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

第1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近几年,各种大型公共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些建筑的外观给人的视觉震撼力非常强烈,其内部的大堂、中庭等关键部位的设计也是近可能的奢华,而对体现人类文明进步之一的卫生间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把它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卫生间的布置和卫生器具的配置也往往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卫生间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希望能够在公共卫生间里得到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让其成为更舒服、更放松的空间。“以人为本”的卫生间人性化设计体现在卫生间环境、卫生间设施、卫生间设施布置等方面,做卫生间设计时要把人放在首位,处处为人着想,关注不同使用者的生理需求,体现出对使用者的精神关怀。在卫生间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也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

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厕所的建设水平、清洁与否,国民如厕习惯如何,大体上可以体现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和国民文明素质的水平。

1、 室内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设计出合乎使用功能的空间必须以合乎实际使用情况的依据作为设计的前提。要使公共卫生间更换地为人所用,就要充分了解使用者—“人”的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要了解人体活动的各种功能尺寸,男女使用者的不同特点等。

1.1 厕位比例

1.2 视线遮挡

视线遮挡是保护隐私的需要。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厕位的设置,特别是男卫生间内的小便斗的位置,不要暴露在门外人的视线之内。

1.3 人体工程学

卫生间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卫生间隔间的平面尺寸合理、结局布置合理,卫生间隔间的标准尺寸为900mm×1200mm(门向外开),900mm×1400mm(门向内开),医院内病人使用的卫生间隔间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1100mm×1400 mm,门朝外开,门闩应能里--外开启。洗手盆的标准间距尺寸为700mm,小便斗的标准中距尺寸为700mm,最少不应少于650mm。

1.4 环保节能

卫生间内的节能主要是指节水,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之一,采用节水的卫生洁具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公共卫生间内大力推荐采用节水型的卫生洁具,每年节省的水量将十分可观。

1.5 特殊关怀

1.6 前室布置

现今很多规范都要求公共卫生间设置前室,设置前室是遮挡视线和阻隔气味的好办法。公众可以利用这个场所再进行一些其它的私秘活动,如整理衣饰,化妆、补妆等,前室内配备立式衣镜,就满足了公众这种服务需求;开辟一定的空间,设置休息椅,使人们可以略作休息。

2、 室内公共卫生间人性化设计注意要点

2.1 地面——防水防滑

地面应采用防水、耐脏、防滑的地砖或花岗岩等材料

2.2 棚面——防潮遮掩

用塑料板材、玻璃和半透明板材等吊板,亦可用防水涂料装饰。

2.3 洁具——合理舒适

在洁具选择上,遵循最大限度避免人流接触传染的原则,洗手龙头和马桶均选择感应式冲水龙头/马桶,或者自闭式冲洗阀冲水龙头/马桶。自闭式冲洗阀冲水马桶多将阀门安装高度控制在30cm以下,方便脚踩阀门冲洗。

2.4 光线——明亮柔和

卫生间的实用性过多地聚焦了人们的目光,而它的照明设计却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使原本采光性能就差的卫生间成为了光照不足,影像模糊的空间。前室内主要适用于化妆功能要求,对光源的显色指数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只能是白炽灯或显色性较好的高档光源,对照度和光线角度要求也较高。厕位内以柔和的光线为主,亮度要求不高,光线宜均匀。光源本身还要有防水功能、散热功能和不易积水的结构。

2.5 通风——空气清爽

公共卫生间内要注意通风问题,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对于一些没窗的卫生间,一定要有机械排风,并有送新风。厕所通风要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2.6 绿化——增添生气

公共卫生间内适当地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可以增添生气,美化环境。

2.7 趣味——主题体现

可以根据建筑文化或地域文化等设计卫生间的主题,构成独特的“卫生间文化”,在巴黎咖啡馆中的卫生间则通过各种奇妙的小创意,为顾客带来了无限快乐与无穷惊喜。

例如,在“天花板上的椅子”咖啡室的洗手间,厕间的墙上有六个偷窥孔。假如你忍不住好奇要去窥探隔壁的动静时,却只会见到几头牛在吃草的图画;在“哲学家”咖啡室的洗手间,镜子上写有智力测验题目,甚至在通向隔壁厕间的一扇窗上有一个小图书馆,可是当你伸手想去取书时,才发觉图书原来是假的,窗也是假的;最奇妙的是在一家名为“特莱索咖啡室”的洗手间,透明的马桶内竟有活的金鱼在游来游去,令如厕者不知该不该冲水,担心会把金鱼冲走。有人甚至真的不敢冲水,走出来惊慌地问女侍应该怎么办。

结语

卫生间“人性化”设计实际上是对人的社会化属性诉求的达标。在物质财富

第2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办公大楼,给排水设计,改造工程

1、某办公楼工程概况

本次修缮改造工程为某办公大楼,总建筑面积约16000m2,建筑高度31.6m,楼高8层。办公大楼于1992年设计,1994年初投入使用。由于当时设计不完善以及施工、材料条件限制,办公大楼在近年来凸显了大量的给排水问题:①生活给水的镀锌钢管锈蚀严重,自来水黄浊,卫生条件较差;②卫生洁具老化,龙头损坏,给排水管跑、滴、漏情况严重;③首层排水不畅,化粪池经常堵塞;④仅在走道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办公室未有设置,部分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够,灭火器老化过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除此之外,还有装修、空调、电气方面的诸多问题,已经对办公大楼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威胁到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大楼需修缮改造。由于本办公大楼为重要的行政办公场所,改造的同时还要兼顾正常的办公;根据进度上的安排,各个楼层办公室,在改造时间上并不同步;原有的水电空调管线在管井内、天花内交错混杂,空间情况较为复杂。

2、某办公大楼改造设计的内容

为了切合实际,又要控制投资,设计院对项目提出的改造内容为:①原有卫生间的给水管道均为镀锌钢管,本次改造中,支管更换为pp-r管,立管更换为钢塑复合管;②原有卫生间的污废水铸铁管更换为pvc-u管;③卫生间原有的卫生洁具全部更换;④办公室增加自喷喷头,更换部分的自动喷水灭火横干管,适当增加消火栓及灭火器;⑤室外化粪池重新修建,更换为成品玻璃钢化粪池。

3、某办公楼改造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3.1新旧交接位置给排水立管的安装

公共卫生间位于大楼对称的两侧,3层以上卫生间则需全部重新装修,这样就产生了4层与3层卫生间给排水管新旧交接问题。3层以上需更换新的给排水管,3层以下仍沿用原来的铸铁排水管和镀锌钢管,其交接部位处理如下:

(1)排水管。铸铁排水管在4层楼板面上约0.5m处用人工割断,原污、废水管管径分别为dn150和dn100。pvc-u管与铸铁管同径相接的接头一般为铸铁承口,石棉水泥封堵,在复核立管排水能力后,决定将3层以上的污、废水立管管径各缩小一级,在4层交接位置直接插入原有铸铁管内,长度超过4层楼板底约1m,外套铸铁管与内套pvc-u管之间的缝隙用橡胶圈及密封填料墙塞,杜绝了新旧管连接处漏水的可能性,不同管材的接驳处也有一定的伸缩空间。

(2)给水管。支管改为pp-r管,立管改为钢塑复合管。立管与3层原有镀锌钢管采用活接头连接,设置在管井内,新旧给水管之间加设阀门控制。为不影响3层办公楼人员正常工作,在上班时间只进行楼板的开孔,利用双休日时间将旧立管拆除,装上新管,并进行试压,合格后对分支管口进行封堵,管道清洗完毕后立即通水。

3.2卫生间横支管与天花高度的关系处理

本大楼按消防部门要求增加了防排烟系统,新增的排烟风管经卫生间天花排出室外,与同在天花安装的排水支管在空间上产生交叉。按排烟风管原来安装的位置和高度,顶部离板底只留有0.25m空间,排水支管须从风管下部安装,造成天花高度不能满足业主要求。经与空调专业协调,风管改为离开梁边约0.45m,利用这0.45m左右的位置安装地漏及存水弯,存水弯后的排水管刚能与风管交叉经过,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天花的标高。

3.3原公共卫生间改造中蹲便器的选用

由于原公共卫生间蹲便器位置并未做降板处理,所以安装蹲便器必须抬高地面,排水横管在板上敷设。经在市场上调查,蹲便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①直落式;②排水口中下置式;③排水口后置式;④排水口后下置式。

在4层男卫生间改造中,由于3层卫生间不在本次改造范围内,其排水管道不能安装在3层天花,而在4层原有铸铁立管开三通的难度极大,因此只能利用原有楼板上的便器排水口。在4层女卫生间改造中,由于楼板并无预留的便器排水口,需在板面上安装排水横管,新增排水立管设在外墙。为减少排水横管穿过外墙孔洞的尺寸,排水横管又需尽量紧贴板面,如使用直落式蹲便器与pvc-u存水弯组合,横管底部离地面高度最少13cm。为此,专门又到市面找到了一种排水口后置式的蹲便器,其出水口向后,安装后横管底部较紧贴地面,可以满足要求。

3.4新增卫生间的排水方案

本次改造涉及面较广,但有些房间在装修时间上并不同步,增加了改造的难度,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分期实施的可行性,在副市长办公区卫生间改造中就碰到这样的问题。该区的改造时间上先于办公楼的整体改造。该区卫生间位置原为办公用房,下层为人事档案室,如按常规沿柱安装排水立管穿过档案室,则会在施工时严重影响楼下档案室使用,防水处理不当的话还会造成档案的水渍损失。

第3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1.门诊及出入院大堂的装修

大堂为各科患者、陪护人员均需到达的空间,是建筑的交通枢纽。大堂内服务功能较多,人员密集,设计应从净化空间,改善、合理布局,理顺患者、陪护、探视及工作人员的流线等方面入手,大堂内一般安排有挂号、收费、候药(另设单独空间为好)、问询处、医导、公用电话。大堂还连接着公共走道、楼梯间、公共卫生间以及花店、小卖店等,大堂空间要求宽敞明亮、色彩怡人,应保持充足的采光照明,并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在大堂内引进绿色植物,并通过通透的外墙借室外园林景色,营造出让病人可充分放松和消除紧张的感觉,指示标识应醒目,线路清晰易找,导医、问询安排在接近入口的合适位置,做到既不影响交通又使问询方便。

大堂可另设置大屏幕,显示各种信息,体现时代感;业务办理台前应安排足够数量的排椅,配备叫号服务器,结合声光实现叫号服务,将站立服务演进为坐式服务,改变排队等候的落后方式;排椅应用耐久耐腐蚀的材料,方便消毒清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座椅发展的趋势已由硬质向软质,排椅向沙发转变。大堂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全空调的大堂,装修不得影响空调的气流组织,墙、顶造型均应与空调消防等专业密切配合。

门窗、洞口也应有相应措施,防止对空调气流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间隙使用的空调或无空调的大堂,要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装修不得影响建筑设计的通风量。业务办理柜台尽可能减少金属栅栏、大玻璃的分隔(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有现金交易的部位尚应保留)。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将更广泛,完全开敞的业务办理将是医院大堂的一个发展方向。业务办理台应考虑其布置数量和功能转变的灵活性:一方面随着社会老年化的趋势,病人陪护人数也在增加,需要更多的柜台;另一方面预约就诊量将增加,柜台办理业务量有下降的可能,所需柜台也相应减少,多余的空间要能及时转做他用。业务办理台、问询台等应结合医院CI的要求进行设计,整体营造医院的形象。台面高度设计以方便工作人员和问询者使用为依据,综合信息化发展趋势,电源、信息线缆应布置到位,结合办理台、问询台的细节,使插孔设备与柜台融为一体。

大堂为医院的中心亮点,材料选用应适当提高档次,地面可采用花岗岩,色彩淡雅,造型大方适度,墙、柱面选用石材、金属板比较理想,大堂内还可布置一定数量的艺术品,内容与医疗、生命及地方文化相结合,体现医疗建筑的文化内涵。天花可采用涂料或金属板面,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为A级,造型有较大发挥空间,但还应力求简洁,不落俗套。业务办理台,台面可选用石材或人造石如可丽耐,建议使用可丽耐一类的人造材料,其品种色彩丰富,可做到无接缝连接,适应任意形状,接触感觉好,可以随时修补。一般自然采光在建筑设计时已成定局,对于进深较大的大堂,在正常自然采光条件下,对于远离采光面的区域,应考虑人工补光,使大堂亮度均匀,并考虑光源合适的色温和显色性。此外无障碍设计的细节处理应在装修中得到体现。

2.公共走道

与大堂相通的走道是医院建筑的交通干线,也是医疗建筑的特色所在。通廊吊顶内一般都布置了大量繁杂的设备管线,多数还是干管,对吊顶高度有较大限制,装修设计应避免复杂的造型,尤其是高度较高、造型变化多的吊顶造型,这一类设计往往需要以降低标高为代价,得不偿失。吊顶适当地分段处理,可灵活解决设备与造型之间的冲突,通过合理调整设备的安装细节尽可能提高走道的高度。走道地面材料应耐磨、耐久、耐腐蚀,花岗岩是首选材料,由于人流量大,通廊内也有一定物流量,单架车也需在通廊中经过,所以墙面材料应具备抗冲击、耐磨、可加工成圆角的性能,可以选用的材料有MAX板、卡索板、千思板等等。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常关对行人通过相当不便,可以考虑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平时敞开,有火警时自动关闭,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时应尽量与走道同宽,与墙面保持一个平面,结合装修细部处理,保持整体完美。

3.电梯间、楼梯间

楼梯装修材料要考虑耐磨,可清洗,圆角接口,扶手考虑儿童和成人使用的不同高度,设双层扶手。楼梯起止步设盲人指示。电梯间装修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电梯门及轿箱需考虑轮椅,单架车的撞击防护。

第4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线网标准

2005年9月,南京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10年间,南京地铁已形成网络化运营,线网规模仅此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列全国第5位。新的建设规划线网批复以后,至2020年总规模达到370.3km。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有利于建设较高服务水平的绿色公共交通环境,进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地铁标准化设计日趋重要。文章以南京地铁3、5、10号线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方案优化。

1、标准化的设计优化前提条件

1.1设计优化前提条件前提条件:①车辆系统选型:6A;②车站形式: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1m,长140m;③系统形式:通风空调系统的冷冻系统采用分站供冷,通风空调设置大系统、小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车站隧道通风共4个系统,空调大系统、隧道排风系统采用双端设置,隧道通风系统按双活塞系统设置;④供电系统:牵引降压变电所形式,不考虑能量回馈装置;降压变电所形式;⑤人防标准:设防标准抗力等级按6级人防设防,防化等级丁级,按次要车站设防,车站一端设置区间人防隔断门;⑥过街功能:非付费区考虑满足过街功能;⑦区间接口:车站两端按连接盾构区间考虑,两端均考虑盾构始发条件。1.2车站设计标准化思路车站设计标准化应符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及南京地铁线路的功能定位。车站站台宽度应综合考虑客流、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且全线基本统一。公共区布置应形成统一的一套模式,合理计算竖向交通工具及售检票设备的数量,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预留安检机、客服中心的布置均应顺应进、出站流线,并应考虑过街功能。

2、3号线、5号线和10号线标准车站公共区分析

3号线、5号线和10号线均为6A编组,公共区标准布置经历了几次变化,如图1~3所示。3号线多穿越城市建成区,站台规模适当放大,公共区设置3扶2楼1电梯通往站台。5、10号线公共区采用3扶1楼1电梯通往站台。

3、标准车站规模控制

3.1站台宽度站台宽度早期线路以10m居多,新线以11m居多,中心城区站点的站台宽度适当放大,采用双柱站台宽度采用12m、12.5m、13m不等。南京轨道交通标准车站站台宽度各线以11m居多,并无统一的标准。受城市化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车站客流上升很快,现阶段不少车站的公共区已无富余空间,甚至较为拥堵,因此考虑中心城区的站点规模留出一定的余量。研究结论:南京地铁一般单柱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1m;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节点换乘车站站台宽度市按不小于14m,通道换乘车站站台宽度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3.2车站竖向设计地下车站层高在全国范围均较为稳定、成熟,考虑到公共区楼梯每个踏步150mm的模数,标准站层高按站台板装修面至站厅层装修面为5.1m,站厅层装修面至站厅结构顶板不小于4.8m控制。3.3公共区柱跨公共区柱跨需结合楼扶梯布置、结构经济合理性、屏蔽门开门位置等综合考虑,单柱车站柱跨为9m、双柱车站柱跨为9.12m。

4、标准车站公共区标准化优化设计

4.1楼扶梯、电梯布置布置原则:本线站台长度140m,明确站台需设置3个竖向交通点通往站厅,且电梯应位于付费区。综合周边城市新建线路的标准车站的竖向交通工具设计标准,建议按照4台扶梯、1部T型楼梯、1部电梯的标准进行楼扶梯设置。南京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A型车6节编组,车站有效站台长140m。受到站台长度控制,付费区长度有限,采用中间进站两端出站的方案,能够保证足够的蓄客缓冲空间。自动扶梯的上下行方向与进出站客流方向相配合,付费区内避免客流交叉,两端非付费区都有两跨,满足客流集散需求。这样的布局使车站公共区功能分区明确,客流流线顺畅,整个公共区的进出站客流尽量少了交叉,如图4所示。为了使公共区空间开敞,同时又保证实施结构安全可靠,在设计中单柱车站考虑柱网间距9m。站台层为单柱双跨的岛式站台,无障碍电梯结合“T”型梯布置在站中心,T型梯宽度1.8m,站台两个方向均有扶梯,便于站台疏散。侧站台宽度最小处为2.7m,如图5所示。自动扶梯设置: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代轨道交通人性化设计的重点,付费区两端各布置有两组上下行自动扶梯,自动扶梯工作点至前方的障碍物大于10m,至前方电梯口大于等于18m,并且配合进站出站流线设置其上下行方向。面积小,易与在楼扶梯前方形成,带来安全隐患。(2)两端进站中间出站:全国多数线路。出闸机前方集散面积大;进闸机前方较为局促。(3)进闸机横向布置:部分早期线路。进闸机与客流进站方向垂直,进站便捷;非付费区连通道狭窄,不利于纵向过街客流,但此种客流较小;进闸机数量较难扩展槽转角较多。4.4客服中心布置客服中心的布置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客服中心居中设置一个;客服中心两端各设置一个。南京早期线路:居中设置一个。优点:节约工作人员,集散厅较开阔,咨询、补票人员进站方便;缺点:客服中心远离出入口通道,标识不明显,不利于咨询、临时售票。杭州、南京、广州等多数线路:两端各设置一个。优点:标识性较强,便于咨询,便于补票;缺点:多设置一套设备,需增加工作人员。集散厅视线的开阔性略差。咨询、补票人员进站行走距离长。4.5自动售票机布置自动售票机一般有以下四种形式:横向布置在楼扶梯端部、纵向布置在楼扶梯侧、纵向布置在连通道离壁墙侧、横向布置在公共区两端。优缺点比较如表1所示。本次设计将自动售票机排队客流可能与出入口过站客流交叉,需尽量将自动售票机设在端头中部,且应尽量压缩车站左端设备区面积,与出入口之间形成“凹”形布置,以供购票客流排队。折跑楼梯:公共区中部设置“T”型梯一部,梯段宽1.8m。无障碍电梯:为方便乘客使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车站付费区中部设置无障碍电梯一部,并临近无障碍电梯设置宽通道闸机或疏散门。优点:布置紧凑。两端楼扶梯在站台层前方有3跨,分别照顾一节半车厢的乘客;中部3节车厢的乘客行走距离最短,站台客流流线清晰、便捷。南京的旅游资源资源丰富,T型楼梯布置可以更好地利用T型楼梯产生的站厅对景墙进行文化墙设计,展现南京窗口。4.2设置安检仪在反恐日益重要的今天,轨道交通作为人员密集地段,必须设置安检措施,标准站设计时也考虑设置安检仪,安检仪布置在进站流线上。4.3进站闸机布置进站闸机的布置方式有纵向布置(沿线路中心线)、横向布置(垂直于线路中心线)两种形式,邻近城市及南京各线大多数采用纵向布置形式。仅少数早期线路采用横向布置,而广州1、2号线已经将部分站点横向布置的进闸机改造为纵向布置。布置形式的优缺点比较如下:(1)两端出站中间进站:上海部分线路。有利于高峰时期的进站客流控制;有利于安检;出闸机前方集散4.6车站公共卫生间布置车站公共卫生间一般分设于站厅出入口旁、设于站台两种形式。无障碍卫生间分为设置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分别设置男女无障碍侧位两种形式。案例:宁波、无锡设于站厅层出入口旁与工作人员卫生间设置在一处。优点:可兼作城市公共卫生设施。防臭条件较好;缺点:需安排专人管理,卫生条件难以保证。站台乘客使用不便。案例:南京位于站台层。优点:乘客使用方便。便于管理;缺点:需妥善处理防臭。4.7出入口通道、口部设置标准一般位于道路下方、站厅位于负一层的地下车站,出入口提升高度均接近9m,部分车站因管线等原因,站厅或出入口通道埋深略深。站厅位于负二层时,出入口提升高度均超过12m。在部分路段由于拆迁等原因,出入口需临时设置在道路红线内,可只设置楼梯。针对上述情况,本线对出入口通道、口部设置提出以下标准:①提升高度超过8m的出入口设置一台上行扶梯,和一部不小于2.4m的楼梯;②提升高度超过12m的出入口至少设置一台上行扶梯一台下行扶梯,和一部不小于1.8m的楼梯;③换乘站、位于城区的大客流站应选择一个大客流方向或主要接驳客流方向的出入口设置双向扶梯和一部不小于2.4m的楼梯;④设置一扶一楼的出入口结构内宽不小于4.5m,设置两扶一楼的出入口结构内宽不小于6.5m;⑤单独设置楼梯时,楼梯不宜小3.0m。4.8地下站公共区标准化推荐地下站公共区标准化推荐结论如下:①站台型式:一般站采用单柱11m宽岛式站台,三层站采用双柱13m站台,换乘站(节点换乘)采用双柱14m站台,换乘站(通道换乘)采用双柱13m站台;②柱跨:单柱车站柱跨统一为9m,双柱车站柱跨统一为9.12m;③竖向交通工具:付费区两端各设置两组上下行扶梯组,中部设置T型楼梯、钢筋混凝土电梯组合;④自动检票机:进闸机纵向布置;⑤客服中心:付费区中部设置一个客服中心;⑥自动售票机:纵向靠设备区墙面布置,自动售票机采用嵌入式方案;⑦公共卫生间:卫生间设置于站台层。设置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

5、结束语

对于标准站的设计,重要的是保证车站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好车站规模;充分考虑车站公共区的服务标准及客流流线。文章通过分析既有标准站的方案,提出优化标准站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文章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对类似工程有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S].GB50157-201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3版)[S].GB50016-2014.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S].建标104-2008.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14.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GB50352-2005.

[6]蔡忠坤.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01+203.

第5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住宅;功能区分;住宅设计

一、前言

居住问题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建筑中住宅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人类的生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安居乐业是百姓毕生追求的理想。近几年,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住宅设计日趋完善,但也有一些考虑不周,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设计师们注意和思考。

二、关于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是设计文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图示不易表达或很难表现的内容,应充分发挥文字说明的优势,使设计文件表述更加周到、准确、严谨。但往往由于时间紧迫及重视不够,设计人员经常利用微机在不同项目之间互相拷贝,而对其内容却未予深究,使设计说明存在一些缺陷。

设计说明条文随意性大且含义模糊,施工中不易执行,应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楼梯、阳台栏杆及扶手的有效净高、净距等要求不明确,易造成安全隐患。对一层空调室外机的防护措施及材料交待不清。对外门窗及幕墙的相关要求表达不全面,特别是对外门窗的玻璃品种及厚度未提出明确要求。对涉及环保、节能方面的内容要求不严,在条件许可时不宜总是采用规范中的最低标准。

三、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高层住宅总平面中大部分消防登高场地及消防通道未积极利用,在满足尺寸及荷载等相关要求的前提下,这些硬地及道路可结合日常需求做耐压草坪、健身活动场地等。住区地面停车位大多为硬地或普通植草砖,未设置绿荫式停车场地,如在车位间植高大乔木或绿化藤架,既可改善小区环境和景观,又能遮挡夏日阳光对汽车的暴晒。有些小区道路未考虑无障碍措施,如缘石坡道等。

四、住宅单元公共部位

住宅竖向交通一般位于北向,与住户厨房、卫生间相邻,当一层单元入口设于南侧时,往往与厅或卧室邻贴,对一层住户造成噪声及视线干扰,应采取分隔措施。在标准稍高的住区中,许多住宅单元公共空间未考虑垃圾筒位置,物业公司往往占用楼梯平台或前室作为垃圾桶放置点,影响疏散和交通,有碍观瞻,有损公共卫生。高层住宅前室或公共空间防火门透光或不能采光,使住宅公共交通部位常年用灯光照明,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适当加大防火玻璃面积,改善公共空间的采光,并进一步结合住宅公共交通的设计,在服务于交通的同时,为住户营造明亮亲切的交往空间。公共消火栓箱、配电箱等与住户相邻时,嵌入墙内大部分或占用全部墙厚,造成安全隐患。建议将凸出墙面的设备箱统筹安排、合理化分,并作为公共交通空间室内设计的内容。信报箱设置不当,有的将信报箱从单元入口处移出,多楼集中设置且不在住户出入必经之路傍,造成不便;有的将信报箱置于防盗门以内,造成投递不便。在一些跃层住宅中,设于下部公共交通位置的屋面检修洞开到了住户的屋顶平台上,造成管理不便。玻璃幕墙未加控制,立面划分随意,开启方式不明确。空调室外机位置不当,有的两户室外机方位对应,距离太近,废气互相影响,有的将室外机封闭过严,造成夏季空调死机现象。女儿墙、窗台等处滴水线漏画或处理不合理,造成雨后外墙表面污损,产生流挂现象。

五、住宅内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对我国目前家庭人口构成和已购住房二次装修所反映的情况,综合分析近期热销房型,住宅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明确合理的功能分区

住宅是以家庭为生活单位长期居住的建筑,合理的功能分区使人们居住起来温馨舒适。从居室结构图可以看出,每一分区中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能,又都相互联系。既要考虑动、静分区,也要考虑厨、卫分区。平面设计应正确处理这三个功能区的关系,使之使用合理而又不互相干扰。尤其注意不要所有房间都绕厅布置,造成开门太多,完整墙面少,路线交叉穿越,不利于厅内家俱布置和使用,也影响了休息区的私密性和安静。

客厅、居室面积应大小合适

近几年流行的大客厅、小卧室住宅建筑中,有的厅大到40~50m2,而卧室小到5~6m2,造成客厅和居室的面积严重的比例失调。而且有的住宅厅的面积大了,但是住室的层高仍按现(《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要求,使客厅面积和层高不协调,当人们进入室内以后产生严重的压抑感。客厅在整套住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门窗大小及家俱的合理布置,其开间在4.2m2左右,面积在20~25m2 左右比较理想,层高在满足现有住宅规范的基础上也不至使房屋显得很压抑。而人们理想的卧室面积在11~15m 之间,开间在3.0~3.3m2之间,即可保证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注重厨房、卫生间、阳台等辅助区的功能和面积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最重要的辅助使用空间。阳台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从已购住房二次装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住宅设计应充分考虑厨房、卫生间、阳台的使用功能和适中的面积。

现代化的厨房应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及室内环境的保护,在已购住房的二次装修中,部分家庭把厨房移到服务阳台,所以设计时也可考虑把服务阳台。

作为厨房操作间进行设计,面积在5~7m2 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设服务阳台。这样可以把现设计中的厨房作为餐厅,实现厨房、餐厅、阳台“三位一体化”的设计。在餐厅内应考虑到冰箱、微波炉等物品的摆放位置,餐厅开间考虑在3.0~3.3m2进深为3.3~3.6m2即可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提高了住房的使用效率。

卫生间的设计现在是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设置双卫生间,通常是主人专用一间,另一间为公用。

另一趋势是将卫生间分隔为盥洗间和厕所。从卫生间的使用功能和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考虑,后种设计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使用要求。厕所设计应考虑安装热水器的位置,盥洗间设计应考虑放置洗衣机的位置,卫生间的开间在2.1~2.7m2进深在3.3~3.6m2为宜。这种设计既满足了卫生间的使用功能,创造了舒适、卫生的环境条件,而且也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污染严重及北方地区寒冷气候的影响,住户在买到新住宅的时候均将阳台封闭,但各户阳台封闭不一致,造成住宅外观不美,影响城市景观,不利于城市形象建设。在住宅建筑面积计算中,封闭阳台和不封闭阳台的面积计算不一致,也可能造成开发商和住户之间产生矛盾,所以阳台在设计时应该采用封闭式设计。

结束语

第6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按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根据服务人口3000-5000人设立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改建应不少于200平方米)。内部设置要通过市卫生局审核,要求流程科学、布局合理,要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站内应设有以下科室:全科诊室、观察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处置室、药房(库)、预防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康复室、计生指导室、健康信息管理室、卫生间等,有条件的地方可设中医(理疗)科。要根据实际需要添置必要的基本设施设备,主要包括至少设置三张日间观察床(不设病床),以及诊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和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药品柜、档案柜、电脑、电话及健康教育影像设备。

二、人员配置

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二名以上社区医生,目前主要以注册乡村医生为主,其中一名为女性,均具备执业资格。鼓励医院将医生、护士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工作。

三、机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法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任,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调配,社区卫生服务站会计核算工作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村(社区)根据服务人口提交12元/人/年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报酬、社医保费用及学习培训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包括中层干部、责任医师、责任护士各一名组成的服务团队,定期下社区服务站进行业务指导及帮助开展工作。并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工作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发放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报酬。

四、社区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并受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所辖范围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作用,着力推广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中药适宜技术和中药治疗、养生保健咨询等特色服务。

五、经费安排

第7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管道敷设

1工程概况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位于广州萝岗去中心区南部开创大道以北,毗邻萝岗行政中心、市政公园。本工程由体育馆和停车楼组成,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0312.8 m2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属甲级体育建筑。市政给水压力约0.25MPa,室外排水为雨污分流体制。

2.给排水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5)《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6)《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市政给排水资料

3、给排水系统

3.1给水系统

3.1.1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考虑两路供水。本工程东面、西面的17号路、1号路上都已预留有DN200给水口,从这两条路上预留口分别引入DN200供水支管,并设两个DN200水表和一个DN100水表(绿化)计量,供本工程用水。

(2)生活用水量

最大日用水量1170.4 m3/d

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183.6 m3/h

(3)、供水方式和分区

冷水系统自下而上分为两个垂直的供水区。其中下区包括地下层至首层,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上区包括二层至四层,由地下层全自动变频供水设备供水。

(4)、生活贮水

生活贮水设在地下层生活和消防合用水泵房内。采用两个有效容积50m3的不锈钢装配式给水箱供上区用水。生活水箱设外置式水箱自洁消毒器,具有消毒、灭菌和灭藻功能。

3.2.2生活热水系统

(1)、生活热水用水量和热水耗热量

生活热水(60℃) 最大时用水量41.9 m3/h,最大时耗热量2436kW.

(2)、热水供应部位

集中热水系统供应部位:地下层运动员、裁判员淋浴间、主厨房、贵宾卫生间、公共卫生间;首层和三层备餐间、公共卫生间;二层包厢卫生间、备餐间等。

四层公共卫生间分散设置电热水器供应热水。

(3)、热水供应方式和分区

热水系统竖向分区同冷水供应,采用同程式机械循环系统,各区设独立的循环泵,回水主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

(4)、热源

热媒为90℃高温水,由首层热水炉房(由暖通专业负责设计)供来。拟采用大波节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加热,加热器设于热水机房。下区选用三台DBHRV-02-4.5(1.6/1)型水加热器换热,上区选用两台DBHRV-02-2.5(1.6/1)型水加热器换热。

3.2、排水系统

3.2.1、排水方式

室内外均采用分流制。室外雨、污水分流排入市政管网。室内粪便污水与生活废水分流,粪便污水经室外三格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2.2、生活污水量

取扣除空调用水后的给水量的100%计,污水量为:642.4 m3/d。

3.2.3、生活污水系统

首层以上的生活污水经排水支管、立管和横管重力排至室外;地下层的污水采用管道汇集至集水井,用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各层公共卫生间均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环形透气管,集粪井人孔盖采用密闭防臭井盖,其通气管接入通气系统。

3.2.4、雨水排水系统

场馆区屋面雨水排水采用虹吸排水系统,暴雨强度设计重现期为50年,降雨历时5min,根据广州气象条件计算结果为qj=724L/s.ha。屋面雨水由天面雨水沟收集,经虹吸雨水斗、雨水横管和立管排至室外雨水排水井(消能井)。屋面雨水溢流按100年重现期设计。室外设置分散埋地式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回收场馆区屋面雨水,经处理达杂用水标准后,用于室外绿化和景观用水。

车库屋面雨水排水采用重力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为10年,降雨历时5min,根据广州气象条件计算结果为qj=583L/s.ha。屋面雨水由天面雨水沟收集,经87型雨水斗、雨水立管和横管排至室外雨水排水井。屋面雨水溢流按50年重现期设计。

地下室入口设截水沟,将雨水收集排入雨水排水井。

4给排水管道敷设及材质选用

4.1 给水管道敷设及材质选用

4.1.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横管安装时宜有0.002~0.005的坡度向泄水装置。

4.1.2。生活给水管道上的阀门,DN≤50时用截止阀,DN>50时用不锈钢闸阀。阀门工作压力除注明外均按工作压力1.6MPa选取。

4.1.3。所有埋地金属给水管除有特殊说明外,均刷热沥青两度防腐。

4.1.4。管材选用:(1)室外埋地给水管材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管材管件采用公称压力1.0MPa,承插式胶圈接口。(2)室内生活冷水给水管材采用S304薄壁不锈钢管,管材管件采用公称压力1.6MPa,DN≤100采用卡压或环压连接,DN>100采用氩弧焊焊接连接。管壁厚度不小于下表:

(3)室内生活热水给水管材采用进口薄壁紫铜管,管材管件(紫铜)采用公称压力1.6MPa,采用承插式钎焊连接. 管壁厚度不小于下表:

4.1.5。管道试验压力:

(1)配水管网,试验压力本工程为0.90MPa。

(2)由水泵至高位水箱的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为0.90MPa。

4.1.6。热水系统采用全系统泡沫橡塑制品(B1级)保温(入墙敷设的支管采用塑覆铜管):

(1)热水管道保温厚度参照下表选用:

(2)制热设备保温厚度不小于50mm.

4.1.7。给水管穿越建筑物楼板和墙壁时应预留钢套管或防水套管。所有给水管道如穿过伸缩缝时均设波形伸缩器或活动支架。

4.1.8。管道支架要求:①铜管和不锈钢管水平安装时支架间距不得大于下表:

②给水及热水主管安装管卡时,层高H≤5米每层设一个:层高H>5米时每层设两个。

4.2排水管道敷设及材质选用

4.2.1。管材选用:

(1)室内污、废排水系统(包括含接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出户管)管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热熔连接。地下室底板预埋排水管道采用铸铁排水管,橡胶圈承插连接。公共厨房隔油器前的排水管道采用铸铁排水管,橡胶圈承插连接。重力流雨水排水采用内涂塑热镀锌钢管,沟槽连接。虹吸雨水排水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热熔连接。室内潜污泵加压出水管采用内涂塑热镀锌钢管,DN

(2)室外排水管管材均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热熔连接。

4.2.2。室内排水立管上的检查口,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应设置,立管上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M。检查口应高出地面1.0米,且应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150毫米。若立管转弯时,在其上部增设一检查口。

4.2.3。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立管与横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配件。立管底部与排出管连接应采用两个45弯头或采用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连接。

4.2.4。排水立管用管卡定位,管卡距离不得超过3米。承插管一般每根直管均应设管卡,多层建筑立管底部应设支座或吊卡。管道井在有检查口处的楼层离地1.0m处配合土建设检修门。

4.2.5。排水管穿越建筑物楼板和墙壁时应预留钢套管或防水套管。塑料排水管穿越防火墙两侧,穿越楼板处的下方均设阻火圈。

4.2 6。室内排水横管除注明外,宜按以下标准坡度敷设,如有困难,可采用最小坡度:

4.2.7。所有卫生器具(包括地漏)必须自带或配备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少于50毫米。地上部分各配餐间、小卖部制作间、空调机房等均采用有水封密闭型不锈钢地漏; 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专用地漏并配铜镀铬格栅盖。地下部分地漏选型详平面图。

4.2.8。管道防腐:埋地铸铁管、热镀锌钢管刷热沥青两遍,室内排水铸铁管应刷红丹二度,刷银粉两遍。

4.2.9。排水管道的最小埋设深度见下表:

4.2.10。室外排水管在敷设时应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时,采用100mm厚中粗砂基础层。对较差土质,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5≤fak

4.2.11。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后按规定进行灌水试验,雨水要做满水试验至屋面。

5结束语

第8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实验建筑、人性化空间、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总体构思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综合科研楼项目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所区内,是该所知识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地标性建筑,也是该所创建国际一流现代农业科研机构的重要研究平台。

项目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所区北侧核心位置,设计宗旨主要在体现:

1.整合各个功能分区与流线关系.

2.营造人性化科研、办公空间。

3.塑造简洁、恢宏的研究院形象。

4.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二)规划设计

1.用地分析

依据哈尔滨市城市规划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战略布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将搬迁哈尔滨市南郊动力区的新址。新址用地呈矩形,东西宽约447米,南北约600米,总用地面积约27.2882公顷。新址东侧为城市道路哈五路,北侧为城市道路松花路,隔路是省农科院园艺所用地,场地南侧与北辰公司相邻。

2.总体布局

本项目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建综合科研楼项目,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院区北侧核心位置,临近位于哈五公路上的主入口西侧。项目呈U字形布局,沿中轴线对称,项目南侧、北侧与院区道路相邻,东侧与入口广场相邻。院区总用地面积为274246平方米,院区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33109平方米,容积率为0.85。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550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516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0348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为45米。

3.交通组织

建筑东侧为入口广场,组织来往的人流与车流;建筑南侧与北侧临近院区道路,东侧为广场与绿化用地,同时兼作紧急时消防通道。地下车库入口位于建筑的南侧和北侧。

4.分期实施

此建筑为综合楼一期工程,考虑到未来研究所发展的需求,建筑西侧预留二期发展用地。

5.绿化环境

建筑前广场:面向城市展示形象,为建筑提供观赏场所,同时绿化与铺地景观结合形成怡人的入口前广场,成为院区中轴线的起点以及点睛之笔。

建筑西侧广场: 建筑之间的庭院空间不仅为建筑带来了室外的美景,还带来了丰富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屋顶花园及架空层为病人提供了空中休闲空间。

(三)单体设计

1.建筑设计

项目总建筑面积45509平方米²,地上7层,首层层高5.1米,二~六层高4.5米,七层5.5米。地下1层,层高5.1米。建筑总高度为54米。本工程防火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砼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

2.功能布局

2.1 平面布置

科研楼部分位于中部和南侧。其中地下一层主要为停车场和支持系统的各种设备用房。地上一层设有实验动物中心的研究室(生物安全二级)和科研基础条件(病理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等相关服务单元米,二层至六层均为实验室单元(生物安全二级)。其中三、四、五楼每层楼设立8个单元,包含4个大单元(25人使用)和4个小单元(15人使用);二楼每层楼设立6个单元,包含4个大单元(25人使用)和2个小单元(15人使用);六楼每层楼设立6个单元,包含3个大单元(25人使用)和3个小单元(15人使用)。每层设置公用仪器间、冷藏冷库室、冰箱(冰柜)室(存放大功率超低温冰箱40台左右,设置温度监控巡检系统、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生物危害废物暂存间、灭菌间、洗刷间、公共卫生间、60人会议室、餐饮间。七层布置全楼的信息机房。科研部分共设置2个卫生间,服务半径小于50米。

办公部分位于北侧,首层布置展厅、VIP接待、库房,二层至四层布置部门办公、所领导办公以及会议用房,五层布置档案馆和图书馆。共设置一个卫生间。

建筑北侧辅楼首层与二层布置500人报告厅及其辅助设施,满足科研人员的日常需求。

2.2交通组织

科研综合楼功能较为复杂,有科研办公人员、报告厅参会人员、行政办公必人员等,须合理组织人流、物流,同时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合理安排客梯、货梯及疏散楼梯等。

竖向交通以垂直电梯为主,共设8部垂直电梯。其中:5部客梯(包括3部为科研部分使用,2部为客梯兼消防电梯为行政办公部分使用);1部专用消防电梯,位于科研办公入口处;1部货梯兼消防电梯位于建筑西南角,1部污物梯(联系各层洗消间与地下室公共洗消间)。

2.3 实验单元布置

实验室单元采用单元模块化布置。实验室以及实验室辅助用房位于走廊一侧,通用性、可变性强;办公室位于走廊另一侧,朝向为南向或者东向,符合实验人员的日常行为需求。实验室单元采用6.9米柱距,既能满足日常实验要求,同时保证空间的经济性要求。

每层南北两端集中设置冰箱(冰柜)室、备品库房、空调机房,大型仪器室位于建筑中部。力求使公共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缩短实验人员的流线。

3.室内装修

地下室根据各种设备的要求装饰地面、墙面和屋顶。地上各层厅、通道铺设花岗岩地面,一楼大厅地面、局部墙面、楼梯间等石材装饰并吊顶,房间内外铺设地砖。公共卫生间、污物暂存间、洗刷间、制水间、高压灭菌间等房间均铺设地砖及到顶的墙砖(盥洗间均要求防滑,厕所蹲位采用下沉式),通道均吊顶。高压消毒间、洗刷间地用防滑地砖。楼梯采用花岗岩铺设阶梯,楼道扶手采用不锈钢材质。实验室及类似房间地面采用高档PVC材料。

4.绿色节能

建筑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控制合理的窗墙面积比,已达到减少建筑物自身的能耗。同时维护结构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窗户采用Low-E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避免维护结构的冷桥产生,以达到节能的效果。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雨水回收技术,在西向房间设置外遮阳卷帘,并在室外设置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等节能措施。项目设计达到国家绿色三星设计标准。

(四)造型设计

造型采用简约欧式风格,以求与总体院区风格一致。建筑在现代简约的基础上,力求细节丰富,磅礴大气,浑然天成。

立面材料采用干挂石材,以体现研究院的积淀与厚重,

采用严谨的三段式构图,配以穹顶,立面开窗比例符合黄金比例,在细节上体现经典欧式建筑的细节特征。

建筑物采用现代欧式设计特征,呈现竖向三段式和水平三段式结合的构图方式,底座敦实,向上呈现开放式变化;比例匀称、精巧。在细节上加以现代式竖向线条、线脚,形成现代风格浓郁的欧式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外墙材料上使用干挂石材体现建筑物的质感与雕塑感。

第9篇:公共卫生间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085-01

1聚丙烯塑料管道的敷设

1.1给水支管敷设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般不宜超过32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具有一定抗度并可弯曲,故住宅给水支管宜采用暗敷设,暗敷设的方式分直埋和非直埋2种。

暗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40~60mm,深度为管子外径+20-30mm,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将之固定在管槽内。

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不大于25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在楼(地)板面上开管槽,槽宽为10mm,深为015mm,管道半嵌入管槽里,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应采用热熔连接管道和管件,暗设时须加大管槽尺寸,且水流局部水头损失较大。对于厨房、,卫生间内卫生器具布置相对集中的住宅,可采用分水器进行连接,各卫生器具给水支管分别从分水器接出。这样既可避免暗埋管道的管接头渗透问题,又可减小局部水头损失,降低管网造价。

1.2排水支管敷设

住宅室内排水横管宜设在本层房间内,这样排水横管渗漏时可避免污水渗入墙体危及邻近户,管道维修时也不会影响到邻近户的正常生活。厨房内洗涤盆的排水横支管一般在本层楼板面上接入排水立管。地漏排水支管须敷设在下层的屋顶下。卫生间内排水横支管在本层敷设,具体措施有抬高卫生间地面高度150mm,采用后排式坐便器,洗脸盆、浴盆和地漏的排水横管暗埋在垫层内。采用下沉式卫生间由土建专业确定。

2暗装管道问题

1)吊顶和管道井内暗装有给排水管道和电缆管、暖气管等,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计结合经验和现场情况,合理安装和布置管线。

2)暗装管道未经水试验或通水检验不作记录即进行隐蔽,是不允许的。

3)暗装在砖或混凝土结构层内的管道接口未做保护被水泥砂浆密实,一旦需要维修,管件无法拆卸。建议用塑料膜将接头包裹,再填水泥砂浆。

4)暗装管预留接口尺寸不正确,未考虑装修附加厚度,影响洁具配件安装和装修效果。

3预留套管及预埋件问题

1)混凝土梁、墙、板上预留套管及预埋件位置不准确,不利于管道穿过和支架安装。应在施工前校对工艺管道位置,在扎钢筋时将套管和预埋件点焊在钢筋主筋上,套管两端封堵,浇灌混凝土时专人监护,以防套管移动。楼板穿套管的上口应高出板面30~50mm,保证楼地面水不流入套管。

2)保温管道套管截面积过小,致使套管内不能保温。应按保温层厚度选择套管截面,保证保温层不致在套管处中断。

3)未预留套管。套管的作用是使管道不受结构的挤压和利于伸缩。处理办法为将套管沿长度剖开包住管道,再把剖缝焊接,安装就位后用水泥砂浆固定。

4管道连接质量问题

1)管道切割不良,切口不平整,出现歪斜、凹凸和毛刺。应按工艺规程,先将管子校平后再切割,大管子要划好割线。切割后要清除毛刺,内径因挤压变小时要作削磨处理。

2)丝扣不良,出现歪丝、乱丝和崩丝;丝扣过紧、过松或缺少锥度,都会影响管道连接的严密性;连接后留出的外露丝扣太少,一旋到底,管道漏水时无旋紧余地;接口麻丝及生料带零乱,影响美观;用树脂胶代替厚漆密封,造成管件不能旋转或拆除更换。

3)焊接及法兰连接不当。连接口未打坡口、焊缝出现气孔、夹渣等缺陷;管道插入法兰口时突出密封面而影响密封,或管道不插入法兰口而进行角焊,致使连接强度不够;法兰垫片品种与规格未能与介质适应,石棉橡胶板和普通橡胶板混用,以致影响管件连接处的严密性和使用寿命。

4)大管径镀锌钢管卡箍连接不严密。管口切割不平整,滚槽深度和预留长度不符合卡箍连接规定,造成密封胶圈受力不均或偏位以致漏水。

5)异径管连接问题。现场制作异径管大管径抽条焊接变小或直接加热摔口缩小的办法,其管件长度都偏短,未按标准图现场制作,造成介质的涡流,造成管道内流整变化。

5阀门的选择和安装问题

1)阀型与管道系统功能及压力不匹配,水流需双向流动的管道闸阀与截止阀不能混用,控制水流流量时蝶阀与球阀不能混用,柱塞阀与闸阀不能混用,明杆阀与暗杆阀不能混用,混用后会给管道运行和维修带来不良后果。

2)安装时应考虑操作和维修空间,注意安装高度和手柄朝向;两阀间设短管,短管尺寸应满足安装螺栓长度。

3)止回阀必须按指示箭头安装。高位水箱出水管的止回阀,安装在出水管的水平管上,且出水管内衬高出水箱内衬不小于50mm。

4)压力管道的压力表宜采用节流阀以减少表的颤动。对于测量高温介质的压力表应配套冷却盘管,提高压力表的精确度。

5)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实验,检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产品中抽查10%,且不少于1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实验。

6室内管道试压和冲洗问题

1)强度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不小于0.16MPa,时间为10min;严密性实验压力等于工作压力,时间长,不能互相代替。

2)应采用自来水,并经水泵加压后的水冲洗管道系统,否则管内渣滓物不能冲走,水质将被污染,且阀门的严密性也会受影响。

3)试压时管内有空气,致使压力表读数不稳定,应在系统最高处加装放气阀。

4)用分区控制阀门作为区段试压的隔离手段,常因阀门渗漏而导致试压失败,建议应用堵板或丝堵作为临时隔离。

5)管道整体试压时故意关闭部分区段隔离阀,导致试压管道变短使容量合格,但失去了整个系统合格的真实性,监督人应认真检查并作标记。

6)监督人员应先检查压力表能否复零位,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校正的压力表做试验。

7地漏

1)应优先使用直通式地漏,为增加隔臭功能宜在地漏下加存水弯。

2)钟罩式地漏使用太滥,公共卫生间、大厨房及食堂洗碗槽等场合均用之。这些场所渣滓多,极易堵塞,常需冲洗。建议公共卫生间用格栅加存水弯;大厨房用排水地沟加格栅;食堂洗槽加活动网隔渣,做存水弯隔臭并增设隔油装置;浴室、厨房应采用网框式地漏。

3)地漏安装过高,影响排水功能;安装过低,影响地面美观。在安装排水管承水口前,应确切了解地漏规格和地面装饰层厚度,但带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8室内排水系统施工问题

1)规范强制性条文规定,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在隐蔽前必须作灌水实验,无渗漏时合格。可采用专用的冲气橡胶囊作临时堵头,如灌水后发现漏点,应排水修复,再灌水检查,至不漏为止。

2)吊顶的高度由建筑装修决定,常因高度不够不能满足最小坡度;装修一味追求美观,检查口的位置和数量受到限制,难以满足维修要求。建筑设计和装修应结合施工、检修等以确定其吊顶高度。

3)工艺规定承插口之间应留约10mm伸缩间隙,而施工中常忽略此要求而将承插口抵死。预防措施是在安装前作出尺寸标记,保证留有间隙。

4)未按最大一根通气管的断面积加其余通气管断面之和的0125倍来设计汇合通气管,水平管未按排气方向“抬头走”,影响臭气顺利排除。

5)单纯地用吸气阀门代替伸出屋面的通气管是不符合规范要求。因为吸气阀只能平衡负压,不能消除正压和排除有害气体。

9室外排水系统施工质量问题

检查井、化粪池的底边及进出水管和隔墙连通管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其允许偏差为±15mm。

1)将检查井误当成留泥井,检查井未按规定作导流槽,致使检查井底沉积大量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