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合作社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日上午,记者在××县××乡张楼村见到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就在5月12日,××作为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在全市小麦跨区机收会战工作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他和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时间成为工作会上各县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要成立合作社?××说,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管理、便于协调。以前,农机手都是单车跨区作业,不但途中容易被拦截,外出开展业务核算时价格也不统一,极为不便。成立合作社后,不但杜绝了上述现象的发生,而且去农机部门办理作业证也方便多了。
合作社为农机手赴外地开展跨区作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有时会出现对方不按承诺兑付薪酬的现象,如今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说。
2008年4月,××牵头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有社员10人,成立了4个农机作业服务队,固定资产118万元。在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做大做强”的工作思路,该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经营模式。一是对入社司机严格要求,保证作业质量,搞好优质服务,取信于民。二是对入社社员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拉大机械作业链条,跨区作业,延长作业时间,增加收入。2008年夏季,该社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到驻马店市确山县、河北省一些县跨区作业,单车收入都在6.8万元左右。四是开展农机维修和零配件供应业务,方便了广大机手。
断桥村是合川市官渡镇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全村有9个组、1216户、4017人,现有耕地3000多亩。2003年,断桥村成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官渡镇党委书记谢富友说,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创了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河。
近年来,该村许多村民都有了自己的农用运输机、小水泵、粉碎机、脱粒机等小型农机。在使用过程中,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农机为一家一户所有,使用率低,加上缺乏专业操作人员,大大影响了农机的使用寿命。于是农机手出身的村支书和村主任,萌生了把拥有农机的农户联合起来的想法。
这一想法得到了官渡镇领导的首肯。2003年3月,在合川市水利农机局和官渡镇的大力支持下,合川市官渡镇断桥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农机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专业合作社的要求组建,制定了《章程》和《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工作规则》及《理事会主任、监事会主任、会计职责》等。在管理上,按合作制原则,以“一人一票制”为基础,重大事项做到民主、平等决策;在经营上,按照公司制运作,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制度,由理事会直接经营;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以社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额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入股方式。合作社入股金额56350元,由32份身份股构成。其中合川市农机水利局以2万元入股获得1份身份股,官渡镇政府所属的明月提灌站以提灌设施折资2.5万元入股获得1份身份股,其他30份身份股为断桥村村民个人在自愿的前提下以现金或以农业机具折资入股。如断桥村2组村民何述元以1台175型微型抽水机入股,断桥村5组蒋世勤以1台165型微型抽水机入股,断桥村8组村民刘德兵以1台165型微型抽水机入股等。这些农机具进入合作经济组织后,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了使用率,更在于因其身份的改变而引起的属性的转变――这些农机具由单一的生产工具变成了能产生新价值的实物资本。到现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机具21台(套),包括耕作机4台,固定提灌站1座,提灌机械12台,加工房2处等。
合作社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规范运作。一方面注重对入股社员开展各项优惠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加入合作社的好处,进一步增强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合作社还组织跨村、跨区作业,形成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到目前,断桥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开创了全新的耕作模式。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发[]号);省人大出台了《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年和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年增加家,增幅%。其中县、市、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县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建的。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县镇村支部书记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
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截至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国家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村里基本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三是典型示范不够。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弄清了合作经济的实质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过合作带来的增值利润,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增值利润的好处。就不难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在为成员服务时,往往局限于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这种服务对农户成员确实有好处,但他只是一种盈利的市场买卖行为,而合作社行为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分享生产资料和购销产品带来的增值利润。二是行业协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者社员联合起来,既为生产者社员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又以保护价收购生产者社员的产品,既为加工者社员带来稳定的货源,又为生产资料供应商带来薄利多销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这种运行机制看起来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得到好处,互利共赢,其实,还是“企业+农户”的翻版,核心问题是,往往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没有分给生产者社员,只是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营销策略,还可以减免税收,或争取政府资金扶持。三是核心成员运作型。有的合作社是以几个能人大户联合发起,作为核心成员,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当地一些小型生产者农户参加,作为“一般成员”,不在工商登记。“核心成员”完全按股份分红,“一般成员”则以购销合同结算。当然“一般成员”还是享受了进入市场、改进价格和技术服务的好处。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在运行中应当依法规范,合作社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应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
要让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合作知识和管理人员。五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农村青少年宣传合作知识。
(二)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合理适度的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把农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低效的土地优化起来,充分挖掘土地的最大潜能,可以让耕种者从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最大效益。合理流转土地可以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到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黄鸿翔委员:要在规模化上下功夫
种地要出高效益,首先要在规模化上下功夫。长远来看,今后土地要逐步流转集中到少数大户手中,不这么走,种粮的比较效益很难上来。我去黑龙江北大荒调研,发现那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很高。原因是规模大,一家种400亩水稻,按每亩赚200元计算,一年就可收入8万元,所以未来的农业生产一定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有了规模化,才能达到农业标准化,科技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体现。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钟宁代表:走集约化道路
农业还是要走集约化的道路。集约化不等于一刀切。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向种粮大户集中,保障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搞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条件合适的地方,可以考虑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董常生代表:借鉴工业流水线方式种地
现代农业要走工业化、信息化道路,什么是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一样实行流水线、程序化。农业生产是完全可以实现流水线作业的,比如浇地就用浇地的专业化人员或公司,除虫、施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以专业化,通过专业化社会分工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成立农机、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专业服务队,各种利于生产的合作专业队迅速发展起来,形成有专业分工的现代化农业服务。
那么,公司如何领办合作社?他们之间到底应怎样合作?具体模式有哪些?
扶持政策做导向 合作社成农业“招财猫”
近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银监会联合《关于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说明: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新增农业生产性补贴的支持重点,放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机库棚、仓储等设施的用地扶持政策――主要指的就是合作社。
同时,还有减免税费、种植补贴、养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等优惠政策,也都是针对合作社减免,所以在这农业的黄金十年中,大企业想在农业中获利,合作社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招财猫”。“合作社+公司”模式很有可能成为2016年抢拿农业补贴的佼佼者。
“企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多 商机无限
(一)平等合作模式
农业公司如果与独立的合作社之间实力对等,谁都不能控制对方,就可以建立平等意义上的“战略合作”,农业公司一般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而且有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合作社控制规模化的种植、养殖农产品的产品源头,在产业链前端具有垄断能力。
双方各有优势且实力对等,就可以建立合约式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合作社按照一定的生产标准为公司提供农产品,公司保证按约定价格收购合作社的产品,双方依据“合同”来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
(二)公司控制下合作模式
如果公司实力雄厚,并且牵头成立了合作社,自己派人主导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决策,建立起了公司完全控制下的“公司+合作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可能向合作社出资,并且成为合作社的核心成员之一。
这种做法对公司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间接控制产品供应,用合作社来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免去了直接与农户接触的麻烦;二是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比如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的补贴和减免。
(三)相互参股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是公司与合作社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结果,公司如果想要更加紧密地与合作社建立长期共赢关系,可以与合作社共同出资建立“合资体”,比如共同出资建立加工厂、建立销售公司等,由于双方共同投资,所得收益就可以按股份分配,这样合作社就获得了除生产环节之外,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
仔细梳理近年来黑龙江农业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了龙江农业发展根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一批有科技种田意识的新型农民为龙江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土地规模经营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对我省的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1连增秘诀一:
合作经营
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2014年1月18日,克山县仁发村仁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会议室里,桌子上摆满了成捆成捆的人民币,合作社社员们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欢喜:“分红啦!”
在克山,所有农民都羡慕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人家带地入社每亩土地收入922元,比自己种强多了。目前,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发展到2638户,涉及10个行政村18个自然屯,入社土地5.4万亩。从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了解到,像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样的规范社,目前黑龙江省已经达到了61家。
近年来,黑龙江省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民的土地流转到现代农机合作社后,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黑龙江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逐年增多,目前全省1164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500万亩。
2014年10月20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王忠林作了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已流转6507万亩,比上年增长16.2%。全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5971万亩,比上年增长17.1%。全省2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0.5万个。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带地入社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使大型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规模经营更大范围地普及,标准化生产更精准地落到实处,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粮食品质。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后,黑龙江省将在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切实做好流转信息、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等服务,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步伐。
11连增秘诀二:
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农业发展根基
“地里有机井,地边有排水渠,旱能灌涝能排,不用再看老天爷脸色吃饭啦!”说起这几年水利工程为农民带来的好处,绥滨县东方村红发屯的马景涛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近年来,黑龙江省累计投资338亿元,开工建设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三江平原14处大型灌区、19处灌区续建配套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和田间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西旱东涝的心腹之患。目前,总投资300亿元的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将兴建加固堤防3000公里,保护着全省五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有了能抗旱排涝的水利工程,农民种地自然是“心中有底”。
从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近几年,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一步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土地产出和粮食产量。2009年,鸭绿河农场抓住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机遇,第一管理区土地整理项目在省国土资源厅通过立项。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工程结束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800亩,新增耕地率12.56%,增加水稻产量380万斤。同时项目的实施把原来的6000亩低产旱田改为水田,可增加水稻产量600万斤。“有了这个项目,我家地里能新增加45亩水田,农场还免收前2年的承包费,大体算一下,这两年能多得近6万元的收入,这可是实打实的效益账!”说起农场的土地整理项目,鸭绿河农场第一管理区职工刘宝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整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设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我省要承担1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197万亩建设任务。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18万亩,我省大力推进已下达建设任务和投资项目的实施,通过各类建设项目验收报备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920.50万亩,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任务指标。
11连增秘诀三:
科技服务
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农事专家大院走,种田示范园区瞅,四季科技培训勤,百姓致富项目有”,“农民种地用科技,串换良种别忘记,拖拉机去耕整地,耕作深度要注意”……“有了这些‘顺口溜’,科技常识不再是‘天书’了!好种子、好技术、好机器,加起来就是咱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啊!”牡丹江农民李玉荣看着地里成熟的玉米高兴地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通过深入实施“科普之冬”,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活动,打造了一批有科技种田意识的“新型农民”。
2014年,黑龙江省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在保持原有惠农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在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研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2014年3月初提前下拨了143.11亿元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资金,并于3月底前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确保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作用。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标准,整合资金6亿多元,支持农村新建水稻育秧大棚2.78万栋、智能化催芽基地200个。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全省共投入春耕资金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说的就是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黑龙江省种子局获悉,2014年,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优质和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4%以上。
教师转行做农民
黑土地的儿子回报家乡
什么样的人让人钦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觉得,有头脑并且踏实肯干的人最值得钦佩。”在公主岭双城堡镇黄花村的采访过程中,农民们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合作社的经理段树峰就是这样的人。
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我们对双城堡镇黄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树峰,进行了专访,在同他的交谈中,“真诚”、“务实”是采访他的过程中,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在思考,在睿智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谦逊,并且他的生活总是那样忙碌。
1990年段树峰从公主岭师范学校毕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教师,之后又辞去教师的工作,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建筑材料运输。也许就是这样敢于从零起步的个性,再加上善于观察社会动向的敏锐洞察力,当他看到不少农村都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加上《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使段树峰敏锐地感觉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联系农民、组织生产、完善链条、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好形式。
组建专业合作社,正是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的契机,合作社这种形式也许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家乡的农民们也都是以种植玉米和大豆为生,但都是“散兵游勇”,种植规模和产品质量都成问题,农民还远远没有意识到农业规模化的优势。他想,如果自己也在家乡办一个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生产,帮助自己的家乡父老也可能是他事业的最终归属。于是,他将这些年干运输攒下的积蓄全部投入,申请资质,购置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为种植、养殖、种养结合这三种模式,段树峰根据家乡双城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玉米和大豆的种植。2013年,“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创立初期举步维艰
靠的是耐心和踏实肯干
合作社创立初期,段树峰的“合伙人”只有9位,他们都是段树峰的亲友,是朋友的信任促成了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诞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规模化生产的必经之路,但是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不知道集成农业和规模化生产的好处。在合作社创立初期,做农民的工作,让他们将土地经营权交与合作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现今时期,农村人口结构特殊,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儿童在家留守。这一部分年事已高的农民对于合作社的形式相对容易接受,因为家中缺乏劳动力,土地自己没有精力种植,交给合作社来种植,不用自己操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部分中年农民就不太容易接受这种形式――他们自身身体状况尚允许下地耕作,并且家里的孩子多数在外念书,还没有成家,他们目前没有隔代人的负担。他们将种地当做唯一的“营生”,所以很难将经营权交出。为此,合作社挨家挨户走访,向农民询问家中情况,将瑞宏合作社的优势向农民一一叙述,仔细讲解。许多农民在充分了解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好处之后,才意识到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将是一种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瑞宏农业合作社已经从最开始的40公顷土地到2016年的280公顷,再到今年的350公顷。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瑞宏合作社,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规模化种植的好处,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的土地面积在逐年增加,规模越来越大。在机械方面,瑞宏合作社在春季播种时期使用的是东方红-1104、约翰・迪尔-1404等系列大型拖拉机,秋收选用的8台约翰・迪尔Y-210大型联合收割机已经准备“退伍”,现准备购置约翰・迪尔R-230籽粒直脱联合收割机进行农机升级换代。
农业合作社好处多
省心省力做新时代农民
瑞宏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大政策下正常农业补贴,比如购置农机上的一些优惠政策,还有国家农委针对吉林省出台的政策――“吉林省黑土地米豆轮作保护项目”,200公顷黄豆政府补贴150万。在产品销售方面,回收粮食走“绿色通道”,在与市场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免去排队。
瑞宏合作社采取土地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大规模的土地面积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成本全部降低,这也就是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所在。
为使农民能够从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合作社主动提高从农民手中土地流转价格,每公顷地能给到的而价格高达3000元到4000元(这个价格区间内,土地集成面积越大,单位价格越高),平均每公顷地较市场价格高出1000元左右,使农民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且提前A付土地款项,实现“零成本”种植;办理农业保险,确保农民“旱涝保收”。在生产销售环节,在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合作社与中粮信托签订了粮食购销协议,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优先收购。
记者来到瑞宏合作社社址的时候,恰逢农民们集合在社里进行地数等数据的核对工作,农民们围坐在桌前热烈地讨论着。借此机会,记者对农民们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看看农民们对于瑞宏合作社怎么说。双城堡镇黄花村村民丁凤歧告诉记者:“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像我这个年纪,也没有精力和体力去耕种照料土地,还不如流转给他,我不用操心,不用下地干活就能收成。而且他给的价格也很高,就拿今年来说吧,他给的价格比市场价还要再高一千,在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我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了。”在问到段树峰这个人的时候,丁凤岐说:“我们都信任他(段树峰),因为他这个人实诚,是个干实事的人。”
农民们还说,就算是有能力种这块地,如果把土地交给社里种的话,自己再外出打工的话,就又能多一笔收入。这样看来,合作社等于是双赢的一种模式:农民加入合作社之后省心省力,不用亲自下地耕种打理;对于合作社来说,将大片土地集成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便于耕种和管理,同时又能在化肥和农药的价格上与厂家进行协商,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
记者离开合作社的会客室时,农民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年的春种。对于今年,他们充满了希望。
与知名大企业合作
走农业合作社新型发展之路
瑞宏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出路:与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瑞宏合作社与中粮信托合作,加入了中粮信托成立的联合总社。联合总社为瑞宏合作社提供农事服务,服务费为300元/公顷。中粮信托联合总社为土地提供配套设施、优质种子和农药和技术支持。联合总社为瑞宏提供的是“良育99”号玉米种子,质优价廉。每年到了3、4月份春耕季节,由中粮信托出土地流转款,瑞宏合作社先把款项支付给农民。在耕种的过程中,中粮信托全程监管,确保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操作无误,高效生产。在秋收后,中粮信托再以置换的形式,将合作社的粮食全部收购。中粮信托有限公司为瑞宏合作社承担风险,合作社再为其提供优质的粮食产品,是一种互惠互利、十分健康的合作模式。
2015年8月,瑞宏合作社请到了中国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导教授――李少昆院士,来为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这一天是所有瑞宏人和黄花村村民都无法忘记的日子――作为玉米种植技术的首席科学家,李少昆院士亲自走到田间,对合作社的玉米种植进行观察、指导。李少昆院士说,公主岭市所在的这片土地,具备玉米种植的极佳条件,只有科学化、规范化种植,真正将农业科技融入到具体的作物种植中,才能将土地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
李少昆院士还积极促成瑞宏合作社在玉米产业方面的其它合作――为东三省部分地区如通辽市开鲁县、四平市梨树县、大庆红旗农场等地做技术配合。由瑞宏合作社出机械(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到达该地区的农场,收获的粮食进行就地脱粒,再由中科院方面对籽粒进行水分和特性测试,用于农业科研项目。
瑞宏农业合作社积极谋求发展,力求拓宽农业发展道路,依托公主岭的土地资源优势,科学规范种植。随着合作社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主动来到瑞宏,探讨合作事宜。
2016年6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的李洪来经理来到瑞宏农业合作社,希望能在双城堡镇地区,建设“吉育47”号大豆种子的制种基地。建立制种基地意味着所产的粮食又有了一条新的出路,无论是对于合作社还是对于农民,这都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2016年下半年,瑞宏农业合作社“吉育47”号大豆制种基地正式建立。
除了“良种”以外,还要有“良药”,才能成就秋季的大丰收――瑞宏农业合作社所选用的是由吉林吉地公司提供的除草剂。吉林吉地公司李义总经理是位庄稼地里的“制药高手”,他对于各种农药药性了如指掌,常见病虫害对于他来几乎是“药到病除”。段树峰请李义为瑞宏合作社的土地“开药方”,量身定制的除草剂不仅使庄稼远离了病虫害,而且相较于其他农药品牌,使用剂量较小,保证粮食的绿色健康。
瑞宏的合作方都是既有实力又实干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与瑞宏之间的合作,更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粮食生产增加了科技含量,为粮食产品的销售拓宽了出路。
创业路上的荆棘与玫瑰
低头实干才能从容面对
2015年,对于靠天吃饭、向土地讨生活的农民来说是个梦魇。当年高温少雨,严重干旱,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处于绝收边缘,部分土地甚至颗粒无收。2015年年初,瑞宏合作社以12000元/公顷的价格,共从农民手中流转137公顷的土地来种植玉米。由于公主岭地区缺少应对干旱灾害的配套井,根本无法缓解灾情。百姓直叹:“这样的年头,地里只能种西瓜了。”到了秋收的季节,瑞宏合作社的土地只收了37万公斤左右的粮食,这只是正常年产量的20%左右。合作社按照约定将所有收获的粮食全部上交给中粮信托,也无法弥补贷款空缺。面对这样的困境,如果是普通的人会怎么做呢?也许是整日发愁夜里难眠,也许索性撤出投资,逃离这一切。但是,能成就事业的人毕竟不是普通人,段树峰并没有意志消沉,更没有当逃兵。看着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同事,辛勤劳作的农民,一夜间憔悴了许多却没有一句埋怨的妻子,他没有过多的话语,沉着冷静地思考着对策。最后,为了能够延续与中粮信托的合作,由第三方担保公司――公主岭市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偿贷款,瑞宏合作社再分三年、以高于银行的利息偿还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
有人可能会问,公主岭地区为什么不建设防灾配套设施呢?段总的神情黯然:“想要建设大规模喷灌或者滴灌等一系列措施,单靠我们的实力是无法完成的。设施农业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撑,如果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支持的话,才有实现的可能。”今后希望政府能够帮助农民防灾减灾的方面加大投入,积极促进设施农业的构建,为农民、为合作社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保障和安全感。
人们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大家共同努力熬过灾年之后,原以为能松一口气,全社上下也都十分期待2016年会是个好年头,却万万没想到,天灾过去了又遇上了“人祸”。2016年秋天,正值秋收的时节,收成很不错,整片土地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气氛。在粮食收粒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收割机驾驶员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窒息身亡,酿成了悲剧。事故发生后,瑞宏合作社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10和119。
后经调查,是由于该员工在操作机器的过程制动分离没有切开,才导致了身亡。段树峰当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刚刚度过了灾年,还没有完全从困境中走出来,又遇到这样一个严重的事故。虽然主要责任在于员工自身操作不规范,但毕竟是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故,瑞宏合作社被告知需要向家属进行赔偿。面对着失去了儿子的家属,看着他们悲痛的神情,家属也表示,赔再多的钱也无法让儿子回来,“拿钱买不了命,但愿人常在吧。”事故员工的母亲说。但段树峰还是自愿赔偿57万元,这个数目远远高于应赔偿的数额,他还是希望能够给老人家多一些安慰。在事故发生之后,段树峰检讨自身,完善制度,坚决杜绝员工伤亡事故再度发生。
创业是艰难的,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了,确实不容易。”说这话的时候,段树峰谦逊地笑了,但他的眼神很坚定――他不后悔。段树峰的微信朋友圈照片很少,其中有这样一张:段树峰跟农民们在田间地头,穿着短袖布鞋,戴着遮阳斗笠,手里拿着农具干活的照片,配的文字是:“我们的团队正在努力!”段树峰的团队从未停下脚步,对于他们来说,这片土地是他们事业的载体,他们对此充满了希望。
既然选择了创办合作社这条路,无论前方是荆棘还是玫瑰,段树峰都要与他的同事一道,与他的家人朋友一道,带着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勇敢地走下去。谈到瑞宏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段树峰表示,目前还是想把团队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说:“我觉得目前最需要的还是自身的提升。提高生a能力、将科技进一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按照自己的规划,稳步前进。”
公主岭市双城堡镇瑞宏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村三组
电话:0434-6588966
13756885988
自2004年中央1号文件将农机具购置补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以来,农机具购置补贴已成为我国“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9年来,农机补贴政策不但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提升了中国农机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战略之举。本文以温岭市泽国镇为例,浅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和成效,并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泽国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在泽国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温岭市农机总站的指导下,泽国镇出台了镇财政强效补贴的政策,对购买购置目录中的农机具,镇财政外加贴补购机额的20%普惠政策,另对种植大户购置机动喷雾机贴补50%,微耕机贴补30%,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使我镇购置农机的资金总量,多年连续蝉联全市第一。2004-2012年,泽国镇新增购买各类农机具1600多台,其中不乏大中型的现代化农机具:大型联合收割机15台,粮食种子烘干机8台,高速插秧机6台,落实购机补贴资金多达980万元。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意义和成效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泽国镇广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推了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工厂化的发展,优化了农业装备机构,很好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的。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了我镇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迫切,使农业机械化保持了较高的发展。但是农业机械化受农民收入偏低、农业集约化程度低下和先进实用农机具价格高等方面的制约,而农机购置补贴的推广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近年来,我镇大型联合收割机增加了15台,粮食种子烘干机增加了8台,高速插秧机增加了6台,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集约化、工厂化发展
泽国镇农业种植以户为单位的分散型现状仍较为明显。随着贴补政策的实施,大中型农机具的购入,有力地助推了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较好地发挥了新农机具的优势和效益。泽国镇也及时出台了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创建、工厂化育秧基地创建等补助政策,涌现了以易良贵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易良贵成立了浙江良贵农业有限公司和温岭市良贵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为广大农户开展“一条龙”服务,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该公司实际创造效益100多万元。同时,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2012年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租下了1万亩土地,且创造租用1244轻型直升机进行高空喷洒农业的佳话。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速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
围绕粮食、甘蔗、蔬菜等农业种植特点,结合我镇实际,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推广联合收割机15台,粮食烘干机8台,高速插秧机6台,自动化果蔗栽培机2台,连续举办了粮食烘干现场演示会、高速插秧现场演示会、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现场会,参加群众达到1000多人次,调动了广大农户购机的热情。
三、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实用的大型农机具售价过高
随着贴补政策深入实施,农户购买农机具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实用大型农机具因售价过高,使农户只能望机兴叹。并且同类产品,各省市区之间的价格差异明显。另外,补贴的农机价格普遍高于同款非享受补贴的机具,以上这些都影响到了农户的购机热情。
2.补贴农机售后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一些地方农机企业服务意识较差,没有完备的售后服务保障团队、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二是针对农户的售后使用培训没有跟上。三是部分经销商在一些重要部件上有“以次充好”的现象,造成农机具损坏率较高。
3.补贴的农机具监管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存在个别农户购机后违规转让补贴机具现象,更有甚者出现套骗国家补贴资金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农机管理部门还应继续简化办事程序,对小额的农机具补贴给予直接贴补,进一步提升农户购机热情。
四、完善农机购置贴补的建议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进一步调动农户积极性,推动农业机械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要详细调研,及时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与更新
补贴政策实施多年来,泽国镇农户采购了大量的农机具,出现了个别农户盲目跟风的现象,造成新采购的农机具利用率不高,直接导致农户经济损失。为此,泽国镇及时调整贴补扶持政策,在维持原有小型机具贴补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新购买超过5万元的农机具仅对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贴补,杜绝盲目跟风、减少经济损失。建议农机管理部门,在农机补贴政策不能搞一刀切,要及时对补贴政策进行调整与更新。
2.要提升服务,确保补贴政策发挥最大成效
上级部门采购招标时,要制定企业售后服务的规范标准和对中标生产企业的服务考核办法,对企业考核不合格的要给予及时清退,坚决淘汰不具备资质条件、违规操作的企业和经销商。另外,农机主管部门应经常性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电话咨询等活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乡镇农机推广人员业务能力普遍不强,在工作中仅起到代办事、代联络的现象,要加强对乡镇农机干部的培训,发挥好乡镇干部的引领作用,形成厂家、县、市、乡镇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及时帮农户排忧解难。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辽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1-0052-02
辽宁省灯塔市在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过程中,积极帮助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5月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其中新成立75家,带动农户12000多户。在91家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27家、畜禽业40家、渔业5家、农机服务业9家、加工及其他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种模式
1 土地流转入社型。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自愿、有偿、公平、公开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成员把土地流转入社。灯塔市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自愿以承包田作价入股合作社,除得到固定的土地承包费,还可以在年终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土地作价人社期限为12年,三年一定价,一年一付钱。2009年定价为每亩水田750元,年终利润按股分红。实行土地有偿流转后,合作社可进行集约规模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现已流转入合作社的1800多亩土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增产效果明显,每亩水稻可提高产量50至75公斤,增加收入250元左右。
2 大学生自主创业型。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卢为民1997年9月毕业于沈阳大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国家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政策鼓舞下,卢为民和一些农民于2008年9月成立了灯塔市博旺良种奶牛饲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000万元。养奶牛2000头。合作社现有成员30户,员工4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人、高级技术人员4人、高级会计师4人、中级技术人员4人。他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手段,将合作社建成一个集奶牛饲养、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饲养合作社。通过一年来的发展,先后带动了辽阳市郊区500多户农民饲养奶牛,使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做到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3 龙头企业拉动型。灯塔市奕农禽业饲养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奕农畜牧集团而成立。目前入社农户200多户,带动了1500多户农民发展肉鸡生产。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即“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举办科技培训班12期,为社员提供科技咨询3000多次。社员所养的肉鸡全部由奕农食品公司收购,仅2009年头6个月就收购肉鸡达1000万只,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合作社与辽阳市益农保险公司协商,在全社范围内开办了肉禽政策性保险业务,为1500万只鸡进行了政策性保险,替社员承担保费90万元,社员享受保险补贴总共达285万元,解除了社员在发展肉禽产业中的最大忧虑。
4 农技部门支持型。柳条寨镇新巨丰葡萄合作社在农科站的支持帮助下开展科技示范活动,普及与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依靠农科站,为葡萄注册了“绿鲜王”牌商标,并获得了省有关部门颁发的无公害产品认证,大大提高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建冷贮库70个,冷贮能力达350万公斤,使葡萄从秋季上市可持续销售到下一年的“五一”前后,每亩收益2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这个镇的万亩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被列入辽阳市农业示范工程之中,对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 产业基地带动型。灯塔市德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王家镇河红村建立了托牛所饲养基地。德金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下辖养牛基地120亩,投资3900万元,现已建成砖混彩钢瓦标准牛舍10栋,每栋880多平方米,每栋能饲养200头肉牛,目前存栏1400多头肉牛,养牛基地建成到现在已出栏1000多头肉牛。今年准备再建10栋标准牛舍,预计出栏6000-8000头肉牛,产值达6500多万元,利润700多万元。合作社从建社初的25户成员发展到目前400多户成员,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成员辐射到周边10多个村,带动农户600多户。目前在托牛所饲养肉牛的成员,按每户5头牛计算,每户年增收可达7500元。
6 基层组织帮扶型。灯塔市北果山庄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灯塔市富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都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帮助和服务下发展起来的。2002年,罗大台镇孙庄子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决定,根据本村多丘的地理特点,引导鼓励村民栽植苹果树。经过11年的发展,栽培果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苹果4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5000元,比种玉米多增收4500元。为了解决土地零散,无法大规模栽植果树的难题,村两委班子召开村民大会,由村主任把栽植苹果树的好处向村民详细介绍。会后村两委班子又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研究具体实施办法,他们到各户走访,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的各种疑问,最终实现了土地流转,解决了规模种植的一大难题。目前合作社已发展成员100多户,带动了周边12个村600余户2500余亩土地栽植苹果树,使农民走上致富路
7 农村能人带领型。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灯塔市兴农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付振歧、谷荣芳都是农村养殖、销售的能人、付振岐有20多年的饲养蛋鸡经验,在他带领下,43户饲养户出资68万元成立了灯塔市北农大聚源健康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345户从事生产、加工、精选无公害蛋产品。他们的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销售到沈阳、厦门、广州、东莞等城市。2008年末销售鸡蛋8500吨,实现产值5100万元,利润425万元。
二、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效满足了农民致富需要,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但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 规模小,融资难。从合作社带动区域上看,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区域集中在几个乡镇或一个乡镇,有的在一个村,区域范围狭窄,带动的农户
也局限在本村或是邻近的村镇。合作社从事的行业也多有雷同,全市饲养合作社有40家,养猪的就有17家,而且总体规模都不大。从合作社成员数量上看,成员在30户以下的合作社占目前合作社总数的50%左右。这不利于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造成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弱。资金投入方面,合作社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的出资,国家对合作社的财政专项投入有限,受惠的合作社不多,其他的融资渠道较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存在资金困难,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 财务松,组织弱。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通俗讲也就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为社员服务的“农民公司”。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同样要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然而多数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松懈,内部交易制度不完善,盈余分配等制度亟待建立健全。在成员出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根据我国农民缺乏资金的情况,对成员出资的形式和期限都没有具体规定,而是由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成员的出资也不须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只要有成员本人的出资签字即可。这固然节省了办合作社的费用,方便了农民,但也容易出现成员出资不实的情况,为合作社运作和发展留下了隐患。在组织机构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基本都已建立,但组织制度不规范,决策中人为因素多,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运作。
3 人才缺,营销差。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基本都兼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理,很少外聘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综合素质不高,在管理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产品销售上,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自己的产品都未做过专门的营销。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缺乏自己的技术人才,多数成员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自学的知识来指导生产,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创新和发展。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县和乡镇干部要及时把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宣传好、贯彻好。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办的“公司”,自己当“老板”,为自己“服务”,旨在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把宣传工作做好,才能使合作社深入农心,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建社、入社的积极性,才能切实发展农村经济。
2 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要鼓励农户间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引导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积极引进人才。政府要鼓励广大专业人士投身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中。专业人士不仅要有农业科技人员,还应有高级管理人员、营销策划人员,建立起一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队伍。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资金、贴息贷款等惠农政策,优先安排资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使用。各金融部门也要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涉农的金融机构应制定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简行的政策。四是要减免合作社经营销售过程中的税收及合作社成员的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