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财务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不断加剧,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文化课高考成绩由原来四百多分降低到现在的最低只有一百多分,学生综合知识水平降低了,这给授课老师带来新的挑战,也给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作为高职院校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会计学专业,每年招生规模较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如何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成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会计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主三辅”式会计实践教学的含义
“一主三辅”式实践教学是以集中实习为主,以课内实习、课外开放实习以及会计技能大赛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提升式、递进式、全过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
二、“一主三辅”式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满足会计职业和会计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
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是会计岗位胜任力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学生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储备,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会计业务的辨别判断能力、核算处理能力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处理能力等。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曾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其创新领悟能力。通过专业基础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技能型人才,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岗位胜任能力。
2.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反复强化”教学思路
针对我国高职类院校学生文化素养偏低的现状,“特制式”实践教学模式悄然诞生。在某些高职院校,为适应现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大幅度的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方面,课程设置上有了较大变动,一些难度比较的课程由原来的一学期课时改为两个学期课时,授课速度大幅降低,让学生很好地做到由易到难的过度。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融入了由浅入深的改革思路,遵循循序渐进、巩固强化的原则,从手工账务入手开始,带领学生学习了解手工账务处理流程,进而延伸到电算化账务处理;从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和处理延伸到财务管理及审计范畴;从校内模拟实训延伸到企业实践;建立了理论--实践,实践--理论交替的循环模式,真正做到工学交替、反复强化的目的。
3.注意会计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课程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者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实践教学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为使实践教学更有成效,我们要做到会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自然衔接和过度。在开设每一门实践课程时,要与此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相结合,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增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理论课程应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实践课程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一主三辅”式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以集中实习为中心
1.集中实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专注性较差,枯燥呆板的课堂授课模式已不能完全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集中实习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新的活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致,教师应要充分利用好集中实习的宝贵时间,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发挥以实践促进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双向作用力。
会计专业的集中实习一般安排在假期,时间大约为三周,是对学生进行连续性的实践训练,该阶段主要进行会计核算层面的实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会计认知实习阶段:该阶段在开设了《基础会计》、《税法》等课程之后,主要培养学生对企业经营流程、资金运动及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流程的认知能力。实习可以分两步完成:一寻求长期合作实习企业,带领学生深入认知企业经营模式、运营流程及资金运动情况;二带领学生翻阅企业经济业务原始凭证、会计凭证及财务会计报表,介绍企业期初账套的建立方法和程序。会计专业实习阶段:该阶段主要在开设了《初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之后,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企业从取得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过程实务实务操作。实习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包括日常业务的处理、成本核算、损益类账户的结转、利润的计算与分配以及报表的编制等内容;二是深入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通过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让学生了解从战略制定到产品开发、从产品生产到销售、从资金投入到回笼等环节财务管理活动,提升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会计生产实习阶段:该阶段在开设《会计信息》、《审计学》等课程开设之后,主要培养学生会计软件与其他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实习分两步:一是进行excel和erp等软件在财务方面运用实习,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机结合,锻炼学生实务中的会计创新能力;二是跨岗位综合实习,使学生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之间交替实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不同财务岗位处理技能,有利于学生吃透和理解书本上理论知识对各岗位的描述,加深学生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
2.课内实验和课外开放实验
课内实验室可以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即专业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在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后,设置10学时的课内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常见经济业务中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编制、会计账簿设置、会计账务处理等能力;在开设了《成本会计》课程后,设计14个学时的课内实践,主要让学生了解工业企业成本产生流程和培养成本核算能力;在开设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后,设置8课时的课内实践,建立实习小组,让学生自行构思企业经济业务类型,并进行会计处理、核算及分析等。当然,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设置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探索性。
?_放实验是对前面两项的补充,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该阶段可以由老师拟定实验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行申报,寻找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验内容,采用学生喜欢的实验方式,教师参与指导,规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开放实验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软件训练及决策模拟,包括会计各类会计软件训练、ERP软件训练及会计信息决策模拟训练;二是调查报告,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分发、回收及统计分析,培养学生调查设计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及报告撰写能力;三是让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教师可把自身科研项目中的某些部分交由学生来完成,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