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3-1
1 指导思想
本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从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绿色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地力培肥等方面讲解了未来5年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做法与目标,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今后一段时期,永吉县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绿色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 奋斗目标
永吉县生态农业建设总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档次,深加工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3 采取措施
3.1 生态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计划2011年-2013年,在口前镇建设生态农场绿色家园一处,主要内容是:建设太阳能采暖房300栋;太阳能畜禽舍800m2,太阳能淋浴室100m2;标准“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0栋;养殖畜、禽、鱼,种植经济林、绿色蔬菜等。年可出栏肉牛50头、猪300头、鱼20t、无公害绿色蔬菜45吨,节约优质煤150。总收入50万元。
3.2 星星哨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对星星哨水库灌区进行渠道护砌、整修和示范区建设,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水250万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顷,直接经济效益416万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计划 2011年-2015年,在全县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过腹还田、过池还田,广积有机肥,五年培肥3万公顷农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县“沼气工程”项目
计划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个,县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加强沼气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5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计划于2010-2011年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建设一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仪器88台(套)。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各种污水540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7万吨,生产有机复合肥3万吨。
3.6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
2011年投入300万元,完成建设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监测。
3.7 大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现代农业
按照“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引导农民积极、有序的发展“三品”产业。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遵循“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针,认真抓好“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2010年-2011年,把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建成农村清洁村,建设内容包括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和村公共清洁设施三个方面。建设目标为把“三废”变“三料”形成“三益”,以“三节”促“三净”实现“三生”目标。即:以村为单位,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三废)向肥料、燃料、饲料(三料)的资源转化,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通过集成配套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和工程措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三生)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环境规划教学方法;教材;探讨
生态规划主要是优化整体生态系统的基本内容,是指生态环境区域内的储备能量物质之间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对周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开发和循环利用,促进生态和谐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平共处是环境规划的主要目标,如果单从内容上讲,环境规划实质上就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如果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入手,不但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将生态环境不稳定因素考度其中。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自然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是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需要全世界人类对环境保护提高重视。在本科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话题,保证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生态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精选教材
在现代教学中,还未装订生态环境规划的专属教材,只有环境规划或者是生态规划的教材内容,例如郭怀成老师在2001年编写的《环境规划学》课本,尚金城老师2008年主編的《城市环境规划》,还有2004年发行的《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等等,生态环境规划包括环境规划和生态规划两部分,由于各地院校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所以在学科侧重点上也各有不同,有的注重环境规划,有的则注重生态规划。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每本教材各有各自的优势,还需要学校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则合适的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选案例
生态环境规划学是现代教学中比较热门的学科,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效果。通过案例可以将课本所有的理论知识穿插在案例中,包含教材的所有知识、原理、方法等,让学生学习更加透彻。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案例教学,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特别是案例中可以体现城市生态规划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对所在城市生态规划更加了解,有利于学习生态环境规划。
三、补充相关学科基础理论授课内容
生态环境规划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多种学科知识,例如: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等。其中生态学是生态环境规划课程最主要课程,也是理论知识相关性最大的学科。因此,生态环境规划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生态学基础,是每位生态环境规划学生的必修课。
四、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传授知识是其职责,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课程性质及教学对象,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探讨式等多方面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实际课堂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做到教学方式科学合理,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现代教学课堂中,多媒体被广泛应用,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屏幕播放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演示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加强学习积极性,让现代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轻松掌握复杂的专业知识。
五、加强实践教学
在进行专业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细致观察能力等等都有帮助,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实践教学比较复杂,相对单一的传统教学丰富,尤其是进行科学实验或是为实验设计准备过程,还是到最后的实验报告评估,都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创新实践能力。野外实习就是最好的实践教学,相对于生态环境规划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野外实习教学其实就是一堂生动的课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由此可见,野外实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竞争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六、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生态环境规划由生态规划学、环境规划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组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对教师也是高标准、高素质要求。任课教师不但需要熟悉本学科的课本知识,还需要掌握与学科相关科目的专业知识,只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环境规划空间资源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Abstract: in the two 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f policies, in the city for sustaine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fully fusion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planning focus, in order to solv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up to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dea, down to the space of coordination system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two rul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fully mix. In the macroscopic level main body function division and with ecological function division in different areas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control principle contents is proposed requirements, theoretically expand the spac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trol perspective; In the micro level of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etailed the content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ace control, practice can enhanc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and operation.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pace resource ecosystem delineation main function division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瓶颈,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城乡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的蓝本,要想最终实现两型社会目标,就必须追溯到源头,对城乡总体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城乡建设快速推进给城乡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热导等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已逐步弥盖了城乡建设的正面效应,成为制约城市自身健康发展的瓶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成为了城市人民追求的新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为了满足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已成为必然选择。
从传统“两规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的博弈历程来看,两种规划协调的本质是用地问题,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已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法律平台。借鉴传统两规合一的经验,从宏观角度分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矛盾焦点应该是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涵养用地的失衡问题,因此本文跳出了仅就城乡规划环保篇章分析问题的小圈子,针对城乡规划的矛盾焦点,上至城乡规划编制理念,下至空间资源的协调性系统提出“两规合一”的具体建议。
一、 规划编制理念的融合
城乡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把环保规划拿来照搬内容,而是需要从上至下系统的吸纳,规划编制理念是规划编制中的“上”,规划理念类似根基,限定了规划的大体框架和编制方向。因此“两规合一”首先要从理念上融会贯通[1]。
1、规划编制的定位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供需平衡的双向协调。传统的城(乡)总体规划,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模式,主要立足于发展的需求决定城市的性质、职能和规模。把环境保护融入城乡总体规划中,不仅要考虑城乡发展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及资源的供给能力,为城乡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充足后劲。量化城市在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所能接受的容量,通过需求与容量的相互协调,科学统筹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规模,保障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在资源、环境可容纳的范围内,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规划编制的重点由空间布局和发展建设转向生态修复与经济建设协调进行。传统城(乡)总体规划注重的是人工物质空间的规划,多把空间如何布局,空间上如何安排人类活动及相应设施建设作为首要内容,辅以自然生态环境的点缀,这就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忽视。把环境保护规划有机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就需要扩大城乡规划的视野,丰富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并保障新增内容与传统内容的有机协调,实现从“单纯的建设发展规划”到“禁建区、限建区与适建区规划”的转变。优先考虑自然生态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将城乡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合理的空间范围内,从空间资源角度保障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 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空间资源的争夺是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矛盾焦点所在[2],因此“两规合一”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就是如何在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配置好空间资源,而城乡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正是实现空间资源协调配置的具体抓手。空间管制具体内容是优先保护区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缓解空间资源压力,优化空间资源配置,通过明确各种地域类型空间管制的范围、形式和程度,确保城乡空间形态和资源丰度,引导城乡合理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3]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把行政分割的城乡空间放到整个国土空间和完整生态系统的大空间范围内考虑,处在不同地域的城乡建设应服从该地域整体的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因此不同地域城乡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内容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的布局对空间资源从宏观层面上加以引导。把城乡空间拆解到小空间范围分析,主要抽象概括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种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中禁建区、限建区与环境领域的受保护地区在空间界定上有重叠部分,因此城乡规划在具体编制及实施空间管制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中受保护地的点状分布情况,保护地的具体类型及保护的具体要求,以求在空间管制范围划分上更加合理,在管制措施制定上更加具体,增强空间管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宏观层面上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主体功能区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上述开发定义和理念,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4]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都属于城市化地区,开发内容总体上相同但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不同。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农产品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上述三类区是以行政界定的市(县)为基本单元。禁止开发区是一类特殊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根据保护需要呈点状分布,不以行政边界界定。
生态功能区划是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及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生态功能区。主要划分了生态调节、产品提供和人居保障三类生态功能区,其中生态调节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洪水调储等五小类功能。[5]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以行政界定的市(县)为基本单元。
上述大范围空间的两类区划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优化和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分别与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人居保障区,生态调节及产品提供区基本对应,。对应情况具体见图。
由图可知,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居住保障区及部分农产品和生态调节区。其中居住保障区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开发政策基本一致,农产品提供和生态调节区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开发政策不一致,后一类地区看似在开发政策上存在矛盾,但对该类地区的空间资源进行详细分解可知,两类规划分别对同一大类地区不同位置的空间资源做出了具体要求。由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印发时间较生态功能区划晚,区划基础信息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此两类规划中没有提及的空间资源部分应执行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相关要求。根据上述分析,站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战略布局高度,从宏观层面对处在不同地域的城乡空间管制提出原则性要求。
处在优化和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划)与居住保障区(生态功能区划)交集中的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大都市群地区应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其中应减少工矿建设和农村生活空间,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绿色生态空间。不断优化生态系统格局,净化水系,提高水质,严格保护耕地、水面、湿地、林地、草地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其余地区的城乡应扩大城市规模,减少农村生活空间,扩大城市居住、公共设施、服务业、交通和绿色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系统的侵占和影响。
处在优化和重点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划)与农产品提供和生态调节区(生态功能区划)交集的地区:主要是东陇海、江淮、冀中南、臧中南、黔中地区,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其它地区应该执行主体功能区中关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政策和要求,东陇海的苏北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带、江淮的大别山水源涵养地带、冀中南的太行山地水土保持地带,臧中南的防风固沙及热带雨林地带应执行生态调节区的空间管制要求,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人类活动占用的空间控制在目前水平,保有大片开敞生态空间,水面、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扩大。
2、微观层面上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探讨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小范围空间的充分融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涉及空间目标指标一项,描述为“全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明显加强,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2%以上。[6]”并结合相关专项规划,主要对管理权限内的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与管理要求。城乡规划法仅原则性规定了三区的划分方法及管制要求,为了进一步细化、实化城乡空间管制内容,本文主要从禁、限建区划分范围及管制具体要求两个层面分析城乡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融合,以求在微观层面加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禁建区、限建区划分范围及比例
在划分禁建区和限建区时首先要囊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受保护的各类地区,并且应扣除重叠面积。这些地区大都已经划定了保护界限并呈点状分布在城乡空间中,囊括的方法并不是这些区域的简单加和,应从维护生态整体性和功能性角度出发,有意构建相关保护地的生态廊道,以联通点状保护地,营造相对开敞的生态空间,加强生态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充分发挥出禁建区、限建区的生态效能。总结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地区空间管制规划得出,只要地区内地形不复杂(山地、沿海等),禁、限建区的比例一般在85%左右,其中禁建区一般达到10%,限建区75%,[3]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北省城乡建设规划中禁建区比例应该达到12%以上。
(2)禁建区、限建区的具体管制要求
结合环境领域管理及保护重点,主要对城乡规划禁、限建区中的水源地及自然保护区的管制要求进行细化,其余空间资源根据其功能类型应分别符合风景旅游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对应领域专项规划的要求。
水源地空间管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水源地规划,对城乡规划中的水源地地区提出了三类具体管制要求,一是水源保护区常规环境管制要求。除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对保护区行为进行管理外,土地规划部门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对已划入水源保护区的区域,要严格土地审批,禁止新、改、扩建项目;对已占用水源保护区用地的原有单位(项目),应结合区域改造,逐步搬迁。二是饮用水水源风险管制要求。针对水污染事故的突发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一级保护区内交通穿越风险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在水源保护区内定期开展生态监察。三是保护区内面源管制要求。结合城乡规划,合理村庄布局,在水源保护区周边等重点村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工业企业污染、生活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防治工作。
自然保护区空间管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结合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环境规划,对城乡规划中的自然保护区提出具体管制要求。城乡规划中的禁建区、限建区划分应具有一定预见性并呈动态开敞状态,以适当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结合生态环境规划,城乡规划中的禁建区、限建区应自动纳入根据需要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惜濒危物种、珍贵海洋生物资源以及自然遗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并纳入配套的一批生态廊道,将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除上述传统的自然保护区,城乡规划还应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关注程度,并将其及时补充纳入禁建区、限建区范围,从空间资源的配置上给予优先保障,切实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自身发展,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本文从两种规划矛盾焦点即空间资源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点,上至城乡规划编制理念,下至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两规合一”的具体建议。从宏观层面以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为导则和基本框架,对不同地域范围城乡规划的空间管制内容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并以河北省为例,从加强城乡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从空间范围划分及控制措施制定等微观层面具体细化了城乡规划空间管制内容。
参考文献
[1]段宁. “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 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623-630
[2]曹春霞,丁湘成. 空间规划体系的协调机制研究. 科技建设, 2009(4):640-648
[3] 金继晶,郑伯红. 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 现代城市研究,2009(2):29-34
[4]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 国土资源部, 2011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功能区划;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机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Zhaoshan demonstration are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gionalized Zhaoshan demonstration area by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it makes Urban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Environment Planning into Xiangtan Zhaoshan Demonstration Area planning and se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find a way to promote a comprehensiv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Zhaoshan Demonstration Area.
Key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84-03
1 前言
在国家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中,作为中部地区国家重点发展扶持的四大城市群之一,昭山示范区所在的长株潭城市群要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昭山在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被确立为五大示范区之一。在如此强大的政策背景下,未来20年将是昭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将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在这过程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成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2 示范区概况
昭山示范区地处长、株、潭三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功能定位为长株潭三市的生态绿心,以生态建设和创意产业为主题,低密度、高品位、保护性开发,建设为国际化的生态产业园区。规划范围为昭山乡、易家湾镇。规划区面积68km2,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30km2以内,起步区10km2。
通过检测表明,昭山示范区城镇建设区的环境质量良好,除去个别天数环境质量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外,大部分天数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了。但未达到二级标准的个别天数环境质量相当差,以至于SO2和PM10的年均值浓度都超过了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急需改善。
近年来湘江流域昭山段水质情况良好,绝大多数污染物达标率都为百分百。但污染物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肥大肠菌群在2008年―2010年的达标率不到百分百,其中肥大肠菌群大大超过了年均值。影响了昭山段水环境质量。经对仰天湖、东风水库进行水质评价,仰天湖和东风水库水体均符合景观娱乐要求,其中东风水库水质达到II类水质,水质相对较好。营养化评价表明仰天湖、为富营养,东风水库为中营养。
目前昭山示范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固废、工业固废、建筑固废、医疗固废及其他类固废。2010年昭山示范区生活垃圾日产量约为40万吨。由于示范区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卫生设施严重缺乏,示范区内还未有垃圾处理厂。
3 规划原则
3.1保护优先
示范片区应充分发挥位于长株潭“绿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为基础,全面推进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加强生态保护与管理,提高示范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按照省环境保护规划总体要求,制定和实施昭山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对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出总体设计和分区控制方案,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3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原则
遵循循环经济原理,按照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操作准则,进行产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实行清洁生产,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完善废物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再生体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3.4以人为本,分区控制,科学指导。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不同,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4 生态功能区划
昭山示范区生态功能区划包括三类四区,即以生态保育为目标的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和河流生态涵养功能区,以生态控制为目标的城镇生态控制功能区,以生态开发为目标的无公害农业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区。
4.1水域生态涵养功能区
范围主要是湘江、仰天湖、东风水库。
主要功能为确保水源涵养与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4.2丘陵生态涵养功能区范围主要包括东风水库森林公园、昭山风景名胜区、虎形山景区、凤形山景区玉屏峰、寨子岭、龙谷岭等森林地区以及交通、水域生态防护带等。
主要功能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营养物质保持、小气候调节、为长株潭城市群提供安全防护屏障。
4.3生态控制区
范围主要包括昭山生态经济区以及仰天湖区生态养生城。
主要功能为平衡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城镇生态景观、城镇生态文化和人居健康环境,发展绿色工业、低碳产业。
4.4生态农村休闲旅游区
范围包括马鞍村生态休闲旅游区和马鞍现代农业示范园
主要功能是平衡农村与城市经济,发挥示范区内农业发展优势,努力减少城乡发展差距,带动示范片区整体均衡发展。
5 生态环境建设
在本规划范围内,以湘江风光带、区域内水系、过境铁路、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带构成了覆盖整个区域的生态网络,连接区域内绿地板块,同时与大型湿地、公园形成了楔形绿地渗入城区实现整个区域和谐共生。最终形成“一带两心五轴”的绿地景观格局。
一带:湘江风光带。
两心:昭山景观核心、仰天湖生态核心。
五轴:三纵二横生态交通视觉轴。
5.1 水系生态建设
5.1.1湘江风光带生态建设
湘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生态圈的核心生态轴线,在规划区河道等水系两侧,结合防护、景观和功能布局要求,利用局部开敞区域建设具有游憩功能的小型绿地,满足城市市民日常游憩、休闲、健身要求。
5.1.2生态河道建设
区域慢行交通体系结合区域绿色走廊设置,在规划中心区以直线线形为主,满通通勤需求;在区域内,尤其是临近滨水地区,以曲线线形为主,在满足通行要求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趣味。
5.1.3仰天湖生态建设
仰天湖区预防保护为核心,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同时采取封禁治理等措施,加强植被的保护,营造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绿色产业。
5.1.4东风水库生态建设
东风水库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核心,建设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5.2 丘陵生态建设
借景周边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依山就势,理水筑城。通过合理布局城镇建设用地,确定不同山体地区的利用方式,通过梳理原有场地水系,强化城镇生活的亲水性与水滨空间的公共性,通过加强山体水系自身的合理保护与环境建设,提升城镇山水景观质量,打造长株潭绿心中的山水生态绿城。
5.2.1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以生态农业为技术保障,建设马鞍现代农业示范园,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业开发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将农业环保工作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和途径。无公害农产品以生态农业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市场载体,从而形成以产品开发带动生态农业,以生态农业建设促产品开发的良性发展机制。
5.2.2生态休闲旅游
以促进生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与软件业为核心,以生态物流、生态商贸、生态旅游建设为先导,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示范区现代、生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昭山是湖南历史上著名的“ 潇湘八景”之一,景名为“山市晴岚”;推进湾塘体育休闲公园和虎形山凤形山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建设赶鹿坡休闲山庄、马鞍现代农业示范园,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建筑节能、智能建筑等技术和手段,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态宜居社区。昭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具有建成旅游度假胜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昭山与凤形山、虎形山、仰天湖遥遥相望,利用仰天湖天然水体在湖中搭建全水晶玻璃体剧院,举办明星演唱会、音乐剧、文艺演出等。凭借凤形山虎型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发展以影视拍摄、动漫制作等为主题的创意产业,营造多样的交流场所,打造中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和明星栖居地。以发展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导,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纯的观光型向度假-观光复合型转化。
5.3 生态交通
5.3.1生态交通模式
建立生态化交通结构,以多中心和均衡组团结构促进“短出行”交通结构的形成,引导出行需求的就近达成,避免大量长距离通勤出行。
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规划修建防护林带,防护林带以猴樟、杜英、银杏、紫薇、大叶女贞、栾树和杜仲等高碳汇树种为主,同时辅以种植红叶李、栾树、无患子、榉树和朴树等季相林树种。
5.3.2昭山示范区道路生态防护带
规划沿京珠、上瑞高速公路建设防护林带,京广、武广、城际铁路建设防护林带,其它一、二级公路每侧控制范围30-50m建设防护林带。具体如下表:
5.3.3生态停车场
在规划范围内,布置5个生态停车场,确保整个区内停车场的服务范围能覆盖城镇区域。生态停车场是指在露天停车场应用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5.3.4生态消声带
严格控制交通噪声,规划范围内对城镇道路两侧建设绿色生态消声带,立交、铁路处安装吸声屏,加强生活区域环境噪声防治和管理,实现声环境质量全面稳定达标,噪声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最小化。
6 生态补偿机制
6.1生态补偿机制原则
6.1.1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依据生态补偿原理,支持昭山示范区水源地地区,昭山、虎形山、凤形山和乡村地区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的共同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6.1.2公平公正,权责一致。
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依据生态环境保护标准,逐步建立责权利相一致的规范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受益者,有责任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提供适当的经济利益补偿;对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责任修复生态环境,并对受损者作出适当的经济赔偿。
6.1.3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立足现实,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补偿模式,不断完善现有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加大补偿力度,由点到线到面,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规范化。
6.1.4多方并举,合力推进。
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
6.2 生态补偿机制目标任务
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具有昭山示范区特色、满足和谐社会和生态市建设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积极有效、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生态补偿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生态补偿分级管理体制;建立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撑体系。
6.3 生态补偿机制途径和措施
6.3.1加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调整优化昭山示范区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示范区财政应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湘江昭山段、东风水库备用水源地、仰天湖、昭山、虎形山、凤形山、各生态公园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补偿效益明显的工作,生态补偿资金的安排使用,应着重向这些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6.3.2开展各种资源费的生态补偿
开展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各种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逐步实行统筹安排使用。根据资源费征收情况和生态补偿需要情况,财政部门应与相关部分商定相关资源费纳入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比例。
6.3.3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保障体系
建立示范区各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生态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紧密结合本部门职能,从政策上、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域协调,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政策,统筹安排使用相关生态补偿资金,切实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积极作用,促进生态补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在生态补偿方面的成功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管理体制,拓宽资金渠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7 结语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对于我国的区域发展而言,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生态持续,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研究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生态屏障,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促进整体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区域生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借助于生态的自然之力达到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墓地,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郑华,高吉喜,黄宝荣.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生态城镇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科学的实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人们素质的提高,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夯实社会基础。还要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一、保护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意义
在我国,小城镇一般指建制镇和集镇,它属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城乡过渡体的主体和代表,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具有双重性,同农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大中城市存在着物质、人员、信息、资本等方面的关联,受制于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是一种以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信息的中心,对乡村起着组织和领导作用;但同城市相比,小城镇又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受制于乡村发展的水平和结构,其经济聚集程度、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均不如城市明显。加快发展小城镇,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大中城市及农村人口的“蓄水库”;促进农村非农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实为改变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二、提高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的措施
1、 精心编制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规划。
(1)全面规划生态建设指标。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是编制生态型小城镇规划的依据。规划应当包括: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的发展;城镇、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等指标。
(2)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小城镇由不同的功能区构成,小城镇建设要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划分行政商务中心、生态居住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公园、广场、景观、绿化带、河流、道路等,并使各区通过有效的生态措施相联系,形成层次分明、特点突出的统一的生态型小城镇。
2、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的排污设施要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按照小城镇的发展规模一次建成。按小城镇的发展速度确定污水处理方式和规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60% 以上;有污水和废水排放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投入使用,做到达标排放;建立统一的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 ;强化环境卫生机构建设,生活垃圾及时清理,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
3、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建设适宜人居的居住环境
加强小城镇绿化建,提高绿化水平是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关于对小城镇建设的配套规范没有出台,现参考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要制定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小城镇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小城镇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要结合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区改造。增加镇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小城镇绿化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绿地的行为。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小城镇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小城镇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4、加强科技投入,重视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凡是破坏生态环境,经济非持续发展的技术,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增加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的研制、开发 推广可持续发展产业,保证发展过程无污染,无废物 低耗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是实现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太阳能、风能 地热等资源的利用比率,他们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并且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5、 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 切实制定大气整治方案,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小城镇功能区划,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来制定小城镇污染治理方案。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在规划远景目标时,应该着重于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能源;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工作,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提高城市绿化率,大力发展植物净化技术。
(2) 加强水污染防治,促进水体整治规划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生活用水的污染排放量约占年排污总量的24% 。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应该通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小城镇水资源的目的。
(3) 制定小城镇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规划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规划是研究污染物特性与当地的资源关系,探索适宜小城镇的垃圾处理方式,不应照搬大中城市的设立垃圾焚烧和污水处理站的方式。小城镇居民一般会自觉地将塑料等无机物收集后卖掉,变废为钱。所以,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简易或规模化的堆肥实现废物资源化。乡镇工业的污染物应根据污染物的量,选择合适的小型处理设备进行集中处理,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废弃荒地或湿地进行生物自然降解法进行处理。
总之,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彻底解决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城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迈向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 姜爱华,张弛.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路径探析[J]. 中州学刊. 2012(06)
尽管我们在城市与区域统筹规划、城市与乡村统筹规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都未曾编制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没有统一的要求,县(市)域总体规划又因受县(市)行政辖区偏小的限制,跨县(市)域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措施很难协调一致、落实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力度、实效不够理想。正是由于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滞后、实施不力,另一方面,各地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统筹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任务。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还基于以下几点共识: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没有人,自然界依然继续存在,而人的生存与发展却离不开自然。所以,无论是城市、村落、区域,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要敬畏自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2)城市与区域客观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诸如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与互补,城市与区域之间各项功能的紧密联系,生态环境要素动态变化的无边界性或边界不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跨行政区界的扩散。因此,城市与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致的目标和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联动协调机制是城市与区域的共同利益。
(3)城镇化不能只考虑各级中心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不能只向“三农”与环境索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提高城市自身质量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支援“三农”,带动区域发展,反哺生态环境。
(4)评价城市的宜居性,不仅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而是包括居住、工作(就业)、学习、医疗、交通、游憩等多种功能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还有城市与区域的水源与空气的清洁度,是否有利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
(5)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全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专项的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对生态环境进行联建、联防、联控、联治,并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规划的主要途径:第一,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省级、地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跨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界、跨市、县行政区界的各类区域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相互衔接;第三,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要和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类区域性规划相衔接;第四,科学编制分布于广大区域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充分利用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为当地和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做贡献;第五,建立和完善能支持上位规划指导下位(后续)规划、宏观规划指导中观微观规划的体制与机制,以利发挥规划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作用。
2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0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它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这一规划,非常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充分体现,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框架,按全国一盘棋原则,科学确定省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须与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简述如下:
2.1优化开发区域
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沪杭(上海———杭州)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培育形成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发展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节点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加强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2.2重点开发区域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强化温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枢纽的功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强化防台风能力建设,加强雁荡山等山区和沿海港湾,近海岛屿保护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地保护,保护好瓯江、飞云江、鳌江水生态廊道。
2.3限制开发区域
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指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浙江省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其农业经济和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须划定几个农产品主产区,为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安全,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开发。
2.4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浙江省境内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有53处,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面积985.15k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面积1572.1km2,国家森林公园35处,面积1988.74km2,国家地质公园4处,面积519.7km2,上述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各类区域规划
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全国城镇化规划,全国、省、市(地)城镇体系规划(含城镇群规划、都市圈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等,以往的各类区域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不够突出。常见一些规划文件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区域基础设施或县(市)域支撑系统之一,内容亦不够深入,实施不力,效果不大,有待改正。根据浙江省地理环境和防灾减灾要求,需要编制跨县(市)域、跨市(地)域的流域规划,如钱塘江流域规划,瓯江流域规划,甬江流域规划。通过流域规划,有效推进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水生态和全流域自然环境得到切实保护。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水利、水力工程设施,增加江、河、湖、库蓄水能力,保证水源质量,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km2。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有3061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大陆岸线长达2200km,多深水港湾,渔业资源、滩涂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国务院已批准“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好浙江省近海与海岸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沿海与海岛人居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市的市域总体规划和沿海各县(市)的县(市)域总体规划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有些县(市)还有必要采取联合行动,例如乐清市需与乐清湾沿岸的温岭市、玉环县、洞头县协作、编制乐清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城市规划
城市是国家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是生态文明中心。然而,由于较为普遍存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的认识误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却频频出现令人担扰的现象———人口城镇化率越高、城市越大,生态环境就越显恶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扭转城市———区域生态恶化趋势,其要点是:
(1)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与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区域性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要认真对待这些规划对各个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生态环境指标的规定性要求。
(2)科学预测城市所在地区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规模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测算近期、中期、远期、远景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和各别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合理规模)、最终规模。城市化是区域的城市化,而不是把“农转非”人口全部或大部分“化”到中心城市、让中心城市无限扩大。事实证明,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城市规模盲目膨胀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城市,所以,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市、镇、村聚落体系“三结构”(即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协调和生态文明的区域规划。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和“四城市指数”(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第三大城市人口数+第四大城市人口数))应恰如其分。热中于城市规模攀比,通过撤村建居、撤乡建镇,并乡扩镇、撤镇建街,撤县建市、撤市建区等变更行政区划建制,快速扩大城市规模,追求城市规模最大化,是城市—区域生态病频发、日渐加重的渊薮。
(3)城市规划区范围该有多大,应与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适度规模相适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很有必要划分宜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确定城市规划区内合理的城乡用地结构。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应有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郊区。为了城市生态安全,须严控城市郊区化,住宅郊区化。应禁止在郊区劈山、填湖,侵占农田、湿地、森林公园与风景区,为富人建造高价豪宅———“山景房、江景房、湖景房、拥有私家湿地房产”等严重侵害生态空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4)要永远保留建成区内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江、河、运河、湖、塘、井、泉等水体,不能借“整治”之名缩小甚至填塞水域。根据当地气象气候特点(特别是风象特点)保留或加大从城区通向郊外的通风绿廊(生态廊道)。采用国家标准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上限或超上限指标,尽可能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在城市空间日趋水泥丛林化的今天,小块绿地、小公园、狭窄的绿化带、小面积的湖泊、湿地,已起不了城市“绿肺”的作用。很有必要把城区的绿化与郊区、区域的绿色生态空间相连接,形成足以起生态安全作用的绿地系统,并列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受到法规的保护。
(5)合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用地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区科学规划设计,建造真正意义上“宜居”的住区和有利居民身心健康的公共空间。
(6)加快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与交通结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完善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的管理,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7)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5乡村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营造策略
1.我国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的环境问题就已经十分严峻,许多土地遭遇了荒漠化的毁灭性灾害,水土流失更是一年比一年爆发频繁,许多灾害性天气此起彼伏。尤其是九八洪水,让国内的环境专家迅速觉醒,开始思考生态环境的新问题。
为了建设好健康的生态城市,那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建设进度十分缓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林木资源的比例越来越低,就是因为人们不断地采伐树木来促进家具行业的兴盛,在加上滥砍乱伐的现在,森林的覆盖率日渐减少。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这些自然资源的依赖,这样,环境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自从集体管理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大多数林地都是承包给农户,每家农户承包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由于比较分散,无法让农户拥有足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工业革命开始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科学创新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紧接着的是人们无止境的对自然的开发和攫取。
2.我国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环保、绿色、以人为本”,城市的生态系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能够忽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1】。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不管是住宅的绿化方面,还是社区的医疗保健设施方面,都在这个范围里面,此外,还指在生态环境,生活洁净等许多公共方面。因而,一切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行为活动都包括在健康的居住生活环境里面。为了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风景园林精品工程,提高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成活率,从而营建良好、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活品位。
3.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首先要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内涵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补偿资金过低和补偿方式单一
当前,国家有针对城市规划进行专门研究的研究小组,他们经过实地考察与分析研究,得到的数据是国内森林资源的价值可以达到两千多亿,所能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收益是林业产品收益的13.3倍【2】。但是,现行的补偿政策所提供的资金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补偿标准明显不合理。而补偿方式也只是单一地向管理人员发放资金,很难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现实的情况就是,许多管理员甚至并不了解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管理与保护城市规划的工作。
3.2 补偿政策和实施机制缺乏灵活性
我国已经建设了许多生态环境保护林,然而,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但这方面实行的政策并没有将他们分开。我国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管理方式是比较统一的,给予的补偿也是固定的标准,每个地方都一样。但是这样就缺少了灵活性,地区之间的发展状况不同。有的地方补偿还不错的价格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会变成很低的补偿价格,这也让许多管理生态环境的人没有积极保护的意识。
3.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城市规划在发展过程中,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新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走上了历史舞台。商品林因为由固有的林农进行经营,可以获取很高的收益,因此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就少了许多。我国人口众多,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无论是在能量上还是物质上,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对于生态绿色环境,如何进行管理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得到具体的界定,这让许多国家环保部门面临严峻压力,情况很不乐观。
4.加强城市规划营造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方针【3】
4.1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从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出发,根据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制定层次不同的补偿标准,让生态环境的管理以及林农的收入更加合理化。而且,也要根据林农的自身经济状况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具体的补偿结构划分。具体措施可以根据生态环境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然后,根据每一片绿色城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工资的标准,制定动态的补偿机制,让这个补偿的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另外,补偿标准所规划的资金务必能够最终一分不少的发放到农户的手上,增强发放补偿金的透明度,避免中饱私囊的现象。
4.2 选择合适的生态园林管护模式,提高农户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实行的生态园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而且许多农户还继续砍伐,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进行生态园林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与研究,让农户的思想可以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找出新的公益林管理模式,让农户可以提升更多的积极性【4】。而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每一个省的城市规划资源都是不同的,互相之间差别很大。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也要针对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选取具体的适应当地发展生态环境的管理方式。
4.3 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城市是人们集中活动的区域,所以,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氛围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许多人因为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具体执行了。因此,我国在城市规划的同时也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尤其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民的普遍素质得到提高。另外,我国目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已经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还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才到教育上,让下一代的拥有更好的文化素质。这对于生态环境的营造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4 受益者直接补偿
生态园林的建设有许多受益者,这些相关部门包括旅游业主管部门、水电主管部门等。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给这些部门带来了很多好处,让它们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它们也应该在生态环境营造过程中出一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收益者补偿受损者的原则。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进行强制性的干预,以税收的形式来收纳这些部门的资金,再用来进行城市规划的建设,并给管理和保护生态的农民更多的补偿。另外,还要完善这方面的法律,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保障我国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的有效实施。
5.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始终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旨,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之中,珍惜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的财富,让人们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真正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两手抓,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提升生活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太格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谈福州城市规划建设[N ].福州日报,2010,08 .
[2]张旭,张莉 .城市与建筑空间和艺术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区域概况
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总面积23782km2,分属丹江水系和唐白河水系;淮河流域总面积2727km2,涉及桐柏县大部和方城县东部,其中桐柏县为淮河源头。全市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81条,其中1000 km2以上的有12条[1]。全市水域面积198.83千hm2,多年平均径流量67亿m3,水资源总量68.43 m3。
二、水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生态
南阳市水生资源丰富,天然鱼类共采集鉴定记述36种,隶属七目十科,此外还有大鲵、虾、蟹、龟、螺、蚌、鳖类等水生动物资源。珍贵的水生动物主要有大鲵。
水生经济植物分为纤维性、饲料性和食用性3类,主要有灯芯草、芦苇、蒲、荻、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绿萍等。水生饵料生物是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赖以生存和生长的物质基础,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共鉴定出7门72种(属),浮游动物共鉴定出57种(属);底栖动物共鉴定出20多种(属)[1]。
(二)湿地
南阳市共有河口湿地64027hm2,河流湿地61775hm2,沼泽湿地1270hm2,人工湿地61943hm2。其中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重要湿地,内乡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省级重要湿地,白河湿地公园为风景名胜区。
(三)涉水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
南阳市共有涉水风景名胜区29处,总面积895km2。其中国家级涉水景观4处,分别为方城望花湖水利风景区、西峡石门湖水利风景区、西峡灌河漂流、内乡宝天曼漂流。省级涉水景观7处,分别为南召久龙湖风景旅游区、辛庄水库水利风景区、镇平杏花湖旅游区、玉雕湾、九龙湾水利风景区、内乡斩龙岗水库风景区、桐柏县淮源水利风景区。
南阳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个。在自然保护区中,涉水自然保护区有3个,其中包括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而建立的西峡县大鲵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湿地资源而建立的内乡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存在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水生生物赖以栖息的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增殖,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有明显下降趋势,如鱼类面临种群数量萎缩、种质资源退化等问题;
二是水环境恶化。全市除白土岗、鸭河口、西峡、内乡、唐河、郭滩河段水质较好外,其它河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南阳、新甸铺、汲滩河段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源主要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水和污染物进入水体首先是破坏了水边和水体的生物链,一旦生物链遭到破坏,水体就丧失了自净能力[2]。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目标
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存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根本目标[3]。南阳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到2020年)与远期目标(到2030年)。近期目标是使水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一般河流水质有明显改善,满足重要河流的生态基流要求;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资源养护,使部分珍惜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保存,保护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生境,重要鱼类三场不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破坏;保护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初步完善涉水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远期目标是使水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维持合理的流量,满足生态环境需水;使大多数珍惜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增殖,针对不同开发活动的生态修复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确保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保护流域内复杂、独特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同类型的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涉水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五、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一)加强河流的综合治理,改善水质
加强主要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并划定水功能保护区,完善水功能区水质和入河排污量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区域内主要河流的监督性巡检;加强污染源控制,将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以内;实施地表水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
(二)保障生态环境需水,开展生态用水调度
要通过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建设生态用水保护工程及调整现有水利工程调度,逐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状况。生态用水调度对象是流域内的大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等可以起到拦蓄作用的大型闸坝。生态用水调度目标是保障最小生态用水,使关键的生物物种免于消亡的危险,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用水之后,通过调度使河道流量尽可能地接近适宜生态流量,使河流处于生态安全状态,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
为满足河道内生态用水要求,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于已建的水利水电工程,要加强科学调度,保证下游生态环境需水;对于拟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考虑生态用水功能,保障下游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根据地方规划,在近期开展南阳市中心城区内河补水工程、斩龙岗水库等水库补水工程等主要生态补水工程。
(三)加强物种保护与生物资源养护
在物种保护方面,建立救护快速反应体系,对于误捕、受伤、搁浅、罚没的水生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救治、暂养和放生;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等保护鱼类种质资源和物种的活动。
在生物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实行捕捞管理;对于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要建立重点保护规划,保存种质资源;同时要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人工流放制度,同时对放流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
(四)湿地保护修复及涉水自然保护区建设
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可直接利用的资源,还在防洪抗旱、调节河流径流、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生态功能。营造河流、湖泊中的湿地,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4]。因此要大力开展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的湿地修复重建,对在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开垦农用地而破坏岸边湿地,或因山洪、危岩、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使岸边湿地退化的,应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加强区域内国家级、省级重要湿地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大对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对内乡湍河湿地、对桐柏县淮河流域湿地、桐柏县长江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做好白河湿地公园、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的建设保护工作。
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保护的协调。在国家及有关省已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法规和规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涉水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已建涉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监督检查。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完善各类涉水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南阳市水利局.《南阳水利志》[R] . 河南:南阳市水利局,2009.
2.汪松年.《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上》[J] .《上海建设科技》2006,第2期:20-22,33.
3.王浩,唐克旺,杨爱民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理论和实践》[M]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我国大多数城市进行快速城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们往往急功近利,为追求短期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城市边缘区空间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利用,进而使得自然景观破碎、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于城市边缘区内,伴随着城区的无度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城乡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失、乡村人口的区域文化身份丧失、重要的生态敏感区逐渐消失、城市与自然间的生态失衡,这些都对城市边缘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所谓的城市边缘区的定义很多,各个国家的学者都有不同的提法,英国某学者将边缘区定义为:“位于连片的建成区与城市郊区内,在城乡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特征的纯农业腹地的土地利用转变地区。”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认为:“城市边缘区是一个连续封闭的,围绕内城并与其吻合的环状地带。”从规划学的角度来理解边缘区,是指城市中心以外的、具有融合相邻异质空间特点而又不失其个性的特殊区域。城市边缘区所指的对象为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建成区的外延部分。中国对城边缘区方面的研宄起步较晚。目前得到国内普遍认可的是顾朝林的定义:“位于城市建成区的,从社区类型看,它是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从经济类型看,这一地域自然成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渐变地带。”对于边缘区的命名有诸多种:“城乡混合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等等。各国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城乡边缘区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和划分,但由于城市边缘区的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和标准。本文所涉及的城边缘区为: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独立的地域单元,是城市建成区延伸至周边广大农业用地融合渐变的区域。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向周边区域扩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在人口方面,城乡人口混杂居住、城乡社区混合交融;经济上,原有农村经济的基础叠加了城市经济要素,使得产业结构复杂化、多样化;社会文化层面,城市文化不断向边缘区渗透,出现了二元并列的城乡文化。
城市边缘区生态规划
城市的蔓延和分散必须被制止和纠正,对宝贵残余自然地或农业用地有度开发,同时应探索和最大限度地挖掘更新再开发的潜力,对于废弃或衰竭的城镇、郊区和乡村土地采取复垦、重新规划、再利用和重建等一系列手段,创建出一个处于全面保护山坡、水系、海岸、沙漠、森林及农田的巨大地貌屏障之中的全新景观。简而言之,全面长远的生态区域规划势在必行。
在对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规划和再规划中,要原封不动地保护一些重要的自然区域,它们对保持流域和保持水位、保护森林和矿藏、防止侵蚀,稳定和改善气候,提供休闲和野生动物庇护地所需的足够面积,及保护有特殊风景和生态价值的场地都很必要。这类土地最好由政府或地方机关或保护组织购得并加以管理。对国家资源规划权威机构而言,要确保对城市边缘区的景观进行合理开发,探求对重要的土地、水域和自然资源大尺度上的最佳用途,不断重新评估其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方案并使其保持弹性,要刻意敏锐地朝新的自然秩序系统继续演进,这种秩序是一种人与人、人与活生生的景观之间关系的改善。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设计
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景观设计来说,以现场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文化风俗为外延,挖掘场地内的肌理化的固有特征,进行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改造与再设计是其根本的原则。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使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及经济价值在场地内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在城市边缘区构建生态缓冲区的同时植入过程性景观,结合城市边缘区内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满足城边缘区对城市的生态保障功能;结合农田、果园、林地、郊野公园等满足其兼具补给的观光功能;结合铁路、林园路、水体等生态廊道,满足城市交通服务以及自然物能流通的功能,最终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同时,城区增加现有的居住密度,减少每户住宅的占地面积,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边缘区的栖息地连接,合理开发边缘区的旅游资源,规划文娱走廊延伸至城市边缘区内部,形成了城市与自然健康连接的绿色空间网络。
城市边缘区空间的景观塑造,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可以减少农药的化肥的使用,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在材料的运用上,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砖、石、瓦、木材等,或是一些废弃材料的再利用,结合传统的工艺做法,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