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713.5-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64
1《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的重要性
1.1《农产品市场营销》教学的必要性
营销不同于销售。营销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销售赚钱,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就好似生活的目的就是吃饭一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从事经营的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产品市场,也慢慢地把营销和销售区分开来。以往的销售就是一次性地把交易完成,而营销则是经营销售,跟消费者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客户关系。2014年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而且具有将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能力,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所以在这种形式下,《农产品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2 《农产品市场营销》教学的目的
通过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学习,能够认识、了解、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现状,掌握农产品价格在市场中的变化,结合新型职业农民自身所经营的农产品特点,组织农产品营销队伍,完成商品交换,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目标。
1.3 《农产品市场营销》教学的重点
通过《农产品市场营销》教学,使新型职业农民认识到以市场为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本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生产适当的农产品,推出劳务计划方案,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 《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
2.1本课程教学目标明确
通过教材学习、教师引导、视频播放、模拟训练、多媒体课件讲解,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充分认识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现状,掌握农产品营销队伍的管理,针对市场多变的状况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
2.2 《农产品市场营销》教材
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型人才培训教材,刘宏印、曹寅如编著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一书。本书共八个单元二十八小节,共分三个主要板块。第一个板块第一至第四单元,主要了解农产品市场及营销策略,是本教材的重点。第二个板块第五、六单元,通过事例主要从两大类介绍农产品市场,巩固第一个板块,引出下一个板块。第三板块第七、八单元,农产品营销队伍的管理及国际营销组织运营,是本教材的难点。
2.3 教材的特点
本书的编著是新型农民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教材,对于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大多数文化底子薄弱的农民学员,还是感觉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干燥乏味,从心里抵触排斥。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情境,增强授课效果。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本地语言或者方言,来帮助学员理解学术用语,在玩笑声中消化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另外,由于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凑,学员难于一下消化,往往左耳听右耳冒,提笔忘字,跟不上教师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课外实践,引入学员感兴趣的案例,诱导学员身临其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
3提升《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3.1注重教学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于为农民提供长效性教育培训服务,借鉴日、韩的法人经营组织培育经验,注重实用技术的推广与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本课程主要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质经营型专业人才,面对市场灵活多变性,要及时地改变传统销售理念,改变思维方式,不断地学习营销知识。从而使经营者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得到较高收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享受通过营销后建立的长久经营机制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将理论知识化繁为简,把理论较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力求做到让农民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学到技术。更要把营销知识融合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学员的小农思想,引导他们有理想,树立远大目标,把农产品做大做强,因此,必须学好《农产品市场营销》这门课程。
3.2教学方法与手段
3.2.1利用多媒体课件 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农产品供求曲线、农产品交易市场动感图片,从感官上激发学员探知欲望,引入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
3.2.2采用互动式模拟教学方式 让学员进入角色扮演,参与表演学员模拟事例,其他人观摩思考问题,调动学员参与积极性,创新思维理念,推销自己,从而运用营销理念把产品成功导入市场。
3.2.3案例分析 收集大量农民身边随处可见的事例,旁征博引,通过案例让学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分析案例中的营销方法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而说明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3.2.4情景模式 通过播放地头式农产品市场营销视频,轻松愉快地把学员思维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员感觉到自己也正在从事着营销,然后用启发式提问,把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4结语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组织化;营销人才;市场体系;政府扶持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0432(2010)-07-013-1
0 前言
随着我国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难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近些年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因农产品销售困难而伤农事件。例如2006年西安芹菜丰产却遭遇滞销,一斤芹菜只卖八分钱,菜农们为了腾出地种冬小麦,在收割芹菜的时候含泪将成片的鲜菜埋在地里,出现了菜贱伤农事件;2007年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山西省山阴县很多奶农们因奶价过低而不能承受亏损的压力,不得不把他们上万元的奶牛以几千元的肉牛价忍痛卖掉,这不仅使奶农们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失,也使这个闻名全国的奶牛养殖县的奶牛数量在短时间内从7.5万多头锐减到7000多头;2008年湘西碰柑迎来大丰收,但却在蛆柑事件和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打击下出现了严重滞销,大量因长期未能销售出去而烂掉的碰柑被一堆堆地扔在了路边;2009年秋天,我国白菜主产区辽宁省大民屯镇的白菜喜获丰收,然而绝大多数的菜农们却都愁眉苦脸,因为几亿斤的大白菜躺在地里,四分钱一斤都没有人购买……农产品难卖问题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说明如今农产品营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尽管一些农民已经意识到营销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农产品开展营销活动却总感觉举步维艰。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制约着农产品的营销呢?
1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
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推动我国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这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小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农产品难卖也成为必然,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状态的形成,这种矛盾日趋严重。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要实现其农产品顺利销售并获得更高的收益,必须通过一定组织指导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行深加工,并统一进行市场调研,创建品牌,确定价格,组建渠道和开展促销等一系列的营销工作。然而,目前在我国发挥这一组织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这些经济组织,尽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成长期,数量相对较少且经营不够规范,帮助我国广大农民组织生产和营销的能力相对较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农产品营销的最根本的因素。
2 缺乏农产品营销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大中专院校培养了大批营销方面的人才,然而这些营销人才中的绝大多数都去了城市的企业做营销工作,真正到农村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少之又少。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农村相对城市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待遇低很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过低使营销人才在农村没有多少用武之地。此外,目前我国培养的营销人才绝大多数学的是工业品营销方面的知识,专门学习过农产品营销的可以说少之又少。工业品营销和农产品营销两者在战略和策略上尽管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在具体内容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人才的极度缺乏已成为制约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因素。
3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一渠道来实现的,我国大中小城市农产品消费80%以上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仅管这些年来我国为农产品销售的畅通,加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但到目前这止,批发市场一方面在数量上满足不了农产品销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存在档次低下,功能单一,交易手段及服务管理落后等诸多不足。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相似,作为农产品流通重要环节的零售市场,其基础设施从全国的总体状况来看也较为落后,我国的主要农产品零售市场即农贸市场多数为钢架或棚顶市场或马路市场,露天赶集市场,同批发市场相似,也存在着交易环境差,交易手段及服务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为健全和完善农产品体系而大力开展的“农改超”和“农超对接”还处于改革的初级阶段,扭转目前农产品流通现状任重而道远。
4 政府对农产品营销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业由于相对其它产业属于弱势产业,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其采取各种扶持政策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过去几十年来为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小,近些年来仅管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总的国家经济政策导向下,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但由于受我国财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相对世界其它发达国家还很不够,农产品营销方面的扶持更是不足。在我国广大小农户无力独自开展营销的情况下,政府在营销方面的扶持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山东省和浙江省政府由于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有助于农产品营销的政策措施,这两个省的农产品营销工作成效显著。因此提高政府扶持力度是解决我国各地农产品营销困难的重要途径。
5 小结
关键词:品牌建设;特色大米;网络营销策略
一、我国特色大米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一)消费者对大米品牌化需求增加,但大米品牌建设不足大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之一,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对大米质量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人们对大米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具有良好信誉品牌的大米产品。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特色大米品的品牌树立较少,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大米均为无品牌产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思维以及分散化经营模式的影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并未真正的认识到特色大米品牌创建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我国大米市场上真正值得消费者信赖的大米品牌少之又少。
(二)电商网络品牌潜力巨大,但特色大米品牌建设缓慢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商网络的迅速发展,涌现出的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味草等农产品品牌,虽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但实际上传统的地域农产品品牌不管是在品牌推广还是营销方面,仍然没有将电商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营销。所以,各地区在构建农产品网络品牌时,必须充分考虑电商平台具有的特殊性与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才能使特色大米品牌真正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特色大米品牌在打造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建设严重滞后以及品牌数量不足等问题,而且还面临着传统品牌推广营销力度不足的问题。首先,特色大米品牌生产规模小且产业链整合力度不足。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我国特色大米生产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普遍存在着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特色大米品牌数量少,加工环节简单,不重视品牌包装设计与创意营销等几方面的问题。其次,行业标准建设严重滞后。虽然农户已经加大了在网络电商平台中销售特色大米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以及特色大米标生产加工标准不同意等因素的影响,不但对特色大米品牌效应的扩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且降低了市场对特色大米品牌的认可度,对特色大米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维护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品牌建设下台沃科技特色大米网络营销策略
(一)保质保量前提下合理应用粉丝经济首先,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商品作为直播活动的宣传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目的。直播是即时需求的爆炸式体验,而短视频是直播长尾效应的主要形式。以罗永浩直播带货为例,其公司有专业的视频制作流程,有着较强的账号、分析以及社群运营能力,直播带货不是单纯的将线下产品带到线上,究其根本就是借助超级平台、超级流量、超级内容,让产品得到更大曝光,以更为有趣、直接、高效的方式触达用户。由于宣传品的选择是决定直播活动成败的关键,所以,农户在选择商品时,不仅要充分重视商品的实用性,而且还应从市场价格方面着手,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此外,宣传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售后服务的相关工作,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在消费者内心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注重产品质量。直播活动只是一种网络营销的模式,其属于一种平台性质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假如相关部门在网络平台监管方面出现疏漏的话,一旦网络平台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利用劣质商品开展直播活动欺骗消费者的话,不但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而且对商铺建立的良好营销口碑也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二)通过社群营销进行大米品牌建设社群营销是当前我国特色大米营销中常用的一种营销效率高但分散的营销形式。所谓社群实际上就是以互联网社交关系为基础,将具有相近价值观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的一个利益共同体。这种营销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消费人群的划分呈现出极致标准化的特点。社群是移动互联网上网出现后产生的一种以社交为依托的营销工具,其作为线上销售中最小的结构单元之一,与普通的电商销售、朋友前销售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社群是以群作为营销单位,开展商品的营销宣传活动的。由于大米产品是一种消耗量大、复购率高、加工便宜且需求量极大的产品,所以,工作人员在运用这种销售形式时,必须采用合理的销售技巧,才能提高大米的销售量和复购率。另外,口碑营销也是社群营销活动开展时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之一,这里所说的口碑营销实际上就是产品的质量,一旦社群中对产品普遍出现差评的话,那么该产品就很容易失去大多数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该产品或品牌自然也就被这个社群淘汰。
(三)搜索引擎扩大品牌营销影响范围搜索引擎营销因为其自身具有广泛且精准度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扩大的人群数量不仅为大米品牌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只需出现了搜索行为,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已经产生了购买产品的消费欲望。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用户进行引导,即可将消费者的购买欲转化为购买率。此外,搜索引擎营销具有的支持多渠道流量导流是该营销模式的另一大特点。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素搜索引擎可以合理地进行淘宝、天猫、京东、微信等相关网络电商平台的导流,其具有的渠道高度开放特点,为后续营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人员在借助这种营销模式开展特色大米的品牌营销活动时,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晚稻大米临近上市前,凡是建立了商铺开展电商销售的企业或个人,应该进行大米、旅游等关键字的引导,最终将其导流至淘宝、天猫等电商销售平台。其次,将旅游业、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在一起,大米种植户或企业应该加大与旅行网站、酒店等合作的力度,为游客提供采摘特色大米的机会,然后将关键字导流至携程、等旅游游记或形成推荐中,引起游客的关注。
(四)通过社交媒体创设优质品牌形象(1)微信。微信是当前我国社交媒体中发展最成熟且信息内容最丰富的社交平台。企业在开展品牌营销活动的布局活动时,可以将活动策划、广告投放、品牌宣传等活动内容放置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由于微信公众号的人群可以根据地域、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进行标签和划分。只要是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也就意味着其对公众号中传播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为后续消费行为的发生奠定了基础。此时,企业就可以通过向其推送信息的方式,开展品牌营销活动。(2)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是当前除了微信平台以外,个体种植农户开展大米营销活动的主战场,比如,石榴、脐橙、猕猴桃等农产品在这些平台中都有着非常好的销售表现。视频直播平台自身具有的感染力较强的特点,不但彻底打通了农户与淘宝、京东之间的销售渠道,而且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产品时,只需要通过快速的浏览平台,即可及时的获取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增强了消费者的消防体验,激发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结合电商平台扩展大米营销目前,常见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电商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垂直生鲜农产品领域电商平台。像天天果园、盒马生鲜等。其次,综合类电商平台。比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不仅购买方式体验已经日趋成熟,而且从线上用户体验、产品推广一直到线下产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服务体系,促进了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综合电商平台对于品牌的准入门槛要求较大,所以增加了产品质量不达标、售后服务差等问题发生的几率,对同类型生鲜农产品树立的品牌口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六)多维发展互联网农业配套设施(1)针对采购基地一体化的整合。互联网农业并不是简单的将互联网与农业结合在一起,而且还需要政府、物资以及人员的密切配合。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农产品电商营销过程采购基地一体化整合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地区在构建农产品营销主体时都忽略整合采购基地的重要性,对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农产品经销商等企业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搭建便捷平台的方式,灵活主动的向分散农户采购农产品,建议具有集约化、品牌化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高效开展。(2)优化和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营销的关键所在,由于生鲜农产品在实际配送的过程中,离不开冷链车辆的辅助,物流在中转过程中必须放置在冷藏箱或恒温箱中,才能保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生鲜农产品的新鲜。但是由于冷链配送体系的建设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所以对农产品电商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再加上不管是农产品电商或企业,也不具备建立冷链配送队伍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统一集中物流配送和队伍的方式,按照集约化、社会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冷链物流资源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一、特色农产品何以必须强化品牌营销
(一)品牌营销本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品牌包含名称、标识、内涵、目标、理念五个基本要素。品牌建设的目的在于将产品变为名牌,因此必须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能够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消费者更加注重某一品牌的功能与质量,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对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区分。品牌具有专有性和扩张性的特点,一个好品牌能够让消费者保持对产品的忠诚和信心。品牌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附加值,同时能够起到约束企业行为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品牌应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断创新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美誉度和普及度。品牌具有识别功能,是消费者将同类产品加以区分的标志,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好感,便容易形成对该品牌的依赖,从而有利于品牌产品的销售。农产品品牌是指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加工与包装体现农产品的个性特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借助良好的产品和企业形象运用一定的经营方式和手段,通过制定总体的营销计划与目标,开展营销活动的长期行为。品牌知名度在农产品营销中起到关键作用,国外在设计营销规划时,注重品牌经营,并有计划地制定营销方案,从而赢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农产品营销中必须树立品牌战略观念,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农产品品牌,搞好农产品的市场营销。
(二)特色农业必须具有相应的品牌
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定的形象美誉度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必须有自身的特色。而反过来讲,一定的特色产品,当然也就必须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相应的品牌,没有相应的品牌,也就无所谓特色。特色农业顾名思义是指将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特色商品的农业形式。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在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性差异较大,各区域之间可根据自身地域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发展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等相适应的特色农业。从当前我国农产品资源的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属于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比较丰富,且种类多样,但是,由于多数所谓的特色农产品缺少个性化特征,品牌意识不足,竞争优势不明显,因而,所谓的特色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最大化收益。就此而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显然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发展品牌战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特色农业成为具有相应品牌的特色农业并形成相应的市场价值无疑已经成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强化农产品品牌营销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并开展品牌营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企业维持稳定的价格,防御农产品需求导致的市场风险,从而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次,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不同,农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为与其他同类产品相区分,品牌成为消费者识别农产品的重要因素,同时消费者也可从品牌的包装等方面进行识别。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有助于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商品,同时对于维持稳定的消费群体,建立品牌忠诚度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再次,从当前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形式来看,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已不存在,为增强与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实力,必须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包装、营养等方面的提升。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我国农产品必须推进品牌建设,重视品牌营销,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的开展,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品牌,现有的许多特色农产品就是很好的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等的应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多数特色农产品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等的出台,对整合特色农产品以及做大做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推进农业品牌营销作为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等的支持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推行和实施。我国特色农产品营销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尤其体现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问题上,例如品牌意识淡薄、综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品牌建设主体实力不强等问题。
(一)品牌意识薄弱
从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主体来看,品牌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市场营销观念不足,品牌意识差。农业生产者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其思想意识对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开展有直接影响。由于我国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主要是小规模经营,其经营主体为分散的农户,这些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受传统小农意识观念的束缚,经营意识和观念难以满足品牌建设的需要。再加上有些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者的经营理念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质量。部分农业生产者还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企业创建品牌是费时费力之举,没有认识到品牌营销的重要价值。第二,主体经营者品牌建设实力不强。及时有些生产者意识到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在技术、管理、营销技能等方面的缺乏,导致力不从心。生产经营者缺少品牌形象的营造能力,因而影响了品牌经营的有效开展。事实上,造成经营主体品牌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受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等条件缺乏,再加上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农民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足。
(二)品牌内涵不深
从特色农产品本身特点来看,品牌内涵不深。主要面临特色农产品的综合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文化融入欠缺的问题。首先,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我国农业产业在布局上并不合理,各区域之间的种植结构等较为相似,特色却分并不明显。且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地区特色不明显。尤其忽视了特色农产品的地区适宜性,导致农产品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此外,农产品的深加力度欠缺,产品增值小。质量是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生命,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发展离不开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其次,产品科技支持不足。农业科技水平直接制约着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科技支持包含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农产品科技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技术设备等不能满足深加工的需求。从而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我国一些地区在开发特色农产品时,缺少当地特色文化的融入,忽视了品牌内涵的提升。特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融入是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的重要构成。忽视地方文化特色便会导致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内涵不足,从而影响品牌推广营销。
(三)品牌推广不足
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过程来看,品牌推广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特色农产品包装形象差。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产品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宣传的第一要素。树立良好形象是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然而特色农产品包装往往被经营者忽略。当前许多农产品包装简陋,文字说明较简单,不能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品质等信息。包装上传递的信息量过少,不仅不能说明特色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长远看不利于品牌的营销推广。其次,品牌传播力度不够。宣传是任何产品营销的必要环节,特色农产品品牌效能的提升仅仅依靠产品的品质与形象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宣传不断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国农产品在品牌推广中不善于运用媒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路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化的媒介宣传方式不应该被忽视。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应是最好的选择。除了宣传力度不够以外,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加大品牌的促销力度。从战略的高度去吸引资金、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再次,物流体系不完善。当前特色农产品营销已经进入网络营销与实体营销的双重营销模式。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超市营销,都需要完整的物流体系作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由三渠道模式为主,因而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农产品本身受季节和区域等的局限,流通环节的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的提高。流通环节的优化有助于降低产品经营成本,但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较为复杂,导致每个环节产生的费用和成本增加,拉升了终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坚持政府引导,提高品牌意识,增强经营主体实力
特色农产品营销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强品牌意识,农产品品牌意识的提高以及经营主体实力的增强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尤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农产品品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与农民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合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要以身作则,转变观念认识到品牌意识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增强品牌意识,并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二是,不断对农户进行引导,帮助农户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利用媒体宣传,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各级村、镇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农产品营销等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培训班等活动,加强农民对产品营销等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认识。让农民了解到品牌建设是增加收入的保障,改变先前的认识误区。同时,鼓励农户积极投身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去。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引导,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由于对企业来说,为企业提供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发展农产品品牌,自觉走品牌发展之路。总而言之,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第一关键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合推进,政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调动企业、农户发展品牌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展系列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培养品牌观念和管理技能,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实力,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奠定基础。
(二)增加投入和监督,推进产品深加工,提升品牌内涵
面对特色农产品营销中出现的质量不过关和科技含量低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增加资金投入,通过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手段扶持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地方政府也要加强惠农力度,适当采取倾斜政策。同时帮助整合农业地域优势资源,打造品牌建设主体。其次,应逐渐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严格监控,把好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关。同时加大对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的执法力度,完善品牌保护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特色农产品营销秩序化、规范化进行。然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品质,注重产品品质效益的发挥和挖掘。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培养优良品种,改善现有的农产品品质。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时不仅有助于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最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需注入文化内涵,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着重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农业。通过将农产品与当地丰厚的人文乡土气息相结合,与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相结合,达到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目的。总之,为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需要在产品的品质、科技、品味等方面全面提升。
(三)扩大产品宣传,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品牌传播力度
改进产品包装,辅以丰富的文字说明的同时,做到精细包装,提升产品的美观程度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和促销力度,通过广告、网络营销、关系营销等手段,以及采取独特的促销手段等加强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在推广特色品牌的同时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例如人们对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推广品牌时可以融入绿色产品的概念。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网络营销的推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应注重物流体系的完善,通过推行产地直购,优化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手段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四、结语
为了调研工作能顺利开展,调研组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2013年10月-11月)在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立调研主题,成立项目团队,进行头脑风暴,制定调研思路、方法和手段;依托浙江省供销社和校友资源,联系社属单位及相关企业,沟通调研事宜。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阶段任务之一就是设计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问卷,主要围绕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现状与相关联动主体、大学生在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中的参与度、实施效果等因素,共设计17个问题。把调查问卷的初稿发给专业老师,由专业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并作出指导,把调查问卷进行小范围的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的信息反馈,团队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后形成调查问卷的终稿。实地调研问卷也是先由系部相关专业老师审阅,听取企业指导老师意见不断提炼和完善问题。本阶段任务之二就是由调研组深入到各个合作企业,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其成功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具体运作的关键点和难点等。第三阶段是总结阶段(2014年3月至4月)具体包括验证和处理两方面内容,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出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成功经验,分析和探讨其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两项有效验证,即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销售公司和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经贸展销厅,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2调研说明
为了调研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的情况,具体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出校企合作推进农产品营销的新模式,调研组积极联系学院主管单位———浙江省供销社,运用供销社系统强大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调研供销社系统及其所属企业50家(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学院校友企业12家(浙江富阳天依贸易有限公司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企业(浙江捷创进出口公司等)、经贸优秀校友企业(杭州卡邦贸易有限公司等),以下沙高教园区16所高校为中心,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赴浙江杭州、嘉兴、绍兴、湖州、宁波、丽水等11个地市进行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政府、供销社系统、各类农业企业、行业在农产品营销中所起的作用,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学院特色的农产品营销路径。通过这一路径,可以了解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性,增强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的意识,在供销社系统、行业的指导下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优质农产品,扩大销售面,助农增收。本项目拟通过调研,对于与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相关的主体实现齐心协力、多维互动、多方共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针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相关主体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3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等;二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认知度、学校及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实施效果、企业的合作程度、政府相关政策、行业的支持、了解消费者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具体模式的认同等。三是不同主体对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建议。在本次问卷调研过程中,整个团队集中1个月发放与统计问卷,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483份,其中有效问卷461份。
3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发展迅速,校企合作也是农产品营销的重要模式,它也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调研,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模式具有相当好的发展优势。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实践的良好方式。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此前提下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寻求校企合作并不难,难在如何长期和企业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出品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就业环境服务。根据调研,我们发现:
3.1高校设立农产品销售处较少,大学生缺乏对农产品的认识由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只有12%的被调查者所在的院校有农产品销售处,再次探索,发现这些被调查者全都来自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很多大学生对农产品营销师、农产品经纪人等与农产品相关的职业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自身对农产品认识薄弱、技能匮乏而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学校应该为一些大学生普及农产品知识,让他们了解农产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根据不同人的观点对是否赞成开设农产品销售处进行了分析,其中89%的赞成,3%的人表示反对,8%的人觉得无所谓。根据调查图表显示,说明大多数人赞成在校内开设农产品销售处。
3.2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实际合作效果不理想囿于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足够有效的合作平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对专业教学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调研中发现,下沙16所高校仅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农业企业成立校中店深度合作,提供优质农产品,并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真实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平台。在对被调查者所在院校是否有营销实践平台的调查中,96%的被调查者说明没有营销实践平台,只有4%的被调查者说明有营销实践平台。因此,我们尝试把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营销实践平台可以在其他院校适当的复制。
3.3校企合作互动能力较弱,管理不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学校在管理上,面对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提出的要求,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和共赢模式看,学校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项目化教学中受益匪浅,企业可减少渠道的开发,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校企实现双赢;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看,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可实现政府、供销社、学校、企业、农产品行业五维互动,使五个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4访谈分析
在本次访谈调研过程中,针对供销社及其所属企业,经贸校友企业,了解校企合作农产品营销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营销模式的运营等具体内容,在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过程中,分别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社、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杭州捷创进出口公司、杭州卡邦贸易有限公司等典型企业举行了座谈会,就农产品营销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不同的主体角度出发,分别给出相关建议。
5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5.1农业企业与学院缺乏全方位的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成功运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育教学、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双方都获得了实际利益,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究其根本,缺乏利益驱动是企业不愿参与深度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
5.2高职院校服务农业企业的能力还不强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在和农业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专业知识和农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创造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 中小企业 微博营销 微信营销 前景
一、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的可能性
(一)农产品购销企业的大量存在
我国农产品流通途径主要包括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的采购、各种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的销售、农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的直接交易、流通环节中的物流配送等1。农产品购销企业由于掌握了及时、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并且拥有一定数量固定、可靠的农产品供应资源,因此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群体。大规模的采购和销售也使得他们对营销的渠道要求更高,微博、微信的出现就为他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营销渠道。
(二)新社交媒介的广泛运用
据腾讯2015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微信用户量已经突破了6亿。同时,微博月活跃用户也达到了1.76亿。如此庞大的使用人群就为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利用市场,极大的提高了这种新营销方式的可能性。
二、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微博的普及,利用微博进行营销将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微博营销具有立体化、高速度、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农产品要解决销售问题也可利用微博营销这一方式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进行的营销模式的创新,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产生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即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具体来说,微信营销就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所需信息,推广自己产品的一种点对点的营销方式。微信营销具有点对点精准、形式灵活多样、强关系的机遇等特点,因此可以被农产品企业用来进行产品的销售。
三、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的优越性
(一)微博、微信营销的特点
1.信息传播快,传播迅速。众所周知,网络营销又称病毒营销,信息的传播超乎人的想象,而且网络现在可以连接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所以微博微信可以很好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树立品牌,容易形成客户的忠实度。微博微信可以实现企业和客户一对多和一对一的交流,企业可通过微博将产品信息直接、透明的展示给消费者,形成一系列鲜活的网络形象,同时解除用户对产品安全度的怀疑,最终形成客户的忠实度。
3.微博微信更是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可以将产品信息(生产,包装,销售等)通过微博的形式传递给客户,客户也可以将他们的要求通过微信向企业进行反馈。
(二)成功案例分析
在农产品的微博营销中,福建的安溪茶叶营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每年5月是福建泉州的安溪县美村庄春茶上市的季节,以前茶农们卖茶要将茶叶运到几十公里的茶叶市场进行销售,但当微博出现以后,局面彻底发生了变化。从2012年开始,茶农们开始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微博方式卖茶叶,茶叶销量一路飙升,而美村庄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微博第一村”的美名。村民首创“微博直击制一泡好茶”活动,从采茶女采摘茶叶,到制茶能手摇青、摊青、杀青、炒青、包揉、烘干直至出炉,再到茶商抢好茶全过程,全程滚动式实时直播。
安溪茶叶营销是农产品微博营销中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但并非所有微博营销都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在这种社交媒介营销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四、关于微博微信营销的几点注意
(一)市场应该循序渐进的拓展
微博微信虽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太大的限制,但涉及到现实的物流运输,交货就会考虑到地域和成本的限制,不同地方风俗也不同,所以在营销的起步阶段应该立足本地,然后慢慢扩散,并且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细分市场,找到侧重点。
(二)微博微信并不是单一的营销方式,他需要依附一些平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的展望
(一)二者结合促进农产品销售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的信息。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但是如果二者结合得好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企业可以首先利用微博传递信息、传播口碑,将企业的产品、文化等信息最大范围的传播给用户,其次企业可利用微信与用户进行交流,将售后服务做到极致。
(二)实事求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信息化大国,网络的普及让很多人都接触到网络,农产品也不例外。农产品要做网络营销,必然要先做信息化建设,在培育的时候就能将信息出去,然后再持续的更新产品的生长和培育过程,最后再进行销售,在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实事求是,加强信息化建设。
农产品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新社交媒介的迅速普及都使得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具有巨大的市场,而只要不断更新技术,完善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解决营销过程中的几点问题,农产品微博微信营销必将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农副产品的品牌化是农业集约化,企业化道路的自然延伸,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副产品品牌化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新兴的农产品牌经营者通常会发现,他们总要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局面:消费者“价格第一”的消费习惯以及对本地农产品非理性的信赖;媒体对新兴品牌的严苛立场以及随之而来的舆论危机……
天演公关传播机构在为一些农副产品品牌提供公关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新兴的农副产品品牌对于公共关系事务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尽管如此,合理运用公关手段的确能使品牌获取现实的业绩收益,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舆论危机对品牌的损害。
食品安全:公共关系的“定海神针”
一个农产品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另一个农产品牌,而是无品牌的“散装”农产品。这是我国农产市场的典型特征。“散装”农产品往往在价格上具有先天优势,而本地化的特点又使得消费者对其具有非理性的信赖。因此许多农产品牌的营销决策者会有“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在这种“以点搏面”的竞争局势下,合理运用公关手段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食品安全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目前最热门的议题,也正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牌最重要的公关优势所在。这些农产品牌的拥有者都是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与生产经营“散装”农产品的中小企业乃至个体农户相比,在保证食品安全领域拥有先天优势,也更易于博取消费者的信赖。利用食品安全议题建立公关优势,其要点在于对两个重要信息点的充分传播:食品安全事前的保障能力,以及食品安全事后的可追溯性。
对事前保障能力的传播即意味着努力向消费者证明:“我们所生产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为此,农产品牌应有意识地突出传播自身在控制食品安全方面的资质、能力和措施。例如,有目的地组织一系列针对企业质检技术突破的新闻传播等。
对事后可追溯性的传播则传递了另一种信息:“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有任何不放心,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我们,我们也能有针对性地做出即刻的改进。”这一领域的公关手段则更为多样。例如,我们在为国内最大的鸡蛋品牌“咯咯哒”提供服务的时候就采用了上面的公关手段。这样的信息对于媒体而言具备新闻价值,而看到相关报道的消费者对于这一品牌的食品安全水准自然会增添更多信心。
实践证明,在食品安全水准上的优势,能够协助品牌农产品扭转在价格竞争上的先天劣势,获取消费者更为持久的信赖与忠诚度。公关手段在这一环节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可以一言以蔽之:让品牌的食品安全优势得到持续的传播,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信任这一优势。
产品分级:稳定可靠的利润“金牛”
产品的溢价理由是困扰农产品牌营销决策者们的一大难题。在公众认知中,农副产品的生产并不是一项技术活,而品牌农产品在品质指标上也较难建立差异化的优势。因此,在大众市场领域,农产品牌的溢价空间是极为有限的。
然而在中高端市场领域,情况并非如此。农副产品中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是较为感性的。例如在营销界为人熟知的一个案例:日本的牛肉厂商宣称自己生产的高端产品“口感非常鲜嫩柔韧”,而这样的特性并不能在现有的肉制品品质指标上体现出来,因此厂商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在北海道的养牛场里,我们会让每一头优质肉牛听音乐,并且定期为肉牛做人工按摩,以增强肉质的柔韧性。”
因此,对于农产品牌而言,最有效的溢价手段是主动推动自身产品的品质分级,同时加强对高端产品或副品牌的公关传播力度,为其注入更多的感性消费元素,把高端产品或副品牌打造成为企业的利润“金牛”。如前所述,这一领域的公关运用以对“品牌故事”的传播为主。农场用特殊手段来优化优质稻米的口感,养殖场用高档饲料使优质水产品更为鲜嫩,拥有这些故事的高端农产品,尽管其本身的营养结构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足以令有充分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农产品牌在加强对高端产品公关传播力度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公关的本原:真实性。用来传播的品牌故事必须是真实存在的,用来为媒体和消费者提供体验的样本农场也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提议将这一手段选择性地运用于高端产品或其副品牌的原因。
危机公关:不可忽视的“险滩”
在这一部分我们所讨论的话题有所不同。之前我们是从公关的角度来审视农产品牌应该怎样获取利益,现在我们要关注的则是农产品牌必须如何来规避损失。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我国新兴农产品牌遭遇舆论危机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成熟品牌。这里面有几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食品安全的严峻环境,使得农产品受到公众舆论的严格监督;其次是由于各类农产市场长期以来无品牌或品牌较少,新品牌的兴起在客观上要遭遇“枪打出头鸟”的困境;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与本地“散装”农产品竞争的品牌农产品往往给人留下“外来者”“闯入者”的印象,这也招致了部分本地媒体更为严苛的审视目光。
因此对于一个新兴的农产品牌的经营者而言,首先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危机公关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一门必修课。
农产品是一个比较“朴实”的行业,最常见的舆论危机是针对产品品质的危机。而这恰恰也是对农产品牌危害最大的一类危机。应对这类危机,关键要点在于始终维持消费者对于企业产品品质的信心。
一旦发生针对产品品质的危机,品牌农产企业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火速查清危机事实:危机所涉及的产品种类、数量、分布范围,以及品质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如果这一问题已经为大众媒体所报道,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有针对性地展开沟通,向相关媒体诚实地披露这些事实,展示出企业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控制问题产品危害的能力。农产品的一大特征是产品数量巨大,因此首先要阐明的是问题产品的明确范围。
论文关键词:寒地黑土;品牌;营销
我国自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农产品及其着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农业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及时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外,建立和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农民收益将开辟新的路径。
一、“寒地黑土”是黄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态资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仅有的宝中之宝.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块黑色宝石般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夺性的开发,黑土土层产出能力已经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剂。据有关资料记载,寒地黑土每积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国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层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间,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时间;大约在1万2千年一4万年之间.这稀缺的国宝是天地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付出了无法估量的辛勤与汗水,才养育出来这一块黑油油的可以供养人类健康茁壮成长的黑土地。据有关资料记载,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长的营养成分高出黄土和红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说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长粮.这正是黑土价值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品牌,唯有名牌赢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识经济兴起之初,诞生于21世纪的刚刚开妗天时,地利,人和为寒地黑土品牌创造了成长,成名的良机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互联系的形成,传统产业的急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汹涌澎湃.西方经济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货币资本优势,而且还有诸多的全球驰名的超级品牌优势;他们占领着大量的市场而西方经济缺少的,也就是他们的弱势,缺少资源,特别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标所标识的生态资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走的路,用名牌战略,打绿色品牌,走特色路.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和策略,它更是当今世界消费的大趋势。
二、寒地黑土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绥化市应清楚地看到现代市场竞争已从农产品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农业企业之间、农业生产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带动农户,围绕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场获利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潜在要求
据预测,我国城镇化逐步增大,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将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名优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知识较多,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卫生外观等特别注重,而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确认农产品的品牌,使消费者通过确认品牌而信任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为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绥化优质农产品交易避免市场交易失败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产品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是普通农产品,劣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并存的形式,农产品的品质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而销售者则不然,这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场平均价格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了增大销量往往降价销售普通或劣质农产品,相比艺下消费者则以更低的市场平均价格估价优质农产品。因此这种选择使得优质农产品受到错误的市场导向,导致优质农产品被普通和劣质农产品排挤出局。“寒地黑土”品牌经营则会一改常态,它会将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递给消费者,使其积极购买,认识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经营将避免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而失败。
4.“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优化配置绥化地区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资金、劳动力、能源、机械设备等有形资源来说,“寒地黑土”品牌是无形资源。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大量资金、设备投人为主,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无形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农业两种资源皆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运用农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源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有形资源成本,在名优品牌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有形资源。这样才能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营销战略的对策
1.政府应在“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绥化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时度势而创造出来的特色农业品牌。那么绥化市政府在农产品销售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1)府应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传。“王婆卖瓜,就是要夸’,这—观念应予以接受,优质的产品需要广告的有力宣传,那么绥化市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把“寒地黑’这一品牌打出去。
(2)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及时把各项政策传递给农民和企业手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锁,促进全国统—市场的形成。
(3)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及时把新产品的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农户。
(4)帮助企业、农户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例如:由于农产品必须达到_定检测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要求的标准更加严格。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的区域里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让农户能够吸时了解到农产品的相应标准,及时组织生产。
2.给予“寒地黑土”品牌财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实施‘地黑土”名牌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否则是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红羽麻鸡产业项目共需投资1.84亿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155万人民币,流动资金为9245万人民币。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只有通过多元化筹资来解决,包括财政部门用于农业的专项资金、农业政策性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及资金入股,劳动力人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形式的社会筹资,并应积极吸引外资。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寒地黑土’,农产品应增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革老产品,开发新品种。品牌之争,归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竞争。因为品牌依靠优质,优质来源技术。因此应强化依靠科技创品牌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尤其是龙头企业更要增加名牌开发投资力度;二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升级升值。同时可以借省内各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的帮助,与其结成科技网络,为发展“寒地黑土,名牌农产品服务。三要注重从基础环节抓起,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搦歌民整体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农户"的联合性生产体系
“公司+农户”是以公司、工厂、协会等经济实体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由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经营者结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其经营体制是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农户与公司资源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有偿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服务;农户按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规格或品质交给公司,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增值的良性循环。这种“公司+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队伍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是基础,但市场销售是关键。我市的“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创立起来了,能否把它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主要靠营销。那么具有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只管重要。我市原来从事农产品营销工作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和营销观念的局限,使得这支营销队耐匿适应全国甚至全球体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造就一直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绥化学院作为绥化地区唯——所高校,应该立足本地,成为培养营销精英的摇篮。
论文关键词:寒地黑土;品牌;营销
我国自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的一些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国外农产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农业步履维艰,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及时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外,建立和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对增强农民收益将开辟新的路径。
一、“寒地黑土”是黄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态资源文化的标志,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仅有的宝中之宝.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三块黑色宝石般的黑土地,一块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地处乌克兰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夺性的开发,黑土土层产出能力已经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剂。据有关资料记载,寒地黑土每积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国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层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间,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时间;大约在1万2千年一4万年之间.这稀缺的国宝是天地用了几万年的时间,付出了无法估量的辛勤与汗水,才养育出来这一块黑油油的可以供养人类健康茁壮成长的黑土地。据有关资料记载,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长的营养成分高出黄土和红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说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长粮.这正是黑土价值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品牌,唯有名牌赢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识经济兴起之初,诞生于21世纪的刚刚开妗天时,地利,人和为寒地黑土品牌创造了成长,成名的良机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互联系的形成,传统产业的急剧变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汹涌澎湃.西方经济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已经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货币资本优势,而且还有诸多的全球驰名的超级品牌优势;他们占领着大量的市场而西方经济缺少的,也就是他们的弱势,缺少资源,特别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标所标识的生态资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优势,我们应该走的路,用名牌战略,打绿色品牌,走特色路.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和策略,它更是当今世界消费的大趋势。
二、寒地黑土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现代市场化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在新世纪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绥化市应清楚地看到现代市场竞争已从农产品价格竞争、质量竞争逐步走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已成为农业企业之间、农业生产区域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引导龙头,龙头带动农户,围绕某种农产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只有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场获利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战略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潜在要求
据预测,我国城镇化逐步增大,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这将有利于农产品总需求的扩大和名优品牌农产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知识较多,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卫生外观等特别注重,而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确认农产品的品牌,使消费者通过确认品牌而信任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因此,城镇化的发展为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绥化优质农产品交易避免市场交易失败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产品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将是普通农产品,劣质农产品与优质农产品并存的形式,农产品的品质和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掌握,而销售者则不然,这种市场主体对优质农产品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场平均价格购买优质农产品,销售者为了增大销量往往降价销售普通或劣质农产品,相比艺下消费者则以更低的市场平均价格估价优质农产品。因此这种选择使得优质农产品受到错误的市场导向,导致优质农产品被普通和劣质农产品排挤出局。“寒地黑土”品牌经营则会一改常态,它会将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传递给消费者,使其积极购买,认识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经营将避免绥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而失败。
4.“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优化配置绥化地区农业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对于资金、劳动力、能源、机械设备等有形资源来说,“寒地黑土”品牌是无形资源。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以大量资金、设备投人为主,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撑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无形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农业两种资源皆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寒地黑土”品牌经营是运用农产品品牌这一无形资源使农产品价值增值,从而降低优质农产品的有形资源成本,在名优品牌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有形资源。这样才能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营销战略的对策
1.政府应在“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绥化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时度势而创造出来的特色农业品牌。那么绥化市政府在农产品销售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1)府应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传。“王婆卖瓜,就是要夸’,这—观念应予以接受,优质的产品需要广告的有力宣传,那么绥化市政府应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把“寒地黑’这一品牌打出去。
(2)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及时把各项政策传递给农民和企业手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锁,促进全国统—市场的形成。
(3)联合农业推广部门,及时把新产品的种植技术和有关知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的操作信息传递给农户。
(4)帮助企业、农户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例如:由于农产品必须达到_定检测标准才能进入市场,特别是现在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要求的标准更加严格。因此政府应在一定的区域里建立相应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让农户能够吸时了解到农产品的相应标准,及时组织生产。
2.给予“寒地黑土”品牌财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实施‘地黑土”名牌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资金投^,否则是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红羽麻鸡产业项目共需投资1.84亿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9155万人民币,流动资金为9245万人民币。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只有通过多元化筹资来解决,包括财政部门用于农业的专项资金、农业政策性贷款、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及资金入股,劳动力人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等形式的社会筹资,并应积极吸引外资。
(2)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农产品品牌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寒地黑土’,农产品应增大科技投入,不断改革老产品,开发新品种。品牌之争,归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竞争。因为品牌依靠优质,优质来源技术。因此应强化依靠科技创品牌的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尤其是龙头企业更要增加名牌开发投资力度;二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优新品种,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升级升值。同时可以借省内各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的帮助,与其结成科技网络,为发展“寒地黑土,名牌农产品服务。三要注重从基础环节抓起,搞好农民技术培训,搦歌民整体的科学和生产技术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农户"的联合性生产体系
“公司+农户”是以公司、工厂、协会等经济实体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由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经营者结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其经营体制是农户为基础的公司,农户与公司资源签订合同,公司向农户有偿提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产品销售服务;农户按公司制定的生产计划、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数量、规格或品质交给公司,公司负责产品销售。“风险共担,利益共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增值的良性循环。这种“公司+农户”的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寒地黑土"农产品营销队伍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是基础,但市场销售是关键。我市的“寒地黑土’,农产品品牌创立起来了,能否把它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主要靠营销。那么具有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只管重要。我市原来从事农产品营销工作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和营销观念的局限,使得这支营销队耐匿适应全国甚至全球体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造就一直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绥化学院作为绥化地区唯——所高校,应该立足本地,成为培养营销精英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