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与经济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 可持续发展 问题 途径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房地产产业也进步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特别是近些年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子孙后的重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而的含义:一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产品的消费需求,不对后代人的消费需求能力造成损害。包括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建材资源等利用的可持续性。二是要保持房地产产业自身的发展进步,实现房地产经济与人口、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基础上,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房地产建筑的规划形态、环境效益、住宅功能、人文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近几年,房地产话题已成为各种媒体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房地产经济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房地产经济出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矛盾的出现,会逐步得到完善,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未来支柱性、基础性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产业飞速发展,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就业增长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一直是广大人民所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高就业的局面,相反,就业问题日趋严重,中国的失业问题已成为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房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很大,同时,房地产业对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就业增长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房地产消费带动生活消费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住房问题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关心的问题,房地产消费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住房消费,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对我国大多数人来说住房消费是其一生最重要的一笔消费。因此房地产业的增长不仅可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拉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此外,房产业的最终产品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房屋能为商业、餐饮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房屋买卖中介业等行业提供发展场所和前提。如果房地产业不景气,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房地产业的发展拉动其他行业部门的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产业,本身的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还推动了与它有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与国民经济中许多行业紧密相关。它与建材、冶金、机械、设备、五金、玻璃、陶瓷等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行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对这些部门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无序发展,规划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长期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偏重粗放发展,主要依靠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过度消耗为代价实现经济效率的增长,房地产开发者不重视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二)房产结构性失衡,房屋空置率高。目前,全国大中城市空置房面积正在大幅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过去在房地产暴利驱使下,许多企业一窝蜂地投入到房地产开发行列,使住房建筑面积出现严重集中过剩,市场供求暂时失衡。二是住房价格与百姓收入差距太大,虽然有需求,但由于价格太高,许多购房者望房兴叹,放弃购买,造成需求大量减少,使得空置面积大量出现。
四、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房地产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房地产发展开与人口发展、环境发展、生态资源的关系。因此,在项目开发前应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地产开发时也要注意对周围生态和文化环境的保护,房屋的风格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绿色建筑的开发,节约资源,注重绿化,为人们营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
目前房地产市场问题突出,这要求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既防止垄断,又防止过度竞争;既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又有效地防止其盲目性,以确保房地产市场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序运行。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土地等资源使用的管理和审查,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建立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健全住房金融机构,丰富住房金融工具,完善住房金融市场。调整房地产贷款结构,增加消费贷款比重,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增加房地产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李志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市经济;结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 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 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 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 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 ――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4] 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与现实,2003,(4).
关键词:北京市;投入产出表;产业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份,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业的发展,应及时调整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以适应经济的发展。正确选择和建设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经济成长中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在经济增长的任何阶段,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飞速发展都是经济向前飞跃的决定性因素。可见,对产业关联度分析的重要性,本文通过产业关联度相关指标分析北京市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并确定北京市的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从而为明确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供依据。
一、理论综述
产业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方法是投入产出法。从历史上看,产业关联理论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的著名“经济表”和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就已经包含了把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的思想萌芽。莱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更为深入地触及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20世纪二十年代初,前苏联中央统计局已经编制了社会产品棋盘式平衡表。1936年俄裔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研制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与方法,研制更为完善的投入产出表。二次世界大战后,投入产出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去。里昂惕夫作为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人们将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成为多种学科领域不可缺少的分析模型。
二、产业关联度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
产业关联度分析基本工具是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若经济体分为n个产业部门,Xi表示第i个产业的总产出,xij表示第j个产业生产必须使用i产业产品作为中间投入的需求,Yi为经济体系对第i个产业的最终需求,最终需求大致分为三部分,即消费部分、投资部分、出口部分。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如式:
■xij+Yi=Xi(i=1,2,…,n)(1)
式(1)反映了各产业部门产品的流向。
根据投入产出表,反映各种产业生产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存在一固定比例,如下:
aij=xij/qj(i,j=1,2,…,n)(2)
这一比例是直接消耗系数,它是指某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对有关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把式(2)带入式(1)经过矩阵变化得到X=(I-A)-1Y,其中(I-A)-1是“列昂节夫逆矩阵”也称为“投入产出逆矩阵”。“列昂节夫逆矩阵”可以用来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赫希曼把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前关联。前向关联是指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发生的关联,可以用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后向关联是指通过自身的需求与其他部门产生的关联,可以用影响力度系数来衡量后向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力系数计算公式为:
?姿i=n■j=1,2,….,n(3)
其中,bij是完全需求系数即列昂节夫逆矩阵中的相应元素,也即bij=(I-A)-1,当系数大于1(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影响力超过(低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能力,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它们对整个经济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啄i=n■i=1,2……,n(4)
其中,bij同式(3),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的被影响程度超过(低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们对整个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就北京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42部门分别计算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做进一步分析。
三、实证分析
1、各部门影响力、感应度分析。根据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排序得到表1。(表1)根据表1可知,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部门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23个部门,它们的影响力超过各部门的平均水平。这些部门生产水平滞后时,要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可以起到带动其他部门的作用,但当这些部门生产能力出现过剩时,则必须加以调控,而且主要是加工制造业,它们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当这些产业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的后向关联性越强。例如,北京市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379364,也就是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增加一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需求推动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38%。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部门大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少数农业和第二产业的少数部门,这些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辐射力较小。第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比较低的原因是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依赖于生产和生活对他们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这些服务部门的需求增长也会带动其发展。
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包括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4个部门。这些部门的感应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这些产业一般是基础(制约)产业,感应度系数越大,对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就越大,表明这些产业的前向关联性越强。例如,北京市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感应度系数为2.83342,也就是说,社会最终产品均增加一个单位时,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增长速度是其他部门的2.83倍。一些传统的“基础性”产业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为2.83342、2.81139,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这些产业对社会经济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和制约作用。当这些产业的生产水平滞后时,就会形成瓶颈。当经济增长过快时,社会对这些部门的需求过大,容易导致这些部门供求不平衡。当经济过冷时,这些部门也会首先受到冲击,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要保持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优先考虑瓶颈产业,给予适当倾斜。从而有效地缓解部门的供需矛盾。
2、各部门交叉关联度分析。根据表1可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部门如表2所示。(表2)
以上8个部门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些部门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都比较强,即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和较强的制约作用。这些产业是“双高”产业,是北京市的重点产业。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他们的附加值一般比较高,产业链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应重点扶持,要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进,促进技术进步。但教育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说明教育业对经济的推动和制约作用较小,该产业的产业链比较短。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也比较低,表示科学研究事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弱,进一步说明在生产过程中科技研发的投入还不够。
四、结论
通过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产业关联度相关指标研究可知,现阶段北京市的主导产业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8个部门。其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要重点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加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金融业等新兴部门的发展。加大教育业和科研的投入,加强科学研究事业及教育业对经济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松兰,刘栋.产业关联度分析模型及其理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5.5.
[2]刘旭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甘肃省产业关联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0.5.
[3]杨晓林.从产业关联度看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J].理论研究,2006.5.
[4]水.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杨灿,周国富.国民经济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甘肃省;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2] 邬连东.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6):785-791.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分类;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
一、引 言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在城市化带来的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都可以在产业集聚改善城市和地区经济表现方面达成共识,认为城市化带来的集聚经济产生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效应等正的外部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随着集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产业集聚还会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包括企业过多带来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过度竞争和环境破坏等,[1](293-323)这些不利影响被称为集聚的拥塞效应。产业集聚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简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即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或不同的时期中,相同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部分研究也证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不同的时期中促进效应和拥塞效应共同存在。[2]
首先,地区专业化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产业集聚理论强调属于相同或者相近产业的大量企业在空间上向某一个区域集中,从而产生知识外溢并促进创新的作用。[3]地理位置临近知识创新的源头成为企业获得知识的关键因素。[4](630-640)许多研究证明了集聚对技术外溢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5](151-171)同时,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结论,认为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空间上临近后会产生较强的竞争效应而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和资源环境压力,从而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增长。[6](1126-1152)由此,我们提出假设1:一个城市中,某个行业的专业化集聚程度对该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正负两种作用的大小,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很可能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其次,产业集聚中还包括了多样化集聚形态。这一集聚类型主要指许多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于某一个地区,相互之间出现交流和影响,产生正的外部性。Jacobs(1969)指出,一个企业创新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往往来自于其他行业和领域,当产业结构更多样化时,会提供更多机会进行这种跨行业的互补性知识交流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相关的实证研究包括Glaeser et al .对美国城市的研究,发现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的正向影响;[6]Usai and Paci则发现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就业增长的正向作用;[1]Illy则发现了德国城市的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7]所以,我们提出假设2:城市产业的多样化集聚可能会对城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最后,城市规模方面的研究。城市规模的扩大代表了更多的劳动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大的潜在市场和更多的同行业和不同行业的企业集聚。所以,城市规模的扩大既可以对城市的经济表现产生专业化集聚的影响,又可以产生多样化的影响,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8](329-355)而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人口的膨胀,集聚不经济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9](453-484)包括了环境污染、犯罪率上升、收入不平等以及生活成本上升等问题。由此,我们提出假设3: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倒U形关系。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一)变量选择
本文使用的主要数据来自于2001—2009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我们的样本城市涵盖了我国大陆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中的287个城市。本文使用就业密度、区位商和HHI指数等多个指标来衡量产业集聚,从多个角度检验集聚效应的作用。本文主要使用的经济变量如下。
1.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城市GDP的对数值,以此来衡量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对于城市的生产总值进行对数化处理以避免异方差问题。所有GDP数据都进行了平减之后的实际GDP值。由于其他代表集聚水平的解释变量也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所以,我们的回归系数实际代表了城市生产总值的集聚弹性。
2.就业密度指标是本文主要的解释变量,使用某个城市特定行业的总就业人口除以该城市的总面积。这一指标是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且结果较为稳定的代表产业集聚的指标。[10]本文使用工业与服务业的就业密度作为主要解释变量之一。
3.区位商指数。区位商指数为一个地区与全国的比值,代表了一个地区某个产业的集聚程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水平,通过区位商指标可排除区域规模差异因素,有利于显示真正的区域优势行业并真实地反映主导经济部门的作用。本文采用各个地区不同产业的区位商指标来衡量其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产业i在地区j的区位商LQid表示为:
LQid=Eid∑iEid/∑dEidETotal
关键词:合理化 高级化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10-02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区别的一个核心变量,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罗斯托,1962)。
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变化。在理论上,库兹涅茨(1966)提出经济总量的增长带动了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因此经济总量的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实证上,付凌晖(2010)通过对我国1978―2008年经济数据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明显Ф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二是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推动经济增长。理论上,以罗斯托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部门结构变动推动经济总量增长。实证上,王立平、王建(2010)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地区经济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干春晖等(2011)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影响。
基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分析,李慧、平芳芳(2014)基于河南省1978―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理论与假设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
以库兹涅茨(1966)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引起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产业结构朝着更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由此,我们提出:
假设1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假设1b: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
付春晖(2010)已经通过实证关系证明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我们提出:
假设2a:经济增长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假设2b:产业结构高级化正向带动经济增长。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产业结构按行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本文从我国2015年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网站上选取了1984―2014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以及根据GDP名义值等数据。对名义GDP用GDP指数进行平减,算出实际GDP,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的问题,对实际GDP取对数。
(二)变量与测量
综合干春晖等人的研究经验,我们从两个维度观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是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
1.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是要素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耦合的衡量。本文借鉴干春晖等人的研究方法,在泰尔指数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S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n表示产业部门数,i表示具体的产业,在这里代表三个产业。Y表示产值,L表示就业人数。
TS值越小表明产业合理化程度越高。利用我国1984―201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TS的值。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高附加价值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付凌晖,2010)。产业结构高级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本文选取W值为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具体定义如下:首先根据三次产业划分将GDP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从而构成一组3维向量X0=(X1,0,X2,0,X3,0)。分别计算X0与产业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排列的向量X1=(1,0,0),X2=(0,1,0),X3=
W值越大表明产业高级化水平越高。通过我国1987―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数据,本文计算除了不同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W的值。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首先对上文的两个指标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TS指标的均值为0.2426,30年数据的标准差为0.0464,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小,因此在这30年内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程度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是稳定的。W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均值为6.2948,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别较大,方差为0.3022。
(三)模型的构建
本文为了深入探讨TS、W两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了计量经济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yt=β0+β1TSt+β2Wt+μt(3)
其中t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对实际GDP取对数,TS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指标,W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指标,μt表示随机误差项。
四、假设检验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不然会导致伪回归问题。本文主要使用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LNGDP、TS、W三个变量的ADF检验一阶差分通过了检验,那么上述三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二)协整检验
由平稳性检验,我们知道了三个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那么有可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所以接下来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
LNGDP=-5.31.4-3.0297TS+2.567W
(-17.24) (-10.56) (58.24) R2=0.99
括号内为t值,并且都是显著的。从上式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证明了假设1),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证明了假设2),也与现实情况相符。接下来对残差进行单文跟检验,结果如下:
从表3可以看出残差项通过了平性检验,说明了LNGDP和TS、W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但是并没有具体指出因果关系的方向。那么我们进一步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三个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仅仅从实证结果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没有明显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分析1984―2014年的数据得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所以我们用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分析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在前4个滞后期有所波动,最后收敛,说明产业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系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越小越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经济增长在前5个滞后期大体上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抑制作用,但在后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并最终收敛。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1984―2014年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两个维度分析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从协整方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证明了假设2a。但是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标越小越合理)证明了假设1a。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正向促进作用,证明了假设2a。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证明了假设2b。
对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的结论,1984―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没有明显地带动经济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数据选取的问题以及分析视角的不同。
我们需要重视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要加大产业结构合理化建设,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产业结构高级化建设,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健康发展,从而建立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明[J].统计研究,2010(8):79-81
[3] 王立平,王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92-95
[4]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被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03260元。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简要文献回顾
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从结构方面研究国民经济生活,后来李斯特、瓦尔拉斯、马歇尔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对结构问题作了探索。鲁宾逊、钱纳里、费德等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结构变量来研究经济增长,以统计分析来说明结构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帕西内蒂是对经济增长理论持激烈批评态度的代表人物。伯格和布鲁斯・赫里克曾的研究表明,在较发达经济结构的投入产出模型中,结构效益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支撑点。乔根森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根源及所进行的国际比较也揭示了结构变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深入研究。郭克莎通过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变动的国际比较,分析了其发展变动的一般趋势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别和问题,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该产业比重的提升、就业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平稳增长、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结构优化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刘伟、李绍荣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过去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第三产业拉动的。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采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样本区间是1978年――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用Y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用X表示,取对数后分别是lny和lnx。
三、模型检验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其中单位根检验采用的是ADF检验方法。在进行ADF检验前需要确定检验回归模型的形式,采取序列的曲线图来判断。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序列lny和lnx都有随时间增长的趋势,且具有截距项,因此采取第三种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注:前两列lny和lnx属于水平序列,lny和lnx属于一阶差分序列,概率水平在此取的是常用的5%。从表中看出,水平序列的P值明显大于0.05,水平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进行一阶差分后,P值小于或接近于0.05,在此看出具有平稳性,都属于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检验
1.协整检验。在前边的单位根检验中,我们得到,各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下面我们需要对变量间进行协整检验,来表明这些变量间存在的长期稳定关系,这也是做误差修正模型的前提。在此,我们假设国内生产总值对数lny为因变量,lnx作为解释变量,采用EG法进行分析。首先进行lny对lnx的回归分析,估计的模型是lny=-2.66+1.15lnx+et。下一步进行回归方差的平稳性检验,采用无截距项、无趋势项的DF检验,估计结果如下图。
如图,在5%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2.816097小于相应临界值,且p值为0.0064明显小于0.05,从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进而表明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误差修正模型。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失衡,为了增强模型的精度,我们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其结构如下:lny=α+βlnx+γet-1+εt。运用eviews对模型进行估计,最终得到估计结果如下:
lny=0.026+0.95lnx-0.226et-1;
T=(1.366) (7.915) (2.177)
R2=0.724 DW=1.18
误差修正项本身表明了第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精确的长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了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其系数符号为负,表明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从模型中看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民生产总值有一定的正效应。
(三)格兰杰检验
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意识到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格兰杰检验来明确两者的关系。检验结果如下图: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只有在10%水平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构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国民经济增长不构成第三产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对第三产业的增长起到带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市场潜力大的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政府应该为此提供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在政策上提供应有的支持,进一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放宽民间资本的限制,使这笔资金很好的注入服务行业,从而解决第三产业的融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96
关键词:产业转移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金融深化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逐步向县域经济侧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乏力,进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的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对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在面临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金融深化不足、县域金融支持能力不强的弱势,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支持需求的上升和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金不足、外流严重的情况越来越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好产业转移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地区软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
产业转移是一种产业层面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进行的跨地区或跨国家迁移行为,本质上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而使生产能力在空间上转移。无论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还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承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表明,能否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关系到后发地区经济能否实现“起飞”,产业转移也是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同样可以从国内产业的发展来考察。当前,相关产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构成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并呈现出显著加快的趋势。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一是规模大。从产业转出地看,仅2010年东部地区需要转出的总产值近2万亿,从承接地来看,2006年初以来,四川省无论从承接的东部地区项目数量还是总产值都迅速增加,且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加快。二是产业类型多元。此次向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转移的产业中,既有外向型产业,也有内需型产业。三是产业转移由大型企业主导。此次产业转移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呈现出组团式转移,更有某些产业呈现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四是政策环境逐步优化。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四川等省市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本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提升。五是县域经济在此次产业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四川为例,此次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给四川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为依托,四川近年来在承接初级产品加工、配套和市场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内的县域资源丰富,不管是特色农产品,还是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分布都相对集中,且存量丰富,这对于其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是优势因素,也吸引大批东部产业的转移。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则有利于广阔的县域经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增长,未来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测算,四川地区预计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率将达到年均9%,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这些优势要素资源的存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广大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可能由此起飞,不仅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也可以积蓄力量,促进县域经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产业转移还将为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县域范围内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连接了城市和乡村人口,沟通了城镇和乡镇经济。县域经济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县域金融也是一种区域金融范畴,但区别于城市金融而存在,指的是县域范围内金融。它具体涵盖了县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金融市场等的范畴。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县域金融具有业务种类少、经营机构单一、市场不发达等特点。
作为两个系统,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会决定县域金融的发育程度,而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县域金融的及时有效支持,可以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会促进县域金融业务的延伸和多元化拓展。从这个意义上,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可以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耦合态势,即彼此协调发展,在互动中相互提高。反之,则会出现偏差。从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关系,四川县域经济不发达,客观上无法与县域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且二者的运行机制存在偏离。因此,解决四川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之间的不相符问题,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是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对于四川而言,新一轮产业转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供条件。首先,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园等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一方面,四川广大的县域地区在承接转移企业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企业在四川县域地区的投资加快,其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也会加大。其次,产业转移为优化四川省县域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批优质企业和客户到来,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除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会批量增加,本地化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良好,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开展产业链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善风险控制和管理。另外,随着县域范围内优质企业的落户,贸易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需求增长,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升,也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完善。再次,产业转移还将带动四川省县域经济体系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县域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将是巨大的。
四川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着“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指金融发展的供给先于需求产生,认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自主性,金融发展实际上会对早期经济发展产生支配作用。后者则主张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产生的结果,金融发展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以四川为例,其县域经济近年来获得了高速增长,进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金融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当前的金融供给由政府主导,进而也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从现实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的信贷增量明显不足,这与当前的经济呈现较高增速的状况不适应。另外,从贷款结构看,贷款的期限结构呈现中、长期化趋势。在贷款的投向结构上,明显存在过度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对县域工业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同时,当前县域金融发展中的涉农贷款比重非常低,县域经济的农村金融服务趋于弱化,这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并非是有利的。因此,从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来看,当前处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单方面支持阶段,县域金融尚未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支持作用,二者的互动性明显不足。
当前,四川的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首先,银行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存贷差逐年扩大,但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又没有增加。企业的融资困境束缚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当前银行贷款集中投放趋势明显,风险逐步累积,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又无法改善。再次,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外地区的投放冲动不断增加,而投放到县域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很低。这些都表现出当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
就具体原因来看,四川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县域内有效资金需求的不足,使得存贷差款向外部流失的状况明显。二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存在缺失,银行的惜贷状况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设置高额抵押物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贷款瓶颈。同时,金融中介机构有待发展。三是微观经济主体及市场发育不足,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低,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自身资本积累有限,无力进行抵押,也就无法获取贷款。因此,从整体来看,当前四川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战略
从整体而言,四川的县域金融发展滞后,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从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出发,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个运行机制需要人为调控,以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县域金融创新是必然选择。县域金融创新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县域金融体制和业务的创新。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要强化县域金融的地位,创新县域金融体系。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内的县域政府要主动成为金融体系的外部服务者,积极创新县域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一方面,要根据县域发展水平,适时制定地方经济政策,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县域主导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
其次,完善信贷机制,促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立。在信贷投入方面,形成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正向激励,适时建立贷款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进四川县域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良好信用环境的建立,发展中介机构,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尽快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和制度,并积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最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以促进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当前,四川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持续而有效的支持,通过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动。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能够加快县域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县域金融发展与政府支持研究[J].问题探讨,2010
2.张润林.刍议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失衡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7
【关键词】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带动效应是指一个产业发展所需的各项生产要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在区域经济中表现为,房地产业及其直接或间接产业的经济技术关系,即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影响。这一带动效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2)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前向产业带动;(3)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旁侧带动。
(一)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后向产业的带动
这一带动效应又称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其直接或间接提供生产要素产业的带动,如金融业、建材业、冶金业、建筑业、劳动力等。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为其提供原料基础。而就某一具体地区看,若房地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必然产生繁荣发展的景象。相反,若房地产业发展萎靡,则该地区的这些产业则会相应的产生衰退。
(二)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相对前向产业的带动
亦称房地产业前向关联效应,是指房地产业发展对直接或间接需求本产业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产生的影响,如装饰装修行业、厨房设备行业、卫生设备行业等。尽管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建材业等为其提供基本生产要素,但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需要,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装饰装修、厨房设备等行业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房地产业的旁侧带动效应
旁侧带动主要指的是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对区域内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产生的较大影响。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对消费者的生活形成有利保障。从而对改善区域内的人口素质、社会制度、消费结构等提供可能性。
房地产业正是通过以上三种形式的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能简单的看作是积极的,同时这种效应也有自身的限度。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之我国不同地域具有的较大区域性差异,使得房地产由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逐步演变成可以增值的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说明,房地产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效动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也给区域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分析
房地产业通过带动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反过来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一经济现象表现为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上。
(一)国民收入增长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国民收入与房地产业之间存在着倒U现象,即在人均收入较低的发展水平下,由于住房难以成为大众化消费物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业所起作用就很小;但随着收入的增加,住房需求则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中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则增强;而到后期,由于住房高度普及化,区域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推动效应则变弱。由此可见,房地产业一味的突飞猛进并非能完全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发展比例关系,才能够实现两者合理发展的关键目标。
(二)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内投资水平之间保持着及其密切的关系。表现为两者之间正向相关的关系。增加区域经济的投资水平,尤其是增加对固定资本的投资力度,会直接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相反,投资水平的降低,特别采取相关措施抑制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的发展则会出现收缩。但这种关系并非绝对,而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区域消费水平对房地产业产生的推动效应
消费水平与房地产业之间往往保持着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则会变大;反之则会缩减对房地产的需求。同样,这种推动效应的前提是,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房价的变动保持在一定的合理比值上。如果,房价过高或由于消费水平的变动而导致边际消费倾向发生显著变化时,区域经济的消费水平则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像信贷规模、利率等对房地产业同样产生较大影响。投资量大、收益率高、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业开发对于信贷规模和利率变化极为敏感。通常情况下,信贷规模扩大、信贷门槛降低时,有利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样,利率的降低一方面不但降低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同时另一方面低利率信贷间接扩大了市场需求,进而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三、结语
从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看,房地产业都是一个具有较强区域性特点的基础性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起先导性作用。但国民经济的区域性特点使得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甚至支柱产业。相反,房地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产生的区域性差异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因此只有正确研究、把握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顺全.房地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作用[J].产业经济,2010(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