由游憩导致的生物物理学的影响,而主要目的是保护公园资源和游客体验的质量[1]。VERP框架通过一定的步骤和程序,针对环境变量和体验变量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向的阐述,并通过对质量指标和标准的提出明确了具体的管理方向。同时要求对公园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在环境达到或超过可接受变量的最小极限值时,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问题采取行动[2]。此外,VERP框架还适用于解决公园里某个或多个地区性的游客利用问题或对现有的游客管理计划进行修正。

2.2 VERP框架理论的要素

VERP框架共包含了4个步骤、9个要素,而要素的使用范围,进行的顺序,用来完成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差别[2,3]。

2.2.1 建立框架

由要素1~3组成,组成多学科研究小组、提出公众参与策略、针对旅游区的目的、意义、最重要的表现主题、规划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等做出阐述。

(1)要素1。组织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团队,核心团队3~7人,包括可以开发规划和执行规划的成员,以及一个以不同背景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可以提供广泛咨询的辅顾问团。

(2)要素2。制定公众参与战略,该策略应贯穿整个规划和管理,管理者定期与公众沟通交流,包括解释如何做出决定,有哪些公众的建议被采纳,如何体现在决策中。

(3)要素3。确定公园的目标、重要性、首要的主题;确定规划的限制条件,这一要素是VERP规划的相关策略方针制定的基础,后面6个要素必须与它保持高度一致。目标是这个地区成为国家公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重要性是指这个地区对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的归纳和概括;主题是指公园中让每位游客耳熟能详的资源概括,它帮助人们了解公园的重要性,一般为3~5个;限制条件指那些已经存在而没有在规划中被重新考虑的决定。

2.2.2 分析

这一步骤的工作目标是理解公园资源和现存游客使用和经历的情况。要素4为分析公园的资源和现有游客活动的状况,工作人员尽可能了解公园的资料和现有的游客游憩活动和体验,通常通过地图、母岩岩性和文件资料来实证分析。

2.2.3 操作方案

该步骤由要素5、6、7组成。主要是针对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和提出的目标,选择、编制各种战略措施和行动方案。

(1)要素5。描述游客体验和资源状况潜在的发展空间(潜在的发展区域),潜在的发展区域必须与公园的目标和重要性相吻合,这些区域的利用常被公园所能提供的不同游客体验需求和资源条件所影响,并规定合适的活动、发展,以及管理种类和水平;潜在的发展区域只在要素5中用文本描绘,将在要素6定的地理区域中具体实施。

(2)要素6。为潜在发展区域选定其在公园内的特定区位(管理分区),潜在发展区域主题决定了它未来的利用水平规划团队可以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s,NEPA)相关规定,提出可供选择的潜在的发展 区域的主题,并估计主题的受益和宣传影响状况。

(3)要素7。为每一个分区选择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制定监测规划。指标指有代表性的、可度量的反映分区整体状况的物理、化学和社会变量。其中,资源指标用于测量游客游憩对公园资源的影响,社会指标用于测量游客活动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标准指每个指标变量最低可接受的水平具有5个特征,即可度量性、时空性、概述性、影响性和现实性。监测计划使管理者了解公园内自然和社会的状况,了解实施管理行动的成效,为管理者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有3个特点,即可行性、客观性和周期性。

2.2.4 监测与管理行动

本步骤由要素8、9组成,为具体的环境监测和管理行动。

(1)要素8。监测资源和社会的各项指标,对较为敏感的分区进行有规律的监测资源和社会条件,若由于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可在分区中最敏感的地方优先考虑设置监测。

(2)要素9。采取管理行动,监测指标显示资源和社会条件超出标准许可或者正在逐步恶化时,公园必须采取管理行动,使资源和社会条件恢复到标准水平许可的范围。

3 VERP框架理论的先进性

VERP框架是作为可接受改变的极限(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理论的一种改进框架而出现的,其最大的先进性在于打破了“数量指标极限”这一环境承载力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环境容量的“数量指标”并不被看作是唯一的可供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管理者所利用的标准。当然容量的控制指标当然还是必需的,然而它不再是由一些由固化的普适性的公式就能够推导出来的简单数字,而是在融合了自然环境、游客、社区、管理者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之后的一套指标体系。在不同区域,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游憩利用的方式、强度、时空特征都有差别,因而容量管理的精髓已经转移为设计出一些具体的行动、措施,在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取得妥协的情况下,通过监测并将某些特别关键的指标控制在各方面许可的范围之内,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有效而无害的永续利用[4]。

4 VERP框架理论作为管理工具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4.1 难以对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做明确的定义

VERP框架作为环境容量管理工具,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因而对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做明确的定义,以及制定质量指标的使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各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很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完成这些调查研究。

4.2 VERP框架中提出的质量标准和指标缺少统一的理解

VERP框架为旅游地制定的质量标准和指标往往被管理者错误地看做是管理目标,管理活动都是针对达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质量标准是指可接受的极端条件,指标是指可接受性变化的最低限度。即当某个指标没有被违背,那么该境况就被认为是在可接受的最低限度内的,而当某个指标被违背了,该境况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这时管理部门应该开始采取行动,使该境况恢复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标准和指标不应该看做管理目的或目标,而是用来衡量未来境况的手段。

4.3 监测活动具有的滞后性

监测是VERP框架所必须的部分而不是额外部分,经常错误地认为质量监测选择指标是整个程序活动之外的活动,而实际上监测活动需要在制定各类标准和指标时就应该被考虑在内的部分。也就是说检测活动的依据是标准和指标的定义,它是一个包含着监测、评估和实际调整的循环反复操作的过程。而监测活动要在整个程序准备实施时就要开始的,而不是在程序实施结束以后监测才开始的。

4.4 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利用VERP框架进行规划管理要求有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小组,利用一定量的时间对旅游地进行有关现有资源(包括生态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资源条件,以及保护目标等的调查研究。同时该小组还应该和旅游地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社区居民进行互动座谈,然后提出对该地区而言是最恰当的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建议、监测计划,以及针对已发现达到或超过可接受标准而带来的影响的管理策略和行动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旅游地在进行质量标准和指标的制定时,往往只是由一个规划专家小组在该地区考察,并提出他们的想法。这就缺少了旅游地工作人员和当地社区居民对规划活动的帮助。

4.5 缺乏足够的资金储备

VERP框架在实施中有很多活动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和人力来保证程序的顺利进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或者没有现存的机制来保证VERP框架的实施,这是我国旅游地利用VERP框架进行规划管理受限最现实的问题。

5 结语

VERP框架理论和其他框架理论一样,不是处理旅游地环境容量问题,如不断增长的游憩问题,游憩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问题,以及游客体验质量问题的万能药。笔者认为应用VERP框架作为环境容量的一种管理工具,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来有效地实现和维护所有重要要素的需求。没有保证VERP框架要素都得以解决的机制,旅游地的总体管理规划程序就很难得到实现,而游客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就不可能完成。把VERP框架嵌入旅游地总体管理规划中,并组建一个综合性的机构,用来满足实现VERP框架各要素需求,这是实施VERP框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Hof M, Lime D W.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framework 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rationale,current status,and future direction[J].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1997(6):371~374.

[2] National Park Service.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VERP)framework,a handbook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R].Washington,D.C:National Park Service,1997.

[3] 林明水,谢红彬.VERP对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启示[J].人文地理,2007(4):64~67.

[4] 张骁鸣.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资源科学,2004,26(4):80~81.

VERP Framework and the Management Planning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ong Wenshu

(School of Eco-Tourism,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210093,China)

第2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3S技术;生态旅游;应用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48-02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生态旅游的概念。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同时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生态旅游也就随之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生态旅游,最早于1983年由Hetor CeballorsLascurain提出的。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人们为顺应“绿色旅游”和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这种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2.生态旅游的研究方法。在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描述法、数理统计法、构造模型法“3S"技术法等等。“3S”技术方法这种地理方法在生态旅游研究中逐渐被应用,而且成为一种趋势。国外对生态旅游影响研究已深入到生态环境因子层次的定量研究上,如旅游对地质地貌、土壤、植物、动物、水、噪声、大气等的影响。

二、“3S”技术概述

“3s技术”是空间定位系统(目前主要指GPS全球定位系统)、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三项相互独立而在应用上又密切关联的高新技术的总称。

其中,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廉价地获取地面物体的影像数据及其空间位置,并能及时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参考坐标系下,以地理坐标为控制点,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技术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导航卫星发射的信号对空中或地面的固定或移动物体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系统。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这三种技术系统各有侧重,互为补充。3s综合的基本思想是用RS提供最新的影像信息,GPS提供影像信息中的位置信息,GIS为影像处理、分析应用提供技术手段,三者紧密结合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基础资料。

具体地讲RS是GIS重要的数据源和数据更新手段。利用遥感图像的波谱特性,建立相应的解译标志,用目视解泽方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不同的旅游资源。利用监督或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而清查旅游资源的数量及其分布。将几何纠正过的遥感图像与相关信息如地形、交通和土壤等相叠加,再结合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可以进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功能、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建模功能和制图功能,为RS数据和矢量图形数据的分析评价和结果展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GPS的主要作用是精确的三维定位和导航,为Rs数据提供地面或空中控制,辅助遥感技术进行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可以为旅游者导航。能够测量高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遥感影像图,通过GIS软件制作旅游区三维景观图。同时,它又可直接作为GIS的数据源。

总之,3s已经发展为一项综合的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军事、规划管理、地质、土建、交通、旅游、野外勘探、道路、环境、水利、林业等诸多方面。

三、“3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从资源调查与产品开发环节的各个环节、到产品的营销、经营、管理等整个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大量的资源勘测、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输出测量以及信息查询、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借助于“3S"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可以大大减轻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工作强度,为产品的开发、营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加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3S”技术必将在生态旅游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1.在资源调查与产品开发环节的应用。“3S”技术,可以更加方便、迅速、动态地获取大量资源和环境信息,从而节省生态旅游资源勘测与调查费用。Rs用于植被资源调查、环境质量监测、交通线路网络等方面。利用GPS点数据对影像数据输人、预处理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分类等处理,分析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利用GIS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库,再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之与相关的地形、土壤、水文、气候等图层叠加,进行层的管理、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生态旅游资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尤其是在森林、山地等特殊地形区,利用遥感等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不仅省时省力、高效率,同时还能提高资源勘察的精度。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便于对所获得的多种复杂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和管理,并且可以快速、方便地制作旅游电子地图,便于提供最新最详尽的旅游信息。

2.“3S”与生态旅游的环境规划。生态旅游的环境规划是生态旅游发展的蓝图和纲领。科学的、合理的旅游环境规划可以使旅游开发项目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进行,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减少盲目性。遥感影像作为规划设计的底图,是目前许多规划设计单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真彩色的数字影像,所有的规划要素都以符号和属性数据注记的形式直接覆盖于影像之上。由于GIS的强大的地理分析能力,利用GIS进行生态旅游的环境规划能迅速得到分析结果,而且易于更改规划结果,实现动态规划。当影响旅游规划的因素发生变化时,IX往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修改规划方案。同时,GIS软件都具有很强的地图编辑与显示能力,对规划分析结果利用地图形式显示出来,比较形象生动。

3.在产品促销环节的应用。旅游产品无法转移性的特点决定了市场促销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数字化营销网络,利用网络的便捷化和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从而有利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利用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便于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等特点,以开发网上预定系统,对生态旅游产品中交通、住宿、游览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远程数据管理,进行网上生态旅游产品查询、交通查询、住宿查询以及客房、机票甚至门票的网上预定等,以此为生态旅游者带来更多的方便,更加有利于生态旅游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4.与生态旅游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是生态型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环境,开展生态旅游的目的除了满足生态旅游者回归自然的需要,还要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借助于GIS等“3s”技术,可以帮助游客进行空间定位,它可以让你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你不会迷路。同时,帮助景区管理者进行安全检测,预防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确保游客旅游活动安全。GIS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关于生态旅游地的信息,利用GIS进行生态旅游的信息管理,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空间特征查询各项属性,也可以查出具有某一属性的所有空间特征的位置和分布。旅行社、酒店等接待单位可以通过GIS查询客源、客流量,从而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利用GPS进行信息管理,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线路,并对其进行智能化调度。同时,实时地监控旅游车辆、船只及旅游探险者的位置动态,可以减少旅游事故的发生,为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基于3s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从而给旅游者提供了周到、全面、贴心的旅游服务,这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3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环境规划;景观细部设计;整体与局部;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处景观,人是其主要的使用者,人们在城市中或者在大自然中进行娱乐活动、交往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景观为其创造了宜人的条件,因此,创造出仅仅让人进出的空间性的视觉艺术形象的景观是不合格的,景观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应尽量美化、设计,每一个细部都决定着整个环境规划的优良恶劣。作为设计者,在环境规划好的大前提下,要注重大尺度的空间形式设计,同时更应当关注与人最直接接触的细节――细部的形式纹理,包括质感、节奏、光线、家具及色彩。

1 、环境规划及景观细部设计的基本内涵

1.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宅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信息密集及政策性强的特征,旨在指导人们按照既定的目标、标准和措施隔离排污,有效削减排污量,最大程度上约束排污行为的发生,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改善环境,有效防止资源的破坏,进而将保护环境纳入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活动计划中,总之,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佳最优的环境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分,制定环境规划目标,设计环境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1.2景观细部设计的内涵

景观环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都市的三度空间、时间和人的视觉等具有形态独立性下,自然、环境、建筑和设施予以组织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景观细部分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部分,广义上来讲,细部设计就是相对整体环境规划而言的具有独立结构、功能的视觉单元,但这不意味着景观细部设计是简单而细小的;狭义上来讲,景观细部设计是以建筑和空间的结构和功能为基本单位,在环境空间中按照秩序排列的部分,即节点细部。

2、环境规划和景观细部设计的关系

2.1细部设计理论是设计学科的基础理论。

在任何一种事物中,细部往往具备有一定的物质功能,而且这种功能性细部又总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一个细部的完善,往往需要二者相互交融,统一协调,作为一种组织丰富事物的环境也是这样,一方面,多种构造出完善的功能,由处理多种材料而共同组成,另一方面,功能和形式有机统一,使得多个相对独立的形式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因此,细部设计的基础性就不言自明了,它也是研究真个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之所在。

2.2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中的一部分

景观细部设计作为整体环境规划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功能,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的一个局部,是一种在“特写”和“直接”尺度上的景观物质纹理。从整体、或从远处上来看这个局部,它们的个性往往并没有很强,但当人们逐渐去接近它们时,就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景观,这种的局部就是景观细部设计的魅力之所在。它们既片断又独立,它们承担着功能、结构和构造的责任,但同时又时刻体现出自身的细致与精美,本身也极具欣赏价值,个性张扬,无处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向使用者、观看者传递最直观、最直接的信息。

2.3景观细部设计体现文化。

在一个特定文化中,景观细部设计可以彰显文化寓意。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景观均表达出那一文化层次的象征意义,由于整体环境所处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背景不同,景观就有着不同的细部特征,因此,通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细部设计的运用,创作出的景观也就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反之,有意识的观察景观的细部设计,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地一时的文化。

3、景观细部设计的感受

3.1图案

图案是一种材质表面组织,就如同人们对于图案有一种天然反映一样,有着与生俱来创造图案的愿望,图案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以及认同生活中的社会秩序。比如说人行横道、停车标志、红绿灯等,这些图案的重复性在整个区域乃至一国甚至于全球延伸,当然,他们同时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的视觉特征。在一个整体的环境景观中,图案的产生会受到自然、几何及形成的过程和使用的方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2质感

质感会给人带来以触觉和视觉的印象。一个景观的质感,有助于将人们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特有的视觉特征,从而增进景观的活力,增添景观的魅力。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材料质感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也会暗示着场合功能和性质的改变,具有引导提示作用。既能通过触觉传递,又可以通过视觉传递。比如长满苔藓的整石铺砌或密植的草皮强调着下部场地的形与体,增强其

可见的尺度,对于拔地而起的物体起着背景的作用。无论是硬的物质铺面还是如草地、苔藓等软的物质铺面,无不透露着景观设计者的精心设计,不同的组合法师,或是看似随意却又用心的铺砌,添加者鹅暖石或是嵌入古韵的铺装,千变万化、造型百变的小路,都带人以趣味,令人留连忘返。

质感和光线及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层次的质感,即重复质感,这种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时常用到,如质感被当做地面或植物的整体北京市,可能就会呈现出较大尺寸的长方形交错分格的质感;而当人们游走在上面时,质感就有可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如这种“一次质感”和“二次质感”可以被我们反复推敲、仔细运用、巧妙设计,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细部景观。

3.3色彩

色彩往往可以使物体引起人们的注意,景观细部设计也是一样的。色彩作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工具,尤其特定的心里暗示功能,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比如蓝色引发忧郁、红色引发热情、绿色引发随意等,是的观看者与设计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者设计色彩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这一因素,因为色彩与质感相似,它们都有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色彩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设计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色彩的季节性变化、有声无声的区别、是单调还是鲜艳,结合整个环境规划和各种因素设计色彩,也通过色彩的设计表达景观的含义。

3.4光线

由于不同的时间、气候下光线对景观的感受不同,所以景观的设计师有大部分时间是在于光线打交道,随着光线的变化,每一个景观细部所展现的风姿更是千变万化。因此,要想设计好细部景观,就需要掌握不同时段、不同气候、不同光源的光线,尤其要注意自然光与人工光对景观所造成的影响。

谈到光线就离不开阴影,阴影的设计也成为景观构图的一部分,随着光线的变化阴影也随之而变,不同大小、方向的阴影也丰富着图案效果,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享受。

综上所述,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要宏观规划好环境规划,更要多加注意景观细部设计,细节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陈镌,莫天伟著.《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第4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台湾《环境基本法》预防类制度启示

一、台湾《环境基本法》预防类法律制度研究的意义

大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原先《环境保护法(试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立法初衷是作为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统筹规定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然而由于其立法时间早,立法理念落后等原因,现行《环境保护法》的许多规定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整体性使我们必须对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和规范予以修改,而预防类制度的完善是修改《环境保护法》的重点,预防类制度在环境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预防类制度是环境保护法中体现预防原则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环境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和环境标准制度。

现今预防原则先已被公认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首要原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国在处理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几乎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发展却使人类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将环境政策的重心从末端治理转移到事先预防,并在环境基本法中规定了一系列的预防类制度,落实预防原则。大陆《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把重心放在预防类制度上,以体现预防原则。制定于2002年的我国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是人类跨入21世纪后颁布的第一个环境基本法,该法预防类制度的规定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原因如下:

首先,台湾的《环境基本法》制定于2002年,该法在制定过程中,吸收了美、德、日等国先进的立法理念与体例,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顺应了循环经济的浪潮,这使该法的很多规定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大陆的环保法制定于1979年,1989年虽作修订后至今,但均在1992年第二次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其立法理念仍然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上,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对预防类制度的规定可以为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提供借鉴的范本。

其次,大陆和台湾地区本是同根生,同文同种,共为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现在两岸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人员往来也日益增多,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和投资基地,衍生出很多环境保护问题。学习台湾《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经验,使两岸的环境保护法律得以沟通和协调,并以此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为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之际,对台湾地区的《环境基本法》予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环境规划制度

环境规划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基本任务和措施的规定,环境规划制度是环境规划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作为环境保护的预防类制度,环境规划制度是最适当且最能实现预防原则要求的一种制度。环境规划制度标志着国家的环境政策已从消极的“污染防治”跨越至积极的“环境管理”。台湾《环境基本法》第一章总则第7条对环境规划制度作了总的规定,“‘中央政府’应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法规,策定环境保护计划,建立永续发展指标,并推动实施之。地方政府得视辖区内自然及社会条件之需要,依据前项法规及环境保护计划,订定自治法规及环境保护计划,并推动实施之。各级‘政府’应定期评估检讨环境保护计划之执行情况,并公布之。”第二章规划及保护对环境规划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第16条“各级‘政府’对于土地之开发利用,应以高品质宁适和谐之环境为目标,并基于环境资源总量管制理念,进行合理规划并推动实施。前项规划,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相关设施。”;第17条“各级‘政府’为维护自然、社会、人文环境,得视自然条件、实际需要及兼顾原住民权益划定区域,采取必要之措施或限制人为活动及使用。各级‘政府’应视土地使用及人为活动限制程度,予以补偿及回馈。”;第18条“各级‘政府’应积极保育野生生物,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湖泊、湿地环境,维护多样化自然环境,并加强水资源保育、水土保持,及植被绿化工作。”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规划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的环境规划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规划遵循环境优先原则

环境规划是一种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合理战略,牵扯的内容十分广泛。环境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各种利益,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如国土利用规划,其是从宏观角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较长时间内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所作的总体安排,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布局和步骤;人口、生产、城镇的合理布局;交通、通信、动力和水资源等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等此类。所以环境规划要考量到所涉及的各种利益,不能顾此失彼。制定环境规划的过程也就是衡平各种利益的过程,衡平即分出主次,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有取舍,有侧重。台湾《环境基本法》第7条和第16条均规定,环境规划的制定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适应,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环境生态保护应优先考虑,即环境规划应遵循环境优先原则。过去末端治理环境问题的失败,使许多国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须提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程度上,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时,环境保护优先。环境优先原则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已在环境法规中肯定了环境的优先保护地位。台湾《环境基本法》规定环境规划应顺应了持续发展理念,遵循环境优先原则,无疑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符合国际社会的发展潮流。

2、定期评估环境规划的执行状况

《环境基本法》第7条规定各级“政府”推定实施环境规划,并应定期评估检讨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把评估的结果作为肯定政府绩效或作为环境规划修改的依据。这一规定就使环境规划具有了法律上的执行力和拘束力,环境规划并不仅仅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环境规划的执行力表现在环境规划制定出来后,各级主管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完成环境规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使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环境规划的拘束力表现在各级“政府”应定期评估环境规划的执行情况,评估结果是考量政府绩效和环境规划是否应修改的依据。环境规划的执行力和拘束力使环境规划具有了法律上的强制力,这避免了环境规划制定出来后被束之高阁、形同虚文的情况,确保环境规划下达的目标和任务能及时完成,推动环保工作的顺利进展。

3、规定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环境基本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自然资源规划制度。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界基因库的完整,并保存社会及人文环境资源及景观,《环境基本法》规定各级“政府”视自然条件及实际需要,分别划定若干自然保护区域,对保护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和管理作总体规划。目前“政府”规划的各类保护区总面积非常之大,约占台湾陆域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为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区内限制某些人为活动,这会对原住民的权益带来侵害,因此,《环境基本法》又规定,“政府机关”应对受限制着的权益给予一定的补偿及回馈,以体现公平正义。自然资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基本法》规定了自然资源规划制度,注重自然资源的保育。这一规定对确保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第4、12、22、23、24条对环境制度的作了规定。《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规划制度规定的比较笼统,还停留在宏观阶段,规范性较差。从已有的规定来看,环境规划主要还是针对污染防治,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并没有提及。环境规划的理念依然是末端治理,没有贯彻了持续发展理念,体现环境优先原则,并且《环境保护法》没有规定环境规划的地位和相应的法律保障措施,导致环境规划的指标每年都无法完成。

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的规定,环境规划应遵循环境优先原则,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规划,并建立环境规划的定期评估制度,以保证规划能按时完成。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开发建设或其他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供有关审查批准等一系列行为规则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出现在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其后被很多国家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是运用科技手段对环境影响做出的科学评价,具有预测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体现了预防原则,被认为是预防类环境制度的支柱。

台湾《环境基本法》第24条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中央政府’应建立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预防或减轻‘政府’政策或开发行为对环境造成之不良影响。”同时该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共参与制度也作了规定:第11条“各级‘政府’得聘请环境保护有关之机关、团体代表及学者专家备供谘询。各级‘政府’得邀请有关民众与团体共同参与加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第29条“‘行政院’应设置‘永续发展委员会’,负责永续发展相关业务之决策,并交由相关部会执行,委员会由‘政府’部门、学者专家及社会团体各三分之一组成。”;第34条“各级‘政府’疏于执行时,人民或公益团体得依法律规定以主管机关为被告,向行政法院提讼。”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开发行为和政府政策

《环境基本法》第24条明确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一般的开发行为和政府政策。一般的开发行为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建设行为,包括工业、交通、水利、农业、旅游等建设行为,这些开发行为在动工之前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多国家和地区环境法规中都对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规定。除此之外,台湾《环境基本法》把政府政策也纳入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环境的整体性和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来说,政府政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一般开发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重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事件都很多是由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政府政策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往往是长久性、整体性和难以恢复性的。因此,比起一般的开发行为,把政府政策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更具有实际意义,更能体现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预防环境破坏的功能。另外《政府政策环境影响评估作业办法》对应当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的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包括工业政策、矿业开发政策、水利开发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能源政策、畜牧政策、交通政策、废弃物处理政策、放射性核废料之处理政策和其他政策。规定这些政府应当进行评估的标准是政策可能使环境负荷超过当地涵容能力,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危害国民健康或安全,危害自然资源之合理利用,改变水资源体系,影响水质及妨害水体用途,破坏自然景观之和谐性,其他违反国际环境规范之要求,或有碍环境生态之永续发展。

2、注重公共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公共参与是指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之中,并有权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止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环境法中的公共参与原则是一国政治活动民主理念在环境管理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承认,如美国在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中确认了公共参与原则,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予以落实。台湾《环境基本法》第11条、29条也对公共参与原则作了规定,公共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影响涉及到每个人,公共参与环评保证了环评决策过程的透明,结果的公正。另外《环境基本法》第34条规定了环境诉讼制度,环境诉讼是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法律保障。当环境决策机关剥夺了公众参与的权力,或者决策机关没有慎重考虑公众的意见,或公众对环境决策机关的最终结果有异议时,公众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向司法机关提讼,要求司法机关对决策机关的行为进行审查。因此,环境诉讼是实现公共参与的重要救济手段,真正使公共参与环境决策落到实处。《环境基本法》对公共参与原则的规定,保证了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公开,环评决策结果符合公众的利益。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3条,从该条规定来看,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只限于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规划并没有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这不能不说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大缺憾。很多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政府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如当年政府积极发展十五小企业,即小造纸、小制革、小燃料、小土焦等,造成环境生态的严重破坏。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些企业污染严重,主张取缔。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些污染企业仍屡禁不止,对环境构成极大地威胁。比如近来出现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就与太湖周边的乡镇企业污染有密切关系。大量的污水排入太湖,致使水中磷氮过量,造成蓝藻暴发。太湖被污染,自来水无法饮用,无锡市上百万居民上街抢购纯净水。只有对政府经济开发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另外《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公共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出具体规定,第6条笼统性的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这条规定远不能满足使公众真正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因此,建议在《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的规定,首先扩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将政府的宏观决策纳入评价的范围,并具体规定哪些政府政策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具体标准是什么。对公共参与环境评价作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确实保证公众的参与权,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清洁生产制度

清洁生产制度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的又一重要环境管理制度。清洁生产意为“更清洁的生产”,是采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通过清洁工艺技术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制造出清洁的产品。清洁生产本质为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制度是清洁生产在立法上的体现,是清洁生产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台湾《环境基本法》第5条对公民个人在生活领域消费绿色产品进行了规定:“人民应秉持环境保护理念,减轻因日常生活造成之环境负荷。消费行为上,以绿色消费为原则;日常生活上,应进行废弃物减量、分类及回收。人民应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并负有协助‘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之责任。”;第6条规定了进行事业活动的清洁生产要求:“事业进行活动时,应自规划阶段纳入环境保护理念,以生命周期为基础,促进清洁生产,预防及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及其他有益于减低环境负荷之原(材)料及劳务,以达永续发展之目的。事业应有协助‘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相关措施之责任。”;第37条规定了从事清洁生产和其他环保事业的鼓励措施:“各级‘政府’为求资源之合理有效利用及因应环境保护之需要,对下列事项,应采适当之优惠、奖励、辅导或补偿措施:一、从事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之保护。二、研发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及生产清洁产品。三、研发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四、再生能源之推广及应用。五、研发节约能源技术及设置节约能源产品。六、制造或设置污染防治设备。七、为环境保护目的而迁移。八、提供土地或其他资源作为环境保护之用。九、从事环境造林绿地。十、其他环境保护有关事项。”;第38条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各级‘政府’应采行必要措施,以促进再生资源及其他有益减低环境负荷之原(材)料、制品及劳务之利用。各级‘政府’之采购,应以再生资源制品及环境保护标章产品为原则。”

(一)《环境基本法》清洁生产制度的特点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清洁生产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定了公民个人的绿色消费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5条规定了公民的绿色消费责任。公民的消费行为和日常生活,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基本法》规定公民应以绿色消费为原则,对废弃物减量、分类及回收,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倡导公民绿色消费、购买清洁产品,不仅可以减少日常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生产清洁、对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公民消费行为的改变,可以促使企业自觉改进技术,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公民绿色消费可以较低的成本推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

2、规定了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6条明确规定了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企业进行活动时,应自规划阶段纳入环境保护理念,以生命周期为基础,促进清洁生产。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预防或减少污染的产生,节约与回收可再生资源。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对企业清洁生产责任的规定是清洁生产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了从生产源头控制或避免污染产生的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被动末端控制污染的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要予以避免或减少。清洁生产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在产品的生产阶段,采用清洁原材料和清洁的生产工艺,同时对可再生资源要回收循环利用。

3、规定了政府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

《环境基本法》第37条规定了“政府”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为了有效的推行清洁生产,《环境基本法》规定了对从事研发清洁生产技术、设备及生产清洁产品,研发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再生能源的推广及应用等行为给予一定的优惠、奖励或补偿等措施。政府对从事清洁生产给予鼓励,能有效的促进企事业更加积极的研发和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4、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38条规定了“政府”推行清洁生产的责任,清洁生产不仅仅是对公民个人和企业的要求,政府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发挥引导和服务功能,促进可再生资源或其他有益于减低环境负荷原材料的使用。这些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和技术支持、优先购买清洁产品等。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虽然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清洁生产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但作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这一制度明确规定,因此,建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时,借鉴台湾《环境基本法》,对清洁生产制度的有关内容作出规定,包括企业的清洁生产责任、公民个人的绿色消费责任、政府推动清洁生产的责任和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并引进循环经济条款,使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到废物回收能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的系统,实现无废物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标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技术要求和各种量值规定,是具有法律性质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具有政策的期待性,对于申请环境开发或利用行为,自要超过了环境标准数据的规定,申请者即可清楚的得知其申请行为无法得到许可。预防原则在事务上的体现,就是各种环境标准的设定。

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集中在第25条:“‘中央政府’应视社会需要及科技水准,订定阶段性环境品质及管制标准。地方‘政府’为达成前项环境品质标准,得视其辖区内自然及社会条件,订定较严之冠之标准,经‘中央政府’备查后,适用于该辖区。各级‘政府’应采必要措施,以达成前两项之标准。”

(一)《环境基本法》环境标准制度的特点

从条文可以看出,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环境标准的制定具有阶段性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中央政府”应以社会需要及科技水平为依据,订定阶段性的环境品质及管制标准。环境保护及环境品质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环境标准须分阶段制定。不同阶段依据客观情况,制定不同的环境标准,这样才更能体现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环境标准的制定遵循地区差异性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地方政府”可以依据辖区内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定较严格的管制标准,经“中央政府”备查后,适应于该辖区。由于各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人口数量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些地区这种差别是相当巨大的,因此环境问题与地区关系密切,制定环境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标准。如果忽视地区差异性,片面追求环境标准的统一,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台湾《环境基本法》环境标准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地区差异性。

3、规定“政府”达成环境标准的责任

《环境基本法》第25条规定各级“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以达成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法律化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一经颁布,就具有法律强制力,必须严格予以执行。为保证环境标准的实施,各级主管部门应制定一系列实施环境标准的措施,达成环境标准的要求,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对大陆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启示

《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集中在第9、10条,具体规定了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两个层次,横向上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类。《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并具有合理之处,但台湾《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标准制度的规定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环境保护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标准应分阶段制定,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其次环境标准的制定应体现地区差异性,大陆地广辽阔,东南西北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应实行不同的环境标准。最后,应规定政府为完成环境标准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环境标准未完成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慈阳著:《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金瑞林、汪劲著:《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吕忠梅著:《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金瑞林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5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这对旅游资源也造成了压力,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为了使得旅游景点既能够保持生态稳定和环境不被污染,又能够使这些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在对景区的开发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景区的管理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划。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追求,竟然不惜已破坏环境为代价,使得生态平衡被打乱,环境严重破坏,甚至开始影响人类自己的生活。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人类才会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在原来的旅游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这种新的模式既能保证生态稳定,环境美好,又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获得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兴起,势必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有些国家,生态旅游兴起的比较早,已经初具规模。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相对处于落后状态。虽然落后,却也有一定的成就,例如我国也有很多自然保护区已经进入了生态旅游的模式,并且正在一步步完善。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由于经验不足,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财富的浪费。同时,因为面临着人多、生态、资源的多重压力,因此自然保护区不能采取以前的封闭模式。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重要价值

首先,自然保护区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传统游览胜地一样开展旅游。由于其天然性、特殊性、易被破坏性,如果没有创新的模式,肯定会造成生态破坏,使得需要花更多精力和金钱去维护和善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彻底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既能克服传统旅游的缺点,又能让人们参与进来,亲身去体验生态环境的美好,感染更多的人来保护自然。并且用用生态学的指标来控制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把人类旅游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降到最小。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保护区的关键在于它的自然和原始性,既要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的获益,又要保证其不备破坏。正式它的这种特殊性,只有通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才能实现这种要求。因此,我们要从生态学的高度,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取生态旅游的模式,实现在生态不失衡的情况下,最大的实现资源的价值。

再次,自然保护区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并且景观多样,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是城市中的人们旅游散心的好地方。只有生态旅游,通过合理的开发,适当的利用,才能保证这到风景的完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一些措施

(一)完善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宣传,让全民加入环境保护中来。通过旅游企业、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及景区固定标示牌等加大景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农村旅游等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对生态没有破坏的和谐的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解决了旅游与环境破坏的对立问题,将会逐渐替代目前传统的旅游方式。现在,我国有许多好的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适宜旅游,在这些景点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对环境无破坏,还能提高整体的旅游生态保护意识。

(四)对旅游区的管理员和导游要进行适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沿途景区的环保设施要配备完整,尤其是垃圾收集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要及时清运,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那些游客,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教育,屡教不改的应对其进行罚款等。导游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环境素质,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游客进行环境保护。

(五)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制定具有合理性、规范性性和先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规划活动来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矛盾。保证经济活动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第6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环境评价;新经济开发;REIA;污染物预防

一、区域环境评价的概念

从1979年中国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至今,其相关制度在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协调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众多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例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及边贸开发区等,使多个建设项目在相同地区,相近时间陆续开展。届时,如果对各建设项目进行逐个环境影响评价(EIA),就不能准确预测最终的环境变化,不能显示区域开发的总体环境影响,进而导致无法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环境质量目标的实现落空。故而,应当将这类开发建设项目看作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全部区域开发的建设行为,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即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IA)。从理论上说,REIA可归入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IA或SEA)的范畴。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为了达到即定的目标和要求,依照评价的性质、行政区划、区域类型、环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划分成多种类型,与开发建设项目息息相关的常见类型有:

(一)新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沿海省市开辟了一系列新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区一般都有各自的经济发展规划,有的制定了区域环境规划,因此,应该开展相应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二)现有城市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发展经济的特点之一是:依托现有工业基地,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它们的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进行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了许多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老工业开发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开发区的建设普遍都需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划,做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环保部门进行区域发展综合决策的有效途径

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制定区域开发建设决策之前,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目标、区域环境承载力、区域废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按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调整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环境功能的科学规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区域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将环境保护做为区域开发综合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证

单一建设项目的EIA,使合理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成为空谈;因为评价范围小,导致许多单项环评无法对区域大气和地表水环境容量进行估算。而区域环评却能对确定的区域,着眼于整体,根据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目标、功能区的划分、区域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状况来研究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准确地制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为实现总量控制奠定基础。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创造了条件

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是兼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为一体的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单项建设项目环评虽说能把拟建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充分的诠释,但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观建议。在这方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其优越性,即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总量控制目标,对区域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整体规划,应用“工业生态原理”,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使一个项目排出的废物成为另一个项目的原料,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础上,再提出统筹治理和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为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与资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气供热工程创造条件。

(四)有利于识别不良的累积效应并在区域范围采取对策

单个建设项目的EIA难以从整体上分析其与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累积效应。REIA有可能比较确切和全面地分辨区域各时段的开发对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恶性累积反应,进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

四、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一般而言,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区域开发规划纲要制定之后和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实施之前。实际上,区域开发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制定是一个同期,互补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价随着区域开发规划的启动就同时介入了,以区域环境特征等因素为基准,综合区域开发性质、布局和规划,进而编制出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评价每一个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环境影响度,最终达到协助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调的区域开发规划和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的目标,促进整个区域可持续性开发。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与区域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一)从宏观角度上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的考虑分析可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对区域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优化选择等决策的有效依据。

第7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关键词:参与美学;环境规划

一、参与美学

阿诺德・伯林特,美国著名环境美学家,与加拿大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同为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迄今,伯林特著作甚多,且多集中于环境美学领域,主要有:《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环境美学》,《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除此之外,他还主编了《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与卡尔松合编了《自然环境美学》。

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建立的基础,是他之前在《美学再思考》、《艺术与介入》等著作中提出的“参与美学”。参与美学作为伯林特整个美学思想的主旨,萌生于他对西方自启蒙时代以来美学的反思的基础上。他指出,传统无功利美学所针对的对象是艺术,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艺术具有特殊身份,艺术由对象构成,必须以独特方式对待艺术。与它们所针对的传统艺术不同,新时代的艺术在人的科技、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下,形成了以下特点:消解对象,与生活融合,要求身体运动。并且,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也使的自然走进了人的视野。因此,尽管无功利美学的三大规则有着悠久的历史、长远的影响,但是在新时代中,它们的权威性已受到了现实的考验:它不能解释新艺术与自然审美问题。

基于此,在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与“悬搁”方法、梅洛-庞蒂身体哲学、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及杜威经验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伯林特提出了参与美学。参与美学在批判传统“二元论”美学所主张的无功利、静观的基础上,以“一元论”为基本哲学立场,从艺术出发,提出:审美对象是过程性的,审美是情境性的,人是在审美场中进行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场中,主要存在着四个要素,即:艺术对象、感知者、表演者、艺术家。它们并不像传统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具有相互独立性,而是相互连续、相互作用的,并且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单从其中一个要素谈论艺术或审美经验,是不能准备解释艺术、艺术审美、艺术经验等问题的。

如此,参与美学便形成了三个显著的特征:身体化、知觉融合、连续性。具体而言,身体化是指审美活动中人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伴随着感觉运作的,是人的身体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的身体活动激活了艺术对象及美感特征,亩获得个性的、即时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对象具有人的特征,使它成为人的身体意识的一部分;知觉融合是指完整的审美经验中包含了感觉的与知觉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经验,以及作为感知者、艺术对象、艺术家及表演者的全部经验;连续性是指审美场中四要素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的各种感观的内在连续以及它们与肉体的连续性与整体性,艺术与生活、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连续性与整体性,人与环境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从艺术美学出发,参与美学扩大到了环境美学与社会美学方面。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不是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客观、对象的环境,而是与人连续、为人所体验的环境;人不是审美主体,而是环境中的人,是环境的一份子,既是审美对象也是审美者。在社会美学中,伯林特则提出,人、艺术、政策、环境、文化等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们包含着人的经验,并为人所体验。

总之,参与美学是反对二元论、人类中心主义、无功利等传统美学观的,它重在强调审美活动内在的连续性、和谐性,人的全身心积极参与,经验的个人性与即时性,以及人与审美对象的互动,蕴含着“大环境观”,“大美学观”,以及整体观。

二、参与美学中的环境观

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的,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原初意义上的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生活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印于其上,因而原始意义上的自然或环境早已消失,如今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人的自然”,即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大致来看,人对自然的认识主要有三种:第一,洛克学派眼中的自然,它是外在于人的,它由除人类以外一切领域组成。它威胁人的生存,与人的利益相抵触。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第二,自然是人生活的背景,人应当与自然和谐共存。第三,斯宾诺莎眼中的自然,它包含了“一切存在物,它自成整体,包容一切,不可分割且持续发展”①。

参与美学认为,斯宾诺莎学派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环境观,并进一步提出:环境是人生活其中的、切身体验着的自然,它是人身体在空间中的曼延。它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具体的边界。因为人的感知活动,自然才能被称为环境。并且,环境是由自然、人类文化、建筑等构成的,是一个包含人的因素的整体性存在。视环境为独立于人,是将环境客体化的做法,是二元论作用的结果。

环境如此,那么人的环境审美活动是怎样的?首先,环境审美离不开人的感官活动。伯林特指出,人的感官系统通常被分为近感受器与远感受器两种。前者主要包括人的听觉、视觉,后者则主要包括人的触觉、味觉等。虽然这种分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将感官系统明确分为两种是不合适的。在对环境进行审美时,这种划分方法则更不可取,因为人无法站在环境之外对环境保持距离的审美。在人的审美体验活动中,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近感受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欣赏鲜花,溪流。对森林、高山的审美,一来离不开人的视觉、听觉,二来离不开人身体的肌肉运动。因此,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在决定人无法与环境分离的同时,也决定了环境审美中人的远感受器、近感受器是一起积极作用于环境审美的。它们相互连通,相互作用,使各种感性经验形式相互融合,生成最终的环境审美经验。其次,人是社会的人,因而影响人的感觉的因素,不只是心理、生理因素,还有人的文化背景、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人在生活中所习得的社会经验等。这些个体性的、社会性的因素一起决定了环境审美的方式,以及环境审美经验的最终形态。用伯林特的话来讲,环境经验实际上“包含一切的感觉体系,包括类似于空间、质量、体积、时间、运动、色彩、光线、气味、声音、触感、运动感、模式、秩序和意义这些因素。它不一定完全是视觉的,它是综合的,包括了所有的感觉形式,它让参与者产生强烈的感知”②。

综合伯林特对环境、环境审美、环境审美经验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参与美学所主张的环境概括为由全部感官、意蕴、身体在场与运动、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将环境审美概括为人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将环境审美经验概括为全部感官经验与理性经验的融合。

三、参与美学与环境规划

从参与美学所体现出的环境观可见,环境是人、自然、建筑、文化等共同组成的整体,对其审美经验由人的身体活动、感官活动、理性思维决定,反过来,环境会影响人的感知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规划当统筹兼顾,巧妙布局艺术、环境、文化等因素,在保障人的生活所需的同时,也要注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展厅环境规划

博物馆是典型的展厅。博物馆作为艺术作品的展出地、保存地,传统审美观念深深地影响了博物馆对艺术的陈列方式。在传统博物馆中,艺术作品被看作独立的对象,依照它们的形状、尺寸及它们带给人的视觉愉悦感设计陈列方式,很少考虑其他感官特征,或很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欣赏者体验艺术。这种陈列方式迫使参观者采取不协调的运动顺序欣赏艺术。不仅如此,传统博物馆对所要陈列的艺术作品的分类,是根据作品内容、流派、国别,而非它们要求的感知方式或它们所激发的感知类型。

伯林特指出,历史、L格、教育意义等非审美因素在艺术中的确占据着重要席位,但博物馆在陈列艺术作品时若以它们为中心,将会阻碍人的审美感知,使我们离艺术品中独特的感知结合的力量越来越远;将会使博物馆成为收藏、展示、炫耀或保护艺术品的地方,而不是能带给我们审美体验的场所;将会使博物馆成为艺术品的坟墓而非其生存的场所。因此,他认为,精心地为每一件艺术品提供良好的、合适的欣赏环境,将会增强艺术品的感知特征,吸引参观者融入艺术品的空间,采用自己的参观顺序、审美方式、审美角度进入到艺术品本身具有的体验世界中,与它互动并理解它,获得创造性的审美经验。

那么,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展厅环境呢?受参与美学启发,营造体验的、活的环境,首先应当在规划博物馆的陈设布局时,转变对博物馆的认识,用体验的美学代替静观的美学,并将博物馆视为人、场所及艺术品等相互融合的环境,将审美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理解为积极互动的关系。

其次,作为参与性的展示环境,博物馆在陈列艺术品时,应当对各个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感知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为各种感知要素设计恰当的展示环境,使不同的感知要素被参观者注意到。当然,这些感知要素光被注意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打破感知者与艺术对象的隔膜,创造出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互动的条件,允许并鼓励参观者对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审美距离、审美方式,针对性地获取审美经验。

最后,展厅的主题,也应当突破以往根据作品内容、存在形式而拟定的局限,转而从艺术品影响人的感知的方式入手,将统一感知类型的艺术作品归于一类拟定主题。再这之后,还应当以相近的方式展示同一感知类型的作品,以对立的方式展示有对比性感知类型的作品。这样,当关注的重心从艺术品的物理形态转移到人的感知时,博物馆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转变,即从原来的收藏与展示艺术品,转为展示感知类型,转为提供审美参与的机会,使人获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审美经验。

(二)人居环境规划

不同的环境规划,将决定不同的生活空间,决定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质量,以及不同的环境审美经验。陈望衡先生认为,环境美的根本属性,是它带给人的家园感。这种家园感的主要特征,则为环境的生活性、对人的亲和性,以及人对其生存环境的归属感、依赖感。因此,他提出了宜居、利居、乐居的“三居”理论。其中,宜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生态质量高、社会安全系数高,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满足人的发展、利益、生活需求;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环境能让人在情感上对其产生共鸣并认同于它,能让人有温馨感。高建平在研究城市美时也提出,避免了千城一面的环境,才是有生命、有美感的。它既可以实现生活与旅游、现代与古代的平衡,又能以家园感让人认可并归属于它。

从“家园感”这个角度思考,以经济性为城市空间利用指标的规划方案,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并不能给人美的感受,也不能给人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无法使人找到归属感。参与美学认为,环境规划当以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度为原则,在考虑环境构造、布局的时候应当把地域文化、建筑风格与功能、园艺、交通等均衡、全面考虑,为打造一个完整、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而努力。参与美学中整体、连续的眼光,对我们构建一个家园式的环境有很大的启示。

首先,环境规划应当以人为本。既符合科学要求,又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环境,才是真正科学的环境。因此,人居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转变理念,采取民主模式,让公众参与到当中。从环境规划角度看,它决定的是一方民众的生活环境。该地环境质量、环境模式与人的利益、实际需求的关系,只有生存于当中的居民最为清楚。因此,环境规划应优化规划机制,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同时,让公众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亲自决策自己的生存环境,这样可以使规划成果得以优化和合理化。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看,以绝对的科学指标衡量规划成果,难保证人民需求真正得到满足。因此应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让公众参与进来并认真听取其评价,科学认知环境发展状况,共同提升环境发展水平。

其次,居住环境是依山附水的。参与美学认为,自然之美本身就存在,人作为与自然的连续体,只是人与自然这个统一的整体中的审美体验者与描述者。因此,人不是环境的主宰者,应当承认自然美,尊重自然。在城市规划的时候,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优秀规划成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严格遵守环境伦理,注意保护好自然,保护好原生态的美,使最终的人工规划结果与自然有机结合。

再者,当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建筑。参与美学认为,建筑是最典型的参与性环境,它包含着人的因素在内。因此,在修建建筑物时,应打破以往追求体积,追求建筑自身尺度的传统,打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教条,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避免庞大体积带给人的压迫感。环境与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等的连续,也提醒着我们在实际修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地经济、文化、气候、历史及人的需求等因素,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建筑风格,打造具有本土特性的个性建筑,而非一味地摹仿其他城市的建筑风格。如此,便可避免千城一面,打造出可游可居的人居环境,在满足外来游客的异域审美需求的同时,增强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家园感。

最后,参与美学所讲的环境,是由人的运动,时间等组成的,具有动态性。人生活于这样的动态环境中,看着且全身心地感受着它的美。这启示着我们,在环境规划时,应着眼于影响人感知的因素,努力从各方面入手,创造不同的体验条件,使其具有吸引人进入其中的力,从而使人进去其中,进行参与性的审美,从而获得立体的经验。例如在修路时,以曲线代替直线;在修建台阶时,适当加以曲折,使其具有向远方延伸的力。之所以添加曲折性因素,是因为曲折所形成的视线盲区,会激起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引发人的肌肉运动与位移,探索视线所不及的未知领域。

(三)学校环境规划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要素。例如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现代教育学中“外铄论”等。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智育,还作用于德育与美育,也影响着师生关系。可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参与美学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类型与效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墙壁颜色、地板,还是座位安排、光线来源,在教育过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以参与美学为指导方针,学校管理人员可从教育环境的规划入手,打造宜学、利学、乐学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学校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主要在于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从校园环境来看,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还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教学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环境的规划,首先在于校园环境的开发利用。开阔、个性的视觉效果,能大大增加校园的魅力值。受参与美学启发,这种视觉效果的形成,可从建筑、绿化、空间序列入手打造。具体而言,在校园环境规划时,校园中的建筑应当在形式简洁大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且,这些建筑应当与大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心理及行为相适应,实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规划建筑布局时,应当将功能相近的建筑尽量规划于同一区域,留出较大的绿化空间。开发这些绿地时,应设置蜿蜒曲折的小路,或其他吸引学生身体活动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身体行动的同时,对校园产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其次,一个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会在无形中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性情。在校园环境规划时,应当在校园中摆放铭石、名人雕塑等装饰,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常接触过程中逐渐地将其由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知,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从教室环境来看,一个好的教室规划,能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教师更好的教,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课堂的组织环境。其中,课堂组织环境包括W生人数、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的布置。因此,延续使用多年的“秧田式”课桌摆放模式,随着教育事业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逐步的转向圆桌式、马蹄形或蜂巢式。从参与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规划现象,是因为:这些新式的课桌摆设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主客体结合的身份,这打破了以往学生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即教育客体的观念。学生主人翁身份的被关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求知。另外,这些新式的课桌摆放方式,有利于缩减教师与每一个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感觉,打破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谐相处。当然,从教室的物理布置来讲,不止包括课桌摆放形式,还包括光线、装饰等。伯林特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因此在教室环境规划中,应当将其纳入规划范围。具体而言,应当努力使教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为教室适当添加绿色植物或者花卉,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获得感性愉悦,并潜移默化地学会欣赏自然之美。

此外,课堂环境也是教室环境的构成部分。从参与的角度来看,真切的课堂情景,和谐的课堂氛围会形成一种吸引力,这种引力会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之前,当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挖掘出教材中隐含的情境性因素。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营造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当然,在教授古典诗词时,若将其意境直观呈现于学生眼前,还将有利于学生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进而获得切身的美感体验,对我国传统诗词文化产生认同感与骄傲感。

四、结语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从对环境的思考切入,以一个崭新的环境观刷新了人们对环境及环境审美的认识。它所说的环境,是与人连续的,由文化、建筑、自然、艺术等共同构成的整体,而非独立于人的客观对象。它所主张的环境审美,不是静观,而是全身心的参与,尤其是身体的介入。

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展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感知的因素,给欣赏者留下进入的空间,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激活艺术品隐藏的美感并获得生动的审美经验;人居环境规划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证人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护好自然。并且,家园感也是人居环境规划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实现这一点,需要因地制宜,需要使环境具有动态性,以使人居环境具有个性与亲和力;学校环境的规划,则需要同时规划好校园环境与教室环境,使学生个性、需求与建筑相协调,使师生关系亲密化,使课堂氛围有带入感。

伯林特的参与美学,不止是理论的美学,更是实践的美学。相信在参与美学的指导下规划环境,我们将会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注释:

①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周雨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美]阿诺德・伯林特主编.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美]阿诺德・柏林特.美学再思考[M].肖双荣译.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美]阿诺德・贝林特.艺术与介入[M].李媛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美]阿诺德・伯林特.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M].程相占,宋艳霞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7]高建平.美学的当代转型――文化、城市、艺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8]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9]陈望衡.环境美与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0]黄孔泽.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

[11]刘育,夏北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规划[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5.

第8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项目建成后,粉尘多,噪声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面对这样一个大型项目,区环保部门经过考察后,提出了否定意见。

“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区领导果断地采纳了环保部门的意见。

“不环保请别来!”这是北碚区招商引资中一条铁打的原则。凡想落户北碚的企业,必须过环保评审关。近3年来,北碚区在招商引资上拒签污染项目投资额达50多亿元。

“不仅不让有污染的企业进来,还要治理有污染的企业。”区环保部门的同志介绍说。近年来,北碚区先后关闭了60多家造纸、化工、电镀等小企业,取缔了30多家沿江碎石场,将拆除厂房的嘉陵江小三峡一带恢复了植被。

北碚区自1997年9月被国家确定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2004年12月,北碚通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审验收。

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经济”在北碚叫得最响,“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已是从上到下的“天”字号工程。按照“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社会兴办”的运作原则,几年来,北碚区多渠道筹资20多亿元,实施科技与经济、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6大重点领域项目70多个。

“砍掉罗汉松,将门诊大楼前移到街道边。”辖区内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领导经过多次踏勘,作出了兴建门诊大楼的规划。

“修房屋但不能砍古树。”消息传出后,医院职工和市民纷纷反对。

医院尊重群众意见,3次调规,最后确定将大楼后靠8米,平整地基多耗费60多万元。而今,在这个精巧别致的花园里,花木葱郁,草皮簇拥着幸存的罗汉松,令人赏心悦目。

“说起市民爱绿护绿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区建委绿化科负责人兴奋地说。区内的古树都实现了认养,每当古树遭受病虫害和人为破坏时,都会接到市民的举报电话。原穿过缙云山的渝合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方案,经北碚区多次要求和多方做工作,实现了设计改道,两跨嘉陵江,增加建设投入近3亿元,但素有“川东小峨嵋”和“重庆北部生态屏障”的缙云山,却毫发未损。

2003年,北碚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北碚区又成为国家卫生城区。

随着“空中绿港”工程的启动,北碚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花园城市”,城市楼顶已变成一个个颇具特色的花园、果园、草坪,楼顶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城区夏、冬两季气温分别较周边城区低、高2℃左右。

静观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财政乏力,但党政领导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从来没有说个“不”字。

“我们宁愿不发奖金也要把小城镇环境规划做出来。”去年10月,镇党委书记林春在职工会上响亮表示,“现在我们少拿一点,苦一点,只要把环境保护好了,走可持续发展路子,今后有了钱再给大家补起。”

职工相当拥护。去年12月,静观镇勒紧裤带挤出8万元,完成了北碚区首个小城镇环境规划。今年,他们又筹资80多万元,启动了横贯小城镇长达250米的一条排水沟的建设。

为了保护缙云山植物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北碚区请同济大学对缙云山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整体规划,采取政府适当补助的办法,将50多户散居山中的农户集中起来,修建了5里白云长廊,改变了他们挖煤、搬笋、砍树的传统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生态观光旅游的致富新路。

走在北碚至金刀峡的公路上,两旁长势葱茏的花木中不时可看到一个个挂有部门标牌的基地。人们都亲切地称它为“责任田”。

那是在3年前,北碚区为壮大花木传统产业,发动部门租赁、转包土地,种植花木“责任田”,以此带动花木产业规模发展。

第9篇:旅游环境规划范文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所以通过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可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合理的生存环境,为人们提供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机会。因此,保护好绿色森林资源,就是维护优美环境的关键。因为森林一旦破坏,绿色生命之美也随之销声匿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一幅荒山秃岭、穷山恶水、垃圾遍地、嗓声刺耳的凄凉衰败的景象,是人们所不愿一顾的厌烦之地。

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再次,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所以,对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三、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如为了保持风景区环境的清洁卫生,应在风景区内相应地增设一些果皮箱,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游客随地乱扔果皮杂物;为了保护风景区的景物,特别是对那些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精湛艺术水平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应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透过网罩进行观赏,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着,以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而对那些已损坏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环境,要加以整理修复,使其尽快恢复原来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