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圆明园设计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圆明园设计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圆明园设计特点

第1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圆明园 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布局 建筑 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让我们再一同去饱览一番。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师引读。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奇珍异宝)

(2)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藏品。

(3)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收藏也十分珍贵。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圆明园吗?

(4)师小结、过渡:圆明园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以说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中国历史的长河,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民族艺术的宝库。可是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圆明园毁灭”部分。

1、(课件出示废墟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然而这的确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啊!是谁毁灭了圆明园,请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句子。

2、生交流,谈体会。(板书:掠 毁 烧)

3、出示课件“”图片。

4、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

(2)、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3)、带着痛惜之情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说得多好啊,在我们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巨龙已经腾飞,祖国正以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世界东方。如“神七”升空、“嫦娥”飞天,卫星探月,国庆阅兵等昭示祖国的强盛、科技的先进、经济的发展。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为了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勇敢奋斗吧!

板书设计

圆明园 的 毁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掠

第2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导入法;教法;学法

一、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简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语言需要简洁、有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已知而且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有效的历史课应该有个精彩的开端。新颖高效的导入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先声夺人,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讨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其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导入法更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根据学者多年的教学感受认为以下几种教学导入法效果最好。

(一)现实与历史的重叠

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都已经久远,学生很难去理解一些历史事实。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上唐朝的政治史时这么导入的。老师开始先问学生“假如我是武则天,你们见了我会怎么样?”。这下可热闹了。有些学生说:“我们应该下跪然后高呼‘万岁’”有些学生说:“您不可能是武则天,因为您没有那么毒辣”。有个女学生回答得让我们都瞠目结舌,她说“不可能的,如果您是武则天那我们就不可能是您的学生,因为中国古代女子是没有进学堂读书的权力”......。五花八门的回答都出来了,同时学生也不再昏昏欲睡了,老师可借学生兴趣正浓时问学生:“你们怎么会了解那么多,其实武则天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你们想了解吗?学生现在可真不是在为学历史而学历史了,他们现在像一个个探宝者,想寻找唐朝时期的历史宝库。然后就顺藤摸瓜把唐朝的政治史讲述了一遍,学生不但没有烦这堂课,反而觉得自己找到了“宝贝”,因为他们了解了武则天。了解了一代女皇的历史。

(二)角色扮演引人入胜

历史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只有想办法把学生带进当时的环境他们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觉得历史是可以感受的。比如在上三国历史时老师鼓励学生踊跃来扮演三国里面的人物。大家可想而知学生都愿意扮演诸葛亮,因为他是智慧、聪明的象征。当然有诸葛亮在周瑜就不吃香了,学生就不大愿意扮演周瑜。而更多人不愿意扮演曹操,因为在学生心中认为曹操是野心勃勃的坏家伙。老师揣摩到学生的心理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点将”,具体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要求学生来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来重朔历史人物。还有一点小插曲就是老师可以把学习历史好的两位女同学叫上来扮演大乔、二乔,这可把别的女同学羡慕的直跺脚,她们私下里一定会好好学历史争取下次也扮个美女。接下来就是表演,那可真是让人捧腹大笑,有学生把历史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但也有学生对历史人物不了解歪曲了历史人物形象。而要还历史人物真面目那就要老师出场了。表演完了之后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表演的角色记住与自己表演角色的相关历史,这样就轻而易举把当堂课的任务布置下去,同时还鼓励他们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在记住自己扮演角色的相关历史的同时也能记住别国的历史。

(三)爱国激情的点燃

在上课铃响后老师可以不急着进教室而是站在教室门口等学生安静下来。学生觉得老师今天的举动有点特别,在他们心中就会犯嘀咕“老师今天怎么了,上课铃响过了也不进教室?”等学生的都安静了老师可读着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进了教室。“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读到这里老师可以问学生知道圆明园吗;见过圆明园的照片吗;现在的圆明园有雨果描写得那么美吗?学生有点好奇地问“圆明园就是残垣断壁,那有那么漂亮?”接下来老师又读雨果的作品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他们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接着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个强盗是谁吗?圆明园又为什么变成现在的残垣断壁了”。还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看“还珠格格”的心理告诉他们历史上真的有“香妃”这个人,皇帝还在圆明园给她修建了“香妃宫”,只是因为那两个强盗把圆明园毁了,所以我们无缘再见“香妃宫”了。这时学生自然就产生疑问会问“那两个强盗是谁呀;他们为什么要毁圆明园;他们又是怎么毁的圆明园?”学生此时脸上已经有了愠色,语气也愤怒了。同时还告诉学生有人愿意出巨资来重建圆明园,但是那是没有必要也是不应该的,因为现在的圆明园就是历史的见证,进而鼓励学生要学好历史,不忘国耻。有了这层铺垫学生自然会学好第二次的历史了。

第3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一、文本解读要多关注言语表达,少纠缠文本内容

潘新和老师针对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阅读课往往专注于文本讲了什么,要么在人文上深挖洞,要么满足于紧张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对文本表达方式,诸如文本语言的特色、谋篇布局、句式标点以及遣词炼字等方面的重视与挖掘的普遍现象,特指出: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这句话虽简短,但含义却很深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敏锐地捕捉到文本表达的“秘妙”,在设计时要依据文本的表达特点,设计出致力于学生“言”“意”兼得的预设程序,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表达方式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我曾经组织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集体备课,就有不少教师说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宏伟,教师应该在课前将各景点的描写文句制成优美的课件,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欣赏、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的行径的痛恨。在课堂上教师对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思路是找出描写圆明园过去辉煌和宏伟――采用各种方式边朗读第三自然段边欣赏优美的课件――引导学生谈圆明园的感受。可想而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是非语文的能力,至于学生口中的“圆明园真大呀”“圆明园要是存在的话,我一定去游览”“修建圆明园的建造师真了不起”……这样的话在美术课、在观看任何风光片后也都会说出 的。

对此,我们进行了二度备课,备课之前,我对这节课中第三自然段的解读以及教学谈了我的看法: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不假,学习这段确实有助于帮助学生感悟圆明园的宏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但是我们所教的是语文课程,必须注意是否彰显了语文课程意识,即是否关注了语文课堂教学要发展儿童的言语智慧,在实践中享受精神生活,提升言语品质等目标。基于此,我详细谈了我对这一自然段的解读:第三自然段虽然罗列了众多景点,但绝不杂乱无章,那就是善于从对立面进行罗列,即建筑风格的大小相间、城乡结合、仿创并举、中西合璧;虽然大量的罗列,但是我们读起来不觉得唆,原因就是使用了不同组别的连词,如“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种特殊的构段方式告诉学生,要将抽象的语文知识极为巧妙地渗透融入到具体的情境和文字中去,促进学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对言语形式妙处的品味,真正把握言语形式的运用规律和技巧,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二、文本解读要聚焦学生的视域,无需彰显教师的精深

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本视域立场是学生,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设“生”处地,换位思考,基于儿童的视角去定夺,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发展需要去权衡取舍,即多考虑教学目标的可达成度以及学生的可接受度。但恰恰相反,在很多公开课上,有不少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教学功力,显示自己的创造性,往往旁征博引,任意深挖,随意解读,使得教学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远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往往是雾里看花,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著名特级教师朱瑛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教《长城》时,问学生:“你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你对长城的感受是什么?”老师似乎不满足于学生所说的“伟大”“气魄雄伟”“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老师也谈了自己读了《长城》的感受,“我还读出了阻隔,长城隔开了中原与塞外,隔开了关内与关外,阻隔了中华文明前进的道路”。之后,老师还引导学生谈为什么修建长城,同时老师也出示了记载清朝康熙皇帝不修建长城的文字资料,大谈特谈不修长城的原因是为了“融合”。

这样的解读,完全出自教师一厢情愿,完全不遵从大家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共识。假如学生对于这种解读不理解,我看未必是坏事;因为一个四年级学生如果接受了关于“阻隔”与“融合”的理解,就会影响对长城体现中国文化魅力、体现中国劳动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认识,那样在孩子们的眼中长城可能就会是阻碍中国前进和发展的“罪证”。面对这样随意的文本解读,我们是否也隐隐约约感受到:正是我们的解读,将那些美好的东西,瞬间在一群十岁光景的孩子面前撕毁,这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因此,当教师深度解读文本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学生现在在哪里?他们将走向哪里?我们如何与学生一起走向那里?切不可苛求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里用一堂课读完本可以用一辈子去读的书,进而丧失读书的兴趣。

三、文本解读要从整体去考虑,不要对文本进行断章取义

文本解读时,面对丰厚而深刻的内容,必须从整体去考虑,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与特点,捕捉文本密妙,在这样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鉴别与取舍、整合与重构,实现问题和结构的优化,而不应对文本进行断章取义。

我听过不少人上《乡下人家》的公开课,也看到不少人写过的教学设计,有不少人将它当成写景的文章来讲或者设计。当我们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文章只有第一、二自然段有写景的成分,后面的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鸡群觅食、鸭群嬉戏、院落晚餐、夜听虫鸣等内容。因此,从整体上审视文章,这篇文章是描写乡下人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生活情趣的生活散文。这样了解了其主要内容并非是描写景的,其主题思想也就不是赞景咏物,那在设计时就不能当作写景的文章来设计。

基于此,我在设计《乡下人家》的教学时,考虑到我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这一现实,确立了以下目标: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风景,了解生活习俗和生活环境,口头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2. 掌握生字新词,积累优美句子,边读书边想象画面;3. 体会拟人句式的表达效果,尝试表达运用;4. 初步感知作者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的叙述方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侧重考虑学习目标的达成策略。下面我以达成“边读书边想画面”这一目标谈谈我的基本策略:出示关键词句,要求学生将每个自然段当作一幅画进行想象并口头描述画面内容:出示乡下身边常见现象的词语,要求学生将六个画面形成一幅完整的大画面进行想象描述;最后体会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说的,什么现象是独特的、迷人的。

第4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简称cai)具有独到的特点——可以使光、声、色、形、动相结合。它能利用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鲜活、热烈、富有新鲜感。这就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运用cai,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体现和保障,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内容的新奇直观,强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如我设计的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图文并茂的功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感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它的三维动画演示功能,为教师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提高了知识的可接受性,达到了领悟文章内在思想的目的。

二、运用cai,加大教学密度

认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从听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方式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同时运用视、听觉方式可接受知识的65%。cai在运用过程中,可以用快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课件《圆明园》知识容量大,可操作性强。根据教学程序,可点击多种内存资料,视听效果会带给学生许多知识,大量的信息帮助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故学生学得也就扎实。所以,合理设计运用cai,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

三、运用cai,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计算机仿真功能,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圆明园》一课中介

转贴于

绍了它宏伟的建筑群,丰富的收藏以及毁灭的过程。由于它现今已成一片废墟。学生难以想象圆明园的壮观。自制多媒体课件,将圆明园的多种景观制作成动画,使学生如临其境,当目睹它成为废墟时,更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运用cai,有助于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

教学中运用cai,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设境悟情,更有助于发挥它整体育人的作用。如利用课件《》导课时,随着肆虐的风雪声,屏幕上出现了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还有艰难行进中的战士,加上教师深情的旁白,使学生对战士产生一种无比崇敬之情。通过这些教学。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生活的确来之不易,需要加倍地去珍惜。这样以情明理。用理育人。充分体现了cai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五、运用cai,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第5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性 营造氛围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师生情绪的调整

首先,教师上课前,就要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无论在课前教师的情绪处于喜怒哀乐何种状态,一旦上课的铃声响起,就要把一切不良的情绪抛到一边,代之以积极、饱满、平和的情绪进入角色,步入语文课堂。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声情并茂的好演员,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调整自己的情绪,借助自己的肢体、面部表情、语言的轻重缓急等,带领学生透过文字进入文本情境,恰如其分地领会文本的主旨内涵和感情。

其次,对学生情绪的调整。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相处时,就要做到尊重学生,努力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因为害怕紧张而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沉闷、拘谨。学生对老师越信任,就会越发想表现自己,越想得到老师的青睐,这样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进而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此外,教师还要管理好课间十分钟,带领学生做适当的活动,避免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以便上课时学生能迅速投入到学习的状态,而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适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品味快乐。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擅长在学生情绪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设置问题情境。如教学《永生的眼睛》,我在课前用课件出示一幅简洁的风景画,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后,我引导:“是啊,多美的画面啊!这么美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是用眼睛看到的。我再引导:“说得真好。我们能看到,盲女孩安静能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么?她是多么想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啊,你们能不能帮她想个办法让她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呢?”这样层层设问,就让学生懂得,对眼角膜的了解不是老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兴致高涨地调动已有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2.多感官浸染。

(1)联想和想象。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自然风光的名篇佳作。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单凭由视觉观察到的文字和画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大脑的想象和联想。比如教学杨万里的《小荷》一诗,我在带领学生品读文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视觉上,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栩栩如生的夏日小荷初露图,感受荷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在嗅觉上,不如让学生深深呼吸,仿佛闻到荷花的清芬;在触觉上,让学生伸出手,仿佛感受到了荷叶的光滑,花瓣的细腻。此时学生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枝头顶蜻蜓的荷花,在清池里摇曳多姿。

(2)多媒体呈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比如: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我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了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我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呈现出来的强大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激动自豪的情绪中,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三、教学节奏的掌控

教师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掌控。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课堂节奏的掌控主要包括教学密度、难度的安排,热场、冷场、突发事件的把握等。

教学密度,要做到疏密有致。教学难度,则要有高有低,知识的呈现要有梯度。要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

在面对热场和冷场时,教师则要处理得当。开场要火热,妙趣横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场宜静,使学生能够沉静下来,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探究。而沉静过后则应该是火热,此时学生们能够将自己思考所得踊跃地表达出来,整个课堂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这样的由热到冷再到热的课堂节奏调控,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6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一、阅读方式的个性化选择——“得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对不同阅读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就某一具体的文本材料同样需要合理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准确、有效地把握文本材料的本质内容和情感内涵,并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形成对学生个体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例如,指导学生掌握“精读”方法,应做到认真细读、品味探究、咬文嚼字、仔细揣摩,并且要结合文本加以联想和想象,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有益于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我在指导学生精读时,更多地留给学生个性化研读的空间,宽泛要求“读好每个字词,抓住每个要点,琢磨每个细节,迁移每种方法”。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时,我让学生按照以上的精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中感悟。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伙伴一起朗读、交流、讨论。这时,只见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阅读,弄清每个字词的意思,归纳出要点和具体细节,想象这首曲所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感悟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书,读出韵味,读中感悟作者笔下那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蕴含于语言文字里边浓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所得,特别是阅读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课一得”甚至“一课多得”。

二、言语形式的个性化感悟——得言

近年来取代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是新的固定化模式,如“初读感知—整体把握—句段细读—感悟内涵—归纳体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感悟内涵,归纳体会”势必成为阅读的主要目标,“得意妄言”成为阅读教学的“新痛”,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瓶颈。离开了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只关注文本材料“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忽略文本材料“怎么写”和“用什么写”,阅读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材料“怎么说”,真正重视言语形式,为“得言”奠定基础。小学生对文本材料言语表达形式的理解与掌握 以读为基础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比较读、换词读、删词读等形式,是感悟语言、培养语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训练形式。如在教学《鲸》时,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几个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鲸隔一段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朗读原文中的这三个句子和分别去掉“主要”“必须”“总是”这三个词的句子,说说意思有什么不同,并谈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正如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所说:“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

三、文本价值的个性化体验——得意

语文课程是多功能的,“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因此,语文教师也不应讳言阅读教学“得意”之目的。但是,“得意”,必须得其本意,绝非挂着“有创意阅读”的幌子,把精美选文随意肢解、曲解。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先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历史背景,这是学生入情的奠基石。在初读课文后,我抓住课文的题目《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纷纷提出题目讲的是“毁灭”,为什么课文中大量的篇幅在讲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学生在质疑中满怀激情地进入自读自悟的个性化阅读状态。此时,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情感引导,保证阅读过程中文本价值的落实。例如,引导细读重点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从理解“不可估量”这个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上下文,体会圆明园文化艺术价值的登峰造极,想象圆明园被毁灭的情境,怎能不激起学生的愤怒之情、爱国之意?再读全文,就有百种滋味、千般感受。“意”在“言”中生,水到渠成。不矫揉造作,不无病,情感真实朴素。

第7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关键词:引领;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9-01

引领学生发现品味语言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要想让语文上出语文味就必须在品析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教学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进行赏析、品味,进而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那究竟怎样才能去引领学生品味语文的语言美?

一、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析

语文数学不是花架子,要扎根于语言文字,那就是要抓住重点词句去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人物描写”一组中,我抓住了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词去体会严监生的心理活动,一个吝啬鬼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既让学生品味了语言,又渗透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美

在阅读教学中,诵读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进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如:我在教学本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通过指名读、引读、对读、带着情感去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去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描写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时用词、用句的优美,进而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到现在的毁灭那种痛惜、愤恨之情。进而激发起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种情感。

三、多发挥联想、想象力

联想、想象力时语言感受的发酵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透过重点词句发挥联想、想象力,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表达美,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更要发挥想象力,这样才会体会诗的诗情画意,学生才能如临其境理解诗词,再把自己的情融进去,这样水到渠成了。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我在教《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三自然时抓住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等词,边读边想象园林昔日造型迥异的建筑,辉煌的景象,进而为我们能拥有这样的独一无二的建筑设计而自豪,带着这种感受、想象去品读,就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美得到延伸。

四、欣赏优美的句子

在我们的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使课文在表达上能生动、传神、亲切,更能把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山中访友》中“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用了一系列的拟人句、比喻句,让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生在欣赏品味这些语言,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

五、在对比推敲中感受语言的美

第8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历史园林在北京的“鲜明特色”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现代园林所起的作用,作为城市的休闲场所、具有生态价值,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等等,这种特色还表现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北京城市的诞生、发展始终与历史园林相伴随,而且历史园林早在几百年之前,已经先于整个城市而登上了国际的舞台,今天在北京迈向现代国际城市行列前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凸显历史园林当年的辉煌,展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园林

见证北京的城市发展

辽南京是北京从地方性城镇蓟州转变为京城之始,随着辽宫殿的建设便出现了皇家园林,占据辽南京子城西南部范围,其中有瑶池、瑶屿、内果园等。相当于这在今北京广安门外大街南侧不远的位置。

金代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南发展,改建成中都,原有辽代园林被包入皇城。皇城西部为西苑,原有的瑶池位于宫城内更名鱼藻池,此外还有浮碧池、杏林、柳庄、鹿园、果园等,其中有瑶光殿、鱼藻殿、临芳殿、琼华阁等。皇城东部,宫城之东有东苑,在辽内果园位置,保存了原有的五凤楼、迎月楼,并增建芳苑,东苑中“楼阁甚多”。皇城西北为北苑,其中除了湖泊、岛屿、溪流等自然风光外,并建有景明宫、枢光殿。

除了中都城内的皇家园林之外,特别要指出的是郊外建有离宫别苑,在城东北郊的一片湖沼地带,于金大定十九年开始建设一处——大宁宫,通过人工造出广阔的太液池,池中筑琼华岛,岛上建广寒殿。其中的太湖石取自宋东京的皇家园林艮岳。在北郊玉泉山建有行宫,作为避暑、行猎之所。此外还有钓鱼台行宫。

元代定都北京始,并未使用金中都,而是选择了金代东北郊的离宫——大宁宫作为新城建设的皇城区域,在太液池周围建设了大内、隆福宫、兴圣宫,三宫鼎立,以此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对琼华岛大加建设,岛上建广寒殿、殿南并列有延和、介福、仁智三殿,四周有方壶、瀛洲、玉红、金露等亭,并专门设有牧人室。琼华岛南设白玉石桥通往南部小岛圆坻,在圆坻上建移天殿。圆坻东西设木桥作为三宫之联系通道。隆福宫之西另建有西御苑。

明代北京虽然在永乐定都之时对于元代都城中三宫鼎立于太液池的宫殿建置有所更改,但大的格局未变,只是将隆福宫和兴圣宫改建成园林,统称西苑,随着原有大内宫殿区向南扩展,改建成紫禁城,太液池向南侧扩建,在南部形成南海,其中部有小岛称南台,形成北海、中海、南海的园林区。太液池周围的建筑有所增加,这种改建并未影响园林占据城市中心的格局。清代则完全继承了这样的格局,同时在西北郊建起了三山五园。

北京的历史园林

是认知城市文化的重要节点

北京城市不同于国际上其他世界城市之点,在于其体现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文化,作为文化古都北京,通过这些历史园林可以清晰地解读到其中的文化与文脉。

金中都虽是少数民族政权所建之城,在南京的基础上扩张,但其规划思想仍是模仿北宋都城的建置,即宫城、皇城、外城的三套城格局,传达了中国千百年间所推崇的儒家伦理文化的思想。但同时也继承了北宋皇家园林艮岳在都城占有重要地位的追求,在宫殿周围修建了多处皇家园林。

元大都没有在金中都的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是选择了金代东北角的离宫作为新城的基础,其原因在于游牧民族统治者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元大都虽然也有保存中国传统都城格局的部分,如城市中有中轴线,并建有太庙、社稷,宫殿区居南,市场居北等,以体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周礼《考工记》所述的规划思想。但逐水草而居的习性使其将宫殿布置在水面周围,大都的规划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此中国都城冲出了“考工记”的模式,居于城市中心的宫殿,也可与园林相结合了。以“中”为尊并非周围只有“九经九纬”排列着的街道,这是继宋代打破里坊制模式之后的有一次城市革命,园林进入的城市的中心区。

明代调整元都城,改变了三宫围绕太液池建宫殿的格局,只建一处紫禁城,加强城市中轴线是对汉族儒家文化传统的回归,太液池相对宫殿而言处于次要地位。

清代不满足仅有太液池一区的园林,在西北郊大规模兴建皇家园林,是满族骑射文化的体现;这批园林中出现骑射民族涉猎比赛的景区,随着政权的巩固,统治者接收汉文化的程度加深,对农业文明的重视,园林建设也更加汉化,园中出现了“耕织”类观稼验农景区,田圃、村舍充当园中景观,同时还有“读书”类的书院书斋景区,藏书楼、书屋、书室随处可见。这些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写照。

进一步发掘

每一座历史园林缺失的景观

目前的历史园林,经过漫长的历史,有相当多的园林历史特点已经淡化,特别是在近代,历史园林遭受了重大的破坏,伤痕犹在,它们现在虽然已经作为文物保护单位,起着见证历史的作用,不可任意抹掉这些伤痕。但是老百姓说这些历史园林“有说头、没看头”,面对一片片草地、树林,不知所本。例如圆明园当年有上百景,仅仅从这些植被中看不到它原有的文化特色,对于这一类园林尽管被命名为“考古遗址公园”、“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价很高,但毕竟不能满足公众的渴望,近年我们通过对圆明园的研究,对于再现这座历史园林多样景观,认识其深层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以时间为线索认知历史园林当年景观的变迁

历史园林本身经过几百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使用者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演进、世俗审美情趣的变化,园林也在变化,但这些变化往往大家了解不多,例如圆明园中一般多从乾隆九年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中认识这座园林,而这仅仅是乾隆九年的事,实际的园林景观在不断地变化,有的景区从史料上甚至可以看出3-4次的改建。其中有的变化出于天灾,有的变化则是不同帝王审美意趣所致。例如其中的寝居建筑群九洲清晏,重大变化有以下几次,一是乾隆九年的状况,随之在道光十一年,寝宫区已经被改建,改掉了乾隆时期的怡情书史、乐安合,构成的院落,建起了一座三卷勾连搭的大建筑慎德堂。在道光十七年九洲清晏失火,中路被毁,重建后的建筑面貌产生了变化,这里与两侧院落之间原有的空廊被改成了围墙,同时把九洲清晏殿从七间北出三间抱厦带周围廊的歇山顶建筑,缩小成五间一字形前后廊的建筑,奉三无私殿的东西两侧也收缩了一间。咸丰五年再次改建九洲清晏殿,重新添加北抱厦。

有的园林不仅建筑有变化,山水景观也有变化,例如圆明园坐石临流中流碑亭的供水溪流,原来为山石明沟平地缓流,乾隆四十几年随着流碑亭该外八角亭明沟改成暗沟,从北部土山洞口流出。

园林植物随着建筑的变更也有所改变。

对于这些变化在每座历史园林中都是存在的,不仅应当对这种景观的变化进行研究,而且应当展示出来,以此来表达每座园林的历史。

2、面对残毁的历史园林,依据档案、史料揭示其鲜为人知的景观形象

北京的皇家园林当年只有帝王及其亲眷可以使用,偶有皇亲国戚、大臣、使节允许进入,圆明园作为特例,曾有外国传教士、画家在其中作画,因此对于园中的景物,外国传教士有过描写,并在欧洲引起轰动。例如王致诚神父曾称圆明园是“人世间之天堂”、“神仙宫阙”。1752年在英国出版了《中国第一园林特写》。是什么景观如此令他们感动?现在传世的有当时中国画家的“某某园几十景”,除此之外的景观则鲜为人知。中国的文献记载多偏于笼统,今天,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档案、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再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景观,例如在乾隆为自己修建的归政娱老之所长春园,其中的寝居建筑群含经堂、淳化轩,全部采用彩色琉璃瓦建造,而且有多种颜色。这使我联想起圆明园中乾隆所建的方壶胜境,建成后乾隆曾说:“即境即仙,自在我室,何事远求,此方壶所为寓名也。”把这里看成是仙境,“却笑秦皇求海上,仙壶原即在人间”。长春园的这组建筑竟然超过圆明园的朝寝建筑、正大光明、九洲清晏的规格,在朝寝类空间中,其华丽程度远在三山五园中的其他几座园林之上。这不但反映了乾隆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同时也是使欧洲人感动之缘由吧。今天再现这样的景观,可以说明北京历史上值得国人骄傲的园林场景,说明在国际造园行列中,二百多年前中国园林早已站在“世界级别”的舞台之上。

然而北京目前的几十处历史园林,其中许多代表着北京历史文化辉煌的重要建筑已经被毁或残缺不全,处处都有缺失的景观,有的甚至把历史园林最重要的、有特点的遗迹全部抹掉,而在其上建造现代建筑,例如香山饭店就是占用香山静宜园中宫遗址修建的。就连最著名的世界遗产颐和园,目前的面貌也未能显现其最辉煌时期的状况,其中后山、前湖都有多处被破坏的景点,依然是遗址,致使普通民众感到不容易认知,无法感受历史盛况。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虚拟再现

北京历史园林昔日的辉煌

采用计算机制作3维模型,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虚拟漫游北京历史园林,体味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布局与西方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不是采用一条轴线贯穿到底的方式,大建筑、大水池、雕塑、花木等景物一览无余。而是“虽由人作,巧自天成。”在自然山水之间点染着一组组建筑群,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对此曾经令域外人士耳目一新,例如1767年蒋友仁神父给巴比翁的信中所描述了圆明园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一个景,它的美丽打动你,使你迷醉,而走过几百步之后,又有新的景在你眼前呈现,又引起你新的赞赏。”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称:“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1775年度切斯那出版了一本《论花园构成》说,1757年钱伯斯先生所介绍的……中国人关于花园布局的观念,在英国和法国造成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时的英国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园林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确实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应当大书特书的一笔。

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展示历史园林,绝非社会上一些浅显的观点——“复建”所能解决的。由于文化遗产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其曾经被毁的信息也不可任意消除,复建更是不合宜的。另外景观如何复建,也存在问题,例如前述的圆明园的一处景观可以有3-4种模样,按哪个时代去复建?上下天光一景,除了人们熟知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样子之外,在道光年间其主要殿宇已改成了九开间,更名涵月楼、烟雨楼,并曾在此演戏、赏月,后部的附属建筑也发生了变化,咸丰年间又加盖了天棚。这些变化并非人人皆知,其图样档案以至曾被有的学者望文生义地以为是避暑山庄的烟雨楼。

第9篇:圆明园设计特点范文

一、活动激情,激发孩子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所以动之以“情”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情”在品德课堂上主要体现教学过程的情感化,即开课时以情激趣,明理时以情激情,最终实现情于心出。首先,教师正确把握教材,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情境,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激起情感的共鸣。教师精彩的导入是必备条件。方法较多,如:联系生活,巧设悬念;讲精彩故事;画一幅漫画;用表演游戏的方式导入等,用时不多,却形成了先声夺人之势,如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和配音解说,先展示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不计其数的稀有珍宝,然后放映圆明园被烧的过程,这样,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起学生“毋忘国耻,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欲望。又如教学《专心致志》一课,可做“一只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四条腿,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十二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说错的下台,直到最后一个。让他说说为什么能坚持到最后的感受。通过游戏,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到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其次,在明理时,让学生体验情感的变化是关键。这里的“情”可含两个内容,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情境”,二是教师自己的“情感”。这两个“情”。灵活运用必将推动学生情感的体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为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某种道德情感,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并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如录像、投影图片、录制音乐、出示实物等,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营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氛围,有效缩短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距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学习《关心父母》这一课,有这么一段录音:一位母亲忧伤地说:“我的儿子学习认真,也听我们的话,但很少和我们交谈,我总觉得我们之间好像缺少点什么,有一次・……”从这一段录音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听了母亲伤感而动情的话语时,感受到妈妈也需要儿子的爱,意识到父母不仅需要一个功课认真的儿子,更需要一个懂得关心父母的儿子。学生还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妈妈,自己与父母平时相处的情境,一方面回忆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爱,另一方面设想如果自己是录音中的儿子应怎么去关心、理解父母。又如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时,播放一段因在马路上玩耍而造成悲剧的影像资料。在形象、直观、生动的演示讲解中,学生身临其境,主动置身到“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考中,将教材中的“理”内化成自身的体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语言精练,动作形象,富有感染力,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价值,这在当今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尤为重要。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的心情比较紧张,教师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大些,错了我们帮你改……”千万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要“一棍子打死”“一口回绝”,以此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同时,学生因受到尊重而乐意与大家进行情感的交流,增强自信,最终达到情于心出的目的。

可见“情”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诱发创新精神的铺路石,“情”贯穿着整个课堂,从情感体验入手,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二、以情明理,内化孩子的体验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呆板枯燥的解说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去理解、消化、巩固道德认识,才可能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怎样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明理过程就成了品德与社会课的灵魂。

“学起于思,恩源于疑。”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是起点。“思”即放飞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活跃起来。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思考才能创新。教师是创设情境的导演,不要自己说了算,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如一位教师教学《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时,在导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五千年前的今天和现在相比,什么时候更热?”许多学生回答“不知道”。但有一位学生主动地站起来明确地肯定“现在热”,并摆出一连串的理由,诸如人口密集、生态失衡、二氧化碳增多、大气污染等。这位教师当即鼓励:“你太了不起了,竞能回答竺可桢爷爷才能回答的问题!”然后把学生带入“学习竺可桢爷爷,勇攀科学高峰”的氛围中。教师因势利导,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通过学生的自学,教师引导:“那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竺爷爷为什么在病危时还要坚持写科学日记?”“他一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目的是什么?”“他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的?”经过质疑问难,学生对本课的道德观点更加明确。

又如我在教学《劳动成果要珍惜》一课,我课前拍摄了学生在食堂就餐浪费的照片,做成课件展示在课堂上,然后让学生齐背《悯农》,再组织小组交流,谈感想。最后,学生一致表示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这堂课之后,老师们都反映在食堂里学生浪费的现象几乎没有了,这就是现实生活实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理了。

众所周知,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接受道德观点必须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践,所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急于求成,一提出问题,随意点几个学生回答就出示准确答案,或把学生的思维硬往自己的答案上套,表面上看问题是解决了,实际上,学生并未通过自己的思考把道理内化成真切的体验,一节课收获甚少。故此,教学要灵活,形式要多样,学生是主体,学习的主动权最终还得学生自己掌握。

“思”是学生明理之始,“疑”是学生明理之本,也是其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创新思维的前提,内化道德情感也就成了思想品德课堂的主环节。

三、 思辨解疑,训练孩子的思维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具有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这种好表现的心理特征,是教师巧于启发他们多疑的关键。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德观点,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达到明理的目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辩”。如我在教学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在最后一节课,我就根据网络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提出: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进行了辩论。

设计:(正方): 圆明园应该重建

如正方学生一致认为:圆明园应该重建,但不是完全复原,而是小规模的复原。这既复原了历史,又经济划算,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我们认为向前看并不等于将过去历史全部抹掉、削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也可以在重建后的合适之处保留一些瓦砾残垣,供后人凭吊。我们更重要的是向前看,消除落后和野蛮。同时,它还可以作为旅游胜地, 因为他拥有风景的独特性和鉴赏的价值。

(反方): 圆明园不该重建

如反方学生一致认为:圆明园不该重建。理由是这是见证历史的证据,只有看着这堆破烂才能想起国耻,重建就失去了它所拥有的价值了,所以我们这一代必须谨记教训。学生们这次讨论思辨,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在探究和思辩中也享受了些许成就感,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敢于探索的勇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集体讨论交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他们在真诚的协作和评议中取长补短;在激烈的探索、争论和交流里得到灵感,提高创造意识。当然,怎样让学生真正议论起来,还要讲究时机。我认为在教学明理、突破重难点时,或进行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行为指导时,较适宜让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可以手脑并用,在评议中发现最佳答案和思路,让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

一方面,教师放下架子,肯定学生。学生一有错,就生硬地打断,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扑灭学生创新的火花。另一方面,教师应不要一味地“求同”的做法,注重“求异”的方式,教师要及时疏导和纳总结,进一步规范学生的道德认识。“疑”之火实现了品德引导学生明白事理的目的,有效地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四、 实践导行,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最后重要环节,即如何指导学生行为的问题。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在“导航”上给教师提供了很多点子,如每一课中的“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做一做”等实践性较强的练习上,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形成,绝不是简单的事,品德与社会课只是给了学生一个发展的方向。让学生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教育者把眼光投于课外和实践。教师要合理安排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教学《尊敬老人》一课后,要求学生到敬老院去看看老人,为他们唱歌、讲故事、打扫卫生和谈心。班组还开展孝心活动,送温暖给长辈和老人,如给爸爸妈妈泡杯热茶,给爷爷奶奶剪指甲、梳头、换衣等。此类活动锻炼了学生各项能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