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大规模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规模经济建设

第1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品牌建设;区域特有经济;经济优势;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如今,地区越来越意识到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地区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品牌效应,在此阶段提升区域品牌就尤为重要。区域品牌能够代表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区域品牌建设工作能够发展是区域经济,同时也是推动地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那么其越具有市场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就更有优势,可见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本文就关于品牌建设对区域特有经济优势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品牌的价值

品牌起到一种标识作用,以前的商品标识主要有3种,分别是工匠名、行会名和城市名,以方便顾客的识别,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生产者的产品。如今对品牌的定义主要是这样解释,品牌是由一个名称、术语、记号、象征或设计,亦或是通过不同的元素组合而造就的一个标识,目的是为了跟其他商品区别开来。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标志,能够为企业带来财富,为顾客创造价值,因此品牌开始和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社会的广泛重视。品牌效应可以分为两种,即品牌信号论和品牌符号论。如果人们购买名牌产品的目的是希望凭借品牌识别一个好的产品,而不是为了购买品牌本身,这里的品牌就起到对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标识,被成为“品牌信号论”;另一种就是将品牌仅仅看作是产品质量的标识,同时也把品牌作为当成某种社会意义的体现,那么这种情况下,品牌就成了一种具有象征社会意义的符号,具有独立的意义,这种情况下对品牌称之为品牌符号论。两种作用下的品牌都能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二、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地区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品牌标识,其代表着该区域某个行业的大规模和较强的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以及影响力。现按照现在的区域品牌理论认识,区域品牌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和产业基础。首先关于区域特性的涵义,主要是指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所处的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历史和社会资源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这些都会形成本区域的独特口碑,例如内蒙古地区,主要产业结构是养牛羊,生产奶制品,这就是其独特的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就指的是通过这个品牌名,可以知道其代表的区域的产业、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文化等,可以很好地将将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区别开来,具有其独特的品牌涵义,产生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关于品牌产业基础指的是每个地区根据区域特点所开发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因此,区域品牌是每个地区比较具有实力的产业、产品的品牌,当产业随着到底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时,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并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形成区域品牌。

三、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区域品牌包含地方文化和精神

区域品牌本身与所在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关,区域品牌包含有地理特性、历史特性、文化特性和产品特性,这些都属于区域品牌所独有的特性,具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区域品牌主要是体系了区域多独具的品牌产业,能够体现地方精神与文化的厚重,给人们带来共鸣,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2.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相比规模较小的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会促使该行业能够在同一或几个地点进行大规模集中,从而形成一种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模式。在一个地区,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分工机制,各个企业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这样能够提高效率,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因此得以体现。

3.区域产业联合

首先必须认识到区域品牌的价值,把区域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结构,这样能够极大提高其整体竞争效力。首先由于单个或者几个大、中小型企业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集群在一定区域内为数众多的同行企业通过自组织联盟所形成的聚集效果,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力,这就是区域品牌自组织联盟形成的优势。同时,对于单独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独立创立品牌的难度大、成本高,可以实现区域产业联合,从而减轻单个企业在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四、结语

终上所述,地区需要认识到品牌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能够很好地推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当地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产业结构特点,树立自己的品牌标志,推动地区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云华,李昊泽.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1,(2):80-83.

[2]朱培红.浅析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97-198.

[3]李佛关.农产品区域品牌对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基于国家三部委地理标志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4):209-213.

[4]李建丽.论区域品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顺德家电"产业发展为例[J].企业经济,2007,(6):146-148.

第2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谁是学校规模无限制扩张的推手?

对超大规模学校持支持态度者宣称,学校规模的扩张可带来办学的“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由于超大规模学校大多依托重点学校发展而来,因此这样的学校规模扩张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推进了教育公平,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考察,学校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从理论上说,学校规模过小,的确会使办学成本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学校规模,由于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的提高,将会获得办学的规模经济。但正如学者McKenzie所证明的那样,生均成本与学校规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U形关系,即生均成本会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大而降低,当达到一个极限后,如果学校规模继续增大,则会导致生均成本的上升。这意味着,学校规模只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实现规模经济;学校规模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节约成本。就目前的实证研究结论而言,学校规模和生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最经济的学校规模受诸多因素影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管怎样,现有研究得到的最经济学校规模均远远小于现实中的超大规模学校,并不支持超大规模学校可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观点。

超大规模学校成为基础教育生态的破坏者。超大规模学校推进了教育公平吗?实际情况是,很多超大规模学校在规模扩张之前就已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当这些重点校在政策支持下越办越大时,原来的校际差距也必然被进一步拉大,这就使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无论在生源、师资还是在经费上都更加无法和超大规模学校竞争,由此陷入更严峻的生存危机。国内学者指出,超大规模学校破坏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生态平衡,由于大量的公办学校以“民办”形式放开招生容量,从而使没有政策优势的真正的民办教育不断萎缩。因此,超大规模学校严重妨碍了其他类型学校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多样性、公平性、均衡性。

利益驱动是超大规模学校存在的根本原因。当前,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的偏好,不管地方财政是否充裕,地方政府都有将资源尽可能地配置到生产部门以获得更好经济绩效的动机。受此影响,在教育发展上,地方政府往往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对重点校给予政策倾斜,以“名校办民校”、公办转民营、给予信贷优惠等手段,在不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扩大名校办学规模。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节约”教育支出以外,政府还可在学费、赞助费、学校基建等方面获得更多收入。同时,家长的择校行为抬高了重点学校周围的房地产价格,这使得地方政府不管有意无意,均有积极性通过扩大名校办学规模,拉高其周边“教育地产”的价格,以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此外,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也使其更乐于优先扶植重点学校,因为相比一般学校,扩大重点学校的规模将会以更低成本、更加迅速地树立典型,彰显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政绩。而作为重点学校而言,也会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获取政府扶持、学费收入、社会影响等诸多利益。说到底,近年大量出现的“巨型学校”、“超大规模学校”,均与利益机制驱使下的政府推动、名校谋利有关。

超大规模学校的问题在哪里?

除了以上负面影响以外,超大规模学校在自身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学校成本不断攀升,债务负担沉重。经济理论认为,组织规模越大,用于内部协调和信息处理的成本就会越高,当此类成本逐步抵消因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收益时,便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在我们所调研的超大规模学校当中,生均成本均远高于一般学校。这种成本的上升,一方面是因学校规模扩大,管理变得复杂使然;另一方面,学校扩建过程中,基建、设施设备和人员开支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也使得学校成本急速攀升。而此类成本增加并不能通过财政拨款与收取学费完全化解。我们所调查的超大规模学校无一例外,全部采用借贷运营的方式来填补经费缺口。有的学校贷款额度巨大,沉重的成本压力与债务负担使这些学校的财务安全存在隐患,学校领导整日忙于争取经费,获取贷款,牵扯了大量本应用于提升教育质量、改进学校管理的时间与精力。

第二,学校组织过度科层化,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学校规模过大,学校内部管理的层次和幅度都远超正常规模的学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张,传统的“校长――各处室――班级――班级教师”四级科层化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要求,为解决学校中层机构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增设年级组(部)这样的管理层次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由此导致学校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逐步增加,学校科层化特征越发明显。学校组织过度科层化,使得“效率”成为学校办学治校的“元价值”,学校更多地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密监控来实施“刚性”管理,必然带来对“人”的忽视,造成机构臃肿、信息不畅、调度不灵、人事纠纷等诸多问题。

第三,教育关照度偏低,教师职业倦怠严重。理论上,班级规模及学校规模越小,每位学生就越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注,也就越容易实现更好的发展。但在我们调查的超大规模学校中,大班额却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超大规模学校的班额都在70人以上,教师无论在时间还是精力上,都无法对所有学生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因此,教师更多地关照两头的学生,导致大多数表现中等的学生教育关照度更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别交流更多地被群体或班级交流所替代,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学习指导;教师的教研活动被繁重的日常管理与作业批改所挤压,职业倦怠感严重。我们的调查表明,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学习进修机会少等因素,造成了超大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普遍较低。

第四,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校园安全隐患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超大规模学校在维持学校纪律、开展学生活动、增强学校归属感等方面,均面临着比小学校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大学校的安全隐患也远多于小学校。在我们对超大规模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学生安全是令校长们最为焦虑、压力最大的问题。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小学校,大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外活动内容,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外,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本应是大学校的优势,但因为规模过大,这些学校为了确保学生安全,不但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尽量减少学生集体活动,以“圈养”的方式限制学生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

多大的学校规模才是合理的?

基于超大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到底多大的学校规模才是合理的呢?应该说,学校合理规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同的理论研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一)“小的就是好的”:来自美国学校合理规模研究的启示。

发达国家关于学校规模问题的研究开展较早,尤其在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们就对学校规模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经济效率、教学效果、学生行为、学校氛围、教育平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提出了关于美国中小学合理规模的各种观点。1950年,学者Calvin Grisder认为,美国初中学校的学生数应在300人至1100人之间。到了1982年,学者Castaldi建议,美国初中学校的人数下限应在500至600人,上限在900至1100人。1997年,Valerie E.Lee,Julia B.Smith等人则认为,学生数600人至900人之间的中学,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学生数超过2100人,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20世纪80年代,学者G.V.Glass和M.L.Smith关注了班级规模的影响,根据相关实验结果绘制了著名的格拉斯―史密斯曲线。该曲线表明,班级规模的减小与学生成绩、情感收益之间呈正相关。当班级规模小于30人时,每减少一名学生,学生成绩和情感收益都会明显增加。总之,美国的实证研究更多地支持了“小的就是好的”的观点。缩小学校和班级规模已成为美国学校变革的主流。美国联邦政府为每所要转变为小型学校的大型学校提供5万美元资助,比尔・梅林达基金会(The 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也提供25亿多美元的资金来缩小全美中学的规模。这些举措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越来越为公众所认可。

(二)基于“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合理确定学校规模。

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者对合理学校规模的问题也有所探讨。有人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出发,认为小学每校18班至24班,每班40人至45人,全校720人至810人为宜;中学每校24班至30班,每班40人至50人,全校1350人至1500人为宜。有人基于我国教育发展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普通高中合理的办学规模应控制在1400人左右,城镇高中可扩大为1500人,农村高中应控制在1000人。还有专门针对大城市学校规模的研究。比如,有人提出,从学校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两方面考虑,北京的中小学适宜规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人数应在720人至1440人之间、小学人数在480人至960人之间、初中人数在720人至960人之间、高中在720人至1440人之间为宜。

而2012年教育部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要求,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普通高中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初中和小学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幼儿园原则上不超过360人。我们认为,虽然这一标准高于现有研究得出的合理学校规模,但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如何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考虑到较大学校在减轻财政投入负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当提高学校规模标准上限,是切合我国穷国办大教育国情的现实选择。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教育差异性极大,在制定学校规模适度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在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作为全国性的统一标准,把办学规模上限适当定高一些,使得不同地方在实施过程中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因地制宜地推进本地各类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超大规模学校的改革出路何在?

客观地说,超大规模学校的存在与发展亦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规模办学的方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缓解人民群众迫切的教育需求与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面对超大规模学校办学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逐步寻求解决之道。

治理超大规模学校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内外结合、综合治理,从政府调控和学校治理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解决。超大规模学校之所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推动。要对其进行治理,也应从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强化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的主导责任与监管责任入手。

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与政绩观。超大规模学校的存在,实际是用行政的、经济的规则代替教育的规律来管理与发展学校。这样的学校规模扩张,背离了教育的宗旨,扭曲了学校组织的属性。相对于扶持重点学校发展,作为地方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更应侧重于非重点校和薄弱校的发展,为不同的学校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

第二,应保证教育资源的充足均衡配置。这里所说的教育资源,既包括经费、师资、设施设备等一般意义上的资源,也包括教育政策资源。超大规模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带有倾斜性的政策投入,使超大规模学校具备了一般学校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造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地方政府在各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兼顾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其他学校的发展为代价来扩张重点学校。

第三,加强监管,限制学校规模无序扩张。合理规定学校规模上限对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教育实际,通过科学论证,对学校规模的上限进行限制,出台相应的办学规模标准。同时还应加强对办学行为的审批和管理。比如,在超大规模学校的扩张过程中,通过贷款补充资金缺口已经成为这些学校财务运转的常态,这种情况不但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且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地方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在这方面规范贷款程序,限制贷款规模。

第3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

Analysis of the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nancial income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ZHENG Ping LIU Xiao-fei GAO Cai-kui ZHAO Ju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Dalian Liaoning 11602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pends on the co-integration theor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fiscal revenue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from 1963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long-term stable balanced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and short-term dynamic adjustment between China's financial income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 an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Key words】Fiscal revenue; Financial expenditure; Co-integration relation; Error correct model

0 引言

建国以来,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显现出来。若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结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若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则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探求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协整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他们内在的短期动态调节作用来保证我国的财政收支平衡,使得我国的经济可以稳定快速的发展。

1 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在经济领域中,单独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而这些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序列却可能有不随时间变化的性质。1987年Engle和Granger就指出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并提出了协整理论及其EG两步法[1-4]。

首先对序列进行单整检验,如果序列Yt,通过d次差分成为一个平稳序列,而这个序列差分d-1次时却不平稳,那么称序列Yt为d阶单整序列,记为Yt~I(d)。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就是单位根检验,是通过构造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来完成的。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有DF检验和ADF检验两种。DF检验的具体模型有如下三种形式:

在上面的误差修正模型中,差分项反应了短期波动的影响。支出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短期收入波动的影响;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大小反应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从系数估计值(-0.42951)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4295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3 结论

根据协整检验,在1963―2012年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具有非平稳性的特征,但它们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国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具有统计上的高度相关性。财政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财政支出就相应的变动e1.018348,这与我国的实际财政情况相一致。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财政支出,政府的宏观调控支配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完善,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公共开支不断增加。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内我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具有动态调节机制,误差项的存在,能够保证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自动实现,以便财政赤字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效率比较低,主要是由于财政总量增加的同时,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导致投资结构不完善,使得增长的财政收入作用不明显。所以,在发展我国经济的同时,更应该遵循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制定有效的财政措施,在继续研究如何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同时,着手解决我国的财政支出问题,以便实现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良性互动,使得我国财政政策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4.

[2]金兆丰,朱维盛.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67.

[3]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9.

[4]易丹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62.

第4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花卉苗木产业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苗木将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产业之一。根据联合国贸易组织统计资料,自2001年以来,世界花木市场年销售额每年以10%-13%的速度递增。2008年世界花木栽培面积约为29.5万hm2,全球花木总产值为850亿欧元,其中花木产值645亿欧元,占总产值的75.8%。中国的花木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重要的花木消费国和花木进出口贸易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由复杂因素决定的,既受一般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受行业进入壁垒、竞争状况及未来市场的影响。因此,对花木产业市场的增长潜力和行业竞争态势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花木市场

(一)城镇化与花木市场

城镇化是花木市场的基本拉动力量。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城市绿化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使得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从而又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1995-2008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平方公里扩大到3.6万平方公里,城市面积以年均5%的速度扩大。同时,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由1995年的23.9%提高到2008年的37.4%。

根据我国“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到2050年全国70%以上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要达到45%以上,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圈。一般地,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园林绿化发达程度正相关。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2002-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但相对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镇化率,我国城镇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的提升空间很大。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的绿化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绿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除城区建设的需求外,城镇干道的绿化都需要大量珍稀高大乔木。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城市面积的迅速扩大,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提升将直接拉动花木产业市场的扩大。

(二)低碳经济与花木市场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减少碳排放是关键环节。森林固碳投资少、成本低、综合效益大。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可不断增加森林碳吸收。有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存储了2.48 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 t 碳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工业排放的 CO2 由森林生态系统吸收的达到 24%-36%。据测算,1个人每年只要栽上3棵树,就可以吸收个人当年生活中排放的 CO2,从而实现“零排放”。 这足以表明,林业在间接减排上的作用无可比拟。2009 年11月,国家林业局制定并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强调了林业肩负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其目标是,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比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7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森林碳汇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上战略部署的实施与推进,必将为花木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将直接推动苗木需求和生态景观园林的发展。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目标。如广东省2012年计划建设2720公里的生态景观林带。珠三角九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平台,加快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公共绿地和湿地,优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珠三角九市力争到2015年初步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人均绿地达到13.5平方米,到2020年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河南将按“四区两带”林业生态网络布局,大力建设桐柏大别山区等五大林业生态体系和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山区生态体系建设等省级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到“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23.61%,森林面积达394.3万公顷,林业年产值达1300亿元,林业资源综合效益价值达5740亿元。

(三)居民收入与花木市场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富民”政策落实,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有较快增长,将直接扩大花木产品的需求。社会发展扩大家庭园艺产品需求。花木产业是一个生态产业,也是具有艺术、保健、精神功能的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人们的价值观、思想、社会行为等文化因素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决策,文化因素是随着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而变化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绿色、环保、生态概念将深入人心,民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包括游、赏、娱、憩等精神愉悦方面的需求会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内容,这个需求给花木产业带来很多机会。

居民收入增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花木市场的发展:

1.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将推动市政园林绿化、地产景观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的发展。居住区景观园林市场已成为园林行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居住用地面积通常占城市用地的30%以上,居住生态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须达30%以上。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亿元,以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2%用于配套园林支出测算,我国地产园林的设计和工程的市场容量约为1230亿元。

2.我国人均 GDP超过3000 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结构已从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园艺产品将逐渐成为家庭日常消费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木作为装饰居室、美化生活环境的饰品,必将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走入寻常百姓家。

3.在鲜花消费方面,我国处于较低水平。荷兰人均年消费150支、法国80支、英国50支、美国30支,而中国城镇人均5支,全国人均不足2支。但近几年来,在大城市,居民和单位对花卉消费水平明显提升,表明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花卉消费在我国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4. 休闲度假产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休闲度假项目注重创造良好的休憩环境,在绿化方面投入较高,也将推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三、花木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花木产业在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在发达国家,该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其消费水平高,但其生产能力也高。由于发达国家生产成本高,出现了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花木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一个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行业利润潜力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我们采用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五种力量模型对花木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花木种植与其它农作物相比,收益较高,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户进入花木种植业。2002年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单位或承包单位。该项政策的出台为民营花木企业进入绿化工程领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现拥有花卉企业5.3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8500多家,花农125万户。从事绿化苗木种植的主体多是农户和苗圃,较为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特别是小苗和低端苗木种植者之间竞争激烈。园林绿化企业之间情况差异较大。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园林绿化企业数量为15,000家左右,其中园林设计类企业1200家。由于园林绿化行业实行资质认证,大型项目对企业资质要求较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提高资质。截至2010年6月30日,行业内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为403家;具有市政公用行业(风景园林)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的企业109家;同时拥有甲级工程设计资质和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包括下属企业拥有的资质)仅有15家左右。大部分园林企业在竞争规模较小的绿化项目,竞争激烈;大型园林企业所在的细分市场竞争则相对平和;绿化企业的竞争一般以区域竞争为主,但具有综合实力的龙头企业逐步向其它地区扩张,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

(二)新进入者的威胁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优势、资金需求、销售渠道等决定进入壁垒不同,花木行业进入壁垒具有不同的层次。生苗种植资金需求量小,购买者转换成本较低,规模经济不明显,在种植生产成本控制上,大规模生产企业并不具有特别优势,因而进入壁垒较低。大规格苗木,特别是“新、特、奇、优”品种资金投入多,技术要求高,具有标准化、高规格化和利用现代技术方面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园林绿化行业不同战略集团的进入壁垒不同,拥有一级资质和优质设计资源的企业较少,进入该集团需要较多的资本、高级人力资源,开辟市场成本也较高,因而进入壁垒高;具有三级绿化资质的企业较多,进入壁垒低。

(三)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花木产业链中,花木种植从种子、种苗、生苗、熟苗、绿化、园林养护等多个环节,存在多个环节的购买商。由于种子到熟苗的苗木生产环节市场波动较大,购买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市场变化。在园林绿化项目中,供应商较多,购买商转换成本低,购买商相对集中并且往往是一次性大量购买,购买商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但在一些稀缺品种、大规格、标准化苗木市场上,购买商议价能力较弱。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苗木生产环节,供应商与购买商一样,其议价能力取决于当年市场行情,但生苗的供给量一般较大,供应商总体上议价能力较弱。种植企业与园林绿化企业相比,数量多,因此购买者选择余地大,议价能力强;相反,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目前,艺术化、标准化和全冠型育苗相对滞后 ,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大型花木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5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

1、 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随着化建设力度假大、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山西省产业结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7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1991年的16.0:54.9:29.1变为15.2:51.4:33.4,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91年时的24.7:75.3变为19.2:80.2,到1998年,山西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变化为12.9:53.5:33.6,工业总产值中的轻重工业比例变化为16.9:83.1。整个产业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的格局。第二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一)弊端

山西经济结构是以高度依赖煤炭资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具有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炭。现在山西产业结构中的潜在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并日渐突出,表现为结构档次低、效益不高、转换功能不强、适应市场能力弱、受控度高、出入市场的主动性差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结构向趋重演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经济增长赖以外迁扩张,运行质量不高,高购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基础性产业地位不牢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受力控制的成分大,作业方式原始,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改变,产业素质低下;运输和邮电通讯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对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和事业发展缓慢,很难形成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人才支撑。

2、支柱产业单一,置换缓慢,山西煤炭产业地位相当牢固,在工业总产值中占到25%左右。以煤炭为首的产业位置序列从未发生过根本性变化,受新能源工业的制约和,山西煤炭工业近年来已走向衰落阶段,发展乏力,这是山西经济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3、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加工深度不够是导致山西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主要原因。

4、各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农业始终没有解决好种植业与大农业之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关系,工业的初级化程度持续扩张,以矿产品位主体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出的三分之二以上,轻重工业严重失衡。

5、产业的外向程度低,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力或贡献率不高,传统的名优产品的市场准备不足,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6、结构趋向同化现象严重,山西地区与地区之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趋同不利于各地区之间各种经济资源、经济成分的优势互补。上述种种问题反映了山西产业结构低级粗放、效益不高的弊端,严重延缓了山西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换过程,直接影响了山西的经济发展。

(二)成因分析

山西的产业结构是根据山西的资源特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在六五期间,山西根据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加大了对能源工业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全省用于能源建设的投资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41%,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强调能源重工化基地建设的作用,使得山西国民经济中的农、轻、重比例关系没有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而发生较大变化。在七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山西把能源重工化基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把更多的资金和注意力投向资源低度开发的煤炭等能源重工业,不仅使得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成长起来的一些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等由于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与其他省市形成鲜明对比,而且还使得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阶段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一些轻工业产业也因为投入不足而日趋萎缩。这种结构失横在八五期间更加明显,这种越来越严重的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体制环境,以及对资源的过渡开采和粗加工而使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使山西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水平与其他省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对策与建议

为了遏制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度下降的势头,在今后的产业调整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必须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首先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增长,保证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引导农民进行多元投资。大力发展粮食水果和蔬菜加工业,为农业的中间产品创造新的市场,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2、适度放慢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速度。首先适度限制采掘业,重点转换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和提高其经济效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要充分考虑山西的实际情况,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使工业化的发展与信息化能结合起来,互为动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3、大力第三产业。首先要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产业如:保险、通讯、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提高第三产业在总产出的比重,其次继续完善各地区的法规,保证市场活动主体的公平。第三,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提升。

4、加强业的开发投入,尽快实现旅游资源向优势的转化,使山西成为旅游大省,旅游业集旅游、娱乐、商品消费于一体,对促进服务产业的水平,提高山西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山西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声誉起着重要作用,山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人文资源丰富,遗迹、名人足迹星罗棋布,其中全国现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72%以上在山西境内,仅存的4座唐代木构建筑,全在山西境内,山西被史学界称为“地上博物馆”,“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山西保存下来的各种不可移动文物有35000多处,国务院先后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西有五座,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6处,省内文物古迹景点可成为全国之最的约有60多处,从文物的数量与价值来说,山西在全国是相当突出的,谓之文物大省当之无愧,因此要大力宣传,深挖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5、大力发展山西优势产品、潜力产品。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选择具有潜在优势的产品为切入点这是调整产业结构大思路需要回答的关键,优势产品和潜力产品的共同之处都是具有战略带动意义的产品,对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一般都是规模效益比较突出的产品,其区别在于优势产品是目前已经成为现实的比较优势的产品,而潜力产品则是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优势产品,通过扶持扩大规模,就能转换为优势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逻辑思路应以优势产品为切入点,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山西的优势产品太少,不足以承担山西经济增长的重任,另外目前的优势产品是就山西现存的产业结构而言的,这样越扶持越调整很可能导致产业结构的越刚性化,因此应该选择那些不仅具有战略带动性,而且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规模效益突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潜力产品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

6、加速山西组织模式的改造。目前条块分割的企业组织模式降低了山西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感应度,是造成山西经济“慢半拍”的重要原因。改造企业组织规模、实施产业链顺序组织企业集团是解决山西经济“慢半拍”的有效措施之一。以往组建企业集团之所以收效不大,问题出在没有按经济办事,集团内部没有真正实现利益一致,许多是长官意志主导的“拉帮派”行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组建实质性的企业集团,尤其是应当鼓励山西企业与沿海企业、外资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只有当山西企业生产过程、经济利益与处于生产链前沿的企业融为一体的时候,山西经济“慢半拍”的现象才可以有效的得以解决。

资料:

吉国玲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山西经济发展》

第6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在全国统计的523条河流中,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较重污染。全国有2400公里的河流因污染而鱼虾绝迹。平原湖泊80%受到污染,其中有26.3%富营养化。生活用水质量不佳,有55%的重点城镇水源地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有29%的人饮用不洁水。经调查,我国人群患病的88 %、死亡的33%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

废水直排是造成水污染的直接原因,全国每年废水排放量约400亿吨,大约有80%的污水没有处理和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向江河湖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水环境。据专家分析,1吨污水能污染20吨清水。保护水体,控制废水排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严重任务。为此,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知识经济给环境保护带来机遇

知识经济时代革新了大规模能耗、物耗的传统生产方式,传统意义上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排放将大幅度削减,完全有可能在某些领域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同时,生产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将大幅度降低社会物质流的密度与频数,有利于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和开发资源,清洁工艺、清洁生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以及有益于环境的高技术产业等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石油化工、家电、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污染将大大降低,环境压力将大大减轻。此外,知识经济的劳动力结构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很大改变,从业人员知识层次高,属于智能型劳动力,这就有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的增强和提高,有利于自觉地规范环境行为,参与环境保护。

二、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之路

环境保护市场化,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时期环境保护过多地依赖政府,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局面。要遵循经济规律,建立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调控体系,寻求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方式,利用市场作用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环境职能。在市场的引导下,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社会公众自觉参与、自我发展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行为,逐步走上产业发展的道路。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治理的一条原则就是“谁污染谁治理”,实际上这是很难做得到的。如污染甚为严重的乡镇企业,受自身规模、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来处理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企业负担过重,运行也不经济。但其污染和破坏了环境,是一定要承担责任,也一定要有相应补偿的。因此,现行的政策将改为“谁污染谁付费”。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降低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避免环境保护的盲目投资、到处布点、重复建设。环保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通过吸纳商业资本、银行、国内外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化投资,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企业化运作下,政府可将环保投人引进资本运行领域,成为营运资本,在运营中不断保值和升值。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实现投资的滚动发展。

推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这是要改变环保事业在一些地方的长期附属地位,使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运营,由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独立法人来承担;要通过新机制的建立,逐步造就一批专业化环境治理公司,形成运营服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投人产出机制,使环境保护活动成为企业平等竞争、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才能改变环境污染治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小生产式运行的局面。通过市场化运行,促进投资者、经营者自觉动用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经济机制,兼顾环保治理效果与运营管理者效益,形成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境设施运营服务业已在逐步兴起,国家环保总局也在部分省市进行了环保设施运营企业化管理的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规范这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颁发了(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认可工作。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管理,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广泛关注,认为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也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可使企业获得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歪保服务市场。由此可见,以发展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为突破口,推进环境保护的市场化,企业拥护,社会关注,市场需要,顺应形势,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我们应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促进其正常发展。

三、发展高技术环保产业,培养高技术环保人才

第7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优越性;公路施工;方法

建国以来的50年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50年。全国从南到北,从内地到边疆,到处都在进行着规模宏大的基本建设。大规模的建设和巨大的工程量,促进和推动了作为最大宗基本建设材料的混凝土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水平也较高,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掌握了高度达382.5m一泵到顶的技术,一次连续浇筑超过2万m3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的行列;至于正在施工的三峡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总量超过2500万m3,其工程量之大,混凝土要求之严,施工难度之高,均堪称世界之最。

一、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概念

对于高强混凝土,各国没有准确的定义,同时各国的区分标准也不尽相同。长期以来,我国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大量低于C30,预制混凝土构件普遍低于C40;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大部分是根据较低强度混凝土构件的试验数据得出,对于强度较高的C50或更高等级的混凝土明显不适用;另外从混凝土的制作技术来看,C50及更高等级的混凝土在施工时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较高的施工水平。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制度现状,以C50作为划分高强混凝土的指标,强度等级达到或超过C50的混凝土为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提出至今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它是伴随着高强混凝土而问世的。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满足工业化预拌生产和机械化泵送施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是一种耐久性优异的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合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较低的水泥用量,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粉煤灰作为水泥、砂石之外的基本组成成分。这些使硬化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少,具有致密的微观和细观结构,抗渗性能优良,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很好。高性能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稳定、水化热低、温升小,冷却时的温度收缩小,干燥收缩也小,所以硬化后不易产生宏观和微观裂缝。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组197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般环境下有40%工业民用建筑结构的混凝土已碳化到钢筋表面,而在较潮湿的环境下90%构件已经锈蚀。因此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高性能混凝土无疑是解决结构耐久性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

二、高强混凝土的优越性

1.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60,对受压构件可节省混凝土30-40%;受弯构件可节省混凝土10-20%。

2.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成本上要高一些,但由于减少了截面,结构自重减轻,这对自重占荷载主要部分的建筑物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再者,由于梁柱截面缩小,不但在建筑上改变了肥梁胖柱的不美观的问题,而且可增加使用面积。以深圳贤成大厦为例,该建筑原设计用C40级混凝土,改用C60级混凝土后,其底层面积可增大1060平方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好,抗渗、抗冻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国外高强混凝土除高层和大跨度工程外,还大量用于海洋和港口工程,它们耐海水侵蚀和海浪冲刷的能力大大优于普通混凝土,可以提高工程使用寿命。

4.高强混凝土变形小,从而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大大改善了建筑物的变形性能。

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

1、高强混凝土的用水量低,水灰比一般小于0135;对80MPa的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130;对100MPa的混凝土,水灰比小于0126;更高强度时水灰比取0122左右。

2、水泥用量一般为400~450kg.m3,对80MPa的混凝土可为500kg.m3,更高强度时也不能超过550kg.m3。应该通过外加矿物混合料来控制和降低水泥用量。高强混凝土必须采用优质水泥。

3、集料应挑选强度高、吸水率低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5~20,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是很高可以放宽到25。尽量排除片状和针状石子。

4、砂率可为013甚至更低。但过低砂率会影响工作度,所以一般可取013~0135,尤其是泵送时不宜取较低砂率。

5、当水灰比很低时,为_D__溅改善工作度弹性弯曲变形,预弯集中力释放后利用钢梁的弹性恢复变形使下缘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四、高强混凝土技术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以前高强混凝土一般是指强度等级在C45级以上的混凝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在C60级以上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高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现代高强混凝土在施工中要解决下列技术问题:

1.低水灰比,大坍落度

高强混凝土一般要求低水灰比,这种低水灰比的混凝土早在60年代末,我国就有过研究与应用,但由于混凝土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坍落度很小,甚至没有坍落度,其成型和捣实都很困难,无法在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应用。

2.坍落度损失问题

现代城市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预搅或商品混凝土。施工工地往往与搅拌站相距很远,要把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到工地需用较长的时间。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其坍落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这对高强混凝土来说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3.混凝土可泵性问题

泵送混凝土几乎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唯一方法。所以高强和泵送几乎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对高强混凝土要解决混凝土可泵送的要求。要解决这一系列技术难题,关键是研制一种高性能的外加剂。

五、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法

1、对原材料的选择

配置C60级高强混凝土,不需要用特殊的材料,但必须对本地区所能得到的所有原材料进行优选,它们除了要有比较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不能有太大的变化。

2、工时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一般来说,在试验室配置符合要求的高强混凝土相对比较容易,但是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都要稳定在要求的质量水平功能上就比较困难了。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会变得相当敏感,而对高强混凝土,设计时所留的强度富余度又不可能太大,可供调节的余量较小,这就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并且要根据这些变化随时调整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

3、超细活性掺合料的应用

第8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央企业 并购能力

一、我国企业并购现状与趋势

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目的在于实现低成本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实现多元化经营和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等。从世界范围来看,并购经历了以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金融杠杆并购和跨国并购为特征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并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背景下,并购交易发生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规模更大。

在中国总体经济实力跃升、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以及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企业并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国内并购数量屡创新高,但平均规模仍然不大;二是海外并购中能源及矿产行业为热点,涉及金额巨大;三是与VC/PE相关的并购持续增长,主要集中于高科技行业。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开展并购活动,一是通过资本运作,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二是通过产业整合,积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三是通过市场布局,着力打造行业龙头。

二、中央企业并购活动存在的问题

(1)并购思路应当拓宽。现有并购活动通常以扩大规模和产能为目的,而对于通过并购立足新兴行业和战略性行业、获取目标对象特有优势、联合并购等意向不足,还需更新观念,拓展并购活动的行业、地域、对象和方式。

(2)并购行为需要引导。一是总体导向、目标要求、策略措施等缺乏清晰战略规划,并购工作指导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没有建立并购运作机制,对决策流程、工作程序等缺乏指导和规定,不利于切实提升并购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也影响企业正常规范运作。

(3)并购能力亟待增强。一是并购整合工作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甚至需要起死回生的能力,一些并购活动因为在整合期望等方面对卖家缺乏较好的吸引力而受阻;二是缺乏通晓产业和财经专业,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特别是海外并购活动经验的专家人才。

三、中央企业加强并购的主要措施

(1)确立并购原则。一是并购活动必须以总体战略为指导,加强战略性、前瞻性,不能简单考虑扩张规模、产能,或跟风进入其他领域。二是要围绕主业开展并购,以完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获取资源、市场和技术等。三是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不能进行超过自身实力和承受能力的并购活动。

(2)明确并购方向。一是要抓住国家落后淘汰产能、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机遇,通过并购在竞争性行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战略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同时,顺应国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导向,通过并购做优做强。二是选好并购对象。要积极抓住同类合并、主辅分离、产研结合等政策性机会,通过央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将自身打造成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央企人才、资金、管理等优势,积极并购地方国企进行产业整合,通过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快自身发展。将具备核心专业能力、市场规模、资源优势等特质的民营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或进行股权合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三是探索海外并购。部分中央企业可发挥工程技术优势参与国外资源类资产竞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后续资金投入等方式在此类国家地区获取资源资产,还可以联合其他主体进行投资并购,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3)建立体制机制。一是筹划并购总体战略。结合现实机遇制定并购总体战略,从战略投资、资本运作、优势整合、提升管理等方面为开展并购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建立并购决策机制和工作程序。针对并购工作中的关键控制环节设计好决策机制,确保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行科学高效决策,适应并购活动对报价条件、时间窗口等的较高要求。三是培养锻炼专业队伍。从制定战略、进行运作到后续整合的全流程应有计划地安排骨干参与,培养内部并购团队,并从中选拔领导干部梯队人员。四是搞好相关研究。一要将有关鼓励和优惠政策运用到位,减小并购活动的成本与障碍;二要在把握经济产业发展节奏基础上,依托分子机构等多渠道搜集研究企业信息,积极物色并购机会。

(4)增强资金实力。一是扩大并购资金来源,包括自身积累、剥离非主营业务获得资金、引进外部投资者联合操作、利用资本市场募集、寻求并购贷款等工具。二是提高支付能力,包括通过有形资产换取股权、以品牌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注入、采取换股并购以及承担负债并购等方式。

(5)积极化解风险。审慎调查并购对象,主要包括企业隐性债务、管理团队、人员安置、环境等风险因素,并积极剥离不相关业务。对于并购地方国企,要关注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地方政府承诺的法律约束力。对于海外并购,主要风险因素是政治风险,要借助有关方面力量,积极与所在国审批机构沟通。

(6)注重整合工作。首先要对被并购方释放善意,加强沟通,做好公关宣传工作,妥善处理协调相关方面利益,实现平稳过渡;其次要制定明确清晰的目标计划,委派专人机构积极实行财务资产、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改造整合,确保被并购企业尽快发挥价值,防止整而不合甚至成为累赘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志鹏.中国企业如何参与海外并购[J].中国经贸,2009(03).

[2] 车国玺.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并购策略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9,11.

第9篇: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二、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

三、热电联产在中国体现的优越性

四、目前发展热电联产存在的问题

五、中国热电联产建设经验与技术发展趋势

六、中国发展热电联产的前景

一、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历史

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区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从1953年到1967年期间,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城市建筑密度低,热网投资大,工业热负荷为主,民用采暖热负荷很小,而工业热负荷一般是提出的偏 大偏早,投产后热负荷很长时间上不来。热电厂的热化系数几乎均大于1,因而实际经济效益不高。这一时间由于以供工业为主,绝大多数热电厂选择了抽汽机组。以保证供汽供电。这一时间新投产6000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20%,居世界第2位。

1962年原水电部为摸清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所建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更好地结合我们国情,研究发展热电联产。安排力量对十五个热电厂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最后提出报告认为:

这些热电厂供热能力平均利用程度仅为48%,其中只有15%左右的机组投产后2~3年供热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节能效果好,而大多数热电厂投产后要经过5~7年供热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平均的节能效益较低,少数热电厂投产后,由于各种原因致热负荷显著减少,甚至主要热用户由于计划变动,搬到其他地方建设,使机组供热能力长期不能发挥,也有在非采暖区装了具有低压抽汽的采暖供热机组,热电厂不但不节煤还要多耗煤。因而形成热电联产事业的转向低潮。

尽管有上述问题“总结报告”提出:1960年15个热电厂共发电110.25亿度,供热11.72 x 106百万大卡,节约35.41万吨标准煤,平均每百万大卡节约73公斤标准煤,比较好的热电厂,每供一百万大卡,平均节约标准煤89.64公斤。由于热电厂比凝汽电厂多耗钢材,经计算每多耗一吨钢材,每年平均节约34.4吨标准煤,因而热电联产的优越注已充分显示出来。

2、1971~1980年期间

在1971年~1975年期间,由于中央政策和其他影响,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中长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因而制订热电厂的发展规划没有基础,只能在短期计划中做些安排,1976年一1980年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97.5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的6.8%,但公用的供热机组只占23%,也就是说该阶段自备热电厂的比重增大了。

3、“六五”计划时期热电联产建设开始新发展

1981年以后,中央提出到2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到小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

1981~1997年期间

节能基建环保项目投资566.56亿元。其中国家拔款和贷款232亿元,引导地方企业投资334.6亿元,形成年节约4345万吨标准煤能力。其中热电联产总容量944.6万千瓦,年节约标准煤1765万吨。“六五”和“七五”期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共参与节能基建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其中小热电221万千瓦),总投资91.6亿元,其中节约基建投资52.6亿元。由于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电力紧张,提高供热质量,减轻分散锅炉房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近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电力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已将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产业政策确定下来,并发出了相应的文件,更加促进热电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

1、目前热电联产发展的特点

最近几年中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经过40多年来热电建设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形成一条中国式的热电联产发展道路。

(1)最近几年热电厂的建设主要是在已有的工业区内搞热电联产,代替目前分散运行的小锅炉。因而热负荷比较落实,资金易于筹集,建成后能较快的形成供热能力,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2)热电厂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热力规划的热电项目不予审批,因而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划。

(3)热电建设中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也发展一个企业为主兼供周围企业的联片供热的热电厂和企业自备热电厂,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

(4)热电厂的建设已由电力部门独家建设,发展为电力部门、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企业共同建设的兴旺发达局面。

(5)建国初期(1949年)甚至建国前建设的中低压凝汽电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电厂已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而机组老;日煤耗高,纷纷改建为热电厂向城市供热,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

(6)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扩大,开始采用20和30万千瓦抽汽冷凝供热机组,这些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在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效率基本相同,在采暖期明显的节能,因而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发挥巨大作用。

(7)一些地区由于乡镇工业的发展,形势需要统一解决电和热的供应问题,因而一些县、镇形成建设热电的。

(8)各地区开发区的建设,都将建设热电厂做为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热电联产。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国21世纪议程》、《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与《当前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均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今年又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电力部、建设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

2、现在热电联产已达到的水平

到1997年底为止,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供热设备容量2222.2万千瓦年供热量95067.60万吉焦;平均供热厂用电率 7.10千瓦·时/吉焦;供热标准煤耗率 40.77千克/吉焦 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229台总容量达2197.1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12.12%。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吉林热电厂,装机容量85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20万千瓦、30万千瓦大型抽汽冷凝两用机组在建,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1 历年全国热电机组(单机6000kW及以上的)发展情况

- - - - - - - - - - - - - - -

全国火电装机容量 6 MW及以上机组 -

- - - - - - - - - 摘自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司各年《电力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已有供热管网283公里(其中热水网248.8公里,蒸汽网34.2公里)。供热面积3645万平米,供应蒸汽10种工业用户897t/h,大小热力站民用728个工业124个。已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DN1000,热水管直径DN1400。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668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286个城市建集中供热设施,占42.81%1997年底中国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蒸汽65207吨/时,热水69539兆瓦/时。供热量:蒸汽20604万吨/年,热水62661百万千焦/年,1997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0755万平米。热化率为12.24%。热力管道总长度已达32500公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面积为65076万平米,占全国集中供热面积的80.58%,热化率29.08%,目前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6411万平米。集中热化率已达34.6%。

在总供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锅炉房占35.75%,其它占1.35%,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过渡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33.12%,民用建筑占59.76%,其它占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主,如北京民用建筑为72.66%,河北为66.54%,辽宁为67.5%,山东为51.97%。(2)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均已有集中供热设施,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为61.72%,江苏为53.3%,安徽为39.55%。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

(1)直埋敷设方式逐年增长至1995年,直埋敷设长度已达9251公里,占总长度的29%。

(2)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已制订国家行业标准,适用于热介质温度低于或等于150℃,公径直径小于或等于DN500mm的钢制内管保温 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予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蒸气直埋敷设已在10余个城市中敷设数百公里,最大管径为DN700,正在总结经验过程中。

(3)直埋敷设排名为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

(4)地沟敷设排名为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

(5)架空敷设排名为前10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份。

城市集中供热中各类热源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