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统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依达拉奉;疏血通;联合;脑梗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42-0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国民身心健康,因此关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近年采取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为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全部为发病3d内住院,所有患者行颅脑CT或MRI证实病变,且排除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缺血性脑血管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5岁,平均58.9±8.7岁;病程3h-3d,平均12.4±6.8h。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7-74岁,平均59.2±9.3岁;病程6h-3d,平均12.5±7.1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每日顿服,同时给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mg+100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056)30mg+100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滴注,每日2次;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6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用药治疗14d,比较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5软件包,组间差异采取x2检验,P
2 结 果
2.1 疗效评定 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致残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致残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及增加。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2.2 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4.87±9.97、13.77±6.1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14±10.15、8.66±4.08。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原因多为脑动脉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其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且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颈动脉斑块形成、糖尿病等。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患者往往就诊不及时,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梗死面积、挽救濒死损伤的神经细胞、防治缺血半暗带区域扩大。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它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及缺血所致的组织损伤和脑水肿状况,抑制脑细胞过氧化作用,加快自由基清除进程,从而挽救濒死神经细胞,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而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水蛭素及蚓激酶,前者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和抑制凝血酶的作用,后者是一种强效抗纤溶酶剂。此外,疏血通所含的抗血栓素、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能够有效扩张毛细血管,发挥改善微循环的效果。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应用能够下调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从而更好地保护和营养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中田.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136-137.
[2] 方玲,雷建明,张伟国.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10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3):129-130.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0.
[4] 梅海云,胡法富,常建军,等.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14-15.
[5] 丘永平,张运超,林力敏.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78-79.
[6] 郜俊峰.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52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86-87.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注射用血栓通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1-02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ACI会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失语和感觉障碍,严重者会引起偏瘫、昏迷,甚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依达拉奉、注射用血栓通等被广泛应用于ACI治疗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联合用药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的临床效果等进行研究,旨在了解联合用药的疗效,以期为ACI治疗的用药选择和注射用血栓通和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09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同时,排除有脑出血、脑肿瘤、严重系统性和血液系统性疾病、合并严重心、肺、肾、肝功能不全,以及对依达拉奉、注射用血栓通等治疗药物过敏的病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78岁,平均61.7±13.3岁,病程5~38h,平均12.5±4.5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长短等各方面具有均衡性,具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治疗前均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调压、控糖、降脂、抗凝、防治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支持治疗。单用组在支持治疗基础上每日用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400mg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0mg/支,Z45021770),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联用组在单用组的基础上,每日将30mg依达拉奉(吉林辉南长龙生化药业有限公司,30mg/支,H20080592)加人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一日2次。治疗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ADL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反之越差。NIHSS评分越低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轻,反之越重[3]。
1.3 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周秋华文献中公布的标准[4]。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好转:NIHSS评分减少46%~90%;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小于17%。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好转率例数+进步率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录入调查资料,并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写成(X±S)表示。计量数据显著性检验采用t测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X2)检验,设定P
2 结果
2.1 单用和联用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组基本痊愈、好转显著高于单用注射用血栓通组(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比较组别例数基本痊愈好转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单用组255(20.0)5(20.0)6(24.0)4(16.0)21(84.0)联用组258(32.0)*7(28.0)*4(16.0)*1(4.0)**24(96.0)*X20.005.733.213.876.894.42P1.000.0160.0380.0330.0080.025 注:*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比较。表2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ADL和NIHSS评分未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相应治疗后其ADL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和NIHSS评分比较[X±S,分]
评分
类别单用组(n=25)联用组(n=2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PADL26.9±13.345.8±13.5a27.1±12.059.1±12.8Ab5.190.028NIHSS25.5±6.614.7±7.2a26.0±7.27.9±6.1Ab4.380.031 注:aP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肝肾及呼吸功能的损伤。单用组出现消化道出血和黏膜出血各2例,出血性脑梗死和症状性脑出血各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24.%(6/25)。联用组仅出现1例牙龈出现和2例皮疹,总不良反应率为12%(3/25),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单用组(X2=2.87,P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ACI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我国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其病死率排在心肌梗死和癌症之后,成为第三位的致死疾病,因此加强对ACI临床特征、致病因素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1]。
ACI治疗的关键为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超早期静脉溶栓抢救可逆性损伤神经细胞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主要机制为缩小梗死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血栓通主要成分是由中药“三七”经过现代工艺加工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三七具有显著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促使血粘度下降,能增加脑血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氧供应,有助改善缺血脑组织氧供,既能预防脑梗死进一步加重,又能促使脑梗死尽快恢复。本研究发现单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ACI总有效率达到84.0%,ADL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这表明注射用血栓通能有效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和ADL以及NIHSS评分,这与蒋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
溶栓后缺血脑组织获得即时再灌注而恢复供血后可生成大量自由基,并通过攻击不饱和双键的生物膜结构产生“瀑布式”自由基连锁反应,进而导致严重的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并引起脂质细胞、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凋亡,加重脑水肿,引起再灌注损伤、甚至加重病情。自由基清除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延缓脑组织坏死,但神经保护剂无溶栓疗效[4]。
依达拉奉是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带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本研究发现在注射血栓通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总有率达到96.0%,显著高于但用组。ADL评分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用组,且其不良反应少,程度低,这与屈继波等研究结果一致[6]。参考文献
[1] 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 Effect of a novel freeadical scavenger edaravone(MCI-186) 2009,15(3):222-229
[2]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 杨国栋,杜莉莉,王士列等.灯盏细辛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员的145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21):2854-2855
[4] 周秋华.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3):95-96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自某大学医学院女生700人,临床女生346人(占49.4%),护理女生354人(占50.6%),年龄18~25岁;大一182人,大二199人,大三197人,大四122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大学生,既往无精神病史和严重疾病史,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调查工具
1.2.1大学生压力源问卷[1]
参考由陶琪编制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经预调查后变为25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每个条目得分在1~5分之间。
1.2.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
由解亚宁编制,共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1~12个条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个条目为消极应对维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
采用团体方式施测,于2010年4月12~15日发放问卷,测试时间约为10min,现场收回。发放问卷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2%。1.4数据处理将所有数据资料输入SPSS11.5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处理。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结果
2.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用常见压力源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1~5分之间。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98±0.52)分,高于理论中值2.5分。不同专业间压力源平均得分:护理系为(2.94±0.54),临床医学系为(3.02±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
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
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
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91±0.42;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19±0.48。
2.2.2应对方式差异性分析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不同年级间应对方式比较,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间的差异再经LSD两两比较,大一学生得分比大二、大三、大四都小。见表4。
2.3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273,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36,P﹤0.01)。
3讨论
3.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竞争、就业、学业、家庭期望、经济压力成为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群体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查康[3]所调查的女大学生压力和姜海燕等[4]调查的医学院大学生压力事件比较相似。
3.1.1竞争、就业压力“想要获得奖学金或三好学生等荣誉”、“同学间的竞争较激烈”、“毕业找工作很难”分别排第1、4、8位。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加剧,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竞争之中。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加大了大学生竞争就业的力度,也是形成大学生诸多压力中最主要的压力源。
3.1.2家庭期望“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排第2位。此条目得分在4以上的被调查者有494人,占70.6%。即70.6%的女大学生觉得承载家长高期望值是形成她们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3.1.3经济压力“每年要交纳的学费和住宿费较多”、“找不到合适的挣钱机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分别排第3、7、10位。学生上学的费用一般来自家庭,由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所需费用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则影响更大,他们不仅要面对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她们都是女生,普遍具有爱美心理,要经受更多的物质上的诱惑,再加上部分同学间消费的相互攀比,也会使她们产生很大的压力。
3.1.4学习压力“上课时有的内容听不懂”、“学业任务繁重”、“想好好学但学不进去”分别排第4、6、9位。主要由于医学课程偏重理科,对于女生来说,若想学好,必须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5]。还有部分学生感到所学专业非所爱,使她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矛盾痛苦之中。
3.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3.2.1临床医学系女生在“毕业找工作很难”、“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都比较大,其中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系女生就业压力尤其显著。医科院校本科生的就业单位一般是基层一级医院、较偏远地区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内心期望值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要想分配到较大的二甲或三甲医院,必须要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而临床医学的学制是五年,女大学生本科毕业时平均年龄都要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1~2岁,再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所以她们在就业与读研之间难以抉择。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学制是四年,本科毕业基本都能在二甲或三甲医院就业。因此,临床医学系女生比护理系女生就业压力要大。
3.2.2临床医学系女生在“学业任务繁重”、“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上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临床医学系比护理系学生的学业任务繁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这可能与社会对临床医学与护理这两个专业的职业认同不一样,一般观点认为临床医学的发展空间要比护理大有关。
3.2.3护理系女生在“不知道将来适合什么工作”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通过问卷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表明,护理系的学生尽管在就业上存在的压力不大,但有相当一部分护理学生不热爱护理专业,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毕业后不想从事护理专业,想改行,可又不知适合或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这与我国现阶段本科毕业的护士与大专、中专毕业的护士所干工作一样,她们感到体现不出自我价值有关。这一点提示我们,在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也希望有关部门尽早制定法律法规,使护士能按层次、按职称上岗。
3.2.4护理系女生在“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与护理系女生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有关。由于本科护理学生与临床医学女生相比,学制短一年,毕业后较易找工作,在招生时就吸引了较多的贫困学生。我校临床医学系贫困生大约占到30%~40%,而护理系贫困生大约占到50%左右。
3.2.5护理系女生在“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缺乏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法”方面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可能与护理学生为女性单一性别群体,在平时学习、集体活动中缺乏异性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而她们正处于“青年期”[6]渴望与异往,因此对自己的外形和与异往的方法关注较多有关。觉得“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还可能与护理系学生在求职应聘时,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学生的身高,长相有关。
(1)调查对象: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2011-2014年毕业生225名。
(2)调查方法:自编《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成人教育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
(3)统计分析: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网络,由“问卷星”系统自动统计。
2结果
本调查发出问卷225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按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五个课程群进行学时调整意见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5。
3讨论
临床医学概要是卫生职业学院教学中的重点科教材,也是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认知。职业学院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知识基础、学习动力、操作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学质量不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也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方式。分层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本学院为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于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间对40例学生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效果实施了对比。以下就教学过程行回顾性总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取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选择本学院80例?W生进行研究。纳入标准:自愿配合研究学生,均为女生,且由同一教师实施教学过程。按随机数表法将学生分为传统组(n=40)和分层组(n=40),传统组学生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6±1.2)岁;分层组学生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5±1.3)岁。对传统组与分层组学生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2)方法。对传统组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传统灌输式教学,教师单纯性讲解,学生听课并做笔记。对所有分层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模式:①素质分层:教师在教学前通过学生成绩、档案、一对一交流等相关方式了解学生基础状况,分析总结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实际基础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按不同层次分配不同学习任务,并不断充实学生基础知识储备。②目标分层: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立针对性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临床医学概要课程的重视度。③程度分层:根据学生学习现状、知识储备状况、教学要求等调整课程内容,尽可能减少教学理论深度,以实用为原则,对某类疾病进行授课时,可从疾病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防治过程进行分层教学,并可采取口诀、播放视频、讲解病例等形式辅助教学。④考试分层:将理论考试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题满分100分,选做题满分20分,鼓励学生做选做题,并可将课程考试成绩与学分挂钩,提升学生积极性;对于技能考核采取随机考核方式,总分100分,对于技能表现优秀者可进行适当奖励;每学期进行2次考核,采取A、B卷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考题进行考试。
(3)观察指标。①统计分析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状况。②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状况,评价内容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环境、教师表现、教学质量,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学生教学满意度越高。
(4)统计学方法。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状况分析。分层组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2)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状况。分层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环境、教师表现、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数据分析
1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
1.1数据分析与临床医学教育关系
目前全世界的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比重已达到50%[2],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未来发展。很多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仅仅几年后就会更新,医学生需要掌握获取更多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是背诵记忆现有知识内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参加规范化培养,投入实验研究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可以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床科研。中国人口基数大,任何一家三甲医院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临床科研是很关键的问题。导师可辅导学生通过临床诊疗提出问题,并从临床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1.2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建立科研思维
从临床实践中提炼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再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广泛的文献检索和阅读。导师首先教授学生各种国内外文献的检索方法,并向学生推荐相关文献、指南,让学生就某一专业方向进行大量阅读,撰写综述,还可开展相关知识讲座或沙龙,有利于学生不断的进行专科内容的学习,建立科研思维。
1.3建立数据思维的概念
除了进行Meta分析外,数据分析还有更为广阔的用途。教授学生通过准确的数据刻画模糊的现状,让临床经验有科学的依据支撑;依据已知数据挖掘未知的事实,有一些数据独立看来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汇总起来会给临床医师新的启示,培养学生连续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依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通过对趋势的预测,我们对诊治疾病有更多的主动性,让治疗“未病之病”有了更强依据。
2教授学生多种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
2.1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
有些学生在开始数据收集时一味求多求大,造成纳入指标特别多,但患者难以长期按此要求复查,造成研究难以持续。导师要引导学生精简和集中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研究的是哪些方面,观察的终点事件和结局指标、收集数据的周期是什么,建立科学数据系统。
2.2收集方法和评估
有些患者随访的依从性不佳,随访间隔不一致,而且在不同的医院检查,有时数据单位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告诉学生在纳入目标人群前做好评估。数据是否缺失、如何处理一致性及数据歧义性均需要教授学生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分类和填补,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3数据记录
指导学生使用结构简单、易组织、通用性强的表格。常用工具是Excel,易操作、常见的数据分析工具都支持。不同学生的研究内容、方向并不相同,但数据表要统一,可根据需要采用单样本数据表或多样本数据表,最重要的是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临床数据收集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几届学生的积累才有可能进行较完整的统计,采用统一的数据表有助于进行全面分析时数据的提取。
2.4统计方法选择
基础研究的统计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因为是前瞻性研究,数据比较规范。而临床数据不同,纳入统计前需要评估数据是否属于正态分布,根据样本量、数据类型、结局指标分析要求等选择不同的统计学方法。不同统计方法可能得出不一致的结果,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必要时与统计分析人员一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减少方法选择不同而造成的结果偏倚。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牢牢掌握统计学方法。
3指导数据总结和结果呈现
3.1指导数据总结与讨论
临床数据千变万化,不同地区不同方案都会对临床数据造成影响。因此,只要是真实数据,无论是单中心还是多中心研究,无论是前瞻性还是回顾性分析,亦或是横断面研究或队列性研究,对于学生来说都有内容可进行总结和讨论,导师需要指导他们从纷杂的统计结果中找出关键点。可以从患者自身前后的变化对比治疗方案调整的效果,可以从不同的治疗组比较结局的差异,可以与全国或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库比较找出差距,或为中国临床的指南修订提供部分依据。
3.2数据分析与论文撰写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十分有利于撰写临床论文,有助于改变导师“重科研、轻临床”的观念[3]。在慢性肾脏病领域,数据分析做的较早较好的高雄医学大学附属中和纪念医院,每年有数十篇临床在国际期刊[4]。通过数据分析,能让学生的科研与临床的结合更为紧密,不仅如此,应用科学规范的数据分析后能让患者的治疗随访趋于规范,有助于规范化和精准化治疗和管理。通过数据模板分析图,可提出重点关注个案及更新管理目标,有利于教授学生如何把科学更好应用于实践中,提高临床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临床专科实践能力和临床应用科研能力[5]。
3.3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和演讲训练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高护、护理日语、护理英语专业学生。其中高护与护理日语是一个教学班(89人)作为实验组,即案例教学组。护理英语教学班(90人)作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
1.2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药理学总论、抗菌药物概论等章节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法,在药理学各论中大部分采用案例导入式教学,其中抗消化性溃疡药、抗糖尿病药及抗菌药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讲授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1.2.1案例导入式:在药理学各论中,例如讲授抗心绞痛药时,先引入心绞痛临床病例,再提出药物治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结合多媒体展开理论教学。此法较传统教学法的平铺直叙生动有趣,印象深刻。案例导入式教学占用学时数较少,对总学时影响微乎其微。这是与案例讨论式教学相比突出的优点。
1.2.2案例讨论式:以抗糖尿病药为例。首先教师介绍糖尿病的医学知识,课前一周将糖尿病临床病例及讨论题发给学生。6-8名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由组长组织课余交流与讨论,形成小组内观点。课堂上以每个小组长发言为主,其他成员也可补充。重点讨论病例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各组设计给药方案与病例药物治疗方案异同点,并进一步讨论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最后教师解释争议大的问题,梳理和总结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所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2教学效果
2.1考试成绩:学期末进行药理学结业考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试题中考察识记、理解、应用的知识各占22%,43%,35%,其中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分数占18%。对两组试卷成绩总分及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分别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试卷成绩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案例讨论式教学章节成绩有显著差异(P0.01),即案例教学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2.2问卷调查:学期末对案例教学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评价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案例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案例式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
摘要: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3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比较高年级和低年级临床医学生对PBL接受程度的差异。结果:高年级学生对于PBL接受度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PBL增加了学习工作量和学习压力,应该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展。结论:PBL教学法不适用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课程。
关键词:PBL;低年级;临床医学生;不适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37-0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医学课程,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帮助。它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PBL教学法正在国内医科院校各门学科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事实上,PBL教学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只有41%的医学院校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适用于其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教学,更多的人认为PBL教学法加重了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疲惫。本研究将针对P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调查,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3级和2015级的临床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比较高年级和低年级临床医学生对PBL教学法接受程度的差异,为将来更好更合理地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临床医学系2013级(大学四年级)和2015级(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分别在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学、诊断学等学科接触过PBL教学。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453份,其中2013级216份,2015级237份,有效回收率为75.5%。
二、调查数据
用SPSS统计软件的χ2检验(Chi-Square 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结果如表1所示,当问及问题①“PBL教学法是否提高了你对临床医学的学习兴趣”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84.3%和71.7%的人认为P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对临床医学的学习兴趣,但是高年级(2013级)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低年级(2015级)的学生,χ2=10.240,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当问及问题②“PBL教学法是否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74.5%和59.5%的人认为P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x2=11.508,P=0.001,高年级组显著高于低年级组。说明高年级学生医学知识储备多,更能够有效地利用PBL教学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当问及问题③“PBL教学法是否增加了你的学习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你的学习压力”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71.8%和76.4%的人认为PBL教学法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工作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x2=1.255,P=0.263,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前期准备工作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PBL教学法的确会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疲惫。当问及问题④“是否觉得如果自己的医学知识再丰富一些,会更适应PBL教学法”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89.8%和89.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的医学知识再丰富一些,会更适应PBL教学法,x2=0.074,P=0.786,勺橹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PBL教学法在医科院校开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2.当问及“你认为何时开展PBL教学法合适”时,有117人,约占总人数25.83%,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开始进行PBL教学法比较合适;有185人,约占总人数40.84%,认为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展PBL教学法合适;还有151人,约占总人数33.33%,认为在大学五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开展PBL教学法最为合适。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生心目中比较适用于高年级阶段的课程教学。
四、讨论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可是这些已经在传统课堂学习了六七年的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课,习惯了被教师安排,已经不会主动思考,不会自主学习了。这时,课堂教学改革陷入了瓶颈。如何让学生思维的引擎转起来,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PBL教学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它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外的医学生都是在先接受四年的理工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接受医学专业教育,而我国医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在这些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PBL的课程容量小,一名教师一次课只能指导十名左右的学生,每次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学科,所以PBL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这些都是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大家齐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因为有了较多医学知识基础,更容易接受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利用该教学法提升自己对医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文献检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等低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疲惫和压力,他们没有真正体验到PBL教学法的优点和长处。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几乎一致地认为PBL教学法在大学三年级以后甚至是研究生阶段,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后,更加适宜开展。目前我国正在施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标准、全面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单一将一种教学改革方法盲目地应用于所有的医学相关科目中,PBL教学法就不适用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的相关课程。
五、结论
PBL教学法不适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相关课程教学使用,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医学;消化内科;临床带教;应用效果
循证医学指对科学证据进行遵循的临床医学,其提倡有机结合客观科学研究证据和临床医师个人的临床实践及经验,为所有患者提供最准确的诊断、最安全的治疗、最精确的预后评估。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能够对轮转生的循证医学思维进行强化,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其将来向临床工作进入后良好医疗行为的形成[1]。本研究对我院接收的轮转生60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传统临床带教与循证医学带教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轮转生60人,依据临床带教方法将这些轮转生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实验组轮转生中男性16人,女性14人,年龄20-24岁,平均(22.5±3.3)岁。对照组轮转生中男性15人,女性15人,年龄20-24岁,平均(23.3±3.2)岁。两组轮转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1.对照组轮转生接受传统临床带教,主要进行临床查房、传授经验、技能操作带教,同时将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加入其中。2.实验组轮转生接受循证医学带教,具体操作为:(1)基础知识学习:带教老师将利用网络数据库对文献进行查阅的方法详细讲解给轮转生,使其对查阅方法进行熟练掌握;(2)选择病例:选取消化内科经典病例,轮转生自己提出问题,对文献进行查阅,明确诊治思路;(3)小组合作:每组五人,充分利用科室临床病案及学校数据资源,将研究证据寻找出来;(4)小组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对文献查阅情况进行汇报,针对问题小组提出结论;(5)病例讨论:带教老师讨论并点评病例,同时总结所有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和影像分析评价学生结论。
(三)观察指标。对两组轮转生的消化内科相关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病案分析、科研能力,总分0-100分,随着评分的提升,轮转生的能力逐渐提升[2]。同时,对两组轮转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评定,内容包括教学方法认可程度、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3]。(四)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用(x±s)表示两组轮转生的考核成绩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率表示两组轮转生的能力培养情况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两组轮转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轮转生的实践技能、病案分析、科研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轮转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两组轮转生的能力培养情况比较。实验组轮转生的教学方法认可程度、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循证医学,其主要思想、方法等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医学素质。目前,在临床带教中,循证医学带教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一方面能够促进轮转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其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轮转生的实践技能、病案分析、科研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方法认可程度、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医学带教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好。
[参考文献]
[1]罗秋育,林揆斌.循证医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实践教育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3):19-20.
[2]张利利,赵英政,韩宇,等.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