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体育教研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研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研总结

第1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一、    在教研、教学方面:1、       加强教研组的备课工作,高、初中部分别确定一个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每星期的备课活动,并且具体落实到人,根据体育课的几大项目,每次确定一个主讲人,使活动内容充实,同时,还提高了个人的业务素质。教研组还坚持定期检查教案,要求大部分老师以详案为主,教案编写要认真,明确教学目的,要突出重难点,并且要有教学反馈等。

2、       在教学上,除了要求老师要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外,本学期还初步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教改试行工作。3月份,市教委视导组来我校进行视导,对体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要改变,体育教学的目的以健康教育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教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要求体育老师在完成主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机会和内容。基于这种精神,体育组在教学上进行了初步的教改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学期将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

二、    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初中部举行了拔河比赛、广播体操比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效果很好。

三、    组织、训练教师参加阜阳市教师健美操比赛,获得女单、六人操第二名,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

四、    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教研组主页比赛,协助学校搞好展示会期间的体育工作。

第2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八年级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了八年级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里,我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现总结如下:

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___。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学校___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团结同志,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___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___性、纪律性、___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间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再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领导和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我学校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跟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训练工作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

总之,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八年级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二】

在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领导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明确全民健身计划,在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教育的实施,全神贯注抓好课堂教学,业余训练,使我校体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丰富了校园生活,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健全了学校体育教学制度。为了能进一步总结经验,以谋求更大的进步,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___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___好课堂教学,___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课外活动方面

1、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___一些体育活动吸引学生,比如: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学生篮球比赛等活动,带动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从而吸引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带领学生参加县运会,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刻苦钻研,努力探究教研成果

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观摩学校优质课和各类学科培训。积极主动和有经验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接受教育理念,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科研工作中,学习研究,探讨交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提高教育教研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上方法比较单一。在以后的工作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训、听课,反思,学习教学经验,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

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回顾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人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做到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切。但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在教学教改要进一步深化的时代里,我还要继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力争把工作搞得更好。

八年级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三】

一学期来,充分利用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踏踏实实地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群体活动,认真抓好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和阳光运动为前提,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传播了各方面体育知识,培养了体育欣赏能力,从情感方面渗透培养各方面的精神品质,有___的开展多样性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使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平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观念和觉悟,经常武装自己的头脑,保持敏锐的政治立场,严格自律,不断自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发展,___学生成长,严格遵守学校劳动纪律,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学校安排的一切任务。

二、主要工作

1.教学方面

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体能状况,合理制定学学期与单元计划,认真备写教案,有质量有效果的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内容充实,运动量适宜,渗透分层次、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我们在课堂中还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发现和培养。在教学上敢与大胆创新改革。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首先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改变体育不重视的片面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素质,达到真正全员健身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多种兴趣。

2.竞赛方面

我校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功举办了教师篮球赛、教职工和学生乒乓球赛。通过举办镇、校运动会系列体育比赛,活跃了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了师生身体健康水平,推动了我校各项体育工作全面高效的开展。

3.群体方面

加强两操两活动,大课间操活动展示活动获得县局领导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进行了广播操《舞动青春》汇操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体育科研

组内几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加强体育教研活动,听同事的课和争上观摩课。同事之间多探讨多交流,做到不耻下问。去参加校外说课听课的比赛。多看有关教育报纸杂志,进行自我充电。

5.体育中考

体育中考成绩在县内名列前茅。

三、改进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树立优良的教学风格,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争取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认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制度。

3、加强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争取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四、相关建议

1、加强学校体育图书和教学资料的建设,购置必需的教材、参考书、教学挂图和教学软件。

第3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全组教师关系融洽,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风气。大家对有利于学校、体育组发展的事情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对待学校的各种大家齐心协力、尽职尽责。老带新,新互助为体育组的工作做出了贡献。学校顺利通过“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1000所示范普通高中”的验收。

在教学上,大家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张蓓露老师代表青白江区参加成都市中学体育现代课堂教学献课活动,荣获一等奖,6月,张学强老师在青白江区教学技能获得第一名,因我校体育专选课的开设,4月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小学羽毛球比赛获得高中女子团体第六名男单第七名男双第八名共七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

在训练上,我校代表队参加田径、游泳、艺术体操、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取得好的成绩。艺术体操获得四川省高中三级组团体第三名,一人去得第一名,两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田径在成都市一人获第一,五人获第二,二人获第三,游泳在成都市获团体第四名,二人获第一,三人获第三,四人获第四。

在活动课我校有自己的特色的体育活动课,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分制考核、以项目为单位指导教师、场地、器材三落实。体育专选课组织形式的调整的构思和讨论,并确定了初步的方案。

第4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1.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先进教育理论武装的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一批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全校以及全市教师队伍中的骨干。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验操作、总结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题组成员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面向全校开设电教实验公开课、多媒体观摩课。部分骨干教师初步掌握了多媒体网络的操作技术并达到一定水平。例获苏州市教学设计一等奖。丁凤秀老师获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

2.初步构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学生、教育资料”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教学理念不同,三者的组合方式和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实践中,课题组成员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初步构建了一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整合操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要能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知识发生过程的作用;再次,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最终落脚点,要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衡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也要以能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依据。

3.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教学理念新、教学手段新、方法灵活、信息量丰富、密度容量大等特点和优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问卷调查表明,“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一栏,原来有85%的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现在有95%的学生认为“很感兴趣,很有必要学”;“艺术课上你最希望教师使用哪种电教手段”一栏,有92%的学生希望使用多媒体网络。在随堂观摩活动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当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时,学生注意力明显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有时围绕某一问题情境展开激烈的讨论、辩论甚至争论,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浓郁,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学生的辨别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4.带动了其他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掀起了全校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热潮。以语文、艺术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率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展教改实验,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校作了良好的开端,起到了表率示范作用。

七、认识和思考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教师实验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有些教师把实验课与公开课、观摩课等同起来,认为只有对外公开课才是实验课。因此,一些教师一学期只开1-2节实验课,远远跟不上课题研究的需要。其实,更多的实验课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既能增加实验课的数量,又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一些无关变量,提高实验的质量。

第5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开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育技术与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便于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学年初,我校发出了多媒体与学科整合优秀课评比活动的通知。通知一发出,我校教师积极响应,教研组举行了教学沙龙和集体备课,同时也利用我校充分的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备课等多种形式,从理论到实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农村中学的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的有效的教育模式。教师之间也相互深入课堂互听互评,共同切磋,实现现代多媒体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达到了多媒体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校多媒体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比赛,在本月初正式拉开帷幕,在这次比赛中,数学组的张立丹、刘芳老师,语文组王立影、王凤丹的老师,英语组的于海兰、高芳老师,物理组的赵树兵老师,政治组的宛术静老师,历史组的孟凡微,张艳,地理组的邹碧云老师,生物组的满宁老师等脱颖而出。他们对现代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生动、简洁、幽默的教学语言,温婉、细腻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通过这次比赛,我校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方面,无论是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是根据课堂教学所设计的网络环境,均有很大的提高。这次赛课充分体现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为学校更好地把握运用多媒体,延伸课堂,挖掘课堂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创设了广大的舞台!

第6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一、课题总结的重要意义

1.通过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将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并获得专门的鉴定、评价。这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课题研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认可和鼓励。

2.在总结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选择研究资料、撰写总结报告、汇总研究成果,来提升科研能力。

3.经过总结,被鉴定认可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推广,并且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可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二、汇总课题研究成果

进行课题总结时,要全面汇总研究成果。要通过汇总研究成果,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并激励教师,使其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

中小学课题成果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是描述课题研究的过程、结果和发展的文献,是报告课题研究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章。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是结题时必不可少的成果形式。研究论文是以理论分析为主要写作方法的,它以阐述某些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教育理论问题为主要内容,研究论文也是课题的主要成果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或经验总结报告)、中期报告、工作报告、成果公报。

2.论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

3.专著:各种专著、教材、编著。

4.案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活动设计和活动方案等。

5.课件和软件等:教学课件、计算机软件、专题网站等。

6.图片和实物等: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具、学具和实物模型等,手册、读物、期刊等。

四、结题报告的内容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依据。

3.核心概念界定。

4.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5.研究的理论假设。

6.研究的目标。

7.研究的主要内容。

8.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9.研究方法。

10.研究步骤及研究过程。

11.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成果的突出特点。

12.研究的效果及影响、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3.研究结果或研究结论及其分析。

第7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综合素质 改革 借鉴

随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我国教育方针开始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的教育理念有了较大的改变,认知教育也开始普遍推广,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来说,目前“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还没有多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和抗挫折教育等还很欠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身体素质还很差,这些都障碍了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与社会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还很任重道远。为此,本文主要尝试剖析日本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从日本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为我国搞好素质教育改革进言献策。

一 日本素质教育主要内容及教育改革要点

为了更好地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培养下一代必要的素质和能力,日本文部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开始着手有关教育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主要措施和内容如下:

1日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在日本,最有权威、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文部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该纲要内容对全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等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安排有很强的指导力。

1951年开始,日本正式实施《学习指导纲要》,在该纲要中规定:小学需开设国语、算数、社会、理科、音乐、图画、家庭、体育等八个科目的课;初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保健体育、职业和家庭等八门必修课和外语等选修课;高中需要开设国语、社会(包括一般社会、日本史、世界史、人文地理、时事问题)、数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学)、保健体育、艺术(音乐、图画、书道、巧工)、外语等八门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以社会结构和人文地理为内容的社会课和以烹饪、缝纫、保育、家庭账目等为内容的家庭课,无疑是增加学生社会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实际生活能力的课程,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1961年日本文部省强化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系统化。其中在小学和初中新增了道德课,在初中的选修课增加了农业、商业、水产、药学等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将来职业选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在初中和高中增设了教育教学之外教育活动,以增加学生的文体活动或班级小组活动。

1981年日本文部省开始实施宽松教育模式,并着手实施消减上课时间工作。之后,1992年开始提倡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不光指知识的习读,更在于知识的实际应用),教育模式转为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个性,并进一步落实减少授课时间事宜。

2 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内阁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开始着手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为内容的教育改革,并于1989年制定宽松式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进而在1997年制定的《教育改革纲要》为落实宽松式教育明确了较具体的内容。其中包括:(1)中明确提出要在宽松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学校的教育方法也从“填鸭式”教学改为“自主学习(自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实现教育方式的变更。(2)将侧重于学分的高考方式改为以考察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3)强化情操教育,培养正义感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他人等品德高尚之人。将情操教育纳入课程之中,确保有效实施。(4)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提倡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野外锻炼和旅游,培养互助合作精神。(5)加强学校和家庭、地域社会的联系,通过PTA组织(学校家长联谊会)等全社会合力培养素质高尚的人才。(6)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和义工劳动强化学生主动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环保的主力军。从上面的改革内容不难看出,此次改革一改过去应试教育的模式,通过社会实践、休学旅行等,将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视野开阔、勤于思辨、情操高尚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

为了推进教学课程改革,1998年至1999年日本修订了《学习指导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学力观(学习能力和水平观),明确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同时,为了落实宽松式教育,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消减了30%,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其具体内容由学校安排。 所谓《综合学习时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一般每周安排2-4个课时。课程内容主要选取国际间理解与交流、信息、环境、社会福利和健康等社会性、综合性主题,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组织和安排,以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和基本素养。

二 日本素质教育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1 日本素质教育的主要经验

纵观日本素质教育方针和教学课程设置内容,其主要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将教育重点从单纯灌输知识调整到培养具有全面生活能力的人这一目标。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就大力强化教育,使学校教育走上了正轨。在此后的20多年间,日本社会中广泛蔓延追求高学历高工资之风,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最的教育,考上好的大学,能到大企业就职并得到较高的工资待遇。为了满足家长的这一渴望,教育部门主要抓的就是英才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准,而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基本是围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组织的“应试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把为了参加高考而进行的学习称为“受验战争”(高考战争),致使一部分学生开始厌学逃学,教育本身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注意到灌输教育的弊端,并着手探讨把教育的重点转变到如何培养活生生的有生活能力的人这一教育原点上来,其中主要方向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并从中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具体措施而言,其一就是增加到科普基地参观学习和郊游、自然考察等机会,通过实践开阔眼界,磨练意志,更生动形象地学习;其二适当减少授课时间,增加《综合学习时间》这一科目,通过外聘教师来上课,或者到社会上去实际考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判断、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难看出日本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第二,素质教育突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品德情操培养。人的成长许多情况是由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来决定其方向和命运的。就审美而言,它往往无形中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是决定一个人修养水准的关键因素。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日本除在小学和初中开设图画课之外,还在高中开设以音乐和美术欣赏、书法、巧工为内容的艺术课,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日本的初高中生还经常组织观赏音乐会和休学旅游,在实践中观摩欣赏音乐美术,达到了“娱乐休闲”和“游山玩水”也是学习的境界。

第三,素质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形成了全社会搞素质教育的局面。首先,许多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如日本国会、NHK电视台、本田公司、东芝公司、麒麟啤酒公司等)作为学生的参观基地积极吸纳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其次,PTA组织参与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资源回收等活动,并选出有一技之长的家长负责《综合学习时间》的部分课程指导,协助组织自然考察和郊游活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借鉴日本素质教育的意义

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已经20多年了,也许是由于上热下冷,也许是服务于高考这一指挥棒而使“应试教育”如磐石依然稳固如初,而提高国民素质也几乎成了口号。那么,是什么原因而形成这一尴尬局面,不妨结合日本的经验进行一下冷思考。

首先,关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需要界定。就素质教育而言,它比较抽象,但笔者认为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育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懂知识会应用的人,人的培养是竞争的最基本要素,其重要性要优于知识本身;其二,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向。人在社会上生存,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其能力是以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社会交往等能力为前提。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其三,决定素质的关键因素是文学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素质教育就是要把抽象的东西很好地具体化。对于这三个方面,日本的学术界和教育部门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探讨和争论,极大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第一方面,日本在政府有关教育的答辩中就明确了培养人优于传授知识的观点,并“宽松式教育”政策实施中得到了贯彻。关于第二方面,日本通过课堂外教学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关于第三方面,日本增加古典文学和诗歌的学习,通过组织看录像和观看演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运动”、参加义工活动、义卖活动等自觉提高道德水准。使之在反观我们的素质教育没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赶时机似地推出,最后陷入空洞化的局面也是必然的。同时,现在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也达到了空前规模,但就其素质而言较明显的就是实践能力差,距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这明显是我们素质教育不足所造成的。

其次,素质教育的社会性需要加强。在日本教育事业是全社会最关心、最瞩目的事情,上自国会和政府机关,下到学者、企事业单位、社区、PTA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都主动关心教育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为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我国要很好发展素质教育,就要去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风气,本着素质教育人人有责的精神,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另外,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日本,家庭内部非常关心学生的礼貌培养和爱心教育,教师和PTA组织非常关心学生的责任感问题、尊重人格问题和欺凌同学问题,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这样有利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和心灵教育的实施,收到了较好效果。就国内而言,我们的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要么以树形象学典型为主,要么流于说教,其效果不很明显。具体来说,我国的一些企业人事部门非常苦恼招聘来的大学生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踏实等问题,这与我们素质教育不够有很大的关系。从出现的问题来看,可以说素质教育是决定民族素质高低的关键问题,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

三 结论

当然,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出现了日本学生因授课时间的较少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但日本教育部门很快采取了必要的弥补措施,保障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日本的素质教育改革比我们早10多年,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和失败教训课借鉴,这是我们走捷径的好方法,有必要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以保障我国的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关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方向,总理曾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只要我们本着务实精神,积极借鉴包括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力进取,我们的素质教育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

参考文献

乔锦忠.正确减负科学考核推进素质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第8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关键词:健康免疫综合教育;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有资料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面对如此规模的人口流动,作为人群最基本的卫生防病措施,计划免疫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流动儿童比例的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城市、城镇免疫接种的人力、经费方法、制度等已不适应这种状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困难将会更加突出[1]。基于这样的现状,我院对流动儿童,采取健康免疫综合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

1.2 健康免疫综合教育方法

1.2.1 教育的方式 目前开展的宣传教育是多种方式进行,各类媒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教育方式,以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效果。根据传播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宣教方式分为4种:语言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方式、形象传播方式、声像传播方式。①语言传播方式:1次/w组织座谈会、卫生知识讲座、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课等等,简便易行,不需要设备支持。②文字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普书籍、报刊、传单、标语等。③形象传播方式:如卫生宣传画、摄影作品、卫生标本、模型等等,以其具体、真实、生动的形象使受教育者产生深刻印象,较受欢迎。但要有经济、物质基础,专业人员配合。④声像传播方式:如卫生科教电影、卫生电视专题片、卫生广播、卫生录音、光盘等等,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其信息覆盖面广,受教育人多,易于为群众接受和理解,但需要物质支持也较多。

1.2.2 教育的内容 ①预防接种方式: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医学上叫做"人工自动免疫"。另一种是在已接触传染病的人群尚未发病时,给其注射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抗毒素以及成人血清等,即直接将抗体输入体内,增加消灭入侵的致病微生物的有生力量,从而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叫"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通常2~3w即消退。只适用于应急预防或治疗。②预防接种好处: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叫做抗体。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患二次,就是这些特异性抗体在起作用。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制成各种特异的生物制品,然后接种到体内,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再有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去消灭他们,因而不发病或发病很轻。③儿童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为:?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患儿。 ?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患有严重皮肤病时。?正在感冒发烧的患儿。?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患儿。?有免疫缺陷的儿童。?严重腹泻儿不可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需等病好后两周才能接种。④儿童预防接种后正常反应: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因此,接种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应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⑤儿童预防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性水肿,神经系统过敏症。?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除了上述一些表现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没有严格掌握禁忌症,接种途径、部位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消毒不严及误种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但这些与接种制品无关。实践证明,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极少的。只要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家长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是完全可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⑥强调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前,家长须向医生说明儿童健康状况,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min,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接种疫苗后要适当休息,当天不宜洗澡,不可做剧烈运动,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经休息多喝水,一般在1~2d就会缓解,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 结果

流动儿童年龄及接种疫苗情况见表1,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注:与对照组相比,* P

3 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方针、策略和手段更为明确,效果更为明显。就我国防治传染病而言,与50年代初期比较,无论是传染病总发病率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均有大幅度下降,且传染病总死亡率在死因中的顺序也由第1位降至第6、7位,对期望寿命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成就的取得,计划免疫作为主导措施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在防治疾病的手段中,特别是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计划免疫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

计划免疫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所确定的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开展以免疫接种为主导措施,辅以疾病监测、流行或暴发控制等措施,是控制和消灭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它既是一项国家指令性工作,受国家的规划、政策和法规所保护和约束,又是一项面广量大、艰巨复杂的社会性、群众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科学性强、管理要求高的技术性工作。

近年来,流动人口疾病发病率在城市地区明显升高,从而改变了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地区分布格局。以麻疹发病为例,近几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区发病率、报告病例数、疫情暴发起数、暴发过程中报告病例数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成为了新的易感人群。东部经济发达省份2005年麻疹报告病例99%为流动人口;北京、上海等地,流动人口中麻疹病例是常住人口病例的9~10倍。因此,流动人口是免疫规划疾病防治必须要重点关注的人群,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工作成为预防接种的"死角",例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建卡率为32%,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四苗"全程接种率仅为36%。显而易见的是,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空白的存在,已经使这一群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儿童。无论是从全国大范围调查情况看,还是从各地实际疫情表现看,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问题已紧迫地摆在眼前[2]。为弥补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需要多方面展开工作。我们采用的是健康免疫综合教育,研究对象为2012年~2013年752名流动儿童,其中196名儿童及其家长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观察组),其余556名未接受健康免疫综合教育(设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各年龄段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百日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教研总结范文

关键词:义务段;体育校本教研;理解;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8-0051-02

一、对学校体育校本教研含义的理解

体育教研是体育理论与学校体育实践的统一,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和探求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规律,进而指导学校体育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广大体育工作者总结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深化体育教学理论改革的途径,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各项研究等都属于体育教研的范畴。

根据以上体育教研的定义,笔者认为学校体育校本教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学校所有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研形式和人员合作方式所开展的实践性研究活动。首先,体育校本教研可以围绕科学研究的主题,强化案例、论文、课题、成果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文章撰写、评奖、发表的主题教研活动。其次,体育校本教研也可以围绕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包括大课间活动、体育社团活动、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活动等具体的内容,优化校园体育活动的整体布局和内容结构的专题教研活动。再次,体育校本教研围绕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教师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上级体育教研的参与效果的学科专项教研活动。

二、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体育校本教研组织不完善

现在一般的学校体育教研仅仅局限在学校体育组的体育教研活动,而学校的体育工作是多方面的,有的需要学校行政指导、规划、组织,有的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和协助。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行政和其他教师参与体育教研的几乎没有,学校体育教研组织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的局限性。

2.体育校本教研内容不全面

现阶段,学校体育组的教研活动开展丰富,大都集中在体育课堂的教研过程。但中小学体育不但包括了体育课,还有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社团、运动比赛、大课间活动、学校体育特色等教育教学内容,更深入的还有“体艺2+1”“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一小时运动”“体育课程改革”“体育科研”等内容。对以上中小学体育全面内容的教研活动相对很少,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和体育教师的健康成长。

3.体育校本科研相对薄弱

相对于其他学科,学校体育科研处在弱势地位。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注重课堂的教学教研,认真实施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专业实践经验。因为学校对体育科研的不重视,体育教研中科研内容的缺失,造成了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积累的缺失,科研能力的下降,许多优秀的实践经验无法转化为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现和体育教师专业的成长。

三、中小学体育校本教研可行性发展的分析

1.完善体育校本教研的组织构成

结合中小学实际,我们可以组建学校“科研主题、活动专题、学科专项”三个体育教研组,根据体育教研活动性质、范围、内容、时间、地点的变化设立可灵活对应的负责人和参与成员,以此保证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组织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教研负责人一般由某项教研所指定的学校行政或体育骨干、优秀教师担任,也可有某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担任,也可临时聘请。教研参与成员由教研的性质决定相对稳定或相对灵活的参与对象(图1~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