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集体经济的计划和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带来的突出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单薄。由于没有属于村级集体支配和运用的财力,一些村级组织的运转举步维艰:村级组织没钱办事,村干部误工补贴难以兑现,一些村集体的公共开支要村干部先行垫上却长期不能报销,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些村干部无心于村级组织工作,村级组织难以承担起组织和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据调查,在遂昌全县390个村中,只有142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持续在1万元以上,仅占全县行政村数的36.4%,而大多数村还处于“空壳村”状态。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级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削弱。在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的条件下,大部分村民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自身的聪明勤奋先富了起来;然而一些村由于忽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的集体经济萎缩衰退,村集体入不敷出,村级组织的功能弱化,威信下降。调查发现,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扶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如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等,在一些村难以实施;一些村的村级事务由先富起来的小老板直接影响和操纵,少数小老板采用以一次性支持村集体经济1~2万元的做法,公开要求村支书、主任推举他当选人民代表或村干部。而这些经济薄弱村的当家人也放弃原则、网开一面。这些小老板以此变相贿选的手段捞取政治资本后,便寻求更大的投机逐利机会。这一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和担忧:这样的村组织战斗力何在,如何担当得起带领全体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集体公益事业无力兴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村级组织承担起大量村级集体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调研发现,一些村级组织没有经费来源,根本无钱进行村集体公益事业,如村内道路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村级集体资源的开发等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象较为突出,村民怨声载道,村两委干部威信难以树立;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公共资金缺乏,村两委也难以有效地组织带领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以致村级基层组织凝聚力下降,群众集体观念越来越淡化。
由此看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村级集体经济处境窘困,已经严重影响了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利于农村基层工作水平的提升,妨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
二、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一些村干部和群众只考虑个人和家庭经济发展,不关心、不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一些村干部和群众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认为兴业办厂的资源、资金、门路都缺乏,畏难情绪严重。二是基础条件较差。一些山村偏远、交通闭塞,对外联系和交流不便;一些村将几乎所有的耕地、山林分包到户经营,导致村集体缺乏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村集体固定经营性收入项目少,无稳定的经济来源。三是私心杂念作怪,能力素质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工作避重就轻,只知当家用钱,不知当家理财;一些村干部头脑中搞政绩、形象工程的思想严重,不顾财力实际,热衷于上马能看得见、摸得着、马上能出形象的公建项目,只重视养“不下蛋的公鸡”(指的是只投入或只消耗不产出的事项),不重视养“会下蛋的母鸡”(指的是少投入或少消耗能带来持续产出的事项);一些村干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为了取得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承诺上任后,为村里办几件实事,便不顾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借钱搞建设、兑承诺;部分干部觉得借钱搞建设(反正后人会还)比费尽心思抓集体经济建设来得容易,既省心又省力,他们这样做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四是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村集体生产缺乏有效的保值增值、管好用活的机制,一些村集体茶园、山林等资产长期或无人管理,白白闲置,或被长期占用而未向村集体上缴租金,对上级下拨的项目款和补助款自领自用、财务收支票据长期不做账、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过多等。五是村级基层组织力量薄弱。一些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结构欠佳,思想观念陈旧,创业创新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本领不强。六是上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一些部门和干部认识有偏差,缺乏长远观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只强调发展千家万户,忽视发展村集体经济,缺少深入、系统研究,缺少政策支持,缺乏工作力度,终使问题久拖不决。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思路
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村民个人收入结合起来,走强村富民之路。农村经济发展,既要富农户,又要强集体,两者不可偏废。我县云峰镇长濂村,在发展集体经济中,通过组建长濂经济开发公司和长濂旅游发展公司,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搞旅游开发经营,把村民的山林、田地和古旧物品等资产评估后作为股份入股,每年给入股的村民分红,既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带动了村民致富。
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村集体实际收入结合起来,走“育养母鸡”之路。集中力量发展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造血型”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即“多养母鸡、少养公鸡”,或用力“养母鸡”,量力“养公鸡”,坚决制止为了提高集体一时收入而将村集体资产一卖了之的“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通过“养母鸡”来逐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通过“养母鸡”来逐步积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为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口乡根竹口村,通过盘活资产、出租经营,有了稳定的集体收入后,村集体出钱建起了垃圾箱,聘请了卫生保洁员,而且每年给村民搞福利,公益事业红红火火。现任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村支书、村主任在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该乡石仓村没有集体统管山,而农户村民山林较多,由于缺乏劳动力,多处于荒弃状态,村两委从农户手中返租倒包山林进行统一开发经营,既增加了农户收入,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十几万元。
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结合起来,走因地制宜发展之路。全县各村在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情况不一,因此,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不能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而必须立足当地实际,以项目开发为载体,充分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如柘岱口乡毛阳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近年来,随着毛阳毛峰茶叶在市场上逐渐走俏,该村把村集体所有的茶园改造后承包给村民种茶叶,每年都能收取一笔稳定的承包款。
必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结合起来,走发展与管理并重之路。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积极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开展资本经营,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和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完善积累机制,落实各项财务公开制度和监督机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清理化解历史债务,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我县三仁畲族乡十三都村,通过加强对村里闲置的校舍资产管理,理清各种关系后进行盘活,招租搞休闲旅游开发,使村集体也有了一笔稳定可观的租金收入。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1.找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发展路子。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土地经营型,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对地处城镇及郊区的村,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政策,引导、扶持村集体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或村留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职工生活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二、三产业设施,或通过开展物业租赁经营等方式,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增加集体收入;对地处山区的村,可对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实行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方式开发,开发后采取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对农户无能力开发的承包地、山林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采用反租承包或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所得收益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还可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村庄整治等工程,增加归村集体所有的有效土地,用于发展种养业,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资本运营型,走盘活集体资产的路子。对村集体闲置的会堂、厂房、祠堂、五保户房产和废弃的学校等设施和村集体货币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资源开发型,走靠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林、水、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潜力,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它资金参股进行开发,开发后采取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三仁乡际上村,一直以来没有稳定的集体收入,但有一块面积达二三十亩的集体荒山。经联系,一家单位与其结对扶持了3万元资金,前年春天种上了毛竹,该村支书高兴地说,再过二、三年,村集体每年便有2万元左右稳定的收入了,村里办公益事业和干部误工报酬就有了资金来源和保障。四是项目兴业型,走企业强村的路子。积极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村兴办企业,由企业独资或与其它企业合作搞项目开发,进行市场化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五是有偿服务型,走依靠服务创收的路子。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实体,为农户及时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质询等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或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开展购销服务,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2.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我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采取“扶两头,带中间,先富帮后富”的办法。一头继续扶持贫困村,加大帮扶力度,计划从2007年起,连续用5年时间,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母鸡项目”,同时,整合各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资金,捏指成拳,捆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重点帮助经济薄弱村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一头扶强,鼓励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发展二、三产业,做大做强,继续走在前列。先富帮后富,即通过扶持富村项目来帮助带动穷村脱贫。县里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政策出台后,各村两委想项目、议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的积极性高涨。为避免一哄而上、工作劳而无功,我县正积极稳妥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开发模式的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的试点,今年计划扶持30个左右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在此基础上稳步推开。
3.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按照交足国家的(税),留够集体的(各种提留),剩下都是自己的(收益)分配原则,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承包到户的大田,也要按统一标准收取承包金。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面等资源,一律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突破传统的实物形态为主的管理模式,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如新农村规划后的旧房用地及宅基地是村集体的一笔较大资产,要根据有关政策处理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规定和完善非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制度,实行财务公开与民主监督;同时,要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工作,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其健康发展。
1.1要在国营林场党员队伍中配备各方面优秀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的选配必须坚持一定标准。从整体党员队伍素质来看,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吃苦耐劳的韧性,创新发展的思路,无私奉献的情怀,廉洁自律的作风;作为领导者,要求必须懂得批评与鼓励并行,明白如何领导,怎样领导,发掘人才,利用人才,发展国营林场致富能人,从而为发展集体经济补充能量。
1.2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
近几年,通过国家对国营林场经济的扶持,国营林场经济发展逐步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活跃的社会变化,要求农村干部必须了解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整体经济工作能力和经营发展先进的管理水平。作为国营林场干部,必须适应时展的节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坚定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提升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要从长远考虑,扩大高素质后备国营林场干部的有效供给
充实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有效发挥后备干部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是建立发展国营林场经济主体力量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相关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吸纳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或着重在当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为国营林场培养实用性人才,从基层民主锻炼到创新发展国营林场经济,用新的思想将治理与发展双向并行。
1.4要适当拓宽国营林场干部的身份条件
一些硬性的国营林场干部身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营林场干部发展壮大国营林场经济的带头力量。目前国营林场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虽已摆脱了以前落后思想,封闭区域的现象,但是大多数国营林场职工在科学技术知识及发展理念等方面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对于有些人,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视野开阔,愿意为国营林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应该给予此类更多的人国营林场干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国营林场基层组织发展拓宽国营林场干部优秀人才的来源渠道。
2发展壮大国营林场级集体经济应该从实际出发,选取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有效利用各国营林场独有的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1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是坚持将国营林场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创新发展。第二是坚持将自我发展与外部帮扶相结合,自主发展;第三是坚持因地制宜,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第四是坚持将集体增利与林场职工增收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共同致富,广泛参与,共享硕果。
2.2主要发展方式
第一是合作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在自愿结合,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前提下,组织带领国营林场职工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性经济组织来开展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第二是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吸收广大国营林场职工加入领办创办的国营林场职工专业合作社或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中并占一定比例股份,将劳动与资本有机结合,发展国营林场集体经济。第三是股份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职工集体以可支配的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吸引国营林场职工自愿加入到领办创办或参股股份制企业、公司及其他新型经济组织,实现国营林场职工致富,国营林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目的。第四是独立经营。主要是国营林场集体经济以可支配资源、资产、资金等为依托,通过独立创办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物业经济获得租赁收入等方式,采取独立经营、自我管理、收益归村集体的经营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3结论
2020年扶贫脱贫攻坚空壳村摘帽工作计划讲话发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安排部署推进全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和推动空壳村摘帽工作。按照会议的安排,下面,就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围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清化收”工作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继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乡镇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市业务主管部门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劳龄登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步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要认真回头看,检查、完善成员界定和劳龄登记结果。成员界定和劳龄登记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尽可能地避免错误,要对成员界定和劳龄登记结果进行全面的公示,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保证成员界定和劳龄登记的准确性。
二要适时转段,递进式地开展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工作。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差异较大,有的村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经营性资产可以折股量化;有的村无经营性资产或资不抵债,不能进行折股量化。能够折股量化的村要做更加细致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乡镇政府和市业务主管部门要跟进指导到位,成熟一个,折股量化一个。前期工作中,有的村干部由于认识偏差,有意识的压低经营性资产数额,不想在本村开展折股量化工作。会后,各乡镇政府要对各村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核,进一步确认清产核资的结果,如有偏差,坚决纠正,决不允许出现应折股量化而不进行的问题。不能进行折股量化的村要暂时维持现状,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待条件成熟后进行折股量化。
三要分层次建立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省和x市的部署和我市的工作安排,9月末之前要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扣除农忙时间之外,有效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时间并不充裕,所以一定要抢前抓早,早安排、早部署。凡是不能进行折股量化的村,7月末之前要完成农村经济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凡是进行折股量化的村,9月末之前要完成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各乡镇政府要与市业务主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研究新问题的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尽可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二、下定决心,真抓实干,向“清化收”要效果
做好“清、化、收”工作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经之路,特别是新增地源收费,能从根本上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所面临的困境,能将村集体经济导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要突出重点,做好清理发包合同工作。这次清理的重点要放在承包合同的清理上。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持因村制宜、因事而宜,以村为单位,按照分类清、处置清的目标,进行全面清理。对显失公平、价格偏低的承包合同,要以协商的方式修订,让承包人补交承包费。对程序违规的,要依法废止收回,重新竞价发包。对存在争议的或违约且协商不成的履行仲裁或诉讼程序依法裁决或判决。各乡镇要立即开展承包合同清理,在7月底前完成该项工作。
二要攻坚克难,解决新增地源收费问题。对家庭承包之外的土地纳入合同管理,收取承包费,这是我市农村经济工作的瓶颈,要下功夫,使真劲,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一是做好宣传教育。新增地源发包收费是调节土地公有制前提下的土地占有不均衡的措施,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需要,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造收益、按股分红的需要。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对新增地源建立承包关系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是国家政策规定的,是其他方式承包的主体内容。省、x市和我市制定的《关于扎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都对新增地源做出了有偿使用的规定。二是加大工作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营造新增地源签订承包合同、交纳承包费的舆论氛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村集体、保障经营人权益,公平对待每一个承包人。对不配合工作甚至对抗工作的要采取法律程序加以解决。三是注意工作方法。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参照市里指导价格的基础上,议定本村各类土地的承包费标准、现土地经营人签订合同并交纳承包费实现等具体事项,对议定事项要张贴公告,履行公开告知义务。对限定期限内不签订承包合同、不交纳承包费的,要逐户下达限期签订承包合同交纳承包费的书面通知,并按法定程序予以送达。对收到书面通知仍不签订合同不交纳承包费的,村委会应向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各乡镇要指导好各村确定适中的承包费,即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村集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需要,还要考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再次分配。各乡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定要把程序履行到位、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三要依法依规,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债权。省、x市出台的《关于扎实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回收债权工作也做出了规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积极行动起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各乡镇、各村要对债权债务进一步核实,对账内应收款和应付款同时挂账的,要核实情况,予以并账;对账实不符的及时纠正并公示;重点对无偿占有集体资产资源的、长期拖欠集体资金的,要采取政策、法律手段,勒令限期归还;对拒绝配合、逾期不缴款的,要依法收回集体资源重新竞价发包。要重点加大农户陈欠收缴力度,及时下发收缴陈欠通知书,入户催缴陈欠。
四要加大力度,化解村级债务。村集体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的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清、化、收”的推进过程中,要把化解村级债务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制定化解债务的具体措施,积极回收债权偿还债务,开展新增地源收费偿还债务工作,处置村集体闲置资产抵付债务,允许现土地经营人利用在村集体的存款或用其他存款户的存款拉拽交付承包费的方式偿还债务。
三、强化措施,做好“三资”管理,切实保护集体资产
通过前期的清产核资工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基本上做到底数清楚,为今后的“三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要以制度保障“三资”管理的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依据《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条例》,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民主监督管理制度、经济业务账内核算制度、预决算制度、资金使用限额申请审批制度等,一切经济行为均在制度约束之内进行。
(财政局党委书记 )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县财政局在会上就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推进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财政局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应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职履责、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
一、我县村级集体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虽然我县村级集体经济财政支出总量占财政支出比重较高,但与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仍不相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全县的整体经济发展。从当前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支出总量不足。作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我县农村集体经济财政支出在总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上级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所以,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依然是我们肩上不可推卸的重担,我们要勇挑重担,不辱使命,把做大做强我县财政“蛋糕”、切实增强我县可用财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二)支出结构不优。在支出结构上,还有许多不科学、不尽合理的地方,在资金分配上比较分散,有遍地开花、收效不佳的现象。在统筹资金上,我们一定要有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识,不能有做老好人的现象,碍于情面,把资金到处给一点;不能把建设的资金拿来吃饭;不能强投入、轻管理,导致重复建设。
(三)支出主动权不强。由于大部分专项资金是我们通过努力向上争取来的项目,所以在资金用途上,上级对我们都有详细具体的要求,资金用于什么项目、拨付给谁,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在支出主动权上不强,对资金的监管有时也出现疲软的地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不够高。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为进一步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财政部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一是多渠道实施政府有偿投入。统筹安排各项财政调度资金参与农村项目建设,扩大有偿投入范围,充分利用村级集体存量土地、山水等资源,兴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二是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各项惠农兴农政策和资金,在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科技富民强县资金、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支持企业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上,村级集体企业和其它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加强信用担保扶持。制定我县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办法和优惠政策,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的担保范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基金,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村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项目予以奖励。
(二)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持农村公益建设。加快村级公路建设,扩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范围,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加大万村千乡工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以及村庄整治、农网改造等实施力度,落实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资金。二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用好用活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加大农田水利投入,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加大民生和村级基本运转经费投入。一是加大农村民生保障力度。落实好农村五保户、散居孤独救助、农村特困残废人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村卫生室建设等财政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民生保障力度。二是支持农村教科文事业发展。落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无线覆盖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补助、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员补助、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科技特派员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专项资金,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科技含量。三是提高村级运转保障水平。落实好离职村干部养老保险补助、离职干部生活补助、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村干部补助、重点贫困村补助、农村税费改革村组运转经费等财政扶持政策,逐步将村级组织运转财政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基本财力保障范围,提高村级运转保障水平。
(四)积极盘活存量“三资”。一是充分利用农村“四荒”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林改造、低丘岗地改造等专项资金,与开发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结合起来,增加村集体直接掌握的资源量。二是提高农村“三资”综合利用效益。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级招商引资,盘活闲置的校舍、村办企业厂房、机器设备等村集体资产。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郊或城中村,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将村集体“三资”整体入股,提高农村“三资”的综合利用效益。三是规范农村“三资”监管机制。在村级资金和帐务委托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由乡镇财政集中监管、公开交易的运营机制。四是推进集体资产管护和产权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创新,使财政投入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资产化、效益化,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五)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新机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农村公益事业服务范畴。二是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提高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三是完善农村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信息支持。创造条件成立各村村民理事会,让村民理事会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生力军。四是加强农村人才工程建设。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农村科技示范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五是做好农业保险工作。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农户投保和保险经办机构市场化运作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六)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和资金落实到实处。一是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实现财政专项资金报帐制管理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机衔接。二是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不定期组织开展强农惠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资金“落地”环节,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三是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管钱”、“用钱”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推行责任制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项目建设有人管,资金风险有人担。四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加大不同渠道、不同部门资金分配环节的整合力度,尽可能地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相结合,发挥财政资金的集聚效应,集中资金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志们,我县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更需要广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切实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我坚信,在以张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跨越赶超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求进,奋力作为,我县村级集体经济一定能够取得长足发展、不断壮大起来。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对策;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21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农村经济管理上主要体现为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的管理。“三资”问题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三资”登记台账管理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及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规范,个别村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不精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客观的来讲,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就会影响到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局。笔者总结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三资”登记台账管理欠完善;二是财务管理和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三是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四是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够规范;五是个别村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不精。
1.1 “三资”登记台账管理欠完善
从目前来看,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资金、资产、资源的登记台账管理欠完善。由于农村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统计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故记录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农户对本地经济资源没有系统的了解,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2财务管理和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往往不经过集体的讨论就加以使用,致使多数农户不了解资金的去向。此外,财政收支的有关凭证也不完善,报账人员信息收集不完整,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尚未得到贯彻执行。
对于农村资产的收益没有系统的管理办法,各地村干部缺乏统一的、有计划的资产收益管理意识,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缺少长远打算。
1.3集体资产及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不规范
各地农村的集体资产及资源都是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实际出售、租赁和发包过a程中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致使三资利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户身上。
1.4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够规范
村干部与农户之间始终存在芥蒂,各农户常常无法获取村务情况与农村政务情况。各村干部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尚不规范。1.5个别村会计人员素质低,业务不精
农村会计人员一般是兼职,即使有专业的会计人员,其工作素养也不够高。会计人员对待农村会计事务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对财务相关事宜把关不严格,甚至借用会计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农村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保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笔者总结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二是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三是组织培训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四是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2.1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与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农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保障了农户的根本利益。一是建立完善的村务公开制度。拉近村干部与农户之间的距离,让农户了解到村干部的工作动向,满足农户的基本权利;二是建立民主监督制度与审计制度。通过民主监督和财政监督,使三资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建立完善的村镇招标制度,防止村干部独揽“三资”使用权利。
2.2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它关乎着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对此,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的认识。另外,各部门在提高对此项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给予一定的设备、经费的支持,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
2.3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素质。同时在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在各乡(镇)配备专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并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在岗人员进行合理编制与调配,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各级、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成立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农民维权。
参考文献
[1] 屠依群.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2] 刘新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以实现稳定脱贫为重点,切实做好精准帮扶工作,持续巩固贫困村出列成效,全面加快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确保打好全年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
进一步落实帮扶任务,扎实做好146户已脱贫户防范返贫和1户未脱贫户的脱贫工作。促进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持续巩固提升村脱贫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是细化精准帮扶。认真做好1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逐户了解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所需所盼、“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和返贫风险点。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因人因户科学制定年度帮扶计划,做到帮扶政策无遗漏,措施精准可操作。通过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所有贫困户“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督促本单位所有帮扶责任人按月开展走访帮扶贫困户活动,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需要,围绕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各项政策,切实帮助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危房改造、金融等扶贫特惠政策。不断增强月走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每月帮扶工作重点和要求,加大扶贫政策宣传,持续落实巩固脱贫措施,并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三是深化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举措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努力打造带动脱贫能力强的特色产业。结合该村实际,继续推动稻虾共养产业,壮大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确保2020年帮助实现全村发展稻虾共养产业养殖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45%以上,发展麻黄鸡养殖户达到全村总户数的40%以上。充分发挥朗德鹅产业扶贫基地带动作用,帮助发展长效特色产业。同时帮助引导全村党员、贫困户成立稻虾养殖合作社,增强贫困户抵御各类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增收。
四是完善双基建设。帮助争取至等村组道路建设,争取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落地,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丰富和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建立管养机制,加强全村村组道路、当家塘、抗旱井等维护管理。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与项目,不断加大对村的扶贫投入力度,持续加强道路、水利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五是提升集体经济。从村实际出发,因村制宜帮助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途径,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强化村集体水面出租、朗德鹅产业扶贫基地发包、光伏电站、带资入股等项目的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力争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三家包村单位要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成立联合帮扶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帮扶工作。要加强工作投入,分解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协调落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定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落实。联合帮扶领导小组要加强与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沟通,与驻村工作队紧密配合,切实让帮扶措施落地生效。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帮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压实帮扶责任,确保帮扶措施落实。
一、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需要突出解决法规不配套、管理队伍不健全和管理职责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切实提高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具体的讲,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管理法规不配套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类型比较单一,而农村涵盖范围比较广,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任务多和责任重的难题,过去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大多集中于农村土地出租、承包、经营和转让的管理;农村灌溉用地、工业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等。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大多还集中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内容,缺乏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有效管理,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不健全
我国农村目前还处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中,经济比较落后,生活环境比较差,对于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使得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很不健全,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都是从别的部门抽调而来,他们缺乏对于当地农村经济的清晰认识,不能掌握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不能实现经济管理向经济发展的有效转化。我们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部门对于经济管理缺乏有效认识,对于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长远规划,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很少参加专业的培训体系,造成知识水平、意识形态都和农村经济管理存在差距,不能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
(三)农村经济管理职责不明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应该更加趋向于市场辅导、监督执行和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行政指导、法律宣导、市场监督和配套管理等各项职责。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事业编制,他们接受的是政府赋予的政策职能和执法职能,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管理往往成为了政府政策的宣传工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其宣导的很多政府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农民享受不到政府带来的农业各项补贴,又感受不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市场帮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怨声载道,农村经济管理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农村经济管理采取的对策
在充分认清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我们应该认真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打造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提高经济管理的产业化改造,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法水平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应该认真遵循国家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快制定符合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加强制定农村经济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农村经济管理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岗位划分和执行责任制。依照当地农经管的分工,切实履行好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其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的审核等工作规章制度,做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需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农经管理事业有序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掌握一定专业的经济管理经验,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要合理定岗定编。而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农村经济管理队伍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各项专业综合素质水平。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需要认清农村经济管理的新形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每个岗位都能专人专管,每个岗位都能具有专业的岗位操作技能和政策水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能够迎合市场变化和农村经济管理来做出调整,打造出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团队。
(三)加快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进行管理农村、服务农村的政府工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迎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对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推动和加强农村灌溉用地的承包、经营、出租和转让等市场行为。在此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细化岗位职责,加强经济资金的引入,也做好农村土地用地的各项法律法规约束。此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提炼,促进农村旅游等绿色产品的蓬勃发展,提高对于新型农村经济形态的扶持和培养,提高各岗位的有效运转。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目前全国已有8000-10000个高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其审计显得尤为必要。但我国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起步较晚,直到2007年国家农业部才出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准则规范。另外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农业主管部门对其理论研究重视不够,在审计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国家审计机关还没有将其纳入视野。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理论研究本身相对滞后和薄弱,著作和成果不多,而且大多数是从集体经济组织外部的角度研究对村这审计。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和经济常态下,根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自治的特性,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出发,积极探索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监督途径,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利用好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内部增值功能,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对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以及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金鹏天润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实施背景
(一)金鹏天润基本情况介绍
金鹏天润社区位于北京市西南二环与三环之间,规划的丽泽商务圈内,全村人口1700多口,原集体土地面积700多亩,随着丰台区丽泽商务区的建设征地,截至2013年底,拆迁安置工作已接近尾声,除一期南区拆迁安置形成了自有小区金都苑小区,北区的拆迁按照区现有政策自主选房,跟其他拆迁村交叉分散居住。全村原有的土地全部纳入征地拆迁范围。村里劳动力除了自己单干或自谋职业外,大部分在集体经济组织内就业。截至2014年底,村集体资产估值80亿左右,社区经济年总收入2亿元左右。
(二)金鹏天润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较低。现有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者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限。金鹏天润公司下辖15家分、子公司,其公司经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2人,其余均为初中或高中学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对国家的财经纪律意识淡薄,存在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就是合理合法的片面认识。后期系统参加过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的几乎没有。更多的对企业的管理依靠的是人治,谈不上方法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风险意识不强。
二是财务基础薄弱,财务监督缺位。金鹏天润公司及其下辖的15家分子公司,现有财会人员33人,每家单位的基本配置为一名会计一名出纳。除开发公司外聘财务人员3名外,均为本社区居民,其财务知识基本为原来村级老会计的“传帮带”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同时年龄基本偏大,没有学习新的会计准则的动力。基本是见票并且领导同意后做账,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细则,财务监督缺位。
三是制度不健全,内控不到位。各二级单位则没有制定本单位内部自己的“三重一大”制度,且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的企业内部对具体的诸如大到招投标事项、物资采购和服务采购、合同的签订及审批、人力资源的招聘及管理,小到业务招待费用开支、资金支付使用等涉及到企业的具体业务等方面都没有制定统一的可操作的规定和标准,更谈不上依靠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所以造成了在实际业务操作层面按照自己的想法各自行事,五花八门。
四是审计监督流于形式。2013年之前金鹏天润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没有建立自己的内审机构,主要审计依靠的是由乡经管站负责的农村村级财务审计,基本为每年一次,审计时间一般少到2-3天,多则一周。审计级次只到村一级,不涉及村级集体组织的下属二级单位。审计内容基本为土地补偿费或是财政专项补贴的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审计查出问题多为形式规范上的,提出审计建议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强。
三、全鹏天润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实施策略
(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一是机构设置情况。2013年5月设立了审计部,直接向社区党委书记兼公司董事长汇报审计结果,也即审计部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和社区党委会,由于金鹏天润社区的治理结构中社区党委会和公司董事会的地位,确保了审计部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了内部审计报告流程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内部审计人员情况。根据社区集体经济所涉及的行业性质及规模,审计部在组建之初,编制人员2.5名,后陆续增加到现在的3.5人编制,其中3人为外聘专职,1人为公司财务部员工兼任(本村村民)。职责分工为审计部经理1名(注册会计师、多年社会审计经验),工程审计1名(多年从事工程预算经验)、内控体系建设及管理主管1名(大型央企多年内控建设及内部审计经验)、财务审计1名(集体组织内部财务岗位多年经验)。在人员的配置上,综合考虑了集体组织所涉及的行业重点,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基础薄弱的特点,配备了工程审计和内控审计人员,注重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同时考虑到成本因素影响,并在审计部成立当年就提出了部门网络培训预算计划,报公司审批通过。
(二)内部审计实施时间
审计部2013年7月制订了《关于明确审计部对各类合同事前审计范围的通知》,坚持全面审计监督、突出重点事项审计“关口”前移、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展开的原则,分开发公司和其他单位将以下经济合同事项列为事前审计监督范围。
(1)建设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维修改造等工程类支出项目。一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开发项目总承包合同的标底、签约前、竣工结算前审计及过程审计监督;对总包方式下的开发项目中单位分包工程金额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工程项目标底、签约前、竣工结算前审计及过程审计监督;单项建设工程项目中合同金额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工程物资、建设项目设备采购签约前审计;单位工程投资300万元以上(含300万元)的外包装饰装修、维修改造、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等其他工程类项目的签约前、结算前审计;二是其他公司项目。投资150万元以上(含150万元)的单位建设工程项目中外包项目的标底、签约前、结算前审计;投资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外包装饰装修、维修改造、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等项目的签约前、结算前审计。(2)技术服务、咨询、劳务采购等其他服务类采购支出项目。各公司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技术、财务、法律、工程咨询、管理、劳务等服务合同的签约前、结算前审计。(3)按照招投标方式组织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单位组织编写的标书,按照审批程序需报审计部门终审后,再进行招标。(4)对外投资、合作合资、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的签约前审计。(5)对外担保事项签约前审计。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的事前审计,倒逼了公司主管部门对招投标管理办法的出台,基本规范了公司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工程结算资料、重大合同的签订审核手续。2013年完成重要事前审计项目8个,减少公司直接成本支出893.5万元。其中:采购合同签约前审计3个,审减合同额200万元,修改完善主要合同条款21项;招投标审计3个,减少工程造价支出660万元;工程结算审计2项,审减额33.5万元。审计提出建议9项,被采纳9项。逐步规范了金鹏天润公司房地产开发招投标过程管理及内部控制,降低了合同风险。
(三)内部审计工作项目开展模式
从审计成本效益角度考虑,采取了以各二级单位为审计项目立项单位,全年全覆盖的审计形式。为加强监管,审计部在年初制定审计时间计划,维持一年最少走一遍的审计模式,即各二级单位全覆盖审计。同时在审计间隙对已经审计过的二级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经过了2013年、2014年的全覆盖审计后,在2015年内审人员开展了第三轮对各二级单位的审计,各二级单位财务规范明显增强,没有大的违规违纪事项。基本上能保证了各二级单位的重大事项及时掌握,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四)内部单一审计项目复合审计内容
由于金鹏天润社区各二级单位规模相对较小,行业分散,每一家企业其经营管理模式都处于创业阶段,风险较大收益较少。金鹏天润内部审计建立了以每一个二级单位为审计项目单位,而不是审计项目单位基于审计内容设立,所以其审计项目名称为经营管理审计,实际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是基于公司的具体经营业务开展,其审计主要内容包含了查错舞弊、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的复合审计。此外,为保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党员干部能廉洁自律稳定发展,在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主要内容中又增加了一项:即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遵循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审计,同时将对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贯穿于每一次的例行审计项目中,大大丰富了审计内容。如对二级单位小区物业的审计中,基于审计目标对审计内容的设定,不仅发现个别收入不入账、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财务收支问题;还有其出租物业单价明显低于周边市场价,个别房屋租期一般3-5年,没有按照市场价格上浮,租赁价格明显偏低,影响集体资产收益降低的经营效益审计问题;业务招待费用开支明显偏高,与公司经营业务不匹配,招待事项过于频繁,且没有具体招待事由,违规组织中层干部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设立小金库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主要经营活动主要由公司经理一人决策,与领导班子成员缺少沟通,各职能部门基本上只起到一个“办事员”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作用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
(五)内部审计结果的突出运用
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成效离不开组织内部领导的支持,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追踪整改力度也不无关系。金鹏天润社区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紧盯审计结果整改。金鹏天润内部审计对审计结果,一般做法是提出审计整改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后,依据问题的性质等会以公司党委或公司董事会的文件形式下发给公司或公司主管部门以及被审计单位,要求整改。包括具体整改方案、整改时间期限、整改目标和整改要求,后期审计部会追踪落实,并盯着不放,直至整改,落实到整改证据。比如对2014年除事前审计外的全部审计项目,审计部于2015年3月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对全部二级单位进行了2014年审计发现问题追踪整改审计,对那些管理类问题,抽查了2015年一季度同类业务核查审计是否整改,并形成了《2014年度经营管理审计追踪整改情况报告》,按照审计结果汇报程序汇报后,转发公司管理层并要求公司管理层在一定期限内回复处理意见。对整改情况较好的单位进行了表扬,对个别整改效果不好的单位,从党委层面对个别整改不到位的二级单位进行了诫勉谈话。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达到了95%,审计结果的运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二,突出审计成果的快速运用。
2014年初按照计划逐步逐户开展工作,在6月份,审计到环卫公司后,已经陆续审计了4家单位后,发现各家都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涉及资金管理、涉及合同的、财务报销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各家都存在且凭多年的审计经验,这些问题对企业来讲风险性都较高。在做出上述判断后,及时对问题进行了整理并报公司党委,根据党委的安排协助公司其他部门,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从风险分析、防范,控制活动措施、企业特点等方面设置了一系列控制措施,涵盖了基本业务收入、支出、大额费用报销、工程维修等7个方面,新设置了8张表格予以规范,并于8月5日就上述规范的流程设置对全部所属单位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从培训之日起全部按照培训内容执行。一定程度上整改的及时性,并扩大到全部所属单位,起到以点带面的防范作用,让审计成果更快、更广的发挥作用。第三,密切与公司问责部的配合。金鹏天润内部审计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中,注意加强与公司问责部的配合,对个别涉及领导责任或达到公司问责事项线索,及时与问责部沟通,将问题线索移交问责部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结果的震慑作用,对各二级单位起到了敲山震虎作用,也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尊规守纪的意识。
(六)内部审计引导组织文明发展
转变工作方式,树立“红线”意识,制定管理形式规范要求,引导业务流程的规范操作,突出审计为价值增值服务的作用。内审机构在2015年初制订了《对所属各单位2015年度管理“红线”及内部规范管理“底线”要求》,上述文件随着2015年开展全面审计的审计通知书一起下发,列出了对管理“红线”执行情况的测试时间安排及选定的测试期间为:该文件下发之日起到审计进点前被审计单位发生的上述属于该文件通知中所涉及的相关经济业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根据内审人员的测试发现反馈,已经审完的所属单位在上述业务的管理、核算方面能按照要求去做,为组织管理规范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内部审计巧用审计方法技巧
一是隐瞒收入审计。金鹏天润内审人员在审计技术上除了采用审查账面资料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外,更多的采用了相互验证的方法。比如对是否隐瞒收入问题,从每一个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范围入手,实地到现场观察巡查、了解生产经营流程与相关一线业务人员的聊天等,寻找企业收入来源的各种途径,并通过与财务账面的入账收核对验证,是否有收入项目未计入财务账表。二是多列支出审计。金鹏天润目前发展的阶段,以前对各二级单位监管的缺失、整个村级组织内控制度体系尚未规范建设和反腐常态化发展,对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也成为了审计关注的一大重点,多列支出的风险性依然很高。内审人员将对支出的审计重点放在了多列、虚列支出上。在审计时,从财务账面入手,特别关注成本费用偏高及有关费用项目急剧增长等异常现象。对金额较大的支出项目,抽查会计凭证,审查有无蛛丝马迹,从付款凭证收款人、发票、合同是否一致,对相对近期采购支出事项,且采购物资或服务采购的工作成果不太容易消失的支出,采取现场实地踏勘核实工作量、与相关经办人谈话等方式了解情况,与财务结算(或报销)依据相互验证核对,以便于发现是否虚列或多列支出现象。
如审计其中一家二级物业公司,其2011年与“北京××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1号楼3部电梯大修工程合同》,合同中约定总金额12.4万元。并按照合同约定于2011年3月、6月分别开具两张支票支付I号楼3部电梯大修费用12.4万元。审计发现,支票收款方为“北京××电梯配件经销部”而非合同签约方“北京××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同时也未见3部电梯大修理明细及大修理完成后验收合格报告。怀着职业谨慎性态度,内审人员跟主管电梯运营人员进行了谈话,了解到该小区1号楼3部电梯2014年之前从未经过大修理,2014年是第一次大修,查阅2014年电梯大维修支出凭证证实了与主管电梯人员说法相符。通过近几年的审计实践,金鹏天润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在深化改革的转型中,其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也通过审计发现了个别干部的其他问题,并因此调整了部分基层干部,净化了干部队伍,为组织治理促进集体经济组织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促进作用。
四、案例启示
金鹏天润社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团,其集体经济主要特征有:非农产业高速发展,村庄(社区)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以企业为主的集体资产产生的经营收入;村庄内各种管理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村级事务不断增多,管理机构不断扩大,各个管理部门之间有了分工,开始形成等级制度和分工;村级集体组织有较大的经济收入,能为村民提供日益增多的福利,如村民的医疗卫生保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工资、文化活动等,并每年给全体村民发放现金股利分红,提供各种物资补贴。并利用各种公共资金进行社区建设,包括娱乐设施、健身器材、阅览室等;村内的多数劳动力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就业;社区主要领导兼任集体经济实体的主要领导。其具备了大城市郊区发达村庄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征。运用风险导向理念,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服务组织治理目标的实现,促进村级集体组织文明发展。对村级集体组织内部审计而言,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一是根据集体经济规模的发展程度和管理程度不同可以采取村(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监审合一”的内部审计模式或现代企业制度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大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不断充实和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专业人才,把内部审计部门培养为向企业各个运营部门输送人才的基地。建立对内审人员的中长期培训机制。三是突出问责主体关注的重点有所侧重,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配置到问责主体最为关注及对集体组织而言风险较高的领域内,则是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四是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管理和引导,强化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功能,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五是突出以经济业务入手,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相互验证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强化反腐成本。
参考文献:
[1]朱安珍:《浅析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21期。
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特点及成因
流转的特点:一是集体建设用地隐形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通过调查,近三年来慈利县有97户宅基地流转,占调查总户数的4%,由此推断,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城市居民住宅地流转不相上下。流转私下交易的多,办正式手续的少。调查的买卖宅基地11宗,只有2户办理过户手续;出租的无一人与国土资源部门或村委会、村民小组签订租赁合同。
二是流转的形式多样,但以租赁为主。一是由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二是农民直接以转让、出租房产形式连带转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特别是县城区零阳镇十个居委会及集镇所在地,并且出租比转让的多。三是征为国有土地后再出让,补办转让、出让手续,但数量减少。四是乡企改制处置,乡集体性质的土地,先征为国有,再通过政府指定的交易机构挂牌转让。
三是流转的主体多元化。转让方和出租方既有乡镇企业土地所有者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者,又有个人等土地使用者。受让方既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也有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党政干部和职工。
流转的原因:一是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集镇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农民打工的集散地,一部分赚到钱的农民向往城镇生活,进城镇购房,转为城镇户口,造成原宅基地闲置。另一部分打工或经商者,收入不高或刚起步,只有到城郊交通方便的村租廉价农民住宅地营生,郊区农民也愿将宽裕的住宅出租,捞点收入补贴家用。再者处于集镇地位,公建专业市场难以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住宅变为店铺再出租,造成集镇宅基地出租市场异常活跃。
二是现行的法律规定变相造成地下交易。《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于非农业建设。农村建设用地也不准直接入市。法律的规定其根本出发点是保住18亿亩耕地不减少。实践证明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问题,因为地与人、地与社会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复杂的关系采取单纯的堵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物权上来看,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民宅基地是一种物权,是土地资产,不是资源,应有其价格,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应该从中获得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权益。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宅基地如要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征为国有再出让,参照国有划拨土地转让,签订出让合同,补交评估价40%的出让金及16%的税费,土地的纯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村、组基层组织没有收益,农民只得小头,非农民所愿,必然造成基层组织不管事,私下交易暗流涌动。加之集体建设用地涉及面广,如征为国有,形成国有土地在集体土地中零星点状分布,不利于权属管理。尽管国家采取世界上最严厉的措施杜绝直接买卖集体所有土地也是徒劳的,只是将花样翻新,只卖房子不卖地,把房价抬高,用民间契约代替手续、证书。
三是保护耕地的政策与现实脱节。国家鼓励农民建房利用荒山荒坡,奖励措施仅仅是审批面积增大,但在荒山、荒坡上开垦一个宅基地需要几千元或上万元,且交通不便。到公路边上占田修房,交通方便,省开发费,现在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建房只需5元钱的工本费,大都削尖脑袋找批地之路,或者干脆硬性占地,造成违法事实。国土资源部门执法只有制止(停工通知),无拆除权,更没有强制力,请法院执行费时费力,如何谈得上用世界上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呢?
集体建设用地隐形流转带来的影响
一是扰乱国有土地市场正常秩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隐形交易的方式私自流转,双方协议低价买卖,不办理任何手续,逃避税费,其土地收益归个人所得;给城市居民到郊区购买农民住宅地造成可乘之机,把本来应到政府指定的土地交易市场去购买国有土地的,转到郊区购买农民宅基地,严重扰乱了国有土地市场正常秩序。
二是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诸多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依法流转,流转只有在地下市场中进行,其土地收益归个人所得,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享有所有权而无半点收益,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引发社会矛盾和产权纠纷。由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行为和结果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当转让、出租行为发生后,双方一旦产生矛盾和纠纷,对簿公堂时法院只能判交易无效,在一定程序上损害了承租人和买方的利益,助长了村民在处理宅基地交易问题上的无理行为。
四是导致土地违法案件屡屡发生。一部分农民将自家房屋部分或整体出租收取租金,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很多农户在原有宅基地红线外私搭乱建,甚至违法建房或私下买卖土地建房,批不到土地,就违法占地,导致违法占地屡禁不止。
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
一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人们常说“身体在于运动,资本在于流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矛盾纠纷多,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的复杂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推动政策、制度创新,给出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答案。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十条“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第五条的规定,积极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按照“存量改革先行、推动增量改革”的原则,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以合法的出口,不失为治理“空心村”的明智之举,将一户想修而修不了的旧宅基地实行货币补偿(买卖)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国有土地流转,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壮大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和稳定集体经济组织,解决有人办事,变官方管理为官民齐抓共管,控制集体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及时堵住集体建设用地私下交易的漏洞,实现国家所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的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土地法律和地方法律应紧跟《物权法》作相应的修改。《物权法》未公布之前,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代表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一个虚拟的集体经济村委会、村民小组,是一个自治组织,不能代表集体管理所有的土地,集体土地存在着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确的问题。而今《物权法》已颁布实施,其第六十条明确对集体所有的的土地行使所有权: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从法律上首次赋予村委会、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是农村集体土地当然的所有权人。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一般物权或国有土地所有权具有同一性质,应该同国有土地一样,所有权人应具有完整的占有、使用、收效、处置的权力,土地管理法要予以跟进。同时,建议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也可以依法申请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增加一条“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依法流转”。同时对法律责任的相关条文也要进行修正,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是省人民政府应制订具体的流转办法。制度是土壤,收成皆出于此地。省人民政府要出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办法,确定流转的范围与条件、流转的方式及收益分配的比例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必须遵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也就是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农用地转用的总量控制,还要服从农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收益增值分配政策,实行计划指导,谨防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李鬼”出现。
城市、集镇规划区以外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流转时,须征得2/3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办理转让手续,保留集体土地性质,由买方向国家交纳土地评估费10%的土地收益金,向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交纳土地评估费10%的收益金,买卖双方参照国有土地流转税费标准补交税费。在城市、集体规划区以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依法征为国有,办理国有出让手续,由买方向国家交纳评估费30%的土地出让金,向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交纳评估费10%的收益金,买卖双方按规定补交税费。集体建设用地的房屋出租,出租方每年向村委会、村民小组交纳承租费10%的收益金。以上收益金的开支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公益事业(水利、机耕道等)建设、奖励在荒山荒坡上建住宅的农民及村、组干部的部分工资。收缴原则:村民得大头,国家主要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税赋的形式分享。确定流转的方式与年限:立足于“两种产权,一个市场”,参照国家划拨土地管理办法的规定,流转方式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转让、出租、作价入股,并按照国有土地出让的标准确定使用年限。
四是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调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基层国土资源所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地籍调查,摸清各村宅基地实际使用情况,对各村存在一户多宅及宅基地闲置现象按成因进行分类,分情况进行处理。
五是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交易平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申请,由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受理,报县局进行土地评估及定价,核实所交收益金及出让金,再统一到办事大厅窗口办理转让审批及登记手续。
六是恢复收缴开垦费,并确定村委会、村民小组行使所有权收取新供用地收益金,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农转用新供集体建设用地的进口。法律规定交纳的开垦费,不应被政策否定,从严格管理农用地确保18亿亩耕地不减少来说,应该交纳。按占旱土的收10元/m2、占水田收15元/m2,所得收益用于一家一户办不了的公益事业,如兴修水利、机耕道等,极大地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巩固集体经济组织,壮大和发展公益事业,最终达到集约节约用地的目的。国家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对新供用地确定村委会、村民小组收取一定的收益金。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七是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流转、违法占地的行为。建立相关的举报、巡查制度,对不按程序、不按规定流转的,要严厉打击;同时要坚决打击违法占地以及利用集体土地搞商品房开发等违法用地行为,严禁借流转之名行违法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