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

第1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幼儿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健康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均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内容选择就是其中核心问题之一。

一 从“幼儿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来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前,我国尚未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因此,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探析将以对其核心概念,即“幼儿心理健康”的考察为切入点。关于健康的定义,普遍为人们所认可的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7年提出的:“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我国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使用了相似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但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研究者普遍认为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婴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

国外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界定相对清晰。如美国0~3岁任务联合机构(Zero To Three Task Force)把幼儿心理健康定义为:在家庭、社区和文化背景下,儿童从出生到5岁才形成亲密、安全的人际关系,体验、调节和表达情绪,探索环境和学习方面一直发展的能力。总之,国外研究者普遍认同幼儿心理健康基本等同于健康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心理健康(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与早期社会―情绪发展(early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可互换使用。因此,国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主。从内容来分析,《指南》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情绪的表达和调控两方面。这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也是相吻合的。

二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不清,存在概念混淆。不管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均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界定模糊的现象,表现为:在当前少量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中,大多偏重心理学,侧重对幼儿异常心理和常见的行为问题的介绍、诊断和治疗,这些内容对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问题预防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做出区分。此外,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片面地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断、个别心理辅导与治疗当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至于时常觉得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

第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零散,缺乏有机整合。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中,开设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少之又少,相关知识零散见于学前卫生学、幼儿园健康教育等课程。致使幼儿教师普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认识不清,常常出现重身体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教育活动或在其他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其次,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凌乱分散,除健康领域课程之外,大多体现在其他领域课程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之中(如性教育的缺失),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这导致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

第一,以促进幼儿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为主线,适当扩展。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为主。如张辉娟建构的幼儿园心育体验课程内容包括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两项主要内容。此外,研究者普遍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内容涵盖了幼儿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情绪情感、性教育、人际交往训练等方面。一项在上海实施的国际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比和朋友”课程包括了感情、沟通、建立和破坏关系、消解冲突、面对改变和失去、面对新环境的策略六个单元。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二,侧重于预防幼儿可能在未来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而非解决幼儿已产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针对全体幼儿,侧重于预防。对于个别化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予以个别辅导,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教师不应也难以承担相应的治疗任务。及时识别并通过家园合作、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来解决这一问题才是更好的选择。

第三,具有共性的、时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值得学习。虽然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都有其价值,但是价值大小不同。如针对儿童遇到的共性问题 “我是从哪儿来的”、“不开心怎么办”等内容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就比以仅仅发生在少数幼儿身上的“攻击”为内容的活动显得更有价值。还有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如过度依赖电视、电脑而出现的“电视孤独症”,大多数独生子女自私自利、耐挫折能力差等都可以纳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中来。

第四,同一主题的教育内容可以在拓展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背景下反复开展。很多教师在找寻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困难。事实上,为广大学者所认可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情绪情感教育可以在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反复开展,但是在组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如情绪方面的教育内容大概应遵循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样的顺序。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建人.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1998(3):12~13

第2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对话教学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0-02

1.引言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套用传统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课堂由教师决定和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和应答,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大学生中认为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很必要的高达87.3%。但对“您对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很满意和较满意两项只有15.9%,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71.7%。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在2010 ~ 2012 级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尝试将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结果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良好。

2.对话教学法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分析

心理健康课程有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不能沿用传统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来建构。它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在于它是基于学生心理并围绕学生心理而开展,学生要参与到课程运作中来。[2]传统课程中学生学的是以科学性权威为基础的经验,是“了解―体验”的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恰相反,是“体验―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情景,强调体验,重视与学生心灵交流、对话。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为归宿,教给学生的不是以认知序列为核心的心理学知识,而是对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理后的生活化和个体化的阐述和形态。如多尔所言:“课程成为一种过程――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引导”、“体验”、“对话”,课程的设计和运作在活动和交流中建构、生成。因此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洞察它的课程本质,引入新的教学范式来丰富它的教学过程。

对话教学是一种促使学生“在与情境对话中建构知识”的教学范式,反对知识霸权主义和独断主义,主张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获得所谓“客观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和探究意识,进而学会知识探究与建构的过程、方法。对话教学提倡多角度思考问题,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对话者之间认知的融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人与文本、人与环境的多层次对话,来建构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自我身份的认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转述者,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对话者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与环境、与他人、与自我的的对话中,不仅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能够实现自我身份的建构。自我身份(identity) 的建构取决于了解自我和了解他人。只有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我,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或差异,由此,才能形成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建构自己的身份。[4]

对话教学的范式契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去实现;既包括预期的学习成果,也囊括从他人对话中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学到的东西,所以它的内容是建构的,教师不是提出现成的结论,而是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领会、体悟,自主建构心理系统。这与对话教学范式的模式不谋而合。

3.对话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3.1设置启发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问题空间里探索

问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相当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粗略性、模糊性、未竟性,这些特性恰恰给师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知识退居“谈资”的地位,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习活动从问题出发,而知识的学习则隐含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是纲,知识是目,纲举目张。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旨在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填补认知空缺、解决认知失衡、认知冲突的本能。当问题空间形成后,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使问题衍生为知识表征或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以师生间的合作为基点,又成为师生关系的中介和对话体系的桥梁。例如在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探讨中,以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为什么上大学,大学的意义是什么?”;“大学学什么?”;“大学应该怎样学?”。这一具有整体意义的“问题群”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使得课堂教学发端于问题,推动于问题,归属于问题。所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推动学生产生问题进而进行自主建构学习的契机、基础和前提。[5]

3.2创设真实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解决问题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为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为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为中,人的行为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6]对话教学范式中,强调创设社团实践或仿真的物理情境,这类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例如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的学习中,可以将课堂变成学生相互认知,尝试沟通的“舞会”。设置一系列的情境如“破冰游戏”中,观察新同学,感受集体温暖,“团队建设”中寻找共同点,增进感情,“社团实践”中学会倾听他人,说服他人。将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会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多元化理解,从而使学生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应用中有更广泛的迁移。

3.3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促使学生在他人对话交流中建构新知

对话教学认为,教学是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与对话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多维互动,一方面实现了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知识意义和自我身份的双重建构。在和谐的人际情境中,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爱互敬、相互促进、合作互动。在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1)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高人一等的特权,必须以一个交谈着、倾听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教学对话的基础是平等、爱、理解和宽容。例如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探讨中,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并尊重时,平等的交流氛围才形成。(2)民主教学。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利比特与怀特( Lippitt & R.K.White) 根据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性质不同,把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和谐。[7]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师生之间平等协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实现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等合作互动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中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通过合作、对话与互动,实现多角度的沟通、融合,克服个体的认知偏差,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在共同参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中,学习者也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合作,学会了理解与倾听,学会了表达自己和说服他人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4形成开放式发展空间,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优化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学生不是“他者教成”而是“自主生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对话教学的范式注重形成优化的心理环境,使得学生与自身的心理环境对话,与自己的元认知体系对话。“在建构性学习中,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及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习者还要不断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的合理性如何,看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 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8]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对话,例如,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我会选择什么样的应对策略?我运用的策略和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途径?等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正确的评价,如果意识到存在学习偏差能通过及时调整,变化策略。此外通过合作学习,促进自我探索,在与他人的争论中,商讨中,达成智慧共享,共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向同伴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策略,促使他们思考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深化对知识和自我的认知。另外,也可以从学习伙伴那里习得多元化的策略,进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4.几点思考

4.1将对话教学的目的指向师生的自我实现

对话式教学由于其具有反思的特性,摆脱了教育的外在指向,而指向教学活动本身和人的内部需要与内心世界,从而可以帮助人达到自我实现。可以说对话教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旨归。[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交互对话和自我对话,最终实现自我确认、自我认同、自我解放、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4.2教学过程基于平等合作

教学过程中,要求师生合作共同进行主题探索和问题解决。师生,生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构建“学习型组织”。教师和学生以问题情境为桥梁,联系在一起,教师不是富有经验的引导者,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伙伴。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心理发展问题的活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学生的内在追求,也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所在。

4.3教学方法注重交往生成

应用对话教学,打破教师权威制定的既定教学设计或程序,给予新观念,新生思想以充分生成的机会与空间。尽管我国高校已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类目标,由于人的心理层面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理特质的差异性,要求在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要体现出“个性特色”,不固守无弹性的教学计划。因此在对话教学范式中,通过师生交往生成目标,生成学习认知的结果,生成师生,生生的合作精神、生成互尊互爱的品质,生成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新型课程,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集课程设计与创作为一体的特殊课程。上好该课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建设性地应用对话教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真正实现增进学生的心理成长,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3][美]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 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孙可平,邓小丽.理科教育展望[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1.

[5]袁维新.认知建构论[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110.

[6]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朱旭东,袁维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1998(3).

[8]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与教学[J].教育研究, 1999(5).

[9]李冲锋.走向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基本问题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第3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心理健康活动总结,请笑纳!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1光阴似箭,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眼间又是学期末,我已经在大学度过近半年时间了,在学团会也工作半年了,站在学期末,透视在心理协会工作的这小半年里,回顾工作的点点滴滴,回眸过去的一幕幕,些许感动,些许充实。由于心理协会是在这学期半期才成立的,那时抱着多个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多给自己找点事做的目的参加了心理协会的招新,面试后很幸运的被师姐留下了,加入了这个有组织、有纪律、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心理协会体院分会,成为了活动部的一员。

在本协会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是协会自己策划举办的一个“与你心灵相通”的活动。

这个活动是以看一个心理访谈的节目开始,讲解一个一家三口的故事,讲父子俩、夫妻俩的矛盾,从人的内心最深处挖掘人心中那份最真的感情,最终达到父子再无隔阂、夫妻无矛盾、一家和好如初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也让我学到了怎么去处理感情,怎样去和别人心灵相通。再之后就看了一部与心灵相关的电影《异空危情》,里面形形的人、形形的心灵世界,给我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总之,在这个活动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们成熟了很多。

总的来说,这个活动办得还是挺成功的,唯一不足的就是宣传工作没做到位,以致活动室来参加的人没有预期那么多,在这个活动中,我也有点没做好,由于有课的关系,没能及时到场来布置会场,对此我感到抱歉在之后,我们分会也协助总会和其他部门搞了一系列活动,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每次都还是积极在参与,也把属于我们的任务完成的很好。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工作些许感动。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次活动的收获,背后都充满了艰辛与感动。作为心理协会的一员,做好每一件事对整个团体都有很大的帮助,团体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感动我们心理协会举办的每一次活动,感动每一次活动背后老师、协会成员以及为活动付出的每一个人的艰辛。

回顾在心理协会工作的一学期,还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见识到了许多大世面,这是许多同学所不能见识到的,不仅锻炼了我的口才,也培养了我在公共场合的讲话能力。通过我们部门举办的活动以及其它部门的活动让我知道了想要成功举办一个活动是多么的艰辛。必须考虑到每一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有一丝差错,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必须认真,细心,谨慎,考虑问题必须地全面。这点对我的影响很是深远,我会好好改善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

在心理协会一学期的学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组织、沟通协调、表达、决策能力方面提高了很多。意识到在工作中有效地沟通,必须承认自己的局限,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解自己的盲点,从别人中看清自己。一学期的学习,一学期的收获,为心理协会,自己付出些许,还是很感动心理协会的所有,是这个团体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一学期将尽,回眸过去,点点滴滴,充满心中;感动所有,感谢过去!

希望重庆三峡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协会体院分会越来越好,希望重庆三峡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协会越来越好!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客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针对心理健康工作,我院团学会设立了专门管理同学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健康协会的主要职责,就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增加我院学生的心理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同学们的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积极开展和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密切保持与各班心理委员的联系,掌握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并积极解决问题。

伴随着新年脚步的拉近,粉冶院心协工作又经历了一年,在这期间我院心协的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建立了明确的规章制度,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强调心协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协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凝聚每一位成员的力量,共同努力使粉冶心协更好的服务于同学们。同时我院在心理委员以及班干部培训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将工作模式侧重于心委工作方面。X月份心协重组之后,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整体上基本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

在心理健康方面,我院秉承“心系粉冶,助人自助”的宗旨,为广大同学服务,传播心理健康信息,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心与心的沟通。通过丰富多彩系列的心理活动,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改变自我。

我院致力于引领大家走进心理世界,迈入心理殿堂,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心灵的港湾,让同学们在心灰意冷时能得到一份鼓舞,在浮躁不安的你能得到一份抚慰,在信念黯淡时能得到一份希望,在畏惧困难时能得到前行的信心……

我们一直把心理健康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直秉承着让每一个同学都在健康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所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我院心理健康工作较往年有了很大突破。院心理健康协会在协助校心协组织活动的同时,也积极自主开展特色活动,放松大家的身心,并对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专项辅导。10月13日举行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活动效果显著,同学们在开学娱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对待心理健康工作,院有体制健全的组织建设,并专门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同学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按照奖惩制度赏罚,极大的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心理专干刘璐老师负责扎实,遇到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确保了我院在本学期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3__年,我在教育局及活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挥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之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方式、内容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开展明年的工作,特写此总结与计划。

一、工作总结

1、__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

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

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

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

暑期先后赴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

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多人服务。

三、工作计划

(一)完成咨询部本职工作,扩大咨询部社会影响。

1、立足活动中心,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推广

亲职教育公益讲堂,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4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成才的重要阶段,是人生道路的一个里程碑。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储备知识,开发自身潜能,增强身体素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但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给予同学们正确的引导,我特系邀请院心理咨询室桂__老师为同学们举办一场心理健康知识主题讲座。

此次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都按时到达活动举办地,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并认真地听了桂__老师讲述的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此次讲座中,桂老师就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大学生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潜能。桂老师联系了实际,给同学们讲了很多现实中的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重视。比如,她说曾经有一位教科系的女生,腿有残疾,但是他从不自暴自弃,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而这位女生的一位身体健康的同学整日不思进取,反而不如身有残疾的同学优秀。以此来提醒同学们,一个阳光乐观的积极心理的重要性。桂老师幽默而生动的讲述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得到了很深的人生感悟。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能够以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去面对人生的坎坷。同时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我,关爱自我,善待他人,培养健全的人格。此次讲座也让心理专干们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为他们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桂老师总结本次讲座:“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同学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但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同学们到达活动现场后,在等待活动开始的过程中聊天、喧哗,现场有一些吵闹。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部分的同学不遵守会场纪律,聊天、玩手机、睡觉,影响了老师讲述的心情。这些不足也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侧重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以后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大学生肩负着使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使命。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能够给广大的学生一定的启迪,为美丽的人生奋斗不息。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5中心小学在第三个心理健康教育月教育活动中,能够遵循“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机构建设,重视心理辅导;落实心育课程,促进均衡发展”的原则,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三个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将工作与研究相结合,立足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师生健康成长服务,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学校逐步普及并产生实效,不断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普及化和均衡化发展水平。

在活动中通过培训、研讨、展示活动,培养一支合格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间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学设计、有心理咨询室、有个案积累;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工作要点

(一)、推进我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

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场所,心理辅导是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三个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少先队主抓的领导组织机构。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教师的培训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继续教育内容之中。

在本月里开展了心理健康讲座,主题——激励的作用。听了讲座还结合本月学校组织的“在学科中渗透学生养成教育”的经验交流,展开了研究活动。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普及”的工作思路,发挥少先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通过发挥少先队主题队会课和思想品德课这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教育月的宣传和重点培训,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全体教师了解学校心里辅导的理念,学习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般方法,懂得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维护,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培训方式采取举办——我是勇敢的小军人,我会……手抄报、“学会交流”专题讲座、网上培训、课堂教学研讨、案例反思和“分享快乐,播撒快乐”主题队会课竞赛、为五站结对子学校送心理健康课、“心手相牵”亲子营系列活动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教师、学生、家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了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建议

1、由于一个月的时间比较短,只能是集中组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缺少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

对于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渗透到大德育的环境之中,才能实现润物细无声之功效的。

2、有些活动还只追求了量的变化,而质的变化还有待于工作的深入。

3、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的力度还不够大,面也不够广。

第4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以成人为要任”;高端人才;品心合辙;高效批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42-02

一、“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背景因素

现今社会急需的是那些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皆已成熟的成人性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品德与健康的心理兼备的完整性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抵抗住巨大的竞争压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被放心地委以重任,因为这样的人才才能可靠地作为现今社会急需的高端人才来使用。所谓高端人才是指有能力担任要职或重要岗位或重要角色等方面的人才。随之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演越烈,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地进步与发展,现今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急需性也越来越强。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来培养或造就现今社会所需的高端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事实上,由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因此,这里进一步地提出了“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品心合辙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如果要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现今社会所急需的身心健康、高尚精神、遵纪守法的具有良好品心的社会成人,我们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以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品心教育工作;如果要有效地防止“有知识没修养”、“有技能少道德”的不良倾向在校园里、在社会上的出现与蔓延,我们的品心教育工作就应走品与心合辙化的道路,就应走多种、各种品与心的教育教学方式或途径相融合、相补救的教育教学道路。

二、“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基本依据和几个重要概念的阐述

所谓成人有四层含意:第一,是生理成人,即性发育成熟的人;第二,是法定成人,即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第三,是心理成人,即思想、感情、道德方面成熟的人;第四。是能力成人,即能从事某种工作,自食其力,自理生活的人。我们这里讲的成人主要指的是第三种。事实上,第三种成人是一种蕴含着、凸显着强烈的社会性、思想道德性、心理健康性及其规约的品心谐和性的成人。所谓品心是品德与心理的合称;所谓品心教育是指对当代大学生既进行品德教育又进行心理教育。事实上,有些人到死时也未’能完全成为心理和思想道德皆成熟的成人,因此,这样的人也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良好的完整的品心性的社会意义上的成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这里所讲的“以成人为要任”中的“成人”重点指的是第三种成人,因此,我们这里的成人教育隶属于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方面。由于第三种成人教育的目的、内容是关于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方面的。因此,它就成为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以成人为要任”品心合辙教育方式提出的第一个理据。同时不难明白,这一理据的可靠性主要展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地讲常凸显在:如果受教育者通过心理教育拥有了良好的心理,那么,其良好的心理可为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高效地开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如果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极为有利于对其心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及教育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客观地讲,良好的思想道德本身就是调节心理健康的杠杆,就是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基础,比如,那些拥有高尚精神的人是不会患得患失的,是不会郁郁寡欢,是不会感情扭曲的,是不会残害无辜的,是不会自残生命的;反之亦然。所谓合辙是指如果某一事物的行为、活动是在其他事物的行为、活动中发生的、进行的,并且彼此具有同一的、可相融合的过程、路线或轨迹,我们就称这样行为、活动的表现为合辙。所谓合辙教育是指若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在其主体上或关键性的环节上一起复合于同一施教路线,并且其实施过程是处于相吻合状态的教育。因此,这里的品心合辙教育自然是指“以成人(第三种成人)为要任”的当代大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健康相融合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当代大学思想品德课程和其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各自相互对立的,其课程的教学是各行其是的。虽然这两门课程在各自的教学内容或安排上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彼此吸纳与融入,但这种彼此吸纳与融入无论是在数量和范围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低水平的。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的品与心的教育与培养无论是在宏观和中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基本上均是处于分离态的,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拥有或具有良好的、高水准的、相和谐性的品心就只能靠受教育者的自我努力或自动的合成而拥有了或具有了。

由于品心合辙的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今大学普遍所采用的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相互分离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两种基于完全不同教育教学理念下教育教学方式,因此,它们对品(思想品德)与心(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和其教育教学的效果性、效率性等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就使被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谐和的品与心的方面来讲,品心合辙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高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基于品与心相分离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思想品德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虽然存在着内容和依据方面的吸纳与融入,但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是局部性、片面性的,且它们的这种吸纳与融入也是低水平的、不成体系的。虽然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对被教育者在其品与心的融合上有一定帮助和效用,但这种帮助和效用显然是微弱的、皮毛性的;也就是说,这种低水平的、局部性的吸纳与融入未能充分地使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共促性、协同性高水平地挖掘出来和发挥出来,进而它们很难使受教育者的品与心出现高水平的良好性的融合,进而它们很难高效批量地使受教育者形成或拥有良好的品心。反之,我们如果能刻意地、成系统地将当代大学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学与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在其可融部分、可共促部分、可协同部分进行良好性、完整性的融合,那么,它们两者的关联性、互、互促性必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一来,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是另一种局面,即我国当代大学的品心教育教学工作必将被推到质量更高和效能更好的新台阶之上。

三、结论

第5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论文内容提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相互融合等特性决定二者在教育内容、师资条件、教学形式上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一再被提及,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目标感缺失,自我认识程度不高,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不了解。这也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在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讲座、进行就业指导等。但从实践效果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着重于求职技巧而忽视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讲座对象有限且内容缺乏延续性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的相关探索或许能给从教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1.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绝不仅仅是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而是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职业能力及气质、性格等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等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及具体方案。wwW.133229.CoM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困惑包括很多方面,如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环境支持和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去以后有什么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性

“大学生自我认知”(具体包括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的认知)、“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等)、“职业世界探知”(具体包括对职业与专业关系、职业环境分析等)以及“职业决策技术(包括生涯决策平衡单等的运用)”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 “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 “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职业生涯目标的明确与生涯设计的过程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能尽可能把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契合在一起,将‘我意欲’和‘我必须’统一起来,从而使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2]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优越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开放、安全、融洽的氛围中去认知自己和职业,去了解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职业决策的方法,同时练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果采取单纯的知识讲授就可能变成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真正的引导教育作用。这就决定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必须是经验式、建构式的。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团体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团体经验,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的心理辅导方式。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大学生在开放接纳的心理环境中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经验分享、脑力激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全面真实的自己,同时团体的集体智慧和社会支持也能激发大学生去更深入地去探究职业世界,更多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相关信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等特点。因此,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各大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方式

1.教育内容的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一般都在大学二年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课时控制在16-20左右。就业指导则通常在毕业前进行1-2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的时间、内容都不固定,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些有限的课程、讲座及就业指导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有关规定而开设的,大都流于形式,其实根本无法真正完成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无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更是有了极大的进展,能较好覆盖到高校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必然和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这既可以弥补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课时的不足,又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实际,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师资条件的结合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往往把就业指导归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不仅数量少,专职工作人员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少人是“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各级各类高校都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人员,同时由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背景相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较好胜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关职业素质、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再加上专业教师及聘请的一些行业内人士开展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的教育,几方面结合能较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3.教学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逐步开展,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考察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很多从教者的好评。研究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如果局限于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学生容易变成“被动接受者”,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以 “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团体生涯心理辅导活动中,以团体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团体中来,通过团体生涯心理辅导的一系列活动,实现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感受职业的特性及要求、学习职业决策的技能、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中种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种体验、参与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使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遥不可及”,而且在团体活动中,通过交流,借助团体的动力,大学生可以从团体其他成员身上得到启发,甚至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团体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对生涯规划的困惑不仅某个人存在,而是大家共同要面对、探究解决的问题,这可以消除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安,能更好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设备、师资等资源。依据不同理论的生涯心理团体辅导还会不断出现,很多学校在职业指导中应用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二者的有机结合前景广阔,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师资问题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背景,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求执教教师具有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时从专业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目前高校师资缺少的正式那些真正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世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部分高校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尚有不足,更难以兼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有志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行业学习交流,支持他们参加“职业规划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及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和“专业人士”到大学兼职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建设、培训一支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2.结合的形式问题

如上所述,团体生涯心理辅导这样一种助人的技术正日益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一技术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如果掌握不好,团体辅导方案实施中可能“曲高和寡”。此外,团体生涯心理辅导针对的对象是团体,对于个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应将职业生涯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3.结合的内容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大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在以新的视角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不仅仅是职业决策的相关内容,其他如职业转换的准备,其中的心理准备也将进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二者有机结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瑞瑞、左占、张波.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2]许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 钱益民.借鉴日本做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j ].现代阅读,2010,11

[4] 肖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优势研究[ j ].知识经济,2009,12

第6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温岭的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得流动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通过寄养或托养的方式,将子女留在温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经商,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受到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人口流动、心理健康等视角赋予了研究意义,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关爱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纵观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质为研究内容,极少把焦点聚集于留守儿童个体,尤其是对于建立留守儿童个体心理健康档案这一块,研究几近空白。

本研究尝试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当前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探讨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梳理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40余篇文献,总结发现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或亲自关系不良等。卢利亚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较差、性格缺陷、亲情缺失、价值扭曲等。李宝峰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71名被试中,28.8%的人有各种轻度的心理不良反应,2.2%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日后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失去了健全的父母关爱,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这对发育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表现得越突出。综合各类调查研究结果,留守儿童就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对父母的亲情依赖不能得到满足,容易造成亲子间的情感隔阂和情绪对立,留守儿童性格上变得内向、悲观、孤僻。青春期的少年处于一个敏感的过度阶段,处于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同时他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正常的管教和引导,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上更自卑,这种心态在留守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习惯不良,行为极端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多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祖孙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代沟,隔代抚养仅局限于生活上,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失去了健全的关爱。隔代抚养容易导致溺爱,生活上的过度娇宠容易使孩子养成上一些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同时部分父母因为觉得平时远离子女,存在用金钱替代关爱的观念,使得部分儿童行为大胆放肆。

(三)叛逆消极,价值扭曲

由于青春期少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特性,使得他们自控能力差,一些少年会因为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的精神支柱。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独立性迅速发展,在祖辈或教师管教的过程中常常与要求背道而驰。同时,青春期是青少人由道德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阶段,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伦理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行为自由度高,人生观、价值观容易错位。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意义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学校、教师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对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加以保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能为相关个人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协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留守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

个体成长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身心发展的过程。收集资料建档,能让留守儿童通过个人档案里的描述,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有利于他们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和优劣势,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教育的目标,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心理档案同时能帮留守儿童了解周边同伴的个性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为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维护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各阶段间的过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动态监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并认识学生的发展变化,便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从客观上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家长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青少年期是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平常又远离子女,无法全面掌握子女的心理状况。心理档案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能加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全面动态完整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引导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提前规避教育缺陷,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如何把留守“问题儿童”调教好,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要想解决留守“问题儿童”的发展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种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锤炼留守儿童的心理能力。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让决策部门全面科学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切实的关爱行动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就读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档案应该是主渠道。近年来,温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目前教师队伍中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一千余名,其中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近三十人,且多数学校已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一)条分缕析,明确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内容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首先应该掌握心理档案的收编范围,为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提供一定的依据。一份完整、系统的心理档案应该包括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两部分,团体资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反映了同一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群体性特征,是建立在个人资料基础上的。个人资料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背景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等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成长情况(身体发育状况、个人病史、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等)、家庭基本情况(父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学习情况(学校、年级、班级、成绩等)等方面情况;二是心理测量结果,可以采取数据表或者剖面图的形式呈现个体在各类心理测验中的结果,按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行为(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协调能力、行为状态等)、情感(道德感、价值感等)三大块内容;三是各类评价或建议,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记录、教育建议以及心理咨询记录等。

(二)层层分工,抓好心理档案建设的具体落实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班级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具体单元,教师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和培育者,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和教师三级分工网络建设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学校层面,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普查、咨询和辅导工作,通过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等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资料,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尤其要重视典型案例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了解和重视学生的特殊需要。班级层面,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社会模式或榜样,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修正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室反馈情况。心理教师层面,他们实际上承担着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的主要责任,尤其是对于心理普查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做好个案跟踪,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家访和心理辅导,为留守“问题儿童”缓解不良心理、矫正偏常行为,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

(三)信息追踪,促进心理档案建设的充实完善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份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意味着要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心理状况,对材料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要因学生的升学而造成心理档案断档,可以运用网络化优势保证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做好心理档案电子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阶段学校的重复劳动,使高一阶段学校教师能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提供借鉴和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展示留守儿童的阶段性成长过程和成果,为留守儿童自我审视创设条件,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缓解留守“问题儿童”心理问题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这种尝试能否取得实效,有待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立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07).

[3]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第7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外语教师;角色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软件的迅速发展,人们迎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及软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传统产业、人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是以计算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进入教学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教学法,自产生以来就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1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多媒体教学涉及的理论很广,包括语言观、学习观和方法论诸方面的问题,牵涉的学科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英语教育学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ERumelhart)~-Y大量研究,把图式称之为认知的建筑块料,是所有信皂’力Ⅱ工的基本要素,把图示的概念发展成—种完整的理论,认为图示理论是—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所有的知识在头脑中都是被安排到_定的单元中,这些单元就是图示。

图示除了包含知识本身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之外,还包括这些知识如何得到应用的信息,即包含—般所谓反映着知识结构的认知结构,也包含着更为抽象的认知策略、一系列认知的眶架。现代图示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媒体是—种以接近人类认知梅的方式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及构建知识结构的。丹塞雷(1988)认为:“学习材料的网络化对学生获得正确的事实、概念及其结构关系具有潜在促进作用,并有助于已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用网络化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采用了柯林斯等人(CollinsnadQuillina)提出的层次网络模型,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表示教学内容的知识,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当学习者听到、看到或联想到—个概念时,代表这个概念的扰破激活,然后向邻近的节点扩散,使邻近的节点也得到激活,邻近的节点又激活它的邻近点这种非线性结构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联想厕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络结构是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陛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既包括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

2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师角色转换

2.1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及其弊端-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外语教学历来都是以课堂的形式进行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同步教学为主,学生被迫接受同—模式的单向课堂教学。这种模式的优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自奇认知主涔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材)。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理过程。 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喇激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刺激所引起的内帮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喻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参与教学的机会极少。而学生刘教学和学习进展的反馈也只是通过考试而得到。由于语言教学的特殊性,这一作法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2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师的新角色

目前,随着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转轨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已提到我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目前的莹奠式趋向了多样化、合作化、灵活化、精细化、现代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取代。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

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漠式的关键在于从现代教学媒体构成理想教学环境的角度,探搠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眭。我们知道,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特陛:计算机交哇、多媒体挣陛、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这些特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改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这就要求外语教师与时俱进,转变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把自己从“权威”的位置、“知识代表”的位置拉到学生中来。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外语教师应该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匕,要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把传递或展示展示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第8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

1 引言

2017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一起来聊聊抑郁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主题定位“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截至2019 年,全球超过3 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中国患者近9500 万人。其中,中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有2000 多万人占23.8%,并且以每年近500 万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发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1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在社会、学校、家庭、成长的多重重压下,容易在认知、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受到影响,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孤僻,多疑,缺乏专注力,学习成绩下降,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自觉没有人生价值,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多的研究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在逐年降低。为此,如何正确分析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从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三观往往还没有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应该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关注下获得科学、高效的心理干预,消除自身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改变现状,更好地融入社会。

2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优势

2.1 社会职能优势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特认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药房,它存储着治愈各类情绪失常病人的“药物”。王波也认为,阅读是强心健脑的验方良药[2 ]。可见,公共图书馆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在缓解精神压力、帮助中学生进行正面情绪管理、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青少年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与领悟,可有效缓解对抑郁的负面情绪。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单位,也被称为社会大学,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的教育机会和终身教育机会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关注当下青少年抑郁的现状,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更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彰显人文关怀。

2.2 宽松环境优势

与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系统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体社会大众。因此,公共图书馆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宣传和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平台。医院虽然病例居多,但医生更注重临床治疗,面对医院的恐惧感和面对医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并不利于患者心理干预的开展。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良莠不齐,大多数人找不到缓解内心苦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一部分人也不愿意进入心理咨询机构接受治疗。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普遍具有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只要身处图书馆,静下心来,它的镇静及安抚作用就能显现出来[3 ]。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不愿意与他人倾诉与接触,而公共图书馆足够大的空间可以为他们提供独处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提供无门槛的平等服务,这种包容的环境、轻松愉悦的体验可以很好地缓解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心理压力。

2.3 馆藏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除了纸质文献,还有录音带、CD、影音光盘等影像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电子资源如电子书刊和数据库等,这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全面的资源保障。公共图书馆是免费的,青少年没有经济收入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不需要承受经济压力。公共图书馆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家庭、医院及心理咨询工作室望尘莫及的。青少年只要到公共图书馆,通过“书刊”这种特殊的药物,或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加入某种阅读小组,在阅读交流中感悟自身的心理变化和心智成长,这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相比,患者一是不易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融入感更强、干预效果更好。

3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的设想

阅读疗法是通过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使患者通过独立阅读或者在专业指导下阅读,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对缓解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认知能力、应对生活环境、减轻心理困扰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很好的效果。

3.1 营造优雅的阅读环境

首先,在图书馆开辟一个阅览室或者一块空旷安静的室外平台,布置鲜花、绿植、茶饮、舒缓的背景音乐,打造一个雅致舒适的阅览环境。对于心烦、焦虑、孤独、自卑等需要心理治疗的青少年来说,置身美丽优雅、整洁清新的环境中,会使他们的精神、心理得以放松,解除紧张焦虑,提高参与兴趣,较快融入环境中来。

3.2 健康的文献配方

图书馆员可在活动现场的书架摆放最权威的经典之作,并附有详细的出版信息及推荐理由。例如,宗教类的《道德经》《佛经》《圣经》《荒漠甘泉》《积极思考的力量》等,小说类的《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或者抑郁症患者写的书,如《看见红色感觉蓝色:愤怒与抑郁之联系》《抑郁症完全指南》《我的抑郁症》《不要恐惧抑郁症》《躁狂抑郁多才俊》,等等[4 ]。宗教类书籍可以启迪人们在遇到困苦、遭受重创、处于绝望中时,要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和盼望,以此获得精神力量,给心灵荒漠注入甘泉,给绷紧的神经放松减压。而心理学家及抑郁症患者写的书籍,探讨影响人们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迫切渴望得知别的抑郁症患者怎样面对抑郁症,是引发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的作品。例如,《生命的重建》虽然全书无一处提及“抑郁症”三个字,但句句写到了灵魂深处,找到了病灶的起点,给患者以智慧、希望、信心和力量,能引起患者的强烈共鸣[5 ],这样的书疗愈作用非常大。

3.3 图书馆员引导阅读

一切准备就绪后,通过一曲轻松的音乐、一个诙谐的笑话、一段开怀的视频,缓和相互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时和善可亲的图书馆员出场,对青少年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做自我介绍。随后介绍书架上书籍的相关内容,并挑选读物,带领大家一同阅读或分段、分角色朗读。图书馆员会根据青少年内心的委屈、愤怒、恐惧、忧思等情绪淤积,有的放矢地推荐有强大情绪宣泄功能的文学作品,让在场的青少年把积聚郁结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释放所有导致抑郁的负面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平静。亦可通过组织阅读心理学家撰写的关于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专著,用理性思维和辩证法建立积极的认知系统。通过分享书中的内容,引导参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坦诚交流,解开心结。在开展团体阅读服务时,图书馆员要多观察多留意青少年阅读后的情绪、心理变化,确保他们不偏离预设的治疗方向。

3.4 倾诉干预疗法

轻松愉快的分享交流之后,图书馆员对青少年的理解尊重,加上和蔼的态度和积极的指导,很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接下来倾诉干预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青少年在抑郁症初期,常常会感到迷茫、无助,对自己莫名的情绪不知该怎么办,还想了解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会患抑郁症以及得了抑郁症后该怎么办,这是他们的疑惑、担忧与恐惧。例如,升学压力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成绩下降在同学中产生自卑心理,同学朋友间发生口角关系僵化等都会给他们造成困扰,从而产生不良的认知结构和非理性信念,导致对自我的看法严重歪曲,自我评价过低,对生活事件通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适当的宣泄,与懂他们、理解他们的人交流,给他们一个大的输出口来倾诉烦恼。这时候图书馆员可以找个安静不被打扰的角落,安静、认真地听他们倾诉心中的苦闷。青春期青少年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图书馆员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生理变化后,再通过自身经历去辨别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把情绪和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引导他们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放下对人对己的偏见。

3.5 实践干预疗法

实践干预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青少年已有的行为习惯来改善他们与周围群体的人际关系,达到打通情绪障碍,提高社会应对能力的目的。人际交往的淡薄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会很不适应,容易给他们带来很多心理阴影和人际交往的挫败感。因此,实践干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沟通交际能力,认识并合理处理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困难,达到治疗抑郁患者的目的。公共图书馆每天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读者服务,这本身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实践方式。图书馆可以利用公共平台的优势,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者行动,为读者检索文献、为读者找书、为读者解答疑问,为视障读者、残疾读者、老年读者服务,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归还图书、整理文献。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员要鼓励他们与读者进行交流,在服务与交流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增强自尊。这样的实践干预疗法对那些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畏惧社交的青少年起到很大的心理缓解作用。

4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已经非常普及,有的心理医生在开具药方的同时还会为患者开具“书方”。意大利还成立了许多“诗药”有限公司,以治疗抑郁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也不够深入。医院对抑郁症患者不够重视,主要是许多急难重症患者几乎占用了医生的全部精力,而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很少,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往往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指导,这就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提供了可能。但在目前条件下,公共图书馆要很好开展这一工作,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4.1 建立跨界融合的精英团队

公共图书馆要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活动,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首先,要组建专业团队,将图书馆员、教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等相关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合力培训一批跨界融合的专业化团队。图书馆员自身更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一般抑郁症患者的普遍问题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特殊性,掌握与之沟通的基本技巧和引导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专业基本知识,以阅读为主线,把各个学科的相关部分集合在一起,运用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原理推动读者的心理发展,达到治疗心理疾病或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6 ]。从事抑郁症心理干预的馆员,至少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士以上学位,再接受图书馆学、文学的训练,同时具备在图书馆使用阅读干预治疗的实践经验,才有资质参与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治疗。例如,2017 年,南京图书馆在“图书馆亲子阅读的深度推广研究及策略”课题研究中,开展“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亲子阅读活动,其活动的组织者就是由具有文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图书馆学等经验的馆员、心理咨询师构成[6 ]。

4.2 建立长期跟踪服务

首先,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干预治疗时,不能寄希望于仅仅依据一次活动就出现好的效果,而应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与研究。活动次数太少,实践效果就不显著。应该选择青少年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为关注焦点,持续跟踪服务,假以时日,可有效减轻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程度。也可以在实践中做个案跟踪,通过深入访谈、模拟描述等方式做长效研究[6 ]。其次,公共图书馆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单靠一两家图书馆会有些孤掌难鸣,可联合区域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共同探索,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在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后,还应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干预方案,为更多的抑郁症读者提供更成熟的服务。效果评估是图书馆抑郁症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也是其应用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可以借鉴阅读疗法疗效评估中的心理测量表、问卷调查和跟踪记录等评估表格。也可以设立活动观察员,在活动现场观察、跟踪活动对象的表现。南京图书馆组织的“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活动“诗画同行”活动,就是采用现场设置观察员的方法来进行效果评估的。观察员通过观察儿童现场的表现及绘画作品,一方面,及时将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将他们的绘画作品作为儿童的自我评估记录,用于现场的效果评估以及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6 ]。

4.3 建立健全特殊资源文献

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有对症的文献,就像对症下药一样。图书馆应根据抑郁症群体的特性建设相应的特殊馆藏,这些“药”书既要能触及患者灵魂,打开问题的症结,又要能使患者感动,精神愉悦,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既要能使人汲取力量,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又要能让人放下执念,教人宽容。所以,图书馆员在采购文献时应从这些方面去精挑细选,给抑郁症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药”书。除了纸质图书,还应该拓展电子书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及时整合电子书目,增强电子书检索功能,同时,允许用户下载电子书并长期保存,还应该提供有声读物、数字资源、积极健康的影视作品,等等。另外,公共图书馆还有必要对有青少年抑郁症读者的家长进行抑郁症知识普及,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陪伴,懂得营造轻松的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快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第9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文化互动胜任力;文化互动;积极体验

心理学从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起就担负着治疗心理疾病的重要使命,在“疾病模型”驱使下,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偏向于心理疾病的评估和矫治。20世纪末,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人类品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以赛利格曼为首的心理学家开始对人类积极品质进行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重新唤起了心理学对人类幸福生活与积极品质的关注。不谋而合的是,同一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治理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理念,逐渐从较为重视“差异”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转向更为强调基于尊重差异的“一体”的文化互动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正是对时代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诸多挑战的积极回应。2013年,UNESCO又资助研究出版了《文化互动胜任力:概念与操作框架》,将培养文化互动胜任力纳入全球教育发展事业之中,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界对文化互动胜任力素养的研究。

一、文化互动胜任力概述

文化互动胜任力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能力,在个体层面强调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互动是如何发生,并能够认知隐性的文化互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在群体层面强调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互动,并能够意识到其他人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互动的成功,并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积极心理学从人们主观体验出发,将人类特有的诸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积极的品性融入社会生活中,在个体水平上强调个人要有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勇气、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在群体水平上,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公共品质和文明特性,例如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1]积极的人格品质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在群体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包容与尊重,是积极的公众品质的表现,也是文化互动胜任力要求。理解和尊重他者文化是文化互动的基础,而发掘他人的优秀品质和潜力,则需要在文化互动中完成。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人在生活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对待心理问题,要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解读,而不是将心理问题视为一种疾病。从这个角度说,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激发人们的潜力,以谋求生活的幸福感。[2]故此,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而具备良好的文化互动胜任力有能够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二、文化互动胜任力理念的革新

文化互动胜任力同跨文化能力两者的英文单词相同,但词义有些许差别。前者在概念上源于语言学,但已超越语言学的范畴,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与文化互动教育观相对应;而后者虽然也多是在语言学中运用,但主要强调在不同文化交流中去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含有被动和消极的成分,与以往的多元文化教育观相对应。UNESCO文化互动教育理念之新,是相对过去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而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强调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充分认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既要有自身的文化自信,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眼光去认识其他文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往往在于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以“要么你们……要么我们……”的对立态度去解决冲突,这种心态会造成互动过程中的共情障碍。因此,在培养学生文化互动胜任力时,积极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将文化互动教育放置到一个积极的、包容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范围之内,从而构建起文化互动教育动力性概念,因为“它聚焦于不同文化群体间发展出种种关联,以能够通过相互尊重和对话建构出共享的文化表述”。在此,文化互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接触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够形成彼此发展且可持续的生活共同体。而这种对应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能力就是文化互动胜任力,包含了在文化互动中积极的人格特质、明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等。从多元文化教育到文化互动教育的转变,从跨文化能力到文化互动能力的发展,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积极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看作积极心理学对文化的回应。厘清文化互动胜任力与积极心理学的关系并非易事,却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来看待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寻找两者的共生关系。正如具备积极心理特质的人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一样,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培养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文化互动胜任力和跨文化能力还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的英文表述为“interculturalcompetence”,或是“Cross-culturalcompetence”[3];从词源上看,跨文化能力的定义是从文化角度关注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中恰当的行为能力。[4]总的来说,跨文化能力或是文化互动胜任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包括认知技巧、情感品质和行为能力。认知技巧是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的认识,尤其是相互交往主体的文化背景认识;情感品质是学生在相处的过程中的宽容、共情、换位思考等能力;行为能力指在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5]

三、积极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文化互动胜任力的共生关系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渐巩固,教育全球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者的共识,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尤其是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愈发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6]6从上述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文化互动是具有语境性的,文化背景影响文化互动的过程。互动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相互接触、理解、尊重、共同发展的过程,而文化互动胜任力就是能够有效掌控这一互动关系的一组能力。具体包括:感知文化互动如何发生,并能意识到隐性的文化互动的能力;管理复杂和多重身份,以避免信息刻板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身份参与文化互动的能力;能够找出更多可以交流的人、并知道他们及其认知如何影响交流成功的能力;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文化意识,能够宽容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而文化互动胜任力所要求的这组能力与积极心理学取向又有密切的联系。1.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弗雷德里克(B.L.Fredrick,1998)在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中指出,高兴、兴趣、自豪感等积极的情绪能够强化学生外在的行为能力,拓展和增强个人的人际资源,从而促进个体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提高人的智力、自信心、社会交际能力等。[6]9积极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在文化互动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同积极乐观的人交朋友。例如,培养中学生的“乐观”和“宽容”素养,就能促进中学生人际交往。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性格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宽容”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越发重要,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6]112.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人格特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向的利己特征,这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私”形成了相对关系。正向的利己是指个体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理性接纳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二是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能够主动且不求回报地提供帮助,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交往主体的情感支持。总体上积极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文化互动胜任力中强调自我概念和社会身份的参与:一方面是对自我利己特征的认识,在互动的过程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文化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关系的互动过程,这一关系能否维持和继续下去,就看参与者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的表现。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乐观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的快乐,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自信的人则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获得成功,并能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因此,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特征。文化互动中能够积极应对、避免消极、自信、乐观大方等都有助于获得成功,积极的行为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够增加积极的文化互动行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