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价值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自命价值;他命价值
一
人活着一般都有自己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人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不仅实实在在地普遍存在,而且还因人而异或因时而异而有不同的内容。在人生理论里,我们把具有稳定性、综合性、持续性的,表现为非“冲动”之形式的,人在人生方向上对自身意义的价值定位称为“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通俗地说,“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就是人对人生价值的最一般看法或取向。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和实际追求,人们会在纵横纷纭的社会利益关系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不一定一旦完成就一成不变。这,就是人生价值①的择定。
当然,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时,也往往会对别人的人生价值定位作出期望和预设。也就是说,人们一般不仅会对自己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而且往往会对他人尤其是对其亲近的人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这,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择定。因为人的存在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必定既具有自我性,又具有非自我性。
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其基本原则是利倾性原则。从个人角度说,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定位是围绕着人自己心理认定的利益进行的——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也包括以社会为中心并内化为自身需求的利益,它都直接或非直接、直观或非直观、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价值主体的利益倾向。
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依择定主体划分,可以分为自为和他为两种,即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两种。自命价值就是自己心理择定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他命价值就是他者择定而赋予个人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按价值择定主体的实际状况分,他命价值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我谓之“单性他命价值”。“单性他命价值”是指特定的社会个体对某一社会成员即对真正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其择定主体通常指一两个数的亲属、老师、朋友、同学、同事等。单性他命价值的择定主体一般与真正的价值主体关系较亲近,对价值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第二种类型我谓之“合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成员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如某一单位、某一村庄、某一城市社区对某人的价值期望。这种社会群体和真正的价值主体在空间上较接近,能通过社会言论等对价值主体的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较直接的影响。第三种类型我谓之“复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是指整个社会尤其一个国家内的社会整体对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这种价值期望一般通过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舆论倾向对价值主体的人生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相关的影响。
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因择定主体与真正的价值主体的亲近性不同,而一般情况下呈现出具体性、直接性递减和抽象性、间接性递增的排列趋势。特别是复性他命价值,因为它是整个主流性社会文化对价值主体的一种最普遍、最一般的价值期望,所以它往往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符合一般社会历史进程的价值期望——这里假定主流性的社会文化就是最合理的社会文化。当然,应当说明的是:文中把他命价值分为单性、合性、复性三种类型,是为了分析相对于价值主体的他者对价值主体自我价值定位的不同影响力,即为了分析非自我价值期望的多样性。实际上,三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
为了深入地认清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问题,下面再来详细分析人生价值观中的自命价值这一内容。
人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定位和追求,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物利的享有,第二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名位的享有,第三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道义的享有。鉴于从最一般意义上讲名誉追求、地位追求和道义追求也是一种利益追求,我们为讨论的需要就把这三个层次分别简称为“物利实现”、“名利实现”、“义利实现”,并把其价值定位的对象性体现分别称为“物利”(物质之利益)、“名利”(名位之利益)、“义利”(道义之利益)。
物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物质利益的享有;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的享有;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道义的享有。而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追求一般也就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换句话说,具体的实际利益一般情况下的非共享性和非共生性,决定了对他人、对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往往同时就也是对自我实际利益(尤其是非精神之实际利益)的付出。当然,这里的“义利实现”是泛指一切自觉地把实现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为自我人生价值追求的价值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他人或社会给予的荣誉、地位、尊严等精神性利益,一般就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出自己的付出;要实现自我认可也是社会认可的社会道义,一般也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自己的付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付出。可见,名利实现的层次是对物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义利实现的层次呢,也是对名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物利实现为享有直接的物利,名利实现为享有外在的名誉、地位,义利实现则为享有社会道义及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进。每一种层次的超越,都是对自我物利的相对否定和对他者物利的相对肯定,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实际上,在进步而合理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评价下,要获得他人、社会的巨大承认,要获得外予的名誉、地位、尊严,则他必须为他人或社会作出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创造,更多的成就,更多的付出。如果说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还不是一种真正高尚、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那么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则是一种主要为他人、为社会谋福祉的高尚而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了。义利实现的追求是对自我能力实现的追求,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的追求,它已经提升到了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人生境界,而把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潜能并以此来推进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这种义利实现的追求的最重要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物质利益,也不是为了社会名位,而是为了他人的福祉,为了社会的福祉,为了自我认可的一种道义或事业。可以说,借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本文所论及的义利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合乎社会道义的自我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人生的利益指向和社会道义的利益指向相吻合的人生价值追求。
把自命价值分为三个层次,也是为了讨论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单个的人往往既有名利实现的追求,也有物利实现的追求,甚至还有义利实现的追求。但我们认为一般一个人只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并且这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在人的一生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物利、名利、义利实现的归纳与分类,也不能完全包括所有的人生价值取向类型,比如某些艺术的、宗教的人生追求,其主导性的人生价值定位往往既不在于物利实现,也不在于名利实现,更与所谓的社会道义的实现相距甚远。也就是说,有些人的人生价值定位及实际追求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间,也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外,也可能是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
总之,从整个社会来看,自命人生价值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层次相关的上述三种基本类型。而从社会个体来看,自命价值也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一样,都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三
很明显,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生价值定位或人生价值期望,两者往往是不一致而有冲突的。自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社会个体的自我利益要求,最能体现社会个体对自我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追求;而他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他人、社会的利益要求,最能体现他人、社会对个体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各种人生价值观的矛盾和困惑,往往恰恰发生在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发生在自命价值和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的各种冲突甚至是他命价值的内部的各种冲突中(如下图)。特别是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是社会整体对个人人生的最一般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它与自命人生价值的内容往往具有最大的差异和距离。自命价值最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具体性,而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最具有非个体性、非直接性、非具体性,自命价值与复性他命价值往往也就存在最大的矛盾和冲突。——本文的“复性他命价值”这一概念与传统人生理论中的“社会价值”这一概念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人生价值矛盾关系图②③
A:自命价值B:他命价值B1:单性他命价值B2:合性他命价值B3:复性他命价值
在承认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事实是两回事的前提下,通过对人生价值定位的自命和他命的区别,通过对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各自内容的分析和相互关系的考察,我可以看到他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可以看到自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而一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实际矛盾和心理困惑,就存在于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存在于具体的自命价值之内容和具体的他命价值之内容在排列组合上可能构成的种种关系中。依据我们现有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利益倾向,则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应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超越,从物利实现向义利实现发展,从而不断地与他命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类型——“复性他命价值”趋于吻合,也即与主流社会赋予的价值期望趋于吻合。只有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尤其自命价值和复性他命价值双向运动,特别是自命价值向复性他命价值趋向运动,自命价值与他命价值的实际紧张关系才能得以缓和或消除,自我和他人、社会的多维关系才能得以协调和统一。
【注释】
①本文文中的“人生价值”是“人生意义”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人生功过”意义的人生价值。前者属于人生观,后者属于人生事实;前者指向人生的未来,后指向人生的过去;前者存在于人的主观心理中,后者存在于人的客观事实中。本文的讨论,都是在人生观的层面上展开,而不是在人生的实际功过层面上展开。
另外,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与人生目标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是不尽相同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固然也是一种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但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是一种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它与具体的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是有差异的。抽象的这种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高于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但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又对象化地体现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体现在直观、具体的人生目标上,甚至更直观、更具体的一些生活目标上。
【关键词】幸福 体认 生成 追求
幸福问题是一个人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从个体体悟、客观生成、追求与创造等几个方面阐明幸福的含义和本质,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的理解。
一、幸福在于行为主体的个性感受
幸福是人作为行为主体对其当下生存状态及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是人的个性化感受。每一个人都因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而精彩,幸福也正因个体存在的独特性而表现出其丰富性和多样性。
人对幸福的认识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哲学 发展 史上,大多哲学家对幸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苏格拉底、柏拉图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德性,德性就是幸福。伊壁鸠鲁则认为,快乐是人生的起点和最终的目的,幸福就是拥有快乐的生活。奥古斯丁认为,幸福就是你得到了你所欲求的一切东西。我国古代先贤孔子认为,幸福是高于任何物质生活和境遇本身、超越富贵贫贱之上的一种心理体验。老子指出,人们只有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 ”的原则,顺其自然,才能过上“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幸福生活。
每个人由于先天条件的差异,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不同,对幸福的理解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要有很多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要拥有较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也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佩的人。
幸福与人的主观需要有关。康德认为:“各人究竟认为什么才是自己的幸福,那都是由各人自己所独有的快乐之感和痛苦之感来定。而且,甚至在同一主体方面,由于他的需要也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参差不齐,因而他的幸福概念也随他的需要而定。”当一个人饥肠辘辘的时候,一顿美餐之后,他会感觉很幸福;疲惫不堪的时候,让他美美地睡上一觉就是幸福;患病的时候,他会把健康看作是最大的幸福;一旦成了囚犯,自由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强烈渴望的幸福。
人在不同年龄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孩童时期天真烂熳,拥有最自然、最原始、最为真实的幸福。随着年龄的增长,受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幸福就像罗素描述的那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就是“衣食住行、健康、爱情、成功的工作和来自同伴们的尊敬。对某些人来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而大多年迈的人则认为,身体健康,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是幸福。
二、幸福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人们对幸福的主观体认是多视角的,多元化的,但“幸福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幸福首先应当是一种存在(或客观状态)”。幸福是一种客观生成,它内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幸福是现实生活的意识反映。幸福是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观体验,是一种意识活动,而人的意识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幸福不是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有同一,不像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也不是费尔巴哈完全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感性客体,而是生成于生活实践基础之上的思维和存在的辩证统一。不存在纯粹的幸福概念,不存在脱离人们实际生活的幸福。
幸福具有客观的内容。幸福是人对人生价值实现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其内容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从幸福的角度出发,可概括为元价值、工具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四个层次。人的元价值,就是人的生命价值。工具性价值指物对人的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物的条件,但物对实现人生价值起的是手段和工具的作用,因此属工具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去理解人生价值和幸福。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必须将个人和他人融为一体,和社会融为一体,得到社会的评价。精神性价值是反映幸福本质的价值。从幸福是一种精神活动的表现来说,人生的精神性价值和幸福是等价的。故而,幸福不在彼岸的天国,不在生命消失后的极乐世界,就在人的现实生活里。
幸福需要现实条件。幸福内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实现是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的。一是人的生命存在。“任何人类 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的肉体性存在是价值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命的存在,一切都无从谈起。二是物质条件。人活在世上的第一个欲求就是对物质的需要。物质财富能够给人们提供生活、娱乐、安全、 教育 、健康等方面的自由;能够给人带来生活的满足感和事业的成就感;能够使人有更多的选择和追求幸福的机会等。物质享受可以满足人很多方面的需求,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物质追求本身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社会上很多人把金钱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及成功的主要标准。
三、幸福在于不懈地追求与创造
幸福在于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悟,寓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之中,关键还在于如何去追求幸福、创造幸福。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首先要选择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才使自己得到所选择的内容,变成这样的人。
人生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前方有了目标,它就会朝着目标不断前行。确定人生理想,要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理想,经过努力实现后,人生价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实现,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然后,再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超越,逐步达到人生的全面展开和人生价值的全面实现。
要用心体验。生活是一种事实性存在,一个人对生活是否感到幸福,关键在于对生活的体验。要有自信,用饱满的热情和勇气投入生活,认真品味五彩缤纷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惊喜和幸福。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把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在成功的喜悦中收获幸福。要享受生活。用好的心态迎接每一个初升的太阳,每天都有新收获,对生活有新体验。要不断超越,做精神的主人,做思想的主宰,不断地突破自身和现实生活中外在条件的限制,追求净化心灵、内心宁静的高雅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幸福是人人所向往的境界,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作为每一个具有理性的人,对幸福应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性向和志趣,理智地选择生活,规划人生。积极过好每一天,紧紧抓住幸福,不懈地创造和追求幸福,悉心体验幸福。
参考 文献 :
[1]老子.《道德经》第80章.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
[3]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文化 艺术 出版社,2005.
[4]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 理学 引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 思修与法基 教材体例
“思修与法基”教材自2006年8月出版后,教材编写组先后出版了2007、2008、2009、2010、2012年版修订教材,每次教材修订,都是为了使教材能够及时反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但总的来说,教材的基本框架没有变化,都遵循了先修养后道德再法律的逻辑顺序。在“修养”部分,传承了从理想信念到爱国主义再到人生价值的顺序;在道德部分,则是从道德基本理论到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法律部分,则是从法律的基本理论到具体的法律制度的逻辑结构。在教材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材的每次修订虽然反映了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但对教师教学影响较小。但此次2013版教材的修订,则在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往版本教材的体例,对教师教学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2013版教材的研究,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另外,从2013版教材的修订来看,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把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合并作为教材的最后一个教学章节。这也说明在坚持“思修与法基”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对教材章节做适当调整,以更好适应教学需要。2013版教材的修订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成果。
一、2013版“思修与法基”教材的修订
2013版教材改动较大,在体现了十最新精神的基础上,从原来的八个教学章节缩减为七个教学章节,教材的逻辑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绪论部分的节结构发生了变动,相关内容进行了合并,增加了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课程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教材第一、二、三、四章教学顺序没有发生变动。其中,第一章理想信念部分,增加了党的十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在第一章第二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把原绪论第二节第一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移至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目。第二章,把章节标题改为“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将原第七章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移至本章第三节作为第五目。第三章人生价值部分作了细微调整,将第一节第一目由原来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调整为“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将原第二节第一目“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相关内容调整为第一节第四目“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第四章教学内容变动不大,主要是对章节标题做了调整。教材后半部分改动较大,把原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合并为“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作为教材的最后一个教学章。新设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下设四节。第一节的节题为“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第二节的节题为“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包括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第三节的节题为“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删除“我国的国家机构”。第四节的节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的内容,设三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新设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二、对2013版“思修与法基”教材修订的一点思考
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本次教材修订最大的亮点在于把原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合并为“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作为教材的最后一个教学章。在原教材中,第四章在讲授道德的基本理论后,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分别讲授了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在第七章和第八章又开始讲授法律的基本理论。这种教材体例使道德观的教育逻辑思路和法制观的教育逻辑思路不一致,道德观的教育逻辑思路是从抽象到具体,法制观的教育逻辑思路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并且,在没有讲法律的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就直接进入具体法律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法律规范上形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在已经讲授了具体法律规范后,再去讲法律的概念和本质,在逻辑上也有颠倒的嫌疑。2013版教材修订合,不仅保证了逻辑的一致性,也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并且能够体现“思修与法基”教学的教学目的,即用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来调节和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把教学目的最终落脚到学生行为的改变上。
但根据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新教材在教材体例和教学内容上还可以做一些适当调整,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下面就谈一下我对2013版教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从宏观上来看,2013版教材在教材体例上做了较大改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思想修养”部分,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章,“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从逻辑上看,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联系较紧密,爱国主义相对来说是个比较独立的教学内容。而且来格来讲,爱国主义不属于个人思想修养部分。教材39页“爱国主义”概念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可见,爱国主义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我建议可以把第二章“爱国主义”调整到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之前。在教材内容上,除了讲授爱国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外,可以增加一个教学内容,即我国关于爱国主义的一些法律规范,如宪法和刑法中关于爱国的一些法律规定,还可以讲授一些有关爱国的专门法律规范,如“国家法”。讲授了爱国主义的道德要求后,接着讲授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如爱国主义基本要求中的“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公共道德中“保护环境”具有一致性,“爱骨肉同胞”和公共道德中的“助人为乐”、职业道德中的“服务群众”、家庭道德中的“尊老爱糼、邻里团结”具有一致性。
第一章“理想信念”和第三章“人生价值”在理论逻辑上有所冲突。从逻辑上看,一个人理想的确立、信念的形成,本就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而且,一个人的理想和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重合。因此,我认为从理论逻辑上看,应该把第一章和第三章教学内容置换。
第五章和第六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逻辑问题比较突出。如第五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和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概念有待界定,二者的关系有待理清。教材第123页“我国制定和实施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法律制定和运行的始终。”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教材第152页“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从法治理念的概念上看,似乎和“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有所重合。第五章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和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逻辑上也存在问题。第四节第三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包括七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中“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第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因此,从逻辑上看,不应把“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学内容之前。原教材是把宪法和其他法律部门都放在“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教学章之下,逻辑上很清晰。我建议新教材可以借鉴这种做法,把第三节“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放在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作为第四个教学目,或者把第三节和第四节顺序置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个人利益 道德底线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1 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分析
1.1 相关概念的分析
个人利益包含在利益之中,是指单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身体的保存和健康,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正当个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虽然也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但它不是社会化的需要,而是个人自身欲望、需求不断扩大膨胀所致,最终也不适应社会化的需要,会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底线是指最后界限,最低标准。“所谓道德底线,就是守卫人的最基本的尊严、良知的最低防线,也就是使人不至于堕落为禽兽的那条最后防线;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符合善的最低、最基本要求,而履行的基础性道德义务。每一种文明都必须具有道德底线,只有这样的道德底线存在,才能防止人的集体性道德犯罪与无意识全面堕落。”①底线道德一般以“不准”、“必须”等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1.2 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
第一,个人利益是道德底线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人最基本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确保道德的实现和道德底线的存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或道德合理性要求如果忽视了人们的个人利益,或者抹杀了人们的个人利益,那就说明那个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底线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第二,道德底线制约着个体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不仅仅限于最基本的生命保障,在这些基本利益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个人利益不能也不会这样无限度地发展下去,有制约它的工具,这就是道德底线。
第三,个人利益和道德底线相互促进。一方面,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有道德底线的限制,遵守道德底线刚开始或许是被迫的,但随着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遵守道德底线会由被迫变为自愿,由单纯的追求个人利益转向在为国家、集体、他人做出贡献中实现个人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不断制止不合理的个人利益,自觉意识越来越强,道德底线的水平也必然会随之提高。
2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意义
2.1 对个人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在合理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获得是受道德底线的制约的,道德底线会制止个人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是个人在追求利益过程中的一条警戒线。
另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手段。正确的手段是不能突破道德底线的,因此个人利益必然是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来实现的,这样也便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2.2 对国家和集体的意义
第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要以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为前提。
第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个人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道德水平。这样,人们的行为活动已不是单纯的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
3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原则
第一,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原则。这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最基本原则。对于个人利益的正当性问题的标准有这样一种出于对人性的一般事实的理解。“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社会现实中那些能够维持个体生存的最低需求的个人利益,或者以那个历史时代或社会现实的经济水平来衡量的可提供给个人的、与历史时代或现实社会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个人利益,都可看作是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②
第二,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原则。“选择的道德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目的的善恶高卑之中。利己主义的目的,必然支配着利己主义的行为,体现出利己主义的价值;利人的目的必然支配着利人的行为,同时也体现着利人的高尚价值。”③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没有手段,目的只能停留在意识中。因此要严肃认真的选择手段、使用手段,决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第三,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限度原则。我们追求个人利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进一步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么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严守道德的限度――道德底线。
注释
①陈壁生. 文明的道德底线[J]. 社会科学论坛 ,2004(6).
一次客户访谈,让我多年都不能忘记。这是一家集成商,经常要到现场给客户安装机器设备。这项工作由工程部负责,每个员工全年有近300天时间在客户现场,给人的印象最忙最辛苦。而事实上他们在外的工作时间几乎一半以上都用在“等待客户做现场准备”上了,员工们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样可以多拿出差补贴。
这件事提醒我:真正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高层宣称的、写入员工手册的不是一回事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
这涉及企业文化的根本――企业价值观。它包括人生价值观与业务价值观,前者属于道德理性,后者属于工具理性,二者必须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是,现在的企业文化只在业务价值观上下功夫,通过量化指标和业务流程重组,把工具理性的逻辑不断推向极致,而在人生价值观上却无所作为,认为这属于个人修为,企业无需过问。正如现在这场金融危机,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业务逻辑脱离了道德理性的制约。华尔街衍生证券的设计者虽然云集了全球最优秀的数理专家,能设计出最安全、最有利可图的证券品种,但是当这种工具理性走到极端时,就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近邻日本,被称为“经营之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直接把“做人何为正确”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根本标准,把“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作为经营理念。稻盛先生认为做这些,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哲学理念”,只需要“类似于‘不撒谎、不欺骗、要正直’等教育小学生的最基本、最朴实的伦理”。正因为这样,他所创办的京瓷和KDDI两家国际化大公司才能在金融危机下屹立不倒。
稻盛先生经营哲学的根就在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中。孔子曾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些简单明白的道理在中国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
一个深刻的管理学、人类学、宗教学的道理是:组织寻求价值,成员寻求归属。所以,优秀企业文化的关键必须建立在“做人何为正确”的基本价值观上,让它作为组织的基因渗透到企业的业务价值观中,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大脑中,成为每位员工为之自豪的力量源泉和自觉追求,这样员工才能有真正的归属感、安全感,才能真正的安身立命。做到这些,企业就产出了社会最急需的正直、高尚的人而不仅是合格的物质产品与服务。
一、分析教材,注入生命教育的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既不是冷冰冰的知识框架也非枯燥乏味的概念,其实生活化的课本在理论知识的背后还蕴藏着人生的启迪和生活的选择。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相关内容时,我不仅从生产与消费、价值与价格、消费预期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更重要的是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更进一步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学会感恩父母的给予和馈赠,懂得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学会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育,学会奉献。在教学《政治与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内容时,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分子,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亡都和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积蓄成人、成才的力量。
二、为生命教育打造自由的发展课堂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打造自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获得和生命真谛的体悟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在教师创建的课堂环境中感知和自我发掘的。那么,如何才能创建有效的生命教育课堂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打造师生平等的课堂,创设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以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我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提出问题:“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中就“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公平?”让学生对问题展开辩论。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担任仲裁小组进行分组辩论,答案的精彩超出了我对课堂的假设,同时我也参与了反方小组的辩论,通过师生平等的辩论实现了情感的交流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正确地认识了我国的民族政策,认识到了民族平等、民族和谐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祖国的强大需要我们各民族人民形成血浓于水的兄弟之情,互相尊重、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其次,在课堂中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道德上得到自由发展,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体味文化、感知生命的地方。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时,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这一知识点,我设置情景“一名优秀的农村大学生在暑期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名五十多岁的掏粪工人掉进了粪池,他跳进去救了老人却牺牲了自己。”问题设置“用栋梁之材的生命去救普通的掏粪工人的生命,值不值?”学生针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深处,他们明白了讨论其实是在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仅在于他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还要重视对社会的精神贡献。社会的进步不仅需要高楼大厦、高铁飞机,更需要道德模范、社会楷模。社会道德的丰碑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倒下的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三、借助生活与时政,展现人性的光辉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有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把我们的生活带进课堂,拉近课堂和生活的距离,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教育身边的人。如,我在教学《文化与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知识时,以传统“孝”文化为背景设计课程,课程重点借助本校学生茹某某背着妈妈上学的故事来讲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该学生用自己幼小的身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去支撑自己残缺的家庭,在求学的道路上始终带着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感受人性之美、体悟生命的价值、理解人间美丽的亲情、感受“孝”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也要关注时政、关注国情、关注国际变化,坚持与时俱进也是课堂增强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如,我在教学《政治生活》中“当代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战争中难民的处境和一名十五岁的男孩在战争中的无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创建和运营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期望每个员工为企业作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多价值。同时尽量压缩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而具体到企业员工个人,为企业工作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得到经济来源,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能够得到企业认可,获得更多回报。
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和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紧密相连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兼顾着企业与个人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中,应该把社会责任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融汇进来。企业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资产。一个成功的企业总会不断完善管理、人才制度,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给员工以明确的方向感,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让优秀人才愿意留下来为企业服务;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所高等学府,能够提供很多学习和培训机会,让员工总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有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企业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反过来,员工的成长和进步也会带动企业全面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对个人而言,对企业要做到忠诚、责任和价值等同,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做人的准则。任何一个员工,如果没有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念和价值观,他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追求最大利益,实现人生价值,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个人价值是人生的支点和基石。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价值不等于个人主义。个人价值是一个表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概念,它来源于劳动和创造。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要看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积极投身到工作当中,将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利益相统一,其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企业是个人价值实现的舞台,每个员工的价值是建立在企业价值之上的,脱离企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为空谈;同时,企业的成功源自于每个员工的劳动付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们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人生价值的实现已不是仅存在于心中所想,他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都做出努力,通过自我审视以及对整个企业的审视,确立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时刻关注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并且不断的学习充实,以提高自身面对这些变化的能力,最终在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成功、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我们每位员工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统一起来,本着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发挥自身优势,以便做的所有事情,都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功能;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14-02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与让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教师要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挖掘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德育功能。
一、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相关教学内容,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首先,在“职业”概念的讲授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的灌输。职业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获取合理的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个人从事一定的职业,就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而社会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才能正常运转。其次,在讲述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并不就是规划自己,必须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发展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融为一体。最后,在讲述专业、学业、就业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爱好和国家需要及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立志献身其中。
二、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课本中单独有一课讲职业理想的作用,在讲课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社会理想是通过具体的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活动实现的。为避免空洞的宣教,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前让学生收集与理想有关的名言,课堂上集体朗读。例如:“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理想是人生的太阳。”“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有理想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同时,在讲授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袁隆平、李登海等人的故事启发学生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理想时,不仅要考虑到个人的成功和富足,更要树立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理想和信念。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道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中渗透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职业价值观的教学中渗透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价值是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同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相融合,要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灌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人人能成为有用之才,对社会作出贡献。教学中要通过中职毕业生奋斗拼搏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有特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掌握了特定技能的中职生只要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积极向上,勤学苦练,就能够成为被社会、被公众认可的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教学中渗透成功教育,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我们的学生既有既有积极的追求和成长的渴望,又有小学、初中反复考试“失败”带来的自卑、颓废。以“失败者”的心态接受教育的学生,难以珍惜在校学习生活;以“失败者”的心态走上社会的毕业生,难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实施成功教育,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帮助学生树立起“成功者”的信念,引导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尝试:第一,课程介绍完毕后即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通过本校毕业生的成功事迹,给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读中职学校一样有前途的理念。第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功。通常人们认为成功就是拥有权力和财富。如果按这样的理解去追求成功,势必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成功遥不可及,丧失信心;二是肓目追求,急于求成,出现浮燥情绪。因此,必须解释成功的概念,正确引导学生。笔者认为,对中职生而言,成功就是做适合自己的职业,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经过努力达成职业目标的实现。第三,教学中,穿插播放励志歌曲,分享励志故事。通过励志歌曲和故事,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引导他们从失败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恢复自信。第四,在认识自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身条件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专素质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我的优点,树立奋发向上的信心;在比较中主动“找差距”,确定提高自身素质的措施。最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通过游戏、比赛、教师评语等方式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时常有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通过以上成功教育,调整了学生的心态,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失败,恢复了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成功者”心态开始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五、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教材中涉及职业素质的内容。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中职生如果不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仅凭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应付目前的工作,很快就会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现有的知识与技术,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不断进取的学习意识,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抓紧业余时间进修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结合所学专业,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争取美好未来的规划。如何发挥该学科的德育功能就成了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使学生在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姚贵平.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黄艳芳.职业生涯规划[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竺辉,夏如君.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职校德育整合实践[J].职业教育,2010,(1).
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则追求其他东西,例如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事业上的亿万富佬,但生活却十分朴素,例如那位宜家全球总裁,这个富豪老头始终开一部普通旧车上班,钱赚得再多也不会想到买什么高级轿车。不少西方人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追求什么,物质生活得如何,可以完全不在乎。每个人都追求自己觉得值得追求的价值。然而,中国人的人生追求相对而言颇为单一,而且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例如,中国人购轿车,只要有条件,一定要购气派的。其实,在巴黎,人们很少想要通过购豪华轿车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连日本人韩国人也比我们中国人在生活价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丰富些。
我在日常生活中对当今中国人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同质化有着深切的体会。记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车坏了,正在车摊修车时,放在车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学史》给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像是突然发现外星人似的惊讶地看着我,并自言自语地说:“哈!哲学!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在读哲学!”
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这位市民周围确实长期以来没有人对于纯粹属于人文领域的事物有兴趣,否则他不会把我看成异类,并且如此真切地感到惊讶。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只追求同样的价值。他无法理解别人追求一种与他不同的价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现正是他的人生态度的一种最自然的反应。我绝不是想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所有的国人都会与这位市民一样做出同样的反应。我只想以此来说明,中国人在人生价值方面,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元化、板块化、同质化现象,中国人的价值观分化程度很低。
记得几年前,电视上有一个《亲情》节目,有一期说的是一个成绩优良的湖南高中生,性格内向,喜欢哲学,而不愿读家长硬要他报考的土木建筑系,他放弃了考到一半的高考,回家后老师、同学甚至心理医生都说他有精神病,在人们看来,成绩那么好,放弃考大学不是神经有问题是什么?七年前,郁郁寡欢的他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这件事确实发人深思,喜欢哲学而不愿考理工大学,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前面提到的西方国家,决不会有人认为是精神不正常。而在中国,文化价值是如此的一元化,凡是与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人生价值态度不吻合的,人们就会把它视为异类。这种一元价值观,在“”时期是如此,在今天同样如此。不同的只是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前后时代有所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