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工贸企业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贸企业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贸企业规章制度

第1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企业;金融危机;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45-02

引言

所谓加工贸易,指的是企业进口部分或者全部原辅材料、零部件等通过加工或者配装之后再出口的经营活动。我国的加工贸易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而兴起的,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成为了加工贸易的典型区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一直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特别是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外贸摩擦不断增多,我国的加工贸易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在当前复杂的经济条件以及低迷的国际需求环境下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效率和风险抵抗能力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加工贸易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研究的经验,介绍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分析加工贸易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指出目前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及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所谓内部控制,指的是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保护组织资产的安全性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控制的方法、手段以及措施。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风险抵抗能力,保证组织内部信息的畅通,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加工贸易企业的破产潮,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外贸加工企业只有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自身的发展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才能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获得生存的空间。

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加工贸易企业受内部国家政策以及外部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很大,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之下,加工贸易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竞争力和管理效率,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但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人才缺乏

强烈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一直处于顺利的发展环境之中,企业管理的重心也放在了市场开拓之上,企业管理者大多具有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的经验,但相对较缺乏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淡薄,不能在企业内部带头执行内部控制措施。同时,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人才相对也较为缺乏,企业没有招聘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也没有在现有人才队伍中挖掘和培养内部控制人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人才缺乏,不能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证。

2.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

完善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内部岗位设置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保证。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企业管理的重点一直放在市场开拓和规模扩张之上,很少有贸易加工企业专门针对内部管理和业务设置规范的流程,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严重破坏了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同时,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企业管理者为了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很少对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也没有实现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制约平衡,给企业的内部管理带来巨大风险,严重违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基本原则,给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危机。

3.绩效考评不合理,内部审计缺失

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可以有效引导员工行为,让员工遵守企业的流程和制度,降低企业运行风险,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但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绩效考评机制建设不太健全,绩效考评仅仅与个人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相关,企业没有建立起综合的绩效考评机制,仅仅以结果作为绩效考评依据,不能实现对员工行为的过程控制。另外,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都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内部审计机制,不能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也就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埋藏下巨大的隐患。

4.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都没有注重内部会计业务的规范化,很多会计实务发生之后没有及时入账,且大部分会计业务的原始凭证都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导致企业的账实不符。另外,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但目前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都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就不能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甚至会误导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给企业的资金链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与对策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背景之下,加工贸易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至关重要。针对上文分析的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入手完善。

1.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意识,培养内部控制建设人才

强烈的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建设意识普遍较为欠缺。要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意识,带头在企业内部宣传内部控制的内涵,带头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方面,从企业外部招聘一批具有高素质和能力的内部控制建设人才,充实已有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和培养企业内部员工,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管理素养,提升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内涵的理解水平。

2.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合理设置内部岗位

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机制保证。在长期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没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严重地破坏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完善规章制度建设,理顺企业内部业务关系,设置合理的业务流程,并为所有业务的办理设置完整的规章制度,保证所有业务的办理都在企业所规定的框架范围之内。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业务办理的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岗位,保证不相容岗位的有效分离,并在不同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平衡机制,保证企业内部所有岗位之间的制约平衡关系,有效减少企业风险。

3.完善企业绩效考评机制,强化内部审计作用

企业的绩效考评机制是企业过程管理的重要工具,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员工行为,保证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完善企业绩效考评机制建设,利用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来有效引导员工行为,强化企业的过程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运行风险。另外,定期严格的内部审计也是企业过程管控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定期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给企业的运行留下任何隐患,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4.规范企业会计业务,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在当前经济环境之下,企业的会计业务是企业资金链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会计相关规章,对已经发生的会计业务及时入账,并保存好企业的各项原始凭证,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另外,企业财务人员必须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确保企业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完成战略发展目标。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加工贸易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参考建议和对策。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仅仅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在全球新一轮的转移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产业越来越严重的政策歧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实现全面的转型和升级,向产业链的更高端发展,在国际市场中争取更好的位置。

参考文献:

第2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工贸企业标准化安全管理

根据国家安委〔2011〕4号文件精神,全国各地统一部署并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其中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笔者在从事企业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中发现,不少企业,甚至从事相关咨询指导和评审的中介机构对安全标准化工作都存在一些误区,未将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紧密结合,以致该项工作存在走过场的可能。本文仅从安全标准化实施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概述

工贸企业在传统的安全管理分类中不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对工贸企业而言,实施安全标准化是新的要求,由于人员缺、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影响,企业对标准化理解、落实都存在困难,各级政府的安全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1.成立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指导安全标准化建设

工贸企业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并确保其正常运转,需要有专业队伍对安全标准化的深入领会并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安监部门明确要求各安全标准化咨询机构应配

备专业的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人员,如评审组长应有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资质,评审员应有工程或安全类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等,通过安全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2.落实安全标准化实施程序规范标准化工作

安全标准化通过动员、咨询、评审等过程按程序实施,咨询工作深入企业,通过安全专业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专业辅导、隐患检查、现场整改等程序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评审工作通过企业标准化评审申请、评审组织单位审查、评审单位现场评审、申请企业完成整改、评审单位依据整改情况复核、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等程序规范标准化工作。

3.设置安全标准化评审环节促进安全管理的提升

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地方安全监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安全标准化辅导与评审机构相分享,政府推动与企业自愿相结合,安全达标与企业诚信考核相挂勾等,安全标准化评审后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及中介机构的评审质量进行审核,通过安全标准化评审环节确保安全管理落在实处。

二、工贸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分析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检查,有力地配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企业找到了安全管理的问题和隐患整改重点。

1.安全标准化企业人员管理是关健

工贸企业未明确安全人员的专业要求,仅要求负责人和安管员持证上岗,安全管理中没有进行安全知识检查;一些工贸企业行政、财务人员兼职安全管理,一些企业存在锅炉工、桁车工、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人员未持证上岗;一些企业新员工安全培训未到位,四新教育流于形式,未对厂区内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问题成为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瓶颈。

2.安全标准化隐患排查是基础

大部分工贸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未配置专职安全人员,一些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未做到专款专用,企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危化品库房内无应急预案、相关防火防爆未改造到位;砂轮机等转动设备防护设施不完整,防护罩拆下后未装上;生产车间、仓库缺禁火、劳动防护等警示标志,然而,企业安全检查不全面、不彻底,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无死亡事故就是安全的,安全标准化引入安全专业人员对企业实施安全隐患排查,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整改方案。

3.特种设备是标准化管理的重点

工贸企业有压力容器及锅炉、厂内机动车、电梯或货梯、行车等,个别企业购入二手的特种设备,缺出厂的合格证等基础资料, 压力容器及其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未检测合格且未贴检验合格标志;.特种设备日常运行无自查记录;.生产现场气瓶无防倒装置等。个别企业存在的特种设备管理不到位隐患应是安全标准化实施的整改重点。

4.电气设施改造是安全标准提升的难点

一些工贸企业配电房防护网破损;配电箱、固定线路接线不规范,设备使用临时线路不审批,随意拉线;大型设备缺接地线或接地线定期未检测;电气设施改造投入大,整改影响生产,要企业下大决心,评审严格要求,政府加强监管才有可能达到标准规范。

5.消防设施是防范重大事故的保障

一些工贸企业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隐患,如危化品库房设置不规范,生产现场喷漆房防爆设施不完善,应急消防通道占用,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未进行检查等,通过安全标准化完善企业防范火灾爆炸事故的设施。

6.安全档案等管理是标准化的必然要求

安全标准化实施与运行是通过设备档案、检测数据、运行记录等来体现的,如有害、粉尘、噪声岗位的危害识别、机电设备安全管理资料、安全生产健康及教育档案、违章记录及安全奖惩档案、隐患及整改档案等,标准化要求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促进了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

国发〔2010〕23号文指出企业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执行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各行各业的标准化标准及评定标准,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标准化达标过程就要以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为基础。

1.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标准化实施的落脚点

标准化实施是一个过程,通过制定、实施国家、行业等标准,来规范各种生产行为,以获得最佳生产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化活动的目的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但部分企业标准化推动还存在难度,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通过建立标准、落实标准、完善标准并实施标准,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安全工作达到和保持规定的标准,做到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

2.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是标准化实施的推动力

企业做标准化过程中也存在种种对隐患整改不重视问题,如特种设备未备案、未检测;特种作业、安全员未经培训上岗;人员职业危害等部分企业认为扣分算了,企业安全标准化中硬件设施、软件文件、人员管理整改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三合一企业整改难,为解决标准化达标过程中企业安全的难点问题,消防、质监、环保、安监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联合运作机制,在标准化实施中不断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安全评审与安全监管相结合是标准化实施的长效措施

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是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确认,是对社会、政府、企业负责的行政行为,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化评审的监管机制,如实施安全标准化通过企业的日常检查和临时抽查,考核标准化实施的质量,通过标准化的质量考核体系的设置使企业标准化从仅为评审转向日常安全管理要求,真正实现安全标准化建立和保持实现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和安全管理的提升。

四、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推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具体化,是守法行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企业本身就应该做好的事情。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强化了班组的安全工作、细化了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了人员安全教育等;政府通过行政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目前还继续细化行业、专业及规范评定标准,如制定小微企业安全标准规范达标要求,强化微小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化咨询评审中介机构通过政府、企业考核和实战,提升了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安全标准化在企业认同、政府推动、机构评审的相互促进中提升了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凯,吕淑然. 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9:190~193.

[2] 岑元刚,吕先昌. 安全标准化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7:62~63.

第3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一、WTO与关税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的核心是《WTO协定》,其职能是实施《WTO协定》,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因此,贯穿于WTO的各个协定和协议的基本原则必然是非歧视、透明、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而这些原则体现在关税制度方面主要有:

1.关税减让。(1)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关税减让。大幅度削减关税是WTO的基本宗旨之一,并且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互惠互利协议的形式实现关税减让。(2)按照最惠国待遇的基本要求,非歧视性地征收关税。世贸组织的关税减让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经由各成员方权衡各自的利益,主动承诺,并将其削减关税的承诺载明在关税减让表中,其后运用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于所有成员方。但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优惠、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关税优惠则属例外。(3)直接降低关税税率并约束关税。世贸组织成员方在加入时或通过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关税减让,采用约束税率的形式来表现,载于各成员方的关税减让表中。各成员方不能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约束税率的关税。减让表中按产品逐项载明产品谈判前的税率以及经过谈判该国或地区同意约束的税率。任一成员方不得随意将关税税率提高到超过其减让表所载明的约束税率的水平。约束税率是一国承诺开放本国市场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国在世贸组织中可以获取利益的重要条件。可见,关税减让的实质是在遵守互惠互利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关税税率的降低,并采用约束税率的形式。

2.关税成为唯一的保护手段。关税通过调节进口商品价格来间接地达到调节和限制进口的目的,具有间接性。进口关税税率一般是根据产品类别而确定的,对于某种进口产品,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在同一时期内,都适用一个相同的关税税率,而且税率都是公开的,征收过程也是完全透明的,加上税率一旦确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将保持不变,因此关税具有非歧视性、公开性、透明性和稳定性。所以,WTO要求各成员方一般不要以非关税壁垒作为保护手段,取消数量限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极力主张其成员将关税作为唯一的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手段。

3.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反倾销税是指某一产品的出口价格以倾销方式,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出到其他国家,使得输入国的国内产业蒙受损害,输入国可以征收不超过倾销差额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是指各国政府为了保障本国经济发展而针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补贴产品征收的一种税,其目的是有效约束和规范补贴的使用,防止补贴对竞争的扭曲。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作为一种特别附加关税,是WTO协议规定建立的促进世界贸易公平、自由的有力保障手段。

4.实行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海关估价体系。海关估价是指一国或地区的海关出于向进口货物征收关税的目的而对进口商品进行估价,它是海关征收从价关税的依据。海关估价的不合理会削弱甚至抵消关税减让的成果,所以WTO强调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统一、中性的海关估价制度,实行以成交价格(该货物出售给进口国的实付或应付价格)为基础的海关估价体系。此外,根据透明度原则,有关进口国应将其普遍适用的,涉及海关估价方面的法律、规章、司法决定和行政裁决予以公布,以便各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了解。

二、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制度面临的挑战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开始履行“入世”关税减让义务,2002年关税总水平将由2001年的15.3%降至12%左右,税目调整范围涉及5300多个,占总体税目比重的73%;2003年总体关税将减至11.3%;2004年减至10.5%;到2005年削减至10%,税率高于25%的税目将比现在减少50%;税级之间的差别明显趋于平缓;98%的税目达到承诺的约束水平。工业品平均税率由2001年的13%降至2005年的9.3%,其中进口汽车关税由2001年的75%左右降到2006年7月1日的25%左右,非关税措施中的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将于2005年取消。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001年的19.9%降至2005年的15.5%.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产品将由于关税降低进一步挤占国内的市场,我国的农业、汽车业、家电业、医药业和化工业等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我国在实行高关税政策的同时,过多、过宽、过滥地实行关税优惠政策,形成我国关税名义税率偏高,优惠多,税基窄,实际税率很低的不合理现象。1992年至1999年我国关税名义税率依次为43.20%、39.90%、35.90%、35.90%、23.00%、17.00%、17.00%、16.70%,但实际税率却很低,分别为4.79%、4.28%、3.33%、2.70%、2.50%、2.70%、2.70%、4.00%.1999年的关税实际征收水平,虽因打击走私和加强征管,有较大幅度上升,但实际征税的数额,仍不到按名义税率应征数额的1/4.这是因为首先在大量的关税减免税政策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来料加工免征关税政策。我国对加工贸易进口的来料、进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流转税(还有加工贸易进口不作价的设备也免征),并可不提供确切担保,允许分散到全国各个地区自由地进行加工,这是世界上最宽松的开放型征税管理模式,其漏洞和弊病很大,也不利于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其次,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重点项目的免税,是按照不同的进口产品和技术目录,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特别是国内投资项目,大部分是由10多个国内试点企业集团自行批准并据以免税,是属于特定项目和企业的免税,也同WTO反补贴协议中限制采用税收进行专向性、特定性补贴的规定不符。再者前几年用得较多的还有对不同对象所批准的临时减免税措施。关税的优惠政策过多,实际税负参差不齐,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企业公平竞争,严重侵蚀了税基,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规律。

——我国海关制度有对外公开的海关法、关税条例,还有不对外公布的如规范性的文件,规范性文件比正式发表的法律规章制度多,这离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001年我国新修订的《海关法》确立了与WTO相适应的新的海关估价制度,从根本原则上确立了国际通行的WTO要求的以“成交价格”为基准的完税价格确立体系。但具体实施细则及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不相符的条款和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武断、虚构、任意估价、暗箱操作的现象。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国内进口商的守法程度远未达到WTO所要求的“诚信”标准,伪报、瞒报价格和低报价格等违法事情时有发生,偷逃税情况严重,直接影响到我国财政收入十分重要和主要来源之一的关税收入。从其他国家的实践来看,实施世贸组织海关估价协议后,海关税收会有不同程度的减收,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据世界海关组织统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海关税收平均每年约减少4~5个百分点。因此,我国加入WTO后,海关反价格瞒骗的斗争将十分严峻。

——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作为一种特别附加关税,是WTO协议规定建立的促进世界贸易公平、自由的有力保障手段。而我国由于企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缺乏政府部门之间利益协调机制和政府对这类诉讼的主动出面支持,因而相对较少的动用这种手段来有效地保护相关产业。我国现在征收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只是在1997年3月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中笼统地提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只见到“可以征收特别关税”一词。从1997年到现在,我国只有3次运用了这个手段,而经最终裁决确定征收反倾销税的只有新闻纸一案。

三、遵守并充分利用WTO各项规则,创新我国关税制度

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关税制度已显现出它的不足和严重缺陷。我们认为,应在WTO有关原则和协议允许范围内,规范、完善和创新现行的关税制度,使其与世贸组织有关规定相适应。

(一)在关税减让的同时合理安排关税税率结构

1,公式中V表示在自由贸易时的每单位附加值,表示在征收关税后的每单位附加值。例如,在自由贸易情况下,某商品价格为100元,其中50元为进口投入,50元为国内附加价值。如果对该商品进口征收20%的关税,对其投入免税,商品价格上升为120元,保护关税使国内价值增加到70元=120元,50元,这时对该商品的有效保护率ERP=(70元,50元)/50元=40%.如果对该商品进口投入也征收10%的关税,这时ERP=[100(1+20%),50(1+10%),50]/50=30%.如果对该商品投入征收30%的关税,ERP=10%.可见,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大于其投入原材料的名义税率时,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大于名义税率;反之,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小于名义税率,甚至有可能出现负有效保护率。由于税率结构的上述特点,使大多数产业的有效保护率大大超过了名义税率。按照有效保护理论,合理的关税结构应该是最终产品关税税率最高,中间产品次之,原材料关税最低或免关税。我国在降低关税时,应该遵循有效保护率理论,在关税总体水平下降的同时,从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继续降低投入品和一部分中间产品的关税税率,对制成品也将根据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状况实行不同的合理税率,从而形成投入品、中间产品、最终制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的关税结构,以体现对产业的不同保护,使国内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

(二)按照非歧视原则,实施公平、统一的关税政策

在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的基础上,大力清理整顿和削减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措施,解决因关税大量减免税所造成的腐蚀税基现象。在调整加工贸易的来料、进料进口的征税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把加工贸易纳入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或指定的保税工厂、保税仓库进行保税管理。产品进口不进入这些地点的,应一律照章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流转税或缴纳相当数额的保证金,再在加工成品出口时退还所征税款或保证金,即把现行的“不征不退”,改为“有征有退”,以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资源,发展加工贸易。因此,我国的关税制度将由原来的“高税率、多减免、窄税基、低征收”,朝着“低税率、少优惠、宽税基、实征收”的方向逐步转化,这样关税收入规模不仅不会降低,调控功能不仅不会弱化,而且会有实质性的增强。

(三)充分重视征收特别关税的作用,制定公布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法

虽然关税是WTO体制下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但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正常的最惠国税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竞争更为剧烈。通过征收特别关税可以加大对倾销和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国内产业。当前,我国政府应主动地运用世贸组织有关条款,制定公布反倾销、反补贴税法,通过征收特别关税,保护我国产业不受倾销、补贴行为的损害,增强关税的保护能力。

(四)完善海关估价办法,建立新的海关估价机制

海关估价既不能变成阻碍贸易发展的非关税壁垒,也不能使“成交价格”成为伪报、瞒报价格偷逃税款的借口。为此,应清理和废除不符合WTO规定的旧文件、内部文件,按照是否符合世贸组织各项制度、是否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对外的各种承诺来修订完善关于估价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新的海关估价法规体系,规范海关立法、执法行为,提高统一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同时还要采取多项措施,将反价格瞒骗的防线前推后移。“前推”是指海关税收职能部门在进口货物申报前主动对商品的完税价格、税则归类、原产地等展开调研,强化税收源头控制;“后移”是指征管职能部门在进口货物放行以后,利用税收监控和后续稽查等手段,发现遗漏,及时补征税款。试行进口货物价格申报制度,做好价格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更准确更主动地掌握进口商品的价格。建立反价格瞒骗协调配合机制,开展反价格瞒骗专项调查和常规价格稽查。加强估价理论、估价技术特别是反瞒骗技术及其相关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一线海关人员的税收征管能力。努力改善税收征管环境,向全社会公开估价法律制度、工作程序,明确进口商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估价法律法规的透明度,提高企业自觉守法意识。

(五)改进和完善出口退(免)税机制

出口退(免)税是各国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行的税收规则,它虽不属于关税法规范围,但和一个国家的关税政策密切相关。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增强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对出口货物实行了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零税率”制度,即对在出口环节所负担的增值税、消费税给予退税或免税。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率为17%、15%、13%、5%四个档次。我国加入WTO后,出口退税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上的作用越来越大。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需要,有必要进一步调整出口退(免)税档次,为多数企业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使出口退(免)税机制更加灵活、畅通,有利于加快国内企业走入国际化的步伐。

(六)加快关税人才培养

大力提高海关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加强关税建设,提高关税征管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重视关税管理人才的培养。当前应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研究WTO的有关协议、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熟悉世贸组织的规则,加快培养一大批熟悉我国国情、了解我国法律法规、把握专业知识,具有较好外语水平并了解其他国家商业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经济日报》2002年1月26日。

第4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金融深化是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在金融深化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果贸然采取麦金农和肖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战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本文认为,政府减弱对市场管控的同时, 逐渐向以市场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金融深化发展模式。从在金融深化的路径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金融深化的角度观察,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积极促进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等。

一、从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角度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扩大金融中介机构的规模和种类,优化金融中介服务质量

目前,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中介机构数量较少的情况,这将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会影响加工贸易企业获得贷款,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会受到牵制,最后会阻碍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此外,由于缺乏金融中介机构,导致资金融通出现梗阻,表现为资金闲置,实质就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降低,从宏观角度看就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在企业从国内得不到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企业只能转而求助于国外资金,表现为外资取代民间投资,这会导致大规模的资本输入。因此,在风险可控和合规情况下,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逐渐优化金融产业机构,满足包括加工贸易类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保持市场中的资金流通。此外,借助于民间资本,在风险可控和合规的情况下,积极整合相关金融资源,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同时鼓励成立功能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机构,促进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信托公司等的快速发展。

(二)健全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效率

一是进一步促进对中小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城商行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变革其发展模式,通过合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在严控资金来源合法和合规的情况下,积极扩大其资金来源和资金应用渠道;整章建制,规范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借款。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增加其分支行,为地方金融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可以将部分准入准则适当放松,允许在各地成立金融租赁公司、中外合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拓宽各地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根据地方政府各自的财力,设立部分政府支持基金扶持担保机构,保持资金来源顺畅,优化中小企业的金融担保服务能力;在风险可控和政策扶持的情况下,稳健渐进地发展地方担保机构,稳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贸易结构,积极促进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监管至上,严格把控风险。研究金融运行规律,分析金融运行中的关键风险点,实时跟踪重要的金融变量,提前做好相关的风险预控措施。二是秩序至上,建立严格规章制度。在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构优化的同时,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在风险处于初始过程中将其扼杀于摇篮之内。三是合作至上,加强金融监管中的部门协调。强化信息沟通,随时保持信息沟通和联系,加强金融监管的效率,在保持资金流通顺畅的前提下不断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促进包括加工贸易类企业在内的企业改革和效益提高。四是技术至上,创新风险管理的技术工具。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推进对金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鉴别力。五是安全至上,创新管理金融不良资产的模式。严把风险关的同时,要关注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创新和探索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尝试采用证券化的方式处理不良资产,增强不良资产的流动性,通过市场的,为加工贸易企业在内的大多数贸易类企业提高贸易竞争力保驾护航。

(四)提高民间资本利用效率,打造民间金融中心

一是促进民间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有效减少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依赖度,通过重新整合民间资本资源,加快建设民间金融中心,培育出来自本土市场的民间金融机构。加快打造民间金融中心的发展,发挥金融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配置;二是通过构建民间金融中心,实现民间金融集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在经营方面采取分散化的策略,在管理方面采取集中化的策略,积极协调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间的关系,提升融资的及时性与高效性,充分满足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时的资金需求。

二、从信贷市场发展角度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增加中小规模的信贷供给主体数量,建立多层次信贷供给结构

一方面,鼓励和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在积极管控风险背景下,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例如,增加城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不断提升使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层次,使之与我国信贷需求的不同规模层次相匹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供给结构,满足不同层次市场主体的需求主体,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二)建立多层次的信贷产品、授信、审批、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针对客户特点,设计贴近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设计体现出针对外贸企业,尤其是外贸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针对不同企业的多层次需求制定不同价格、不同期限、不同额度、不同担保与抵押方式的金融产品。在贷款偿还方式上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分期还本付息、循环贷款、零贷零偿、整贷零偿、一次性还本分期付息、宽期限分期还本付息等不同类型的偿还方式的金融产品。二是针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特点,在审批和授信方面,也采取差别化战略,对不同客户的贷款需求额度、风险程度、信用状况进行分类,简化程序,提高审批、授信的效率。

(三)不断完善征信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征信的法律法规。完善的征信制度有利于企业和个人信息的保护,这也有利于甄别不良信用信息,增加信用的可信性和及时性。二是进一步完善征信机构的服务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征信机构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及时准确地提供客户所需的信用报告,能够针对客户的要求提供深层次的市场风险分析和预测。三是进一步建设好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教育、宣传等手段,培育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意识,创建共同参与和共同维护的信用社会。在鼓励守信行为的同时,对于个人、企业等机构的失信行为,也要加大处罚力度。

(四)健全信用担保制度

一是明确信用担保的功能和职责。准确区分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积极为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法规细则;二是划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规定政府出资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政府及其官员有可能对担保机构运作进行干预;三是按照市场化要求规范出资和管理。适当扩大担保机构的规模,增加担保机构数量,尽量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满足企业或个人的担保需求。

三、从资本市场发展角度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一)积极推动满足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

鼓励国有贸易企业借鉴成熟的经验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推动其转型升级。同时,遵循国内与国外融资并重的原则,关注和积极寻求境外上市融资,地方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外贸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不?嗫?拓境外的资本市场。此外,可以进一步细化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开放细则,积极通过自贸区的“境内关外”模式来从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并且借此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实施融资走向世界的发展政策。

(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上的多样化金融业务,提高经营效益

一方面,鼓励外贸企业增资扩股,中央和地方都要积极支持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相关的金融业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其转型升级和走出去。建议顺应未来发展金融期货的趋势,大力研究和发展期货业,鼓励外贸企业通过各种增资扩股方式吸纳股东,优化股东结构,进一步增强其应对市场的实力,同时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发展。

另一方面,鼓励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创造条件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加快发展,尤其是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相关创新经验,鼓励融资租赁创新,通过金融租赁业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特别是协助众多中小外贸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型集团公司创建财务公司,通过更多地提供给非银行金融法人机构的发展机遇,鼓励其创新和发展,增强其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第5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一、2007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收集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多组织各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县(市、区)间交流学习及赴外地考察学习

整改措施:

1、全市外贸出口、利用外资、重大项目推进等调度会尽量安排到县(市、区)召开,现场参观、经验交流,达到市内各县(市、区)取长补短的目的。先后在吉水县、泰和县召开了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调度会。

2、与省内外兄弟设区市建立友好关系,每年安排1—2次组织各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赴市外考察学习。

3、积极向省外经贸厅、市政府争取,落实相关考察学习培训经费。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办公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二)加大协调力度,帮助外经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整改措施:

1、面对市内外资、外贸企业普遍反映的难题,我们已多次向省外经贸厅、市政银企办公室等部门(单位)反映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支持。

2、由于事关商业银行放贷权限、企业授信额度等,自2007年8月份始,已通过吉安外经贸网站、《吉安外经贸动态》等载体,局领导和局财审科上门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争取出口信用证打包贷款、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高新技术技改贴息和研发资金资助等政策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3、继续向省外经贸厅呼吁,力争从更高层面推动政银企协作,解决融资难题。

4、充分发挥政银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并多次在市政银企联席会上呼吁,积极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做好沟通与协调。

责任领导:张杰责任科室:对外贸易管理科

整改结果:已整改。

(三)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为企业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促进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

整改措施:

1、加强调研,认真研究外经贸相关政策,出台全市相关优惠政策。

2、争取省外经贸厅支持,会同市财政局,随时为市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3、争取市、县(市、区)支持,建立和充实市、县两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确保2007年全市市县两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全部落实到位,认真用好2008年外贸出口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

4、通过吉安外经贸网站、《吉安外经贸动态》等加强宣传,及时组织业务科室人员赴相关企业上门宣传。

5、4月组织全市外经贸系统业务骨干、企业业务经办培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更准确地掌握并运用好各项政策,加快自身发展。

责任领导:潜成宪责任科室:财务与审计科

整改时限:已整改。

(四)多与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到企业做工作,争取更多企业老板理解,推动本地企业放眼国际市场,多出口,做大全市出口总量

整改措施:

1、建立与企业联系制度,每月1-2次深入市内产品有出口市场的企业走访,进行政策宣讲,业务指导,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出口。

2、开展外贸业务指导,2008年4月举办外贸实务和外经贸政策培训班,主动邀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参加。

3、协助企业办理出国手续,及时提供外经贸信息,积极引荐外经贸人才。

4、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国际经贸交易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华交会等等。

责任领导:黄平云责任科室:对外贸易管理科

整改结果:已整改。

(五)平时下基层调查研究少,对各地经济发展和基层部门业务指导还要加强

整改措施:

1、外资、外贸、外经、口岸、财审等业务科室每年安排3次以上,深入县(市区)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企业调研,主动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2、对重点出口企业、重大外资项目,每季度由局领导带队开展调研一次。

3、制定调研计划,每个科室围绕市内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每年完成1个以上调研课题。

4、建立健全调研体系,加强对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政策的研究,构建市县两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联动的调查研究网络。

5、加强调研成果的运用,对调研文章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进行充分论证,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2008年5月,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外经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得到市委周萌书记的充分肯定,许多措施正在抓紧实施。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六)全市外经贸系统组织学习培训、开展信息交流少

整改措施:

1、从2007年起,每年组织1—2期外经贸业务知识培训,要求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外经贸主管部门领导、业务员以及各外资企业、出口企业的业务人员参加培训,2008年4月已举办1期培训班。

2、及时将国家及上级出台的外经贸政策通过吉安外经贸动态或网络平台转发全市外经贸系统。

3、将每月召开的调度会安排在各县(市、区)召开,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4、充分发挥编印的《吉安外经贸动态》作用,要求各县(市、区)积极投稿、提供信息,开展交流学习。

5、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6、及时将省外经贸厅有关宣传资料下发相关企业。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七)多关心、支持对基层外经贸主管部门的自身建设

整改措施:

1、经常督促、指导基层外经贸主管部门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树立外经贸新形象。

2、经常与县(市、区)领导沟通,积极推荐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基层外经贸主管部门领导和干部职工以适当的待遇调动积极性,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07年以来,邓淑斌局长多次赴吉安县、泰和县、永新县、安福县、万安县、遂川县和井冈山市等地拜访当地党政领导,并积极推荐外经贸系统干部,永新、安福、峡江等县先后有外经贸系统干部获提拔重用。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八)加快启动局属企业改制,尽快将职工应享受的改制经济补偿金落实到位

整改措施:

1、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淑斌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潜成宪任副组长的企业改制领导小组。

2、认真做好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3、开始债务清偿,并基本结束。

4、制定了企业改制方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复。

5、市政府已批准企业改制方案。

6、改制各项工作正按原计划有序推进。

7、以上工作已向企业职工作了解释说明,企业职工对此较为满意。

责任领导:潜成宪责任科室:改制办

整改结果:正在整改。

(九)希望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整改措施:

1、规范制度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从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事程序、改进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局机关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已建立了全市外经贸系统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十二项制度。

2、建立外经贸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市发改委、经贸委、农业局、科技局等综合部门的联系,形成联动互动机制,合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工作。已建立全市进出口推进领导小组,协调涉外相关部门关系。

3、继续做好协调沟通,力促建立稳定的经常的工贸、银贸、汇贸、财贸、税贸、农贸、关贸、检贸等协作机制。四是严格兑现局机关的对外服务承诺。

4、按照“两集中两到位”要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市行政服务中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高办事效率,推行阳光政务。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十)国家相关政策性文件或资料,请及时送至相关企业和定期不定期深入相关企业了解些情况

整改措施:

1、局外资、贸管、外经、口岸、财审等相关业务科室,要从多方面指导企业利用网络,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出台的政策。

2、通过吉安外经贸网站、《吉安外经贸动态》,及时转发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国家鼓励外贸出口的政策。

3、外资、外贸、外经、口岸、财审等业务科室每年3次以上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责任领导:张杰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十一)外贸出口退税要压十四个月,时间太长,希望能够帮企业解决

整改措施:

1、认真执行国家出口退税相关规定。

2、超前运作,局财审科及时会同市国税、财政等相关部门审核有关单据,及时足额兑现退税。

3、做好与出口企业的沟通,争取企业谅解。

4、灵活运用国家退税政策,支持企业扩大出口。

5、指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责任领导:潜成宪责任科室:财审科

整改结果:已整改。

(十二)希望市外经贸局能在本单位内开办一些文件复印方面的服务,适当收取一些成本费用,以方便我们企业的工作,免得跑到外面去复印

整改措施:

1、局机关没有收费项目,所有审批转报业务都免费,增加复印收费,条件暂时还不成熟。

2、局机关经费紧张,每年为加工贸易合同审批、外资企业审批变更等,垫付3—4万元,已经不胜负荷。除少数急件外,一般复印需客商自行解决。

3、机关人力物力有限,要求相关业务科室做好解释说明,取得谅解。

4、在今后的业务办理过程中,明确不提供复印服务。

责任领导:曾圣荣责任科室:办公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十三)对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的力度要加大

1、制定发展开放型经济优惠政策。

2、申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出台配套政策。

3、申请设立吉安出口加工区。

4、加快口岸建设,启动口岸作业区建设,开通铁海联运,恢复国际集装箱办理站。

5、加强考核奖励。

6、搞好招商活动。

7、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市外经贸局专业招商队赴沿海招商。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整改。

二、2008年省、市“政风行风热线”收集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无。

三、2008年本系统、本行业自查自纠和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一)全市外经外贸工作的发展还不够快,与周边兄弟设区市比,外贸出口增幅较大,但总量仍偏小。

整改措施:

1、抓好“三外互动”:构建大外经贸,加快进出口和“走出去”发展步伐,着力提高全市经济的外向度,发挥外贸、外资、外经的关联效应,努力促进“三外”互动快速发展。

2、打造“五个平台”:㈠争取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㈡向国家争取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㈢争取启动吉安口岸作业区建设;㈣恢复国际集装箱办理站;㈤争取国家商务部支持,授牌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电子信息出口创新基地。

3、建立“六项机制”:政策激励机制、领导挂点帮扶机制、部门综合协调机制、调度督查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投诉处理机制

4、推行“三全服务”: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

5、认真开展调研活动,提前做好来年工作目标、工作思路的谋划,因地制宜提出有针对性对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地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

6、大力推行“争先进位,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7、突出重点,着力培植出口大户(县)。一是力促华禹通讯全年出口突破2000万美元,友利电、联创电缆全年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新永胜、鸿裕纺织、新瑞丰生化、协讯电子、金丰萤石、柏特娜家俱、新鹏工艺品、优特利等企业全年出口突破500万美元;二是力促红板、博硕科技、鑫达金属、合力泰等潜力较大的企业尽快启动出口,后来居上;三是力争市高新区全年出口超4000万美元,吉州区、吉安县全年出口超3000万美元,泰和县、吉水县、新干县、遂川县、青原区全年出口超2000万美元,跻身全省出口大县行列。

8、抢抓机遇,扩大纺织品服装等重点商品出口。深入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宣传政策,加大调度和帮扶的力度,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抓住有利时机,趋势而上,多接单、多生产、多出口、多收益,巩固并提高纺织品服装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地位。

9、主动承接,加快发展加工贸易。认真研究“承接什么、如何承接、如何发展”等问题,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快出台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用好用足用活有关政策,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10、双管齐下,促进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稳步发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外贸流通企业依法经营,鼓励外贸流通企业收购、本市产品出口,促进外贸流通企业稳步发展壮大;加大引进和帮扶力度,着力引进出口创汇型生产企业,大力扶持生产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提高生产企业出口的占比,促进外贸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稳步发展。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正在整改。

(二)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对掌握基层的第一手资料和困难问题不够准确。

整改措施:

1、创新调研工作,认真选好课题。做到三个密切关注:一是密切关注吉安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态势,抓住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热点、焦点问题。二是密切关注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其落实情况。三是密切关注外经贸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掌握企业客商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组织专门调研组深入到各进出口企业、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现场,收集和掌握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提出应对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认真完成上报省厅的调研课题。

3、集中力量协调解决外经贸企业反映的用工、退税、融资等问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出口总量。

4、年内每个科室完成1—2个调研课题。

责任领导:黄平云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正在整改。

(三)在发掘典型以及主动帮助企业和招商引资单位解决困难问题方面还有欠缺。

整改措施:

1、在机关效能建设上,提出“四比四看”和实施好“八项措施”,即“比工作、看成绩;比团结,看实效;比服务,看水平;比廉洁,看形象”和“严守服务承诺、提供超前服务、提高行政执行力、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工作、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廉洁从政”等一系列政风行风整治活动。

2、在项目审批注册、开工投产、生产经营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通过开放型经济调度会、重大项目调度会、外资外贸调度会、赴基层调研服务、现场办公会等形式,积极为企业和招商引资单位协调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困难和问题。

3、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信息咨询服务。

4、深化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绩效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真心实意地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

5、立足吉安发展大局,以市委、市政府“决战两区”、推进项目建设为己任,积极推出“四零”“三全”服务,努力推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即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坚持服务“零距离”;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坚持审批“零收费”;程序到位,廉洁高效,坚持操作“零违纪”;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坚持行政“零投诉”。全天候办理,不分双休和节假日,实行延时服务和预约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过程服务,从洽谈、报批、筹建、开工、投产到经营等阶段,有求必应;全方位协调,只要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有需求,做好全力联络和协调。

6、收集整理各地鼓励外经贸发展的优惠政策及典型经验,组织在全市推广。

7、推动出台全市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8、制定局机关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责任领导:邓淑斌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整改结果:已经整改。

(四)由于银根紧缩,局属企业改制近期进展趋缓,改制所需资金难以到位,迟滞了企业改制步伐。

整改措施:

1、做好局属企业下岗职工的沟通工作,耐心说服解释,维护企业稳定。

2、做好与医保的沟通与联系,用好国家对困难企业的政策,帮助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参加医保。

3、做好与社保衔接,力争到龄退休的企业下岗职工按期退休,享受退休待遇。

4、积极筹措改制资金,顺利推进企业改制。

5、未雨绸缪,做好用于企业改制土地的拍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企业改制顺利完成。

责任领导:潜成宪责任科室:改制办

第6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建设以来,就定位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先后投入近1.5亿建设了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和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三大产业园区,并与各大名校、社会平台和政府部门合建有包括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温州轻工研究院、温州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等9所市级以上科研创新服务平台。2012年还有温州先进材料与激光应用中心、温州装备数字化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等5个平台被认定为温州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同年,浙江省特色工业设计基地也落户学院浙江创意园。这些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行有效整合了企业、行业和学院科技创新资源,增强了温州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集“信息集散———市场预测———决策支持———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转化———风险投资”为一体的学院特色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产业及研究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物联网、风险投资、产权交易、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等多个领域,各独立平台又以市场化行为运作,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领域逐渐成熟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

(1)信息集散。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重要支撑载体的温州市知识产区服务园,集知识产权(专利)信息服务、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服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等六大功能服务中心为一体,建设有专利信息查询、展示及交易平台,2012年新增国内外专利数据200多万条,国内专利信息累计达770多万条、国外3500多万条,并自主开发“温州泵阀行业专利数据库”等。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的高校,201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温州服务外包论坛,开发了温州服务外包网并上线运行。以网络平台和专业技术构建信息集散中心,并建设信息交流、展示和交易的产业园区,为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提供了市场化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市场的结合,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市场预测与决策支持。依据已掌握的有关市场信息和资料,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从而预测行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和科技中介公司通过走访市场、调研企业行业,承担政府咨询任务、进行软科学项目研究立项,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市场发展、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决策支撑。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结合当前经济条件下温州行业产业转型特点,开展了结合温州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发展战略研究,2012年完成“温州激光产业集群专利战略研究”和“温州泵阀行业专利战略研究”。浙江创意园全年成功举办温州•帕累托公共政策沙龙、温州“三生融合”的城市遐想、温州工业设计产业化沙龙等20余场活动,汇集政府智囊、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为温州城市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浙江创意园也成为温州创意产业发展风向标,2012年全年就接待各类参观、考察学习100余批次,计3万多人。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联合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温州市政府等连续举办了二届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为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服务。2012年还开展“温州市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座谈会”等高端论坛,调研科技金融结合试点路径,为探索科技金融城市试点提供决策支持。

(3)技术研发。技术研发是科技中介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承担科技创新到应用转化的中间重要环节,能够促成高新技术在各类行业企业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学院所属的独立法人的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整合了学院信息、电子专业等的科研力量,新建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研发团队,与电信温州分公司、温州市创力电子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和推广高校能源管理系统应用项目。2012年,还为企业开发了自动化视力测试仪、视功能检查仪、电子白板书写软件等市场化的产品。浙江创意园园区总产值9000多万元,税收800余万元。学院全年科研经费1100多万元,其中仅学院教师专利申请量200余件,专利授权26件,公开授权发明专利10件。

(4)技术评价。技术评价是对某种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研究,从而对其利弊得失作出综合评价。技术评价是技术与经济转化的一个计算器,也是促进知识成果转化的一个核心点。现有的知识产权服务园入驻的科技中介公司承担知识产权成果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工作。2012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5000多件,商标3500多枚,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48笔,促成发放贷款总额达2.2499亿元。全年累计知识产权纠纷等办案133件,列全省第一,成为温州技术展示、评价和交易的平台。

(5)技术转化。依托科研院所及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园中介交易机构建立的合作关系,累计转让专利、商标1700多件,金额达2亿多元。2012年,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牵头联合5家单位成立温州市知识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并在温州金融改革广场设立窗口,温州知识产权交易现已成为温州金融改革的亮点。学院师生的科研成果通过知识交易的平台参与展示,并与市场直接对接,2012年转让的知识产权成果9项。

(6)风险投资。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建的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已与温州奥光集团、温州格鲁斯特、温州创力电子、浙江凌凌漆科技有限公司和温州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和机构进行了合作洽谈,融资额度超过一个亿人民币。入驻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投资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协会达到18家。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在非省会和特区城市设立的风险金融投资研究机构。学院吸引奥康集团、吉尔达集团等多家企业风险资金750万元,资助了一批批大学生创业。

2科技管理创新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发展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先行先试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形成是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公益目标最大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价值追求所决定的。学院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学院科技管理创新和发展。多年来,学院以提升自身服务社会能力来发挥学院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了以科研平台的建设带动和科技管理的创新服务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2.1积极参与社会大平台建设

通过政产学研市要素良性互动机制,发挥校企一体优势,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温州市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并与学院所在鹿城区共同谋划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以科技园区建设整体推动入园企业转型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力量,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目前入驻在学院各科研机构平台和三大园区的企业行业协会等等已超过50家,其中师生创业注册的企业接近10家。学院发起成立了温州市艺术品投资研究会、温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温州市文化创意协会等一批新型产业行业协会等机构,促进产业集聚,营造了学院独特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创新创业文化,使得学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2012年,作为温州市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的温州激光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筹)和院士工作站落户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并专门设置符合激光应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

2.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发展

通过与入驻学院三大园区的行业协会、企业等机构签订契约,从制度上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诸如校企一体开展师生创新创业教育、合编工学结合专业教材、开展知识产权、广告等专门性人才培养班,由校内外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等多种合作形式。另外学院牵头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包括20家中高职学校、20家龙头企业、14家行业协会在内的浙江工贸职教集团,建设了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建立了完善的职教集团运作机制,开展关于在当前特殊经济背景下行业协会和高校如何发挥自身组织、协调和服务的职能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的问题、重视和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校企合作依托学院科研平台、行业服务平台等开展产学研结合等主题研讨会等,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创新发展,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双方技术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取得了很好的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2.3积极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结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创业就业教育等,加强教学与科研平台项目对接,实现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依托专业和学院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如温州名购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依托温州市知识产权园和风险投资研究院开展科技金融试点项目调研、依托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开展3G校园手机平台和信息化校园项目建设、依托浙江创意园建设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开展台湾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促进温州对接海西经济区等。根据第三方中介机构的统计调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创业率、薪酬率均高于全省高职院平均水平。每年毕业生中有45%的同学在校期间有过创新创业的经历。十年来,学院主办的温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就先后培养了近20名成功的全国、省、市级“创业之星”。学院各类科研机构平台科研经费近五年累计近5000万元,先后承担各类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80余项,各类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发明专利数量居于省高职院校前列。

3科技管理创新有赖于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通过政产学研市一体化资源整合,谋划集“信息集散—市场预测—决策支持—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转化—风险投资”为一体的学院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学院科技管理水平的不断增强,全院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成绩斐然。但是就目前学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而言,如何通过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做好资源的统一协调,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对于高职院在科技管理创新与发展方面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3.1进一步做好顶层机制设计与配套制度建设

科技部于2002年召开了全国科技中介机构工作会议,了《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若干意见》,并将2003年确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市均开展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并探索出一些建设的路径和经验。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件,连续3年开展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的评选工作。但是作为高职院校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发展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需要有开放的办学机制、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于通过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来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从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言,需要做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确保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实行各科研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经营规范,标识统一,信用体系。同时出台有利于学院人才培养、企业行业技术发展和社会科技应用三者之间协调运行的管理制度。

3.2进一步提升资源集聚效应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院要积极支持各类科技平台、科技中介企业公司的入驻与建设,建立健全共享机制,实现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人力资源及先进仪器设备等各类共性技术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积极发挥入驻园区的中介机构作用,对科技中介服务能够承担的工作,积极委托有条件的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同时利用中介机构为学院提供专业化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组织、科技成果应用和科研投入计划等提供服务。依托科技中介机构构建校企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校企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同时逐步通过科技成果信息化公开、交流与展示,逐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转化效率,促进多方共赢。

3.3进一步丰富科技中介服务内涵与技术交易项目

第7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各位教职工、同学们,早上好:

在度过一个愉快的寒假后,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里,在校区全体教职工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园林专业建设在课改方面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初步形成了"实训改课程,技能促教学"的"一体化"教学特色,在"教学做"各方面,各课程的老师给同学们创造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绝大多数同学懂得珍惜老师的付出和心意,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去年学校与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和广东省工贸技术学院地理信息专业达成三二分段和自主招生协议,为同学们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老师、学校正在想方设法地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资源和机会,同学们,你是怎么想和做的呢?

在新学期开始的今天,我想与大家谈谈学校的校训:敬人敬业,至精至诚。

"敬人"指同事、师生、生生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互相尊重;"敬业"指对待工作、学业、职责要认真负责、尽心尽力。

"至精至诚"指对待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对待学习要学一样专一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地动手能力。

"敬人敬业,至精至诚"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做人做事的期望。其价值核心和逻辑起点是"敬".

因为对人对事、对工作对学业心存敬意,才会有尊重、有真诚、有责任、有担当。

元朝忽必烈的福将赤别因少年时,它的母亲张氏常以一句话训导他:"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不则禽兽而已".

这就是有名的"三成人"家训,它对我国传统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知畏惧成人"指人在成长过程中,对有的人和事应该有所敬畏,如对父母、老师、长辈有所敬畏;对法律法规、乡规民俗、规章制度、乃至家规家教有所敬畏;对违背天理良心的后果有所敬畏等等。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一条底线,任意妄为,小则叛离不羁,大则杀人越货,无所不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所以,"知畏惧成人"是"三成人"家训之首。

这与我们校训把"敬"作为校训之首和学校核心价值是一样的道理。

见到学校的教职工叫声"老师好",是"敬";珍惜他人的辛苦劳动,自觉保持环境的干净,是"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敬";与人交谈言语文明,是"敬";努力学习认真做事,是"敬".

13级的同学在春节前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年宵实习,大部分同学能克服困难,挨得住辛苦,坚持到最后,值得表扬。年宵花市是花卉企业重要的营销时节,时间短、任务重、人手紧,其销售成效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选这个时节安排二年级的同学去实习,就是想让同学们去感受这种工作的氛围和辛苦,为将来的就业上第一堂课。有的企业工作量很大,如科苗兰业,规定的工作量要8小时马不停蹄才能做完,手脚慢一点的可能就要加班,这个实习点的同学可能比其他一些点要辛苦很多,但他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敬业的表现。

工作量大,但得到的训练、磨练、感受、感悟自然也会更多,同学们,得与失、好与坏总是辩证的。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 "敬人敬业"的"敬"字,其核心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态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态度是需要有所规范,有目的地培养、训练的,在此,我向大家提三点新学期的希望:

(1)希望每位同学牢记校训: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特别是对"敬"字,认真去理解并去实践它;

(2)希望每位同学为自己定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要求,不要虚度光阴,这个世界没有"幸运"这个词,好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论你将来是直接就业还是升读大专,你都需要在态度上、学业上、综合素质上做好准备,因为老板要挑好的员工,学院要挑好的学生。

(3)希望每位同学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要与集体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一个具有良好学风校风、生机勃勃的校园。

能成为同学,不论是一个班的、一个级的还是华材园林的,都是大家将来共同的经历和值得珍藏的记忆,希望华材园林的同学们能互敬互爱、共同进步。

四月份我们校区有四个项目(工程算量、种子检测、艺术插花、植物修剪)参加省的技能竞赛,我希望参赛同学加倍努力,做好最后的冲刺,预祝各位技能选手能赛出好成绩,为华材园林争光,为学校争光。

第8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一、总体要求

对全镇涉粉尘爆炸企业进行全面整治,辨识管控企业粉尘爆炸风险,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加大整治力度,健全监管台账,强化责任落实,督促涉粉尘爆炸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范和遏制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及重点

整治范围:全镇涉粉尘爆炸企业,特别是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发现的隐患问题但未进行彻底整改实现闭环的涉粉尘爆炸企业。

整治重点:

(一)建构筑物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二)除尘系统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三)防火防爆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20区是指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爆炸性粉尘云持续(长期或经常短时频繁)存在的场所,如粉尘容器内、料斗、料仓、施风除尘器和过滤器、粉料传输系统、搅拌机、研磨机、干燥机等)。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四)粉尘清理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三、工作分工

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和督促,镇安监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现将工作分工如下:

镇安监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本辖区内涉粉尘爆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各级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的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做好管线工作中涉及粉尘作业企业和使用场所的爆炸检查工作。

四、整治步骤

涉粉尘爆炸企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拟制方案

1.镇安监办公室结合涉粉尘爆炸企业数量和行业分布,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搞好协调分工,精心组织安排,增强排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相对本行业涉粉尘爆炸企业全面彻底进行排查摸底,特别要核准粉尘作业场所人数,排除非涉爆企业。

(二)业务培训,提高素质

督促企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涉粉尘爆炸专题安全培训,确保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熟知并严格落实有关操作规程和标准规定, 有效防范和遏制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三)自查自纠、整改隐。

涉粉尘爆炸企业要依据粉尘防爆相关法律规章、标准规范等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有关专家,围绕建构筑物、除尘系统、防火防爆、粉尘清理4类10项问题、隐患,认真组织对本单位涉粉尘爆炸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工作场所、岗位人员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并建立隐患整改档案,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四)集中整治。

认真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开展集中整治。要将粉尘涉爆企业执法检查纳入年度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采取专项检查、交叉互检等形式,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作用,逐条检查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及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督促企业整改到位,对未落实专项整治要求、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从严处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或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提请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第9篇:工贸企业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就变得越来越艰难,所以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更好地避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资金管理,它是造成财务风险的最直接的导火索,在企业管理中拥有非常关键的地位。本文将就目前我国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及配置不够合理

当今,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但是又在很多方面占用较多的资金,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很差。很多企业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很大程度是由于集中管理与内部多层次管理机构分散占用资金引起的,虽然几乎所有企业都有制订各自的资金使用计划,但是真正按照计划进行资金使用的企业是少之又少,很多企业的计划操作性很差,使得企业的资金得不到很好的运转[1]。

2.2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一整套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营不可或缺的保证。一套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在防止贪污和保证企业资金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钻制度的空子等现象在一些企业中十分普遍,导致企业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取不到预想的效果。另外,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对资金管理部门进行比较大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资金不能很好的流动。还有就是投资者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得不到可靠的信息。由于我国有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内部资金信息严重不透明,了解的只有很少的高层管理人员,使得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进而导致投资者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2.3筹集资金不恰当及投资欠缺理性

据悉,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资金的筹集方面往往没有合理的预测和决策,对企业究竟需要多少资金以及资金应该如何使用等均不是很清楚,如果企业想要保证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筹资前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虑。但是很多企业由于谨慎的投资筹资意识加上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缺乏,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只凭经验和直觉[2]。很多中小企业在筹资的时候往往会存在“少、急、次数多”的问题,加上信誉不是很高,导致筹资成本相对增加,再加上在投资的时候常常不能很好地估计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力量不强,后续资金不足和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的出现,导致许多项目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例如,新疆片区某中型a企业。该公司是一家2008年改制企业。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涉及不同的产业,资金集中管理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造成下属子分公司资金流动资金紧缺。当下属企业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紧急支付资金的情况无法及时解决。需要办理层层审批手续。投资领域受到转型前企业的历史影响因素较多。导致资金流向不熟悉的行业,造成了投资3年左右,没有收到良好的投资收益。

3.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3.1对资金进行全面预算

企业的正常经营离不开一套完善的资金预算制度,企业在进行监督、审计、控制、考核的时候的基本依据就是一套健全的资金预算制度。资金的预算管理由资金预算调整及执行跟踪管理、预算编制、监督考核三部分组成。所以。资金管理对企业存亡起着关键作用,而资金预算管理更是关键的关键,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唯有把好资金预算管理这个关,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对资金流转环节进行疏通。

3.2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有章可循。首先,企业必须建立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保证办理资金业务的各岗位相互分开、制约和监督;其次,严格的用款审批制度,尤其是大额的资金的审批;最后,不仅要重点对项目完成情况、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益等进行资金监督,还要对监督预算的合法性、合理性、内控的严密性以及项目决策的经济性[3]。另外,内部审计监督和控制制度的健全及完善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仅仅监督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在管理审计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强资金的事中控制,以使得能够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企业的资金经营活动。

3.3调整资本结构,重视短期筹资能力拓展

合理的债务与股权的比例,也即资本结构,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计划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进行资金的管理中,要尽可能对债务与股权以及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并且朝着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目标,在举债与募股两个方面进行筹资决策。其次,举债的时候要好好地利用各种短期融资的手段,以更好地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困扰。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原计划想利用长期资金的手段进行融资一些项目的时候,可是如果由于金融市场不好的原因而导致没有办法借到长期资金的话,就可以试着先利用短期资金,等以后金融市场变好了再用长期资金替代短期资金。如今企业能够使用的主要短期融资手段有商业信用和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资金融资的好处应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起来,管好、用好它,努力经营,增加盈利,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短期资金融资的高风险。

4.结语

总之,资金对企业的作用就像血液对于人的作用一样,所以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就不言而喻的重要。一个企业想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而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又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它是企业整体规划的一个关键环节。想要使得资金管理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企业必须要尽早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作者单位:新疆陆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袁庆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果[J].中国市场.2010,34(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