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范文

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

第1篇: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土建施工;配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05-01

建筑的安装工程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是属于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它在施工工程中具有双重性,虽然能独立的存在施工工程中,但是又与其它施工工程不可分割,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安装工程的施工中就会与土建施工工程之间不断的产生合作,与此同时,还需考虑在施工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因为在不同的施工时期,它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的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尽量保证施工的质量。

一、建筑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实施配合管理具有的作用

(一)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又与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在技术与工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当在实际的施工和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施工难度。为了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合作实施配合管理,不但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还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在建筑物的地下层安装消防设施时,在施工之前安装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配合土建工程的施工,做好预留工作确保安装工程的施工工作正常进行。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之前,必须要仔细的检查好防水的套管以及其它的确认程序。尽可能的避免在混凝土实施浇筑工作后,发现漏掉的施工工作进而给建筑埋下安全隐患。

(二)提高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

要想使配合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效果,必须首先提升安装工程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因为只有施工质量的高低,才能说明安装工程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效果。安装工程与其它工程的有效合作与配合,能够为建筑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并且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达到建筑市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在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土土建工程的施工展开密切的合作,并且积极的配合工作,才能保证安装工程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二、建筑的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与管理工作

(一)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在施工前的配合准备工作

在安装工程动工之前,应该做好一系列的配合准备工作。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建设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配合工作。另外,安装工程的技术指导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掌握一定高度的施工技术与知识,对施工的方案与图纸进行专业的分析。尤其是建筑的梁、柱以及屋面的施工方法与电气之间存在的连接方案与方式,在施工和安装之前必须核对好电气的安装方法与连接方式,保证能够达到施工的要求。在设计土建工程的结构时,必须要有电气的安装技术人员的参与,并提出安装的技术要求,这样的配合便于土建施工与安装工程之间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配合管理

在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进行过程中,需要土建工程的施工人员与安装工程的电气技术人员进行良好的配合共同完成工作。对建筑的排水管道在穿墙、套管的过程中、电缆穿墙、进户的施工中、以及挡水板的预留工作,都需要做好配合与协调工作。这样的配合工作能够避免由于安装工程的施工而损坏土建施工建设的防水层出现墙面渗水的现象。另外,在预留的工作中,安装的技术人员应和土建的施工人员要事先做好沟通,全面的了解土建对施工的具体要求,对于选取的建筑施工位置和施工材料都应明确的体现在施工图纸上,避免漏掉施工。与此同时,电气的安装工作要紧密配合土建工程的施工与进度,帮助施工人员做好安装工程的预留工作。

(三)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在装修过程中的配合管理

在对建筑进行安装与装修工作之前,需要安装的技术人员对建筑的垂直度是否达到建筑的施工标准。因为标准的施工对电气设备的安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检查完建筑的垂直度之后,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垂直度的施工标准实施安装的预留工作,预留出的安装孔与线路必须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在完成预留工作之后,要对预留的电气暗线线路进行检查,并按照要求将线路布置好。另外,在最后的抹灰工作中,安装的技术人员需要与土建工程的施工人员配合好配电箱的收尾工作,注意抹灰一定要保持平整性,达到最高的施工质量。

三、在建筑的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管理中解决问题的良策

在建筑安装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管道的安装问题。这项安装任务在安装总工程量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必须要与土建工程进行紧密的配合。避免由于没有作预留工作而需要再次开安装的孔洞,给后期的施工带来难度。如果和土建施工做好配合与沟通,就会节约施工的劳动力与成本,也会保证安装工程的质量。另外,在建筑中最常见的问题还有安装照明设备的问题。根据照明设备的安装要求,已经普遍安装软线类的吊灯,还需配有开关、插座以及配电箱等全套的装置。由于需要安装很多的照明配套设备,又与土建工程的施工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需要互相配合达到安装的标准,否则又会给施工带来庞大的工作量。因此,在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都需要利用与土建施工之间相互配合的对策去解决问题。

总结

综合施工的整体来看,在建筑的安装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与土建的施工有着重要的联系。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都需要安装工程的技术人员与土建工程在设计施工方案的初期以及施工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做好配合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加强工程之间的管理工作,强调配合工作对施工的重要性。只有事先配合着工作,才能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确保建筑的安全,并且也可以保证稳定的施工进度。通过专业化的施工配合管理,有效避免发生建筑事故,不断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行业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嘉辉.浅谈建筑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的配合管理[J].项目管理,2015,6(4):22―26.

[2] 赵云飞,赵磊.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安装与土建施工的配合分析[J].工程管理,2015,7(9):121.

第2篇: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施工企业;一体化实施能力;矩阵式管理;信息化管理

1工程总承包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必然趋势

1.1工程总承包具有天然发展优势

从业主角度来说,该模式下业主只需明确投资目的和基本要求,其余工作均可交与工程总承包单位来实施,业主只需委派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无须再聘请监理工程师,大大减少了业主的工作量。总承包商提前参与项目,在设计、采购甚至策划阶段就能充分发挥总承包商的专业优势,能更有效地控制项目造价总额,大大降低了业主的投资风险。对于工程总承包商而言,只要不违反总承包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可以通过设计优化获取额外收益,由于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总承包商可以从加强管理入手,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建设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另外工程总承包能在价值链上拓展承包商的业务范畴,沿着微笑曲线从低利润率的施工业务向两端拓展到更高利润的决策、设计、招标采购、施工、交付及运营维护的部分领域,提升价值链的协同效应,打造核心竞争力。

1.2政策推动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力度越来越大

工程总承包模式大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起步,首先在化工行业试行,历经近三十年的培育,2014年进入大力推广期。2014年以来,住建部先后批准若干省份开展工程总承包试点,同时颁布了大量规范工程总承包市场发展的法律文件并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2016年住建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改革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推广工程总承包制,明确建设单位在选择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时、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均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促进工程建设中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的深度融合;2017年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将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作为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还通过国家标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及一系列规范文件完善了工程总承包制度。省市层面也纷纷出台文件,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级政府的有关推进工程总承包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2016年共计8件,2017年快速增长到39件。2018年,为推广工程总承包住建部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1.3行业投资、技术发展趋势促进工程总承包的应用

因工程总承包具有责任主体明确、节约工期、降低造价的优点,在一些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的工程上具有广泛应用基础,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项目越来越多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成为推动我国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房建、市政等专业性不强的常规建筑项目也适用在施工企业主导下实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以及BIM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对工程总承包这一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变革起到促进作用,工程总承包将成为未来建筑企业竞相发力的高端市场。

1.4上游产业集中度提升推动工程总承包的发展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由高速转向平稳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不断下行,大量中小地产开发企业倒闭或被兼并,地产开发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另外我国大多数制造业领域基本被若干大企业占据,形成垄断竞争态势。上游产业垄断竞争态势会加速推进项目建设模式的改变,建设方不会仅考虑建设阶段的成本,将更着眼工程整个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具有统筹、整合优势的工程总承包将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2我国施工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现状及原因分析

尽管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天然优势,是行业公认的未来发展趋势,但目前仍处于国家政策重点引导阶段[3],在我国尚未成为行业发展主流,主要原因如下:

2.1缺乏认识

我国建筑市场长期缺乏对工程总承包优势的认识,造成设计———采购———施工环节分开、价值链割裂。业主过于关注建造阶段的成本而忽视项目完整周期的成本;设计单位按工程造价比例收费,无优化设计寻求合理造价的动力;而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很难发挥应有的价值。由于市场上工程总承包业务少,施工企业很难积累工程总承包能力,而由于施工企业缺乏这种能力,业主很难信任和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工程发包,形成恶性循环,不具备培育拥有总承包能力的施工企业的土壤。

2.2现有施工企业大多不具备工程总承包所要求的综合能力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合同边界急剧扩大,面临的环境异常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导致合同风险、项目管理难度成倍增加,项目管理与协调高度复杂化,传统的“以包代管”“简单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或“过分集权式的法人管项目”难以适应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需要。工程总承包需施工企业具有可行性研究、融资、采购、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价值链运作能力,而我国施工企业施工管理能力比较强,但项目总体策划、技术能力还比较薄弱,需从项目综合管理、设计、技术、战略性采购体系打造等诸多方面进行提升并形成合力。

2.3未建立适合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组织机构

国内大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均较松散,总部管控能力弱,难以实现对项目总体控制、采购实施、施工管理、试运行等方面的有效管控,未建立或无法建立适合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比如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内部有成熟的设计机构、有扎实的技术积累,拥有发展总承包能力的条件,但由于其组织权力过于分散、总部协调能力弱、缺乏项目历练等因素影响,很难有效统筹内部资源,承担起工程建设全部环节工作的重任。

2.4缺少发展工程总承包的专业人才

首当其冲缺乏设计人才或懂设计的施工管理人才。施工企业因业务所限普遍缺乏设计人员,少数大型施工企业即便有设计力量,也都是下属独立法人的设计公司,企业职能设置上缺少设计功能。其次,施工企业还普遍缺少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商务合约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等实施工程总承包需要的关键人才。即便在我国经营规模高达数百亿的施工企业中能运作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团队人员依然凤毛麟角。

2.5项目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项目管理体系待完善

国内多数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工作手册、作业指导文件等方面均不够健全。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多数仍是运用传统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BIM技术、P6项目管理软件、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管理手段没有得到足够应用,或软件系统集成度太低。

2.6技术投入较欠缺

国内施工企业普遍不重视科技研发和研发成果的应用,缺乏自主专利和专有技术,缺乏先进水平的工艺、工程技术。另外企业知识经验积累不够,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知识经验的传承与积累且很少有施工企业具有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编码体系和企业定额。

3当前施工企业如何发展总承包业务

工程总承包是项目实施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施工企业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可从如下方面加强工程总承包能力的提升,进而拓展工程总承包业务。

3.1整合供应链、价值链,构建工程总承包一体化实施能力

工程总承包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的管理与技术能力,而是基于供应链、价值链的竞争,考验的是施工企业在整个链条中的整合能力。要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角度考虑,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如BIM、互联网+等)将位于供应链/价值链上游的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外部各种分包商、供应商等进行整合,在企业内外部进行优化配置,持续打造有实力的合作队伍,打造广泛的采购网络,建立适合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架构,实现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实施能力,实现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

3.2调整项目管理模式,推行矩阵式管理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基本是典型的直线式管理,企业总部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及项目的决策权、监督权、考核权,项目部主要根据企业的项目计划和核心资源安排从事现场工作,无法满足工程总承包多专业协调的需要。在这种模式下,设计与施工各自为政、配合不力,工程总承包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有效化解风险。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由“投资、技术、设计、施工和运营”五支力量联合实施,投资公司主要与金融机构对接,协助业主解决融资难题;研究所负责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制定和推广技术标准;设计院负责工程初步设计及详细设计;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施工的实施与管理;运营公司主要提供后期运营及维护保养等服务,相较传统单一施工力量更适合工程总承包业务。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这五支力量,推进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应用,促进五支力量融合发展。

3.3加快专业人才的建设与培养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人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施工管理人才,无法满足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需要,需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建设。一是设置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建设总承包人才队伍,重点建设EPC项目经理和从事项目控制、设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立并完善制度确定各类人才遴选标准及发展通道;二是重视内部培训,针对投融资、技术研发、设计、项目管理、运营等各类专业人才设计培训成长计划,丰富培训形式,增加专业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机会;三是建立企业工程总承包案例库,及时收集企业实施的各类工程总承包项目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同时加强对外交流,主动收集国内外其他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利用这些组织过程资产培训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四是在大力培养内部人才的同时,可辅助从勘察设计总承包企业引进成熟人才,并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提高对专业人才劳动价值的认可。

3.4推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作业过程,有大量数据需要实时统计运算,施工企业应大力开发、引进先进水平的项目管理软件,提高软件的集成度,不断提升企业的信息化、集成化水平。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及时处理各类复杂关系,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系统、动态、量化、高效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可大力推广被誉为“建筑业革命”的BIM技术,以一个不断生长的BIM模型为中心,在一个平台上集成了立项、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项工作。另外还可应用国内专业从事建筑业信息处理的互联网应用公司开发的云平台技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海量项目管理经验,优化管理流程,提供标准的、专业的协同工作环境,从而优化工作方式,实现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化和集成化。

3.5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工程总承包业务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不可控因素较多,风险控制尤为重要。施工企业应构建包含企业和项目两个层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文件,搭建有效的管控平台。具体工作中要明确不同管理层级的责任、权利、义务,打造“小前端、大后台”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项目一线前端有灵活机动的作战能力,企业总部作为后台,能及时提供足够的集中管控、技术支持和保障。因工程总承包业务占用资金量大且时间长,资金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企业金融保障体系,打造强大的资金运作能力,还应从工程总承包业务角度出发勇于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方式筹集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所需资金,持续打造融资能力,提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金融财务专业素质。

第3篇: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绿色施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实施绿色施工的意义

想要了解绿色施工的意义,首先得知晓绿色施工的目的。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以下简称为“四节一环保”)的目的。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从绿色施工的定义上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是绿色施工的精髓。绿色施工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有利于企业, 值得在建筑施工企业推广和实施。企业要做大做强还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信誉, 在人人都关注环境保护的今天, 如果一个企业不参与其中, 这个企业必将在目前多元化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2、开展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

要真正的实现绿色施工, 就应充分考虑整个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 为绿色施工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具体地说就是在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保修期内的维修等各个阶段, 企业均按四节一环保的原则进行控制和监督。

绿色施工主要有六大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绿色施工的含义就是通过对整个施工过程的严细管理, 完成四节一环保中各子项的既定指标值, 从而实现四节一环保的总目标。

2.1 在绿色施工中, 施工管理是关键。《导则》指出: 在实施绿色工程中, 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而在施工管理中, 领导的作用是关键, 员工的素质是基础。因此, 应建立以领导为首的, 各部门、各相关方参与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制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 针对四节一环保的各项目标编制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了体系, 制定了制度, 编制了方案, 这只是《导则》中所说的“组织和规划管理”的阶段。真正的绿色施工还在于要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有效的实施方案, 确保体系有效的运行, 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实施监督管理。同时, 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 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 通过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为了使绿色施工能够做到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在绿色工程实施过程中, 应对绿色施工的效果进行自评估和专家评估。值得注意的是, 《导则》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的内容也纳入到绿色施工管理的范畴。

2.2 在环境保护方面, 扬尘控制、噪声振动控制、水污染控制、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与资源以及文物保护是绿色施工重点关注内容。目前, 施工单位针对环境保护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受篇幅影响, 不能全面介绍, 下表只介绍一些最常用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

2.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约材料和保证材料资源被充分利用,是绿色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材料不但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对有限的资源与能源节约。有资料统计: 建筑业耗用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的50%以上; 由自然资源加工成建筑材料, 并最后转换为建筑产品, 则要消耗全球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这些数据说明, 在建筑施工中, 节约材料和控制资源消耗有着相当重要意义, 这也是我们在绿色施工中应该关注的重点。作为施工企业, 我们无法去控制资源的开采和建筑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 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材料资源和努力降低材料耗用的方法, 间接地起到保护资源, 降低能耗的作用, 同时达到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我们在节约材料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 应有节约材料的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节约材料的目标一般通过降低材料损耗率的方法来实现的(不应该是降低材料费或者减少材料的使用数量), 导则中给出的绿色施工的目标值是:“材料损耗率应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为实现这一目标, 实施绿色施工的单位可对材料的采购、搬运、贮存、加工、使用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 确保做到: 采购时有合理富余, 无积压; 搬运时少破损; 贮存时无变质和散落; 加工时有优化、少废料; 使用时有策划、有限额、无返工。除此之外, 减少材料运距、做好产品的保护、临时设施尽量使用可周转材料并提高其周转次数等, 都是我们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绿色施工的有效途径。

2.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施工现场的用水一般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我省的施工现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几乎都取自于自来水或地下自然水资源, 而且在水的使用上一方面很少加以限制, 另一方面很少考虑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绿色施工提倡节约水资源和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其途径是:①对必须使用自来水或地下自然水资源的生产(如搅拌、养护等)和生活(饮用、卫生洗涤)用水应有限量,应确定节水的指标和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②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对可利用的生产、生活废水以及雨水等加以回收,用于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冲洗机具、冲洗车辆、冲洗厕所等,尽可能不用自来水或地下自然水。③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④用水安全,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 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5 节能与能源利用: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 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标, 并优先采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其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能较少的施工工艺。

在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布置时应考虑朝向、间距和窗与墙的面积比, 以便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 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临时设施的照明应优先选用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应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2.6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是我们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个环节,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土、碎砖、混凝土、建筑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都会对土地造成污染。控制这些污染, 做好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方法一般有:

2.6.1 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在合理的前提下达到最小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态土地的扰动, 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6.2 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减少因重复搭建造成的污染。

2.6.3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应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多层活动板房, 施工现场围墙可采用连续封闭的轻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活动围挡,尽力减少临时建筑搭建和拆除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保护土地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又不断的困扰着我们,制约着我们的发展和提高。因此,绿色施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势必成为21世纪建筑行业的潮流。

第4篇:装配式建筑实施与管理范文

作为药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医药冷库与其他类型的冷库相比,应更加重视对存放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冷库的温控设计成为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了解医药冷库的温控设计要点,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龚胤。

记者:结合药品存储特点,医药冷库温控设计需考虑哪些因素?

龚胤:根据医药冷库工程技术参数的设定,特殊药品需要的温度要求如下:

疫苗库:0℃~8℃,用于储存疫苗、药剂等;

药品库:2℃~8℃,用于储存药品及生物制品等;

血液储存库:5℃~1℃,用于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低温保温库:-20℃~-30℃,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

超低温保存库:-30℃~-80℃,用于保存胎盘、、干细胞、血浆、骨髓、生物样品等。

从大方向说,医药类冷库主要分为冷藏库、冷冻库,具体需要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进行详细的温湿度指标设定。

在具体的冷库温控设计过程中,通常会考虑业务需求、合理性、安全与节能、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的要求等因素,具体如下:

第一,业务需求:需考虑存储物的具体特性、不同类型药品分区存储的标准与要求、存量的需求、货物周转率与单次周转量的测算等;

第二,合理性:需考虑专用装卸码头的设置(车与库的无缝对接)、与常温码头的通道(小批量冷藏箱商品出库)设计、楼层冷库的专用电梯设置、库房的大小与数量的划分、存储方式(货架、地堆)的选择、不同存储方式的的比例配置、内部布局的排布、出风口的位置与货物的规避、通道设置的动线最优、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便利性等;

第三,安全与节能:需考虑制冷方式与配套设备的选型、氧制冷的安全保护机制、冷库外墙的材料选择、拼接处的密闭处理、库内库外的安全防撞加固、地面处理要求(防潮、保温、防尘、防裂)、预冷间的设置、库内消防布置、门的尺寸与材料选择、门封条的保温方式设置、柱子的位置与数量控制、风场的布置(使房间的温度均匀)、照明方式的选择(热量少、防潮、防爆、高亮)、专用供电与备用发电机的配置等;

第四,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的要求:如,需满足新版GSP的详细要求;入库时需实现货物与运输温度记录同步验收,实现可追溯避免断链;在库时需实现库内存储温湿度可控制、库内温度监控可查、温度耗能控制可调节;出库时需考虑冷链物流药品的分拣包装、运输、配送及保证不断链;库区内必须配置合适数量的自动化温湿度监控系统;采用新技术,如RFID温控标签与药品同行,实现出库作业、运输交接的全程温度记录与监控;实现可视化管理,如RFID与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接实现,实现信息的实时反馈,保证在存储、运输全过程的温度可视化管理与异常的及时报警;实现信息的共享,存储、运输过程的温度变化数据上传药监局专管网络备档等。

综上,在落实冷库的温度控制过程中,前期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工程材料选择等,与后期的新技术应用、软件监管与企业管理方式等方面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需保证无温度死角、出入货物方便、货物分区明确、库容利用合理,同时避免出现大库小用,并有详细的温湿度记录备档,最终实现药品冷链无断点、有效、安全、高效、可追溯的运作。

记者:那么,具体在设计过程中,医药冷库的温控设计包括哪些方面,需注意哪些问题?

龚胤:在医药冷库温控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业务需求的基本情况后,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是冷库的选址。医药冷库要求“不断链”决定了“车与库的无缝对接”设计方式,要求必须配置专用的停车位并与冷库合理连接。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冷库设置在一楼,可与装卸区停车位直接对接,从而简化布局与操作。但实际上由于地形、建筑尺寸、业务需求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出现一楼空间不足的情况发生,因此冷库必须设置在其他楼层,而装卸区的停车位与冷库间就形成了上下楼的运输与温度控制问题。这就必须依靠专用的冷库电梯进行连接,而楼层越高,电梯井的长度就越长,对作业效率、温度控制、能耗的制约作用就越大。单从保温性角度考虑,地下室的效果最好,后期运营的能耗最低,但地下室的基建成本较高,货物上下的效率会受电梯的影响较大。医药冷库地址的选择需要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而做出选择。

二是冷库大小、数量、制冷量的确定。合理配置的冷库需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营,在业务量出现波动时,应通过几个冷库的灵活调度来满足业务需求,同时降低运营费用,尽量避免出现前期投资过大、中期能耗过大、后期扩展区不足,以及大马拉小车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在设备选型时,应结合各库区分区控制方式进行精确计算,以保证冷负荷与制冷量相匹配,实现能耗的合理配置,杜绝库区一开全开、一关全关的情况发生。

三是冷库建筑形式、保温材料等的选择。由于冷库是个全密闭的环境,所以冷库的外墙、地面、屋顶、门等部分的保温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期的保温效果以及运营费用,因此冷库保温材料的选用必须因地制宜,既要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又要经济实用。

冷库隔热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加工成固定形状及规格的板块,有固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可根据库体安装的需要选择相应规格的库板,高、中温冷库一般选用10厘米厚的库板,低温冷库及冻结冷库一般选用12厘米或15厘米厚的库板;另一种是用聚氯脂喷涂发泡,把材料直接喷到待建冷库墙面,定形后既防潮又隔热,冷库屋面、地坪等部分也需作特殊处理。隔热材料包括聚氨脂、聚苯脂等。聚氨脂不吸水,隔热性较好,但成本较高;聚苯脂吸水性强,隔热性较差,但成本较低。

现代冷库的结构正在向装配式冷库发展,其温控设计主要包括防潮层和隔热层的冷库构件。这种冷库的建造可实现现场组装,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快速,且可移动,缺点是造价比较高。

四是冷库冷却系统的选型。冷库冷却系统的选择主要是冷库压缩机与蒸发器的选用。一般情况下,小型冷库选用全封闭压缩机,因为全封闭压缩机功率小,价格相对便宜;中型冷库一般选用半封闭压缩机;大型冷库一般选用半封闭压缩机,在选用时,也可考虑选用氨制冷压缩机,因为氨制冷压缩机功率大,并可一机多用,但冷库安装及管理比较烦琐。

在蒸发器的选用方面,高温冷库一般选用冷风机为蒸发器,其特点是降温速度快,但易造成冷藏品的水分损耗;中、低温冷库一般选用无缝钢管制作的蒸发排管,其特点是恒温效果好,并能适时蓄冷。

五是冷库电力系统的配置。冷链药品的特殊性,要求药品一旦进入冷库,冷库就必须不间断运行,当出现电力紧张、停电等异常情况时,冷库须经受住考验。因此,在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配置园区电力系统时,必须考虑冷库的不问断供电设计,也就是通常说的双回路供电,同时还必须设有备用电源设计等应对异常情况下的紧急方案,以保障药品温度的稳定。

六是冷库的消防安全。人与货物的安全永远是冷库运行的币中之重。由于冷库为全密封环境,因此,冷库门必须具备合格的逃生功能。即冷库门锁住后,人在内部不需借助额外的工具,就可轻易打开门锁逃生,同时不产生其它如漏冷等问题,须坚决杜绝门锁冻住打不开的情况发生。如果是电动门,则需要设有安全防挤保护装置。同时,由于受热后,物体存在热胀冷缩的特性,这就要求屋顶的设计必须考虑防止(延迟)坍塌情况的发生,以尽量保证人员的逃生时间及货物的安全。

七是冷库的照明。冷库照明应在安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出发,根据冷库间的面积、高度及库房温度等进行综合考虑。灯在冷库中除了照明外,同时也是潜在的热源,选用合适的冷光灯,可减少能耗产生。此外,还需注意避免由于水蒸气、冷凝水等附着在灯上形成温差而导致爆裂。

八是冷库的运营与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定期放油、除垢和放空气,确保良好热交换效果。其次,保证冷库蒸发器的合理调节与及时除霜。一般而言,冷库蒸发温度每提高1℃,可实现节能2%-2.5%。因此,在满足产品制冷工艺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整供液量,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在大中型冷库的制冷系统中,一般不采用能耗高的电热融霜方式。小型氟利昂制冷系统为简化管路,可采用电热融霜方式,但是应根据霜层融化所需的热最配置适宜的电热功率。

记者:除上述几点外,医药冷库的温控技术还包括哪些方面?

龚胤:医药冷库的温控设计还应包括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医药类物流中心库区内,必须按规定配置合适的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测点终端一线下主机或测点终端一线下主机全网系统的模式,具体做法是:每个库区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配置合适数量的温感探头,这些探测器通过线下主机的冷链管理系统连接到制冷机组,并在系统的设定条件下自动运转,同时记录、上传相关数据给药监局的相关网络。部分集团化的公司在全国会有很多这样的物流中心,为了规范管理并保证温控的有效落实,可成立冷链管理云平台,将全国所有冷库的温控系统与这个云平台进行对接,以实现统一监控、统一管理。

记者:请介绍九州通达在医药冷库温控设计领域有哪些优势?

龚胤:九州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集团总仓储面积约120万m2,集团每年流通的药品年吞吐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医药冷链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司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拥有GSP资质冷库83个,共计7000m2(另有2万余m2的冷库正在建设中,预计2016年底投产)。

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九州通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集团内外各类常温物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库内(WMS、TMS、冷链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与实施、项目管理、项目实施、运营诊断与辅导等业务。

在医药冷库的温控设计方面,九州通达主要从冷库的设计建造、温控系统、运营监管三个方面做到对存储温度的严格控制。

一是设计建造。九州通达规划团队严格按照GSP要求,按照全程冷链的设计理念,实现药品的出入库与车辆无缝衔接,库内按照业务要求划分为多温层的作业功能区域,再由基建团队的暖通设计专业按照冷库的具体温度要求计算冷库冷负荷,从而确定所需设备的机型,由项目实施与监管人员监督每个项目施工质量与进度情况。

二是温控系统设计。在库存储环节,冷库全部按GSP规定安装有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根据各监控探头的监控数据直接自动控制制冷机组、专用除湿机的启停,以实现温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并通过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时对冷库温湿度进行监控和报警。在配送环节,通过RFID与无线通讯设备的对接,实现运输过程的全程温度监控与数据信息的实时回传。另外,目前我们已经上线的冷链物流云平台与全国的各个冷库温度数据实现了实时对接,总部通过该平台即可对全国的冷库温度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