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惩罚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industrie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re is also a great chang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quality supervision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innovation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分析
【Key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08-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促进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减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下文笔者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
2 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2.1 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监管工作的责任心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过程中,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往往能够为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单位的内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实际的管理监督效率极其低下,从而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2 构建系统全面的内部工作环节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建设环境以及完善的方案,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方案。同时在具体的监督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从而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为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前面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对策以及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崛起,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良好质量,保障其施工环节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下面笔者将主要探究当前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3.1 重视监督执法水平,强化规范化的制度
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重视模式上的创新工作。其中首先需要重视的是构建良好的内部制度,通过提升监督执法的水平保证项目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相关单位应当重视对传统机制以及制度的调整和优化。随着当前现代化的发展,很多魍持贫榷汲鱿至瞬簧俚木窒扌裕如果建设单位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那么就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在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化监督班子的培养,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将监督工作分为主体工程的监督、装修装饰工程的监督、商品混凝土材料的监督以及监测监督等。通过分化监督工作的内容来提升监督的效率以及力度,进而保证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重视集体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建设单位需要重视采用分组的形式,保证对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小组化管理形式,并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形式来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
3.2 提升监督的质量,提升监督效率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案的优化和创新过程中,应当重视严格的监督质量标准,将标准进行提升,并使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能够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进而为良好的工程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立足于动态化的质量管理,在日常工程项目的监管过程中,应当定期地进行数据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方面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发展的动向,合理的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动态化的管理监督工作能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性。第二,重视质量管理的交底工作,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将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应当进行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标准进行全面交底,保证质量监督部门与实际的施工部门之间的信息共同性。[1]
4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以及创新的思考
在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质量监管部门一定要采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和处理程序,如果在日常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应当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专项管理方案,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究出现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对策,从而保证质量问题的标准化处理。
除此之外,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以及处理都应当立足于一定的理论支持,因此就需要质量监督部门在进行完日常检查工作后,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在报告中需要详细地指明本次检查工作的具体时间、检查的具体内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同时标注质量监督检查管理的人员姓名,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落实相关的责任制。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以及有效的创新模式入手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采用标准的、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有关单位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调整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措施,进而保证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
“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人员管理制度化最完美的结果!
“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是最强执行力将制度化建设执行到底的保障!
“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铁律!
但纵观美容院管理现状,却在制度管理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问题,甚至有些美容院根本无制度管理可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在美容院比比皆是。
实施“人员管理制度化”,是露莎琳娜实现“美容院经营管理十一化”的根本保障。
谈到美容院人员管理制度化,容易被人狭义地误解为“严厉的处罚制度”,仿佛只有处罚或者惩罚才可以称为制度。这是个非常大的误解。
在露莎琳美容美体连锁机构中,制度的范围是很广的。有指导员工正确行为标准的《规范制度》,也有设计员工生涯规划的《晋升制度》,还有鼓励员工积极上进的《奖励制度》,以及对违规行为严厉惩罚的《处罚制度》。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设立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而是规范。
制度是要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遵守制度的好处有哪些,同时也告诉员工,不应该怎样做,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违反制度的坏处是什么!这就是在倡导和引导员工积极向上,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要犯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在众多的制度中,处罚制度仅仅是非常小的部分,美容院在实施“人员管理制度化”的时候,不要只把目光盯在“如何罚人”上面。
我把露莎琳娜所设立的制度分享给大家,请仔细阅读和揣摩,相信你能悟出很多道理。
露莎琳娜制度集锦
露莎琳娜规范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技术考核制度》、
《营业部统计及报告制度》、《顾客预约责任制》、
《电话接听规范化制度》、《接待首问责任制》、
《薪金制度》、《财务制度》、《货品管理制度》、
《消耗品管理制度》、《分担区卫生责任制》、
《公共区卫生清洁及定时检查制度》、
《商业信息保密制度》、
《仪器使用、保养、维修管理制度》、
《房屋及设备维护及维修制度》、《员工宿舍安全制度》。
露莎琳娜晋升制度:
《美容师级别晋升制度》、《中层干部职位晋升制度》、
《破格晋升制度》、《岗位轮换制度》
露莎琳娜奖励制度:
《年底双薪奖励制度》、《旅游奖励制度》、《带薪休假制度》、
《进修深造奖励制度》、《优秀员工奖励制度(月度)》、
《优秀团队奖励制度(月度、年度)》、《优秀建议奖励制度》
露莎琳娜处罚制度:
《行政违规处罚制度》、《错误行为买单买断制度 ―― 宝贝计划》、《干部失职处罚制度》、《级别下调制度》、《团队罚分制度》。
我在美容院老板的培训课程中,会专门讲到“规范制度”应该如何制定,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哪些规范制度在你的美容院里必须立即实施;也会讲到“晋升制度”和“奖励制度”怎样设计会既合理又诱人,既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支出的成本又不会过高过大;还会讲到如何恰当地运用“处罚制度”奖勤罚懒,如何使〖处罚制度〗产生“炉火效应”和“刻痕效应”。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人员管理制度化”等“美容院经营管理十一化”能脚踏实地地在美容院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如何才能使美容院管理真正走上企业化管理的轨道呢?
露莎琳娜美容顾问管理有限公司采取了“职业店长驻店”三个月的方法,对店务管理进行通盘整合,手把手地教会每一个细节,反复讲解,强化训练。即:设定目标,提出要求,给出标准,强化训练,最终达成目标!
在引进这个管理系统之前,请先对照以下问题,客观地进行自我检测:
在这21项自检中,你得了几个“是”,几个“否”?
如果你得到了5个“是”,你的美容院已经存在管理危机了;
如果你得到10个“是”,那你就应该考虑:你的美容院如何引进“人员管理制度化”了!
如果你得到的“是”超过了10个,那你美容院引进这套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加强现金管理
1、不能“坐支”现金。店铺的营业款一律缴存公司指定帐户,不能从中直接支付费用或借款,一切开支必须从店铺收银员的备用金支付。
2、营业款必须及时足额存入银行。当天的营业款应在当天存入银行,如果时间来不及也应在第二天全部存入银行。
3、营业款应及时核对。收银员应每天将银行存款单、电脑销售清机单(或手写单)粘贴在一起,店长或负责看场人员要及时核对金额是否相符,并一起在上面签名确认。
4、店铺所有现金(包括营业款)未存入银行之前必须存放在保险柜内,如果没及时缴存由此造成损失,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报销管理制度
1、差旅费报销。公司员工出差应先填写出差申请单,需要借款的员工还需填写借款单,经店铺负责人(店长)、公司领导审核同意才能出差。员工出差归来应及时填写差旅费报销单,按出差时间、路线、地点等先后顺序逐一填写车般票,经店铺负责人签字,财务审核、公司领导审批后,才能报销。
2、费用报销。店铺报销费用,首先必须取得对方的发票,并由经办人和店铺负责人(店长)一起在发票上签名,是购物发票,还应由保管员验收,然后填制报销明细表(可以十天或半月汇总填写)传真到公司进行审批,经审批后才能报销。
3、付款申请。店铺要付货款、租金、发放工资等金额较大的款项,应先向公司提出申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才能付款。
三、成本、费用管理
1、成本、费用定额管理。年初,公司应根据各区域的销售、成本费用情况进行保本分析,并对各店铺制定销售、成本、费用定额指标。包括营业额、成本、利润、工资、租金、水电、运输费等进行各项目指标预算,按预算制订每月的各项财务指标。经考核能够完成目标任务则给予奖励,否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2、存货管理。对店铺的库存商品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分a、b、c三类。a类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因此,对a类应加强管理,b类则认真对待,c类适当注意就可以了。每月(或每季度)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对失货按一定比例给予赔偿,以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3、采购管理。各店铺应根据季节、销路好坏进行库存商品的采购。销路好的则多采购或多生产,滞销产品则给予及时降价处理,保证最低的库存数,不积压库存商品,加快库存商品流动速度的周转。
四、财产管理制度
对各店铺的财产进行登记造册,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定期盘点清查,并给办理财产保险,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五、奖励与惩罚制度
公司设满勤奖、月奖、季度奖、年度奖等奖励制度,能够完成目标任务,则给予奖励;否则,给予惩罚。做到奖罚分明,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员工福利制度
给公司员工办理养老、医疗保险,除双休日等节假日之外,还有年假、病事丧假等制度,使员工在工作上减少压力,做到劳逸结合,有事请假休息,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
1. 建章立制:
制度建设方面,完成《档案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等制度的新建工作,完成《采购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等制度的修订工作;
方案策划方面,完成《公司2020-2021年度品牌推广方案》、《五险一金方案》、《奖励方案》、《创新中心整体规划与畅想》、《招商手册》、《物业管理公约》、省科普基地申报材料等方案的策划与撰写工作。
2. 团队组建:
缩减招商总监编制,综合管理部集行政、人事、物业、招商等职能功能于一体,更好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调整招商激励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
3. 管理实施:
重点针对团队工作纪律、工作行为进行引导,改变以往懒散、无纪律的部门形象;通过一、三、五早会加强内部管理协调;对招商、物业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形成规范性文件。
4. 成果业绩:
策划组织“3D打印工程师技能竞赛”、“淄博市桓台县县委书记一行”、“科普教育专家团”、“巴斯夫创投”、“项目申报答辩预演”等活动;积极修复与大楼租户、华瀚物业、产服、合作供应商等单位的外联工作;法务和合同方面,组织租户白求恩公司欠租追缴事宜、合作商惠州北悦装修纠纷,目前已进入诉讼准备阶段,并针对中心各供应商合同未付款部分,已逐步核实,拟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临时劳务协议》、《机票服务合同》等合同法务审核工作;采购工作方面,部门积极承担着中心的各项采购工作,尤其在原材料和设备物资的采购方面严控流程和采购成本,近两个月已采购研发设备、配件和原料等物品近40批次。
一、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能够快速提供综合性并且相对全面的信息。办公室管理工作,在有效的要求下,能够搜集和整理出相对全面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有两种作用:第一是能够帮助领导进行正确的决策,保持现代企业的正确运行。第二,在进行各种调查工作中,全面综合性的信息搜集工作非常重要,现代办公室管理工作非常好地完成了?@一职能,保证调查工作能够高效及时地完成,能够有效避免大规模调查造成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不断降低的消极影响。第三,在进行相关工作文件和一些信函的起草上,全面综合性的信息起到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非常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对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助力完善和优化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内部环境的健康运行。
(二)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中能够有效实现企业中各个部门的沟通。办公室管理,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联系和沟通,并且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有效联系,企业日常工作中的每一项决策和规定的有效传达。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在对待一些问题上,不仅仅是上传下达的作用,能够对工作进行有效的疏通。下面就以中铁建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为例,该企业的办公室由于处在相对中等的位置,在提出对策并且进行有效的实施,办公室在不断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并且在整理之后交给了领导,从而保证了该企业领导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在决策有效落实的过程中,该企业的办公室人员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行了各个方面上的配合,全力辅助该决策的有效落实和展开,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制度不规范。市场不断扩大,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中,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许多企业不断出台各种措施,意图进行扩大化的生产,并且让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提高,例如,有的企业会购买先进的大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有的企业在生产中不断扩招工人,提高生产,这些都是企业发展中进行的各项决策,但是,许多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在办公室管理上却还是运用传统的制度,这样的话,就会造成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中逐渐出现许多问题。例如,扩大生产后会出现新的问题,但是办公室管理却由于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会造成办公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不断下降,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而且会造成企业管理中不断增加对人力物力的投入,造成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制度不能做到有效的科学规范性。所以,现代企业要重视办公室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实现现代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发展。
(二)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上,操作能力需要有效提高。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相对其他管理工作复杂,这样的复杂程度要求现代办公室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具备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认真进行每一项工作,保证工作的正确性,因为一旦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整体性的失误,出现这样的事情,其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认同,领导会进行惩罚,公司中其他的同事还会抱怨,导致办公室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消极心理,这样的阴影会一直伴随着工作,极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影响工作的不断落实和开展。这样问题的出现,要求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以及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满足当前企业发展中对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三)管理思想并不能有效实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外来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断冲击着中国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发展中,企业逐渐认识到了管理中隐藏的问题和在某些方面管理上的不足,在有效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后,企业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完善,现代企业的办公室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改变却不能实现企业长足的发展,因为企业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时,还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思想,在思想上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变,在学习之后,未认真分析和研究传统管理思想中存在的不足,长此以往,会造成企业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并且,传统的管理思想并不能完全使用现代化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节奏,传统的办公室管理理念会让办公室管理工作逐渐落后于生产,无法让企业实现长足稳定的生产和经营。
三、以有效措施促进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办公室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现代企业中,为了避免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能完全胜任现代化办公室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办公室人员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素质,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适应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各项任务,为企业节省各种资源的投入,建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中铁建企业作为现代化企业,其办公室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在采取各种措施后,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上,主要的措施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进行学习,这是第一点措施。第二点,在办公室管理中,相关领导要重视办公室管理工作,并提拔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公费学习和深造等,这样也能够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促进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第三,完善和健全奖励和惩罚机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在工作中不谨慎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但是奖惩机制要保证公平性,这样才能够让办公室工作在健康的环境中运行,保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化的办公室管理系统。在时代的发展中,现代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作为现代化企业应该重视企业内部的办公室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在结合实际发展的情况下,完善办公室内部的管理运行机制,让其保持科学性,并且能够具备较高的效率以及规范的特点。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化的办公室管理系统,能够让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面对工作时,有其科学化的理论依据,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办公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的及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首先在面对事物性工作时,就要有效优化其中的环节,并且每个环节在进行的过程中,都有内部制度的支持,做到工作上有法可依,如果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出现冗员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反之,则要落实责任制度,把工作落实到办公室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避免出现推诿工作以及推卸责任的情况,让工作能够良好地进行。例如,某企业的办公室管理工作人员非常少,该企业在进行有效的考察后,逐渐建立了目标考核制度,工作结果考核制度,并且细化了各项工作需要达到的标准,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工作过程监督小组以及相应的监督制度,这样虽然办公室工作量很大,但是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内部制度优化后,在工作上不会出现失误,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在企业管理思想中,现代企业应该对思想观念进行有效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模式能够一直促进办公室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管理上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确立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认真听取企业中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见,对企业的工作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改革。第二,进行柔性化管理,让办公室工作人员自主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公司的各项制度,在管理中,凝聚公司中所有员工的力量,让企业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模式不断推进,保证实现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了解公司规模及行业特点
财务管理制度设置需要根据公司规模、所处行业以及内部的管理需求来决定。现行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之分,我们在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时也要根据公司规模大小来制定。大、中型企业一般涉及的资产、资金规模较大、业务较为复杂、内部管理环节较多,则与之配套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更加全面、详尽;中小企业资产、资金规模较小、业务较为单一、内部管理相对简单,所以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可以稍作简化,便于管理。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应地针对它的管理方式、管理重点也就不同;比如,工业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在建工程的核算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招投标管理等。
(二)了解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是指公司根据其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的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根据业务范围我们可以划分为两类经营模式: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根据在产业链位置的不同,可以得出八种不同的经营思想和模式:销售型、生产型、设计型、销售+设计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型、设计+生产+销售(全方位)型和信息服务型;根据实现价值的竞争战略不同,又可以分为成本领先型、差别化型、目标集聚型。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下,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了解企业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先通过审计的方法,详细了解现有财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现有问题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内部控制环境,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二、以一家生产销售型企业为例谈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该企业是一家民营生产、销售型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空调散热片,目前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在我国这个行业处于比较集中的状态,全国也就十多家同类企业,该公司的业务规模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但因为是民营企业,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业务的扩张而忽略了内控的建设和发展,所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公司发展过程中一直重视营销部门,而对其实行监督的财务和内审部门却成了服务部门,导致财务监督、管理薄弱。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别加强、夯实了以下财务管理制度:
(一)完善赊销及应收账款追查制度
针对销售型企业一家独大、应收账款控制不力、资金回收困难的问题,我们完善了原来的赊销政策,明确了具体的赊销标准以及严格的审批流程;改变原来主要由财务部门催收应收账款的财务制度规定,改为主要由销售人员负责,财务人员辅助催收,并把应收账款的回款及时性作为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每月由财务人员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及回款情况表,提交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决策,对于达不到公司要求的一些销售人员采取惩罚措施。
(二)完善成本分析制度
该企业是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性企业,成本核算的真实与否真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多项内部考核指标的制定。目前的成本核算较为粗略,方法较为滞后。该公司产品品种繁多,需要分摊的成本也较多,分摊成本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产品销售价格的制定、公司业绩的考核等问题,因而我们建议其采用较为先进的作业成本分析法;同时增加仓库、车间的成本核算人员,制定明确的成本核算岗位职责,并由成本经理对其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加强日常对账和审核工作。
(三)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原来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和职能狭窄,主要是财务收支审计,其职能也主要是监督。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了相应人员,通过“查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其工作的独立性、对生产经营发挥的效果并不显著。从现代审计的角度来看,现在内部审计领域大大拓宽,它不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而是应该包括从公司治理到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不但要考核财务指标,还有非财务指标,不仅是静态的,还要有动态的情况,不仅是经营审计,还要过渡到管理审计。因而我们建议把审计部门从原来的总经理管理模式过渡到董事会直接领导模式,以提高其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实内审部门人员,不仅是财务专业的人员,还要有懂公司业务、懂内控管理的人员;在工作内容上也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过渡。
三、综述
一、注重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1)安全教育是创建平安宿舍的有效手段。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工作,它不是一时的、独立的,它是创建平安宿舍的重要手段。学院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在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自救、逃生等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熟悉居住环境,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公寓管理员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从而使安全深入到每人心中,养成人人关心公寓安全,人人为了公寓安全,处处注意(维护)公寓安全。(2)管理制度是创建平安宿舍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公寓各项管理制度是公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步修改和完善公寓管理制度的内容,只有通过制度化管理,才能使公寓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将公寓安全管理制度公布实施:一是,消防器材管理制度;二是,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及违章处罚办法;三是,防火巡查及隐患整改制度;四是,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五是,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制度;六是,公寓治安管理制度等,对学生进行约束管理,让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其次,在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发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新办法,并对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持续改进,使安全管理制度逐步适应新时期高校公寓安全管理。最后,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管理人员是公寓的管理者,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在相处中实施有效的约束、管理教育和服务,他们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加强对管理员的培训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在短期内使管理员能够胜任公寓的管理,使他们真正发挥公寓管理一线的守护作用。
二、加强协调、建立强有力的公寓管理网络
公寓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是靠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必须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尤为重要。我们学院的作法是联合管理,总务处、安委办、保卫处、学生处、各系部等多部门对学生公寓同时进行管理。因此,需要各部门很好的进行协调、配合,各有侧重,各有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公寓的管理工作。
三、注重员工培训工作,提高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公寓管理逐步实行社会化,引进物业公司参与管理。但物业公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所聘用的员工基本上是一批退休、下岗人员,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公寓管理工作,对从事的管理工作内容、方法不甚了解。因此,培训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或转岗的员工,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培训,以便尽快胜任公寓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员工基本素质,提高安全管理基本技能,增强员工对安全工作责任心,以人为本,安全为先,确实做好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注重公寓巡查、确保措施到位
公寓巡查工作是创建平安宿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寓安全工作的管理是否到位,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是否及时被发现,安全隐患是否及时被消除,都取决于巡查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到位。第一,作为公寓管理员要对每间宿舍进行不间断巡查,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要把消防器材的管理明确职责,每天有人管,出现过期、损坏、丢失要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和补充。第二,管理员随时掌握宿舍动态,清楚本公寓各宿舍情况,在巡查中发现学生有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发现违纪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发现安全隐患、不安全现象发提出整改建议,帮助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三,主管公寓管理人员每天至少到各公寓巡查一次,根据巡查的内容,对公寓管理员工作详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是保证能够及时了解各公寓状况的基础。第四,开展好公寓应急演练活动,应急演练是创建平安宿舍的有效手段,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是公寓安全事故发生时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法。
五、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建立考核机制,是做好公寓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制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一是,成立物业管理小组,负责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服务进行考核。二是,依照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工作标准》,制定出《考核标准》,作为日常考核的依据。三是,管理小组各成员根据《物业管理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每天对各物业管理范围内的各部位进行检查,对所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每月在《考核标准》上打分一次。四是,物业管理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对物业公司的考核会议,根据考核记录,确定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的评价结果,根据此评价对物业公司做出经济惩罚。五是,对所检查出来的问题除做详实记录外,要及时地向物业公司进行反馈,同时属于学生行为规范的问题,要及时向学生处、相关的系、班主任反馈,以便得到及时整改。
总之,必须做好公寓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完善防范措施,创建平安宿舍,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将公寓建成真正的和谐之家。
关键词:驱动力;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2.22
中图分类号:F243;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2-0101-05
Abstract:Ensur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of employees is the key to playing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wo types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according to driving theory, which are intrinsical and ex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Choosing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in Large Stateowned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d con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then surveyed front line workers, concluded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s, wished to put forwar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ckup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driving force; in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extrinsical rules following behavior; mine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引言
组织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国外更多被称之为“组织规则”,是规范组织内各项活动的规则、章程和办法,也是要求所有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和制度的总称[1~3],表达了组织对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的行为期望。
近年,组织中员工的消极行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如反生产行为、组织背离行为等,其研究背景无外乎是员工在工作场所发生的非组织期望行为(如偷盗、破坏、诈骗等行为)给组织带来的严重损失。无论哪种类型的消极行为,都包含员工对制度的非遵从特征,而保障员工对工作场所中制度的遵从是实现员工有效合作和促进组织职能有效发挥的关键[4]。同时,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激励等措施来识别和强化员工的积极行为,对比制度非遵从行为的消极特征,如何识别和强化具有积极特征的员工制度遵从行为就变得十分重要[4]。然而,现有关于员工制度遵从行为的主题研究并不多见,只有少量围绕制度遵从行为前因变量,比如过程公平[4]等或局限于某一主题,比如安全遵从行为等进行的研究[5~7],针对制度遵从行为内涵和结构的基础研究并非多数。因此,为后续基于制度遵从行为的系统性研究进行铺垫,更加明晰系统性研究中各变量间的互动过程,有必要深入研究制度遵从行为自身的内涵、结构、类型和测量。
此外,煤矿安全一直是我国安全管理的永恒话题,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企业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而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拟在制度遵从行为内涵和类型研究基础上,选取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结构并设计测量问卷,进一步调研分析某个代表性煤矿现有作业人员制度遵从行为现状,为后续制度遵从行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制度遵从行为的内涵与结构类型研究
11制度遵从行为的内涵
国外研究中,“遵从”和“从众”在英文中都被表达为conformity。最早关于遵从或从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社会心理学家Ashs(1951)提出的见解,他认为,遵从的产生是因为社团内其他成员对这个社团个体产生的群体影响[8]。随后的相关研究也一致认为遵从行为是由于个体面临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进行的行为或态度变化。我国学者宋官东[9]认为,以往研究忽略了其内涵与实验结果的和谐统一,提出了遵从行为的新观点:“遵从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人行为确定其行为准则,做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同时认为遵从行为是内发、主动且有目的的,而非被动盲从,与顺从、服从有着本质区别。随后,宋官东[10] 又从意志过程、情绪体验、行为归因三个方面对遵从、服从和顺从进行了内涵和特点上的分析,指出“遵从”是行为人在深刻认识所面临情境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行为,意志过程和情绪体现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服从”指行为人基于他人期望影响而不得不采取的行为,意志过程和情绪体验是被动、消极的;而“顺从”在行为归因上则与“服从”相似,其情绪体验是消极的,但意志过程在主动性和被动性上皆有体现。比如,矿工受安全文化浸染自发产生的安全行为等都是典型的遵从行为。
就制度遵从而言,由于组织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的一种手段,多伴有外部奖惩因素。那么,员工面对组织各项制度时,如果组织制定制度科学有效,考虑到员工实际情况和需求,员工产生的可能是遵从行为;相反,如果制度制定得过于强制而忽略员工需求,员工表现的就是服从或顺从行为。可见,制度遵从行为在内涵上较前述研究具有宽泛界限,无论是遵从、服从还是顺从都应该属于制度遵从行为之中,那么本文认为,制度遵从行为就是行为人在面临制度产生的激励、约束或压力等情境下的认知行为,其意志过程和情绪体验可能是主动、积极,但也可能是被动、消极或者是二者兼有之。
12基于驱动方式的制度遵从行为
关于遵从行为的分类,Allen[11]基于群体层面将遵从分为公众服从和私下认可。其中,公众遵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顺从群体规则,不会随着自己想法的改变而改变;私下认可是指人们自愿接受群体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期望,并且改变自己的想法而和群体保持一致。此外,人们渴望被接受和被喜欢,因此会受到社会影响的制约。Deutsch和Gerard[12]在将社会影响分为法规型和信息型两个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服从和认同的区别,认为规范型社会影响是为了符合他人积极期望而产生的压力,当行为人面临这类影响时,通过服从行为和认同行为来实现。其中,认同是指为了和群体成员保持好关系而做出符合群体规范的决策[13],而服从则是为了从他人那里获得认可而被动接受规范影响。
对比Allen[11]和宋官东[10]提出的遵从、服从或顺从等行为内涵可以发现:公众服从或顺从的内涵较为一致,强调行为人为符合他人或群体的期望(这种期望并非符合自我意志)不得不采取的行为,是被动的;而私下认可则与遵从[10]的内涵虽有一致却也略有不同,内涵一致体现在二者都强调遵从行为是行为人意志主动的表现,内涵不一致体现在行为主动性的驱动源不同,前者关注的是规范本身与行为人意志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后者则强调情境中的规范自身大都与行为人意志较为相符。可见,无论是私下认可、遵从还是公众服从或顺从,都在个人意志的被动和主动方面有着一致区分,即他人或群体对行为人行为的驱动方式上存在内源性驱动和外源性驱动两类,前者驱动力来自于自我意志,后者驱动力大部分来自外部因素。
心理学中的内源性驱动和外源性驱动恰好说明了二者的区别[14]。内源性驱动由内部产生,是这些激励因子将个体与任务或者工作本身联系起来;外源性驱动是由其他人或机构进行分配的,在工作环境中包括工资、福利、晋升、避免惩罚和获得外在奖励等[14]。因此,本文参考内外源驱动力相关研究和宋官东[10]研究中分类依据,从行为人行为驱动方式的内源性、外源性两种类型出发,将制度遵从行为分为“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和“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见图1)。
(1)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内源性遵从行为是真正意义的遵从行为,是行为人自愿且积极主动选择与他人或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此时他人或群体确定行为的行为准则与行为人自我行为准则相一致,行为人面临的不再是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情境,而是清晰的情境。
(2)外源性遵从行为。该类行为则类似于服从或顺从,行为人之所以选择与他人或群体一致的行为并非主动自愿,而是为满足他人或群体的积极期望、为避免惩罚或获得奖励等外部原因不得以而为之。
13制度遵从行为的时效性特征
制度遵从行为中的稳定性代表个体对遵从制度的持久性,个体行为的驱动力来源不同,行为的持久性也将不同[15,16],也就是说,制度遵从行为具有时效性特征。
就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而言,其行为驱动力来自个人自主意志。比如,一个员工对工作努力付出不计回报,可能是因为他认同自己的工作,此类驱动力类似于自主型动机[17],该驱动力下的行为特征较为稳定[18],具有主动性、内源性、表里如一和行为保持的持久性等特征。
而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则类似于控制性动机主导下的遵从行为[17],这些积极期望或外部因素可能有悖于行为人的实际需求,使得人们在行使服从或顺从行为时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12],可能引发行为人面对压力的消极应对策略,其遵从行为的驱动力多来自外部因素,具有被动性、表里不一和行为持久性不稳定等特征(如表面上遵从制度,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会产生非遵从行为),很容易出现违规行为。正如Amabile[19]所述,在工作情境下,控制型动机在相对机械的任务中具有短期优势,但这种短期优势在一周内就会消失[15]。
2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结构与测量研究
21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结构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作为组织制度的一种,是煤矿企业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而激励、引导和约束员工行为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煤矿企业一直都在大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理所当然会配有严格、强制的安全管理制度。
依据上述分析,安全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境:一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规则恰好与员工自我期望、价值观或态度等需求相吻合,员工采取表里如一的“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此时员工制度遵从行为是内发性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持久性和自觉性;二是制度规则与员工实际需求不符,此时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是规范型社会影响,将产生较大压力,员工不得不服从或顺从制度要求,属于“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如果制度带给员工压力过大,则可能会出现消极应对策略,即员工为避免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造假,产生表面遵从。第二种情境中员工制度遵从行为持久性较差,产生安全风险较大。可见,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同样存在“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和“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两类形态。
22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测量问卷编制
(1)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问卷编制参考基础。Tyler和Blader[4]认为,目前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制度行为方式包括制度遵从和制度破坏行为,制度遵从是组织期望员工的行为方式,对制度的遵从就是对制度的顺从,因为它自身反映了要求员工行为与组织制度一致的强制性特征。具体到制度遵从行为方式,Tyler和Blader[4]区分了两类制度遵从行为,即组织制度顺从和组织制度自觉遵从,并指出由于受法律法规的顺从和自觉遵从等相关文献的启发才将制度遵从如此分类[20,21],这种区分在工作情境下非常重要[22]。因此,制度行为方式就分为三类,分别是组织制度顺从、组织制度自觉遵从和制度破坏,Tyler和Blader[4]对这三类行为分别设计了相应的问卷。
Tyler和Blader[4]认为,组织制度顺从是指员工在跨工作情境中遵从制度的程度;组织制度自觉遵从是指即使没有人监督他们或者没有其他人在场,员工仍然主动地遵从制度。也就是说,自觉遵从制度是指在涉及到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监督情境下员工自觉自愿地进行制度遵从。可见,组织制度顺从驱动力中外源性驱动占主要地位,而组织制度自觉遵从驱动力中内源性驱动占主要地位,这与本文提出的基于内外源驱动的制度遵从行为在分类根源上的确具有极大相似性。同时,由于本文仅关注制度遵从行为,对于制度破坏或制度不遵从行为不做考虑。因此拟采取Tyler和Blader[4]编制的组织制度顺从和组织制度自觉遵从测量题目作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内外源制度遵从行为问卷编制的参考基础。
(2)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问卷编制。Tyler和Blader[4]编制的组织制度顺从与组织制度自觉遵从问卷分别包括4个顺从条目和6个自觉遵从题目,均采取Likert6点量表来让调查对象判断每个题项发生的频率。本文在参考此量表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关专家讨论协商后,依据煤矿安全管理实际特征对参考量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测试量表共包括8个题目,其中内源性和外源性制度遵从条目各4个,定名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遵从量表预试题目”。考虑到Tyler和Blader[4]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成熟度和合理性,本文仅对制度遵从条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图2)。对8个条目进行编号(内源性制度遵从:V1~V4;外源性制度遵从:V5~V8),采取Likert5点量表请被调查者按照条目对照自己发生的实际情况来测量每个项目,再补充研究名称、目的、注意事项等形成修订问卷。
(3)调研与验证性因子分析。被试来自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保德煤矿(山西)和上湾煤矿(内蒙古)、冀中能源有限公司邢东矿(河北)、河南煤化永煤集团陈四楼矿(河南)、徐州矿务集团张集矿(江苏)、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等六个煤矿的员工,通过网络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发出180份,回收149份,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9195%。采用SPSS200和LISREL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相关分析。
为简化分析,不再进行被选模型的分析。根据二维度基本模型的设定,利用LISREL80程序运行后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各项指标的值都可以接受。综合来看,基本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吻合较好,反映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为一阶二因素。
因此,“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测量问卷”正式问卷即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遵从量表预试题目”量表。
3国有大型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现状调研
31调研对象选取及内容归纳
本文选取山西省某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下属的某露天煤矿进行实地调研,由于煤矿一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直接影响煤矿安全和生产,因此选取煤矿作业人员作为调研对象。
国家安监局2004年印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规定指出,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等15项系列制度来保证安全与生产。实地调研中,该煤矿除了这15项制度,还制定了《安全举报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共27项。通过对这27项制度的受制约人和内容进行分析,激励和约束一线作业人员的制度共19项,主要内容围绕安全意识、安全操作、安全监督、及时汇报、班组建设和环境卫生6个方面展开,而本次调研也将针对煤矿一线作业人员围绕这6个主题制度进行遵从行为的研究。
调研问卷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测量问卷”的基础上,采取Likert5点量表请被调查者按照条目对照自己实际情况,采取自评方式对上述6个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由非常不同意(1)到非常同意(5)来测量每个项目。实地调研时间集中在2013年8月,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集中或单独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10份。
32调研现状分析
实地调研所得数据,煤矿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内源性制度遵从和外源性制度遵从的总均值分别为317和410,说明无论何种类型的驱动力,一线作业人员对制度遵从的程度较高。但外源性制度遵从普遍高于内源性制度遵从,且内源性制度遵从仅为317,意味着员工制度遵从行为持久性较差,很容易产生弄虚作假、欺下瞒上甚至违章等不良行为。也就是说,煤矿虽能在短期内获得较高制度遵从,但长期来看,如果监管不力,作业人员很容易违章,导致事故发生。
为具体分析,依据安全意识等6个方面的制度遵从行为计算其分类均值以及外源性驱动力与内源性驱动力对遵从行为的作用差值(见表2),并画出相应的展示图(图3、图4)。
表2和图4显示,所调研煤矿一线作业人员外源性制度遵从中,基于安全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外源性驱动力均值最高,基于班组建设的《煤矿班组建设管理制度》等均值次高,与及时汇报相关的《事故汇报制度》等制度遵从外源驱动均值最低,而与安全监督相关的《安全举报制度》等均值次低。可见,反映在安全奖惩力度和领导重视程度方面,与安全操作相关的制度奖惩力度和重视程度最大,而与及时汇报相关的制度奖惩力度和重视程度最小。且在整体内源性制度遵从均值中,最大值高达436,最小值为368,说明一线作业人员的制度遵从程度较高,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在外源驱动的激励或约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表现中基于安全意识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等内源性驱动力均值最高,与及时汇报的相关制度均值次高,与安全监督相关制度的均值最低,与班组建设相关制度的均值次低。说明一线作业人员认同度最高的是与安全意识和及时汇报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而最不认同的是与安全监督和安全举报相关的制度。但6个方面制度遵从行为的内源性驱动力均值都没有超出4,最高值仅为376,最小值却为265,说明一线作业人员在制度遵从行为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方面表现并不理想。
关于外源性驱动力与内源性驱动力对制度遵从行为的作用差值(如表2),班组建设、安全操作和安全监督相关的制度遵从行为差值分别为154、135和111,差值相对较高,皆超出1个等级;而环境卫生、安全意识和及时汇报等三个方面的差值分别为099、047和013,差值相对较低,皆低于1个等级。无论班组建设还是安全操作的相关制度,外源性制度遵从得分均很高,二者相对应的差值也很高,说明煤矿一线作业人员在这两方面的制度遵从行为是鉴于外力约束才不得不遵从的,如果外部监管不力,作业人员很容易在这两个方面出现违章行为。与之对应的另外一个极端是及时汇报和安全监督相关的制度遵从,内外源制度遵从程度都不高,但及时汇报相关的制度遵从行为几乎没有差值。
而安全监督相关的制度遵从行为差值却高于及时汇报几乎1个等级,说明无论是煤矿还是作业人员,对及时汇报方面都没有给予较高的重视,而作业人员对安全监督相关制度的认同度更低,如果没有外力约束,作业人员更容易在安全监督方面产生违章行为。
4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组织管理制度遵从行为的内涵、驱动类型和时效特征。制度遵从行为在内涵上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对规章制度的遵从、服从和顺从行为,而非狭义层面的仅仅只是对制度的顺从或服从。同时,从驱动视角分析了制度遵从行为的类型,提出“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和“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并理论推理出两类遵从行为的时效性特征不同,前者行为持续时间久,较为稳定,而后者行为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外部监管不力,则很容易出现违章行为。
(2)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的结构和测量。以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为例进行了相关研究,理论推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依然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驱动,且在tyler和blader[4]的问卷基础上进行了修订,通过调研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测量问卷”。同时,选取国有大型煤矿企业下属煤矿为调研对象,分析得出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安全意识、安全操作、安全监督、及时汇报、班组建设和环境卫生等六个方面内容,并设计了基于这六个方面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遵从行为测量问卷”。
(3)所调研煤矿企业一线作业人员的外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均值均高于内源性制度遵从行为均值,显示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在外源驱动的激励或约束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来讲,煤矿和作业人员都重视和认同的是安全意识相关的制度,是作业人员最发自肺腑遵从的制度,不易出现违章行为;作业人员表面上遵从度较高但并不十分认同的是“班组建设”、“安全监督”、“安全操作”和“环境卫生”相关制度,由于内源性制度遵从较低,作业人员很容易在这四个方面发生违章行为;“及时汇报”相关制度是煤矿和作业人员相对较为不重视和认同的制度,虽然此方面作业人员的内外源驱动力较为一致,但无论是遵从的自觉度还是持久性在六个方面都较低。
(4)企业管理应关注员工制度遵从行为的时效性特征。企业规章制度中的惩罚措施虽然能够迅速归正员工行为,但其本质上是员工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所不得不做出的顺从行为,一旦惩罚措施的实行和监督力度下降,会导致员工不遵从行为的爆发,时效性较差。因此,对组织管理制度的设计要兼顾员工自身需求与组织要求,实现员工心理层面对制度的认可,提升内源驱动的制度遵从行为,实现“要我遵从”到“我要遵从”转变,服务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邢艳利.略谈规章制度建设[J].理论导刊,2005,9(2):23-24.
[2]兰虹.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与制度文化建设[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3]DeHart-Davis L.Green Tape and Public Employee Rule Abidance:Why Organizational Rule Attributes Matter[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69(5):901-910.
[4]Tom R, Tyler Steven L, Blader.Can Businesses Effectively Regulate Employee Conduct? The Antecedents of Rule Following in Work Setting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5,48(6):1143-1158.
[5]Lingard H. The Effect of First Aid Training on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Worker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otivation and Risk Control Behavior [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2):209-230.
[6]Cavaz A N,Serpe A.Effects of Safety Climate on Safety Norm Violations: Explor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Attitudinal Ambivalence Towar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9,40(4):277-283.
[7]Gerard J F, Andrew S. Safety Climate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owards the Prediction of Unsafe Behavior [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42(5):1455-1459.
[8]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J].心理科学,1997, 20(1):88-90.
[10]宋官东.遵从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 27(3):657-611.
[11]Allen V L. Situational Factors in Advanced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65.
[12]Deutsch M, Gerard H B. A Study of Normative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s Upon Individual Judgment [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5,51(3):629-636.
[13]Lascu D N, Zinkhan G.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9(11):1-11.
[14]Luthans,F.组织行为学[M].人民邮件出版社,2005.
[15]Grolnick W S, Ryan R M. Autonomy in Childrens LearningAn Experiment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52(5):890-898.
[16]桂月娥,戈明亮.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研究[EB/OL].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releasepaper/content/200505-160,2005-05-30.
[17]Gagn, M,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26(4):331-362.
[18]Van den Broeck A, Vansteenkiste M, De Witte H, et al.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Burnout, and Engagement: The Rol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J].Work Stress, 2008,22(3):277-294.
[19]Amabile T 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Effect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on Creative Writ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48(2):393-399.
[20]Kelmam H C.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8,20(4):51-60.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事多面广。经公司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4321”安全管理体系(四项基础、三大体系、两类评审、一个目标),即:夯实班组建设、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基础,完善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安全文化体系,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NOSA安健环体系建设,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目标。
1.1以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为目标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基于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的安全理念,公司提出创建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即是要达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目标。
1.2深入开展NOSA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公司在投资企业中推行NOSA体系,实施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实现与国际安全管理水平的接轨,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提高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全员管理水平。公司还制订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规划,指导投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促进企业形成标准、规范的安全管理。
1.3构筑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和安全文化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从上到下、完整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建立健全以公司隐患排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每年精心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生产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1.4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
深化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公司推进安全和谐型班组创建工作,下发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各投资企业班组管理,推进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管理。公司编制了21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与投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促进投资企业走上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公司每年根据各时段工作重点及电力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两会期间安全检查、春检、防洪度汛、防台防汛、迎峰度夏、秋检、年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全年对投资企业检查率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考核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公司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和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纳入到投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中,形成约束激励机制。考核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履行职责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实行“一票否决”。
2以创新发展为助推,继续探索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公司将立足于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继续探索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提升投资企业管控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在各投资企业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投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涵盖电力生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
2.2构建安全管理“两个体系”,明晰安全管理职责
要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一是明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职责,避免“两个体系”职责不清、职能混淆的情况。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落实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满足日常安全监督工作需要。
2.3规范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消除安全生产薄弱环节
要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形成符合实际要求、严格规范的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管控,完善外包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将外包队伍真正纳入投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外包队伍进行严格考核,建立合格外包队伍名录。
2.4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样板,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广泛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发动基层员工的创造性,全面推进全体员工安全思想理念转变,促使“我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2.5实施反违章管理日常化,强化责任制和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