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工程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专业数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短短十几年来,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从几十所高校变成了100多所。过多过快的增长尽管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但是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说明了安全学科应用面非常广,使得学科发展需要重新定位思考。
(2)安全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方向多。从理工科考虑,安全学科涉及到医学、工业、农业、交通、信息等多个学科;从文科方面考虑,安全学科涉及到心理、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安全相关专业课非常多,可以展开的研究点也非常多。
(3)注重通识教育。由于第二个特点导致很多学校开展了通识教育,即安全专业尽量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科研工作,使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除了上面讲的特点之外,安全工程专业的设置也和其他新专业一样,课程建设缺乏经验,过程培养过于形式化、简单化,课程方案没有设计出适合学生且具有前瞻性的、有学术气息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创新能力培养,影响了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
2密码学理论与安全工程学科结合点分析
密码学是一门融合了数学、计算机、通信以及物理等诸多领域知识的应用技术。密码学是信息安全专业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简单的来讲,包括加密和解密。密码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军事和民用事业当中,对国家安全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安全工程中涉及到关键部分的认证可以和密码学中的电子签章、身份认证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安全性。此外,密码学中的安全认证等基本理论可以借鉴到安全科学与工程中的安全法律体系、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安全信息化建设、重大危险源的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和城市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等方面,因此,密码学理论与安全工程学科进行教改、教研方面的交叉也是可行的。
3小结
摘 要: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对于培养面向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匮乏且内容针对性不强、专业英语教学未突出专业性以及考核方式未能体现应用性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24-02
随着国际技术交流日益增强,对具有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亦在不断增加,对于安全工程的人才若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新技术,必须以英语为工具,才能自由地获取和交流专业信息。在学习专业英语之前学生已接受了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的训练,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专业性的科技文献阅读、学术交流以及翻译能力方面与社会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面向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一、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匮乏且内容针对性不强
目前,公开出版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只有三本[1-3],唐敏康主编的《安全科学及工程专业英语》,樊运晓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以及司鹄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这三本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且涉及范围较广,重点难以突出,且教材内容均以阅读为主。因此,一方面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能体现学生以英语为载体的安全专业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二)专业英语教学未突出专业性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基本倾向于英语教学,没有突出专业性,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专业英语与未来职业的关系、专业英语与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关系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故大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只是大学基础英语的补充,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较低。加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专业英语词汇较多,长难句翻译较多,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式未能体现应用性
目前对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对阅读能力和长难句翻译能力的考核等此类考查方式。此种考核方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未能体现听、说、写三个方面的掌握情况,故不能更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对课堂的授课效果也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
二、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以用为导向,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教材内容偏理论化且阅读内容较多以及专业重点不突出的特点,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但是不拘泥于教材,增加相关安全专业国际网站、国外著名期刊、安全专业科技视频等的学习,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应的安全领域事故案例讲解部分,如对于Chemical Engineering Safety这一章节的介绍,可增加“天津港危险化学品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剖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以教学内容为向导,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学习科技视频、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英文演讲、情景模拟等),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1.开篇采用案例引导法。案例往往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案例可以提供系统的思考模式、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直观反映。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将知识点放在案例中,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演示讨论结果,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回顾学习要点。
2.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4]。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变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将班上的学生根据某一章的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学生负责不同段落的内容,根据其选择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查找相关英文科技文献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学习了专业词汇,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升了科技英语的表达能力。
3.“presentation”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只有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每堂课留出15―20分钟的时间,由两位学生分别进行presentation环节,学生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安全话题,比如:食品安全、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矿山安全、宿舍火灾问题等。presentation可以以PPT或者演讲的方式进行,通过presentation环节,可以实现全员参与,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能够给不自信的学生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平台,增强其自信心。同时由于presentation环节展示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故能够引起共鸣,活跃课堂气氛。
4.加强实践应用。学习专业英语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学以致用,在专业领域里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自由地沟通和交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和进一步的学习深造中发挥作用。在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中应加强科应用文写作以及听说能力。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和模拟现场招聘等环节进行锻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分配安全工程专业领域内的一些学术问题,全组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形成PPT,从而进行国际学术会议的模拟与实践。模拟现场招聘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自行设定招聘问题并制作简历,招聘问题必须要涵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分配好角色扮演,如:主考官、招聘者等。通过课堂上实践环节的应用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将语言变成工作和学习的工具。
5.自主性作业方式。课后作业一方面是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巩固,另一方面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应包含学生对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转换的能力,故主要是翻译科技文献和科技文献写作两种形式,对于前者让学生自行查找安全工程领域相关英文文献,将其翻译成中文。而对于后者科技文献的写作,教师给定一个安全工程学术领域范围,学生自拟研究题目,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按照科技文献的写作形式完成英文的研究报告。以上两种作业形式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内容,从而可提高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词汇量,同时能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从而体会到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三)变革课程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在传统的试卷考核基础上,增加学生翻译学术文献能力的考核以及课堂表现的考核(包括presentation和模拟学术会议)。考核方式以体现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灵活掌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原则,增加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听、说、写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核。
考核由笔试、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三个方面组成。笔试部分主要针对专业词汇、长难句的英汉互译以及应用文的写作进行考核,考试通过闭卷的方式进行。平时作业主要考核科技文献翻译和科技文献写作两部分内容。而课堂表现主要针对presentation、模拟学术会议和课堂翻译等方面进行考核。最终期末成绩的分配原则为笔试成绩占50%,平时作业成绩占25%,课堂表现成绩占25%。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够考查学生专业词汇的掌握能力和翻译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考查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其能够体现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此外,由于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在期末考试分值中占的比重较大,故也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着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科技词汇及其习惯用法,实现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了解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以及专业领域的英文交流能力的目的,针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分别对安全工程专业英Z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方向增加相关国际网站、国外著名期刊、安全工程领域科技视频等的学习和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设置,力求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通过开篇案例引导法、任务驱动法、“presentation”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应用以及自主性作业方式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考核方式注重客观性和全面性,从听、说、写、译四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司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唐敏康,邓晓宇.安全科学及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3]樊运晓.安全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徐肇杰.任务驱动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
收稿日期:2016-09-06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模式;开放类型;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实验室开放是指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进行开放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以往的教学中,实验室大多只是为了配合某一门课程而有针对性地开设几个实验,以便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深化,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们很被动地接受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工科类相关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部分的工矿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不仅注重其在校期间的理论课学习成绩,而且更加注重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为此,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2]。
一、实验室开放类型分析
当前,国内各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类型主要有:(1)既定实验项目型;(2)学生自拟课题型;(3)自选实验项目型;(4)学生创新项目型;(5)学生参与科研型;(6)学生科技活动型;(7)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型;(8)举办实验技能大赛(开赛前开放)型;(9)对校外开放型;(10)对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型[3~4]。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类型
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4年,实验室总面积563平方米,现有实验设备120种型号266台件,总价值600余万元。下设瓦斯实验室、煤尘实验室、火灾实验室、通风管道实验室、通风参数测定实验室、通风网络解算计算机室、瓦斯抽采实验室、机电安全实验室等8个分室。承担着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及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本实验室对以上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放,结合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本实验室目前开放的类型主要有:(1)既定实验项目型;(2)自选实验项目型;(3)学生参与科研型;(4)学生科技活动型。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问题制约着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
安全工程实验是研究煤矿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通风等与煤矿安全息息相关的实验室,实验室内有瓦斯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再加上用电、消防等安全问题都是制约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的基础问题。
2.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实验室是开放的
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之初,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的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申请参加开放实验项目,通过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得知,很多学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更不知道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实验室开放的效果。
3.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
实验室开放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时数势必大幅度增加,单靠专职实验人员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实验指导工作量的需要,因此就需要理论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开放实验项目中来,而理论课教师的研究重点是理论知识,因此他们的实验指导能力相对较弱。
四、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执行
为了确保开放实验过程中人员、设备的安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在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第一件事就是宣读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规定,针对具体的实验项目重点强调本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验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负责供气、供电、开机,实验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负责停机、断气、断水、断电。
2.加大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宣传力度
针对很多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不知道安全工程实验室是开放的这一影响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学教育是进行宣传;(2)理论课教师在理论课堂上进行宣传和解释;(3)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会时进行宣传和解释;(4)在安全工程学院网站上《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计划表》、《实验室开放学生申请、教师工作流程》(见图1)等相关详细信息,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请工作。
3.成立教研组,提高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指导力量
针对师资力量不足,年轻理论课教师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问题,我院要求所有副高级以下职称的理论课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成立了通风安全、瓦斯防治、粉尘防治、火灾防治、机电安全等五个实验室开放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教授或副教授任组长,并由几名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由教授或副教授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指导,同时规定青年教师要定期进行提高实验指导能力的研讨。为了进一步增加开放实验的指导力量,我院还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助理实验员制度,即对一部分有能力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基本操作技能,并熟习与实验室有关的教学、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能够具备组织同学学习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及指导简单实验的能力,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
五、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效果分析
两年来,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大为提高。由原来的只有在上固定实验项目是使用到现在的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随时都可以使用。
(2)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也有了普遍提高。
(3)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两年来,安全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专业的本科生共计2046人次参加安全工程实验室开放实验;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计682人次参加开放实验。安全工程专业15名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指导工作。
六、结语
实验室开放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但实验室开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学院、理论课教师、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实验室开放模式与管理办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芬,刘中成,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81-183.
[2]彭儒武,徐海花.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129-132.
[3]易黎.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223-225.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引言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健康的基本保证,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条件,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则是转失败(或失效)为成功(或安全)的关键技术领域。
因此,安全、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失效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安全、安全生产和失效学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为题,就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粗略的讨论。
一安全、公共安全的内涵、外延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设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构想
(一)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安全的内涵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顾名思义,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受伤,完整无损,平安健康。安全的反义词是灾害。灾害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性后果的各种变异现象的总称。
从科学的含义上看,“安全”可以认为是一种状态,是指满足人和物不受损伤、身心健康和完整完满的一种环境、物态和状态;
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一种能力,是指人类对自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资源、生存空间(领土、领海、领空)、信息、无形资产、商业机会、传统、文化、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秩序等——的捍卫、维护和控制的能力。
将上述“状态论”和“能力论”相结合,安全是通过“能力”达到的一种“状态”。
安全的外延可分为:
窄义的安全(又可称为传统的安全)
广义的安全(又可称为非传统的安全)
窄义的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即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在国家、民族、领土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捍卫国家利益问题;
社会安全是指社会秩序、运行机制层面的安全,侧重于社会犯罪、破坏和威胁中维护社会利益问题;
公共安全是指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和能力。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事件)等。
生产安全是指在生产经营层面上的安全,侧重于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控制、预警和预防问题。
广义的安全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由于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新的安全问题,包括环境安全、技术安全、城市安全、经济安全等。
环境安全又可分为生态、人口、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气候等相关的安全问题,环境安全的本质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问题;
技术安全是指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包括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的化工产品及大型工程给人和自然构成的风险和威胁问题;
城市安全是由于城市规模和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突出的安全问题;
经济安全则是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社会经济的关联性、依赖型和“脆弱”性大大的增加带来的附加的安全问题,例如动力安全(核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
公共安全的内涵
公共安全是不发生公共突发事件的状态或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的性质、发生过程和机理,公共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其中,事故灾难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则是指不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灾难的正面表述。因此,安全生产是公共安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科设置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设置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11月1日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中,提出了“安全科学技术”(620)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但未被教育部接受。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置的设想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安全学(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学等)
2.安全工程(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和仪器等)
3(职业卫生工程)(待定)
4.安全工程管理(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
(二级学科)
几点认识
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学科设置拟粗不宜细。基本上分三种类型:一类是偏应用理论基础类的二级学科,即安全学学科,它初步包括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系统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二类是安全工程类学科,分安全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二个二级学科,其中安全工程中包括爆炸、火灾和消防、失效学、安全评价、安全检测与仪器等,职业卫生工程因与医学类学科交叉,其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待定;
四类二级学科是安全工程管理,包括安全法学、安全人文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等三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这个建议只是初步的想法,还要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论证。
原则上看,安全科学与工程是政府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从根本上看,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依靠劳动者安全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水平和素质的提高,要依靠全民安全文化、安全伦理、安全意识、安全科学技术理论和知识的提高。这是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安全生产大国、甚至于成为安全生产强国的治本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已有46个大学设有安全科技和工程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每年已有一万名左右的毕业生。已有11044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质认证人员,工作在安全管理和企业安全工程的第一线,但是一方面是人数少,二是学位层次低,三是人员不稳定;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投资少,欠账多,安全硬件严重落后;
第三方面是如何将安全生产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如何提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上来还缺乏有力的措施,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科技意识不强,也缺乏方法和途径,因此,如何开好这次会、提高安全科技规划的水平,对今后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属性及其重要性
(1)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2)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3)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或内涵
安全生产工作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说明:
安全生产工作是由范围、对象、内容、目标和手段等组成的一个矩阵,矩阵中20个元素是紧密相连的,它们之间用少数几个字相连就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
安全生产工作的范围是涉及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品的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对象是由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安全事故和安全救援等多类型分对象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是由安全评价、安全分析(或事故分析)、安全预测和安全预防多层次分内容所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是由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装备(或工具)可靠及产品优质等分目标组成的;
安全生产工作的手段分别由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和有关的科技活动等全方位的手段组成的,而安全科技活动则是上述三层手段的科技依据或重要内涵。因此,安全生产科技是全过程的、多类型的、多层次的、多目标的和多方位的综合交叉的新兴的科技领域。
安全生产工作的定义和内涵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安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抓安全生产工作,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上来”的原则,体现了“国家监察、部门(省市)监督、企业管理、群众参与”、“法律依据、科技保障”的工作路线和指导思想。
根据矩阵的特点,可以将安全生产工作的总矩阵分成各种分矩阵,如对“制造安全”就是对产品(或商品)生产制造(含设计)过程
中的
进行达到的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的分矩阵。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属性
1、安全生产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的性质;
2、在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的性质;
3、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不相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地复杂化,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的性质;
4、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生产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高新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5、安全是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各个相关学科??它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1、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安全生产工作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准入条件,是循环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它是以人为本(人权)的重要内涵,它是社会稳定,形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3、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它是国家政权性质的本质要求,它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4、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体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失效学的内涵、与安全生产工作和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及其“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其它学科发展的关系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认识论”
(一)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对产品(或商品)的
中的
进行达到的
制造(含设计),储运,销售(和)使用
(全过程)??范围
隐患,风险,事故(和)救援
(多类型)??对象
评价,(或评定)分析,预测(和)预防
(多层次)??内容
健康,安全,可靠(和)优质
(多目标)??目标
监察,监督,管理(和)科技
(全方位)??手段
可以认为,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救援)+(监察、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或者说,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安全生产(对象)工作中的基础性(手段)的技术工作之一。
失效学的内涵
失效学是研究产品(或商品)失效的
达到的
诊断,预测和预防
范围
方法,技术和理论
内容
补救,控制和根治
目标
失效学体系雏型
失效学
(一)失效诊断学
1.模式诊断
2.原因诊断
3.机理诊断
(二)失效预测学
1.安全状况预测??状态诊断和安全评定
2.寿命预测??剩余寿命预测和安全寿命预测
3.可靠性预测
(三)失效预防学
1.失效工程预防
2.失效设计和制造
3.数据库,案例库和专家智能系统
可以认为,失效学是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深化和提高,是它的应用理论基础,并已成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二)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或失效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它们的属性相同或相似都具有“基本”的性质
安全生产
安全是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前提,??它具有“基本”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它具有“基本”性质
都具有“绝对”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具有“绝对”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中无限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它具有“绝对”性质;
都具有“时代”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不同。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手段、设备和工艺不断复杂,安全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内容、重点、技术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它具有“时代”性质;
都具有“与时俱进”的性质
安全生产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长,安全工作也将进入高科技的范畴,??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己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健和依托,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列入高科技领域,??它具有“与时俱进”性质。
都具有“系统综合”的性质
安全生产工作是系统工程,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新兴分支学科
它们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在社会生活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社会稳定、文明的重要因素
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体现和提高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本质内涵。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促进安全、保护生产力的有效武器;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保证社会安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在经济和管理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减少负效益(增加正效益)的必由之路
是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是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指标
是打破和通过国际经济贸易中“绿色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准入条件的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防止失效事故的再发生、减少经济或人员伤亡的必由之路;
是对国内外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或判决、索赔的科学技术依据;
是创建优质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
是为各级领导提供反馈和进行技术经济规划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工程技术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安全生产
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
是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工程和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结果。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机电产品维修工作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是可靠性工程的基础技术工作之一;
是发展和完善安全工程技术的重要实践基础;
是修改和完善产品和技术标准的科学实践依据。
安全生产
是在科技进步上的地位和作用相似或相近
发展和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反映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的重要体现;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
是认识客观世界事物本质的重要知识源泉;
是发展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重要窗口和“产婆”;
是发展科学技术,包括发展高科技的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
是从失败入手着眼于成功和发展的科技领域;是从过去入手着眼于未来和进步的科技领域;可以认为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三)失效分析预测预防与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
断裂事故和断裂学科的发展
疲劳断裂事故和疲劳断裂学科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结构材料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航空空难事故和航空器的发展
廿世纪三十年代英国蛾式歼击机的9次大速度空中解体事故飞机在亚音速时机翼的颤振问题的突破
廿世纪四十年代,超声速飞机的空中解体事故突破了超音速时的“音障”问题
廿世纪七十年代,美国707-300型客机水平尾翼的折断事故发展了飞机的损伤容限设计新概念
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器是在不断出现事故中发展起来的。没有早年的失败和对失败事故的分析研究,也就没有今日的成功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材料学科的发展
严寒地区构件的冷脆断裂à耐寒钢
海洋平台构件焊接热影响区的层裂àZ向钢
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脆裂à低碳针状铁素体和微珠光体高强度钢
化工设备构件的晶间腐蚀断裂à“超低间隙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
宇航构件的脆裂和超重à高强高韧材料:包括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
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和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
静强度设计方法
动强度设计方法
断裂力学设计方法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耐久性设计方法
可靠性设计方法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是转失败为成功的关键
因此,重视失效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有意识地运用它已有的成就来分析、解决和攻克相关领域中的失效(失败、故障)问题,是人们走上成功、科技发展少做弯路的捷径之一。
(四)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认识论”
失效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历史长河来说,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失效是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互脱离的结果,失效发生与否是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失效是绝对的,而安全则是相对的。
失效分析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失效分析是人们认识客观物理本质和规律的逆向思维探索,是对正向思维研究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是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基本关键,是人们深化客观事物认识的知识源泉。
安全科学与工程发展史、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是人们与广义的“失效”作斗争的历史
失效分析、改进提高、再失效分析研究、再提高发展,如此往复循环、螺旋上升、发展飞跃,就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乃至于社会发展历史的全过程,因此,广义地说,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史、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与广义“失效”不断作斗争,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历史。
应进一步强化对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研究和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发展的主要关键和依托,而高科技的发展也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中的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因此,高科技的发展更需要失效分析预测预防技术的进一步强化,并将“大型机械装备重大事故的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的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十一五”计划和中长期公共安全科技发展规划中。
结束语
鉴于安全的内涵及其外延不断的深化和扩大,安全的概念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带有关键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安全应与资源、人口和环境一样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安全不再是人类被动的追求的目标状态,而成为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起反转的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依赖和互为制约,因此与安全有关的安全文化、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经济、安全伦理等也将应运而生和蓬勃发展。
【关键词】 城乡;安全饮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彬县农村安全饮水现状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南距西安12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全县辖13个镇19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县197个村24万农村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还有5.2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未能得到解决,饮水困难仍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彬县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够。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建设工程构筑物和施工用地困难,通村管网工程进展缓慢。
2.2工程缺水严重
彬县水资源总量短缺,加之开发利用水资源难度大。塬面无可开发的地表水,而地下水埋藏又深,水资源利用困难,加之水库灌区又因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效益衰减。
2.3工程建设资金短缺
农村饮用水工程是一项投资大、效益低的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厂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尤其是乡村标准水厂投资需数百万元以上。水厂建设的资金筹措困难,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受益村经济薄弱,集资困难,受益范围内工商业不兴旺,县镇两级财政紧张,供水工程难以上马。虽然彬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改造,但仍是杯水车薪。
2.4供水工程管理不善
彬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一些新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单位投资大,供水用水量少,供水费偏低,而工程管网长,运行管养费用高,使供水工程经营效益差,难以达到正常运行。由于经营管理条件差,缺少运行管理主体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供水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管网普遍老化,渗漏水严重,以致不能自我维持。
2.5已建成的村级供水工程安全不足
一是源水未经处理水质不稳定:二是运行管理落后:三是供水管材质量差、管网损坏老化严重:四是供水设计规模偏小,管网管径偏小、压力低。
3彬县农村安全饮水的对策措施
3.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计划、财政、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部门合力推进的良好机制,把农民饮用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摆在水利工作乃至农村工作的首位来抓,为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
3.2多方筹资,积极引导,加大投入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使用,集中用于水源、水厂及主管网建设。同时,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县、乡两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
3.3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齐抓”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彬县地形复杂,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共享度不高,且各地水源条件、工作基础、经济实力差别较大,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重点先安排饮用水水质有问题和无设施饮水不方便的群众的饮水困难。
3.4 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农村规划项目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水源保护、给排水系统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3.5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施工质量监理制和合同制,由业主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工程竣工后,交由业主单位或由业主指定单位负责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3.6严抓建后管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由于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面广,群众管理观念淡薄,建后管理难度也大。为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就必须起管理“四大体系”,一是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体系;二是建立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四是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实行水费收缴制度,走以水养水之路体系。
4 结 论
【关键词】地采煤矿 安全评价 系统
1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现状
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事关煤矿企业正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煤矿监管部门长期紧抓不懈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有关部门对于我国煤矿企业不断加强执法监管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煤矿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管理总局的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2005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共发生3341起,死亡5986人;2006年煤矿企业共发生2945起不安全事故,死亡4746人;到了2010年,煤矿企业共发生1403起,死亡2433人;2011年煤矿企业共发生1201起不安全事故,死亡1973人;2013年我国煤矿企业不安全事故下降到1022起,死亡1432人。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意识的加强和国家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提高,我国煤矿整体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煤矿企业每年因为安全事故而造成的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仍然触目惊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的煤矿安全评价系统。
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是针对处于生产过程中的煤矿中的各类人、物、设备等,评估其是否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和规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是否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是否适应煤矿生产、是否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落实,对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各种危险性的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措施,以保证煤矿生产正常开展。应该说,我国煤矿的安全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国外发展水平来说仍较落后,主要表现在针对没煤矿安全现状的评价仍然多采用直观性的经验评价,评价方法单一,仍多数采用传统的安全检查表法进行评价,评价法方法落后,难以真正达到对煤矿安全现状进行科学评价的目的,对照国外发达国家煤矿企业安全现状评价系统等先进方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现有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的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系数,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2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系统的建立
随着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所造成的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国内外对于煤矿安全评价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针对煤矿安全现状的评价已经出现了多种方法,例如层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神经网络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概率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树评价法等等方法,各种方法也是各有其应用的场合和特点,因此针对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现状过程中普遍使用安全检查表法所存在的诸如过于简单、经验性等缺陷,有必要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层次分析法和安全检查法进行结合,形成层次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结合的煤矿安全现状评价方法。
2.1 建立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层次分析法,首先应确定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系统论以及层次分析法的有关理论,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图1。
2.2 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确定安全评价表各个级别的分数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结合,就是为了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结合,综合两种评价法方法的优点,使得安全表检查法进行量化和科学化,根据层次分析法在各个评价标准上进行具体分数的划分,如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其各个层次的得分因均不低于80分或者85分;70-80分之间则为基本具备安全生产标准,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60-70分则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整顿改进;低于60分则存在诸多重大隐患需要立刻停止作业进行限期整改,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改进现有的安全检查表法,提高科学性和预见性。
3 总结
总之,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现状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更要进一步加强有关煤矿企业安全现状评价的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煤矿企业整体安全工作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文生.地采煤矿的安全现状评价系统[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
[2]魏巍.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D].贵州大学,2008.
[3]李希建,徐浩,蔡立勇.基于B/S模式的贵州省煤矿安全现状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煤矿安全,2009(05):114-117.
作者简介
李瑞(1981-),男,重庆市人。研究生学历。现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煤矿、化工企业安全工程。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进入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安全评价、安全工程咨询方面工作。
【关键词】 事故树分析法 引信 保险机构 安全性
Abstract : In the article, the application of FTA on Inertia Centrifugal Measuring Unit Arming device of Fuse in safety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the elementary events witch cause accident of Fuse Arming are put forward. The main factors are analyzed using least cut set and the importance structure。Accordingly FTA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to improving fuse′d safety.
Keywords : FTA; fuse; arming device ;safety
安全性评价是引信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中用FTA对某引信惯性离心组合保险机构失效进行评价,以达到预期效果[1]。国内外引信界专家学者把解决引信的安全性问题及其降低引信安全系统的失效率放在了头等重要的地位。根据GJB3T3A-9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第4.2条的要求,“引信应进行系统危害分析和详细分析,如按照GJB768A进行故障树分析以得出对安全系统失效率的估计”。因此.事故树分析方法是引信的安全性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2]。
1. 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FTA)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分析与评价,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或失效树分析,在日本则称为FTA安全工学。几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应用系统工程的大量实践表明,事故树分析是分析、预测和控制事故的有效方法,是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科学方法。
事故树,就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其特征是演绎的,能够作定性分析,同时又能进行定量分析。既可以对灾害的直接原因进行粗略的分析,又可以详细的分析复杂系统,很富有适用性。
2. 某引信事故树分析
2.1某引信惯性离心组合保险机构失效事故树建立
根据某引信惯性离心组合保险机构失效存在的危险因素建立事故树如图1所示。
求最小割集
某引信惯性离心组合保险机构失效事故树结构函数表达式为:
T= M1M2=( M3+M4)M2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
利用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得出如下最小割集:
K1={ X1 ,X9 ,X10 ,X11 ,X12 ,X13 ,X2 ,X3 ,X4 ,X5 }、K2={ X6 ,X9 ,X7 ,X8 ,X10 ,X11 ,X12 ,X13 }
由以上分析可知,事故树有2个割集,说明顶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有2种,割集阶数越小,其对顶上事件的影响较大,是系统的薄弱环节;阶数较大,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对顶上事件的影响小。
2.2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
由事故树要求可根据公式(1)近似判别法计算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
(1)
由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构重要度系数如下所示:
Iφ(1)=0.05,Iφ(2)=0.05,Iφ(3)=0.05,Iφ(4)=0.05
Iφ(5)=0.05,Iφ(6)=0.0625,Iφ(7)=0.0625,Iφ(8)=0.0625
Iφ(9)=0.1125,Iφ(10)=0.1125,Iφ(11)=0.1125,
Iφ(12)=0.1125,Iφ(13)=0.1125
Iφ(9)=Iφ(10)=Iφ(11)=Iφ(12)=Iφ(13)>Iφ(6)=Iφ(7)=Iφ(8)>Iφ(5)=Iφ(4)=Iφ(3)=Iφ(2)=Iφ(1)
根据结构重要度顺序可知如果不考虑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仅从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在的位置来看X9,X10,X11,X12 ,X13最重要,其次是X6,X7,X8比较重要,而X5、X4、X3、X2、X1最不重要。在考虑治理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就可以优先安排针对X9,X10,X11,X12 ,X13的项目,而其它项目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不能忽略它们对整体的重要性,也要在安全检查中予以重视。也可以按结构重要度顺序,编制安全检查表,以便重点项目优先检查、慎重处理。除了技术上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另外在保险机构生产过程中,对于工人的实际操作要加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并且要对生产设备、工具加以维护,此外还要完善管理制度。
结语
根据FTA分析法对某引信惯性离心组合保险机构失效进行定性安全分析,可以看出对顶上事件的产生影响的薄弱环节,并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大小对应的采取技术上措施和管理上的措施。因此,事故树分析技术对提高对于提高引信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志薇,张亚.FTA在引信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1):779-783.
[2] 赵河明,张亚,董少峰.引信系统的安全性故障树建模研究[A],第十二届引信学术年会,昆明,2001.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油田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管理缺陷,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指出了油田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有所相通的同时也有着行业的特殊要求,从而指明了油田安全管理的更高目标。
【关键词】油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油田公司是“十五”初期就开展环保专项规划的少数企业之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狠抓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确保项目生态保护措施与主体项目同步进行。但是当绿色油田环保建设项目进行的同时,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就成为了绿色油田是否能够建设成功的重要方面。为此许多专家学者为油田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以及研究,主要分为了工程设计期,工程实施期以及工程验收期的安全管理等。
1. 国内油田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1.1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况。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相对于以前的状态已经有所好转,王振华提出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随着我国在建筑安全方面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已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的正轨,然而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仍屡禁不止,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频率已高居全国各行业前几位。
1.2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究其以上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弱化,尤其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责任不落实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特别是操作人员流动太大)未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另外,我国现有的专门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只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设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而这些机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监督,存在管理力度不够的情况。因此,陆成提出了一些办法。
(1)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局限于大检查、标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督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带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到位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近几年来安全监督机构性质一直不很明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安监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另外,现行工程安全法律、法规仍有不完善之处,安全法规体系仍有空白,有的目前很难找到明确的依据。
(2)施工安全监理方面的问题。某些地方要求监理单位负责安全监理工作,这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是有利的。但目前应该说还缺乏法律依据。在法律未明确规定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或监理单位非自愿承担安全监理工作的情况下,通过地方政府强行规定要求安全监理是不合适的。相反政府应该鼓励建设单位将安全监理工作通过合同形式委托监理单位依照合同实施。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大军在不断发展壮大,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队伍却一直在萎缩、流失,存在很大反差。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看,现场项目部安全员一般都只有一人或是挂名的。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也在下降。在施工企业内部,有时往往把一些专业技术能力差或企业内部无法安排的人员分配到安全管理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潜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
2. 改善国内油田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建议
油田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工程设计期,工程实施期以及工程验收期的安全管理3个方面。
2.1工程设计期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务必要以书面形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相关事项签订合同,这样起到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中应当提供建筑工程全面、准确的地质测量和水文资料,并按照建筑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2.2工程实施期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单位不得要求施工单位违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同时,进入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和吊装、提升机械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向工程项目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计划,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接受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分阶段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审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等。
2.3工程验收期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自行检测工程质量和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向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单位工程竣工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安全管理资料是证明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要求的程度。所提供建设工程项目的客观检测资料文件记录,是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建设工程项目在全程实施过程中作的安全资料的记录正确与否,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相关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力度。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将建设工程项目全程安全记录。其中应包括以下相关内容:台账、报表、原始记录等,并按有关规定去建立、收集和整理,确定种类、格式;确定安全部门或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包括分包单位在内的各类安全管理资料,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并装订成册;安全记录的贮存和保管,要有专人负责,贮存的环境应利于保存和检索。
3. 对安全管理方法的研究展望
我国在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上近年来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以及成果,虽然有的还不够成熟,但是这些新的研究方向让我们了解到如何在安全管理上更加的科学与完善。
3.1安全管理的本质化 。
安全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从提高本质化水平入手,致力于宏观掌控,微观治理,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功力。王庆国认为要实现工程建设的安全本质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从加强源头预防控制实现本质化;从创新安全技术更新设备上来提升本质化;从实现人与措施的和谐统一方面来创造本质化;以实现人与系统的和谐统一来达到本质化。
3.2加强对物质、环境不安全状态的分析。
在建设工程的实际建设中,于洪波、于艳芳得出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设备、装置的缺陷。指机械设备和装置的技术性能降低,强度不够,结构不良,磨损、老化、失灵、腐蚀,物理和化学性能达不到要求等。
(2)作业场所的缺陷。指施工现场狭窄,立体交义作业组织不善,多工种密集作业不协调,交通道路不宽畅,机械拥挤,多单位同时施工等。
(3)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化学方面的氧化、自燃、易燃、毒性、腐蚀等;机械方面的重物、振动、冲击、位移、倾覆、陷落、旋转、抛飞、断裂、剪切、冲压等;电气方面的漏电、短路、火花、电弧、电辐射、超负荷、过热、爆炸、绝缘不良、高压带电作业等;环境方面的辐射线、红外线、强光、雷电、风暴、骤雨、浓雾、高低温、洪水、地震、噪声、冲击波、粉尘、高压气体、火源等。物质和环境均具有危险源,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断绝危险源。例如: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起重机司机违章作业或指挥失误所至。因此,预防起重伤害事故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即:保证安全装置(行程、高度、变幅、超负荷限位装置,其它保险装置等)齐全可靠,并要经常检查、保养、维修,使运转灵敏,严禁使用带“病”的起重设备;起重机指挥人员和司机必须经过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考核,不得违章作业。要坚持10个“不准吊”。在创造和改善物质、环境的安全条件时,也应从劳动者生理和心理状态出发,使其能相互适应。例如:施工现场的采光照明问题、色彩的标志问题、环境温度问题、施工现场环境问题等等。
3.3加强企业与建设工程的联系性。
公司与项目部的分离,致使公司的安全措施难以在项目部得到充分的落实。一些施工单位往往同时有多个项目,项目分散且远离公司总部,由于项目部的临时性和项目经济承包制的影响,有些项目经理重效益,轻安全,安全就有可能被忽视,得不到充分的落实。
4. 结束语
油田的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普通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着相通的地方,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改进建议都可以互相参考。但是石油行业由于其特殊的行业要求,因此对安全管理的水平要求更高。今后仍然需要在本质安全、设备安全以及建设工程各阶段的安全管理上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为了中国油田建设提供更好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振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
[2]陆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8(13).
[3]张凤武。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探讨[J]。魅力中国,2009(6).
[4]王庆国。浅谈工程建设如何提升本质化安全管理[J]。甘肃科技,2008(22).
关键词:CTC;运行间隔;仿真计算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TC mode of operation in the smallest interval model, CTC mode of train running time interval is the formula,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set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Keywords: CTC; Headway;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列车运行间隔是决定区间通过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连续式通信级(CTC模式)时,信号系统可通过连续通信通道,为列车提供最小的运行间隔。下面对在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进行推导,给出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的计算公式。
二、CTC模式下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模型
线路上的前行列车经ATP车载设备将本车的实际位置,通过通信系统传送给轨旁的移动闭塞处理器,并将此信息处理生成后续列车的移动授权,传送给后续列车的ATP车载设备。后续列车与前行列车总是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即安全余量,是介于后车的运营停车点和确认的前车尾部之间的一个固定距离。
CTC模式下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模型为:前车A刚从车站启动出发并驶过一个安全余量(固定值);后车B正以区间最大允许速度 运行,准备进站,B车头部距车站运营停车点的距离正好为B车的常规制动距离与在制动反应时间内以 所走行的距离之和(如图1)。
图1 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示意图
三、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计算
为了使问题简化,先提出一些与实际情况差别不大的假设:
1、A、B两车具有相同的启动加速度a、常用制动加速度b。
2、A、B两车车长相同,车长 。
同时,引入下列变量:
区间最大允许速度 、制动反应时间 、安全余量 、B车的移动授权 、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 。
则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 为
= + +
式中, 为A车从车站出发,驶过并出清安全余量 的时间; 为信号系统可确定的车―地信息传输与处理时间及司机操作制动器的反应时间; 为B车以 开始制动到停稳所需的时间。
可得出:
1、 =
2、 的计算分下面2种情况:
(1)当A车以加速度a从车站出发,驶过并出清安全余量 时,有( + )= ,t1= ,则:
当 ≤ 时,t1=
(2)当列车以加速度a 运行,速度达到 后,所用时间为 然后列车以 , 所用的时间为 ,则:当 > 时,t1
因此可得出,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 为:
四、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时间仿真计算
设定以下参数:
列车启动加速度 ;常用制动加速度 ;列车长度 ;安全余量 ; ; 。
因 57.6
则有:
1、当 时
即当Vmax=16m/s=57.6km/h时,t间有最小值,为37.80s。
即当Vmax=22.22m/s=80km/h时,t间有最大值,为44.02s。
2、当 时
+
即当 35.7 时,
五、结论
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区间最大允许速度 ,则CTC模式下列车运行间隔最小时间为41.24s。
总体上讲,区间最大允许速度 越小,移动闭塞列车运行间隔时间 越小;当 35.7 时,移动闭塞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最小,为34.05s。
参考文献
[1] 李本刚. CBTC 移动闭塞和准移动闭塞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时间的计算[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08(12).
[2] 林瑜筠.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329-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