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概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Method of Using Course Website to Assist Teaching
――Taking SISU Theory of Journalism Website as Example
Xin Wenjuan Lai H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2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ssisting teaching by making course website has been widely used. Successful use of course website in aiding teaching has helped teachers increas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expand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how to improve teachers’ levelin theory teaching by setting up course website by the example of the writer’s course Theory of Journalism i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Key wordscourse websitetheory of Journalismteaching reform
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开始尝试制作课程网站,整合相关课程的网络资源,利用其辅助课程教学。课程网站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以主讲《新闻学概论》课程为契机,尝试建设课程网站,使其服务于理论课教学,就如何利用课程网站改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传统新闻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闻是要“用事实说话”的,而新闻理论则必须“用概念说话”。“用事实说话”的新闻人人爱看,“用概念说话”的理论却显然不会有多少人喜欢。①《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开课时间一般是大学生刚入校的第一学期,这个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从高中应试思维模式向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新闻理论教学,总是围绕着课堂上“概念+定义+案例”的模式展开,师生之间是“我讲你听”的交流范式,这样不利于培养大一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深奥的概念,难解的定义,繁杂的案例,单向的交流,这似乎成了新闻理论教学的固有模式。
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网络来改进这种传统模式,其中,建立课程网站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二、建设课程教学网站改良教学模式
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新闻基础知识,增强他们利用媒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着这一宗旨,并结合课程内容,我们开发了四川外语学院新闻学概论教学网站。教师可将教案、作业或补充资料等教学资源放到网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新闻传播类综合资源,同时也使教师和同学能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网上进行沟通,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由于接受能力不同而带来的分层教学困难,也可以解决课程基础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在新闻学概论课程中使用网站教学资源
建立本网站的目的是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希望能建立一种面向不同理论基础学习水平、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要求的新闻传播类教育网站,希望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本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教学内容。通过后台操作,教师可以随时和更新教学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课件、教案讲稿、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布置作业及相关考试要求等,便于学生预习或复习。对于那些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或因事缺课的同学,他们可以课后到网站去下载教师的教案或PPT,便于进一步揣摩理论、吃透知识点。另外,教师将教学内容传到网站上,也有利于改变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补笔记,考后全忘记”的不良循环模式。学生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记教师讲授的大量理论知识,集中精力在课堂上理解与吸收理论知识,这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
2.视频教学。教师可以在网站上丰富的视频资料来辅助教学。改善理论课教学枯燥乏味的方式,除了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外,大量案例的引入与相关知识层面的拓展也至关重要。但是,这就造成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与无限的课外知识之间的矛盾。通过课程网站,这个矛盾可以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只播放某些视频的关键部分,课后学生自己到课程网站上继续观看。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例如,在11月8日记者节这天,笔者恰好讲到了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笔者搜集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制作的《记者的故事》,发现其中有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于是,课堂上笔者仅仅放映了其中一个故事,然后告知大家:如果想知道更多的故事,可以到我们的网站上去收看。这样,同学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到网站上去继续看此节目,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从事新闻行业的艰辛与荣誉,这比课堂上一味地灌输要有用得多。
3.作业布置与习题测试。高校扩招后,很多教学班人数都增加了,这给老师批改作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笔者尝试着将作业在网站上,学生直接在网上作答。这样一方面便于教师批改和点评,另一方面同学们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答案,然后他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来弥补自己的短处。他们还可以在网上互相提问,互相质疑,完全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这样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在网络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新闻学理论的知识点庞杂多样,曾有学生反映学完一个章节后不知道到底要学懂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除了将课堂教学目标挂在网上外,还将每章的习题测试也挂在网上,学生可选择章、节或按题型进行测试。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4.留言板功能。在网站上建立讨论区,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也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在网上直接回答,这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由于留言实行的是匿名制,所以这更利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与老师当面沟通的同学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话语权,也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经过测试,笔者发现,同学们不仅在这个板块探讨学业问题,也会表达对教师的期望或建议,还有学生直接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每当看到类似的留言,笔者都会感谢留言者,并留下热情的鼓励与赞赏之词。这样,留言板变得活跃了起来,师生之间除了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进行网上交流,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
四、利用课程网站进行理论教学的作用与经验总结
经过实践检验,利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的确有利于改善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一种同时使师生受惠的教学方式。
1.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课程网站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内容与时间,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拓宽了他们与别人的交往渠道,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更加多样化、平等化。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理论性课程的积极性
理论课程的空洞与晦涩,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而借助课程网站上提供的大量网络资源,可弥补这一弱点,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体会理论课程的精深博大。如在我们的课程网站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相关参考书籍与网址,大大解决了他们迷茫、不知道学什么看什么书的困惑与烦恼,指引着他们循序渐进适应大学学习节奏与习惯。
3.有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在网络资源支持下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单单以课本、黑板和粉笔作为自己的武器进行传统的教学,而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经常要利用网络资源放手让学生去做探究式的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会越来越多地感到自身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水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为此,教师在课前,自己必须先用足网络资源、尽可能挖掘教材背景下的知识。
4.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过程总是与师生交流的过程相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学生经历学习活动。“没有师生交流关系的发展,许多学习活动将是低效的。无论是发展中的现代教育思想还是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都明白无疑地表明了这一点”。②
运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师生关系有较大改善。上文笔者已谈过,在留言板快同学们可以随时在线与老师交流这样,探讨学科相关问题,甚至聊天沟通,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但是,笔者也意识到,教师只能利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而不能放弃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因此,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就应当向学生说明本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及课程网站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研究过程。总之,教师不能把一切都交给电脑。毕竟,老师亲切、清晰、条理分明的讲解,生动的表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另外,师生交流也不能过度依靠网络,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更能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教师利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改善教学效果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要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中的得失,及时加以补充、完善,使网络资源有利于实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原则要求,进一步促进新闻理论类课程的教学。
注释
【关键词】施拉姆 传播学 四大奠基人
一、对“四大奠基人”的异议
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卢因被施拉姆确定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在学界已经是一个常识。国内的传播学教科书称,“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1。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等书中也都有引用。
罗杰斯在其《传播学史》中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是一个学术“神话”。虽然他们“的确在开创传播学领域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创始人,其中有几个人就构成传播学来说,具有与这4个人相等同或更加大的影响”。罗杰斯列举了施拉姆、帕克、阿多诺、香农、维纳和默顿等人,而且认为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帕罗阿尔托学派等促成传播学方面重要进步的学术团体“都是被有关四个奠基人的神话所忽略的理论团体”,这“是对传播学史的一种严重的简单化的做法。”2
而黄旦认为罗杰斯在他的《传播技术:社会中的新媒介》一书中,清楚地勾勒出了美国传播研究从来源到制度化的发展图,但惟一的美中不足的是“上面没有李普曼”,他希望将李普曼“置于芝加哥学派和四个先驱者之间,构成芝加哥学派、李普曼到拉斯维尔等的历史链条”3,“芝加哥学派或者霍克海默们也未必就辱没了门庭”,至少芝加哥学派无论如何是够格的。4
学者胡翼青则认为,施拉姆之所以对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作用熟视无睹,与其说是施拉姆与芝加哥学派“一种理论上的分歧,不如说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因为“施拉姆与四大奠基人都参与到二战为美军宣传服务的研究中来,成为美国政府的‘御用’学者”,代替了“以社会传播为主导”芝加哥学派成为研究主流。5
二、传播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罗杰斯在批评施拉姆的同时也指出:“施拉姆很少提到已经身处传播学领域的那些传播学者,他更愿意通过声称现存社会科学或行为科学中的那些受人尊敬的人物实际上是他的同事的途径,来赋予传播学以合法性。在政治上,这是一个聪明的策略。因此,人们能够理解施拉姆为什么会构建出四个奠基人的神话:它与传播学出身名门的想法是相一致的。”6
也就是说,施拉姆想通过“挂靠”当时流行的学科并与其著名人物“攀亲”的方式来使传播学获得纯正的血统,为传播学在美国的生存打下基础。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策略,不光是施拉姆和传播学,对一些晚近形成的社会学科的创建人来说,要想使这门学科生存下来,都是要苦心积虑想点策略的。
1、“老爸”布莱尔与新闻学的创立
“老爸”布莱尔被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开拓者,他以威斯康辛大学为基地,使新闻学最终在美国大学被广泛接受。
布莱尔的策略核心是强调新闻学的学术性,他通过对研究的日益强调“来改造新闻学院的途径,帮助新闻学院生存下来”。“在将新闻学推进为一个合法的大学学科方面”,他坚持“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一种职业教育来教授。”7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将新闻学与其它现存成熟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结合,因此布莱尔的新闻学观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一个4年期的大学生课程,它由四分之一的新闻课程、四分之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组成。”8而新闻学方面的博士学位同样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经济、政府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科学和文学的同时兼修新闻学才能授予。“布莱尔和他的弟子们相信,新闻学为了要在研究性的大学里生存下去,需要社会科学的基础。”9
2、施拉姆与传播学的创立
“所有创建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的个人都必须对这个领域持有某种观念。施拉姆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华盛顿形成了他的观念。他返回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着手开创他的传播学观。”10而这个开端基本上采用了布莱尔在开创新闻学教育上的策略。
罗杰斯用“层复一层的聚集物”的隐喻“来理解从布莱尔到施拉姆的学术联系”。从“一个新闻学教育的奠基人”到“一个传播学的奠基人”的主要纽带是布莱尔的弟子们,主要有R・纳夫奇格、R・凯西、F・赛博特和C・布什。其中纳夫奇格和凯西是施拉姆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的同事(1942),赛博特是其在伊利诺伊的同事(1947―1955),而布什是其在斯坦福的同事 (1955―1961)。
“他1942年为衣阿华新闻学院设计的蓝图提出一种本科生的新闻课程,它由四分之一的新闻技能课程与四分之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组成,这正是‘老爸’布莱尔曾经提倡过的比例,尽管施拉姆没有将布莱尔引为这一比例的出处。”11
施拉姆的具体做法是:
(1)强调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施拉姆有宽阔的眼界,能够向上看到处于高位的大师。他与这些著名的学者打成一片,并鼓励他的学生也这么做。他在衣阿华、伊利诺伊和斯坦福的传播学博士课程都与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有着牢固的跨学科联系。它们起先都是在大学的研究生院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并要求博士生注册学习由著名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所开设的课程。”12
(2)使传播学与现存的学科结构相适应。施拉姆在衣阿华设立的第一个传播学博士课程就是在新闻学院,“至少在最初年代,传播学往往影响现存的新闻学院,而不是被贯彻到新创建的传播系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几百个大学传播学系在美国已经被创建起来。大部分都是从现存的言语学系、新闻学系、图书馆学系和其他强调某种专业的或人文的传播研究的大学单位中崛起,其他的则是新创建的。”13“截止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约有1500所传播学院或传播系。”14
很明显,施拉姆采取的是一种低调的迎合策略,而不是直接而激进地自立门户。结合美国大学的特性,他这么做实在是识时务的明智之举。
“最有名望的美国大学往往是私立的、古老的、抵制激进的教育创新思想,包括开创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这些排在首位的大学的一般态度似乎是:不愿冒新的学术风险――像传播学、种族研究、环境研究和女权主义研究,或更早时代的社会学新领域――而危及它们已有的名望”。“除斯坦福大学外,那些名牌大学没有一所大学接受传播学。”15
三、“四大奠基人”的合理性
对于施拉姆来说,“总结像人类传播这样一个领域的困难在于:它没有只属于自己的土地。传播是基本的社会过程”,在流派纷呈的研究中,施拉姆抓住了当时位于研究舞台中心的“拉斯维尔们”,当然这与传播学领域在他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有关,即便是个人主观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施拉姆是1942年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工作时形成了其传播学观的。“战争努力要求一种跨学科的方法,它往往是以传播问题为中心。”16这些问题即包括“应该向美国公众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以鼓舞国内的士气,并决定统计局能够使用什么样的传播渠道来影响其意图中的受众。他们试图通过调查来评估他们的传播行为对于公众的效果”。17
而当时的“拉斯维尔们”所做的工作,黄旦老师曾总结如下:18
很明显,施拉姆选择他们四个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个人声望和学科经历,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视野、方法和内容都非常相似:用调查、实验的方法测定效果。
“他有强烈的想象力,能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大众传播和说服研究的零散物中看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施拉姆的传播学观有意识利用了美国一流大学的著名社会科学家的工作,以便使他努力创建的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可信度”20,并且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效果研究。
胡翼青认为,“它的这种取向便对传播学研究产生了误导。作为传播学的开创者介入传播思想史领域的研究,施拉姆出于自己的偏好,无端地从一开始就片面勾画传播学许多可能的发展方向”,“束缚了传播学的全面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学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学科危机。”连施拉姆也曾坦言,“直到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仍旧没有发展出一个系统的中心理论,让传播学研究者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来思考,来组织,来建立一门成熟完备的学问’”,而这个责任,施拉姆本人“难辞其咎”,“因为他创造的四大奠基人的神话关闭了传播学发展的多元通道。”21
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脱离了当时的时代环境,“一个命题的起源在一切情况下都与其真理性无关。而和其产生的社会、历史结构相关”22。上世纪80年代传播学研究陷入迷茫,传播学研究领域亟待拓宽,这是一个发展的自然过程。毕竟传播学诞生仅半个多世纪,一方面因为传播学自身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因为新媒介的发展,带来托马斯・库恩所谓“范式的转换”。同时,社会科学领域向来是没有中心的,理论的兴衰,研究的重点、范式的确定都随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的问题不断被提出,旧的问题不断被搁置。正如卡尔・曼海姆所言,“当代的知识界不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呈现为相互敌对的派别和相互冲突的学说的战场”。23
涂尔干说过,“当一门科学在初创的时候,为了使它能够成立,就必须参照仅有的已有模式,即参照已经形成的科学”,“但是,一门科学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才能让人视为达到了最后的独立”。24■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260―261
2、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E・M・罗杰斯,殷晓蓉 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4、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5、21、胡翼青,《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国际新闻界》,2007年4月
22、23、卡尔・曼海姆,黎鸣、李书崇 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9月版
24、涂尔干,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P156
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曾说:“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首先要对新闻学有一个开放和诚实的认识: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①基于这一认识,他在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尽量采用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快速、清晰、准确、深入的高质量的采写报道能力与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他的课堂上,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不是老师问自己“我今天要讲什么?”而是问:“我的学生今天该做什么?”他把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称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多年的粗放型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而新闻专业招生规模不升反降,面对这种情况,院校的新闻教育应重质而非重量。提升新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新闻人才,更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一、当前高校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部分老师和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主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单位的职责,应该由新闻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只有在新闻单位的锻炼才叫新闻实践,在新闻单位实践期间所采写和发表的稿件内容才是新闻。这种观念在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和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有关。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分数决定升学、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现实,使我们的学校,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或无暇顾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现象到大学也依然没有改观。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实践教学的建设带来了误导,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识偏差,致使学生认为校园里没有新闻可以采写,在上课期间也就没有实践的必要,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假期也不到新闻媒体实习,就等着院校的安排。怎么样才是新闻实践,新闻到底在哪里?而实际上,时时处处有新闻,处处时时可实践,新闻就在我们身边,锻炼的平台就在我们眼前。其实,院校里面有许多值得采写的新闻,而且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新闻媒体,这就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媒体实践。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又缩短了在媒体正式实习的适应期。
2.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
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就要有经费的支持。请专家学者到校园开讲座,送学生到媒体实习,带领学生到实地采访,学生办报纸、搞新闻摄影等都需要经费,而很多学校在经费上又严重不足,更缺乏实践经费,所以学生不能出去实践,甚至还存在着广电专业没有摄像机、编辑机,新闻专业没有照相机、电子采编系统等。新闻专业相关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数量的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部分学校开设了新闻实践基地,但由于经费的缺乏使得实践教学基地流于形式,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匮乏
这是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最为关键和突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新闻学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当然在实践教学方面就难以有所作为和突破;还有的教师既没有系统学过新闻,也没有从事过新闻工作,就上课讲授新闻;更有甚者,有的大学没有教师,便让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改行教新闻,其结果是教师抱着书本讲,学生抱着书本听。很难想象,一个不知道编辑和记者是如何采写新闻的教师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弄明白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在美英等处于全球新闻业发展前沿的国家,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强调新闻学专业教师的新闻从业背景。比如,全美新闻院系里几乎所有教授新闻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有新闻从业的职业经历。
4.实践教学管理的不规范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高校实践教学制度体系,更没有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立法,这使得高校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同时,高校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另外,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改进新闻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总体来说,笔者认为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明确新闻实践意义,培养实践意识
首先,在教学中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在新闻专业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让学生明确新闻学是应用型学科,新闻学习应为实践服务,新闻应为传媒改革服务。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只研究理论,那么该学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必须重视实践。这点也应一直贯穿于新闻专业课程的学习始终,无论是从事新闻业务还是从事新闻研究,都不得脱离实践。
其次,明确实践的真正含义。在新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师生都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对实践的理解却比较狭隘,认为会新闻的采写编等实务能力就是实践能力的全部,其实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关注。新闻就是通过专业操作能动地再现客观现实世界,如果没有对社会、民情的关注,采写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优秀的新闻作品。这首先要求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新闻业和社会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并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形成教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明确实践性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此外,我们有些学生在选读新闻专业之前并未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入学后就出现了新闻专业学生不看新闻的现象。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接触大量的优秀新闻作品, 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职业荣誉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闻专业的兴趣。
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增强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意识不等同于理论对实践的被动盲从,否则难以指导实践和适应时展。新闻理论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新闻媒体的需求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判断,如准确判断网络时代的新闻人才需求状况,或大传播时代的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修正培养目标,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适应未来的各种变化,也一改当前新闻教育在传媒界被动、滞后的局面。
2.建设过硬教师队伍,密切联系媒体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新闻的相关知识的,如果教师的新闻知识都是从书本到书本,那么他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就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新闻院校应有一支与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教师队伍。现在新闻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主要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新闻院校自有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多半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他们除了在校期间几个月的实习外,几乎没有再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而这部分教师尤其教业务课程的必须要到新闻媒体接受锻炼。这不仅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也是搞好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一般来讲新闻院校都要有一批在媒体做兼职的教师,通过做兼职的方式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还有一方面是从新闻媒体聘请有资历的老记者和老编辑担任院校教授。他们对新闻业界比较熟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各个新闻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相当清楚,有助于新闻专业实践更好地开展。
3.加强实践教学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还要加强新闻实践教学的投入。要让学生能看到电视,能听见广播,能上互联网,能看到国内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报纸和国外一些重要的报纸,避免出现新闻专业的学生看不到新闻的现象。要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使学生可以走出去,也可以把一些专家和名记者、名新闻人请进来。
此外,还有必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高校应该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和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通过建立新闻实践基地满足学生新闻实习的需要,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做法。如我院和《辽西商报》共建新闻与传播教研基地,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业务探讨活动,组成大学生记者团。《辽西商报》支持学生到该报实习,并定期派有经验的记者带领学生去采访或开设新闻专题讲座。同时,两家单位还针对报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问题共同开展探讨和研究。这样的做法使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虽在校内学习,但同时受到来自新闻单位的培训和熏陶,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和认可,从而解决高校教学与媒体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正像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所说:“今天新闻媒体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在抽象、空洞的某种理论中找到科学答案的。那种完全脱离新闻实践的教学无法解决中国新闻媒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新闻学院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的传播学理论教育,而是传授学生们最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基本采写技能和基本价值观,使学生们在走进复杂的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前受到过严格的专业基础训练。这种新闻学基础训练的严格性类似医学院、法学院对学生的训练。”②
4.重视学生新闻实习,安排灵活有序
学校可以从不同方面安排学生的实习:一是安排好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是新闻专业学生主要的新闻实践时段,是新闻实践教学的重头戏,在这一特定实践时段里,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实习任务,而且院校也比较容易对这段时间的新闻实践进行联系、组织和管理。学校应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之经常保持联系,解决实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增强新闻实践的意识,使学生自己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二是在校上课期间进行实习。上课期间可以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如结合《新闻摄影》课安排学生到校外的风景区、旅游点等地搞新闻摄影实践活动,或者到校外抓拍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照片等;结合《新闻采写》课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单位进行采访。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内的媒体提供的平台进行初步实践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学生可以自主创办自己的媒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对什么是新闻及新闻基本运作有个初步认识。三是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等假期进行新闻实习。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院校提供的锻炼舞台还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假期时间比较集中和充分,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深入到新闻采写实践当中,所以,还是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安排学生利用时间较集中的假期进行实习。如果学校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进行认真的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帮助的。
5.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突出实践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句套话、空话。新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常常存在缺乏支撑性理论或者理论不能有效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等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理论素养较低,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新闻专业应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侧重于新闻基础理论的讲解,涉及到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概括,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很难理解。那么,如何讲好这门课程,如何将新闻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变化的、活跃的新闻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相结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在讲解这门课程时,每周(周三学时)都会专门留一节课给学生评说新闻,初期要求学生选一则新闻加以评说,给每位上讲台的学生5~10分钟时间,首先简要阐述新闻及新闻来源,然后从新闻客观性、倾向性、真实性、新闻价值等角度加以评说,中后期把评说的范围扩大至对一类新闻、一种媒体、一类媒体等,就媒体责任、媒体伦理、媒体环境、媒体运营方针等展开评说,评说之后学生相互点评或补充,然后由老师加以点评总结。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生广泛阅听新闻,密切学生与新闻现实的联系,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与能力。
注释
①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system/
2007/08/01/050917304.shtml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二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三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关键词】电视摄像;技术与艺术;教学改革
《电视摄像》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既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又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主干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在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实践经验和技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对教学模式、方法和环节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
长期以来,《电视摄像》的教学过程,往往存在“一边倒”的尴尬局面,要么完全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进而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么抛弃基础理论的教学,彻底强化操作技能的养成。无论是何种培养模式,最终的结果都与《电视摄像》的教学初衷与目的相违背,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和只会拍摄的技术工,都是不可取的。为了进一步拓宽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适应媒体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闻学专业开设《电视摄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是,新闻专业学生本身影视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和艺术水平在作品中的体现相对欠缺。出于对新闻专业的认知差异和自身职业规划的不同,学生对《电视摄像》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问题。
一、问题凸显
(一)学生对于“摄像”的J识存在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将电视摄像课单纯地定位为一门技术性的课程,认为只要会操作摄像机、能够拍摄镜头就学会了摄像。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忽视理论性、审美性、创造性学习和养成的同时,也逐渐萌生出“摄像无用论”、“设备至上论”等观念,简单地将“会拍”等同于“能拍”,将拍摄成功与否归结为设备高档还是低档。诚然,设备的差异会影响作品的画面质量,但电视摄像是一门专业技艺,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它更包含着文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纠正学生对“摄像”的认识误区,理性看待《电视摄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术技巧教授的同时,也应注重审美能力、艺术水平的培养。
(二)缺乏“用镜头讲故事”的蒙太奇思维
由于新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前都未接受系统的影视艺术学习,很多人即便是每天都看影视剧,但往往都是看些快餐式的商业大片或偶像剧,很少会去看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纪录片,且“看”的层次也仅仅停留在观看而非赏析,可以说大家的观影数量、审美能力、赏析能力普遍较低。如果将镜头拍摄比作造字,那么运用蒙太奇去将不同的镜头遵循一定的剪辑规律组接,其实相当于组词、造句、写文章的过程。那么显而易见,教授学生摄像知识和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他们写出优秀的文章,即做出优秀的电视作品。而电视作品的创作,需要学生有用镜头去讲故事的蒙太奇思维,也需要通过大量影片观摩去提高审美能力,从众多的经典影片中学习场面调度、镜头语言、构图技巧、剪辑原则。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加之观影数量较少,很多学生的作品存在一镜到底、节奏拖沓、逻辑错误等问题,欠缺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会拍不会剪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设备紧张、场地缺乏影响实践效果
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新闻专业的学生人数众多,设备和场地资源有限,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设备紧张、场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涉及演播室内进行布光练习、机位布置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常常没有演播室,即便有,一次也只能容纳一半学生。虽然采取了小班授课、分组实践的教学举措,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在现有设备数量、场地条件以及学时安排等因素的制约下,依然难以保证人人都可以上手操作,每个小组中总会有个别学生在课内时间摸不到机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实践多的同学拍得好、操作熟练,实践少的同学拍得不理想、操作生疏,鲜有优秀作品产出。
二、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除了通过购置设备、开辟场地、整合资源、优化学时等举措,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笔者以所在学校的2013级、2014级、2015级新闻专业学生作为教改对象,经过3年的探索和改进,不断总结出了一些改革举措,以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强化。
(一)视觉化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建设《摄像基础》课程案例库、引入慕课资源库,将长期以来《电视摄像》教学过程中困扰老师和学生的理论教学环节视觉化,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更加直观有效。如在运动摄像中,推、拉、摇、移、跟五种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镜头功用、注意事项,往往需要3-4个课时,才能将基本理论讲解完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却不甚理想,大部分学生在听完理论讲解后依然不清楚这五种镜头应该如何拍。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将文字案例通过视频的方式视觉化,同时将摄像机与电视机连接,现场示范拍摄方法和技巧,从而将学生从复杂且易混淆的理论中解放出来,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一轮教学改革效果反馈中,学生意见也是如此,都认为应该多多结合视频案例讲解知识点。除此之外,验证性教学的引入在此次教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验证,发现问题,找出差异,比如“越轴”这一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请学生使用手机在轴线两侧去拍摄视频或照片,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视频或照片去发现越轴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的空间错乱,既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交流和互动。
(二)课堂外培养
如果仅仅将教学局限在课堂内,显然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将教学放在课堂外,既能弥补课堂的时间限制,也能增益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了解决学生影视理论基础薄弱、蒙太奇思维欠缺、艺术水平偏低等问题,以兴趣为导向的“影视作品赏析交流沙龙”的创办,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组织学生观摩、赏析大量经典的影视作品和新闻节目,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有效的补充了《电视摄像》课上无法展开和深入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水平、蒙太奇思维。除了艺术层面的培养,“课堂外培养”的举措还包括了技术层面的培养,教师牵头组建视频创作工作室,不定期举办视频创作讲座和拍摄任务布置,如开展航拍、摇臂、斯坦尼康操作培训,承担学校相关专题片拍摄和晚会现场直播,与学校宣传部合作,为官微创作微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外诸多的实践平台。
(三)比赛式创作
在教学环节中增加的作品评析环节,增进班级乃至班际交流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每每大家看到优秀的作品时,都会和自己小组的片子作对比,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拍摄中会更加努力,这一点在三个年级的教学中都非常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攀比”,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每个小组拍摄的作品一次比一次优秀。此外,将赛事和教学结合的举措,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学生平时的作业和一些国内外视频创作比赛有机地结合,以赛促学,教学效果不断得以提升。如近年来,将学生的平时作业和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等比赛命题对接,W生在电视摄像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用比赛检验了自己的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合格。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的荣誉,学生创作的一些优秀作品,先后在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四)媒体化运营
为了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也为了使《电视摄像》与《新媒体概论》《新闻编辑》等专业课程产生联动效应,笔者创建了《电视摄像》课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按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运营,每周定期推送二期与电视摄像相关的文章或视频,不定期推送学生的优秀作品或有趣的视频资源。自己运营平台,自己生产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运营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从内容创作和选择上,学生们又能够在课堂以外学习一些拍摄、剪辑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是学生在运营,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做到传播大家欠缺的、急需的内容。下一步,笔者将考虑如何将网络直播引入教学改革中,使其与电视摄像产生化学效应,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语
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不难看出,《电视摄像》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新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选择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视频的拍摄制作都无法绕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平台多元、占据前沿的环境中掌握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和深谙人才需求的业内人士都需共同思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杨欣,徐建太.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以南昌大学现代传媒中心电视摄像实验课程为例[J].今传媒,2009(7):86-87.
[2]王金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今传媒,2010(8):199-201.
我是**月初进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实习的,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觉得自己好像格格不入,心中不免有些困惑,有些失落,但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小集体。在我心中,公安是个很伟大的职业,是伟大又神圣的,公安就像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永远站在人民最需要地方,我爱但又不凡尊重这个职业。渐渐熟悉了,才发现其实也其乐融融。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实习的**个月,让我亲身体会到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的艰辛,也让我对宣传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铁路公安干警的工作性质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实习经历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社会实践面,也提高我的新闻采学写习能网力。此次实习虽已结束,时间也不长,但却有重大的意义。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不管将来会怎样,这都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些难能可贵的经验对于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同样也是今后最值得回味的经历之一。感谢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不吝赐教和大力帮助。只要想到生命中有你们相伴,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足够的勇气挥出一道属于自己的靓丽风景。实习的生活是短暂的,但是经历却是永久的。
**个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的实习经历,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同时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而对于大学生而已,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虽然**个多月的实践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这些是我在大学课本上不能学来的。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工作,让我懂得了要将理论与行动结合在一起,让我知道了自己是否拥有好的交流技能和理解沟通能力。而交流和理解将会是任何工作的基础,好的沟通将会事半功倍。
实习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次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机会,是我们走进生活,接触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都希望通过实习来提高自己的实地采访能力和写作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大进步,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不曾学到的知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在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技巧,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另外,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识涉及面也特别的窄,有些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所处的范围有什么涉及面,根本无从下手,后悔自己在学校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
通过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实习的**个月,总结了以下几条实习体会,具体如下:
一、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实习的**个月发现善于与人沟通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多好处。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与各年龄段的人工作接触机会很少,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尤其是与年龄大或者辈分长者会谈,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个时候感觉很是尴尬。人在社会中都需要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需要合力去做事,能够很好的于人沟通能够使得大家在做事的过程中相处得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都要尝试客观的去分析,正确的你就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与人交往接触要有自信。自信不是对自己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宣传活动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能够把事情干好,领导放心把事情交给你,自然事情做多了,领导见识了你的能力,开始赏识你了,自然你自己也越来越自信,领导也会给你更多锻炼的机会。社会工作经验也是这样良性循环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办事能力,同时丰富自己的阅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四、加强对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业务素质及能力。在实习中,要仔细的跟着身边的同事进行学习,不懂就问,同事不懂得,可以去网络、书籍中去查询。同时,还要大胆的接收领导安排的任务,认真仔细的完成,通过这种简单的工作的经验累积,从而达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作用。
五、与人交往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在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铁路公安处宣传科老师的接触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明白,领导交代的事情很多时候难免感觉到有些困难,有时候无法将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宣传科的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是有些欠缺,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很很渺小,由于自己缺乏社会经验,在与人交往时难免蹑手蹑脚,有些担心,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记得曾经有个学姐对我说过“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凡事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位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肩上扛着摄像机、胸前挂着照相机、口袋里装着手机、背包里是无线上网本……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是播音员、主持人。这可能就是媒体融合后媒体从业人员的真实写照。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这部分从业人员被称之为全媒体记者。他们需要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等载体样样能玩得起来,还需操弄3g、4g等流媒体技术。由于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下一站会到哪里。所以,最好样样功夫都尝试着练一练。
xx年1月13目,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全媒体新闻部,首批15名记者每人配备摄像机、数码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实行“24×7”的多媒体信息模式。国内其他媒体也尝试在部分领域内资源整合,比如浙江嘉兴日报及其子报南湖晚报,成立统一的视觉新闻中心;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建立集团层面的视觉中心,向集团内各媒体提供图片;滨州日报社目前也正在进行全媒体的尝试。
全媒体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不远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全媒体记者奔走四方,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之中。面对媒体融合大潮,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现在的我该为未来的工作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媒体从业人员呢?
我们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必须学会“一鱼多吃”,这是我们未来媒体从业人员努力的方向。全媒体记者是一个多功能的记者,需要有多种采访技能。进行采访时,记者不能只简单地拿笔去记,至少要会使用录音笔等设备。如果不再单独派摄影记者跟随,文字记者还要现场拍照。为适应网络传播,记者还要学会制作dv、动画等。掌握了这些采访技能,就初步实现了向全媒体记者身份的转变。
我们要学会在全媒体新闻生产中“用脑”、“用眼”和“用手”。用脑,即全媒体记者要有新闻聚合的头脑,适合各媒体的特点,发挥不同载体的不同组合产生的效应。用眼,即做全媒体记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受众的新闻资源,善于与受众互动。用手,即全媒体记者要会文章、能拍摄、擅互动,熟练进行电脑、手机制作。实习期中,公司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让我很快进入到了工作角色中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清晰的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不断的进行自我培训,
作为未来媒体从业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注重的是团队精神,而且我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
第二,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有时候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不仅仅使自己的工作进程受阻,还会影响广播播出的新闻质量,因此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就显得尤其重要。正如老师所讲,要做到“眼尖”、“手勤”和“心细”。其中,眼尖包括“观察”,再者就是有“眼力见”。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单位里首先要不给人家添乱。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提问也要看准时机,别在老师正在忙的时候去打扰人家的正常工作。在初步了解了行业的内部运作后,要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岗位上的具体工作,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手勤:尽管是实习岗位,也不要有丝毫懈怠的想法。不能把自己还看成一名大学生,而要像正式员工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单位文化。心细:单位都喜欢把一些琐碎、单调、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实习生做,如给复印机加纸,换一下饮水机上的空水瓶……这个阶段缺乏乐趣和挑战性,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才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机会。除了指导老师交代的工作要用心去做,还要细心地记录观察,最好做实习日记,将每天的收获、感触和遇到的问题,企业的信息都一一记录下来,这不仅会对学习有益处,而且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会有帮助。
第三,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赵主管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第四,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闻风而动。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学系,北京 100088)
摘 要:中国的影视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了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是影视教育深入发展的核心环节。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专业定位(包括界定、地位、框架等)问题,而且涉及课程的层次、结构、形式、数量等问题,同时包括处理好专业院校与各类高校、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等关系的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影视的独立学科地位,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强化课程建设的力度,建设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国;影视教育;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影视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来只是近十几年的事,相关的研究比较匮乏,不少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总结和归纳梳理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的文章中或者是在一些研讨会上,经常会有人提到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多少所学校开设了影视专业的具体数字。在影视教育还没有一个清晰外延的情况下,这样的提法实际上是非常笼统的,这里的“影视专业”具体包括哪些方向,在什么意义上使用,都是不明确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数据上也是难以一致的。因此,在明确影视专业概念的基础上,勾勒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的基本轮廓和发展现状,进而对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比较可靠的交流基础,就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异常紧迫的了。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两套既有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操作程序。一套是国家规定的学科专业系统;另一套是各高校在申请了专业名额后将该专业置入现有的院系专业建制之中的做法。在置入的过程中,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学科基础、发展定位及现实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设定。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专业形成了在内容上涉及艺术、中文、新闻、传播、广告,乃至计算机、文化管理等多学科交互渗透;在建制上包括了学院、系所、专业、方向等多层级交叉建构的复杂局面。而且,这种局面还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动态的局面。前一套操作程序有统一的固定专业目录,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简单化的问题,难以比较全面地反应现实情况。即便如此,这种统计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后一套操作程序的统一则比较麻烦,由于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定期重新进行认定。看来两种情况兼顾,互相认定的方法比较可靠。目前,北京电影学院正在进行的“电影学创新研究团队”的“中国影视艺术高等教育现状调研”项目就是在这一方向上有所努力的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上看,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包括11个学科,71个门类,212个专业。目前,影视在本科层面没有专门的学科门类设置,设在“文学学科”之下。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最新的“2008年普通本科学科专业目录”,①文学学科的专业设置格局如下:
在这样的学科专业格局中,影视教育主要涉及“新闻传播学”及“艺术学”两个门类。其中,传统的电影专业,包含“编、导、表、摄、录、美”,即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导演、表演、摄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电视教育中的专业,包含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两个方面被纳入到影视专业的范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另外,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门类范畴的专业应该被排除在影视专业的范畴之外,其中包括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也可以排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专业:动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专业。
本文注意到各高校影视教育的实际状况:在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广告学之间,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之间存在交叉互融、难以截然分开的情况;近年来,影视教育研究领域“影视合流”、“大传播”的呼声四起,使得电影和电视教育变得难解难分;北京电影学院已经开设了动画和广告学专业,并将动画作为“4个重点本科专业方向”之一。当影视理论界还在就电影、电视界定的问题聚讼纷纭、各执一词的时候,影视教育领域已经率先开启了视听媒介融合的进程,对现实做出了更为迅速和直接的反应。只要以发展的眼光稍稍突破一点儿眼前现实存在的行政区隔、媒介区隔来看问题,以数字为基础的各种视听媒介融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应该把动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几个专业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范畴。此外还要提到的是,影视教育新近衍生的一个专业――影视管理专业,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属于“管理学”学科下“公共管理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牵涉面较广,在此暂不做统计。因此,本文提出的作为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范畴涉及13个专业。
据教育部网站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4月8日,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共计2334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共1070所(此外还有“普通高职院校”1169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95个),包括独立本科艺术院校33所。②另据教育部提供的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招生专业数据,属于本文界定的13个影视教育专业范畴的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总计810所,占1070所普通本科总校数(含独立学院)的76%。其中,即使是除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这4个专业的校数总计也达到351所,占1070所普通本科总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3%。
据此,作为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设置现状如下(按校数排序):
在确定了影视专业的基本范畴之后,关于影视教育的专业设置的一些重要问题便随之凸现出来。
首先是影视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格局中的地位问题。影视在本科层面没有专门的学科类别设置,而是被置于文学学科的艺术类之下。在影视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全面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在影视类专业已进入76%的本科高校并涉及众多专业方向,而且作为课程全面进入高等教育并正逐步进入初中等教育的情况下,影视甚至没有能够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的学科专业格局中获得一个最起码的“名分”,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其次是影视专业设置引起的学科专业的框架问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设置的框架已经明显脱离了影视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影视没有专门的学科类别设置,只有若干关系远近不同的专业置于文学艺术类之下,给各高校设立影视专业罩上了一个必须加以扭曲才能适应的框架,束缚了影视专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影视专业的内容、边界、定位相当混乱,在实际操作中更有诸多不便。特别是,按照传统行业分工设置的过于细致的专业,已经无法适应影视事业的现实发展要求,不利于社会及行业需要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的自主发展,更不利于影视教育的健康发展。
还有,影视专业设置需要处理的一些关系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影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影视专业的关系,如何认识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如何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等问题,都未能形成共识。厘清这些观念,仍是影视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目前影视专业已在各类高校中得到普遍发展,从国内普通高校的性质类别上来看,就有综合大学、理工学院、农业学院、林业学院、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12类。如果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与其它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的数量比例来看,是2:800的关系,其中综合大学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各类专业院校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据中国教育统计网站的数据,2005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701所,其中综合大学占146所,艺术院校29所,其余各类专业院校489所。③影视专业教育在各类专业院校中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在影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中都有哪些不同,都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各类高校在影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研。
一般认为,目前国际上影视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也就是“苏联模式”与“美国模式”,国内的影视院校基本上属于前一种模式,其特点是以专业为核心贯穿教学;而美国的影视院校基本上属于后一种模式,其特点是以跨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学习阶段后期再分专业,学生的素质比较全面。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的关系,实际上集中体现了目前影视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的核心问题,这就是高等院校的两类主要课程,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问题,具体涉及课程的范围、数量、结构、形式等方面。
从公共课来看,一般来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一部分课程,以及各高校可以自主安排,学生也有一定选择自由的一部分课程。我国高校中,公共课一般包括三类,即理论等思想教育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基础教育课,大学语文、艺术概论等人文素质教育课,其中前两类一般为“必修”或“指定必选”。而美国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哈佛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类,即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哲学分析、外国语文和文化,普遍作为影视专业“必修课”的是写作及外国语。各高校可以自主安排的作为“选修”的“人文素质课”的情况,最能够体现目前影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比较一下北京电影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的“人文素质课”,在范围、权重方面都有很大区别。④
在课程的内容范围上,一般说来,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学校和专业型的院校本身资源、职能和分工不同,学科多的学校自然底盘较大,公共课的范围较广;专业型院校资源有限,非专业课程也与专业联系较紧。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专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的设置涉及大学语文、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形体、艺术概论、社会学、宗教、信息检索等,基本上都是艺术方面的课程,范围相当有限。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情况或许稍微好些。而在美国,从事专业电影教育的专门院校很少,绝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中的影视系科,他们的普遍做法是通过调控选课范围来使得学生对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一定学习,在天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人种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
在课程的可选范围上,北京电影学院要求的3门课程只有21门可选,而且基本上一个方向的课程只有1门。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系要求的10门课程则提供了138门可供选择,并且几乎每个方向都有多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艺术和哲学要求5门课程,有包括艺术史、世界艺术和文化、非洲裔美国人研究、拉丁裔美国人研究、民间传说和神话、音乐、人种音乐学、音乐史、哲学等在内的4组58门课程可选,要求每组选择不超过2门;社会科学要求3门课程,有包括各国语言、名著研究、传播研究、历史、政治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3组39门课程可选,要求每组选择不超过2门;科学要求2门,有包括天文学、大气科学、化学和生物化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细胞和生物学、生物生态和环境等在内的2组41门课程可选。
在课程的学分权重上,北京电影学院人文素质课的学分仅占总学分的4%,即使在侧重制作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个比例也达到了20%,而在侧重理论研究的纽约大学,这个数字则是31%。
从专业课来看,美国的通识教育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前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到第三年才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中国的影视院校则是公共课与专业课齐头并进,这样往往从第一年就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好处是学生的专业较为扎实。而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专业课程由于紧紧围绕划分非常细致的专业设计各自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有突出的系统性、指定性。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其专业课全部为系定必选课或必修课,各系之间的差别很大,从十几门到三十几门不等。其中电影导演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就是贯穿2个学年的4个系列的课程:导演剧作ABC、表演ABC、视听语言ABCD、剪辑A。电影剧作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则按照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配合设计了同为六个学期的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1-6、电影剧本写作1-6两门课,安排在一天上、下午上,前后由全系12名老师共同负责。
美国影视院校的专业课程则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而是建立丰富多样、细致灵活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为主,对提供选择的课程分类分组,并对每类每组的选修数量进行规定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以纽约大学影视学院为例,要求一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学院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必修历史批评、剧作、技术制作、制作基础等4个方向7门课。其中,剧作方向要求3门课程,有11门可供选择;历史与批评要求3门课程,有19门可供选择;制作基础课程要求修4门课,有23门可供选择;制作技术课程更是有47门之多可供选择。在专业课外还经常开设内容广泛多样的各种课程,如各种片种、类型、作者、电视媒介、广播媒介、电影与社会、电视与文化等课程;并且会开设针对不同学生背景和创作需要的课程,如实验电影、移民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国际合作制片等。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系在学生四年级集中某一方向学习时,提供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剧作、动画、批评研究等5个方向26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主攻方向,也可在本专业搭建的主修平台上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
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区分的重点,在组织教学的基本标准不同。前者以专业为标准,学校要依据指令性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组织课程,在专业设置上要求尽量全面且单个专业口径小,在课程设置上则易造成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识教育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综合性很高,没有针对年级和专业贯通四年的教学计划,其教学质量的保证,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着眼于在课程的规格上进行严格管理,只在课程的组织上制定指导性计划。例如十分重视教学大纲的规范性,每一门课程都有详细、充分的教学大纲,对每门课任课教师的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学生作业的批改做出系统、严格的要求,每门课开课时,教师都要印发详细的课程介绍、影片观摩、阅读书目、教学进程、教学要点、作业考核方法及要求等资料,这些最终为学生、老师、学校提供了互相监督的评估依据。
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区分的实质是,在前一种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基本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设计好的,而在后一种模式之下,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以及自主地安排学习进程。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学分制不仅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组织教学的量化标准,而且作为一种统一尺度,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可能;使学生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规格的教育,实现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在美国的很多高校,学生可自选全校范围内的课程,并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课学习,高校间学分互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高校与中学之间也有学分互认的做法。我国近年来将学分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着眼于使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单一的学术精英型转向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等多样化发展。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允许转专业,按大类招生等。
专业课与公共课的问题,实际上是所有影视院校都面临的,专业课较强的学校在公共课上的资源、精力投入就会相对有限,反之亦然。针对这种矛盾,国外的解决办法是,将专业影视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的职能相分离,独立的专业影视院校,一般只承担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任务,只教授专业课,不单独授予学位,而是与综合性大学合作,让学生去选修一部分文化基础课,由综合性大学授予学位;综合性大学的影视院系,自己开设专业课,学生同时到其它院系选修文化基础课。但我国的艺术院校都具有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双重任务,一方面在观念上总是以专业培养为唯一目标,人文素质课设置紧密围绕专业课进行;另一方面也还未在与学科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优势互补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探索出有效的途径。
总的说来,国内影视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公共课的设置上,无论在内容范围、可选择度、数量权重等方面都亟待拓展,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过多集中在影视专业及相关知识方面。在专业课上,我们有一些系统培养的经验和优势,但存在控制过多、不够灵活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所以本文认为,国内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在借鉴通识教育模式方面,通过学分制量化课程标准仅仅是第一步,在进一步全面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关键还在于在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和方向上增加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内容,扩大课程范围,以便能够结合实际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可能。
如何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目前设影视专业的高校尤其是艺术专业院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院校的教学通常以艺术创作者、艺术作品研究和艺术实践内容的课程为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授有限,学生的理论观点多形成于不系统的经验总结。这其实是对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所以,艺术院校应该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权重的同时,考虑通过课程形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觉的理论意识、有效的理论转化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实践教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就没有任何探索和改革的空间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毕业生在刚刚参加了一些艺术实践之后,就控诉说自己在学校里从未听说过从未见过这些东西。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绝对不能再容忍了。这些问题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教学单元和实践单位的合作问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影视教育已经在各类院校中广泛开展的情况下,各类影视院校完全可以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探索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更加多元的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联系理论的教学模式,培养技术型、专业型、学术型、复合型的多样化影视人才,从而推动影视教育和影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认为,国内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还有极大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最主要的方面有:在原有根据行业分工设置的专业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进行更具综合性的分工;以传统的影视制作专业为核心,以包括广告、网络、媒体的艺术、技术、管理在内的影视传媒为依托,以文化艺术理论和教育为基础,建立相关专业的逐级发散体系;从对专业的行政管理转向对课程的规范管理,建立由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各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针对自身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借鉴通识教育模式的专业教育,例如,综合大学中的影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和其他系、学院联合授予双学位,而学科基础比较单一的学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不仅可以努力发展自己的课程体系,同时还可以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出与学科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优势互补的有效合作途径,为专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着眼于影视教育发展的未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面的变革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首先,随着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缺乏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更高效率充分利用资源的教学方式,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努力将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更应该重视影视专业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双重特殊性。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新技术在广泛应用之前,总是先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电影的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我国,电影最初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就是作为教学手段进入高校:早在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苏南文教学院就开始了电化教育;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教育电影部”,成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电影专业。当前,与影视教育大发展几乎同步的另一个重要进程就是,影视、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及辅助内容日益进入大学课堂。现有影视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影视作品分析、专题讨论、现场拍摄,其中包括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视听作品的观摩以及现场制作观摩这些重要的影视教学方式,可以设想在未来逐步由影视媒体本身来进行。通过影视手段进行的影视教学,无论在优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提升学习过程及效果的人性化程度方面,特别是在影视教育自身的战略性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
能否担负起影视教育发展的历史重任,最终取决于决策者对教育新理念的眼光胸襟与行动的勇气,研究者在其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理念和行动并重,并且从现在开始。(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参见中国教育在线网“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介绍及招生代码查询”(/html/g/gxzhuanye.shtml)。
② 参见“教育部公布2008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cn/gaokao/2008-04-10/1441133388.shtml)。
③ 参见中国教育统计网2005年高等教育全国数据:普通高等学校校数(/sjcx.aspx#)。
④ 资料来源:谢晓晶、薛文波主编《北京电影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6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系网站(tft.ucla.edu/dof.cfm);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网站(nyu.edu/)。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eform of Film
and TV Education Majors in China
WANG Zhi-ming,ZHAO Nan
(Department of Film Studies, Beijing Film Academy, Beijing 100088)
关键词: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38-02
当前,我国约有800多所学校有新闻传播学教学点,《传播学导论》课程是高校所有传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传播学导论》源自西方,不仅理论庞杂,涉及到社会学、符号学、新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理论思辨性强;而且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传播学中的许多理论对媒介对现实的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如媒介即讯息,但是理论与传播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在应用型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来无用,因而不愿多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与教授法相对立,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传媒情境中,通过师生间互动、平等对话和讨论,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传媒情境的思辨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一种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法,描述真实的传媒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传播学理论思考、解释传播现象,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反响很好。本文将选取武汉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解释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来解释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过程。
一、《传播学导论》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发案例
《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案例可以取材于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传媒实践中经典性的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但是,课程中所要呈现的案例,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挑选,选中的案例首先要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应具备一定的时事性、新鲜性和典型性,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只有选择合适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述大众传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在当今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覆盖下,这一现象太为常见了,学生们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在很多现象中要想很明确的证明现实环境是由拟态环境转化的太过武断。在众多传媒现象中,笔者选定了2008年发生在武汉的一个公交女司机被打事件,本来仅仅是现实中的一个普通冲突,一个说话不礼貌的武汉公交女司机骂了车上的东北乘客,被同行的两个东北男人在公交车上打了一顿;但经由武汉经济电视台一次报道“东北打人者不是人,简直是畜生”直接引发了网络和现实中武汉人对东北人臭骂的现象,现实社会中承袭了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点。以下简称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
(二)讲课过程中呈现案例
讲课过程中,在合适的时机将准备好的案例在课程上呈现,呈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讲述是最常用的一种,或者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呈现,或者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堂阅读,也可以提前一次课就要求学生课下搜集案例材料,上课学生陈述的方式等。不管采用哪种呈现形式,最主要的是需要把案例中的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讲述清楚。
例如: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现实现象来更好的理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采用多媒体呈现案例的方式。首先,呈现了武汉经济电视台对这一事件报道的视频,视频中首先记者对武汉司机宋汉芳在医院的镜头,在车上被两名东北男人打的镜头,采访了宋汉芳的亲人们,公交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愤慨,视频中的旁白和主持人的言论都是同一个观点,两个不是人的东北人殴打了公交车司机。然后,图片和文字呈现两名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乘客“高山无语”在博客中透露:“我亲眼看见是她先出言侮辱上车的东北妹,也是她先用手推开东北妹,她以为在她的地盘、她的车上,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更何况她作威作福习惯了。此时东北人并没有说什么,所谓东北人等车等烦了才大打出手,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噱头,只是东北妹说了一句‘你们的车好慢’,仅仅这一句,至少我没有听见东北人说第二句话。可司机大妈却没完没了,而且是她先动的手,一旁的东北男才这样愤怒”。该网友指出:“这个女司机不但脾气不好,而且性情暴躁,乘坐她开的车你不要企图向她问路,要是向她问路,我保证她会把你损得狗血喷头”。目击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在博客上写道:“当时我在车的中间,听到有个女的在前面说,怎么来车这么晚。那女司机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但语气非常不好。因为我也是外地人,对东北口音听得非常清楚。那女司机就说了一些之类的话,后来我伸头往前面看的时候,就打起来了。”最后,文字描述这一事件的进展,2008年9月,一则武汉经济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武汉女司机被打”播出后,一些传统媒体和网站在不断转传的过程中,标题从《公交司机被打》到《东北人打武汉公交司机》,到《东北男人打武汉女公交司机》,再到《2个东北男人打1个武汉公交女司机》,一件普通的社会冲突事件,被传媒演变成不同地区籍贯人之间的冲突,网上各大论坛形成了以区域划分的武汉和东北两大PK阵营,互相攻击、谩骂,无所不用其极。大概用将近6分钟的时间呈现该案例的来龙去脉。
(三)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
所呈现的案例,具备趣味性、实践性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认知这一事件的兴趣,但是,对于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却不可能通过了解了案例就可以知晓,这时需要教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结合这一案例中的表现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师更多的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
例如,在前述案例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案例中,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网友记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即现场目击者了解这件事情的渠道与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了解这一事情的渠道有什么不同?2.现场目击者会不会参与到网络上的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武汉经济电视台的观众会不会参与到对骂的队伍中?这两者行为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现实社会中的一起小纠纷会发展到武汉人与东北人的对骂?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怎么样解释这种现象的转变?现实社会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5.这一原理能同样解释网上流行语“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和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医闹现象发生的契合性吗?
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已经从传统课堂的知识的讲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上知识的引导者,根据学生讨论及其发言的情况适时引导,防止学生讨论的话题分散或者跑题,使学生仅仅围绕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讨论,才能较好的实现其教学目标。
(四)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给出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从案例的讨论中总结概述出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如前述案例中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纳入到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期末考试和试卷分数以不同的权重参与到学生该门课程的期末成绩评定,从而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动力。
二、《传播学导论》课程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选取的案例应具备针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意思是指选取的案例要具备理论的针对性,课堂上所选的案例能涉及所要讲述的理论知识点,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而不能仅仅是为了案例而讲案例;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传播学导论》课程面对各科背景的学生,理科类、文科类和艺术类都有,对于理科和文科类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搜索、总结和陈述案例,而对于艺术类的学生则需要选择事件的来龙去脉简单、清晰,篇幅不是很长,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的案例,从而更有效滴激发起艺术类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具备时事性。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就是实时发生的新事、奇事和大事。而《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主体一般是与媒介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非常关注时事的专业素养。例如,讲解第三人效果假说时,2011年之前用的是芜湖蓝藻引发的水污染事件中的抢水现象,可在2011年春天日本发生地震之后在中国沿海发生的抢盐风波之后,假说案例就更换为分析民众的抢盐行为。
三、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