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的发展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学的发展历程

第1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在可见的正式文献中,最早提出构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命题的当是白润生先生的文章《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当代传播》2003年第一期)。虽然此时提出的命题也仅仅是从新闻传播“史学”的视角出发,但实际上已经具有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前瞻性。近些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学者,逐渐就建设“少数民族新闻学”达成共识,认为这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战略目标。梁黎在《期待中的民族新闻学》(《中国民族》2007年第十期)就非常明确地梳理了“民族新闻学”酝酿的历史,并提出“民族新闻实践呼唤学科建设”。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审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尽管目前对“民族新闻”概念的界定尚存争议,但关于“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民族语言媒介的”的研究,构成了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研究范畴。而这里的“民族”之称,当然特指“少数民族”,而非广义的“民族”指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质,就在于建立于中国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特殊环境之上的新闻事业,在很多方面突出显示出不同于中国非民族地区汉语语境下新闻事业的特殊性。无论其历史文化环境、政治生态,还是媒介语言、传播方式等,都与中国国家的主流大众传播有显著的区别。主流的新闻传播研究框架和理论,已不足以诠释少数民族新闻的历史和现实,就有必要开辟出新的学科体系,完整地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新闻传播之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在进入21世纪以来愈加凸显。在国际视野中,民族的冲突和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难题。新闻传播在民族问题的衍生和化解中,扮演着文化和政治“导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家民族政策的风向标,并驾驭着民族问题的走向。在中国、新疆发生的“3.14”、“7.5”事件中,媒体功能的重要性,已经达到极端敏感的程度,甚至因为对时局影响至巨,媒体是否关闭,又如何传播信息,竟引发巨大争议。对民族地区而言,新闻媒体不仅是国家民族政策和各种信息的平台,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传播民族真实形象,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文化媒介。

民族新闻传播已有的研究基础,为“少数民族新闻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新闻”的概念虽未确定,但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现象,却为学者和大众所认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研究的完整成果,基本完成了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历程的梳理,不仅构建了历史框架,而且积淀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经验和规律,蕴藏着少数民族新闻的学理基础。实际上,历史往往是理论的前夜。而关于少数民族新闻特殊性的多维探讨,也在逐渐酝酿着少数民族新闻的实践操作体系。以历史研究为标志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实绩,实际上已搭建出“少数民族新闻学”学科框架的雏形。

关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研究,必将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的一个突破口。新闻传播学科,西渐而东学,缺乏学科应有的深厚文化背景和适宜土壤,常被以舶来品视之。实现新闻传播学科的中国化、本土化,一直是学者的抱负。由此,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被看作是新闻传播学科中国化、本土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也是一种学科落地生根的角度。也许可以说:民族新闻的研究,将会是新闻传播学科实现中国化、本土化另一极具潜力的方向。

第2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第3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培养方法

高校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它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从1895年创刊的天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校刊》算起,我国校报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1]。到了新时期,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校报等传统媒体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以其便捷、快速、图文并茂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与此同时,校园广播、校园网等也以有声传播、具实效性等优势成为校园主流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使其更好地推动校报引领师生思想、传承先进文化、记录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探索的问题。

一、高校校报学生记者培养的必要性

2005年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校报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其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巩固高校校报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就需要不断壮大和优化学生记者队伍。

1.由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所决定的

高校校报重宣传、轻服务,重领导、轻群众,新闻报道以领导新闻、会议新闻为主。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校报将新闻媒体的共性和校报的个性结合起来,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提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质量,更好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由校报育人功能所决定的

高校校报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其育人功能十分重要。如何发挥办报育人的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全体办报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通过报纸这一校园主流媒体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的同时,校报还建立起学生记者团队,手把手地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带着自己对宣传工作的热情和报道成果进入省内外新闻媒体工作。

二、高校校报学生记者的培养方法

1.人才选拔

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首先要有严格的招募和甄选机制:可以通过校报、宣传栏,张贴海报、悬挂条幅等多种形式对纳新活动进行宣传;设立固定的报名点宣传校报学生记者在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写作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为新生提供咨询,有序地发放报名表;要求报名的同学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和协调沟通能力。

在初选阶段,组织报名同学集中考试,考察新闻常识、文字功底等;在集中判卷,完成初选后,对合格的同学进行面试。由老师和校报资深记者组成面试团,对新生思想素质、思维能力、对待新闻工作的态度等进行考察,同时也向他们介绍校报工作,使其对是否进入校报团队进行再度确认。

对通过面试的同学,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考察。通过考察者最终将成为一名正式的校报记者,获得由校报发放的记者证。这一步步的严格考核不但可以帮助校报甄选优秀人才,同时还增强了新记者的自信心、荣誉感,使其珍惜机会,更好地开展在校报的工作。

2.人才培养

校报是一个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阵地。培养好校报学生记者,是校报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新录取的学生记者虽然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文字功底,但对于新闻专业知识还十分欠缺。因此,校报编辑部应邀请新闻学的专业教师、经验丰富的新闻从业人员就新闻学概论, 新闻采访,报纸策划、排版,消息、通讯、言论写作方法等进行培训,使新记者尽快熟悉新闻基础知识, 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学会与采访者沟通的技巧等。

为了使新记者尽快熟悉校报工作,真正融入校报编辑部大家庭,一些已经从事校报工作一年以上的老记者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带新记者采访,传授自己的采访经验,如此言传身教可以使他们较快地掌握采访技巧,理解新闻本质,有效提高新闻报道能力。

与此同时,校报老师也要注意观察,根据学生记者各自的特点制定培养计划,有区别地进行指导,使其优长得以充分发挥,在校报这个平台上展现出更多的个人潜质。因材施教也可以使各年级、新老记者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更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科学管理

建立校报学生记者管理规定有利于加强学生记者管理。规定要求校报编辑部下设校报记者主席团, 主席团下设采编部、摄影部、文创部、秘书部等部门。全体记者要向各部部长负责,大家职责明确,量化考核,奖优罚劣。

学生记者主席团成员定期召开例会, 总结各部门近期的主要工作,尤其要评定学生记者上交稿件的数量、质量,并进行相应的奖罚;每期出报前后,学生记者需要汇报采访计划,全体与会同学对其进行点评;对一些长期无法完成校报工作的同学,采取末位淘汰制,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及时进行奖励,还可以持续补充一些具有新闻采写能力的新记者,从而使整个学生记者团队保持良好的运转态势。

参考文献:

[1]张岚. 高校校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

策.新闻记者,2004(08).

第4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社区报;中国化;高校参与

根据范东升教授在《拯救报纸》中的统计,仅仅在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间,美国就有整整200家报纸宣布停刊。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报纸的生存问题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学术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报业寒冬中停刊的报纸大多是大众化报纸,而有一种报纸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这就是社区报。社区报并不是欧美报业为应对报业危机而开发出来的新报种,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社区报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报业经历了政府宣传品、革命报刊、政党报刊、商业报刊、大众报刊等多个形态,经营模式则自领取政府津贴、领取政党津贴、依靠广告销售等手段间几经转换,波澜壮阔的报业历史中,无数报纸兴起、辉煌又衰落,而社区报一直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即便是如今面对新媒体的汹汹来势,社区报也未显出疲态。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直至2001年,美国社区报数量一直在成倍增加,盈利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面对报业困境,社区报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无疑为我们探索报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一、社区报本义的追溯与回归

社区报作为一种已经绵延了300多年的报纸类型,在历史的轴线上,经历过多次形态和内容的调整与改进。中国要引鉴和发展社区报并使其与中国社会相适应,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某一份社区报的外在形式。只有深刻洞悉社区报的本义,理清社区报经营模式背后的逻辑链条,我们才能实现社区报的真正价值。因此,剥除包裹在不同社区报身上的种种外部特征,从中抽离概括出社区报的核心本质,是我们认识社区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正如我们在探究传播的起源时将其置于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下考察一样,我们认为,通过对社区报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将有利于更清晰地确定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最早诞生于美国,也兴旺于美国,因此社区报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我们探索社区报的本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社区报是诞生于乡镇自治的基础之上的。1620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定居北美东海岸,由于这些移民大多是中产阶级的清教徒,拥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建立于平等基础上的乡镇自治成为殖民地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对北美新大陆的殖民活动的不断深入展开,乡镇自治逐渐普及到整个殖民地。乡镇自治的实现需要居民之间彼此了解、互相信任,同时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需要即时共享,因此产生了对沟通交流工具的需要。同时,在殖民地开辟初期,当时殖民者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大部分殖民地居民不可能聚居于一地,而是散落居住在市镇的周围,生产与生活的开展产生了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居民信息了解的需要。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开始出现了在各个村镇流传的发行量很小的文字印刷品,这也就是社区报的雏形。这种文字印刷品最初在乡村地区不定期发行。由于其诞生于农村乡镇,其内容以贴近居民、关注当地乡镇事务为主,因此最早被称为“乡村报纸”或“家乡报纸”(Country Newspaper)。独立战争后,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美国抓住契机开始进入初步工业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原来的大量乡镇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逐渐发展转型为近代城镇。尽管生产力和经济结构有了革命性的飞跃,但美国的自治传统没有改变,居民仍然需要社区报作为互通消息、联络感情的平台。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这时候过去的“乡村报纸”“家乡报纸”开始将名称变为“小镇报纸”(Small Town Newspaper)或“草根报纸”(Grassroots Newspaper),发行也逐渐固定为每周一期或每周两到三期。美国在工业时代的突飞猛进,催生了众多的庞大都市,现代化大众报业的出现成为可能。但是,当美国大报在19、20世纪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报业演进史时,社区报并没有消失,它“一直在城市大报和主流学术界的视野之外安静地发展、壮大”。直到1960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肯·拜尔利教授出版了《社区新闻》一书之后,“社区报”这个名字才第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作为报业的常青树,难怪美国社区报专家赵克(Jock Lauterer)对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在美国,报纸的历史就是社区报的历史。”[1]

从社区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报与美国的乡镇自治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了乡镇自治的实现,社区报始终以服务社区为宗旨。通过社区报的服务达到两个满足:一是对居民了解周边人事环境变化的信息满足,二是沟通邻居、凝聚情感、塑造社区共同体的情感满足。而这两个满足则依赖于“当地性”和“人情味”两个核心理念的贯彻——要社区报及时深入地了解社区的各种变化并提供丰富详尽的报道就必须立足于当地,要建立社区不同居民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就必须具有人情味。在本质上,无论内容如何改进,无论出版频率怎样调整,无论是叫“乡村报”还是“城镇报”,只有满足了这两个理念的要求,一份报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当地性”将报道的重心侧重在本社区日常生活,“人情味”建立在对社区报受众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之上。这就决定了社区报必须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发展。这个“小”是指服务范围的小,也就是说要服务于一个适当规模的社区受众。对于社区报而言,如果盲目追求受众规模的扩大,掺杂太多社区外的报道内容,无异于都市报,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独特空间。但同时,社区报的“小”并不是说因为只是服务一个小社区,其采编就可以很随意。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上,社区报不仅不能“小”,反而要以新闻专业主义为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

在对社区报本义的探寻中,我们认同陈凯教授对美国社区报的考察评价,即“小的才是美好的”。我们认为,立足于某一特定规模的社区,以各种信息内容来服务社区,凝聚居民感情,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居民心声,这才是社区报的原初意义。

二、国内社区报的实践及不足

面对社区报这颗“灵丹妙药”,国内业界对其早有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业务实践。总体而言,以2005年为界的话,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5年之前,是国内对社区报领域试水阶段,其重点放在创立全新报型,以《南山日报》《巷报》《华夏时报》为代表。2001年推出的《南山日报》,在国内最早打出社区报旗号,该报声明要成为“国内第一份社区媒体”,但其影响并不大,并最终因政策原因停办。2004年,《巷报》在长春创刊,称自己为“中国第一份社区报”,最后因为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等问题停止发行。同年,《华夏时报》通过改版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但这一定位并没有坚持下去,后来经过多次改版转变为财经类大报。在这个阶段,国内媒体意识到了社区报在中国的巨大发展空间,但存在着对社区报认识不清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认识到社区报是一个“小”的报种。这个阶段开设的“社区报”虽然打出了“服务社区”的旗号,但其经营模式仍然是都市报的模式。以《巷报》为例,这份报纸虽然以社区报道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但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定位,甚至喊出了“立足长春,面向东北”的口号。最终结果是,其社区新闻报道内容来自各个地区,成了一张以报道社区新闻为主的都市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报。这种“社区报”尝试,其实只是将新创报纸推入了早已激烈的都市报竞争市场,而不是在潜在的受众中开辟新的领域。媒体经营者没有明确地认识到,所谓“服务社区”应该是服务于一个特定的社区,是通过深度挖掘社区新闻来不断凝聚居民对这份报纸的认同感。概念先行、定位不准是这个阶段社区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阶段在2005年之后,上海和北京的一些媒体开始了对社区报探索的新阶段,探索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方向进行。自上而下以上海媒体为代表,主要是一些大型传媒集团将市场眼光由大众转向小众,开辟母报统领下的社区版,以《新民晚报社区版》《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代表。自下而上以北京社区为代表,主要是一些街道居委会认识到了社区报的重要性,通过与专业传媒商业机构联合,提升社区自办报刊的专业性,以《人文天坛》为代表。可以说,2005年以后,中国媒体人对社区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使中国社区报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在总结了2005年之前社区报失败的一系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新开办的社区报将预设受众范围缩小,内容以服务居民社区、街道为主,关注民生,服务当地,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效果。有的媒体所创办的社区版甚至开始盈利。以《新闻晨报》开办的《社区晨报》为例,“2011年9月的一期《社区晨报》一共出了18个街道的报纸,累计版面320个,单期广告量达到140多万元,扣去各项成本,盈利100万元”[2]。可以说,2005年以后关于社区报的一些实践拨转了中国社区报的发展方向,重新明确了社区报的定位,将中国社区报导入了正轨。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具体业务上的,在经营管理上的表现是市场区分仍不够细,发行周期过长。以《新民晚报社区版》为例,该报发行的《闵行新闻》《浦东新闻》就存在着市场区分过粗的问题。上海是拥有23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仅仅闵行地区就有180万人口,这已经相当于许多二、三线城市市辖区的全部人口了,如此大的市场划分是很难体现社区报以“小”为美的特征的。而发行周期过长,发行周期不稳定,无法使居民养成定期阅读社区报的习惯,则不利于社区报市场的培育,也很难起到凝结居民情感的作用。在业务方面,现有的社区报由于新闻采编人手不足,缺乏深度挖掘社区新闻的能力。一座城市拥有的社区不计其数,而媒体从业人员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每个社区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社区记者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以实力较为雄厚的《新闻晨报社区报》为例,每个社区仅配有2到3名记者服务。而一些地方性报纸则更为不堪。《南湖晚报》仅有正式社区记者5人,而《荆州晚报·社区报》则让10名记者负责140个社区的报道。

总而言之,我国社区报现在的处境是,在经营理念上已经由过去的概念先行回归到社区报的本义,但由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还没有能力做到将社区报与社区完美结合,存在着覆盖面有限、发行规模偏小、人手不足的问题,其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中国社区报发展的新思路

如何办好社区报,使其既能深度挖掘社区新闻,又能保持社区报的专业水准?从境外社区报的发展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来看,社区、媒体以及高校的联合,也许是未来中国社区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高校参与社区报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区域过大、无法集中服务特定社区是国内现有社区报面临的困境。其实困境的根源还是在于资金以及社区报采编人员的缺乏,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以地理区块为服务对象。高校对社区报的参与可以为我们打破这一难题提供新的思路。高校是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众多设立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新闻传播人才。高校中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接受了严谨的专业教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这一人才资源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媒体在开办社区报时面临的种种问题。起用高校学生可以填补媒体工作人员缺口,有利于社区报覆盖版图的开辟与深耕,有助于减轻社区记者负担,从而缩短发行周期。在社区新闻资源挖掘的问题上,由于社区记者有很大可能并不居住在自己服务的社区内,他们没有条件24小时关注该社区的变化,同时对该社区的了解也往往不如本地居民深入,因而规模有限的社区记者队伍对无比庞大的社区环境无法进行全时空关注和报道,只能采取定期采访的方式。这就导致社区新闻资源无法被深度挖掘,无法为社区报提供更多的版面内容,使得发行周期变长,往往是几月刊或月刊,无法满足居民的信息需求。高校虽然是科研教学机构,但也坐落于某一社区范围内,是社区的一部分。在校的学生同样生活在社区之中,十分熟悉社区的环境,对社区的发展非常关注。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报的采编,可以全天候地深度挖掘社区新闻资源,有助于丰富社区报的内容,提高社区报的质量。综上所述,可以说学生的参与为同时解决目前国内社区报所面临的脱离“当地性”与“人情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另外,高校能够为社区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利条件。高校是产学研的综合体,拥有成熟的研究机构和资深的教师,这些智力资源能够为社区报的运营提供专业化指导。社区报在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可以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的材料,而高校对这些难题的研究也能够为社区报提供可行的建议,从而形成一种理论与经验的循环交互。这种良性互动可以帮助新闻学界加深对社区与社区报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有助于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壮大,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

(二)高校参与社区报有利于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中国高校的新闻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陷于“学”与“术”的权衡之中,侧重于“学”则学生对新闻学历史、理论能够熟练掌握,但主要通过课堂传授的新闻业务能力则无法得到提高;而侧重于“术”则学生因为有了长期实践,对于实际工作上手非常快,但由于新闻理论、新闻史学知识的欠缺,又陷入了后劲不足的境地。因此,在新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媒体实践是一些学者达成的共识。但目前新闻专业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编辑记者的岗位数量供大于求,不仅体现在就业形势上,也反映在在校学习期间的实习上,媒体实习一岗难求。同时,媒体单位工作强度大、质量把关严格,使得媒体对于实习生并不能完全放心,媒体提供的多是打下手的边角料的工作,很难培育学生独立的新闻采编能力,也无法提高其对传媒产业链的完整认识。至于校园媒体,由于我国高校行政化程度较高,校报是学校的宣传阵地,多刊载学校的官样文章,学生往往沦为会议的书记员,无法锻炼业务实战能力。将高校教学与社区报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报的采编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在对社区新闻的实际报道中亲身感受新闻技巧,印证课堂上学来的理论与方法。这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采写编评技巧,并在完整的媒体运作中了解、掌握新闻行业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培养其业务实战能力。海峡对岸的世新大学新闻系对于社区报的参与就是很好的一例。《小世界大文山社区报》是世新大学新闻系大三的实习刊物,在一年的实习课程中,要求大三新闻系学生全面参与报纸的采访、编辑与活动组织。为了锻炼学生实际采访能力,世新大学新闻系以学校所在的台北市文山区为服务对象,将校园报与社区报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熟悉的校园环境,在变化万端的社会生活中锻炼新闻实战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参与社区报的宏观意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改革与的逐步深入,原来的、单位等社会组织结构再次遭到瓦解,而建立于社会高度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公民社会还没有形成,原本被设计用来替代单位制的社区,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陈凯教授认为:“将目光投回20世纪80年代,社区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作为替代性基层行政组织被推到政治前台,社区层次的政府延续行政化的管理思路,自己依然唱着独角戏强撑台面。但随着几十年来社区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却没有同步上升。”单位人的身份没有了,社区人的身份尚未建立,这就带来了中国现代社会的疏离与不信任状态。每个人都处于一座孤岛状态,比邻相居而老死不相往来,社会上一些缺乏公共道德的现象也往往根植于此。近年来引起轰动的“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事件”,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这种社会气氛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现。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多年经济发展导向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不应该仅仅体现在高楼林立、商业繁荣,更应该体现在人民温文有礼、彼此关爱上。但现状显然是令人不满意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为了改变世界,人们必须对现存世界进行合理的批判,由此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社会理想,进而通过合理的社会实践把社会理想转变为新的社会现实。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不应仅仅满足于成为玄谈知识的象牙塔,应该主动与社会结合,实现改造社会的功能。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是整个社会中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比较优秀的精英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以也应该利用其才能为整个社会服务。学生由于长年的求学生涯,一直生活在环境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之中,往往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而他们了解社会动态的方式通常是通过传媒的报道。但建立在经济逐利基础之上的现代商业化传媒体制带来的是对“新闻价值”的顶礼膜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走向低俗化、低质化的倾向,这使得学生通过媒体接触到的有关现实社会的“世界图景”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扭曲,使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存在着偏差。让高校学生参与社区报,与广大社区居民广泛接触,有利于帮助学生切实体认社会情况,还有利于树立“人民意识”,秉持“人文精神”。高校参与社区报,通过民主、公德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的参与,在与社区居民的密切互动过程中,有助于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社区报的报道与宣传,可以弘扬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民主社会的构建。

四、结 语

现在的中国报业仍延续着20世纪90年代开启的报业热潮。2011年全国报纸经营总收入是79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6.4%。2013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透露,中国的日报发行量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发行量前100位的报纸中,中国报纸占四分之一。[3]但中国人常讲未雨绸缪与防患于未然,面对欧美冷彻骨髓的报业现状,中国传媒学界和业界一定要提高警惕。现在的利好形势并不能保证中国报业在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毕竟,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报业兴旺浪潮的美国报业也从未想到会有如今的报业寒冬。根据调查机构的研究报告,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正在赶上并将超越中国报纸的广告收入,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屏障,中国报纸将走向何方?美国社区报的经验无疑为我们思考中国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借鉴。而过去十年的社区报发展,则给了我们发展社区报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彭波.解密美国社区报——专访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Jock Lauterer[J].传媒,2012(6).

[2]黄琼.社区报:《新闻晨报》筹谋平面媒体的华丽转身[J].传媒,2012(6).

[3]李苑.2012年中国年出版图书、日报发行量为世界第一[N].光明日报,2013-01-06.

第5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人文教育 理工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ANG Jingj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MIT and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liberal arts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and enlightenment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how to develop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to make a number of thinking,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ma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1 我国理工科文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理工科大学在文科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和发展。许多理工科大学相继设置了相关专业,发展相关学科,使文科教育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

从表1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一些985理工科大学,文科专业设置还较为薄弱,其中,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发展文科方面较有优势,其发展文科的经验值得借鉴。

2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历程

1993年,在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等的领导下,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理工类大学创办文科,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从1979年创建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中科技大学在杨叔子院士的领导下,又以倡导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提升了文科的地位与作用,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2.1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成就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2个国家级人文社科发展基地,7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多个高水平特色研究机构;办有《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语言研究》等10多种全国知名的学术刊物。学校每年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位居同类高校前列。现今,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科门类已较为齐全,拥有文、史、哲、经、管、法、教育7大学科门类。文科现有29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点,28个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

2.2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文科的措施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文科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开辟交叉型文科。华中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依靠本校理工科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科专业。如今,华中科大许多交叉型的专业在全国独树一帜。比如:新闻学院将新闻传播专业与信息专业进行学科交叉,成立了“网络新闻传播”;中文系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开辟了新的方向;教科院重点强调院校研究,通过院校研究奖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使高等教育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在文科发展阶段,采用了数种方法,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五项措施:创造条件,努力引进国内优秀学者;极力邀请了解中国国情、在国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中年学者,使他们在学术上上一个新的台阶;创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继续发挥有较大影响的老教师的作用。(3)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文科发展相结合。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学院成立之后,为了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人文社科平台,文学院提出了开展“人文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此后,在杨叔子院士的支持、领导下,在当时文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文学院在全国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分析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教育应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并将其作为办学思想之一。

3 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历程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及全美第一,在U.S.News美国大学排名中,为最佳工程学院第一名。麻省理工学院自1861年创建以来,一直是一所理工科为主导学科的大学,但从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来看,该校实际上也是一所综合性大学。MIT不仅理工科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其语言学、政治科学等文科领域也同样名列前茅。

3.1 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成就

1981年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定结果显示,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分别名列全美第一、第六和第八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MIT的五个博士学位计划,包括经济学、科学技术的历史和社会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科学都位列世界前茅。根据U.S.News2012年“最佳研究生院”排名,MIT的政治科学排名第十,心理学排名第十二;2012年的商业计划领域排名第二。MIT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拥有非常优秀的专家学者。该校教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18人,普利策奖3人,国家科学奖2人,还有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47人。其中包括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大师萨姆・乔姆斯基,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

3.2 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文科的措施

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文科的措施有三个方面:(1)借助理工科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MIT的大多数文科专业都充分利用了MIT理工科的优势,实行了学科交叉。MIT的科学技术力量较为强大,为文科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技术支持。社会科学、语言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计划都采用了MIT的科学技术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语言部着重整合实验语音学和语言学习的计算机模型研究;此外,MIT在发展和分析新媒体技术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例如雷达,通信技术等。(2)课程改革贯彻始终。MIT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由工科到理工科课程,再到文、理、工平衡发展的路线。20世纪初,MIT的文科课程还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学、英语、历史等传统的文科专业。1949年,MIT教育调查委员会建议将人文类课程由8门课增加到10门课,并建议在本科课程中拓宽和加深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MIT的文科课程由小增多,由弱变强,通过为学生提供通识课程,增强了文科课程的质量,增加了与其他院系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了课程的交叉融合。(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园文化,MIT一直致力于建设自由而充满创造力的氛围,这对人才的引进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MIT的娱乐设施齐全,在1939~1940年期间,就拥有了音乐教室,同年8月,又开放使用了校友游泳池;MIT还坚持,礼堂和教堂的建设是MIT有关校园文化和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认为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适当加深对本国精神遗产的理解。

4 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4.1 发展特色文科专业,实现理工科与文科的交叉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应照抄照搬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首先,相对于文科院校办理工科来说,理工科院校在办新学科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对此,可以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学科设置的经验。理工科大学可以在保持理工科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其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在打牢理工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4.2 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理工科大学要把文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应大力引进、培养、壮大文科教师队伍,提高文科教师水平,可效仿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极力在重点学科专业上引进一些著名学者。增加学科带头人的数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人文素养。

4.3 营造良好的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氛围

一是积极利用校园文化,重视和引导校园文化,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可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人文大讲堂”的做法;二是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平台的建设。根据理工科大学自身的优势,建设文科科研的重点研究平台,既可以培养文科科研的重要力量,又能在全校营造文科科研学术研究的氛围。理工科院校还应加强各文科学科、各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建立文科学科实验室、资料库,增加文科专业的国际交流等。

5 结束语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趋势。加强文科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有利于推动学校综合化进程。我国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理工科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办出有特色、一流的文科教育。

参考文献

[1] 甄.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6-48.

[2] 李秀芳,方合林.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第3期.

[3] 刘晓君.试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4] 杨艳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第6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困境;发展;亮话

1 电视谈话节目简述

1.1 电视谈话节目的概念界定

电视谈话节目的英语原文为“TV Talk Show”,按其表面意思,可直接翻译为“电视交谈的展示”,港台的电视从业人员则常称之为“电视脱口秀”,给人的直观感觉则侧重了主持人不事先备稿、“脱口而出”的自然与机敏,带有表演的色彩,并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而笔者认为,我国大陆地区电视谈话节目的娱乐性要弱于欧美和港台,它仅仅是围绕某一话题或嘉宾进行的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依据对具体电视谈话节目的观察分析,并且借鉴相关的理论研究数据,本文试图把“电视谈话节目”定义为:把人际口头传播形式引入电视荧屏,节目录制在固定谈话场所进行,由主持人、节目嘉宾以及现场观众,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人文的话题,展开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群言式的交流、对话,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大众传播活动。

1.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整体概况及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比这个节目形态的起源地美国晚几十年,虽然起步晚,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速度却惊人之快。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播,这开创了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的先河。这档节目体现了我国电视传播观念的变化,第一次把“演播室受众”这个特殊受众群体放在和主持人、嘉宾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问国内电视谈话节目真正引起观众以及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则是央视在1996年3月16号开播的“实话实说”栏目。这档栏目在话题甄选、前期调查、嘉宾选择、主持人风格定位与现场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更具有现代电视节目制作的特性,并符合市场化这个大时代背景的要求,可以说,《实话实说》是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关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笔者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认为比较准确的是将电视谈话节目分为准备时期、兴起时期、兴盛时期三个阶段。

①准备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广播节目形式的发展,尤其是广播节目中,热线电话的方式,为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在传播观念上、节目形态上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②兴起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为“实话实说”阶段,并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电视谈话节目初现端倪。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播。1996年《实话实说》的开播,使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出现“谈话节目热”,栏目数量很多,但是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节目属于对“实话实说”栏目的借鉴、模仿。

婚恋交友类谈话栏目开始出现。1998年7月,湖南卫视“玫瑰之约”栏目开播。

③兴盛时期:即2004年4月湖北电视台《财智时代》开播至如今各种谈话节目兴旺繁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谈话节目数量猛增。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都在频繁推出各种样式的谈话节目,数量多达百余个。谈话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经济、旅游、人物、健康、影视等内容屡屡被搬上谈话节目的荧屏。

2 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

央视“实话实说”开播之后,在我国电视媒体,刮起一阵强劲的谈话节目风暴,着实让电视荧屏热闹了一番。然而,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新媒体兴起,竞争激烈,反思电视谈话节目的不足,找出相应的对策,就变的空前重要。

从宏观上考察,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历来受到观众和研究者的关注。央视的谈话节目经常会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学习、借鉴的模板。比如“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等栏目,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不过,电视节目是艺术品,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创新。这种简单的模仿和克隆,很难推出精彩的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的同质化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的最主要困境,就是彼此间模仿、抄袭过于严重,缺乏创新,精品栏目比较少。

2.2 节目真实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

另外,我们电视谈话节目真实感很是有些欠缺。情感的真实,体现在节目中,就是“说真话、说实话”;体现在节目现场,就是观众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靠现场导演的情绪调控。有些栏目的录制现场,常常看到现场导演带领全场观众,在节目正式录制前,进行录掌声、录尖叫、录笑脸的拍摄,这样的节目,就严重丧失了“真实性”,导致节目内容过于完美而失去了即兴产生的“亮点”。长此以往,这档栏目就会失去鲜活力、生命力。

关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真实性流失,分析原因如下:

2.2.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因几乎没有实行现场直播形式而导致节目真实性不同程度的流失。

电视谈话节目追求的是,通过电视传媒,展现自然而且完整的谈话过程。然而,我国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大都采用录播方式,有些段落反复录制,以从中挑选最佳镜头。这样虽然让最终的播出成片看起来很完美,可是严重损害了节目的真实性。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话语被剪辑,真实性大大流失。

2.2.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因还没有形成理想的传播情境而导致节目真实性不同程度的流失。

尽管我们都喜欢看真实、有细节的电视节目,可是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意见表达,很难做到完全真实。这不仅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操作时本身的缺失。比如,某档电视谈话栏目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或是政府官员做为节目嘉宾录制节目,嘉宾就会有些顾虑,讲话就会谨慎,有些真实想法就只能停留在嘉宾的脑海里。这种潜在的心理压力,让嘉宾的真实观点无法正常表达。作为媒体工作者,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消极懈怠,而是应该对所处的传播现状有个清醒认识,并且做出应有的努力。

3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在困境下的生存之道

面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电视谈话节目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联系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3.1 正确定位、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几乎每家电视台都拥有一档自己的电视谈话节目,可是这些节目质量却是参差不齐。栏目制作之前,就要对播出市场进行实实在在的调查,抓准观众定位,明确栏目功能定位,预期栏目市场份额。比如,我们一想到“焦点访谈”,就知道它的特色、风格。理念不清、面目模糊、定位不明确的电视谈话节目,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3.2 选择合适和个性化风格的主持人

好的节目可以成就一个主持人。同时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又可以成就一个品牌。就像《艺术人生》之与朱军,《杨澜访谈录》之与杨澜,《鲁豫有约》之与鲁豫,《锵锵三人行》之与窦文涛。窦文涛的主持风格显得诙谐幽默。《锵锵三人行》是以个性化的表达,关注时事资讯,传递民间话语,交流自由观点,呈现生活体现,不掩真性情的一档节目。窦文涛在节目中将娱乐的因素注入了时事节目的路线,他说话幽默生动,引导嘉宾发表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营造一种两三好友日常聊天的形态,谈笑风生,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3.3 个案分析:谈话节目发展的缩影――《亮话》

2009年1月5日,旅游卫视开播了一档新的谈话类节目――《亮话》。当天的收视率调查表明,观众对节目大方埋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观众喜欢看哪个节目,这是任何一档节目都无法左右的。《亮话》也是这样,有人批评它,也有人褒奖它。我个人认为对于谈话类节目,出现褒贬不一是一件好事,这正体现出谈话类节目的特点――寻找问题,在各方的讨论甚至激辩中让观众找到答案。对待问题的观点不同,则对待一档节目的态度就不同。我想《亮话》最大的亮点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它独特的风格。

“鲜明独到的看法,不得不说的想法,亮出话语锋芒, 亮出思想底牌。洪晃带您打开天窗说亮话!” 广告词如同这个节目一样,直言不讳,明明白白,就是这种风格,不同于《实话实说》的大众化,不同于《鲁豫有约》的亲切化,也不同于《对话》的高端化,它自成一路,没有《锵锵三人行》的专业与威信,但是有着一种犀利,它一改“谈话类”节目扭扭捏捏、故弄玄虚的介绍,不仅直截了当,直面生活,而且突出该栏目的思想深度、社会关注的程度,的确是眼观周遭百态,胸藏人生点滴,妙语激荡思想,笑纳世间万千。

第二,“热门”主持人――洪晃。

中国漂亮的女主持人很多,旅游卫视作为一个时尚的专业旅游频道也有很多美女主持。但为何今年旅游卫视重磅推出的谈话脱口秀节目偏偏看重洪晃呢?这除了洪晃本人对主持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她犀利的语言、洒脱的风格适合这样的节目。就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悦尽管有着离美女标准遥远的体重,但依然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主持人。对于洪晃,单是她博客九千多万的点击率就印证了美女的“回头率”。洪晃本身就是一个时尚人物,一个“热点”人物。

洪晃是一只大“海龟”,但主持这一栏目却穿着典型的旧式着装,爽快滑稽;她的思路敏捷,知识面广,引导话题得体,每个话题参与率极高,既是主持人,又是话题的讨论者。她的语速很快,但不乏轻松幽默,闪耀着智慧、聪慧、睿智的光芒。

第三,节目氛围明快畅然。

一是节奏很快,半个小时,容量极大,深度广度兼具。二是选择的嘉宾,不是海归,就是才子,属于各个领域里的精英或饱学之士,既口若悬河,又启人心智。三是组织争议与讨论,比如《床的学问》,就马未都对“床前明月光”的“床”的解读:不是室内睡觉的床,而是在室外的“马扎”――展开讨论,同时介绍“桌子”“椅子”“凳子”的本义与来历;《中国标志》则让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袁岳介绍他的建议:在当下是否可以考虑用“熊猫”。然后电话连线一位坚持“龙”的嘉宾,火气很大地将袁岳猛批一顿。过瘾!观众会在激烈的争论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亮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谈话类节目的缩影,它们在挣扎,试图摆脱那种雷同的尴尬境地,而这种尝试在一步步的成熟着,从刚刚起步的《实话实说》到《锵锵三人行》,再到新鲜出炉的《亮话》,他们日趋成熟,但是希望不要再走那条被社会、被观众牵着鼻子走的老路了,被牵着走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参考文献:

[1]何勇,潘可武.电视是让人说话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暨谈话节目研讨会综述[M].现代传播,1998,15(2):30-31.

[2]陈虹.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危机和转机[J].新闻界,2005(3).

第7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教学;交际实践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57-03

关于高校外语学习者要了解所学目标语言所立身的背景文化、培养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无需赘述。国内外语专家、跨文化交际研究开拓者胡文仲[1]、贾玉新[2]很早就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教学必须与文化相结合。迄今为止,中国不少高校英语专业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高校也将它设置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下的一门公选课程。跨文化交际研究涌现了一大批专著和论文。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以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邓炎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和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等为代表的专著达到70余部,论文7 000余篇[3]。

作为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和课程体系,但就该学科和课程的实践性目的而言,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如何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仍有待探索。文章通过总结、透视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有必要在理念上实现以交际实践为基础的定位转向。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总体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以知识理论教育为主

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大学课程体系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开放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兴起于大学外语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理念:大学教育旨在“复合型人才”素质培养,外语人才不仅要最大程度掌

握和具备运用异国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在人文知识和意识方面增加输入,成为具有较好知识深度、知识结构和分析能力的人才[3]。基于这一理念而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其基本定位是传递异国文化知识信息,促使学生掌握异国文化以有利于交际,因此,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阐述和文化对比分析。

从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看,多数教材遵循同一模式:先总体探讨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及其发展历程,然后从不同角度分专题对跨文化交际涉及的种种语言文化要素及其对交际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列举对比分析。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文化和交际的定义、特性、特征和类型,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对学科的奠定和发展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及其核心理论,价值观与,价值观与习俗、礼仪和行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及其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和跨文化营销的影响等[4]。各类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以大篇幅列举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部分教材和研究探讨了现实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误解[5],但对如何通过挖掘引发交际冲突的原因来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却未进一步深入阐述。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内容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输入上有一定效果,但太过理论化的输入与实际交际能力培养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从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看,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即系统介绍相关的知识理论;讨论,即学生在课堂就某一话题或者案例展开讨论;主题研讨,即学生就某一主题搜集资料,课堂进行演示讲解[4]。主要围绕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要领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教学理论性成分居多,缺乏针对解决实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演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侧重“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背景下的实际交际,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培养。

(二)缺乏多学科的介入

作为一门兴起于西方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最早见于外语类语言和文化研究,一开始就与外语语言文化研究、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多数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大多由英语语言文化研究者完成[6],研究成果涵盖了跨文化语义、语用和语篇等多个方面,主要从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的视角作探讨。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一般由外语教师开设,教学效果直接受外语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研究兴趣影响。此外,英语在中国外语研究和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也使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多集中于文化现象和内涵的对比,缺乏多样文化性。

第8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大学特色 传媒特色 信息社会 传媒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90-02

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一不是特色鲜明,大学特色对于现代大学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同。如何使传媒大学彰显传媒特色,我们认为必须在遵循大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变化需要,深入理解传媒特色的含义,使之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地行动,同时改革不适用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

一、特色建设必须遵循的特定规律

大学属于社会中独特的亚文化系统,大学特色本身有其特性,大学特色的形成也有特定规律。

1.大学特色的时代性与社会性

现代意义的大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洛尼亚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这些大学的孕育得益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有着相似的形成过程,也因各自所处地域环境不同而各具特色。如萨莱诺和波洛尼亚各以医学和法律著名,巴黎大学以神学著名。此时的大学以保存、整理和传授人类已有知识和实用技能为主要职能。

这种大学传入英国后,在绅士文化的影响下,良好教养比高深学识更被看重,形成了注重心智和性格培养的精英教育模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就是英国古典大学的突出代表。导师制、寄宿制的培养方式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治校理念,都是英国大学特色。

19世纪初,德国在洪堡的倡导下创建柏林大学。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研究合一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重职能,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典范。洪堡还强调大学应独立于政府和社会、实行民主管理与教授治校,倡导师生应不为政治和经济利益所左右,应完全潜心于科学探索。柏林大学将洪堡的理念传到欧美各国,大学开始注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起来,柏林大学成为当时的世界学术中心。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农业进入转型期,社会急需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威斯康星大学通过经济学家、农业专家等参与生产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推动了威斯康星州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威斯康星大学经费增加、规模扩大,在畜牧科学等学科领域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从普通州立大学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由此,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美国大学的办学原则。时至今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三项职能已是世界各国大学的共识。

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发展历程,大学特色在不同社会时代有不同表现,但都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有特色的大学,大学的特色又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2.大学特色的思想性与制度性

1916年前的北京大学因循旧制,风气陈腐保守,声名狼藉。任校长后,提出“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思想,革故鼎新,使北大在很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一批有学问、有思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形成了各种学派、思潮与主义交锋的一个平台。那种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自由学风也由此形成,成为北大吸引一代代学子的独特传统。[1]北大的历史说明,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环境,不同的办学思想带来的是天壤之别的差异。

所以,建设有特色的大学首先必须有正确而独特的办学思想。然而,思想是内在的,特色是外在的。建设特色大学的过程就是准确地将办学思想外化和传递的过程。外化和传递的载体有各种表现形式,首先要外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和言行,还要外化为校训、校风、校园文化等,才能使办学思想代代相传、办学特色持久保持。

校训是概括办学思想最为凝练的语言形式,也最能传达特色。诸如哈佛大学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等, 都被广为传颂并激励着人们。还有清华大学的“行胜于言”、西南联大的“刚毅艰卓”、哈佛大学的“让自由探索的空气漫布校园”等反映校园文化的校风、学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莘莘学子的心理、性格和言谈举止,在他们身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特色还要落实在制度上,才能形成稳定的特色,不会因时代变迁、人员更替而丢失。牛津大学一直沿用的本科生个人导师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大特色。导师制基于英国绅士的培养思想,特别注重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辅导。牛津大学被誉为英国高等教育的王冠,而其导师制则被视为王冠上的明珠。

3.大学特色的学科性与学术性

凡世界一流大学总是具有标志性的学科和学术大师。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而一流学科主要由一流师资的学科素养和学术声望来体现。如耶鲁大学的法学和生物学、加州理工学院的工科等等,都是有口皆碑,也都有成就卓越的教授和科学家。哈佛商学院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众多名扬世界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与其独特的学科定位和案例教学法密不可分。[2]北大的文科具有优势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批像季羡林先生那样的大师。

当然,任何大学不可能也不必每个学科都是世界领先。因此,要做出特色,首先要因地制宜,要厘清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所在,不能盲目攀比和模仿。同样,也不可能每所大学都是大师云集,但求在某个、某几个学术领域有大师级的教授,能带领一批学术骨干形成学术团队,就能产生不同寻常的特色。

二、特色建设可以依托的现实基础

进入信息时代的21世纪,建设具有传媒特色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建设传媒特色大学是恰逢其时

2003年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有力地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信息被看成影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时代对于大学来说,一方面深刻影响到大学的教学理念、模式、体制等;另一方面,在全社会中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参与社会变革、乃至于导引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吴启迪提出,信息社会的高等学校应具有“四大功能”,即教育、科研、服务和交往。这是多功能型现代大学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纪大学的重要使命。[3]苏志武在2009年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发表的演说《传媒影响世界,教育引领传媒》中也指出,传媒和教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两者都以传播文化、缔造文明为己任。

因此我们认为,21世纪大学的功能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还应该有第四项职能,就是引导或导向职能。作为在信息时代进行传媒教育的大学,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更要担负起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责,这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2.建设传媒特色大学是人心所思

凯文•曼尼在《大媒体潮》中使用了“大传媒”一词描述传媒业不分领域而全面竞争的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相互独立的传媒将形成一个全方位整合各种传播媒介的大传媒平台,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业将统一融合到一种新产业之下,这个新产业就是“大传媒业”。[4]

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传媒业的出现,人们对接受传媒教育有了更多期待。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就提出了传媒素养教育的概念,随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逐渐将传媒素养教育纳入大中小学课堂。传媒素养教育的要义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5]早期的传媒素养概念多是针对传媒的受者给出,目前来看传媒素养的含义与上述信息素养的定义趋于一致。

如果说传媒素养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来说是一种基本人权,那么对于传媒从业者和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必备素质。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中,进行传媒教育的大学在传媒素养教育和传媒专业教育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

3.建设传媒特色大学是分所当为

经过50余年的努力,中国传媒大学从单一学科的行业学校发展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播音主持艺术等为代表的特色学科,培养了很多广电领域高层人才,为建设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奠定了雄厚基础。

最早设立的新闻学,在形成完整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特色,如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和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特色、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等。广播电视艺术学是最有特色和影响的传统优势学科,其重要成果是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由播音艺术宗师齐越开创。其它学科如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市重点学科动画学等为全面协调发展储备了空间;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服务社会,设有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提供灵活多样的传媒服务与传媒教育。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政策和社会的和谐环境。这些成果既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特色大学的优势所在,也是用以回报社会的责任所在。

三、特色建设应该考虑的基本策略

1.转变理念是基础

传媒特色大学以传媒教育为特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传媒专业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播传媒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的传媒行为习惯。为此,管理者和教育者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传媒素养。

对于传媒从业者和教育者来说,不仅是传媒的受者,更是传媒的传者,不仅要具有高水准的获取、分析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更要具备高水准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传媒素养更要强调传者的素养,传者传递什么信息、怎样传递信息都应充分考虑到受者,我们认为这就是传媒特色大学的特色理念。

教育者首先要有这种理念,并用这种理念来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能充分体会传媒的快捷和方便,深刻感悟传媒的精神和力量,逐渐将其化为行为习惯,走出校门后能将这种无形印记带向社会。如若如此,又何愁毕业生没有特色。

2.完善制度是保证

制度是将理念化为行动的保证。只是一两个人改变想法和做法无法建设特色大学,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调整所有人的行为,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3.准确定位是关键

传统特色学科要站在信息社会的角度审视学科的发展以保持优势。非特色学科如何体现传媒特色,我们认为准确定位是关键。比如传媒经济属于非特色学科,但传媒经济在经济学中是特色领域。按照入主流、强特色的思路,应将传媒经济学定位为有传媒特色的经济学,而非有经济特色的传媒学科。有了明确定位,还要循序渐进将传媒理念体现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上。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J].粤海风,2009(5):3~10

2 刘 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3 吴启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理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6~10

第9篇:新闻学的发展历程范文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