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

第1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一、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定位

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程定位关系到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改革目标的确定等具有指导性作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定位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争论很多,发展模式也不同。国外著名大学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大致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特别关注理论问题或宏观问题,其中货币金融理论正在成为经济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因此金融学在国外著名大学经济学院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经济学等作为新的重要课程来开设,金融学正在与经济学融为一体,这便是“经济学院模式”;二是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尤其是关注金融市场上的各类金融活动。因此,在这一发展模式中,金融学正在成为管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与公司管理相结合,资本市场、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期权期货等课程成为管理学中的重要课程,这主要体现在国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中,被称为“商学院模式”。虽然在国外金融学的学科建设实践中,两种模式发展都很快,但就规模、影响和发展趋势而言,后者更具优势。其理由有三点:第一,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业发展也开始走向混业经营的格局。过去以商业银行为金融活动中心的格局发生了变化,金融活动正在以资本市场中的资产定价和金融中介为重要内容。相应地,以公司财务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活动成为金融业发展主流,市场更需要熟悉微观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理论的人才,因此,对更关注微观金融理论和市场实践问题的“商学院模式”培养出的金融人才需求量会很大。第二,独立学院自身的定位是应用型大学,其发展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以“应用型”和“实践性”为培养目标,而研究型大学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为培养目标。恰好在“商学院模式”下更能够体现出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更能培养出适合现代金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第三,国外多年的金融学发展实践证明“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教育顺应微观化和技术化的金融业发展趋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金融学专业最强的美国金融学排名靠前的10所大学,至少有7所是完全的“商学院模式”。由于“商学院模式”的成功,金融学教育呈现出“商学院模式”较“经济学模式”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趋势。

二、独立学院金融学课程创新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指导思想,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传承与创新结合,强调知识的创新;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强调个性的发展。

(一)基础知识通识化

通专结合的课程设置,既是金融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内外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大学一、二年级主要以公共课为主,其中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民法、经济法、商事法、管理数学、管理学、企业管理、营销管理、资料库管理、计算机概论等主要公共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大体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和管理思维,使学生从中学会融汇贯通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将来在金融、经济和工商管理等岗位上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专业知识模块化

根据专业特点、学生个性特征及其个体强势能力,在专业群的框架平台上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即“平台-模块”课程设置模式。目前,独立院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大多也按照其母体学校一样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和“国际金融”四个模块,以此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显然,这四个模块是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作为分类标准的,这种分别针对不同金融部门、机构进行区别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是较为狭窄的。从金融微观层面上看,微观金融分析除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外,还更多的包含金融市场分析和金融中介分析。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努力适应现代金融的变化需求,跳出现有的设置模块的框框,更多地关注资本市场这一模块的相关课程的建设。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适当开设一些如期货与选择权、抵押放款证券、资产证券化、证券投资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公司融资管理、投资银行管理、不动产投资、不动产估价等课程。

(三)师资队伍多样化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独立学院的公共课、基础课主要借助于母体学校和社会上师资力量,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专业教师队伍上。专业课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另一部分实践性较强或是操作型的课程。根据这一特点,在组建教师队伍时,改变了单纯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的做法,而把重点放到吸纳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专任教师上。保证每个专业有一名有丰富业界经历,又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为专业负责人。同时,通过不断联系,组建兼职教师队伍,这些兼职教师都是行业精英,他们中有经纪人、协会负责人、信用评估公司负责人和分析师、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期货公司的分析师、专业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负责人和分析师、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和分析师等。力求组建“ 一、二、三结构模式”的多样化专业教师队伍。即一个专业有1-2名从业界吸纳过来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专任教师;2-3名来自高校的博、硕士学历的教授、副教授教师;3-4名业内人士为兼职教师。通过建设这样一支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对他们实行不同分工,校内教师主要负责专业理论的讲授,校外兼职教师由金融单位的专业人士组成,为学生开展实务教学和案例教学,参与中高级技术课程的建设,或者举办各种专业讲座,使学生把握最新的金融发展动态与趋势。专业人士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有效补充力量,对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及早树立就业观都起到很大作用。

(四)课堂教学实践化

建设“课堂教学+校外实践”的教学环境,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为学生创造学校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独立学院应多方寻求合作单位,通过签订产、学、研合作教育协议,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校企联合,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战场,以及学校科研和实践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以实现教育教学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效果。这样,致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从平时的实习实训学习中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

参考文献:

[1] 陈 雪. 独立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讨[J].知识经济,2009,(02).

[2]蒋天虹. 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3]吴玉宇. 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学院实验教师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分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第2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 教学改革 地方二本院校

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金融的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金融学专业的人才,目前中国不少大学都开设有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社会整体渐进改革的一环,需要从若干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改革,培养优秀金融人才,为高校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注入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及机构也在扩充和发展,目前地方二本院校的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日益满足不了其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一般主要集中在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课程,诸如经济学基础、宏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以及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应用课程,诸如金融市场学、证券分析等等。由于目前我国的金融学和国外的金融学有着一定的区别,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实际上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今后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也会向国外金融学靠拢,会更加倾向微观方向的研究,诸如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会真正纳入到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而隶属于资产定价和公司财务的知识以及大量的定量分析的工具和技术应该在今后的金融学教育中被广泛的采用,当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会是更大的挑战。

由于学校本身的定位、地域的限制、学生兴趣的不一,目前大部分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知识的能力,希望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在相关金融机构,诸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工作,发挥所长,能有用武之地。但是笔者认为由于目前教育的观念过于现实以及功利化(包括校内校外的原因),不少地方二本院校希望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及能力的打造,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附带学科整体感悟的培养。在教学中,“育人”的核心观念贯彻不够,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核心思想和金融学交叉力度不够,使该专业学生具有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短板。

(二)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手段

目前,不少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辅以一定的实训手段(主要以软件仿真为主),另外还有一定的课外见习机会,诸如去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实习,如某校金融学专业学生大二上学期可到某些商业银行进行为期2周的实习,主要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流程,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实际从事商业银行的某一项难度不大的工作,比如客服。讲授知识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理论,实训和实习主要目的在于实践,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和激励从金融学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的运作和游戏规则,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统筹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的能力。

(三)地方性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的目的

任何的教学,应该以目的为导向,就地方性二本院校,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二是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三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四是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是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六是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二、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

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要求更多的懂得市场运作原理、运作方式和规则的人才,这对金融学专业人才更多的要求是做事,而让市场更加发展和成熟的人才是做学问的人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市场让微观主体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无论是培养做金融事的人才还是做金融学问的人才,都应符合这一趋势。而目前教学内容较为单调、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目的过于短视的现状应该作出相应转变。

(二)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趋势

新时代下,关于人才的培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过。有学者主张“术业有专攻”,有学者主张“宽口径,厚基础”,笔者认为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在社会上能有一席之地,依靠的是不变,即厚重的个人素质、品质和基础知识,也要依靠变,厚重的积淀应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找到个人和社会的某个契合点(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最终实现个人利益、国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完美匹配。

(三)教育国际化接轨的需要

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教育也在不断的国际化,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国外原版教材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大师级教材逐渐成为中国重点大学的主流教材,每年各出版社也会引进许多在美国大学通用的教材,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基础性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二是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大学互相承认学分会更加频繁,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给你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前沿的了解;三是高校教师学术互动和合作会更加频繁,有利于相互学术水平的提高和诞生更高水平的成果;四是跨国界的学术资助规模会更大,有利于高校教师做出更高和更深层级的成果,面对这些趋势,金融学的人才培养应符合这些趋势,动用资源予以保障。

三、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不少地方性二本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授知识为主,辅以一定的实训和实习的手段。笔者认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知识牢固程度不够,学生整体的学科体系的观念不足,二是实验手段的引入力度不够,不能设计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体会和认真思考。在香港的一些大学,金融学专业的仿真实验软件较为丰富,而且和真实的世界互动和融合,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找到运用知识的途径,更可以为将来成为真正的将才打下必要的基础。虽然地方二本院校在诸如硬件、财力方面有所欠缺,但适当的加大这方面的资源保障、寻找和相关机构的新的合作模式,仍然是可行和必要的。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陈旧

不少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材虽能反映一定的学科内容,但不能反映金融学的发展潮流。特别是不少教材相互引用的成分太多,且人性化程度、针对性不足。教学内容往往也是若干年前的内容,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三)教育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不少地方二本院校的教学理念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某些金融机构里面工作的“螺丝钉”,较为功利化和现实。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教学理念应将学生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培养他们完整的人格和情操,从“人”的思想、态度去思考,从“金融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和发展趋势。

四、地方二本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提倡交互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能动性

课堂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一是可以通过讲授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相互讨论,只要是合理的争论,都应是可接受和鼓励的范畴。二是可以设立若干题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查资料,做PPT,上台演讲。三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相关文献,分析该文献的可取之处和局限,认真探讨值得改进的地方,通过互动式教学,使课堂变得更加平等和自由,符合时展的潮流。

(二)教材的选择应符合国际化趋势,兼顾中国国情

一方面,教材的运用应更多的反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应该积极引入国外一流教材,如果受到语言的限制,可考虑运用翻译的版本,然后逐步采用全英文的教育模式,根据实践经验,学生可在三个月内适应全英文的教授模式。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除讲授基础知识外,应反映中国及世界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道德情操。

(三)注重实践教学,多用并用好教学实训软件

课堂教学应动用各种教学资源,注重实验、实训软件的购买和维护。动手能力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实际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一脉相称的,只有实践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融合,才能让学生成为和谐的学习主体,具体操作中,诸如证券分析、当代金融中介等课程积极引入相关教学软件,提升实验实训成绩在最终期末成绩中的比例。还可邀请相关金融机构专家予以演示、讲解,将现实的实战搬到课堂上、搬到实验室。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校应积极和相关兄弟院校、重点高校和国外高校的联系,每年选派金融专业优秀的学生到这些学校交流学习,邀请对方高校的学生到本校交流学习,互相承认学分,一方面可以使优秀学生感受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理念,可取长补短,为将来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促进本校金融学专业不断完善。特别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对于培养学术感悟能力,学习方法的提升,认识学术发展的前沿都十分有利。课堂教学的改变是渐进的,但是改革的累积效应和放大效应却是可观的,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动手能力强的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锐.新时期我国教育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2).

[2]行龙,要英民.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与成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第3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一、从金昌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

金融生态组织结构中国有银行一家独大,其它相关机构和组织很少介入。按照金融学理论,通常一个地区的存款余额可以作为地区金融可利用存量的重要指标,同样货款余额也可以反映该地资金的利用能力。最新的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显示金昌市外银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增幅达48.94%。在金昌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市外银行贷款已经超越本地金融机构贷款规模,成为金昌社会融资的最大来源。整体上看,2011年,金昌市社会融资总量422.08亿元,同比增长28.73%,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根据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及广泛性,中长期贷款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昌金融机构信贷供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程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07—2009年,金昌市中长期贷款供给增长明显,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国家整体稳健货币政策出台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中长期贷款整体增速下降非常厉害。金昌市金融机构信贷显然无法实现有效地供给,以金川集团为首的大型企业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外部地区的银行信贷申请及时补充资金缺口。2011年以来,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主体发展的金川公司由于处于循环经济项目密集建设期初期,继续大量建设资金,为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只能通过债券融资来决解燃眉之急。通过对市内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该市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供给不足。在产业项目规划中,该市共需要建设和科研资金900多亿元,而通过现有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金融供给渠道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这就需要加强金融生态外部调节作用,尤其是社会信用环境和地方行政环境的鼎力支持。

二、金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金融生态问题

首先,通过对近五年来各项贷款余额的统计,金昌市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贷款80%以上的主要是工、农、建、中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比例很小,这不管是对产业的长远规划还是对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来说,都不是好现象;其次,上述四家商业银行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经营对象和稳健的信贷政策,如果他们将资金大量投入到利润相对较高但回收期限较长的循环经济项目,那么,借贷成本和管理费用较高的其他项目就会很少得到资金的支持;最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自成立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实行总分行制,这样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大规模的资金调动只有总行、省级分行才有权利,而市级分行则没有调配、使用的能力,这就使得地方产业资金投入极其不稳定,相对来说,金融支持的路径模式也比较单一。相对东部沿海地区,甘肃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金融机构通过大量授信、放贷来支持金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外,就是当地省市级政府及小部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目前,在国外市场已经运用的非常广泛的债券、股票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在金昌市出现,也只是处于摸索阶段,这种主流的国际市场融资方式,并没有像吸引外资和技术一样得到相关政策支持;与此同时,金昌市目前还存在缺少如信托、租赁、风投、P2P、基金等各种各样的现代金融工具。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资金则以地方省、市级政府财政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这样就算是满足基础的土建等工作,后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从何而来?应该引入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等新的融资模式。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征与金融生态自我调节矛盾突出。循环经济产业其根本与其他产业一样,通过将传统的工业、农业等产业整体升级为新型的产业模式,要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就必须贯穿其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该环节应该包含了所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首先,在资金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商业银行出于盈利性原则,对管理成本较高和相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区别对待;其次,资金供给者面对循环经济产业相对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和科技转化成果风险,出于资金安全性的要求,更偏向于提供中、短期流动性贷款,长期贷款的积极性严重缺乏。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体系是金融生态环境优良标准评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的基础保证。金昌循环经济产业金融支持的方向应更多有的放矢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已经暴露,并逐步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虽然人行金昌市中心支行实施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工程———针对金昌经济开发区,利用企业征信平台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和信息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中小企业其他信用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应该由当地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促进信用体系进一步深化。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机构无法满足本地发展。租赁公司、投资咨询、信托基金、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及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效率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拿到“全牌照”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但金昌市目前的金融中介机构和组织不仅数量少、规模小、服务体系也相对滞后、这就造成了风险识别能力较低的现象。

三、金融生态发展支持金昌市金融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4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信用社;影响;启示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在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历史数据,并创新性地开展金融业务,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并形成新的领域。从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模式相区别,同时较一般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又具有信息较为对称、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领域,能够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的等金融活动。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金融服务对象的普惠化。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往往忽略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城镇贫困人口、小微企业等,虽然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大型商业银行有所区别,但在筛选客户时,也会重点关注客户的经济收入、信用状况等条件,该类群体或因经济收入低、抵押资产匮乏、信用状况欠佳等原因,其金融服务被边缘化,该类群体多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互联网金融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客户交易数据、强大的数据检索与处理能力构建了普惠金融式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P2P,即人人贷等替代传统贷款业务,实现资金供需双方以个人的投融资模式进行金融交易。

2交易信息的相对对称。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个人信用条件的调查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因此造成了资金供需双方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互联网金融凭借交易网络、社交网络等搜集大量的交易数据,从而能够全面得知一个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状况,即互联网的用户聚合和高速传播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3金融服务的去中介化。传统金融服务体系下,由于资金供需双方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需要金融中介参与到金融交易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可凭借互联网的大数据搜集与处理平台,轻松获取交易对手的财力与信用状况,从而实现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的完全自动化,使得直接投、融资成为可靠、安全的投、融资方式。

二、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市场地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时代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农村信用社作为根植广大农村地区的垄断性金融中介机构,信用社长期以来居于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核心地位。然而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互联网金融符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符合金融市场改革的趋势,将得到金融监管当局的肯定与认可。其次,互联网金融符合普惠金融的要求,其发展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同时,互联网金融推出的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如余额宝、现金宝等具有收益率高、流动性强等特点深得投资者的偏爱。再次,互联网金融企业支付业务的发展,使得农村信用社的支付业务处于边缘化。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的支付业务、通融资业务等都与农村信用社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动摇了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

(二)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负债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货币基金等产品分流了传统银行活期存款。首先,以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为例,在推出市场不到一个月内即实现突破百亿元的资金规模,呈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动力。其引发的聚集效应和蝴蝶效应,使得诸如活期宝、现金宝、挖财APP理财和新浪微银行等各类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纷纷上线,形成与农村信用社活期存款的抢夺大战,动摇了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负债业务稳定增长的局面。其次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深得年轻人的认可,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能够实现客户的随时支取的同时,提供较高的收益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产品相对单一的农村信用社冲击力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三)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支付功能边缘化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首先,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家与客户的支付由互联网企业完成,实现了支付的便捷、高效且成本更低,深得广大客户的喜好。其次,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实现客户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全方位的支付方案。这也与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产品少形成鲜明对比。

(四)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科技支撑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也是金融创新的过程。农村信用社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有赖于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金融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金融服务的便利化程度,影响到客户对金融机构机构、对服务渠道的选择。在互联网金融广泛发展的今天,各家银行也相继推出不同的存款产品设计类型和相关服务举措,以期在与互联网金融PK中,赢得市场主动,相比大银行,农村信用社这样的小银行在存款产品设计和差别化定价等金融创新的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和方便的结算渠道,这就应加大农村信用社科技建设投入。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信用社的应对之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对农村信用社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蕴含前所未有的市场前景。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秩序进行洗牌,农村信用社应牢固把握这一时机,一方面继续深耕市场,保持原有客户群的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业务创新,探索性地开展金融电商业务员,综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一)深耕市场,细分客户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必须准确进行客户市场定位和结构调整。农商行在规模、产品、实力、人才、科技以及经验等诸多方面存在弱势,应尽量避开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大中型银行的正面交锋,实施错位竞争策略。农村信用社应发挥自身决策链短,立足县域的优势,深耕现有客户群,发挥自身特色,坚定小微企业和“三农”客户的市场定位,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客户群,优化对这一目标客户群体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的黏性,把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切入到客户的各种生活场景中。

(二)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双方利益的互赢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农村信用社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的可能。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信用社应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共同开发打造更加人性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首先,共享客户资源与客户信息。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交易信息,而农村信用社则与社会各行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两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其次,联合打造中小企业融资网络平台。中小企业往往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商积累的大量信用数据,发挥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积极开发新的客户群,提升信用社经营效益。

(三)加速信用社业务创新

重视活期存款管理,提升客户活期存款价值。活期存款作为银行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明显竞争优势,倘若农村信用社固步自封必将失去16万亿的活期存款市场。农村信用社应做好如下工作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一是,打破传统的垄断思维,积极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活期储户的回报率并附加个性化服务,比如推行活期余额理财业务等。二是,加强与业绩优秀、流动性管理好的基金公司合作,为活期储户量身定做活期余额理财产品等,并为活期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信用社通过活期余额理财服务能够极大提高客户的粘性与忠诚度,同时还可以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三是加快业务产品的种类与服务。农村信用社面对的客户对互联网操作简便、交易成本低的产品十分感兴趣,因此,农村信用社应进一步加强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增加更多的业务与服务,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如绿色农产品的在线销售、私人定制农场、社区金融商城等特色服务都是农村信用社可以探索的产品与服务。

(四)开展O2O模式的B2C、B2B供应链金融业务

首先,清醒地认识到在传统行业的O2O以及核心企业参与的B2B供应链金融领域,电商还处于空白阶段。虽然京东、淘宝等电商已处于电商市场的强势地位,然而目前电子商务只是在C2C、B2C领域发展较成熟。因此,农村信用社应把握好机会,建立适合农信社的电商业务模式。其次,开展O2O模式的B2C。该电商业务模式主要为乡村的农户、商户和城乡居民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交易平台,从而全方位解决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的需求。最后,搭建B2B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提供理财、会计等综合金融服务,并获取核心企业的交易数据。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向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支付、结算、资金管理等多样化金融服务。信用社能够通过该金融模式积累大量中小企业客户,形成大量沉淀存款的同时,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风险,降低信用社整体风险水平。

(五)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要求农村信用社在产品设计、数据整理、业务操作以及管理决策等环节具备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成为农信社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农信社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信息处理技术的革新,积极推进数据整合,搭建合理、人性化的客户管理和细分系统。其次,加大力度对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从而将数据优势转化为农信社的竞争优势。最后,加强信息安全的保障。进一步完善信息处理系统和金融信息保密机制。提升金融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金融业务的安全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 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14-16

[2] 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86-88

[3] 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07:47-51

[4] 邱勋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启示[J]新金融,2013,09:50-54

第5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回购

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全球学者对于金融创新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学者认为,创新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其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推动具有无可比拟作用。如果将经济危机的所有责任归因于金融创新,否定金融创新,甚至抵制金融创新,这就等同于因噎废食;相反,如果忽视金融创新的弊端,一味地突破创新,不顾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原则,将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摆在第一位,越过监管机构监管,这种置风险控制、金融监管于不顾,这种方式的金融创新终将成为脱缰的野马,严重时可能造成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所以说,适度金融创新对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

1 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

技术层面的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交易手段创新。中国银行业自2005年全力发展电子银行起,网上交易和电话交易这两种交易手段在我国金融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加之移动运营商的业务不断发展,手机普及将交易转向网上交易。第二、金融业务拓展。目前金融各个相关部门经营结构逐步实现战略性转移,原有的盈利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地位上升,成为衡量金融企业金融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第三、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上兴起的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交易量突飞猛进,改变了只有股票、基金、保险、银行产品的模式,这些诸多新兴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这种繁荣发展的景象背后是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支撑并应用在金融业务中。第四、发展模式的创新。金融混业经营已成共识,以现代科技为依托,诸多金融机构之间能够更好实现合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同样能够为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的带来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它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的模拟以及计算进一步简化,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和产品,为投资者降低自身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可能。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像跨市场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都是依托日渐成熟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的创新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电子汇兑业务的交易、支付和结算实现全天候,各地区自由进行,能够弹指间实现资金在全国的交易和转移。金融机构、金融组织的创新同样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例如网络银行取消了原有的营业大厅,票据也取消,只需一个特定的网址即可。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水平大大提升,使得金融机构不仅能够将业务方向向综合经营转变,还为为其全球扩张助力。

2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业技术创新

金融业技术创新是指随着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发展,金融交易在相应的交易手段、交易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变革,来提高相应交易效率并且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技术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关键。金融制度与交易工具因科技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它们产生巨大影响。毫不夸张的说,传统金融资源分配模式和现代金融发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金融业技术创新。

今天,金融创新的一大创举当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对金融行业而言,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应用性问题,而且整个金融领域在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具体的业务流程也随之改变。可以看到业务部门更加注重与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信息技术深深的融入到了金融业务领域。如此以来极大提升了新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方面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技术投资的回报。

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在资金融通和支付领域,还有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带来巨大便利。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务的新兴模式。尽管它是新兴的,但是目前还是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和一些非金融机构所组成。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在这个新兴的领域相结合。传统金融机构部分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业务的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和电商化选择,还有理财类应用软件等。非金融机构主要包含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性质业务的一些电商企业、利用众筹进行的网络投资的平台、P2P模式的网贷等平台。

现在的金融行业发展较快,在互联网加的引导下,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已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前的平安集团有很多理财产品,现在最新的是普惠金融;刘强东在京东的京东白条,金宝宝贝;还有各种手机客户端如分期乐;借贷宝;百金贷等等。

在手机和电脑的流量和速度不断更新的时候,也是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的时候,金融行业抓住了这一点,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加上服务的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帮助消费者给予热切的帮助,让消费者在投资和贷款方面既能得到好处,还能节省时间的地域方面的成本,不必亲自去各个金融和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和咨询就能对如何理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创新符合了现在的发展。每一年都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相关软件投入市场,但是每年也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被市场淘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广泛的融资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 基于东莞证券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实例

现在大企业在看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后,很多一部分都在着手进行金融投资贷款理财之类公司的创建。办理这种互联网金融,只需要通过APP就能知道相关企业的情况,能了解其推出的是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从而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进行投资或贷款来理财,人们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也越来越高了。平安就是一个稳定的平台,其他的小型公司如百金贷,宜人贷等,都是一些利息高但是风险大的理财产品。

本人在东莞证券公司工作多年,对其中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的了,如天添金,这个产品是用来报价回购的,通过债券公司的债券为质押物,在网络平台式出示这些质押物的标的,吸引客户来购买标的理财模式,并让其他的客户再来收购之前标的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债券质押,但是这些在进行之前都要到有关部门特别是证监会通过并开出无异议涵。

不管是购买证券还是其他的理财产品,都需要进行名的开户和认证,另外一些理财产品还要有一些入门的资金或者有关的权利限制,并且和公司签订相关的协议。在前一段时间,办理这些手续还需要到指定的营业厅进行办理,排队时很急人的一件事。现在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影响,在手机或电脑就可直接操作。

购买产品,就可在网上直接进行,如图1: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的介绍了现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方式和应用。现在金融行业也需要加强创新,以前的基本上都是在线下办理相关业务,现在要结合线上,线下,投资,贷款,融资等这样的思路和实际情况来开发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才能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金融产品天添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增加线上服务,给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所以,进行金融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君,李一玮,赵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 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7(1):168-170

[2]李文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MOA理论视角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2):42-46

[3]周厚元.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谈我国金融创新监管[J].中国经贸,2016(17):174-175

[4]李文峰,LIWen-feng.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基因与金融创新检验――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反思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60-64

[5]陆岷峰,吴建平.科学把握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边界选择――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激励相容关系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5):1-8

[6]陆岷峰,吴建平.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关系新特点下的监督政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6(7):9-16

第6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 键 词:金融工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4-0050-02

金融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金融前沿学科。它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交叉学科,其核心问题是金融风险的规避和金融产品的定价。近年来,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了金融工程课程。如何使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知识一直是文科类大专院校金融专业教学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建构主义是建立在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关于如何学习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经验和反思经验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遇到新问题并要让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协调时,就必须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然就要放弃对新问题的研究。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专家”型的知识灌输者,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探究性学习工具,促使学生形成和检验观点并得出结论,学会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汇集和传递知识。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而不是机械地从教师或课本上接受知识。建构主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质疑、探究和评价。

一、金融工程课程的几大难点

金融工程课程涵盖的学科较多,因此对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来说,其难点各不相同。对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来说,理解课程中相关的数学定义及其推导较为容易,但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很难找到合适的实际金融问题的情况,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多以理科或工科课程为主,而对于我国的金融现状及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入导致的。而对于文科学生特别是金融学专业的文科生而言,他们并不缺乏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现状的认识和思索,但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对公式和数据有潜在的畏难和排斥情绪,因此在学习金融工程课程时没有足够的信心。一般说来,学习该课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式的推导。金融工程学研究的对象是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而了解衍生金融产品的基础是对其进行定价,在定价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需要用到微积分、概率论及随机过程学知识。另外一类公式如put-call平价公式,其证明虽然没有复杂的推导,但需要用数学符号将投资组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在这类章节的授课中,文科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对公式推导和理解的兴趣,认为学习过程枯燥无味。

2.案例的理解。金融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案例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首先由于绝大多数教科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选择的案例基本上都出自成熟资本市场,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案例的覆盖面较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例如,在介绍金融工程的主要功能时需要讲解金融创新案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理解需要熟悉那些被广泛使用的工具。具体说来,公司金融领域需要用到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工具,风险管理领域则需要很好地了解金融衍生工具,而财务计划方面则更需要掌握各种零售层次的金融产品。

3.与实际的结合。尽管在了解中国金融现状方面,文科生特别是金融专业学生明显比理科学生具有优势,但是由于金融工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金融产品在我国尚未出现,因此学生的最大困惑在于以后能否用得上所学知识。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期权的理解,尽管我国资本市场上有权证和可转债等类似产品,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期权产品可供交易,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此外由于金融工程课程中假设较多,而有些基本假设例如允许卖空假设在我国尚未实施,致使学生寻找不到在我国可供比较的平台,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金融工程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采用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效果不明显,而建构主义模式所主张的五条课堂原则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这些难点。一是提出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的问题;二是围绕基本概念组织学习;三是从学生的观点洞察其推理;四是根据学生的假设和进展调整课程;五是在教学情境中评定学生的学习。以上课堂原则在金融工程本科教学应用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发现探索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就各种已有材料提出问题和假设。金融工程的枯燥推导过程往往会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简单传授,学生的兴趣不会有明显提高。若在传授过程中不断提出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公式的来源。例如在期权的定价中,可以暂时避开对于股票价格随机性等复杂的数学假设,而是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网站上下载有关期权价格的网页,这样可以有目的的对学生提出期权价格是如何得来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各种新问题。

2.概念介绍阶段。在本阶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创造假设和设计实验,学生在该阶段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第一阶段已经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类案例,假设学生是案例中的某个当事人,让学生就某个决策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金融工程著名的案例较多,海外的如亚洲金融风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失误以及德国金属公司石油期货套期保值亏损,国内的则有著名的“327”国债期货风波和中航油事件等都可以选作分析的对象。在对各类案例的解读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金融工程基本概念的含义,更能让他们了解金融工程的各种金融工具在现实中的应用。

3.概念应用阶段。本阶段学生必须学会应用概念解决新问题,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对于学习金融工程的学生来说,如何将所学付诸实践一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学生对该课程能够应用多少于中国金融市场上抱有怀疑的态度。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前瞻意识,同时借助我国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但尚未发展成熟的权证和可转债等衍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同时教师还应介绍金融工程在其他领域的巨大作用,例如投资决策、住房抵押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新产品的定价和风险规避等,均是金融工程知识的应用。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使学生坚信,我国的金融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学好金融工程这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将来的金融市场发展中会有广泛的用途。

三、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

实践表明,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初步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对金融工程课程由拒绝到乐于接受,有些学生甚至非常偏爱该课程,课余时间也主动收集和分析各类案例。但是由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使得该模式的推广有一定的困难,具体说来,在其应用的持续性方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面临以下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放弃“专家”的角色而成为一个促进者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金融工程的历史、现状以及其最新进展,教师必须不断寻求疑问,并成为学生的提问者。同时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已经学会了什么。为了取得建构主义模式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的教师之间必须进行研究和讨论。另外在学生讨论和提问时,教师对教室里的吵闹程度需要有心理准备。

2.学生角色的转变。金融工程重在实践,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拓展很重要。他们期望得到每个公式的多种解法,理解在金融工程应用中的灵活性,即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策略是可以接受的,这是他们学习和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提出自己的假设,以此来展现他们已经获取的知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用来检验各自的知识。在评定自己的知识和学习效率方面,教师不再是主要的评价者,学生也从被动接受评定转换为积极主动评价自己和同学的角色。

3.教学管理部门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自己的秩序和结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较大区别,一个随意的观察者往往注意不到。来自教师的上级管理机构在考察建构主义教学课堂时,应该对这种课堂进行持续的观察和分析。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关系应从控制和监督转向指导和支持。现有的评定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常常是基于标准化测试,而建构主义要求重新考虑评估和区分等级的程序。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该给予认同。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对教师通过提问提示学生学习的程度、教师指导而不是指令学生学习的程度、建构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活动的整合程度、课堂设计考虑学生兴趣的程度、课堂教学中动态发展的程度、课堂中应用主要资源的程度以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虽然在现阶段金融工程教学中,由于评判标准较难确立,完全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困难,但是该课程的性质必然将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各种新的教学模式转变,建构主义模式作为有效的模式在课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梅,张俐蓉编译.多元智能、合作学习和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育中的运用[J].科技教育情报资料,2004,(5).

第7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性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大学的主要群体,其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区别于重点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教学型的地方性高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地方和行业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邵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传统数学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制定和实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状分析

邵阳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初的专业定位是为邵阳地区乃至湖南省中小学的基础数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然而,随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日渐饱和与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初等教育学生生源减少,师范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落后,教育思维单一,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只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2.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快的创新型和技能型的应用人才.

2.2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一个主体、两个辅助、三个方向、四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数学类专业课程为主体,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智能优化方法为两个辅助,分为数学教育、金融数学和考研深造三个培养方向,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定位和社会需求,对课程体系构建了“四个平台,四个模块”,四个平台是通识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四个模块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其中实践教育平台通过校内实验室和中小学校、企业、政府部门等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两个课程模块涵盖教育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分三个培养方向,数学教育方向开设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史、竞赛数学、中学数学课件制作等课程,金融数学方向开设运筹学、数学模型、最优化方法、金融学、保险精算等课程,考研深造方向开设泛函分析、拓扑学、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等课程;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开设MATLAB语言及其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通讯与网络、人工智能等课程.

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方面,灵活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及时把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构建案例教学体系,实行案例分析、建模、优化求解的案例教学模式,结合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准备课件、案例库、试题库等网络资源,开展网络互动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2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贯穿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布置与建模有关的课程小论文,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加入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次成立数学建模协会,定期进行培训和课外辅导答疑,将往届的数学建模竞赛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最后是加强硬件建设,近年来,在学院的支持下,本专业配置了一个拥有120台电脑的专用机房,为师生上机训练和数学建模比赛提供了极大便利.

3.3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师范技能培训.

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数学建模竞赛、教师技能比武、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育见习、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包括邵阳市四中、六中、十中、十一中等学校在内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及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在内的毕业实习基地.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变单一的集中实习为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系列实习,具体安排如表一.

3.4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引导论文选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把两道关:选题关、开题关.加强毕业论文题目的应用型,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应用型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使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科研的方向更明确;鼓励学生选择数学建模方向的题目或者将毕业论文和实习、社会实践等相结合.

4.结语

地方高校数学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这样有利于培养适应地方和行业人才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燕,国忠金,孙利.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泰山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29(6):12-15.

第8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金融;产业结构;政策;结合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 金融以及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而国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指导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进行,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这一系列对其进行调整的政策就是产业政策。我国在21世纪以前并未对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待,进入新世纪以后越发的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始对其进行调整,并将此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总任务的核心内容,加强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工作力度,深刻的认识到一个良好的产业结构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经济长时间保持生机活力。目前我国将发展的以及调整的重点放在了生物技术以及高端的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的生产创新上,将这些在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具有广大前景和生机活力的产业作为我国在未来进行发展的基础性战略产业。事实上,我国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对上述的重点行业以及领域进行针对性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实现工作做出了铺垫。

金融实质上是一种配置资金的机制,因此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上起着支持作用,这也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体和整体决定的,产业政策必定会与金融政策相互的交融影响。而产业升级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系统的产业发展以及培育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等一系列的因素进行支撑,而作为调整资金配置的金融则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基础机制。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也展现出了其独有的特征,但是无论是在其发展还是升级以及新兴的产业培育上都需要资金的保障,因此金融在产业的发展以及结构升级和调整上都具有着基础功能,是这些内容实现的保障。正确的认识产业结构发展生机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鉴于金融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紧密关系,文章从金融的创新以及发展的角度切入,并将金融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中起到作用的传导机理进行分析,以期望可以给我国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产业政策的结合工作上给予一些有力的参考。

2 传导机理以及路径分析的简述

2.1 金融在对产业进行支持时的机理以及路径的选择

金融对于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工作根据支持主体的区别可以划分成市场性的支持和政策性的支持,选择的主体不同对于产业结构在优化方向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就是金融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持选择的意义,国家在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规划时金融的支持方向就会显现出其在政策的制定等方面的首要意义。

金融的政策支持在产业优化工作的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金融的政策性活动是政府通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手段对金融活动进行的干预,而这种金融的政策性活动在产业的选择活动中直接影响主要就体现在了国家通过政策性的金融机构通过对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质的金融支持影响产业的选择。对于一些刚刚起步的潜力产业,这种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能够对其产生分散产业发展风险的作用。间接地政策性质的金融则是指政府通过对市场的金融活动进行指导和引导,以此影响产业的发展目标选择。这里对于市场金融的影响也是通过相关产业的金融政策的制定进行的,主要的内容有资本市场的准入限制、信贷以及差别利率政策等。

其次,市场化金融支持对产业优化选择的影响。政策性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产业选择,是政策性选择机制,而市场化的金融政策则依据市场机制进行了市场化的选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依照市场规则,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必然获取更多的资本。

2.2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路径

首先,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政策干预,但更离不开市场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活动,因此国家出台一定的产业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必然要通过引导金融发展而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通过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形式实现,其中的作用机理和效率也存在差异。比如,间接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合理化中,其重点在于实现动态的存量转换及增量发展。通过间接金融体系,国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二次配置,对产业进行不同层次的筛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体系。经过类型和比例上的筛选,产业结构才能趋于合理,此时要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群的增量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支持,利用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进行货币创造,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再比如,直接金融也能够支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武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化的目标。

其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内在包含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这是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着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得产业的发展需要由资源推动过渡到创新驱动上去,这离不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状态的转换。金融资源通过初次配置能够实现产业的选择,通过二次配置则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化,通过这两次配置过程,金融支持产业高级化的路径就是在前两次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三次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而实现产业高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两种路径扮演了主要的支持角色。

3 几点结论和思考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大的概念。其整个过程涵盖了从产业选择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到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其中,产业选择能够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合理化,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实现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实现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配置。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结构优化中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对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揭示,并为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研究的意义,能够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及其与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提供参考。从未来研究的方向看,基于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具有理论上的新意,金融学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学的结合将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问题,本研究将为这些课题奠定一定的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5).

第9篇:金融学和金融科技的区别范文

随着我国入世,国内的金融领域特别是传统的商业银行正经受着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些金融领域的变化被很多人称之为“金融创新”。而其真正被广泛认可、引人注目并成为研究对象,则是进入21世纪的事。尽管大家普遍认可金融创新这一概念并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到现在为止,学术界依然没有对金融创新一词形成统一的认识。阿诺德?希尔金(ArnoldHeertje)认为:创新,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的新的发展,金融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1]那么这个定义将其主要是定义为是一种金融工具的创新。大卫?里维林(David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有如下定义: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新的金融市场及提供金融服务方式的发展。[2]此种定义是认为金融创新应至少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金融工具、市场以及服务的创新。还有国内学者基于目前的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认为,正因为金融领域具有很多无形的利润存在,而在当今的金融体制下很难用现有普遍通行的手段获得这种潜在利润,这就势必要在金融领域引发一场全方位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是区别于以往的局部改革,其应当涉及到金融手段方面的改革甚至是金融体制的变革,这些变革统称为金融创新。金融体制创新应当是金融创新中的主导内容也应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基于对前面几种学说的认识来分析,随着对金融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金融创新的概念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变化。笔者认为,金融创新一词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能够促使金融结构迅速转变、并带来实际效果的某种金融工具或者是服务方式,也可以是一种对金融机构本身、对其制度的某一方面进行的创新。归纳之即为“金融创新”是指能够引起金融领域局部性结构变化的新模式、新服务、新工具甚至是新的金融体制。金融创新,是各大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整个金融业发展与变革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情况不容乐观,底子薄、基础差,因此各项制度政策以及法律的规定都应当本着鼓励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而其中最根本的保障就是司法的最后保障,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其能从根本上刺激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并提供法律的保障,进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究其实质,金融创新应当属于金融领域中人们所为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劳动,从而生产出来的智力成果,其具有无形性、技术性和共享性等特点。知识产权所要保护的客体主要是智力成果,这就必然使知识产权在保护金融创新上独具天然优势。而作为法定“私权”的知识产权又当然会多方面、全方位地切实保护金融创新主体。例如,若XX商业银行对其刚研发出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注册了商标,并取得专利后,则其他商业银行则不可以对相类似的金融产品再进行注册,不仅如此,许多其他商业银行因尚未具备研发此种软件的能力,而又迫切需要其功能支持业务,该商业银行因对该创新产品所开发的软件具有著作权,因此其也可以通过许可其他商业银行使用,从而收取许可使用费,进行盈利,已达到实现财产利益的目的。[3]此外,绝大多数的金融创新产品是非常具有被模仿性的,因此,很容易被他人加以利用改造,并使其他竞争主体很快得以学习和掌握,这就使得这些商业银行花费了很多人力财力所创造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先地位很容易就被超越和抢占,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各个金融商业主体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也会在实质上产生不公正的结果。为此,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其予以适度合理的保护,不仅能极大地推动各商业银行的创新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其创新潜能的积极作用,最终将实现金融领域的全面创新,实现创新目的。

二、金融创新的作用

(一)促进我国金融稳定

金融创新对我国商业银行化解风险、保持整体的金融稳定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创新的出现其实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整个金融体系而言,一个符合客观实践需要的金融创新其实就整个金融体系而言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可以在客观上为金融市场和金融主体提供一种风险化解的有效防范机制,而这种机制形成的基础则完全来源于市场的需要。因此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取决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情况。目前就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方式和金融产品的种类来分析,其有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同质性强。这种特点所带来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各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的激烈。因为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其研发和使用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是想类似的,且这种相似度又极高,这就导致了各银行主体要么致力于提高其服务质量以增强其竞争力,要么就只能在价格上采取恶性的不正当竞争以获取竞争优势,而这样的运作模式则必然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营利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这“三性”便准,从而不仅对其自身甚至是对整个金融业都增加了实质性的风险。而这一问题的有限解决从根本上要依赖于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同质性,也可以借助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来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和金融产品档次低、同质性强等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将最终解决我国金融业的整体金融风险过大的防范问题,从而促进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

金融创新的能力有多强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多强的最主要的标准。显然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而言,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金融创新能力的底子薄、后劲不足、质量不高,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我们处于劣势,其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度重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极其必要而又迫在眉睫的,不仅如此从长远来说,我们还应当尽快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入世已多年,国内的金融市场按照约定已经全部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早已悄然进入了国内金融市场。在金融创新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可小觑的,发达国际已经大规模进军国内金融市场,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创新的保护非常到位,也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快就占据了主动并立稳了脚跟。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觉醒,加紧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产品追赶的步法,我们必将被落得越来越远,从而最终失去在竞争中的地缘优势,最终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可能会危及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不仅可以使创新者的投入和付出得到应有的补偿,激励其继续从事创新产品的研发,而且能够保证其研发出的创新产品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竞争优势,在抑制了竞争对手的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进入该领域,从而节约竞争成本。[4]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然而,虽然如上文所述强化知识产权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但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滥用知识产权的保护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损金融自由更为危险的是有可能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因此如何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知识产权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力的保护,掌握好这个度了才能有效激励金融创新,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必须要适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刺激金融创新主体的创新动机,提高创新效率。这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作为最具垄断特性的权利之一的知识产权,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独占与垄断,因此如果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过度保护,则极有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打破现有的金融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有可能会危及到整个金融创新产业的发展进程。这样的负面作用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其会带来“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最终可能会演变为一场突发性危机。传统的经济时代已经过去,与其他领域相似,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金融领域也必将迎来一场特别重大的创造性突破,这就使得知识产权被滥用的可能性更大了。尽管金融制度创新很难受到知识产权法的制约,但像诸如货币制度、银行制度和信用制度等能够促使产生金融泡沫的要素则往往具备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要素。金融创新催生出了货币的虚拟化,这也为产生金融泡沫提供了温床。当今国内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提交部分准备金,这就造成其信用功能具有可创造性。又因为现代货币具有的内在性特征使得货币的供给就颇具膨胀,这就是会产生金融泡沫的外部环境因素。信用工具种类的频繁出新以及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催生和放大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总额,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泡沫。金融泡沫还会因为不确定性以及双方或多方对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等微观原因而发生,致使投资者的行为迥异和异化,进而产生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金融创新本质就是一种风险和不确定,而且这种风险是隐藏的,这也就使得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具有隐蔽的风险性与不确定。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权的特点之一即具有公开性,而这一特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金融创新,使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各金融主体对其所掌握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别。而最先能够利用最新信息的金融主体则往往能够占尽先机。目前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间的金融竞争非常激烈,各主体间都在暗中进行着知识产权大战,这就使得金融主体间的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加剧,投资者的行为异化加剧。另外,各大商业银行的预期目标的不同也会导致其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有所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投资主体的金融投资博弈,这样一来金融资产暴跌暴涨就产生了巨大的金融泡沫。入世以来,新型的金融创新极大的推动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加速了本国资本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最终产生膨胀的金融泡沫。当知识产权强力保护金融创新时,还会引发巨大的实力国际资本进行跨界投资,从而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进行强有力的冲击,进而制造出更大的金融泡沫,以牟取暴利。我国已入世多年,已经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如上文所述,外资银行业已经悄然占据中国金融资本市场,而且其带着大规模的金融创新产品和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试图全面占据我国金融市场,这不仅会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危及到我们的国家金融安全。

四、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保护对策建议

如何能够健全完善我国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目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基础保障就是要建立一种由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专利局)之间的协调监管和控制机制。只有将我国商业银行中产生的金融创新产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由银监会来行使监管权,才能实际起到监督作用,具体应当由银监会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管,与相关知识产权管理立法等部门强化联系,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现实金融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保护道路。不仅如此,日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已全面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金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在欧美国家中商业方法专利中金融创新产品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由于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已经日渐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和接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法律法规也应对适应其发展做相应的法律规定。

(一)完善金融服务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法律体系

就目前境国内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来看,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比较松散,制度也不健全。但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和复杂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借国外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明确职责、强化责任,逐步建立一体化、协同化的涵盖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水平。认真研究密切跟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等法律,有力支撑金融服务产品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5]

(二)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虽然花旗等外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申请的众多商业方法专利并未完全获批,尚未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威胁,诚然,其尚未成气候,但这种逼迫感已经使得国内银行从业人员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也使我们必须意识到,以美国为代表的众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启了商业方法“可专利”的大门,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大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上的重要手段。这就应当极大地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首先,国内商业银行应当尽快树立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目前,由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所产生的创新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由其所衍生出的知识产权也越来越多,在金融竞争领域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也趋于重要,因此,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日趋关注和重视。为了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加强商业银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级领导主管以及普通的银行管理人员和一线的业务人员都应当逐渐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树立保护观念,重视和支持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就应当加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相关培训,使有关管理人员和相关的一线业务人员能够尽快地掌握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常识和相关法律知识,为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侯雪梅.论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J].金融与经济,2009,(6).

〔2〕朱玛.中资银行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3〕陈勇.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问题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5).

〔4〕杜崇东.美国金融专利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