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街道妇联工作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街道妇联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街道妇联工作汇报

第1篇: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1】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现有居民2265户,人口6455人。其中低保户4户,月发放救助金6300元,残疾人39人, 60岁以上老年人209 人,70岁以上77人。

二、规范化管理。

根据“应保尽保”的精神,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核实, 2007 年享受低保的对象有 4 人领取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共发放保障金 6300元/月。今年3月对所有低保户进行了复查。实现了“应保尽保、规范化管理、社会化发放”的目标。xx社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今年实施低保动态管理中,我们在市和街道民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今年一季度针对辖区所有的低保对象家庭人中开展年度核查,进行全面核实走访,建立健全定期核查、公示、评议、评审制度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低保补差有升有降,管理实行分类,真正实行动态管理。在2007年一季度共取消低保1人,月保障金150元/月。变更低1人,降低标准150元/月。

三、注重五个网络建设。

xx社区老龄工作认真开展“五个网络服务建设”。1、养老保障网络。对社区老年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对应享受低保户的老年人,做好摸底调查,并上报社区。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根据不同需求,落实帮困措施,落实包户责任制。现社区共落实包户7户。2、医疗保障网络。xx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50余名老年人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做好咨询等上门服务;每年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体检、监测、义诊和咨询等活动,协助、监督落实医疗求助制度,保障特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3、生活照料网络。社区为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还与家政公司协商,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建立家政服务网络。4、文化教育网络。社区建有老年阅览室,设立了老年电视大学教学点。社区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组织老年人到上海、太湖源等参观学习。一年来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5次。走访老年人6次,慰问60岁以上特困老人10人。5、权益保护网络。社区对老年人来电来信来访热情接待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记录,协会帮助调解纠纷1次。

xx社区对残疾人工作做到真心相助。为切实搞好残疾人工作,社区干部及残疾人代表,残疾家属组成的社区残疾协会。建立和健全了社区残协成员会议制度和走访制度,使社区残协工作的开展有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一年来上门走访残疾人10余次,为残疾人的康复做出贡献。

今年xx社区民政工作在上级党委的关心下,在各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应经费不足工作还有许多不到位之处。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真情相助,精心服务的工作态度,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建设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而努力工作。

社区2016年度民政工作总结与汇报【2】

我们社区的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社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民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低保工作,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我们社区现有低保户41户,享受人口114人;其中常补9户,非常补32户,每月保障额为18192元,本着低保动态管理的原则,今年我社区共新增低保1户,因家庭收入超过低保线,而取消低保的有2户,无论是新增低保和取消低保,我们都严格按照低保程序,首先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再召开社区低保评议会,然后三处张三榜,以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并让受益者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比如:在今年创文明城区及创卫长效管理中,组织了社区的低保户参加社区的楼道杂物的清理和清除广告垃圾等,为美化社区的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做好社区的双拥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社区的军烈属及广大退伍转业军人心中

今年我们社区在双拥工作方面,做了大最的工作,首先在小区对14类参战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身份确认的共有12人,现已有9人得到了他们应享的待遇,因此,他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在今年春节前夕,我和社区主任等人上门上户为社区的军烈属送去了新春对联以及三位烈属的慰问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了他们手中。为庆祝“八一”建军节89周年,社区邀请了军烈属及退伍老战士参加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此情此景,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社区工作者。

三、尽职尽责做好社区的残疾工作

今年我社区的残联工作始终紧密围绕着:争创“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这一主题,而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残疾人的活动。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社区的温暧,今年春节前夕,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关心下,对社区20户残疾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问慰,给他们每家送去问慰多金160元,没在区残联这块走访的困难残疾户,社区则通过其他渠道解决他们的慰问金,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积极组织社区的残疾朋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例如社区的肢体残疾朋友刘芳等同志,就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及时掌握残疾朋友的困难,建立了各种困难残疾人登记台帐:如子女入学情况登记表、住房情况登记表、就业情况登记表等。社区残疾人万莉长年卧床不起,我们及时把她的情况上报到区妇联,为她争取了一辆轮椅。

第2篇: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一、紧紧围绕“实战大练兵”活动扎实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根据宁国市司法局的文件要求,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开展“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实战大练兵”活动,天湖司法所在深入领会这一活动的实质后,印发了天湖司法所实战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并将“实战大练兵”活动融入到司法的各项基础工作当中。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今年三月份我们所又接收了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目前我们所共有两名社区矫正对象,均已实现人档齐全。对每一个矫正对象,我们都根据其自身特征,认真制定矫正方案,严格按照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教育改造。

三是立足本职,做好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对于天湖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重大,目前天湖司法所的在帮人员共有13人,司法所为每个人都制定了档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专长情况进行分类帮教,并有专人负责跟踪教育,层层落校花网*实责任制,司法所在开展平时的基本工作时,定期对其进行回访,找其谈心,一方面加强对其思想上的改造,教育其要遵纪守法,做守法公民,另一方面帮助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确保其生活稳定。因工作认真细致,现无一人重新犯罪,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司法所制定了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台账,会同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依法调解,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报党委政府协同处理。今年以来,我所共进行矛盾纠纷排查6次,排查出矛盾纠纷25起。 上半年共调解纠纷18起,制定的调解协议书均得到了很好的履行。

二、结合各部门做好普法宣传及法律援助工作。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201x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并对照计划逐步逐项落实。继续坚持了党政干部集中学法活动,利用每周一上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每月安排1

—2次学法内容;认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积极督促各村、社区采取壁字、专栏、会议、广播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我办普法工作开展的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除了这些基本工作以外,在“三八”妇女节、“315权益保护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司法所还联合妇联、工商、团委等部门积极的到辖区内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在进行普法宣传的同时,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校花网*求积极的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通过在辖区内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置宣传站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通过我们的工作,目前辖区内的居民对法律援助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更加广泛深刻的宣传,更加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

三、积极参与综合治理,为党委政府分忧

第3篇: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生态”总目标,以“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活动为载体,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市场运作、超前规划、讲究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广泛动员,合力攻坚,全力打造“滨海水城、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把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整洁优美、品位高雅、特色突出、文明开放”的省级园林县城。

二、工作目标

年9月底前,各项绿化指标、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地建设、市政建设、环境治理、绿化管护等均达到省级园林县城标准。

(一)严格绿地系统规划和“绿线”管制制度

将《县绿地系统规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并严格实施,预留足够的绿化用地,严格“绿线”管制规定。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成立园林绿化执法队伍,强化园林绿化管理。

(二)进一步提高城区园林绿化水平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绿地率达到39.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67平方米;公园绿地布局科学合理,居民生活区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小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0%;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达到总数的60%以上;居住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主干道沿街单位100%实施拆墙透绿;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以上;常用绿化植物品种不低于100种;全民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5%,尽责率达到90%以上。

(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人均道路面积17平方米以上;燃气普及率80%以上;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万人拥有公交车辆5标台以上。

(四)县城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重大进展

全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320天以上;万人拥有公厕3座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污水处理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以上。

(五)县城管理进一步强化

各项城市管理法规、规章和制度健全完善,户外广告设置规范,主次干道无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现象,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做到全天候保洁,施工现场全部实行封闭围挡作业,完善提升城区亮化水平,市容市貌达到洁、净、美、亮的效果。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绿化规划、管理

1、强化规划,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县绿地系统规划》,保持规划的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严格“绿线”控制,绿线范围内的土地由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控制,不得挪作它用,确需变动规划的要按程序审批;各建设单位要按照绿地系统规划落实绿化用地,所有建设项目与园林绿化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规划、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审核,不达标的不予审批,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按批准的设计图纸完成绿地建设任务,否则不予验收。

2、加强管理,巩固成果。已建成的园林绿地不得以任何名义出让、改变性质或减少绿地面积;因服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占用已有绿地或移栽树木,需经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核,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按《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补栽苗木。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成立园林绿化管理局和园林绿化执法队,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加强绿化监察执法,严厉查处侵占绿地、毁坏绿地行为,巩固绿化成果。

(二)开展绿化攻坚大会战

实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拓荒造绿和林木基地建设,构建布局科学、功能齐全,乔、灌、花、草合理配置,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有机结合的绿化体系。

1、道路、河渠绿化。实施北环路、滦海路、崇法大街、和谐路、南大街、建设路、中大街、祥和路、文化路绿化,牤牛河沿岸、北河水系沿岸绿化,学苑街行道树更换、友谊路绿化提升等13项道路河渠绿化工程,新增、改造绿化面积38.62公顷。

2、小区绿化。加大小区绿化建设、改造力度,新建小区按照规划设计完成绿化配套,确保绿地率达到30%以上;改造提升已有小区原有绿化,市级以上绿化先进小区达到总数量的60%以上。年,重点创建金诚华苑、绿景嘉园、翰林雅苑、仁和小区、鼎盛小区5个省级园林式小区,玲珑花园、都市佳苑2个市级绿化先进小区。

3、单位庭院绿化。开展“见缝插绿、破硬还绿、拆房建绿”活动,努力扩展单位庭院绿地面积,建设高标准绿化。年创建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文化体育中心等14个省级园林式单位,10个市级花园式单位,23个市级绿化先进单位,市级以上绿化创先单位庭院达到总数量的60%以上。

4、公园、游园建设。实施北河公园、古城遗址公园、三丰静园、西城花园及主要绿化节点建设改造工程,新增绿化面积78.8公顷,改造绿地面积2.56公顷。

5、广场改造提升。对金辉广场、和平广场、仁和广场进行改造提升,修缮硬化地面、墙体,添置园林小品、景石、休闲设施,增植各类乔灌木,改造绿地面积3.1公顷。

6、全民义务植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每人植一株树活动,确保植树成活率达到95%,保存率达到95%,尽责率达到90%;城区重点实施北河生态林建设和城中村绿化,人均植树2株以上,修复绿地不少于3公顷,充分营造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

7、推进建制镇绿化。从抓好“四个一”工程(启动建设或改造一条标准化主街,建设或改造一个市场,启动建设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一个休闲广场)入手,重点完成主要街道绿化配套及小型广场建设,全面提升建制镇园林绿化水平。

8、生产绿地建设。位于北岸,规划占地面积624亩,占建成区总面积的3%,出圃苗木品种110种以上,基本实现苗木自给。

9、拆墙透绿。对主要道路两侧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拆墙透绿”,全部拆除封闭式围墙,建设工艺透视围栏,主干道沿街单位拆墙透绿达到100%。

(三)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加快城区桥梁、道路工程和供气、供热、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

1、桥梁、道路工程。完成中大街铁路立交桥工程;实施滦海路、北环路、建设北路、崇法大街、南大街西延、南环路等道路工程建设,新增道路面积110万平方米;实施建设中路、和谐路、文化路南段、中大街西延、兆才大街等5条道路翻修工程,改造道路面积28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

2、供热工程。实施供热首站及供热主管道改造、新建商住区供热、回迁房供热、北河新区供热、热计量改造等工程,敷设、改造相关热力管道,新建翰林雅苑、金诚华苑、绿景嘉园、中红建材城、正通国际城、学府东苑等6座热力站,实施多层住宅楼及非节能住宅热计量改造12万平方米。

3、供气工程。敷设建设中路和跨北河主管线3000米,实施正通国际城、金海公寓、象生新苑、翰林雅苑、鼎盛花园二期、金诚华苑等6个小区和蓝海大酒店扩供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4244户。

4、供水工程。新打水源井6眼,敷设输水管线9860米,完成水源井供电电缆铺设工程,完成建设北路、崇法大街、城西工业聚集区、张士坎拆迁区域配水管线5500米,实施跨北河配水主管道改造工程。

(四)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北河水质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以上;严格控制烟尘排放,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达到320天以上;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确保运转良好;县城污水全部纳入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填埋场运转正常,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以上。

(五)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1、整治交通环境。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合理规划停车位,设立警示牌,加大机动车、非机动车管理力度,严厉打击乱停乱放、闯红灯、酒后驾驶、逆向行车等违章行为,取缔非法营运车辆,教育引导广大居民养成文明出行习惯,形成快捷有序、运行良好的交通环境。

2、提升亮化水平。修复、完善重要道路沿线夜景亮化设施,确保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100%;主要街道两侧企事业单位设置霓虹灯和办公楼轮廓灯等亮化设施;对金辉广场、和平广场、仁和广场、三丰广场的景观树木进行亮化装饰,提高城区亮化档次和夜景效果。

3、完成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完成南大街、友谊路、和平路、建设路、兆才大街、和谐路等6条重点路段及和平广场、仁和广场、金辉广场、北环岛周边等节点的既有建筑外观改造,规范设置管线、广告牌匾、空调,清洁建筑外墙,对楼体、窗口、楼顶进行造型设计和景观改造,部分沿街建筑实施原地拆建,切实提升重要街道、关键节点建设档次,做到“一街一品”、“一区一景”。

4、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对现有道路破损路面进行挖补、修复,重新划定道路标线,修补、维护、更换破损的路沿石、路灯、果皮箱、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设施。

5、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认真组织检查验收,对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6、加强清扫保洁。严格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加强巡查监管,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路面不见垃圾;扩大清扫保洁范围,实现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全覆盖;集中清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乱堆乱放的杂物、垃圾,强化人流物流集中区域清扫保洁,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7、集中整治小广告。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喷涂、张贴小广告行为,及时清除乱贴乱画和各类非法小广告。

8、规范建筑工地管理。统一建筑工地围挡设置标准,并在显著位置设立工程效果图及项目简介广告牌;严格建筑垃圾清运管理,确保无乱倒、无飘洒。

9、全面清理“五乱”现象。严厉打击商品外溢、乱摆摊点、侵街占道等违规经营行为,彻底清理乱堆乱放、乱拉乱挂、乱泼乱倒、乱围乱种,彻底改善城区环境秩序。

10、拆除违章建筑和超期临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行为,对城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一处查处、拆除一处,维护城区良好建设秩序。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和主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有关单位和有关镇为成员的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绿化推进、宣传报道、督导检查等4个工作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的协调调度和推动落实。各有关单位也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组织,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协调一致、指挥有力的创建工作组织体系。

2、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县委组织部要加强抽调人员管理考核,县纪委监察局加强各单位履职尽责情况的督查问责,宣传部门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为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住建、规划、城管、林业、交通、水务、倴城镇、街道办等责任单位要全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积极发挥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积极组织开展县树、县花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投票,由县人大审核批准;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街道办、倴城镇等单位,要积极宣传发动,广泛开展“一人一树,绿化家园”和纪念林、纪念树活动,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绿化、人人维护绿化成果的良好局面,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4、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对照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标准,将省级园林县城创建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单位;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指挥部工作部署,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对照目标要求进行细化分解,把工作职责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完不成任务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4篇: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通过调研了解到,2004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各级慈善组织的积极努力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慈善事业在我市迅速发展,共募集善款5.9亿元,投入慈善资金4.3亿元,广泛开展了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和赈灾等活动,救助困难群众25万多名,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取得的成绩

(一)慈善组织不断发展。市及各市区共成立慈善总会8个,成立镇(街道)慈善分会73个,配备了工作人员,保障了工作经费,形成了市、县、镇三级配套联动的慈善组织网络。在大力加强慈善专业工作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发展慈善义工队伍,共注册义工600多名。制定了《市慈善总会慈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对善款的接收和使用,并积极配合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大力推行慈善信息公开,及时、真实地向社会公布善款的接收、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向捐赠人反馈信息的情况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努力打造“透明口袋、阳光慈善”,不断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度。

(二)善款募集卓有成效。一是创新慈善基金募捐模式。2007年“慈善月”期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企业认捐慈善基金的募捐新模式,慈善认捐企业“一次认捐、逐年付息”,使慈善组织有了稳定的善款来源。当年全市企业认捐慈善基金1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接收基金利息2.2亿元。二是坚持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2004年以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累计募集善款2亿多元。三是做好特大自然灾害善款募集工作。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各级慈善组织第一时间向全市发出倡议,共接收赈灾捐款1.31亿元,赈灾物资折款561.48万元,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工作。此外,我市还组织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爱心捐款”以及义演、义赛、义拍等多项活动,有效拓宽了募捐渠道。

(三)救助活动丰富多样。一是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实施了特困高考新生救助和“亲情民政·关爱学子”项目,全市共投入助学款3688.97万元,救助特困高考新生5600多名、在校特困学生1.1万多名,实现了我市对特困学生救助的全覆盖。二是开展慈善大病救助活动。对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和因病造成实际用于日常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20%的贫困家庭大病患者,按照应助尽助的原则实施救助。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救助款1.02亿元,救助大病患者3万多名。三是开展救助建筑业农民工“关爱行动”。市慈善总会联合威建集团开展的“关爱行动”,打破了“属地救助”的惯例,使外地来威务工的建筑业特困农民工也能在我市得到救助。2007年以来,共发放救助金211万元,救助建筑业特困农民工1700多名。2009年,该项目被评为我省慈善领域最高奖“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此外,我市还积极组织开展了慈善助老、助残等救助项目,共支出善款3917.94万元,救助贫困老年人、残疾人9.4万多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还不强。政府对慈善工作的公益宣传、政策引导还不到位,慈善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群众对慈善工作的了解不多,对捐款的使用、去向存有疑虑,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不高,制约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慈善立法和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目前作为国家层面还没有一部专项的“慈善事业促进法”,现行的几部慈善法规不足以规范、保护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目前慈善工作主要依靠行政力量运作,慈善组织行政色彩过浓,管理模式传统,专职和志愿工作者的人员规模小,不利于推动慈善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慈善募集和救助还存在薄弱环节。善款募集方面,募集方式单一,规模较小,日常主动捐款较少,主要靠大型捐款活动和企业认捐,而受前期经济危机和其他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认捐承诺没有完全兑现,慈善基金利息的收缴难度较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尚有2.2亿元未能收缴到位。另外,部分中央和省驻威企业既未参加省里又不参加我市的“慈心一日捐”活动。慈善救助方面,定项捐助程序繁琐,审批过程偏长,而且定项资金不能全额用于救助,极大影响了救助效率和捐赠人积极性。同时,全市没有统一的慈善工作信息平台,各部门进行慈善救助活动时“各自为政”,缺少对慈善救助工作的统筹安排,存在重复发放善款等问题。

(四)慈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根据国家规定,慈善捐赠免税的范围目前只限于向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有公募资质的单位捐赠。同时免税政策也比较模糊,程序繁琐,额度偏低,难以落实,无形中打击了人们特别是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三、建议

(一)加强慈善宣传,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度和影响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社会呼吁慈善爱心,人们要求正义慈悲,但自古以来慈善都是需要倡导和培育的,需要有一片适合它生长的土壤。自古民风淳朴,群众崇尚仁爱、乐善好施,具有发展慈善事业的深厚土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慈善理念,将弘扬慈善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慈善协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国家对慈善捐赠的优惠政策,以及慈善人士、慈善企业的爱心善举,使积德行善、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使捐助不论多寡、行善不分先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使全社会了解慈善、支持慈善,不断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度和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第5篇:街道妇联工作汇报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 精准扶贫 实践探索 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53-02

一、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1.推进精准扶贫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密切关心的重点工作,其中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这赋予了苍南农商银行作为县域规模最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推进精准扶贫的特殊使命。推进精准扶贫是浙江省农信联社扶贫战略部署的要求,是积极履行社会职责的体现,是稳定农村农户生产、生活的需要,是稳定社会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2.推进精准扶贫是加快县域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需要。苍南县是原先浙江省的贫困县,下辖19个镇、776个行政村,流动人口数约160多万,本地以农村人口为主,是浙江省第一人口大县。其中,191个行政村被省政府有关部门确定为重点扶贫村,全县低收入人数约15万人,占全温州地区低收入人群18%,占浙江省低收入人群近4%,大力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是加快苍南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需要。

3.推进精准扶贫是培养忠诚客户群、夯实发展基础的需要。对于银行而言,本质就是服务业,拥有高忠诚度、强关联度、深厚感情的客户是银行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致胜法宝。从苍南实际情况看,农户人口是农村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占据农村市场的关键。在推进精准扶贫工程中,扶贫对象是农户,目的是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对于这些农户而言,现阶段对他们的帮助如同雪中送炭,一旦脱贫成功,他们就会成为银行的忠实“粉丝”,在帮助农户脱贫的同时也是培养忠诚客户群,有利于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做强做优。

二、苍南农商银行精准扶贫的实践

长期以来,苍南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为依托,以助力增强贫困人群自身“造血”致富功能为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6年底,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32.59亿元,占全县银行业涉农贷款的95%以上,支持农户近11万户,带动了33多万家庭人口就业。该行推进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有:

1.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打好扶贫“第一战役”。为了切实做到金融资源有的放矢,该行立足“扶持谁”的调查和选择,认真探索“精准识别”之道,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户入户调查和建档工作,通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实地走访,采集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信息、信用情况等在内的综合信息,并根据调查情况以“村公议”形式开展批量贷款授信,全面摸清了全县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切实做到“识真贫”,为精准扶贫打好信息基础。截至2016年底,该行已经为32万户农户建立了“农户电子授信档案”,占全县农户总数92%;共授信300多亿元,户均授信近10万元,建档及授信覆盖全县776个行政村,覆盖面100%。

2.开办专项信贷产品,加快贫困农户脱贫。一是开办“光伏贷”,助推贫困村加快脱贫。通过与藻溪镇政府深入调研,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合作开展“光伏扶贫”项目,目前已为218户农户发放“光伏贷”贷款,金额共计约1500万元。据了解,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每户每年能发电7000多度,全部出售给国家电网,可产生约8000元收入。二是开办“统购统销”,助推低收入家庭脱贫。面对农户想要发展,却缺少资金、缺少项目,找不到销路的情况,该行与苍南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及温州市昌盛蔬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统购统销”脱贫项目,向低收入农户发放丰收爱心卡,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农户用丰收爱心卡专项贷款资金购买原材料,由昌盛公司负责加工和统一回购,并承担农户部分贷款利息,且农户可另外获得3%的财政贴息。综合贴息与企业让利,这些低收入农户每年可获得不低于2000元的收益。三是开办“助学扶贫”,助推教育脱贫。苍南县为教育大县,每年高三毕业生近万名,针对部分大学生就学困难,该行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工作,开办了贫困大W生助学贷款,苍南籍贫困大学生可向该行申请1万~2万元助学贷款,期限最长达6年,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学生还可享受50%的财政贴息。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约1.2万笔、金额约1.3亿元,共为1万多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3.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助力实现产业扶贫。该行依托苍南县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以精准对接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发展为突破点,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突出主导产业带动,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助力推动产业扶贫。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基地建设。通过积极推进种养殖基地的生产和发展,推动了灵溪、藻溪、马站等大棚蔬菜基地的形成,支持了沿浦对虾、青蟹,大渔湾紫菜养殖等一批浅海养殖基地的发展,建立了马站四季柚、观美席草、五凤茶叶等一批特色农业基地。二是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生产建设。该行积极加强对“名、特、优”等特色农业产品生产的支持,如苍南农商银行马站支行近三年来共发放贷款8000多万元,支持7500多农户发展蘑菇种植,共支持种植蘑菇面积达5320万平方米;苍南农商银行藻溪支行积极支持农户发展鸵鸟、奶牛等山区养殖业等,这些特色农业的发展为苍南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三是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该行先后支持发展了苍南县天丰实业有限公司、温州恒信席草公司、江南畜牧厂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外销能力强的农业加工型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流动资金的需求。如以天风公司为龙头,自成立以来累计带动4000多农户增收;在恒信席草公司的带动下,共有6300多农户通过种植席草增收。

4.合理下调贷款利率,降低农户融资成本。该行高度重视农户的融资成本问题,2016年以来4次下调贷款利率,截至目前,全行贷款平均收息率7.9‰,比年初下降了0.75个点。同时,通过大力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等载体,积极向农户发放中长期贷款,并开放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网上放贷功能,农户可以做到“随还随借”,减少了农户续贷的资金、交通等成本。目前中长期贷款余额7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3.78%。

5.推进惠民工程建设,加强基础金融服务。基础性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是开展有效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该行通过做到“四个广覆盖”,确保农村农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一是自助设备广覆盖。目前,该行ATM布放总量347台,助农机具451台,行内、跨行电话宝及传统POS总量5521台,分布在全县各个街道及村居,农村地区网格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打通了农村渠道网络“最后一公里”。二是电子产品广覆盖。全行网银(含企业网银)及手机银行用户达38.85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达90.38%,领先于县域同业银行的水平。三是移动渠道广覆盖。该行两台流动服务车全年无休上门服务,服务范围包括现金存取、结算支付、贷款等业务,增强了农村金融薄弱地区的服务。四是民生业务广覆盖。近年来,该行主动对接政府各类民生业务,积极打造免费便捷的大服务体系,相继了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水电费代缴、粮食直补、林业补贴、渔民油补等在内的各类民生款项中间业务50多种,服务客户数近70万户,金融服务更加便捷、更接地气。

三、县域农商银行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县域农商银行作为县域金融资源融通的主要渠道,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新手段,实现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

1.树立担当金融扶贫“主力军”的责任意识。在浙江省内,县域农商银行在县域同行业中基本上是存贷款规模最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客户资源最为丰富的金融机构,这决定了农商银行必须要具备担当县域金融扶贫主力军的意识,要有义不容辞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态度,要从讲政治和践行社会责任的高度,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精准发力,把金融精准扶贫放在心上,落在实处。同时,对待精准扶贫,要从“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任务中跳出来,要将精准扶贫与自身发展相互融合起来,找准发展定位和主阵地,要挖掘与农户共生共赢之道,开辟一片新的“蓝海”市场。

2.做到“三个建立”,确保精准扶贫对象精准。一是建立健全贫困信息平台。在收集客户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政府有关扶贫部门力量,共同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实行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信息交流,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二是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制定与当地政府扶贫项目相配的扶贫开发系统性融资规划,并根据规划明确重点支持领域,筛选一批具有良好示范效应、可操作性强的扶贫项目,逐步构建扶贫项目储备库,对扶贫贷款实行单独统计、考核,保证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贫困人口、具体扶贫开发项目。三是建立扶贫贷款检查机制。由信贷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扶贫贷款抽查,检查范围包括贷款操作规范性、扶贫对象精准性等,进一步规范、加强扶贫贷款的投放,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3.实行“三个着力”,实现精准扶贫正确路径。要紧紧围绕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自身特点,突出产业带动,以“三着力”实现“支持一个产业、繁荣一片区域、富裕一方百姓”。一是要着力支持地方传统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地方天然资源优势,通过推动传统农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链对贫困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二是要着力支持贫困山区发展,信贷资金及人力资源优先向金融服务薄弱乡镇倾斜,做好贫困山区信贷的扩面提额工作。三是要着力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开办“互联网+”信贷产品支持年轻创业群体,助力地方新兴产业发展,以新产业带动地方百姓就业,促进加速脱贫。

4.围绕“四个实施”,确保精准扶贫有序推进。一是实施金融产品创新。要进一步下放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创新权限,放宽主要服务贫困农户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准入标准,大力推动贫困地区产品创新,鼓励按照“一镇一策”、“一产一策”等原则,研发制定更加精细、具有区域性、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进一步满足贫困农户信贷需求。二是实施客户经理扶贫贷款绩效单项考核机制。通过优化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将扶贫贷款与一般性贷款区分开,制定扶贫贷款绩效单项考核管理模式,明确客户经理年扶贫贷款笔数、金额等指标,破除客户经理因扶贫贷款利率低影响百元收息率的抵触心理,进一步调动客户经理投放扶贫贷款的积极性。三是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政策。利用与政府部门共同建立的农户信用信息平台,筛选贷款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户,直接对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解Q农户“贷款难”问题,同时促进农村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四是实施发行“三农债”。通过发行“三农债”,引入域外资金,专项用于发放涉农贷款,一方面为信贷投放资金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以低利率满足贫困农户低成本融资的需求。

5.加强多方合作,形成精准扶贫发展合力。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涉及金融支持、社会救济、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对此,要加强多方合作,形成扶贫发展合力。一是要加强银政合作。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相关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规划,加强双方沟通,主动将具体金融工作汇报至上级领导部门;同时,要向县人民银行申请扶贫再贷款额度,进一步保障贫困农户贷款资金。二是加强银保合作。要联合县域保险机构的力量,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农户保险,为金融精准扶贫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金融支持本土龙头、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等,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生产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四是加强与慈善、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在扶贫特定贫困群体上的合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姚东.“特惠金融”理念下的扶贫攻坚战[J].中国金融家,2016(02)018:86-88

[2] 王茜.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及着力点[J].金融发展评论,2016(4)155-158

[3] 盖康,何文媛.关于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思考[J].金融科技时代,2016(2)74-76

[4] 杜应海.叙永农商银行:精准扶贫 助农致富[J].当代县域经济,2016(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