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

第1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园林工程 水景施工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景的分类

1、自然型,利用地势或土建结构,仿照自然景观而建成。如溪流、瀑布、泉涌、水帘、叠水等,这些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较多应用。而现代水景则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2、人工型,依靠喷泉设备造景。建成各种各样的喷泉如音乐喷泉、程序控制喷泉、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玻光喷泉等。这类水景是近年来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二、景观效应

利用人类特有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感受,对周围环境水体产生一定的感知,从而调动某种情感和兴致,换句话来讲,人来产生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景观感应,此种种景观效应,也即是水的景观效应。对此,此类水的景观效应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景观要素诱发产生。

1、基底作用

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托浮岸畔或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为

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底,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例如,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的柘榴院,院中宁静的水面使城堡丰富的立面更加完整和动人,如果没有这片简洁的水面,则整个空间的质量就要逊色得多。

2、系带作用

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将水作为一种关联因素又具有使散落的景点统-起来的作用,前者称为线型系带作用,后者称为面型系带作用。水还具有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的能力。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水,当其经过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位置错落的容器时,由于它们都含有水这一共同而又唯一的因素而产生了整体的统一。

3、焦点作用

喷涌的喷泉、跌落的瀑布等动态形式的水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住人们的视线。在设计中除了处理好它们与环境的尺度和比例的关系外,还应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通常将水景安排在向心空间的焦点上、轴线的焦点上、空间的醒目处或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使其突出并成为焦点。可以作为焦点水景布置的水景设计形式:有喷泉、瀑布、水帘、水墙、壁泉等。

三、当前水景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设计和规划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全局性, 加上工作的滞后性, 调查发现,园林水景工程, 普遍存在整体布局不合理、贪大求新求异的现状,而且设计和施工中存在不协调, 事后管理和维护缺乏统一的专业队伍和专业知识。部分园林水景工程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市民对园林水景工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深,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爱护工程的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尤其对水景工程中水体环境的保护意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水景工程四周的防护措施也不够完善和规范。

四、水池工程施工技术

水池工程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讲的水池是有别于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 水池面积相对较小些, 多取人工水源, 因此, 必须设置进水、溢水和泄水的管线, 有的水池还要作循环水设施。水池除池壁外, 池底亦必须人工铺砌而且壁底一体。下面笔者仅就园林水景工程施工中水池工程的几个施工要点进行综述。

1、混凝土池底施工要点

池底应保持平整坚实。如果基土过湿或松软,要在上面铺设10cm左右沙石层并夯实,然后浇铸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铸后一般隔1~2d,在垫层表面测量确定地板中心,根据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放线,画出布线位置,依线绑扎钢筋并安装柱基和底板模板。为避免在浇铸过程中发生变化,在绑扎钢筋时,应检查钢筋直径位置、间距,保护层和埋件的数量和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底板应1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施工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果已经出现初凝,要在摔板上进行2次搅拌。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底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可留在基口上20cm处。

2、池壁施工要点

水池施工所用水泥型号不低于425号,品种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石粒最大直径应小于4cm,吸水率不大于0.6。赤壁混凝土每m³水泥含量不应少于320kg,含沙率在35%~40%,灰为:1:2--1:2.5,水灰比小于0.6。固定用的铁丝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必须穿过时需采取止水措施,如:螺栓加焊止水环、套管加焊止水环、螺栓加

堵头等。保池壁混凝土浇后的贴合性和牢固性,浇筑前应凿毛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楚赃物,并保证湿润。池壁浇铸中应1 次性铸完,不留施工缝。池壁如需预埋较大管径时,应在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便于排气、浇筑和振捣。池壁混凝土结合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半月左右。

3、特殊水池施工要点

(1)预制模水池是一种常用的小型成品水池,制作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塑料、ABS工程塑料、玻璃纤维等。一般跨度只有0.9-1.8m,深度0.4m左右。也可根据特殊需要适当加宽加深。在选购预制模时,考虑模沿的强度要高,可利用混凝土地基和边缘加固的方法增加强度,保证水池外观形态的完整与美观。预制水池安装时要注意,预制模边缘要高出周围地面2.5--5cm,以免外部流水混入池中,容易造成池水污浊和外溢。一般在池底和池面都要铺设5cm左右细沙,因此在开挖前要把铺设细沙的高度也算在水池的实际高度当中,否则最后会出现预制模和池高不符现象。整个池挖好后,测量池底和池台水平高度,在池底和池台铺设5cm 细沙夯实,再次测量水平高度,直到符合预制模所需高度为准。将预制模放入清理好的池坑中,同时注入4cm左右高的水。注水同时慢慢沿池边填入沙子,当回填沙达到挖好的池沿,并与预制模处于同水平面时,方可加固池边。

(2)生物和植物水池,鱼池和水生植物池是园林水景当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有了生物或植物的水池会增添许多生趣和灵性。在这种水池的施工中主要需注意池底清洁,防止浑浊,保持水中丰富氧气,保证生物所需养分。

(3)临时性水池

第2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和谐 人文环境 水景景观设计

引言

“逐水而居,因水而兴”一一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存、繁衍的根本。所以,没有水,就没有华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水不仅养育了整个华夏民族,更是深深地渗透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水是有灵性、有感情、有生命的,水孕育生命,催生文明,创造美学。舂水至善,润物无声;夏水至刚,汹涌澎湃;秋水至柔,赏心悦目;冬水至纯,心旷神怡。提及水景设计,自古以来就有“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吉地不可无水”的说法。一个优秀的水景景观设计可以展示城市的风采,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可以让人更多地接触自然,感触自然。只有正确地解读桂林漓江丰富的水文化,深刻地理解水的灵性和水的生命,才能在人与水之间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共生的局面。

一、桂林水文化概述

桂林作为“山水”之城,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文化,这成为桂林水景造景必须认真考虑的前提,与之相和谐,为她增添光彩是设计师光荣的历史使命。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审视桂林城的自然和人工水景可以感受到营造好水景景观、按美的形态造水景,一直是桂林人理想的目标和不懈的追求。

桂林是闻名中外的国际旅游城市,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概括了桂林的自然景观。然而作为景观中的灵魂一水景,其设计与开发,在桂林和谐人文环境理念下是有待改善和加强。水是所有景观中最迷人和最激发人兴致的因素之一,人类有着本能地利用和观赏水的要求。除天然的河流、湖泊、瀑布、激流,还可通过设计造型,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的水景景观。水景景观可以使空气清洁、新鲜,游客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烦躁;同时它本身可以构成一个景区的主体,成为景观的中心。如广场中心的水景景观、公园中的水景景观、音乐茶座水景和舞场水景等。它还可装点、衬托其它景观。人们到桂林来旅游与休闲,除了欣赏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外,还希望有一个优美、优雅的和谐人文环境,而水景景观是环境艺术中艺术氛围最为突出的一种景观形式,它联系着其他环境。

二、水景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特性

水景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没有特别的固定模式,但在设计上还需遵守一定的原则。一是必须定位好水景在桂林城市环境中的位置,有时水景景观是整个景区的中心,是环境内的亮点。但在别的景观为主题下,水景可能仅是其中的次要景观,甚至是某一景点的点缀、陪衬、装饰和背景。后面情况,水景应服务于主景,满足主景的功能和艺术形式。

水景的形状,声音和色彩是设计水景景观的三个要素。所谓的形状是指在造型水景,水景中的池塘、溪流、喷泉形式、游泳池和瀑布等,水功能形式可分为静水和动水。模型也可以分为以规则为基础和不规则型。水景设计的形状是最重要的因素。对设计的形状水景灵感来自于大自然,有许多方面形成与水韵之美的各种性质。所谓的声音是所有水体类型,如潺潺流水声,喷涌的泉水流,语音。所谓的彩色纹理也可以称为水与动植物和岸边的反映,结合构成了移动水景。

三、水景景观设计的类型及应用

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景按名称来分可分为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两大类。

(一)自然水景景观设计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环境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环境型态。水景设计中,尽量利用环境周围有利的自然环境,来展开水景景观设计。这是自然水景景观营造的特点和形式方法,通过自然界的原始美的形态来展现水景之美。

(二)人工水景景观设计

抓住自然水的形、色、质、光、声音和流动的特点,来进行模拟自然界水的存在形态即一源头一流动一跌落一平静等。

动态水景(如:喷泉、瀑布、溪涧)和静态水景(如:亲水实景和虚景)。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喷泉、瀑布、溪涧等水景景观在居住小区、公园、广场、庭院等场所常见。文章就以上水景设计的几种形式来营建水景,做了以下几种动态水景的表现。

1.动态水景设计

(1)、人口喷泉的设计

利用水的压力,让水从喷嘴中喷出,下落形成的景观。一般与声(音乐节奏)、光(五彩变化灯光)结合。主要的形式有:普通装饰喷泉,雕刻喷泉,自控喷泉。

(2)、跌落瀑布的设计

将水汇聚为一体,由高处向下落形成的水景景观。一般分为水平瀑布和垂直瀑布,水平瀑布(宽度大于高度);垂直瀑布(高宽度大于宽高度)。瀑布设计的三要素:瀑布口的设计、瀑布口光滑(可用不锈钢,抛光大理石的制作)、瀑布口锯齿(有规律的缺口)、瀑布瀑身与壁面设计。瀑布落水接触面设计:接触面光滑硬质水花四溅,较大响声;接触面碎石水花溅开但小,声响小;接触面为深水,水花小不溅开,无声响。

(3)、曲回溪涧的设计

由水流接触面的材质(光滑与粗糙)、流线的曲折和水的高低落差来决定的。水流接触面的材质光滑、流线平直,水面平,没有声响,水面无色彩,显材质色。如材质由光滑变成凹凸的鹅卵石,则水面泛起白水花,微弱声响。流线的弯曲曲折,高低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汹涌。

2.静态水景设计

静水亲水景观在水景景观设计中也表现很重要,静水的设计受到轮廓的制约,一般可分为:实景和虚景实景是利用水的折射,水的无色等来塑造真实水底世界。虚景是利用水的反射,倒影特点来塑造假象的水面景色。

四、结果分析

正如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认为的,“改善环境的意思不仅仅是指纠正由于技术和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它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水景的设计要注重美学感受的营造,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注重水景的开发利用,尺度节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增强邻里交往,营造诗意、画意、情意的情感体验。

(一)水景的景观设计是水景项目的基础,又是水景景观效果的最好表现形式。

(二)水景的造型设计必须遵守普适性原则。

(三)和谐人文环境主题是水景景观的决定性因素,据水景在环境中的主从位置,对桂林市一些典型环境的水景景观要点分别作了实践应用。

第3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1.1水景工程设施的基本构造

水景工程一般由以下几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土建、电气和给排水等。这三项工程是水景工程的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1.2工程施工的具体技术

土建主要是指园林池塘水底及池壁的施工建设。近年来,工程施工的新型材料逐渐替代传统材料,土建材料不断多样化也使得施工设计更加美观,现如今,池体结构的材料主要有砖水池、钢筋混凝土水池、油毛毡防水层水池等。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混凝土水池的施工也是水景施工的重点。钢筋混凝土施工至少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即必须保证池底是平整稳固的。除此之外,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应当清理好需要施工的表面层,以此可以保证池壁的平滑与湿润感。也可以保障池壁的牢固。池底材料的选择则需要优质的水泥,使得池底增加贴合。除了池底和池壁的施工之外,也应当注重他们的饰面工程等方面,如果园林拥有极好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干挂方式的装饰,这样可以使得装饰材料更加密封契。关于水下电气方面,主要是以照明灯为主。然而水下照明灯的要求极高,传统照明灯的密封设计质量都略差,不具可靠性,也容易损坏,目前使用较多的水下照明灯是超低电压供电的照明设备,不仅易于接近,具有节能作用,而且参与性也比较强,可以更好的与园林景观相适应。给排水的施工也是水景工程的重点之一,水景工程的管道大多是由补给水管、溢水管及泄水管等三部分组成。如果是小型的水景工程,则可以直接把管道埋于土中;如果是大型复杂的水景工程,则需要将管道设置于可以通行人的渠道里。管道的选用也是水景工程设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园林景观的水管应当选用UPAC管材,此种管材不易生锈,耐热性较强,也不易变色老化。目前,在园林景观的水景工程建设中,大多以潜水泵为主要的水力提升设备,主要的原因是离水泵的选用需要设置泵房,它的管道长度大多比潜水泵长,会影响园林的美观,也会加大水景工程的造价。但是在可靠性方面,离心泵的可靠性又优于潜水泵,潜水泵绝缘如果损坏会使得水体带点,形成隐患。综上所述,离心泵所具可靠性可以保障水景工程的安全,因此为了确保园林水景的长期运行,应当选择离心泵。

2关于园林水景设计的配置原则

2.1注重建筑风格的配置

园林水景工程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重大,它可以大大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在仿古园林的设计中,水景可以展现出生态环境的艺术性,使得园林景观更具亲和力。与水景工程设计相对应的就是建筑风格的装饰,仿古园林的设计要与水景设计相呼应,能够更加展现古代建筑下水景设计的美感。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纸醉金迷的建筑风格俨然已不是社会的主流,相反,仿古建筑正在逐步取代现代建筑,成为现代社会下的主要趋势。如何建设仿古建筑使之更加契合水景景观的设计,是目前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2注重园林植物的配置

城市园林水景旁的植物配置,是园林水景设计的点缀,也是重中之重。园林水景两旁植物,一般要选择比较大气和开放的植被,给市民欢快的感觉选择乔木来装饰主干道路,但是为了凸显美感和立体感,有时候还配以当季的花草和灌木。使其达到一种高低交错,美不胜收的感觉。另外园林中也要凸显一定的古老性和舒适性,所以要种植一些长绿的和落叶的交错种植,避免冬秋季的荒凉,同时也能规避一年四季一个颜色的情景。除此之外,在城市的房屋旁边园林植物的选择,按照传统园林的要求来说,应该选择一些和房屋颜色比较和谐的植物,通常也不适宜太高或者是太过紧密,在能保持合理通风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具有美化作用的植物,使房屋有一种处于险境的感觉。车库或者人行道附近的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的车库或者人行道附近,应该选一些比较硬质的乔木,植物不应该太高,应该选一些具有香味的花草,是人们清晨起来取车或者散步时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另外,车库或者人行横道两旁的植物应该比较明朗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车库,会有车或者行人通过,对居民的生活和安全具有很大的意义。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水景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点缀。

2.3注重照明设备的配置

园林水景照明设计的前提就是提供一个安全绿色节能的环境,同时对园林中水景景观也是相呼应,为园林提供一个更加环保更加绿色和立体的效应。由于园林参观人数较多,尤其是周末、节假日等期间,园林内的群众人数较多,因此,绿色节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照明灯的设计应放置在隐蔽的花草之中或者是人们触摸不到的地方,使得夜晚园林水景更加立体美观。由于参观园林的人数较多,为避免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园林的照明设计应当是使参观园林的人们不受伤害的前提下,使人们清楚的观察到自己眼前的环境,使自己不受伤害。除了安全照明,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绿色环保,目前国内一系列的探明灯不断涌出,电光源的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个人认为LED灯不仅能够满足园林景观的照明,而且它是一种优质、高效的节能光源,可以为园林提供一个舒适的光照环境空间,它对人类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等也都提供了很大的社会效应,所以我认为LED灯照明应当大量运用于园林的照明设计,为园林提供安全、节能、环保的环境。使得园林水景更加立体和美观,为园林水景增添了美感。除了施工技术和配置方面,还有一个需要注重的问题就是水源的问题,我国水景工程大多是以自来水作为水源的首选,然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水资源匮乏是许多大城市正在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建设园林水景景观的同时,我们应当大力提倡水循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当逐步完善这些技术工艺等。营造出一个更加自然美观绿色节能的人工水景。

3结束语

第4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两型”社会;滨水景观;景观设计;节约型园林

Abstract: The urban city shore water landscape is the urban landscape environment important component, this article unifies the long deep pool “tw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reality, from the landscape design's angle,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under the ecology low-carbon idea the urban shore water landscape design mentality and the design main point, and unify the examp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summary to the urban shore water landscape design characteristic.

Keywords:“two” society;waterfront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saves botanical garden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83-03

1 引言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部分城市还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摆在重要的位置。“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两型”社会的核心最终落脚在节能和生态低碳的环境上,对于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长株潭城市群而言,如何构筑城市滨水景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两型”社会下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与构思

“两型”社会的核心在于节能和生态低碳,反映到景观设计上,主要应体现在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上,具体思路如下:

2.1低碳、环保理念与生态设计相结合

1)生态持续景观设计应该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迁想妙得”。设计过程必须尊重自然、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在设计前进行充分的生态资源调研和分析,设计时尽力保护好潜在的自然植物群落,尽可能的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的扰动。

2)整体最优从全局着眼,对水系进行整体的组织和设计。对于各种功能类型和布局也都要站在整个水域生态的全局角度来进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水系生态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才能保证设计中的生态自然功能的顺利完成。

3)文脉承继地域是设计之本。“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是其成功的关键。推行设计的文脉承继,就是要在景观设计时,充分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要素,尽可能利用本地植被材料,结合本地地形、气候等特征,选取搭配好符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使人容易接受并产生共鸣的设计形式和材料,同时还起到了对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展示地方景观特色的作用。

2.2注重滨水景观形象功能与审美系统梳理

1)梳理物质视觉形态滨水景观物质视觉形象的功能,可以对自然、人工和人文的不同体系做艺术的梳理(自然体系包括山水树石、花草禽畜等;人工体系主要指的是建构筑物、交通工具活动景观和市政设施等;人文体系则主要指的是人在其中的活动行为、迹象,包括市民行为、民风习俗等。

2)分析审美意识形态滨水景观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则需要考虑到景观的使用者们的各种复杂情况,分别加以考虑。如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程度、生活环境、民情国籍等,不同情况的人群,对景观的审美要求和感受不同,这也正是设计的难度所在。

3)突出可识别性特色滨水设计需做到雅俗共赏,令民众喜爱。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美学”经验:“美”存在“共性”,有其普遍的约定俗成原则。在设计时,只要遵循这些原则,并很好地利用诸如对比、协调、统一等处理手法,突出特色,就能够使设计符合绝大多数人群的审美需求,真正做到功能适用,雅俗共赏。

2.3滨水景观形象的“低碳精致”

1)实用功能从人――机――环境的工程学角度理解,考虑通过系统设计和调整,视觉、触觉、嗅觉等心理感受的分析和合理运用,达到“用、赏、游”各体系整体最优,给人良好的生理、心理感受,对于营造出适用“精致”的滨水景观环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比例尺度景观设计师认同景观是“宇宙的空间,世界的尺度,建筑的精度”这一景观营造法则,由此可见比例尺度的“精致设计”在“低碳”中的地位。在景观设计这个特殊领域,更多的是强调直观的艺术性,对功能、技术的限制相对较少,而通过比例尺度的大开大阖,可给予其很大的创意发挥空间。

3)细部匠意建筑大师密斯提出的“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是经典的设计原则,一直为业界所推崇。细部是秩序和意愿的载体,更是设计师“匠心独具”的最佳发挥之处。在设计中,细部因其具有极佳的表现性,能够很好的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一点与景观设计中的人文需求高度一致,同时,细部设计还能够创造出空间感和场所感,并带有时代的特征,历久弥新、耐人寻味。

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点

由以上思路可以看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应将水的阴柔与江的伟岸;水的灵动与园林植物的灵性之美巧妙结合起来,并通过一定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具体设计要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景观主体结构设计

滨水景观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体现多样、统一的原则。“多样”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形成一致的差异性,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及各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联系。“统一”是指这种差异性的彼此协调,其中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等。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总体层次、群落层次和物种。

1)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依据公园内不同场所的性质,配置相应植物空间。包括界定空间(分隔空间和围合空间)、联系空间、丰富空问层次、创造特色空间和统一空间。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采用增强边缘效应,突出林缘变化的手法:色带花灌木近边缘栽植,利用矮小、密枝的黄刺玫、丁香、迎春、红瑞木、连翘等密植,形成一条自然变化的曲线,同时要增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2)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与地形竖向相协调,植物景观在竖向结构上,除强调乔、灌、草多层结构外,还注重充分体现植物的自然美。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拟在不同林冠线的起伏变化上丰富竖向设计。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一方面运用植物自然特征,如雪松、桧柏、云杉银杏、白蜡、刺槐等构成变化较强烈的林冠线;另一方面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3.2设计结合自然要素,考虑节约型园林

作为滨水绿地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植物既是滨水绿地景观中的主体,又是绿地中其它景观要素得以展现的基质。进行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有植物结构,对原植物进行景观改造,保留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本土植物物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尤为重要;在对原有绿地改造完成后,适当补种能在当地良好生存的植物种,以维持或增强此地景观特征;对一些需彻底进行改造的滨水绿地地段,在选用植物时,应采取节约原则,尽量多的考虑乡土植物,充分展示地域风貌。

此外,造景设计植物群落选择时应结合植物季相进行选择。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树木开始发芽,广场周边与林下点缀的花灌木,营造了点、线、面结合的缀花效果。主要应用的春花灌木有:迎春、樱花、连翘、碧桃榆叶梅、海棠、丁香等,同时结合玉兰、垂柳、梨树等春景落乔的运用,以及二月兰等草花地被的应用,使景观空间呈现绚丽的春日景象。夏季万物葱茏,乔灌草混交的种植方式在这个季节把大兴西厢生态公园装扮成绿色的氧吧,同时夏花植物:洋槐、栾树、合欢、紫薇、珍珠梅、石榴、木槿以及大量的花卉给夏季增添了绿色之外的色彩,使整个滨水景观坐卧在绿树繁花之中。元宝枫、银杏、火炬树等秋色叶树种使景观呈现出层林尽染的红火气氛。秋去冬来,丰富的常绿树种使滨水景观冬季仍然呈现绿意,雪松、桧柏、云杉、铺地柏等常绿乔灌木与红瑞木、棣棠等观枝植物相映成趣。

3.3设计应注重表达风土人情

为充分挖掘表达风土人情,设计时应多考虑采用乡土树种。对湖南而言,本土树种可以说遍布于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的每个角落。如在园林中可作为园景树,构成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表现形体美或色彩美,如臭椿、香樟、桂花、枫香、鸡爪槭、无患子、栾树等。冠大,荫浓、姿态秀美的本地乡土树种也是庭荫树的首选,如桂花、臭椿、杨梅、香樟、七叶树、鹅掌楸等。

在选择景观小品时应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江南气候温暖,观赏植物色彩绚丽,多选用色彩淡雅之景观小品,主要指带观赏性的小品雕塑,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也是反映城市风土人情最直观、最贴切的表达方式。具象的人物雕塑、抽象的诗题画作,多来源于生活,却比生活本身更具玩味和欣赏性,直接作用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与识别。

景亭和花架的样式日渐趋于同质化:一样的式样,相同的设置,毫无差异,似乎无亭无架不成景。亭架可以丰富滨水绿地景观,但稍微用心处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地域景观特色,见图1。

滨水绿地道路铺装中,题材广泛的内涵,古典质朴的风格,成为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一种辅地方式,见图2。尽管在滨水绿地景观中,这些过于表面化的硬质景观要素对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起到莫大的作用,但地域文化绝不是这些实体所堆彻而成,更不是无中生有的标新立异。一切景观要素或多或少的应该反映出现实,只有带有文化标记的硬质实体才能真实的反映城市中最大众化的生活情形,记录当地特有的文化景观,并在得到合理处置后,引起人们的共鸣,作为真切而又独具特色的景观得以延续。

3.4滨水景观设计应注重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在不断发展,滨水地带也随之更新,原有的用地功能日益退化,直至完全不能适应城市用地要求,最后被改造为作为公共空间的滨水绿地。我们应该保持滨水绿地与其历史作用的相融相通,按照景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剔除陈旧的杂物,保留最具历史意义的实体,让它们见证城市的往昔与变迁,随滨水绿地一起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4应用实例分析

在已建成的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和潇湘大道沿江风光带景观设计中处处体现低碳节能与生态理念。并结合湖湘文化和地域乡土植物特色营造出具地域风情的滨水绿地景观,充分体现出长沙市山水洲城的特点。

4.1项目概况

长沙湘江东岸风光带,东临湘江大道,南起湘江南大桥,北至浏阳河口,宽40~120m,长约12km。作为展示城市风貌和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遵循了生态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注入了“古城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创造了有历史文化内涵、有现代化品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沿江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亮丽的风景,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休闲、旅游观光提供了最好的去处,确保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2充分利用江岸地形,深化滨水景观内涵

湘江风光带作为城市滨水景观带,从生态和舒适的角度考虑,优先采用被动方式,依靠自然手段来调节景观道路内的舒适环境。

充分利用山(岳麓山)、水(湘江)、洲(橘子洲)、城(两岸城区)的自然景色来丰富滨江沿线道路的景观;同时湘江风光带设计运用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重客观自然、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物理环境;注意与城市各空间的有机结合,注重亲水楼台与近水空间的比例与尺寸,使水景与园景得以串联,其内涵也得以延升。

4.3重视广场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丰富滨水景观空间

以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城市滨水景观道路,其休闲设施以行人服务为主,园林建筑、雕塑、艺术小品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生态人文精神,并具有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湘江风光带的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着重突出了长沙的历一史文化底蕴,极大的丰富了沿线风光的人文内涵。其中湘江一桥南段风光带以注重表现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由北向南依次设置有潇湘八景、风雨楼、杜甫江阁、碧湘门广场、

电灯公司遗址、仿古园林小景、朱张渡、四羊方尊广场,龙门架广场、雕塑公园等10个主要生态沿江景点,湘江一桥以北以突出表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为主题,由南向北依次设置有下沉式广场、健身广场、音乐喷泉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湖湘文化广场等12个生态休闲广场。良好的生态人文精神和空间场所,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空间环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内涵,同时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寓教于游的游憩空间,见图3。

4.4注重乡土植物配置,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节约城市资源

湘江风光带绿地总面积达几十万m2,设计大气浑然,大量利用了本土植物资源,如香樟、广玉兰、桂花、垂柳、罗汉松、红橙木、金叶女贞、杜鹃、龟甲冬青、山茶、鸢尾等,在空间层次上,注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高低错落;在种类上,注重生物多样,并以不同季相、花色和香味有机的搭配。绿地中运用灌木作大色块布置就用了龙柏(深绿)、龟甲冬青(墨绿色)、金叶女贞(黄绿色)、大叶黄杨(绿色)、洒金千头柏(金黄色)。用各种绿色就能配置出各种生动的图案,而不同的季节,颜色也会有浅浓的变化。春、夏、秋、冬时,叶的颜色也在发生变化。早春,香樟、石楠、山麻杆的红叶、垂柳、冬青、女贞、水杉的嫩叶都非常漂亮。深秋落叶前,红黄色的乌柏、橙色或红色的枫树或槭树、火红的卫予、褐色的水杉、红色的盐肤木、黄色的银杏、无患子等更是令人陶醉。还有常年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红枫、胡颓子、湖南特有的红花木等大大地丰富了滨水园林园林景观色彩。

此外,风光带对斜坡和护坡处理上注重垂直绿化设计,布置垂吊或攀援绿色植物(如迎春、长春藤、紫藤、金银花、绿萝等),即可增加绿化率,又可为行人提供遮荫乘凉的场所,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同时根据各主题景点的性质和要求,灵活运用自然式、规则式以及混合式的植物配置手法,把各园林小品、公共设施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于乡土植物的大量应用,极大突出湖湘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增加了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大大减少了维护成本,节约了城市资源。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滨水景区是城市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文化风貌荟萃的核心地段,集中反映城市特色之处,抽象简洁、开敞大气的设计滨水开敞景观,的确给人良好的视觉心理感受。此外,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应更加考虑资源的节约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保的高度着力诠释城市滨水景观,从而使滨水景观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

第5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生态建设 

 

为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弊病,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各种田园诗画般的居住模式,19世纪美国的欧文提出了“合作新村”的设想;1922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的其著作“明日的城市”中提出“光辉城”的设想方案,将建筑向高空发展,留出大片空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等绿化空间,形成开阔、宁静和优美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最广泛、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影响最大,最接近居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居住区绿化建设,将其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设计原则。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增强,环境污染加剧,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科学发挥小区绿地降温增温、滞尘汲污杀菌、减噪、维持碳氧平衡,隔热、防风、防御放射性污染等作用,是最佳解决途径。建设部制定的《绿地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权威性的设计指标。 

当前,小区环境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一个小区的环境优美可使房价增加,小区的绿化级别更是购房者关注的热点。政府的导向,市场的需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绿化环境。 

 

1.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 

1.1调节小气候与保护环境 

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可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提高空气温度。绿色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吸收太阳辐射热,调节气温,对改善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夏季,树荫下的温度可比空旷地降低50C以上;冬季,草坪表面温度则比裸露地高40C左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新鲜空气的流通。植物叶片能阻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烟灰、粉尘、毒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有些树森对减低噪声也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声能投射到枝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枝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减弱。 

1.2美化环境,提供休闲空间 

树木花草有线条美、形态美、色彩美、素质美等多种美学因素,而且随着它的逐日生长,逐年变化,呈现出的各种景观生动活泼,令人陶醉,这对增进人体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情趣有着良好的作用。 

1.3增加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小区的乔木、灌木,随着它的生长,每年都在保值增值,而有些小区的经济林可提供干鲜果品或具有药用价值,直接增加经济收入。一个城镇小区绿化会使房屋的价格增加,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加强居民区绿地生态建设的措施 

2.1绿地布局 

居住小区总体规划拟定后,应保持35% 以上的绿化率。而在35%以上的绿地中,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泉、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越小越好。绿地越大,建筑容积越小,小区绿化级别越高。绿化率越高,为小区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越大,其生态效益越明显,对人体健康越有利。绿地位置应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座北朝南,背阴面阳是植物生长的最好环境,尤其对一些喜光植物极为有利。小区出入口的景观安排,最好是硬质景观与绿化景观相互交融。要在出入口附近留有绿地进行绿化。忌讳大广场一片,没有绿化背景和前景。绿地的形状以块状外形为上乘,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应尽量避免,因为它对建成后的生态自动调节不利。据报道,绿地宽度以大于12m为最佳,这对绿地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极为有利。绿地布局中,儿童活动和老人娱乐健身场地可以结合在一起,以便老人照顾儿童。绿地的选择应取避风向阳处。

2.2水景的生态设计原则 

人有亲水性,水是生命的象征,有水就有灵气。水景对改善生态效益有积极的作用,小区中的水景为人们家居生活带来活力,绿景与水景交融的空间生动而美妙,是自然景观的再现。减少水资源消耗是水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规划中除了要设计有利于尽量减少养护绿地的灌溉用水外,还要设计收集雨水系统和装置。回收的雨水不仅可以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可用于周边建筑物的清洁。水有较大的热容量,不仅可调节小区的气温,减少温差,而且能增加空气温度。水体的线形设计宜相对集中,忌分散而细长。水面形状以聚合为主,以蜿蜒细流为辅。水面积总量不能太大,不超过绿地总面积的20%。水池清澈见底,水质清净是小区里水的根本,谁也不愿在脏水旁生活。高低错落的流泉、水梯、喷水、叠水、水雾、涌泉等流动的水,可大大增加水的自净能力。 

2.3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要能够设计出功能和形式优美的视觉作品,还要熟知作品的生态结构,掌握作品中植物的生长规律,季相变化,适应性及抗病抗虫能力,尊重系统内群落的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科学地配置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 

2.3.1乔灌花草合理结合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质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 

2.3.2植物配植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运用形态树种:翠竹、香樟、梧桐、广玉兰、柳树等;观花树种:合欢、樱花、海棠、桂花、紫蔽等;四季相分叶植物:银杏、无患子、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渠等;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大花马齿苋、鹅草、美人蕉、紫露草、醉鱼草、鸢尾、营草等;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例如腊梅、桂花、薄荷、丁香等;观果植物例如火棘、枸杞、桑树等植物,吸引鸟类和小动物,从而形成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群落。 

第6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 水景设计 美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居住区水景设计的意义

水是生命的载体,也是人心灵的向往。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有增加居住环境的湿度、减少浮尘、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亲近水、接近水。水还能调节人的心理感受,如水的湿润冰凉感能改善人在干燥酷暑环境中的心理感受,水的开阔舒展感能改变人在封闭狭小空间中的封闭感等。城市居住小区处于炎热、干燥、嘈杂等不利环境条件中,更应注重利用水的心理调节作用改善环境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景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亲水”的渴望日益加深。如今的住宅建设,己从早期的福利分房经历了住房改革发展到目前的商品住宅阶段,水体景观早己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营造中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正朝着园林化景观的方向发展,水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某些居住环境景观的主题。设计优秀的水景能带来诸多的好处,但设计不合理的水景将会给居住小区带来严重的浪费。目前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开发商片面追求商业广告效应,并没有从经济性可持续性的角度来开发水景,导致建成后的水景问题越来越多:水体变成一汪死水或着干涸的沟渠;水质混浊、蚊虫滋生;瀑布、喷泉变成摆设;有的设计师未充分考虑基地情况,水景设计和城市整体环境脱节,呈现孤立的形态。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各职能部门缺乏协作沟通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未制定完善的规范法规;开发商急功近利,仅将水景作为提高房价、促进销售的手段;设计单位脱离基地实际情况、跟风严重;市场需求推波助澜等等阵。这给后期物业管理造成很大负担,给居民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对居住小区水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将将针对城市居住小区水景状况从设计层面予以探讨,以期营建适宜的水景,实现前期设计与后期运行的可持续发展。住区水景设计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水景住宅也成为人们购房的首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更是为生态住宅提出了评估内容、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并将小区水环境规划定为五个评估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说。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点缀景物,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力量、形态、声音、情感蕴含着无穷的诗情画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

二、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

泰州碧桂园是泰州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的成功范例之一。该项目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4.74万平方米,地处生态自然保护区,景观资源密集,风景秀丽,两条河流蜿蜒流经项目所在地,8公里水杉林清风习习,秋雪湖与花博园交相辉映,苑区内近20万方水景灵动,区内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原始环境条件得天独厚。设计理念:以“田园城市”为思路,营造数千亩的“凤凰城”,在这里,家就在风景里。设计秉持生态环保的规划理念,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出则繁华,入则安隐,营造“伴水而居”的稀缺生态环湖式住宅,为居民创造一个水城水乡中的“大城生活”环境。

1.合理水景面积的确定

首先,根据当地年均降雨量、年均蒸发量、居住区各类雨水径流面积以及日均补换水高度,依据水景年补换水总量与降雨量(扣除水面蒸发量)相平衡的原则. 其次,依据居住区人口计算自来水用量、中水(洗浴等优质杂排水)产生量及可以用作补充水景的中水量(扣除回用冲厕及洗车、绿化、道路等用水),并由此算得利用中水可提供的水景面积。再次,雨水和中水所能提供的水景面积之和即为居住区生态水景的最大面积。设计中需考虑季节、气候的差异及不确定性,湖底的渗透及大暴雨蓄积的困难等因素予以折减。

2.驳岸及湖底设计

驳岸设计时,应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雕塑、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居住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水景水体周边应以生态岸坡为主(其方法有植被法、阶梯法、栅栏法、卷筒法、抛石法等),既有利于亲水及观赏以及水景周边雨水的渗滤净化,也有利于物质的生态交换。湖底及岸坡在水位以下部分可采用多孔状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其作用同生化基,并可提高水陆交接带的生态效应,有利于澄清和提高水质。

湖底设计具体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尽量采用自然湖底,保持一定量的淤泥以保持其现有的土著微生物,减少对生态的影响,特别大面积的湖面;如自然湖面不能满足防水要求,可采用20~50cm的重粘土夯实(厚度及密实度根据防水要求确定)或铺膨润土复合防水毯,上铺30~50cm厚素土(最好是淤泥,可种水生植物),对生态系统几乎没有不良影响;对于小面积的规则式的水池则应做好防渗处理。

可在主体水景向次级水景溢流处设置瀑布、跌水等景观,既丰富了水景形式,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水流的曝气充氧。此外,为保证水质,水景应建在能充分得到阳光照射的区域。规则式水景可以建在较阴凉的地方,以突出喷泉的效果;而日照不足5小时的地方对于自然式池塘就不太适宜了。

3.水景观营造

3.1水景主题特色水景观是利用水景观特有的形态、体量、效果,在场地环境中形成具有主题象征意义和地标作用的水景,而这类水景观通常以喷泉、瀑布等动态水景和大体量的静态水体形成,其表现形成突出地方文化性、民族风情、典型性和主题性,在设计上强调水景观形态的独特性,以提高居住区的文化内涵.

3.2水景形式它包括人工建设的喷泉、叠水、水池、水渠、荷塘、溪流、瀑布、滩涂、植物绿化配景、动物养殖配景等,以及相关的取水、用水设施,如山石、舟船、廊桥、亭台、水车、水磨、水井等,这是居住区最常见和常用的水景方式。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水引入,使之具有丰富环境生态作用,并产生不同视觉形态与人文意义的景观现象。

3.3视觉效果水景设计应注意其观赏视点的设置和安排,处理好与建筑、植被、山石、路径、场所等空间关系,全面兼顾不同视角、方位的视觉轴线的景观效果,以及构图的平衡、匀称,空间层次的丰富与和谐等。同时,还应充分运用水中倒影的构景作用,以扩大景观空间和灵动之感,使景观空间因“水”而“活”。此外,还应避免水体的一览无遗,空旷单调,可利用人工半岛、人工小岛、水生植物以及小桥、廊桥等为隔断,来丰富水面的空间层次,增加景深,形成似透非透、半遮半掩的景观效果,并以此延伸人的视觉空间,产生以小见大的空间感受。

3.4意象设计运用水的意象设计,引发人们对水的联想,产生精神意义上的水体设计,或者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融水的形、色、声于一体以及水、电、气、光于一身,形成虚幻缥缈的独特的水景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启迪和艺术享受。

3.5水的情感:自古以来,描述水的美好意境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万丈豪情。水一旦与周围环境结合,就会表现出温柔灵动、幽远宁静、天真质朴、豁达开朗等意境。动态的水给人以空间变换之感。静态的水则暗藏着等待被唤醒的感情特征,一块小石子便可激起涟漪。

4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居住区水景中的那份天然恬静更能吸引人们去创造生活中的静谧时刻。然而,人工生态水景设计必须根据环境的场地条件、人文条件、民风习俗、经济能力、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具备多种效能与作用,切忌仅从某一方面思考水景营建,造成引水为患的不良结果。细致而全面的设计才是成功地营造居住区生态水景观的最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谢浩.居住区水体景观设计要点.住宅科技,2007(1).

第7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效应;水景施工;注意事项;对策

0 引言

随着水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稳步前进,使水景建设由传统的园林建设配套工程逐步向相对独立的建筑工程方向转变。水景设计与施工环节涉及众多专业技术,只有综合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建造出一个质量合格的水景工程。根据笔者多年的水景施工工作经验,本文从水景种类、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水景施工环节着手,重点分析了水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对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本文的提出,能为提高居住区水景施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水景的分类

1.1 人工型水景

人工型水景主要依靠喷泉等设备来造景,通过建成各式各样的喷泉如程序控制喷泉、雾化喷泉、音乐喷泉、波光喷泉以及旱地喷泉等。人工型水景是近几年才开始在建筑领域内使用的,但是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1.2 自然型水景

自然型水景是在利用现有土建结构以及地势的基础上,仿照自然景观建设而成的。典型的自然型水景有瀑布、水帘、水墙、泉涌以及叠水等。自然型水景在我国传统园林中运用的比较多,在现代水景中,大型化是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2 水景的景观效应

2.1 系带作用

由于水面能将不同的景点及空间有机联系起来,使其产生一个整体效果。水体连接分为两种类型,即线型系带作用和面型系带作用。杭州西湖就是一个很好的线型系带作用例子,线型水面一直延伸到平山堂,宛如一条数千米的系带。

2.2 基底作用

辽阔的水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底,它能起到托浮水中景观的作用。即使水面面积不大,我们也能在整个立体空间中感受水面带来的效果,这时水面依然能够起到支撑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水中景观在水面下产生倒影,使整个景观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2.3 焦点作用

涌动的喷泉以及跌落的瀑布都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进行水景设计的时候,我们除了要处理好水景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尺度关系外,还应考虑水景的位置关系。通常来讲,我们会把水景设置在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水景的焦点作用,水景的常见形式有水帘、水墙以及喷泉等。

3 居住区水景施工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3.1 管道材质的选择

对于早期水景工程来讲,它们大多采用热镀锌钢管。这种钢管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钢管表面容易被腐蚀,使得水景的观赏性大打折扣,此外,钢管的腐蚀缩短了管材的使用年限,增大了水景工程的维修成本。如果选用好的钢管材料如不锈钢管道或铜质管道,则又大幅度增加了水景工程的资金投入。

针对以上矛盾,我们可以选用UPAC管材代替传统的热镀锌钢管。虽然UPAC管材的耐热性不如热镀锌钢管好,长时间的太阳光直晒可能加速管材的老化,但是UPAC管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因此我们可以在太阳光不能直晒的地方如水池底部使用UPAC管材,在太阳光直晒的地方用不锈钢管材代替,UPAC管材和不锈钢管材的合理搭配,既保证了管道实用性,也将水景建设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2 水泵形式的选择

目前,很多水景工程为了降低建筑面积以及工程造价,普遍采用不需要泵房支持的潜水泵作为提升水利的主要设备。这虽然实现了工程造价以及建筑面积的降低,但是潜水泵的性能稳定性远远低于干式离心泵,容易出现由于单个潜水泵损坏而影响整个水利运行的不良局面。使用潜水泵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危害:首先,水景容易出现局部的缺陷,进而影响水景的整体观赏性;其次,一旦潜水泵的绝缘设备出现损坏,会使整个水体带点,留下了触电隐患。倘若采用干式离心泵代替潜水泵,则会延长管道的长度,因此必须另外添置泵房,这不仅增加了水景工程的建设成本,而且影响了水景的观赏性。

由此可以看出,加快研制稳定性高的潜水泵是降低水景工程建设成本的关键。只有通过研发可靠性高的潜水泵才有可能降低水景工程的造价,同时还不影响水景的观赏性。另外,在水泵维修方面,干式离心泵有着比潜水泵更好的优势。因此,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保持运行的水景工程而言,应该优选干式离心泵。

3.3 灯光照明及电气施工

作为喷泉水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下照明灯具以及彩灯在提高水景整体观赏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就目前来讲,我国的绝大多数水景工程都是采用塑料支架的飞利浦灯具作为水下照明灯具。虽然这种灯具能够带来较好的观赏性,但是它的结构强度比较差,一旦喷泉池内的水波强度较大或受到外力的作用,灯具的塑料支架很容易损坏。另外,飞利浦灯具的密封性能也不是很好,在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下,灯具的塑料容易发生老化,进而影响灯具的密封性,倘若池内灯具的密封性出现问题,就好比是绝缘设备损害而直接暴露在水中,会使水体带点,这是构成我国水景景观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3.4 水位的控制

水景工程中的水位控制非常关键,目前,我国的水景工程都倾向使用雪松喷头等射吸式喷头,这种喷头的特点是对水位的变化极其敏感,只要水位稍微发生一点变化,喷射的水形及高度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也会降低水景的观赏性。

因此,为保证喷射的水形及高度保持一致,我们应该在水景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装载可靠的溢流管道以及自动补水装置,另外,还应采用相对独立的液压式水位控制阀和水位平衡池,于此同时,采用管道直径合适的连通管同水景池相连。溢流管应该设置在水池排空阀之前,在排空阀前面另加一个或多个三叉垂直向上装一条立管作为水池的溢流口,代替水池结构的溢流格栅。通过改变立管的长短,从而起到调整水面高度的作用。

3.5 水源和水质的控制

我国大部分水景均采用自来水作为水源,只有为数不多的水景以清洁的地下水作为水源。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用水紧张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的水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经处理后的中水作为水景水源,在大力推行这种方式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完善技术层面上的相关工艺。

4 结语

一个优秀的居住区离不开水景的点缀,水景工程因其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居住区中起着突出的作用。通过本文以上内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水景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水景的美观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保型,才有可能建造出一个符合现代居住区要求的水景工程。

参考文献

[1] 胡雪珠.园林水景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3).

[2] 田建林.园林假山与水体景观小品施工细节[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8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低成本、景观设计、景观效益、成本投入

1.低成本景观设计的趋势

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等影响,房地产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行业。在利润空间大幅下降的趋势下,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中至关重要。笔者近几年有幸接触了房地产项目的景观设计及施工工作,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围绕在保证取得预定的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有效降低景观工程成本重点控制内容和措施。

2.低成本景观的概念

“低成本景观”符合低投入,高产出的标准,讲究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满足项目定位需求的最大综合收益。“投入”在经济学成本理论中,指的是景观建造投入的成本,不仅指景观前期建设费用,也包含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产出”就是所达到的景观综合效益,即景观建成后的感观和功能所带来的景观附加值,还有景观项目生命周期内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

3.低成本景观的界定

讲求经济性是每个工程项目古已有之的基本原则,但一些投资方或设计师之所以舍弃经济性原则去追求高成本,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认为成本的提高与景观质量的提高、使用效果的好坏成正比。其实不然,其实低成本景观难度在于“权衡”, 即权衡短期成本投入和长期景观效益,在不牺牲形式美感、功能使用、自然生态前提下,综合分析影响景观成本的多种因素,在保证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是前提下,考虑对项目前期设计成本预算的最低化,中期建设投资的最低化,以及项目后期损耗、能耗、维护等管理运营投资的最低化。

4.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及重点控制内容

低成本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设计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定位与要求,在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下,合理的分配成本投入,采用节约型的材料与施工工艺。

1、准确定位 限额设计

在着手设计前,需根据住宅产品的定位、风格,以及项目开发和销售的要求,明确与之匹配的景观风格和定位,包括景观要达到的档次,功能要求,还要吻合目标客户群的景观品质关注点,根据以上因素确定合理的景观投入成本。

2、把握思路,合理设计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低成本设计理念”,在方案阶段要考虑平面布局的美观性、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以及水景的分布和体量、绿化的分布和控制等。在施工图阶段要注意各种主要材料的选择、高差关系、施工工艺的改进、主要苗木的选择与布置等,合理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景观建造成本。

3、针对主次 区别投入

根据项目的景观目标成本和客户对景观品质关注点进行“分区域、分主次”设计,根据主次景观不同的成本投入,合理的分配资金。一般来说,小区主次入口和景观主轴线、单元入户空间是小区空间序列的关键节点,客户关注点会比较高,要花重笔墨打造。宅间绿地,在小区中所占的面积最大,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区域,一般以功能性的道路,辅以绿化为主。

4、三大关口 严格控制

4.1控制土方用量:

采用因地制宜的竖向设计方法,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减少地形整治,保证填挖平衡。在土方堆坡造型高于1.5米以上时,底部可采用建筑砖渣回填来帮助改造地形。其实高地形并非一定通过堆坡来达到,可以适当降低游步道的标高,也可以结合植物种植,在至高点种植高大的乔木,通过植物的高低错落形成视觉差距变化。

4.2控制水景数量和体量

水景是控制重点之一,减少大面积的水景设计,只在主次入口或关键节点位置做点式小水景:如壁泉、涌泉、水钵等。由于水景后期维护费用高,水景的设计要综合考虑枯水时候的观赏效果。

4.3控制构筑物数量和体量

景观构筑物如亭子、廊架、大型景墙、雕塑小品等数量和体量需重点控制。一般来说,构筑物的体量要与其所处空间比例相协调,构筑物的样式及细节要尽量简化,采用实用、常规的材料和方便的施工工艺为宜。

5、硬景材料的选择

材料费是景观工程中的直接费用之一,所占比重较大,是控制重点。现代居住区硬景材料多会采用石材、木材。如石材虽然色彩丰富,品质感强,但价格相对较高,且不同石材价格相差较大,如进口的石材如黑金沙、贵妃红比一些地方性、常规品种的石材价格要高近一到二倍。

现代小区中常用欧式小品和花钵、雕塑等,采用纯石材成本昂贵,如采用与石材效果相似的真石漆或仿砂岩等材质,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如下图雕塑,选用仿石材加砂岩喷涂代替了纯石材雕塑,效果很相近,价格却减少了近10倍。

6、工艺做法

工艺做法指的是景观工程中的构造做法及细部处理技术,直接影响着景观工程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

比如以石材为例,地面石材铺装的样式避免繁琐多样,规则铺装比碎拼铺装人工费可以便宜近一倍。石材的规格尺寸一般以300进为模数最为经济。在石材厚度的选择上以30mm最为经济,因为50mm厚的石材比30mm厚的价格高了近1倍。局部压顶或者线条位置为实现厚重感(厚度>60mm),可采用边缘双层石材粘贴的方式。

5、软景设计

小区里软景的成本控制要点在于植物品种选择和数量控制。

1、控制乔木的品种,尽量选择经济型的植物和乡土植物,严格控制名贵乔木数量。这类植物采购成本低,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后期养护管理费用低。

2、控制乔灌木的总数量。植物的品种并不是越多越好,植物的品种越多,整个运作费用就越高。以4万方景观面积的小区为例,乔木品种最好别超过40种,灌木品种最好别超过30种,数量排名前5名的乔木品种的总数量以占总乔木数量比列40-50%,灌木及地被面积约占整个绿地面积的45%为宜。

3、控制乔木和灌木的规格,少用大规格乔木。尽量以胸径12-20公分常规格的乔木为主,只在主次入口或局部重点区域出现25-30公分左右的大树做点缀,比例控制占乔木总量的10%-15%左右,特大乔木、大乔木、中小乔木控制比列以1:2:7为宜。

4、保证一定面积的草坪空间。因为草坪的单方造价低,所以在小区绿地中尽可能加大草坪的面积,建议草坪的最佳面积占总体景观绿化面积的30%较为合理。这样不仅可以使景观空间舒适,同时可以适当减少景观绿化成本投入。

3.结语

在全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低成本景观设计不仅是房地产开发对经济因素的突出强调,也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城市建设乃至全球发展的需要。倡导低成本景观设计,是当下最实际的有效支持节能、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设计手法,是一种结合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节约型景观设计,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景观中国.2006(11)

第9篇:水景设计的原则和要点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景观构成

大部分的居住区景观都由绿化、道路、驳岸、小品、铺地等组成。绿化是小区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早期的居住区绿化大多属于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缺乏独特性和艺术性。现在居住区景观绿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功能齐全。如将乔、灌、花、草配合种植,营造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道路作为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既具有组织空间、疏导交通的功能,又能成为居住区景观布局的一部分。河道驳岸主要是起防洪护堤的作用。小区景观设计中,可根据河道的形态控制水的流速,营造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水景,同时配以灯光、绿化、栏杆等装饰,形成全天候、多视线的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小品往往会成为视觉焦点,甚至于成为小区的标志。广场铺地是居住区中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地坪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等,创造出极具特色的路面和场地景观。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1.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绿化景观是任何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居住区也不例外。绿化的美感来自于植物对人们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美学效应,这种美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就居住区本身而言,绿化景观还可以美化小区景色、衬托和加强小区面貌。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主要要看居住区绿化的丰富度、绿化的功能效果及绿化的适应性等。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设计者对绿化景观的合理设计应建立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之上,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绿色之美,从而达到绿化景观的效果。

合理的植物配置。绿化是植物配置和草坪的结合。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如在住宅前后,合理布局高低不同层次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高层种植常绿乔木各种松树、蜀桧、侧柏、洒金柏等;在中层则布置金银木、鸡麻、小花搜疏、珍珠梅、铺地柏、紫穗槐等;在底层则布置紫花地丁、金银花、常春藤等。这样高中的三层错落有致,植物景观充实,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变相提高了绿化面积。

2.居住区水景观设计。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感觉上也离不开水,寄情山水绿色之间,是每个居民的想法。在居住区配置水景观的难点就在于用别样的水的形态,声音,对水这种流体进行控制。居住区的水景观设计往往也依赖于大自然本身,否则只能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实现水景观。居民区中水的形式有闹静之分,闹者有喷泉、流水、瀑布等静者则采用大面积的水面,以静制动。现实中往往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如水池、流水、喷泉和瀑布。

(1)根据自然水进行水景观设计要点。首先,是保护水体完整性和生态环境,自然水景观是多个居住区,甚至整个城市共享。其次,遵循水流体的形式,营造水环境,避免生硬的水泥浇筑而成的渠道等形式,而应辅以鹅卵石,水中植物,甚至鱼等;引水用途的强度不得超过土地和水域的承载能力或生物耐受力,保护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当辅以人工水流,自然水景观不可能满足全部审美要求,将认为的景观辅以大自然,保证两者风格的统一,保证水景观的一致性;水景观周围要有适当的绿化面积,保证居民与水接触的空间,但又不至于破坏水景观。

(2)人造水景观设计要点。以瀑布、涌泉为主的水景观,应注意水的落差,只有足够落差产生的溢水、跌水、紊流才能体现水流的动感;水流体不能单独存在,而应增加与沙石,水中植物结合的机会,提高含氧量,保持水的动态生态,否则人工水会变成死水、腐水,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水景观可以充分和居住区的水循环利用起来,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而成河减少电能的使用,同时起到排水的作用,在干旱时,还可以人工灌溉水,保持水景观不断水,给人舒适安逸感。

3.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表明,居住区入口景观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他们工作身心疲惫,通过入口景观设计,可以让他们近居住区就可以感受到温馨。入口是居住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它不仅能够改善和丰富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还能美化街道和增加街道的特色和吸引力,甚至于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居住区入口的景观设计一般比较显眼,有的依赖于地形,水源,更多的则通过人工方式增加相关元素,如水、植物、灯光、雕塑、门体、围栏、广场、铺装、建筑物等以及它们的质地、色彩等。但是总体上讲,居住入口的景观设计要点有:

(1)功能性原则。入口的产生是人类为了防御和通行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居住区入口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通行和防卫功能到如今衍生出的标志、象征等功能。但是即使到了现在,小区入口的基本功能依然是通行和防卫的需要。所以构思入口最基本的就是以实用、适用为目的,进一步讲就是构思适合人们行为、活动的场所,与其空间使用上的需要。

(2)整体协调性原则。如小区的入口尽量做到闹中取静,这就需要预先考虑小区在城市中的入口开设的方向,使小区和城市较方便的融合。对于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来讲,入口景观形态不仅反映了入口空间的围合关系和功能的组合状况,它也包含了每个局部节点的处理效果。局部节点设计反应出设计的严谨性,同样,入口形态的形态特征也大多通过局部的节点设计来达到协调和强化。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随意,与施工脱节

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现场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全凭感觉和意识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又不及时与施工方沟通交流,导致小区景观在设计图纸上往往表现得美妙绝伦,一旦置身于完工的景观现场,却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用意所在。同时,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注重细节,设计粗糙、空泛,缺乏品质。

3.2 重平面,轻立体

合理的景观规划应避免大面积华而不实的绿化,应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与立体布局有机结合。目前,居住区绿地结构层次单一,多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不能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层混交结构。一些小区为使“黄土不露天”,大面积铺设草坪。夏季草坪生长旺盛,每3d就要浇1次水,每30d就要对草坪进行1次刈割,既增加了养护成本又引起了噪音污染。同时,由于现在铺设的草坪多不耐践踏,人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大面积的草坪挤占了人们的活动休息空间,使居民只能“望绿兴叹”,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一些小区偶尔也种上一些乔木树种,但仅为点缀而已,种类也单一,无法形成垂直绿化景观。

3.3 铺装材料过多

一些小区为了追求视野广阔的广场效果,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减少绿地面积,增加铺地面积,导致这些铺地在夏季出现强烈的反射效应,从而形成“人造沙漠”,既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也让居住其中的人们感到单调和疲惫。现在多数小区的铺装材料还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铺装材料多具有不透水性,降水很难渗入地下,只能形成地表径流,由下水管道流走,这为暴雨季节内涝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二是铺装材料的种类、图案、色彩与居住区环境、植物不相协调。

3.4 疏于管理

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和小区业主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物业费难以收缴,物业公司日常工作难以为继,更不愿意多花钱去维护小区绿化,使得本来整齐美观的居住区绿地杂草丛生、枝残叶败、病虫害横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物业公司对于小区绿化的日常管理也仅限于浇水和除草,而对于病虫害防治及季节性修剪更无从谈起。

四、改进措施

4.1 转变设计思想

明确居住区特性,减少人为成分,充分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将居住区的景观功能性、地域性、生态性及文化艺术性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占有主体地位,但不能独断专行,而应该邀请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环境保护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设计作品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同时,设计者应时常以普通游览者的身份和视角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具有和谐之美。

4.2 丰富植物种类,应用垂直绿化

多元化是一种趋势,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避免种类和结构单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及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多样化配植,建立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在复层混交群落构成中,上层的乔木树种可选择圆柏、云杉、油松等常绿树种和国槐、白蜡、新疆杨等落叶树种;中层的灌木可选择金银木、连翘、小檗、榆叶梅、紫丁香等,由于它们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所不同,有的宜配植于疏林下,有的宜配植于林下蔽阴处,有的宜配植于林缘;群落下层的地被植物可选择石竹、玉簪、萱草、地被菊、鸢尾等草本植物或山荞麦、地锦、铺地柏等木本植物。地被植物的广泛使用既可避免只使用草坪的单调,又解决了地面问题。复层混交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能够防风、降温、滞尘、隔音、提高空气湿度,而且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而这些功能都是相同面积的草坪所无法比拟的。

垂直绿化在现代小区景观布局中极少得到应用,但垂直绿化具有占地面积少、绿化面积大、见效快、遮阴降温效果好等优点,有利于滞尘、防污,繁殖容易,养护简单,因此应在小区景观绿化中适当地进行推广应用。垂直绿化主要有墙面覆盖、篱垣绿化、棚架绿化、栏杆绿化等形式。牵牛、红花菜豆、忽布、小葫芦等草本植物,地锦、葡萄、山荞麦、五叶地锦、蔓性蔷薇类等木本植物都可用于垂直绿化。

4.3 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

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加强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绿化美化知识,提高居民素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小区景观绿化管理工作中。

五、结语

景观设计于居住区而言,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如居住楼房销售前的广告宣传,居民本身美的享受,和谐小区的标志等。总体上看,景观设计要求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而越来越高,但是绿色景观,入口设计是不能避免的两个景观设计,未来的绿化景观中,还可能增加诸如游乐景观,聚居景观(如小型放映厂、舞台等)。提高景观设计的标准,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改善居民生活舒适感应是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徐冲.浅析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J].北京农业.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