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第1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 案例教学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完善的体系和派别林立并存

从研究的基本内容分类,宏观经济学从整体经济状况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概括地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如何采取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它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宏观经济学同时也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仅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

(二)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存

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首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而这无疑会给一些社会阅历简单、社会实践有限的学生带来相当多的误解和困惑。其次,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数学工具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然而,这种使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表达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经济生活和实际经济价值的确令人费解和怀疑。

(三)实用的理念和意识形态并存

宏观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从实践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学理论不仅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而且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但是,在意识形态上,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宏观经济学又是一套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就在于企图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社会。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摒弃其固有的意识形态,要让学生了解哪些理论和改革主张在西方国家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在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中理解宏观经济学

从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和学科间的渊源来看,在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中认识和理解宏观经济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课程设置的顺序是先微观后宏观,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后,对于需求、供给、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行为和各种类型的市场等概念已基本掌握。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已经构建好,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学习,能够较快地理解这门新的课程。

(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宏观把握是从简单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即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框架入手,然后逐步展开分析。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对整个经济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等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为此,需要找到一些能够很好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来测量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这种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等。上述指标中,国民收入是中心,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收入理论。

(三)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效果。

(四)推广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在20年代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培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较强,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加之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以及经济学的特有概念去理解整个宏观经济学原理,因此学生容易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很难将所学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经济学案例教学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市场经济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强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需要我们认真摸索、善于总结、敢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提升宏观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宝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

第2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相对于以亚当·斯密作为奠基人的古典经济学体系,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归功于经济学思想史过程中的两次重要的思想革命:其一是19世纪70年代史称“边际革命”的经济学价值理论革命;其二是20世纪30年代表现为“凯恩斯革命”的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革命。这两次重要经济学思想革命的逻辑结果,使现代经济学范式较之古典经济学范式具有更加宽阔的思想发展空间。譬如说,现代经济学的价值(效用价值)概念包含精神元素,从而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对象可以被视为精神过程与物质过程相统一的“行为学”过程。而凯恩斯明确地使用三大心理学因素,来解释经济过程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机制的独立性,则是对“边际革命”之后的一条经济学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本文中,我们把同这样一条思想路线相联系,并且对现代经济分析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思想元素,称作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

由于近两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显性张扬,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已经对近30年来居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构成了严峻的理论挑战。本文依据经济学思想演变的理论和历史逻辑,对现代经济学思想的这种前沿发展作出分析判断,认为现代经济学范式中的“凯恩斯元素”将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中“复兴”。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元素”

元素一:不确定性与无知(uncertainty and ignorance)

“不确定性”的概念最早由纳特(f.h.knight)提出。凯恩斯(j.m.keynes)的贡献是将这个概念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实际后果联系起来。凯恩斯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种种不同看法足以影响目前的情况,经济过程的现状是完全被动的、确定的,是由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的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的不同看法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现状是行为主体关于未来看法的函数,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是主动的,是自变量,而经济体系目前的状况则是因变量。由于未来是不可确知的,因此,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主动的“决策过程”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完成的。这意味着经济体系的现状始终是同“事前”的预期相出入的。

凯恩斯的“不确定性”概念中包含着“无知”(ignorance)的内涵。他从来就不相信“不确定性”能够从经济体系或经济活动中消失掉,更不相信人类最终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完全预期未来;相反,他确信,“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永远是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一个内在组成因素,因此,即使我们假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他们的经济决策的现实结果也总是会同经济决策的预期目标相出入,所以,实际经济过程总是经济行为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也是经济的调整成本持续发生的过程。凯恩斯指出;“人们总是被无数主观和客观的偶然性包围着、支配着,不得不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和条件,但这仍然不能保证新拟定的计划就一定比以前的更好”。

元素二:“完全理性假设”不成立

现代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对于经济学分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一项演绎属性的逻辑贡献,这就是将人类的精神活动过程通过包含精神元素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行为和后果的分析。由于精神活动及其支配下的经济行为贯穿全部经济学分析,因此经济学家们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基本状态的理论假定,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学分析的思想路线。

关于人类精神活动状态的一项最便利的假定就是人类精神活动过程符合完全理性(complete rationality)的假设,这个假设给经济学家提供的便利主要有两点:其一,数学方法作为最佳理性工具,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可以作为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自然而然的替代品。其二,完全理性意味着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机制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为在完全理性假设的条件下,人类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后果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不可能构成任何“意外的”自主性“冲击”。所以,有了“完全理性假设”,由现代经济学范式的价值概念引入经济学体系的人类精神活动特质就被抹平了,经济学分析的全部逻辑都可以被还原到古典经济学的认识。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条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路线。

同由“时间和无知的黑暗力量”构成的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相对应,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构成实际经济过程中的起源于主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凯恩斯关于这一认识所提出的经典概念是人类经济行为中的所谓“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这种精神是同人类经济行为“完全理性假设”水火不容的。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心理过程的复杂性、波动性和自主性,是凯恩斯经济学解释实际经济过程缺乏稳定性的主要理论依据。凯恩斯本人关于总有效需求规模的自主性决定因素的概括,就归结为三大外生心理学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事实上,从凯恩斯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精神或心理元素在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自主独立性和外生性,是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分析具备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概念的逻辑依据。因此,在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中,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起伏变动就会导致实际经济过程起伏变动,正如庇古(a.c.pigou)在“凯恩斯革命”之后所认识到的那样;“物体摆动的周期在磨擦的影响下趋于缩小;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心理摆动的周期亦将如此,”

元素三:非瓦尔拉市场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剑桥学派的马歇尔承接“边际革命”之后的新价值理论,启动市场价值决定的“双刃说”,主张币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是两股相互独立的市场力量。“凯恩斯革命”在这个方面继承了剑桥学派的传统,将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均衡分析框架由微观个体层次提升到宏观总体层次,并以三大心理学因素解释了市场需求之所以独立于市场供给的逻辑原因,从而使得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同古典经济学的“萨伊定律”及其新的表现形式“瓦尔拉定理”划清了界限。

然而,如前所述,曲于“完全理性假设”抹平了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和独立性,古典经济学范式的“萨伊定律”就可以以新的表述形式重新渗透到现代经济学分析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瓦尔拉一般均衡”及其现代数理表达方式“阿罗—德布罗均衡”(k.arrow & g.debreu)。这一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实际上反映的是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派生于一个经济体的总生产函数的“恒等”的关系,而非市场需求独立于市场供给所产生的两股力量交互作用而达至的物理学涵:义的“均衡”,数学形式反映数量相等的逻辑关系,但“数量相等”只是“均衡”概念的逻辑内涵之一,是事后的结果;“方向相反”才是构成“均衡”事前的原因。这是新古典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同凯恩斯思想路线的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区别之一。

作为以上“凯恩斯元素”合理的经济学结论,凯恩斯经济学的思想路线认为:现实经济行为及其宏观表现是内在地不稳定的,经济过程出现“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具体表现为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调整成本(wage and price rigidities and adjustment costs)——完全正常,因此国家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过程的稳定因素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三、凯恩斯元素的失落:起因和后果

由于不能够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高度来归纳和理解上述凯恩斯元素,凯恩斯经济学同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范式区隔”就为后人所忽视。凯恩斯在《就业通论》中关于“名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假定就被理解为一个权宜性的假设,而不是有着深厚思想基础的见解。于是,伴随着凯恩斯之后的标准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发生,现代经济学范式之中的凯恩斯元素就开始流失,主流经济学家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误解和误用开始泛滥。

(一)“新古典综合”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之争”

第3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0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历来受到重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自身教学资源和生源情况的限制,必须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经济管理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许多普通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阮守武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掌握前人的理论和观点,而是要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他认为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它[1]。方福前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2]。

他认为在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西方经济学的假设、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是不够的,在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具有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成新华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郭南芸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是高校经济学教学的培养方向[4]。她在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中提出,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专题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演讲、讨论,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兴趣,以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

1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之后,以经济和经济管理学科本科生为授课对象的宏观经济学课时数一般为50~60,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课时数最多的院校为64(渤海大学),最少的为48(内蒙古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部分集中在50~56之间。完成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同时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可以经常从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因此,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入门。但是笔者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不比微观经济学低。这一点从期末考试成绩情况就能看出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期末平均成绩与微观经济学的平均成绩水平基本相当,通过查阅对比过去5年的成绩,笔者发现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和管理学学科每一届学生的微观经济学平均成绩与宏观经济学平均成绩差距都在2.5分之内。

1.1教材的选用与学生学习能力不匹配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但是,现在各个普通高等院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都要求选择各种规划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是重点院校乃至名牌大学的教师编撰的,编撰之初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按这样的教材进行教学,要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掌握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超过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

1.2学生对课程模糊的感性认识造成学习困难由于日常的媒体接触可以了解到一些零散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学生较容易接受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想法,这反而不如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从一张白纸开始更容易展开教学活动。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大量名词,甚至政府报告中使用的各种词汇,和课本上的叫法大相径庭。学生学习并在实际中印证宏观经济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发生困惑。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询问这样的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就是课本上所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而且,很多学生反映学习过程中对现实越来越看不懂了,原来以为很明白的事情也不明白了,这些感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教师缺乏参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实践的机会国外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在毕业后必须有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应聘,国内虽然近年也有这个趋势,但仅限于顶尖大学的个别情况。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的,本身缺乏实际经济管理的工作经验。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也很难有机会像名牌高校的教师那样成为政府的顾问,从宏观的层面对经济有所了解。因此给学生传授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主要以书本知识和自己日常的阅读积累为主。从科研促进教学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申请政府资助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课题难度很大,一般选择申请区域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的比重要大的多。因此,通过这一路径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是有难度的。

1.4教学条件有限重点大学依托自身学术、经费等方面的便利条件,经常可以举办各种讲座和论坛,邀请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的人士进行演讲并同师生交流。这些活动很大程度弥补了本校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对于学生在经济学课程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普通高等院校受学校经费以及学术环境的限制,很少有机会举办类似的活动,学生也很难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近年广泛推行的多媒体教学在普通高等院校的使用也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许多院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但是往往因为经费原因,教室数量不足。有些教师难以排上多媒体教室,有时候为了平衡各个专业对多媒体教室的需求,给同一名教师一周中不同时间的同一门课程有的安排多媒体教室,有的安排普通教室。更多的情况是,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完成之后没有足够的经费维护,许多投影仪的灯泡寿命到了之后无法更换。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等手段在普通高等院校实现起来也有难度。

2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同属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微观经济学有所不同。

#p#分页标题#e# 2.1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从第一门经济学课程开始,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传授分析方法,但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来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按照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的说法,这就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指遇到问题做出理性决策的4个步骤,这4个步骤依次是:明确机会集合;确定取舍关系;把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正确的计算成本;根据成本和预期收益,做出决策。

(1)明确机会集合其实就是明确什么是可能的,找出面对问题的可行解的集合。例如从北京去西安,可以乘火车、乘飞机、乘坐长途客运汽车,也可以自驾,乃至骑自行车甚至步行,但是不能坐船,因为坐船不是一个可行解,而前面几种就是这个问题所面对的机会集合。

(2)确定取舍关系就是明确不同选择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任何决定的执行都面临着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的限制,所以在机会集合中选择一个选项意味着放弃其它一个或者几个选项。例如上述从北京去西安的各种选择中,选择坐火车就意味着放弃坐飞机,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明确每一个选项和其它选项之间的取舍关系。

(3)正确计算成本。正确计算成本要求将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和边际成本考虑在内。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可以带来的收益,这是一种资源使用的最真实的成本。例如,一个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并不仅是在大学中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还应该计算上如果这个学生没上大学而去工作了,这4年可以获得的收入。沉没成本是指一项开支付出之后,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能收回的成本,这种成本在决策的时候应该不予考虑。例如,花5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电影开演了发现非常难看。此时是否离开的决定不应该考虑50元的电影票,因为无论离开与否都不能收回了,此时仅仅需要考虑电影本身是否能够带来愉悦。边际成本是指专门为做某件事付出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是用来和边际收益相比较的,也就是说有些选择必须要做出,只是说做到什么程度而已。例如一个人需要买一辆汽车,如果决定了要买,那么选择贵一点的汽车比选择便宜的汽车所付出的额外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是否应该付出这部分成本要看所获得的边际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边际成本。所以正确计算成本的方式是计算机会成本、忽略沉没成本,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支持这一决策的成本因素。

(4)根据前面计算出来的各种可行解的成本对比决策可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做出最终的决策。这4个步骤是经济学家面对问题做出理性判断的思维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一个良好习惯。

2.2通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来巩固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的习惯从微观经济学课程开始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应该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比较熟悉了。此时,再通过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学问题中的应用,就可以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例如在货币政策内容的教学中,针对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引导学生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对央行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前述4个步骤阐述。

2.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经济学入门的几门课程中尤其重要。只有在学习经济学之初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不至于让学生在后面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畏惧困难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

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针对上面提出的教学目标和前述分析的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4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3.1详尽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要想真正贯彻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必须理解很多专业的经济学词汇,了解一些相应的理论背景。大部分的内容在国内流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是难以见到的,或者不做详细描述的,例如理性经济人的概念、稀缺的概念、沉没成本的概念等等。但是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对于这些概念,在课程教学开始的阶段,笔者坚持安排4课时的时间来详细讲解“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背景,并且通过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向学生解释这种决策方法的理念,并让学生通过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如前述的一个本科生上大学的成本分析)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这一做法固然会挤占原来的授课时间,甚至有可能减少原定的授课内容。但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比多学习一些经济学经典理论更加重要,同时也对以后学习更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有促进作用。所以这样的调整对实现教学目标是有益的。

3.2在教学分析中坚持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并习惯于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学会并习惯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假设到经济原理的运用分析以及得出结论等都使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引导来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每一次分析经济案例,不论是教科书上的例子,还是教师准备的实际案例,都坚持采取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在一次次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将这套分析方法固化为自己的使用习惯。

3.3使用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现在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活跃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教科书上提到的经济案例大多发生时间久远,和他们生活脱节比较严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最近发生的热点经济事件和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推动学生学以致用。这种采取最新的现实案例进行教学的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新的经济资料的收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引导学生。此外,这种案例教学必须仍然使用“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决策步骤和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这在没有现成材料可用的情况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笔者在2011年春学期开始之前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进行更新,将我国2010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写成案例,加入了教学内容。在讲授奥肯定律的内容时,将美国出现的“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复苏”作为新出现的情况加以分析,将这部分内容和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到的“偏向资本的经济增长”进行联系解释。#p#分页标题#e#

3.4鼓励学生用公开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活动有目的的研究、有目的的收集数据和分析是应用经济学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一个良好的练习。学生在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一直使用的让学生分析的问题是计算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门在GDP中的比例以及变化趋势。要求学生运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网站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的结果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要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政府近年来一再强调要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等问题。必须要注意的是,这种研究性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学生提交的结果有很大可能是互联网上得来的甚至复制或者简单修改别人的作业得来的。因此,对于这种作业的区别需要教师花比较大的精力。更加理想的方式是教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中来,例如笔者近年将以往习题课上一起做课后题的做法改变成了和学生在课堂一起进行计算和分析。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在学生中不断提高,以往在课堂仅有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的情况现在已经转变成了近一半的学生用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和老师一起进行计算。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Excel使用能力欠缺,不会使用函数和画图等功能,教会学生使用这两项功能往往要占据0.5课时。

第4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 案例资源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自1936 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两个主要议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宏观经济学的规律主要隐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很多原理经过高度浓缩和抽象,内容晦涩难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把其庞大的体系和复杂的内容通俗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是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知识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是公认的事实。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58%的学生认为理论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讲解的范围和大纲的要求,就是尽量缩小范围,挑实用的讲,讲解透彻。在学习经济学的态度方面,54% 的人认为是在应付考试,18%的人认为学习经济学是一场噩梦。对学生喜欢听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41% 的学生不喜欢听,认为太理论化,枯燥。

三、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1.何谓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的枯燥难懂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媒介。鉴于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另外,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案例教学法生动形象,从案例的分析中导出一般原理和理论,易懂好记,学到的东西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介绍GDP的概念时,拿同学们身上穿的衬衫来举例子,并引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概念,在讲述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而存在的局限性时,可以与对地方政府官员业绩考核标准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是任由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短期经济增长,还是计算绿色GDP,从而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性认识。

3.宏观经济学应用案例教学的优势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解释、概括和预测经济现象的理论学科,在很多方面具有案例教学的条件。首先,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是解释和预测经济实践的理论,其理论的成长和创新都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案例在经济学中具有广泛的基础。其次,现实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可以选择的案例,这就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最后,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在很多方面表现为逻辑推导、图表、公式及其数学证明等内容,比较抽象,而经济案例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具体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和运用。

四、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中的实施

1.综合运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1)讲解式(课堂穿插案例)。讲解式讲授案例侧重于讲述与解释方式呈现案例,用于说明和论证经济学原理与规律。教师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讲解式讲授的案例主要是针对知识点,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

(2)讨论式(章节总结时分析案例)。讨论式即是由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式的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在某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抛出一个或几个案例,在课前以书面形式将案例素材交给学生阅读并准备,再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3)辩论式(综合运用案例)。在案例教学中,采用专题辩论的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的兴趣。组织辩论就需要选择一些综合性案例。选择案例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通过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充分发挥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功能。组织专题辩论可以调动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去查阅大量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选择案例材料

当前经济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案例资源匮乏,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目前,经济学教学中使用的大量案例,不是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中摘取的,就是从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MBA 教学案例中移植过来,缺乏符合经济学教学特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反映中国经济现实的案例。建议在选择案例教材时,注意如下几点:

(1)适宜性。所选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案例;另外,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师的能力,所选案例的难度要适宜。适宜性还体现为案例的适当本土性。例如,在讲授经济周期内容时,除了拿上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举例外,还最好联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2)时效性。即尽可能选择社会经济与环境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社会经济与环境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同时,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选编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是与时俱进的。例如,在为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部分的综合案例分析选取材料时,探讨当前我国“积极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比探讨金融危机更具时效性。

(3)典型性。一方面,要针对重点和典型的理论知识开展案例教学,另一方面,要选取典型案例。典型性的要求是由学时的有限性、知识体系的庞杂性以及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性等因素决定的,调查也显示,多数学生希望尽量缩小范围,挑重点和实用的讲,讲解透彻。

3.科学设定考核标准

学生在教师讲授中穿插的案例和章节总结时分析案例中的表现可以计入平时的课堂表现,而对于综合运用案例,因为多数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或辩论的,所以建议把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结合起来,既考察个人表现,也考察团队合作能力。

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价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应该是案例教学考核的重点。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是在于结论,而是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只有在考核中着重评价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的程度,才能激励其在日常学习中强化对方法和能力的锻炼。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综合性的案例讨论中学生是表达和交流的主体,看似学生主导着案例讨论的成败,而事实上,真正的“操纵者”仍然是教师,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洞察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反应的机敏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案例讨论的主线,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跑题甚至谬误及时进行提醒和澄清,及时进行启发和点拨,最终引导学生达到教师预定的认知状态。

5.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关系

倡导案例教学决不是否定理论讲授的作用,至少对于像宏观经济学这样具有相当难度和复杂理论体系的课程来说,在日常基础教学中必须以理论讲授为主。理论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在抽象程度高、学科体系复杂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在教学重点、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宏观经济学流派的介绍、学科知识的拓展、原有知识的复习、概括和总结等方面运用讲授法,都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理论讲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分清主次结构,在主干基础上进行扩展。将凯恩斯理论体系作为主干,再此基础上补充其他较有影响的经济理论学说。第二,对于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本原理和结论,对推导过程只作一般了解。例如,对于IS曲线或LM曲线,只要求学生掌握曲线的含义和画法、斜率的表达式、何时发生移动,而推导过程较难理解且对分析解决问题的效果影响不大,因此不必要求掌握。

五、结论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知识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缺乏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难题。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正确选择案例材料,科学设定考核标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讲授的关系,可以让案例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强.刍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及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2008 ,(3 ):19-22.

[2]窦莉梅等.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学教学方法问卷调研报告[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3):80-85.

[3]张作民.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 (24 ):239-240.

第5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一、教学目标再思考 

现代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两大部分,普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熟知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运用工具认识理解经济问题,尤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纵观国内高校,作为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一直以来在课序安排上都在低年级开设且较为注重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教改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时不断缩减,有限学时内学生对宏观经济部分学习只能局限于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低年级的学生从高中应试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对社会缺乏感性认识,另外来自于文科的学生数理知识基础薄弱,对模型的推导和应用理解不够,通过课程学习要达到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不切实际,甚至无法达到最基本的培养学生“经济素养”的目标。若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后序有较多经济类课程帮助学生深化对宏观经济问题的认知,可以多维度理解问题,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非经济学专业仅此一门课程且理论知识多、课时少、实践少的教学模式下要达到能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目标较为困难。因此,针对经济学大类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目的可以考虑定位为培养学生清晰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再疏理 

现代宏观经济学以凯恩斯的《通论》发表标志其研究开始,自此领域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尤其聚焦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相关研究,该部分取得的进展理所当然地成为宏观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以代表需求侧管理的IS-LM模型最为典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推导出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济意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场体系之上,西方国家未经历过产品短缺,产能过剩是西方国家长期面临的问题。应对产能过剩可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减少产能;另一种是扩大需求。而西方国家很难实现通过政策调整减少产能,因此需求管理成为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重心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一方面当前在我国影响总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愈来愈大,以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需求的制约更为凸显,使刺激总需求的短期政策效应下降。从长期来看,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不仅仅是需求,更为主要的支撑因素是有效供给对于需求的回应与引导。代表需求的“三驾马车”并不能够继续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通过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及提升效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供给角度“调结构”,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减少政府干预,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此背景下,当前的教材沿用需求侧管理的内容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不符。现阶段我国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阶段、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宏观经济学教学需围绕如何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构建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50年代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派众多、理论观点差异较大是最明显的特点。不同学派从不同视角对同一问题解释存在分歧,这些分歧正反映出现实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过程中注重全面性、科学性和充分性,以便培养学生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如关于消费的决定,凯恩斯的观点是消费者的绝对收入决定了消费的状况,实际消费支出取决于实际收入。此处的实际收入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而杜森贝里则认为人们的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此处的相对一方面指相对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相对于本人历史最高收入水平。两种学说各有严格的假设前提,進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师授课需本着客观的态度围绕某一主题介绍不同流派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健全学生的知识架构,不能偏废。 

三、教学方法再探索 

从教学实践中可知,学生已充分认识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且对课程学习投入较大的热情。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大学教学中授课教师系统疏理宏观部分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架构,深厚的理论知识保证了“教”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学生对经济运行缺乏基本认知,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授课过程中极易出现“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无法保证“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宏观经济学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学的魅力在于它能提供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而且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是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张维迎教授曾讲:“一旦进入这块新奇的思想园地,你就会发现世界同从前相比已大不相同。”因此,现代宏观经济学采用开放研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检索资料、沙龙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评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教学实践中,遵循“理论—问题—政策”的思路,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进行疏理同时加以细致讲授,以便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随后,将学习内容以项目形式呈现,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任务,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教学直至完成任务。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教师给出不同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背景资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内容同时先行归纳两种政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使用情况,最后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验证当前中国政策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不少政策工具不仅影响总需求,而且也可能影响总供给。通过研究性教学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充分就业和失业部分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可引导或组织参观人才市场招聘会,通过真实体验感受劳动力市场状况,这样理论上理解就业相关概念,实践上做好就业的准备,让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具有微观基础。可以组织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专业设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非均衡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从书本知识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学生研究取得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成果应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开展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再设计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也是对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过程,但传统的教学设计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硬性、封闭、固化等特点,如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其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师生之间单纯的施教与受教行为, “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围绕宏观经济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需要重构课堂中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弹性化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如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部分,关于我国GDP的构成和增长,引导学生思考工资收入、投资水平、政府收入和进出口水平占GDP的比重,考虑时间序列变化,再探索四部门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进而联系当前我国转型升级阶段,政府如何实现GDP稳定增长提出对策建议。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知识和技能在师生间的流通,同时可以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一直以凯恩斯的需求创造供给为主要内容,关注通货膨胀和就业失业问题,强调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代表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但现实的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非均衡的经济,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需要全面理解其假设前提、逻辑结构和分析方法直至研究结论,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增加中国元素后要思考哪些可以直接借鉴、哪些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哪些在未来可得以实现、还有哪些是需要摒弃。如菲尔普斯曲线,是在对1861~1957年英国的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经验结论。教学教程中要强调劳动的供给是货币工资的函数是这一结论成立的假设前提,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来自于货币工资的变化,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出现了交替变化。该曲线的成立还有赖于机制完善运行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由于是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并不代表未来任何时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如果公式化的套用该曲线分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关系,极容易推导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有违科学研究的初衷。 

五、教学团队再组建 

一般院校中,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都由若干教师单独承担授课任务,虽形成教学团队但除教学计划统一制定外,授课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经济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如有的教师偏好理论研究,有的教师喜欢计量模型运用,有的教师执着于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追踪,因而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必然存在差异。而作为初学者的低年级大学生,往往不具备批判精神,只能全盘接受教授的内容,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组建宏观经济教学团队,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处理,不以行政班级而以教学内容安排授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省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经济学专业,组建了宏观经济教学团队,通过合作完成了对学生的理论基础、数据调查、结构分析、计量模型设计等的指导工作,以IS-LM模型为核心,我们将现代宏观经济学分为概述部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前沿等八个专题,在后续的学习中设计了《当代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安排教师从事各个专题的教学。通过专题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宏观经济学脉络,各专题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其实是假设逐渐放松的过程,研究的深入本质上表现为变量的增加。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可以致力于某一领域问题的研究,专精思索提升了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专题循环讲座进一步拓宽教师研究视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六、考核体系再革新 

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业的最终评价,一直是大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最重要的条件,学生对学业考试总是倾注较多心血。宏观经济学的考核从传统来看并没有注重过程性要素,较多的侧重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加之为提高课程考核通过率,通常考试前划定考核范围,这种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却不利于经济学专业素养的形成,闭卷式的考试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无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多种考核方式配合使用才能全方面、多层次的考查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不仅仅是书本知识和理论的學习,通过考核更重要的体现研究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升,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设定的用经济学原理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核方式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如学科考核成绩中加入平时表现部分包括出勤、作业、小组合作等,与此同时为检查学生对理论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授课过程中加入对课程论文和社会调研报告的评价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期末考试则可以采取闭卷也可采用开放式考试形式,以便作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笔者所任课班级宏观经济学成绩的评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如平时的出勤和作业占20%,社会调研和课程论文占20%,期末成绩占60%;二是平时考核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检测,以演讲、汇报等形式,组织学生将围绕专题撰写的课程论文进行交流。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希宁等.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近二十年来的转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 

第6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间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顺应了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技能、较高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双语课程作为基础性教学形式,对国内外联合培养的接轨具有重要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在财经和管理类学科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经典的经济理论和提升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在中文学习和查阅英文资料的同时,学生可以吸取國外该学科的最新经济理论。希望通过双语课程建设,引进国外优秀宏观经济学教材和当前先进的经济理论,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为后续的外教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课程双语教学背景

1.1双语教学内涵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在学校的各种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运用第二国语音,包括浸入型、保持型和过渡型三种。王斌华在《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外比较》中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双语教学,认为广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使用两种语言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学校全部或部分地使用第二语言教授非语言学科。综合对双语教学的各种定义,本文将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定义为采用英语和汉语的宏观经济学教学。

1.2专科双语宏观经济学定位

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都有设置,但是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同。专科阶段主要侧重于经济学基本术语、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宏观经济框架,对于宏观经济研究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用来分析实际问题。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则是侧重于模型的学习分析,更加注重抽象理论和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体系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国外关于该学科的建设比较充分,国内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也基本都是依据西方经济理论体系,使用的教材无论是双语教材、全英教材还是中文教材,主题思想内容是相似的。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摒弃其固有的意识形态,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要使学生了解哪些理论和改革主张在西方国家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我校该课程面向对象为中瑞合作办学的旅游与服务管理专业,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在教材、课件、辅助材料方面以英文为主,授课过程中中英结合,这有利于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同时依然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不会过于侧重语言而导致喧宾夺主。

2.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当符合本课程确立的“学以致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尤其是突出实战性,培育动手能力,并带动学生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专业问题。

本课程面向的是中瑞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瑞士老师定期前来授课,该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与部分旅游专业课联系密切,可通过外教课程进行提升宏观知识理论的运用。该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旅游营销、目的地管理、旅游学概论、跨文化研究、电子旅游、旅游及休闲产品、服务管理、交通运输等课程均为瑞士方外教授课。而这些课程均会涉及到部分宏观经济知识,学生通过双语宏观经济教学,可以为这些外教的专业特色课奠定基础。此外,中方老师与外教进行交流讨论,研究适合学生和旅游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方法。这为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提供了良好条件。

2.1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入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按照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学生则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寻找方法,自主探究思路,自主发现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本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经济活动,都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份子,可以拿经济理论去分析研究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这也为本课程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后,学生课后搜集相关经济现象资料,运用课堂所学宏观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老师不定期抽查某小组在课堂讲解,学生十几分钟的分析讲解,也可以了解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运用,小组讨论的情况以及哪里有偏差,需要进一步阐释;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讨论过程中,加强了对宏观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的思维和用英语分析表达能力,为以后出国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案例教学法

精讲多练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本课程选用当前经济时事热点,全面实施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内容深入浅出、由表及里,既严谨与简洁,同时又生动活泼,力求以生动的语汇和丰富的实际材料将深刻的理论传授给学生。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注重传授有效学习方法,并通过引导学生的广泛阅读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2.3开放式教学法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实际效果,就需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即,教学应当从课堂45分钟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了大量的外文阅读文献,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此外,也为学生准备了课后讨论题及习题集,要求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在CPI这章,主要讲述消费者价格指数,包括相关术语概念,CPI的计算方法,CPI与通货膨胀率、GDP平减指数的区别,以及用CPI衡量生活水平存在的缺陷等知识点。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学生有较多感受,但是这只是感性的,而经济理论来自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而且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引导学生将现实中的经济现象与课堂上的经济理论结合。此外,该章内容并非是孤立的,与前面GDP章节的平减指数相关,也与通货膨胀相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课下用案例找差别,比老师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更好。

此外,本课程对关键知识点制作微视频,并选取10分钟以内的部分国外优秀视频辅助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GDP、CPI和失业率等章节,通过微视频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知识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作为复习资料,课下进行反复学习。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做好学情分析。该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学生在一年级有基础英语课程,以及微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这为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学生本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尤其是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之前微观经济学可能都没学好,更打击了学习的信心,甚至可能没开始上该课程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所以,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更合理有效的学习,不能为了双语教学忽略了传递知识。具体来说,在探究式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式学习,明确分工与责任,把学习重点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英语好的同学和相对差些的同学分到一组,类似结对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升。但在小组考评中,也需要老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果,更要注重过程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英汉类比引导和回顾—讲解—展望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会相应的英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教”“研”融合

宏观经济学一直在发展,很多理论在继承中被不断修正。在授课时,注意将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第一,将各主流经济学流派思想穿插其中,同时将历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奖者的理论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学生课外阅读其英文原文,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第二,将教师和教研组多年来在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领域的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有意识地把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来,使学生能够在我国经济大环境和我国的经济现实下辩证学习西方宏观经济理论,避免照搬照抄,学的脱离现实,太过死板。

第7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材料非常重要。经济学院主要采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该教材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内容简单、框架清晰,涉及的数学工具相对较少,适合作为经济学院本科生的入门教材。然而,这本教材基本上只是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太少。在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宏观经济学太枯燥,太难学。因此,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列出课后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读物,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等,这些外文教材对数学基础要求不高,而且语言更为通俗,不仅易于学生学习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但这些教材所采用的案例都源自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做出较为客观、专业的分析。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阅读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校图书馆购买了中国知网、人大复印资料、中经网、国研网的使用权,供学生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课外阅读的便利条件。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登录相关的经济类网站关注重大经济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把宏观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联系起来。

2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

2.1重视启发式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利用大量的图形和数学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推演。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讲解,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枯燥难懂。尤其,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过于注重模型推导,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降低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授课内容的引入,可以通过“开端引趣”、“图片引趣”、“新闻引趣”、“视频引趣”等方式,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素材,启发学生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所讲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讨论问题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例如,在设计通货膨胀这一章的课堂教学内容时,通过让学生搜集我国近年的CPI变化情况,利用CPI指标的变化引出通货膨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如何衡量通货膨胀?通过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2.2重视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提出,主要用于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的高级管理人才。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正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但是,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选择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

并且尽量选择最新的热点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推动学生学以致用。

2)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应当透彻地把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选择能够说明概念与基本原理的现实案例;教师自身应当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收集新的经济资料,而且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引导学生。

3)教师要发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大多是被动的学习,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试通过,学生基本上把学到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更不用谈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了。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的相关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思索并有针对性地分析,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采用文字、图标、动画、视频剪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宏观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

2.3重视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地位,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具体来讲,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引导他们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组内进行讨论并形成观点;第三,在课堂上各组成员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形成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讨论式教学适用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2.4重视实践性教学

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时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会、经济论坛等各种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经济学院的“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参赛的同学可以以同专业或跨专业的形式组成团队。在初赛阶段进行自选案例分析报告的评比,参赛小组可自选案例进行分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最终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进入复赛的团队需要制作一份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进行现场展示,展示之后将进行评委教师提问及选手答辩。决赛则由团队风采展示、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展示、选手答辩三部分组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团队的风采,协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经济学院每一学期都举办一期“经济沙龙”,迄今也已成功举办7期,通过自由辩论、自由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关注经济问题,提高运用经济理论及方法的能力,也成为本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

2.5重视研究式教学

德国著名教育家W•V•Humboldt主张把科研引进课堂教学,以研讨作为手段,使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赋予教师“教”的创新性内涵,教师可以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机械的学科逻辑顺序,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研究性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设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应该通过课前调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表现,搜集相关的指标数据,为课堂教学和专题研究奠定基础;通过课堂组织教学,使学生认知经济增长的内涵、特征变现,系统掌握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分析基础;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确立研究专题,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研讨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引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教师可以给予修改和评价。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提高了运用经济理论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能力。

3考核方式的选择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投资;预付资本;生产起始动力

新古典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厂商“生产要素最小投入与最大产出”的问题之上,尽管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严重缺陷[1],但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但社会再生产环节不仅限于单纯的生产阶段,生产的起始动力问题同样值得深入研究。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至今日阴影不去,世界各国尽管想尽办法,但成果甚微,英国伦敦街头的骚乱和美国占领华尔街的呼声都在为政策的无能为力进行着注脚。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并没有消失,但经济却陷入了泥潭,这显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投入产出范式所无法做出的解释,如何让厂商、让生产具备起始动力,似乎才应成为问题的关键,但这一问题恰恰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的。

一、问题的提出

日常生活中常用“投资”一词来表示市场经济下厂商生产的起始动力。《辞海》中关于投资的定义是“企业或个人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投放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2]。

百度百科中的词典解释是:

1、把资金投入企业或基本建设。叶圣陶 《坝上一天》:“群众提出修建海流图水库的要求,不用国家投资,群众愿意集中人力物力来修建。”

2、投入企业或基本建设的资金,泛指为达一定目的而投入的钱财。 《论十大关系》二:“轻工业工厂的建设和积累一般都很快,全部投产以后,四年之内,除了收回本厂的投资以外,还可以赚回三个厂,两个厂,一个厂,至少半个厂。”[3]

不难看出,日常生活中“投资”一词被广泛的用作了厂商或某一主体开始生产或项目运作之前的一个经济行为,即资金投入。没有这个经济行为,生产或企业运行就无法开始。这与会计学或财务管理学中的“投资”概念基本一致。

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却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略,经济学中的投资概念并不包括上述含义,比如萨缪尔森认为,投资总是实际的资本形成――增加存货的生产,或新工厂、房屋和工具的生产,即只有当物质资本形成生产时才有投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其论断形成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或许可以解释其根由(社会意识由经济基础决定)。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就是厂商的生产起始动力,投资在这里表示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马克思用“预付资本”这一概念来表示生产的起始动力,“货币转化为资本”开启了政治经济学对生产研究的序幕,也给予了厂商生产最初的启动力。

今天面对全球经济挥之不去的金融危机,西方社会原本奉为经典的理论已很难解释。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如何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问题,不是通过产权明晰如何发挥市场效率问题,问题的关键成为了如何让生产开始启动,让静止的生产要素开始运动。鉴于此,本文希望在此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二、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是不是起始动力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普遍使用了投资概念,但这一概念基于的是社会有效需求扩大对均衡收入的提高,与微观厂商生产的起始动力并无概念上的重合。在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指出了这种差异,书中写道:“在西方国家,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被说成投资,但在经济学中,这些都不能算是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转移”。[4]那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投资又是何含义?书中继续写道:“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5]

梁小民在其《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中采用曼昆的定义,所做的叙述与前者一致,“资本存量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和其他耐用品以及居民用房。投资是用于增加或维持资本存量的支出。资本存量是存量,即在某一时点时的资本量的总和。投资是流量,即在某一时期内用于增加或维持资本存量的支出”。[6]

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投资与前文所讲的投资不论从含义和数量上都不是一回事。从含义上,两者角度截然不同,前者指的是目的在于形成社会资本而产生的社会需求,后者指的是厂商为了开始生产而投入的资金;从数量上,日常投资所指的资金投入既包括形成社会资本需求的部分,也包括不形成社会资本需求的部分,如为抵御风险的风险准备金或为增加自身信誉的闲置资金,并且形成社会资本需求的内容也并不全被日常投资所覆盖,原材料赊销和工资后付都不需要资金的投入,可见其在数量上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的投资既可能小也可能大。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组成了社会总需求,通过扩大投资可以实现社会总需求的提高。在这里,投资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

由此可见,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尽管关注了生产的起始动力问题,有效需求理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消除经济中抑制生产的因素,将经济领出衰退的泥潭,但其却是将重点放在了经济总量上,而对厂商的微观起始动力未加关注,这也正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长期受到诟病的原因――缺乏微观基础。微观基础的缺乏使得宏观政策的适用性不易明确,简单的套用(衰退就积极政策,繁荣就消极政策)常常事与愿违,不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常常发挥不了预期效果,经济现实与政策的适用基础常常并不相同,发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已成为许许多多凯恩斯主义学者的努力方向。

三、政治经济学预付资本的内涵

政治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关注厂商生产的起始动力问题,政治经济学当中,预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而预先垫付的资本。资本家把资本预付出去时,是为了要重新得到它,并且,还要带来比原预付资本更多的货币额,即剩余价值。这里资本预付成为生产开启之前的首要环节,只有进行了资本预付,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按照生产的要求聚集在一起,预付为生产创造了条件,或者说是开启了生产。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它(货币资本)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社会总资本流通过程)的第一推动力”。[7]

同时,马克思对于他之所以选择“预付”这一概念也进行了解释,他指出“在G―W―G’这个相反的形式中,买者支出货币,却是为了作为卖者收入货币。他购买商品,把货币投入流通,是为了通过出卖这同一商品,从流通中再取回货币。他拿出货币时,就蓄意要重新得到它。因此,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8]

马克思同时指出了预付资本的本质功用,货币一旦被预付出去就具备了获取剩余价值的作用,他指出:“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9]

为什么预付资本会具有这样的功用,能够开启厂商生产,马克思同样给出了解释:“很清楚,假如G-W-G’这个流通过程只是兜个圈子,是同样大的货币价值相交换,比如说,100镑和100镑交换,那么这个流通过程就是荒唐的、毫无内容的了。货币贮藏者的办法倒是无比地简单,无比地牢靠,他把100镑贮藏起来,不让它去冒流通中的风险。”[10]马克思用短短几行字就道出了为什么市场经济社会会赋予预付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权利,因为它承担了“风险”,并且这种承担风险的能力被社会、被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认可,劳动力“愿意”被它雇佣、甚至为它“预付”自己的劳动,地主愿意给它出租土地,机器所有者愿意给它赁出机器。这正如农耕社会时,劳动力“愿意”给地主“预付”劳动一样,因为地主的土地给了农民以信心,他可以“放心”的给地主干活,因此在农耕社会有了可以保证产量的土地也就有了生产。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市场经济下厂商生产的这一基本过程,资本预付是厂商生产的起始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四、宏观经济的关注要点:生产起始动力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分析为我们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确立了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和股市等大机器时代财富积累的产物在经济中影响日趋重要,特别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人类已经完全的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货币彻底实现了纸币化和信用化过程,预付资本也由预付货币转变为了预付信用,取代重商主义者对黄金的信赖,市场信用的存在与缺失已成为了当今左右经济兴衰的关键。

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经济市场信心丧失殆尽,尽管各国政府多方弥合,但要素所有者不再相信谁能够承担风险。尽管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已实行两轮,国债上限一再放宽,但市场“预付”始终不能形成。机制上,一方面银行希望放贷,并且资金“充裕”,另一方面企业希望获取贷款,但银行并不认可其市场信用,货币市场表现为供需极度不平衡,因此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投机横行,并可能成为加速美国经济帝国倾倒的“游牧民族的铁骑”(谢国忠语)。谁能成为市场所认可的预付资本?中国以国家信用为依托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找到了这个市场认可的预付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但以外需为保证的实体经济衰退趋势明显,而市场信用并不认可消费内需,经济走向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则将筹码放在了金融市场上,结果事与愿违:2011年二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长年率仅1.3%,低于市场预期的1.8%;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滑,终值63.7,低于预期的64.0,也低于初值63.8;美国经济仍处于持续疲软状态[11]。

经济走向何去何从?2008年9月24日,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总理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12]一语中的,宏观经济的关注要点应从生产要素转向生产起始动力,金融危机并没有消逝生产要素,社会匮乏的是信心,信用经济的今天黄金已经不能再给我们强有力的生产起始动力,我们凭借的又将是什么?马克思给了我们起始,未来则需要今天的理论经济学者特别深入的思索和研究。

【注 释】

[1] 比如不断被诟病的“资本悖论”问题已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无法摆脱的阴影,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帕西内蒂.资本理论:悖论[D].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397-339.

[2] 辞海(199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P1694.

[3] baike.省略/view/7581.htm.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527.

[5] 同上

[6] 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263.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3.

[8]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0.

[9]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2.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9.

[11] 广发证券.美国经济数据周报省略/commons/yjbgContent.jsp?docId=954191.2011年8月1日.

[12]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新华网news.省略/world/2008-09/30/content_10135445.htm.2008年9月30日.

【参考文献】

[1] 姚宇.基于组织要素的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新解[C].《资本论》研究(第七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11.

[2] 姚宇.资本、资金和市场信用概念辨析[J].新西部,2009(10).

[3] 姚宇.虚拟资本下价值分配机理研究[J].人文杂志,2010(3).

[4] 姚宇.生产要素关系的时代差异研究[J].价值工程,2010(7).

[5] 姚宇.从要素制衡谈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J].民办教育研究.2009(2).

[6] 姚宇.虚拟资本与美国金融危机关系研究[C].《资本论》研究(第六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姚 宇(1977-)男,经济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

本文得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本科生苏桢雅和赵佳欣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上接第57页)

4、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公平理论着眼于分配公平,即个人之间可见的报酬的数量和分配公平。在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中,一方面要考虑程序公平。高校在制定分配政策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决策过程公开化、民主化,遵循一致和无偏见的程序;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综上所述,激励,着眼于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高校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要想达到科学管理,必须合理运用激励机制,使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珊.论高校激励机制运行中的公平问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02.

[2] 岳敏.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财经科学,2003.03.

[3] 张克勇.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04.

[4] 杨秋艳.论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激励[J].西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01.

[5] 殷进功,汪应洛.高校教师激励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02.

[6] 刘广林.高校人力资源激励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06).

[7]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第9篇: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范文

(一)生态经济学简述

具体手段可以是控制生产规模、侧重于服务民生、注重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目的,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单一的追求利益和规模。总之,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理念是全新的,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学上只注重生产与发展的观点,将经济与生态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新出发,并且将经济放在生态之内,在发展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生态与服务,经济发展规模次之。可以说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大相庭径的,这两个学科的观点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分歧,但是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要优于传统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进步和发展。生态经济学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他总结了传统经济学在生态发展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在生态经济学中,传统经济学占据一部分,而生态系统、服务民生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部分。

(二)传统经济学简述

传统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发展方面。传统经济学在并不是源于传统,相反的传统经济学在现代西方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无论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资源都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因此资源是无限的。基于上文中所有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资源与发展都是无限的,传统经济学为经济发展树立了一个不停止发展的目标,要求经济要无限期增长。这样的经济理念带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效果,然而基于人们对于经济无限增长的要求,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矛盾的出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生态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生产成本和个人财富,却越来越缺少生态资源。所以说传统的经济学理念是不客观的,他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的维护,这样的经济学理念的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客观的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待改观。中肯的说传统经济学理念纵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着对于资源有限性的忽视、不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弊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别就是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前者更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后者则只是单一的注重经济方面的增长。本部分明确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和生产理念,并在这两个方面给予了差别的具体分析。

二、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异

上文从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定义方面明确了二者在概念以及理念上的差异。本部分将从四个方面明确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具体差别。

(一)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愿景不同

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在于对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关注度不同。具体表现在这二者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框架以及生产过程中配置与分配的关系。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差异最基本的一方面表现在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前者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完整又全面的整体,并将自然界的一系列资源视为是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认为生态系统才是更完整的整体,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传统经济系统的愿景里,资源的无限性是前提,即便资源不是无限的,它也可以以另一种资源代替,因此经济的发展是无限,总之传统经济学追求的是不考虑生态问题的无限发展。相反的,在生态经济学的愿景里,将经济视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的增长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是无限的,总之生态经济学主张只有资源利用合理经济才能无限发展。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不同之一———对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定位。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生产框架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前者认为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废弃资料都是整个生产结构的组成部分,而在后者的观点中更侧重于考虑生产与供需,孤立于生态之外进行经济发展。详见图一、图二。图一展示的是传统经济系统中孤立于生态之外的循环发展生产结构,图二展示的是生态经济系统中关于资源利用与生产发展同在的生产结构。二者的不同在于,在整个生产框架中是否包含对于能量、自然界中的资源以及废弃物处理的部分。总之,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框架是孤立的,只考虑了生产与需要方面的循环关系,而生态经济学的生产框架构成是多元并且可循环利用的。图一:传统经济系统图二: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愿景上的另一方面不同表现在对于分配与配置的关系上。在生态经济学中,主要考虑配置、分配规模三个方面,即兼顾了资源的有限性又明确了发展的适度,同时要求生产规模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传统经济学则与之大相庭径,传统经济学首先考虑配置,之后再考虑分配,最重要的是传统经济学并不限制生产规模,甚至于传统经济学是不考虑生产规模问题的。总之,生态经济学对于配置、分配、规模是兼顾的,而传统经济学明确了配置与分配的先后关系,并且不考虑规模问题。这就是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在愿景上的三分面区别。概括来说表现在整体与部分上的定位不同、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构架不同和分配与配置的兼顾程度不同。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无论在在微观经济学上还是宏观经济学上,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都是非常巨大的。本部分简单介绍在微观与宏观上这二者的分别差异。微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对市场的地位明确,前者认为市场是重要的明确发展前景的预期途径,而在后者的观念中市场只是相对于某些产品的地位是更重要的。在围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对于市场的考虑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传统经济学给予市场的地位过于高,会导致在发展上的不适度。宏观经济学方面,传统与生态经济学的最重要差异在于前者仅仅将产出的不断增加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在后者的观点中则将资源利用的持平作为产出增加的前提。在宏观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学要求兼顾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来完善生产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