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营企业,即国有企业是国家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参控的企业,在我国国营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于保值或增值国有资产。因此,国民企业经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1]。内控管理制度是规范、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以达到经营取得最佳效益。近年来,为提升国营企业效益,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踊跃,原来内控管理制度弊端不断显现,引发了众多内控管理问题发生。为确保国营企业经营效益,内控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内部管理制度及其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这种制度,主要是服务于企业,为了让企业将自身的目标实现,进一步保全企业的财产完整,从分工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内部的控制工作,主要还是让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配合,从而明确不同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相互之间的合作进行制约以及协调。对国营企业而言,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是新时代企业革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防范风险,全力确保企业资金安全,并能获取真实、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经营管理者如实了解企业动态,为企业市场发展策划提供可靠的参考[2]。
二、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重成本、轻建设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都只是看到当下的成本支出,为了约束成本支出,对企业内部的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就需要定编定员,要明确落实不同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对于企业或者自身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很多企业都没有办法保障自身的内部控制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专项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只有形成专门的职能机构,才能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保障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是否配合做好内部控制制度。这种现象从原因上看,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在转型期间产权移交上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法人还没有真正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细,导致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产权出现责任不清晰的状况,也随之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重管理,轻控制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从管理以及会计两个方面实现的。不过很多企业往往只是重视内部的管理控制,但是却忽视会计技能的独立性。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内部会计制度往往是服从于内部的管理制度,而会计制度只是采用相对比较笼统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所以对于会计的内部控制变成一种表面的控制,但是没有回归到实质上的控制。分析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没有依法管理的理念。因为中国当前的法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有章程必依据的局面。
(三)履行制度不健全,重大事,轻常事
近年来,企业员工低价销售产品,吃回扣事件频繁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履行制度建设中,过度重视企业投资、经营等大事件问题,而对日常现金、物料等小事件问题未作过多规范或监督。以至于培育了一批“硕鼠”、“蛀虫”,这些人利用自己的权责低价销产品、吃回扣,严重损害公司利益。
分析原因:首先,从人为上分析,任何“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都会因设计人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而存在缺陷。其次,从管理上分析,内控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内控制度最终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再次,从内部关系上分析,有效的内控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人员的串通而失效。
三、国营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加强领导培训学习,提升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是内部管理的关键人物,若企业领导自身法律、管理意识淡薄,那么企业所构建的内部管理制度也会存在诸多漏洞、风险。因此,应加强培训,提升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如采取劳动竞赛、岗位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促使企业领导不断获取吸新,进而提升相关法律、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注重企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提升自控、约束等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做到廉洁自律。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权利义务
科学的企业管理结构,能够让各个部门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因此,从科学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出发,才能够实现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形成一个科学的企业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从公司法的角度,构建合理的监事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等结构。不同的结构互相之间应该相互分离,这样才能够互相之间进行监督和制约,各项权力和职责都能够落实到位,适应企业的科学发展。其次要对职责进行明确,用合理的约束以及制约方式,对企业的进行内部协调,协调好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员工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样的要用合理的激励方式鼓励企业发展。此外,适应市场的激励机制,能够让企业的管理进一步的具备效率,而且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尽到自己的责任去履行好日常的义务,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运转。
(三)加强内部稽核制度,严格考核监督
内部稽核制度需要企业员工有效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考核、监督作用。而要确保企业员工自行履行职责,需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对内控的认识。首先,应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员工,员工与发展的关系;其次,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企业员工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以切实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强有力的管理及监督约束机制。3、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技术更新。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企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管理、维护及技术更新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企业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因此,可设置专人对计算机进行管理,严格制定主机房授权制度,充分确保公司计算机安全[3]。同时,还应不断更新网络技术,以期逐步改善系统,给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四)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及时纠错避漏
国营企业管理链较长,高层领导无法亲自监督各项业务,而更多是靠内部审计来实现。因此完善内部审计系统对提升企业内控管理非常重要[4]。内部审计系统的构建主要用于监督、检查,因此应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系统,以期各级能及时发现错漏并纠正、堵塞,进而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国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关键,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进而提升企业市场或国际综合竞争力。而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状,加强企业领导法律及管理意识,从内控机构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履行内控制度上综合考量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改革,才能促使内部管理制度适合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对应的作用。(作者单位:北京市西郊农场)
参考文献:
[1] 王晶.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人口与经济,2011(S1):50-51.
[2] 光宪.国企改革与内部管理创新的逻辑穆[J].经济视野,2014(16):145-14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
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态势的愈渐猛烈,众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日渐复杂的的市场环境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更多,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建立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能够尽可能减少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到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从而为其健康、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财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营利,获取市场经济效益。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可以对企业各项财务涉及相关流程进行规划管理,显著降低企业各项运营成本,为企业实现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通过制定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对财务事前、事中、事后等进行严格预算分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消耗,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制度可以及时、真实、准确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水平,在确保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各项经济决策的准确性提供保障。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财务管理各个流程都能够规范进行,从根本上杜绝财务管理中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三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任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会面临经营风险,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制定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运行过程安全性,进而确保企业能够有更高经济效益。对于资金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四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避免企业资产流失。现阶段我国企业在治理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财务报告失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监管,从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杜绝贪污和弄虚作假行为的出现,从而有助于企业资产流失。
二、企业如何建立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一)制定财务评估风险制度
现阶段很多企业都尚不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尤其是类似于应收账款这部分,很有可能欠款方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破产而无力偿还,从而产生款项的坏账。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企业应当强调资金成本的核算,采取销售折让代替赊销的经营模式,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以及资金利用率。应当做好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尽快制定材料采购、保管与领用制度,科学分析与预测原材料的未来市场价格走势,进而真正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更加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还需要定期对企业库存产品价值量进行分析,第一时间上报贬值的陈旧产品,同时调整账务上的资产数额变动,确保财务数据及时更新,真实有效。
(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第一,应当尽快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为其分配经验丰富的审计工作者,确保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改变过去由企业财务工作者担任内部审计工作岗位的情况,进一步发挥出内审监督核查职能的作用;第二,内部审计工作要确保其独立性,不能够让其变为某一部门的附庸,从而维护好内部审计活动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基础上让其独立于其他各部门,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准确;第三是要在做好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促进企业自我约束监督机制的完善,确保企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
做好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必须要尽快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体系,确保制度体系得以贯彻落实。对于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和样品管理方面应当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对财产的管理和记录应当分开,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要坚决避免资产管理、记录、核对“一人制”,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盘点,确保管理人员与记录人员保持警戒。另外要加强外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发挥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功能;做好企业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优化存货结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零库存”;构建全方位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制定更加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对死帐呆账进行妥善处理。
(四)完善财务岗位权责制度
企业应当对直接参与各项经济业务的职工进行权利的制约和隔离,不能够为控制经济成本,就以经营规模小为名义兼并或者整合财务岗位,应当尽快建立财务用人岗位权责制度,强化对各岗位职工参与财务管理活动时的制约与监督,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比如说资金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应当制定严格的出纳工作制度,将支付密码、财务印章、票据这三类物品分别由不同的财务人员保管,不能由出纳一人掌握,防止财务风险的产生。
(五)重视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预算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算管理措施,同时让其成为有力的制度保证。把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流程以及考核标准纳入到企业章程中来,对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实施统一部署;第二,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工作,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预算编制工作内涵,强化宣传工作,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全体职工对预算编制活动的认识;第三,应当对预算流程实施有效审核,按照自上而下、分级编制的预算程序执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调整全面预算管理方法,促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六)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建设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可有效强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控,同时能够固化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比如说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可引入ERP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产品库存状况进行查询,实现采购、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管理功能。借助于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各部门活动流程实施有效控制,可以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财务内控管理活动的影响,同时获得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高效开展,巩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成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可显著降低企业运营中各项财务风险的发生,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对企业在竞争激烈经济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日益成熟,实现了企业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可能。目前,在全球经济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深化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内部管理矛盾,才能拓展生存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含义
财务内控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结构的一种手段,也是将企业各方面有机因素充分调动起来的重要工具。作为一种权责分配清晰、约束能力强的管理体系,它不仅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概率,还能够以法律约束企业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企业财务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的一剂“良药”,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企业财务内控的建设,避免了因不明原因导致企业财产流失,对各项成本进行核查与清算,为企业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时提供了有力帮助。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可以视为新时期企业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组织结构。从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企业内控环境需要整治、内控监督落实难、以及企业内控观念有待提高等等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变得寸步难行。
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在管理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层面较浅,缺乏一定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处于一个正在成长的阶段,并且全球经济热潮的袭来导致我国企业在相对不稳定、不成熟的情况下就与外企接轨,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政策跟不上形势”的说法,企业在管理上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同时,现代化企业的特征应该与市场经济是吻合的,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厂,在财务内部管理上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手段,所以企业财务内控一直不受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些举步维艰。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现代化管理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就算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再完善也是无济于事的,在实际工作中落实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收益。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以身作则,无法适应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不仅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更多阻碍,同时也无法保证员工效率,资源的浪费致使企业成本居高不下。所以说,企业财务内控制度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予以执行,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制定,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企业财务内控缺乏有力因素。基于财务管理的敏感性,许多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都要对企业环境做出评价,如果各方面因素不符合条件是无法继续执行的,所以若想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制度,就必须要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条件,只有企业环境因素是稳定的,财务内控制度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内部环境差、条件缺失是我国众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通病,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是管理者忽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员工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内控建设落实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造成企业整体效率低下,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第三,企业财务内控的风险评价。信息统筹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信息内容做出有效决策。但是企业财务内控因素不足,直接导致信息丢失、信息存真度低的现象,而企业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往往很难达到管理需求,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管理者无法看到真实的信息,数据信息错误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内控上出现严重失误,其风险率较高。由于很多企业对财务内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无法顾及到其存在的隐患与风险,风险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流程,企业在没有任何保障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辨识,一旦出现不可控制的风险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三、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管理措施
首先,提高对财务内控的重视,加大内控力度。财务内控十分重要,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制定财务内控的内容,还要扮演执行和监督的角色,在整套财务内控的体系中,企业管理者无疑是落实财务内控工作的核心。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财务内控上,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所以要在重视财务内控的前提下,对计划经济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批判式吸收,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内控准则为工作基础,考虑到政策和企业实际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减少企业成本,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其次,监督体系与奖罚措施是财务内控制度必不可少的环节。监督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企业财务内控的成熟,因此,管理者要提升监督力度,根据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设立监督制度,确保财务内控工作顺利进行。一个完善的监督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提高财务内控制度的容错率,还能够帮助企业在财务内控工作中处理进行有效评估,这样一来,企业完全掌握了财务内控流程,对工作中出现的隐患进行及时解决,加强了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用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对管理态度严谨、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针对消极怠工、的人员视情节严重给予警告或处罚,为财务内控的执行提供保障。再次,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必备内容。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内控如果缺少有效条件是难以执行的,如果企业内部环境是优秀的,那么财务内控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内部环境与财务内控紧密相连,更应该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创造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争取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严于律己、奉公守法;其二,定期为管理者提供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考核力度,岗位分配上采取“优上劣下”的淘汰机制,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将企业管理精英的优势散发出来;其三,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彻底监督从招聘到配置、从规划到设计以及劳务从属关系调配等方面,以相关流程安排人力资源工作,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责任心强的专业财务内控团队,为企业的发展铺平垫稳。最后,要求企业全面建设风险评估体系。鉴于企业对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还存在种种问题,为了有效排除各项隐患,企业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对风险进行评估。可以说,内控制度的建设与风险评估是息息相关的。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基准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不断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抽查与检测,对预期发现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对风险的来源与作用进行汇总,最后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允许接受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灾害,减少企业因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另外,财务内控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进行风险预测,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有力依据。对企业财务内控进行合理的制度建设,是新时期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财务将逐渐抛弃以成本集中控制为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下,主导各国企业的竞争因素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资本、技术的竞争向管理竞争进行过渡,这就要求企业重视财务管理,积极建设财务内控制度,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先决条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管理建设进行研究与分析,重点强调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财务内控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改善建议。新时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企业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持续发展,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势在必行,是企业稳定发展、迈向国际化舞台的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王如愿.当代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路径与措施[J].江苏商论,2015(03).
[2]张德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
[3]陈春燕.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难点和解决措施[J].当代经济,2016(24).
[4]高萍.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5).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会计内控制度 措施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对它管理的好坏,能够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对自身现状的分析,来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以此来增强财务部以及整个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从而让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点,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讨论一下相关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中会计内控制度的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会计内控制度已经无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但是很多企业依然墨守成规,并没有根据时代需求来改善落后的会计内控制度,同时,也没有根据公司自身的现状来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在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难题,从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眼下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改善会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因此,他们也开始通过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制定一系列的会计内控制度。不过因为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干扰,让会计内控制度的改革措施一直没有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它的价值,因此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系统性
在一些工作中,企业的相关管理负责人只重视诸如与人力、物力相关的的眼前利益,在这些工作环节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却往往对管理方面的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所以就造成了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同时也让企业的资金不能得到合理的使用。
在对会计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企业也不是非常的重视,这因此造成了挪用公款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不但让企业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运转,同时也很难体现出会计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作用,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未来发展。
(三)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若想能够让企业的资金得到有效的运转,对财务部门的管理至关重要。不过目前从总体上来看,会计部门员工的专业素质并不是很高,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同时也没有能力对自己上级做的一些例如贪污、受贿的不正当行为进行制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四)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会计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方面,也存在这很多不完善的方面,例如执行力度不够,注重形式主义,对工作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等等,所以在这样的机制下,很难体现出监督制度的作用。如果这样的情况愈演愈烈,则非常容易出现报表失真、账目被篡改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而且再由于企业没有严谨的审批制度,导致很多帐表都实际工作情况很难对应的上,从而阻碍了企业对资金的有效管理,最终造成了经营上的风险。此外,一些企业即便制定了监督制度,但是并没有规定奖罚原则,这让执行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因此非常不利于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工作。
二、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分析
(一)必要性
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企业若想生存,必须要对外部环境尽快的适应。而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要协调好企业的内部资源。所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增强,可以很好的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同时还可以让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而让经营风险下降、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反馈等都是会计内控制度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内控制度,可以很好的让企业的经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可以让企业的的财产变的更加安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尽快的适应市场节奏,确保企业的良好运转,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
(二)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强化会计内控制度,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企业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失真的情况,同时也能够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现在,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都不是很完善,员工也没有很强的执行力度,而且对违规的员工也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这样就直接造成了企业的监督工作太过形式化,监督的成果很难得到体现,因此,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企业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企业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加强会计内控制度,以此来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有效措施
(一)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
若想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加强,创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非常的关键。首先,企业要建立严谨的审批程序,对所有的业务都要在进行严谨的审批,如果没有通过审批的一律不准执行。同时,还要创建完善的奖罚措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很好的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升工作业绩。创建规范的会计监督制度,以此让会计信息变的更加准确与真实。而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很好的降低贪污受贿的情况,以此让公司的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曾提到过,由于管理人员的忽视,导致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因此,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完善工作。相关工作者要主动的参与到制定会计内控制度的工作中去,并要全力培养会计人才。对于非财务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培训才能有资格上岗,以此确保财务工作的安全性。而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期间,需要刻意的去提高会计人员的内控意识,以此来强化企业的内控制度。而且在完业内控制度期间,可以通过“取经”的方式,也就是说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来提高自身的内控制度。但借鉴并不等于可以完全照搬,企业其实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借鉴措施。而且就算在建立好了内控制度以后,还要对其进行严谨的执行工作,而且如果在工作期间一旦发现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则要及时的进行解决,以此避免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财务内控制度付之东流。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会计工作人员能力是财务部门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他们的工作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各个企业一定要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首先要让会计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工作流程,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更能提高他们实际工作的效率。其次,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行,以此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只有员工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对降低贪污受贿现象也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企业要采用开设培训班的方式来组织员工学习,并且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对于考试优秀的严格,要进行口头以及物质上的奖励,以此激励他们今后能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而对于没有通过考核的员工,要组织他们进行补考,直到考核通过为止才能够允许他们参加会计工作,而之所以这么严格的要求员工,是为了尽可能的确保会计工作不会出现失误。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不难了解到,完善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努力,刻苦钻研,以此让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变的更加完善,从而让企业的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强化会计内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9).
[2]董哲.论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J].财经界, 2013,(1).
关键词:中小企业;治理;内部控制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规模逐渐分化,少数成长为大型企业,而为数众多的仍然是中小企业。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因为体制的、传统的等各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也暴露出自身一些先天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目前中小企业其治理结构的规范往往是形式上的规范,需要落实到操作层面,真正实现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需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但影响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会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不仅是合理的治理制度,而且还有下一个层面的具体实施的措施,限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不仅需要设计出恰当的治理制度,还要设计出匹配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而且应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真正将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由理论走入实务。
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一直是理论的热点问题,我们注意到,我国学者分别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
很大的成就,而且也注意到了两个领域的对接,然而,理论与实务的视角基本定位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中小企业在该领域被忽略了。中小企业人员少,经营链条短,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对于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应同步着手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疲于应付企业的内外事务,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因此,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方案,既可以优化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环境,又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不重视企业治理和管理的局面。因此,进行不同阶段中小企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促进其持续发展,提高其经营绩效,对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持久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在联系
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的典范是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其总的原则是把财务报告可靠性和有关内部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实际执掌公司权力的关键人物身上,实际是从美国公司的现实情况出发,突破了内部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机械分割,加强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责任。国内学者注意到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比较典型的研究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吴水澎等,2000;阎达五等,2001);不同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的效率(冯均科,200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杨有红胡燕,2004)。笔者认为: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支撑;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如何完成制度安排,企业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何制定,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又如何真正得到贯彻实施,笔者以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谈及其他。
1.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的支撑
迄今为止,内部控制理论最权威的阐述是著名的COSO报告,该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此种解释得到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各界和审计人员及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
狭义的公司内部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
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它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及其相关机制来实现。
目前,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主对企业治理的完善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认识不足,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主要问题包括:股权不明晰,所有权过于集中或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忽视制度化管理,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等等。由此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很薄弱,会计和财务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分工不明确,内部控制经常处于失控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报表未接受社会审计监督,财务报表质量很差。长期以来,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内控制度不健全,在其经营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管理,造成了大量的虚假会计信息。
笔者认为:中小型企业应建立一套符合本身实际情况的企业治理体系,将国际通用的企业治理惯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良好的企业治理有助于企业发展,使董事会更好地进行决策,高层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对公司实施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与贯彻落实提供良好环境,为此,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治理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的组织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提供环境保障。
2.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将促使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形成以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内部控制是一种动态行为,它在企业的作用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构建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完善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企业主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民营企业主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加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企业主的经营意识、理财意识,是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其次应强化外部监督,明确财政在民营企业监督中的职责和权限,树立财政监督的权威,提高财政监督的效果。会计报表必须接受社会中介审计的监督,社会审计应指导民营企业按照会计规范的要求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税务机关要依据相关法规规范民营企业的纳税行为,严格税收管理。使民营企业认识到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企业的权力操纵者,是对权力操纵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操纵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可见,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其目标已相当明确,其作用也远不止防弊纠错,有效和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需要良好的企业治理环境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使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三、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企业运行模式
企业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企业治理,如果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则无法实现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也不能为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真正符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1.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多数中小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甚至是有形无实,一半以上中小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应该作为所有者产权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责权不分的企业治理结构,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不能实施控制,作为代表公司股东的控制主体——董事会也就形同虚设。
企业治理中应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利,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减少或消除内部人员控制行为,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越轨”行为,这样一种机制具有良好的相互制衡关系,使各层次的组织均拥有不同的权限,保证层层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和经营计划的实施,才能使内部人员的行为遵循规范,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根本保障。
2.建立多层次内部控制体系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覆盖经济业务流程环节的,适合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能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与调整,不断修订完善控制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动态的、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规定各层次、各项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3.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在企业的董事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查错防弊,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帮助管理当局对内控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执行的有效性,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
4.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任何一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受到决策者和执行者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人是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尤其是企业的决策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民营中小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会计人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和改善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是确保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条件。
鉴于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从权利制衡到决策科学,企业各方的利益都体现在企业实体之中,只有理顺各方面的权责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行,而企业有效运行的前提是决策科学化。因此,企业治理的最终目的不是制衡,只是保证企业科学决策的方式和途径。企业主应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企业运行模式,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刘纪鹏.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挑战与机遇[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李连华.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第2期
3.郭勇.论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李维安.企业治理中的五大热点问题[J].经济日报,2000年11月14日
强化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企业有效应对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保障企业健康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多变,风险较多,但较多的企业缺乏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与之相对应,也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和部门去控制风险,对风险防范与管控不够有效,这都成为企业失控的潜在因素。强化对风险因素的有效管控,就需要明确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类型,做到对财务风险的实时管控,关注自身的经营环境,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要重点关注下面几个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一般跟管理层的决策以及市场因素直接关联,使得企业筹资活动难以实现预定目标;收益分配风险,指的是企业在收益分配过程中由于不合理分配而对企业未来经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资金回收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回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导致资金回收的时间和金额难以按照预期实现;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的投资回报率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财务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部分管理者难以全面把握企业面临的风险,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忽视了另外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上缺乏联动,行动不统一,架构不健全。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上存在偏差,看不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其内涵外延,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落后阻碍了风险管控在实践中的应用。不少企业对风险的管控和识别大都依靠经验,且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约束,风险的识别量化模型较少,这就使得企业难以及时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警,管理层难以把握所有风险因素,风险管控体系不够全面、系统,难以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市场风险。不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监督控制,难以做到对财务管理的实时监管,不能有效地全方位监管相关管理工作,又没有有效的内部监督,领导层难以及时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管工作比较薄弱。部分企业认为风险管理只是走形式,根本无任何作用。正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财务管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不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导致管理层在做决策时常会出现偏差。许多企业对财务风险难以及时把控,遇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从会计岗位或出纳岗临时抽调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业务上不了解,机构不健全,导致了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部分企业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对于资金的流动和资金的管理监控不能齐头并进,风险管理监管不到位,存在潜在财务风险。不少企业倾向于扩大规模经营,因此企业之间常常互相拖欠应收账款,债务关系难以理清,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及时收回,形成财务风险,影响企业发展运行。企业要维护自身企业的资金安全,保证企业应收账款债务权益的可靠性,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应收账款的资金风险降到最低。长时间、大金额的应收账款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也会形成较大的资金风险,给企业的发展经营留下巨大隐患,成为不少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会计信息化的普及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压力,计算机系统极易受到外来攻击,或者系统本身出现问题故障,这些问题出现时就会导致相关的会计信息丢失,甚至系统瘫痪,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干扰,极易造成大面积的影响,极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
二、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下内控体系建设的建议
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解决财务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保证财务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就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逐级逐项落实,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要不断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理念教育,培养其财务风险意识,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时加以解决。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有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强化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水平。强化系统内制约,实施职责分离,通过实施职责分离可以有效增强内部控制力度,要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内的有效的控制,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内设置操作和监管两个不同职位,相互牵制,对进行的每一个经济业务都做备份,会计人员的每一笔账务处理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都会实时传输到监管岗位的计算机中,监管人员可以实现实施的监管。严格落实会计信息系统内的职责分离,来强化系统内的制约监督,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和权限,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保证各个岗位既相互制约又明确分工。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积极作用,只有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冲击和影响。企业应当积极结合自身企业及行业特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要界定清楚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财务管理工作要注重公平和效率。科学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完善强化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立相应的管理岗位,以此进行财务管理和控制。企业应当依据行业内外风险及企业生产管理特点,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要预防并及时发现、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风险为导向,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继续深入开展公司治理自查工作,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和改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要不断强化内部和外部审计的强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公司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以此来确保各项制度实现有效执行;并及时根据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和市场变化随时评估和分析各类风险,加强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突发事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三、结语
【关键词】 内部管理 公正、平等、民主 伦理道德建设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reinforc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the virtu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1.企业管理运行中制度德性的相关界定
所谓制度德性,一方面是指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合伦理性合道德性,是人们从既定制度的本质规定和运作框架中引出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也包括以伦理道德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一定的制度作出道德评价,看其是否合伦理性、合道德性,以及合伦理性合道德性的程度。这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也是企业创新自身发展策略和思路的有益举措。
2.企业管理运行中实现制度德性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本身是符合伦理道德的、符合普遍人性的,才有要求员工遵守的必要,才能使员工发自内心地信服并践行。借助这样的制度,能够很好地优化企业的管理手段和高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对于团结员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以及改善员工道德风貌、提升其道德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1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许多方面,企业通过这些管理内容以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即经济利益。而经济利益这一目标的实现在极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员工的辛勤创造和劳作。只有企业在制定及落实内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迎合员工的多种需要,才能促使员工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而努力。在现阶段来说,人们进入企业获得一份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和物质利益。但是同时他们还有各种社会的、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上的需要和追求,人们希望企业不仅是一个劳动场所,还是一个接触社会、交往他人的社交场所,要求企业、车间、办公室不仅具有工作劳动的环境,而且具有精神的、文化的、伦理道德的氛围。
2.2 提升企业对于员工的凝聚力
企业管理运行中的各种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的,要求相关内部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程序或行动准则,同时更是维系企业内部成员行为的无形力量。企业成员严格遵循企业制度,将会受到表扬、鼓励;反之,则会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和批评,迫使他重新回到遵守企业制度的道路上来,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因此,企业制度规范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动力。一个缺乏制度的企业对员工是没有约束力的,企业管理上的制度化不仅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内部得到锻炼与提高,而且能够创造并实现企业公平。
2.3加强员工的个人道德建设
对于企业制度来说,如果企业的制度结构不合理,制度本身就不道德。那么,一方面,要求员工做出道德行为就是不道德的;另一方面,员工即使做到了“道德”,也起不到多大的组织内带动作用,或者只能独善其身,或者助长组织内部的不道德。反之,如果企业制度本身设计合理,符合道德的精神,一方面,它有“权”要求员工做出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员工做出道德的行为,并能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制度德性是个体德性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制度合乎道德性有利于加强内部员工的个人道德建设。
3.企业管理运行中实现制度德性应遵循的原则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处理企业同员工各种关系的原则、方式、方法的经常化、稳定化、制度化的体现。它的建立和完善既要有经济上、技术上的根据,又要遵循合乎伦理道德的原则,实现内部管理的制度德性。
3.1企业制度的制定及落实需立足公正原则
公正也即公平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种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和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一项正义的制度安排就是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某种平等。”制度公正是制度德性诉求的首要美德,表现在两个方面:制度的内容公正和制度的形式公正。
企业管理运行中制度的内容公正主要指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等具体制度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考勤制度公正就是应以制度保证每个员工都受同样的考勤方法和考勤原则约束,而不应该存在源于职级层次的高低不同而出现的特殊考量标准。奖惩制度公正指,当员工顺利高效地完成企业规定的生产任务或对企业做出了一定的突出贡献时,能得到应有的奖励,而当其损害企业荣誉或出卖企业经济利益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培训制度公正则以保障不同职级不同工龄的员工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以制度来保证教育培训中的公平竞争,公正地对待每个员工。
企业管理运行中,制度的形式公正主要指制度的公开性与参与性。制度只有实现公开才能成为员工的公共认识,企业的各类制度不应成为绝密文件,而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公开,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对照明确的制度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免于违反制度将遭受的损失和惩罚。参与性要求则保证每个有资格的人能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及评价过程中。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个细胞、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参与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有权对于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保证员工对于制度的参与性。
3.2企业制度的制定及落实需尊重平等原则
平等是制度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衡量制度是否具有道德性的重要价值尺度。制度平等是指企业的管理制度要维护员工在企业的考勤、奖惩、培训、晋升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以及程序意义上的机会的平等。
制度平等体现为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每个员工自由发展的权利。“机会平等是所有的人不分高低贵贱、穷富美丑,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满足了相应的条件,达到了规定的标准,都有同样的机会来赢取同一个社会职位,也就是罗尔斯所说的‘使所有职位对所有人开放’的原则。”为此,企业在制定及落实内部管理制度时就必须要保证员工不分职务高低、工龄长短,只要符合标准,就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
3.3企业制度的制定及落实需彰显民主原则
民主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基本诉求,也是企业制度德性发展完善的有效形式。虽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首先是考虑对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贡献,但是也不能忽视管理中的民主原则。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的民主,主要指保证员工能参与管理和决策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的设计、实施、监督及评价。企业要在制度上保证所有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要在制度设计上确保民主的方式、手段和渠道,使广大员工的真实意见、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到企业的领导和决策部门。
制度民主的价值诉求在于实现真正的民主,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更不是口号上的民主。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中必须将这种民主落实到实处,保证员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在技术上是科学的,在社会文化上是文明进步的,在伦理道德上是公正合理的。
结束语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软件建设,企业伦理道德中的根本原则应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基础中的重要构件,企业伦理道德中的各种具体规范、规则应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管理运行中的制度德性将具有日益显著的地位、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当代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一种明显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参考文献:
[1]林浩.制度伦理和我们的任务[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内控制度;改革与创新
1引言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背景下,企业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以市场变化、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为参考,对其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来适应其市场变化。同时对其内部资金管理控制制度进行优化,有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一定程度可以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企业在实际的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利用率低、资金周转困难以及风险意识低等方面的问题,对整个企业正常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站在企业内部控制的立场,对其制度方面进行改进,以满足企业稳定运行的需求。
2对现阶段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局限性进行分析
2.1企业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缺乏实际操作性
企业资金管理涉及的内容多、面广,其中包括资金调拨、融资成本核算以及应收账款催收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企业资金流转的情况。但部分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对其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对其具体怎么操作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在具体操作环节存在一些漏洞,不利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存在员工利用其漏洞进行违规操作,造成企业利益受损[1]。
2.2缺乏资金风险评估机制
由于当下市场经济的汇率、外汇汇率及政策等方面处于动态变化,一旦企业资金管理不善,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使得企业无法正常运行,一定程度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企业在利用剩余资金投资的过程中,缺乏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对其投资项目不能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造成一定的资金风险。
2.3内部信息化建设落后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得以应用,但实际的企业资金管理中,由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资源、信息等方面不能实现共享,在相关沟通、交流等方面不能实现及时性。在沿用传统的财务数据收集、分析等过程中,会造成数据准确率比较低。同时由于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业务能力比较低,对其资金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不能准确、快速对其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处理,造成企业资金管理混乱。
3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内控制度改革、创新
3.1更新资金管理观念
资金是企业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资金管理的水平一定程度决定企业是否能够稳定、长期发展。其中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外部市场、政策以及内部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关的手段对其管理进行调整,来减少资金方面的风险[2]。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部门,对其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使其风险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面对一些突况,需要快速制定其处理方案,来降低企业资金损失。
3.2对企业资金管理内控体系进行完善
由于企业资金管理受内控制度的影响,在对内控制度进行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结合资金管理方面的需求,来逐渐的完善内控体系。在具体的内控体系完善过程中,对其进行跟踪、反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进行内控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相关企业的制度、经验,并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的特点,制定出适应本企业发展的资金管理体系。
3.3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发挥监督工作作用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监督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开展,首先,在资金管理内控体系完善的前提下开展事前监督工作,同时要确保所制定的资金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次,在现金盘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目的是对企业的资金余额、定期存单等情况全面的了解,并采取相关手段使其现金流与账面保持一致,对于货款问题应该设立相关的催收制度、加强审批,这样才能避免坏账的现象发生;最后,对于事后监督需要审计部门去实施,同时需要完善审计制度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3]。
3.4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也要借助现代化技术,使其管理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在企业资金管理中,建设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等共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准确的获取外部市场的变化信息,及时对其资金管理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同时,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对于财务人员各方面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应的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比如定期对其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其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可以组织财务人员去其他优秀单位学习,借鉴其经验,对其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4]。
4结束语
企业资金管理内控制度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对其内控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希望对企业资金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同时,在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方面的资源,提高资金管理的高效性,以及对资金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来减少企业资金方面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任炎齐.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内控体系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7,1(1):178-179.
[2]李建荣.浅谈企业资金管理方面的内控制度创新[J].财经纵横,2016,18(9):197.
【关键词】企业财会管理 内控监督 机制
企业财会管理的内控监督机制是指为了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规避风险和提高效率的监督管理体系。在这个监督体系中,应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一、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
好的制度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足够全面,要涉及到所有的部门和部门的全体人员。同时还要进一步渗透到企业的业务和文化中去,让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的自律机制。从外避免会计失真的现象。
(二)制度执行的力度决定内部控制
很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不重视,具体表现就是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甚至有的企业连书面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没有。在实践中有的企业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捏造需要的数据,设置小金库等头套税款。
(三)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
有不少企业在内控方面的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企业尚未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的协调一致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活动,内控监督队伍能力建设比较薄弱,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尚不能形成持续的评价。
(四)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时决定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衡量指标。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有的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有的虽然设置了,但是其职能长期弱化,不能正常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发挥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层的主观意愿。
(五)财会管理职能弱化
在一些单位中,财务部门仅仅是一个事后记账核账、报销费用、编制报表的部门,未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地位较低。有些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貌似完整,实际上形同虚设,单位领导包括其他一些部门凌驾于财务部门之上,等等。
二、完善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制的措施
(一)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和企业的情况相对应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晚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企业要给相关人员授权,只有授权的人才能接触实物资产,比如现金 、存货等;第二,清查要定期,要做到账本和实物相符合,同时预算要严格控制,有专门的人员编制预算,报批流程还要严格。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明确到具体的负责人。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到适合的制度,并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二)严格实施会计法和各项会计制度
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除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之外,还要严格的实施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在进行相关内容的设置的时候要综合的考虑问题。制度具有抽象性,具体业务具有程序性,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把握好俩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企业的发展做出推动力量。
(三)提高内审监督能力
为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监督与服务作用,我国企业应当提高认识,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位;健全机构,强化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转变内部审计形象和观念,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拓展审计领域和探索审计方法。
内审地位强弱与否,一方面与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也同自身能力高低有关,内审机构和人员,必须按照系统科学规范的工作坊式,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分了解企业内控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升自我的能力水平,结合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逐步改善。
(四)将财务管理融入整个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从我们企业的组织架构及其运作情况看,财务部和财务总监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较高层次,真正发挥了财务监督和控制的职能。其财务总监在管理层中的地位仅次于总经理,企业的全部资金往来(包括总经理的费用支出)无论巨细,全部要通过财务总监的审批,重要合同的订立、对外采购的申请等几乎所有的工作程序均需通过财务总监审批,甚至每张会计凭证均由财务总监审核签字。将财务管理融入整个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发挥了会计控制在整个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五)全面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素质就是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员工的素质就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企业内部要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作用,要积极的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一个企业文化深入的企业,必定也是一个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员工的发展依靠制度。因此积极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成长的不二法门。
三、结语
现代企业建立健全企业财会管理内控监督机制是整个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晓钰.浅析企业财会内控的监督方法[J].新财经:理论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