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和谐医院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不动摇,创建医院发展文化
三年来我院坚持抢抓机遇求发展,着力把握医院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医院有了巨大的发展。靠发展实现了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要求;靠发展增强了医院综合实力,实现了医院振兴;靠发展坚持医院各个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还是靠发展,进一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2007年3月28日成功地托管了南京市第三医院,使之成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院,实现了医院规模的优质扩大,为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打开了绿色通道。经过二年多的建设和改造,儿科和妇产科整体搬迁东院后拓宽了医院多个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儿科由过去的1个病区发展为独立的儿童医学中心,设置了4个病区,并在2008年成功开展了十多例小儿心脏手术,儿童医学中心已经发展为儿童医院于2009年7月成功挂牌;肾病医学中心在东院建立了仅次于总医院规模具有75张床位的透析中心,受到服务的病人由几十个发展到二百多个病人;眼视光中心整合了东院和本部的门诊和病房,达到了无缝对接一条龙服务,规模扩大成了有完整病区建制的独立专科;妇产科整体搬迁在东院打造出集服务、管理、业务一流的妇女医疗保健中心,并设置VIP高档病床;一个崭新的皮肤激光美容中心已经服务于广大的患者并有了长足的进步;东院的病床数由托管初实际开放100张左右发展到现在超过300张,且床位使用率稳定在100%以上,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消化医学中心在本部由1个病区扩为2个病区基础上,拓展了消化医学领域的医疗创新和研究,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有举足轻重的席位;我院建立了高平台的中心实验室,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发展项目;肿瘤内科获得南医大校重点学科,胸心外科开展了近百例心脏手术,填补了医院空白;在2008年和2009年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共1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级以上科研立项15项,SCI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439篇,科研和取得了我院发展史上空前的好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南医大实习中期教学检查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卫生厅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院本部的病床数由500张发展到690张,床位使用率在98%以上,经常超过100%。东院和本部的病人数经常保持在1100名以上。我们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提高技术实力来推进医院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医院的发展,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院工作,使医院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前年我们成功创建了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今年9月创建“三甲”医院获得成功,这一里程碑意义的硕果,为创建“三甲”基本现代化打下了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也为跨越发展拓宽了绿色通道和确定了前程似锦的发展蓝图。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护员工为本,切实创建医院发展文化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营造医患相互诚信的人文环境,把诚信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1],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就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工作的优劣,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作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为病人着想,尊重、关爱、方便病人,切实解决好群众就医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服务文化。我院连续多年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方面,开展了以“感动病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展“满意窗口”服务竞赛活动;开展党员配戴党徽示范岗活动;开展“爱心使者”和“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建立联系人制度,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临床交班;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工人先锋号”等争先创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使患者感受到了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医院精神“至精至诚至善至爱”体现,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要以医护员工为本,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优化发展医院医疗事业平台[2],创造让医护员工舒心、满意、和谐的工作氛围,把员工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方面,大力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开展院训、医院精神的征集讨论确定活动,医院近三年每年元旦、国庆举行升国旗仪式,全院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自发参与,极大增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力度;制作具有院训、院徽的信封、纸杯;开展评选医院十件大事等,增强了职工的自信心,弘扬了医院发展文化的精神。举办各类干部管理培训班,聘请国内外知名人士进行医院文化、服务、管理、安全等多方面专题讲座,职工服务礼仪培训班,选送临床业务骨干参加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和英语的学习,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和护士长轮岗,促进了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快速提高。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医院快速发展,推进持续创建医院发展文化
医院三年多来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继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建设了医院发展文化,在发挥医院发展文化作用中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及时完善确定发展思路,为创建医院发展文化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基调。在近三年的医院职代会上,逐步完善了医院的发展思路是“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个三年、四大任务”,这是经过几年艰苦实践并反复调查研究提出的,切合医院发展实际,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大大加快了建设医院发展文化的速度。
(二)2009年3月起参加第二批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医院发展和建设医院发展文化插上了翅膀。医院党政组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发现问题,查找弱项,形成共识,迅速采取积极举措,为创建医院发展文化筑基加柱。
1、针对查找出的当前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院、科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兼顾能力,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开言路,转变作风,全心全意地为群众服务,真心实意为医院发展谋划。2、努力破解制约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检查梳理医疗科研现状,找出不足或短板,充分利用医疗科研等技术合作平台,提高我院医疗技术含量,完成拾遗补缺;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优势学科的建设,努力创建省内领先品牌;加强与南医大和其他附属医院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病源,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医院科研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建立门诊VIP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建立年轻医生门诊能力培养机制,增加医院门诊量;建立吸引人才、鼓励科研激励机制,切实做好吸引留住并用好人才的实质性工作;营造严谨治学的学风,培养造就一种富有人文底蕴的医院精神。3、加强医院人文精神和学术氛围,培养医疗临床科研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开拓科研视野,力争在科技创新中有所突破。今年聘请了省内各大医院著名专家为全体医务人员做“学看病”系列讲课,培养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名医、大家形象。倡导各科室各专业要主动努力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容忍不同思路、多种风格的学术争议,创造宽松环境让各类人才发挥最大作用,以建成学习型服务型人文医院。4、创新医院服务亮点,让细节体现办院宗旨、服务理念、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也能反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效果。医护员工在和患者接触时,都要注意说话语气、态度和脸部表情等细微动作;建立全员培训机制,加强全院职工的多层次培训;在部分病区开展无陪护试点工作,更好的提高医院管理水准;建立后勤服务中心,使社会化服务走在前面;加强护工管理,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护工队伍;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建立医院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保证了院区内各级组织的统一和协调一致。5、抓住医药体制改革机遇,加快医院发展,科学规划医院发展,突破固有发展思维,“南扩工程”从启动、立项、批准、动迁,进展速度惊人,尽早再建一栋新楼,主要用于特色学科、教学、科研等整体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良性发展;继往开来,今年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既奠定了医院在医改中所处的进取地位,也规定了正确地发展方向,更为医院发展文化建设创造好了最佳时机。
总之,我们只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能把医院发展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就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永远前进在辉煌发展大道上。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作者简介:蔡玉坤,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应用文写作 双师型教师 中高职贯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79-02
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面临的新形势
1.应用文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相交叉,与各行各业结合度日益紧密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虽然学科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又与时俱进地出现了许多新的文种,而且应用文写作愈来愈与具体行业紧密结合,分类有不断细化的趋势。如陈纪宁主编的《新编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已经按照适用范围将应用文划分为十类。虽然已经划分如此细致,但与我校所涉医技类专业相关的职业应用书写样本几乎没有,如我校已开设的《护理实用写作》等医护类文书还尚未涉及,与口腔、检验相关岗位对接的文书更加稀少。
2.新的培养模式不断涌现,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要积极转变或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来适应社会需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中高职教育贯通与衔接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从2010年至今,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部分地区,已经先后有几十所职业院校开展了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并日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面对中高职教育贯通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应用文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新的专业不断开设,应用文写作有边缘化的危险
首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人文类课程相较于专业课程来说不是最重要的科目;而应用文写作作为人文类课程之一,又不是重中之重,其地位素来难以与语言类课程相抗衡,这一点从课时量的安排和学生的喜好程度上就可以反映出来。其次,当前就业导向,强化专业、岗位对接是职校办学的指导方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行业、新的社会需求,职校越来越灵活地设置新的专业与课程;与此同时,随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的提升,人文类课程中的语言表达、语言交际类课程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欢迎。再次,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其日后安身立命之本。最后,对于职校教授应用文的教师来说,这门课程没有政策倾斜,学生不重视,理论上不宜讲得过深,实践上又缺乏机会锻炼,更不像专业课程背后有强大的行业支撑,导致学科发展速度受限。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应用文写作在职校的发展,因而有边缘化的危险。
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机遇
1.课堂所教与岗位所用衔接不紧密,动力不足
高职学生写作基础薄弱,能力不高,本应当努力补足短板才是,可事实上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热情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应用文写作对口的主要是文秘、宣传等岗位,而职校毕业生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希望从事这类职业,再加上大多数单位或企业的专业技术岗位对应用写作能力要求不高,甚至有些专业技术岗位很少或几乎用不到应用写作,这给不少人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应用写作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虽然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都承认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与有凭有据的专业技能与显而易见的口头表达能力相比,写作能力不显山不露水,更像是一种隐性能力,在就业压力下,职校生的当务之急当然是发展显性能力,因而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动力不足。
2.课堂讲多写少,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急需更新和改变
应用文写作本来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现在的教学情况是,教师理论讲得多,学生动笔写得少,学生实践锻炼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的产生是有原因的。首先,教师教学时间及条件有限。应用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可一蹴而就,传统高职三年制的培养模式,往往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学习应用文写作,限制了应用写作能力长效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如一些实践性强的应用文(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由于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课堂上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意愿不强。有些应用文体,如请假条、通知等感觉太简单不愿写;有些难度高的,如论文、报告等又不会写,时间也不允许。这又进一步限制了教师布置学生写作训练的范围。最后,以校园生活为主的高职学生们实际使用应用文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实践训练的机会太少,这是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单凭任课教师的努力可能无法改变。
教材方面,虽然现在面向高职高专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数量众多,其中虽不乏高质量的作品,但是面对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教育这种培养模式,应用文写作教材的跟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更新势在必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为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及时针对五年一贯制培养学生的实际水平编订全新的、与其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写作教材,在内容、教学模式上不断更新,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及专业实际,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3.乘职教改革之“东风”,推进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与专业相结合
2014年,对于中国职业教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不仅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务院还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三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更让人振奋的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这些密集而重大的举动,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有人发出感叹:“职业教育迎来了春天”。国家对职教的重视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前景,必将为应用文写作课程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想推陈出新,就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把握社会发展脉搏。
纵观应用文发展历史,几乎是每加一门新学科、每诞生一个新行业,应用文往往就会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它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心理学的诞生,催生了各种心理学的测试量表,还有大量的调查问卷,基于这些应用文体,心理学家得以窥知人类内心的秘密。如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使用,催生了各种检测表单,催生了反映身体健康程度的体检报告。如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催生了各种报道、广告、海报等宣传性的应用文体。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密切关注行业信息,抓住行业发展与应用文之间的共生关系,积极推进应用文写作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或许是未来应用文写作教学发展的一大契机。
三 关于未来应用文教学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1.教材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衔接学生专业
应用文写作教学,学以致用是目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工作所需,是课程能否吸引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目前流行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很少有针对具体专业而设计的,绝大多数是一种通用教材,缺乏针对性,针对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的教材还是空白。如各种样式的公文写作,格式谨严,用语考究,对于应用文写作基础薄弱、而日后又很少会从事文案工作的职校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又如科技论文的写作,明显超出了一般职校学生的能力,学生写起来困难重重,教师空讲格式又觉得浮光掠影,教学陷入两难。而那些毕业后找工作必须用到的简历、求职信等应用文体,学生有着强烈的需求。专业领域使用的各种实验报告、检验表单、标识等应用性文书,应该适当地加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以做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2.教学模式上更加注重写作训练和实践锻炼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先讲理论,再讲实践,最后点评。然而在职业学校,空讲理论并不是最好的策略,职校学生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强,在实践中摸索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某些应用文种的教学,应该也可以引入职校学生熟悉的专业课授课模式,即一边动手“做”,一边学习的模式。如简历的写作,就可以把简历当作需要加工而成的“产品”,先用PPT打出“样品”,再分小组发放“原材料”(关于写简历的各种资料),引导学生按照“样品”要求“制造”出自己的“产品”,随时提出不明白之处,教师随时解答、纠偏,“产品”最后由教师验收评判。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教师全程参与指导,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适时适当点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用脑思考、用笔“制造”,个中经验体会,学生不言自明。
3.教学思想上更加注重学生写作思维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用文写作思维要注意换位思考,要让毫不知情的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文意,这就要求应用文写作尽量平实、精炼、准确、全面,这才是应用文写作的目的。少了这种思维,应用文写作就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误区,以自我为中心来写作,不考虑实际情况和读者水平,往往漏洞百出,效果很差。
4.师资培养上要引导并帮助教师了解行业信息,精通行业常用应用文书写作
应用文教师一方面应该积极搭乘职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快车,积极到各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了解学生专业所学、日后所用,开阔视野,增长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学或行业交流等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才干,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与学生专业的匹配度,精通学生专业内常用应用文书写作,才能切实地促进应用文写作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纪宁主编.新编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70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语文教师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职业。但是,这一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几乎所有老师都认为语文教学是最费工夫最难出成绩的学科,学生最不怕耽误的课是语文课,教师的上课效果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关关系最小的学科是语文,学生课堂的认真程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最小的学科还是语文,对学生中考成绩的预测最不准确最没有把握的是仍然是语文。
当人们面对语文教师的时候,首先怀疑他的价值。甚至有些人断言:语文老师都不中用,每次阅卷都要落后,而且不出成绩。因此,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尤其受到怀疑。难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激愤地说:“现在要找教语文的人还不容易?只要到随便找一个人来都行!”有语文老师说:“我愿意开学初学校把所有分工分好抓阄,抓到哪科教哪科。”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确实给语文老师带来了许多压力,以致不少语文老师有时会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
到了重视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时候了。为什么医生越来越吃香?因为医生在不停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语文教师要真正重建自身价值,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正如王荣生博士所说:“一度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
二、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当优先发展,超前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有依托,才有保障。
从现代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修养,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这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
说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业的提高、文凭的提高。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周正逵先生有一段评论说得好:“解放前很多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都没有高学历,像叶老、老舍、夏丏尊。现在全国语文界最耀眼的明星差不多都没有学历:东北魏书生是初中毕业,上海钱梦龙初中毕业,北京最有名的宁鸿彬是中师毕业。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简明的论述强调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主要指语文教师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要求的提出,对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主要条件是:1.风趣幽默。2.有文学才华。3.能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4.善于把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5.备课时,先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理解课文,再看参考书。6.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自己尽量会背。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不喜欢上课死气沉沉的语文老师,一上课就像进了教堂一样。课文本来挺感人的,可给老师一讲,就索然无味了。我总希望语文老师多点激情,多一点热情奔放或义愤填膺。
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课文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思想,能够不按教参讲课的老师,就最受欢迎。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须做到,这才是有真本事的语文老师。
对于这些来自学生的要求,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作为新课程下的新一代教师,我们更应该听听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教师。语文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育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是所有课程应共同遵循的教学原则,语文的工具特征使得语文课程广泛涉及伦理、道德、艺术、审美、情感、哲学、思想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注重积累。
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等的积累。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几乎包含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厚积而薄发,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掌握教材,就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博览群书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初中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如能顺手拈来一些关于云彩的民间谚语和描绘云彩的优美诗句,学生就能更好地消化课文内容,甚至模仿老师的做法,课后搜集新的言语和诗句。反之语文素养便成了空中楼阁。试想:不掌握一定量的汉字、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就连最起码的阅读和写作也难以进行,何谈语文素养?可以说,没有扎实的积累,就当不好中学语文教师。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类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传播媒介大众化。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各类高校2300余所,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几百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从就业形势上来看,许多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困难较大,这势必会阻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所以,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很多院校迎合市场发展,纷纷开设了各种热门专业,或者着力培养复合型、宽口径型人才。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而影响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一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说: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教学就如体育教师教游泳课,你不能只站在岸上师范或讲授,必须下水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方可学会。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且重在实践。但国内地方高校在其教学中与实践本文由收集整理教学环节严重脱节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这样的教学现状致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新闻采写编评实践能力欠缺,从而使新闻人才培养跟不上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2.专业实习带队教师问题
3.实习制度的建立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
4.浮动式实习基地
5.缺乏监督机制
6.教学方法和内容与新媒体的发展变化不协调
7.实习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化
8.实习经费资助不到位
9.实习和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实习单位对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很多新闻院校在联系实习点时,不是通过组织关系、单位对单位式的联系,而是凭借私人关系与实习点联系。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习院校本身就不够重视专业实习工作,未能组织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向地方或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单位去调查走访、联系实习事宜。其次,实习基地和院校之间没有可操作性的实习条约或合同,只是很普通的双方谈谈而已,显得不够认真和重视。再次,没有建立健全实习工作制度。实习学生到实习点后,由于双方前期准备工作本身就有缺陷,故实习媒体单位在认识上认为,学生只是短暂的一个过度时段,在心态上就采取应付的态度,学生你爱怎么就怎么,我也没必要太认真的去指导你,学生也觉得越来越没意思,造成恶性循环,两方都不太满意。第四,指导老师在利益上又无益处,不想带学生。第五,实习时间太短,认为刚学会就要走了,对实习单位帮不上什么忙。
2.实习经费紧张或不到位
原则上讲,实习院校应该给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有一定额度的实习经费,但是由于有的地方院校本身经费就非常紧张,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又是很少或经费不能及时到帐。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习指导老师是否能够直接得到指导费。
同时实习单位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如从工作人员的补充上、技术力量的提高上、部分实习设备的借用上、是否给实习单位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果未能解决反而给实习单位造成一种负担,那从换位角度思考,恐怕谁也不愿意了。相反如果实习学生能够给实习单位真正解决一些问题的话或能够真正直接工作的实习学生,实习单位还是非常欢迎学生的。
3.实习单位不愿接受地方院校的实习生
有些省级以上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只愿意接收一本或211、985等院校学生,不愿意接受省属或地方院校学生来单位实习,只看学生的所在学校,不看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强弱。这样,使得这些学生感到非常自卑,没有一个机会让他们来展示。另外,有些实习单位还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都想要男同学来实习,女同学受冷诺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学生对实习工作认识不足,积极性极易受挫
1.学生的理想主义
第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大多对新闻媒体存有“幻象”,往往沉浸在“无冕之王”的美好憧憬之中,对记者的形象仅仅停留在“锄强扶弱”、“为民伸冤”的光辉层面上,认为记者所到之处必然受人尊敬、欢迎,却没看到记者行业的艰辛与不易,在真正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时发现现实距离与设想太远。第二,学生还存在专业技能不到位的缺陷。学校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体,与具体的硬件设备或者和实习单位的制作播出设备有差异,学生往往是一到实习点就满怀信心的认为,我可有用武之地了,我要好好的发挥一下我的专业才能,结果一上手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清楚、不理解,积极性及已受挫。第三,学生求真务实实、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缺乏。现在大多实习生比较浮躁,知识面不够宽泛,水平不高。第四,有些单位实习单位办公条件简陋,制作、播出设备陈旧,软件操作比较早期,这些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主义相差甚远,学生思想上及易波动。第五,实习生的安全、实习生生活、住宿条件等因素也使得实习学生不稳定。
2.毕业生各种考级、考证、考研、就业压力(家庭状况)的影响
学生在毕业前有的学生还要考各级各类证件。如四、六级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记者和编辑证等,有的同学还在准备教师资格证、会计证。另有相当一批学生一直在复习准备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奔波于各地各类的毕业招聘会上。这些实际问题自然影响到了专业实习工作,特别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极端重要的问题。
3.没有被安排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工作分工的权重问题)
很多实习学生满怀信心到实习点,误以为可以好好的有一定的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但实际上,实习学生刚到点后,往往通常被指派做一些“鸡毛蒜皮”的新闻,还要负责端茶倒水、擦桌抹椅等琐碎事务。学生心理上不好接受,非常着急,甚至和指导老师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现象。使他们的思想非常容易波动,同时同学之间相互联系,我们这好或者不好,加之采访对象对实习生也不像记者那么热情,使其很快陷入“心灰意冷”的状况。
5.就业单位的就业程序要求
有很多学生都认为,实习单位有无留毕业生的可能这是他们安心实习的根本。事实上这些正规的新闻宣传媒体单位,在人事招聘上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招考制度,感觉与实习单位的优劣程度没有太多的关系,这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当然,学生认为就业是头等大事,其它都是为就业做好服务。
四、实习基地建设发展策略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涉及到社会、学校、媒体、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1.高度重视、建立制度
首先,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三方都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不论是在思想上、规划上、落实上、运做上、效果上都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与安排。其次,校方和实习单位应建立严格规范化的实习制度,确保各项具体细节都落到实处。学校要与新闻媒体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合同并挂牌运行,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双方都要树立责任意识。第三,实习单位应制定实习生严格的管理规范。包括必要的发稿制度,外采花费报销制度等,在保证媒体作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给予实习生新闻作品以倾斜,以鼓励实习生的积极性。
2.经费到位、具体到人
学校除了自己要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基金外,还要多方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学校、媒体、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争取社会资助,从而保证实习基地能够正常运转。同时,实习经费已经要同时到位,最好发放到指导老师,当然也必须给实习单位一定的活动经费,这样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利于单位又满足个人利益,从而保证实习工作自始至终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3.互惠互利、双方实惠
现代化社会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合作只有达到“双赢”,才富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在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和媒体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1)加强培训,增进友谊。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可以承担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可以定期的免费接收新闻媒体一定的数量记者、编辑等进修、培训;员工子女假期可到学校免费参观校园、图书馆和一些重点实验室等较为先进的设施。
(2)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申报科研项目时宜积极邀请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参加,共同参与课题研究,还可以委派教授定期到媒体去作学术报告和形势报告。
(3)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基地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担任新闻传播专业的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
(4)校方设备仪器的资助(短期借用)。学校还可与新闻媒体单位实行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共享,免费向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开放新闻制作实验室、校图书馆等。
4.按劳取酬、真帮单位
校方和实习单位对实习指导老师工作量的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真正体现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同时,校方如果能够真正为实习单位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如设备问题、技术革新、软件升级,甚至单位在建房时能够资助一些,让单位和个人真正得到一些实惠。
5.科学评估、认真总结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每次实习结束都要对学校、媒体单位、实习生各层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以资后鉴,不断改善。
6.学校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
要建立合理奖惩制度,督促其珍惜机会、坚定意志、规范行为。学校可以考虑将实习与常规课程一样进行严格评定,规定其必须发表一定质和量的新闻作品,将实习中出现的重大有违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列入校纪处分,将实习表现和成果与能否顺利毕业挂钩,加大对优秀实习生的奖励力度。
7.实习基地、管理学生
实习单位也可以制定一些管理实习学生的各种政策和激励措施。
(1)稿酬的激励政策。媒体可以通过稿酬,对于采用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
(2)严格考察、聘用制度。建立聘用等机制激发实习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大奖惩力度。对于合格、优秀的新闻作品给予适当的稿费;考虑聘用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对于违背职业道德、行为恶劣的实习生给予通报批评。严格要求实习生按照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规范进行实习,使其在起点上就树立起崇高的职业道德意识。
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特别是新媒体领域的飞速前进,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数量要求日益增多,同时对能力的要求也悄然发声转变,传统的“采写编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改革显然没有跟上传媒行业的改革步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到无法与就业需求良好对接。因此,实践教学就变成了新闻传播教学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不是一句空谈,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将他们打造成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1 实践教学中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思路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新的新闻传播思路推动着新闻传播的教学改革,面对媒介融合,我们的新闻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验教学条件有限
文科实践教学和理工科相比有其特殊性。理工科实践教学主要依赖精密仪器设备,文科实践教学则依靠于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数码设备和编辑软件。例如,数码照相、摄像机、视、音频编辑、网页制作、报纸编辑软件等等。
然而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对理工科一些精密仪器设备的投入,却不愿花大力气在文科实验室器材的投入上,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器材的更新换代非常之快,基本四、五年一些机型就淘汰了,学校对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资源短缺,软件和硬件跟不上时代步伐,学生自然就缺少了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1.2 实践教学体系割裂
新闻实践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新闻的动手能力培养相较于其他学科要好很多,熟不知,“扛机子”、“剪片子”这些技能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实验教学绝不是造就只懂一两项技能却没有感悟能力的“拍摄机器”。电视新闻作品的诞生,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有新闻的策划、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拍摄、后期剪辑、文字编辑、设计、评论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各流程之间需要进行很好的衔接,从而保障新闻作品的质量。然而,在新闻实践教学中,大多人都的对新闻作品制作过程并理解,认为不全面,认为实验课程中只包括技术和制作部分即拍摄、编辑等部分。因此,在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重在向学生传授这一部分的知识,譬如电视摄像这门课,老师主要灌输的是电视摄像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如果缺乏好的新闻策划、新闻采访、相关文字的表达能力,那么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技能掌握得再好,也很难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新闻作品。
而新闻策划、新闻采访这些课程又在课堂上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策划方法和采访技巧都是靠书本和老师口头传授,更别说和后期的节目制作融合在一起了,这种割裂的片段化的教学体系很难让学生把各项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
1.3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落后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闻实验教学中已经根深蒂固,理论学习是新闻学习的常见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后再进行实践演练,这对于其他学科效果很好,但对于新闻学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学生是一群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其主观能动性很难发挥出来,学习成果更是很难检验。然而在全媒体新闻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个人掌握所有的职业化技能,同时也隐含着专业分工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有很好的人际协调、统筹调控的能力。
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环境与学生未来的媒体工作环境存有很大的差别,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学生毕业之后,到工作岗位中还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在新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去适应一个新的媒体环境。
2 高校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应用
2.1 专业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据相关统计,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人士的媒体工作经历相当丰富,大多由媒体人升华为媒体相关专业教师。根据近些年的调查,全美最佳的五大新闻院校中,很大部分的教授都有十年以上的媒体相关工作经历,所以可见从业经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我认为,国内新闻教育的一大缺憾就是在很多普通二本院校中,专业教师从业经历严重缺乏。目前,各大院校聘请的新闻专业教师大多都是高学位人士,其基本上是硕士及以上学位,甚至是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但真正具备丰富实战经验、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却寥寥无几。也正是因为很多新闻专业教师缺乏从业经历,导致教师在讲授实验课程时使得自身也缺乏足够的底气,因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事实上,如果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好的话,在教学中便便无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进行深层次的指导。因此,各新闻专业教师必须通过种种途径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复合全能型的新闻专业教师。
2.2 建设学生媒体团队
在新闻传播的教学中,可开创实验课程,建设学生媒体团队。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实战性的新闻传播学习平台。在实验课程中,建设学生媒体团队,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枯燥、固定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变为媒体空间,让班级成为媒体团队,让学生来扮演新闻作品成产过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每个环节的工作。因此,新闻传播实验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带入到媒体的工作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成效,实现教学的目的。以纸媒为例,学生可分别承担记者、编辑等角色,记者负责报道新闻;编辑则负责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配置版面的内容。同时,学生组成的媒体人团队内部也按个人能力、经验、专业的不同划分不同级别的职务,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除了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团队以外,也可以成立学生实践活动组织,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如建立以新闻专业为依托的传媒网站,增强新闻学子之间的交流,网站由学生自主管理,内容、管理、运营、推广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成立学校的微信宣传平台和微博协会,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边干边学,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3 为学生提供展示新闻成果的平台
一、传统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断扬弃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从建厂初期,齐鲁公司就继承和发扬了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在引导职工立足本职本岗、敬业勤业、建功立业、加快生产经营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国初步兴起,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齐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也开始起步。1986年,公司发动全体职工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提炼、总结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团结勤奋、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一定时期内对团结职工、凝聚力量、发展齐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原有的企业文化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和大而同、口号式的通病,还存在着只注重形式而没有被全体职工共同遵循、认可的内在理念的问题,这与市场经济的理念产生了碰撞,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研究探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二、企业目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齐鲁公司已有不少基层单位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正在努力结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但总体来讲,工作中还存在着认识还不足、起点还不高、力度还不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解有误区,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全面。不少基层单位尤其是管理者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或仅仅理解为文化体育活动。没有认识到一些发展的思路、经营的决策、管理的规范,其文化含量愈厚重,效果也必然更好,而这些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能全面替代的。
二是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经营管理紧密融合。有些单位看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努力从培育企业精神、价值观,提高员工的素质及物化的层面入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这依然是不够的,容易走向为文化而文化的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的业务中去,在经营、管理中凝炼出一些能抓住人心的经营管理观念、规则,并认真付诸实施,企业文化才有灵魂。
三是共同的价值观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人主动的心理意识。当前,由于体制与机制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己对企业内存在问题的责任,可以说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未完全到位,作为领导者的领导也不完全得法,管理与被管理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仅仅为局部利益而战,为指标而战,没有长远思路,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没有健全,那么口头上宣传的东西只能成为标语口号,不可能在员工心里扎根。
四是共同的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制度规范层面内容在我们这样一个传统企业有基础,也很丰富,但由于共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在员工中扎根,规范的落实差距就比较大了,这才出现一些屡禁不止的问题。一些问题甚至发生在领导干部的身上。这种对问题发生的姑息态度正是企业文化建设、制度规范层面的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五是最基础最本质的队伍素质建设缺乏力度。这主要是学习和培训还跟不上需要,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气氛不浓。管理层和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知识没有及时得到普遍更新。发展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管理中的不严不细以及散乱,营销中的简单任务摊派,服务中的屡屡违规和热点问题,应该都是我们队伍综合素质的反映。
三、积极探索具有石化特色符合齐鲁公司实际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步思路总的应该是在大力弘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竞争、开放、规范、诚信”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增强学习力和创新力为目标,从转变观念入手,以确立人本思想、提升企业素质为内容,以有效的理念、制度为载体,对现有的成功做法进行梳理整合。具体来说,要围绕一个中心,即生产经营活动;抓住三个层面,即形成共同的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落实好企业内相关规章和制度,抓好服务、品牌、外在形象的建设;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项长远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目前来讲有几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一是要进行总结和归纳。继续支持基层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公司下一步建设企业文化积累经验,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把企业发展的历史进行认真地回顾,实事求是地分析企业那些曾经过的辉煌时期是一种什么状况,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是如何的,当初是什么曾经发挥过不能磨灭的作用,是精神,是制度还是形势,然后把这些能够意会和言传的精华用凝炼的语言加以概括,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是要进行设计。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对企业文化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设计,对企业的目前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要实现未来的目标,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保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未来企业文化的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没有前瞻性的文化不是先进的文化,没有时代性的文化就不可能与时俱进。
三是要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要成为企业职工共同信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哲学,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提炼、充实、升华和凝聚,还需要扩大宣传,加深理解,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识并努力实践,用健康高尚的文化去陶冶灵魂,凝聚人心,塑造团队精神,把职工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提升到一个全新境界。企业领导不仅要注意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率先垂范,把企业精神发扬光大。
四是要重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念的信奉和倡导,重视的是人们的心灵的塑造,但仅有信奉和倡导是不够的,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这些软性的文化内涵就没有载体。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培育的过程当中,把理念性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固化为规章制度的形式,并以此约束和引导员工的行为则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反过来,这些浸透着企业经营理念的规章制度的遵循也使得企业文化的培育有了硬性的导向。
五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牢固树立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做到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依靠职工。要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帮助职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深化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为职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认真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要在学习上关心,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满足职工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要求。要在生活上关心,主动为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六是领导干部要积极倡导并率先垂范。要从自身做起,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干部要首先做到。上级要带头树立正气,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行下效,蔚然成风。
七是要选树典型。要注意选树典型,寓精神于形象之中,寓文化于典型之中,远胜过空洞的说教与生硬的灌输。选树典型,既要注意典型的时代性,更要注意企业的现实需要。否则,典型不具有员工的认同感,虽具有先进性,但没有可学性,如果典型人物只具有时代的共性,而没有企业自身文化的个性,这样的典型也不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昭示作用。
作为一名高速公路收费管理人员来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提升个人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高速公路收费行业要想在今后的时代大潮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我们的工作,紧密结合收费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实际,服务于实际,集中改变广大收费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识,提升收费站的窗口形象,开创收费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来践行服务礼仪工作,树立起为车主,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在践行过程中,坚持按照服务礼仪标准来塑造自己,提高工作热情,加快办事效率,服务在车主,努力与车主构建和谐收缴关系,使文明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0__年3月份我站拷贝了全体收费员的录像资料,尤其以夜间为主。通过录像资料我们看自身在肢体语言、文明服务、绿色通道车辆的核验等这些工作是否规范、是否到位,通过此种形式,有效地改进了收费员在文明服务方面存在的毛病。今后我站将继续利用此方法查找文明服务方面存在的弊端,不断改进文明服务管理办法,更好地为司乘人员服务。利用站务会、班务会的形式探讨“如何做好文明服务”,并根据站内的工作适时将文明服务的重点、增加的条款等以紧急通知的形式予以公布,不断强化全体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理念,时时将文明服务作为收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现场查、监控查、录像资料查等多种形式对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肢体语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根据《收费人员违规违纪处罚标准》进行处罚,通过经济手段加大收费人员对文明服务的重视。
1、树立高速公路文明服务理念。理念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取向,规范着企业、员工和车户、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服务应是在确保安全、畅通、快捷的基础上,给人一种感觉,我们不单是为收费而微笑,而是通过亮丽的环境、流畅的线型、安全的保障、员工熟练的工作技艺、真诚的微笑,友善的人际关系,勾勒出温馨、舒畅、满意的服务,形成“真诚与微笑”的核心服务理念。
2、确立高速公路文明服务的基本主张和定位。服务主张就是告诉消费者服务是什么?高速公路文明服务的主张应是什么呢?我认为应是,安全、快捷、畅通、舒适、公益、人文,使这一服务主张体现出了与其他行业服务的差异性,定位了我们高速公路的文明服务。高速公路的文明服务应是车户在享受高速公路过程中的一种感觉,全方位、大概念的,告诉车户你上高速公路行驶是安全的、快捷的、畅通的、舒适的、很讲人文关怀的。并由此把这种定位理解为品牌,树立起高速公路的服务品牌,按照车户与高速公路接触的流程,设计我们的服务项目,挖掘不同的服务需求,让车户在高速公路上享受到品牌服务的感觉,而绝不是产品销售型企业的售后服务,是过程中的服务。
3、把握高速公路文明服务的发展趋势。高速公路的公益性、社会性决定了它的文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应是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对于高速公路的文明服务发展趋势,应将由基础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随着整个社会的服务在递进、延伸,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除了进行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外,应更好的体现出知识服务,如如何让车辆通行更为快速等;社会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政策、措施等透明程度化要求越来越高,信息、解释要更快速、到位等。可以说,知识服务未来将是我们行业服务的一个亮点、焦点。将由粗略服务向精细服务转变。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并不一定取决于服务的承诺、形式,更多时候是取决于细节。如,微笑服务是我们服务品牌,不同的车户在缴费时,关注点可能就不一样,小车更多的是关注微笑服务的真诚性,货车更多的是关注计重的准确性、相关政策的咨询。对此,应如何处理,这就要细节的服务。将由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转变。让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来解决服务需求问题,这就是互动,通过投诉、、社会满意度调查、车户回访、网络发帖等方式的交流,进一步认清自身服务的局限和明确改进方向。将由普遍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未来的服务应是改变对车户一视同仁的服务方式,向个性化服务转变,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服务的内涵,使高速公路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也就是说个性化服务讲究诚信、亲情、亲和等含义,服务的感情附加值将越来越高。如,今后定期向社会通报高速公路安全运行情况,定期回访重要运输企业和大户等。
二、组织职工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充分认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明确目标要求,使站务管理的方法、措施落到实处。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解决职工的困难。要通过集体学、班组学、展板公布等形式与媒介向广大收费职工宣传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内容措施,中国以及企业、个人在今后所面临的挑战等,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职工的政治立场、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为高速公路收费事业的新局面贡献力量。
关键词: 语文学科发展史 高中语文新课改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以史为鉴,可以避惑。关于“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成果现在有不少,然而这些成果对语文课改的介绍却不多,几乎不能帮助我们什么。除此而外,我国的“语文教学史”研究得又究竟如何呢?我们只能说,此类论著尚不够多,且不够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这些论著中的“主线”不甚明了,用于指导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价值非常有限。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言外之意即在方法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方法,这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无定法”。“科学”对“艺术”可使用的手段较为有限,如同机器人对艺术品最多是能够“复制”而无法真正地“创作”艺术。我们认为,教学有基本规律,却没有固定的方法。我们说某人“没有艺术细胞”,言外之意是他没有从事艺术的天份,教学应该也是这样:高水平的教学需要天份(即创造),有些人学习一辈子都学不会;只有普通水平或者低水平的教学才不需要天份,谁都可以学会(即复制)。然而,“教学天才”有没有方法可以传授?如果可以传授,那只是“人才”,不再是天才了。当然,在“大众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过多地、盲目地谈论“天才”,这就有“教育歧视”的嫌疑了。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自古至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在先秦时代,所谓的“语文”大约就是识字而已。封建时代的语文就是“尊经”,目标应当主要就是“教化”人。然而“教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味道,类似于我们现阶段的“两课”。但是,现如今已经有了“两课”的课程了,不宜名目重复;于是,就有其他的一些表述了,比如说“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议论。
二、只有一个端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
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它不合理,以致被人们称为“误尽苍生是语文”,所以必须改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以往的语文课程的弊端最多,改革的迫切性远远超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那它又为什么会“不合理”呢?主要症结就在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或者目标游离,或者“可爱而不可行”。大家公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即使有问题也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是些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必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读书认字。而大学里边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不知道,或者说不明确。全国有那么多大学,有那么多中文系,师范大学有中文系,综合性大学有中文系,理工科大学也多设立了中文系,农林水地矿油音体美医等院校都开始设立了中文系,然而对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问题却没有真正统一的认识,甚至认为“中文系=随心所欲”。
根据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要想有一个确定的线段至少要首先确立两个端点。高中语文课程(一条线段)就是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1)和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2)的中间部分,由于只有端点1确定而端点2不确定,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迷惘”我们也就都能够理解了。
而令人费解的是,人们都在反思高中语文课程问题,却为什么没有人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呢?似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真的没有疑问。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举例来说,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外国文学课,学生为什么喜欢呢?因为那老师喜欢放“奥斯卡”而不用讲什么“知识”,最多是偶尔让学生看完电影后谈谈感想什么的。如果都是这个样子,那大学中文系是什么?回答只能是“中文系=奥斯卡”,因为学生喜欢而且老师也轻松。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形放在高中语文课程上,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妥当。于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问题”在这“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简单模型中便得到了解释。
三、教学内容:要丰满还是骨感
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课程在历史上屡有变化。夏商周时代,蒙童识字就是语文。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基本上可以说“经就是语文”,学语文就是读经,并且强调“一经通而百经通”,必须精读,不可粗枝大叶地随便读读了事。封建时代的“经”就是一切学问,不但包含今天的语文、哲学、历史,包含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分家,总一切学问为一经。到了近代社会,中国科技文化非常落后,于是来了几波“西学东渐”,学科门类渐渐分化多了,“经”也几度瘦身,范围渐缩。清朝末年,新学堂里有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课程名称,但看重的还是“经”书时代的书面语,这时又被称为“国文”。再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和“歌谣运动”等学术思想的兴起,口语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有了“国语”的说法。“国文”和“国语”合二为一,就发展为今天的“语文”。这就是“语文史”轮廓,也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变迁。可以说,“语文”是不断地瘦身瘦过来的,内容减负一直是一个趋势。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设置种种“模块”,类似大杂烩的“选修课”模块大量增加,这无疑是希望语文回到“无所不包”的经学时代,在学科分化成为一种必要的今天,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不管什么“模块”七色板多么绚丽多彩,最终还是会“两眼一抹黑”。
瘦身后的语文,“一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的高中语文,出路在哪里?高中语文的问题,并非就是高考的问题,即便没有高考,高中语文照样有问题。试想,如果真的要取消高考中的语文科目,即便硬性规定并能够切实保证语文课程的课时量,那些语文教师恐怕会担心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没有“地位”了,不受重视了。这样一来,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承认高考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暗礁,因为不管怎么改革都绕不过高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希望语文会被高考取消,他们甚至“爱”这有“问题”的语文高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前者偏重工具性,后者则偏重人文性”(温儒敏)。科学往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验证性,表现为可学习性,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学习得以提高的。而艺术就不同,关于艺术的学习、涵化的问题更为复杂。高考中能够“标准化”的主要是科学知识,而涉及艺术、情感的东西很难通过简单的考试得以评定,所以,高考语文试题中较为客观的题目是有关语言文字的试题,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认为“取消高考无益于高中语文课改”。对于高中语文中涉及到的审美的、情感的因素,为什么必须通过高考来进行呢?中学里音乐、体育等可以作为必修课却不列为高考必考内容,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不能像音乐、体育课一样进行同样的操作呢?如果能够进行同样的操作,那么,语文高考一类的话题就不再是语文课改的一块绊脚石了。“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前注意不够,现在多讲讲,很有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温儒敏)。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把高中语文肢解为两部分了:高考只考语言工具性,不考文学人文性;“文学人文性的语文”按照音乐、体育一样的课程来操作。当然,这种肢解是否有利、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尚不敢断言。
四、题外话:谁的专利,谁的语文
除了本文的本题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学科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问题。
教学研究、教育学在中国国内确实很尴尬,因为这类学科自律性差,专业性不够。就研究者而言,搞古代文学的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研究大师,搞现代文学的人也是大师,搞语言文字学的还是大师,而恰恰相反,似乎很少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人被称为大师。也有个别人小学没毕业错别字连篇而成为“知名”作家,一个小学生跨越中学阶段不读而直接升入大学中文系读书也可能会成为优秀学生。而其他学科却不一样,初中数学没有学习高中数学很难学好,高中数学没有学习高等数学一般也是学不走的,这是学科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改步履维艰,与语文课的自律性差有关,也与研究者的专业性有关。
纵观美国近20余年来的教育改革,“教育界在改革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整体缺席”,改革的主体是企业界、NGO、智库、地方政府和民众,但我们不知道美国教育改革是否特别关心人文性、审美能力这类问题。因为“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的压力,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但是恰恰缺少来自企业的压力”,语文课改的问题才是一个问题;如果完全由企业界来主持这场课改,语文课改或许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改革不一定能够得到民众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得不到这种支持和认可的话,问题将依然还是问题。
参考文献:
[1]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2]薄守生,赖慧玲.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侧重于区域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Abstract Literature and film as two important art 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huma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period,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vies, the interse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the two mutually promo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f from the movie literature will lose vigor and vitality, if from the movie in literature, it will lose the performance and appeal.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films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new period;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英美艺术对我国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尤其是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文学和电影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也不例外,尽管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物的情感的表现,将文学和电影相结合,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将成为今后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发展方向。
1 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之间的关系
1.1 英美文学为英美电影的创作提供源泉
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对于电影来说,一部电影的上映,除了具备优秀的演员以外,还必须具备一个优秀的剧本,而要具备一个优秀的剧本,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优秀的编剧,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编剧在编写剧本的时候都需要参考一些文学作品,因此,可以说,文学就是电影创作的源泉。我们从平时观看的电影中就很容易发现,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改编自小说,而且大多是比较畅销的小说,这些被搬上大荧幕的文学作品,凭借其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也获得了较好的票房,例如,由著名小说《乱世佳人》改编的电影,在其上映之后也大获好评,此外,《呼啸山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也是经过文学作品改编的比较出色的电影,这些文学作品都很好地展示了文学和电影之间的密切联系,文学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如果?]有文学,电影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动力。
1.2 英美电影是英美文学的深化和拓展
英美电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英美文学存在的不足,实现英美文学的深化和拓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在阅读文学作品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的人喜欢把空闲时间用在观看电影上,因为电影不仅能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同时还能将人物的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屏幕上,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体验,相对于阅读面对的枯燥无味的文字来说要好得多,而当今很多英美电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只是在细节、人物台词等方面有些微变化,但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精髓基本上都蕴含在了电影之中,这就可以将文学作品的内容通过电影的形式直观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美文学的深化,同时,一些观众可能在观看了电影之后,对文学作品本身产生兴趣,进而阅读原著作品,这就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阅读者,促进了文学作品影响力的提升。
2 新时期背景下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异同
2.1 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之间的相同点
2.1.1 叙事上的相同点
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在叙事上存在诸多相同点,如:二者都是以时展特点为依据,通过正叙、倒叙或插叙的方法来实现对作品观点的表达,无论是对于电影还是文学作品来说,叙事都是整个作品的主线,只有把握叙事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除了在叙事依据和手法上的相同点之外,二者的叙事中心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围绕作品的核心人物展开,叙述有关中心任务的一件或者多件事情,进而刻画出人物鲜活的个性,使其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1.2 时间上的相同点
对于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来说,时间是贯穿整个作品的轴线,一旦脱离了时间这一轴线,所有的任务和情节都会显得混乱无章、黯然失色。因此,对于一部好的文学或电影作品来说,确定一个清晰的时间轴是必要的,英美文学和电影在时间轴的布置上,一般都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的,如:在著名文学作品《乱世佳人》中,就是以中心人物“斯嘉丽”的成长为轴线展开的,由这部文学作品而改编的电影仍然是以该中心人物的成长为轴线安排的各个场景。
2.1.3 要素上的相同点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来说,其一般都包括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同样也是英美电影的主要构成要素,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所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各不相同,但是,从电影和文学这两个大的模块来说,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是相同的,如:地点一般是为了给中心人物的出场创设条件,无论在电影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是如此,唯一的差别只是表现力不同罢了。
2.1.4 主题上的相同点
无论英美电影还是文学,二者都具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一主题都是对作者观点的表达,而且都来源于生活,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创作时,其灵感都是源于自身的生活体验,然后从中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反映时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时代的某种现象所持的观点,当然,不同的作品类型,在主题的反映和表现形式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总的来说都符合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共性。
2.2 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不同点
2.2.1 对语言的重视程度不同
尽管语言在英美文学和电影作品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物的个性往往需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但是二者对于语言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同,相对而言,英美电影对于语言的重视度不是很高,原因主要在于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对人物特征的展现方式要灵活得多,除了语言对话以外,电影还可以通过对演员的动作、神态的指导以及背景环境的设置等来侧面展现人物的特征。但是英美文学作品对人物的表现方式要单一得多,可以说语言在整部作品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在语言的把握上不到位,人物的形象可能就变得刻板、暗淡,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也觉得索然无味。总的来说,在语言的刻画上,文学作品相对于电影来说要深刻一些,因为文学对语言的依赖性比较强,但是电影完全可以不必对语言过度看重,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包括演员、灯光等,这些比起抽象化的语言来说在表达力上明显强烈得多。
2.2.2 时间艺术不同
英美电影和文学都是以时间作为轴线,但是二者的时间艺术有所差别,对于英美电影来说,时间往往是与空间相结合出现的,它是一种时空艺术,一方面,时间是空间场景出现的依据,另一方面,空间场景进一步烘托了时间状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种完美的时空艺术,但是,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时间与空间往往是脱离的,对时间的展现也只能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相对于英美电影而言,这种单一的时间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明显要弱得多。
3 新时期背景下英美文学与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
3.1 促进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就必须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尽管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在表现形式、语言等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二者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只有,才能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首先,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要进一步增强对人物特点的语言描绘,尽力从多角度、多方面刻画人物特征。同时,在情节的叙述上也要更加生动有趣,这样才能为英美电影提供更好的素材,使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之后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其次,在英美电影中,应尽量遵照原著文学作品,尽量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且,要合理利用灯光、声音、演员的神态、动作等因素,更好地展示文学作品中的每个重要情节,力求在电影中进一步深化文学作品。
3.2 更好地发挥英美文学作为英美电影创作源泉的作用
英美电影来自文学作品,这点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有体现,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的互动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英美文学的基础和源泉作用,也就是说,英美电影的拍摄必须将文学作品作为参考。在人物语言等的偏差上尽量不要太大,而且,在电影中,除了要展?F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品质等,还应当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将作者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所持有的态度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在著名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傲慢和偏见》中,作者不仅刻画了一对来自不同阶级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当时英国政治下阶级分化的一种批判。以该作品为基础翻拍的电影《傲慢与偏见》不仅将原著中的人物和对话基本保留,而且还将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批判展现了出来。这是当今英美电影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3.3 进一步增强英美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是现代社会中最有力的艺术载体,提升英美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是英美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促进英美文学和英美电影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英美电影作品感染力的增强,首先,应充分利用电影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时间等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其次,应提升电影的情感艺术,当今英美电影在情感表现力上还存在诸多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情感艺术的运用不到位,只有不断提升情感艺术,才能提高电影作品的整体感染力,同时,这也是融合文学作品灵魂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