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社会教育的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的目的

第1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房地产交易市场收费行为,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现将房地产交易手续收费问题通知如下:

    一、收费范围交易手续费是指房地产管理部门设立的房地产交易机构为房屋权利人提供交易场所、信息服务和代办房屋产权审查、登记等所发生费用的合理补偿。

    凡经过房地产交易机构办理房屋买卖、租赁、抵押、分割、交换、赠与、继承等房地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经营活动,房屋权利人应按规定向房地产交易机构交纳一定的交易手续费。

    二、收费项目和标准

    1.房屋买卖,按成交价总额的2.5%收取。其中,职工按房改政策购公有住房首次上市交易和实行差价换房的,交易手续按成交价的0.5%交纳。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

    2.新建商品房交易手续费,按成交价的0.5%交纳,(经济适用住房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准价格的0.5%交纳)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

    3.出租生产经营性用房,按年租金总额的3%交纳,出租非生产经营性用房按年租金总额的2%交纳,租赁双方各负担一半。

    4.房地产抵押,按抵押额0.2%?0.4%交纳,由抵押人负担。具体执行标准,由地、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备案。

    5.房地产分割、交换,按评估价的1%交纳。双方各负担一半。

    6.房地产赠与、继承,按评估价的1%交纳。由受赠人、继承人负担。

    7.为体现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支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凡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发生的房地产权属转移的,免收交易手续费。

    为方便房地产交易当事人,房地产交易手续费内含房屋产权登记费(权证工本费),由房地产交易机构统一代征。房地产交易机构按本通知规定收取交易手续费后,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不得再重复收取房屋产权登记费(权证工本费),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交易双方征收其他费用。

第2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摘 要: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种促进青少年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而在大学期间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调查研究青少年接受的社会教育,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其青少年个体素质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大学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的场所,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而随着国家大学生扩招政策,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校园,成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但是,大学教育更多的注重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却忽视了学生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忽视社会教育的持续发展。同时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的现实性问题摆在了大学生的面前,比如像就业、考研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大学开展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全面的发展以及应对之后个人的发展之路。因此对于大学社会教育的发展与功能要进一步的进行积极探讨与研究,以更好的促进大学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

一、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社会教育

教育,它是以培养人为目的,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1]。可以说最早的社会教育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的,而教育的内容是生产、生活的经验与技能的总和。但社会教育是早于学校教育而进行的,社会教育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实用性,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意义。因为在教育的诸多属性中,最根本、最永恒的属性就是社会性。[2]因此更能看出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终身性。

社会教育:社会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群体社会化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等构成的。[3]社会教育不仅能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社会教育在个体的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对青少年来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使三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我们所说的社会教育一般是从广义的角度来阐述的。[4]

在1912年民国教育部设社会教育司,使社会教育成了人们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虽然对社会教育的理解,在后来出现了多种认识,但共同认为,社会教育是学制系统以外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社会团体和私人推动为辅助的,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5]

关于社会教育的定义,国外学者探讨的相对比较充分和细致。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35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狄斯特威格在《德国教师陶冶的引路者》一书中。 --!>

青少年社会教育: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步入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生理、心理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与一般社会教育不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性经验的总和,是社会提供给青少年的所有教育性经验的总和。本文中所指的社会教育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提供给青少年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灌输与提升青少年心智活动等所有教育性经验的总和。

现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得到迅猛的发展,创新的意识更加的强烈,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渡。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教育是每个人自出生后必须要接受的一种教育的形式,所以教育不仅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而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更具为广泛性。

如果研究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和服务,会发现大学除了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用于社会以外,大学对社会的作用,还表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学社会教育活动,即大学把自己的教育事业推向社会,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和优势来影响和服务社会。在我国,现代大学起步较晚,由大学所实施的推广教育主要表现在兼办社会教育上。大学开展的社会教育的形式也是很多的,包括组织类、家教类、社会实践类、设施类等等。 --!>

1、大学开展的组织类社会教育

在现今的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性团体,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团的相关的活动,以此帮助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

2、大学开展的家教类的社会教育

现今的大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会进行家教类的活动,属于兼职性质的。而此类的家教活动多是师范类的大学生所从事的。

3、大学开展的社会实践类的社会教育

社会实践也是大学进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理论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升华与提高,是更深一层次的实践性活动。一些高校在暑期都会有社会实践类项目或在平时承办一些社会性机构的实践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大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参与其中,通过自己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使其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得以展现。形式是展开相关问题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走基层,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大学生的暑期生活,同时也以此为下学期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也会承办一些社会机构的活动。比如像辽宁省民心网的电话调研活动、各种考研机构的校园等等,都是属于这种性质的社会活动,在增加大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进一步为进入社会提高相关方面的能力。 --!>

4、大学里各种设施所体现的社会教育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学校里的各项设施也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像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等。这些设施在学校里都发挥着重大的教育。因为每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图书馆,图书馆中具有巨大的图书资源供学生们进行阅读和参考。而在一些的学校也会有博物馆的设置,我校就有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目的是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 可以说,通过这些设施的开放,不仅使学生们感受愉悦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让学生们在利用学校资源的同时感受到教育性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在精神上提高大学学生的教育境界。但是大学设施开放的程度也是让社会质疑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学里的设施都是为本学校学生进行服务的,这些设施的开放只是对本校学生进行免费开放,甚至有些设施根本就没有进行开放。进而不能对社会人士进行相关开放,在一定的程度上浪费了教育的资源,会出现教育资源的结构趋于不合理的现象,不能达到资源的共享。 --!>

二、大学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发展社会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终身教育理想,建设学习化社会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从国外发展社会教育和大学实施开放教育的经验以及我国历史与国情的实践情况来看,王雷教授认为我国发展社会教育的起始期,应该发挥大学的积极参与推动作用。利用大学的推广教育和社会服务,来参与办理社会教育。因此社会教育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社会来进行努力,也需要学校教育发挥作用。近日,广东省中山市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教育的一个发展的现状。针对现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要立足现今的社会实际,发掘合理性建议,以更好的促进社会教育健全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1、学校提高的教育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青少年在成长中的需求是多元的,不仅要求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同时也需要精神的力量作为支撑。2、学校自身的社会教育机制不够完善,更多考虑学生的知识教育。3、没有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4、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发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原因:1、社会教育的发展速度缓慢。例如:青少年社会教育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严重缺乏。2、人们的思维观念没有转变:全社会对社会组织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应试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地位没有动摇:家长、学校、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致青少年社会教育严重不足

三、加强大学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策

(一)政策、法规的支持

1、逐步实现大学兼办社会教育的政策法规

社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即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予以保障。这样才能使社会教育的工作法律化,以便学校和社会进行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

(二)学校自身的社会教育建设

1、树立开放的大学教育资源观,逐步实现资源的共享

现在学校里很多设施资源只是对本校学生进行开放或者是部分的设施是收费开放。使得校外人员对于学校的资源不能共享,因为学校的设施资源在假期会出现闲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源不断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开放、共享。因此,加强学校资源的开放,建立“开放学习”、“开放教育”的教育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

2、逐步探索大学兼办社会教育的体制

社会教育是进行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社会教育的发展有其重大作用。在发展大学教育的同时,应该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建立社会教育的体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社会方面对于社会教育发展的作用

1、社会实践的宣传

大学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进行社会教育,必须加大对着其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们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以逐步树立从事和发展社会教育的意识,以便社会教育更好的开展。

2、建立社会实践的平台

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自己的方式进行与发展,因此社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发展就必须为想要进行社会教育的大学生建立一个能够实践的平台。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三)学生自身的实践与努力

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使得自身的素质不断的提高,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理解,这就需要学生主观、主动的去认识、去实践。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场所,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也逐步的多样化、科学化、系统化。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在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生活中接受的教育性经验,就必须不断的开展社会性的教育,以更好的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不断的为构建学习化社会而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3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荣华.关于社会教育的一般理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4] 陆士桢,蔡鲁南,徐选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青少年研究,2013,年第1期

[5] 王雷著.社会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5

第3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资源 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66一03

[作者简介]胡巍,王立仁,东北师范大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等共同参与,优化组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就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体实践状况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利用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南家庭和学校承担,但这种封闭型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趋势,需社会教育资源加入其中。一般而言,“社会教育资源”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具有社会教育意义或能够保证社会教育实践的各种资源及条件。它包括人、财、物等物质因素,以及保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政策、制度、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条件。社会资源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难以与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相互间形成合力,这已构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深层次问题,如果解决不力,就会直接影响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从根本上制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影响因素、机制和方法等角度做出一些理性思考,并期以助益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及社会教育实施的研究。

一、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

首先,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看,社会教育资源有必要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学校教育资源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学校教育有统一的教育教学计划和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利用其完备的教育场所、设备,积极向上的氛围,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的师资队伍等学校教育资源,遵循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而正规的思想道德教育,且多以知识传播的正面教育为主,侧重从理论角度培养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价值判断标准受家庭教育影响至深,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基础,家庭教育也使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家庭教育资源是大学生最熟悉的资源,早已融于大学生的平常生活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其他教育资源替代不了的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拓展和主导力量,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辅助和制约的作用。从人的终身教育看,社会需要和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向和努力目标。社会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重视学校理论教育、家庭经验熏陶向提升整体综合素质转变中发挥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是相对周定和有限的,不能满足大学生综合发展、终身教育的全部需求。社会教育资源通过自身独特的开放性、全民性、实用性和终身性的优势对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进行一定补充和引导,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不同领域和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不能脱离上述任何一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影响。

其次,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看,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近些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面临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的困境,甚至有些学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饱和,出现了教学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跟进落后等情况。“高等教育连续扩大招生,使本来就比较短缺的办学条件更加紧张”。。去年也有媒体刊发过类似报道,这显示当前学校教育资源紧张状况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与之相反的是社会教育资源,如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及相应人员等却存在利用率不高的现状。这些社会教育资源一般都拥有较为富余的场所和大量可利用的设备、展品等,长时期不充分使用,既闲置、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也在不知不觉的时间流逝中消弭其应发挥的固有教育功能。社会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它能够与学校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作为面向公众或部分民众的社会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提高其场所的使用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发挥其既有优势,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再次,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看,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已经从理论角度接受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从生活经验角度感受到家庭资源所提供的道德熏陶,只是相对缺乏实践层面的锻炼和培养。大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其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所受的理论教育和经验传授,最终都将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应用。“所以最好让学生早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积极的一面,培养学生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检验、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达到早日成才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社会资源当中鲜活的案例呈现于大学生面前,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磕碰当中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如此则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的优势互补,做到既重理论教育、经验总结,又重生活养成;既重集中学习、家庭熏陶,又注重日常培养;既重学理引导,又注重实践陶冶。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符合大学生的生活存在状态,也符合大学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更是追求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本质要求。因此,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势必能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制约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既有学校、大学生对社会教育资源缺乏全面认识,未能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优长之处的因素:也有礼会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功利化明显,不愿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还有滥用与学校的合作机遇从事不正当行为,引起学校和大学生抵触的因素;更有实际工作中礼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和学校所在系统不一,缺乏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平台等机制、体制方面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大学生对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全面认识,未能充分利片社会教育资源优长之处。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依然以学校理论教育为主,实践体验教学很少,即使有部分学校和学生社团与校外社会教育资源合作,组织和利用一些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但在社会教育资源利川规模和使用范围方面都存在比较严格的限制。也有部分学校和大学生对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学校教育持否定态度,认为如果过多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容易由现有教育体系和教学秩序,担心社会教育资源的参与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如此这般,都是基于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学校教育不会实质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认识。实际上,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社会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社会需要和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向和努力目标。社会是一个大的学习课堂,无论大学生在学校、家庭,还是未来从事工作,都会接受各方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于突出正面教育为主的学校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和家庭的经验传授,共至脱离社会实际,当大学生走出家庭和校园,来到社会叫,就会感到茫然,甚至怀疑在学校和家庭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秉持的社会提倡的价值规念,降低个人的思想道德要求。

2.社会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功利化明显,不愿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或滥用与学校的合作机遇,从事不正当行为,引起学校和大学生的抵触。学校和家庭以外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具有社会教育意义或能够保证社会教育实践的各种资源及条件都属于社会教育资源范畴,社会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极为广阔,差异化显著,良莠并存,社会教育资源职责规定的教育对象比较宽泛,并非必须与大学生发生关联。如果参与学校教育,很多时候不仅不能为自身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消耗自身的资源,这就使社会教育资源不愿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部分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但其目的只是为自己打广告,增加在大学生当中的知名度,为其开展其他收费类的活动做铺垫。甚至更有部分教育机构、团体等滥用与学校的合作机遇,打着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旗号,让学生从事传销等不正当活动。一些学校或大学生经历如此上当受骗事情,发现根本无法与这些社会教育资源继续开展合作,或不能从中受到训练和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从而在心理上对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此外,也有社会教育资源采用类似学校课堂的形式开展活动,不易为大学生接受,难以发挥其优势和影响。

3.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和学校实际T作分属不同系统,势必缺乏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平台。通常情况下,学校属于专门从事学生教育的机构,隶属于教育系统。社会教育资源则比较庞杂,分属不同的机构和部门,社会教育资源所在机构和部门有的可以归为教育系统,但多隶属于非教育系统。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际工作中,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根据各自的职责要求开展工作,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这就导致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在实践中基本不发生直接联系,社会教育资源直接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很少。

三、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机制和方法

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机制和方法应是既可以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薄弱之处,又能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与学校实际工作多分属不同运行系统,其各自承担的职责和教育实施方式存在差异,但从育人方面看,二者则归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工作体系这一更高层面上的同一系统。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常态化、多样化和制度化,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建立规范而行之有效的交流机制和方法。

1.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共建。学校施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和方式,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对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这是社会教育资源能够参与学校教育的前提基础。鉴于学校有将大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的职责,学校应施行“走出去”的策略和方式,积极主动谋求与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开展共建活动,加强双方交流互动,互取所长,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为此,学校可以与一些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联系,开展科研合作活动,共同建立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走出校同,在实践中感受、体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和大学生在自己“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将社会教育资源,尤其是德育资源“清进来”。“社会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私奉献的模范人物,一线同志的爱岗敬业精神等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资源。学生在与他们的接触中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启迪”。

2.双方资源共享。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参与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利用自身和学校的优势,达到双方资源共享,实现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高共赢的局面。社会教育资源不愿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开展此项活动会消耗自身资源且缺乏经济效益。学校要想真正实现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正视和稳妥解决此问题。学校虽然很少能够直接给社会教育资源带来经济效益,但其却可以利用自身在教育方面的优势,通过为其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必要的培训等方式对此予以一定的补偿。学校在保障校内教育资源使用不影响学生学习利川的前提下,向礼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开放。也可以允许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等在学校开展活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但学校应加强对合作社会教育资源的审核,避免不良礼会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产生消极影响。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大学生志愿者,承担部分事务性工作。这样既可以减轻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的人员和绎费压力,又可分批、分期组织大学生到这些实践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3.建立保障制度。协调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并确立实施方案和细则等,为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与学校开展交流提供制度保障。要想使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其与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的有效互动,需从互动机制上进行严密的设计。社会教育资源之间多相互独立,各行其道,差异化明显,缺乏必要地联络和统一部署。但部分利:会教育资源间也会出现教育内容相似或相近,教育方法雷同等同质化严重的状况。这些问题在进行制度设计时都要予以仔细的考虑。此外,还要建立鼓励礼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性制度和激励、保障性制度,以及建立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与学校间的协调性机构及与之密切衔接的程序性规定。到底怎样的制度才能有效实现礼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还需要根据具体实践情况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尝试性建构,切忌形式主义倾向。因而,确立社会教育资源所属机构与学校开展交流的规划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及相应的考评奖惩等制度都要进行利,学而严密的设计和论证,以此为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达到扎实、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目的。

注释:

第4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摘 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分析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创新社会教育的原则,提出了创新实践的措施和方法。

社会教育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教育内容随着图书馆功能的演进而逐渐强化和拓展。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图书馆传统的社会教育方法已经无法真正适应“没有围墙大学”的需要,在种种限制和困扰面前,图书馆要想保持以往的优势,不仅要把自身特有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在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上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1.1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含义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概念是现代化发展对图书馆做出教育职能的要求并逐渐普及的结果,它是从图书馆社会职能中分化而来的。一般情况下是指图书馆在丰富馆藏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读者进行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读者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让读者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它的教育对象不受年龄、民族、社会阶层及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教育对象广泛而且教育内容新颖、全面,教育形式个性化、灵活、多样,能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1.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内容

1.2.1 社会人文与思想道德教育。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它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化,用丰富多彩的声、文、图、像等形式对读者进行熏陶和感染,让读者在典籍里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塑造和升华,这种深入灵魂的教育,陶冶着读者的思想情操,能够丰富读者的人生感悟、填充读者的精神世界、充实读者的人生体会,为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2 科学技术与实用知识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完善自身的见证者,它用多种形式保存着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硕果,丰富的科学文化是图书馆践行科技教育职能的根本保证。图书馆与学校的教育模式相比,其科技教育更加自主、灵活,它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兴趣为导师指导读者对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让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图书馆还把科技融入日常生活中,不仅便于读者理解还有效地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科学的力量,并进一步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求,达到普及文化教育的目的。

1.2.3 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教育。与传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相比,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更加注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引导人们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让人们学会彼此同情、关心、宽容、尊重与信任的行为和意识,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用强烈的生活责任感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

2 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专业服务能力差

图书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时,必须要用专业化的服务来迎接学科与专业化的挑战,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目前而言,我国具备专业化水准的图书馆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但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定题服务、高级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查新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普遍开展,即使一些图书馆开展了定题服务也仅仅是简单问题简单化,不能解决一些高端复杂的问题,由于图书馆缺乏专业化的服务,一些资深用户无法实现自己走进图书馆的目的。图书馆不能为资深用户提供科研帮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应有的专业性和普及性功能。

2.2 馆员综合素养不高

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能否真正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①传统落后的理念无法赶上时代进步的速度,“人性化”“主动化”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全新服务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由于馆员素质水平的整体低下,工作时不能用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服务,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读者无法认同图书馆员所提供的服务,有的甚至对馆员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利用图书馆的读者逐步减少。②图书馆员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素养,对新方法和新技术不能及时主动地学习和利用,不能快速地转变工作方法,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不能很好地实现。③馆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3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

3.1 教育方法的层次性

普通受众之间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必须要有层次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要注意传递对象的不同需求,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

3.2 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要看知识信息的利用度是否最大化,是否对受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有效性是衡量图书馆教育方法的基本体现。由于图书馆与读者地位的不相等,读者只是图书馆的知识传授对象,是被动的,在传递地点、时间及方式上都无法自主选择,但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所要接受的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策划传递知识之前做好调查,针对读者的知识需求进行知识的传递,实现传递与接收的有效统一,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徐志彬: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研究

4 图书馆社会教育方法的创新实践

4.1 开展推广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图书馆开展推广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善图书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②为读者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籍,帮助读者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③举办有关图书的推广活动,充实公众的精神世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4.2 加强群众联系,利用网络服务

群众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要想保持图书馆的地位不动摇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从思想源头上重视群众。要通过多种手段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指导人们正确高效地阅读,提高社会教育被接受的效率。和阶段性、短暂性的学历教育相比,社会教育具有长久性、终生性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一个为群众提供免费的、非学历的教育机构,它的作用将会更加受到重视,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图书馆将通过社会教育提升公众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力争实现服务群众和自身发展的双赢。目前情况下,图书馆应引进高科技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加全面地引导读者进行阅读和学习。

5 结语

要想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就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顺利无阻,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把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从被群众忽视提升到公众注视的地位。当今时代下,图书馆和以前相比更具生命力和时代特征,践行社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得到了适时更新,相信未来的图书馆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更专业、更科学的服务,其社会教育功能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晓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重建与服务创新刍议[J].图书馆,2013(6):6-8,20.

[2] 房永壮.努力探索公共图书馆承载社会教育的新途径[J].才智,2013(2):193-194.

[3] 王余光,郑丽芬.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回归:以经典阅读推广为途径[J].图书情报研究,2014(2):1-6.

[4] 杨运雄,戴旭.社会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公民意识构建[J].学理论,2014(17):110-111.

第5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社会教育 科技馆 功能 作用

我国的战略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就是要加大科学教育发展力度,从而使得我国在科学技术层面可以获得长远进步和发展。科技馆在我国社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可以有效进行基层科普宣传,同时还可以在宣传过程中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所以,科技馆的社会功能非常强大,其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1科技馆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

科技馆是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开展相应社会活动过程中,比较官方与规范的教育形式。科技馆教育与传统的正规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其主要体现为:是非系统性的教育形式;科技馆的教育对象面向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且与学校等正规教育相比,教育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且范围更为广泛。

所以,依据现代科技馆自身的社会教育特点来看,其具有的功能和属性可以简单理解为:科技馆是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科学知识传播。并且试图利用先进的手段,将现代先进思想、科学理念等主要内容传播给更多社会群众。此外,还要将现代信息科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利用创新、充满趣味的手段和方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既能有效激发群众的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还能引发更多人的创造灵感,使得全民内心都可以形成科学技术理念与态度。这样的做法可以将人类与科学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也有利于在我国社会中整体提升群众的科学思想意识,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作出贡献。

2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1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所区别

若想分析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明确其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有所差别。正是因为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才使得教育观的教育形式更为随意、随机且非线性强行规定,也避免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块化教学固化。科技馆教育内容并不过分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性,且即便讲解一些具有较强专题性质的内容,也是针对该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并不会系统全面开展教育活动。也可以这样理解,科技馆本身的教育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受众真正了解或者获得某些知识,而是在学习与观察某一现象的过程中,将其态度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看重该过程对于群众的引导作用。所以,科技馆在社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是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场所。通过这样的场所构建,可以让更多人逐渐形成科学思想与思维。当形成科学逻辑意识之后,逐步对该展览或者教育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科学意识,这才是科技馆本身的教育目的和方向。

2.2有效实现资源整合

科技馆要注重自身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要求科技馆在开设展览或者专题讲解的时候,必须要有效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且及时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比如当科技馆要展现不同主题且相关联程度较低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其利用展品的形式开展。通过具有相似性的同一展品呈现,为观众提供更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满足观众的个性化服务要求,最终开展个性化教育,体现出科技馆本身的教育意义与特点。

再比如利用科技馆进行某一科学技术能力训练或者试图通过展示成品,培养观赏者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的活动时,也应该试图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只有将科技馆本身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对现代人进行素质教育。并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将科技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教育发展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

2.3有效体现科普宣传、示范以及辐射作用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局限于课堂当中,更需要其在课外不断拓展教育场所,从而使得教育实现全面化与普及化。科技馆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作用。尤其在培养人们形成科学意识与科学思想方面,科技馆可谓是主要阵地。所以,科技馆应该有效体现自身科普宣传、示范以及辐射作用。

比如科技馆可以依据社会发展现状,及时抓住社会发展热点,进行相应的科技展览。这样的形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最大范围的群众实现平等交流,并且满足快速观赏、快速学习的要求。临时性的展览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是及时抓住某一社会热点且对其进行相应宣传的最佳选择。如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之后,该发射地就可以举办类似的科学展览。通过临时展览形式,呈现一些图片、文字和视频,从而使得更多人对神舟飞船以及宇航员的具体情况有深入了解,实现科技馆的科学知识普及目的。

除此之外,科技馆开展教育还可以利用实验手段,即在一些科普教育活动过程中,加大实验教育的比例。还可以将社区、学校等与科技馆进行联合,进而实现科普资源贡献。既有效拓宽了科技馆自身的宣传辐射范围,也使得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普及性越来越强,带动了整个社会教育的发展。

3结语

社会教育活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这也就充分说明科技馆在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科技馆要弥补传统正规教育的不足,也要不断加强对公众的综合、全面、素质教育。既实现与时俱进,又不断创新与深化。在这样的发展目标指引之下,科技馆的教育作用将会更为显著,且科技馆在我国社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战军.浅谈科技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7+9.

[2]翟树刚,卞飞.浅析科技展览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创新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44-245.

第6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一、旅游自觉意识在旅游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旅游社会教育主要的教育对象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社区、社区居民、旅游从业人员以及旅游者。在这些对象中除了旅游者之外都可以归属为旅游地居民。旅游自觉意识主要指向旅游地居民。共同的旅游发展观念、文化发展观是旅游地发展的根基。而旅游自觉意识又是旅游社会教育的基础,可推进旅游社会教育,达到良好的公众教育的效果。旅游自觉意识在旅游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旅游自觉意识是实施旅游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旅游社会教育是提高全体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旅游地和谐发展的一种大众教育,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极其重要。而旅游自觉意识是实施旅游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旅游社会教育的起点。旅游自觉意识能促进旅游地居民形成特有的地方集体主义精神,从旅游自觉意识的培养出发,进一步激发出旅游地居民对地方的爱乡之情,激发起居民对地方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可起到凝聚居民力量的作用。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开展旅游社会教育工作。旅游自觉意识在旅游社会教育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另外,旅游自觉意识随着旅游社会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旅游地居民也会主动自觉地接受,并参与到旅游社会教育中来,包括规则教育、伦理教育、旅游知识教育、旅游文化、审美教育、旅游职业教育等。总之旅游自觉意识能潜移默化的成为一种居民统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便是旅游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起点。(二)旅游自觉意识体现出旅游社会教育的特点首先,旅游社会教育有自发性和自主性的特征,是居民自发形成的以追求精神生活为主的学习活动,旅游地居民通过意识的判断来影响旅游地的建设方向,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居民的旅游自觉意识转化成一种制度或方略,而后影响旅游地建设方向也完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必然行动。旅游自觉意识是一种旅游价值观的自觉,是旅游实践基础上的自发表现方式。旅游自觉意识体现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教育作用的决定权以及为地方旅游社会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其次,旅游社会教育具有非功利性。旅游社会教育是无利害关系之上的一种教育,它并非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提高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层次的教育。简而言之,是以非功利性教育为主,兼顾非盈利的但与一般居民的经济和职业生活息息相关的功利性教育。旅游自觉意识积淀在旅游地民众的意识层面,它虽然不能直接影响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旅游地经济实力。但因其凝聚了当地居民的集体力量,便能间接地提升地方旅游文化的软实力,旅游社会教育的展开能有效地实现旅游地居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旅游自觉意识的强弱是旅游地居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三)培养旅游自觉意识是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旅游社会教育的内容有旅游规则教育、旅游伦理教育、旅游业知识普及教育、旅游文化教育、旅游审美教育、旅游职业教育等,而贯穿于这些内容主线的是旅游自觉意识的培养。旅游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规范旅游行为、引导旅游审美、使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文化与生态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高品质旅游。要实现这些目标,当地居民的旅游自觉意识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旅游社会教育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须将当地居民旅游自觉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但旅游地建设时除了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配备、旅游职业技能之外,当地居民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格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要形成地方旅游文化品牌,使旅游地居民形成一种乡土文化,积淀开成集体意识,提升整体的居民素质,这是旅游社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旅游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旅游自觉意识是旅游社会教育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旅游自觉意识培养的途径

培养旅游自觉意识主体是旅游地的居民,本地居民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是本地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他们拥有对本地旅游的使用权和优先受益权,居民也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主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对旅游的居民的旅游社会教育是旅游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旅游自觉意识的培养是旅游社会教育的重点。旅游地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最需要当地居民的支持,要通过旅游社会教育加强旅游地区居民的旅游自觉意识,才能构建出自觉、自信、自强的地方旅游形象。旅游自觉意识的培养既要加强居民对本地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名胜古迹、本地旅游资源、本地旅游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等的深入了解,也要加强居民对旅游意义、旅游业状况、世界旅游趋势走向等现实问题和世界视野的培养。旅游自觉意识的教育可以分四个层次:第一是本土文化教育层次,它是地方性知识的系统教育。每一个地方都有地方性知识,作为以本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的城市,居民对地方知识系统地掌握尤为重要。以北京、杭州和桂林为例,它们都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且旅游发展在国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国际大都市,代表中国形象,在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皇家文化、都城文化、长城文化、建筑文化、士大夫文化、漕运文化、京剧文化等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北京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以历史文化为优势,并具有持久性。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以秀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而由于杭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风物昌盛,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且江南的小桥流水、参差人家氤氲而生的民间习俗形成了最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桂林是世界旅游名城,也是文化名城。作为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土著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在桂林发生多元汇融”,既有浓郁的百越文化、岭南文化的基因传承,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东方情韵特质。这些旅游城市在国内旅游目的地中可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历来对当地居民的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旅游地在旅游开发、景区营建以及城市建设时,要在依托地方文化脉络之外,还要使城市居民也对本土地方性知识有清晰的认识,这对于旅游地旅游发展的深化和地区文化变迁向良性方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层次是文化转型中的主体意识培养。文化需要不断重新发展,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之中。“文化并不会简单地消亡,它们发生转型,而且在变迁过程中掌握在土著人手中的可能性,部分地依赖于他们对展示过去历史的新路径的获得与否。”对旅游城市而言,本地文化的转型主要发生在旅游跨文化交流时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旅游开发时引发的文化整合。旅游是造成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而使地方旅游文化的重整与更新更具科学性,需要找到展示本地历史文化的新途径,依赖于本地人对这种新途径的掌握程度。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其文化再生产的速度最快,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异文化的碰撞必将发生文化的重组,形成了本土文化、国际文化多元共生的特色,城市居民群体的主体意识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应得到强化,才可为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有更好的展示途径。杭州的旅游发展模式在中国无疑是成功的范例,在各地旅游景区景点开发蜂拥而至的时代,仍然以其城市的智慧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在文化转型中将旅游业做得风生水起,引得游客满堂喝彩,归根结底是当地居民的主体意识在寻找新的文化展示途径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桂林目前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发展成为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交融的国际旅游胜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转型中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虽然文化再生产可能受到国家政治、当地政府、市场的影响,但也离不开当地居民与这些因素的互动关系,旅游城市居民文化转型的自主意识的强化是展示本地文化的新路径。第三层次是乡土情结的培养。“乡土包含地理空间、生活经验与情感认同等层面,它不仅仅是个人生长或所居之地,更是对于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主体空间,自我对其具有深厚情感且受其影响。”情结是具有鲜明感彩意识的聚集,有个人也有集体的潜意识。旅游地乡土情结的培养主要通过培养个人对家乡热爱的情结来促使其形成集体潜意识的积淀,形成一种家乡凝聚力,它将引导旅游城市居民认同家乡,关怀旅游地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意努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和改善本地的旅游生态与人文环境。乡土情结本是与生俱来的,但由于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如北京、杭州本就是个接纳外来人口的移民城市,对于常年生活在非出生或生长地的第二故乡的人,他们的乡土情结如何培养,也是社会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第四层次是世界性视野的培养。文化自觉包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对他者文化的尊重,正确认识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尊重欣赏异地文化的基础上培养世界性的眼光,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地文化。相比北京、杭州等大的旅游城市而言,桂林属于旅游小城市,而目前桂林打出要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世界旅游城的口号,桂林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旅游名城,更需要参与建设的广大居民具有世界性的眼光。让桂林旅游文化既有本土特色的独特魅力,也要具有世界性的特色,使桂林的旅游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总之旅游地的居民要有开阔的视野,才能把握好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尺度,更为深刻地理解应该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把握旅游发展中文化个性特征和文化多样性特色的矛盾平衡点,正是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所在。

作者:吴建冰李作华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第7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幼儿社会教育 职业准备 教育能力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06-02

教育具有强大的力量。卡西·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我们的安全掌握在原子强国的手中,但是我们的道德政治和精神的未来,以及历史上作为民族存在的价值,则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此国家所能做的一切,以及将来仍然最具有政治意义的事,还是教育。教育所要唤醒的是人的潜在本质,能让儿童逐渐认识自我、认识知识和探索道德。”莫兰也指出,教育应该对人格的自我形成和学会成为公民做出贡献,而在一个民主制度中,公民是通过他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关联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来确定的。社会教育不能代替全部的教育,但是在人生的幼儿阶段,社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时期的社会教育能够使儿童真切地体验到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鉴于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

一 树立科学的幼儿社会教育观

不管是幼儿园一线的教师,还是将来要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准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树立起科学的幼儿社会教育观。幼儿社会教育观,是指对于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观点,如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认识、对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性质和任务的认识,以及对于幼儿社会教育规律的把握等。

1.成人支持下的发展观

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幼儿时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接受了适宜社会性教育的幼儿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类似教育的幼儿。相反,不良的幼儿教育则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对早期教育环境中缺乏成人的关爱与发展支持、缺乏情感互动与交往引导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孤僻、冷淡、退缩、依赖、攻击性及破坏性强等适应性不良问题,严重的可能会产生情感、人格方面的障碍。

因此,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环境和教育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

必须具有自觉的教育意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给予幼儿适宜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发展。

2.成长取向的目标观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学习的教育目标观在幼儿教育中还较为流行。反映在社会教育领域就是重视规范和规则的学习,对于形式的追求远胜过内在品质的培育。实质上是没有给社会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强调的是幼儿外在行为的改变,它更倾向于追求量的累积。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更应当保护和培植他们身体及精神的发育成长,把幼儿各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这才是基础教育的重心所在。

因此,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成长取向的,成长取向就是社会教育要面向生活,教育要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和任务,最终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3.融合视野下的方法观

这里说的融合包涵三层含义:(1)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年龄越小其身心素质分化程度就越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身心内部各因素之间都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所以作为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主导因素——即幼儿社会教育也不可分割。(2)幼儿教育各领域是一个整体,相互渗透。幼儿园课程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是相对划分的,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幼儿社会教育是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总是整体作用于幼儿的发展。(3)幼儿社会教育的外在力量是一种综合的合力。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和影响。只有当幼儿园的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幼儿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因此,幼儿社会教育反对狭隘的教育观,应怀有一种宽广的教育视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融教育于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 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

作为一个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掌握许多相关的知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有关自我的知识即教育者的知识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种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的知识有利于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时,正确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不以自身的喜好去影响孩子的学习。

2.有关幼儿的知识即学习者的知识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甚至0~3岁的婴幼儿,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许多能力的关键期都在这一年龄段形成。因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对其教育的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特点,尤其是要全面吃透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因素,以及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标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社会教育活动。

3.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知识

幼儿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育者应具备关于教育的一般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方法方面的知识。但社会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正确理解和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等都是进一步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三 提升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的内涵很广,这里主要是指进行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直接具备的基本能力。

1.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的能力

幼儿园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鲜活的生活世界。深刻把握幼儿的生活是进行幼儿教育的前提。幼儿的生活包括主体外生活和主体内生活。主体外生活主要是指文化习俗、环境气候、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儿童时而产生的生活;主体内生活主要包括教师、幼儿(自己)、同伴、幼儿园等因素在互动时而产生的生活。教育者应能借助自身的教育智慧,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深刻挖掘各种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使幼儿社会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育者能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法则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筹划与安排,并能根据设计方案熟练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活动是流动的、变化的,因而活动的设计不是静态的、程序化的,而是以幼儿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幼儿是活力四射、具有丰富个性的,因而活动的开展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个性要求、合理生成的。

3.教育研究的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并能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它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创造优质教育的保障。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使社会教育顺利进行,如何使幼儿能健康发展,最终依赖于教师解决问题的品质。如需要教师细致的观察幼儿的能力、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需要教育者进行研究性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使幼儿快乐、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8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社区研究;社区教育;模式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赵爽(1976-),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概念是否相通

对国内社区教育研究的考察,发现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社区与社区教育具有毋庸置疑的联系。对于社区以及社区教育概念的使用也处于想当然的随意状态。因此,从理论上对社区以及社区教育的概念进行澄清是必要的。

(一)社会学中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定位

“社区”是社会学的核心词汇,很多社会学家对其进行过界定。学术界认为最早提出“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他的著作“GemeinschaftundGesellschaf”(1887)被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翻译成英语时,把德语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community。与Community一词对应的汉语词很多,公社、团体、共同体等。我国存在该书不同版本的翻译,《社区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认为“社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会团体。”将社区视为特定的人类群体,这种界定没有体现现代社区所具有的地域含义。

此外,法国人类学家雷蒙•布东在其《社会学方法》一书中按照范围把社会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社会整体”、“个体”、“自然单位:群体、机构、社区”。这里的社区在范围上不仅指特定的群体,还隐含了群体生活的时空特征。

虽然德、法社区在先,却未直接影响中国。“社区”一词来到中国,与中国早期社会学者与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往来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确切地说是1932年,受燕京大学吴文藻先生邀请,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派克先生来燕大讲学,在“集合行为”和“社会学方法”两门课中将芝加哥大学通过田野调查方法针对城市社区进行的研究介绍到中国,派克将其方法称为communitystudy。燕京大学的社会系学生将community译为社区。可见,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一开始就与美国的社区研究一脉相承。

来自美国的社区研究恰逢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之萌芽。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首先需要方法论支撑,从社会调查向社会学调查实现了这一转向。从调查目的来看,社会调查意在服务于社会;社会学调查意在了解社会历程;从调查内容来看,“社会调查的中心是事实”,社会学调查的中心是理论;从调查的方式来看,“社会调查比之照相”,社会学调查比之电影。而社区研究正是社会学调查的核心。吴文藻先生曾说:“‘社区’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社会是描写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的。”⑥社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田野调查验证某一社会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因此,理解社区在中国的含义必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前提。第一,社区是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作为方法论被界定和应用的;第二,社区是相对于抽象的社会而言的,因此是具体的,在这个意义上,社区成为认识社会的一个微观单位;第三,社区研究具有人文意蕴和文化内涵。本土社会学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以相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文化中构建起来的。总之,社区是个情境词,从引入之初就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社区也是个历史词,在方法论意义上不断改进。

(二)用社会教育注释的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同样是个外来词。一般认为1986年上海市真如中学成立的社会教育委员会是社区教育开始的标志。若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计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的社区教育研究,并不具有相同的概念基础。研究者不过是在概念相通的意义上将各国教育与社会融合的不同形式等而述之,比如将北欧的民众教育、日本的公民馆等社会教育办学形式视为社区教育,强为社区教育进行比较。因此,从词源的角度看,中国的社区教育源自美国communityeducation,从思想的角度看既有国际社会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有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而在形式上却汲取了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可见,从研究的角度看,社区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并不清楚,研究者更多的是用社会教育来解释社区教育。在我国,由于政策导向的缘故,社区教育有包含社会教育的倾向,而在理论研究中,社会教育无疑是包括社区教育的。这种矛盾还需要政策与理论研究不断调和。

作为不同时期引入的外来词,社区教育中的“社区”与社区研究中的“社区”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这与当前社区教育研究中想当然地解释社区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社区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利用社会学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研究的相关成果无疑会在研究的视域和研究的方法方面有所获益。

二、社区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是否相通

社会学认为“模式是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示和解释方案”。有人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来界定模式,认为模式就是“事物的结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价值的组合形态。”任何模式其实都是人们对实践的解释,这种解释建立在人们特定的认识基础上。因此,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各国社会教育模式,可以了解各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初动因和影响因素。

(一)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在介绍国外社会教育模式时,人们经常引述美国、日本和北欧国家的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形式。认为各国社区教育模式各异: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代表、北欧以民众学校为代表、日本以公民馆为代表。这种认识属于事后归类,并不能透露出社会教育发生的历史缘由。就好比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思考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动因和历程才能有助于本国现代化发展一样,单纯地面对现代化国家的现状无益于自身的成长。

1.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自主开发模式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新大陆的开发是由具有不同信仰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进行的。因此,在教育方面也汲取了各地移民原有的传统,并形成有利于新大陆整合的各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新大陆的移民们“无意识地肯定一切机构都做教育工作,都能够培养信仰、文雅和学识三种移民必备的素质。”美国知识界关于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的理念与人们生活中对社会之教育功能的认识一脉相承。美国社区教育模式正是以此种传统为基础的。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社会机构以体现教育性为追求:“教育性教堂、群居式街道文教团、救世军……它们都自命为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机构……”;美国“20世纪教育机构均如19世纪的教育机构一样倾向于把自己描述并因而想像为社区性的教育机构,教育的赞助者也成为私利的、商业机构更为广泛地运用向公众表明自己是社区性教育机构的手段。大都市人寿保险公司为大众举办讲座讲授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什雷酿酒公司向公众讲授酒后驾驶的危险性;美国电话及电报公司也在报纸广告中声称,该公司通过电视推行实施教育规划,且此教育节目不受商业广告的干扰。”

可以说,社区教育是美国社会教育思想的凝练。从这块新大陆建设之初,在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过程中,社区的形成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大成就了美国的社区教育模式。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社区学院不过是社会教育体系中的新亮点,更可以说是社会教育趋向正规化的体现。

2.日本的社区教育模式:国家主导模式

与美国社区教育模式具有普遍的教育思想基础不同,日本的社会教育主要是由国家促成的。无论是战前的教化政策还是战后的重建政策,都体现出国家的强势。特别是战后终身教育思想与日本战后重建的决心不谋而合。终身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教育思想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20条指出:“公民馆的目的是为“市镇村及其他一定区域内的居民,开展各种有关适应实际生活的教育、学术及文化事业,从而谋求提高居民的教养,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振兴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作贡献。”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将公民馆视为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具有多方面职能。公民馆的设置使日本的社会教育成为实体性的存在而成为日本社会教育的代表性模式。

3.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民众启蒙模式

通常认为北欧各国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民众教育为依托,因其处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因而也称为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但在北欧各国,瑞典、丹麦和挪威,社会教育却是面向成人展开的。各国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社会教育目的有所不同。如:丹麦由于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希图通过教育唤醒民众民族意识之觉醒;而瑞典却希望通过民众教育拓展成人学习的机会。民众教育就是因此成为北欧社会教育之代表的。

(二)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理论支撑

上述三种社区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国社区教育虽然起始时间不同,但都是某种教育思想普及所促成,比如美国的大教育思想的泛化;日本教化思想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融合;丹麦教育启蒙思想的普遍认同。可见,社区教育模式开发需要以大众对教育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为基础。

1.教育思想基础:从社会教化到终身教育

教育思想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便在国家交流日渐增加的现代社会,国际先进教育思想的引进也是在与传统教育思想的调和、摩擦中被进行解释的。

从大众对教育的认识来看,中国古代社会“重教”的传统在国家现代化初期被赋予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仍主导着中国大众的教育选择。这使得终身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官方行为。另一方面,教化育人的传统在国家从伦理本位社会向建设法制社会的转轨时期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为。因此,引导、启发国民的教育意识的觉醒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2.社区研究与社区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任何学科的方法都不是从一而终的,因为方法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总要依托于特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必然具有历史性。方法论意义上社区的内涵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事实上,促成这种变化的问题――小社区研究能否透视中国大社会,从方法确立之初就存在,也就是社区是否具有社会代表性的问题。不同时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代表了社区方法论内涵的变化:1920s-1940s,在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的认识下,小型社区研究开始繁荣;1950s-1960s,社区代表性受到质疑,大型社会史和社会结构分析取代了社区研究;1960s-,社区研究经受了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受到重视,并开启了国家社会关怀的社会史叙述研究。①

对于社区是否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的回答实质上是不断寻求社区之社会代表性的解释。如果用图形来勾勒社区内涵的变化,最初,社区是一个封闭的圆环,历史、国家、社会不在社区场景之中;当这种封闭性受到挑战之后,社区在时空坐落中与历史、国家、社会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社区也因此失去了方法论意义;但作为探究复杂社会的方法,社区研究中内在包含的田野调查法并未失去应有的魅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社区成为“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透视单位的结合体”,超越了最初作为方法论单位的功能内涵。

三、社区教育模式开发展望

对于社区方法论含义的阐释以及各国社区教育模式的分析为社区教育模式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托和方法依据。

人们将当前国内社区教育模式总结为: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主体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小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

从上述各模式能够回答的问题的同质性来看,这种归类是按照社区资源开发方式进行的。每一种模式都回答了谁开发、开发什么以及如何开发三个问题。然而,进一步的追述会发现,各种模式都是在行政主导之下的。街道办事处本身就是政府的一级单位,中小学的办学主体也是政府,社区学院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也难以形成,而地域边界与行政边界几乎是重合的。政府主导模式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也符合后发现代化地区国家力量的强势。但以政府为主导开发社区教育难免造成社区教育模式单一化的局面,社区方法论内涵的转变能够带来如下的启示:

1.社区的方法论内涵可以解放我们将社区教育视为区域教育的狭隘思想,与其说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莫不如说它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因此,在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意义上,要确立“模式开发,理念先行”的原则。

2.社会变迁意义上的社区研究使我们能够历史地看待社区教育及其模式。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模式的开发应当具有历史视野,在传统与创新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式的模式构建。比如:超越服务于一代人的想法,做代际传承式的模式开发。

3.淡化社区模式代表性需要从政策、理论上解放社区教育模式开发中的思想障碍。从理论上看,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模式,这与当前我国全国一盘棋的做法大相径庭。

4.社区模式开发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基于对地方的了解,而这就需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为社区模式开发准备充分的资料。因此,建设社区教育资源库是社区教育模式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注释:

①此部分参考王铭铭《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的社区观察》,《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95-96页。

参考文献:

〔1〕马姝.我国城市社区定位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以北京市LG社区为个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2〕雷少波.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

第9篇:社会教育的目的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数学教育;融合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正式提出将“社会”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并明确了“社会”范畴的教育目标以及指导要点。社会领域课程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品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目的,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社会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的时候离不开用数学经验解决现实问题,数学的学习是为人的社会交往服务的。

一、数学与社会

(1)数学来源社会。数学产生于人类的实际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数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工具。数学是社会国际化的工具,用规定的社会语言符号来表示,达到社会通用的效果。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人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工具。数学来源于现实社会,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充满了数、量、形的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从《指南》中的指导性的论述中得知,社会生活包含着数学,空间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生活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的指导,数学教育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开的,也是人类交往的需要。数学教育离开社会生活,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作用。

(2)社会需要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全部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基础知识和工具。《纲要》提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社会生活某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让幼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达到社会交往的需要。比如: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写数字,让幼儿统计家里或幼儿园物品的数量,这样既练习了数字、学会计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练习了较抽象的统计,又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二、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

(1)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学习情境。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是以社会为依据,社会现实是选择幼儿园领域课程内容的基础。幼儿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完善社会行为。社会生活现实是幼儿园学科知识选择的重要依据。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各类知识是相互联系和渗透的。而数学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土壤,反映现实世界的规律,并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服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让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教育为数学教育提供方向指引,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丰富经验支持。莱夫和温格提出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能提供有意义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就要不断地为孩子创设情境,在情境学习中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在教育实践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一是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境相结合。如排队时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吃饭时,请小朋友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等是幼儿在自身的各种日常生活中学习辨别方位。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注意生活情境的创设。如在“超市购物”主题的系列活动中,认识10元以内的钱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运用有关加减、组成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在活动区中创设情境性的学习机会。如创设“银行”的模拟生活情境,儿童练习点数物体,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量以及学习实物与数点的一一对应。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感性的经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具体化。

(2)数学教育为社会教育提供操作交往机会。数学本身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幼儿主要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建立在幼儿充分操作的基础上。“操作式学习”被普遍认为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以促进幼儿对数概念的建构。在教师预设好的环境下,幼儿产生了交往、交流的需求,在活动中互动,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如大班数学活动《小猴请客》,通过不同动物的角色扮演,幼儿既学会了数的加减运算,在请客的过程中学会礼貌用语,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的方法,丰富了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情感、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价值。

三、幼儿园社会活动与数学教育融合的策略

(1)社会主题活动与数学教育活动的整合。现今,幼儿园教育以主题活动为基本线索,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使主题活动能与数学学习结合的活动,依据幼儿学习数学与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在主题的指导下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大班主题活动“祖国各地的特产”,可以开展旨在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开展多角度分类的数学教育活动。这样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获得。

(2)社会教育活动情景学习与数学教育活动的结合。认知与学习的情景性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个体从学习者到实践参与者的转换,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行为模式,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幼儿只有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为幼儿预设活动的情景,融合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如小班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为爸爸妈妈整理衣物的情境,引导幼儿对爸爸妈妈的衣物进行分类,以发展其相应的数学能力。

(3)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融合。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其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鲁戈夫认为,同伴地位的相似性有时能使他们起到成人不能起到的作用,同伴的合作性学习,更能促进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预设幼儿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操作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又发展了与同伴的互动、交流及协作。如大班数学活动“地铁线路图”,通过幼儿自己收集的资料,共同合作完成地铁线路图的设计,并能理解地铁线路图上虚线、实线代表的意义,分类统计经过虚线、实线站台的数量,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达到了数学教育活动与社会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合。

综上所述,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要真正实现与数学活动的融合,需要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思考两者教学活动内容的融合性与目的性,找到二者之间的适切点,挖掘其对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努力实现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施行)[S],200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